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2024-08-16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精选九篇)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16只健康成年家兔,体重2.0~2.5 kg,雌雄不限,购自包头医学院动物实验室,标准饲料喂养,每笼1只,自由饮水和活动。动物房室温19~24℃,湿度(50.2±5.4)%。正常昼夜节律。

1.2实验模型制备家兔分笼饲养适应1周后,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1.25 mL/kg)麻醉,仰卧位固定于自制木板上,头偏向对侧,用约束带固定四肢,显露出手术部位,手术区域剪毛,用酒精消毒。取家兔后肢双侧膝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关节周围组织进入关节腔,取膝关节伸直位将髌骨推向内侧,然后屈曲膝关节,显露股骨髁,在左右两侧用直径4.0 mm骨科环钻头按照实验设计在股骨的关节面中心造成全厚关节软骨缺损,深度以点状出血为止,约3 mm。用盐水冲洗后逐层关闭切口。待家兔完全苏醒后放入笼中,常规分笼饲养。术后3 d内,以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预防感染,同时用碘伏清洁创口,2次/d。将16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16膝):用微量注射器将NGF(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入关节腔,20μg/次,1次/周,共4次。对照组(16膝)为空白对照,对骨缺损区不做任何处理。

1.3标本制作分别于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采用空气栓塞(耳缘静脉注射5 mL空气)分批处死家兔。处死后立刻解剖膝关节,暴露软骨缺损修复区域,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切开关节囊,显露关节,先制作大体标本,观察并摄像。然后用刀片取股骨内髁软骨缺损修复区及其周围的组织块,4℃条件下固定24 h,脱钙,对标本进行修整后用石蜡包埋,用数码照像机对缺损区的修复状况拍摄记录,然后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

2结果

2.1大体形态观察(1)术后4周:大部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缺损区内出现红色肉芽组织样物,缺损区凹陷,填充量<30%,与周围软骨界限比较明显。(2)术后8周:实验组标本缺损区内充填物为白色,质地光滑、细腻,半透明状,填充修复约占缺损区的60%~70%,对照组标本缺损区内充填物为白色,半透明状,中间凹陷,填充修复约占50%。(3)术后12周:实验组标本缺损区充填物质地更趋均匀一致,平坦,与周围连接较好,填充修复>80%。对照组缺损区内大部分标本充填物为白色、半透明状,少部分标本填充修复占70%~80%。

2.2组织学检查

2.2.1HE染色观察损伤部位(洞)软骨的再生情况(1)术后4周:对照组标本均表现缺损区未完全充填,优势再生组织为少量纤维组织,与周围软骨无相连;实验组标本均表现缺损区未完全充填,优势再生组织为纤维组织,与周围软骨无相连。(2)术后8周:对照组标本缺损区修复组织仍为纤维组织,凹陷,结构不完整,一部分标本基底有新骨形成。实验组标本可见修复组织为少量透明软骨样组织,部分标本稍凹陷。(3)术后12周:对照组标本的缺损修复组织为纤维组织,有较好的修复,其优势组织多为透明样软骨,表面光滑、完整,大部分标本与周围软骨连接较好,部分标本仍有部分连接不良,基底部新骨形成良好。实验组标本多为透明样软骨,表面光滑、完整,大部分标本与周围软骨有较好连接,基底部新骨形成良好。

2.2.2甲苯胺蓝染色(1)术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可见基质异染不明显。(2)术后8周:实验组可见基质异染明显,可见新生软骨与周围结合;对照组缺损底部有少量纤维组织,缺损周围软骨有退化。(3)术后12周:实验组标本可见新生软骨组织蓝染,与正常软骨相平行,软骨表型明显;对照组可见软骨组织蓝染,软骨表型较差。

3讨论

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比较差。关于软骨缺损修复,国内外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研究[1,2],发现组织工程在软骨缺损及损伤修复中效果明显。有学者通过实验证实软骨缺损如果损伤到软骨下,早期靠肉芽组织充填,7~10 d后纤维母细胞分化为成软骨细胞,新的修复性软骨形成大约在损伤后的4~6周。目前临床上治疗软骨损伤时,主要采用关节镜下行软骨下骨钻孔和微骨折技术来形成新软骨组织[3],软骨组织修复不是靠周围软骨组织爬行修复,而是新生血管形成和生长因子的共同作用。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是在研究修复神经损伤的过程中偶然被发现的,NGF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在全身广泛分布。路晓淼等[4]在大鼠骨髄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加入NGF,促进骨修复过程,是成骨诱导的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此外,关于NGF对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研究,证实了NGF能提高细胞骨形成的功能[5]。目前,在骨与软骨损伤修复的各个环节上,NGF与其它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甚明了,而明确NGF在软骨修复中的作用,将为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提供指导。本实验中应用NGF修复软骨缺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提示关节软骨缺损后通过关节腔内注射NGF可促进软骨缺损的修复。

