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与制约

2024-07-25

突破与制约(精选十篇)

突破与制约 篇1

(一) 国库核算电子化程度不够

以会计作业而言, 目前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还是通过电脑模拟原有的手工核算来控制作业, 均采用以总分账户的“双线”核算方式, 会计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不彻底, 还未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国库会计仍停留在按日批量处理、逐级上划的方式上, 大量的税款仍采用手工方式录入, 造成了各级预算收入到账速度缓慢。

(二) 国库应用系统整合程度不够

目前国库业务系统主要有: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等, 一些地方还存在同城票据交换系统, 这些业务系统业务功能单一、系统相对独立, 造成处理的数据信息分散、数据使用效率低。

(三) 国库管理制度滞后

目前国库管理制度主要还是依据较早颁布的《国家金库条例》和《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等, 难以适应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 存在规范运用国库业务制度的盲区。

二、改善国库业务发展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 实现处理国库数据无纸化

随着国库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运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已在国库部门广泛应用, 进一步扩大了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的推广面和覆盖面。一是全国的扩大, 二是将所有的税费纳入, 三是将所有的国库支出纳入。以国库电子凭证替代纸质凭证可以加快税款缴库的速度, 提高预算资金周转使用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 从根本上改变税票的传统传递方式。

(二) 整合当前国库业务系统

国库部门应当会同科技部门根据国库业务系统的数据特点, 设计统一的数据标准, 减少国库业务数据冗余, 在确保系统不间断工作的前提下, 重新设计、扩充系统, 整合当前国库各业务系统的功能。系统整合必须要有全局体系结构设计观念, 其整体结构要具有高可用性及可管理性。国库数据集中后, 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统计分析的重点也将进行相应转变, 将原来的区域分析为主向个税个案分析的方向转移, 将纯粹的数据分析与经济金融形势相结合, 借助各种调查分析手段, 完善分析结果。

(三) 建立完善的国库管理体制

掌握记忆规律,突破制约瓶颈 篇2

掌握记忆规律和法则就能更高效地学习,这对于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记忆与大脑十分复杂,但并不神秘,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就能更好地加强自身学习潜质。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学习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4个过程。

所谓识记,分为识和记两个方面。先识后记,识中有记。所谓保持,是指将已经识记过的材料,有条理地保存在大脑之中。再认,是指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在面前时,能够认识它们。重现,是指在大脑中重新出现对识记材料的印象。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髙记忆力。

对于一些学习者来说,对各科知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定律以及其他工具性的基础知识的记忆,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对自己记忆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养成科学记忆的习惯,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记忆有很多规律,如前面我们提到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种规律进行及时适当的复习,适当过度学习,以使我们的记忆得以保持。

同时,也不可以一次记忆太多的东西,这就关系到记忆的广度规律。记忆力的广度性,指对于一些很长的记忆材料第一次呈现给你,你能正确地记住多少。记住的越多,你的记忆力的广度就越好。记忆的广度越来越大,记忆的难度就越来越大。如果你能记住的数字长度越长,你的记忆力的广度性就越好。

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通过测定得出一般成人的短时记忆平均值。米勒发现:人的记忆广度平均数为7,即大多数人一次最多只能记忆7个独立的“块”,因此数字“7”被人们称为“魔数之七”。我们利用这一规律,将短时记忆量控制在7个之内,从而科学使用大脑,使记忆稳步推进。

初中政治教学当突破课堂制约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教学突破;分析研究

一直以来,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空间拓展上思维创新不足,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局限于课堂这一空间,结果导致教学工作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拓展教学宽广度和提高深刻性。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更要重视教学研究,在教学空间突破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生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突破课堂制约进行简要分析。

一、初中政治教学应当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

新编苏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编辑意图非常明显,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与教学相关的素材,既密切联系了生活,又提高了教学形象性,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教学中,笔者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精挑细选,选择了本地区发生的一起青少年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的负面案例,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了介绍。两名初中生在宿舍因为一杯开水的矛盾而大打出手,一位学生失手将另一位学生打成重伤,两个家庭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一惨痛案例进行了探讨,从事情的起因,从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这一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经过分析明白了造成这一惨痛后果的根源在于两位学生心中都有着逞强好斗的不正确心理,没有在生活中处处包容谦让,正是这一出悲剧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宽容谦让对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对整个社会文明的积极意义,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二、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结合学生校园学习环境

初中生大多住校,封闭的校园环境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远离父母又正处青春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教师一定要发挥好思想引领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因此,政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例如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升入了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学生学习上不如人,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不仅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同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笔者抛开教材组织教学,首先要求每一位学生讲述自己的特长,作为教学的导入环节。这一环节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经过学生简单的介绍后,大家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多的奇人能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进行引导: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每一个人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只是闪光地点不同而已。接下来结合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教育学生明白,文化成绩的落后,并不等于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落后,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以他们的优势长处增强学习与生活的信心。这对于激发学生奋起直追,以良好的心态融入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的疏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政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广阔的社会天地大有作为,也具有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理念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之中。例如,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学后,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由学生分散或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向自己的邻居、亲戚、朋友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例,另一方面搜集本地区消费者维权成功的一些案例,从中进行经验总结。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类型、主要现象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成功维权的案例,提出正确维权的方法路径,还形成调研报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转达。这样的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理解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发挥校外教育基地作用

政治教学既要着眼于课堂,还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基地的作用。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与多个校外组织建立了密切合作,共同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这些校外基地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做守法公民》教学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拘留所,听管教干警讲述遵纪守法的知识,听在押人员现身说法。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完全颠覆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说教的方式,以活生生的案例,以现场的氛围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震撼,让学生在思想深处受到触动,灵魂内心受到教育。许多学生在教育之后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改正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思想,尤其是崇尚暴力、崇尚金钱等不良思潮,在学生中得到了有效遏制。除此之外,文明创建教育基地、法律援助教育基地等不同类型的校外教育基地,也可以对学生的教育发挥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兼顾这些方面,有效提高政治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研究,在抓住课堂主阵地开展教学的同时,要努力整合资源突破课堂教学限制,使其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万古.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J].网络财富. 2010(18)

[2]李淑敏.浅谈初中政治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11)

[3]董雪艳.浅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0(11)

突破与制约 篇4

核能作为一种成熟、清洁、安全和有竞争力的技术, 在21世纪及未来, 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 核电可使能源结构多样化, 有利于能源安全, 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核电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支柱产业, 截至2009年10月, 世界上共有436台核电机组在运行, 正在建设中的核电机组有53台, 发电量将达47.2GWe (见图1) 。

注:正在建设中的核反应堆中包括中国台湾在建的2个

核电产业作为独具特点的产业, 在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已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转变到“积极发展”, 甚至“大力发展”。但是, 我国核电发展的差距很大, 2008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885万千瓦和684亿度, 仅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1%和总发电量的1.99%, 而世界核电的比重平均水平在15%-17%, 有的国家甚者达到了80%。同时也应看到, 我国核电产业链间的联系还比较松散, 很难适应当前的发展, 亟待整合优化, 以适应我国核电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要求。

