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的现状

2024-09-05

德育课程的现状(精选六篇)

德育课程的现状 篇1

1 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关于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 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下是3种代表性的观点: (1) 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 (2)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 隐性德育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 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 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 (3)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

以上界定都是从某一层面触及到了隐性德育课程的本质, 但没有包含其所有内涵。主要分歧表现在:第一, 隐性德育课程是否具有计划性。第二, 关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发生范围。有些学者认为, 家庭、社会也有德育的职责和功能, 因而也应该作为一种教育因素包涵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当然, 差异中也存在这一致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影响方式上讲, 认为隐性德育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渗透的方式影响学生的。第二、从发生机制上讲, 强调隐性德育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第三、从表现形式上讲, 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非学术性的, 是指那些正式课程以外的、无法评定其结果但又确实会对学生道德成长发生影响的各种教育活动。

在此, 笔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它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无意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 为达到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的目的而选择并不断重组文化的序列。它既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更是学校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隐性德育课程构成要素的分类

隐性德育课程作为一种多样化、全方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课程形式, 是德育课程体系中覆盖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组织形式。也正因为如此, 对隐性德育课程构成要素的划分存在诸多分歧。第一、从存在领域角度, 将隐性德育课程划分为物质—空间类隐性德育课程、组织—制度类隐性德育课程、文化—心理类隐性德育课程。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也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一种划分方法。第二、从文化类型的角度, 采用物质、精神二分法将隐性德育课程分为物质环境类隐性德育课程、精神环境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第三, 从主客体的角度, 分为两大类:一是主体性要素即存在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双主互动”之中的要素, 另一类是客体性要素即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的要素。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划分方法外, 还有一些其它的划分, 如:按德育内容所依托的载体不同的两分法及魏贤超的六分法等。在以上划分方法多样性的背后, 其实隐含着从物质、制度、精神层面上, 从静态、动态里, 从有形、无形中做出概括和区分的共性。

3 隐性德育课程开发设计的研究

3.1 开发设计原则

张育琳提倡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 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同时, 提出了开发德育隐性课程的原则:无灌输原则、无意识原则、渗透式原则、系统性原则。也有学者提出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应遵循实效性原则、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拓展性原则。还有学者从文化的维度, 提出了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育人模式的多元化相统一的原则、多样性和方向性有机统一的原则、思想性和学术性有机统一的原则、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统一的原则。这些概括多属德育课程建设的一般性原则, 没有突出隐性德育课程的特殊性。

3.2 开发设计方法

佘双好提出, 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并且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 具有较为特殊的课程开发设计方法, 如:公正团体法、校园文化建设法、环境优化法等。同时, 在其《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构想》一文中进一步谈到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完全按照显性德育课程的方式, 采用课程表、教学计划、教科书等方式, 而应按照隐性德育课程作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明确性、内隐性进行设计和开发。

3.3 开发设计形式

有学者从文化层面, 提出应该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层面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层面来提高隐性德育课程效能。也有学者从教育者的角度, 提出教育者应当通过自身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来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施加影响。还有学者从教育环境角度提出, 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应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等综合环境因素。

通过以上梳理, 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基本集中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精神环境建设、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 一方面较偏重于理论, 缺乏具体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都是从隐性德育课程的某一层面来开发设计, 缺乏整体性。

4 已有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层面, 针对已有研究的问题, 方法上多倾向于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在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方面, 主要是汲取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方面, 学者们大多从发展心理学、品德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分类方面, 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 分析了隐形德育课程的形成、特点及其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性德育课程构成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也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 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对隐性德育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方面, 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学校教育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实践研究层面, 有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 结合国内外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成果, 以及某学校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在用文献法整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访谈、观察法分析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再从理论层面进行归因分析。

从以上简单梳理, 可以看到, 目前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 实证角度的研究虽有涉足, 但都从属于理论研究, 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案例。

