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地域文化

2024-07-05

传承地域文化(精选十篇)

传承地域文化 篇1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范围内形成和展现, 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而产生, 体现不同区域的地域特色。当今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设计的人文关怀, 即设计地域性的体现。在设计与开发中做到因地制宜, 根据景观本身所处的地形等条件设置景观节点, 对具体物质形态自身进行超越, 展现其文化形态则是一种良好的景观设计。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因此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城市的建筑, 最能体现城市的风貌和形象,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包括城市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还有城市建筑的设计风格等等。

三、独具特色的县城安岳

安岳具有悠久的历史, 人文荟萃, 安岳是在北周建德四年 (即公元575年) 所设置, 当时名为普州,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滋养了无数的志士名人。除此之外, 安岳的人文风情以及自然风光也独具特色, 安岳拥有众多的名胜, 风光旖旎, 尤其是安岳的石刻, 具有“多特精美稀奇古怪”等特点, 安岳是中国的佛雕之都, 且盛产柠檬, 是“柠檬之乡”, 安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也是中国的绿色名县。

四、安岳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 政府行为。安岳石刻众多, 且作为柠檬之都的安岳, 其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政府应举办系列的宣传活动, 普及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相关知识, 对安岳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推广安岳柠檬以及一些旅游观光景点, 着力推广具有安岳特色的文化, 增加安岳经济收入, 提高安岳的知名度。通过对安岳地区石刻文化等的宣传, 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不断地提高, 有利于安岳的繁荣发展, 并能为安岳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安岳的经济效益, 拉动安岳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产业链。

(二) 大众行为。作为大众的我们, 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积极与政府一道为地域文化的宣传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主动宣传安岳的特色文化, 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观赏和旅游, 不但提升了安岳的知名度, 还能为安岳的旅游业增加收益。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努力的保护历经沧桑的石刻, 配合政府的工作,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发挥集体的作用, 为安岳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 设计规划者行为。安岳的景观设计规划要对生态发展进行探讨与研究, 对安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对安岳城市景观设计进行改进, 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在景观设计规划中一定要对安岳本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 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保护好环境,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维持生态平衡与稳定。

1、 对安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安岳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对其进行开发整合迫在眉睫, 安岳是石刻艺术之乡, 应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建设国际石刻文化旅游中心, 从而带动安岳县城经济的发展, 从多角度进行宣传, 打响“石刻文化”这张牌子。

2、对安岳城市景观设计进行改进

安岳很少或没有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因此也就不能将其与历史悠久的石刻艺术等进行结合宣传, 其宣传力度大打折扣。在未来的发展中, 安岳县城应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有力的改进, 并依托城市建设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 加强安岳城市整体形象规划设计, 建设具有标志性文化元素和精神意义的城市文化符号系统;结合安岳具体设施进行开发建设, 打造高质量的城区文化板块;摆脱城区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单一的设计手法, 在配置行道树的同时也配置一些灌木和草本的综合造景形式, 形成具有特色的统一的街道景观。

3、狠抓安岳特色, 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安岳古朴的农村风情, 祥和的农民生产、生活场景, 优美的田园风光, 百余座中小型水库和数十条大小河流形成的独特水上风光, 60里通贤柚长廊, 30万亩柠檬海洋, 构成了我县上佳的生态观光旅游特色。烽火村、水观村、四方村、桂荷半岛、桂荷颐园、观景台等乡村旅游景点, 是绿色生态游的良好去处。因此, 应抓住安岳特色, 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开发,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 包括休闲农庄, 观光果园, 茶园、花园, 休闲渔场, 农业教育园, 农业科普示范园等, 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结论

地域文化有助于一个地区城市文化个性和气质的塑造, 无论是作为政府、设计者还是大众都要对地域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 并且主动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队伍中去, 通过集体的努力, 不断扩大城市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彰显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 将地域文化一一展现在大众的视域范围内, 让人们去体验和感受。

摘要:安岳石刻众多, 且具有柠檬之乡的美誉, 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 保护和传承安岳的地域文化特征, 让人民与政府一起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开发出更具创新的旅游产品, 大力宣传安岳的特色文化, 尤其是安岳石刻, 为安岳将来的发展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域文化,安岳,特色,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瑜, 庞淑英, 李云霞.旅游景观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传承地域文化 篇2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其内核是传统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传统精神实质,即“传统文化基因”。法院文化无论是精神理念还是行为模式以及制度的借鉴必然有着循序渐进的文化承接性。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为实现法院文化价值目标、增强法院文化建设活力并推进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强大的生命延续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传统的地域文化传承对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及地域文化传承中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定位和途径等三个方面作一阐述。【主 题 词】地域文化 法院特色文化 作用和影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增强法院向心力和凝聚力,倡导法官行为公正、形象公正、理念正义的重要载体。法院文化的感染力和能动性就在于能陶冶干警情操,改善干警的精神面貌,增进道德、人品、素质内涵,成为展示法院团队精神,把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团结和谐、昂扬向上、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的一种动力源泉。

法院文化从形式内容上可分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法官的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包括理念、信仰、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是法院文化的核心,这种价值取向的内涵和效应往往通过三种形式来表现,一是以物质载体、物质符号为特征的物质文化形式来展现;二是以各种规范、规定为特征的制度文化来包容,集聚了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三是以言传身教,口耳相传为特征的习惯、传统、惯例等来传播。三种形式通过法官主体行为模式,最终形成特定的行为方式,产生相应的行为文化效应,三者构成完整的法院文化体系。有的学者从“文化结构三层次”学说的理念上将文化结构分为外层(物理层)、里层(心里层)与中间层(心物结合层),由此分类出法院物质文化、法院规范文化和法院精神文化三类。然而,无论是精神理念还是行为模式或者制度的借鉴必然有着循序渐进的文化承接性。这种文化承接性离不开其特有地域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滋润和影响,从而使法院文化既有着司法文化一般特征的共性又有着带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个性。这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法院特色文化正是法院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的趋向所在。所以,法院文化建设推进中的创新和发展必须注重对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传承,同时注重吸纳和浸润区域性特色文化建设的精华和成果,从而孕育和发展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特色法院文化体系。本文就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及对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作用和影响、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定位和发展途径作一阐述。

一、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据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可以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从结构上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面。

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其内核是传统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传统精神实质,即“传统文化基因”。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历史渊源上看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发展变化中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体系。这种传承中所遗留的丰厚遗产的优秀部分为法院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地域性特点,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共同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产生了楚汉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徽文化等特色各异、风土人情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由于我国地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民族众多,东南西北中各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所以,这种地域文化呈现出相对集聚又各具特色的特征,有其相对固定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内核,并通过不同方式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自然,地域传统文化优秀精髓在法院文化建设的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中,无论是精神文化的熏陶还是行为文化的引导以及制度文化的借鉴都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和独特优势,对构建特色法院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仅就徽州地域文化而言,几千年传承和发展形成的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倡导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理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德治”观、经营守道中的“诚信”,浸润着乡土特色的“文会组织”的民间调解等都是徽州文化的精髓。对徽州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弘扬其精华,就能使法院文化建设中有着长流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传统的地域文化有以下各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平民化。由于地域文化的乡土特色和地理环境及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传统的地域文化极具平民化的倾向。比如在新安理学的推动下,徽州的平民教育非常普及,早在元代就已经有“十户之村,不废育读”的说法。徽州宗族对族人的教育十分重视,并体现在族规家法中。在古徽州,知书达理,儒学成风不仅是族人一种风尚,而且是光宗耀祖,弘扬族规家法的传统。由于徽州人笃信“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西递村楹联),于是“山间茅屋书声响”,族人子弟们发奋攻读,纷纷跻身科举仕途。此外,不论从民间产生的音乐与舞蹈,就是已经文人化的戏剧,也非常注意适用一般老百姓的口味,“徽州腔”的产生,正是平民化的体现。徽剧讲究感官刺激,注重武戏和杂耍等表演形式,也是为了更多地吸引平民观众。

地域文化平民化特征形成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成因。比如徽州文化的平民化主要归功于以朱熹为代表程朱理学思想的传播和宗法制度文化功能作用。清雍正《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培值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模楷,此是族党之望,实祖宗之光,其关系匪小。”所以,通过族规家法形式将对族人教育列为族人一等大事,同时又借用徽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强化宗法制度的传播和完善,对于名门望族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强化无疑是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而在徽州除了文化教育传播和宗法制度教育强化与江南其他地域形式相同外,还有一个特征即是徽商对徽州文化和徽州宗法制度构建、传播和发展的影响。支持族人就学的徽商,可望“投我木桃,报以琼瑶”。徽商的经营发展离不开宗族,离不开族中官宦的支持,更离不开徽州文化熏陶和辅助。因此,徽州宗族及宗法制度、徽商、徽州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徽州社会“生物链”的三个环节。

二是兼容性。传统的地域文化区域的局限性使得这种文化的演变中注意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其他地域文化优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徽剧声腔就是在广泛吸收了弋阳腔、昆腔、秦腔等唱腔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表演上继承了目连戏翻台子、跳圈、串火、飞叉、滚打、变脸等武打和杂耍技巧。新安画派对米友仁、倪瓒、黄公望画风的汲取,徽派版画熔诗文、书法、印章和图画为一炉,都是兼容性的体现。在徽州,这种兼容性还有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发展变化特性,即徽州族人除了在本土各地会馆兴办学校,培养子弟入仕,扩大宗法制度文化的传播外,还借助徽州商贾的作用在经商地资助办学一方面扩大宗法制度的影响,同时汲取异邦地域文化的精华,丰厚了徽州文化的底蕴。由于徽州为东南邹鲁,文风极炽,竞争激烈。商人子弟回乡应试,难占优势,于是族人纷纷创办书院,收受族人弟子异邦应试夺取功名,徽商在寄籍之地,也不惜斥资助学。

“明天启中,吴氏有名宪者,始自歙迁于杭,为杭始祖„„杭之有商籍乃宪倡之也。宪法与一时知名之士,考地吴之阳,建书院,以祀朱子,岁时登拜,更立期会文章,今所谓紫阳书院是也。” 这里,徽州商人吴有宪等争得了徽商在杭州的商籍,并在杭州建立尊文书院,讲授程朱理学,传播宗法文化。徽州商家在寄籍地兴学倡儒不仅促使宗法文化异地传授的昌盛,推动了徽商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兼收并蓄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正是这种兼容性使得地域文化历经历史沿革经久不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性和影响力,从根本上促进了宗族和宗法文化的发展。

三是乡土性。由于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和地域的有限性使得传统的地域文化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乡土气息。比如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的徽州,总给人一种超脱、清新、恬静的的陶冶。新安画派淡雅简练,富有山林野逸、轩爽清秀的风味;徽派版画细密纤巧,典雅静穆,无一不是徽州山川钟灵毓秀使然。