二、核电产业的特性

核电产业指将核能转换为商用电力的生产者的总和, 是指与核电站关联的企、事业单位。从产业链角度分析, 核电产业又可界定为与核电站有关的系统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建设、调试运营有关的产业链条中的主要环节组成的产业群, 具备能够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核电站、改进核电站技术以及研究和开发新一代核电站的能力。核电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自然垄断特性和网络特性。核电产业需要专用的原料供应、专门的设备制造及电力上网线路。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性和网络特性。核电产业其垄断性质主要体现在燃料端与电网端。核电站发电使用的是铀235, 属于国家战略资源, 整个矿藏的开采、加工及后期乏燃料处理, 都关系到国家核能力的发展战略, 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般都由政府严格控制。所以, 核电站的服务网络也是很单一的, 具有明显的国家垄断性。但对整个核电产业来说, 形成了核电垄断性质的一个基础。

第二, 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显著。核电产业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巨大, 且投资回报期长投资形成的资产专用性强, 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非常显著。同时, 核电在经济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投资费用上, 虽然核电目前还高于煤电和气电, 但是它的燃料费和运行费却很低, 从长远来看, 相对于煤电和油电, 核电的建设费用比较高, 核电在发电成本上将会越来越低于煤电和气电。据国际能源组织对美国、韩国和法国等国家的核电运行效益分析, 实现群堆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 其价格可降低15%。如果把核电的内部成本 (建设资金回收、燃料费、运行维护费等) 和外部成本综合起来评价, 则核电的经济性是最好的。

第三, 垄断性和竞争性并存。核电更具规模效益, 更需要集中, 适宜形成垄断竞争格局并围绕龙头企业及其技术扩散和产业扩散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同时, 核电的产品是民用的电力, 必须服从电力部门的规划、管理和调度, 必须服从电力市场的竞争规则;为核电产业服务的制造工业、电力工业、信息工业等工业体系是可以市场化运行操作的, 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第四, 配套半径的特殊要求。核电站半径5公里内是限制发展区, 而且不能建立在10万人以上聚居区域直线距离10公里内。同时, 核电产业的大量装备是由机械等行业提供, 需要产业配套体系、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健康成长, 而且由于其需要大型装备对核电站所在区域的交通能力以及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的配套半径均有特殊要求。

第五, 保密性和开放边界。核电产业既姓核也姓电, 核电产业既是一种高科技产业, 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保持核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核电涉及敏感的核技术, 必须进行核安全管理, 把握好保密与开放的关系, 在共享中保密, 在开放中保密。

三、核电产业的发展与制约:产业链视角

(一) 核电产业发展的春天悄然而至

“核能是唯一可替代燃碳 (煤、石油、天然气) , 并可满足作为电力基本要求的能源。”核电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核能为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缓解能源危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核电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国的电力供应问题, 而且减少了几千亿美元的燃料进口, 并促进了核相关货物、服务和电力的大量出口;美国的核电工业则提供了500多万个就业机会, 创造了1000多亿美元的税收收入。进入新世纪, 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核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核电产业的充分认识, 核电越来越受到希望增加能源供应多样性, 保障能源安全的国家青睐, 比如说, 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煤消费大国中国、美国和印度都计划大力发展其核电产业 (见图2) 。核电将在这些国家的能源比重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整个电力结构也将得到大的调整。

在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春天已悄然而至。2009年, 国家能源局根据新背景、新形势, 适时地对能源规划进行了调整, 提出: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由原来占电力总装机容量4%提升到5%。这意味着到2020年, 核电装机容量由原来的4000万千瓦, 提升到7500万千瓦, 而目前仅为907.82万千瓦;同时也意味着, 未来10年, 我国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潮, 资金投入估计将达万亿元之巨。但是, 一方面我国核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增量空间和可能;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按照现有的发展框架、发展模式和发展逻辑继续划延长线, 这个发展的空间就不能实际地为我们所占有, 发展的可能就很难转变为发展的现实。为此, 需要在我国积极发展核电之始, 从产业链的角度审视我国的核电产业发展及其创新问题。

(二) 核电产业发展的瓶颈:产业链视角

核电产业链是以核电产品的生产为主线, 围绕核能发电及其技术保障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不仅仅只是一项活动, 也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与创新相关的各组员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链条。核电产业链条是由相互影响的各个环节组成, 通过核电站将核燃料生产从事者与电网经营者联接在一起 (见图3) , 核电站是整个核电产业的中心环节。

从产业链的构成上来看, 我国核电产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流畅的产业链。核电的研发与装备各板块之间及核电装备制造业的配套服务链条尚未完全打通, 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产业链内组织体系较为松散, 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产业链条。核电产业链条的低强度, 甚至是产业链条的缺失, 已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与创新的瓶颈。

目前, 我国核电产业规模偏小, 建设成本较高, 且堆型分散, 缺乏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仍较低,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制造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一些关键设备和材料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我国积极发展核电实际为外国核能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三) 突破路径: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与构建

1、整合与构建核电产业链。

构建、整合完整的产业链条是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核电设备的国产化, 必须要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向设计、制造、供货、服务集成的目标发展, 需要核电企事业的有效整合。“通过成立专业运营公司, 实现核电机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由一家专业化的运营公司负责多家核电公司的多台机组, 使得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同时, 专业化的管理也有利于从各方面降低成本”。

2、以产业链为纽带, 整合核电科技资源。

我国自主创新最薄弱环节是技术转移和技术产业化的问题。核电科研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产业化应用, 这也是目前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 以产业链为纽带, 整合核电科技资源, 形成核电产业集群有助于扭转这一局面, 从而促进我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3、搭建合作平台, 构建核电产业创新网络。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驻香港高级顾问Thomas Hout教授认为:我国要想改善和更好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根据国际经验, 需要有四个方面的确保:一是搭建一个包括科学家、工程师、风险投资家、知识产权律师等密集且互动的“合作平台”;二是确立让科学家能够分享科研成果转化 (包括国家支持的科研成果转化) 而成立的新创企业的利润的制度;三是创新主体必须是大型企业 (他认为大型企业最具创新能力) 或集中于一个技术密集企业群中的创新企业群;四是强大的资金流将这些要素编织成一个创新网络, 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相互利益和互动机制。这同样也适用于核电产业创新方面, 在核电产业链条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正式的合同关系网络或者准正式的合作关系网络, 同时, 加强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和联系, 构建核电产业创新发展网络。

4、制度和机制保障。

虽然世界上已不把核电作为新兴能源产业, 但在我国却可以称为新兴产业。我国核电起步虽不算迟, 但技术主要靠引进, 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必然要求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 同时, 一些有色金属、造船、化工等企业纷纷介入核电产业, 参与制造和配套体系, 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核电产业蓬勃发展的要求, 这将促进核电产业在技术和体制上创新。核电产业的发展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积极促进核电产业市场化;通过对核电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以适应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核电科技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

摘要: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已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转变到“积极发展”, 甚至“大力发展”。发展的规模已由小批量建设阶段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在分析核电产业垄断性、竞争性、网络性、保密性以及配套半径等特性的基础上, 以产业链的视角审视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并提出突破路径。

关键词:核电产业,产业发展,产业链整合

参考文献

[1]、张磊.G8谋求建立新的能源合作机制[N].人民日报, 2009-05-25.

[2]、《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核电发展战略研究 (上) [M].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9.

[3]、高阳, 邹树梁.我国核电产业的垄断性分析及规制改革模式刍议[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4]、赵仁恺, 张伟星.中国核能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国土资源, 2002 (9) .

[5]、EIA.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8[Z].2008.

