农业开发

2024-07-09

农业开发(精选十篇)

农业开发 篇1

一、日益彰显的开发成效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7年来, 先后有阳城、泽州、高平、沁水4县 (市) 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 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项目为主体, 以省、市级项目为补充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格局。累计立项实施国家和省、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42个 (包括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8个, 农业生态工程项目4个, 优势农产品基地8个,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 。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700.42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8866万元, 企业和群众、集体自筹7369.46万元, 银行贷款1475万元。项目共覆盖25个乡镇, 125个行政村12个单位, 耕地面积23.8万亩, 直接受益农户40380户。

1. 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 晋城市始终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着力点, 综合运用水利、林业、农业、科技等措施, 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优先发展节水农业, 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据调查统计, 7年来, 四个项目县累计在中低产田项目区内新打和维修机电井113眼, 新建和维修蓄水池108座, 截潜流3处, 开挖疏浚渠道87公里, 埋设地下输水管道564.9公里, 配套固定、半固定喷灌机组180台套, 安装农用变压器15台套, 架设输变电线路80.8公里, 修筑田间机耕路292公里, 购置配套农机具271台 (套) , 新增农机总动力3011千瓦, 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8.32万亩, 道路两旁植树19.5万株, 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1.53万亩, 全市累计建成高效标准农田、优质粮食基地16.73万亩, 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面平整化、道路硬化、灌溉节水化、农田林网化品种优质化、耕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

2. 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 坚持从实际出发, 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 加大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据调查统计, 7年来全市土地治理项目区共营造防护林9.4亩, 治理小流域3.1万亩, 成片造林2.2万亩, 控制水土流失135平方公里。阳城县自2003年以来, 连续五年立项实施了农业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治理面积3.1万亩, 造林2.03万亩, 提高了林木覆盖率, 更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阳城县北留镇紧紧抓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机遇, 大力实施生态农业, 按照“山顶松柏青翠, 山腰花果飘香, 山下粮丰地肥”的规划, 结合生态旅游建设的目标, 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区以史山、皇城为中心的九个村共完成生态综合治理面积1.5万亩, 发展元宝枫、油松、侧柏等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林6000多亩, 种植核桃、红枣、葡萄、仁用杏、金银花3100亩, 项目区共栽植各类林木90多万株, 建成了“树木整齐, 林木成网, 春有花, 夏有荫, 秋有果, 冬有绿”的花园村, 其中史山村被列为新农村示范村, 皇城相府也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品牌和休闲观光园区。

3. 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

晋城市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着力点, 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围绕做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搞开发, 围绕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搞开发,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加工转化, 促进了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一是扶持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按照“治理一批土地, 开发一项产业, 造福一方百姓”的思路, 通过引导民间资本在已改造好的土地上搞产业开发, 立项建设特色产业等途径, 拉动了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果林、小杂粮等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泽州县巴公镇依托土地治理项目的辐射带动, 通过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促进大葱基地发展, 使巴公大葱这一地方特色焕发生机, 产业迅猛发展, “巴公大葱”已在国家工商局获准注册, 并在山西省农业厅获得了30万亩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阳城县演礼乡把发展仁用杏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打产业, 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该乡仁用杏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迅速发展, 预计亩产量2800千克, 通过产品深加工, 效益将非常可观;高平市的养猪业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大力扶持下, 抓住国家鼓励补贴生猪产业的大好形势, 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良好态势, 也带动当地玉米种植的发展和增值;沁水县的小杂粮和干果产业也渐成气候。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 项目建设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粮经种植比例由立项前的1:0.13提高到2006年的1:0.4。二是扶持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项目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定单农业”的形式, 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农民背靠公司这棵大树, 依托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成熟的技术和销售渠道, 以较小的投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高平市华康猪业公司统一投资兴建厂房、饲料库等基础设施, 由分包农户进行饲养, 公司统一提供种猪和饲料, 统一提供免疫和销售服务。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集团公司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 建成年产20000吨黄梨汁系列饮料生产线, 带动高平发展黄梨等水果基地5000多亩, 带动3.5万户农户创收4000万元, 拉动了养蜂业、包装业、物流业的发展, 创造社会效益2亿多元。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企业原料的来源和品质, 又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和储藏、加工增值问题,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升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实现了企业和农民的“双赢”。7年来,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辐射带动优势农产品种植基地10万亩, 发展定单农业面积3.2万亩, 带动农户4.25万户, 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2080人, 养殖户2000户, 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余元。

4. 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几年来, 以项目为载体, 把用现代科技武装农民改造农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持续抓了“三个一”工程。一是培训了一批新农民。在项目区多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共培训农民5.6万人次;二是推广了一批新技术, 为提高项目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资金、知识和技术支持。三是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 新品种推广由立项前的52%提高到现在80%。

二、切实得力的开发举措

1. 多元化投入。

农业综合开发具有财政资金集中投入的优势, 但财政资金也仅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在“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指导下, 不断拓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渠道。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增投入。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8866万元。二是鼓励业主和农民筹资投劳增投入。集体和农民足额自筹7369.46万元, 吸引带动民营、个体和集体资金1亿多万元投入项目区建设。不断拓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渠道, 吸引广大企业、集体和个人投资项目区建设。三是招商引资增投入。高平市寺庄项目区吸引了600多万元投入养殖种猪5000余头, 并带动本地养猪产业的发展;原村项目区吸引金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 修建100栋高效日光温室大棚, 并引进以色列草莓新品种;河西项目区为辐射基地, 吸引高平市绿茵草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 修建100栋花卉大棚, 搞起了花卉苗木、速生杨的栽培和“人造板”加工项目。四是整合其它农业项目资金增投入。沁水县镇庄项目区投入财政资金158.4万元, 整合村村通工程资金79.2万元, 农民自筹59.4万元, 拓宽、硬化了项目区田间主要机耕路34.7公里, 其中水泥硬化19.8公里。提高了项目区田间道路建设标准, 打造出项目区建设的精品。

2. 综合化治理。

农业综合开发贵在综合, “综合”就体现在农业综合开发运用水利、农业、科技、生物等综合措施, 实行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解决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在泽州县高都项目区得到明显体现, 项目区修建蓄水池10座, 修复配套机电井8眼, 铺设了地下输水管道58.34公里, 配水泵4台, 变压器7台, 架设输变电线路7.97公里, 配套了固定、半固定喷灌机组一体化的水利灌溉系统, 发展节水高效农田2万多亩, 圆了老百姓期盼多年的“水浇地”梦。通过实施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3.05万亩, 培肥了地力, 使往日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良田.通过建设机耕路, 修整田间道路49公里, 改善了交通条件, 为发展机械化铺平了道路。通过科技措施, 培育引进推广新品种, 购良种3.6万千克, 示范推广新技术2项300亩, 配套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108台 (套) , 提高了农业的整体装备水平。据测算, 经过开发和治理, 每亩至少增收150千克粮食, 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00元。

