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2024-05-01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1

一、班级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

培养公民意识就是要培养公民对自身身份和权利与义务的认同感。

有人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句空话, 因为缺少必要的阵地。其实不然, 班集体就是小社会, 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树立“班级公民”身份的意识, 借助精心设计的活动和实实在在的学习生活, 使他们体会到在享有成员应有的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一年前, 我接手五 (2) 班的时候, 为把班级模拟成社会, 我尝试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 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班级公民”身份。

开学初, 我们首先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出台了《班级宪法》。“宪法”中就班级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班委会”、“班级代表大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机构的选举产生及改选办法、工作职责等事项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接着, 我们以《班级宪法》为依据, 通过公开竞聘产生了“班委会”, 组建了“班级代表大会”, 体现了《班级宪法》中“人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

然后, 又由班委会负责对班级的常规事务分工落实到具体人。比如将48块水磨石地面编上号码, 45名学生每人一块 (剩余三块语、数、英老师各领一块) , 做到随时保洁。再如玻璃、黑板等保洁实行轮值制。这样可确保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

2.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强化学生的“班级公民”意识。

我们还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对孩子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比如《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包含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内容, 是品德、纪律、法治教育的好教材。我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 总是让他们联系“班级公民”的角色谈谈遇事应该如何想、怎么做, 才能为班集体增光。当然仅仅依靠这门学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把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在语文学科的习作训练中, 要求孩子们讲真话、说实话, 不说假话、空话, 客观公正地反映班级的人与事。在体育竞赛中, 我们号召孩子们齐心协力为班集体的荣誉而战, 做一个心系集体的班级公民。

3. 教师垂范, 以行动引领学生践行“班级公民”。

孩子最可接受的是身边的榜样。因此, 所有科任老师均要做到严于律己, 以身立教。比如, 老师在见到废纸、杂物时总能低头弯腰主动捡拾;为使学生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 老师们在办公时间绝不吃零食;为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关爱弱小, 老师们从最后一名学困生教起……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在老师们的感召下, 我班的孩子变得彬彬有礼、关爱集体、乐学向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人人都是班级主人, 个个都是集体形象”。

二、家庭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却常对我们说:“老师, 你讲的话就是圣旨, 孩子最听你的话, 我们家长的话他听不进。请你跟我的孩子谈谈……”这恰恰反映了家庭、家长在教育中作用的缺失。为此, 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辅导培训, 传授家庭教育理念与技巧, 并着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1. 强化孩子的家庭成员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为了使孩子强烈地感知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 我们要求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管理, 参加家庭会议, 共商家庭大计。比如, 家庭要购置诸如电脑等大件时, 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 通报一下近期的收支情况, 暗示财力紧张 (就是经济宽裕的家庭, 我们也建议在孩子面前“委屈”一下) , 号召成员厉行节约。

2. 引领孩子参与营造良好的邻里关系。

为了“让文明走出居室”, 培养孩子们既扫自家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的广博胸怀, 我们于2011年4月发起了一次“给桌椅穿鞋子”活动, 即为避免挪动桌椅的噪音扰邻而在家长的协助下给桌椅的“脚”上钉上皮垫等物 (这样的事早就有人做过了, 但这种充满温馨的善举值得仿效与传承) 。“六·一”前夕, 我们又发起了“向节日献礼”活动, 号召家长陪孩子们一起扫一次楼梯或捡拾一次小区绿化带内的杂物, 帮助孩子完成给自己献礼的心愿。我们还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把关爱他人的意识经常性地、不留痕迹地传递给孩子。比如, 晾晒未经脱水的衣物前先叫孩子去阳台“侦察”一下楼下有没有衣物。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2

韩雪

摘要: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思想复兴,“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中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我们针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研究、探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措施,将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长期工程。关键词:中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如何增强我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也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辞海》对公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可见,公民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的角色,是公民社会中参与或监督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所谓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

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当代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现状概述:

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整体上还是有较高水平的。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对国家历史、国家制度和国情常识比较清楚;中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对基础法律知识的了解较好;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往往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道德法律的层面,却不愿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不十分理想,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仅仅体现在书本上、体现在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国的大中学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现状分析:

1、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足:

(1)非专门性。当前我国中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普遍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公民意识教育的非系统性、非专门性,不利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2)灌输性。在我国中学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而实践环节薄弱,“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3)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2、权利意识淡薄: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客观上由于自然经济、宗法家族和集权专制三位一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之相联系的权利、自由、平等等观念无法正常发育与成长。.主观上由于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义轻利。受其影响,时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于言利,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居然会因打官司有贪利嫌而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行为。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

三、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上,培养国人的团结力、公共意识,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团体,都能做一个忠实而有效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掘出一个公民的批判力和正义心,使他们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

四、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民主理论相信,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其智慧和能力可能会超过少部分人。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而非绝对的服从学校和班级制定的一切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不自觉的行动。

3、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政治史中它通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民主和法制的起源,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阐述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

4、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要优化环境因素,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校园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国家的基础,对于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必备的条件。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理性,更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促使人类和谐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 篇3

公民的意义是积极的做公民, 而不是做消极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 他应有批评公共事业的头脑, 有辨别良善官吏的抉择能力, 有接受大多数意见的自制力,有为公众谋幸福的诚恳心, 有为公众牺牲的精神。学校无疑应成为公民教育实施的主战场,因此培养公民社会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学校公民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

一、通过相关课程进行公民知识学习

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 或在综合课程中把公民教育作为重要一环,与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环境教育等结合起来学习,也可在各科教学与其他活动中渗透式的进行公民教育。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公民参与知识,为积极的公民参与打好基础。

二、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 他应有批评公共事业的头脑, 有辨别良善官吏的抉择能力, 有接受大多数意见的自制力,有为公众谋幸福的诚恳心, 有为公众牺牲的精神。现代公民具有服务精神和公民素养,既是个性发展亦是民主社会的要求。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亲力亲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合作能力,获得民主生活体验。目前,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和组建义工社团等,这些举措都是对学生公民素养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学生通过服务社区,它有利于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活态度。可以促进他们对于公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内化公民行为,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服务伦理,这是民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离开了服务伦理,民主社会将不复存在。

三、积极实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参与和实践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法。公民教育重在实效, 它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在小学—中学—大学这一条教育链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民主的参与方式, 增进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掌握公民政治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一次成功的民主实践比十堂政治课更有效果,民主实践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人们尽快懂得民主的唯一途径。目前常州市实施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条很好地促进学生社会参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分析、研究评议等活动。选择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或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因此,学生无论是寻找问题还是进行研究以及最后的听证等都要深入社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走访和调查研究,还要和同学老师、社会人士进行民主协商等。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参与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掌握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开发激励行使基本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民主素质。

此外,在学校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改变“教化式”的教学方式和包办式的班集体建设方式,构建民主平等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播撒民主的种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日常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民人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创设问题情境,在给学生的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 感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的场景等。目前,学校的学生会、团组织以及部分学校成立的学生自治组织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这些举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动性,提升学生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日后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未来社会培养优秀的、积极的公民。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模式探析 篇4

一、公民意识及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认识,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自觉认识, 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理念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认识。

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载入党的报告, 也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和当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 公民教育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高校教育首要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其次才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公民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社会公共精神, 使大学生合理行使社会权利, 履行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教育。[2]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模式

(一) 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

1、完善大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公民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宽泛。公民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履行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后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 使个体公民的全面素质和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问题都得到解决。国内学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切入点[3], 认为应把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实施与公民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注重对其个人利益、责任、义务方面的教育, 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各领域生活的积极性。

2、通过学术活动等隐性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高校中, 学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罗万象, 从学校到社会, 从个人到团体, 再从国际政策到世界形势。这些学术活动反映并影响着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人生、社会与价值观的转变, 提高了现代公民独立自主、洞察现实、理性思考和判断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术活动等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 通过校园文化和日常管理培养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一种养成教育,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严格的日常管理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校园文化和日常管理培养成为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4]

1、文化建设

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悠久的学校传统, 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的氛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价值的导向作用、人格的塑造功能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对满足大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不仅可以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隐含其中, 而且对学生的文化需求、义务观念和价值观的养成有耳濡目染的影响, 起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养成公民行为的作用。

2、日常管理渗透, 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有机联系的整体。宿舍文化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载体, 能够唤醒宿舍主人的自主自觉意识, 激发宿舍主人的责任意识, 培育宿舍主人的民主参与意识, 促使宿舍主人公共道德意识的养成等。因此, 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服务、互助等教育理念, 加强宿舍文化载体建设, 公寓公民意识教育于宿舍制度、管理、活动建设中, 从而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5]。