突破与制约 篇5

——市院民行科提高办案数量、质量和效率的经验和做法

【编者按】今年,省院党组提出民行检察工作“一体化”的工作思路,要求建立“以市院为主体,县院为协助,省院指导把关”的办案体制,力争突破办案“倒三角”的瓶颈制约。民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模式这一方面,我市民行检察部门已先行一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省院领导及省院民行处的充分肯定,并向全省民行检察部门推广我市的做法。

民行检察工作“倒三角”现象,是长期以来困扰民行检察工作的一个难题,我市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占全市民行检察人员20%的市院民行科人员,承办了占全市60%的案件;与此同时,基层院资源空置现象突出。针对上述情况,根据省院提出的“整合资源、审查下移”的工作思路,为缓解因“倒三角”而形成的工作压力,提高办案效率,市院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对全市民行检察部门实施“一体化”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

首先,打破级别管辖与辖区界限,由市院检察长任命各县(市)区院民行科科长为市院助理检察员,赋予他们独立办理二审案件的权限,并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备案,以此调动基层民行检察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制订民行检察工作《办案细则》,对办案环节尽可能地细化、量化、明晰化,使案件进展一目了然;设立专人跟踪监督每一起案件,做好“预警提示”,杜绝案件超期,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再次,对承办民行案件实行管理、考评、协调三位一体的制度。管理一体化,即实行办案人员责任制和分管科长负责制相结合,做到民行案件质量统一把关。拟决定抗诉或拟提请省院抗诉的案件,须提交市院民行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集体研讨决定,并经市院分管领导批准;以其他方式处理的案件由办案人员提出审查意见,经市院民行科科长审批,报市院内勤备案,定期接受质量复查评议。考评一体化,即变“管人”为“以案管人、以案带人、以案评人”的统一考评机制。“以案管人"就是主要从办案效率与办案质量等方面来审查干警的工作,案随人走,人由案评;“以案带人”是指通过办案实务、案例研讨、汇报等形式培养干警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促使他们潜心钻研业务;“以案评人”是指制订《办案人员业务考评表》,建立起干警量化动态业绩考评制度,客观、公正、公开地评价每位干警的办案质量和业务水平,起到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协调一体化,即民行检察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市院要及时召开工作会议,统一对外协调,疏通监督渠道;县(市、区)院查处案件遇到干扰和阻力时,市院应立即派人协助,并以市院名义牵头办案。

实施“一体化”管理机制一年来,我市民行检察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倒三角”现象得到缓解。去年全市民行检察部门共受理民行申诉案112件,其中市院办理44件,其它均为各基层院办理,大量的工作消化在基层,有效地缓解了市院的工作压力,使我市民行检察工作的各项指标考核,从2004年排全省第十八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十四位,首次进入全省中等水平行列。

2、业务水平普遍提高。因为各基层院都有了办案任务,也就有了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使得各办案人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业务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如云安县院在受理的13件案件中,发纠正违法检察意见书1份,提请抗诉2件,建议提请抗诉2件,办案三项指标均实现了零的突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罗定市院民行科科长周国清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其它各基层院的办案人员,通过办理案件,参加案件讨论等,业务水平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3、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提高。由于实施“一体化”管理,处理案件的时间大大缩短,消化了一批积案(有些是几年前受理的),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提请省院抗诉的案件支持率,2003年以前为零,2004年为57%,2005年为100%,办案质量明显提高。

突破与制约 篇6

[关键词]民生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现代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F12?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9-0001-06

一、民生经济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提出的命题

追求现代化是人类整体进化的原动力,它与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富裕的理想在本质上是一个事物在不同侧面的集合表现。由此出发,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实施以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结构、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中心内容的民生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正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盛,往往被视为是现代化建设内涵本质与外在特征的一个重要反映。

纵观西方“民生经济”研究的历史,“民生经济”早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传统理论主题。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英)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瑞士)布伦诺·S.弗雷(Bfuno S.Frey)、阿洛伊斯·思塔特勒(AloisStutzer)、(荷)普拉格(Praag)、 (荷)伯纳德·M. S. 范普拉格(Bernard M. S. Van Praag)、(美)纳斯邦(Nussbaum)、(英)萨格登(Sugden)、 (意)布鲁尼、波尔塔等众多经济学家以经济、社会、心理、制度等多个角度的研究,说明了西方社会旨在通过实施“民生经济”建立福利国家,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为经济发展与持续的社会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虽然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没有关于民生以及民生经济概念的直接表述,但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以强烈的民生情怀,深入分析了广大无产者的生存状况,并着眼于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措施,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解决民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指出:“当工人阶级自己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1]这里所说的“所有人的富裕”,就是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3]在这样的基础上,“民生”问题在获得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后,理想也将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当前我国民生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中国的现代化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体上涵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在经历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3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得到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民生经济问题全面升级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结构失衡在加剧。究其原因归结到一点,是民生状态的改善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日益加快,全球化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和重要的力量。这一时期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生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观世界各国,民生经济状况都是政府获得民众支持的重要依据。保障和促进民生,关系到人民对执政党的认同,带有鲜明的时代性。所有执政党和政府都必须根据民生经济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纲领。没有一个政党可以仅凭意识形态口号或虚幻的目标维持政治统治。谁无视民生经济,谁拒绝民生经济调整,谁就会被抛弃。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忽视就业扩张和收入公平,民生发展和社保制度“碎片化”, 导致社会问题激化和社会撕裂。民生经济的本质就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时代深刻变化给中国实现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提出的命题。也就是说,要着力探索现代化建设和推进规律,构建以民生为重点的新发展战略:着眼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鼓励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使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成果、切实受益。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应有更加深刻认识和把握,对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更强烈的自觉性。

二、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民生取向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仅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的,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的不竭动力。从根本上说,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生存、享受、发展、繁衍的需要。在这一意义上,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中国实现现代化取向要“以民为本”,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与目的所在。需要分析研究如何以民生为导向推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并把其作为主线贯穿于现代化推进的全过程。需要以实现现代化推进作为研究的主题,多维度探讨和剖析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取向。[4]

1.从物本转向人本的维度

中国确立民生取向,就是要把改革的目标从面向经济发展转向面向民生。30年经济体制改革客观上遵循的是物本逻辑,这种以物为本的改革展开逻辑掩盖和遮蔽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民生经济发展时代的改革目标则是解放和发展民生,在现有经济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推进民生发展,实现民生福利最大化。21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逐步从物本主义经济转向人本主义经济。当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使现代经济观念孕育着重大突破,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日益成为经济关系调整的首要原则,并且用于指导和评估我们各种现行制度安排和政策。努力使经济结构与收入结构同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提升,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更趋一致。分别从制定科学而先进的创新政策,加大对民生建设投入,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等方面进行考量比较。

2.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的维度

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进程,基本上是由经济改革主导推进的。从最开始的完全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体制为辅改革策略;再从计划与市场互相促进到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最后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莫不如此。经济改革优先于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服务于经济改革。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似乎越来越尖锐?而诸种矛盾和冲突恰恰发生在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产出都有了飞跃式的增长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不匹配上,或者说,政治改革在相当程度上落后于经济改革。抑或说,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承受社会冲突之重,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犹如中国发展之双毂,一大一小不均衡必将影响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甚至会使发展脱离既定轨道。[5]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发展失衡,这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体制、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越积越深。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例如,分配不公是制约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很多,表面上看,收入分配不公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和分配机制问题,但实质“收入分配不公主要是制度因素导致”[6],是一个政治体制机制问题。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过大,特权与腐败收入膨胀,以及国有垄断企业高管和员工收入过高,无疑和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密切相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是造成上述诸多分配不公的最深厚的制度根源。同时,民生问题凸显,与权力资本对于社会利益的侵蚀引发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失衡,以及基本制度的缺失和公众对公共政策缺乏正常的表达机制密切相关。尽管民生经济发展仍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政治体制改革也要肩负起修复和弥补前 30年政治改革缺项、漏项、力度不足及没有到位的使命。政治体制改革要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拓展空间,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构建新的平台和起点。从而能够促进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良性的互动循环,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3.从经济理性转向社会理性的维度