3. 规模化开发。

农业产业只有凭借规模生产, 才能产生规模经济, 形成规模效益。晋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始终按照“规模开发, 集中连片”的原则, 突出基础建设, 重点加快集中连片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每个县只安排一个, 每个项目只能有一个项目区, 每个项目区只能涉及1~2个乡镇。项目实施以来, 共建成泽州高都镇连片3万多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阳城芹池乡、高平河西镇等连片2万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沁水沁河流域、高平寺庄、阳城北留镇等连片1万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区规模效益日益明显, 7年来, 改造中低产田16.73万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5万亩,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25万千克。

4. 规范化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管理上的规范化、程序化, 有效保证了项目区建设的顺利实施。一是加强前期管理。实行立项招投标制, 调动了项目乡镇的积极性, 确保了自筹资金的落实, 各县每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都要经过公开投标确定。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由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局负责选定项目实施地点, 自下向上申报, 经省农发办批准, 以资金规模定项目规模。项目总投资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组成, 实行县级报账制。二是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实行开发资金县级报账制, 实行“三专”管理。目前晋城市四县全部实现了“三专”管理, 省农发办下拨的农发资金直接进入县财政农发资金专户, 在财政局监管下, 项目实施单位采用报账制的方式, 保证了农发资金专款专用, 也保证项目施工单位资金按时结算。项目建设实行监理制。项目建设中的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中的八大工程纳入监理范围, 由省农发办统一确定有资质的监理公司进行监理, 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合理安全。三是加强项目建后管护。实行项目管护责任制,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三分建、七分管”, 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管护模式。一是承包租赁型。采取村有户管的方式, 由承包户负责经营管理, 项目工程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由承包者与村集体签订承包租赁合同, 享有工程经营权, 负责工程的开发利用和维修。如部分机电井、输水管道、泵房和电力设施等工程;二是集体管护型。采取村有村管的方式, 由集体统一进行维护和管理, 成立水利、林业专业队, 对项目区道路、水利设施、树木统一管护、修剪, 管护费用由集体统一支付。阳城县史山村为确保竣工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村里成立了100多人的植树护林队, 购买了两辆洒水车, 管护资金由集体统一负担。

三、顺时应势的开发对策

1. 正确处理引导和主导的关系, 充分调动受益主体的积极性, 变“要我开发”为“我要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民办公助的惠民工程, 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是农民。国家的支持引导是必要的, 但离开农民的参与和主导作用也是不行的。从实践情况看,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效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参与程度是正相关关系。因此要把农业综合开发这项惠民好事办好, 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发挥好引导作用, 更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变“要我开发”为“我要开发”。一是要认真做好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 向广大群众介绍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 让群众充分了解自己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 激发农民群众投入农业开发的积极性。二是要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开发, 自觉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让农民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尽量满足群众合理要求, 采用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的办法, 鼓励和吸引群众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消除群众和投资者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产权制度存在“怕政策变、怕担风险”的思想顾虑, 大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农民才是农业综合开发真正的收益者。三是要切实关注开发中一些地方出现自筹资金困难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 择优立项, 但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 新建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相对较弱, 自筹资金已成为一些经济较落后乡镇加入农业综合开发的制约因素, 值得进一步探索。

2. 正确处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的关系, 加大科技开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份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要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在抓好各项实体工程的同时, 不断加大科技等软件开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力度和分量。一是要提高农发项目科技投入的比重。无论是土地治理项目, 还是产业化经营项目, 都把科技推广措施作为重要建设内容, 并逐步加大科技投入, 确保项目设计中财政资金科技推广费用足用好, 在项目区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二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市级农发办负责监督管理, 切实加强引导, 将有限的科技推广经费用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和农民学用科技的培训中去。三是加大农民素质培养力度。发挥项目区科技示范对农民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扶持一批学用农业科技的大户,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致富带头人。

3正确处理改善生产条件和产业开发的关系, 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下功夫。

改善生产条件, 搞好产业开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两大任务, 也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可分割的两大要素。从调查情况看, 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二者结合不紧密、不协调、孰重孰轻的问题。因此要从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是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势必对农产品的加工、存储和增值, 即农业产业化建设提出新要求。例如阳城县演礼乡仁用杏每年以1000亩的速度递增, 8年后进入盛果期, 该项目区只有一个年加工能力10~25万千克的小加工厂, 很难适应园区发展要求。而产业化经营项目不仅可以解决粮食生产和加工问题, 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其他优势农产品, 如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的生产加工问题。二是把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 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 在今后工作中把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 基地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为龙头企业提供生产原料, 使土地治理项目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可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重点扶持一批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 以带动优势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实现两类项目互补开发, 形成企业和农民互为依存的关系, 提高两类项目投资的整体效益。

4. 正确处理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的关系, 确保农发项目持续发挥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篇2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把支持和推动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率先建成节水高效的农业示范区。

一、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初见成效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当时人增地减、粮食供求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土地开发基金(后改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项用于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经过13年的努力,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它不仅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小康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农业节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在土地治理上,把现有灌区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作为重点,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洪涝、干旱的能力。在水利措施上,大力提倡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以及完善渠系建筑物配套,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喷灌、微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措施上,加强田间整治,开展土地平整,发展机械耕作,推广优良抗旱品种,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管理措施上,加强工程的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制,合理调整农业灌溉供水水价,积极进行以农民参与为重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行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增加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机会。据初步统计,1996—2000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改造中低产田987万公顷,其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7万公顷,进行渠道防渗近13万km,埋设低压输水管道近6万km,发展喷灌面积67万公顷,用于节水灌溉的资金约193亿元。

第二,在中西部地区、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水源条件较差的区域,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坡改梯,发展集雨节灌技术,建设小水窖、小塘坝等微型水利工程,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同时,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农艺措施,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等,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三,安排专项资金,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近几年来,国家农发办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节水高效农业的示范与推广。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发办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探索适合本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第四,积极引进外资,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建设。“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世行贷款3亿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先进的项目和资金管理程序,在黄淮海平原的冀鲁豫皖苏5省进行了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农业综合开发还积极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管理技术与方法,在项目区建立了自主管理灌排区试点及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加强了与节水有关的培训,增强了项目区农民的节水意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水效益。

