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问题

2024-08-31

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精选十篇)

施工现场安全问题 篇1

在看到企业施工现场安全所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企业没有真正重视安全, 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 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 使企业受损, 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 有的甚至使企业走上亏损, 无法正常的经营下去。凡参与工程分包的队伍, 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

当前施工现场安全存在的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保证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解决好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一、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都已演变成纯管理型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但很多公司并无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可以想象, 一个大公司一年承接几十个亿的施工任务, 需要多少劳务队伍去完成?这些公司一旦工程中标后, 全部分包给相关的施工队伍, 公司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 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公司任命的项目经理要么是挂牌的, 基本不到现场, 或者很少到;要么是有职无权。在这种情况下, 要按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某工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项目负责人看到几个民工没戴安全帽, 便进行劝阻, 可没想到这几个民工不仅不听劝阻, 还要打这个负责人。他们说:“我们又不拿你的工资, 谁要你管。”这就是层层分包引起的后果。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 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少之又少。一旦中标, 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不予购置, 于是, 能省的省、能拖的拖, 从而导致施工现场混乱, 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 要解决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应该先解决好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只有从根本上找原因, 才能把问题解决。

二、健全专业教育培训机制

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农民从农村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当民工, 是很难马上适应的。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来看, 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从农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三个月。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那么谁应该负起培训他们的责任呢?是用人单位。

若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 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 但目前的情况是, 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 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笔者发现, 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 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施行, 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假如一个技术工人在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中, 连如何保护自己都不知道;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 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 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 而出事才是必然的。如果这一层面的工地骨干在施工安全方面不能以身作则, 那么又怎么去要求更多的民工呢?因此, 笔者认为, 针对这些问题, 应由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各方协力才能彻底解决, 从而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 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劳务施工队伍。

三、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

据了解, 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 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 即使有的戴了, 也不扣帽扣, 而不扣帽扣等于不戴安全帽。2008年, 某工地先后发生4起坠落死亡事故。坠落高度都在2至3米之间, 假如这些人扣紧了帽口, 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

目前,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 从工程开工第一天起, 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 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好的工地在施工期中, 无论哪一天去检查, 都可以评文明工地。但也有不少工地, 哪怕事先已经通知要来检查, 等到了现场一看, 问题还是很多。而有的问题是在以前的检查中曾反复强调要整改的, 结果是今天改了, 明天又反复。

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这些问题应找出可行的办法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建立或健全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 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 一律持证上岗。此事应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鉴和升级的重要指标。让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和教育, 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建筑从业人员学习的网络。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学校, 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全员培训外, 还可以吸收社会上更多有志参与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四、切实加强工程监理在施工安全监管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 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素质建设。在施工安全的监理责任难以明确的情况下, 监理工程师能否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理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 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防止和减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贡献绵薄之力, 这是目前建设监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也是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施工安全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 监理工程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业知识, 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充分发挥在施工安全方面的预控作用。因此, 必须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的建设, 塑造一批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这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第二, 充分利用经济制衡机制和手段加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施工安全问题源头还在于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要使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首先必须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为此, 必须从企业外部形成能迫使施工企业自我校正其不良行为的环境和机制。一方面要保证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施工能获得合理的收益, 企业对施工安全措施和设施的投入应有必要的补偿;另一方面, 又应大大提高施工企业不良行为的违法成本, 有效的处罚必须要有较大的力度, 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后才来处罚;即使尚未酿成事故, 但经查实已形成不安全状态或有不安全行为时即应处罚。

五、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一) 安全立法

理顺和管理好建筑市场, 控制建设行业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根本出路在于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 首要的是安全立法。迫切需要加快全国安全立法工作, 完善安全生产的法规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行业也应尽快发布各种法规、条例、规范以及配套的标准规范等, 使建筑立项、设计、施工都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管理, 合理解决建筑企业经费困难。

(二) 安全监督

建筑行业在发达国家都列为最危险的行业。多年来建筑安全管理实践表明, 建立行业安全监督机构是确保行业安全的必要条件。只有立法, 没有监督机构, 就没有组织保证, 行业安全监督工作就无法开展, 法也就变为一纸空文。安全监督机构的设置, 应本着精简的原则, 结合建筑安全的特点, 按建筑职工的一定比例配备安全监督人员, 以满足监督检查的需要, 执行政府的监督职能。

(三) 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为了便于掌握和切实达到预防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 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在编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尽量

优先考虑采用新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手段, 为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创造条件。

2、设置安全装置: (1) 防护装置; (2) 保险装置; (3) 信号装置; (4) 危险警示标志。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和电气

绝缘检验。不断更新老化及被损坏的电气设备和线路是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为及时发现隐患, 消除危险源, 则要求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均应对电气绝缘进行检验。

4、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有计划的检修。

5、文明施工。

6、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适时

地供应劳动保护用品, 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预防事故、保护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一种辅助手段。

7、由于季节性施工造成事故的突

发性较强, 应从防护、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例如:夏季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雨季采取防雷、防风、防触电、防坍塌措施;冬季采取防火、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等措施。

