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

2024-07-16

仪式感(精选八篇)

仪式感 篇1

1“仪式”及“仪式感”

1.1仪式

仪式最早来源于“巫术活动”,其通常由巫师通过繁琐的仪式,利用一些技术化手段,使人类现实生活和一些神秘力量之间产生联系,使人们相信仪式行为中的所谓神秘力量,并且,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对于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有经历那么多仪式,其决定因素并非仅是其在年龄及生理方面所出现的变化。同时,也是其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生育、家庭以及宗族等对其角色和定位作出了种种规定,并且社会大众认可这种角色定位。

1.2仪式感

对于仪式感,笔者认为可从美学角度对其加以阐释。仪式感就是仪式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内在感性活动,其以外在仪式活动中的相关艺术形式为依托,其主要包括场景、布置及语言、舞蹈、音乐等,呼应心灵的某种审美主体对仪式行为的审美感受,其属于人类内心及外在事物两者之间的合理结合。在这种契合中,人类情感能够与外在仪式之间产生良好沟通,同时,利用这种沟通向人们传达仪式活动中的相关理性精神,从而使人们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其次,由于“仪式感”的特殊性,使其增加了关于道德等价值指向的一些情感体验。为使现代社会中的仪式具有价值与意义,必须利用“仪式感”这一中间环节,这样才能发掘人类审美情感及仪式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且,也能够发掘仪式感在保留道德及伦理等信仰元素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2 舞台主持中的仪式感

2.1 仪式——形式

对于人类而言,视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觉,其不但是生存的一种感觉功能,同时,也是思维及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舞台主持人而言,在着装打扮方面,应大方得体,符合其所主持的活动。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主持人在所有节目中一律选择西装,这种做法就有些欠妥。主持人应当在大致了解整台晚会活动后,再确定自身的打扮标准。若整台节目是民族风,那么,主持人在穿衣打扮上就应当表现出中国传统风格。比如二胡演奏人员,选择中山装相对而言较合适,而小提琴演奏者,比较适合穿西装,若着装与演奏风格不搭配,则会使人产生不伦不类之感。

2.2 艺术——形式

在语言表达方面,对于主持人而言,情感真实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在表达真实基础上,才能流露出真实情感,才能与受众真挚交流。当然,在实际主持过程中,所需注意的并非只有口头表达,同时,主持人还应当注意每个肢体动作所反映出信息,比如一个手势或一个表情。

对于舞台主持人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这考验得失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同时,主持人在舞台上也要注意表现自身的肢体动作、手势以及表情,这些均有利于观众融入表演氛围。在舞台主持过程中,主持人为加强自身口语表达效果,必然会加入一定的手势语,这也是吸引观众的一种重要手段,手势语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及感染力,但是,也不能过多使用,同时,幅度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其真实性。

2.3 舞台主持——心理艺术

对于优秀的舞台主持人而言,其应当保持自信,应当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同时,应当具备丰富的情感,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其中,自信是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主持人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在各个方面拓宽自身知识面。在舞台主持过程中,如果主持人情绪不佳,通常会有失言及失态情况出现,因此,在舞台主持前,主持人应当尽可能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主持过程中,应当以节目内容为依据,适当融入自身想法及感情,从而提升节目感染力。

舞台主持人通常都会有较大的工作压力,若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则很难完成工作。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舞台主持人而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的任务相同,均是利用串联词使整个晚会中各个节目之间产生联系,对全局要准确把握,引导观众,并且使舞台气氛更加活跃。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电视节目播出面广,并且受众较多,需后期制作,可利用技术手段二次加工;对于舞台节目主持人而言,需要与现场观众面对面交流,在同一时间内,主持人的言谈举止及音容笑貌,均会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旦出现错误,则很难纠正。虽然表面看来谈笑风生,然而实际上却十分紧张,主持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承受着超强度、高负荷的工作。如果主持人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则将无法很好地面对观众,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排除杂念,平时积极积累相关知识,同时,对整台晚会进行总体把握,排除外界干扰,使心理、情绪及身体上,均能做到放松,达到最佳状态,与现场节目气氛要求相符合。实际上,主持人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平时多注意积累,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进而打动观众。

3 舞台主持——仪式——形式——艺术

对于每一种艺术形式而言,其产生与发展,均与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繁荣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促使婚礼主持艺术快速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在现代婚礼中,婚礼主持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场婚礼而言,新郎新娘是绝对的主角,然而,为使婚礼尽可能取得完美效果,除男女主角之外,婚礼主持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

仪式活动的组成,包括很多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对于整个仪式及人而言,其意义主要就是通过象征意象,激发人类的情感及想象,使一些道德约束转变成为美德热爱。主持人在仪式活动中对音乐、歌唱、舞蹈及美酒、服饰、强烈的色彩等形式加强研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在人们情感认识方面,这些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大部分活动而言,其主持人都选择有威信的长者,在主持人的思路引导下,在潜意识中可使仪式感表现出来。“仪式感”属于平衡剂,其能够对人们的道德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一个人的道德高低,虽然不能利用仪式感对其进行判断,但至少可以看出其是否有血有肉。这主要是仪式的举行,通常都伴随节日来临。比如,西方的狂欢节需举行传统仪式活动,中国农耕时期需举行祭祀活动。因此,在这些仪式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的感情往往掺杂着“愉悦感”与“紧张感”。人们只是利用仪式这一形式,将希望寄托在“模拟”“模仿”“表演”“迷狂”等形式中,从而在情感过渡中实现美好愿望。

仪式感 篇2

因为感叹,所以倍加珍惜。如今,每有参加或听闻豪华婚礼和婚宴,就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乡村婚礼。乡村是安静的,而结婚那天则一定会喧闹起来。锣鼓喧天,鞭炮迎新,长辈们个个喜笑颜开,孩子们稀里糊涂地跟着享受人潮里的喜气,眼里看的是新郎官手里的喜糖,心里想的是宴席上平日里不常见的美味。这新郎官不就是平常憨厚老实的某某吗?为什么这天像个乡政府干部那样,崭新笔挺的衣着与平常判若两人,反倒让人觉得古怪新奇。