目前仅观察到12周样本,而软骨损伤及缺损到什么时间能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仍需要长时间、多样本的实验研究。随着人们对NGF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上对软骨损伤的治疗,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痛苦。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软骨缺损修复及结构重建的关系。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手术制备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在股骨髁间关节面制造直径4 mm、深3 mm的骨软骨缺损,将骨缺损家兔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在关节腔内注入NGF,1次/周,共注射4次;对照组不注入NGF,缺损空置。分别于术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分别处死一批实验动物,取材,进行大体结构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软骨缺损处呈纤维连接修复,8周软骨缺损处部分软骨修复,12周软骨缺损处软骨呈结节状修复。结论:在家兔软骨缺损的膝关节腔内注射NGF,修复软骨缺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软骨缺损,透明软骨

参考文献

[1]Montgomery SR,Foster BD,Ngo SS,et al.Trends in the surgicaltreatment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of the knee in the United States[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4,22(9):2070-2075.

[2]Eldean Giebaly D,Twaij H,Ibrahim M,et al.Treatment of articularcartilage defects of the knee[J].Br J Hosp Med,2013,74(3):132-137.

[3]Gelse K,Klinger P,Koch M,et al.Thrombospondin-1 prevents excessive ossii cation in cartilage repair tissue induced by osteogenic protein-1[J].Tissue Eng Part A,2011,17(15):2101-2112.

[4]路晓淼,张凯,高廷益,等.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髄基质细胞增殖和向成骨分化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12-1414.

神经干细胞与颅脑创伤的研究进展 篇2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发生在出生前不久或出生后不久就停止了,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没有再生能力,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它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移植部位分裂增殖,并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成相应的细胞来补充替代受损的细胞,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随着对神经干细胞及其相关领域广泛深入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修复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就此研究予以综述。

神经干细胞与颅脑创伤

20世纪90代初,研究者在成年哺乳动物的脑内分离出一种能不断分裂与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落,称之为神经干细胞。1992年,Reynolds[1]首次提出成年哺乳动物的脑中存在神经干细胞。1997年,Mckay[2]提出神经干细胞的定义是具有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落。2000年,Gage[3]进一步提出神经干细胞特性为可生成神经组织或来源于神经系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通过不对称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机制主要如下[4]:首先是弥漫性的细胞死亡,然后是二次细胞损伤,主要是细胞的凋亡,最后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瘢痕。目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治疗策略有[5]: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或者抵消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作用的因子来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以含有生长因子的桥架来连接损伤区域,促进轴突的再生;修复受损的髓鞘,恢复神经冲动的传导;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策略包括损伤神经元的替代、神经纤维再生、空洞或瘢痕的桥接、轴突的修复等,但临床上治疗很难达到修复受损神经元、突触联系及恢复神经功能目的,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则为颅脑创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Tzeng等[6]将BrdU注入脑部刺伤后的达鼠侧脑室上皮质,10分钟后在病灶区观察到小胶质和巨噬细胞浸润,并出现NFkB/P65(+)细胞激活,且注射区及对侧非注射区的脑室下区、脑室区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均出现了强BrdU标记,这一结果证实双侧大脑半球脑室下区、脑室区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在脑损伤后均会出现DNA合成,提示神经干细胞在脑损伤时参与修复活动。另外,Tada等[7]用离子辐射大鼠脑发现,在辐射180天后,室管膜下增殖形成的细胞总数及其中可增殖细胞数和未成熟的神经元数均下降,且辐射剂量越大,神经干细胞受损越多。这提示正常室管膜下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赖于神经干细胞的维持,当受到照射后神经干细胞不能再构建室管膜下,结果从反面证实神经干细胞对脑损伤修复是有益的。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研究

大量实验已证实哺乳动物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再生能力有限的原因是缺乏刺激神经干细胞分化所必须的神经因子,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对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已期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达到神经自我修复的目的。当脑组织损伤后,首先反应的是胶质细胞在各种因子的作用下快速分裂增殖,形成胶质瘢痕,其中也有神经胶质干细胞的参与,但大多数干细胞增殖后分化为胶质细胞,而不分化成神经元,这可能是缺乏细胞支架的结果。尽管目前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还不甚清楚,但研究证明至少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异体神经干细胞治疗研究

有关神经干细胞移植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性研究,在体外各种有丝分裂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后再将其植入受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实验证明神经干细胞移植物可在宿主体内存化、迁移及分化。Riess等[8]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以存活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并且其分化趋势可能受微环境影响,移植能改善运动功能,但是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其改善运动损伤可能机制为细胞替代作用以减少组织损失和胶质瘢痕形成及细胞可能存在的神经营养作用。目前研究认为改善移植细胞的局部生存环境在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及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特殊表型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这一作用可能强于神经干细胞自身的特性。

尽管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已取得许多进步,但仍然还有许多难题,定向诱导分化是一个神经干细胞应用到临床的关键问题,目前我们很难获得来源于同一谱系、细胞无异质性、分化程度一致的神经干细胞,而且人脑是随生理病理变化而自动调节内环境的整合体,颅脑创伤病变复杂;神经干细胞与宿主的整合程度也是影响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尚不能明确肯定移植到体内的神经干细胞无免疫排斥反应。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神经干细胞会早日应用到临床,成为颅脑创伤治疗的一个选择。

参考文献

1 Reynolds BA,Weiss S.Generation of neurons and astrocytes from isolated cells of the adult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Science,1992,255:1707-1710.