8、强化民主管理,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普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六、结束语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篇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搞好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作 者:杨茂顺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7刊 名: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英文刊名:RAILWAY OCCUPATIONAL 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年,卷(期):36(6)分类号:X92关键词:施工现场 安全问题 对策

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现场; 管理

前言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也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人的因素来说,一方面企业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进度、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其次从物的方面来讲,有的企业舍不得增加安全投入,安全措施费用没有保障。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第三,从环境因素来说,有的企业对作业场地的客观因素和作业面的多面性认识不足,造成一些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第四,有的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制度和岗位责任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

二、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控制和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亡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为有效地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安全与危险、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五种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管生产者管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狠抓安全管理,注意总结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等五项管理原则。在贯彻好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一是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队伍,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健康发展轨道。三是要积极保障和增加安全投入,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对一些陈旧老化设备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四是加强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五是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奖惩明确。六是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要遵循科学规律、强化安全法规意识。通过对施工现场的人、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了解,掌握和控制,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

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运行问题分析

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搞好项目施工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根据上述原则,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各项目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配备专职安全一人,并将班组长兼职安全员。

1、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除施工组织设计对要安全生产有原侧要要求外,凡重大分项工程分别由施工队、项目经理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

2、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技术负责人向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交底,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向班组长及工人交底。

3、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电工、电气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操作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实行特证上岗。

四、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分析

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到事前控制、做好事中控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程序;第三,实行动态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成效。

1、安全检查的內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至操作,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

3、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二级的安全教育,使得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4、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应根据国家、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到控制和做好事中控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陷患处理程序。其中事前控制是指监理人员根据安全生产规定和实际情况,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审查和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予以审查。

五、结语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实践证明,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和措施的到位。安全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4

1 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严重失控的脱节管理模式。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复杂的人际交往及社会经济状况严峻的建筑环境, 迫使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控制权, 被动的依附建筑施工项目承包人, 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项目承建人;也从某种意义上, 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 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 未能很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和《JGJ59-99》标准的文件精神, 造成政令不通和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一直存在重大工程质量、轻安全文明施工, 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 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等问题。

1.2 现行的管理机制, 造成施工安全管理工资发展不平衡。

当前, 创优和评优、市级与县级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 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投入不足的现象;由于施工水平差距大, 很大的原因———不适合新时期、新发展的落后管理机制也造成了这种被动局面。加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各种原因, 也就容易造成相对市级对县一级的业务指导脱节, 政策贯彻真空、信息不灵、我行我素的地方保护主义被动局面。

1.3 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力度不够。

再管理过程中, 未能将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首位, 认识不足,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施工安全文件, 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 文明施工监管薄弱, 检查不到位, 人员未落实, 处罚不到位, 项目经理挂名, 忙于事务, 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无暇顾及, 应付检查走过场, 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1.4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的问题。

有的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精通、不熟悉, 未能认真执行和对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检查, 呈现有以下特点:4.1施工安全资料不按要求建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安全交底教育过于简单, 且没有针对性, 特别是高大模板。例如, 对危险性较大工程要有专项施工方案, 如深基坑支护与降水过程、土方开挖、高大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及爆破工程、起重吊装工程等等;其方案未经专家论证审批, 记录不真实, 交底不符合要求。4.2外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未按规定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验收和进行搭设;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脚手板未满铺和绑扎牢固、材料质量差;立杆基础不实;架体与建筑拉结不符合规范要求。4.3“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不够重视。临边洞口和出入防护棚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严;电梯井、施工井内也没有按规定搭设钢管和满铺脚手板;电梯井口防护也未做到定型化和工具化;存在安全隐患。4.4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施工现场面貌较差, 场地未硬化, 高低不平, 工地材料乱堆乱放, 没有做到工完场清, 且道路不畅通;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个别在建工程兼做住宿;安全标志悬挂无针对性, 流于形式。近几年来,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 给国家及成千上万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每年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 这为新时代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要结合各地建筑行业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采取得力措施, 重点解决和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是维持建筑师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因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应统一思想, 把施工安全删除放在首位, 切实加强管理。2.2根治建筑行业“严重瘫痪”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逐级管理, 时刻专注严管, 避免政令不通、上紧下松的被动局面。依法行政落实到实处, 是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安全保障机制, 把好建筑市场安全资格准入关。2.3加强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在建筑行业中, 认真学习《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规范标准, 时刻加强安全教育, 增强各方安全意识, 确保全面、透彻的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 让每一个人都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要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特别是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位前安全教育, 持证上岗, 抓实抓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 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4加强对危险性大、事故多发点和已出现群死群伤的分部分项进行专项治理。应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是一项长期的职责和使命。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要有计划、有措施、又重点、有检查、有落实, 循序渐进, 切不可急功近利。应求实效, 持之以恒。抓施工安全生产应抓重点, 抓事故多发点, 抓引发群死群伤的部位, 抓高危险部位, 做到标本根治。应从以下各部进行重点的治理和监管:2.4.1规范脚手架搭设。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做法, 设置首部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脚手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杜绝卸料平台未独立设置。2.4.2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 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 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 高度重视和严管高大模板的规范搭设和拆除。2.4.3高度重视基坑支护。规范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 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 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水泵用电等安全规范操作。2.4.4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用品, 重点抓电梯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真是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网、安全帽和安全带。2.4.5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 确保专业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注重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 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铺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总之,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 采取有效的应对防范措施。结合我们地区实际情况, 按照黑龙江省建设厅有关文件要求, 必须重点进行整治;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安全发展观。只有正确树立和落实安全生产科学发展观,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跟弦, 做到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 常抓不懈, 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真抓实干, 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墨洋