5 隐性德育课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评析

隐性德育课程问题走入研究者的视野, 既是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本身的理论需要, 也是教育实践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德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目前, 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产生了比较丰硕的具有一定合理性和价值性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关于隐性德育课程问题的理论研究, 为隐性德育课程走向实践层面提供了基础性平台, 形成了该领域的理论雏形。但是, 由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研究尚不充分, 有些甚至处于模棱两可的状况, 因而难以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

第一, 对隐性德育课程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

对概念的认识是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入口, 如果没有对隐性德育课程概念内涵的清晰界定, 就难以确定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要素, 关于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研究也就难以进行。在目前的研究中, 正因为没有确立关于隐性德育课程内涵的共识,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也就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

第二, 对隐性德育课程要素系统的研究缺乏清晰的层次性。

建立清晰的隐性德育课程要素的层次结构, 是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生长点, 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开发设计的有效依据。但目前隐性德育课程要素研究缺乏清晰的层次划分和鲜明的分析框架。

第三, 关于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以隐性德育课程的要素体系为出发点, 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科学、系统地设计;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如何把已有的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践, 实践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及其如何解决。目前的研究对于第一方面的关注比较多, 对第二方面的研究则较薄弱, 这导致关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 未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 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的对象比较单一。

隐性德育课程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 但目前研究中, 围绕大学生德育工作, 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设计、优化、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而小学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虽有零星研究, 但理论分析诸多, 没有凸显出小学教育环境中的区别, 也缺乏对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的关照。

第五, 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方法重理论缺实践。

尽管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了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但是, 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者对隐性德育课程是否具有计划性、可否进行设计等问题尚处在争论中;另一方面由于隐性德育课程自身的独特性, 使得在实践层面难以对其进行衡量和评价。因此, 大多研究只是从“应然”的层面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开发、设计, 而缺乏从“实然”的层面对其实施现状及评价体系等进行实证考察。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 还需进一步丰富完善, 并在实践层面深入探索。另外, 在研究方法上还未有所创新和突破,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2) :9-13.

[2]冀学锋.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J].思想政治教育, 2003 (9) .

[3]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 2002 (2) .

[4]王艳秋.关于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立体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6 (6) :85-87.

[5]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2) :9-13.

[6]叶明非, 金明亮.隐性德育课程构成初探[J].教育探索, 2002 (10) :78-80.

[7]王秋艳.我国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研究评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4) :33-35.

[8]张文鸯.隐性德育课程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4) :41-42.

[9]张育琳.德育课程的反思及隐性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8) .

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及方法论文 篇2

1提高师生对德育教育的思想重视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但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研究发现表明,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许多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的而终身受益。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小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在各年级段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等方面施加影响,促使小学生形成社会以及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的德育水平。从教师自身的思想高度来讲一定要提起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充分重视,不能把德育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端正了态度,才能把这种意识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触动与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来配合德育教育的开展,在小学我们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小学思想品德与教育》,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向学生系统的讲解思想品德方面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什么是必须扬弃的。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天性好动,对新鲜的食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同时,德育课程与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又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德育教育面对的是人,相比普通的文化知识传授,德育教育是通过人对人的教育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应该跳出普通文化课的束缚,要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塌下心来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这也是德育课的特色所在,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小学德育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德育课堂教学外我们还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这样的情境中。具体的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通过演讲比赛或者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美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感情,组织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的干净整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表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德育境界。

3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 中职德育 现状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概述

1.1 德育工作实际地位不高

首先,德育工作的成果不像教学楼等硬件条件的建设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相反,德育工作的成果寓于无形之中,无法立竿见影地呈现,我们也很难用文字、数据等判断一间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情况。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资金投入少,很多德育工作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开展。有些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把加强德育工作放在事关学校兴衰的重要地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很多人对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概括,虽有失偏颇,但不无道理。

其次,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德育这门课普遍不感兴趣,觉得它远不如那些实操课、专业课有用。确实,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功利主义也会渗入中职校园,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此时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很大程度上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不能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上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给学生造成一种德育“脱离生活”、“没用”的印象,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地位。

