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问题

2024-07-07

归纳问题(精选十篇)

归纳问题 篇1

一、弹簧的理想化模型——“轻弹簧”

在中学阶段, 凡涉及的弹簧都不考虑其质量, 称之为"轻弹簧", 是一种常见的理想化物理模型.由于“轻弹簧”质量不计, 选取任意小段弹簧分析, 其两端所受张力一定平衡, 否则, 这小段弹簧的加速度会无限大.故:轻质弹簧中各部分间的张力处处相等, 均等于弹簧两端的受力.弹簧一端受力为F, 另一端受力一定也为F.若是弹簧秤, 则弹簧秤示数为F.

例1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 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 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1 (1) 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1 (2) 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1 (3) 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 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x1____x2, x2____x3.

解析:用大小均为F的拉力作用在弹簧的右端, 弹簧测力计受到了一对平衡力, 无论弹簧的左端情况怎样, 轻弹簧的两端拉力总相等.且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所以三个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答案:x1=x2, x2=x3.

说明: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 弹簧受到的拉力是相等的, 再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来分析就可以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二力平衡的知识和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二、弹力变化的运动过程分析

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 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 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及临界位置, 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 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 弹性势能也是与原长位置对应的形变量相关.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结合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 分析涉及到弹簧物体的变加速度运动, 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要先确定物体运动的平衡位置, 区别物体的原长位置, 进一步确定物体运动为简谐运动.结合与平衡位置对应的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 则很容易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例2如图2所示, 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轻弹簧与下方地面上质量也为m的物体B相连, 开始时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0,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 一端连接物体A、另一端C握在手中, 各段绳均处于刚好伸直状态, A上方的一段绳子沿竖直方向且足够长.现在C端施水平恒力F而使A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整个过程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

(1) 如果在C端所施恒力大小为3mg, 则在B物块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为多大?

(2) 若将B的质量增加到2m, 为了保证运动中B始终不离开地面, 则F最大不超过多少?

解析:由题意可知:弹簧开始的压缩量在B物块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也是

(1) 若F=3mg, 在弹簧伸长到x0时, B开始离开地面, 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与施力前相等, F所做的功等于A增加的动能及重力势能的和.即可解得:

(2) 所施力为恒力F0时, 物体B不离开地面, 类比竖直弹簧振子, 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除了受变化的弹力外, 再受到恒定的重力和拉力.故物体A做简谐运动.

在最低点:F0-mg+kx0=ma1

式中k为弹簧劲度系数, a1为在最低点A的加速度.

在最高点, B恰好不离开地面, 此时弹簧被拉伸, 伸长量为2x0, 则:

k (2x0) +mg-F0=ma2

考虑到:kx0=mg简谐运动在上、下振幅处a1=a2, 解得:

也可以利用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求恒定拉力F0.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最低点压缩量为x0, 最高点伸长量为2x0, 则上下运动中点为平衡位置, 即伸长量为所在处.

说明:区别原长位置与平衡位置.与原长位置对应的形变量与弹力大小、方向、弹性势能相关;与平衡位置对应的位移量与回复力大小、方向、速度、加速度相关.

三、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问题

弹簧的弹力做功是变力做功, 求解一般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 (1) 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 可以先求平均力, 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 (2) 利用F-x图线所包围的面积大小求解; (3) 用微元法计算每一小段位移做功, 再累加求和; (4) 据动能定理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

归纳问题 篇2

所谓归纳问题的辩护, 是指归纳法的合理性的根源或理由。所以,归纳问题的辩护问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哲学认识论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 特别在认识源泉的问题上, 多多少少预设归纳法的合理性。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部分是因为归纳问题的含义似乎不难理解, 部分是因为归纳法的合理性看起来非常显然, 所以对许多人来说, 为归纳问题辩护似乎是非常容易的事。但事实正好相反。多少年来, 大多数哲学家和归纳逻辑学家为解决归纳问题绞尽脑汁, 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多数哲学家十分满意的方案。

赖欣巴哈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归纳逻辑专家。我认为他所提出的对归纳问题(“休谟问题”)的辩护理论,是迄今为止比较全面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推进归纳问题的辩护有着重要意义。

归纳“典型问题”着力教学改进 篇3

【关键词】监测 内容 能力 启示

2015年11月,某市抽取了122所小学四年级的10056名学生参加质量调研监测,考查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55页内容,我们从两个维度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是各领域教学内容,二是能力维度,根据作答情况反思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各领域教学内容分析

(一)总体描述

本次考查“数与代数”分值59分,学生平均得分率90.39%。考查“图形与几何”分值20分,学生平均得分率90.25%。考查“统计与概率”分值21分,学生平均得分率88.90%。从考查比分来看,三大领域的比分约为3∶1∶1。各领域得分率都在90%左右,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得分率最高,“统计与概率”领域得分率最低。下列是各领域考查百分比图和得分率统计图。

(二)具体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考查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四个方面。如下表A、B两行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如果A=16时,那么A+B=( )。

A. 15 B. 17 C. 30 D. 31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索规律的水平,先观察A、B两行之间的关系,A行是按双数依次排列,B行按单数依次排列,且每列B比A少1,发现规律后才能够顺利解题。部分学生错误地选择A,发现了B比A少1,想到B为15,问题要计算A+B是多少,得分率偏低。

2.“图形与几何”领域

“图形与几何”领域考查了“图形的认识”“测量”两个方面。如从前面看右边的物体,看到的是( )。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本题考查“图形的认识”中观察物体,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组合体,部分学生错误地选B,对题意“从前面看右边的物体”理解错误,错误地认为是从右边看到的,没有分清从前面看到的,前面与右面是两种不同指代,说明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或数学语言理解困难。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领域考查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如下表是四年级二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王小平的成绩排在女生中第4名,可能是( )个。

A. 28 B. 38 C. 48 D. 58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观察表格并理解统计表中数据的意义,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成绩越好排名越高,先看成绩在50~59个的人数是3人,王小平排名第4名,成绩范围只能在40~49个。部分学生错误地选B,对具体情境中表示的分段整理的数据认识不清。

二、能力维度分析

能力维度包括“知识技能”(了解基本数学事实及使用基本技能)、“数学理解”(对数学对象及其联系的理解)、“运用规则”(利用已掌握的数学对象解决常规问题)、“问题解决”(分析、选择或创造方法解决非常规问题)四个方面。

(一)总体描述

本次考查“知识技能”分值26分,平均得分率94.50%;“数学理解”分值36分,平均得分率86.33%;“运用规则”分值24分,平均得分率92.75%;“问题解决”分值12分,平均得分率86.71%。从考查比分来看,“数学理解”最多占36%,“问题解决”最少占12%。其中,“数学理解”平均得分率最低,“问题解决”平均得分率较低。下列是各能力维度考查百分比图和得分率统计图。

(二)具体分析

1.“知识技能”维度

“知识技能”主要考查了解基本数学事实及使用的基本技能,具体体现在对于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辨识,根据法则进行计算和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作图等。如刘星每天喝一瓶牛奶,大约220( )。

A. L B. mL C. 千克 D. 升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本题考查“图形的认识”中的测量,毫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部分学生错误地选C,对“毫升”这一计量单位辨识错误。学生旧知中质量单位“千克”看似熟悉,实质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时也不准确。学生要建构常见的计量单位,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非易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2.“数学理解”维度

“数学理解”主要考查对数学对象及其联系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利用物体、自然语言、图表、数等表示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利用数学概念对具体情境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能根据概念的特征判断对象的属性,以及与其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据标准将物体、图形与数据等进行分类,能正确地将某一对象进行归类等。如用竖式计算197÷28时,把28看成30试商,会发现( )。