孩子们当然不懂这种看起来很古怪的场面,就是人们心中颇为神圣的仪式。一对新人像一对木偶般被人摆弄着,敬酒,拜天地,拜高堂,新房里还得弄出一阵阵的笑话来,似乎不如此就有点对不住这场喜事。

新的生活属于他们俩,然而新的生活却在隆重的仪式感中被赋予了亲人和乡邻们的期望,因为这种仪式,新的生活才有了鲜明的起点,才让新人们重新审视生活的内容,而不至于动辄分道扬镳。在磕磕碰碰的日子里,曾经渗透进心里的仪式感就像一把锁,紧紧地拴住了两颗心,即使偶有臆想,也不可有非分之念。

生活中的仪式很多,看似无意义,却又实实在在和时时刻刻地导引着人的心灵。近来,单位组织新录用的年轻公务员面对国旗向宪法宣誓。这种场面既熟悉而又陌生,让我不由得想起影视剧里常看到的西式教堂婚礼。当着众人的面承诺爱一个人,爱就成了责任,成了向世人作出的宣誓,作为一个拥有正常心智的自然人,很难不受这种宣誓的制约。我相信,当举起右手作出忠于宪法的宣誓那一刹那间,一种无形的力量就扎根于内心某处,或深或浅,总会像海底神针牢牢地钉在那,这种形式感很重的自我教育又岂是可有可无呢?

只可惜,一些很好的传统仪式以及由此而种下的仪式感,正悄然远去。当家长的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每到教师节临近,就为送礼而烦心。我们小时候,父母亲可没这样的烦恼,因为尊师就表现在平常的交往中了。尊师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源于情感的自然流露,源于社会氛围的烘托。眼下,社会氛围是有了,可尊师的方式变得市侩而失去应有的感动。尊师应当首先表现在师生之间,而如今却更多体现在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博弈。唉,当年送一支普通的笔、一张朴实的贴画甚至一张自制的明信片给老师,都能让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当下则不然,精致的礼物,实际传达的可能只是背后的市场价值,有的更直接化作一张张承载金钱的卡片或电子红包。如此尊师,尊的只是一时之师,而非一生之师。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不该抢占座位。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如果觉得新时期就该让孩子放开手脚,则又一次错失了仪式感的现场教育。没有了尊卑长幼之序,法律和道德又值几何?这种并不复杂的逻辑,却很容易被新生一代的父母亲如我们,因为爱,而渐渐找不着北。当一切仪式和仪式感都可以不要的时候,我们就不该感叹或将被未来的时代所忽略甚至抛弃。

每到过年,心中曾经的美妙预期只是一个长假,围炉夜话的温馨场面不再重来,全村的年轻人围着长辈共同操持着沉睡一年的花灯直到音乐四起、脚步飞舞,离去的人匆匆归来,乡村依然安静,快闪似的聚合又面临着又一年的分离。聚散原本平常事,只因早年种下的仪式感难以找到共鸣之所,而使得乡愁只剩下无绪的愁。

仪式感缺失已然一种社会病,特别是关乎年轻一代身心成长的种种仪式,或更应该植入幼小的心灵。然而情况或许并不像我担心的那样糟糕,一个又一个美德少年的传奇故事,总能激荡着社会的脉博更加健康有力。激动之余,还是要回归到那个最容易被忽略的话题,重拾被淡去的仪式,让仪式感回归于心灵,生命的感召力就会像雨露中的种子,散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期待着。(9月23日星期六)

作者:冯德利

婚姻需要仪式感 篇3

我这才知道,在西方,每个月的14号,都是有来由有讲究的情人节——1.14是日记情人节,情侣们会互赠足够记录一年情事的日记本;2.14叫圣华伦亭情人节,是男士送玫瑰给爱侣的日子;3.14叫白色情人节,是女士回礼给男士的时候;4.14是黑色情人节,是单身贵族的情人日;5.14为黄色与玫瑰情人节,是情侣结伴春游的好时光;6.14叫亲吻情人节,情侣们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用亲吻示爱;7.14是银色情人节,是带着爱人探望父母的好日子;8.14为绿色情人节,这天情侣们必须进入森林做一次远足;9.14叫音乐情人节,是将心上人介绍给同事朋友认识的好机会;10.14为葡萄酒情人节,小两口要选择一家浪漫且别致的餐厅轻啜葡萄酒,聊聊对未来的规划、共同的目标;11.14是电影情人节,可以连看两场电影,先看一部紧张刺激的动作片发泄压力,再来一部感人肺腑的爱情片互拭泪水;12.14叫做拥抱情人节,想抱多久都行,在公开的场合拥抱,向世人宣告两人的爱意。

作为中国人,我心里觉得这过法有点儿“作”。可作为女人,我还是挺羡慕黄珊珊的。当然,也只是向往一下而已。因为无论从国情还是从家情,我想我都享受不了此等待遇。尤其是先生张东兴还是一个闷蛋男人。别说每月一个情人节了,就算是一年一度的那个日子,他也只会跟我说一声节日快乐。

但我真的被这种每月都有情人节的生活打动了,我发自内心想尝试一下。我决定将黄珊珊的体验略作修改,在我们家试行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不那么张扬的每月情人节计划……

1月份的情人节我定在了19号,因为1.19是我跟张东兴的结婚纪念日。虽然他匮乏浪漫细胞,但每年的这一天,还是会有所觉悟,起码那天脸上的表情会比较生动,下班了会早早回家来跟我一起做顿饭。

那天下午我请了公休假,花两小时炖了一锅热乎乎的素三鲜汤锅,配上几样颜色鲜亮爽口的小菜,等他推门而入时,餐桌上已经被我用美食、餐具点缀得格外精致。

他被我弄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他是空着手回家的。我假装没有看见他那一瞬间的发窘,让他赶紧落座吃饭。餐桌上他好几次欲言又止,但我绝口不提结婚纪念日之类的话语。

吃完饭后,老公让我去沙发上休息,挽起袖子主动去收拾餐桌洗碗打扫厨房,一切收拾停当后,他泡了一壶助消化去油腻的大麦茶,我们依然没多说什么,就着这壶茶,看了一部《吸血迷情》。

