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2024-08-24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精选十篇)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1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 学院为新升本科院校, 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 开办了艺术设计专业, 此专业作为本科专业从无到有, 仅3年之久, 就在市场经济和教育创新改革形势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能够迅速发展原因有三:一方面, 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广大学子渴望接受高等艺术教育。另一方面, 很多考入艺术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 由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想通过美术这个渠道顺利地进入高校。再一方面, 高校扩招, 使得艺术设计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但随着艺术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很多学校新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办学定位上, 没有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其次, 新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院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从事专业的教师相对较少, 教师缺乏扎实的理论修养、敏锐的设计思维及实践能力。再次, 在课程设置上与其他高校基本相似, 结构相同, 缺乏相互之间的特色。由于没有从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出发, 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学生质量规格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会造成毕业生不能够立即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因此, 我们要明确办学定位, 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 建构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和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方向, 把黎族的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才能实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协调发展, 推动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前进。

二、艺术设计教育应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

作为地方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切合当地的经济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办学理念, 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 扬长避短, 有针对性地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 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例如海南是我国地处最南端的省份, 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 海南目前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等还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 各方面的公共设施还不完善, 近两年国家提出把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可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那么人才来自于哪里?不但要从外地进行引进, 当地教育部门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海南是个生态旅游大省, 由于它的气候、环境宜人, 每年来海南旅游、度假的游客比例超过当地人口数量, 游客们都很喜欢海南的自然风光和环境, 但游客们似乎对旅游的服务、旅游纪念品、岛服等不是很满意, 认为当地的岛服、旅游纪念品没有地域特色, 做工也不是很好, 在海南看到的纪念品在内陆城市依旧买得到, 不能够刺激游客去消费, 同时我们的设计文化也没有得到认同。既然海南即将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那么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又该怎样与经济服务建设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培养当地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 艺术设计专业是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它是把科学、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学科, 是一个为社会提供服务较快的专业。海南三亚每年都有世界小姐选美大赛, 选美大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和服装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 海南的岛服代表了海南岛的服装形象, 既然游客不认同, 认为服装设计的太随意, 色彩也不是很考究, 那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能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办服装艺术设计专业, 来迎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纪念品的情况目前也是如此, 缺乏当地特色、做工不够精细、缺少设计创意等问题。再就是海南的主要城市缺少城市公共雕塑, 缺少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品位不够充足, 这些问题都是国际旅游岛建设须解决的问题, 当地高校应该迅速做出反应, 积极配合当地经济发展, 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这样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既可以毕业就就业, 同时也为本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走向未来的最好选择。

三、黎族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

黎族是海南固有的少数民族, 是海南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族经过多年变迁, 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 每年一度的“三月三”“欢乐节”都是黎族人民的重大节日。黎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它包括多种门类, 如文学、祭祀、绘画、建筑、民间美术、黎族传统工艺、民间音乐等, 那么黎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教育有没有关系呢?笔者认为, 黎族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和艺术设计都是相通的, 可以为艺术设计专业所用。

黎族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库, 众所周知远近闻名的黎锦, 黎族人民没有自己的文字, 他们把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都表现在黎锦织绣上, 黎锦上的图案显示出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神灵的祭祀, 这些精美的图案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都可以借鉴和学习, 当代艺术的走向就是多画种、多形式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黎锦上的图案多属于抽象艺术形象, 图案线条简练、造型严谨、色彩浑厚, 这些可以给我们艺术设计带来灵感和启发。图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是必修的专业课, 因为不论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设计、染织设计等等, 都需要学生了解图案, 因为图案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中国现代设计提倡民族化, 就是希望中国的设计要有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现在有很多的设计作品能够被称为好, 很多作品在创作上都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和符号,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就巧妙地融合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京剧中的脸谱、篆印、汉字, 这些形象的精确组合生动地向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奥运的精神;又如,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 它将传统的中国结的造型和民间“八吉祥”之一的“盘长”纹样相结合, 来传达联通公司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联通八方”之意, 还有一些经典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

现代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需要, 现在很多学生认为, 毕业后进入设计公司, 懂得几个设计软件、会电脑操作就可以, 学生的这中想法从长远来说, 是不对的, 很多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 就去学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 他们的操作技能甚至超过本科生, 那么作为本科生拿什么和高中毕业生进行区别呢?不能只懂得操作计算机, 不能成为计算机的附属, 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综合的艺术修养,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手头功夫要强, 文化理论的学习也要加强,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学生必须要有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输入, 我们不但给学生讲解西方的设计史论, 可以把黎族传统文化加进平时的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黎族文化, 从黎族文化中吸取精髓, 把理论知识与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设计作品。

四、黎族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

艺术设计教育在西方开办的比较早, 20世纪中叶就有了设计学院, 而在我们中国, 艺术设计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才发展起来的学科, 虽然我们有了设计学院, 但是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 大多跟随西方国家的模式, 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喜欢上技能课, 不喜欢上理论课, 而且对理论懂的很少, 尤其是理论课开设的都是设计史, 设计史涉及中国的知识内容又较少, 造成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了解甚少, 甚至是对当地文化都不是很了解, 试问, 不了解当地文化, 怎么去创造?个人认为,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的缺失。

西方国家的设计之所以做得好, 就是因为他们的设计理念依赖本国文化, 设计出有本民族特色的、地域的设计作品。要想艺术设计未来更好的发展, 有更大的空间, 不被世界潮流所同化, 设计师必须要立足于本地文化的思考。日本的平面设计之所以在全世界闻名, 因为它立足于日本本土文化, 它从日本的浮世绘艺术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无论是造型、色彩还是图形的运用上, 都不丢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可见, 本土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有多重要。

当今的中国设计界强调要发扬本土文化, 不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 要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特色, 使艺术设计民族化。作为高等院校, 承担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及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调整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 把黎族传统文化, 如黎族文化学、符号学、黎族民间图案、黎族传统建筑等引入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审美趣味、艺术思维, 对于黎族传统文化, 我们只有传承与超越它, 才是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才能使艺术设计体现民族个性化。至于传承黎族传统文化, 就是要我们去关注、了解和学习它, 把黎族传统的精髓文化运用到设计实践中, 使其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发扬光大。超越黎族传统文化, 就是要在设计中对本土文化肯定的同时, 还要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 这样才不能被社会大环境所淘汰, 才能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艺术设计教育顺应时代的潮流, 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不能被西方强势文化所束缚, 又不能跟随国内其他高校走, 简单地模仿和抄袭别人的设计。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有自己的设计原则、有自己的设计目标, 设计出的作品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体现当地的民族气息、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 形成我们艺术设计教育特有的地域特色, 把黎族传统文化根植于课堂教学中, 构建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这样不仅传承了黎族传统文化, 同时也符合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 艺术设计教育也确定了自己的办学目标, 为当地培养了应用性的人才, 这样, 艺术设计教育才能走向更好的明天!