A. 商正好 B. 商偏大 C. 商偏小 D. 无法确定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部分学生错误地选B,没有分清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关系,即余数、试商数及除数的关系,余数应比除数小,这里余数29比28大,所以商6偏小,应调大一些。若竖式计算中算理不清楚,判断余数、除数、商、试商数之间关系时就会出错。

3.“运用规则”维度

“运用规则”主要考查利用已掌握的数学对象解决常规问题,具体体现在选择应用概念、规则和方法等解决常规问题;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解释与验证。如学校门口有一串彩灯,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起来,请你算一算,第28盏彩灯是( )色。 A. 红 B. 黄 C. 绿 D. 白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首先发现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每4盏灯为一组,然后计算第2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用“28÷4=7”计算,发现没有余数,应为每组最后一盏是“白”色。部分学生对计算后的判断方法不清楚,没有余数时,部分学生还误以为是每一组的第一盏“红”色。

4.“问题解决”维度

“问题解决”主要考查分析、选择或创造方法解决问题(主要指非常规问题),具体体现在读懂情境中的信息,分析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数学关系;运用知识、方法等解决非常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对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或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开心农场植树队每个星期工作5天,4个星期共植树600棵。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连除的实际问题,学生习惯于具体条件和问题进行解答。本题得分率为78.30%,提出问题并解答,切合新课标要求,加强“四能”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部分学生的错因可能对数学问题本身理解不足,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分清,提出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计算也不准确。

三、教学启示

(一)钻研教材,加强重难点的有效教学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载体。教师教学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目标和重难点。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试题多数来源于教材习题的改编,体现教材的目标和要求,也考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如“观察物体”,全市得分率78.63%,部分学生对“从前面看右边的物体”不理解,没有做到从某一角度准确地辨识物体。其次,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如对“毫升”的考查,全市得分率94.79%,毫升是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多的计量单位,从测试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生理解较浅。事实上,这些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也不准确,在具体情境中,不能够有效判辨常见的计量单位。学生呈现的问题充分暴露了部分教师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研究不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单一,如何抓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研究,依旧要回到钻研教材中来,多参阅教师用书,多研究配套习题,多关注学生问题,教师间多研讨,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数学学习更轻松。

(二)遵循规律,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每一个小学生学习与认知水平不完全一样,有些小学生对情境中数学内容认识水平相对较弱,有些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结构适应程度相对较弱,有些小学生对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水平相对较弱,等等。如上述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意义是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做的个数越多成绩越好,成绩在50~59个的人数是3人,排名第4的成绩范围只能在40~49个。部分学生对具体情境中统计数据理解有困难,全市得分率只有80.32%。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借助直观教具和学具,多进行实践活动,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感受、理解、表达、应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研究问题,引领学生探究思考的再创造

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短板。解决一个问题要考查学生两类能力,一是运用知识、方法等解决一般性常规问题,二是解决挑战性非常规问题。如上述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提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问题,部分学生有一定困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是新课标提出的“四能”。部分学生习惯于封闭式问题,遇到开放性问题时,接触较少,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欠缺。部分学生遇到一些从没有见过的情境、题型、开放题,感到无从下手,不会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尝试解答,在新、旧知之间未架成桥梁。因此,全市得分率仅78.30%。教师要精心研究问题,设计问题,包括开放的情境、灵活的题型、巧妙的方法、独特的思想等,引领学生“见多识广”,在探究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发展数学能力。

(四)强化习惯,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从客观选择题的填涂来看,部分学生有多填或未填现象,这些学生填涂时不清晰,机器扫描就有偏差。从学生的答卷状况看,部分学生书写较马虎,卷面涂涂改改,不清楚、不工整现象时有发生。从失分较多的题目看,学生答题缺乏耐心,审题不清、计算不细心甚至没有认真分析题意,答题后也不验算等问题也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计算的习惯,还包括精心做事、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有序作答、清晰表达的好习惯。多着眼于细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比如计算、估算、验算的好习惯,用直尺作图、直尺画线的好习惯,等等。让更多的学生产生数学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态度,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休谟问题与归纳逻辑的发展 篇4

(一) 休谟问题的内容

1、因果性问题

科学成立以因果律的成立为前提, 整个科学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休谟认为经验所能告诉我们的只是过去和现在的事情, 而科学所做的是预测未来, 它以“未来将符合过去”的假设为前提。从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何以可能?以往的常识告诉我们, 反复经验到的事实以一定规律呈现, 我们通常就认定它的发生有一定必然性。例如:在一定情况下A与B总是伴随发生, 那么我们通常认定未来在相同的情况下, A与B也会伴随发生。这就是常理中的因果联系, 有因必有果, 有因果律就可以预测未来。休谟探求的是这个推理真的是严密的么, 还只是常理变成真理?

2、归纳问题

归纳推理是否正确, 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正确的问题称之为归纳问题, 这个问题有三层含义:“ (1) 一般论证的问题:为什么接受某些归纳结论为真是合理的?为什么应用某些归纳推理的规则是合理的? (2) 比较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归纳结论比另一个受到更好的支持?为什么一条归纳推理的规则比另一条更可信? (3) 分析的问题:是什么使得一些归纳推论理性上可接受?决定归纳推理的一条规则比另一条优越的标准是什么?”

(二) 休谟问题对现代归纳逻辑发展的影响

1、M布莱克对休谟问题的简单总结

美国的M.布莱克在综合多种归纳问题的文献的基础上, 简单总结了四个方面:

“ (1) 休谟的责难是无法对付的, 所以归纳是站不住脚的, 应该把归纳从人们称道的理性道理中排除出去。

(2) 从休谟的批判看来, 通常的归纳论证需要改进, 方法是或者增加更多的前提;或者是把结论改成概率的陈述。在这两种情况下, 结论的合理性被期待为是演绎地从前提中推出的, 此时, 归纳逻辑被构造成应用的演绎逻辑的一个分支。

(3) 尽管归纳论证不能满足演绎的正确性标准, 归纳行为 (而非规则或原则) 在某种新的意义下可以证明其合理性。归纳如果不能有效的话至少也能有存在的理由。

(4) 休谟问题产生于概念和语言的混乱, 因此阐明这些混乱及其根源, 与其说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如说是取消了这个问题。”

布莱克的分析简洁明了, 下面我就实用主义和“逻辑概率”这两种回答简单介绍他们对休谟问题的解决, 以及他们对现代归纳逻辑的新发展。

二、卡尔纳普关于归纳逻辑的思想

1、对休谟问题的解答

鲁道夫·卡尔纳普认为归纳逻辑的本性在于事实证据对于假设的确证, 这种确证关系是语义性质的, 因而, 只要对于某种形式语言建立起符合概率公理及其他要求的确证函数, 归纳的辩护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卡尔纳普关于概率的解释理论也可以看作是他对休谟问题的解答。卡尔纳普强调, 应当“在归纳逻辑与归纳方法论之间作出区分”, “培根与穆勒的归纳理论主要属于归纳方法论, 而不属于归纳逻辑。”卡尔纳普认为休谟问题的提出主要针对的是归纳方法论而非归纳逻辑, 指向的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逻辑概率”

卡尔纳普在凯恩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概率的问题。他认为凯恩斯关于逻辑的研究尚未成功, 于是将继续这一研究并引为事业目标。卡尔纳普把概率解释成句子e与h之间的逻辑关系。典型的表达式是c (h, e) =r, 其中c代表函项, h表示一种假设, e表示一组给与证据, r代表“确认度”。这个公式表明概率逻辑在给予证据与假设之间, 有部分的蕴含关系, 而假设的“确认度”是以给与证据的真值条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根据加以确定的。