但1月情人节还没结束,到了周末那天,喜欢睡懒觉的老公先起床了,等我起来后,他变戏法似的端出了一盘早餐,有煎得嫩嫩的太阳蛋和皮蛋瘦肉粥。

我们家的1月情人节就以晚餐开头,以早餐结尾,像一篇起承转合的好文章。我俩都没提过类似纪念日情人节之类的话语,但我觉得,这就是情人节应该有的体验。

2月14号还没到,我提前告诉张东兴,那天别买什么礼物,尤其不需要买花,我们不凑那热闹。因为在这个季节,我更愿意当作情人节来过的,是三月三。

多么有传统的日子呀,从魏晋开始,三月三就被赋予了情爱的色彩,它有很多种称呼:三月会、定情节、女儿节、求子节、游春节……那一天,我跟老公开车去了白云山,我摘新发的柳条编了小框,他采一些野花把柳条筐填满,带回家挂起来,我们都觉得比市售的玫瑰要有生趣得多。

4月23日那天,我买回了一套二月河文集送给老公,扉页上写了这么一句话——珊杰鲁蒂日快乐。

老公看到这句话后先是一愣,打开电脑一阵搜索后,笑眯眯地跟我说:很厉害呀,连西班牙的情人节都过上了?他没说错,4.23除了是世界读书日外,还被称为珊杰鲁蒂日,是西班牙情人节。在这一天,女人要给爱人送一本书。老公下楼后10分钟回来,带给我一枝玫瑰,因为收到珊杰鲁蒂日礼物的男人应该回赠女性一枝玫瑰。花的钱都不多,但这种带着异域风情的礼尚往来让我俩都觉得很有趣。

老公终于扳回一城。5月20号那天,他打电话说下班了来接我,等我上车时,发现副驾座位上端端正正摆着一盒金帝巧克力。见我满脸不解,他笑眯眯地跟我说:520快乐!原来,那天是520网络情人节。

7月份的时候,我跟老公出了一次国,去的地方并不现代——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因为7月19日是我俩要过的7月情人节——印尼结婚日。因为在这一天,无数对新人将在独立广场举办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集体婚礼。而主婚人是现任印尼总统。

我跟张东兴也凑了个热闹,我穿一套租来的印尼民族服装,上身是鲜艳的无领对襟长袖,下身围色彩艳丽的纱笼,老公头戴黑色无边小礼帽,上身着有领对襟长袖,下身围带格图案的纱笼。我们跟身边的印尼新人们一起完成了新郎踩鸡蛋、新娘为新郎洗脚、共进黄米饭……27项繁琐但好玩的传统结婚礼仪。

就这样,我们俩都开始喜欢这种在各种清人节找乐子的生活,而且都很乐意去发现有关情人节的消息,然后在我们家一一尝试。

好比说8月31日的下午,老公自告奋勇去做饭。结果端上来的是一盘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东西——玫瑰花瓣烩饭。他说这曾经是意大利的宫廷秘方,不久前才被意大利《共和国报》公布出来。而那天,就是意大利的民间情人节。

9月20日的时候,我买了一块手表送给老公,因为这天是日耳曼民族的情人节,女士要送手表给老公,代表两人要像分针与秒针一样围绕家庭这个共同的中心奔波劳累。

我们家的情人节就这样越来越多,虽然没有什么送玫瑰买蛋糕买首饰之类看起来五色神迷的桥段,但那些带着各种异域风情的小礼物或者小付出都让我俩乐此不疲,甚至回味绵长。

有时候想想,其实哪怕没有这些情人节,我们的日子一样可以过。但是,婚姻并不是单纯的过日子,有时候,它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这种仪式感不是形式,而是展现出我们对于内心情感的尊重,表达的是在这场婚姻里投入的心思、精力和努力——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来确定对方爱着,彼此都需要这样一种安全感。

仪式感 篇4

一、《离婚声明》的内容分析

《离婚声明》大致意思:首先,婚姻内,王宝强兢兢业业,默默付出,为给家庭创造良好环境而奋斗,对妻子,对团队无怨无悔;其次,妻子马蓉和他的经纪人宋喆却以德报怨,互通奸情;最后,虽然离婚之意已决,但是会尽力将双方父母和孩子遭受的伤害降至最低,再一次凸显暖男形象。整篇声明,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干脆利落,篇幅适度,事情简明扼要。

(一)受害者形象暗示

1. 本真自我形象

王宝强出身苦寒,饱受生活艰辛,只因梦想使然,便从跑龙套的群众演员,脚踏实地地成为具有票房号召力演员。在名利双收的人生中,他坚守质朴憨厚,嫉恶如仇的本性,并且孝顺父母、宠溺妻儿、善待他人,事业越做越大。如今,王宝强像一个符号,他虽类属草根阶层,却象征着草根人的成功,其人生更像一部青春励志大戏,让那些处于草根阶层并有着梦想却仍在举步维艰活着的人在身体被掏空的间隙里,看着他的经历,如喝鲜美鸡汤,得到一丝心灵慰藉。

2. 影视剧塑造形象

据百度文库搜索和王宝强个人新浪微博介绍,王宝强影视剧代表作共27部,主要以电影为主。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影视剧有《天下无贼》、《士兵突击》、《人在囧途》系列影片、《唐人街探案》等,其塑造的形象多以弱势者出现。典型的是在《天下无贼》中,王宝强饰演的傻根,一个初入社会、憨厚、质朴、心地善良,从不设防的农村小伙形象。在《士兵突击》中,王宝强饰演一名叫许三多的士兵,憨傻中透着执着与真诚,简朴的生活细节中折射出善良、淳朴、正直、宽容和懂得感恩的本性。在《人在囧途》系列影片中,王宝强饰演的是一位积极乐观、时尚幽默、富有良知与责任感但略有自私的“新一代草根”角色。在《唐人街密探》中,王宝强塑造一个受害者形象,他背井离乡去泰国谋生,只因结婚当天目睹妻子出轨,而且人尽皆知故心灰意冷。

然而,如此本真自我的形象与影视剧塑造的形象暗示着《离婚声明》的内容,即王宝强虽然暖男但却遭遇妻子背叛,还是出轨于自己的经纪人,与他在《唐人街探索》中的台词“在这个世界上,比所有人都瞧不起你还难受的滋味,就是让所有人都同情你”相呼应。在共情理论的作用下,人们难以以看客者心态静观,而是愤怒地拔起达摩斯之剑惩恶扬善。

