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

2024-08-09

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精选十篇)

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 篇1

一、教育学生在独处时严于律己, 诚信立身

这是儿童成长的基本前提, 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在教学第一单元内容时,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 懂得人无信不立, 只有诚信待人, 才能取信于人;要学会从正反体验中, 感受到诚信与否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能够理性地辨别、评判各种行为, 从而自觉树立为建设诚信社会尽力的信念。

故事一:曾子为什么杀猪

什么是诚信?学生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很难感受得到,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勾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回忆。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出门赶集, 儿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便哄他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儿子信以为真, 不再哭闹了。妻子赶集回来后, 看到曾子要杀猪便制止他, 曾子说:“做父母的说话不算数, 孩子今后也不会讲信用的, 那将来他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最终, 曾子坚持把猪杀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应该怎样树立诚信做人的基本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引用故事, 让学生感受故事, 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什么是诚信, 怎样让自己经受每一件小事的考验, 从而初步认识到言行一致应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故事二:诚信记录伴终身

如何做到诚信立身?如果不诚信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狼来了”这个故事应是最好的诠释, 一次两次的欺骗可能会给人暂时的虚荣心, 但是最终得到的肯定是挫败, 是人格上的污点。中国一名留学生在日本勤工俭学期间, 投机取巧, 自作聪明, 减少刷碗的程序, 被发现后不但丢失了这份工作, 而且写进了他在日本的诚信记录, 从此没有了打工的机会。这是他个人经济的损失, 更是人格上的难以弥补的缺失, 同时还使国家的荣誉受到一定影响。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引用这些事例, 让学生学会正反分析, 再结合自身生活实际, 了解不诚信的危害以及对今后生活的不利因素, 从而让他们增强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

二、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参与, 学会民主合作

民主合作意识是建立在诚信人格基础之上的, 是儿童成功的重要基础。具备了这种意识, 儿童生命的意义才会开始显现。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品质, 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待他人和周边世界的基本态度。

三、教育学生在人生规划中胸怀祖国, 爱心永存

爱与责任是理想人格的崇高境界, 也是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从自我修身到集体合作再到放眼全国,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也是教育规律的必然探索。在教学第三、四单元时,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祖国的自然概况, 初步体验爱国的情感;知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增进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意识;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激发情系中华和报效祖国的情结。在具体教学中要坚持做到知识教学、情感体验和行为指导相结合, 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目标。

方法一:发挥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充分领悟祖国自然与文化之美。

爱国教育要从小事抓起。教师要用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手段, 让学生充分领悟祖国的可爱之处。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美, 物产丰饶,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如何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知呢?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 (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 在课堂上以大屏幕、电脑、展示台等多种手段呈现, 让全体同学充分领略;也可以自己事先准备相关的专题材料 (风光片、纪录片、PPT等) 让学生深入感知, 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 引导大家发表感想为什么要爱国, 祖国美在哪里, 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

方法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激发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处, 都要胸怀祖国, 团结一致, 互相关心, 共同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健全人格的至善至高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问题, 引发学生对社会、家乡的关注, 让他们自觉将自己的情感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

四、统筹考虑, 形成有效的育人机制

(1) 注重坚持不懈, 做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长效育人。人格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小学品德教育的各个年段, 都要有人格教育、价值观培养的内容, 教师应将相关的教育内容加以梳理, 形成体系, 并在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的教育重点, 确保教育有针对性与连续性。与此同时, 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 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都要做到统筹兼顾, 因时因地, 注重渗透, 让教材发挥传播知识、培养能力与育人的多重功能。

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 篇2

音乐欣赏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探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启示

音乐教育者越来越关注音乐欣赏教学与大学生人格心理之间的关系,认识到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能影响人格的各结构层次.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着重探讨音乐欣赏教学同大学生人格中的“超我”之间的`内在关系及音乐欣赏教学对人格之超我的影响表征.以此来加强音乐教育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引导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作 者:陈群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13.5 关键词:音乐欣赏   教学   人格   超我  

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3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典范。孔子移其为“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君子”。孟子称其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庄子称其为“非其志不亡。非其心不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阻”的“全德之人”。