从徽州文化历史沿革看,徽州文化心理的整合也是在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中进行的。徽州居万山环绕中,封闭型的地理环境,使徽州很少受到历史**的冲击,“世乱则洞壑、溪山之险,亦足以自保。水旱兵戈所不能害”,“山川复阻,风气醇凝”。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凝结为徽州独特的乡土人文环境。一是聚族而居为徽州宗族制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定了基础。中原强宗豪族南迁徽州后,直至明清仍聚而不散。“家乡故旧,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无不秩然有序。” 康熙《徽州府志》于此后附注:“此俗至今犹然。”《姚氏宗谱•新凡例》云:“凡我同宗之人,虽派系不一,自祖宗视之,同一体也。”族人们深受同宗同祖、归宗报本宗法制度思想的影响,这便有了徽州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文环境。广为人知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出处虽有争议,但徽州黟县一带的山水形胜、风情掌故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景象十分挈合。其二,尊崇理学既理清了宗法制度的思想脉络又为徽州地域文化找到尊祖归宗的根基。在宗族势力的倡导下,徽州“自朱子后,多明义理之学”。“自宋、元以来,理学阐明,道系相传,如世次可缀。”《歙风俗礼教考》指出,“徽州独无教门,亦缘族居之故”。“于以风文公道学之邦,有不为歧路迷惑者,其教泽入人深哉”。宗族聚居与尊崇理学构成了徽州特殊的人文环境,宗族观念与“理学第一”成为徽州社会的普遍心理特征。这就使徽州文化心理的整合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宗族乡土特征,从而影响并推动了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四是儒家化。由于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发展变化中所形成的。所以,地域文化在精神内核上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在徽州,由于尊崇理学与尊祖归宗的宗法制度传播紧密相关的。“徽州聚族居,最重宗法”。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阐述的“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的道理”。“去人欲,存天理”等与宗法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所以,儒学思想为内核的理学与徽州的宗法制度文化一脉相承。朱熹所制订的《家礼》是徽州各族“家典”、“族规”的蓝本。雍正年间编纂的休宁《茗洲吴氏家典》称:“新安为朱子阙里,而儒风独茂,岂非得诸私淑者深欤!”比如程朱理学徽州商业道德的最大特色便是“以儒道经营”,即按照儒家的道德规定来行事,所谓“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讲的就是儒商道德。艺术上也是讲究温文尔雅,中庸平和。在翻天覆地的改朝换代之际,文人思潮也是“哀”多于“怒”,“悲”多于“愤”,“隐”多于“判”。新安画派苍凉、冷漠、幽寂的意境和醇正简明的笔法是儒家思想在绘画艺术上的典型表现。这在一代国画宗师黄宾虹的画风中足以体现。

五是扩张性。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传统的地域文化影响和作用使得地域文化不满足限于一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扩张意识从而提高了地域文化的层次。在徽州,族人为了强化宗法体制建立了众多的书院会社,由族人中的商贾对郡县书院资助,扩展宗法文化的传播。郡县书院教育是宗族教育的延伸。家庭与宗族筛选出有培养前途的族中子弟,进入书院或考入县、郡学府深造。明、清两朝“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而徽州书院之盛,主要是徽商慷慨资助的结果。明代,徽州书院勃兴,到了清初,“徽属六县计有书院五十四年”。尤其在乾隆年间,两淮盐商中的徽商,不惜斥巨资在桑梓之地和经商地兴办或修建书院,扩大宗法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歙在山谷间,垦田盖寡,处者以学,行者以商,学之地自府、县学外,多聚于书院。书院凡数十,以紫阳为大;商之地海内无不至,以业盐于两淮者为著,其大较也„„大之郡邑,小之乡曲,百学,俗何以成;非财,人何以聚。既立之师,则必葺其舍宇,具其赍粮,及夫释菜之祭,束之礼,是不可以力耕得之也。” 从地方戏剧看,徽剧一开始就在徽州邻县流传,清代中叶完全超出地域界限,风靡全国,最后走入皇都,演变成京剧,成为国粹。徽州书商坊斋分布全国各大都邑,流寓外地的刻工也很多,杭州、苏州、金陵等地的版画艺术,无不受徽派的影响,遂使明末以后中国传统版画都在向富丽精工的方向发展。徽州“八卦村”呈坎活字印刷术历史沿革证明如此。

正是传统的地域文化平民化、兼容性、乡土性、儒家化、扩张性的特点,使其精髓和优秀部分在当前传承、弘扬中不仅成为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渊源而且是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二、传统的地域文化传承对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法院文化蕴含着“公正、高效、敬业、文明、廉洁”等丰富内容,体现了法官群体的理念、精神和情感模式。法院文化建设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在于通过多层面、多形态、多方式的法院文化,以不断的、持久的形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法官的思想、意识、品质、作风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和培育法官群体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奋发有为的价值取向、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精湛娴熟的审判技艺和勤勉敬业的司法精神。这种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法官群体在长期的司法实践活动和法院文化发展历史沿革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积淀形成的稳定、持久、普遍的自我感悟、内心指引和自觉行动。所以,法院文化建设中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因素成为能激发法官群体自我感悟、内心指引和自觉行动活力的动力源。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为实现法院文化价值目标、增强法院文化建设活力并推进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强大的生命延续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法院干警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一员,在文化修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从而使法院文化烙下深刻的地域文化印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法院特色文化。另一方面,法院特色文化在不断挖掘、进取和创新中,也必然会通过司法的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功能,对社会主体的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性评价,进而促进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融合,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的不断扬弃和发展。传统的地域文化传承对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地域文化思想内核的凝练汲取在法院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借鉴作用。传统的地域文化最大程度体现和弘扬儒家思想,加强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把对族人和乡里的思想熏陶教育寓于族人生活方式和血缘亲情关系中,把公序良俗的伦理纲常内化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内心信念,从而使地域文化思想内核发挥了引导、教育、评价、表彰的功能。其完备的德育内容和理论精髓,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等对社会民众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都成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司法职业道德建设中理念、信仰、道德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渊源。

以徽州文化为例,宋代理学家朱熹为重视宗族伦理,撰修《家礼》等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礼缛节,并编纂有《婺源茶院朱氏世谱》等,这些理学思想和观念影响和引导着徽州宗族族规家法乡约的构建。其中“德治”“礼治”观念内容中含有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的意蕴,对其优秀的精神理念内核凝练和汲取,对于培育法官司法良知,不断增强法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有着有益的引导和浸润作用。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社会领域中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谋求不义之利,贪图不法之财,假冒伪劣、欺诈活动已成为社会公害;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社风受到很大损害,而且这种现象也已侵蚀到我们的司法队伍之中等等。为此,法院文化建设中,从朱子理学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中获取有益的思想。用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戒律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弘扬程朱理学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强化集体人民利益观,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确保司法公正廉洁为民十分必要。

(二)、传统地域文化中的宗法制度建设模式和方法对于法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重视司法行为的制度化建设,以明确的制度规范约束和指引干警言行,严格规范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努力塑造规范、文明的司法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建设重要环节。

传统的地域文化的许多内容被直接用于宗法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引导修德、规范言行、正人正已的文化理念十分凸显。以徽州宗法制度文化为例,给人一个非常突出的感觉,就是许多立在宗祠、写在族谱中的“族规”、“家训”,都是教育子孙注意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等的修炼。提倡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充分体现了理学大家朱熹“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思想。

出于维系族誉家声的考虑,徽州宗法制度中还规定了对族人本身、持家等方面的要求和禁约。族规大多充满着“务本业”、“禁奢靡”、“习勤劳”、“考岁用”、“崇厚德”、“端好尚”、“严约束”、“慎婚嫁”这一类的戒条,还繁文缛节地规定了许多禁约,如不准酗酒,不准赌博,不准宿娼,不准斗殴,不准穿着华丽衣服等等。这种禁约在族规中占有很大比重,除了族规制订者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外还应该看作是着眼于保障宗族根本利益的深谋远虑。宗法制度还规定了对违反族规家训、败坏纲常名教、损害了封建国家和封建宗族利益的族人的处罚办法。对于族人行为的规范除了族规家法约束外,族人首领在宗祠对触犯族规家法者的惩戒及乡村文会组织对有争议纠纷是非的“乡评”可以说是徽州宗法制度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古徽州,宗祠成为古代村落落实道德教育和执行清规戒律的重要场所,而文会组织则成为族规家法和道德规范执行中是非曲直评判的“民间法庭”。徽州大学士许承尧曾这样描述:“各村自为文会,以名教相砥砺。乡有争竞,始则鸣于族,不能决,则诉于文会,听约束焉;再不廖,然后讼于官,比经文会公论者,而官藉以得其款要过半矣,故其讼易解。若里约坊保,绝无权焉,不若他处之把持唆使之纷纷也。”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外来氏族为了生存,也需要借助宗法制度和宗教文化来强化宗族的凝聚力。这二者的结合构成了徽州社会超强的封建宗法制度,成为徽州文化的一大特点。这种传统的地域文化宗法制度的模式和运作方法对于法院文化制度建设中,建立了一整套涉及队伍建设、审判工作、行政管理、司法为民措施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以完善的制度促进司法言行的规范化,提升审判服务的标准化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传统的地域文化对族人乡里循规蹈矩行为模式约束和规范在法官行为文化建设中有着评价、预测作用。徽州宗法制度文化中,程朱理学继承了传统儒学的纲常伦理思想,并且加以发展,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并把它当作天理的体现。程朱理学所说的“正心”既讲“正君心”又讲“正人心”,“正君心”是对君主的约束,“正人心”是对普通民众的约束。尤其是朱熹把“正君心”当作重中之重:“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在程朱理学看来,所谓的“君德成就责经筵”正是“正君心”的一个最为现实有效的途径,能够实现和弘扬历来统治者自诩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民主法治思想,为了维护徽州社会的乡村秩序,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徽州宗族通过建祠堂、修谱牒和隆祭祀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对宗族谱牒的修撰是为了明世系,明世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后之子孙知其所自,冠婚丧祭之会,喜忧庆吊,尊其尊而长其长,老吾老而幼吾幼,亲亲之义,循循有序,礼义之风蔼如也!”明初许士容也认为修谱是为了“原本始,别尊卑,正彝伦,明齿序而敦世教也,盖不可失之不修”。可见,徽州人修谱的根本目的除了用儒家思想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加深宗族内部的人际规范外,可以通过对族人事迹功勋的记述,起到对人的言行彰善除恶的示范作用。程朱理学特别强调当权者以身作则,这些对于我们当今法院行为文化建设中,注重规范干警的仪表、言谈、举止、交往,努力培养干警符合职业要求的行为模式,加强法院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法官廉洁从政,依法办事有借鉴意义。

(四)传统的地域文化思想理念传播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对法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借鉴作用。传统的地域文化中崇尚儒学,推崇读书尊教的表现形式和教育功能不仅推动了地域文化昌盛而且也强化了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徽州文化为例,借用徽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强化宗法制度的传播和完善,传播方式有家庭教育模式、合族子弟教育模式、地方教育和经商地教育模式。传播形式也多样化,对族人的教育和灌输除在会馆书院讲学传播外,还借助祠堂场所和祭祀形式进行并通过缮列粉牌,用悬挂堂匾、祠联、楹联这种形式来进行,潜移默化地将忠君、尊祖、敬宗、正名分、倡孝悌、睦宗族、严门弟等伦理道德内容对族人进行灌输。

《华阳邵氏宗谱•新增祠规》这样记载:“祠规者,所以整齐一族之法也。然徒法不能以自行,宜仿王孟箕《宗约仪节》,每季定期由斯文族长督率子弟赴祠,择读书少年善讲者一人,将祠规宣讲一遍,并讲解训俗遗规一二条„„爰集族众,将祠规公同核定,缮列粉墙,悬挂祠内,俾有遵守,用垂久远。”这种多样化的教育感化模式对于法院文化建设中特色实践活动的多样化、教育培训和理论研讨及读书活动网络化、效应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五)、传统地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地域特色文化在法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干警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法院干警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徽州文化为例,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明清两代出过近千名进士。“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尚书”、“同胞进士”,在民间传为佳话,尤其是对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中庸”“平和”文化的传播尤甚。自元代起,朱子之书列为科举必读之书,天下读书士子莫不朝夕诵读。而徽州人读朱子书,则又有更为深厚的桑梓之情“以邹鲁之风自待,而以朱子之风传子若孙也。”朱熹理学对徽州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徽州人无论为官、为商、为农多依朱子家礼为行为准则,数百年来,徽州文风炽盛,人文蔚起,名家辈出,风俗淳厚,由此,在环境上营造了以徽州文化为代表的和谐氛围。在当代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中,借鉴徽州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用法院精神潜移默化影响干警的法官职业道德和司法价值取向,在全院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在干警中推动兴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各类活动使地域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和“滴水穿石”的效果。