(二)反映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公众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中,却将眼球聚焦于王宝强离婚事件,是因为《离婚声明》的传播内容真实地反映出当下转型期出现的婚恋危机,让公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了使用与满足的最大化。

首先,在道德和法律双重约束下不允许婚外恋情况发生,但是现实情况婚外情的人数逐渐递增。据上海共青团市委策划实施的一项关于上海14-35周岁的居民对婚姻看法的调查研究可知:社会交往的扩大与社会宽容的增强,导致婚外恋的比例逐年增高,而对此持接受和认可态度的人数比例也在增加。[3]这是外部坏境的影响。

其次,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婚恋状况不仅是媒体记者抢占独家新闻的“杀手锏”,而且也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和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的功能下,呈现出的拟态环境是大众媒介频繁报道出来的都是明星绯闻、婚姻破裂等负面的新闻。王宝强由于本真自我形象和影视剧塑造的形象多以“善良、憨厚、正直”等为主,于是镜像出王宝强不会是婚恋关系中的施害者,娱乐圈仍有暖男、真爱的存在。但《离婚声明》的发布,却颠覆了公众的美好想象,强化了公众的认知基模,即娱乐圈中的婚恋难以长久。

最后,在《离婚声明》中,写到王宝强“为了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而拼搏”,但由于他从事行业的特殊性,如想要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面对“聚少离多”的夫妻难题,而这又是一条造成夫妻关系紧张的导火线。换句话说,长期的“聚少离多”势必缩小王宝强与马蓉的共同经验范围,其相互之间容易产生传播隔阂。这也反映出人们在为物质生活水平打拼的同时,容易忽视家庭观念、漠视夫妻问题,从而引发夫妻危机。

(三)挑战道德底线

《离婚声明》写到“由于马蓉与宋喆的婚外不正当关系而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同事关系解除”。主动阐明原委,让舆论批判直指马蓉。

儒家伦理中理想人物的形象由“圣人、君子、贞女、洁妇”等元素组成,网络舆论把马蓉与王宝强的经纪人宋喆不正常关系与潘金莲西门庆相提并论,意在指明马蓉、宋喆挑战儒家伦理,颠覆了马宋公众的形象。

二、《离婚声明》的发布渠道

依托Web2.0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涌现出一批社交媒体,它允许互联网用户撰写、分享、评论、讨论及相互沟通,主要包括博客、论坛、播客、微博等。王宝强在众多社交媒体中,唯独选择新浪微博作为《离婚声明》的发布渠道,并取得井喷式的传播效果。除了拥有优质的内容外,还与新浪微博所具有的渠道优势相关。

(一)草根性与精英性

We b2.0时代,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是用户生产内容即UGC,创造一种全民织网的格局,遵循着“去中心化”的原则。在去中心化的实践操作中,内容为王得到肯定与重视,每个人都能DIY式地使用微博。于是,微博以“平民媒体”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让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心理诉求得到满足。众多周知,在新媒体未出现时,传统媒体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普通公众的媒介接近与使用权难以实施,而新媒体时代,媒介资源不再稀缺,稀缺的却是公众的眼球,为了吸引他们的眼球,新浪微博以明显的“零门槛”特征赋予他们媒介接近与使用权,让其尽显“草根性”。

新浪微博虽然赋予每个人的媒介接近与使用权,让他们人人拥有“麦克风”,并自由高歌,但歌声的响亮度却存在不一。换句话说,新浪微博赋予每个人发表言论,表达心情的权利,但有些声音可以被公众听到,形成舆论,比如被名人或者精英评论、转发,或者助推,而有些声音却被淹没,无声无息。2010年发生的江西宜黄发生拆迁事件,因媒体记者邓飞在微博上实时直播被拆迁者钟家姐妹跟他的40分钟现实版的《保持通话》,而使得此事件传播效应急剧放大。新浪微博采用的是“名人微博”+“精英化”的模式,其目的就是借助名人效应在短时间内聚焦粉丝,进而可以扩大事件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王宝强因为出生、成长于草根阶层,但在自我的努力下成功挤入精英阶层,拥有来自草根阶层和来自类似赵子墨、六六等精英阶层的大量粉丝,其身份获得新浪微博认证为微博意见领袖。故此,在他发布的《离婚声明》的仅一个多小时,其微博就获得了超过55万次的评论,近30万次转发。

(二)立体化

新浪微博是一类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态的媒介进行组装,能为公众呈现出更加形象直接信息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比如,王宝强对《离婚声明》发布渠道的选择,他没有选择新浪微博的长微博发布功能来说明离婚缘由,而是选择有着140字数限制的短微博发布功能,将图片、文字两种形态的媒介组合在一起发布。此外,微博的信息发布及接收都整合了多种平台,无论是微博的发布者还是接受者,统称为微博用户,他们可以采用客户端、手机上网、绑定IM工具等任何一种方式来实现实时发布及接收简短消息,尤其是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使微博用户真正享受到4A(Anytime、Anyw he re、Anyw ay、Anyone)的便利,让新浪微博的口号“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不只是口号。王宝强则是选择i Phone 6Plus的移动媒体发布《离婚声明》。这说明新浪微博不仅可以在信息发布的媒体形态选择上实现立体化,还可以在信息接收与发布的平台上实现立体化。

(三)即时性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原创内容成为稀缺资源,而独家新闻更是弥足尊贵。要想生产出原创内容及挖掘出独家新闻,就必须掌握时效性概念,即原创内容或者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发表在媒体上的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越短越好。传统媒体由于受行政审批、采编播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在时间上有所延迟,稍有不慎可能错过舆论引导的最佳时间。而微博平台因“零门槛”的特征,不仅克服了传统媒介在时间上的弊端,还促使信息发布从“及时性”转变成“即时性”。微博能够实现快速更新,在时效性上优于传统媒体,依靠的是其立体化的终端渠道和快捷的信息沟通方式。王宝强选择在新浪微博主动“爆料”,一来可以避免发生类似文章出轨事件的“周一见”、议题失控、倒逼真相等情况,还能在第一时间抢占了舆论的话语权,牵着媒体、公众的鼻子走。除了微博信息发布即时性之外,公众的反馈也能做到即时性,主要通过评论、转发等多种方式即时反馈给信息发送者,克服了传统媒体反馈不仅周期长,而且范围小,不够及时等缺点。