摘要:海南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重视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应是对黎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基础上的发展。将黎族传统的文化知识纳入艺术设计课堂教学, 构建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 是当代艺术寻求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黎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晓.浮世绘对日本现代动漫的影响.大众文艺.2009 (06) :89-95页.

[2]李彦祖.艺术设计概论.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3]郭英剑.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2

摘 要: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从实际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异化”现象非常突出,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模式远离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特质”。如:(1)把本应该是人文文化的艺术课程“搭车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课程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2)把高校开展的艺术课程靠向单一“美育”,弱化艺术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功能;淡化艺术教育对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地方性课程建设创新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从实际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异化”现象非常突出,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模式远离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特质”。如:(1)把本应该是人文文化的艺术课程“搭车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课程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

(2)把高校开展的艺术课程靠向单一“美育”,弱化艺术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功能;淡化艺术教育对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功能。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的教育(对象)目标、教育目的、教育性质不同,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不同于专业教育的一种独立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人文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不是培养艺术创作或设计专业人才,是针对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而言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关怀“人文精神”和关注“人”的各种潜能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课程,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课程。教育目的要求高校公共艺术的课程必须走出狭隘纯粹的艺术本位的课程观念,课程必须体现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掌握知识的综合化的功能,必须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人本”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施教内容上必须走向综合化,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等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能把美学、艺术批评、民族文化、历史、哲学等不同内容有机进行相互渗透。

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来看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应该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因为这种课程就是面对文理各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课程应该与各种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配合和贯通。只有紧密联系学生学业与生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更

好地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功能。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不可太专注于艺术本身,要把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要能够体现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加强与文理各科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在创设多样性的艺术文化情境中突出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艺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课程建设要重视大学公共课程特点,体现了教学内容丰富的艺术文化性,使学生通过艺术课程进一步了解艺术语言特点,研究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课程内容要突出以审美知识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催化人文与科学间的融合,形成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要体现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针对性,善于利用本土、国内外、网络的艺术资源。将艺术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打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客观存在是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基础的,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转向人文素质课程的轨道,使学生在提高艺术文化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在道德、情感、情操、意志、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责任心、自尊心,以及促进不同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良好效用。这样,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合理构成以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不是对少数具有艺术天赋的人的精英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对全体大众的文化教育,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学生应该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的特征和独特的文化贡献,通过艺术文化的鉴赏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艺术与人类,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关注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高校公共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 “公共性”。如果丢掉了“公共性”,也就等于否定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专业的存在价值。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专业可以承担更多为其他行业培养人才的任务,但是,必须突出其课程设置的公共性特点。强调公共性,不是降低了教育标准,而是恰恰相反,时代在呼唤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和政治家,公共艺术课程的历史使命是促使高校人才资源和谐持久发展为目的的。也就是说,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公共性和学术性是完全一致的。

课程建设创新是高校培养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

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进行课程建设创新,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新要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我们总结出创新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地方性”与“

一、二课堂兼容性”创新

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将代表性的地方艺术纳入课堂,既让学生感受亲切、易于接受,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

以常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实施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建设创新,将学生广泛参与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如合唱、舞蹈、简笔画、广告设计等阶段性地纳入课程设置范畴,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形成教与学、训与练的互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兼容性”与“多样性”创新。

进行与其他课程的兼容性建设。可以依托体育在公共课程中的强势地位,加强艺术与体育兼容性课程的设置。也可以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和实践。还可以利用人文科学课程设置面广的优势,加强艺术对其他人文科学的渗透与交叉,使艺术教育借助其他课程得到更充分的扩展。

进行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建设。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广泛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树立大课程观念,将艺术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对各类艺术实践和艺术竞赛的指导,把相关的培训与学习纳入教育课程,并计入学分等等。

加强建设高校艺术教育建设,契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 丁析:《关于艺术课程学科综合之思考》(《艺术百家》2005第6期)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探究 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11-03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高校的重要使命。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普及大众化教育的载体,是我国高等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笔者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以期能为同类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创新”是指人们能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大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办本科专业的经验不足,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教育理念缺乏

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后,盲目地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求同求全,增加了较多的课程门数,即使是原专科已经开设的课程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学校忙于完成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忽视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上,学校即使开展了创新教育,也没有把创新的重心落在教育上,只停留在开展和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新活动的层面上。此外,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没有实现全覆盖。

(二)创新教育缺乏制度支撑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联动的体系,创新教育的保障制度体系尚未健全。从创新教育的载体来看,没有相匹配的制度安排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而是笼统地把创新教育活动归于“第二课堂”。从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积极性钝化,思想活跃度不高,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从创新教育的投入来看,学校对创新实践教学投入相对,缺少教科研实验设备,尤其缺少高层次的科研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需要。

(三)教师创新素质不高

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由于高校师资力量匮乏,繁重的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使每个教师都承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人格不健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教学始终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聆听的位置,使师生关系表现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关系。尤其是缺乏具有产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十分有限,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本科高校在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