三、传统的地域文化传承中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定位和途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紧紧围绕司法核心价值观,结合本院优良传统、当地文化特色、法院工作和队伍实际,总结、提炼法院精神。传统的地域文化传承中,正确定位法院特色文化是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前提。地域性的特色文化首先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外观形态上体现地域性特有的文化形象,在内涵上体现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质、内涵和精神。由于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法院特色文化的定位应该从不同的区域环境、地理气候和自然因素,以及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渊源、社会人文背景的个性特征入手,深入挖掘、准确认知和凝练出法院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个性。首先,要放眼区域、全国乃至更广阔地域来考量法院本土特色文化地位,确定不同于其他地域法院特色文化方向;如闽西地域文化的重点是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红土地文化,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中要大力汲取这三大地域文化的元素,而甘肃东南部有着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之称,在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中无疑要有这些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又如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那么,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中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同时,自然要囊括岭南文化的地域因素。其次,要寻找本土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分清特色文化和传统地域文化的主流和支流,在纷繁复杂的特色地域文化中确定最能代表法院特色的文化元素。我院在凝练汲取传统徽州文化伦理道德教育内核基础上,把法院精神凝练为“崇德明法,公廉为民”八个字。“崇德”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这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法官为业的第一道义;“明法”,就是要执法严明,通晓法律、昌明法治、弘扬法治;“公廉”,就是公正清廉。公生明,廉生威。法官只有公正无私才能明察决断,只有清白廉洁才能使人敬服;为民则是司法的本源和目的。八字院训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又传承了徽文化崇尚道德的优秀传统,成为激励全院干警的法院精神。

第三,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把积极向上、符合时代潮流、能够引领法院审判事业和法官群体健康发展的文化基因作为传承的重点。我们在组织干警摘选编撰“徽州话语”“徽州廉吏”文化史时,注重扬弃,剔除一些封建的“愚忠”“贞洁”等与民主法治相悖的糟粕,继承弘扬积极健康活力的精华。

根据法院特色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在传统的地域文化传承中建设法院特色文化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用“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引领法院特色文化建设。“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传统文化和人民法院文化优秀成果的精髓集纳,是法官群体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法院特色文化建设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法院精神,用传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法官斗志,激发爱岗敬业的动力与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把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渗透到管理机制、制度建和职业道德规范、法官行为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位法官的行为标准,自觉追求,这是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任务。

(二)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和优秀传统,挖掘文化底蕴,发展和创新地域特色文化。每一处文物都有一段不可再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淀,每一个名人都有其历史足迹和文化底蕴,就本土文化而言包括地域传统文化和司法传统文化。注重历史名人、文物古迹、传统地域文化资源和内涵的挖掘、培育、开发和研究并整理、提炼、升华传统文化理念,使之成为增添法院特色文化魅力的源泉。让干警从身边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力量,从而增强文化教育的现实说服力和感染力,培育和打造法院特有的人文风貌和精神。如建好院史陈列馆,提炼院风、院训等。

(三)改善文化环境,提升法院特色文化品位。法院文化环境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法院特色文化建设要从法院物质文化入手搞好软硬件建设,使法院文化环境融入和体现历史文化沉积,通过环境、氛围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一方面要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传统知识走廊,调解室、会议室、接待室内悬挂、张贴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图书资料室、职工餐厅以及院落至环境绿化雕塑等,都要体现法院特色文化风韵。另一方面要加强法院软环境建设,倡导先进的文化观念,鼓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发展环境;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激发干警活力,提高干警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将传统文化优秀内容纳入法官的培训体系,培育法官文化意识,正确把握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升法官文化意识,尤其是党组班子的文化意识,是加强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重点抓好法官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意识的教育、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法官职业道德及公正廉洁为民意识教育。增设地域文化培训内容,以培训的形式要求干警严肃认真地去解读,体悟先哲们的人生智慧与理想追求,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德力量与精神力量。注重挖掘和充实现有培训资源,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经典著作、书法、传统音乐、武术等融入培训内容。引导干警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积极挖掘法院特色文化,弘扬传统地域文化。同时,在干警个人成长和团体铸造方面注重历史文化在法院精神领域的熏染和浸润,把法院的文化积淀和优良传统浸入每个人的灵魂,进而成为法院文化建设发展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法院生存与发展的健康“基因”。使法院文化建设更具特色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五)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传承形式,建立健全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体系。把适合法院身心健康和发展需求的活动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活动来彰显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精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各种重大传统节日,举办主题文艺汇演、演讲会(赛)、主题党团会、传统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法院良好心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创造着积极向上的法院文化精神。

同时,把法院特色文化建设融入到法院审判管理、业务工作及党建、队建等各项工作推进中进行,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实现文化建设与各项工作同步,促进法院特色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参与法院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保障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地进行。

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创新

一、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风格多数都以空间发展为主,而这种通过节省土地面积的高楼在建筑风格上,往往都空泛而没有特点。而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当中,过分注重发展的速度,从而忽略城市建设当中本土特色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下我国的大城市当中,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气质。在没有文化熏陶的城市当中,没有灵魂的城市辨识度必然不高,因为高楼各个城市都可以模仿,地标建筑亦是如此。只有地域文化的融入,才是当下地域民主建筑的精髓,研究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更好地建设一座有特色的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

民居建筑文化实质上是这个城市当中劳动人民生活千年认识的沉淀。气候的差异,导致在建筑上都会有很大的调整,比如湿热地区的吊脚楼、竹楼,降雨量多地区的房顶倾斜角度等,南北气候差异,从而使得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临水而建的城市,或者依山而建的条带状结构等,建筑风格的差异实质上是当地居民在千年的探索中,对于文化认识之后的决定。因此,在千年的发展当中,不断地传承和改良,从而使得其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地域民居的建筑风格才更加明显。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也自成一派,西北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东北的炕头等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汲取的经验,使得地域特色愈加浓厚。也正是因为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从而使得建筑领域能够拥有更多鲜明的素材,从而使人能够根据建筑风格快速地判断出地域的特点。建筑不仅仅是时代的镜子,更是记录历史发展的影像,透过文化,可以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一个有效的推测,从而来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作为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仅要进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同时更要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改良的道路上,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全新地生态理念更好的融合其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可持续社会的构建,也要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在当下的民居建设过程当中,将地域文化同其更好地结合实质上是将其传承下来最好的途径。借助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空间上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环境适应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这样,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民居这些伟大的建筑遗产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地方文化特色得到更好的认识和保护,在更加全面系统认识的基础之上,更好对于地域民居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三、地域民居文化保护与利用

文化输出无疑是最强的地域名片,当下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宣传过程当中,都强调地标建设,全新的地标建设已经不能够成为主要的代表了。而传统遗留的民居建设由于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在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上,城市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折射。提到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就需要城市在全面规划过程当中,对于区域功能性的作用和价值发挥进行良好地把握和平衡,這样才能够保证不仅地域民居建筑能够达到一致性,而且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能够被更好开发利用,价值得到更好发挥,实质上也是得到更好保护的体现。在对于传统历史建筑保护当中,日本奈良的今井町,就是保护当中一个参照性较大的成功典范。通过进行新旧区域建设相结合,从而使得其街区内外不仅功能性作用都得到相应的发挥,而且原有区域在其中得到保护的同时,文化地域也由此更加凸显。京都的产宁坂在保护过程当中,对于历史文化的宣传性较多,通过进行多渠道的借助,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宣传,不仅使得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得到传承,而且借助文化的力量对于地域的宣传和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对于地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保护过程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开发利用过程当中,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建筑要进行保护,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民居可以采用适当的仿古手法,从而使得现代民居的地域文化风格同传统保护区域内的地域民居建筑遗留都能够协调一直地发展,这样对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都有较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要想从长远的促进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还需要通过融合优化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来实现,因为民居建筑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体现,植根于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现代民居建筑实质上才是更加符合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因为它不仅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文化也在进行改良的传承,实质上也是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创新和有效探索。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民居建筑也必然能够真正成为一座文化城市,这样不仅在对外宣传上能够更好地形成自我特色,在对内促进上也有诸多的良性促进。

四、地域民居文化发展局限因素

(一)建筑材料

在当下我国的地域民居建设当中,用料的选择大多数是传统的民用建筑庸才。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因素制约,当时的生产水平使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到达足够的抗腐蚀性。传统民居建设主要依靠天然木材、黏土或者砖木混合型结构。这些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当中,受到封杀、日照、雨水等的腐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因此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缮,地域民居存在的数量会逐步减少,另外在布局上、楼层承重上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传统民居的减少也必然会导致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没落。当下如果无法将地域民居的建筑有效地同现代建筑相互结合,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多变的空间组合与高层建筑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地域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施工技术

在当下的地域民居建筑当中,由于建筑多数的钢筋水泥代替了传统的作业方式,也使得许多传统的施工技术被搁置。通过对于当下地域民居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建筑风格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忽略,当下新的施工技术不仅在效率上有所提升,而且施工工艺更加耐用,导致当下很多传统的施工已经在逐步失传,老一辈的技术工人如今越来越少。由于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一辈大多都出外打工而不愿继承这一类技术活,从而出去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追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传统的施工工艺面临青黄不接的地步,造成了施工技艺断层的尴尬局面。

(三)建造成本

在当下的规模化作业当中,建造成本伴随着批量化的生产,现代化的建筑建造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且在建筑工艺的优化上,对于建筑用料也進行了全新的整改。但是在传统民居建筑当中,可替代的材料不多,而且施工工艺和流程也更加繁琐,由于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不可再生材料,并且需要支付人工费、管理费等都会导致传统民居的建造成本大幅上升。传统民居的建造过程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要比现代建筑多出20%-50%,在建造成本增多的同时,工艺更加繁琐,这样便意味着后期的维护和修缮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才能够保证其更好的发挥功能性作用。过高的成本投入直接导致在当代的民居建设当中,传统文化的融合门槛过高,因此许多开放商不愿意将建造方案倾向于此。这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国传统民居建设的推广与发展日趋缓慢。政府部门没有进行相应的宣传复制,从而使得在对现代化的民居建设当中,建筑风格也都没有形成地域化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了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找到适合传统地域民居建筑同现代化设计的道路,是保障文化传承和创新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逐渐意识到传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创作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现代民居。在对地域民居建筑的创新当中,有很多也进行了一些良好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北京东城区“焕新胡同21号”是一座东西两跨的三进四合院,通过提取老北京四合院的地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技结合,运用现代生活空间功能及布局的改造、局部加建扩建、建筑设备的改进等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魅力。通过将传统老北京的建筑风格进行保留,使得民居建筑更加富有特色。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将原有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只有植根于文化创新上的建筑,才是有灵气的建筑,因为历史的沉淀,使得地域民居建筑的特色能够得到更好地保留和放大。