第五,安排专项资金,建设了一大批中型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对现有灌区骨干水利设施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自1996年开始,国家农发办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对一些中型灌区进行骨干工程的渠系配套和更新改造。“九五”期间国家共立项实施了47个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总投资13.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4.2亿元)。

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优势明显

1.治理措施具有综合性

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是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工程、农业、生物、科技、管理等措施综合配套,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农业中治理措施的单一性。体现在节水高效农业方面:一是农业综合开发采用工程措施,能够建设大量的小型水源工程、机电排灌站、机电井、灌排渠系及

其建筑物配套完善等;二是采用农业措施,能够在项目区进行土地整治、秸秆覆盖、留茬免耕保墒等建设;三是采取生物措施,能够在项目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施用化学保水剂,增施有机肥等;四是借助于科技、人员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区等;五是采取管理措施,能够在项目区尤其是在灌区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如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增设量水设施、推行科学灌溉制度、按方计收水费等。这些都是农业综合开发在中低产田改造中,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显著优势。

2.项目管理具有综合性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财政、计划、水利、农业、林业、国土、银行等多个部门。在各级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下,农、林、水利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进行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水利工程的改造与配套,又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还进行田间耕作和生物措施的配套,推广优良耐旱品种等。各部门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坚持按项目管理,资金跟着项目走,开发治理一片,发挥效益一片。这是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建设与管理上进行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的重要优势。

3.资金投入具有综合性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坚持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以及经过法定手续筹集的其他资金等。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资金上有保障。同时,由于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引导,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吸引各方面的资金不断增加对农业节水的投入。这是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节水高效资金投入上的特有优势。

正是具有这些优势,使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农发办在其制定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作用,强调地方各级农发部门要因地

制宜、因势利导,不断促进各地区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三、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工作的重点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我国政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一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农民收益最直接的项目之一;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模式,是我国支农资金和农业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四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213公顷,其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67万公顷。为完成这一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国家农发办提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加大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力度

要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设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节水高效农业工程。无论是灌溉农业区,还是旱作农业区,都应采取不同形式的工程、农艺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努力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目标的统一。在中低产田改造中,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通过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确定科学灌溉制度,拟定综合节水措施,并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研究制定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时,要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结构布局,科学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不同区域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重点及模式,并提出分年实施计划,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节水高效农业能按总体规划组织实施。

3.建立综合示范区,加强节水高效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20多年来,我国农业林水等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在农业节水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示__范和推广力度,提高示范区的规模和水平。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要为农业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在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中施展才能。

4.重视监测评价,加强人员培训

为了检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实际

效果和综合效益,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科学的节水高效农业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各级监测评价网络和管理制度,落实监测评价工作。在进行节水高效农业项目建设中,要把监测评价和科学灌溉管理纳入项目计划。要加强项目区农民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节水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使农民尽快掌握科学节水技术和技能。

5.建立有利于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宝鸡现代农业发展 篇3

一、新时期宝鸡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

(一)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区的全覆盖。宝鸡有7个县区先后进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占全市县区总数的58%。2009年陕西省设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的政策出台后,宝鸡有两个县区进入农业综合开发县行列,2011年又有3个县区进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行列,实现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的全覆盖,为宝鸡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类型较为齐全。项目类型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丘陵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世行农业科技,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业、林业、水利部门农发项目等。2011年共实施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7个,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2个,包括土地治理项目8 个;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4个,贷款贴息项目12个;农业部门项目2个;水利部门水土保持项目4个,水利部门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1个;新型合作示范项目1个。实施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3个。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大幅度增加。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财政资金12451.40万元,较上年9786万元同比增加2665.4万元,增长27.2%。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拨款11755.4万元,较上年9103万元增加2652.4万元,增长29.1%;市级财政预算安排370万元,较上年增加44万元,增长13.5%。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总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开创了宝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二、宝鸡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点

(一)坚持竞争立项,集中连片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申报、评估、审批到实施,严格按照竞争立项的原则,从积极性高的乡镇村组中选择,公开竞争,互相比对,择优立项。立项时把集中连片作为首要条件,尽量减少土地插花分散。村组竞争立项的首要工作是调整插花地,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措施,调整好农业综合开发地块和作物种植茬口,做到集中连片开发。陈仓区先后在钓渭、天王、八鱼、虢镇、阳平、周原、慕仪、贾村、桥镇、千河、蟠龙等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和产业化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0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实施产业化项目18个,累计投资25021.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5844.56万元,银行贷款1161.2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8015.83万元,占总投资的32.03%。项目区大面积集中连片,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二)坚持硬件先行,配套措施跟进。水利、农业、林业等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硬件工程。宝鸡农业综合开发把硬件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优先立项,优先设计,优先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农、林、水等硬件工程建设,不仅使项目区从整体形象上达到 “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结构优、村整洁、户安居”的标准,而且使项目区在资源配置上更加优化。与此同时,与之配套的各项措施紧密跟进,确保硬件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千阳县从2003—2011年,先后在寇家河、草碧、水沟、城关、柿沟、张家塬、南寨镇改造中低产田8.1万亩,新打井114眼,维修机井5眼,衬砌“U”型渠道377.1公里,埋设输水暗管80公里,砂石硬化农田机耕路150.15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8000亩,改良土壤5.5万亩,多项配套措施同时跟进建设,建成田成方、管成网、路相通、工程配套好、综合治理成效大的农业综合开发区,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三)坚持“一村一品”,两类项目配合。宝鸡农业综合开发围绕主导产业开发,注意把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结合起来,以土地治理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产业化项目促进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和专业化生产。两类项目的同时实施,加快了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的步伐,提高了拳头农产品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岐山县农业综合开发将土地治理优质小麦种植与优质面粉加工、方便面加工、岐山优质挂面加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扶持岐山秦风挂面厂,以加工厂为龙头,带动一大批加工专业户,年产手工空心优质挂面3300吨,仅此年产值达到2600多万元,安排了3000多名劳动力就业。以华祥和城北方便面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方便面3500多万箱,年产值达2.5亿元,解决3500多人就业问题,并带动了一大批板纸、纸箱等生产企业。如华祥方便面厂年产碗装方便面5000吨、袋装方便面3.5万吨,年加工转化原粮小麦4.7万吨,带动生产板纸3万吨、纸箱2000万套,年产值1.38亿元,利润676.5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67万元,高出全县水平1600多元。岐山挂面、方便面及岐山臊子已成为岐山县的拳头产品和享誉全国的品牌产品。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还打造出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先后在农发项目区的故郡、凤鸣、雍川、祝家庄、益店、蒲村等乡镇建立40个塑料大棚瓜菜生产专业村,面积由2000年的10多亩发展到6万亩,年生产反季节优质瓜菜18000万公斤,平均亩纯收入超过6000元,年总纯收入3.6亿元,成为岐山农民种植业收入的支柱产业。