(四)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不足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能在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挖掘资源,这就需要创新意识。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应主动承担并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然而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学培养的都是应试能手。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以分数为本,为了追求高分数,做大量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扼杀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五)创新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活动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对于载体的选择与组织需要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有效整合资源,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创新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成效。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没有结合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去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诉求所需要的新内容。创新教育活动缺乏特色,创新性不足。倾向于开展难度较低、易于操作的理论宣讲、社会调查、文化服务等活动,创新教育内容与大学生专业结合不紧密,使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供需脱节,把组织学生听各类讲座、参加各种会议作为创新教育活动内容,忽视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对接,忽视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专业理论的联系。

近年来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探索通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创新教育,主要围绕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进行。但在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临时组队参加,无法取得理想成绩;有时候学生从相关渠道获得竞赛活动信息,要求参加,但学校不够重视,无法开展组织活动,甚至不愿组织。组织工作不得力影响或压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考评机制不完善,实效性不高

良好的考核评价是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有效互动,对于改进与促进高校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构建较为完善的地方本科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教育活动的评定和考核模式还很单一,虽然强化了创新学分管理模式,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细则,无法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创新学分与在校期间学生学习成绩、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等都没有直接联系,对学生缺乏制约力和激励作用。同时,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创新教育没有刚性要求,不少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教育重形式轻实效。

三、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创新教育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向重视学生情感与协调发展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转变。同时,逐步建立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为指导,使创新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紧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结合,为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搭建平台。

(二)构建创新教育制度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建设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不断统筹规划学校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一是统筹规划。建设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二是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教育;使20%-30%的学生能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使10%-20%的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好,创新能力强,拥有较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优秀学生。三是提升学生创新水平。不断明确目标,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等活动中取得明显进步,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可以增设创新教育专项,对创新教育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增加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学生创新立项及各类竞赛等经费,以保障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三)不断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与素质

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是激发教师对教学创新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的听课与评估,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其业绩相挂钩,激发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课程培训,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由主要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培训会议,了解教师创新教学的过程,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三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创新教育特色活动

地方本科高校要建设完善学生参加竞赛的平台,从组织上为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提供便利,提高学生为校争光的积极性。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查询、联系全国性、全省性的大型竞赛活动,与各竞赛组委会建立联系。各院系汇总后将竞赛活动的参与可行性上报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后,列为工作计划和任务,以学校名义下发通知,统一组织报名参赛,各具体培训、组队由相关院系单独或合作完成。这样,可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规范学校对赛事的管理,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以及学生社团等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创新教育活动。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密切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调试,并学习如何撰写立项申报书、学术论文,如何申报专利和成果鉴定,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五)健全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要改变以往把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衡量。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学中创新成果的转化。再次,学校应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为保证大学生创新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学校可以设置创新教育学分制,所有学生只有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也将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

总之,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不断去推进、完善,使创新教育切实在地方高校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周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战略[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63-65.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65-166.

〔3〕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与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09):108-110.

〔4〕陈蕾.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发展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9-10.

〔5〕臧华.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185-186.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4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 历史悠久, 56个民族的创造遍布中华大地,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手工艺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所累积的经验和技艺, 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珍贵教材, 对艺术设计有着传承的价值和借鉴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设计教育是由“工艺美术”教育演变而来, 习惯于将艺术设计简单地理解为“实用美术”, 很容易造成“艺术设计”与“美术”的概念混淆。导致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制度主要强调学生的美术特长, 降低了对文化课的要求, 没有认识到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 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今天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 应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调整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 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理念。因此,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路, 应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把握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明确培养目标;注重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建立完善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注重教学模式的实践, 设计教学方法的尝试与革新, 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和教育创新改革形势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许多地方高校都设立了艺术系, 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成为美术类的主导专业。一方面, 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广大学子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 一些高校盲目扩大艺术设计办学规模、扩大招生数量, 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办学的内涵。再一方面, 许多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没有扎实的理论修养、敏锐的设计思维及实践能力。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不适应, 培养的模式结构与市场失衡, 学生质量规格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毕业后不能立即投入到实践工作中, 社会就业适应期较长, 这就反映出在办学的理念、专业的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所存在的问题, 也是高校就业率下降的一个原因。因此, 我们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 建构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适度发展规模, 才能实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协调发展, 推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前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存在着主体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现象。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过世代传承的文化成果, 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的总和。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丧失, 都很难再现或复制。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限制, 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教育还比较薄弱, 一些少数民族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过分强调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 增强民族自信心, 形成普遍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 在传承国家主体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

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与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种信息载体层出不穷, 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就设计的出发点来说, 它不只强调其实用性, 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创新的理念, 是提高生活方式为目的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意识。在这种环境的趋势下, 艺术设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借鉴外来设计经验与弘扬本土民族文化, 结合国家和民族文化特点, 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搭建好特色办学平台, 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必须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一是要抓住机遇, 把握政策;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发挥其主动性, 调动积极性;三是要努力完善办学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四是建设良好的教风学风, 提升师生的协作能力;五是设计教育需要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此外, 艺术设计又是创造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实行课程重组, 更新教学内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构建出一套符合现代艺术设计规律, 有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要使艺术设计教育特色明显, 应从实际出发, 在培养目标上准确定位, 不照抄别人的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办出自己的特色。民间民俗文化是一种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和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 它自生自发, 源远流长。它是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的艺术体现, 凝聚着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对美的追求, 是艺术设计吸取营养和获得创作素材的矿藏。艺术设计作品以它特有的表现形式, 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因此, 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应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基础上的创新, 也是拥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实践及科学的探索精神基础上的创新。

三、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 是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建立有本专业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新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方向。如果说, 工艺美术教育与设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是有所区别的, 一种是纵向的、行业型的, 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 另一种是横向的、研究型的, 是一种动态目标的培养方式;前者是职业技能的培养, 后者是人才素质的培养。传统工艺制作手段和现代艺术设计都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形式, 是创新精神的产物, 将学生推向社会, 使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大环境, 是现今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 是改革旧的观念、功能与效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完美体现, 而不是脏、怪、丑、淫之类的表现。这些所谓的“前卫艺术”、“设计新观念”在西方一些国家一过即失、无人问津, 被称之为“垃圾艺术”。艺术设计作为一个现代综合型的学科, 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观念导向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地方高校根据自身教育优势以及市场需求, 结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搭建多元化培养目标框架。一是设计专业型人才, 以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方法、设计开发, 具备前沿技术能力的人才;二是设计综合型人才, 以理、工、文,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体, 能适应各种设计工作需要的人才;三是设计应用型人才, 以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设计应用人才。教师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构建新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因此, 通过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 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