高尚的人格不仅表现在文天祥这样的状元、宰相身上,同样也表现于寻常百姓身上。文天祥有个不为常人所知的朋友,叫张毅夫,文天祥20岁中状元,名满天下,身居高位时,曾多次请张毅夫出来作官。张坚决不去。到南宋灭亡,文天祥被元军押送北方。路过江西吉州时,张毅夫来见老朋友,说:“今日宰相到北方去,我应当与你同行。”到元大都(今北京),张毅夫到关押文天祥的地方附近住下,每天送好饭好菜给文天祥吃,三年始终如一。在文天祥遇害后,他用预先准备的木匣。藏好文天祥的头,并访求到文夫人的尸体。火化后收集骨灰,连同木匣带回南方,交给文冢安葬。

张毅夫人格的可贵处在于,他把道义和友情看得很重,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不趋炎附势,更不落井下石。在文天祥势位显赫时,他不想借老朋友的关系升官发财,请都请不来。一旦文天祥成了元军的囚犯,昔日跟随着作鸟兽散时,张毅夫却默默来到文天祥身边,给这个末路英雄以临终的关怀。

近代史上,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为变法图新献出生命的谭嗣同;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孙中山。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举不胜举。正是他们的人格光辉。照耀千古,成为中华民族战胜敌人和一切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这些人格典范也是我们今天实现四个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历史教学,决不能停留在历史事件的一般性叙述中。而要着重揭示历史人物的行为与精神风貌。让学生从杰出人物身上吸收思想营养受到高尚人格的熏陶,在具体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自信、自尊、自强不息的人格特点。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名言教育学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仁人志士为中华之崛起而英勇奋斗,我们这一代跨世纪的青年,就更有责任用双手建设自己伟

大的祖国。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无数先烈,在国家危难、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候。都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了追求真理、自由、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了追求真理、自由、人类进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珍视这一份精神遗产,造就下一代无私无畏的人格。

(3)提倡创新精神。创造与进取是健全人格的主要特点。历史上。中华民族有四大发明等许多创造成果。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学习历史,就应启发学生继承祖先的可贵创新精神,不断进取,在未来做出更多更好的发明,使中华文化再显辉煌。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4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 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 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或畏惧困难, 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 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二、改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 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 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 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 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 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 篇5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1.体育精神的涵义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道德、审美水平的标志,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体育精神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是一种心理资源。体育精神具体表现为体育的面貌、风范、心态等等。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体育精神的集中反映。

2.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的。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

(1)体育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意识,使其在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中都能以公平、公正的心态面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不畏艰苦的`意志力。同时还应使体育规则渗透于教学活动和比赛中,使学生能自觉用其规范自己的行为。

(2)体育教师还应本着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理念,深入研究和挖掘体育新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和德育内容加以提炼、升华和利用。指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豁达的精神面对体育活动,正确处理与队友、同伴的关系,引导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1.大学体育教育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优势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其品德也必自然提高。”说明了人格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作用。人格教育是对学生心理、行为进行协调,使其知、情、意、行日趋健全、完善,是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时候几乎涉及了人格教育的全部内容。因此体育学科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大学体育教学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的人格的形成

奥尔波特以七条标准衡量健康的人格:①专注并真正参与某些活动;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高校体育教学的群体性、竞争性特点培养了学生与队友、同伴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和谐相处、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和愉悦感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通过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独立的人格的形成

独立人格是有独立意识,自主强,能独立思考、实践,有较强的理性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能维护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利,社会参与程度较高的一种人格。有独立人格的人懂得尊重自我和他人的个性,会运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他人的支持。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分层教学法和选课制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和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自主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对遇到的问题学生必须进行独立的、理性的思考,教师不再全程指挥,学生的自尊的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也同时教会了学生给予他人尊重,促进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3)通过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人格的完整是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它的主要标志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高校体育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和比赛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会用规则来规范自身行为,使学生能以客观、公正、公平的视角观察、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中合理制定自己的目标,在过程中以积极心态作最大的努力,正确对待活动和比赛中竞争。用体育精神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总之,高校体育教师应视对学生人格教育为己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并以其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康、完整的人格。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情感交流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四大主题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盛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再议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7