摘要:当前的建筑施工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又不得不引起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思考。我们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谈起, 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浅谈道路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篇5

浅谈道路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市道路与公路的数量在持续增长,施工期间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保证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分析当前道路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

作 者:赵静 作者单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土木工程系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U4关键词:安全管理 道路施工 安全生产

施工现场安全问题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

电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的,但其对人们构成威胁也不容忽视。触电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气还可能毁坏用电设备或引起火灾。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减少用电事故的发生,对保证施工正常,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筑施工用电常见的安全隐患

(一)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现在,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其产品的设计一般为通用型,很多不适应施工现场和使用环境(多尘、室外、潮湿、移动,加上高温季节等),很多电器(漏电开关、空气开关等)新的产品参数正确、状态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反应迟缓,漏电动作数据不准确,甚至失效;有的电气设备部件损坏后没有及时修复、更换,而是采取不安全的替代措施,例如:电焊机二次侧搭铁线损坏或遗失后不及时添置,而用钢筋、扁钢等替代;有的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采购低价的电气产品甚至是劣质产品,这些电气产品的技术参数不稳定,安全性能差;有的则不按产品技术要求使用电气设备,使设备的安全性能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用电线路系统设置不规范

规范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的保护零线,三级配电、两级及以上保护,确保“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目前大部分工地的线路敷设较为马虎,存在以下现象:配电线路架设在外脚手架或井字架上;电缆线路拖地,私拉乱接,根本毫无规律可言;电缆线路埋设深度较浅,上下缺50mm的细砂,埋地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0.2m处未加保护套管;电缆接头防水性能差;架空线路的电杆没有采用混凝土杆或木杆;电杆杆径细,埋地深度浅、长度不符合要求,档距超过规定,致使电线弧垂度大;电杆的终端杆、转角杆没有加装平衡拉线,电杆上缺少绝缘子,横担上线路排列混乱等。

(三)接地与防雷不规范

《规范》中严格规定:“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但有些施工现场仍然在这样做,或者重复接地组数达不到要求。规范中规定TN系统中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未端处作重复接地,也就是说施工现场要有不少于三组的重复接地。但是在检查中发现少部分施工现场(特别是联营队伍)只是在总配电箱处作一组重复接地。有其个别工地在开关箱处做的重复接地体不是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而是错误的用螺纹钢。

(四)电线、电缆敷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电缆拖地(或沿脚手架敷设)的现象随处可见,而《规范》中规定:“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拾地面明设”,建设工程施工用电的电缆敷设,可以架空也可以埋地(或穿管),但不能拖地。工程到了装修阶段,因为粉刷现场太暗,临时照明电缆拖地;切割墙面开凿管槽,切割机电缆拖地;焊接金属构件、防雷接地,电焊机一次电源电缆拖地;最严重的是电动工具使用塑料软线拖地敷设。对电缆、电线拖地,没有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不管日晒雨淋,任凭人踩车压,一旦这些电缆、电线绝缘层老化、破损,漏电触电事故就在所难免。

二、建筑施工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治措施

对于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必须加大力度清理整顿,以防患于未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和规范。

(一)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及现场临时用电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临时用电电工的具体工作范围;配电箱、开关箱除须标号外,电工还要对该箱的停、送电、维修负责。

(二)加大安全经费投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施工企业要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使各种必要的用电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项目部应针对气候(高温与潮湿)与施工环境的特点对危险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项目部还要根据施工项目及工种的特点,为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配备合格的防触电方面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并督促其正确使用;要教育操作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违章操作,严禁在无监护人员的情况下带电操作。

(三)强化管理,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知识的普及,项目部管理人员要重视现场用电的安全,增加安全教育中的安全用电知识内容;教育有关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提高预防触电的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作业人员应针对环境(高温与潮湿)等因素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临时用电安全教育和交底;应在项目部及各施工班组设立意外伤害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必须经过触电后急救等方面的培训,并根据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对触电事故发生后的急救进行定期演练,熟习急救程序,以减少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带来的危害。

(四)要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安全规范

动力配电与照明配电也应分别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配置齐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而且,在特别潮湿、容易被碾压、易进水的地方进行工作和操作诸如振动棒(器)、手电钻、手动砂轮机等手提式电动工具均必须加装动作(分断)电流分别不大干6mA、30mA的末级漏电保护器,并且,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漏电三级保护器在核定动作电流时应调有15mA及以上的动作电流级差,动作(分断)时间应有0.05s的动作时间级差。