1.2 德育课程模式和内容滞后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职学校旧有的“重管理,轻培养”的德育工作理念已不能满足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工作方法及通过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规范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交流、培养的工作模式显然存在极大不足。这些过于粗糙的德育方法无法触及到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造成他们思想品德行为的不稳定。

同时,德育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缺乏广泛联系,德育内容往往陈旧、滞后,既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又无法解决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1.3 学生个性鲜明、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大多是“90”后,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独立意识强。

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内部矛盾的集中凸显期,而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黄金期,社会上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思想都会影响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也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多元化。

從微观方面来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行为在孩子看来有示范性的作用。于是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长、不同的行为给中职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当今社会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留守儿童等现象屡见不鲜,成长环境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

1.4 德育工作者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国中职学校的普遍扩招,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德育工作更加繁重,德育工作队伍也面临更大压力。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不断补充新教师,德育工作队伍也不断壮大,但是迅速增长的德育工作量,依然使得德育工作队伍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个性鲜明,个体差异大,素质落差明显,这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更加细致、更加系统。在这里,如何协调德育工作迅速增长的工作量和更高要求的质量这对矛盾,将是德育工作的难点部分。

2 对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对策

2.1 加大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财力、师资等方面的投入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中职生的德育素质对于个人品性的完善、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强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发动学校全体力量建立德育工作网络,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加大对于德育工作的财力等物质方面的投入,在确保德育工作全面、系统运转的基础上,提高德育工作的完成质量。

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甚至给学生一生都留下影响。因此,在资金等物质条件的保障下,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在岗培训,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教师队伍。

2.2 更新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要使中职德育工作真正对学生成长起到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就必须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年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及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的现状,在保持和进行传统德育教学的同时,应增加和改进德育教学的内容。

2.3 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

在德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学生反感的单纯的说教,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德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可运用当今社会热门的时事话题、经典案例、学生身边的先进实例及优秀毕业生的创业史等来引导教育学生,课堂上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模拟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2.4 做好中职学生择业咨询和推荐工作

中职生毕业后就将直接走入工作岗位,所以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为此,学校可设立了专门机构,做学生择业咨询和推荐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工作使命感。具体来说,应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不断前进,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中职德育课程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我们应该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德育工作新局,才能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关于以生为本的中职德育工作细微化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9.9.

[2] 李小鲁.论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现代教育论坛,2008.12.

[3] 刘晓敏.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考验[J].素质教育,2009.3.

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 篇4

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之德育课程的培训研讨

主讲:卜庆林

2016年9月30日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之“德育课程”研讨

两城中学

卜庆林

5月25日,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同时介绍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展情况。

感言:这是一项中小学德育的创新性工程,标志着我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拉开了序幕,“德育课程一体化”我们在行动,我们的行动必将书写山海天中小学德育的新篇章。

研讨内容简介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 •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三、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评价考核

一、你知道“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吗? 1.什么是德育课程一体化?

“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指建立“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2.什么是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近代意义的德育课程设置应以1882年法国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

世界范围内对道德教育课程的集中和广泛的探讨是在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形成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

我所理解的德育课程

从广义上来说,德育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了学校育人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就是说让学生从进入校园,从对学校环境、管理、制度的感受,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这里面有德育活动这样直接的教育形式,也有文化熏陶这样隐性的教育形式。(处处有资源,事事皆德育)

从狭义上来说,我们本次研讨中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四大课程之一的“德育课程”是指思想品德课程。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需要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德育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受到升学教育的影响,德育课程常常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了实际德育就脱离了根。除此之外,只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教育作用,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职责明确、渠道畅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钟红军说:“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德育工作多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德育创新变成活动创新。”

看看许多一线教师对学校德育的基本看法------德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德育是一项美丽的工作,德育是心灵的对话,但是,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内容假大空、德育方法看管盯、德育途径家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下图是《中小学生对德育途径的选择》调查表: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就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建立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这是一项德育改革的新举措。旨在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解决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3.充分发挥教师职责、使命的需要