2 Mckay R.Stem cell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cience,1997,276:66-71.

3 Gage HF.Mammalian neural stem cells.Science,2000,287:1433-1438.

4 Kernie SG,Erwin TM,Parada LF.Brain remodeling due to neuronal and astrocytic proliferation after controlled cortical injury in mice.J Neurosci Res,2001,66(3):317-326.

5 Schwab ME.Repairing the injured spinal cord.Science,2002,295:1029-1031.

6 Tzeng SF,Wu JP.Responses of microglia and neural progenitors to mechanical brain injury.Neuroreport,1999,10(11):2287-2292.

7 Tada E,Yang C,Gobbel G,et al.Long term impairment of subependymal repopulation following damage by ionizing irradiation.Fxp Neurol,1999,160(1):66-77.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SD大鼠60只, 由内蒙古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体重200~250 g, 雌雄不限, 随机分为b FGF复合静脉组和静脉组, 每组30只。b FGF由上海欣百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2 方法

采用2%戊巴比妥钠 (30~40 mg/kg) 大鼠腹腔注射麻醉, 麻醉满意后, 将大鼠仰卧于鼠台, 经脱毛、消毒、铺单, 于右大腿背侧部做一纵切口, 从股二头肌肌间找到坐骨神经, 距梨状肌下缘8 mm处切断坐骨神经, 造成10 mm神经缺损模型。之后, 于大鼠右侧颈部切开, 找到颈外静脉, 切取长12 mm颈外静脉段。b FGF复合静脉组:静脉段取出后, 套接于神经缺损端。用9-0无创缝线缝合固定6针。向静脉段内注入浓度为4 000 U/m L的b FGF溶液约0.12 m L, 使静脉管腔充盈。静脉组:静脉导管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管腔内液体无外漏后缝合皮肤。术后4周、8周、12周, 各取10只大鼠进行电生理检测, 采用神经肌电图仪, 检测两组大鼠胫前肌动作电位 (muscle active potential, MAP) 的M波幅值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 。再将坐骨神经桥接处标本做纵、横切片, 进行HE染色, 光镜检查。用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其中12周组标本解剖出双侧坐骨神经, 计算再生神经恢复率。再生神经恢复率= (手术侧再生神经轴突面积/健侧神经轴突面积) ×100%。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鼠足部溃疡愈合情况及痛觉反应

术后4周, 两组大鼠均后肢拖曳行走, 针刺足底均无痛觉反应。术后12周, b FGF复合静脉组大鼠足部溃疡均愈合;静脉组有3只大鼠足趾溃疡未愈但面积缩小, 其余大鼠足部溃疡均基本恢复。术后12周, 两组大鼠针刺足底均有痛觉反应。

2.2 坐骨神经桥接处观察

(1) 术后4周:肉眼观b FGF复合静脉组桥接静脉段吻合口光滑, 桥接段较神经干略细, 没有神经瘤形成;静脉组桥接静脉段充盈, 触之质地柔软;光镜检查可见神经纤维形成。 (2) 术后8周:b FGF复合静脉组吻合口光滑, 桥接段粗细不明显, 无明显神经瘤样膨大, 表面可见较多血管, 管腔饱满, 有韧性;静脉组桥接静脉段饱满, 光泽及完整性良好, 有韧性。两组远端神经干较健侧粗细无明显变化。光镜检查b FGF复合静脉组波浪状纤维较静脉组增多。 (3) 术后12周:肉眼观察, b FGF复合静脉组管腔饱满, 有韧性, 两断端无明显神经瘤样膨大, 周围瘢痕组织较少, 容易分离, 表面可见较多血管与两神经段相连。光镜下, 纵切片可见大量排列整齐的波浪状纤维, 静脉组轴突及纤维相对较少, 波浪状纤维排列不整齐, b FGF复合静脉组横切面两桥接体中段可见呈束状分布的再生轴突。