(四)裂变式

微博在传播过程中呈现蜂窝式特点。于是,要形象直观地理解微博的传播过程,可以画一张蜂窝式的网状物图。图中的每个网节点为信息的接收点和发布点,而且都有着类似金字塔的传播渠道,它们相互之间构成网状结构,最终的传播过程呈现出一个蜂窝状。[5]以王宝强新浪微博为例,绘制图如下:

新浪微博的一种传播路径是粉丝路径即关注。在微博平台上,你可以自由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用户,成为他的粉丝,反过来,其他用户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关注你,成为你的粉丝,相互之间不需要经过彼此的同意,仅需点击“加关注”三个字,便可以接收对方的即时更新信息。[6]当A在其新浪微博发布信息后,关注其微博的所有粉丝都能实时接收到A的信息,有利于名人聚焦一大批粉丝,比如王宝强在8月15日零时21分发布《离婚声明》,当时他的1200万的粉丝便能同步地接受,于是,在几分钟内,王宝强离婚事件引爆互联网各大平台。

而新浪微博的另一种传播就是转发路径。比如,当甲对A的某条微博比较认可,他选择“一键”转发,这条信息便同步到甲的微博平台上,而甲也拥有自己的粉丝量,他的粉丝也可以实时接收其信息,这便实现了极速传播。这种传播模式称之为裂变式传播(One To N To N),其传播速度呈几何级。[7]

微博传播是一种信任传播,用户要想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第一是微博用户处于信息源的上端,是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者;第二是微博用户具有权力社会的身份标签;第三是微博用户的发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8]从王宝强与马蓉自身具备的条件来看,马蓉具备前三个条件的任一条件的前提都是自身作为“王宝强妻子”身份而拥有,于是即使当两者在微博上同步发布信息,之于粉丝,甚至整个网络生态而言,王宝强的微博公信力都强于马蓉。

前文谈到新浪微博作为社交平台的一类,存在众多优势,而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着王宝强离婚事件的传播,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比如,网民的媒介素养欠缺,从他们发表的有关王宝强离婚事件的言论中可知网络暴力盛行。

三、仪式感

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说:“仪式,是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活动形态”。[9]而“仪式感”主要指主体在参与仪式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某种感性体验,它借助仪式活动的场景、布置、语言等形式,与心灵达到一种呼应,进而引发主体对仪式行为的感受,是人类内心“格式塔”与外在事物“格式塔”的一种结构性契合。人类的情感也在这种契合中找到了与外在仪式的沟通,并将仪式活动中所试图传达的精神通过这一沟通渗入到人的情感体验之中。此外,它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的心理活动。在感知层面,其所能达到的是一种聚精会神、专注、忘我的状态。在思维活动中,会出现的是一种放空的状态,一切外在表现都出于人的本能反映。应该说,这种状态是一种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内容的复合,这些心理活动是同时发生,而非一种单纯地从认知上升为情感的过程。只有达到认知、情感、意愿以及行为上的高度一致,才能达到这种心理状态。最终,其外在表现为一种情感状态,它是集多种情感于一身,而又超越了该种情感本身的一种状态。此外,仪式感会因仪式类型与感受主体的不同而相应地有所不同。

将上面的概念运用到王宝强离婚事件中,即王宝强离婚事件因传播内容的真实恳切、反映现实等特点,以及传播渠道的即时、零门槛等优势,促使王宝强离婚事件成为一种仪式,而参与者即网民则在“粉丝路径”和“转发路径”的传播模式下指引下,采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参与到以《离婚声明》为开幕式的仪式活动中去。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由于无意识地将外在的宗教、伦理等价值体系渗入个人情怀中并获得愤怒、怜悯等感性体验,而这种内心的“格式塔”与《离婚声明》呈现出的“格式塔”结构性的对应或者形成默契,于是,网民将会采取各种行为措施将内心的情感体验外在化。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传媒的业界和学界逐渐认识到新闻、资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两大元素即内容与渠道,并形成“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共识。而网民在王宝强离婚事件这一仪式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仪式感,正说明在互联网时代,没有理想的渠道,《离婚声明》便无法即时性地到达用户;而没有优质的内容,新浪微博即使有制胜的法宝,也只能是无源之水。

摘要:明星出轨虽然一直是娱乐圈的高潮式话题,但王宝强凭借一则《离婚声明》,并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引爆舆论、持续刷屏,其热度不亚于正在里约进行的奥运会,而且并不弱于当年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和文章出轨事件。主要原因是首先王宝强《离婚声明》的内容与王宝强本真形象和影视剧塑造的形象相吻合,而且反映了当今社会问题并挑战公众道德底线的事件;其次内容发布渠道即新浪微博,具有草根性与精英性、立体化、即时性及裂变式的特征,促使用户在参与及观看以《离婚声明》为开幕式的仪式中,犹如体验着一场由王宝强、马蓉、宋喆主导的微博围观,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仪式感。

关键词:内容,渠道,仪式感,《离婚声明》

注释

1[1]为什么我们看八卦停不下来?[N/O L].腾讯传媒,2016-8-16.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 3MzQ 1MzQzN A==&mid=2656909025&idx=1&sn=f23d873d2999ca266f b0c0534baf1845&scene=0#wechat_redirect.

2[2]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161.

3[3]浅谈婚外情影响[N/O L].豆丁网,2013-6-28.http://ww w.docin.com/p-671661889.html.

4[4]刘通.论夫妻忠实协议[D].南京:南京大学,2014.

5[5]贾云峰.微博的兴起与科技时代的媒介创新[J].信息网络,2008(11).

6[6][7]纪珊珊.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7[8]杨晓茹.传播学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8[9]方迎丰.仪式感营销[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6).