(五)选择恰当的漏电保护装置

要正确选用漏电保护装置,尤其是高灵敏度保护装置。保护器要求能躲过电动机的起动漏电电流,应有较好的平衡特性,能做到不受电焊的短时冲击电流急剧的变化、电源电压的波动的影响,同时还应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定期试验其可靠性。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应根据工程特点、实际情况、规模和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合理确定其中的一种接地或接零保护,并配合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作后备保护,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安全可靠性及效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人身受到电流伤害,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六)注意操作安全,不进行带电作业,不触碰电线

如必须带电操作时要采取绝缘防护措施并安排操作监护人。还要教育和引导工地电工学习和掌握《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低压安全工作规程》。要特别注意施工现场与邻近架空和敷设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避免钢筋、水管、工器具等金属物体触碰高低压电线。

(七)施工中禁止电线浸泡在水中或被物体碾压

表皮破损、电线老化、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等要及时更换和维修、维护。严格控制拖线圆盘、多用插座等无防雨措施的电器器具的使用。落实严格加强施工用电现场管理,使用的电线不能随意拖、拉,线路尽量采取架空线路。

(八)加强日常巡视检查

对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动作、熔体额定值和断路器整定值是否正确、接地引线和用电设备的PE线是否连接良好可靠等要形成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加强检查监督。

总之,我们只有实行建筑施工现场用电的管理、设置、使用、维护规范化,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战修.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强化施工现场管理[J].宁夏科技,2002,(06)

[2]黄桂新.浅谈施工用电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9):145—146.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探究 篇7

笔者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就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归拢, 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实行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承包的管理体制, 多种承包商同时进入现场又各自组织作业, 而每次施工地点变化时承包商也有变化, 这就造成管理上先天的困难。如果施工单位组织机构不健全, 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 就会致使项目管理人员提出的安全生产措施, 落实不到施工现场, 导致安全生产工作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

很多施工现场的安全员身兼数职形同虚设、专业水平低下, 不能熟练掌握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使施工现场许多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纠正、消除, 为日后的安全事故遗留隐患。

(三) 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质量措施指导性差

由于施工技术质量引发的建筑物部分坍塌或整体倒塌的恶性事故已多有发生, 既造成施工过程中伤亡, 也曾造成用户及周围人员伤亡。因此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密切相关, 同时安全技术管理又与材料品质、工艺方法、工序组织等管理相关。从而使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成为施工现场的一个重点。安全技术措施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性纲领, 如果施工单位编制的纲领未能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方法及劳动力的组织, 充分考虑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制定, 而是罗列现行的规范、标准, 指导生产的作用, 就不能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 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各大建筑企业本身的技术队伍质量不稳定, 乡镇、集体、个人建筑队技术工人少, 质量差, 构成了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同时不同地区、较低文化技术品质、甚至是完全没有现代化安全生产观念的又未受到必要培训的临时工大量涌入高危险性施工现场, 致使违章施工、冒险蛮干的行为时有发生, 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 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众多

很多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 未按规定编制有关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未按“三级用电两级保护以及三项五线制的原则”[1]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对专用保护零线认识不够;线路连接不正确、不规范, 重复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用电线路乱拉乱扯现象十分严重;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漏电动作时间全部超标, 致使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其次是施工现场的基坑及建筑物周边的防护不够或不防护, 安全警示标志不明显, 有的上料平台既无临时停靠装置又无超高限位仪, 机械设备的防护、维修与保养远未及要求。

二、应对策略

(一)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 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 指定小组办公室, 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 建立健全规范、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 把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检查考核全部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中, 根据形势和工程施工实际, 及时修改、完善和、充安全管理规定, 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 坚持安全例会制度, 及时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文件、制度、规定, 讨论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4. 认真抓好阶段性安全整治, 针对不同阶段安全生产的特点, 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二)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明确责任

1.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规程与标准, 真正胜任安全监管这一岗位, 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将安全监管的职责纳入现场工程监理的责任范围之内, 使质量监管与安全监管平行进行, 在质量符合要求而安全不达标的情况下,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彻底改变某些施工单位重质量、轻安全的思想观念, 从源头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使安全监管制度化、程序化。

3. 抓好各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奖罚有据、考核到人。

4. 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是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职责包括:

(1) 监督和督促施工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

(2) 对现场的违章现象进行制止和纠正, 并在曝光台上予以通报;

(3) 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

(4) 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

(三) 制订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要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利条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 遵照有关规定, 全面具体地将其贯穿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定会改善劳动条件,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焕发劳动热情, 带来经济效益, 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在安全管理中, “投入要适度, 工料要适当, 精打细算, 统筹安排”[2]。既要保证安全生产, 又要经济合理, 还要考虑力所能及。为了节省资金而忽视安全生产, 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盲目高标准, 都不可取。

(四) 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 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 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 实行规范化作业, 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 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1. 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培训

教育要突出重点, 有针对性, 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为此要做到:

(1) 抓好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 重点对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

(2) 强化生产运行岗位安全工作的技术培训。

(3) 抓常规培训, 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 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4) 定期进行紧急救援及危急情况下的求生和防护演练。

2. 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

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 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 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检部门必须重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临时工的安全素质。

3. 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

工的专业技术素质, 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工序管理, 推行超前防范, 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4. 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通

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 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 普及安全知识, 强化安全意识。