2.3 再生神经恢复率比较

术后12周大鼠中, b FGF复合静脉组再生神经恢复率高于静脉组 (P<0.05) 。见表1。

2.4 两组大鼠实验侧胫前肌MAP的M波幅以及MNCV比较

在术后4周和术后12周大鼠, b FGF复合静脉组的MAP, MNCV均高于静脉组 (P<0.05) 。见表2。

a为与静脉组比较P<0.05

3 讨论

神经导管对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主要利用神经趋化的作用, 通过套管桥接神经断端, 再生的神经纤维通过空间间隙延伸, 自动长入靶器官。虽然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是对神经进行端端缝合时往往会在缝合口处形成明显的疤痕和神经瘤, 而且也不能准确地对位, 导致神经错位愈合, 不能很好地发挥远端神经的趋化作用[3]。而对于有一定长度的神经缺损, 目前通常采用自体神经、异体神经和异种神经移植来修复。异体和异种神经移植体来源较自体移植体更为广泛, 不给患者带来新损伤, 且可得到各种类型的神经段, 曾被临床采用。但存在宿主对移植体的免疫排斥问题, 往往移植早期效果尚可, 一旦产生排斥反应, 移植体将受到破坏, 导致移植失败。研究证实, 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中, 静脉套接法对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临床应用也有较好的效果[4]。自体静脉桥接物能对周围神经缺损起到有效的管道作用, 并作为调节再生神经细胞分子环境的通道, 引导神经再生纤维的生长。自体静脉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可以较好地作为自体神经移植的补充, 改进静脉导管是今后研究的方向[5]。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静脉导管内注入b FGF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b FGF在神经纤维的新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机制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异性操纵b FGF的合成、释放, 制作出理想的含有可释放b FGF的神经导管, 将会使b FGF复合神经导管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敏, 杨志焕.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 2002, 4 (1) :51-54.

[2]Ray WZ, Mackinnon SE.Management of nerve gaps;autografs;allografts;nerve transfers;and end-to-side neyrorrhaphy[J].Exp Neurol, 2010, 223 (1) :77-85.

[3]张志军, 刘强, 王世杰.神经导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 2010, 16 (5) :647-649.

[4]刘志雄, 张伯勋.周围神经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83-190.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4

1 脑梗死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中风证候的研究也一直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杨利等在研究急性缺血中风的证候分布时发现,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型及气虚血瘀证型较为常见,分别占49.6%和17.3%,缺血中风的证型以阴类证为多。郦永平研究发现缺血中风证型分布呈极度偏态,大多集中在风痰阻络,约占75.3%。关少侠等从血浆内皮素(ET)的角度探讨其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的关系时发现脑梗塞后脑血流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血浆内皮素(ET)显著升高有关。马聪敏等发现ET及β-EP水平在肝阳暴亢、痰热腑实及风痰阻络三个实证中明显高于阴虚风动、气虚血瘀两个虚证。杜凯音等发现血清IL-6含量在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组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组大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组与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认为瘀证、虚证的血清IL-6含量要高于实证。李保东等[7]发现中风患者的血浆TXB2值与其虚、实辨证相关,而血浆6-keto-PGF1α值与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无相关性。

2 现代西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机体组织损伤或炎症急性期在血清中出现的一种反应物。是肝脏在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白细胞介素-6 (IL-6)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合成的五聚蛋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炎性因子的变化。CRP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清中被发现,由于它能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故而称之为C-反应蛋白。正常健康人体中CRP含量极微,但在严重感染、物理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缺血和坏死等情况下其血中CRP浓度可升高至正常值的1000倍。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病变,不仅指脂质聚积,而且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的重要促发因素。而CRP是炎症的一种敏感性指标,CRP本身可以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这势必会加强局部血栓形成,加重缺血。故CRP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微观指标。Dirnagl等[11]通过研究发现CRP水平可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相关的炎性反应程度,较强的炎性反应也可以加速梗死区半暗带的恶化,加重脑损伤。还有,Framingham发现CRP水平高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男性要高2倍,女性高3倍。郭毅等发现并不是每一个脑卒中患者都会导致全面的炎性反应,引起CRP水平的升高,只有那些脑卒中后有较强炎性反应的患者,其预后较差,死亡率也较高。目前认为,CRP作为脑卒中预后的一个较有价值的标志物,可以独立预测脑卒中的死亡率及其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其可能的机制有:①CRP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②凝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的激活与CRP水平升高患者卒中的发生部分有关;③CRP可激活补体系统,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促进血栓形成。