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取向已不能把单纯的 “经济人 ”,作为解释取向合法性基础的单一维度。要尊重社会理性而非单纯的经济理性,无论是经济改革抑或是政治改革都应由社会良知而非单纯经济理性驱动。应该肯定“经济人”假设作为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的高度抽象。承认“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并不能否定其不足或缺陷的存在。事实上,正是由于“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内在局限性,给人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后果。诸如:环境危机、经济危机、价值崩溃、普遍物化等异化问题。人是一切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里的人,既指的是个人,也指的是集体的人,全体的人。我们观照的逻辑起点是要把行为主体当作“集体人”、“全体人”、“社会人 ”、“生态人 ”,而非单纯的 “经济人 ”来对待。[7]它可以使我们反省所谓现代化的发展观,以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发展的意义、发展的方式,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从而反省我们人的存在价值,人的生命意义。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主体,本应追求的“社会理性”高尚精神目标消失不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蜕变为一种贪得无厌的物质占有欲,人的存在成为感官欲望的无限放纵,肉体的解放以牺牲、泯灭精神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人健康发展的需要,既造成人的异化,人成为了一种无止境的消费动物;反过来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又危及人的生存。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人类必然要从“经济理性”转向“社会理性”的发展。人不仅需要物质,从物质追求中求发展,更需要精神,从精神乐趣中求幸福。笔者认为,实现从“经济理性”转向“社会理性”的转变,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化发展取向,而是在建构和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体现了对人类社会步入持续、和平、健康而秩序的发展轨道的追求。而要达到这种追求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实践中让人实现从“经济理性”到“社会理性”的转变,并把其处于法律制度的限制与调整之中。

三、民生建设中市场化影响考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是市场化不断推进的结果,民生的改善和保障也无法回避市场化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只有把民生的改善和保障研究置于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变迁的大背景中,才能更客观地解读、更明晰探究民生的改善和保障的发展现实。市场化过程的试错性与市场化过程的非规范性以及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惯性决定了民生建设发展的复杂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对民生建设水平提高的贡献固然重要,但其作用还是在相关制度环境下发挥出来的。基于对现代化推进、市场化条件和民生保障改善三者之间交互关系分析,对市场化条件与民生建设水平提高因素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正是中国市场化过程孕育了民生建设转型升级动力出现的环境,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其驱动效果会逐渐加强。因此,中国民生保障改善制度方案和政策措施应是,不仅仅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更重要的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市场失灵加以充分及时的补救、较正、修正和调整。如何减少“市场化”过程本身存在的失误及其对民生建设发展的影响。中国“市场化”过程本身是试错性的,要摒弃“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制度创新。

应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生建设有着多重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民生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虽然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主体多元型经济,因而很难完全避免商业投机行为。但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其运行秩序要求在保障和发展民生之中实现,所以民生必须介人到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充分的调控作用。人们选择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在人们选择目的中,就已经包含了民生建设上的根本要求。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民生经济,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需要民生经济的支撑。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将日益成为民生建设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民生经济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市场经济与民生经济理应可相互促进、共同生长。自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我们在大部分时间内一直把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放在不断增加存量和提高增量方面,忽视了对民生经济问题的关注。这种忽视,一方面它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发展进程,另外一方面,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带来许多困难。把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转移到发展民生经济方面,要求我们在考评各地经济发展成果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等显性经济指标,更应关注老百姓普遍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没有对涉及百姓普遍利益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就不会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而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就不会有以发展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国家开始强调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时候,它其实在提示我们,市场经济的核心应该是民生经济。衡量的标准,应从百姓对日常生活的满意程度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应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发展内容,进行重新反思。“市场经济建设仍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8],促进民生经济和市场化建设是有密切关系的,没有市场机制是不行的,不能单纯的说促进民生经济,而忽略市场化建设。问题在于能否利用市场经济破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交换不公,住房、就业、教育、就医等民生和公共事业领域的行政和单位垄断造成的交换不公,各地区之间因资源、区位和领导力等因素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各单位因产业行业性质和收入不等形成的收入差别等等,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等民生目标,这是对我们政治智慧的最大考验。[9]

四、现代化进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约突破

针对现阶段中国现代化推进实际,全面剖析有可能出现的民生难点、热点问题。尤其是要预警那些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有可能被放大的民生问题。努力寻求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制约的突破口。基于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制约的突破主要有三个方面:?摇

1.民生问题背后关联的是社会公平和正义

民生问题体现了人民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诉求,“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点。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老百姓的怨声就不至于很高;如果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呼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凸显的焦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老百姓幸福指数提升不快的现实绝不能小视,如果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以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畸重畸轻,居民总体收入高度不平等,贫富差距悬殊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最低工资过低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特权与腐败收入膨胀、官员特权利益在不断固化和强化,腐败上升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设租寻租行为司空见惯等,无疑和我们现行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密切相关。收入分配不合理与社会的不和谐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些发达国家基尼系数比中国还高,但也没有听说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其区别就在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政府职能错位,是造成上述诸多分配不公的最深厚的制度根源。民生问题虽然和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它本质上需要体现并注重社会价值,如权利平等、社会公平等。因而,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不能把经济性价值放在首位,而应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社会性价值出发,从公平正义出发。

2.民生问题凸显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为问题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长期存在,政府这个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长期以来都是按照两种不同的体系对城市与农村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偏向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公共财政转移制度不完善是致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政府为了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总是会存在着利用政策倾斜的手段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剪刀差”现象,明显的政策偏向与城市地区,导致了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偏向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得公共财政资源大部分投向城市地区,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农民切身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实现和满足。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也是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把经济指标等同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大搞“形象工程”,以GDP论英雄、追求表面业绩、好大喜功、政府行为短期化,使得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非人民所需,最终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不足,农民缺乏自我供给的经济能力支撑,出现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政府间权利划分不清是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在现代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相当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公共服务短缺相关联。为此应当充分估计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对化解社会矛盾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内在要求。

3.民生经济呼唤着国家的制度安排

民生问题背后关联的是国家的制度安排。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的决策与监督机制,把关注民生落实在决策中,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监督保障关注民生决策的贯彻执行。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从而切实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改善、保障民生就要借助于政府与社会的力量来构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后面直接反映着政府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念,也反映着一定时期的政府的政策导向,这些都是其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在现代民主政治的语境下,一个政府如果在民生方面长期存在制度建设的缺陷甚至是空白,或无力作出制度安排以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便不可能获得合法性,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在当今的中国,民生问题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折射着政治体制、政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治制度问题[10]因此,围绕民生的制度安排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设计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价值的取向问题。

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也是民生和谐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在制度安排上由于历史等原因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制度建设的缺陷甚至是空白是造成当前民生问题日渐突出的重要原因。如民众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不能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权力资本”对社会利益的不合理划分,造成富的更富,腐败致富。房地产问题,医药问题,乱收费问题往往都有官商勾结、政治腐败问题;还有中央、地方及部门争利,致使在房地产领域中央调控失灵等等问题,都不能不说与制度有关[10]。因此,我们应当将民生问题看成是现代化推进中长远制度安排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尤其要加快那些对于改善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落实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