(五) 深入开展对高坠、触电、坍塌、中毒、塔吊等伤害事故的专项治理工作

为治理伤害事故相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对高处作业应挂合格的密目安全网, 进行全封闭施工, 安全通道 (如电梯井口、预留洞口、楼梯口、阳台边等) 应进行防护。

2. 对用电设备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施工环境和所使用的机具合理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按照三级用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电”的原则实行三项五线制, 确保用电线路清晰, 连接正确, 漏电保护器工作参数匹配合理 (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并且每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规定值。加强施工现场基坑及建筑物周边 (楼层周边、阳台边、卸料平台侧边) 及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的防护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按有关规定确保其具体实施, 龙门架提升装置正式运行之前, 停靠装置、超高限位仪要及时准确到位, 否则不许使用, 并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以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安全警示标志要醒目地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危险部位, 使作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提高注意力, 加强自身安全防护,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对易发生坍塌的基坑、人工扩孔施工必须按规定放坡和支护, “4m以上的坑、井要进行测毒和送风”[3]等。

4. 在中毒方面, 必须严防食物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 把住“病从口入”关。

5. 必须对现场从事塔吊拆、装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未经准用的塔吊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塔吊拆装不但要制订方案, 还必须经过审批, 同时开展对建筑市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设备的打假活动, 以提高现场的防范能力。

摘要: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 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 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 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为此, 安全问题成为施工现场管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施工现场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 进一步提出对应策略, 以期减少甚至杜绝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学东.浅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 (11) :223-224.

[2]童道龙.住宅建设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管理系统初探[J].现代商贸工业.2007 (5) :207-208.

论施工现场安全台帐问题 篇8

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 除了应该有施工企业主要人员及主要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还应当制定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检查中我们却发现一些施工现场编制的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仅仅是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简单的翻本, 却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造成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施工现场脱节, 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变成了空话套话。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指通过对目标的层层分解, 建立自上而下的、完整的目标体系, 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 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按照规范要求总公司与直属分公司、施工企业与项目部、项目部与班组、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该分别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有些工地往往这方面做的不到位, 体现了少数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不重视和不负责。

按照JGJ59-99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要求, 项目部还应当制定在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过程中, 对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的考核规定或办法。规范要求考核中应有具体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时间等, 但在一些工地现场, 却发现考核规定仅仅是对考核情况的一些奖惩内容, 对考核内容却只字未提, 使得考核成了“一张废纸”, 这点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2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 为保护人员安全和健康, 从技术上采取的措施。在施工现场, 应针对工程特点、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 对专业性较强的专项工程制定安全施工方案, 同时要保证方案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中我们发现, 在专项方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方案内容不全。

规范中要求对专业性较强的专项工程应当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包括脚手架、临时用电、模板支撑架、深基坑围护、塔吊、人货两用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文明施工等, 其中需要计算的方案应当有设计计算书 (比如搭设高度超过50米的外架以及卸料平台搭设等) 。除此之外, 方案中还应当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全标志布置平面图、消防设施布置图以及一些必要的安全施工详图 (如外架拉结点布置图、拉结点详图、电气平面图等) , 但在一些工地现场安全台帐中方案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第二、方案针对性不强。

少数工地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制专项方案, 对各种不同的工程结构、施工方法、作业条件等产生的各不相同的不安全因素, 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而由于工程更改等情况变化, 方案也未能及时补充完善, 导致各类隐患未能全面得到克服和治理。

第三、方案与现场脱节成两张皮。

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编制的专项方案, 在现场却不能很好的落实实施, 管理人员仅仅是凭自己的经验去工作, 对方案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造成了现场实际与方案不符, 使得施工现场存在着安全隐患。更有甚者, 一些工地安全管理人员为了工作“方便”, 生搬硬套现成的模块 (专项方案) , 使得方案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第四、少数监理企业对方案管理乏力。

作为专项方案审批单位的监理企业, 未认真对施工方报送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认, 以至于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方案“流入”到现场, 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另外, 有安全监理责任的监理单位未能对安全专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 使得工地现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都体现了少数现场监理安全责任、安全监管意识的缺乏。

3分部 (分项) 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生产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项目经理、班组长与各工种操作人员来讲, 都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尤其是交底人员来讲, 应本着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通过安全技术交底使具体施工操作人员能够工作前, 知道操作规程, 从而达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目的, 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

第一、交底不全面。

按照规范要求, 安全技术交底应该包括总包对分包的进场安全总交底、对现场所有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交底以及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有些总包未能对分包进行进场后的安全交底;只对主要工种进行了安全交底, 对诸如普工、电工、后勤、机动车司机等附属性工种却未进行交底;被交底人员往往仅局限于班组长, 未能针对一线的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所以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交底针对性不强。

规范要求交底人员在做每项安全技术交底前, 要按着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 包括施工现场内外的环境、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等, 认真仔细、全面考虑后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三、交底缺乏动态管理。

我们知道整个施工过程是与施工方法、作业条件、季节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所以安全技术交底也必须是动态的, 但是目前多数施工现场的安全交底却是一劳永逸的, 不能针对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安全技术交底做出调整和完善。