(四)坚持机制创新,推行六项制度。宝鸡农业综合开发从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多项制度的机制创新入手,在前期立项、项目实施、建后管护等多个环节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先后推行土地治理项目公示制、村组项目竞争立项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县级财政资金报账制、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制等六项制度,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日臻规范,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切实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眉县从1996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共改造中低产田21.3万亩,总投资达到10277万元。在项目施工中,县上严格按照要求,对节水灌溉中如地埋管、水泵等支出较大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招投标。县财政局采购中心在网上发布招标信息,公布招标内容,并聘请县上有关专家组成评标小组,邀请县内外有资质的工程队参加招标大会。通过招投标,选择出资质较高、价位合理的施工队伍,既保证建设用材质量,又节约开发资金、降低开发成本。

三、宝鸡农业综合开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田,促进全市粮食连续九年大丰收。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42.52万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丰”。10个县区去年开展小麦高产创建,建立百亩攻关田17个、万亩示范方21个,2012年夏田水地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612.9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558.1公斤,分别较上年增产3.03%和3.1%;旱地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450.5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379.8公斤,分别较上年增产13.96%和9.93%。项目区5个旱地小麦百亩攻关田和两个万亩示范片刷新了上年全省纪录,其中千阳县南寨镇大寨村旱地百亩攻关田亩产达到491.12公斤,超过上年全省纪录9.5%。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提升了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农业园区15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5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9个、国家级交易中心1个,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农业园区26个,认定命名10个。这些农业园区围绕畜粮果菜四大主导产业,主推13项农业实用技术和11个农业经营模式,使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特色产业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宝鸡今年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建千亩以上连片果园示范方26个,面积30210亩;千亩以上连片高山蔬菜示范方3个,面积3700亩;建设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方24个,面积5600亩;建设千头奶牛场17个,畜牧小区476个,发展规模养殖户8700户。全市奶牛存栏超过20万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2.2万亩,苹果、猕猴桃面积分别突破100万亩和50万亩,渭北塬区百万亩优质苹果、秦岭北麓60万亩优质猕猴桃、川塬城郊百万亩时令瓜菜和千陇及渭河川塬20万头良种奶牛四大产业带基本形成。

(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强力推进“一村一品”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4户,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1户。建立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11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34个,“一县一业”示范县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62个,其中全国示范社11个、省级百强示范社11个,市级十佳合作社40个,市级优秀合作社40个,会员6万多人,带动农户近20万户。获得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的陈仓区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眉县齐峰富硒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财政局农发办)

农业部: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开发 篇4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农业部2015 年底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开发及应用, 利用5~10年时间, 努力实现农业数据的有序共享开放, 初步完成农业数据化改造。

《意见》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五大基础性工作和十一个重点领域, 即夯实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发挥各类数据的功能、完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等五大基础;突出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实施农业资源环境精准监测、开展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强化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实现农作物种业全产业链信息查询可追溯、强化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预警数据支持、服务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数据资源共享、满足农户生产经营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农业管理高效透明等11个重点领域。●

来源:《光明日报》

农业综合开发调研 篇5

曹县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经过20多年的开发实践,特别是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长期积累,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生机与活力。在即将开始的“十二五”规划建设期,如何进一步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使之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曹县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省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县之一。1988至2009年底共改造中低产田41.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完成投资16496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9406吨,新增棉花生产能力1731.5吨,新增果品生产能力600吨,新增油料生产能力160吨,新增蔬菜生产能力120吨,新增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384吨。治理后的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沟渠相通、路相连,地下节水管道纵横交错,桥涵井配套完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治理模式

曹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实 1

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根据上级业务部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结合我县实际有针对性制定治理措施。

曹县为黄泛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南部高,北部低,自南向北微倾斜。土壤质地分为砂壤、中壤、重壤三种。水资源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引黄客水三方面组成。地下水资源丰富,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在治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灌溉方式,以新打机井和维修旧井为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同时搞好开挖疏浚沟渠以及道路、渠系建筑物的建设,发展方田林网,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棉、油、芦笋、蔬菜等高效农业种植。

三、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曹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

时,项目实施与管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田间道路占用矛盾大

农业综合开发强调集中开发,连片治理,使项目区建设成为

基础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然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耕地紧缺的程度就更加突出。在项目区框架建设中,由于修建田间道路有时会调整占用耕地,若遇到顺茬地则可能占用同一农户很多甚至是全部耕地,这种“一家受损,全村得利”的情况尤其不好处理,个别行动过激的农民甚

至阻挠工程施工。根据我国农村现行土地政策,重新调整耕地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项目村也没有机动耕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又不允许支付占地补偿,这种使部分农民切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不仅给项目建设带来难度,往往影响到干群关系,引起上访使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惠民政策在少数农民心中打了折扣。

(二)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

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执行“一事一议”政策,但议事

容易,落实困难,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和基层班子软弱的村更显突出。虽然土地治理项目自筹资金只占中央财政资金的20%,但我县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还不够发达,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自筹资金和以物折资难度非常大。此外,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老弱妇孺,出义务工也很难得到响应。随着工程招标制的推行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标准的提高,项目工程大部分由专业队伍施工,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的机会不多,即使参与了,效果也不佳。比如,同样是开挖地下节水管道沟,由农户自行开挖不但宽度深度难以统一,而且沟的走向不直,而用专业的挖沟机施工,不但标准质量高,效率更是人工的好几倍。因此,农民筹资投劳不仅执行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健康发展。

(三)工程运行管护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成资产移交后,一些乡镇虽然也制定了管护制度,并层层签订了工程管护责任书,但管护工作不到

位,保存率和完好率偏低的状况还是存在。在部分项目区,建成3年-4年后的树木存活率不到70%,田间道路、节水管道出水口等工程的损坏程度也比较严重,并且受损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维修。究其原因:一是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呈多样性,难以统一管理。有的产权归集体所有,有的归个人或法人,由于产权归属不同,造成管护主体各异。例如,有些机井、田间道路、节水管道等工程为农民集体财产,由村集体进行管护,而林木大多数随地走,确认为农户所有并负责管护,管护主体分散,难以管理;二是重建轻管,管护意识差,群众对与己无关的工程不加爱护,常使部分工程受损;三是管护追偿难以实现,对损坏现象的调查取证困难,对损坏行为不能实行有力的惩治;四是管护队伍和管护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项目区缺少稳定的管护队伍,管护人员的误工补贴或报酬难以落实,工程的日常维护不能正常进行,当出现较大损坏时再进行维修,必然增大费用支出。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努力化解田间道路占地矛盾