在按照这样一种思路来构建完善关涉民生的各项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问责制度和评价机制。制度安排需要明确责任,责任又只有可以被监督、问责、考评才能真正落实。在民生语境下设计中国地方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指标体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地方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应该包括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居住条件、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情况,劳动力就业情况、社会保障覆盖情况、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情况、政府公共民生投入情况、人际关系和谐情况、劳资和谐情况、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情况等等。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抓手

民生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政府应围绕民生建设目标,由浅及深逐步推进。就近阶段目标来说,其路径抓手为:

1.加快各地各类民生幸福工程进程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尤其要把农民收入增加作为居民收入倍增的重中之重。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剔除价格因素实现倍增。要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务”。努力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GDP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确保困难家庭不因物价上涨降低生活水平。

2.刻不容缓转变现有发展方式

中国正处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中国工业结构仍然倚重偏轻,部分高耗能行业高位增长,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形成较大压力。一些新增项目的投产,使部分地区通过加大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所形成的节能量有可能被抵消。随着生产要素供给成本优势的减弱以及环境成本的加大,加快转变现有发展方式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3.构筑“三业并举”、“三轮驱动”格局

全球产业结构正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传统工业化道路已难以为继,但是工业化的步伐也不能停滞。适度经济增长是中国人民的当下福利,要在保证适度经济增长前提下,使“制造业”、“服务业”、“民生产业”三者在更高市场化程度上相互促进、融合。目前,中国仍处在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民生产业交错发展时期,需要构筑“三业并举”、“三轮驱动”格局。[4]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民生产业发展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说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要在保证适度经济增长前提下,使三者在更高市场化程度上相互促进、融合。中国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发展民生产业,加快完成由“制造立国”到“服务强国”和“民生安国”的转型。

4.发挥“后发优势”和减少“后发劣势”影响

近年来,中国后发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学习和追赶先发地区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绩,整体上看,后发与先发地区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在拉大,后发劣势有强化或显化的趋势。“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起作用。要想方设法促使后发地区“后发优势” 更多释放,而把其“后发劣势”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对于后发地区,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模式模仿实现快速发展。但是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创新的能力在后发地区往往比较欠缺,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因此,除注重内生动力培育外,政府要发挥在中国区域协调互动中的主导作用。先发地区要释放更多的辐射带动力,加快产业集聚化进程,后发地区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内生动力,融入先发经济板块。[4]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4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

[4] 蒋昭侠,БЕЗРУКОВА Татьяна Львовна,蒋?摇随.中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民生取向视角的考察[J].当代经济管理,2012(2):50-54.

[5] 杨英杰.重视解决我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冲突[N].中国经济时报,2010-12-06.

[6] 温家宝.收入分配不公主要是制度因素导致[EB/OL]. 新华网,2011-02-27.

[7] 赵凌云.民生发展时代的改革逻辑与改革框架[EB/OL].Explore/44/3/201010,2012-03.

[8]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出版社,2011.

[9] 陈红太.改革不能做成一锅夹生饭[EB/OL].http://www.ptxw.com/ptjst2010/news/1345.shtml.

农产品电商亟待突破物流制约 篇7

企业齐发力

“整整3天才到货, 原本新鲜的水果已经变得不再莹润亮泽, 根本不‘鲜’”, 买家连连抱怨。记者得知, 这箱樱桃需要通过汽运的方式从运城临猗县一个村庄发货, 中转太原, 再通过航空才能运往深圳。漫长的路途, 让新鲜水果变了质。

吃到新鲜的果蔬, 是每个老百姓的愿望;提供新鲜优质的货源, 是每个果蔬生产企业的夙愿。而作为“纽带”的物流, 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还严重制约了生鲜产品的发展。很多电商的发展确实受制于物流, 如何保证生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鲜嫩, 让不少人的思维碰了壁。想要绕过这道“沟坎”,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从事农业互联网的电商田永亮说, “现在的商业模式除了传统的零售、团购和采购大户直购的方式外, 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电商发展, 并开辟了电商渠道。因本身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 让有效信息快速传递的同时, 使交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大大提高了效率, 也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利润挤压, 从而改变了全产业链的运行轨迹。”

眼下, 产品链条可溯源化、种植生产高标准化和销售渠道全网络化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行趋势。田永亮表示,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载体, 它的产品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一种接地气的服务, 将来互联网最大的竞争一定是服务, 这不仅是一种潮流, 更是一种趋势。”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试水后, 店面对接、地面扩展、推广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让田永亮倍感欣慰。他坦言, 他将延续线下商务与线上互联网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尝试,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变化。

时下电商在生鲜运输业兴起, 如何突破物流和冷冻链的制约, 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5月28日, 山西省首届安全绿色农畜产品展示采购节暨农餐农电农消农社农超农技农金对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西太原拉开帷幕。直采直销的模式是否能够行得通, 让更多的人翘首以盼。

据山西省安全绿色农畜产品直供联盟秘书长李晓薇介绍, 联盟组建旨在缓解全省农畜产品销售难题, 减少农畜产品流通环节,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适当降低酒店和企业、院校、医院餐厅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构建安全绿色农畜产品直供通道。目前联盟已与省城20余家大中型酒店、太重集团、中化二建、汾西机器工业集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拟定了购销协议。联盟将依托山西汽运集团旗下迎泽物流有限公司, 利用其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点、分拨中心和资金平台, 为全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提供优质、快捷、安全的物流服务和交货结算业务。

李晓薇告诉记者, 联盟未来的目标是在3~5年内, 在全省确定10 000个农村合作社、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直供基地, 产品直供至1 000家酒店餐馆、1 000个企业职工食堂、1 000所大中专院校和寄宿制中小学餐厅、1 000家医院食堂、1 000个居民社区、100个景区, 等等。同时, 还将依托全国各地晋商会, 在山西省外开设100个山西安全绿色农畜产品直供样板店。

政府扶一程

2012年,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8.1万亿元, 网络购物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一年人们的消费模式开始转变, 众多食品电商平台开疆辟土, 农产品战略目标逐渐被重视。

主管电子商务的山西省商务厅将“电子商务进农村”列为2015年十大行动计划之一。其主要内容是重点建设县、村两级电商服务体系, 开展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县试点工作, 开展“草根创业, 电商创新”活动。目标是在3年内, 将山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30%以上;同时, 建立县、乡 (村) 二级电商服务体系, 发挥本土农村电商平台优势, 积极对接龙头电商企业, 支持开发农村市场, 支持电商企业与骨干流通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上通道, 力争2015年建设50个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 000个村级建设电商便民服务点, 用3年时间完成山西省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 山西省商务厅近日对该省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推荐名单进行了公示。其中, 有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县的垣曲县、静乐县、左权县、兴县、武乡县、陵川县, 还有电商条件较好的侯马市、清徐县、太谷县。

据了解, 山西省农业厅2015年4月9日也制定下发了山西省第一部《加快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是依托山西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 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培育多种电商发展模式, 打造农产品电商销售龙头企业, 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