(三)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

1、志愿者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

志愿者活动具有参与性、自愿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是广大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公民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志愿活动的开展中进一步培养并加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活动中凸显团队与合作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2、学生团体活动是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团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现实生活,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主人翁意识。在活动中获得、认同社会公民角色行为规范, 更容易使得公民意识教育取得成效。学生团体活动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激烈讨论, 各履其责, 在无形当中渐渐学会参与政治活动的一些技巧, 培养学生的自治与民主的习惯。因此, 高校要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开展并对之加强管理与引导。

3、以班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意识班级体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

班集体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班级文体、学风建设、班级志愿者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 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促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融入到集体建设中去,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提升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力和义务。通过这些大学生的团体意识会更加强烈, 增强了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同时, 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公民意识对于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6]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 是不竭的动力, 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更是大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栋梁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成为国家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 有关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 思想活跃, 对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不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单一式教育。对大学生教育要把实践与理论结合, 要有创新与交流, 不断总结与提升。公民教育也是如此, 更多的是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从生活出发。因此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应既要有课程理论的学习, 也要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 发掘更多的渠道, 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 才能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2013.10.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7/30/1859314_0.shtml

[2]秦树理.公民意识读本[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4.

[3]贾玉娥, 郑昭阳, 姜玉平.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8) :38-39.

[4]班秀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J].理论前沿, 2008 (21) .

[5]金光植.谈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5) :52-55.

如何培养和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篇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0%左右,这群人的法律意识得不到提高,其他30%左右的人口和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提得再高也不能根本提升我国的法治水平。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而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础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意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现在我深感我们的这个基础层次太低有待提高,如今它成了阻碍我国法治化进程的症结所在。当然普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普法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第二,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有助于提高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的办案质量和民众的满意率。

如今,基层法院的法官常被指责办案质量低,当事人满意率低等。我感觉近年来的司法改革已使法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能老把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法官,其实导致这样的结果当事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基层法院特别是郊县或比较偏僻的地方的法官接触的当事人普遍法律意识比较低:他们中不乏法盲,言行举止无不表现出对法庭、法官的害怕,完全不懂其实法院也是他们主张要回自己权利的地方,打官司是一件丢脸的事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观念之中;他们中也不乏刁民,无视法庭,完全不遵守法庭秩序,甚至随意在法庭上侮辱法官或动手打人,还有拒不签字等等。我深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法官实在很不容易,一方面其作为法院系统中的一名法官他受着错案追究制等一系列法院内部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如此一群几乎没有法律常识的当事人面前运用法律断案阻碍重重。暂且不说其听不懂法言法语要费力地一遍遍解释,一些和他们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相背的法律准则他们完全听不进,情绪一激动就导致当庭谩骂法官甚至动粗。在这种环境中办案的法官还何来威严感和职业荣誉感?所以要提高法官的办案质量,要提高当事人的满意率,提高法官素质是一个方面,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同样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当事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法官素质的提高还会有自然的促进作用,因为法官在有着很强法律意识的当事人面前也不敢乱来。

第三,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优化我国的法治环境,提高法律工者的素质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因为后者涉及的面要广得多,正因为面广所以普法也是困难重重。我们可以采用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先努力提高法

律工作者的素质再逐步提高整体民众的法律意识。我感觉近年来由于司法改革的原因我国的法律工作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强调提高这一小部分人的素质的同时我们不能对民众的法律意识采取太过听之任之的态度。一味强调法官、检察官素质的提高而对民众的法律意识持放任态度必然会使两者之间产生落差而不匹配。就算有了高素质的司法工作队伍也很难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所谓“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身体单薄的人你给他吃再好的补药也没法改善他的体质,因为他的现有体质根本没法吸收你所提供的补药,所以要让补药起作用必须要使其体质达到一定的标准。我国现在的司法改革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法治环境中的,在一个民众法律意识比较低的环境中是很难实际操作的,这样在这些地方谈司法改革就显得其改革意义不是很大。要想使司法改革收到更大的成效,那么我们必须要重视普法,要尽可能地把普法提到与司法改革同样的高度,这样才能有助于两者协调而发挥各自最大的效用。