农路建设占用农民耕地的问题是比较棘手的,应从两个方面综合加以解决。一是国家应逐步完善土地治理项目的相关政策,与其他行业项目接轨,制定占地补偿政策,提出具体的和适宜的补偿标准;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妥善解决农路占地问题,并耐心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取得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切实解决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的问题,建议国家进一

步降低土地治理项目中农民筹资投劳比例。我们在调研中感到,项目区农民对筹资投劳比例偏高的反映较为强烈,尽管目前自筹资金的比例只占中央投资的20%,但随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标准的提高,自筹资金的绝对数量没有减少。因此,建议将自筹资金比例降到占中央财政资金的10%以下。但是,降低自筹资金比例仍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彻底解决的办法是取消农民筹资投劳比例在政策上的硬性规定,我们可根据具体项目和项目区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县以下自筹或农民筹资投劳,自筹资金多少可作为项目竞争立项的条件之一,积极性高的乡镇可优先立项。

(三)完善机制切实做好工程管护工作

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是做好工程管护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而

农业开发 篇6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黑龙江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资金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益,是涉农部门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对此,黑龙江省农发办组成调研组先后对望奎、克东、桦川、海林等20多个县(市、区)进行专题调研。通过现场考察和座谈,深感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资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的做法是“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举措,是涉农资金整合的有效方法,对于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效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的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金,做大农发项目投入规模。“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之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受投入范围、规模、比例等政策束缚和均衡照顾、平均分配等主观思维影响,存在资金使用不够集中、投入相对分散的“撒芝麻”问题。2013年以来省农发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农发资金内部整合,将原来土地、产业化、部门、科技等几类项目资金集中安排使用,每县集中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大项目。据统计,调研的23个县(市、区)共安排现代农业示范、规模化养殖园区项目40个,共安排中央、省农发资金11.74亿元,平均每个项目5104万元,比上年减少项目139个,单个项目资金额比2013年的587.4万元大大增加。

(二)突出重点,集中扶持优势主导产业。23个现代农业示范大项目,紧紧围绕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解决产业链条中急需完善的环节给予立项支持,每个项目区都有市场或龙头企业拉动,确保种植、养殖与龙头和市场紧密衔接。甘南、庆安、北林、绥棱、林甸、绥滨、桦南、桦川等县(市、区)重点围绕水稻产业集中建设高标准水田;望奎、呼兰分别围绕玉米、马铃薯产业集中建设旱作农业高产示范基地;宾县、克东、富裕、安达、龙江和肇东围绕宾西、飞鹤、光明、贝因美、元盛和大庄园等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奶牛、肉牛养殖基地和饲草饲料基地;双城、大庆大同、绥化宝山围绕蔬菜产业集中建设棚室蔬菜生产基地;海林、富锦、汤原、东宁重点围绕食用菌产业,建设菌包生产车间和木耳、香菇、猴头等棚室食用菌生产基地。

(三)配套建设,综合组装各项先进技术。现代农业示范大项目建设以国内先进、省内一流为标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实行田、水、林、路、山综合治理,种植、养殖与加工紧密结合。采取高标准农田与农机合作社配套,粮食烘干及仓储库建设配套,育秧大棚与催芽浸种车间配套,温室大棚与蔬菜保鲜储藏配套,规模养殖与饲料基地、粪污处理配套等措施,完善产业各个环节,延长产业链条。同时,综合组装节水灌溉、农机农艺、信息管理、物联网等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努力提升科技水平,体现示范作用。林甸县农业综合开发采用的水田管道输水新技术与渠道衬砌技术比较,节水30%—40%、节地10%,项目区1万亩水田可节水200万立方米、节省耕地1000亩,同时输水快、用工少、使用寿命长,方便机械化作业,此项技术示范作用强,在全省极具推广价值。龙江县元盛集团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纯种和牛2000头进行繁育,并组建生物工程中心,生产胚胎、性控冻精,对当地肉牛进行改良,到2017年可出栏纯种和牛1万头、高端肉牛2.5万头,建成国内最大的高端肉牛改良基地。

(四)优化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综合开发改革过去习惯于政府组织实施农发项目的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作为立项首要条件,积极支持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申报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3个项目区共扶持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8个,流转土地45万亩,项目区全部实现农民土地入股或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规模经营,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项目区农民和企业自筹资金10.91亿元,比2013年增加5倍以上。肇东大庄园和安达农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分别达1.2亿元和3.55亿元。绥化市宝山镇2013年政府组织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本没有农民自筹,今年实施蔬菜种植大项目,农民合作社自筹资金达1570万元。

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的功能与作用

(一)解决四个关键问题。

1.解决大型农机不足问题。23个现代农业示范大项目,组建农机合作社14个,购置大型农机具580台套。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项目区可实现三年一次深松整地,改变过去小四轮作业土壤板结、跑水跑肥问题,实现蓄水增温保墒。过去由于玉米青贮、苜蓿草等饲料作物收获期集中,常常因大型收割机不足错过收割期,导致秸秆和苜蓿草老化营养流失,项目建成后,新购置大型饲草饲料收割机36台,确保将种植的青贮玉米和苜蓿草全部收获在高营养期。

2.解决水利设施滞后问题。过去由于水利设施不配套,项目区常常遭遇春旱,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大项目,23个项目区新打机电井304眼、建设干支斗农渠系288公里、埋设地下管道12.13公里。水利设施强化后,确保项目区水稻、玉米、饲草等农作物灌溉需求,实现增产增收。甘南县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涉及的东阳、巨宝等5个乡镇6万亩旱田,过去经常遭遇春旱和秋涝两重灾害,玉米亩产不足900斤,今年将6万亩旱田全部改造成水田,水稻亩产达1200斤,亩增产300斤以上。