生活需要仪式感 篇5

小学完美生活的结束,应为它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仪式感使那个普通的日子变得不平凡,变得庄重而有意义。

生活中的仪式感在那天,那场毕业典礼上体现,可能经历了那天,我们才能真正毕业吧。

所有的同学牵着父母的手,在门后面排起了一条长龙,要举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一位位同学陆续走上台,与父母摆出六年前,在讲台上摆出的一个个古怪的动作。

“怎样办我好像忘记了动作”“不用担心,照片记录了一切。”

那张团体照,重现我们一路走来的这六年,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我们,不一样的是心。心中多了一个大家庭,里面装着六年来一齐陪伴我们的“扬帆中队”。不一样的是笑容,六年前的我们,怀着忐忑,羞涩与腼腆,而此刻,心中更多的是那份不舍吧,我想。

回想六年前,我们在第一天踏进小学的那场仪式,充满羞涩地拍下了我们的第一张团体照,那个仪式简单,却也让人难以忘记。

六年来,我们在一齐度过每一天,虽之间有些争执,有些吵闹,但那都不重要,至少在印象里,这六年,都是欢乐的。只是在此刻,笑容不如从前灿烂了,眼眶渐红,泪水渐渐溢出眼角。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我对别人的思念有多深,直到这个瞬间。在这个异常的场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变得柔软起来。

我们又一次走上了台,拥抱班主任,一向以来,他对我们都是如同对待自我的孩子般,如今,更是难舍难分。

这一场毕业典礼不能够代表我们的六年,却是六年以来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大家打扮得优雅而精致,愿在这场仪式外,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日子日期与仪式感 篇6

其实,我们牵强附会加以仪式化的日期,又何止是新年?不管是西方舶来的情人节、父亲节还是母亲节,抑或是土生土长的个人生日、结婚纪念日等,哪一个日期的意义不是人为添附?本来一个普通的日子,一旦我们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如果失于完成特定的仪式,比如情人节时没有爱的表达,或者生日时忘记送上亲人的祝福,甚至可能彻底破坏我们的人生。换句话说,当仪式被附加给特定的日期,我们甚至可能忘记日子才是本原,而仪式不过是虚幻的添附。从根本上讲,这些所谓象征,不外乎都是人为制造的虚幻,是人类对自己的欺骗,而我们多数人似乎乐此不疲。我们的人生似乎很大程度上等于自我欺骗。这是否有点可笑?是否意味着人类的愚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天生是理性的动物,尚不至于动辄陷入集体性的愚昧之中。那在对于日期、物件和行为的仪式化问题上,我们为何要普遍地自我欺骗呢?道理有三:首先,仪式是一种自我暗示,是对个人的专注力、执行力的强化和聚集。人都有偷懒的天性,能走下坡路时都不愿费力上坡。尽管理性告诉我们需要努力,但没人可以在一生中一直紧绷神经的弦。于是隔三差五的日子里,我们就不断要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督促自己努力上坡。新年、生日、毕业以及新婚的日子等,也就成为发出这些暗示的最佳日期。其次,仪式还是一种情感宣泄,一种将无形物视觉化的渠道。人都是感性的动物,潜意识里希望人生多姿多彩。而人生往往平静而苍白,即使偶有强烈的情感(比如热恋上一个人),也很难具体地表达。于是人们诉诸一些异于日常生活的行为,穿一些平日不敢穿的衣服(比如婚纱和学位服),说一些平日不会说的奇怪话语(比如新年的祭祀祝词),一则让平淡的生活激起一些别样的浪花,二则也具象地表达和宣泄强烈的感情。最后,仪式也是一種社会纽带,是一种用以唤起设定好的集体心理和情绪的“群体心锚”。人类的集体行动依赖于意思的有效传播,但个体间的口口相传成本太高。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不管是祭祀、升旗还是婚礼葬礼,对于社区的多数成员而言,都能感受到同样的情感和召唤。换句话说,仪式成为一种成本更低的意思传递和社会动员手段。

如此看来,仪式固然是人们的自我欺骗,但却是针对人性中偷懒、喜欢刺激等弱点的有效用的欺骗,也是一种方便而低廉的群体沟通方式。人们欺骗自己,无非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仪式也因而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程序,尤其是法庭审理这一极具仪式感的程序,包括法槌、法袍等在日常生活中罕见的道具,尽管看起来难免矫情和做作,但它无疑也能强化人们对规则的敬畏,促进犯罪者的悔悟和受害者的宣泄,并提升公众对司法的尊重和信任。换句话说,庭审确实有“演戏”的成分,因为这能让当事人、法官等“演员”以及作为“观众”的公众产生“代入感”,从而按照“剧本”设计的方向行事。

仪式感 篇7

以《生存大挑战》为代表的生存类真人秀早已淡出观众视野,《超级女声》等歌唱选秀节目也已光辉不再,即便是一开始好评如潮的《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也在发展了两三年之后开始略显疲态。节目的同质化、泛娱乐化已经无法再锁住观众的注意力,这在以“注意力经济”为主导的电视娱乐节目市场中,无疑是最危险的信号。因此,《爸爸去哪儿》代表着的明星真人秀的崛起,不仅成了市场的强心针,也说明观众的审美取向已经改变。