一、人格教育应当是语文视域中的人格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论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由此可知, “健全的人格”应当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对“健全的人格”之理解则如语文素养一样,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众说纷纭。即使是“人格”的内涵, 在不同的学科中, 由于着眼点不同, 具体的说法也各不相同, 如哲学人格、心理学人格、伦理学人格、法律人格等等。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到底指向哪里, 否则毫无针对性地强调人格教育无异于乱枪打鸟, 极可能造成人格教育与现实的脱离。董老师睿智地看到了这一点, 因此他提出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 这种鲜明的目的性也正是他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笔者认为这种在“心理学人格”基础上提出来的明确的“自主人格”, 仍有可以商榷之处。董老师眼中的“自主人格”指的是“个性倾向、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中, 独立、自主、民主、责任、批判、创新等意识更为突出的人格”[2]。首先这样的自主人格的定义并没有如董老师所期待那样说清楚什么是自主人格, 因为从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 单单“独立”和“自主”这两个特征之间就存在着很复杂的联系和区别[3], 更何况董老师还列举了其他的一些抽象层面的“意识”, 因此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朦胧泛化的概念;其次, 董老师的“自主人格”重点关注人格中某些较为突出的“意识”部分, 而对同样是人格组成部分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所忽略, 此点略显遗憾;最后, “自主人格”应当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要求培养的“健全的人格”中较为个性化的一部分, 从这个层面来看, 董老师的“自主人格”也许还可以加入一些着眼于“健全”的内容, 如此一来, 在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学既照顾了学生个性化的特征, 又兼顾了共性化的培养。

其实, 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问题, 归根结底是董老师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来审视人格所造成的, 使得“心理学人格”概念略显喧宾夺主。所以, 笔者认为, 既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那么就应当就事论事, 在语文维度中对其加以考虑, 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只是起一种辅助的作用。也就是说, 这种“健全的人格”应当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导的语文视域中的人格。“心理学、教育学的人格接近于‘人的性格’, 表示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4]。因此, 语文课程要培养的“健全的人格”, 该是藉由语文教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语文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它是借助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养成的, 日常生活和学习所需的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诚实、乐观、宽容、善良、谦逊”[5]等良好的性格特征。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中体现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性格特征则体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良好把握, 最终形成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在语文教学中, 只有将人格教育纳入语文维度和语文视域中, 我们才能集中精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能量, 切实地将人格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优势

语文学科在人格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无需赘言。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除了如董老师所说的“语文学科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理应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一些”[2]之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一门母语学科。作为母语学科, 语文关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 语文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可以不懂函数计算, 可以不擅长力的解析, 甚至可以不会说英语, 但是不能不懂母语, 因为学习的起点是能听懂教师的言语, 能看懂书本上的文字;生活的起点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听懂别人的话语等, 而这些听说读写都是由作为母语的汉语所承载的, 都是需要经由语文教学去训练的。更何况人格教育并非简单的认识字词或摘抄文章, 它需要学生在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升华, 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因此, 对母语的掌握程度对人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试问一个看不懂文章, 听不懂对话的学生如何能养成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媒介, 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甚至可以说, 对学校里的学生而言, 只有在相关语文知识和能力都很扎实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形成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因此,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必须充分利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优势, 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夯基。

可是现状是, 大多数教师一听到“人格教育”就不假思索地将其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挂钩, 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同时也造成了现实中人格教育的失当。笔者通过课堂观摩发现, 在人格教育中过度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 无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并非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这样往往会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变得泛泛而谈。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史铁生《我的梦想》时, 一味宣扬文中的人格光芒, 不断让学生体味其中的人格力量, 最后一节公开课下来, 空空如也, 学生被“熏陶”得云里雾里, 既没得到切实的人格教育, 又没有学到必需的语文知识。反观董老师在文中所举的学生习作《小议韩寒》片段, 小作者犀利的笔锋体现出的“独立感受、独立思想、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正是来自于他长年累月的语文积累和语文训练。当然, 小作者偏激地认为韩寒玩赛车、玩音乐是不务正业的想法略显偏颇。笔者有幸咨询了董旭午老师, 了解到在看到《小议韩寒》之后, 他在肯定该生“独立感受、独立思想、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通过批语、相关文章推荐等语文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以一颗“宽容心”看待一切, 我们以为这才是合理的语文化的健全人格教育。