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实现地域民主建筑文化创新的理念需要不断地融入新的科学观念,比如当下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进行民居建筑过程当中,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将其改良之后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结合,实质上就是更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地域民居建筑就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可谓是“土生土长”的生态建筑。在这个建筑过程当中,可以去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材料、能源的多种选择,在建筑工艺当中,对于传统的制造工艺要进行学习改良,这样在对于民居建筑的应用当中,才会有更多原生态、高效率的东西涵盖其中,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得历史进行了一次变相的优化改革,也使得其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而在现代建筑发展浪潮当中,能够凭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和工艺,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 李燕,佗卫涛.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漫谈[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0)

[2]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5)

[3]余华玲,李华.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4]周晶,李旭祥,孟祥杰.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 建筑学报,2012,(S1)

[5]闫有喜,李群,李文浩,闫飞,衣霄,王磊,贾艳.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作者简介:

地域文化传承与东北经济发展 篇4

一、经济现象的文化阐释

在20世纪初, 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精神因素就进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阈。马克斯·韦伯认为勤奋、节俭、守时、诚信、自我克制、奉行公正原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典型特征, “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最重要的动力不是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量的来源, 而是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无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最终能够表现出来, 它就会自己创造出资本和货币供给来达成自身的目的”[2] 。约瑟夫·熊彼特肯定了企业家应该具有“首创精神”、“权威”或者“远见”的论述, 并认为正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才将生产要素第一次或按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到一起, 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 。在熊彼特的经济模型中, 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 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这种由创新的企业家所引发的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十分关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德鲁克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管理型”经济彻底转向了“企业家”经济。在这一时期, 美国创造出超过4 000万个新工作岗位, 从而吸纳了第一批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就业人口, 以及从家庭生活中走出的约1/2的已婚妇女。之所以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 并不是因为高科技的发展, 高科技企业在此期间所提供的岗位不足五六百万个, 其最多只能弥补“烟囱工业”衰退所造成的岗位减少, “康德拉杰耶夫周期理论”完全无法解释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繁荣。德鲁克最终认为所有这些就业机会的来源不止一个, 但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20-25年间, 相当多的美国青年的态度、价值观和抱负都发生了改变……例如突然间出现那么一大批人愿意长年卖命工作, 而且宁愿选择高风险的小公司而不愿选择有保障的大公司”[4] 。正是在这种能够被人们迅速接受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远景的驱动下, 大量出现的新企业支撑着美国经济的繁荣。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 即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在经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5] 。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塞谬尔·亨廷顿在对比加纳与韩国的经济数据时, 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两国的经济水平相当, 而30年后韩国成为一个工业巨人, 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 而加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14。差距如此之大, 在亨廷顿看来“文化应是一重要原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 文化在起作用”[6] 。冈纳·谬尔达尔认为受宗教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是南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障碍。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受社会历史和宗教传统影响的精神型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道格拉斯·诺斯认为文化习俗、伦理精神、行为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劳伦斯·哈里森认为非洲、拉美长期落后国家的不发达就是一种心态。可见价值观念与文化传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倡导诚信、崇尚竞争、鼓励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奉行公正原则的地域文化与观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与上述现代商业精神相悖、传统保守的地域文化与观念对经济的发展则起着负面的、消极的阻滞作用。我国不同区域在相同制度环境和相近资源禀赋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巨大发展差异, 则在实践层面佐证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地域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念的影响颇深。

二、东北地区的文化传承

东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是中国的地理和经济大区。东北文化又被称为黑土文化, “黑土地”、“北大荒”、“东北人”这些地域色彩鲜明的词汇, 暗示了东北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东北地处边陲, 草茂林密, 雪大风狂, 地广人稀, 这种特殊的环境决定了东北文化的风貌。

在上古时期, 东北中部以半农半牧活动为主, 东部以狩猎捕鱼活动为主, 西部则以畜牧业为主, 严酷的生存条件形成了东北人强勇弱文的传统。尤其是古代东北地域内少数民族众多, 这些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 人皆长于骑射, 骁勇善战, 勤于开疆拓土, 在历史上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另外, 东北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人通过与自然的直接交换而生存繁衍的压力不大, 在经济活动中粗放型生产方式影响下, 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求大尚奢的性格。

19世纪末, 中原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农民不顾禁令, 越过“柳条边墙”, 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进行垦殖, 把中原的农业文明带入东北, 史称“闯关东”。一方面, 闯关东体现了东北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战天斗地的无畏品质;另一方面“闯关东”的移民带到东北的是传统中原汉族的底层文化, 具有典型的小农意识特征。这些移居东北的中原人在关内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他们“闯关东”是为了谋生而不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 在温饱得到满足后, 多数人便安于现状、不再进取。

建国前, 东北以农耕为主, 气候决定了东北的种植业要“半年闲”, 因此“猫冬”成为东北农村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长期以来, 形成了东北农民无约束、少协作、偏懒散的自耕自作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长期积淀而成的区域文化, 便表现出小富即安、求稳怕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特征。建国后, 东北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超过1/3落户东北, 东北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充分, 国有经济比重高, 国有单位便成为城市居民的主就业渠道, 城市人人有单位。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形成了对社会的依赖, 个体的进取精神进一步被弱化。东北城市居民的单位情结浓厚, 其本质是对体制保障的依赖, 是不敢承担风险的一种表现。

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对东北的地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北曾是没落的俄罗斯贵族、溃败的哥萨克骑兵、流离的犹太人心目中的天堂, 是日本军国主义垂涎三尺的满洲所在。从而形成了‘杂揉’文化特征” [7] 。由于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 历史文化积淀不是很深, 大家都不固守传统, 都不愿意受规矩约束。另外, 大家都是移民, 在交往中就体现出不排外的倾向, 东北人以好客著称,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展现出率直豪放、襟怀宽广的性格特征。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应以动态的视角审视地域文化的变迁。东北文化传承到今天, 受自然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没有改变;受移民文化的影响, 东北人不排外、不愿受规矩约束的性格也没有改变;但是, 在城市单位体制与农村相对优越的生产条件下, “闯关东”时的开创精神与无畏品质被消磨殆尽, 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却成为占据优势地位的主流经济文化。

三、文化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克利福德·格尔茨和马克思·韦伯认为,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而所谓文化, 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8] 。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选择, 都将受自身所编织的文化之网的导引与制约。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会深刻影响该地域人们的性格与价值观念, 也能够沉淀为一定的社会交往规则。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规则、制度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 文化传承通过对人及制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东北文化对东北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东北文化延缓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GDP的产业结构方面, 1978年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CDP比重为22.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61.5%[9] 。与我国经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 1978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9.6%,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61.3%[10] , 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8.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7.2%。从数据可见, 改革开放之初东北地区的GDP生产结构与长三角地区相当, 优于珠三角地区。但到2011年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5:53.0:35.5。与上述两个地区比较, 2010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已经优化到2.1:49.2:48.7, 2011年, 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4.8:49.5:45.7[11] 。

根据克拉克、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研究,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按照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 某国或某区域在工业化初期, 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会迅速上升;但到工业化后期, 产业结构会迅速软化, 表现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上升, 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下降。上述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 各地方政府、企业发展的自主性得到政策支持,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速度明显低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状况。

假设是由于东北土地肥沃、辽阔平整且适宜农耕的比较优势所致, 但在封建社会就流传的“苏湖熟, 天下足”的说法也说明了长三角在传统社会农业生产中也具有优势地位。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优惠政策供给不足以充分解释东北地区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的差异。东北地区与位居长三角的浙江省相比, 浙江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倒数第三位, 与东北三省相距甚远, 辽宁的区位与交通也要略优于浙江。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亦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因此, 要解释东北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迁的迟滞, 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成因, 即东北人对社会过分依赖的文化特质延缓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二, 东北文化抑制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

改革开放后, 珠三角凭借“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而长三角地区也依靠江浙的民营经济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迅猛增长, 这两个面对经济体制的巨变, 积极调适自身的经济行为, 勇于迎接市场的挑战, 最终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腾飞。而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 城市居民依然眷恋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个体提供的全方位保障, 农村居民仍旧固守丰腴的黑土地带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 原有体制的沉疴痼疾加之东北人在面对挑战时的踯躅不前, 东北地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根本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抗衡, 企业陷入困境直至大量破产。企业群体势微体现在经济增长上, 东北三省人均GDP在全国各省区的排名中不断下滑。1978-2011年, 在我国大陆各省区人均GDP排序中, 辽宁省从第4位跌至第8位, 吉林省从第8位跌到第11位, 黑龙江省从第5位跌到第17位。

第三, 相对保守的东北文化降低了东北经济的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一方面标示着区域经济融入或依存于世界经济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相应的表现为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偏低。2009年, 辽吉黑三省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8.26、11.02、12.91, 外资依存度分别为5.92、1.81、1.44, 辽宁处于中对外开放水平, 而吉林、黑龙江均处于低对外开放水平[12] 。人口流动的情况也能反映区域经济开放的状况。东北的地域文化相对保守, 东北人不愿背井离乡, 这一性格特点在人口迁移中表露无遗。改革开放后,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加剧了人口的流动。目前,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超2亿, 而吉林、黑龙江的人口流动仍以省内为主, 东北三省的人口流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的行为弱化了经济的对外交往。

第四, 东北文化决定了东北企业缺乏创新的依附性特质。

在东北地区, 创业文化不受推崇, 人们更愿意追求稳定的生活, 不愿承担风险, 在经济发展中表现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例偏高。2004年, 东北地区国有经济占GDP比重, 黑龙江为84%, 吉林为82%, 辽宁为67%, 均高出全国63%的平均水平。东北企业的一个典型特质是依附性强。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 很多是围绕区域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 有的从大型国有企业中购买原料进行简单加工后销售, 有的为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单一工序或产品的协作制造, 个别企业甚至具有寄生性。企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企业家更加关注经营过程中的非生产性努力, 而对于整个区域经济来讲, 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某些程度上是一种零和博弈。而且, 这种具有依附性的企业特质受到体制的保护。

四、振兴东北经济的文化思考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 “第一是那个‘观念’, 第二是人类的热情, 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13] 。要改变东北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 首先要摒弃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 重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其次, 要振奋东北人的精神, 用东北人闯关东时的拓荒精神、不屈品质开创东北区域经济的新版图。重塑东北文化, 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

第一, 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破除官本位意识。

影响文化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从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上讲, 政治因素是指有一定地域特点的体制、机制及社会意识等, 而政府的行为对其特点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因此, 通过政府行为改变地域文化便成为现实选择。就像美国社会学家莫伊尼汉所言, 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 而不是政治, 但政治可以改变文化, 使文化免于沉沦。通过政府治理, 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 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按照奥尔森的观点:“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 与此同时, 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 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14] 。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意义在于:在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治理下, 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不仅能够催生民间的创业热情, 而且还可强化民间的契约精神, 使契约与合同通过法律体系与政治秩序得到强制执行,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另外, 强化市场型政府在法律体系框架内施政, 能有效避免权利滥用, 减少企业家的非生产性努力活动, 使政府治理与经济活动逐步趋向于效率与公平。还有, 强化市场型政府能够破除官本位意识, 使政府更专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市场型政府重商, 但又不易被利益集团俘虏。总之, 从根本上讲, 强化市场型政府能够塑造崇尚竞争、珍视信用、注重公平的经济文化,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第二, 要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微观经济环境。