卡尔纳普认为如果存在一个归纳机器, 并且这个机器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新理论, 那么这样一部机器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如果是不那么过分的目标, 这样一部归纳机器还是有可能存在的。正如上文提到的“确认度”, 而归纳逻辑的主要任务则是求出“确认度”, 即逻辑概率的值。

三、总结

休谟问题是影响整个归纳逻辑发展的重大问题, 现代归纳逻辑的各种流派都寻觅解决休谟问题的答案, 由此建立起不同的归纳逻辑体系也可以看做是对休谟问题的解答。本文重点解读了实用主义和“逻辑概率”的解答, 一方面总结了皮尔士关于现代归纳逻辑的主要思想, 另一方面, 探求凯恩斯和卡尔纳普关于“逻辑概率”的脉络。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使休谟问题的研究具体化、深刻化、精致化、技术化, 但是作为认识论上的休谟问题一直还在困扰人们。

休谟问题是极其大胆的问题, 休谟敢于质疑权威, 敢于打破常规。这种怀疑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在现代中国的转型时期, 中国各个方面的建设需要我们开动脑筋, 积极创新, 寻求发展。大胆求知, 小心求证, 不管在科学研究、体制改革还是文化创新方面都要保持怀疑精神, 敢于打破传统, 谋求新的思路, 这样才可以永葆青春, 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哲学大辞典》 (逻辑学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

[2]陈晓平:《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年。

[3]北京市逻辑学会:《归纳逻辑》, 中国人民出版社, 1986年。

[4]邓生庆:《归纳逻辑——从古典向现代类型的演进》,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年。

归纳问题 篇5

工资是劳动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因劳动报酬问题引发的争议非常多。大部分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对我国法律关于工资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上海市弘正律师事务所周智灵律师在网站及东方广播电台接受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关于工资问题的提问比例也非常高。为方便网友,本律师现将相关问题做以下归纳总结:

1.什么是工资?

答: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取得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或工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本人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基本生活的来源。目前,有关工资的提法颇多,如“实得工资”、“实得工资收入”、“工资性收入”、“原工资性收入”等,实质上系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均为本文所谓的工资。

2.职工哪些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的范畴?

答:依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者的以下收入不属于工资的范畴:

(一)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二)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三)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3.什么是最低工资?

答:按照上海市劳动局《关于〈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有关条文的解释》的规定,所谓最低工资,是指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所在企业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法定工作时间,一般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劳动,一般是指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在指定的岗位上从事了劳动。另外,职工享受法定的休假日和婚丧假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也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这一参加社会活动包括:行使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政治、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担任人民法庭的人民陪审员、证明人、辩护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时间。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4.职工的哪些收入不能计入最低工资?

答:根据《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作规定》以及上海市劳动局《关于〈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有关条文的解释》的规定,不是职工的所有劳动报酬均计入最低工资,职工下列劳动报酬不应计算在最低工资中:

(一)延长法定工作时间所得的工资报酬;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工劳动保险、福利待遇,包括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和住房补贴等;

(四)市劳动行政部门

规定的不列入最低工资的其他收入。当前是指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5.怎样合理计算最低工资?

答:根据《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的规定,本市职工最低工资一般采用按月计算的方式。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度或者计件工资、提成工资的职工,其最低工资应当按月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折算,折算后的最低工资不得低于政府公布的同期最低工资标准。

6.职工未完成生产任务的,企业是否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答:企业支付最低工资的基本要件是劳动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即使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该约定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仍应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但是,倘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的劳动”,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制约。

7.企业在哪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

答:根据《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和上海市劳动局《关于〈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有关条文的解释》的规定,本市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按有关规定的审批权限由各级政府批准关闭、整顿的企业,或者由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可以不执行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8.如何处罚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

答:用人单位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国家对这种违法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方式,按照《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罚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责令限期补发。对于支付职工的工资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限期补发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的欠付数额的工资;

(二)责令支付赔偿金。对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的企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向职工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数额按以下标准确定:一是欠付数额不足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二十五的,支付欠付数额百分之二十的赔偿金;二是欠付数额为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不足百分之五十的,支付欠付数额百分之五十的赔偿金;三是欠付数额为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支付欠付数额百分之一百的赔偿金;

(三)罚款。用人单位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期限内仍不补发欠付职工的工资或者赔偿金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按每欠一人次,处以欠付数额二至五倍的罚款。

9.本市对工资支付的期限有什么规定?

答: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本市对工资支付期限的具体规定是企业应当按月支付工资,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也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实行年薪制的,也应当每月预付工资,年终结算。工资支付的具体日期,由企业与劳动者约定,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则应提前在距节假

日或休息日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10.企业在支付工资时是否应当提供工资清单?

答:提供工资清单是企业的义务,《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书面记载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有关签收手续等,并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询;企业不管以何种形式支付工资,都必须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列出应发工资数额及其项目、扣款额及其项目、实发工资额等。

11.职工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应如何支付?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职工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本人履行正常劳动义务时应得的工资额支付工资。法定的特殊情况有以下三项:一是法定休假日期间;二是婚丧假期间;三是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12.如何确定见习期、熟练期和学徒期内的工资待遇?

答:依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大中专毕业生、熟练工、学徒工在见习期、熟练期和学徒期内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在不低于本市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13.职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工资的支付标准是什么?

答:《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对这类假期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具体规定为: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期间,企业应当按其在正常情况下的本人月实得工资的70%支付工资。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应当按规定支付。

14.怎样计发生产性停工期间的职工工资?

答:所谓生产性停工是指由于企业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原材料或资金的短缺、生产任务不足或产品销路不畅等非职工本人的原因的停产。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应当按双方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的,按本市有关规定支付,但不得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5.因企业终结劳动关系在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损失如何承担?

答: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因企业终结劳动关系,职工不服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起诉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裁决撤销企业终结劳动关系决定的,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待遇。支付的标准是企业作出决定之月前该职工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乘停发月份;若双方都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16.如何确定职工对企业经济损失的赔偿的支付标准?

答:职工因违反劳动合同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或企业的规定,要求职工予以赔偿。按照《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依法要求职工赔偿并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款的,企业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实得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17.本市对降低职工工资有何具体规定?

答: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职工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规章制度被处以纪律处分的,企业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以及企业有关职工奖惩的规定,降低职工的工资。但是,降低后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18.企业能否代扣职工的工资?

答:劳动者的报酬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资。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在以下特殊情况下,允许用人单位代扣劳动者的工资:

(一)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企业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除此之外,企业不得任意扣除劳动者的工资。

19.什么是克扣工资?

答:根据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克扣工资是指在劳动者已经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得到的工资。但以下情况不属于克扣工资:

(一)国家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二)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三)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四)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

(五)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20.怎样确定无故拖欠工资?

答: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对无故拖欠工资定性为是: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但是,下列行为不属无故拖欠工资:

(一)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

(二)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暂时延时支付工资的。除此之外,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的行为,均属无故拖欠工资。

21.如何处罚克扣工资或无故拖欠工资的企业?

答: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是严重违反我国劳动法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承担以下两种法律责任:

(一)经济赔偿责任。按照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克扣工资的,或者无故拖欠工资的,除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二)行政处罚责任。依据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支付

平抛运动的典型问题及解法归纳 篇6

(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3)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表

2.规律:(1)描述平抛运动的物理量有

(3)同一时刻,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ψ)和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θ)是不相同的,其关系式tanψ= 2tanθ,并且任意一点的速度反向延长线必交于此时物体水平位移的水平的中点。

二、题型分类

1.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题

例1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

C.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时刻变化的

D.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

解析

平抛运动的物体受F=mg为恒力,a不变,所以为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对。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时刻在变化,夹角当然也在变。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合速度在

答案ACD

小结

分析平抛运动时,一定要抓住其运动的特点:合力为恒力。对平抛运动的处理一般都是从两个方向分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从两个物理量去分析:速度和位移.这个思想是解决平抛运动的根本。

2.斜面上方的平抛运动类习题

例2如图2甲所示,以9.8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小结

分析平抛运动的物体,若已知某时刻的速度方向,则通常通过分解速度来研究问题。画出速度分解的矢量图,再分别列出x轴和y轴方向的速度方程,最后按题目要求求解。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距离.