4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是为了确保投入施工的安全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在施工现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少数工地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上却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一、验收记录不全。

按照规范要求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应当进行安全技术验收, 其中包括脚手架、基坑支护、模板工程、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吊、施工机具等分项工程。少数工地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技术验收, 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没有进行安全技术验收。

第二、验收记录缺乏量化。

在工地用数据说明问题, 可以直观的反映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规范要求在验收结果栏中应当尽量量化。一些工地现场台帐中验收结果栏上却经常出现“符合标准”、“满足要求”、“合格”、“不大于”等字眼, 对验收结果缺乏量化数据, 不能直观的反映投入施工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体现了少数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技术验收工作不负责和不认真的态度。

第三、验收记录缺乏真实性。

验收记录是否真实可靠, 直接关系到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检查中, 我们发现少数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验收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 比如一些工地现场没有配备摇表、力矩扳手, 但是在相关安全技术验收结果栏中我们却看到了满足规范要求的数据, 试问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5安全教育

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并实施的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46条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 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说明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按照规范要求, 项目部应当建立职工花名册, 认真组织职工开展三级安全教育, 登记卡, 考试卷应按工种分别组织考试。在一些工地现场却发现, 职工花名册中人员不全、没有单独建立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教育登记卡没有根据职工进出工地情况及时进行登录或注销、没有按照不同工种分别组织考试等等。这些都是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上的漏洞, 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二、安全教育缺乏真实性。

按照规范要求新进场工人须进行公司 (15学时) 、项目部 (15学时) 、班组 (20学时) 的“三级”安全教育, 经考核合格 (60分以上) 后方可上岗作业, 进工地时间、安全教育时间、安全考试时间应一一对应。我们发现在有些台帐中存在一两天之内就完成了对新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人进场时间晚于安全教育时间、安全教育者由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一些试卷笔迹一致、部分试卷竟然是满分等现象。另外, 少数工地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过期、人证不符等。

6其他台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安全日记应当记录施工现场当天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项目部安全活动、安全例会、安全交底、安全验收、安全检查等。一些台帐却把它当作是施工日记来记录。规范要求项目经理要组织本项目管理人员定期检查, 班组自检, 对查处的安全隐患, 严格按照“三定”要求及时整改, 但在记录中会经常重复出现诸如“安全帽没戴、垃圾没有清理、电箱门破损”等, 而且没有按照三定的要求进行整改, 反映了施工现场对安全检查的不重视。

施工现场安全问题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管理措施,探讨

近几年来, 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 形式依然严峻,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安全无小事”, 特别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缺乏安全防护管理措施。施工现场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地位, 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进行培训上岗。缺乏安全生产技术和常识, 操作不规范, 安全由此成为了建筑亟待解决的大事件。

一、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现场的现状

1. 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人安全意识淡薄

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建筑业的发展呈走红趋势, 建筑工队遍布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里, 分布不统一, 这就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存在安全生产隐患。一些建筑工地老板安全意识淡薄, 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安全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一些建筑行业的领导不重视, 认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看不到安全对于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现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公司效益和建筑的质量成为了建筑开发公司的首要关注点。虽然把它当做一个企业信誉的一个标准, 却没有把安全生产这一关键问题放在首位。在处理安全问题上也是口号重、行动轻, 造成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事件屡屡发生。

2. 建筑施工现场具体管理不得当

现阶段各行各业竞争激烈, 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导致了一些企业失去了自主管理权, 这就出现管理脱节的现象。当工地上安全管理员提示一个未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的时候, 施工人员把话当成耳旁风, 不听劝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其将工程承包给了小工队, 小工队里民工的工资不是直接和建筑公司要, 所以不听劝告, 管理上不受控。建筑工人由于是关系社会, 一些企业公司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国家检测标准, 乱用一些不合格产品,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正因为这种社会关系, 让一些知名企业备受打击。从某一方面讲, 已经失去了管理权。这样一来, 建筑工地上的安全问题已经无法保证。建筑行业从整体来看有一定的安全管理水平, 但是大部分建筑业公司没有技术先进的施工队伍。一个建筑工程需要很多的技术工人, 一些建筑企业在项目中标后, 基本就包给了一些小的建筑队。集团公司指派几个安全技术人员到施工场地指导管理, 为了自身的利益, 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轻视了安全生产。没有重视购买安全生产中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器械, 造成施工场地安全隐患的概率增加。有些公司人员配置不合理, 技术水平落后,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安全管理的人员更是不够;有些建筑企业在一个施工工程上的项目经理都是分管好几个工地, 管理上不到位, 导致了安全隐患的频频出现。一些公司的安全检查没有具体的方案措施, 没有从根源上解除这种安全隐患。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 根本管理不上, 起不了监督作用, 从质量上降了一个层次。建筑公司为了自身利益, 编造上级拨款的资金不到位, 故意拖欠工资, 造成了员工积极性不高, 企业效益降低。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恶性循环, 导致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甚至是负支出, 使管理上存在安全隐患。