中学英语语音教学问题与学习策略初探

翟蕊霞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125)

【摘要】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使学生从一开始便处于被动学习地位,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受到挫伤, 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教学效果差。语音学习做为语言学习的第一关, 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拼读能力, 从而解决学生的识词问题。同时,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认知学习、迁移学习和行为习惯学习能力, 力求做到授人以渔。笔者以其实践教学为例, 浅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语音教学;学习策略;正态分布

当前, 我国普通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根源在七年级, 突出表现在八年级, 关键在于拼读未能及早过关。这主要是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新课标课容量大, 词汇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递, 而忽视了语音教学, 且新目标只有单音的教学内容。再者, 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 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 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 就这样忘了又记, 记了又忘。另一方面, 中学生学习汉语在先, 所以用汉字注音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单词念不准, 缺乏自学能力, 学习兴趣锐减, 最后导致弃之不学。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 也要克服母语的干扰与迁移。在初学时不打好语音基础, 会给以后学习留下后患。

第一, 问题发现

笔者在从教的西安市第50中学随机抽样, 抽取的八年级奇数班 (每位老师两个班) 五个, 共计学生186名进行口语测试。测试分为单音字母、单词 (标注音标) 、三十词短文。

以下是口语测试分析结果:

本次测试优秀人数27人, 占14.5%, 合格人数37人, 占20%, 不达标人数120人, 占64.5%。

以下再提供2008至2009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成绩分析 (全年级总人数380人) :

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

四、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 形成了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区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原有的性质, 面临消失和濒危的状态, 如何抢救与保护民族工艺文化, 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 也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创作出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艺, 如贵州安顺地区蜡染, 广西的壮锦图案, 侗族的漆器, 苗族的银器, 以及众多少数民族的服饰、装饰等, 以上列举的只是少数民族工艺的一部分。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灿烂的文化, 他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传承民族工艺文化资源。

在技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本国, 面向世界。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支撑。民族工艺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和技艺诀窍, 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遗产, 对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传承借鉴作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着手对区域传统文化的研究, 把民族传统文化纳人教学之中。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创新办学理念, 以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设计教育为目标, 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 达成社会的普遍共识, 有利于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是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载体层出不穷, 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设计种类不断增加, 设计的本质以提高生活方式为目的创新理念。它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 不同的文化的新

对照以上两种考试分析, 说明口语考试结果和笔试结果均呈正态分布。分别对比两次考试优秀、达标和不达标的受测者, 三类中人员名单基本相符。这意味着语音的学习直接影响后来的学习结果。

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当中所缺失的内容就是语音知识。发现有三:其一, 学习者的英语语音知识普遍偏低 (均分:2.6, 满分为5分) ;其二, 75.8%的学习者对这部分知识存在着需求, 需求度比较高;三, 学习者的语音知识和老师的重视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第二, 问题探究

1、教材语音教学阶段性不突出

新课标中学英语教材中, 以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教材为例, 谈谈教材对语音教学的分配。Starters1—3单元, 虽属复习性质, 有26个字母出现, 同时有归纳性质的元音读音。可是, 紧接着转入正文, 从Unit1开始, 教材以一个个话题展开, 不再对语音有提及。而且, 教材容量大, 如果课时安排是按常规每周五节课, 则会影响课程进度。因而, 部分教师赶进度, 忽略语音音标教学。其次, 在许多地区, 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相反, 有的开有英语课, 但是不作为考试科目, 英语教学流于形式。比较理想的是, 部分小学英语停在听说阶段。针对这种参差不齐的小学英语教育, 初中英语入门教育尤为重要。再次, 中学生对于可理解性知识输入普遍把握的良好。所以, 应回避死记硬背, 从音标教学开始, 正确引导, 带领学生走出单词记忆误区。

2、教师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融合。开发利用地域传统工艺, 用现代设计理念重新组合地域民族工艺视觉元素, 设计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作品。地方高校对传承与创新民族工艺文化大有作为, 我们应转变观念, 勇于探索以振兴民族工艺文化为己任, 充分发挥现代设计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使民族工艺文化得到妥善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总之, 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传统工艺向现代设计转换, 使之更符合时代特色, 标志着艺术设计教育已真正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艺文化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更新和模式的改革。应该尊重历史, 注重保护我们民族传统工艺,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摘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应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基础上的创新。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建构科学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 保护和传承民族工艺文化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民族工艺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广兴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科学教育论坛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3期:157

[2]肖发展、王进华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战略[J]艺术教育, 50--51

[3]张建世 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年3月总25卷 第3期:21--28

[4]张 冬艺术设计教育的借鉴与继承[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61--762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5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脱离市场需求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作为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必须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努力体现出自身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竞争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 者:胡飞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地方高校   艺术设计   专业建设   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探析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新生;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7-02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与学生的第二课堂平台,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指导新生认识图书馆、熟悉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综合技能。然而,不少地处二、三甚至四线城市的地方高校,由于经济实力、人力资源、生源素质、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新生入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新生入馆教育是值得地方高校图书馆探索的问题。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攫取动态信息、知晓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认真做好入馆教育,尽快引导并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入馆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图书馆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从新生视角看,入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求知与发展