第四,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重视。

要让百姓去主动吸收枯燥乏味的法律常识似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她需要运用法律常识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去了解,既然主动学习有困难,那么我们就应当用宏观调空的方式来被动灌输。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构想:

首先,我们应当完善我们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使碰到法律问题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得法律援助。这样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常识。同时基层法院在碰到典型案子的时候要适当作一些相关的法律宣传,扩大影响面,对百姓起一个警示作用。基层法院具体的承办法官也要主动承担起法律宣传工作,基层法院特别是派出法庭很多案子往往是调解结案的,此时法官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些法律上的教育,使当事人以后能有所受益。简而言之就是以点带面,通过法律工作者来带动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

其次,电视、报纸等各新闻媒体在加大法律宣传工作的同时,要适当考虑大众化问题,要吸引民众的目光,如果太过专业化恐怕还是不能达到法律宣传的目的。现在案件聚焦、法律与道德、社会方圆、东方

110、终极对话、今日说法等节目都是比较好的节目贴近百姓生活,希望能充分发挥这些节目的作用。

再次,希望演艺圈能多产出一些国产法律类影片,电影的影响力往往比刻意的宣传要有效得多,像《秋菊打官司》那样成功的有关法律的影片实在太少了,我们的老百姓不能再把今天的法治环境理解成秋菊打官司那个年代的样子了,可我发现很多文化层次比较低的老百姓的观念还是停留在那个年代,我们需要新时代的法律影片来刷新老百姓头脑中的打官司概念。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法律类片子,像《失控的陪审团》等,引进国外优秀的法律类片子对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老百姓

而言效果恐怕不会很明显,国外的片子往往不是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像打造《英雄》等国产大片一样来打造一些高质量的法律影片来刷新我国民众的法律观念,唤醒民众的法律意识。

最后,我建议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都应该开设法律课程,其内容应该是实用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有关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内容,可以以案例形式把有关法律理念零零碎碎地慢慢传授给他们。不能把法律课程只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法律课程也应该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中,甚至要作为中考高考的内容之一,让大家充分重视法律。大学才开设法律课程太晚了,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法律意识,同时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生动的案例和相关法律常识回到家往往就充当起法律宣传者的角色,一人受教全家受用。我认为这是普法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考虑这个建议。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

所谓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自觉认同,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对其同嗣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自觉认识。当代中国的公民意识主要由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法治意识、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合理合法的民主意识、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公德意识五个方面构成。它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自觉反映和要求,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的关注点。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李慎之教授在《改革》杂志中曾经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先进的国家之所以先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非常重视本国的公民教育。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新时期,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表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公民意识提高过程中,学校系统显然是最系统化的强有力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大学阶段无疑又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刚刚开始全面享受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公民,并且很快又将走上社会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大学所提供的各种政治信息和理论产品,可以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影响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水平。因此,入探索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方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把大学生塑造成合格或优秀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1.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民主政治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实现全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政治动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总体上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其中,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主要是要树立公民意识。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行。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切呼唤,不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公民社会的有序管理,还是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行使,公民意识的培养都是一个基础性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加强。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正处于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公民意识教育亟须加强。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但是不少大学生对公民的概念模糊,重权利、轻义务,法制意识不强,公民意识缺失。没有公民意识的充分提高,民主和法治不能真正巩固,也不能健康地运作。时代发展的趋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承担起党赋予的新使命。

2.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

高等教育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之前接受正规普通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丰富大学生公民知识,提高大学生公民行为能力,形成大学生公民意识和价值观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成熟发挥引领性作用。从公民社会的政治文化层面来看,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彰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还应是一个倡导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间。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臣民”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必须首先培育公民具有公民意识。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成长这一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应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发展,造就大量成熟合格的现代公民,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提升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进而推动公民社会不断成长。