3.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的防护设施不足

施工场地安全设备满足不了施工要求, 一些建筑安全设施用了很多年, 如防护网、防护栏、安全带、安全帽等都是从一个工程上拆解之后用于另一个工程上的。设备陈旧老化, 质量明显下滑, 外脚手架没有按照设计方案的标准进行搭设, 横向扫地杆搭设不正确, 脚手板没有全部铺满, 绑扎不牢固、建筑安全材料质量差;纵向立杆地基不坚实, 架体与建筑拉结的地方不符合常规安全标准。“特种作业”的员工没有上岗证件, 员工自我保护观念差, 不按照流程规范去工作, 蛮打蛮干等, 一系列的例子说明员工生活在一个随时有发生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建筑工地存在安全隐患。近几年来, 一些建筑企业为在建筑工程投标中的加分, 把公司所有的力量整改到个别工地, 为的就是争创省、市级文明建筑工地。更不敢想象的是, 将其他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投入转移到被重视的工地上。这块建筑工地的安全水平提高了, 而被抽减安全生产项目的工地却危险重重, 甚至没有了安全防护。

4. 建筑工人的自我防范意识差, 缺乏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

在建筑施工队当中, 农民工数量在建筑队伍中占据最多。基本上劳务市场临时找来干活施工的, 都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这些安全培训包括工地的消防安全、工地用电安全、塔基和登高的高空作业安全、区域环境安全等之类的培训。农民工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 安全保护意识相对较差。所以农民工在生产工作中, 会不按照上级文件以及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如果没有拿出时间进行专业的培训, 那么对农民工的工作来说就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在的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员少之又少, 几乎不可能培训一个工程那么多的施工人员的有关安全生产的知识, 致使安全意识在施工队伍心中淡化。对专业技术施工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上也不健全, 有大部分技术工人和工程监理人员也缺乏安全防护知识。由此可见, 加强建筑施工场地人员的安全培训迫在眉睫。如果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在建筑工地现场没有安全意识, 发现不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违章作业熟视无睹, 如此下去安全事件将屡屡发生。“火车跑的快, 全靠车头带”, 单位领导如果没有安全这根弦, 那基层的施工人员怎能有安全意识。在上级部门检查中, 建筑施工现场时常有农民工不戴安全帽的现象出现, 有的人员戴的不规范、不标准, 即使戴上也起不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如某工地先后发生人员坠落死亡事故, 坠落高度都在2~3 m之间。假如这些建筑工人把安全帽扣紧了, 是完全可以避免伤亡的。

二、应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应对管理措施

1.“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政治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是维持建筑行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果建筑公司在某一工地上出现安全事故, 那公司的形象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就要和建筑施工方统一思想, 把安全生产放在企业的首要地位。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保护好建筑工人的切实利益, 应该为建筑工人提供一个相对安全有保障的施工环境。比如保证施工现场各种材料、设备的质量安全;禁止在任何人在施工场地吸烟使用明火;定期检查各个施工线路, 避免因线路老化而造成人员的触电现象等。

2. 加强建筑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

建筑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关系到一个建筑工程的前程, 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其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给企业经济带来长久的发展。使其落实到行动上, 加大对安全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让建筑企业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切实树立起“安全”的观念, 做到行动上、思想上、政策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3. 完善安全培训机制

加大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的专项经费投入。首先是企业法人和安全管理员要加强政策的学习, 让领导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是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确保这两大块, 才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通过这样的安全生产培训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让施工队真正明白安全生产的意义,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施工单位针对随时找来的农民工, 应该及时进行岗前培训, 让其了解安全技术和安全生产。培训完成后应及时的进行考核, 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 必须合格后持证上岗再进行录用, 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中“安全无小事”。

4.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建筑施工现场应该严格制定设备的操作制度和设备保养制度, 定期检查建筑施工现场的各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施工现场要减少各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 严格建立施工现场管理体制, 加强对有害气体和废水噪音的处理能力, 把对社会的危害调整到最低。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 购买安全设施, 保障建筑施工现场设施安全可靠。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检查各个危险作业项目, 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表, 提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知改正。建立健全安全登记制度, 对整改和登记安全检查本进行严格把控, 切勿出现不查随意写的现象。实行项目经理和安全监督员的每日巡检记录等措施, 通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三、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是首要问题, 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紧紧抓住安全这个弦不放松, 严格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在施工人群中积极宣传安全意识, 重视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 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强, 陶作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1) .

[2]沈云章.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 2013 (07) .

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 篇10

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配电网施工现场因其作业项目线长、面广、线路设备变化快以及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推进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电力建设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

1 配电网施工的特点

近年来,在配电网施工中多次发生人身、设备等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配电线路施工的复杂程度高、任务重、危险点多所导致。配电线路特点有:1)施工点多、面广、线长、地域分散;2)工作环境复杂,线路交叉点多,电源点多,低压返供电可能性大;3)供电线路多在道路旁边,防物件高空坠落等问题突出;4)单人职守岗位多、作业流动性强,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占比大;5)工作繁琐,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难于集中管理,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6)配电线路的施工工期安排紧凑,工序衔接非常紧密,有时一个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停工。

配电线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配电网施工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2 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配电网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1 施工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

