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式管理的未来

2024-06-07

寻找中国式管理的未来(精选十篇)

寻找中国式管理的未来 篇1

第一就是要改变从前的做法。这些年来, 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贴疮口贴”的办法, 就是在“疮口”上贴上一层又一层的“疮口贴”, 而不是动手术来治愈“疮口”。结果里面越来越烂, 而外面看来还过得去。另外一种就是“击鼓传花”的做法。有人说, 一些地方政府是怀里抱着一个定时炸弹, 但不是去拆除炸弹, 而是努力想把这个炸弹传给另外一个人, 从一届传给另一届。很显然, 这两种办法都是不负责任的。社会管理首先就是要直面现实, 承认问题的存在。

第二个方面更为重要, 中国政府已经决心要花最大的力气, 不惜一切成本来解决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问题。社会改革这个门槛必须跨过去。如果跨不过去, 社会就没有出路。但如果跨过去了, 中国社会就会有无限的希望, 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力量过小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改革之初, 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理念。但那个时候, 社会刚刚从计划经济分化出来, 力量极其微弱, 这个改革理想很难实现。改革开放30多年后, 中国社会空间和社会力量有了很快的成长, 但社会没有被组织起来, 面对政治和经济力量, 社会力量还是非常弱小。社会既没有自我管理能力, 更没有纠正政府官员错误的能力。不过, 这些年的经验也表明, 到最后社会必然会有暴力的出现, 因为暴力往往是社会自我保护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高层开始正式强调社会管理。尽管从主观上说, 社会管理要求人们从以往简单的“维稳”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过, 现实地说, 在很多方面, 社会管理的内容还是非常缺失, 很多官员仍然容易简单地把此理解成为社会控制, 而且是基于暴力手段之上的控制。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纠正, 和以往的“维稳”一样, 社会管理反而会促使政府和人民、社会之间进入一个恶性互动模式。

寻找更美好的未来作文 篇2

一直以来,我和小星都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朋友。虽然我们六年级没有分到一个班,但是我们课余时间还是经常在一起玩,共同享受在一起的甜蜜时光,但这种美好的友谊因为我的生日而改变了。

一个晚上,她拿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夜灯让我看,说准备送给我当生日礼物。我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幸运,交到了这么好的朋友。但没想到她又突然说了一句:“哎呀,我又舍不得送给你了!”说完之后,她拿着灯慢悠悠地走了。

我惊呆了,心想:我送她东西从来都很爽快,从来没有考虑过别的问题,现在她怎么能这样啊!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一周后她来找我,说可以送给我一个会发光的蓝色独角兽,我答应了,我们的关系好像又回到了过去。但是,沉浸在快乐中的我迟迟没有收到她的礼物,我去找她,她一直避而不见。听别人说她学习越来越差,经常被老师批评,在路上遇见,她也从不同我讲话,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

果然事情在我的预料之中。一个下午,她托给我一封绝交信,在信里她向我抱怨她付出了很多,却从没有得到我的回报。里面提到我不珍惜这段友谊及她的感受,还说她的父母从来没有支持过我们做朋友。

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心里充满了怨恨和委屈。她不曾看见我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和我的烦恼,只是一味地向我诉苦。我才意识到她和我的友谊根本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是她一直瞒着我她父母对我的意见,否则我们的朋友关系不会持续到现在。

看着她的.信,我再一次哭了起来,她一点也不为这件事难过,还整天嘻嘻哈哈的,我重新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小星,她不再是那个聪明可爱的,总是支持我的小星了,她露出了真实的面目。

星期天下午,我带着那封信,一个人来到了空旷的河堤上。我拿出打火机,把信点燃。

寻找中国设计的未来 篇3

中国设计师面临“尴尬”

于天宏对于整个设计界的现状而言,全球的趋势很明显。设计愈来愈受到重视,市场化程度也很深入。那么对于中国的世界地位愈加凸显的今天,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不论何种领域,从建筑到家居,从服饰到其他设计创意产业,却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对于这个尴尬的落后局面,你们有什么看法?

宋涛:首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点很重要。因为中国的当代设计领域所吸收的元素都是“拿来主义”。这跟中国设计界的历史因素有关,因为过去的中国设计领域几乎是一个空白,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鉴和参照的东西,不论教育或是市场,都没有自己的体系,可以说早期是完全借鉴国外,中间有所改良和突破。但整体而言。在潜意识中受到国外设计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拿来”在从无到有的阶段是值得借鉴的,但是硬伤就是没有自己的创新。还有。国内对于自身传统工艺的断代,知者甚少,而且大都采用国外工艺,这样你本身民族性的设计根本无法表达。

再者,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一部分在未来也将很有可能成为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有参照性的,因为当初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有很多曾是艺术家,这种跨界比比皆是。

最后,应该尽快为设计找到哲学的源头,用哲学的概念来阐述中国当代设计,这样才有利于系统化和风格化。比如日本设计师大部分哲学背景深厚,他们可以为日本设计界制定出一个系统和规范。无印良品(MUJI)可以说是日本设计团队的最佳代表,团队的成员个个著作颇丰,倡导把哲学思维引入设计。也可以说我们和日本的最大差距也在于此。

举个例子,比如1994年。我刚刚从国外归国,当时的画廊(几乎没有正规的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领域特别难找到合适的当代艺术家。因为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出处都很明显的来自国外的某些作品,或者在几个风格的作品之间摇摆不定。很难形成自己明确的风格。这有别于国外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风格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条主线,特别清晰。而中国设计的现状和那时的当代艺术特别类似。也没有自己的风格。

不过,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如果抓住自身民族的特质,锐意创新,前途不可限量。

于天宏:那您认为中国的设计师所接受的中国民族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设计的积淀还是较为欠缺,那么当代艺术家为何会好一些?