田永亮说:“当下,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涌入市场, 更多人愿意通过O2O电子商务平台, 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而政策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让高品质的商品和信息快速输送到农村, 再把优质农产品信息输送给城市, 实现利益共赢的局面。比如山西的‘乐村淘’就做得很不错, 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农业电商做大做强。”据了解, “乐村淘”是以“走进农村”和“走出农村”双O2O模式, 通过整合目前村镇已有的小卖部, 将更多更好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村里的实体体验店输送到农村, 让农民买到安全、放心、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 村民们也可以通过“乐村淘”把当地的农产品高效输出, 从而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 让农民有方向性地种植农产品, 增加收入。

物流撬动发展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物流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 企业也加快在农村物流市场的布局, 譬如, 阿里巴巴、京东、申通、顺丰等多个企业竞相在农村设点布局。由于农村的物流网点辐射区域面窄, 加之物流速度与服务水平也常常饱受诟病, 让不少农民只能“望网兴叹”, “直呼伤不起。”

如何才能够双管齐下, 把相对成熟的城市物流引入农村, 同时撬动农业电商的杠杆呢?一些电商、物流巨头们开始“蠢蠢欲动”, 纷纷下水试水。据了解, 2014年10月, 阿里集团首先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 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 建立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则在2014年11月建立第一家基于农村电商的“京东帮”服务店。2015年, 京东以大家电送货、安装和售后服务为特点的“京东帮服务店”触角已经能够覆盖近6万个行政村。

记者从阿里的官网上了解到, 2013年5月成立, 由阿里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以及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商业巨头们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 目前已经发展了2万个网点, 通过数据驱动的云供应链协同平台, 让“天网”接“地网”, 天地联动。

突破与制约 篇8

一、建设用地计划

内蒙古地域辽阔, 人口稀少, 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和总的开发程度、强度均大大落后于东中部。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和国内市场的强力拉动下, 内蒙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加速, 建设用地量迅速增加, 而国家基于年度性《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给我区的建设用地 (包括工业用地) , 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区内各盟市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局面。

乌海市到2020年末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是215平方公里, 但目前乌海市的实际建设用地已达到249.5平方公里, 已超过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达指标34.5平方公里。全市2011年下达用地计划指标3平方公里, 实际需要至少13平方公里, 满足率只有23%。海勃湾区2011年下达用地指标1平方公里, 实际需要3.3平方公里, 缺口2.3平方公里。

巴彦淖尔市2011年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为6.9平方公里, 而市里摸底了解的当年全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量为24平方公里, 加上2010年未能消化的“批次和单选项目用地”7.24平方公里, 2011年全市共需项目建设用地31.24平方公里, 满足率仅22%。临河区保税物流园区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 先后投入5亿元收储土地20553亩, 但至今仅报批8756亩, 到今年5月份仅有4260亩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今年以来该园区共有17个项目合计2005亩土地完成了报批组件工作, 但因没有建设用地指标无法上报。

鄂尔多斯市到2020年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3.68万公顷, 而该市2010年建设用地总共规模已超过此数。按照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未来10年, 该市已无地可用。而实际上, 该市每年至少需要新增建设用地1万公顷。正是因为建设用地紧张, 2010年全市共有总投资约679亿元的13个亿元以上项目无法落地, 城市发展空间也因土地指标受限而受到制约。2010年准格尔大路新区需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 但根据国家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只能得到1.3平方公里, 用地满足率只有7%。

另据《自治区全面整顿锡盟矿业开发秩序工作组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锡盟违法用地面积近3.6万亩”。呼和浩特市、满洲里市等盟市和地区, 新上企业到了后半年则几乎无地可用。

针对建设用地短缺问题, 巴彦淖尔市调查研究以后的结论是:本市“新增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和用地指标严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包头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后认为:“工业土地指标不足, 已严重影响本市项目投资落地”。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受制于建设用地的状况已十分明显, 不解决这一问题, “十二五”期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城镇化进程等一系列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污染物排放指标

为切实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承担必要的国际义务, 国家从“十五”开始对酸雨和二氧化硫排放进行区域性总量控制 (简称“两控区”) 。进入“十一五”以后, 基于新建火电厂大量分布在原有两控区以外, 二氧化硫排放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的事实, 国家将两控区范围扩大到了全国。2006年, 国家正式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其中原两控区的“酸雨”指标改成了“化学需氧量”) 。

该计划明确:“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排放基数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结果确定。计划到2010年,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

按照上述计划, 国家核定的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29.7万吨和146.5万吨, 2010年排放总量分别是27.7万吨和140万吨, 2010年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6.7%和3.8%, 均大大低于全国10%的减排幅度。仅从这一点来看, 已经得到了国家的照顾。但从“环境容量”的本来含义和总量控制的根本目标, 并结合地域空间范围来看, 内蒙古等西部省区发展受制于国家“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现实状况和作为国家减排计划地区性平衡牺牲者的角色十分明显。

这是因为:环境容量本是地域空间概念, 地域面积、空间体积越大, 环境容量也越大。即使考虑西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现实, 广袤的西部也应比东中部有更大的环境容量, 而其中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六省区, 土地面积合计为464.6万平方公里, 分别是东部六省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的5.4倍和中部六省 (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的4.5倍, 其环境容量自然也应是东中部相应六省的数倍, 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应大致与此对应, 但事实却恰好相反, “计划”实际分配给西部六个省区的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总量为404.4万吨, 仅为东部六省625.4万吨的64.7%, 中部六省的531.6万吨的76%;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总量为186.1万吨, 仅为东部381.4万吨的48.8%, 中部321.8万吨的57.8%。

再以单个省区比较来看, 中部的山西、河南、湖南和东部的河北、山东、广东, 面积分别只有内蒙古的13%、14%、18%和16%、13%、16%, 但“计划”核定的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却分别为38.7万吨、72.1万吨、89.5万吨和66.1万吨、77万吨、105.8万吨, 分别是内蒙古的130%、243%、301%和226%、391%、356%。2010年的控制量分别为33.6万吨、64.3万吨、80.5万吨和56.1万吨、65.5万吨、89.9万吨, 分别是内蒙古的121%、232%、291%和203%、236%、325%。二氧化硫排放的计划指标也大体与此相似。这就意味着内蒙古等西部省区是在与污染程度远比其严重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东中部省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国家减排照顾的, 同时也说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背离“环境容量”科学含义和部分地失去推动清洁发展效用的同时, 也人为地给尚处开发建设启动阶段的西部造成了远大于东中部的环境压力。这种违背实际环境容量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给内蒙古工业发展造成的制约, 不亚于建设用地。

三、节能降耗政策

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就近发展能源重化工业, 是国家基于经济合理性、发展科学性而进行产业布局的基点, 如“西电东送”就是国家基于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提出并实施的强制性工程。

作为上述产业布局的成果之一, 内蒙古自2002年以来的电力装机平均每年以700多万千瓦的速度增长, 煤化工也以平均每年百万吨的速度发展。这些行业尽管普遍采用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装备, 但每万元产值的能耗仍然是东南沿海玩具、服装、食品等轻加工行业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这就形成了特殊产业结构条件下内蒙古总的能源消耗量和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双高的特点。

从全国的角度看, 这种能耗的“双高”是产业分工的必然, 是国家总体“降耗”的需要。对我区在能源输出、能源消耗、资源减少等方面对全国的贡献, 以及在生态恢复、环境建设、排放减少等方面的承担, 国家、受益地区理应通过转移支付和市场方式予以补偿, 但现在除国家有部分转移支付外, 尚没有受益地区的价值反哺, 电力价格也完全由国家按照“高来高走, 低来低去”的原则决定。不解决这一制度安排问题,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