B.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公民意识所内含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等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观念基础。一个国家公民意识的强弱,标志着公民作为国家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觉悟的程度。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社会事务管理的自觉性和参与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公民意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通过促进大学生民主价值观念的形成,培育大学生民主政治参与能力,从而塑造合格的民主政治活动主体,这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C.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可以为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提供新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多元性、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显得过于单一,有时还会引起某些负面效果,而公民意识教育在保护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政治热情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政治行为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增强其政治鉴别力及敏锐性。这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而且能够取得实效,引导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3.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关系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教育。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五种意识的教育。在当前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更要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教育。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上,有的学者建议直接使用国外公民教育的模式,有的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规范化。其实,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形来看,不能过分抬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地位,幻想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单独设置公民意识教育课程,还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出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凸显和落实公民意识教育。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庞大的教育资源,可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良好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思想性的政治教育,又是政治性的思想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教育,它应该内在地包含公民意识教育。但是,我国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偏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对政治教育有所忽视,在培养适应民主政治生活的合格公民方面,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革新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才能跟得上大学生的思想潮流,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切入点。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保障完成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新时期、新阶段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新要求,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又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使预备公民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公民意识,而成为真正的公民。而这些公民意识与每个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要使大学生群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可以把说理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公民意识教育围绕社会成员的文明素养展开社会行为的规范教育,易于把社会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变成人们的自身素质;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小事入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从一定程度上,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外在性,增强它的有效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凸显公民意识教育,充分借鉴并吸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众多合理的成分,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同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

A.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理应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把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公民意识教育这一基本教学目标,让学生首先从做好一个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进而再有机地渗透相关的深层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中,各个章节中,提炼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公民意识的讨论、渲染,把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孕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有很多结合点和突破点:可以结合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章节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秩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B.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融入大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内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特别是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无言之教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不言而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同时更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融入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道德要求、优良传统、校训、校风等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高情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寓教于乐,强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例如,举办与公民意识相关的报告会或研讨会、开展与公民意识教育相关的各类社团活动、组织公民知识竞赛、占领网络阵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等。

C.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的形成最终有赖于大学生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参与的政治实践。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相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中,应增加公民意识教育的所占成分,着意挖掘实践活动中公民意识培养的因素,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四有”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自觉修炼公民意识,使公民意识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D.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公民意识水平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几乎要涉及到大学中的所有教师,不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专职教师,而且还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一定要提升教师的公民意识水平。目前,教师公民意识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必须加强培训,把教师培养成为现代公民,这样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才能体现现代公民生活的理念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认可学生主体地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被逐渐激发出来,在处理事情过程中,才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和能量。

总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肩负起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使命,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载体和途径,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

[2]张雷声主编.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郭晓君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4]昊锡存.略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5]傅红冬.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03

[6]李亚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科技资讯.2008.07

[7]周郴保.高等教育应重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研究.2009.02

[8]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求是.2009.05

[9]李昆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6.09

[10]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01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7

一、“我知我家”

“家”是什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特别是用有亲身感受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如“家”是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家”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家”是一把伞……然后让学生说出其道理。因为这本身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 让学生知道, 人人有家, 家各不同, 并通过教材简要地介绍家庭结构的演化以及几种常见的家庭类型。这样,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的父母的教育, 打消他们在同学中对父母攀比的心理, 甚至嫌弃自己的父母的念头。我还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家境的作用, 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发扬自强精神, 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 不能因为家境的差别而自傲或者自卑。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并且我还教育他们要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 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我爱我家”

学生对自己童年的事是非常感兴趣的。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我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设计这一母子活动的目的, 在于让学生通过美好回忆, 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感受到与父母亲密无间的亲情;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这种心灵的感悟能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未曾注意的东西, 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促进良知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感受的同时, 我开展了“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学生和父母说说心里话”等活动。这是一次亲情互动的有益活动。在活动中, 我注意展示学生的才气, 强调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 避免说空话、说假话来应付,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 发挥家长的作用。

三、“我谢我家”

在“我谢我家”这一步骤中, 首先, 我由歌曲《一封家书》引出同学们讲妈妈关心自己的故事, 提出问题——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成长,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们呢?然后, 我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亲身体会到自己要在身体上关心父母, 在精神上安慰父母, 并能正确处理好与长辈之间的关系。学生由此真正体验出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 说明父母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在引导学生体验父母爱心的同时, 我注重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其次, 我明白地告诉学生: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并介绍了古今两个孝敬父母的例子, 意在给学生树立榜样, 激发其孝心和孝行。我在教学中还提醒学生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制定孝亲敬长的小计划, 从小事做起。这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更有利于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四、“我夸我家”