宋涛:因为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会更为直接,因为着眼点不同,他们很少受到西方工业化思路的束缚。比如说艾未未的设计,更凸显了一种原始的状态,简洁且直接,给观者和设计者造就了心灵的通路,感动观者就代表了设计师的成功,我认为在某些层面,艾未未建筑师的身份甚至高于他艺术家的身份。反之,中国的设计师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功能、结构等等。成为了大杂烩,而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却不知不觉的被磨砺掉了,所以,这点成为了中国设计师的硬伤。再者,中国设计师大部分崇尚技术,工程设计图画的都很棒,但是却普遍缺乏对艺术的了解,这就等同于在审美上没有了根,那如何能够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真正和国外顶级设计师的差距也在于此。

段妍玲: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太迷失于某些显性元素,也想把中国传统的图案以新的方式进行表达,所以才会推出祥云图案,虽然在视觉上很吸引人,但仅仅停留在视觉上,不能提供一条向前发展的路径。而日本的设计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在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他们之所以能够完全习得德国设计的精髓,就是因为通过建立理论基础确定了适合自己的设计气质。而我们呢?中国的设计在文化中所沉浸的元素是什么?气质是什么?美感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美学断档是制约中国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中国人对美的理解大部分都是对国外美学元素支离破碎、断章取义的理解。比如中国地产商对罗马柱的使用问题,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这其实是很可笑的。其实这更是一种美学危机的体现,自然,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后出现的不满足感所带来的大众危机感的另一种体现。其实,中国台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台湾因为历史原因,几乎没有传统文化的断代,更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但是,中国台湾的设计却有着自己特别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甚至透露着一种可爱的乡土气息。细腻的感情融合其中,可以说虽然稚嫩,也有学习他人的痕迹,但是有清晰地线索。这点对中国大陆的设计现状改变很重要。实际上,有些可喜的变化也正在我们周围发生着。比如本届“米兰设计周(国际家具展)”。杭州有一个设计公司叫品物流形(INNOVO DESIGN)的参展作品《芦苇蜡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的想法很简单——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而中空的芦苇杆,在水里轻轻一沾就将水吸入杆中,利用这个原理,将干枯的芦苇浸在蜡烛液里,蜡烛液被吸入杆中,制成reed candle(芦苇蜡烛)。这就是中国文化里倡导的道法自然 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设计。最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设计作品获得展览组委会的“DESIGN REPORT”奖项提名,而在整个SaloneSatellite(米兰家具展)展出的近千个设计作品中,只有不到十个作品获得提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无处不透露出大气和雄浑的一面,汉唐的气魄,古朴、包容且无处不透露着沧桑的美感,无处不存在中国设计师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寻“根”,因为前面我提到过,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深厚,没有断代。应该在哲学的层面去追寻,更深层的挖掘文化的“根”,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一些肤浅的显性的符号上,这样会留下徒有其表的印象。

其次,我们可以系统的去参照国外设计的先进模式,有选择的吸纳。比如说意大利的设计模式。意大利的设计之所以得天独厚,是因为有工业的介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有着为数众多且各自独立的手工作坊(工厂),作坊主天天在工厂里全程监管产品的每一道工序,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说是精雕细磨而成。他们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激情、技术、美感来要求每一件产品,这就无形中把产品上升到了作品的高度,并且这种传统传承了两千年。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不敢想象的。再者就是北欧,很有代表性。北欧的设计师一个自我沉浸自我提炼的过程,这跟文化也是休戚相关,虽然底蕴远不如中国。但是他们的文化一直植根于自然界。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是北欧设计的最大特点。其实这点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老子的《道德

经》中的“万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就是中国设计产品的材质问题。打个比方,如果说山寨版的产品值得购买,那首先不能期待它有多高的品质。原因并不是做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做工已经不是瓶颈,而最大的问题是材料。以服装为例,布料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布料的配色。这就是设计层面的东西。中国的鹅黄与粉绿的配色不论是难度还是美感都要高于意大利人的黑白搭配,但可惜的是这种技艺已经失传。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配色系统仍旧是西式的。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中国的设计师由于对别国文化的不了解,可能就是快速的浏览了几个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最后这几个符号就像贴图一样排列在产品。既无重新的抽象和转换。更没有长期的美学积淀和哲学思考。这样的产品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比如近邻日本就一直延用汉唐的配色,黑白灰白,常棕的颜色,美感和质感都相得益彰。那我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配色系统呢?除了提到的失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配色的选择问题,比如,明朝锦衣锦素,清朝花色比较多。这就增加了难度。所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中国的艺术家、设计师和一些思维和系统性都清晰的推手结合起来,尽快的从浩如烟海的配色体系中确定出适合于中国自己的配色系统,这也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于天宏:我感觉咱们的观点有些悲观的成分。

宋涛:有句话说的好,否极泰来嘛!(笑)

中国设计面临机遇

于天宏:那乐观的层面呢?

段妍玲:首先就是兴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经济、政治),中国的设计跟当代艺术一样,逐渐在吸引更多国外的关注和重视,国内更多兴趣点就会投放到设计领域中来。

其次,就是市场。首先肯定是国外高端市场的加大投入。这指日可待,甚至说现在已经在发生了,因为中国富人的消费能力惊人,投入肯定就会有直接的回报。其中最大的价值就是带动性,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低端市场的消费能力,这绝对不容小觑。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还会面临更大的发展和改变。就拿住所为例。搬入新居,你就需要填充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无论是家具还是电器,都离不开设计师的存在。这样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以说,中国的设计师需求将会更大。

还有,就是美感的需求。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美感的需求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国最让人兴奋的就是变化的速度,它不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愿望,它需要变化。这也反应在美感的需求上,爆发力会非常大。这样会成为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的原动力。

让中国的设计人士联合起来

于天宏:在国外,设计之所以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能够把某个设计师推向世界设计的大舞台,这跟国家行为和设计师联盟的力量密不可分,那么,这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是否也是有章可循的路径?

段妍玲:其实,宋涛先生在2008年就作为发起人,创办了中国设计师品牌联盟,意在把中国的设计师联合起来,加大设计领域的影响力。其实这在世界范围内是有章可循的。比如,英国最早做伦敦设计节“100%Design”,其实意在把英国的设计的影响力推向世界,现在“100%Design”已经成了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盛典之一。后来,在中国运作Think UK(创意英国一英国最大的海外文化定会推广活动),就是在推广英国,推广意国家的概念。但当时他们花了大量的资金,更是得到无数非议,在当时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但是,现在从结果来看,这个项目的运作却异常成功。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这个项目的知名度,首选取去英国深造艺术与设计,比如英国的圣马丁学院在中国的设计界有着极高的声誉。