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认为CRP与甘油三酯水平的内在联系与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它不仅可以调节CRP产生,还可增加肝脏合成甘油三酯;Heilbroon等报道CRP与肥胖也有一定的关系,体重下降7.9㎏,CRP水平可下降26%;Yudkin等发现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还与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不良有关,这些都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还有学者发现CRP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2 纤溶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人体的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纤溶酶的转化主要依赖于血浆中游离的t-PA和PAI-1的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多在肝脏中灭活。它包括527个氨基酸、三条糖链,可被纤溶酶、激肽释放酶或凝血因子X所激活。t-PA不仅能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激活纤溶系统;同时还能特异性的结合在纤维蛋白凝块上,加强纤溶效应。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是一单链糖蛋白,可分为多种,以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为主。成熟的PAI-1含379个氨基酸,多在肝脏中灭活。PAI-1是t-PA的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与血小板等均能合成PAI-1。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纤溶酶原激活剂(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间的动态平衡发生障碍是血液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或血液凝固性增高,凝血产物就容易堆积在血管中,使脑血管受阻或中断,临床上的可以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2.3 炎症与纤溶系统:有研究发现脑梗死急性期的炎症与纤溶系统活性存在一定的关系。炎症反应始终贯穿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作为炎症标志物的CRP可促使动脉的内皮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纤溶酶原抑制剂-1(PAI-1),从而引起动脉内膜的损伤,最终导致板块和血栓形成。卒中患者的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的激活与CRP水平升高有部分相关,CRP水平的增高可以通过组织因子的表达影响凝血机制,凝血因子的激活可以使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增加。Tohgi等的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24h内)CRP升高的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活性比CRP水平正常的患者和对照组明显增高,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浓度较后两者分别高4倍和8倍,提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的激活至少部分是通过增高的CRP实现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代中医历来提倡辨证论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祖国医学从微观世界不断地寻找新的出发点,以便提高脑梗死急性期辨证论治。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微观指标的研究仍然不够,尚未能全面地将这些微观指标推广运用到临床上,从而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今后,我们应当注意加大研究的样本量,使研究的结果更接近临床,这对于临床及时有效的进行选方用药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也促进了中医药在急性脑梗死领域的研究应用。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238例, 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均经头颅CT或者MRI确诊, 排除严重心、肝、肾及代谢性疾病;其中缺血性卒中男129例、女91例, 年龄21~93岁;出血性卒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7~80岁。随机选取同期非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221例为对照组, 男141例、女80例, 年龄30~78岁, 排除严重心、肝、肾、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按1995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 (意识、凝视、面瘫、语言;上肢、手、下肢肌力;步行能力) 8项评分标准:最高45分, 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缺血卒中组轻型111例、中型84例、重型24例;出血性卒中组轻型8例、中型6例、重型4例。

1.2 方法

Hcy水平检测采用循环酶法, 美国BECKBANCOULTERCX4PRO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 测定血清Hcy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Hcy>15.4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M) 。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卒中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 见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缺血性卒中组Hcy水平也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Hcy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出血性卒中组Hcy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组相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ADL) 与血清Hcy比较

见表2。

Hcy水平与卒中的病情程度相关, 程度越重, Hcy浓度越高,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cy水平与卒中的性质无相关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卒中是当今全球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由于其高致病率和致残率, 众多学者在充分认识卒中的严重性后, 正在不断寻求脑血管病新的危险因素, 最近的科学研究结果显示, 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测定, 可做为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前瞻性指标。血清Hcy水平, 早在1969年就曾由McCully提出过疾病理论, 但因其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 直到近几年才得到了重视和深入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 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体内不能合成, 只能来源于氨基酸的分解和代谢, 在体内以蛋白合成的形式存在, 是蛋氨酸循环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反应后的产物。在9个欧洲国家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Hcy水平的增加可以致动脉血管内皮片状脱落, 病变局部血栓形成, 而被纤维组织替代, 造成内皮功能的紊乱, 使血管壁内血栓形成。同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Hcy抑制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 导致泡沫细胞形成, 促进了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还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 引起血液凝聚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 使血小板凝集而致血栓性的血管疾病形成等[1,2,3,4,5,6]。

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 卒中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卒中的发生与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存在着危险性的水平梯度, 随着Hcy水平的增加, 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也大幅增加;血Hcy对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方面, 本研究发现中、重型患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 (P<0.05) , 说明Hcy含量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血清的Hcy水平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正相关, 表明高HHM血症可加重卒中的损害。卒中亚组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推测Hcy水平所造成的血管损伤没有选择性, 与卒中的性质无明显的正线性关系。

综上所述, 血Hcy的常规检测, 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 尽管高Hcy与卒中的性质不相关, 但与卒中的发生有很强的正相关, 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即使中等程度的升高, 对高Hcy的早期发现和早期纠正, 在提高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提高患者ADL能力和对疾病转归的预测, 可能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全自动分析仪测定, 血清Hcy水平, 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Barthel指数 (BI) 评分,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能力。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患者血Hcy水平无差异。结论 血清Hcy升高是脑卒中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 它能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 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具有治疗的指导意义;但与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终点事件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美珠, 李启欣, 梁指荣.同型半胱氨酸循环法自动分析仪测定及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11) :1181-1182.

[2]侯东哲, 高晓刚, 李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 2011, 26 (1) :22-23.

[3]刘高飞, 秦正良, 陈心岭.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1) :23-24.