与中学时代那种以积累和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填鸭式的忙碌生活不同,大学有了大量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自学往往比课堂更重要,学生可以也应该自觉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以弥补课堂所学知识的不足。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最容易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最容易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意识与创新精神。然而,没有经过入馆教育或者入馆教育不充分的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馆藏图书,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甚至还会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影响其他同学的借阅效率。为此,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可以帮助新生尽早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可以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质;可以培养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从图书馆方面看,入馆教育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图书馆工作的初衷与旨归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如果读者缺乏使用图书馆的常识,馆员就不得不每天回答不同新生重复的相同内容,时间长了难免不会影响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借阅质量,也会影响图书馆的良好形象[1]。因此,加强入馆教育,不仅有助于维持图书馆正常的流通和阅览秩序,加快读者的借阅速度,而且有助于新生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改善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的关系;同时,有助于馆员更好地了解新读者、研究新读者、辅导新读者、指导新读者选好书和读好书,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二、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都意识到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也或多或少地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活动,但由于受时间、场地、资金、人才、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从后续借阅实际来看,入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入馆教育内容比较单一

不少高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图书馆传统服务功能(图书借还、期刊阅览、书目检索)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各借阅室收藏情况及服务功能、开馆时间、文献编排方法等等内容进行馆员讲座或视频演播或发放手册,这几种形式虽然针对图书馆的借阅要件展开教育,但没什么新意与特色,新生想看就看,不想看则算了,效果并不理想。

(二)入馆教育缺乏形式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基本上应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数字、网络资源,可有不少高校的入馆教育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地采用新兴的网络信息数字技术进行教育,乃至不少学生不会充分利用电脑与网络查询借阅图书。同时,就传统入馆教育形式来说,也缺乏创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入馆教育忽视读者个性

当前,不少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主要是分院系班级集中普及教育,或者是针对学生的共性特点设计教育内容与方式,没有考虑新生因来自不同地区而素质各有不同,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借阅需求与借阅手段的不同,忽视了差异化和个性化问题,同时也缺乏互动,这自然会影响入馆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式探析

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对入馆教育内容加以充实,对入馆教育方法加以创新,对入馆教育管理加以优化,才能为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一)入馆教育要夯实内容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习研究中心”,入馆教育应该始终围绕“如何让学生全面快捷地懂得利用图书资源”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问题展开,换言之,也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学习兴趣。针对前一个问题,入馆教育着重凸显图书查询借阅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馆藏布局、书目查询、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常识性知识以及图书分类与排架、数据库利用、文献检索与传递、科技查新与定题服务等专业性知识。对于一看就懂的图书馆结构布局、借还书规则、开放时间等信息可制作成经济实用的小卡片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随时查用,对于稍加介绍就能懂的书目查询、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常识性内容可制成光碟,以班为单位分发给新生班级(每班一套),利用教室内的专用电视机组织学生军训间隙反复观看,看完后光盘回收,来年循环利用[2]。对于那些图书分类与排架、数据库利用与文献检索、科技成果查新与定题服务等图书专业知识,则可采取开设公选课与专题讲座的方式集中面授,这两种形式要不间断地进行,以便错过学习的同学及时弥补。针对后一个问题,入馆教育着重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入校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可在新生入校参观图书馆时重点介绍图书馆的自习室,争取用历年在此苦读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的事例激励刚入校新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举办读者经验交流会,请本校利用图书馆成功的读者现身说法,激励和教育新生读者喜欢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第二课堂。

(二)入馆教育要创新方法

传统新生入馆教育主要采用发放读者手册,实地参观,开设讲座,播放多媒体介绍片,试卷考核等方法,但因新生数量多,时间任务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充分挖掘利用传统方法的优点进行教育外,更应该不断探索符合当今时代网络化数字化特点的新方法。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面对3G手机以及电脑日益普及的90后大学新生时,应针对他们喜欢新潮,崇尚个性,酷爱网络的特点,采用符合新生个性化特点的网络教育方式,充分利用Blog、RSS、Wiki、IM等这些不断创新的软件和工具,对新生进行即时、互动、自主、新鲜、高效的入馆教育。比如,可利用博客新颖时尚的特性吸引新生的眼球,建立面对新生的图书馆基础知识博客。博客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图书馆可以利用发帖的形式直接向新生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方法,也可以把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制成音频或视频文件放在博客里,让新生在生动活泼的视觉冲击下接受入馆教育。可利用RSS向新生推送图书馆信息,实现新书通报、超期催还、预约书到馆通告、个人借阅信息列表等主动的RSS推送服务,避免新生在不了解自己的借阅状态下受到超期罚款等问题的困扰。可利用Wiki构筑图书馆与新生双向交流平台,图书馆通过Wiki发布新生入馆应知应会的知识及图书馆最新信息,新生可以通过Wiki将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双方可以籍此平台加强沟通,使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方面更全面、更具体、更符合新生的特点。可利用IM对新生提供在线技术支持与培训;利用群发功能迅速地将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发送到新生的“桌面”;自建公共聊天室,经常召开新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网上知识讲座和专题报告,讲授电子文献使用方法、新进数据库检索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新生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入馆教育[1]。利用网络数字新技术不仅可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利用各自的空余时间学习,而且可减少馆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入馆教育要优化管理

入馆教育是否有效果,除了充实内容,创新方法外,还需优化管理来释放更大的空间。首先,办证工作提前到新生入校前基本完成,便于随后的入馆教育。开学前依据新生信息事先做好数据,填好证件,发给报到处让新生贴好照片和信息条就马上可用,这可让新生提前利用图书馆。其次,组织新生参观,让其在现场观摩、实地感受中增强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产生对图书馆的敬畏与向往之情。通过参观,使新生感受到在图书馆不仅环境幽雅,而且藏书丰富;既可以补充课堂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再次,对入馆教育进行事后跟踪,完善入馆教育。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一步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服务大多数学生的潜在需要。最后,开学一两个月内,设置“新生借书日”,派专人“专机”(计算机)为新生读者服务。高效、优质的参考咨询与实践指导,能深化、提高与巩固入学新生利用图书馆的技能[3]。

总之,要“让图书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读者入馆教育真正起到导航的作用,各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生源情况、经济实力、人才特点等,进一步充实完善新生入馆教育。

参考文献:

[1]田玲玲,高芷岘.新生入馆教育的新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11).