再举一个例子,比利时的设计也许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这个国家却经常给设计界惊喜。接连几年都会培养出可以使世界经验的顶级设计师,比如最具影响力的安特卫普时尚六君子(安特卫普六君子。包括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Dirk Van Saene、Walter Yon Beirendonck、Martin Margiela和DirkBikkembergs),对于今年的“米兰设计周(国际家具展)”来说,比利时馆又推出了一名年仅21岁的设计师,他的作品一经推出,顿时引起设计界的瞩目,并且马上创立自己的设计品牌。而荷兰也是如此,去年的香港设计节,有三百名荷兰设计师共同参展,这都是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所以说,一个国家推动设计产业,推动一批设计师走向世界的前台。形成一股合力,这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中国来说,设计仅仅是刚刚开始。我们当然要借鉴国外的模式,但是要量体裁衣。国外的设计联盟大都并不是一个官方机构,而是半官方机构和设计联盟的合作体系。机构拥有品牌顾问、推广顾问,国家公关顾问来进行项目的推动。其实中国现今也在大力打动创意产业,但是却有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在许多区域投入几千万乃至上亿建设创意产业园区,但园区投入使用却没有创意项目。也就是没有发展内容。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软性的项目投入,而不是硬性的建设投入,形式不能凌驾于内容之上,否则,失去创意产业就成为了空谈。就像我们总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实物的产品就是硬性,是有价值的。而设计创意,却是软性的,价值就值得商榷,这是一种可笑的思维定式。思维的改观确实应该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个过程,并且都相当重要。

中国设计产业化的未来不可限量

于天宏未来的中国设计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可以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计的奢侈品消费化模式,另一种就是设计品艺术品化可投资化(收藏)模式?

段妍玲:其实,对于中国设计产业的未来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设计产业是可以借鉴国外奢侈品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国外奢侈品笼统的说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近二十年,最大的改变就是结合艺术家、结合设计师来维持产品的鲜活程度和品牌意识。甚至有所突破。而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并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却很快被接受,时间远没有西方一百年那么久远。所以看到奢侈品在中国走过的轨迹,那么就会相信,只要被人认同,设计在中国就会有市场,而且不可限量。只要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那么您说的那两种模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企业的支持对设计产业发展举足轻重

于天宏:中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也存在着许多与设计产业息息相关的本土巨头,那么,他们对产品设计的关注度到达了什么程度?对整体设计产业的推动力到底有多大?

段妍玲:我认为推动力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拿联想集团为例。深谙品牌与设计师休戚相关的道理,对设计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着力培养年轻的设计师、投入资金引进设计理念之外,还投入大量的资金举办设计创意活动,比如每年都赞助“米兰设计周(国际家具展)”来推广联想的设计和品牌。TCL能够投资一档节目去介绍全世界的设计品牌。这是不会对它的产品销售造成直接的收益的,但是。这对TCL这个品牌的未来而言会有高度战略性的回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在根本上认识到了设计产业对品牌的重要程度。已经在逐步实施和加大对设计创意产业的投入。但是,怎么样才能更加行之有效的产生投入的效果,这也有企业自身的瓶颈效应。但是,对设计产业的推动力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忽视。

中国设计已经步入转型轨道

于天宏:现在的中国设计市场,现状也许就如前面我们分析的一样不容乐观。但是,毋庸置疑,中国的市场拥有无限的未来。对于中国人来说,拥有着无限值得夸耀的辉煌文化和历史传承,虽然辉煌的过去大都表现在宫廷化和贵族化的亚文化断代上。但是,现在的中国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平民的国度,世俗文化必然会成为主流。而世界的设计史,从亚文化转成全民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传承有序、循序渐进。所以,我是认为中国设计所在的大背景就是一个处在文化转型期的社会阶段。所以,我认为,下一个阶段,就是未来的五到十五年,中国的设计领域很可能会因为文化转型期的结束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中国的设计前景还是抱有乐观态度的。那么我想知道从您二位的视点来看,中国设计行业本身是不是已经具备了步入转型阶段的基础?

段妍玲: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的设计确实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只要是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责任感。中国设计肯定拥有不可忽视的未来。

运输人,未来何处寻找? 篇4

大巴车司机荒, 公交司机荒, 高校很多停开道路客运课, 一流人才不愿意来, 而且连运管队伍人员编制都越收越紧, 很多“领导”不得不改投他途。……未来的运输人, 你在哪里?

高校停开客运专业课

目前在“985”和“211”高校中, 继续开设“汽运工程专业”的寥寥无几, 而且通过改革已经把“汽运工程专业”从国家一级学科降为二级学科, 并且把原专业改为了“交通运输工程运载工艺”中的一个子专业。

这样优质生源就不在道路客运专业领域集中了, 仅有的几家开设这一子专业二级学科的高校, 也面临招不到生源的尴尬。比如国家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这一仅有的子专业, 开班招生时都是按照32-35人的标准班招生的, 结果2009年只有16个人, 2010年只有19个人, 很多报了这个专业的, 发现前途暗淡, 就转学其它专业。

以致交通运输部领导到华中科技大学认证的时候, 竟然发现很难认证, 因为只有这么几个学生, 选择对比的比例非常有限, 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和专家们就提出质疑了, 有没有说是哪个部长哪个司长有特殊照顾所以说要认证这里的质量高, 就只这点学生怎么办?

那么学生在到学校读书前半年有一个专业系统总论和认知学习,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个名校来说学生的生源是很高的, 交通专业录取的学生比武汉市的重点本科线高出三十多分。但是学生入学之后有权进行二次选择专业, 当初招来的学生后来都流失了。

现在在高校中开设的专业与道路运输有关的, 基本都是五花八门的“物流”专业, 或者是“交通管理”专业, 与道路客运需要的“汽运工程专业”相去甚远。

就连道路运输行业的“黄埔军校”—长安大学, 如今也只是把“交通运输工程运载工艺”作为一个二级子学科。而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 也同样是开设的二级子学科。另外很多高校, 特别是重点大学, 根本就没有开设“汽运工程专业”这门专业。

如今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道路客运行业, 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没有一流的人才作为后备, 前途就更为堪忧。

高端人才不愿意来

与高校不开设“汽运工程专业”这门课对应的是, 如今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高校、企业及其它专业的一流人才, 也都对道路客运行业避之不及。

很多道路客运企业通过猎头公司招聘首席运营官, 来通过现代公司管理、金融资本管理等理念经营公司, 遗憾的是虽然开出了年薪20-30万的高薪, 但是应者寥寥, 道路客运行业的吸引力不得不说是每况愈下。

因为这个行业相对稳定, 缺乏创新, 相对技术含量低, 很多高端人才不愿意来, 觉得很容易被取代, 而且这个行业还是出奇的不好管理, 假如出现一起交通事故, 所有的管理功夫都是白搭, 只好引咎辞职。

这样的局面在各种体制的道路客运企业里边, 都同时存在, 相对国有企业的境况要好一些, 但是国有企业同样不容乐观, 一个是国有企业对高端经理级人才的外聘需求比较低, 一般都是内部产生, 或者政府指派, 极少有对外招聘的, 所以吸收到的高端人才很少。