历史和现实表明:某国或某区域流行的经济发展范式, 对经济文化有着强烈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全国近现代工业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最完备、贯彻最彻底的地区。在这里, 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 还是一种文化, 一种观念、思想、生活方式。它的基本原则、运作方法、规律和精神本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深入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中, 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15] 。在这种经济思想或范式的影响下, 地方政府期待国家的财政与政策支持, 企业期盼政府的政策与资金帮扶, “等、靠、要”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流文化, 上级政府的优惠政策供给与资金投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与先决条件, 微观经济主体的创造性被严重抑制。东北经济的振兴, 必然要重塑经济发展模式, 在政策框架内放宽对企业的管制, 让市场机制代替长官意志, 鼓励企业自主发展, 把企业视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另外, 在一个社会中, 人的经济行为与该社会经济活动所给予的信号与诱因关系密切。例如员工的勤奋敬业行为得不到嘉奖, 而消极懒散又不会受到惩罚, 多数人就会选择后者;在地方政府多变和不可预测的政策环境下, 多数企业就会选择短期牟利行为。从微观经济环境的角度考量, 振兴东北经济要构建稳定、公平的政策环境, 规范企业治理行为, 引导员工塑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精神, 引导企业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运营模式。

第三, 振兴东北经济要以制度激励创新与竞争, 摒弃小农意识。

首先, 政府要打破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体制机制, 将企业和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推向更大的市场, 让微观经济主体在竞争中敢于面对风险并学会如何规避风险;同时, 更大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 有利于东北人与东北企业树立契约精神, 培育创新精神与协作意识。其次, 政府要设法消除区域内要素流通壁垒与政策差异, 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政府要努力构建面向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环境, 减少微观经济主体开拓域外市场时的不适应性, 以利于企业向外拓展。再之, 政府与企业要通过制度安排鼓励创新, 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创新行为进行奖励、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减免税收、企业加大研发费用的支出、政府与企业共同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创新型人才等, 通过区域集成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进而打造崇尚创新与自由竞争的区域经济文化。

第四, 要以政策鼓励交流, 塑造开放的经济文化。

多种因素的累积导致东北地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生态系统。要重振东北经济, 必然要打破东北企业偏安一隅的局面, 使东北企业参与到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协作。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供给, 如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费用进行补贴、对企业产品出口进行奖励、对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供贷款贴息等激励企业加强对外交流。同时, 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 要注重引进行业领先企业, 行业领先企业的管控与运作模式, 会作为经济发展中积极的制度要素在区域内扩散, 从而对域内本土企业产生良性影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源动力的企业, 在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中, 将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 并会逐步适应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与竞争强度, 在提高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同时, 也将培育出开放的区域经济文化。

摘要:地域文化通过个体行为与制度选择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北文化在其基因的累积与裂变中传承至今, 凸显出不善进取、不甘约束、因循守旧等与市场经济相斥的文化特质。东北经济亦被铭刻着东北文化的印记, 即产业结构软化缓慢、经济对外开放度低、企业竞争意识薄弱等特征。振兴东北经济必重塑东北文化, 通过构建强化市场型政府, 优化政策制度安排, 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环境, 形成崇尚竞争、创新、开放的区域经济文化。

三秦地域文化 篇5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传承地域文化 篇6

关键词:中原地域文化 土特产包装 文化传承

土特产是地方风俗和产物的代表,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产品,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具地方文化韵味的代表,所以,土特产的包装设计必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随着生活水平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地域文化和土特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地域性的土特产包装设计也必须迎合之一趋势。作为优秀的包装设计师,必须具备超前的市场意识和超强的敏感性,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使传统的元素既不失时代特色,又能与时俱进,在体现包装文化价值的他同时提升其品质,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有利于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从而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中原土特产包装设计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提供。近年来,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旅游业的发展对土特产品的销售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销售份额,现在的土特产包装设计,已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要能够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土特产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地域文化的积淀,也是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是以河南省为核心,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渐向外辐射的。河南有郑州、开封、洛阳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特点。作为文化的缩影,河南土特产的包装设计更应该站在文化的传承的高度,将特产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河南特产种类全、样式多,如:郑州的少林寺素饼、新郑的大枣、开封的花生糕、洛阳的牡丹饼、信阳的毛尖、焦作的铁棍山药等,但由于河南的土特产包装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不平均导致现在市面上的土特产包装呈现出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和设计管理,过度包装和统一化包装严重,设计理念陈旧等现象,甚至有很多土特产品的包装处于“裸包装”状态,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这无疑限制着河南土特产的推广和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土特产包装设计师要将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并运用到设计中去,体现河南土特产的文化内涵,也将有助于河南土特产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二、中原地域文化资源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价值

土特产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还有着很好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一个地方的土特产,常常会成为其名片或代名词,土特产本身就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和经济资产。

1.文化价值

土特产的包装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主要体现在“实用”、“艺术”、“民俗”上。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与一般意义上的包装设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与地域性上。所有,作为当地文化代表的土特产的包装设计,应当把地域文化内涵作为其第一设计要素。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原地域文化,将其设计元素进行视觉化处理,并运用到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将有利于提高中原土特产的包装档次和文化内涵,对中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原土特产的包装设计本身就是中原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优秀的土特产包装设计在满足包装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这不仅体现了土特产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更有利于提高土特产品的艺术美感和收藏价值。

2.经济价值

通过对土特产包装中地域文化的解读,将中原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土特产的优化包装设计中去,改变土特产包装中现存的“一等原料、二等质量、三等设计、四等价格”的尴尬局面,可以激发中原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灵感,为中原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传承中原文化的同时,可以达到为土特产增值的目的,从而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寻求一个可行的新模式。由此可见,中原地域文化资源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原地域文化资源在土特产包装中的创新设计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们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土特产包装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只能走创新这条路。土特产包装的创新设计方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包装装潢设计中强化地域文化的表现

地域文化是地方文化独特的标签,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土特产品的开发和包装设计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为其视觉形象贴上地理标签,达到强化视觉冲击力,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及成为地域文化传播载体的目的,从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包装设计作品。

河南地域文化资源中的设计元素有很多,以图形类资源为例,不仅有彩陶装饰纹样、青铜器装饰纹样等,还包括很多民间美术的设计形式,如剪纸、年画、皮影、泥塑等等。这些传统图形是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而保留下来的优秀艺术成果,具有独特的造型魅力和美好的喻意。充分运用地域性文化符号的装饰美,在包装装潢和造型的设计上拓宽思路,在包装内涵上深度挖掘,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包装创新设计理念,也是土特产包装的发展趋势。

如汝阳特产杜康酒之国花系列包装设计(图1)的图形设计,融合了酒祖杜康、国花牡丹以及瓷器的历史文化,以雍容华贵的天蓝色调彰显尊贵,中正和谐,传统又不失典雅。又如河南仰韶酒业生产的彩陶坊(图2)的图案设计,采用了中原传统代表文化——仰韶文化时期,彩陶中的人纹、植物纹作为酒瓶容器底纹的装饰,很好地体现了仰韶酒的文化底蕴。

2.包装造型设计中传统文化和理念的运用

土特产的包装造型与结构,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和保护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也要有一定的“颜值”,能够使消费者拥有美好的视觉享受。要设计出兼具形式与功能的造型与结构,就需要与中原传统文化及理念进行很好的结合。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对很多物品都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如: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具原始特点的吉祥物之一,是吉祥的象征,其谐音“福禄”,“护禄”,亦有吉祥祝福之意,除此之外,还有着漂亮的流线型结构。上文提到的河南仰韶酒厂的彩陶坊的酒瓶就是采用了葫芦的造型,为土特产增加了吉祥寓意,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由庄子和董仲舒所构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也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是相同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造型元素上讲,酒祖杜康(图3)作为杜康酒的典范,它的包装设计堪称传统艺术设计的集大成者。其外包装像一个书匣,从“书匣”中取出的这本像是用黄金打造的“书”,说明了它的珍贵和地位。打开“书”,我们可以看到镶嵌其中的一瓶酒,“书”代表了人对知识的追求,对自身修养的塑造。将“黄金书”打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类似圣旨的长卷,长卷的另一面散布着几个字,犹如散落在茫茫海滩上的珠贝。借助于书匣的空洞,我们可以辨识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字样,体现出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这样的包装,集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图形、文字和造型的完美设计,既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功能传承。

3.包装设计材料中注重地域材料与工艺的选择

材料和加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特性与风格。可以说材料要素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包装设计的物质载体,是包装形式美的重要元素,也是设计风格的直接表现。它直接关系到包装的形式与功能,关系到包装经济成本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问题。

地域材料的运用是地域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地域元素传播的载体,在土特产包装中要充分挖掘自然材料的文化内涵,并恰当地加以运用、移植、放大,达到强化视觉形象的目的。在土特产包装中运用当地人存储的方式进行设计,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尽可能地采用土特产产地的包装材料,有利于提高土特产包装的文化内涵。这些传统材料只需要经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就可以进行应用,而且均为原生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符合绿色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理念。

如获得2008年“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大奖的河南仰韶酒业生产的彩陶坊的包装设计,其酒瓶采用的是7000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制陶工艺精心烧制而成,充满仰韶文化气息的彩绘图案与现代烤金工艺的结合,展现了古今辉映之美。充分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美丽,为河南、为中国在世界包装界争得了荣誉。

4.包装设计细节中注重情感体验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艺术中就艺术本质论发表了以下观点: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其内涵是情感。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继承者的土特产,它的包装设计更应将情感体验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在倡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土特产包装的人性化、情感化设计将成为其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

随着各地土特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其包装设计也逐渐收到重视。就目前河南市面上的土特产包装进行调研,我们可以发现造型上大多是以大方、古朴的形式出现,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包装缺乏特色和创新性,缺少情感化设计元素。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设计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切勿刻意的标新立异。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于土特产的包装设计来讲,要在确保包装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形式美,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注重情感的表达。

如新郑特产“好想你”枣业的一款包装设计(图4),与一般市面上见到的枣的包装不同,没有采用大红大绿的颜色,而是以植物和动物的插画形式来体现出绿色食品的特点,手绘插画形式的图案更体现出浓浓的“人情味”。而“对枣”系列(图5),根据“吃‘对枣,找对人”的广告语,采用中国红和传统剪纸的形式,描绘出喜庆的气氛,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有人情味的土特产包装设计更能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同时还可以提升土特产包装的质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结语

中原地域文化资源在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要本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对中原元素进行重构,创造出新的设计形式和表现形式,使其更能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土特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升华,使土特产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地域性,凸显土特产品牌的个性特点,紧紧抓住中原地域文化特色,并将之巧妙地运用到设计中去,设计出具有浓郁的中原特色的土特产,才能为地方土特产的产业化发展起到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旗,吕林雪.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民间美术因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2(10).

[2] 吴雪妍,王安霞.包装设计对于地方品牌崛起的重要性研究[J].包装世界,2012(1).