今年教师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座谈交流时强调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

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总书记说: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教师法》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其中一款):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师职责:教师应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规定: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

旨在改变在很多教师中存在的教书和育人脱节的问题。4.回归、强化思品课德育功能的需要

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当前思品课影响德育功能发挥主要原因是由于中高考竞争压力的存在,社会舆论评价学校优劣和教师的工作实绩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加之其他复杂的因素,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至今还无法挣脱应试教育锁链的束缚。

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四大课程之首的德育课程应回归、强化其德育功能,探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三、思品课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充分认识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品课位于四大课程之首,独立于学科德育课程之外,凸显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政治挂帅)

“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富有山东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起大中小学各阶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思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专业优势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和创新,有效促进中小学德语课程一体化工作。

2.加大德育课程整合力度

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整合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提高主题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积极拓宽德育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课程实施效果。

德育一体化的优势就在于他的课程整合功能,能有效实施全员余人、全要素余人,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3.进一步理清思品课中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单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与知识能力一体才有生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强调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我们说的德育。

要积极探索并实施真正能把三维目标统一在一起的新型思品课堂教学。4.立足预期表现,强化德育功能。

《指导纲要》中思品(7-9年级)内容主要包括:1.道德规范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 3.法治观念教育 4.国家意识教育 5政治认同教育 6.经济追求教育 7.文化自信教育 8.社会和谐教育 9.人生价值教育 《新课标》内容包括:

一、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 2.自尊自强3.学法用法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2.交往的品德3.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3.认识国情4.爱我中华

德育课程《指导纲要》与思品《新课程标准》相比在内容编排和目标确定上都有很大改变。在目标确定上新增并突出了“预期表现”这一目标,活动建议更加充实、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了。

德育课程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要立足“预期表现”这一目标,利用课内外活动载体的作用,更好的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追求。5.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方式。

学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评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评价的主体单一,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3.忽视对德育过程的评价,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4.评价的方法单一,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5.评价的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6.评价的目标过高、过于抽象。

评价很多时候是为迎检而实施,评价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和联动性。班主任承担了过多过重的评价责任,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言堂,孤军奋战。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树立先进的德育评价理念,确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目标;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估方法多样化;坚持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德育过程的评价。

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最终使全体教师做到共同教育我们共同的学生。人人都是班主任,事事都有人关心。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

6.积极研讨,注重积累和反思。

学习、交流、研讨和反思是实现个人德育能力提升的捷径。“德育一体化”是德育的新探索,鲜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因此更需积极研讨和反思。

学生德育成果的积累要有可持续性和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建立学生素质成长档案等持续跟踪学生的成长,可以像翻相册欣赏自己的容颜一样关注自己的道德成长。

教师可以积累自己优秀的德育案例、德育精品课程或德育心得体会。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如何实施评价考核? 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05月27日03版)

为了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加大了德育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和地位。”

报道透露出了部分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评价考核信息。“德育课程一体化” 评价考核可分为(个人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改变知识与道德评价的不平衡现象,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目标。

德育课程评价变无型为有型,创设思品课德育评价的有效载体,让德育评价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体验到德育成长的快乐。

丰富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初中德育课倡导开卷考试,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2.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

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媒体报道)

学校可以将“共同教育、人人育人” 制度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评,争取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个别学校做法)

3.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评价。如制定检查“德育一体化” 工作的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查看、课堂听课、查阅材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考核评价。

开展德育成果评比活动。如优秀德育案例、德育课程或其他德育科研创新成果评比活动,学生素质成长档案展示评比活动等。

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存在的疑问

• 《指导纲要》的实施对今后中考的影响 •

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内外关系的处理 •

德育课程中德育活动或案例的有效实施 • 《指导纲要》和《新课标》的关系处理

共勉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谢谢各位!再见!