小结

分析在斜面上平抛,最终落在斜面上的物体,若已知初速度及斜面倾角,则通常通过分解位移来研究问题。一般从运动的分解出发,建立xOy坐标系;再分别按x轴(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及y轴(即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列出位移公式,最后按题目要求求解。

解析

分解平抛运动:沿斜面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分运动。这种分解方式较为复杂,但将物体离斜面距离达到最大的物理本质凸显出来。取沿斜面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在y轴上,小球做初速度为

小结

此类习题为给定“临界状态”的习题。一般先确定临界条件;再列出临界方程,最后按题目要求求解。

例5

如图5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ψ满足

A. tanψ= sinθ

B.tanψ= cosθ

C.tanψ= tanθ

D.tanψ =2tanθ

小结

巧用正切角两倍关系。平抛运动的物体经时间t后,其速度v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s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则有tanα= 2tanβ。

3.空投物的平抛运动类问题

小结

利用好平抛运动的等时性,这是解题的关键。

4.平抛运动的探究类问题

小结

此类题目大多出现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由于给出的平抛运动的轨迹不完整,因此不能直接找到运动的起点。一般可以运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的规律来进行分析。

平抛运动是非常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若能切实掌握其运动本质、运动规律和基本处理方法,就不难解决平抛问题。

归纳问题 篇7

归纳问题也称为“休谟问题”。休谟(D.Hume)指出:过去获得的经验为什么能够扩展到将来?[1]从而提出了对归纳推理合理性的质疑。休谟分析认为,经验推论不是理性的结果,只是习惯的结果而已。因为归纳推理在逻辑上和经验上都难以得到辩护。一方面,归纳从有限事例推出普遍的、全称性结论,从过去、现象推出对未来的预测,不能保证逻辑必然性。另一方面,从经验上不能以归纳法的成功来为其辩护,因为这实际上是使用归纳推理证明其自身的循环论证。休谟之后,哲学家们探求归纳问题之解却尚无定论,以至于有“归纳法是自然科学的胜利,却是哲学的耻辱”的说法[2]。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作为一位涉猎广泛、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哲人科学家,却另辟蹊径给归纳问题提供了一份认知解答。

一解决归纳问题的初步尝试

西蒙对归纳问题的关注始于科学发现逻辑的探讨。在经典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科学发现的逻辑属于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现实的思维过程,与思维的逻辑形式无关,不属于科学哲学的认识论研究范畴。波普尔(K.Popper)则进一步指出:不存在发现的逻辑,新观念的产生与科学认识的逻辑无关。波普尔否认归纳逻辑对理论辩护的可能性,并从科学逻辑中摒弃了归纳逻辑,称自己是“演绎主义”的。西蒙针对波普尔的立场明确指出,科学发现的逻辑与演绎推导过程无关,他所使用的“逻辑”一词也与波普尔不同。

西蒙借助皮尔士(C.S.Peirce)和汉森(N.R.Hanson)的溯因(retroduction)推理概念来界定科学发现的逻辑。他曾多次提及,科学发现的逻辑就是汉森的溯因推理。[3]472,[4]汉森认为溯因是有别于演绎和归纳的第三种重要推理形式。溯因关注的是最初提出假说的理由,演绎和归纳两者则关注接受假说的理由。溯因推理的形式是:“① 令人惊奇的现象P被观察到;② 如果H为真,P理所当然地能被解释;③ 因此,有理由认为H为真。[5]”溯因推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结论的似然性,即得到的是可能性假说,是对提出困难、需要解释的现象的尝试性猜测。

似然性(plausibility)是西蒙的科学发现逻辑的重要特征。西蒙指出,古典归纳主义者的症结在于,他们认为通过归纳推理必然能导致定律的发现。[6]这是从弗朗西斯·培根(F.Bacon)时代开始就根植于归纳主义者头脑中的观念。西蒙指出:传统归纳主义者追求能保证推导结论有效性(validity)的发现逻辑,但归纳的发现逻辑做不到这一点,只有演绎逻辑才能提供推导结果有效性的方法。

西蒙基于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溯因推理在实际科学发现过程中呈现为运用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个过程是从经验数据到假说的推导过程;不是对所有已知的经验事实进行概括后得出结论,而是根据部分事实推导出假说。其推导过程具有猜测性,结论具有似然性和假说性质。西蒙认为,这种发现逻辑不会面临归纳问题的困难。例如,在定律发现的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搜索,经验数据中的模式被发现。而归纳问题的困难只会出现在被发现的模式(假说)被外推,即预言并检验这种模式是否与新的观察数据相符时,但这已进入了检验定律的过程。[3]475也就是说,科学发现逻辑带有强似然性,运用它不一定能实现发现科学定律的目标。

这里,西蒙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他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试图将归纳法排除出去,却取消了发现结果似然性存在的基础。麦克劳林(R.McLaughlin)指出,定律是普遍性命题,是从有限的资料中推导出来的。作为推理结论,定律超出产生它的数据的范围,具有似然性。当前提为真时,结论不一定为真,这就是发现结果的似然性。这种似然性又与结论的外推密切相关。如果结论不必外推,仅仅是针对前提所包含的资料,那么结论的似然性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7]。

上述矛盾是西蒙试图通过将发现的过程与辩护的过程区分开来,从而将归纳法和归纳问题割裂开来引起的:使用归纳推理得到结论,却否定结论的外推性质。这会与归纳推理的性质发生矛盾。在定义上,归纳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归纳指从个例推出的具有普遍性的推论。广义的归纳则是具有外推性的推论(ampliative inference),即结论所指涉的内容超出了前提内容的推论。[8]不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归纳推理,都是得到具有外推性质的推论过程。即使将外推的判定(辩护)与发现的过程分开,也不能否认发现产物的潜在外推性。另一方面,从广义的归纳定义来看,溯因就是归纳的一种,也未跳出归纳问题的约束。

二归纳问题的表征转变

在归纳问题解决的初步尝试失败后,西蒙在归纳问题上发生了表征转变。他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归纳问题是无解的,甚至是不成为问题的。他指出:“对于我来说,归纳问题是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既不能被解决,也不能为了科学的继续发展而幸运地需要被解决。”[9]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首先需要对问题所涉及的整个概念范围进行把握,对问题进行表征,进而通过表征寻找问题的解答。当问题解决者将问题进行转化,寻找其他可能的问题表征、使用新的问题表征来理解问题时,就发生了表征转变。表征转变通常表现为抛弃对问题的原有理解,从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获得顿悟。西蒙的表征转变在于,他承认了从逻辑方法角度论证归纳方法合理性的无解。

西蒙在归纳问题上的表征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这仍与他的科学发现研究有关。从理论上探讨科学发现逻辑与归纳法之间的关系,是西蒙科学发现逻辑研究的开始。为寻找科学发现逻辑究竟是什么,西蒙进一步建立了机器发现的方法。这是西蒙在科学哲学方法论上的创新,也是他后期科研生涯的重点领域之一。机器发现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历史上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探究科学家们曾经使用的方法,还原他们曾遵循的科学发现逻辑。西蒙参与研制的机器发现程序主要有BACON系列程序、GLAUBER程序、STAHL程序、DALTON程序、KEKADA程序等。因为这些程序只是模拟了曾经的科学发现,故而又被称为“再发现”程序。