因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所倡导的“健全的人格”是和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优势相联系的, 只有在母语学科的基础上, 尊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 将两者统一起来, 合理地加以运用, 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健全的人格, 从而避免健全的人格在某方面的缺失。

三、语文教学如何进行人格教育

既然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人格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呢?如前所述, 以往的人格教育往往重视主题升华、道理说教等方面, 于是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 人格教育变成了枯燥的道德说教。某些人认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出的人格教育是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这是对语文学科和人格教育的误解。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应当是由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课程整体推动的, 藉由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来实现, 两者缺一不可。正如董老师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的多种夯实人格基础的切入口所揭示的, 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把握和重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董老师提出人格教育的若干切入口总结起来, 主要是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角度着手, 即课前让学生自主解决相关力所能及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关注学生掌握和理解字词、文本背景等这些工具性特征明显的内容, 为课上和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课上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 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鼓励学生思辨和创新, 让学生在既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文本提供的内容 (如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等) 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初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课后让学生有意识的总结和升华, 从教师的“必做题”, 到独立摘抄, 再到随笔日记, 逐步推动学生将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初级人格”去体验社会, 拓展视野, 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从而通过在生活中、社会中接触到的事情和人物进一步促进“健全的人格”的完善。这种“健全的人格”又会影响学生日后的行为举止, 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升级”。这样一来, 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恰如其分地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在一起, 在完成语文教学显性目标的同时, 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这种人格一方面来源于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又来源于生活, 最终达成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统一, 让学生既学以致用, 又从做中学, 一举两得。虽然董老师的这套教学模式仅仅是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的, 但是瑕不掩瑜, 应该说董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格教育的模式。除此之外, 我们还必须指出, “健全的人格”的培养过程是开放的, 循环不断的,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像董老师那样在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和飞跃,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思辨和创新, 才能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收到实效,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格教育不仅仅关系学生的终身发展, 更加关系到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甚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 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夯基。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有理清语文教学和人格教学的相关问题,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保证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理、有力和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董旭午.语文教学, 要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J].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参考) , 2010 (1) .

[3]夏凌翔, 董希庭.自立、自主、独立特征的语义分析[J].心理科学, 2007 (2) .

[4]袁贵仁.试论人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5) .

历史教学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篇8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 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二、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入手, 使他们萌生自豪感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四千年之久, 我国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灿烂的文化。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的传统教育,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 再现祖国的辉煌。

三、“勿忘国耻”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教育, 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我们从我国近代和中外科技发展史的对比中得出的结论。近代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应该让我们深思, 令我们觉醒和振奋, 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革命传统, 继续努力, 继续奋斗!我们祖先曾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 这让我们自豪。但我们不能用古代的辉煌来安慰今天的落后, 同时我们更不能因现在落后而颓废, 它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我们更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为祖国富强而刻苦学习的热情。

四、进行忠于祖国, 为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9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 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经验等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及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中学生依赖性比较强, 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们的心理尚未真正成熟, 情绪易于波动, 意志比较脆弱, 认知容易扭曲。而且, 巫正鸿老师通过对400名中学生人格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发现中学生: (1) 在学习和生活态度方面:有奋斗目标, 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奋斗过程中遇到困难易动摇, 甚至采取逃避态度。 (2) 在评价自己方面:参与管理社会的热情不高。 (3) 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处理事情有一定的果断性, 但也存在着优柔寡断的毛病。 (4) 人际交往范围较窄。针对学生的这些人格弱点, 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人格教育, 以免其被逐步放大, 甚至导致错误的认识定向和严重的人格障碍。