[4]姜岩, 李晓华, 张敏, 等.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9) :2017-2018.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2.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经头颅CT扫描,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2], 可确诊为急性脑卒中首次发病的1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出血性脑卒中126例, 男85例, 女41例;年龄41~86岁, 平均 (63±12) 岁;超急性期 (发病时间<6h) 53例, 急性期 (发病时间6~24h) 73例。缺血性脑卒中46例, 男30例, 女16例;年龄40~82岁, 平均 (63±12) 岁;超急性期 (发病时间<6h) 24例, 急性期 (发病时间6~24h) 22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 评价其病变程度及预后。按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型。CT检测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均数undefined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损伤诊断与评价

174例患者入院时, 治疗1、3、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诊断及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 。

2.2 CT结果与缺血性脑卒中病变程度及死亡率的关系

不同病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其CT扫描显示情况与死亡率比较结果见表2。χ2值分别为3.88、3.85、4.01、4.52, P<0.05, 提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n (%) ]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估对其早期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临床诊治过程中, 需根据患者的CT表现, 结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并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 准确评估病情, 以指导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检查和诊断都需借助头颅CT, 它能以影像的方式显示病变的直接征象。急性脑卒中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能提示预后情况, 临床表现越严重, 则预后越差[3]。

出血性脑卒中的颅内血肿常发生于基底节、小脑、脑桥与丘脑, 血肿可造成周围脑水肿, 继而产生占位效应, 使周围组织被挤压、推移。内囊发生截断或破坏的患者预后往往不良, 而内囊受压或水肿的患者预后较好。CT能反映脑出血的不同时期及出血量, 新鲜血肿表现为低密度区环绕的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 CT值介于60~80Hu之间且脑内边界清楚;出血量大, 则占位效应明显, 可发生脑疝, 提示预后不佳。CT显示的病变部位也能提示预后情况, 小脑、脑干和脑室内出血的预后较差, 脑叶和基底节预后好于其它部位[4]。

本组采取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对本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的172患者进行了评估, 提示发病时临床症状明显严重者, 预后多不理想。患者入院及治疗1、3、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诊断及评价结果表明, 轻、中、重3组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病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其CT扫描显示情况与死亡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中线移位、脑室受压和大面积脑梗死是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征象, 提示CT扫描结果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对预测其病情预后、指导治疗及降低死亡率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子荣.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8 (3) :59.

[2]顾明, 王庆松, 柯振武, 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MRI早期诊断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 2008, 12 (4) :87.

[3]刘勇, 赵旭升.动态容积CT在急性脑卒中成像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 9 (2) :49.

神经干细胞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篇7

关键词:BDNF,NSCs,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1 神经干细胞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历史发展

干细胞可细化为胚胎干细胞、胎儿组织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成体组织干细胞等,神经干细胞属于成体组织干细胞的一种。

神经干细胞可以再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没有外源性带来的免疫排斥、伦理学道德问题,适用于临床研究,是今后的热点研究方向。内源性干细胞来源于动物自身,非外界导入的神经干细胞都可以称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1982年,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被从猪脑中分离出来。1992年,Reynolds等在其研究中,通过细胞诱导从成年小鼠脑纹状体中分离的表皮生长因子,并在体外增殖,发现增殖细胞最初表达nestin(神经上皮干细胞中间丝蛋白,nestin是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表达产物),最终确定成年小鼠纹状体的细胞具有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能力。随后正式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从而打破了认为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理论[1]。近年研究表明,BDNF可以维持神经元的存活,提高其活性,减少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死亡,并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2]。1998年埃里克森等[3]首先用免疫银光标记法,发现成人大脑海马及侧脑室区具有产生神经元的能力。2000年Gage将神经干细胞的特性总结为:可生成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4]。近年来大量实验结果已经证明,成年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脑室下带、海马、嗅球、纹状体、大脑皮质等区域都存在神经干细胞,其中侧脑室下带(SVZ)和海马颗粒细胞下层(SGZ)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存在的主要部位。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两位专家,他们的研究表明成年体细胞在诱导下也可形成其他各种细胞。

2 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机制

目前发现,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主要受基因及各种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的调控,并与其所处的微环境密切相关。2006年Givogfi等研究发现Notch基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确定神经元数量的重要调控基因,并主要作用于侧脑室下带(SVZ)[5]。2008年有学者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都参与到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中,这些细胞因子包括各种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神经营养因子等[6]。目前研究热门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Tarasenko等实验结果提示人类胎儿神经干细胞有很高的可塑性,其增殖和分化依赖不同的生长因子[7]。神经干细胞还受到特定磁环境的影响,如有学者研究发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而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促进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8]。

3 脑损伤对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脑组织受到各种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春泳等所作的研究表明,成熟大鼠脑损伤后可诱导脑室室管膜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进而表达为伤口周围的神经干细胞梯度递减反应模式,提示神经干细胞对于脑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9]。Kinlin等研究认为阿尔兹海默病本身可能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这种增加的神经干细胞可能会取代因为疾病本身丧失的神经元[10]。赵某等实验研究发现,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亚低温能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并更多地向神经细胞分化[11]。

有关脑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开展较少。Masuda等用胶原酶法制作大鼠基底节出血模型,发现侧脑室下带明显的神经干细胞增生,血肿周围出现神经元前体细胞。实验说明脑出血激发了内源性的神经细胞再生[12]。还有研究表明,人类脑出血可导致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再生[13]。