[2]刘时容.谈地方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J].河北科技图苑.2011,(5).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7

关键词:陕西,民间艺术,地方特色,高校,艺术教育

[关键词]陕西民间艺术地方特色高校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西安文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课题组资助。

陕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种物差异很大, 民俗民风丰富多彩, 概括地说, 多种民间艺术图案具有强烈的陕西地域特色:图案造型主要表现为图腾观念、生殖繁衍观念、生命永生观念、生命保护观念, 并且在当地民风民俗观念的长期渗透影响下, 形成自身鲜明的延续性、传承性、集体性、模式化的独特而奇异的图案造型风格;色彩以红色为主旋律, 搭配黑、黄、蓝、绿五行原色, 表达出民间艺人的审美追求, 原始先民对于大自然中颜色的感觉逐渐影响到人的色彩活动, 体现着西北豪迈而淳朴的民风。陕西民间艺术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 是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具体展现。[1]

民间美术是美术文化之源,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都与民间美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余载, 现代文明的高度成就令世界各国所瞩目。然而, 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艺术能完全同步, 鉴于民族文化艺术面临逐渐消亡的形势, 国家适时地出台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 不少民间美术得到及时“抢救”, 但从教育形势上看, 高等教育中的民间美术依然没有摆脱危机。[2]

笔者作过大量的调研工作, 经问卷调查显示, 目前陕西省整体上约有90%左右的高校没有开设民间美术课程, 没有确立此专业方向, 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发展十分缓慢, 不容乐观, 课程的开设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某种意义上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 高校艺术类学生对陕西本地和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了解甚少。所以现今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原有本科专业的基础上, 增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专业, 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实际, 传承和弘扬陕西地方文化, 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紧密结合陕西本科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综合的研究与实践, 优化教育结构, 创新教育模式, 促进资源共享, 深化教学改革, 以不断提高艺术类本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在全国本科院校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已经设立了民间艺术的相关课程和专业, 我省高校中陆续有极少数院校将民间艺术设为选修课。现今在校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 对民间工艺认识甚少, 很多民间工艺已经濒临灭绝。以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为目标, 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对陕西民间艺术文化能够起到积极传播的作用;其次, 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可将此专业作为一地方特色, 可以拉动陕西文化事业和经济繁荣发展, 起到双赢的效果。近年来在设计艺术界倡导“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理念下, 细细体味本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 这对我们今天高等美术教育之路的发展不无裨益。[3]

以我省高校为例, 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可以以陕西民间艺术为主,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来源、背景、艺术特点, 制作工艺等相关内容, 增强学生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 使濒临灭绝的民族精华得到传承。并将民间特色工艺更好地与当今社会的现代艺术相结合, 设计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服务社会。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以下教学特点:一是教师或教研室团队要深入具有陕西民间艺术丰厚土壤和强烈原生态气息的陕北、汉中、宝鸡等地区, 收集整理, 提炼民间美术素材, 编入教材中;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采风、写生, 在实地亲身体味陕西民间艺术的基础上,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民间艺术创作活动。二是让在陕西高校上学的学生通过四年本科的学习, 熟悉和掌握陕西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的特征, 并与家乡民间艺术特征进行风格上、色彩上、构图上等方面的比较, 扩大视野, 思考和升华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认识, 对陕西民间艺术的理解和研发, 激发学生对现代设计的创作激情。

陕西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也通过四年本科的系统学习, 使民间美术的原发性和与民族学、民俗学、文化生态学的交叉互融日益明显, 对于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有利于促进绘画、雕塑与民间艺术、民间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 民间艺术专业的开设有利于我省高校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的建设研究, 使地方特色融入于我省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实际。

我省是西部大省, 陕西的民间艺术在全国居多, 影响力大, 地方特色浓郁, 所以我们的思路必须从陕西这个地域开始, 真正确立起与民间艺术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这也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目标相一致、内容相融合, 能够对陕西民间艺术文化起到积极的传播作用。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的“原本”教育理念, 从陕西本土出发, 从民间艺术的发源地出发, 探讨中国的民间艺术, 将研究探讨以及成果作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的有机构成部分, 让民间艺术推广开来, 适用于各个高校的艺术类专业。

参考文献

[1]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宁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

[2]林通雁.石雕-泥塑[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8

(一) 根据艺术教育发展情况, 适时设置艺术教育机构

2000年, 广西师范大学率先在广西普通高等学校中成立了公共艺术教学部 (2009年改名为公共艺术教研部) , 设2名专职管理人员, 负责全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工作。2003年, 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主任, 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的艺术教育委员会, 加强对全校的专业和非专业艺术教育管理, 下设一个教学部 (公共艺术教学部) 、三个学院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四个研究所 (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东南亚造型艺术研究所和书法艺术研究所) 等艺术教育机构。

(二) 学校职能部门与艺术教育部门密切配合, 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管理机制

学校各职能部门均能从自身管理职责出发, 大力支持并全力协助艺术教育部门开展工作。如:教务处将艺术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统一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规范公共艺术课程过程管理;财务处为艺术教育工作设立专项经费;人事处在艺术教育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培训等给予政策倾斜, 工资福利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后勤基建处认真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场所的保障工作, 对艺术教育场所及时进行维修和改造, 确保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三) 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1.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有保障

学校除每年通过经费预算文件下达的固定数额的艺术教育工作维持经费外, 还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或调剂经费等方法安排艺术教育工作经费, 为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

2.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教学设备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1) 艺术教育教学图书、音像资料馆藏丰富。

学校共有中 (西、日) 文图书资料47156册, 音像资料2713册, 中 (西) 文电子图书42960册, 中 (外) 文电子期刊323种, 纸本 (电子版) 工具书307种, 较好地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

(2) 建有配套的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设备, 有足够的场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教室、琴房、演艺厅、排练厅、录音棚、画室、展览厅等教学设备是建校以来最好的。在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共有演出场所6个, 有非专业学生艺术教育专门演练室10间。

二、开展艺术教育的系列探索与实践

(一) 注重艺术教育师资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1.师资力量雄厚, 学历、职称结构好, 梯队合理

学校有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共31名, 教师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9%, 除5人毕业于本校外, 其余均毕业于全国各类专业院校、重点师范院校, 学缘结构好;有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占公共艺术师资数的77.4%;有1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 占公共艺术师资数的48.4%。