尤其是近年来, 中学生犯罪频频发生, 自杀、或上网成瘾导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 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僵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方面的优势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 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 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 第一条是最要紧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1]可见, 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密不可分, 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强大的感染魅力和促进作用。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重视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人格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 并在历史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格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教育工作者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这是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而且, 历史材料中蕴含了人文主义, 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历史上鲜明的人物和事件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用不同的历史范例来引导学生。如司马迁秉笔直书, 林则徐忧国忧民,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抗日英雄的奋斗等。它们所包含的人格培养的内容是别的学科所不能及的,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

(一)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教师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言行举止, 无不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渊博的知识, 还要有善良的品性, 无私奉献的精神, 刚正不阿的品格, 顽强奋斗的意志。这样才能影响学生,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因此, 教师要自觉加强人格修养,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身教典范。《论语·子路》中,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句话也明确指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 即如果不能正自己的身, 是无法正其他人的身的。

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一文中提到, 夏丏尊曾经有一段使人吃惊的记述:“我担任舍监职务, 兼修身课, 时时感觉对学生的感化力不足。他 (指李叔同) 教的是图画、音乐两科。这两种科目, 在他未到之前, 是学生所忽视的, 自他任教以后, 就忽然被重视起来……这原因一半是他对着二科实力充足, 一半也由于他感化力大。”[2]这种人格背景, 就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 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二)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格教育

首先,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爱国之心。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于历史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历史史料。因此, 我们在传授知识同时, 应注重发掘其中的教育因素, 有计划、有目的地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 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之心。如学习戚继光的“封侯非所愿, 但愿四海平”,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 顾炎武的“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民族气节和报国情操, 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育意义。

其次,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不仅要有充足的学识, 更要有优秀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用具有坚强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历史事例来教育学生。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司马迁本人也是在受到肉体、精神双重折磨情况下, 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写作了18年才完成巨著《史记》。通过诸如此类的史实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反应方式来对待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从困难与挫折中吸取教训, 运用发散性思维, 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增强信心与恒心, 使意志品质得到升华。

再次,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挖掘教材、搜集资料、恰当的引导来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应该用鲜明的史实,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追求科学与真理的情感。

青少年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 涉世未深, 对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抱有天真的幻想, 或者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 脾气浮躁。因此, 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如玄奘到天竺, 靠的就是信念和理想的支撑。又如,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在新中国成立后, 毅然抛弃外国的优越物质生活回到祖国。再如,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淡泊名利, 心系民众;两弹元勋邓稼先不畏艰苦, 默默奉献。这一个个鲜活的、动人的事迹能够深深感染和打动学生, 是很好的学习典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塑造精神与灵魂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需要教师做出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历史教育者应该时时将学生的人格培养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因此, 我们历史教师应用自己火热的心, 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产生出灿烂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巫正鸿.中学生人格现状分析与思考.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 (S1) .

[2]丰子恺.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 篇10

我们可以发现, 历史上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 任何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时代英雄, 他们都是爱国的, 正所谓“一腔热血献中华”。如:明朝后期的戚继光荡平倭冠;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 使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甲午战争中驾驶战舰撞向敌舰的邓世昌;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所有这些, 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国赞歌, 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这一永恒的主题。他们继承、发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教学内容深入的发掘和对学生的引导, 正可谓“润物细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培育、滋长和升华, 因此, 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今社会, 由于独生子女长期处于家庭的优越地位, 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如畏惧困难, 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合作等等……这需要反复地引导、修正和健全。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历史学科有其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客观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在道德情感的教育领域中赢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实、感人、可信, 它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事件去感染、熏陶人。在历史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去思考“我该做怎样的人?”这一问题, 通过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得到“我该做他们这样的人”的这一结论。从而完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和人格的建塑。

学生的人格建塑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只有数年如一日, 才能塑造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 历史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这仅仅完成了传道和授业, 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只有在传道和授业的基础上, 通过解惑, 才能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在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要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 始终如一, 坚持不懈, 才能培养起学生持续稳定、健康向上、持续始终的人格。

上一篇:网络监控管理下一篇:测绘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