在民营企业里边, 却一般朝着家族企业的方向发展, 虽然招聘一流人才的愿望强一些, 但是一流人才很多不愿意来, 因为这是一个需要“资源”的行业, 没有资源或者资源少的话, 很难在这一行业混得好, 所以吸收高端人才也比较困难。

股份制合作企业里边, 外资的份额这几年在逐渐减少, 外资现在根本不愿涉足道路客运行业, 独资更是几乎没有, 也就只有国企和民企的股份制合作, 无论谁占控股权, 也只好延续上述的道路。

子女接不了班

在国有企业内, 企业一把手和二把手要想实现子女接班, 存在很多困难, 自己还是国家指派, 哪里有权实现自己权利相传, 如果相传也是在企业内任一般的职位, 这也是他们认为很“窝囊”的事, 情愿让子女去做别的工作。

记者认识的很多道路客运企业家的子女, 如果是国企, 大部分都做了其它行业, 有做金融的, 有做教师的, 有在国外创业的, 基本都与道路客运行业不搭边了。

而民营企业, 按理来说本应该顺理成章地交接工作, 却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不要看到电视剧的争产桥段层出不穷, 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家族企业的继承人, 会为争权夺利而头破血流。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富二代希望当“创二代”, 宁愿自由生活也不肯继承家业!

我们先来看一个极端的案例。2009年, 苏州一家家族企业的第三代传人, 为拒绝接班, “特立独行”, 砍掉了自己的四指以向家族抗议。这名“富三代”一直以来钟爱漫画, 对家族的传统制造业根本不感兴趣。而他的爷爷为了保证家业的传承, 曾一再劝说其放弃漫画爱好, 回家族企业接班, 最终激怒了这名23岁的“富三代”。

这虽是极端的案例, 但是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余明阳教授带领的团队做的最新一次调研结果表明, 这些具有反判精神的“富后代”并不是少数。他说, 他们做了182个样本, 全部是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家。其中核心样本是54个, 这54个样本全部是中国同行业当中排在前三位的企业。那么调查结果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数据, 就是有82%的第二代企业家, 不愿意接班或者是非主动接班, 就是说没办法去接班。

这些“富二代”普遍认为, 父辈在企业里太霸道, 自己没有发挥的空间。他们其实愿意创业, 愿意接钱, 但是就是不愿意去接原来的企业。

与子女不愿接班的民营企业相对应的是, 很多企业家父亲也不愿意让子女接手, 因为道路客运行业的安全事故的易发性, 不但微利而且还很危险, 更是缺乏技术含量的行业, 是很多人眼中的“落后产业”, 所以也不愿意让子女接班, 这同样也不是少数。

一线员工荒

在记者采访中, 如今反映最多的问题即是招不到驾驶员, 范围涉及公交企业, 班线运输企业, 出租车企业和汽车租赁企业等。

原因不外乎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和工作没有新意, 很多企业不得不把待遇提高, 提到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但还是招不到人, 招到满意的人凤毛麟角, 能招到能用的人就不错了。

以贵阳公共交通运输集团为例, 如今贵阳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新建商务区、新的小区和新开发的景点等, 政府都会要求开通公交线路, 公交线路越开越多, 公交车辆势必越来越多, 每辆公交车两个驾驶员, 所需要的司机就会更多。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该公司开出了每月3000多元的起薪, 并包驾驶员的吃住四险一金, 平时还有各种奖励, 这已经超出了当地2200元/月的平均工资, 而且也高于该集团公司工作的除了驾驶员以外的其它员工。比如该公司财务和行政人员的起薪都是2200元/月。但亦然面临驾驶员荒。

而该集团公司每年政府补贴只有2000万元, 2011年成本有3.5亿元, 营收只有2.3亿元, 亏空有1.2亿元, 靠三产填补以后, 仍有巨大亏空, 在这种情况下, 开出如此高的福利待遇, 实属已经捆紧裤腰带, 却仍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实在让人纠结。

公交企业如此, 班线运输企业和出租车企业也同样为这一问题焦头烂额。国家制定的标准里边, 对班线驾驶员的从业要求很高, 包括年龄、安全公里和证件等各方面要求, 就大大缩小了应征者队伍, 再加上各种原因, 几乎每家企业都在为驾驶员而发愁。

其它场站管理人员、财务和行政等人员, 也因为待遇低, 工作辛苦, 面临招工难, 往往不是企业想招什么样的人, 而是有谁愿意来。

一线员工是公司的根本, 什么事情离开人, 都是无稽之谈, 一线员工的难求, 将直接威胁整个行业的存在, 这也势必引起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

中层出现断层

正因为一线员工一人难求, 也直接影响了道路客运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断档”, 而且中层人员也和一线员工一样流动性特别大, 很多是刚开始找不到工作, 不得已从事道路客运行业, 一旦有其它好机会, 即行开溜。

据昆明一家班线客运企业统计, 该公司每年一线员工的流失率为五分之二, 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失率为三分之一, 企业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管理者, 往往转投其它行业, 让高层管理者颇为心痛, 而又别无他法。

人才向薪酬福利好的行业企业流动, 本是正常现象, 道路客运行业因为燃油价格的飙升, 运输价格的定死等各种原因, 陷入微利, 不可能提供高薪高福利待遇, 那么看起来这种流失就难以避免。

而且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往往从一线员工中晋升, 因为他们懂行业, 对企业有感情, 对自己企业很了解, 提到管理岗位上, 他们会更加珍惜机遇, 感谢知遇之恩, 对企业会更加起劲工作。所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大多数从一线员工晋升, 这在国企、股份制和民企同样如此。

可是由于一线员工荒, 能长期留下来并且素质高的员工数量较少, 这给企业选择中层管理者造成极大困难。

运管队伍被收编

200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费改税”, 一下砸了几十万运政队伍从业者的饭碗, 后来被分流到公路收费站等地方。

有运政队员就向当地厅领导写信:我们是山区县, 运管费2007年收入50多万元, 除上交后实际收入不到30万, 我县交管总站40多人, 靠运管费养活是万万不可能的。那么, 只有同其他山区县一样靠罚款。我省发达地区的交管站一年运管费就上千万元, 他们就是不罚一分钱, 除了工资费用也剩下几百万。

现在费改税了, 省厅能否从燃油税返还运管费中统筹安排, 按各地在编人数下拨工资, 这样既稳定队伍又减少了重罚款轻教育的现象。不然的话费改税后同样改变不了以罚养人的现象。