机器发现是发现科学方法的研究。从认识成果的角度看,机器发现没有发现新的事实或规律,但却能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对科学方法进行考察,进而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哲学思考、科学实践中。机器发现研究的路径是:先从历史资料中获取科学家发现过程的相关记录和原始数据,再将这些材料应用于模拟人类思维的计算机程序中,进行编程实验,考察程序解决问题涉及的方法规范。并尽可能地进行认知心理学实验,考察人类被试在解决相同问题时使用的方法策略,将实验结果与程序对照,分析实验对象与程序应用方法的异同。机器发现考察显示,归纳法是被还原的科学发现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推理方法。

机器发现程序中对归纳法的实际应用是明显的。例如BACON系列程序,以弗朗西斯·培根的名字命名,表达了对培根提倡的归纳方法的认同。KEKADA程序的假设发生器(hypothesis-generator)采用了非常类似于密尔(J.S.Mill)差异法的方法,例如其HG2启发式规定:“如果在一定而非其他实验条件下物质A有惊人的低产量,并且如果可能的是,另一种物质S出现在后一种情况下而不是前一种情况,那么假设S的存在是导致低产量的原因。[10]”这几乎是差异法的化学反应版表述。STAHL程序的启发式则与密尔五法中的剩余法和共变法非常类似。例如该程序的推断成分启发式规定:“如果A和B反应形成C,或者如果C分解为A和B,那么推测C由A和B组成”。[11]再如,GLAUBER程序的形成类别算子(FORM CLASS),形成概念类别的方法也非常类似于密尔的求同法。

机器发现方法提供了归纳推理合乎人类认知理性的辩护。西蒙认为,因为事实本身具有暂时性和理论负载的特点,所以归纳是建立在不稳固基础上的;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归纳是从具体事实出发到达普遍定律所必须依赖的推理过程。从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Theory of Bounded Rationality)出发,基于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人在决策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理性,而只能达到有限的理性;作为人认知受限制的后果,人倾向于实现和完成阶段性目标或任务。[12]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一般不会去寻求最优的解答,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即可,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迈进。而归纳法正是人类基于有限理性不断推进认识的有力工具。

三温和自然主义者的立场

西蒙在归纳问题上的表征转变,提供了归纳问题的认知解答:归纳法的应用是符合人类认知理性的。这份解答,立足于他温和的自然主义者立场,源于他对科学发现逻辑研究的坚持,是他对现代经验论批判的产物。现代经验论试图解决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认识论面临的困难,但同时也发展出了否认科学发现的逻辑,将科学发现的研究排除在认识论研究范围之外的观点。西蒙不赞同这种观点,他为科学发现的认识论研究合法性进行论证,将自身的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为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自己的见解。

传统认识论,包括近代唯理论、经验论和现代经验论都是基础主义的。在基础主义看来,知识信念有两种,一种是需要其他信念证实的信念,另一种是可证实其他信念而自身不需要证明的信念。[13]1笛卡尔(R.Descartes)等近代唯理论者将不证自明的公理作为认识的出发点;洛克(J.Locke)等近代经验论者则将观察命题或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基础。这两种基础主义都有自身不能克服的弱点,难以为知识寻找到真正可靠的基础。与之对应的就是在发现逻辑上,近代唯理论者和近代经验论者分别推崇的古典演绎主义和古典归纳主义所面临的难题。为避免近代经验论从感觉证据推导关于自然的理论面临的困难(休谟问题),现代经验论者试图借助观察术语和逻辑学来定义关于自然的理论。

现代经验论者尝试将传统认识论问题替换为语言哲学问题。在研究中,他们持有两个预设:一方面,他们将心理学、自然科学等与哲学研究的联系斩断,将心理学术语排除在认识论研究讨论以外,使用纯逻辑术语探讨认识论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将哲学反思的结果看成先验的,即知识必定被赋予一种逻辑分析。[14]但卡尔纳普(R.Carnap)等逻辑经验主义者将外部世界解释为感觉资料逻辑构造的尝试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将科学理论的每个句子翻译为用观察术语和逻辑-数学辅助词项表达的等价语句,建立在每个句子都有其经验意义的假定上,这是难以办到的[13]3。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哲学家抛弃了现代经验论者的两个预设,提倡认识论的自然主义(自然化认识论)。自然主义者认为,认识论与自然科学有紧密的联系。从方法论角度来看,一些自然化认识论的拥护者认为,认识论研究者应该使用自然科学研究人类推理的成果来推进认识论问题的研究。极端拥护者认为,应将传统认识论以研究我们如何推理的心理学取而代之。例如,奎因就强调认识论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另一些自然化认识论的拥护者则关心认识论陈述的内容,认为认识论陈述应完全根据科学术语来表达[15]。

西蒙是一个自然主义者。这在他对科学发现研究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他认为“人类心灵的心理过程,包括科学家的心灵,都是被自然规律所控制的,这些自然规律可以通过使用类似于已被用于揭示其他自然现象的策略来发现。[16]”而机器发现,“它可以增加我们的乐观,即科学发现能被作为一个自然的现象所理解,并且服从已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其他研究而被熟知的定律。[17]”这是一种对人类思维和心智的自然主义观念。对于西蒙来说,作为人类心智活动的、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也是自然之物,是可以单独抽取出来使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的对象,是可以进行模拟和实验的。为此,他极力反对将科学发现的研究排除在认识论研究范围之外的现代经验论观点。

与那些自觉地以自然化认识论完全取代基础主义的哲学家相较,西蒙是一个自发的温和自然主义者。他认为,科学家思考其科学研究主题的相关方法论和哲学问题,甚至一般的哲学问题,是自然和顺理成章的。与大多自然主义者不同的是,西蒙既是一个科学家又是一个哲学家,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实践科学哲学的自然化。西蒙认为,哲学虽然属于理论领域,但哲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源泉乃是实际应用和实践。缺乏与实际应用和实践联系的哲学会变得过于琐碎和形式主义。实践科学家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通过思考相关的方法论和哲学问题,将哲学从过度的形式主义中挽救出来。

西蒙承认心理学、哲学之间差别的存在,但他不像激进的自然主义者奎因那样试图取消传统认识论的规范维度,并不试图使用心理学取代哲学。西蒙所努力做的,就如同他在经济学研究中所做的那样,尽力用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来武装社会科学,解决社会科学的难题;也用现代科学来武装哲学,使得哲学能够被科学地研究,但并非是用科学取代哲学。这在他的机器发现研究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机器发现程序虽然没有发现新的科学事实、现象或定律,却能发现科学方法,与“元科学”层面的哲学思考相通。

四认知视角中的归纳问题

在西蒙早期解决归纳问题的尝试中,他指出传统归纳主义者固守归纳法在科学发现中具有必然性的弊端,并已经找到归纳法具有似然性这一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但因为他试图给归纳法带上溯因推理的帽子,并且试图将归纳法排除于发现过程之外,反而没有恰当地应用似然性。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似然性在归纳问题解决中的可能性。当他将归纳问题的解决重新放置在科学实践中,将归纳的似然性和在逻辑之外寻找归纳问题答案,即从认知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归纳问题这两条途径结合起来时,归纳问题便有了新解答。