突破与制约 篇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在党中央 “三农”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提升,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业的总体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撑,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已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其重要标志是:2007年我国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40%,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小于40%,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正由过去主要依赖人力和自然资源,转变为依赖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增机、育人、减员、增效、节约、环保,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2]。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机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产量增长了1.68倍,生产能力连续跃登2000,3000,3500万t等3个台阶,2007年达到3965.5万t,2008年有望突破4000t。目前,该省年均向省外调出商品粮2500万t以上,占全国省际间可调配商品粮总量的18%,成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t的5个省份中唯一可以向省外大量调出商品粮的省份[3],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经济大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黑龙江省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黑龙江省属边远欠发达省份,虽然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虽然是农机大省,但还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的门槛前徘徊;虽然具有巨大的粮食增产潜能,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虽然农民收入年年增加,但还远未达到小康的程度。是什么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快速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还有哪些制约发展的“瓶颈”有待突破?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和省情出发,从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黑龙江省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因素,对于探索又好又快发展现代农业之路非常必要。

1 农业的现状与优势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资源丰富。全省现在耕地1166.95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9.56%;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66hm2,劳均耕地1.22hm2,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均居全国首位。黑龙江农业最大优势是拥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连片,适合大型机具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而且该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上,黑土耕地面积988.0万hm2,占东北地区黑土耕地面积的63.9%,占全省耕地总面积84.6%,土壤质量较好;土地后备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温差明显,是我国优质农产品主产区。二是农机化程度较高。2007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785.3万kW,农用拖拉机113.88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占33.52%,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03%。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10位排序统计上,黑龙江省大型拖拉机数量、机耕面积和机械化水平、机播面积和机播水平,以及机收面积等6项指标位居全国第1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机收水平位居第2位,小型拖拉机数量、农业机械原值位居第6位,农业机械总动力位居第7位,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数量、农机总投入位居第8位[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32元,农业机械化具有较强的基础实力。三是粮食增产潜力巨大。黑龙江省现有耕地中有2/3左右是中低产田,同等条件下粮食单产农村与农垦相比,每公顷小麦产量低0.75t,大豆低1.5t,玉米低2.25t,水稻低3t[5],单产差距较大。只要在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增加投入,即可以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四是绿色食品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2007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面积达到312万k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6.73%[6],同比增长12.8%,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全省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20.13万hm2,为全国最大。经过认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3种产品为全国最多,其中绿色产品1200种[7]。这些绿色农产品突出了黑龙江农业的特色,扩大了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和市场份额,推进了订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五是拥有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垦区。黑龙江农垦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65万人口、44.8万名职工经营着239.1万hm2土地,2007年粮食产量达到1246.4万t,商品率达到87.9%。垦区农机总动力519.3万kW,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9万台,小型拖拉机7.7万台,联合收割机1.49万台[6],它以占全省约20%的耕地、6%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占全省50%的商品粮。垦区建立了158个现代农业装备作业区,农机装备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以上,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对全国特别是对黑龙江具有极大的牵动和示范作用。

2 农业面临的形势与环境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8]。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由于城镇化过程的推动,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商品粮供应人数和范围相应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和农产品能源化利用趋势的加快,国际粮食市场剧烈动荡,粮食需求增加、库存下降、供需平衡总体偏紧,对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与价格的稳定造成了愈来愈大的压力。近年来,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民得到了实惠,黑龙江省农业处在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但由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抵消了相当一部分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农民种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增产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城乡差别继续加大。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低下,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有所恶化,农业的水利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很高,但仍然是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慢。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受现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制约,农业的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家一户小农经济靠天吃饭方式根深蒂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产业单一,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比例失调,特别是养殖业和加工业落后,产业链条短,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和创新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使之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则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制约黑龙江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3.1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小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新时期,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冲击下,落后的、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方式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2007年黑龙江省乡村人口1762.9万人,占全省人口46.1%。其中农业就业人口798.7万人,占社会就业人口的43.7%,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675.1万人,占乡村人口的38.29%[9]。人均经营耕地仅为0.66hm2,规模虽然在全国最大,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要求土地规模经营,集中连片,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其前提就是土地必须集中连片,只有集中连片,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大型机具才能发挥作用。而当前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法律上规定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实际经营权归农民所有,土地集中连片必须经由农民自愿。在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和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最担心的是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的原则使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方面不能发挥基础性作用;陈旧落后的小农意识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创新实践,国家的意志和农民承包土地的自主经营权难以协调统一[10]。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村的土地规模经营问题。

3.2 农业基础设施和条件落后

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生产设施建设,如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设施建设;以农业科技和农机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支持体系建设,包括农业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机合作社、农村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以及商品粮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设施和防护林建设;以完善农村社会体系为重点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农村教育、医疗服务、公共文化、社会保障、乡村交通以及农村生产环境和气象基础设施等。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看欠账较多,即财政投入能力较低、突出表现在中低产田治理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陈旧等。全省耕地总量虽居全国前列,但旱涝保收田仅占耕地面积1/7,在全国排名跌出10名之外[11]。中低产田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2/3,旱涝等灾害成灾率高达75%,比全国平均值高出30个百分点。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使大面积耕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由于传统的灌溉技术落后,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措施未能大面积推广,渠灌水利用系数低,平均在0.4左右,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农业用水损失浪费严重。在水土流失方面,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78.2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3%,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566.5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8.55%。全省地表水截流能力不足20%,调控能力仅为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20%,大大低于全国40%的水平。由于多年来水土流失,黑土层已由开垦之初的80~100cm减至现在20~30cm,有的已现“破皮黄”,每年至少少收粮食250万t[11]。据资料显示,近20年来全省耕地肥力普遍退化,地力下降。有85%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平均降幅为20.83%,且呈持续下降趋势;耕地养分失衡,缺素面积日益加重。全省100%的土壤氮系库容亏缺,缺铜、缺铁和缺锰的土壤分别占26.9%,23.1%和19.2%,还有67%的水田缺硅,北部大豆产区普遍缺硼和缺钼。由于长期掠夺式生产,加上使用小型拖拉机耕作,使耕层变薄、变硬,犁底层上移。目前,黑土层厚度小于20cm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5%左右,耕层土壤容量一般在1.2g/cm3左右,犁底层厚度平均达到10.5cm,犁底层土壤容重平均1.56g/cm3,导致耕层与心土层养分、水分疏通的“中梗阻”现象发生,耕层土壤库容量变小,抗逆性差,涝旱频生[12]。此外,黑龙江省盐碱地面积由1982年的23.33万hm2、涉及17个市县发展到目前的57.1万hm2,而且每年以1%~1.4%的速度增长,作物减产幅度30%以上。土壤沙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11.9万hm2扩大到目前的28.6万hm2,仍有强动东移趋势。西部草原因过度放牧开荒,使固定沙复活,沙化面积东移,齐齐哈尔部分市县已呈沙进人退之势。此外,全省土壤酸化面积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单一大量施用化肥,全省耕地土壤酸化面积达433.33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37.13%,致使作物病害大量滋生,大豆根腐病明显增加,减产严重。由于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城乡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大量向农田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造成大面积耕地的显性和隐性污染。目前,全省仍有20.8%的农田灌溉水、25.5%的耕地和19.8%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耕地已无法耕作,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全省中低肥力的耕地面积已由“八五”期间的62.4%上升到目前的66.6%,因此形成了显著的产量差异,一半以上的粮食产量由只占耕地面积1/3的高肥力耕地提供,高、低肥力耕地单产差异平均为1.95t/hm2[12]。