这也是当时很多运政队员的心声, 虽然运政队员编制一下被压缩去五分之四, 很多运管处仅留下1-2个人, 但还是面临没有经费的困境, 造成了进一步的流失, 而且因为这样的局面存在, 运政队伍想再招到满意或者合适的员工, 也成了天方夜谭。

而整个运管队伍何去何从, 也在大部制改革以后, 特别是费改税以后, 出现极大争议, 很多人认为不需要运管队伍, 整个取消, 原有职能分散到公安、第三方机构等。但是因为运管庞大的工作量, 及现实管理的需要, 最终留下了运管队伍。

行业又出现了很多运管队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呼声, 就面临着压缩编制, 社会招聘等, “参公”的运管是运气最好的运管了, 招聘倒是不用发愁了, 可是这样的公务员运管几年下来, 只在浙江、江苏等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份的部分地区部分实现了, 就这样也基本没有直接划入公务员序列, 即使“参公”的地方, 编制也被压缩的可怜, 工作量大得惊人。

有了这个纠结的身份, 国家的补贴又几乎没有, 收入成为大问题, 所以很多地方人不愿意进入运管队伍, 网上往往看到很多地方在招收运管人员, 但是报名远远不如报考公务员热情。

道路客运行业缺人, 不是缺一个层次的人, 也不是缺一个技术工种的人, 更不是缺某些人, 而是整个行业都会面临到缺人的困境, 缺乏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 预计会越发严重。

寻找未来作文 篇5

小时候曾想过:“人为什么每天都要醒来,既然睡下去就不应该醒了啊!”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很荒唐。不过人为什么会睡后醒来呢?是否科学说法(这是人的生物钟引起。)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经历风风雨雨后取得了真经,那么我们醒来后是否也一样也在寻找着什么呢?是真经?金钱?还是……

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事发生,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目标,每一天都等着那个不一样的明天。难道“每一天”都没有尽头吗?最后我们追寻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我想,每一天都有明天,今天过了是明天,明天过了又是今天。如此循环,许多个今天和明天过后岂不是我们等待的未来?我们努力过着每一天,亲眼目睹一颗种子变成小树的过程,我们从无知到成熟,这一切过程都包含我们每一天的付出、努力。

下一个未来就在不久之后,再过许多个明天,我们追寻的未来就会成为今天。但现在我们还不能预想未来,因为我们正在创造着。现在我们面前只有一片空地,至于这块空地以后是个什么样,就只能看自己了。每一天为这片地种下一棵树,它以后就是一片树林,每天栽培一朵花,不久后就会是一座瑰丽的花园。

寻找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篇6

“没办法,我不能再顶下去。顶下去公司危险太大,我不能把公司带入那样危险的境地”,李煜耀2006年10月终于承认必须自己认输,否则整个明基可能在2007年年底前就看不到了。是豪情壮志还是扼腕暮叹?恐怕只有李煜耀和他的老板施振荣才能亲身感到站在高处的极度冰寒。

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就像是爬一座高山,就像中国文化要去吞噬西方文化,爬一座品牌的高山,尤其是做世界品牌,一下子扩充到非常大领域的高山。在这个过程中,李煜耀觉得自己身强力壮,所以当李煜耀们看到一条捷径可以走的时候就走过去,而这条捷径越走越发现不仅是消耗体力大,而且爬到后来是悬崖绝壁,风险太大,所以必须走回原来的路,再继续往前走。这是李焜耀的无奈,更是明基的无奈,甚至是整个中国企业全球化、国际化的无奈。

大前研一说过,亚洲企业做品牌,必须以10亿美元为单位砸进去,持续砸10年时间。可是哪一个企业可这样做,敢这样做?三星?LG?索尼?松下?海尔?联想?华为?恐怕没有一个企业敢答应让自己的企业去这样做?正如李煜耀感叹:苍狼最终在历史上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因为草原总有被吃尽的一天。最后生存下来的会是什么呢?可以肯定的说,不会有狼,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类,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更具历史观的企业经营模式,才有条件继续生存下来。

而生存下来,中国企业就需要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自己的智慧,这就需要中国式的世界商业思维。

“在给予管理的智慧上,我就不信,孔夫子会比不过韦尔奇?!”

这是我最近和很多企业家共同关注并探讨的话题。我想说里面的三层意思:

一是:在给予管理的智慧上。我们不能总拿别人的制胜方法来复制到自己身上,一个企业的战略或产品可以被别人观察、研究和模仿,但关于这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做事的能力,我们是永远学不来的。不仅是企业,任何组织的管理方法也必须同相对应的特殊做事能力相匹配才能产生能量,否则就是依葫芦画瓢,就是做壁上观;

二是“我就不信”。中国企业的成长往往是在市场与需求的跌打滚爬中,找到了阶段性的成功。“我就不信”,实际上是凭借企业家的智慧、韧性、执着、胆略,在市场的枪林弹雨中硬闯出了企业的一片艳阳天。自信而不自负,中国很多的企业家已经站到了理性的门槛上,重新审视自我,寻求更大的突破,“一根筋”精神,偏执狂精神,在企业的成长中仍是黑夜里的灯光,让众多企业家为此殚精竭虑;

三是“孔夫子会比不过韦尔奇”?!论语中有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实际上这是做企业的三个境界:理解并模仿既成的先进管理经验,且在适当的时候付诸实践;有朋自远方来,“近者说”,“远者来”,指的就是内部员工满意,外部人才纷至,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银行、媒体等乐于合作;不要希望媒体的追捧,不在意别人的不解,谦逊而自信,正是所谓的“第五级领导人”的特征。

国学在近几年得到重新重视不是因为国学变化了,而是市场变化了,竞争要素变化了,但商业智慧的精髓却高度凝聚了,中国企业在对西方管理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更多的发现是,虽然大家贯通了书本,却荒芜了企业。通用的战略不重要,戴尔的模式不重要,联想的策略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的战略和方法,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学到精髓。如此复制到自己的企业上,只能永远是“四不象”。

在给予管理的智慧上,我就不信,孔夫子会比不过韦尔奇?!实际上是我们呼唤的中国式的管理智慧,是对适合各种企业战略探索模仿乃至彷徨后的深刻呐喊。

企业的精神原点与企业家的危机智慧

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在《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原点》一文中告诉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获得,远东和我今天所拥有的,来源于社会是其然,回馈于社会一定是其所以然。企业财富其实就是社会财富。”远东能够走到今天,在其艰难的跋涉中,这种大我于无形的商业智慧却无处无时无刻不在闪现,与中国企业、跨国企业甚至全球整个商界正在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相比,蒋锡培在管理的智慧上,已主动并提前到达一个凌然的境界。