与西蒙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否认科学发现逻辑存在的现代经验论者赖欣巴赫(H.Reichenbach)也认为似然性的方法可以解决归纳问题。赖欣巴赫认为,归纳法是产生预言性知识的工具。解决归纳问题的方法在于,将获得的预言性陈述视为假定。假定是不能确定为真,但仍被视为真的陈述。旧经验论的崩溃是因为它采用了一个纯唯理论的公设,即一切知识必可证明为真的公设。而这是不能实现的梦想。如果视结论为假定则不同,无需再寻求证明结论为真的证据,只要证明结论是个好的假定,或者是可以得到的最好假定就可以了。[18]与西蒙不同的是,赖欣巴赫虽然放弃了归纳的必然性,走向归纳的似然性,却未能放弃在逻辑上论证归纳合理性的想法,最终不得不求助于概率归纳逻辑。这表明,他没有完全脱离基础主义认识论要从逻辑角度寻找认识合理基础的传统。而概率归纳逻辑与科学研究实践中应用的归纳逻辑实际上有很大不同,在归纳问题上其实是越走越远。

西蒙第一步先放弃了基础主义认识论中对归纳法必然性的逻辑辩护,但他没有停留在这种现代经验论同样持有的立场上。从温和的自然主义立场出发,他进一步放弃了对归纳法的逻辑辩护尝试,通过机器发现的认知研究提供了归纳问题认知的解答。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表征转变,是认识论观念的变更:放弃对归纳问题的逻辑辩护尝试,转而寻求其他的可能解决途径,特别是与实际的科学认识实践相结合起来。

从认知的角度看,归纳推理的困境与人类理性的困境相通:理性是人类实践成功的依靠,但理性却不能保证人实践的成功,归纳推理也是如此。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存在于两个方面:合乎科学要把握的世界本质;合乎人认知能力的本质。在西蒙看来,世界是一个有其内在结构和层次的复杂系统,有内在的秩序、模式和规律性,[19],而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找出世界中的模式性。这种世界图景从认识客体的角度提供了归纳作为有效发现方法的合理性,也即,归纳对模式、规律的推导能够与世界相符。而从认知主体的角度来看,人的认识不仅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也会受到认知能力、背景知识等主观条件的限制,在仅获得有限的、不完全已知条件的情况下,要根据已知推向未知,从局部推向整体,就需要借助归纳法这一概括事物模式性的简便方法。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复杂性相比,即使借助计算机这样的有力工具也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这决定了人不可能直接获取世界本质的完整答案。但人的认识仍然有可能通过阶段性目标的满足,并将其扩展至未来,使认识一步步扩展,与世界的本质不断接近。

认知视角中归纳问题的合理性在于,归纳推理反映了认识主体能力的有限性与认识客体深度、广度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西蒙以机器发现作为研究手段,对归纳问题提供的认知解答,是科学哲学研究认知转向的具体表现。虽然或许这仍未能提供令休谟满意的答案,但这不失为从认知的视角摆脱“哲学的耻辱”的一种回答。

摘要:西蒙对归纳问题的思考始于科学发现逻辑的探讨。最初,他试图将归纳法排除在科学发现逻辑之外,但未获成功。在以机器发现方法研究科学发现逻辑的过程中,西蒙在归纳问题上发生了表征转变,将归纳法合理性的辩护从逻辑角度转到认知视角上来。基于批判现代经验论的温和自然主义立场,西蒙从归纳的似然性和人类认知理性的有限性两个方面抛弃了归纳合理性逻辑辩护的认识论传统,提供了归纳问题的认知解答。

归纳问题 篇8

(一) 汉字基本笔画掌握不当造成的偏误

这部分的偏误是对汉字的基本笔画进行了人为的拆分和组合, 造成笔画的增多或者减少。

例如:“要”字中女字“撇点”分成了两笔。“汤”字中横折折弯勾分成了“横折”和“横折钩”两笔。“国”字中横折勾分成了横和竖弯钩两笔;“子”字分了“横折”和“竖勾”两笔。“回”字第二笔横折勾分成“横”、“竖勾”两笔。“还”字走之儿连成了一笔。“后”字“撇撇”连成了一笔。“肉”字横折勾分成了“横”、“竖勾”两笔。

(二) 汉字笔顺规则掌握不当造成的偏误

这部分的偏误是没有掌握好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造成的偏误。

例如:“小”字中先写两点、后写中间的竖勾, 违背了“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回”字先写里面的口后写外面的口, 违背了“先外后里再封口”的规则。“书”字先写点后写横折或者第二笔写成了竖, “也”字先写竖、后写横折钩、先写“竖折勾”都是违背了“先横后竖, 先撇后接 (点) ”的规则。

(三) 汉字结构的混淆造成的偏误

这部分偏误是学习者混淆了汉字的结构造成的偏误, 把独体字误认为是合体字或者把合体字误认为是独体字。

例如:“出”字分成了两个山字, 误认为“出”字是合体字中的上下结构。“男”字“田”字中的竖和“力”字中的撇写成了一笔, 误以为是独体字。“美”字是上下结构, 上面是“羊”字, 下面是“大”字, 留学生容易把四横连着写完再一笔写撇捺, 当成独体字。

(四) 汉字笔顺规则错误类推造成的偏误

这部分偏误是由于学习者在掌握了汉字基本笔顺规则后任意类推造成的偏误。例如:“子”字先写横后写横撇, 留学生错误类推了“先横后竖”的汉字笔顺规则, 误认为所有“横”在字中间突出的都是先写横。“母”字, 第三笔先写了横, 后写上下两点。

“米”字第一笔:左上的点, 第二笔:竖, 第三笔:右上的点, 留学生错误类推了“从左到右”的汉字笔顺规则。类似的还有“亚”字, 第二笔先写了点;“非”字, 先写:左边三横, 后写:竖;“山”字第一笔:左边的竖折, 后写:中间的竖。

“忙”字的“竖心旁”第一笔写成了竖;“不”字先写中间的竖后写:撇、点;“火”字先写了撇捺, 后写两点, 都是留学生错误类推了“先中间后两边”的汉字笔顺规则。“夜”字第七笔写了撇, 与结构相似的“叉”字对比, 错误类推了点的则中“点在里面后写”。“河”字中的“可”字先写了“竖勾”后写“口”, 错误类推了两面包围结构的汉字右上包围“先写外后写里”的规则。

二、造成汉字笔顺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 汉字本身复杂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有其自身的系统性。从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看, 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本身的结构看, 汉字一般是音义符号组成的文字体系。我们且不说汉字的音、义两方面, 单从字形上看就很复杂。在外观上, 汉字是一种方块结构, 汉字可以有上下、左右、全包围、半包围等组合方式;在内部构造上, 所有的汉字都可归类为独体字或合体字。拼音文字则不然, 在外观上, 拼音文字呈线形排列, 只有先后顺序之分。所以, 汉字本身的复杂性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 要想让留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 任重而道远。

(二) 汉字笔顺书写过程不易察觉

我们都知道, 汉字笔顺存在于书写的过程之中, 教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看到学习者书写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授完汉字笔顺的规则之后, 往往重视的是汉字成形后的结果, 这就导致了在书写过程中产生的笔顺偏误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三) 学习者的畏难情绪

“写”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是最头疼的一件事了, 因为“方块字”与字母文字等在书写上不同。汉字不仅有很多笔画, 还有很多笔顺规则, 这些规则虽然也有规律, 但常常让初次接触汉字的学习者摸不着头脑。他们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 不知道或者忘记笔画的先后书写顺序以及书写方向等。长此以往, 学习者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 会渐渐产生对笔顺的一种畏难情绪。后果是有的学习者会避免写汉字, 比如书面作业, 如果老师没有要求, 他们会选择用电脑打字;有的看着汉字, 照葫芦画瓢, 不管笔顺正确与否;有的甚至对汉字产生一种排斥的情绪……但这些畏难情绪, 都不利于汉字和笔顺的学习。

(四) 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汉字是表意文字, 与大多数留学生的母语—表音文字文字在书写上有很大区别, 汉字是由不同笔画、部件组合而成的平面型文字, 属于语素文字, 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 识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表音文字一般呈线性, 实行分词连写, 使用少量的符号便可以记录所有语言, 在数量上便于学习和使用。使用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人在思维模式上截然不同, 他们很难建立起适合汉字学习的记忆能力。对于从未接触过汉字的外国留学生来说, 写汉字就像画画一样, 他们并不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 汉字笔顺规则也只是死记硬背, 单纯模仿。所以, 如果在初级阶段没有很深刻的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 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免不了会出现错误类推汉字笔顺规则产生的偏误。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渐渐地提高和扩大。许多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但对于外国学习者, 特别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来说, 汉字是学习汉语的一个难题, 然而汉字的笔顺问题更是难上加难。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偏误进行具体的分类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外汉语笔顺教学,偏误类型,偏误的产生原因

参考文献

[1]马显彬.汉字笔顺类推手册[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易洪川.笔顺规范化问题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年第3期.