3.解决产业链条断裂问题。肇东、安达、克东、富裕、龙江等县(市)乳产品、牛肉加工优势突出,但存在奶源、肉源不足、养殖基地规模不够问题,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资金,解决产业链条中急需破解的瓶颈问题。肇东以大庄园为龙头,带动7个种植、养殖和农机合作社,形成从肉牛加工到肉牛养殖基地、青贮饲料基地全产业链优势。海林、富锦、汤原集中建设食用菌产业大项目,已建年产8000万菌棒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3个,为生产木耳、香菇、猴头、灵芝等特色产品提供优质菌种。

nlc202309030306

4.解决科技水平不高问题。23个项目区全部应用优良品种,推广节水农业、水稻浸种催芽、超早钵育摆栽、温室大棚遥感自动给水、标准化TMR日粮喂养、机械化榨奶、粪污无害化处理、农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项目区科技含量比立项前提高20%以上。

(二)形成六大综合能力。

1.粮食生产能力。23个大项目共建设高标准农田96.2万亩,项目建成后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88亿斤,建成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2.饲草饲料生产能力。富裕、克东、肇东等6个奶牛、肉牛产业大县共建设青贮饲料基地15万亩、优质饲草基地18万亩,形成优质青贮饲料48万吨、优质饲草64万吨的生产能力,为当地发展畜牧产业提供充足优质的饲草饲料。

3.优质蔬菜和食用菌生产能力。双城、甘南、绥化宝山、大庆大同蔬菜生产项目,建设温室80栋、大棚670栋,形成新增优质蔬菜生产能力788万斤;海林、富锦、汤原食用菌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生产能力98万斤,为国内市场提供优质蔬菜和食用菌产品,并将开拓境外俄罗斯市场。

4.现代规模化养殖能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提高了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解决了奶牛产奶量不高、肉牛基础母牛群生产能力弱等制约奶牛、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23个项目可形成新增奶牛年存栏1.04万头、新增奶2.06万吨、肉牛年出栏6万头生产能力,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充足的奶源、肉源。

5.服务“三农”能力。通过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连接的利益机制,搭建了服务“三农”的平台。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庆安县东合金谷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中央、省农发资金2046万元,建立农机合作社、水稻浸种催芽车间和55个大型水稻智能晾晒仓,龙头企业为农民合作社搭建了农资、融资、生产和收购四个服务平台,为农民免费收割、保底收购、保值存放,在银行抵押500万元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并及时有效地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深受项目区农民欢迎。

6.农民增收与财政增收能力。据测算,23个大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农民人均收入1350元、拉动财政增收9.2亿元。克东县10万亩优质青贮饲料基地可带动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3600元,通过增加奶源确保飞鹤增效,为财政增收3亿元。富裕县光明乳业可形成万头奶牛养殖规模,带动10万亩青贮饲料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12656元。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建设将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做出重要贡献。

三、启示

(一)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面对黑龙江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资金怎样使用才能体现“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23个现代农业示范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就要善于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实际需要出发,在资金投入规模、投入范围、投入比例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把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关键环节上,围绕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整合内部资金干大事,集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做大农发项目投入规模。

(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必须发挥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农业综合开发支持飞鹤、光明、大庄园等奶牛、肉牛龙头企业建设的青贮饲料基地和规模养殖基地,支持富锦锦城、汤原生科、海林北味集团等食用菌龙头企业建设的食用菌批发市场、菌棒生产车间和菌业种植基地,带动17000多名农民加入畜牧和食用菌产业大军,变农户为股东、变农民为工人、变农业为工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企业增效、财政增收。克东飞鹤乳业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大项目扶持,可成为克东县最大支柱产业,拉动农民与财政持续增收。

(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先进的体制机制是项目建设的灵魂,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就没有项目建设的最佳效益。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必须放弃政府主导行为,激发市场主导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望奎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后,合作社扩大了高效益的“黄麻子”马铃薯种植面积,减少了玉米面积,2014年马铃薯由上年种植1万亩扩大到3万多亩,农民种植马铃薯可实现亩均纯收入1000元,比种植玉米增收40%以上。

(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必须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各地资源各异、基础不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应当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切忌千篇一律。尤其在投入方面,应根据实际需要区别投入,重点项目区做大做强,投入规模可适当加大;一般项目区统筹考虑、体现特点。但在资金具体使用上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安排,防止“一刀切”的投入标准造成损失浪费。尤其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项目资金应考虑公共财政的普惠性,不能一味求大,力求多支持一些农民合作组织,让更多的农户受益,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投向龙头企业的农发资金应以股权投资为主体。农业综合开发支持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性的无偿投入,既不符合WTO绿箱政策,也是财政资金分配的不公,不利于企业以产品和管理优势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因此,建议改革投入方式,除了高标准农田实行无偿投入外,对于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大额投入,建议采取补助与股权投入相结合的方式。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道路、环保等公益性投入,对于生产性资金实行“股权投资,适时退出”机制,农发只参股不控股,不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用退出的资金建立农业综合开发基金,形成滚动开发机制。如果每年拿出10%即3亿元实行股权投资,以三年为一个使用周期,第四、第五年每年退出50%,到第六年就比全部无偿投入增加7.5亿元的资金,坚持10年就可增加到19.5亿元资金用于滚动开发。过去农业综合开发用这种投入方式有过成功实践,应当继续大胆尝试。

(作者系黑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农发办常务副主任,省农发办综合处处长、省农村财政研究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洪峰

农业产业开发现状调研 篇7

1.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业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全理布局”的原则,按照“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服务,农户自主经营”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强化服务功能,整合各类资源,坚持实施“项目带动,财政攻坚,产业开发”三大战略,大力开发草畜、蔬菜两大产业。具体成就总结如下: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二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三是科技含量明显增加;四是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五是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六是产业效益明显提升;七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2 发展优势

“十五”以来,国家及省市的投资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今年,中央在“三农”投入方面实行“三个继续高于”政策,国家投资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省、市上也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这一切为我们争取更多的“三农”项目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牧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县上提出了实施“项目带动,财政攻坚,产业开发”三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强化服务功能,整合各类资源,加大草畜、蔬菜两大产业的开发力度,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环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真正把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放在了重要位置,。

2 存在问题和困难

虽然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2.1 科技含量偏低

虽然在产业开发中不断推广良种良法,草畜、蔬菜两大产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生产过程仍较粗放,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竞争力弱,产业效益低。

2.2 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融资困难,已建成投产的龙头企业难以完成预期生产规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

2.3 标准化生产滞后

由于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千家万户的生产原料、生产方法、生产过程难以完全统一,虽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但从全县范围内来看,标准化生产仍然相对滞后。

2.4 产业链条较短

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都较少,一部分农产品经初、粗加工后进入市场,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农产品未经加工就进入流通环节,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化、效益化,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服务职能,优化服务环境

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增加投入,科学调度,提高信息提供、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冻配改良、疫病防制、项目申报等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服务力度,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2 优化产业结构,扩张产业规模

进一步抓好草畜、蔬菜两大主导产业,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采用“协会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培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进先进技术、特色产业,综合开发农业资源,把草畜、蔬菜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3.3 创新机制体制,扩张经营优势

积极鼓励、组织、引导龙头企业探索灵活多样的利益联接方式,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农民的积极性。重点加强“订单农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让双方互惠、互利,使农民从延长产业链中得利,探索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发展。

3.4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扶持政策上向农业产业加倾斜,吸引客商、内企业、农户等社会力量投资建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3.5 强化质量监管,推动持续发展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意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

3.6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为马铃薯、芹菜等绿色蔬菜和无公害牛肉等优势终端农产品注册商标,并利用各种媒介、展销会积极推介,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小晶.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暨南大学,2002.