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是幸福的, 美满的。他们有无数的歌要赞美家, 于是, 在组织的主题班会《谁不说俺的家庭好》中, 我邀请了家长一起参加这次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上学生千言万语汇成了最质朴的一句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是呀, 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 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 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 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 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 读书升学花费了父母多少心血, 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 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如果人类应该有爱, 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 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 爱集体, 爱社会, 爱祖国……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学生知道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当代公民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是做人的本分, 是天经地义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学生做得很好了, 达到了养成教育的效果了, 我就适时地表扬激励他们。学生有了成就感之后, 就会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不断促进其健康成长。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8

语文新教材几乎涉及了人文情怀的方方面面。这里有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的表白, 有马丁、路德金对梦想的憧憬, 有巴金对包弟的忏悔与自责等等, 他们或是歌唱生命, 或是悲天悯人, 或是敬重善良, 或是诅咒黑暗, 都流淌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真情关注, 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芒。教材很大程度上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范本。

“公民意识”与“人文情怀”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差别。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个性的解放, 人格的独立。但较之人文情怀, 公民意识则有要求广泛的视野。现有的五册人教版必修教材当中, 外国名篇所占比例较小, 古今中外虽有所涉及, 但比之《外国小说欣赏》, 文本对写作的借鉴作用和意义可能不如后者有效。试想《清兵卫与葫芦》与《炼金术士》哪一篇离学生的生活更接近呢?学生可以从清兵卫对葫芦中看到自己对某种兴趣的痴迷。因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思考, 从而有效地落实写作。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 永远也分不开, 如何以阅读教学促使学生落实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写作观,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研习经典, 突破成见, 树立批判意识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 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 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 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 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 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本文故事虽小, 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 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 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 真诚地解剖自己, 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 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 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2.文本对比, 自主抉择, 形成主见

必修五中的《逍遥游》和必修二中《赤壁赋》是两篇对生死有着绝然不同态度的文章, 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 对生死取舍的不同态度, 各有理由, 但是生命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选取一个离他们生活比较贴近的话题, 各自谈自己取舍的理由即可。直面人生这一单元, 有“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 贴近学生的话题可以是生活中两难处境下的选择, 以此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

3.运用整体观念, 突破必修和选修限制, 深入内心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期选修课本, 分为八个单元, 从别从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这八个小说的元素来构成一个整体。外国小说和国内作品的差异较为明显的是在心理的描写和运用上, 国内作品倾向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曲折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外国小说则更多地直接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因而学习外国小说, 对学生对作品的内心真实的把握和处理大有帮助。以《墙上的斑点》为例, 伍尔夫的这篇小说, 以女性的独特视角, 对现存的男性主导的世界的反判性思维, 深入个人内心真实。文章以“墙上的斑点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真实是什么”、“战争是什么”、“知识及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什么”进行思考, “进行反复的猜想, 围绕钉子—花瓣—钉头—木纹—蜗牛, 在肯定与否定中不断流动, 最终回到斑点, 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墙上的斑点是什么, 只是在最后用男性的口吻来回答这个问题:哦, 墙上的斑点, 那是一只蜗牛!在作者看来,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偶然。真实只在存在于人的内心, 人们有保护自己真实的喜好, 因而人们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战争不过过是男性为了证明自己重要而编造的无聊游戏。男性所构造的知识是就如同巫婆们在山洞里摆弄的那些迷信, 根本不可靠。理想的生存状态就是没有知识、没有科学家、没有尊卑序列、没有男权压迫、没有各种规俗的自然世界, 生命在自然地轮回。

读懂这篇文章, 需要抛弃头脑中原有的一些现成的观点, 这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文章的女权主义者的视角, 让很多学生觉得相当困扰。但是读懂以后, 对写作较多帮助。其后《清兵卫与葫芦》中的小说情节曲折性的构思, 读完小说之后, 直接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如某某同学喜欢玩手机, 他太爱他的新手机了, 上晚自习时忍不住摸了一下, 结果被窗外巡视的老师发现, 这时……要求学生现场至少构想出两次波折, 他们都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山羊兹拉特》中的情感与卡夫卡《变形记》的比较阅读, 最终使学生理解人的异化这一哲学概念。《骑桶者》中的虚幻中真实的成分, 主要在于骑桶飞行在于表现“我”对一铲劣质煤的这一最低生存需求的急迫, 而煤老板和老板娘慢悠悠的对话和我的骑桶飞行的急迫形成了对照, 表现人之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漠, 骑桶不是关键, 关键是急切的那种心情。这种内心的真实可以用魔幻的形式表现。