[4]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世界[M].汉语教学, 2002.

[5]张静贤.现代汉字笔顺论[D].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1.

归纳问题 篇9

一、小学生作文的诸种问题

1. 陈言老套———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类学生的作文总是令人似曾相识, 老是拿别人写过的文章不厌其烦、毫无新意地重复。其实, 归根结底, 是这类学生深陷“优秀作文”影响的泥沼无法自拔, 以至于步入了“拾人牙慧”的老路。写好人好事, 就是在校园里或马路上拾金不昧, 帮腿脚不方便的爷爷奶奶拿报纸, 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写亲情, 写得最多的就是半夜生病时妈妈送她到医院, 放学时下大雨妈妈到校送伞;写学习优秀人物的活动, 除了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就是学习张海迪的自强不息。总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让人没有一点继续读下去兴趣。

2. 虚言大话———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的《垓下歌》里有句话“力拔山兮气盖世”, 用来形容这类学生的作文特别形象。这类学生写作文, 总喜欢“大题大作”。举个例子, 在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比赛中, 有些学生选择的题目就是大角度、大切口, 什么《腾飞的巨龙》、《祖国颂》、《风雨六十年》……老实讲, 这样的题目, 是激不起人的阅读兴趣的。作为一名小学生, 也实在是没有能力来驾驭这样大的话题。你看这样的开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 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 但却步履维艰, 直到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 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这样的“大口气”真让人怀疑, 这是一位小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吗?接着便夸夸其谈,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写起, 谈到了改革开放、“神五”升天, 最后还提到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洋洋洒洒写了很多, 如同把自己历年来获得的奖状和证书拿出来炫耀一般。

3. 思路不清———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类学生写作文是“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 作文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结构,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根本不考虑这篇作文的中心、重点。

比如有位学生写《家乡的特产》, 先写南通的特产———脆饼的色、香、味, 然后写妈妈给她买了两袋脆饼却不给做错事情的弟弟吃, 接着写弟弟是如何眼馋地看着她吃脆饼的, 最后她请弟弟一起品尝了脆饼, 文末还邀请大家到她的家乡来品尝令人回味无穷的特产———脆饼。这样的作文, 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一头雾水”。小作者是要表达脆饼香甜诱人, 还是要说明自己很大方不小气, 亦或是说妈妈教育弟弟比较严厉呢?

二、小学生作文的成功规律

1. 新颖别致

小学生习作是很忌讳人云亦云的, 即使是同一题目或同一素材, 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更何况是人的思想呢。

所谓“新颖”, 就是“见人之所未见, 道人之所未道”,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出美来, 这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要想小学生的作文有创新精神, 就要让他们换一种角度思考, 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一次作文考试, 要求以“家庭风波“为话题写一写家中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大部分学生写的是家人打牌, 自己没有地方写作业;爸爸抽烟, 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父母打架要离婚……内容空洞、毫无新意, 只是一味地抱怨。有个学生写他们全家人去酒店给奶奶过生日, 吃完饭妈妈叫服务员打包后全家人的态度这件小事, 最终让小作者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懂得了节约是一种美德。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这样的作文, 怎能不在作文考试中夺魁呢?

2. 小巧精致

鲁迅说:角度要小, 开掘要深。我们小学生作文时也应该这样。这里的“小巧”是指不故作高深, 不泛泛而谈的意思。

还拿建国60周年征文的例子来说吧, 有些学生的题目就起得特别巧:《祖孙三代上学记》、《鞋说60年》、《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二叔家的老屋》、《路》, 等等。给我印象比较深有几篇, 其中一篇题目是《我家的“老来俏”》, 文章开头先说她的奶奶有个绰号———“老来俏”, 接着设疑: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她的奶奶呢?给下文埋下伏笔。然后就从花枝招展像美女———爱买时装;浓妆淡抹总相宜———爱化妆;扭起秧歌无人敌———爱跳舞;徜徉网络真神气———爱网络购物和网上炒股这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奶奶“老来俏”称呼的来由。最后点题并升华中心:“奶奶, 您这个‘老来俏’, 真是‘俏’上了一个好时代!忽然, 我感到奶奶脸上消失的皱纹不是用护肤品保养的, 而是改革的春风吹抚的!”这样的习作, 虽然没有较大的视角, 却有言之有物, 自然感人。

3. 严谨周密

在写作文时, 为了说明一个中心, 往往需要选取很多素材, 素材多了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条理才能清楚、严密。写作文经常用的顺序有三种:时间先后、空间方位、事情发展。不同题材的文章要选择不同的顺序:记叙文多采用时间先后和事件发展的顺序, 游记多采用空间方位顺序。

如《校园一角》, 我们没有必要把整个校园的各种景物都介绍一遍, 只需要选取校园中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就可以了。有个小作者就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移步换景的描写景物的顺序来写这篇习作。文章开篇总说, 以“美丽的花园”总括校园的特征, 接下来才介绍了校园各处的景色, 然后重点描写美丽的花坛, 最后直接抒情, 表达了小作者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归纳问题 篇10

作为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提出了证伪主义并希望借此解决归纳问题。波普尔认为, “归纳推理是否得到证明, 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 被称作归纳问题。”[1]休谟第一个对归纳提出了质疑, 认为归纳法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逻辑问题, 另一个是心理学问题。逻辑问题是:从我们经验过的事例推出我们没有经验过的其他事例, 这种推论能被证明吗?休谟对此的回答是“不可能有理证性的论证来证明, 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他认为, “……前面的推理没有任何正确的根据。”[2]因此, 归纳的科学方法所内涵的“单个的已观察到的个别事例在逻辑上包含普遍陈述”的看法, 实际上默认了归纳法的有效性, 这种看法是十分缺乏批判性思考的, 因为归纳法既不能保证科学知识通过观察来确定, 也不能通过逻辑证明来确定。

归纳法的心理学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上认为, 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和以前发生的类似的事情结果会是一样的。休谟的回答是:由于习惯和习俗。他认为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它可以使过去的经验有益于我们, 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即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心理习惯, 归纳的过程实际上仅是一个“心理联想”的过程。科学知识是通过科学家们的“心理联想”产生的。因此, 科学知识的产生缺乏可靠的理性依据, 科学知识的增长是非理性的, 科学也就让人产生怀疑了。

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为了解决归纳法存在的问题, 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划界标准, 波普尔提出了他的证伪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归纳问题和科学的划界问题是认识论的两大问题, 并且二者有很大的关联。波普尔认为应该在科学认识方法论中排除归纳法, 并认为逻辑实证主义对划界问题的解决是不妥当的。