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从诞生至今,其艺术形式、内容以及艺术意蕴的发展变化均与受众的观感方式息息相关。这个观感方式,即为观众在接受过程中表现出的“仪式感”。以古希腊戏剧为例,当观众处于戏剧场这个封闭的观赏环境,哪怕是最原始的表演场地和舞台效果,舞台上任何一个戏剧动作就能博得观众的所有注意力。同样的,在音乐厅中欣赏音乐会,在展览厅中观赏美术作品,艺术接受者们在全神贯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表现出极强的仪式感,也因为这种强烈的仪式感,观众在观赏时才可能摒弃杂念专心揣摩作者传达的思想和作品的意蕴。而“仪式感”则影响着艺术作品从内在语言到外在结构应当如何表现。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学者伊瑟尔在《隐含读者》中提出了“隐含的读者”概念,即作者预想出来的在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在作家落笔时乃至作家进行艺术构思时就存在了,因此受众的仪式感在艺术家决定如何将自己的审美理想揉捏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时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种仪式感,古希腊戏剧遵从“三一律”,交响乐有精细的结构,美术画作蕴含着朦胧含混的意味,观众在超然的欣赏过程中方能够捕捉到艺术家隐藏在作品中的个人理想。然而,在艺术从象征到古典再到现代的发展道路上,接受过程中的“仪式感”却在慢慢退却。许多艺术门类的作品在接受过程中正在逐渐变成受众“附庸伴随”性的存在。对于艺术作品,观众不再是集中心神的观赏,而变成了“摆在那里有空看一眼”。这种变化源自于科技、社会等时代因素,也影响着艺术作品的大变革。“三一律”不再适用于动辄七八十集的长篇连续剧,流行音乐相较古典乐,拥有极简的结构,明了的主题和不到5分钟的时长,而以杜尚的《泉》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正极力试图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当人类对于审美需要的追求越来越容易满足,审美的仪式感就越来越弱。仪式感的退却,源于审美日常化,也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在这种语境下,再来看明星真人秀兴盛的原因就非常明了了。1980年,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只有9集的电视连续剧在当时风靡大街小巷。1990年,中央电视台又播出了电视剧《渴望》。它的热播成为了至今为止中国电视史上无法打破的收视神话。它制造了第一轮本土电视剧引发的收视高潮,最高收视率达到了90%。它的热度在当时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为当年一道独特风景。一部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因此,在电视机并不普及的年代,邻里街坊挤在一起看电视成为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时代记忆。也正是因为这种观赏仪式感,使得当时的电视作品和作品形象还充满着典型性的特征。不管是更接近戏剧的电视剧,还是包含着长镜头、蒙太奇等电影艺术的叙事手段的电视艺术片,电视艺术还并未孕育出成熟的自身独有的、有别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形式。电视艺术和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成熟,是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而生的。当电视机不再是少数人家的稀罕物,当它成为了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低产量、缺乏创新的电视节目就无法继续博得观众的注意了。因此,电视娱乐节目应运而生。拥有极强兼容性,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电视娱乐节目的诞生和繁盛,才真正标志着电视艺术已经脱离了之前其他艺术门类特征的影子,正式成长为一门博采广纳、自成一家的艺术门类,成为了“第九艺术”。

电视娱乐节目正是因为它所表现出的兼容性,使得它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变型。综艺娱乐节目、综艺晚会、益智博采、职场情感等等主题的娱乐节目曾经前后相继的在电视荧屏中占据过观众的视野,而今又归于平淡。其原因大抵在于观众期望从电视节目中获得更多关于真实生活的情感体验,而随着如今离大众越来越远越来越追求“奇”“特”而非“真”的电视节目大行其道,这种期望就变得愈发迫切。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冷热媒介”理论,电视是属于拥有较低清晰度和信息量,在接受活动中需要更多感官配合和丰富想象的冷媒介。而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作品的“通俗性”于接受者至关重要。当观众在与电视媒介对话的时候,必然希望得到更多关于自身熟悉的生活信息。当然,通俗并不是媚俗,更不是低俗,大众期望看到的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而非唯收视率论产物下粗制滥造的“噱头”。因此,当千篇一律”草根成为明星”“家境贫寒人生困苦却有个音乐梦想”的选秀节目失去吸引力,主持人搞怪耍宝插科打诨的综艺节目也让观众感到乏味,《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的成功就非常好理解了。

《爸爸去哪儿》为湖南卫视全新推出的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这档代际沟通纪实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真人秀。该节目一经播出立即获得巨大反响,首播当晚有近4000万观众收看,到第三期节目收视率已经达到3.21亿。《爸爸》多达200人的制作团队,40多个拍摄机位以及多种先进拍摄技巧和别具匠心的后期剪辑让节目拥有了考究的声画表达。网络热议也对节目的成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真正让节目好评如潮的是它贴近生活的视角。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严父慈母”是不变定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照料琐碎事务通常是母亲的任务,而父亲则扮演着更加复杂多元化的角色。节目用纪实的手法,在72小时内不间断地记录父亲与子女相处的点滴,将其中有趣的事件剪辑成一个半小时的节目。观众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观赏体验中,由电视机中的父子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已为人母的,想象着自己的丈夫如果独自带孩子外出是否也会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已为人父的,会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孩子们在观看时,则能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未婚的青年则会想象未来自己的孩子是否也会一样可爱。节目所弘扬的父慈子孝,团结友爱的主题契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因此,节目所表现出的让人动容的真实情感成了它获得成功的法宝。再者,根据典型理论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个概念,亲子生活是我们熟悉的,而退去镁光灯照耀下的明星的日常生活是我们陌生的。看着明星们走下舞台如何过着平常的生活,一方面满足了弗洛伊德所提的“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另一方面也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赏体验。这是《爸爸》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爸爸》之后又涌现出了一批同样类型,以亲子为焦点的明星真人秀。《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均在此列。亲子题材过后,又出现了《真爱在囧途》《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等聚焦在朋友情、兄弟情、爱情等生活情感的明星真人秀。这些节目有各异的形式和内容,但是相同点在于均将聚光灯打在普通大众最熟悉的人际情感关系上,用纪实手法捕捉到的一点一滴来唤起观众从生活体验中得到的共鸣。

因此,当接受过程中的仪式感渐渐退去,电视艺术成为受众生活中的附庸,加之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冲击,回归本真的真人秀或许能够成为电视行业的制胜法宝。当我们熟悉的生活经过包装再创作成为电视作品出现在荧屏上,会带来更加深切的美的感受。就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摘要:电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既与八大艺术门类息息相关又有其独特品格。本文从浅谈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入手,结合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史,论述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观赏方式的演变对于电视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仪式感,日常审美化,明星真人秀

参考文献

西开普省的仪式感 篇8

游玩:非洲之傲豪华列车(Rovos Rail),如果想体验时光的味道,可登上被顶级旅行者公认为世界奢华列车的非洲之傲,感受旧时光。

住宿:南方太阳集团(Tsogo Sun),旗下有超过90家酒店和娱乐场,入乡随俗,不妨入住这个非洲酒店品牌。

大概是年少时候,关于大航海时代的英雄主义情愫泛滥,我说我想去开普敦看海,很多小伙伴都笑了。他们有的认为我闲得蛋痛,不作不die,有的则说,以一个多愁善感老男人的秉性,别再提关心粮食、面朝大海的事了,最好的事,是不要错过去阿德利街看迷人的卖花女。