配电网施工时工作环境复杂,低压返供电源、临近带电线路、防物件高空坠落等问题突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前期勘测。对现场进行危险点分析,采取完善而又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标准化作业卡,规范填写工作两票。做好施工前的施工机械、安全工器具检查以及施工材料等各项准备工作。

1999年7月25日某公司在施工前未认真进行现场勘测工作,不了解现场客户的自备电源情况,对反供电源封堵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某单位返供电源送到施工现场导致一施工人员触电死亡。工作负责人没有做好施工前的勘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止返供电源措施,是造成事故的关键。

2.2 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工作前没有认真执行安规规定,对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告知工作人员现场电气设备的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容易引起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

1998年12月14日某供电服务公司施工班在进行某小区临时电源施工中,施工班班长没有办理工作票,在线路一侧带电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进行带电设备安全交底,致使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时触及带电导线造成触电死亡事故。违反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在线路上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工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作业前未进行危险点告知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作负责人脱离工作现场,未对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未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2.3 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监督不到位

在配电网施工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反违章工作,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检查,全面强化监督管理对于施工安全来说尤为重要。

2007年12月9日某工区工作班成员从下横担下杆时,因下横担拉杆包箍安装质量不良,突然下滑引起下横担下倾,造成工作人员从高空坠落的人身死亡事故。下横担拉线包箍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安装质量不良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作业人员在杆上作业换位时失去安全带保护是导致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

2006年3月29日某公司承担的架空线落地改电缆工程中某工作人员在杆上换位转移时,脚未踩稳、手未抓牢发生高空坠落,造成人身重伤事故。现场小组负责人安全监护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4 工作结束前的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工作结束前的安全管理问题尤为突出,此时人员疲劳,思想放松,往往成为事故的引发点。

1999年12月17日,某电力局保线站更换开关工作时分为两组工作。工作人员未拉开配变高压丝具、挂断路线就开始工作;在一个组未汇报工作结束的情况下,工作负责人向变电站汇报工作结束,变电站供电后造成某人员触电事故。该班组没有做好前期工作,工作现场在未拉开丝具、未挂接地线的情况下开始工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工作负责人未得到所有小组负责人工作结束的汇报,在工作班成员未全部离开工作现场的情况下,向工作许可人汇报工作终结,未能正确履行其工作职责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3 配电网施工现场管理的解决措施

针对配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抓前期,把两头,控过程,保安全”的管理措施,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统一的原则,确保了安全生产。

3.1 抓前期

抓前期亦即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由于配电网施工的复杂性,因此必须抓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做好安全预控。

(1)做好现场的前期勘测。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勘测制度,制定三措,做好危险点分析。

(2)制定标准化作业卡,填写工作两票,拟定完善而又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切实贯彻执行。

(3)准备施工材料、检查施工用车辆机械等设备是否可靠完备。

(4)给工作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

(5)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合理安排配置人员。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安全,而人的不良情绪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如家庭压力、员工间的矛盾、对工作的厌倦等。在施工前及时发现和舒缓这方面的问题,需要企业上下共同努力,相互沟通而形成一条情感信息链,及早控制人的“精神隐患”。

(6)依据勘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只有遵循规范性、全面性、针对性、经济性的原则,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指令性文件。

总之抓好配电网施工前期工作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3.2 把两头

把两头亦即把好开工许可关和工作结束终结关。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确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实施,监督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遵章守法,坚决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规程规定,严把施工开工许可制度和工作终结制度的贯彻执行。

(1)开工许可制度。首先,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与三措相符。其次,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起着重要作用。开工前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认真做好宣读工作票、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和交代现场停电设备等工作,决不能因抢工期等其他原因而忽视安全管理。

(2)工作终结时要认真做好施工验收工作,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地段有无遗留的工具、材料,人员是否全部撤离,安全措施是否全部拆除。

把好开工许可关和工作结束终结关,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关注点。

3.3 控过程

控过程亦即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制定针对性强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从而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因此,施工人员要树立“施工现场无小事”的意识,抓好任何一个环节和部位的安全生产建设。每位员工和监督管理人员都是现场生产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级人员重视,每位员工都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重点做好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随时发现异常,做到防患于未然。

(1)检查有无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规定,重点检查人员违章。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两票三制”执行情况、标准化作业开展情况、管理人员到位和作业人员违章情况等,严格外来施工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行为。对于违反安全规定、不执行规章制度的各种行为要予以坚决制止,并按规定严肃处理。

(2)检查有无违反相关工艺规程,重点检查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至关重要,要确保施工现场可控、能控、在控,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配电网施工现场具有多样性,情况复杂,施工过程变化大且规则性较差,而且重点不断变化,有些安全和质量隐患还具有潜在性,不易察觉。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质量专项治理,针对施工特点和具体情况,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质量隐患,从设施设备到施工过程,从工程管理到制度落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考评和整改。

3.4 保安全

保安全亦即安全有保证,施工质量有保证,进度、效益才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是第一要素,加大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强化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的进程。电网建设任务越是繁重,安全和质量管理就越重要,难度就越大。配电网施工现场情况复杂、点多面广,困难多危险大,所以任何一名员工的行为和工作都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进度和其他原因忽视了安全管理。

4 结语

上一篇:女性群像下一篇:低压安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