[3] 王琳.地域文化在中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

[4] 王淼.开封地域文化在开封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传承地域文化 篇7

近年来,随着西藏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旅游开发的走热,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波密县扎木镇——这个西藏东南部的城镇落户,并享受他们的新的城镇化生活。然而,扎木镇主要街道和建筑,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前期规划和风貌协调的城市设计,加之内地各建筑单位援建,各种风格的建筑林立而起,导致这个新兴的城镇正在失去藏族传统聚落的特点。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在对西藏林芝波密地区传统建筑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现状分析与建筑设计实践,来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交叉点。其主要设计实践包括扎木路景观与建筑立面整治、波密县群众艺术馆及波密县游客服务中心。

1 波密地域建筑元素分析

几个项目所在的林芝地区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特征甚至有别于藏区其他区域,然而扎木镇的既有建筑与当地文化的脱节是一种即成现实,并在建筑风格上处于一种较为无序的发展状态。在这种多元化矛盾交织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适当的建筑改造和对城镇空间的重塑,将无序变为有序,重构扎木镇的场所感?而独特场所感的塑造必须包含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内涵。基于这样的设想,设计思考开始于对于当地自然条件、选址特征、建筑材料和装饰细节的观察与总结。

1.1 自然条件

波密县属于西藏林芝地区。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段,东临八宿县,南抵察隅县,西南接墨脱,西连林芝工布江达县,北边与洛隆县相邻。全县总面积16578km2,总人口3.2万,县城驻地扎木镇。受印度洋海洋性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丰富,享有“绿海明珠”的美誉(图1)。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别于西藏其他地区,林芝地区的建筑文化较为独特,在民居建筑中积累了许多与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经验,处处体现了实用的基本原则和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1.2 建筑选址特征

林芝地区海拔约2900m,山高谷深,河流湍急,此外,与西藏大部分地区不同的是,这里海拔相对较低,雨量较为充沛,适宜树木生长,原始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村寨大部分依山就势,顺应地形,坐落在山脚、河边的小块平坝上,呈现出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契合。村寨选址接近可以耕作的农田,毗邻充足的水源,依托山体避风,同时易于获得木柴干草等燃料。西藏地域广阔,人烟稀少,考虑到摄取阳光和避风问题,聚落布局松散自由,建筑单体位置选朝阳背阴、地势较凸起的地方,同时兼顾山谷风、河道风等影响,入口向阳,以南、东、东南、西南为主(图2)。基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松散的聚落布局形式,相较于藏区其他地区的建筑而言,林芝境内的建筑在整体风格上偏向于通透轻盈。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1.3 民居平面特征

与拉萨、日喀则和山南地区常用的回字形、凹字型和L型平面有所不同,林芝地区民居的主体建筑多为简单的长方形平面,有着进深小、开间大的特征,这样的布局方式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摄取阳光。波密地区的传统是种植青稞、饲养牛羊等半农半牧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结合气候及功能需要,较少1层房屋,多是2~3层的楼房,底层做库房或圈养牲畜;上层为客厅、卧房等。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1.4 建筑立面特征

“屋皆平顶”在林芝地区多林木多雨水的森林地区不相适应,却以坡屋顶形式居多,大部分区域的屋顶采用双坡屋面,利于通风排水,也有部分区域为平屋顶。屋顶常用木板密铺、相互搭接,上面压以石块稳定。屋顶下形成半开敞的阁楼空间,用于晾晒或堆放较轻的杂物,同时也有利于通风除湿。

石材和木材为林芝地区常见的建筑材料,因此建筑多采用木构架承重结构体系,而墙体维护材料形式多样:以木板、圆木、竹篱、柳条等拼合而成的木墙为主;也有少量纯粹由石块垒砌的粗放石墙,这种墙体类型常见于庄园和寺院。另外,石墙与木墙相结合往往使立面呈现出明显的两段式布局,下面的石墙往往带有收分,而2层的木墙常设外廊(图3)。

林芝地区的住宅4面开窗,较之西藏其他地区民居3面封闭的建筑外形,林芝民居更注重良好的通风。考虑到当地相对潮湿的居住环境,民居往往在2层以上才具有真正的居住功能,因此建筑1层出于防御和防潮的考虑,要么干脆架空,要么建造得坚实稳固,通常不设窗或者开小窗,门也狭小低矮,一般情况不超过1.7m;2层以上的窗户较大,有些还会在周围用黑色涂料刷成梯形的窗套,形成上窄下宽的效果(图4)。

除了林芝地区通用做法之外,波密人往往喜欢在木墙的外表皮根据喜好刷上色彩鲜艳的的色漆,使建筑形象显得更为活泼灵动,建筑细节如墙檐、窗檐、木构装饰镶框、外廊等具有独特的装饰形式和丰富的色彩处理,是区别与其他地方的建筑符号(图5)。

2 波密县扎木镇的建筑创作实践

扎木镇是依附318国道一段河谷地带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不同于波密地区传统聚落松散布局方式,由于该镇是交通而繁荣兴盛起来的集镇,可利用的平坦土地有限,同时考虑到山体滑坡的隐患,该镇的聚落形态沿河呈条带状分布,其主要建筑沿着与河流平行的扎木路分布。在扎木镇,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复存在,可以看到当地人对于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公共空间及设施的需求和依赖,因此建筑形式与当地传统民居有很大不同。建筑的功能主要是基于城镇发展的需要,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购物需要以及当地居民的公共生活。建筑多为2~4层,首层功能多为商业,2层以上为居住、储物、办公以及接待游客的小型旅馆。另外还有独立设置的公共建筑,如政府办公建筑、宾馆酒店、法院等等。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些建筑往往是由内地的建筑单位援建,使用的是现代的建筑形式和建构技术,比起施工复杂容易损坏的传统木结构体系,廉价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更加具有优势,能够满足城镇各类建筑复杂的功能布局要求,并且更加坚固耐用,同时,这类建筑外墙所采用的混凝土砌块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这些建筑在扎木镇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然而这些新建建筑在现代化的快速建设大潮中趋于同质化,丧失了民族传统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城镇街区主题不突出,主次不分,由于许多新盖建筑援建时间不同,沿街建筑风格杂乱,既无法体现街道统一的整体风貌,也无法较有美感,虽然说在建造过程中一些建造者有意识的保留了一些藏式建筑的装饰特点,但对于当地的地域特征,仍然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因此这些装饰和建筑整体形象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在城镇整体风貌上,也未能很好的体现出民族特色。部分建筑沿街立面过长且设计单调、枯燥,形体缺乏变化。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缺乏,对自然景观利用不足。对帕龙藏布江自然景观河道未充分利用,并未形成景观较好的空间节点,而现有的公共空间形态呆板,缺乏人性化设计(图6)。

图3、4: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图12、13:赖奕堆绘制;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图3、4: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图12、13:赖奕堆绘制;

可以说,扎木镇的生活在物质层面上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地域文化内在本质却没有跟上,这是整个城镇风貌形象呆板乏味的根本原因。针对扎木镇现存的主要问题,民居建筑研究所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充分尊重波密当地特色并分析运用各种传统建筑元素,对扎木路的景观与建筑立面进行了综合整治,并设计了群众艺术馆及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建筑方案,希望以此为契机,在为城镇居民提供现代文化生活场所的同时,以建筑和景观方面的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城镇建设的民族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图7)。

2.1 扎木路景观与建筑立面整治

2.1.1 地段特征

县城扎木镇作为依附318国道发展的城镇,其空间结构主要顺应帕龙藏布江河谷地带自然环境,以及318国道在扎木镇路段发展起来的扎木路。扎木路串联了城镇的主要的公建设施、行政中心及绿化广场。同时,扎木路周围群山环绕,街道东西两端各有1个与河道交汇的位置,拥有良好的雪山景观和江景,是街道现状的潜力资源。

2.1.2 项目定位

对扎木路沿街建筑及景观,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以确定建筑及景观原则性分类标准,并进行综合评价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外观取向及景观街景取向,对建筑提出综合整治方案。为了使扎木路呈现出街区系统性和整体性,设计目标采取地域特色强、文化倾向性明显的整治策略,并在整治中兼顾沿街重点景观和整体街区的联系。根据扎木路及周边的环境现状分析及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确定街道内需要着重考虑的景观节点,对重要景观节点提出综合整治方案。景观与建筑综合整治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涉及到功能活动和空间的调整,又涉及到视觉景观改善等具体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整治,形成统一协调和突出波密地域特色的空间环境。在具体整治进程中,以藏区常见基本建筑符号作为背景(现状中已有一些是带有西藏拉萨地区建筑符号特征的楼房),重点突出波密特色的建筑符号,将这些建筑元素进行穿插分配,使得原街道空间不仅获得空间秩序,而且成为具有特定历史和现代意义的特色风貌街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2.1.3 设计要点

在建筑设计中,立面装饰应该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然而对扎木路既有建筑,完全照搬传统地域建筑的形式和装饰,也显得并不现实。因此,景观与立面整治应尊重扎木镇当下所处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应对这些局限性,设计者应当用创造性的态度去发现答案。出于对扎木镇现实情况的了解,本设计希望能以较小的预算大幅度提高街道的整体品质。针对建筑改造的难度、工程量大且时间和资金都比较有限的现实情况,改造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建筑现状,在不对建筑进行拆建并且不作大的结构调整的前提下,运用当地材料并结合当地民族建筑地域元素的提取,对建筑的立面表皮进行改造和加建。

建造应该起于对材料本质及建构逻辑的理解,材料自身的意志需要被尊重并且呈现[2]。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对于木料和石材的运用,可以与当地环境完美融合。对于扎木镇既有建筑的立面改造,在整体的设计上,将建筑首层和其他楼层进行材质区分,底层结合其商铺功能使用灰色色彩的肌理较为粗犷的石材贴面进行处理;2层以上的部分则使用木材和涂料,也会根据建筑原有的造型作装饰性材质变化设计,力求在整体和谐的前提下,每座建筑都具有可识别性;依据建筑功能确定适宜的形象表达方式,对于重要的公共建筑,参考藏式建筑的寺庙宫殿形象为原型确定装饰做法,而对于一般的商住民用建筑,则会侧重参考当地传统民居的装饰做法;若建筑单体过于冗长,造型单调,则按照比例选取不同的开间数,进行不同材质和不同手法的立面整治。总而言之,改造在大的原则上强调街道整体形象,做到既丰富又统一,从而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街道形象。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在装饰细节上,设计对屋顶、门窗、窗台、外廊、广告位、栏杆形式进行抽象总结,并制定了设计导则:屋顶形式化整为零,局部平改坡,这样可以用较小的成本和较好的视觉效果让行人走在街道上就能够体会到当地传统民居坡屋顶形式的建筑特色,并且和藏族宫殿和寺院中常常出现的边玛墙檐口装饰交替使用,根据建筑体量和功能采取合适的屋顶形式和尺度,公共建筑改造以使用边玛墙装饰为主,民用建筑则更倾向增加坡屋顶形式;门窗则提供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藏区最常见的黑色梯形窗套配精美檐口装饰形式,另一种是波密特有的带有木构装饰镶框的形式;改造也通过设计木结构窗台出挑的形式来凸显波密特色,并且丰富了建筑立面的层次感;露台和阳台的栏杆选用了简化的波密装饰符号作为点缀;门檐、窗檐和檐墙的椽子装饰及外檐的柱头进行了简要的抽象设计,在确保改造整体效果的前提下,也可以依照业主本身的意愿进行更为细致华丽的装修;对于现有的破坏立面效果的防护网、遮阳棚、广告、招贴进行统一整治,并设计了广告位的形式(图8、9)。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图1、2、5、6~11:作者绘制或拍摄;

在对扎木路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改造的同时,强化东西入口、波密文化广场等几个重要景观节点的藏文化景观设计,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促进游人和市民活动聚集点的形成。最终使整个街道形成特色分明、主次有序的有机空间序列,从而达到提升整体城镇空间品质的目的。例如西广场运用具有浓厚波密特色的木构架及石材碉楼的营造地方特色的节点空间(图10);波密文化广场加强了周边树木的绿化和纪念性空间设计,丰富广场空间的多样性,满足动静结合的不同的功能需要,通过第一代藏王雕塑和图腾阵列的设计强调波密文化形象,增强环境的可读性(图11)。