学完《外国小说欣赏》, 学生基本能从生活中的两难处境中来选定题目, 如《伞》这样的话题作文, 某学生选定雨天 (场景描写) 伞下发生的一次美丽的邂逅, “我”帮同校的女生撑着伞送她回学校, 结果怕被别人知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心理描写) , 可没想到还是别人知道, 结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罚写检讨 (放在文章最前面, 场景描写) , 一遍又一遍, 老师一直不满意。实在忍无可忍时, 对老师说出了压抑在心底里的真实想法, 告诉老师自己本没有做错, 没想到的是老师竟然哈哈大笑, 说这就是他最想要的检讨。另一学生以伞为对象进行细致的描绘, 描绘伞的独一无二 (借鉴《沙之书》中的虚构) , 我对伞的特别情感 (借鉴《清兵卫与葫芦》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特别爱好) , 拿伞准备向别人炫耀时的急迫心情 (借鉴《骑桶者》中的虚构) , 伞破时我的沮丧和懊悔 (借鉴《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 。平时不经意的题目, 经过学习《外国小说欣赏》的系统学习之后, 他们基本上能写出新意来。某学生在《假如倒立看世界》这样的话题作文中, 以《陪上帝散步》为题, 虚构了三个场景, 借鉴《半张纸》巧妙地把独立的三个场景串连起来, 为表达主旨服务。他在第一个场景中随上帝去了汶川震后现场, 表达出汶川地震虽然带来了沉重灾难, 但压不垮人们的希望, 倒塌的房屋旁边有一群孩子在那里玩石子 (汶川地震时的一张新闻图片) 。第二个场景是随后上帝带他去的伊拉克, 那里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愈合, 但是他看到废墟堆中人们呵护着的鲜花。最后, 他想说什么, 上帝什么也没有说, 就把他带到了北极, 他看到了冰川在缩小, 企鹅无处躲藏, 感受到了心痛, 但同时又看到人们在为改变环境而捐款。而另外一个学生写自己眼睛失明, 听到和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用耳朵和心听感受到的世界比平常只有眼睛看到的世界要美丽得多, 他写自己因为失明而找到自我, 找回了母爱。这些作文基本属实, 比如写《陪上帝散步》的那名同学, 他读书看报时, 自己内心的震撼清晰地记得, 写作时加工一下就运用上。难道这不是教材所要求的吗?但是, 这样的作文, 在高二上学期学完必修五之后, 没有出现, 这应该不能归结为巧合, 而只能说明人文情怀和公民意识的需要进一步地延伸至《外国小说欣赏》里。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9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既是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决定, 又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需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公民素质的公民, 在全社会就不能形成真正监督, 而我国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 由于缺乏完备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不法分子趁机谋牟利, 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公民树立起公民意识, 才能真正更好地监督社会, 维护社会的良好发展, 从而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一、公民意识的基本范畴

我们从对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的了解中不难得出, 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应该具体包括:

⒈权利与义务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早就指出,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在享受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的同时, 必须要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公民既有权利也有责任, 权利与责任是统一的。责任意识是衡量一个公民国家主人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因此, 在公民意识教育中, 必须把强烈的权利意识教育与自觉的责任意识教育统一起来。由于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赋予和规定的, 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公民意识又表现为法律意识。

⒉国家与民族意识。我们应当像邓小平说的那样“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公民的民族意识应推动国家意识深化, 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公民的爱国情感又应促使民族意识升华, 有力维护国内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这是公民国家意识的基本要求, 因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忠诚祖国, 具备本民族精神的公民。

⒊公正与平等意识教育。平等强调的是全体公民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而要解决平等问题, 又必须强化社会公正。没有公正的制度和环境作为保障, 平等很难实现;没有平等作为价值导向, 公正又会迷失方向。因此, 平等意识教育与公正意识教育, 都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⒋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目前, 我国社会道德体系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引发社会诸多问题。如何重塑社会道德, 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议题。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应体现在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必须将公民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与社会整体文明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纳入公民意识教育之中。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⒈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一方面, 学校教育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未能随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改善, 另一方面, 基础教育仍然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使得学校对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不能落到实处。同时, 学校领导阶层和普通教师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 也是造成学校对学生公民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⒉方法操作上的问题。学校没有采取科学的研究方式, 从研究青少年学生认知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 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案, 真正使得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成为一项课题, 成为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⒊资源利用上的问题。学校往往未能充分利用本身具有的教育资源, 重视学科教学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同时, 也没有真正发挥社会力量在此项工作上的帮助作用, 为学生公民教育创设平台。