波普尔认为人们都是用全称命题来表述科学理论, 而经验的对象却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 也无法证实一个全称命题。例如虽然我们看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 但也不能得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样一个全称命题, 因为无论我们看到多少乌鸦, 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能证明全部乌鸦都是黑色的, 所以在逻辑上归纳法是无效的。但由归纳法得出的理论或命题如果没有必然的可靠性, 又如何解释归纳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呢?为此, 卡尔纳谱提出了逻辑概率问题, 即理论的可靠性取决于相关经验事实出现的概率。波普尔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 过去重复发生的事情, 既不能证明将来的必然重复, 也不能保证将来的或然重复;其次, 从次数上来看, 无论过去重复多少次, 这个数目总是一个有限数, 而将来发生的次数是无限的, 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接近为零, 即其概率永远接近于零。但在心理上人们依然自然而然地相信和运用归纳法, 波普尔认为主要是因为人们根据反复出现的经验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信念;而一种信念的可靠性则取决于经验反复出现的程度。

波普尔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者将证实原则作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这个标准是以经验事实和归纳法为基础的, 即一个命题, 如果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它就是科学的;如果一个命题在实践中得不到证实, 它就是形而上学的。并且一个命题在实践中被证实的次数越多, 就越科学越具有真理性。20世纪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推向高潮的自然科学革命, 使波普尔受到启发, 他认识到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错误, 任何科学之所以为科学, 不是因为它正确, 而是在于它有错误, 它可以被经验所否证, 也就是被证伪, 因此他提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证伪原则而不是证实原则。只有坚持证伪原则, 才能把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P1→TS→EE→P2……。即科学知识是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积累起来的, 科学不是以观察作为开端, 而是首先产生于问题。当遇到问题P1时, 人们首先提出猜想或假说, 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即TS。然后, 对提出的假说或猜想进行严格论证和检验, 也就是通过证伪排除其中存在的错误即EE, 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P2, 如此反复。随着问题变得越来越广泛, 越来越深入, 对问题做尝试性解决的假说也就越具有科学性。因此, 波普尔的证伪原则的核心就是“假说-反驳模式”, 任何理论在未被证伪的情况下都只是暂时被证实, 是一个随时可能被证伪的假说, 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理论不断被证伪的历史。

三、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解决归纳问题的局限性

(一) 对归纳法彻底否定的态度不可取

波普尔的证伪过程使用的是试错法方法, 即假说—反驳模式, 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 那么q, 并非q, 所以并非p, 这是逻辑上的否定后件式, 是一种有效的逻辑形式, 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从逻辑上来说, 演绎比归纳 (不完全归纳) 更严谨。但不能据此完全否定归纳法。归纳和演绎都是思维必不可少的方法, 是认识世界、获取科学知识必经的两个过程, 不能片面强调其中的一种而抛弃另一种。波普尔对归纳法的彻底否定, 把归纳和演绎完全对立起来, 片面强调演绎而摒弃了归纳, 走向了极端。归纳法是人类认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不能完全被清除出去。人类总是先有感性经验而产生认识, 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大前提一般也都是由经验归纳得来的, 不是先验的。所以, 演绎从根本上来讲也不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另外, 波普尔在对归纳法的批判中, 其实还是应用了归纳法。“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通过归纳法确立起来”其实就是在证实了“若干个理论的形成不能通过归纳法确立起来”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许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都不否定归纳法在实际思维过程中的存在及其必要性, 当然, 科学概念和理论的形成并不仅仅靠归纳。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是对归纳结论的运用, 二者缺一不可。尽管归纳逻辑是不完备的, 缺乏逻辑上的必然性, 但不管是在科学研究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归纳方法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肯定它在人类认识中的基本作用, 而不是完全否定。

(二) 证伪与证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逻辑实证主义证实原则的归纳法的形式是:事例→假说→事例。用符号可以表示为: (p1→q1) ∧ (p2→q2) ……∧ (pn→qn) → (p→q) 。波普尔证伪原则形式是:假说→事例→ (否定假说) , 即逻辑中的否定后件式推理, 用符号表示为: (p→q) ∧﹁q→﹁p。

例如:p:天下乌鸦一般黑。

q:每一只乌鸦都是黑色的。p→q:假说

﹁q (观察的结果) :有一只乌鸦是白色的。结论﹁p:“天下乌鸦一般黑”是错误的。

根据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得出结论﹁p是在证实了“有一只乌鸦是白色的”之后。假如我们观察到了一只又一只黑色的乌鸦, 从未见过一只白色的乌鸦, 那么在波普尔的证伪过程中没有出现相反事例, 即“所有的乌鸦是黑色的”被多次地重复证实了, 那么一个未被证伪的命题实际上是被证实的, 通过证伪也只能得到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假说, 而通过证实也同样可归纳出一个暂时性的较确定的假说。并且在逻辑上, p→q是﹁q→﹁p的充分必要条件, 即: (p→q) <=> (﹁q→﹁p) , 所以证实与证伪是一致的。

(三) 假说的基础难以说清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核心是“假说—反驳”模式, 而波普尔认为感觉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屏障, 不通过感觉人们又如何提出假说, 假说到底怎么来的, 基础何在?波普尔认为假说不能来源于经验的归纳, “如果追溯到越来越原始的理论和神话, 我们最后将找到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 “……所以我们生来就有期望, 就有‘知识’, 这些知识虽则不是先天的正确的, 在心理学或遗传学上却是先天的, 即是说, 先于一切观察的经验。”[3]波普尔认为前人留下来的传统知识是假说的最重要来源, 另外还有先天知识。他认为人们有一些先天的期望,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期望是寻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观点实际上又把假说的基础引向了“先天”观念。波普尔的“假说—反驳”模式由于依赖于先天观念而存在一些问题:既然这个“先天”观念也是不稳定的“假说”, 那么, 它就不一定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它的基础也难以确定。按照波普尔的观点, “假说”作为人类的理性表现形式, 其自身是以先天的观念作为基础的。这样, 假说也许最终会变成一种迷信, 让人产生怀疑但又说不清楚。所以波普尔的“假说”并不具有比归纳更可靠的理性基础或者逻辑必然性, 在逻辑有效性上它同归纳一样具有致命的缺陷。

(四) 人们最终需要的是经证实的假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并且探寻真理的目的也是为了运用于实践。而在实践中人们不仅仅要知道一个理论的不确定性, 更需要一个唯一的、经证实的、确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例如勾股定理a^2+b^2=c^2即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是一条基本的几何定理, 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 只要知道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可以求出斜边的长度。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证伪了a+b≠c而不能证实a^2+b^2=c^2, 在知道两条直角边长度的情况下仍然求不出斜边的长度。因此, 在实践中, 人们最终需要的是一个肯定的经证实的全称命题 (p) , 而不是一个否定的全称命题 (﹁p) 。

综上所述, 面对归纳的两难境地, 波普尔以反逻辑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 提出了否定后件的证伪主义, 并希望通过对归纳问题的消解来解决归纳问题。然而, 以演绎代替归纳并没有解决归纳问题。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存在着许多问题。他对归纳的彻底否定是不符合人类认识和科学发展规律的;他的证伪主义并不能彻底消解休谟对归纳的质疑, 证实和证伪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他的“假说—反驳”模式中, 假说的基础和来源难以说清;而我们最终需要的是经证实的假说。所以, 基于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说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并没有真正解决归纳问题。

摘要:面对归纳的两难境地, 波普尔以反逻辑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 提出了否定后件的证伪主义。从证伪主义出发, 他希望通过对归纳问题的消解来解决归纳问题。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 科学研究不可能排除使用归纳法;另外, 证实与证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假说的基础说不清楚, 而且人们在实践中最终还是需要经证实的假说。这些都足以说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并没有真正解决归纳问题。

关键词:证伪主义,归纳问题,假说

参考文献

[1]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 1987:16、18.[1]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 1987:16、18.

[2]休谟 (著) , 关文运 (译) .人性论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2]休谟 (著) , 关文运 (译) .人性论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上一篇:设备搬运下一篇:实验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