3.3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粮食产量每年已接近4000万t,商品量超过2500万t,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仅占农户总数的14.4%,而发挥作用的只有1/3[13]。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遇到大旱大涝,粮食产量就会大面积减产,发生较大波动。在农村许多地方,包括各级农业部门的干部群众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上,固守原有的观念和模式,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开放、竞争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2006年底全省共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9655个,其中乡级作业组织323个,村级1921个。在乡村两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中,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440个,承包经营的653个,股份或股份合作制616个,其他合作组织544个;农机大户7402个,其中固定资产在10~15万元的5850个,占79.03%,15~20万元的950个,占12.83%,20万元及以上的602个;还有个体农机户65万个。2007年黑龙江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03%,比上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1.1万个,全年农机田间作业总量达到7.5亿标准亩,农机收入110亿元,比上年提高了25%[14]。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牵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经营规模小,服务功能和实力不强,服务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此外,农机科研、生产、推广、流通、维修、培训等部门存在脱节、虚位现象,没有形成全力,也影响了农机服务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3.4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虽然黑龙江省农机总量、装备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规模,从农业生产对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以及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角度来看,现有农机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省农村大中型拖拉机38.18万台,动力927.3万kW,平均每台大中型拖拉机动力为24.28kW,其中58.8kW以上拖拉机1.8万台,73.5kW以上的拖拉机数量很少。小型拖拉机75.7万台,动力820.3万kW,平均每台小型拖拉机动力为10.83kW,可以看出动力规格更小。在动力结构上,小型拖拉机仍是主体,其数量是大中型拖拉机的1.98倍。对于黑龙江这样一个土地连片的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这样的动力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以大功率拖拉机为主要作业机型,按每台大型拖拉机负担266.66~333.3hm2的作业面积计算,考虑到黑龙江省“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土地状况,以及去除耕地中不适宜大型拖拉机作业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区、草原区、水田区等,至少还需要1万台73.5kW以上大功率拖拉机,还要考虑现有拖拉机的报废与更新,所需的数量可能会更多。只有使用大功率拖拉机,才能从耕作制度的层面上解决深松作业标准化的问题,才能彻底打破犁底层,提高机具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规模化与标准化作业,从而改善土壤形状,提高耕作质量,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很明显,土地分散经营造成了大型机具作业难以发挥,应当指出,重点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并不是不要中小型机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农村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黑龙江省以大型农业机械主体,大中小型相结合的局面还将存在。只是要通过农机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以及土地流转示范试验区的应用与示范,逐步扩大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领域,同时通过壮大农机作业合作组织,开展场县共建和跨区作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为调整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另外,现有农机装备高端产品少,低速、高耗能产品居多,科技含量较低,产品可靠性较差,售后服务不到位。农机装备在不同生产环节和作物上发展不平衡。水田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机收水平低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经济作物机械化、青贮饲料收获机械化才刚刚起步。农机化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在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的发展相对于种植业机械化处于落后状态。除了技术原因之外,黑龙江省经济欠发达、农业初级产品多、乡镇企业少、加工能力弱、龙头企业少的状况也给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4 又好又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和建议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的高科技农业,是包含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农业,是有着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深刻内涵的农业,是实现规范化、产业化进而融入新型工业化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黑龙江省既然有发展农业的雄厚基础和条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农民发展生产致富的积极性,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4.1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既是对30年农村改革政策的传承,也是对新时期农村深化改革的创新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任何政策都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变是绝对的,不变只是相对的,变与不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农村经营体制。要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中的作用,下决心抓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有计划地培训农民,使农民能够离土离乡,转得出,用得上,稳得住,加快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要在土地流转中形成农民致富的长效机制,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而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条件。目前国家农业补贴主要体现在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上,但这只能看作是现阶段过渡性的政策支持。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出发,应当把国家的财政优惠政策进一步倾斜到补贴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上来,一是给流转土地的农民以补贴,再就是给土地规模经营者,特别是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民以补贴。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支持,引领土地依法、有序、自愿流转。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土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4.2 强化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设

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是黑龙江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道路过程中在农村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创举。自2003年至2007年,全省已发展到803个。原计划“十一五”末期达到1000个,但是到目前已经达到1100个[15],发展势头强劲,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前景。农机作业合作社以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核心的股份制或股份制合作运行体制和先进机制,代表了未来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它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的新鲜经验,有效地破解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又难以联合的难题,通过土地、机具等生产资源的整合,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最佳组织方式。抓好农机作业合作社,关键是要在完善和创新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按照市场需求,尊重农民意愿,疏导农民观念,让事实说话,用典型示范,加强政府服务,减少行政干预。要把农机作业合作社办成与每个股东利益攸关的经济实体。因此,要在农机作业合作社组建之初,通过竞争确立合作社的依托主体,在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增强合作社的活力,使其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抓好了农机作业合作社,等于抓住了农机作业服务社会化的核心,使土地规模经营有了可靠的保障。应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4.3 从战略高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不可能大量增加耕地的情况下,要在3~5年内把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4000万t提升到5000万t,即增产1000万t,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目标,这是一个关系国家粮食全局的重大战略工程。实现这个目标,前景光明,难度很大。必须增加财政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作为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工程,列入国家和省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势在必行。这项工程投资巨大,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谋划长远,只靠本省和农民的投入是根本不可能的。要像建设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速等重大工程一样,重视黑龙江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议国家列重大专项予以支持。事实非常明确,在全国各粮食主产区中,只有黑龙江的粮食能够调得动,供得出,上规模。实现这个目标,只有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好,才能形成粮食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商品粮战略基地的作用。

4.4 在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这是近6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任何先进的农业技术都要以机械化为载体,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就是机械化、水利化和信息化,要实现农业多学科、多领域先进技术的配套集成。因此,应当抓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粮食生产、大功率拖拉机配套和关键生产环节,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装备更新要立足国内省内,通过振兴农机制造业,建设农机强省。要进一步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在发挥现有装备作用的同时,要淘汰落后产品,强制报废耗能大、污染环境、作业性能达不到生产技术要求的装备,对新型农机装备加大补贴力度。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机械化实施玉米小垄密植、通透密植栽培,水稻旱育稀植标准化、新基质旱育秧、“三化一管”栽培,大豆窄行密植、“垄三栽培”,小麦“早高密”、“两秋一密”栽培,马铃薯大垄密植栽培等5大作物的10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5],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5 结论

突破与制约 篇10

一、积极主动, 全力推进

2011年8月,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家养梅花鹿产业的意见》明确, 由省卫生厅牵头, 负责与国家相关部委协调, 争取政策支持, 开展试点, 促进梅花鹿产品进入食品。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推进工作小组, 隋殿军厅长亲任组长, 刘中正副巡视员任副组长, 相关业务处室参与, 确保了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构到位、经费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厅领导多次带领推进小组人员赴京, 向国家卫生部监督局以及卫生监督中心汇报情况, 寻求解决途径。邀请卫生部有关专家来我省参加辽源市召开的梅花鹿产业发展推进会议, 组织召开多次研讨会和论证会, 从不同角度听取专家、科研单位、有关企业建议和意见。多次深入养殖基地、企业走访调研, 听取有关梅花鹿产品开发利用方面的诉求, 征求推进工作意见。

二、科学运作, 成功突破

上一篇:管理系统平台下一篇:《我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