4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于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982年首次从猪脑中提取,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代表性的成员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BDNF主要在神经元内合成,两个主要受体为Trk B和P75,其中以Trk B的研究最多。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做了很多研究。概括来说BDNF对神经元细胞有促进其增殖、分化、代谢以及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且研究显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14,15],可能与内源性b HLH基因MASH—1的表达升高有关[15]。另有一项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变Va166等位基因,从而增强BDNF的表达,进而有利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恢复[16]。杨某等研究认为,BDNF可能是通过降低损伤后NO的形成从而有利于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BDNF和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较单独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神经系统损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17]。王某的实验研究证实BDNF与NSCs联合移植较单独NSCs移植对缺血缺氧性脑损失有更好的疗效[18]。

BDNF通过什么样的通路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有研究表明,c a s p a s e-3(一种半胱氨酸蛋白)的活性对于B D N F是否起到治疗作用起到决定作用,当caspase-3的活性被抑制时,BDNF将无法起到保护治疗作用[19]。BDNF还可以通过抑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 SOD),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20]。

5 现有问题及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干细胞对于损伤后的脑组织的修复、再生起着关键作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脑损伤时BDNF与NSC可能具有协同修复受损组织的作用[17,18]。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4例。所有病人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5[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40岁~75岁(5 8.9 3岁±9.2 7岁);高血压病程1 7个月至3年(7.01年±1.63年)。B组48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42岁~73岁(59.82岁±8.13岁);高血压病程15个月至14年(6.75年±1.54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①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均经头颅CT确诊,发病24h入院,且符合诊断标准者;④年龄40岁~80岁;⑤出血量35mL~50mL。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入组标准者;②年龄<40岁、>80岁者;③精神疾病者;④有手术禁忌证者;⑤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抗感染、镇静、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0%以上。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所有病人均行头部CT检查,测量病人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脑水肿、血肿体积,同时检测血肿液凝血酶浓度,计算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4 观察指标

两组血肿液凝血酶浓度;两组脑水肿比值;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凝血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水肿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比较

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第3天、第5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显著高于第1天(P<0.05),治疗第7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显著低于第3天、第5天(P<0.05)。详见表1。

IU/mL

与同组第1天比较,1)P<0.05;与同组第3天比较,2)P<0.05;与同组第5天比较,3)P<0.05。

2.2 两组脑水肿比值比较

两组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脑水肿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第5天脑水肿比值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脑水肿比值显著高于第1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第1天、第7天脑水肿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与同组第1天比较,1)P<0.05;与同组第3天比较,2)P<0.05;与同组第5天比较,3)P<0.05;与A组第5天比较,4)P<0.05。

2.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详见表3。

与同组第1天比较,1)P<0.05。

2.4 血肿液凝血酶浓度与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性

血肿液凝血酶浓度与脑水肿比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4、0.547,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急性颅内压增加,从而使脑组织受压,致使偏瘫等,严重者导致昏迷、死亡[6[6]。危及病人生命与健康,其原因除血肿本身及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后的脑水肿引起。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及早给予血肿清除能够避免或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发生继发性损害[7[7]。

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组成包括308个氨基酸残基。凝血酶分3种类型,分别为α、β、γ。凝血酶对脑细胞水肿与神经细胞的损伤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报道显示:脑内注入凝血酶能加重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且前肢使用功能评分与脑水肿程度平行[8[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第1天比较血肿液凝血酶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显著高于第1天、第7天。提示可能在脑出血病人的发病初始,因病人血肿内凝血酶浓度不高,并且病人血脑屏障的破坏不严重,血肿内凝血酶反渗入血少,同时血肿液中凝血酶浓度易出现轻度增加,说明脑出血血肿在早期便有凝血酶原激活。

目前,对于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报道显示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凝血酶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于血肿形成后凝血酶大量分泌会引起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及脑水肿形成[9-10[9,10]。本研究报道显示:血肿局部凝血酶与脑水肿达峰值时间相同,且呈正相关性;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凝血酶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血肿内凝血酶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导致脑水肿形成。

参考文献

[1]McCourt R,Gould B,Gioia L,et al.Cerebral perfusion and blood pressure do not affect perihematoma edema growth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4,45(5):1292-1298.

[2]王亚飞,周志武,杨海贵,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1):46-47.

[3]殷俊,陈磊,翟国锁,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4-56.

[4]苏海,张毅,陈皓,等.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和脑水肿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3,4(25):2975-2976;2980.

[5]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87-390.

[6]陈吕安,陈治标,陈治军,等.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273-275.

[7]王亮,张建富,刘海珠,等.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凝血酶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51-52.

[8]王亮,张建富,刘海珠,等.凝血酶在脑出血中的作用研究现状[J].山东医药,2014,7(15):95-97.