三、利用思想品德课加强学生公民的

⒈课堂上教师的理念要更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这体现了我党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我们思想品德课堂中, 也应尤其强调“以人为本”。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根本, 研究学生对知识, 对为人处事道理, 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需求, 研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寓教于乐, 使学生能够真正接受这些知识的传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寻求有利于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唯有沉下心来思考问题, 研究问题, 才会避免走向教条主义。譬如在讲授《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和《隐私和隐私权》时, 应该多分析学生关注的话题, 引导学生从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提升到公民权利的认识, 从只关注自身到关注公共利益, 完成思想上的蜕变。

转变教育理念, 就要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要义。江泽民同志曾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在教育工作中切忌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作为不可更改的规则和条文。形势变化了, 学生变化了, 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 并且要了解事物的本质, 将工作方法实施良性改造甚至是改变, 以此来适应和推动新事物的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 各种新的教育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 一方面应该在教改的大潮下加强自己专业本领的修炼;另一方面则应该进行教育手段上的革新, 以全新的姿态和与时俱进的态度来面对历史潮流的推进。

⒉课堂上应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是非甄别, 不是从政治层面上检讨学生的言行, 而应该从法律的层面上弄清楚“罪”与“非罪”, 懂得为何守法, 如何守法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际, 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 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涵义本身就决定了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就是具备法律意识, 旨在维系普遍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法治作为一种理性化的制度体系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以此崇尚法律在社会中的绝对权威和地位, 更有利于社会制度的健全与进步。例如在学习《走进法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 应多采用理性的分析, 辅以案例教学, 普及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

⒊课堂应跳出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教学手段要丰富, 案例分析、辩论、情境表演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能更有效促进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更积极主动, 结合社会实际消化理论知识。但由于课堂受到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教学的模式总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类, 在情感和体验上形成的冲击难以达到强烈的程度。因此, 思想品德课也应该考虑走出教室, 走进社会, 多参加法院开庭、探视监狱、社区公益等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 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体验形成一定的冲击, 使得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例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和《珍惜学习机会》时, 就可以让学生走进市场, 走到遭遇求学难的学生身边, 实地感受和体验, 从而形成对消费者权利和义务以及受教育权更深的了解, 使自己在公民意识培养上进一步丰富内容, 加深体验和认知。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10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公民意识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主动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理论,积极探索适合中学生学公民意识形成、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养,最终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 公民意识”的主要途径

1.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努力挖掘鲜活素材

课本是教学的第一资源, 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研读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公民的意识教育,要求政治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 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对金钱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合现实案例,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再如“: 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从“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东鞋、西毒、南地、北钙,即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高钙奶”,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性, 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的体会到,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规范市场秩序的措”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公民意识。

2.努力推进生本教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平等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生本课堂由单纯教师提问转变为师生互问探讨、生生互问交流的双向式和多边式设问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因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体验到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尊重、信任、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主动向公民意识要求的方向发展。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探寻多种培养形式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更应是由知到行的逐步转化过程。

公民意识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阶段,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公民身份,深入理解公民意识,并逐步地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公民品质, 外化为良好公民的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所以在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将会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例如:在讲《民主管理》一课时,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班干部的民主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权力意识。同样,在《民主决策》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规范学校收费”开展了模拟听证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近距离地体验政治生活,在体验中感受民主决策的意义, 不仅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增强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渗透公民意识的培养。

4.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激活各种课外资源

政治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紧密关注国内外动态变化,增强课堂时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进行分析、论证、解读,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 通过关注2014年南京青奥会, 学生们了解了青奥口号“分享青春共筑未来”并深入认识到这是一条高度凝炼奥运理念和举办城市文化的口号:它以“青春”体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以“未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以“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5.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榜样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讲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言一行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最真实和最生动的课程。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示范,感染和号召身边的学生。试想如果一位老师看到校园有果皮瓜壳,熟视无睹,冷淡走过,不能主动低下头、弯下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那么,又怎么去要求学生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当他( 她) 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又有谁能信服他( 她)?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公民意识,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自觉提升。

上一篇:银行信贷风险探析下一篇: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