[2]王兆阳.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宏观经济研究,2001(05).

[3]王为农.调整农业结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1(02).

农业开发 篇8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小尖镇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镇, 项目区所在村成为了全镇农业生产示范试验和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实施以来, 项目区加大领导和工作力度, 科学规划, 协力共建, 规范管理, 项目建设进度快、标准高、规模大、示范强、效益好。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极大的完善, 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升级, 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新亮点、新突破、新贡献、新风貌。

1. 新亮点

农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项目的成功实施, 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 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新突破

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优。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 引进现代规模农业企业, 更新了农民经营观念, 改变了过去的普通种植向高效规模种植发展的新格局, 变劣为优, 变单一经营为多元经营、规模经营, 使农业综合开发效益逐年提高。

3. 新贡献

生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项目的成功实施, 提高了农民科技水平和农业科技含量。项目区坚持依靠科技推动开发, 积极开展科技培训, 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改进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和施肥灌溉技术。

5. 新风貌

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好。项目的成功实施, 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给项目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镇村干部深入人心, 全程介入, 深入项目区田间地头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 齐心协力搞好工程建设, 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做法

1. 以基础设施配套为前提, 打造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过去, 该镇项目区农民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 以稻、麦等传统作物为主,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近几年来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扶持下建设蔬菜基地5000亩, 投入各类资金2500万元, 其中, 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区先后开挖土方32万方, 兴建中沟级建筑物56座、小沟级建筑物100座, 铺设防渗渠8千米、砂石路5.5千米, 兴建了高标准钢架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 为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创造了有利条件。2009年, 省级规模项目规划建设基地10000亩, 其中蔬菜基地5000亩, 花卉苗木基地1000亩, 优质水稻基地4000亩, 投入各类资金910万元, 其中, 财政资金700万元。项目区先后开挖土方44万方, 新建改造电灌站3座, 建设各类渠系建筑物168座, 修建防渗渠12.4千米, 铺设砂石路13.6千米, 喷灌900亩, 滴灌600亩, 管灌1000亩。新建了高标准钢架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 为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创造了有利条件。

2. 以土地规模流转为手段, 引进龙头企业扩大生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该镇抓住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根本改善的契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合理流转项目区土地8000多亩。2007年至2008年超大园区通过政府出面协调与当地村民签订了20年的土地租用期, 年土地租金以500千克稻谷折算现金进行土地流转, 转变了以往小打小闹的经营观念, 引进超大集团盐城分公司实行规模开发, 带动项目区农户共同发展高效蔬菜产业。超大集团入驻项目区后,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对蔬菜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充分发挥公司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提高特色蔬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 加快科技创新来提高蔬菜产品的产量。各类蔬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 全程使用蔬菜生物有机专用肥, 实行综合防治病虫害。通过土地的流转, 园区的整体效益成倍放大, 带动农户致富, 示范辐射作用明显, 有效带动了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高效规模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3. 以无公害生产为核心, 不断提高蔬菜生产质量

该项目区以发展“放心菜”、“精品菜”为核心, 从蔬菜品种引进、育苗栽培、肥水投入、农药激素应用, 到产品采收、初加工、精加工、包装运输、上市销售、售后服务等, 全程吸纳运用现代蔬菜业的高科技成果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确保安全生产, 实现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该园区已种植蔬菜10000亩, 设施大棚蔬菜6000亩, 主要生产西兰花、五菜椒、生菜、甘蓝、苦瓜等品种。园区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2008年8月份, 园区的各类特色蔬菜直供到了北京奥运会的餐桌上, 农产品质量受到了市场的较好评价, 进一步展示了小尖现代农业园区的广阔前景。

4.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 全面提升蔬菜种植效益

该项目区通过项目实施和引进业主持续开发, 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农村承包土地分散、种田效益不高、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 有效地加快了农民增收进程。目前, 项目区蔬菜年平均亩产量在2000千克左右, 年总产量可达1万吨, 亩产值可达4500元, 扣除各种生产成本, 项目区年可创汇1000万美元, 实收利税800万元。此外, 该园区可转移劳动力2000人, 辐射带动周边菜农3000户的生产和销售, 园区农民“既得租金, 又学技术, 又拿工资”, 户均年增收2000元。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5.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 实现园区经济质的飞跃

农业开发 篇9

1 充分发挥农业开发在加强粮食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支撑作用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从长远发展来看,无论是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耕地减少的趋势、水旱灾频繁的趋势,都是一时不可逆转的,这就决定了确保粮食安全只能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路子。基于这种认识,湖南邵阳县农业开发办一是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抓好已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县项目工程建设,打造农业开发新亮点。二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全县建设24000hm2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目标任务,集中资金抓引导、抓示范,并以项目区为重点,实行整体规划、分批实施,以增强示范带头作用。三是继续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近5年来,该办每年捆绑投入1000万元左右,改造666.67hm2中低产田,五年共改造中低产田3400hm2,并改良土壤1133.33hm2,提高了耕地产出能力。

2 发挥农业开发在做大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化水平方面的引领作用

目前,该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还不够强。究其原因,在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因此,该办积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该办从2006年起,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突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将产品做优、名气做大、产业链做长,不断提高其引领能力。二是大力扶持优势农业产业基地。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原则,以华强、瑞柏粮油发展有限公司等13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为重点,支持高效农业基地建设,支持粮油和畜禽良繁等大宗农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三是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四是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方式。完善“先建后补”扶持方式,自下而上筹集农业开发投资。完善贷款贴息扶持方式,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作,优先扶持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帮助农业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发挥好财政贴息资金的引导作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去年,该县农业增收6亿多元;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助农增收2亿元左右。