[9]Wei P,You C,Jin H,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L-1beta levels and cerebral edema extent in 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at model[J].Neurological Research,2014,36(2):170-175.

细胞因子与神经管缺损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 (购于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 体质量在250~300 g之间。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9只:缺血1 h再灌注组、缺血3 h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和完全缺血组, 再灌注时间均为24 h。

1.2 实验设备及试剂

流式细胞仪 (美国BD公司) , 离心机 (北京离心机厂) , 淋巴细胞分离液 (上海试剂二厂) , Triton X-100 (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小鼠抗大鼠单克隆HSP70抗体 (美国Santa Cruz公司) , 罗丹明 (TRITC) 标记山羊抗小鼠IgG (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3 MCAO 模型建立

参照Longa[1]报道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 加以改进, 栓线采用直径0.23~0.25 mm, 长4~5 cm 的尼龙鱼线。以10%水合氯醛 (300 mg/kg) 腹腔注射麻醉后, 仰卧固定, 分离并暴露右侧颈总及颈内外动脉, 栓线从颈外动脉至颈内动脉插入大脑中动脉遇阻即止, 进线长度18~22 mm, 最后缝合, 以大鼠清醒后出现对侧上肢为重的瘫痪及同侧Horner征为模型成功的判断标准。假手术组麻醉、分离暴露均同前, 不插线即缝合;完全缺血组麻醉、分离暴露、插线均同前, 缝合后不拔线。

1.4 淋巴细胞的分离

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2]。

1.5 流式细胞术测HSP70

具体方法[3], 加以改进:心脏采血2 ml, 分离淋巴细胞, 细胞沉淀悬浮于50 μl按1∶10稀释的小鼠抗大鼠HSP70中 (用 PBS-体积分数为 1%的 BSA稀释, 加入 Triton X-100至体积分数为 0.01%) , 室温放置45 min, PBS-体积分数为1%的BSA清洗, 重悬于35 μl按1∶50稀释的TRITC标记山羊抗小鼠IgG中 (PBS-体积分数为 1%的 BSA稀释, 含体积分数为 0.01%的Triton X-100) , 室温放置30 min, 以3 ml PBS-BSA清洗, 0.8 ml PBS悬浮, 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波长525 nm, 至少计数 4 000个细胞。

1.6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

参考Zea Longa[1]的5分制评分标准分别于大鼠术后七天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 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活动正常者;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肢;2分:出现左侧Horner征, 爬行时向对侧转圈;3分:行走时身体向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 意识丧失。

1.7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 P<0.05作为显著性检验的标准。

2 结果

假手术组HSP70无表达或表达很低。脑缺血组HSP70表达均明显升高:缺血1 h再灌注组HSP70表达最高, 一周后神经功能评分最低;缺血3 h再灌注组HSP70表达稍高, 一周后神经功能评分略高;完全缺血组HSP70表达最低, 神经功能评分最高。两两之间相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注:两两之间相比较, P<0.05

3 讨论

HSP70是机体应激反应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其表达的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及对缺血损伤的耐受性, 是缺血性脑损伤较敏感的指标。其可以通过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的正常功能、促进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清除、抑制内源性NO合酶的转录生成、减少细胞凋亡发挥其脑保护作用[6,7]。

正常情况下HSP70 mRNA在细胞内有稳定的表达, 但很快被降解, 所以正常脑组织HSP70 mRNA及蛋白质的含量极少。HSP70 mRNA对应激反应极为敏感, 在应激状态下, 当其他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时, HSP70的表达反而增加, 它能够保护大脑防止各种应激刺激, 如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脑细胞坏死[4,5]。本研究显示在短时间内, 缺血时间短时, 再灌注后远期神经功能缺损比较轻, HSP70表达较缺血时间长的高。

本试验中缺血1 h再灌注组和缺血3 h再灌注组, 两组的缺血时间均在溶栓时间窗内, Zhou等[5]的研究显示HSP70表达在24 h达峰值, 故选取再灌注24 h作为观察点, 假手术组和完全缺血组作为两个不同的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 淋巴细胞中HSP70的表达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有关系, 与短期内的恢复程度也呈正相关, 即HSP70表达高, 恢复较好, 反之亦然。但它们之间长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onga EZ.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 withoutcraniec-tomy in rats.Stroke, 1989, 20 (1) :84-91.

[2]沈关心, 周汝麟.现代免疫学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88-291.

[3]肖成峰, 陈胜, 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的流式细胞术检测.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 19 (1) :59-61.

[4]谷文萍.热休克蛋白70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9, 26:57-59.

[5]Jin X, Wang R, Xiao C.Serum and lymphocyte levelsof HSP70in ag-ing:a study in the normal Chinesepopulation.Cell Stress Chaperones, 2004, 9:69-76.

[6]Soncin F, Zhang X, Chu B, et al.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nd DNA binding of heat shock factor-1involve phosphorylation on threonine142by CK2.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3, 303:700.

上一篇:并购动机下一篇:天水市秦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