2.通过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各级各类艺术专业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和有关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008~2010年受资助参加中、长期培训的公共艺术课教师占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总数的64.5%。学校通过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关于师资培训管理的暂行办法》、《广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广西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出国、出境进修管理暂行办法》 (修订) 等, 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本领的不断提高, 教师在各级各类艺术专业技能比赛中成绩突出。

3.科研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来, 我校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 省部级项目22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国家级、其他省部级奖24项;近三年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发表论文97篇 (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7篇) , 出版专著20部 (其中公共艺术教师出版教材和科普读物5种) , 艺术科研成果走在了广西的前列。

(二) 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规范, 教学效果好

1.课堂教学规范, 有效培养了学生审美和艺术素质

学校通过实施《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规范》 (试行) , 规范课堂教学管理, 并通过定期教学检查等常态化检查来促进规范管理进程, 有效监控教学质量。近三年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满意度高, 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教平均分数为91.3分。近三年, 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平均合格率为99.2%。

2.构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教务处积极征集全校性艺术类公选文化素质课课源, 共开设了广东音乐艺术赏析、中外优秀影片欣赏等11门艺术类课程, 每学期滚动开课, 供全校二年级以上 (含)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选读, 每年学生选课率达2万人次。

(三) 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组织严密, 训练有素, 特色明显

1.课外艺术辅导训练有组织、有计划

学校现有6个主要艺术类社团:大学生艺术团、音乐爱好者协会、舞蹈社、书画协会、戏剧社、摄影协会等, 各艺术团均制订严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训练内容和时间安排。

2.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特色明显

(1) 校园文化艺术节:

学校形成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新生杯才艺展示系列活动为龙头, 以各学院“一院一节一特色”系列活动为依托, 各种艺术类社团活动为补充的校园文化体系, 打造了多个深受学生喜爱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如十大歌手大赛、红歌会、形象之星、校园啦啦操大赛等,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校园文化成果。

(2) 高雅艺术进校园:

近十年以来, 学校不断邀请国内外艺术教育专业专家、国内外一流演出团队来学校进行讲学和演出近50场, 演出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艺术教育概念和最前沿的艺术教育资源, 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魅力。

(3) 拓宽艺术实践: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每年到山区、小学和社区开展文艺进军营、文艺进山区、“美丽音符进社区”等文艺演出、艺术教育活动达上百场, 服务群众近10万人, 获得了当地群众和政府的欢迎。

三、艺术教育成效显著, 成果丰硕

2010年, 我校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提高了学校艺术教育在区内外的社会知名度。

(一) 深化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获得一批教学成果

学校目前建有自治区级音乐舞蹈示范实践教学 (建设) 中心1个, 《广西民族民间舞》课程被评为广西高校精品课程, 《钢琴》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声乐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获第六届广西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编《中外舞蹈鉴赏语言》、《钢琴艺术鉴赏》、《中外优秀电影欣赏16讲》等3种艺术类教材。

(二) 学生艺术实践成果丰硕

学校啦啦操队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冠军, 2010年喜获世界杯啦啦队锦标赛双人街舞冠军、团体街舞季军和IASF世界啦啦队锦标赛第5名。音乐学院学生在第五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本科组团体三等奖及个人五项全能三等奖, 实现了广西本科院校在此项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级顶级赛事上获奖零的突破。舞蹈专业学生表演的《广西壮族民间舞“扁担”舞组合》获文化部舞蹈教学精品组合优秀组合表现奖 (三等奖) 。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在全国 (全区) 比赛中成绩突出:舞蹈《月光光》获“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业余组一等奖;舞蹈《扁扁·担担》、《瑶·摇·遥》获得全国、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非专业组一等奖。

摘要:本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在“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 举全校之力, 全面推行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如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多元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和开展特色鲜明艺术实践活动、建设艺术实践活动团体等, 取得了可喜成绩。

地方高校协同教学的教育实验 篇9

一地方高校开展协同教学的意义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 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面向实践、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业已成为地方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协同教学, 整合校内外多种资源, 一些地方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不论是与老牌院校进行横向比较还是从现实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说, 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特别对于一些新办学科专业而言。而且, 相当一批地方高校虽然引进了一些高水平人才, 教师队伍总量也在逐年增长, 但整体实力始终难有大的提升, 究其根本原因, 还在于师资队伍缺乏协同发展, 团队建设滞后, 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

(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客观地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高校在高校招生生源市场上处在整个层次的低端, 通常只能录取到中等及其偏下的生源。这些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受压, 进校后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 自信心不足, 自学能力较差, 对专业不感兴趣, 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协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较之传统单人授课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第一, 就同一个教学班而言, 一门课较为合适的协同教学的参与老师人数 (规模) ?

第二,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协同教学模式与传统 (单人) 授课模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 与传统 (单人) 授课模式相比, 协同教学模式是否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满意度?

(二) 实验对象

本项管理学课程协同教学实验在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国贸专业2011级两个平行班进行。其中, 实验班A班44人 (以下简称A班) , 由六位教师协同授课;对照班B班43人 (以下简称B班) , 则采取传统单人授课的模式。两个班在教学目标、计划学时 (共32学时, 每周2学时) 、教材使用、教学设施、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或条件) 完全相同, 具备实施对比教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三) 实验过程

协同教学和传统教学对比实验于2012年2月开始实施, 为期1学期。在协同教学实验班A班, 六位教师 (由一位教授, 一位副教授和四位讲师组成) 首先就合作教学形式、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以及教学分工等共同协商并达成一致。具体在授课阶段, 通常由一位教师执教, 其他教师在场观察并适时支持辅助。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B班, 由一位教师 (六位教师中的一位) 单独执教, 在教学过程中也重点采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演讲等教学方式。