3 发挥农业开发在推广应用科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示范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动力。面对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的客观现实,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基于这种认识,该办支持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该县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中国油茶开发研究中心”,在县内建立了油茶优良无性系对比实验基地和油茶苗圃基地,引进全国各地优良油茶品种,已嫁接培育优良油茶苗266万株。二是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近5年来,该办与县农教办、农业局、科技局等联合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560期,免费发放各类科普与农技培训资料达13万份,培训农民12万人次,其中培训种养大户2万人次,并选送1000多名种养大户和科技骨干到省、市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中专参加技能培训。三是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扶持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产地认证体系和换进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进而“桂芳大米”“桂芳丝苗米”等8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6种产品获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四是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势。通过实施节水改造,名优经济林和花卉示范、土地复垦、良种繁育、秸秆养畜等“农综开发”项目,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4 发挥农业开发在支持规模发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方面的促进作用

农业开发 篇10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新田

1着眼扩大开发规模, 努力上争项目资金

近年来, 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量增长幅度不快, 比重相对下降。据统计, 从2004年到2014年, 中央财政支农投入年均增长21.12%, 而同期农开投入平均增长只有7.28%;全国农开总投入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比例, 2004年为6.99%, 而2014年降为5.59%。 同时, 从2009年开始, 全国农开资金投入转向“两个聚焦”, 即向产粮大县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面对挑战, 我们化压力为动力, 变被动为主动, 始终把上争项目资金作为提升服务“三农”能力的重中之重。在全市创新试点整合资金模式, 以良好的工作绩效, 赢得中央、省财政大力支持, 投入规模持续增长, 开发范围不断拓展。近三年来, 全县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达到5 800万元, 投入规模位居全市前列。

2着眼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努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 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基本方针。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撑, 主要任务就是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三年, 我们按照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原则, 实施了陶岭乡、冷水井乡、知市坪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投入资金3 803万元, 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16万hm2, 开挖疏浚渠32.29km, 衬砌渠道28.26km;新修机耕道15.36km。改善灌溉面积0.1万hm2, 改善排涝面积933.33hm2, 项目区年节约水量30万m3, 增产粮食403万kg, 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53万元, 农民收入增加总额335万元。把项目区建成了设施配套、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后项目区平均亩产增加100kg左右, 为全县粮食实现连年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着眼提升农开资金绩效, 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工程质量是农开项目的生命线, 近三年来, 我们结合湖南省农开系统开展的“工程质量年竞赛活动”, 对工程实行精细化管理, 精益求精, 既保证原材料的优质可靠, 又严格程序, 每道工序和工艺流程都有标准化要求;既注重工程外在的形象, 保住“面子”, 又提高内在的质量, 做足“里子”;既在内部加强学习培训和探索创新, 又积极向先进地区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施工工艺。近几年我县实施的项目, 在省市检查验收中得到充分肯定。

一是开发布局规模化。集中投入、规模开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要求, 农开的主要职能不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而是解决“一公里以上”的问题。我们重点围绕一家一户干不了, 一村一组难干好的事情来着力, 坚持按灌区、流域和区域统筹规划布局, 优先建设骨干工程, 真正解决区域内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做到规划一片、治理一片、受益一片。

二是建设内容人本化。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民生工程, 应该以人为本, 尊重民意。一方面, 项目实施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出发, 做到群众不欢迎的事不办, 群众不受益的事不办。另一方面, 建设内容坚持“民生民本、生产生活、关节细节”的规划理念, 把项目区水源连通、渠道互通、机耕路贯通, 抓好桥、坝等关键环节, 注重进出水口、踏步、人行 (机械) 桥板等细节, 通过山、 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实现项目区稳定高产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目标。

三是质量监管一体化。建立了政府监管、专业监理、群众监督的“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农开办、项目区乡镇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管, 不定期邀请纪委、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现场巡视监管。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专业监理公司, 派出2~3名专业监理人员, 进行全方位监理。每个项目村选派1~2名责任心强、熟悉工程的群众代表参与质量监督, 县农开办给予适当务工补贴。县农开办实行干部联系标段制度, 主任带头, 每个干部联系一个标段, 负责督进度、抓质量, 并进行严格考核。工程竣工后, 农开办、项目区乡镇政府、监理、群众代表以及纪委、审计、财政等监管部门参与验收, 并对施工队伍进行严格考评打分, 评选30%~40%的优良队伍, 报市农开办审定, 在下一年度招投标中给予加分。

四是工程管护长效化。“三分建, 七分管”, 工程竣工验收后, 及时把工程移交给受益村组, 明确产权归属, 落实管护主体, 把责、权、利全部交给了当地村组, 工程质量一年内出现问题的, 从质量保证金中安排资金修复, 一年以后出现问题的, 农开办安排管护资金, 以奖代补, 激励村组搞好工程管护, 近三年来共安排管护资金83.6万元。由于机制完善, 产权明晰, 监管到位, 有效的解决了 “重建轻管”的现象,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着眼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培植优势产业

我县农业小而弱的状况长期难以改变, 关键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近三年来, 我们围绕优势产业扶龙头, 围绕产业龙头建基地, 围绕基地建设带农户, 重点培植水稻、蔬菜、畜禽等优势特色明显, 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通过一手建基地, 为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夯实基础;通过一手扶龙头, 延伸产业链条, 让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近三年来共上争产业化项目12个, 扶持财政资金1 220万元, 新增蔬菜2 400万kg, 新增优质稻1200万kg, 新增畜禽出栏100万羽, 新增产值10992万元, 直接受益农户14 880户。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 优质稻、蔬菜、畜禽这三个优势主导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壮大提升, 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引导示范作用,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着眼建设优秀团队, 努力转变工作作风

农业综合开发任务既光荣又艰巨, 铸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严谨、求实创新、文明和谐的优秀团队, 是农业综合开发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三年来, 我们按照“管理求创新、 项目出精品、队伍争一流”的工作思路, 大力弘扬“南有新田”精神, 不甘落后, 奋勇争先, 争当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排头兵”。 一是抓学习。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 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和坚定理想信念。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 主动下基层, 接地气、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进一步提高农开队伍的服务水平。二是抓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县农开办 《工作规则》, 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和各项监督管理机制, 规范工作运行流程, 做到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三是抓考核。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 以事业和适当的待遇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四是抓廉政。全面落实廉政勤政工作责任制,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做到干净干事, 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参考文献

[1]侯培耀.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J].农场经济管理, 2001, (1) :11-12.

上一篇:城市雕塑的情感下一篇:生活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