可是,从奈斯那、赫曼努斯到好望角,从印度洋到大西洋,我对“看海”一直煞有介事,以致后来完全忘记了要去阿德利街闻闻花香。

开普半岛的海没有浓烈的咸鱼味。无论是在西蒙小镇与企鹅无言相对,还是在黑暗的甘果洞恍惚前行,或是在斯泰伦布什到小镇上品尝葡萄酒,我发现,在非洲大陆的南端,我这个来自中国南方沿海男人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带着布希曼人的仪式感。

非洲溶洞里的秘密

仪式感首先是从探索南非甘果洞(Cango Caves)开始的。

作为非洲最大的钟乳石洞之一。如果从自然地理要义上比较,这座非洲溶洞相对中国桂林等地溶洞简直不值一谈。如今,洞穴沙漠化严重,钟乳石也多已停止生长。事实上,到非洲进行溶洞游,在国内驴友圈中,说出去也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除非你标榜自己是一个地质科考爱好者。

但必须承认,非洲溶洞游与国内溶洞游并不同,甘果洞的溶洞游方式,更注重以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地理科学意义上去考究和游赏。可以说,这种对待溶洞游的态度,也反映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别,以及对待地理、历史的态度。探索溶洞,在这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甘果洞曾经是布希曼人的避难所。布希曼人被称为“非洲最早人类”,主要分布在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与博茨瓦纳等地。最早殖民非洲南部的荷兰人称这个民族为“Boschjesman”,布尔战争后占据此地的英国人把这个荷兰语词改为英文Bushman,意思都是“丛林人”。这个溶洞于1780年被学者发现,现在入口处绘有难得一见的布希曼人壁画,洞内有多根超过十米高的钟乳石柱,都是历经15万年的光阴所刻蚀的成果。为了保护溶洞,这里禁止长期开游览灯光,只有在导赏员讲解后开一小会简单灯光,方便游客观览,然后再关灯。

据说,南非的洞穴保护也走过弯路。甘果洞就曾经允许当地人入洞开音乐派对,后来参加音乐会的人们把钟乳石锯断带回家,当局才禁止溶洞进行音乐会等公众活动。甘果洞以前还曾采用过炫酷耀眼的灯光效果来取悦参观者,但后来被公众投诉,被认为破坏洞穴的原始景观,才改为最简单的灯光。

看动物是件技术活

如果一心为观光休闲而来,到南非,特别是到西开普省,没有与当地动物亲密接触,颇有点不可思议。要明白,在开普半岛观看动物,可是一件技术活。虽然南非野生动物很多,但在西开普省,完全以人饲养为主的动物园也不少。在这些动物园里,与吸奶的亚洲幼虎和正在开屏的东方孔雀合影,并不能算真正与当地动物亲密接触。

套用很多旅行书的假装有温度的开篇句式:你可以无视开普敦作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桌山与阿古拉斯角的杀人浪,但不能无视南非东南沿岸的鸵鸟、鲸鱼、海豹和企鹅。

相信很多人对世界鸵鸟之都奥茨颂有所耳闻,这里有无数座鸵鸟农场。每天,鸵鸟农场都会举行各种骑鸵鸟比赛,看着那些专业骑师骑着这些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鸟类一路狂奔,难免让人对饲养鸵鸟这一职业徒生羡慕。作为远方来客,也可以体验骑鸵鸟的感觉,并品尝鸵鸟肉和鸵鸟蛋,但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后两者并不太符合东方人的口味。

在对的时节抵达赫曼努斯,则可以做另一件对的事。当然并不是叫你跟鸵鸟求婚,而是参加当地观鲸节,与鲸鱼共舞。南非赫曼努斯观鲸节通常会在每年的九十月举行,迄今为止,这个节日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南非唯一一个环境艺术节日。赫曼努斯被称之为“世界最佳陆上观鲸地点。”观鲸节期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这个海滨度假胜地观看不同种类的鲸鱼,并在节奏感特别欢快的南非乡村音乐中纵情狂欢。

如果认为跟鸵鸟有距离感,又没有好运气碰到观鲸集会,那么一定要将出发德克岛看海豹和到西蒙小镇看企鹅列入行程。

与澳洲袋鼠岛不同,去开普敦德克岛,唯一能做的事除了跟看海豹的船客吹牛,就是全心全意看海豹。事实上,德克岛只是礁石组成的密集礁石群。传说这里的海豹原本生活在桌湾的罗本岛上,后来罗本岛被改建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海豹们最终只好栖居在这些远离陆地的礁石上。德克岛上的开普软毛海豹繁殖于南非以及纳米比亚的海岸线上。作为世上为数不多的海豹群居地,这些年来,因为季节不同,德克岛上可以看到的开普软毛海豹在500至5000只之间。如果把看鲸鱼的运气用在这里,还可能在德克岛附近,看到罕见的白鲨鱼捕食海豹的情景。

与德克岛相比,西蒙小镇的名字听上去更具侠义气息。历史上,该地区曾作为捕鲸站和英布战争时期的战俘营。上世纪80年代,当地渔民发现了两对企鹅并将它们保护起来,如今这里成为南非历史最长的企鹅栖息保护地。作为开普半岛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西蒙小镇也以企鹅滩被世人所铭记。

真正的看海者

在西开普省,科考做了,玉照拍了,动物也拜见了。我认为给你最好的建议,还是做一名真正的看海者。

你可以毫不辜负吃货的名义,在奈斯那一边吃生蚝一边看海,奈斯那是世界闻名的生蚝产地,每年7月都会举办享誉世界的奈斯那生蚝节。在这里吃生蚝的时候不用搭配太多作料,一点点黑胡椒加上柠檬汁,重口味者再来点墨西哥辣椒酱则可。你还可以在好望角旧灯台前做沉思状,思索当年殖民者和布道士如何登岸,并想想从赤道方向流来的印度洋海水好看,还是从南极流来大西洋海水好看。

要不就在带着非洲南部生活气息的维多利亚和阿尔弗雷德码头广场,当女人们都去购物了,你临安而坐,点一杯来自斯瓦特兰酒乡的葡萄酒,听听非洲南部的音乐,或者吟唱起南非已故的反种族隔离诗人布鲁图斯的《我们何以存活》。

上一篇:企业家成功的秘诀下一篇:电视编辑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