实际上,认识育琨,是从其文字开始的。育琨的文字境界、内心修炼、商业智慧从《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一书中悄然蔓延出来影响到我,影响到你,影响到每一个人。育琨一直不同意我以“老师”相称,这更让我发自内心的尊重。“真正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灵魂。当我们的心灵强大时,我们便可以创造一切,享受一切。”在《企业家的中年出路与危机》中,育琨的智慧心境给予我们的是更大的心灵震撼。

一个企业家到了中年,或者说中国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风华正茂,但我们所看到的是中国企业用二十多年的跳跃式发展换取到今天的成功,很多人很多企业已经提前从“青年”跨入“中年”,这种产业思维或者商业智慧已面临一个个突破,或者新生。育琨的告诫在于让我们明白,过去的成功不是成功,今天的成功不是成功,小成功不是成功,大成功不是成功,从小到大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世界是容易淡忘的。没有人去刻意追究那傲立于山顶的高把根扎在多深多脏的地方。当一个人把辽阔圈起来,自己就变得狭窄了。真正需要的是企业家从现在开始打开自己的心门,把自己的爱和赤诚纳入到‘提升人类福利层次’这个巨大无穷性的世界中来。”

“企业文化,不仅是基业长青的‘灵丹’,也是令企业可能夭折的‘剧毒’。”刘孝全在《从安然的宿命看张瑞敏的战战兢兢》一文中把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在量化的同时,又做了另外视角的解读。“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握这成败之间的瞬间转化,将企业文化永远变成保护百年基业‘护法使者’。这正在成为或者将要成为后创业时代舵手们的共同‘心病’。”刘孝全认为,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中,文化竞争需要上升到真正的大战略层面,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企业文化的危机甚于资金、甚于产品,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智慧,才是基业常青的“不二法宝”。中国企业的智慧更需要基于这片沃土,基于对自身全面的客观的衡量与提升。

《道德经》与珍珠的痛苦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中说过,当“重视天下人的利益的人”愿意为天下服务时,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当“爱惜天下人的利益的人”愿意为天下服务时,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他。从这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式的商业智

慧早在几千年已经参悟到我们今天的作为。中国企业的管理也不能脱离对人的管理。这在笔者的《民营企业如何少受点儿伤害》一文中有过分析。一个首席执行官(老板)的任务就是一只手抓住一把种子,另一只手拿一杯水和化肥,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你周围的人不断地成长,发展,不断地创新,而不是控制你身边的人。你要选择那些精力旺盛、能够用激情感染别人并且具有决断和执行能力的人才,把公司的创始人当成一个皇帝,从长远来说这个公司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因为它没有可持续性,没有常青的基因存在(引自韦尔奇语)。因此,中国企业如何在商业之变中真正重视发现人的潜能,如何培养中国企业成长的基因,对人的管理与使用就显得非常高明与智慧。

而王进生在《杭州家乐福血案折射中国市场竞争的血腥》中就分析了因对人的管理或人的素质失衡而导致的血腥与失败。“商业竞争到了以暴制暴的地步,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在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往往更注重自己跟自己竞争。国内的暴力事件演变为国际市场上的竞相压价,最终沦为别国的反倾销口舌。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发展思路是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这值得我们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深刻反思。

珍珠是圆润的,高贵的,美丽可人的,谁更多地去想过珍珠诞生的痛苦,当我们把砂粒植入蚌的肉体中,谁会真正去思考蚌一生都在用痛苦的泪水孕育生命的光华。中国企业要中国式的管理智慧像品牌一样成为全球市场上最朴素的语言,最让人能听得懂的语言,我们仍需要艰苦卓绝的修炼和漫长的商业磨砺。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我们其实都只是旁观者》一文中说过的话:

当我们心存侥幸嘲笑或鄙视我们的企业家的时候,当我们准备千万个理由去批评或者伤害处在生存困境中企业的时候,当我们朝那些于旋涡中进行命运挣扎的企业抛掷玻璃碎片或者乱石块的时候,当我们以种种不理解甚至仇视这个社会某些不公或者试图挖掘一些企业曾经的劣迹的时候,我们能否真正以宽容和开放的平和心态来看待中国企业?能否以全面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审视我们的企业成功与失败?能否真正以理解和坦诚的胸怀来关注中国企业在健康成长历程中那些痛苦的泪水或艰难的跋涉?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包括经济学家、行业专家和笔者一样,大家都是站在企业或者行业的边缘“指指点点”, “貌似清醒冷峻”,但实际上我们离真正进入企业和企业家的灵魂仍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我们并不真正清楚折射企业或企业家各种命运的背后曾经有着何等的辛酸或艰难。公众对于企业的种种态度或价值判断就很容易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曲解或者偏误,所以必须改变我们的态度,停止谴责那些在窘迫中的人们和忍辱负重的企业生存状态,人类或企业的某些错误行为需要预测、容忍和修正。

社会给企业以宽容,不仅是公众的心态、媒体的舆情、国家的政策,需要社会从政策上、环境上、法律上、制度上等等诸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更需要我们站到国家未来长久的国力、提高国家持续的竞争力甚至纳入到提升人类福利的层次上,来理性、客观对待中国企业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只有这样,中国企业的智慧之船才能破浪出海,扬帆远航。

联想:寻找未来商用PC新模式 篇7

近日,联想中国区在上海举办了 “2015联想大客户PC业务研讨会暨客户顾问委员会(简称CAC)”,CAC是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客户需求反馈机制,希望通过与客户的探讨,为联想产品提供持续不断的创新源泉。联想中国区从2011年1月第一次举办CAC至今,已在包括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连续举办了4年。

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PC营销总经理王立平表示,通过及时有效的客户意见反馈机制,联想的客户可以真正参与从产品的原型设计到后期改进的各个环节,而联想也可以通过深入洞察客户的需求和变化趋势,来引领自己的创新和设计,从而不断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以入口优势开创新业态

在PC销量持续萎靡的背景下,作为PC市场的老大,联想在2014年的PC销售业绩依然领先。2014财年,联想在全球销售了6000万台电脑,同比增长8.4%,连续9个季度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连续22个季度获得中国市场份额第一,成为全球PC市场唯一保持增长的厂商。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营销总经理刘征表示,尽管目前商用PC市场已经非常稳定,未来的销售趋势并不会有大幅度增长,但商业客户对终端的需求仍然在。联想会把握住商业客户对终端的需求变化,抓紧布局商用PC市场。