2.2 波密群众艺术馆

2.2.1 地段特征

现状为波密大礼堂用地。基地东北侧紧邻主干道扎木路,西南面紧接帕隆藏布江,西北面正对沿江道路,东南侧紧接旧木场。基地交通便捷,并拥有很好的亲水空间资源。基地占地面积为12855m2。

2.2.2 项目定位

为城镇提供一个整体、和谐、高品质,具有标志意义的文化综合体,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提升城镇活力。文化中心综合体面对帕隆藏布江而形成的亲水广场,集聚市民的活动与交流,成为市民认同的活动空间,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西藏的魅力。作为城镇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景观的一部分,文化综合体既要与环境和谐,同时也为波密县提供一个灵动的舞台,充分展现波密的文化底蕴、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体现波密特有的文化魅力,形成感受西藏文化、风俗生活的良好场所。

2.2.3 设计要点

对于扎木镇的地域化改造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一座多功能的小型公共建筑可以起到比较直接的激活城镇生活的作用,将当下的体验和过去的传统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建筑越来越多的时候,现代城镇的丰富性和当地的地域性就越来越明显。在扎木路街道的一端,植入群众艺术馆,它既是人流交汇的场所,也对培育城镇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类具有公共和文化属性的建筑,不是仅靠当地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就能够达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现代建筑功能与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是这类新建建筑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对基地空间进行充分研究后,将建筑体量摆进基地,进行多方案比较,探索最适合场地特点的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最终的设计方案包括礼堂、老年人活动中心、小型博物馆、文化宣传中心4大功能组团,在用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将4大功能组团紧凑结合在一起,并集中在靠扎木路场地内侧,在毗邻帕隆藏布江的一侧留出城市广场,该广场为市民活动提供良好的亲水场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图12)。文化中心内部空间布局紧凑,1层为小型博物馆、老年人活动中心、小图书馆;2层为剧院前厅及休息室;3层为文化宣传中心。

图3、4: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图12、13:赖奕堆绘制;

图3、4: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图12、13:赖奕堆绘制;

建筑立面造型在之前几轮方案推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出于控制建造成本的考虑,在建筑立面的表达上力求简洁现代。从波密传统民居形式中汲取灵感,同时也结合了西藏其他地区的建筑特色,采用底部石材顶部木材的两段式布局,墙面作收分处理,底部两层的石材贴面主要取自当地生产的两种麻石,主要体现本土材料的运用;结合上层木材墙面及格栅,厚重粗放的砌筑和轻巧的木构形成强烈的色彩和体量的对比;门窗形式简单也不失地方特色;建筑顶部主体部分及局部窗檐上方以黑色装饰线条收边,丰富了细节层次。建筑在整体上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端庄稳重,也加入了对波密地区的结构、材质、形态和色彩的理解,这些手法延续了当地的文脉,并实现了现代的演进(图13)。

2.3 波密县游客服务中心

2.3.1 地段特征

波密县游客服务中心基地位于扎木路西端,毗邻西入口广场,作为波密县形象展示的门户,基地背山面水,拥有良好的江景资源。

3.3.2项目定位

考虑波密现状及长远发展,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居民生活习性、旅游开发策划定位、设计具有波密地域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波密西端入口的“门厅”,向众人展示波密的热情与魅力,为远道而来的各方游客及访者,提供舒适的服务,包括临时性休息、车辆保管及旅游、住宿、餐饮等多方面咨询服务,融合波密旅游文化展示、商业服务、旅游接待等多方面功能,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2.3.3 设计要点

在立面设计上采取与群众艺术馆类似的方式,如强调两段式布局、材料的对比、墙面的收分处理等。在设计的初期,该方案对建筑形象进行了两个方向的推敲,立面方案一取自波密传统民居的意向,偏向于营造活泼灵动的效果,体现现代建筑结合波密当地木材与石材的运用,通过抽象的木构架装饰,打造虚实结合的建筑形体。方案二则是运用了群众艺术馆的设计手法,偏向于营造沉稳厚重的建筑形象,使扎木路东端和西端形成视觉上的呼应[3]。在经过跟甲方的讨论协商之后得出结论,由于功能定位的不同,本方案应更强调小尺度建筑的舒适性及人性化设计,因此设计方决定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设计。

最终的方案力求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作为整个街道入口的“门厅”,强调建筑的标识作用而组织景观内容。最终的建筑选址与原来的选址相比有一定的偏移,场地的南侧是前面提到的扎木镇西广场景观节点,而场地内则有两棵树龄较高的大树。方案保留了场地内的两棵大树,并且与西广场的景观设计相呼应,加设了半围合的庭院,庭院的外围是双坡木架形式的连廊,连廊的形式设计来源来自于波密地区地域建筑普遍木构架承重结构体系;利用地面铺装和采用当地地域建筑元素设计的建筑小品的布置强化景观形象,突出入口区域的职能作用;借鉴传统的造园手法并结合实际功能需要,增加空间的层次,形成宜人的休闲集散空间和景观亮点;在建筑立面细节上,门窗及屋檐的比例更突出小尺度建筑的特征,力争赏心悦目,形成与周边质感、色彩相协调的整体景观环境特色(图14、15)。

3 项目的现实意义

快速发展起来的扎木镇的城镇聚落空间,是有别于波密地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其空间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大量的建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建造出来,建设速度已经超过了传统建筑的设计周期。因此,通过系统化探讨和总结波密地区的地域建筑元素特点,挖掘并继承了传统地域建筑的空间、材质、造型的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是较快速优化扎木镇生活空间的一种有效方式。

图14、15:刘楚绘制。

图14、15:刘楚绘制。

在扎木路景观与建筑立面整治设计中,策略上采取整体性思考的方式,不仅仅满足建筑单体本身的实用、经济及美观,而是从街道乃至城镇的整体发展考虑出发,通过综合的考虑,营造城镇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活环境。建筑及景观改造应当根植于当地土壤,然而并不是生搬硬套传统形式,而是应与当下结合,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传统建筑形式抽象总结形成的对各种建筑导则,意图是希望这些建筑设计元素能够被复制、再造和再利用,并且能够营造城镇空间丰富多彩的形象。在这个体系内,也希望后来的建设者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并在挖掘本身民族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能够让地域文化自主的传承下去。

群众艺术馆及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建筑方案,探讨的是在新建建筑在有关于地域性指导因素的介入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场地、地形、造价和具体的功能需求而灵活应变,针对特定的场所、给出具体而不同的答案。例如两座公共建筑由于受到造价、建筑功能和空间尺度的影响,并不适宜采用具有波密特征的坡屋顶的形式,因此主要通过强调两段式布局、材料的对比、墙面的收分处理等体现建筑的地域性,达到功能和审美的统一。另外,这两个设计方案也讨论了如何为居民及游客提供舒适、方便、安全和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空间。并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这些重要的公共空间为起点,对建筑的可持续性进行探索,最终使传统的地域建筑特征延续到城镇的当代生活环境中来,也为其他地区小城镇地域化和可持续建设提供了策略和方法。

摘要:波密县地处西藏林芝地区,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独特的建筑特征。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的选址特征、平面特征和立面特征;并且以波密县扎木路景观与建筑立面整治、波密县群众艺术馆及波密县游客服务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镇建筑地域文化传承与设计实践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传统地域建筑设计元素的复制、再造和再利用,营造城镇空间丰富多彩的形象;并且探讨建筑设计在地域性指导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如何针对特定的场所需求灵活应变,给出具体而不同的答案,意图能够让地域文化自主的传承下去,最终使传统的地域建筑特征延续到城镇的当代生活环境中来。

传承地域文化 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信息技术,淮安文化,遗产保护

不同历史时期下, 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变迁, 曾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运河之都”淮安也是如此。在明清时期曾作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 而在当代却成为一个发展都相对落后的城市。表面现象是因为改变的运输形式、变化的治理河道、革新的盐务政策使得城市生产力下降而导致, 但真正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的发展跟丢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成为淮安地域发展核心的战略。

一、淮安地域文化概述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 江淮平原东部,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中国南北方交界线。古代曾被称为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等名, 拥有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淮安文化从空间地域为载体分布命名为“淮楚文化”, 以其河湖、人文、饮食为核心极具地方特色。

(一) 河湖文化

作为黄、淮、运三水的汇聚之处, 淮安西有洪泽湖, 东有高邮湖、白马湖, 其中洪泽湖更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明清鼎盛时融“漕、河、盐、榷”四大支柱于一身, 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 驻有漕运总督府, 康熙、乾隆六次南巡均驻跸此地, 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二) 人文文化

淮安人文历史深厚, 作为江淮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应和了“一方水土养八方人”一话, 是已故总理周恩来的家乡, 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的集大成者枚乘、巾帼不让须眉的梁红玉、民族英雄之关天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杰出人物。

(三) 饮食文化

淮扬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 以其注重刀工, 讲究火候, 口味清淡微甜为特点, 历经千年而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 更用于国宴。淮安作为“淮扬菜之乡”, 其饮食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缩影。

二、现存文化传承问题

探究淮安近代的落后, 不在农业也不在工业, 真正在文化。面对农业的落后, 政府开展“两专一基”促进社会的变化。面对工业的落后, 淮安则有丰富的盐矿, 为其腾飞的提供出路。深厚的历史优秀文化的缺失严重的制约了思想的开放与经济的发展, 其重要根结体现在两方面。

(一) 地域文化特色缺失

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域的形象代表, 淮安近些年投资建设的文化项目, 由于设计者根本就不深入了解淮安文化特色, 本来应该带有强烈地方文化特色, 却顺应了采用了千篇一律的时代特色, 出现了对其他文化的简单抄袭模仿。这种简单的求量不求质, 作品低劣而无内涵的建设, 一方面是得不到受众的共鸣从而劳资伤财, 浪费资源。另一方面更严重破坏了城市特色和文化背景, 使其区域文化传承出现问题。

(二) 形式落后数字化缺失

面对淮安历史上历史文化名人诸多, 对名人名著的研究, 多年以来少有突破, 多数人都在做表面文章, 说法基本上倒腾来倒腾去, 不变内容只换书面, 所谓“新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淮安文化系统大部分单位文物经费有限, 且认识不到位, 对新生的信息化技术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 数字化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水平尚未大幅度提高, 基础设施尚显薄弱。

三、数字化新方式探讨

数字化是指将客观事物如信息、信号抽象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 并对其进行加工、存储、处理、表现、展示和传播的过程。数字化经历了从最初的英文、数字符号阶段, 经过图形、文字、多媒体阶段, 再到如今的网络、虚拟化阶段, 展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数字化时代下, 随着数字化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和数字化观念的加强。地域文化传承的数字化保护出现并不断发展, 而且日益受到重视。淮安文化传承需要跟上时代, 借助数字化力量实现复兴。

(一) 数字信息数据库

信息数据库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淮安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和信息化存储。首先就是把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 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中的扫描技术、三维建模、图像处理等, 实现把真实文物用数字化的形式在计算机里存储。为后续的信息共享、修复保护、考古研究、参观观赏、开发利用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再次就是数字化整合, 建立平台信息数据库。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可以自如地对资料信息进行修、方便地进行检索、调用信息资料。并通过网络等方式高速、便捷地进行传输, 实现资源共享。

(二) 数字博物馆

从淮安市博物馆来看虽然具有较好的硬件条件, 但是保护手段传统且单一落后, 使得文物的保护仅停留在单纯物质展示阶段。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化博物馆展示空间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 借助网络力量展览展示空间可以瞬间变化, 数字化的虚拟更强调了真实的再现。数字博物馆拓展了博物馆展示的空间和手段。在传统博物馆中的展品如今只需在阅览者电脑前通过网络与计算机的操作, 就可以把淮安文化清晰且内容详尽地呈现在面前。

(三) 数字化艺术

数字化艺术包括数字视频、网络游戏、动画动漫等各种数字新媒艺术形式, 是今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核心是增进大众对其文化艺术理解、激发情感认同感, 相比单方面的展示, 数字化艺术作品以其互动、参与、体验式的设计, 既能够丰富文物的解读方式, 又能够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

综上所述,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是发展该地域产业的一个核心战略。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为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活力和途径, 新的途径并不是要完全取代旧的方式, 而要相互结合, 互相补充。对历史文化传承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让人们了解历史, 淮安作为我国历史名城, 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现淮安文化的数字化必将促进淮安的地域文化的复苏。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传媒观察, 2012年02期.