德育课程的现状 篇5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德”为重,充分挖掘德育要素,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一、科学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

中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专业课,因此,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常用、最基本和最直接的途经。同时,科学而充分地挖掘学科或专业教学中的德育素材也是科任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首要条件和任务。

中职学校开设的文化课和专业课中富含生动的德育素材。比如,中职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其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文中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是德育渗透的天然素材;课文中描绘的优美、深远的意境,极易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历史故事中雄辩的论证和缜密的说明,能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关键。在讲《白杨礼赞》一文时,可以抓住“礼赞”的主题,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进而教育中职学生要像“白杨树”一样,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坚强、有上进心,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品质。

中职数学中的各种定理、公理及其推导过程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平台。求是、求实、有理有据是数学精神的重要特征,数学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精确性,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而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培养中职学生不怕困难、严肃认真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如讲解概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计算彩票中奖几率;在讲立体几何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模型。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增进理解,开发智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中职实训课程同样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在讲“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时,教师要有目的地溶入德育内容,教育学生在进入职场前要转变就业观念、遵纪守法,进入职场后要有敬业精神、讲职业忠诚、保守商业秘密等,为学生走入社会做好思想准备。

二、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科教学中虽包含丰富而生动的德育素材,但真正做好学科教学的德育工作,还需调动多方力量。

1.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树立德育先行观念

中职教师应转变观念,主动承担起德育职责,提高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关注教学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学生的表现,抓住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有效利用教研活动,探索学科德育的素材、途径和技巧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有待教师自主地去发现。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共同探讨、研究,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内容,提高德育成效。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法、分组合作、竞赛操作等方法将德育内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将自己学科中的德育知识、德育形式系统化、条理化,进而形成学科德育的经验和特色。

3.依据学科特点和体系,设计相关的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将学生的情感和信念转化为具体的德育行为。因此,学科教师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体系设计相应的德育活动。如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才艺之星推选、环保实践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领悟合作与竞争的要义,感知实践理念等道德行为。

三、开展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应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在渗透上下功夫,力求做到春风化雨、知行合一,把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而要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将德育意识、做人的道理等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接受教育。

2.情感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各种情感因素,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创设优美的、浓郁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和体验,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以情促教、德育“内化”的目的。

3.适合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并非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切入点的选择上要具有相当的艺术性,不能生拉硬拽,一定要适合、恰当、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中职学生具有相当强的叛逆心理,因此教师渗透德育的技巧取决于是否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不被学生察觉地、有分寸地深入学生心灵的敏感角落。一堂成功的渗透教育课,不能出现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而应采用学科教学的语言,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这才是学科渗透魅力之所在。反之,如果试图把一门学科的教学与所有的德育问题联系起来,容易牵强附会,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4.因材施教原则

学科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德育渗透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彰显教育的内涵。教师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水到渠成地实现教育目标,这就为在其他学科进行德育渗透赋予了活力和生命。要做到这点,学科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让德育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做到教育无痕。

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篇6

关键词: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

中学是学生性格发展的叛逆期,需要教育者在德育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然而,当今的中学德育教育却没有重视这一问题,造成部分中学生性格品德缺陷,素质低下。本文主要针对中学德育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学生德育教育指明方向。

一、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在目前的中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只是将德育教育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教学,没有意识到人文关怀的作用,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学生兴趣缺乏,德育教育课堂变成了教师板书、学生记录的一种形式,教师将德育教育当作一个普通任务,而学生完全将德育教育看做是应付考试、提高分数的一种工具、一门课程。因此,德育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一种“摆设”,丝毫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二、在德育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

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同时,德育教育也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教育学科,关注人生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将人文关怀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创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

德育教育中,学校应大力营造人为关怀的教育氛围,可以向学生家长大力传授人文关怀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也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及人文关怀。学校在课余时间要多开展人文关怀的活动,例如,每周五进行班会探讨,可以让学生发言说一说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和感悟,在現实生活中又做了哪些;同时学校要联合家长,共同进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使学生成为一个乐观善良、积极向上的人。

面对中学德育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教育者要积极改变教育方式,站在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品质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上一篇:血糖管理下一篇: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