目前,云计算等技术带来了IT行业的新趋势。Daa S(Device as a Service)化就是其中之一。刘征表示,Daa S也许是联想的一个机会。因为联想占据了商用入口的市场地位,很多软件和从事云服务的公司希望和联想合作。发挥软件后台和联想端到端的覆盖优势。并借助联想每年上千万台PC出货量,获得接触客户的机会。

对于联想来说,未来的营销模式也会发生改变。从单次硬件采购变成单次硬件采购加持续的服务分成的模式。 这种新的尝试也许会成为联想未来业务升级和发展的新方向,构建出完全不一样的生态系统和业务模式。

刘征透露,联想目前正在筹备的B2B网站引入了电商的模式服务,联想计划通过这种模式帮助客户进行采购和资产管理。它既是一个采购的平台,也是帮助客户进行采购管理的平台。

资产回收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一直以来,废弃PC回收一直是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如果任由废弃PC进入电子垃圾地下作坊被野蛮分解,不仅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当地的水源、空气等自然资源也会产生极大危害。对此,联想近来推出了资产回收服务, 对废旧PC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没有残值的PC设备由联想上门收取并进行数据安全擦除后,由联想上海环保拆解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将PC分解成塑料、金属等可以利用的原材料,并对客户提供环保报告和证明。对于有残值的PC,则由联想估值后对客户进行残值返还。这样不仅为客户合理的解决了旧机器堆积的问题,也能从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做到放心。

寻找我国未来油气资源突破口 篇8

我国未来资源突破口有可能出现在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两个层面。具体表现在我国东部老油田挖潜稳产、中西部油气田勘探增储、海域勘探开发加速以及页岩气等勘探开发实现突破等多个方面。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 各类沉积盆地逾500个, 沉积岩面积达670万平方千米。其中, 中、新生界沉积岩厚度大于1000米的沉积盆地超过400个, 总面积530万平方千米。如果将古生界一并考虑, 其沉积岩厚度、分布面积更为乐观。

放眼世界, 主要含油气盆地经过大规模勘探开发后, 其储量、产量均可达到理论上的峰值。此后, 即使勘探持续进行, 储量也多呈现增长放缓乃至下降的态势。但我国地质特征 (条件) 特殊, 决定了未来仍有很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

从宏观层面分析, 我国受控于太平洋、印度、欧亚诸板块之复合影响, 经历了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古太平洋等阶段的构造演化,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镶嵌、拼接。具体而言, 我国盆地构造运动多次叠加, 构造形迹复杂, 构造层改造程度高, 烃源岩、储集层等发育层系多、散, 烃运聚期次多、途径复杂等, 进而导致圈闭十分复杂, 开发难度大。这在实践层面决定了我国石油地质工作将是一个复杂、曲折、漫长、累积的过程, 决定了我国油气资源储量产量的增加将长期以阶段式递进, 决定了我国油气资源仍可以获得突破。

因此, 我国东部油田的挖潜稳产、西部油田的勘探增储是大有希望的。我国未来相关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古生界、地块内部、前陆盆地、山前冲断带的勘探等。与原油相比, 我国天然气将获更快发展, 其储量、产量将会大幅度增长。

我国的页岩在南方多以海相沉积为主, 在北方多以陆相为主, 成因复杂, 但资源潜力诱人。在推进我国页岩气实现跨越式开发投入之前, 还需要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未来几年, 我国页岩气 (致密岩气) 开发有可能在上扬子等某些地区获得真正商业意义上的持续突破, 但商业开发离不开管网等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

我国海域油气将得到较快发展, 工作重点是海上地球物理勘探和油气田开发。这得益于我国与海域勘探相关的丛式井、海上平台设备制造、环境监测等技术的成熟与突破。

我国未来油气藏可能主要赋存于深层系等区域, 以圈闭复杂的致密岩气、页岩油、稠油等非常规资源为主。未来投资重点之一将是钻采工艺水准的提高与相关设备的制造。除上述海域勘探工程技术和设备外, 我国还将在陆上隐蔽油气藏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及数据处理、随钻测井以及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等领域有重大突破。

寻找中国式管理的未来 篇9

从计划经济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整套电脑设备机械化生产;从单一的三接头款式,到每季成百上千的新品推向市场;再从单一的硬面革、磨面革,到如今仅牛面皮就有上百种风格可供消费者选择。我国制革企业近20年的快速蓬勃发展,为中国制鞋业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内大家都深谙一个道理,一双成品鞋品质的好坏,除了设计的款式、楦头的舒适度、中底的强度等基本指标外,面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例如:一双四季单鞋,假定面料用量1.4~1.6尺/双,价格24~26元/尺,用25~30尺开张以下的全粒面小牛皮制作,面料成本几乎占到材料总成本的50%,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如果我们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供应商,用合适的面料,即使是设计的款式再靓丽、辅助材料用的再豪华、饰扣用的再闪亮,也是无用功。那么如何寻找到和我们配套且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呢?

1 找准定位

成品鞋分为很多种类,面料也就分为不同的风格类型。例如包子鞋:如果还用24~26元/尺的小牛皮来生产,不仅成本高,而且外观效果并不一定好,穿着也偏硬。需要用较柔软的纳帕牛,开张(半片)在20~25尺以上,厚度在1.1~1.3mm的大牛皮或进口牛皮。做出的成品鞋不仅舒适、合穿而且产品的丰满度较好。但如果制作适合办公室穿着的正装鞋,则面料的选择刚好相反,如果用上述的同类型材质,不仅外观效果差,而且整个成品无任何价值感。可见不同类型的产品,需配套不同风格的成品革。

制鞋厂一般将成品革大致分为以下几中类型:

黄牛皮粒面细致、手感丰满、毛孔细密,适合单价较高的正装鞋。

水牛皮粒面较粗、手感偏硬、毛孔大,适合男装鞋。

山羊皮粒面较细、针毛5~6根成瓦楞状排列,适合做四季鞋。

绵羊皮粒面较细、手感较软、强度低、延伸性大,适合做服装。

另按材料风格还可分为全粒面、修面;按其他分类方法还可分纳帕、水染、打蜡、摔纹等等。根据自身产品的风格选择适合的供应商,此点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生产小牛皮以黄华德富、徐州南海、江苏金泉为代表。其中黄华德富、徐州南海是我们配合近15年的合作伙伴。就徐州南海来说,我们从1996年合作至今,双方一直在产品的风格、品质上不断磨合改进、不断提升。当初我们和南海有一个约定:即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双方有一个闭门会议,针对上周生产交货的产品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双方干部深入交换意见,从产品入库到开料-针车-成鞋一直到市场、到消费者手中,根据反馈情况,不断地调整。功夫不负有心人。产品面市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订单量也持续攀升,在较长一段时间我们工厂的员工,一听说是南海的皮料,都争先抢着生产,因为他们深知皮料的特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 制革企业近年的发展

虽然制革企业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皮厂仅是生产一些基本通用的面料,后劲不足。尤其在材料的研发、创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我们每季在开发前明确一些新工艺的样品、色卡,大家都感觉很不错,但是作出的成革样品虽然感觉类似,可还是总觉得差着一把劲。例如:2005年国外又开始新一轮的亮漆皮流行(1995年已开始),但是和1995年前的材质已有本质的区别。

当时我们从意大利Bologna的展览会带回样品后,我们和国内几大供应商共同研究,打样反复多次,始终不令人满意,不是偏硬,就是露痕迹,此产品从国外流行至国内,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我认为和国内对此面料研发水平有一定的关系,无核心技术。

直到2006年底,华联皮厂经过多次研究试产,反复调整,才生产出手感风格都类似皱漆产品,反复改进,最后风格几乎和进口产品不相上下。国内市场很快风行起来。我们如何缩短与国际流行之间的“时差”,值得大家去思考!

二是环保问题,这一点我想是大多数制革企业长期发展,必须尽快补上的一门功课。

3 强强联合合作共赢

(1)找对合作伙伴;(2)双方从产品的规划入手;(3)共同研究市场;(4)订单支持;(5)注重环保确保后劲。

4“立”在当下

古人云十五向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的制鞋及配套行业目前正经历向学、到而“立”的阶段。如何尽快能立起来,不被市场上的一些短期利益而诱惑,需要我们苦练内功、坚持不懈,从而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立”在当下,从现在做起,持续改进,相互学习、彼此互补、共同前进,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制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

摘要:介绍了制鞋企业寻找高品质皮革供应商的方法,即找准定位,根据自身需求寻找适合的皮革企业,此外,还介绍了制革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最后指出制鞋企业应该与制革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壮大。

寻找中国的品牌符号 篇10

中国国家元首访美之际,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也登陆美国时代广场,以每15分钟一次的高频率播放,崛起中国的品牌形象高调亮相。从之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广告片所传播的“china made with the world”,到如今的全面展示中国形象的“人物篇”和“角度篇”广告片,中国正在积极的提升“中国”这个品牌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家形象广告片是一个国家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这种国家营销方式屡见不鲜。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为波多黎各创作了一系列广告,这些广告使波多黎各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从一个破败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国。布什在总统任期内也曾出现在一项促销美国旅游业的电视广告中,效仿了其父亲老布什在1992年的一个类似广告,当时老布什也在广告中出现,大力推介美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多年前就在CNN等外国媒体上做过国家形象广告。就连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都曾亲自“披挂上阵”,成为他们国家广告片中的男主角。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中国”来说,这个品牌一直很含蓄,是一个隐形品牌,做着为人做嫁衣的OEM工作。其实,中国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一位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写过一本叫《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她在书中写到,“如果没有中国制造,那生活将是一团糟。”由此足见中国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国缺乏国家品牌的打造和传播,以及在国家品牌上的管理不善,中国这个品牌在世界上缺乏品牌高度。因此,此次国家形象广告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将进入一个打造国家品牌的热潮期。

对于崛起的中国,塑造一个强大的国家品牌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品牌传播符号。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寻找并传播中国的品牌符号是一个艰难的长征。中国的品牌符号是什么一直是个困扰。不久前,高9.5米的巨型孔子铜像竖立在了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门前,面朝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有了两个伟人像。而孔子学院目前也不断在世界上扩大着影响力,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华民族,孔子似乎应该是中国品牌符号之一。但是,在21世纪的新时代潮流下,中国在寻找品牌符号方面还应该有更大的作为,而不是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我们要让世界对中国的认知除了古老的四大发明以及京剧、武术、孔子外,还要有全新的内容。

此次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对此做了创新的尝试,于是我们看到了“人物篇”中最能展示中国形象的50个人。广告开篇是五大美人:章子怡、张梓琳、杨丽萍、周迅、范冰冰,之后有甄子丹、金晶、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吴宇森、陈凯歌、郎朗、谭晶、宋祖英、刘欢、谭盾、袁隆平、王建宙、李彦宏、丁磊、马云、姚明、丁俊晖、郭晶晶、邓亚萍、郎平、厉以宁、吴敬琏、丘成桐、孙家栋、岑拯、陈鲁豫、水均益、敬一丹、白岩松、杨利伟、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聂海胜、费俊龙等人。“人物篇”的50个人和“角度篇”的800个画面,让人眼花缭乱,精彩纷呈自不必说,但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后又让人记住了什么?

相比于之前韩国在CNN上所做国家广告:一则广告请出韩国巨星RAIN当代言人,突出的是韩国的朝气和活力;另一则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参演的广告,则突出韩国是一个既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国家。迅速崛起的中国想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美好都展示给世界,却因过于纷繁而使广告片显得主题不突出。既然是品牌塑造和传播,就不能违背传播学的原则,在品牌传播上有个聚焦原则,50个人显然缺少了聚焦性,众多人中,到底谁最能代表中国?此次国家形象广告是否让美国人看得明白、记得深刻,还需斟酌。

其实,每个国家在品牌符号的寻找上都很艰难,更不用说博大的中国。一个国家品牌的塑造要将自己的资源和文化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转化为企业品牌优势,进而与世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同根同源的韩国和朝鲜的国家形象在世人的印象中截然不同,韩国三星等世界级的品牌为韩国的国家形象增色不少。同样,法国有香奈儿、LV,提起法国人们想到的是时尚浪漫;提起美国,人们会立即联想到创新能力,苹果、微软、GOOGLE、FACEBOOK、这一系列品牌都丰富了美国国家品牌中创新的内涵。日本前首相中增康弘曾说:“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当中国不仅为全世界制造产品,中国的品牌还应被世界追捧,中国人东方式的生活方式为世人津津乐道时,中国的国家形象就会焕发出更炫目的光彩。

上一篇:GIS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下一篇:优化地理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