[2]段建华.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中华文化论坛, 2013年02期.

传承地域文化 篇9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她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因此,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一部分就尤为重要。

1. 以校本教材为依托,营造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学校把《重走道墟老街》校本特色课程纳入三、四年级综合课教学,使得地域文化的传承有了课堂这一主阵地。各任课教师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快速高效完成任务。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开辟一条地域文化长廊,分批次展示本土的地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地域文化氛围。

2. 以户外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整合丰富的道墟老街资源

道墟老街两岸现存台门多个,大宗祠一个,祠堂多个。一代方志学鼻祖章学诚的纪念馆也在这条老街上。在通往老街的多条通道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台门。学校步行到老街又有多个通道,且路程较短,以老街为依托,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我们把课程内容融入基地,重现生动课堂,让学生参与游戏闯关、实践操作、访问调查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学生走近、走进身边的地域文化知识,发现和发掘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起到传承和发扬的作用。

从目标价值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世界,让他们有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追求本土文化存在空间,培养热爱本土的情怀; 从内容上看,所开发的内容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是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既拓展从学生的文化视野,又丰富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当学生徜徉在精心布置的老街,游历在家乡悠远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沐浴着浓郁的本土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想他们必定是受到了美的熏陶,得到了本土情怀的培养。通过多次的重走道墟老街活动我们发现,地域文化的传承虽然艰难,但我们终究是迈出了富有创意的一步,无论这一步大小多少、长短如何,都将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都将会在道墟孩子的心里种下知乡、爱心的种子,培养孩子的本土情怀。

二、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学习是一个不断地同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复杂过程。学习者若不能将学习作为内在的渴求,不能从学习中获得使自身愉悦的情感体验,那么学习的持续性和高效性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1. 在家长协同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的倡导

在《重走道墟老街》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因为家长就是地域文化的第一传授人,家乡方言、本土游戏、传统手工艺,这些内容家长的知晓度可能很大程度上超越我们的老师,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采用亲子共读、家长协同实践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实践、体验、拓展。

2. 在中队辅导员协同下的组织形式的自主

在“重走道墟老街”大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一改“排队”参观与听专人讲解的经典方法而改用“组队”合作参与活动的形式。我们让几个有相似探究主题的学生编制为一个合作小组,带着同样的问题,目标指向就比较明确,可操作度就明显提高,活动效果也就相对会更趋良好。每个“小分队”带着各自的“小课题”编制活动方案,还给自己的小队取了响亮的名字,大声喊出小队的口号。每个小队没有一个人闲着,除小队长外,还有副队长、“百宝箱”管理员、旗手、联络员、卫生员、安全员……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分工。

3.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学具材料的自备

每一个小队都要在活动前根据《重走道墟老街》校本教材上的封三上的“老街地图”极尽可能地预设在活动过程中将会发生的一切,并准备活动所需用品。材料引导方向为: 调查、走访等学习活动所需材料,闯关活动所需查阅资料,行进时的安全保障品等。检验自备材料者还是自己,学生只有在经历活动之后方能检验自己的准备是否充分,以促使所有成员在今后的类似活动中做好充分的考虑,确实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4. 在巧借各方力量前提下的实施人员的自发

活动中,每个小队在组长带领下,要经历游戏合作闯关、开展调查访问、参与动手体验,万一小队里的孩子不守规矩怎么办? 整个活动在河岸边展开,不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吗? 基于此,我们的“重走道墟老街”活动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如: 安全员、监督员、评价员、家长义工等。我们在招募中采取下发志愿表,最后通过班级筛选的形式产生新一轮志愿者,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竞争也非常激烈,一大批认真负责、有经验的志愿者产生之后,我们还在五年级弟弟、妹妹走老街活动之前要进行模拟强化训练,以确保活动正常有序。而五年级的走老街参与者亦可以在下一个年度里参加志愿者的招募、自荐和竞选。

5. 在参与协作探究下的学习成果的自荐

带着问题走老街,带着经验和追问进行后续的探究,这是每个小队都要完成的任务。每个小队的任务点不同,每个小队的成果展示形式也较为多样,有上交小调查报告的,有撰写体会文章的,也有写导游词参加石桥、台门、纪念馆的小导游竞选的,更有对活动中“过关密令”进行补充的,还有几个小队合作对《重走道墟老街》校本教材中儿歌童谣进行创编在我的三分钟去台上演出的,形式较为多样,内容也较为丰富。

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作为出发点,以课程规划的角度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并把一个年段的“春游活动”纳入其中,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基于学生的自主,让学生自主设计,深度体验,并吸引一大批已经参与活动的学生加入进来,全程关注和监督;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家长、社会人员和教师规范有效的引领,积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主动探究,并敢于展示自我,评价自我,推介自我。3年的课程实施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引领值得不断地深入和拓展。

摘要:以传承地域文化,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为基点,以课程规划的角度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立足课堂教学,多角度、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本土情怀。同时,我们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设计,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家长、社区人员和辅导教师规范有效的引领,积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自主探究,并敢于展示自我,评价自我,推介自我。

传承地域文化 篇10

旅游产品的本质是传播区域文化历史特色,承载人文理念和文化创意信息。它制造、集成、传递着该旅游区域的文化信息,对地域文化的传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是地域文化传播和旅游产品走出困境。提升旅游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历史遗存等,同时它又具有地域性、包容性和广泛性。地域文化是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传承地域文化,发展个性城市风貌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旅游产品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就需要高度的区域文化属性认识和文化特点研究。

一、旅游产品地域文化属性与文化特色

旅游产品地域文化特色是产品文化创意的主题,不同地域不同景区的文化特色,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产品创新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地域文化的精髓,是旅游产品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所以,文化特色与文化属性的深入认识,在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中,具有核心的市场前景文化意义。这就需要以观念创新推动旅游产品地域文化的挖掘。

(一)地域文化的挖掘、融入与创新

从南京一些主要景区看,具有与景区特色相吻合的产品少之又少,区域外来仿制品大量覆盖市场,几乎覆盖国内所有不同文化区域和景区,进而成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恶性循环,旅游产品设计内涵的缺失,无特色、无品味的,严重影响本地域旅游产品的销售和地域文化的传播,这种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就是地域文化的渐渐消失。旅游景区也逐渐沦为购物区性质的场所,这大大破坏了景区的文化历史的传播性质,冲淡了景区与旅游特色价值。

如南京旅游产品的雷同性、单一性,导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同样产品泛滥,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特色魅力。而且大部分产品来自于其他区域省份,这种单纯商业化目的经销方式致使产品粗制滥造、千篇一律随处可见,大大破坏了不同景区的文化特色与景区特殊魅力。调研表明:在南京各大景点找不到合适的代表本地域特色的,而且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所以设计优质、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传承本地域文化来带动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以地方文化特色为评价标准,不断丰富本地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创新产品设计新思路对地域文化属性及特色的定位尤显迫切和重要。

深挖地域文化内涵,提升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游客的需求,是城市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将其融入于旅游产品设计中,这决定着旅游产品的品味、格调及其生命力,地域文化特色是大部分游客的旅游初衷,是旅游景观的着眼点和魅力所在。六朝古都南京文化遗存丰富,自然景观及历史遗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历史遗存、自然景观积淀了丰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南京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底蕴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如中山陵、紫金山、辟邪、长江大桥、民国建筑、夫子庙、仿古建筑、秦淮河等等,均具有鲜明特色使旅游产品开发可以展现广阔的研发前景,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创意题材。其次,与南京有关的历史名人、诗词歌赋、书法艺术、名画、文学作品故事情节等内容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纪念意义。所以努力拓宽旅游产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特色产品细分化、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 提高游客出游的品质,也就是提高景区建设的品质所在。

在景区设计中,除了将服务设施的建筑风格和装修风格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整体氛围相统一外,还有旅游产品也要符合本区域的文化特色。那么根据南京不同景区的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创造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突出不同景区地域文化特点,便于游客购买特色产品,同时也避免了景点市场产品单纯商业化带来的雷同的弊端。因此南京各大旅游景点都有待于地域历史文化的特色定位,不同景点造就了旅游产品种类及方式等的不同,突出了不同景点产品的个性化特点,差异性越强越能体现本地域文化特色,这种差异性也顺应了游客的旅游初衷和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

(二)旅游产品的大众化

大众化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弘扬、保护、继承与传播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 短期的假日旅游已经成为多数人假期首要选择,特色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由于特定旅游产品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但特有的文化审美意味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能体验到的,这就需要在旅游产品设计要考虑大众的审美意愿和审美情趣,随着区域间的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阶段,强化产品的大众文化审美也是目前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不可忽略的, 游客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具有文化特色的中低档旅游产品有待开发,高档旅游文化产品与中低档旅游文化产品并重,有待合理化并重。要解决这些现状,就要把开发中低档大众旅游产品摆在优先解决位置,扩大供给总量、增加产品种类创新、丰富产品地域文化特色,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大众化开发空间巨大。

二、旅游产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我国许多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南京也不例外, 其关键问题是文化属性与特色认知没有得到有效地重视和挖掘。表现载体的多样性,可以避免旅游产品的雷同与积压, 要根据旅游产品的携带便利的条件来确定创新载体和产量。载体形式很多,如绘画、雕刻、手工编织等,每一大类里都需要挖掘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除了注重创新设计便于携带的纪念性成品的表现形式外,还注重游客的直接参与性场所的设立,如深圳“世界之窗”全面地展示了世界著名景观和中国历史民俗文化,融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表现方式值得借鉴。更有利于游客亲身体验产品的制作过程和重视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了更好地宣扬本地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也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设计同一内容不同载体形式产品;或者设计同一载体形式不同内容的系列产品,旅游产品要系列化,层次化, 分出高、中、低档等不同的层次,便于满足不同阶层游客, 满足游客旅游的初衷——了解地域文化特色。

设计创新旅游产品,特别是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保持厚重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成就代表南京旅游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旅游产品,比如在各大艺术设计院校有计划地建设一支跨学科、跨专业、高素质、高技术的现代化旅游产品开发科研人员队伍。他们既要能够研究解决开发旅游产品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要能熟练掌握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旅游产品工艺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或者由旅游产品生产企业与旅游科研单位联合组建旅游产品开发机构等。

摘要:区域文化属性与文化特色的深入认知,不仅仅是旅游产品设计的立足点,它更关乎于景区整体文化特色的建设和品牌打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性建设。旅游产品的创新探讨,也不仅仅是产品设计和品质的升级,它还关乎于城市区域文化和不同景区的内在品质提升和旅游产业长远愿景的实现。

上一篇:过劳死下一篇:企业融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