(四) 测试

学期课程结束后, 通过发放问卷来测试实验研究问题。A/B两班共发放问卷87份, 回收79份, 其中, 有效问卷79份。问卷除去学生基本情况的内容外, 共有18道封闭式题目和1道开放式建议征询题目。封闭式题目涉及: (1) 学生学习的动机 (包括关注点、就业倾向等) ; (2) 对协同教学认同度 (包括合适的协同规模) ; (3) 协同教学/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包括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 (4) 协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管理 (包括教材满意度、学习方式、考评方式等) ; (5) 协同教学/传统教学满意度比较 (包括期望值等) ;一道开放式建议征询题目。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学习的动机

从统计结果来看, 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没有明显差别, 70%以上学生们最关注的是未来就业和自身修养的提升, 40%左右学生打算继续深造 (读研) 。而对于“你觉得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这一问题, 两个班90%左右的学生都选择了“能应用于实际”。这种应用型的学习动机无疑是和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及定位是一致的。

(二) 对协同教学认同度

有关协同教学的认同度, A班43名学生中 (此项未对B班学生调研) , 10%非常认同, 53%认同, 27%一般, 10%不怎么认同。之所以还有部分同学不认同,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 协同教学的整合度不够。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中各位教师的创新力, 我们只是在课程总体目标、板块规划等方面做了讨论和要求, 而在课程的具体进行中并未具体要求。问卷的开放题显示, 不同教师授课内容之间的整合度不够, 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点混乱”。 (2) 协同规模过大。对一个只有32学时的课程来说, 六位教师轮流执教, 难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应付”。调研显示, 两个班均只有3%左右的学生可以接受5~6人的教师协同规模, 90%左右的学生认为2~4人的规模是合适的。

(三) 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在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方面, 两个班60%以上的学生均选择了学生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方法新颖, 且较之其他因素高出20%之多。有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 (1) A班较之B班, “要求”比较多, 8个选项中的6个选项A班均高于B班10%左右 (见表1) 。我们认为, 是协同教学的开展刺激了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想象力, 而这必将成为下一轮协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压力和动力。 (2) 两班对作业、课外实践和考试等三个方面均表现比较理性, 50%左右的学生表示出支持和参与意愿。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如何把握好“度”是一个关键。 (3) 严格的教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班只有B班的两位学生认为“教师严格”会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教师需要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 建立起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两班学生对管理学课程学习兴趣而言, A班和B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A班表示出“非常有兴趣”的学生 (37%) 几乎是B班 (19%) 的一倍。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协同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优势, 也与表1影响因素的调研结果相互印证, 显示了本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 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管理

A班和B班本学期教材使用、教学设施、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或条件) 完全相同, 但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导致两班学生对要求的感知并不相同。 (1) 对教材适用性的认知。两班均使用了周三多高教版《管理学》教材, B班学生对教材的适用性的认可度较之A班高10%左右。 (2) 对考评方式 (权重) 的认知。两班的考评均采取了期终考试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占50%的权重结构, 其中, 考勤、课内外个人表现、个人作业和团队作业分别占平时成绩的10%, 25%, 25% (2次) , 40% (3次) 。从反馈来看, A班在要求提高个人作业所占权重方面, 高出B班20%之多, 同时, B班对团队作业的认可度又高于A班将近15%, 差异度较为明显。 (3) 对考评结果的态度。A班30%的学生持有认为“分数并不代表什么, 能力强就行”态度, 较之B班高出20%之多。我们认为, 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 很大程度上和协同教学 (模式) 推进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有关。一方面, 协同教学满足了学生多样性需求, 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关注;另一方面, 由于本次A班协同教学过程中总体整合度不足, A班学生团队作业“搭便车”现象较为严重, 更多学生宁愿通过个人作业体现公平;同时由于协同教学中各位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 增加了A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 降低了学生对教材适用性的评价。

(五) 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满意度

对于本学期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调研显示, B班较之A班“非常满意”的学生高出10%。一般而言, 学生教学满意度取决于教学方式、教师师资、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无疑, 本学期管理学课程协同教学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优势的。只是在实施中由于“整合度”还不足, 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有点混乱”, 降低了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同时, 开放式问卷显示, A班学生对教师深度互动沟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相对而言, 这也是协同教学的劣势。

总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协同教学模式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一致的, 并有效地激活了地方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在基础课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协同教学/传统教学的教育实验, 我们发现, (1) 协同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一个教学班而言, 协同教学2~4人的参与老师是较为合适的规模; (3) 只有充分提高协同教学的“整合度”, 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教学的内在价值,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 2010 (1) :10-11.

[2]蒋胜永, 杨慧瑛, 刘世荣.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0) :30-32.

[3]张世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0) :9-11.

[4]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 :53-60.

[5]吴淑娟.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7) :49-54.

[6]钱丹洁, 张伟平.国内协同教学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 2011 (15) :3-6.

[7]Karin Goetz.Perspectives on Team Teaching[J].Egallery, 2000, (4) .From http://www.ucalgary.ca/~egallery

[8]Elizabeth A.McDaniel and Guy C.Colarulli.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the face of productivity concerns:the dispersed team model[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1997 (22) :19-36.

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探析 篇10

1 高校教育工程成本的含义和特点

本文研究的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是从核算主体的角度出发,不包括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求学费用。

高校教育工程成本的特点:(1)教育成本应该间接补偿。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无法通过学生缴费或者学校出售产品来换取补偿,只能让国家通过拨款或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实现,实现间接性补偿教育成本。(2)教育成本无法在时间概念上与效益严格配比。高校教育工程周期持久,使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也就是效益会在成本付出之后延迟。高校不能直接将其产品作为成本消耗的利润补贴,也不能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和效益进行衡量,更不能与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损耗完全对称。(3)教育成本中的共同费用需要合理分摊。高校教育工程活动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协作性,资源共享度高,使得共同费用攀升,共同费用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摊,增加了教育成本的核算的复杂性。

2 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实践意义

(1)高校人才培养资源耗费是高校教育工程成本的度量。从办学地点、学科内涵、研究方向和培养的人才来看,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高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积极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各高校面向的地区不同,耗费的教育资源也不相同。要测定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消耗标准,只有圈定相同范围和口径,计算培养成本,核算教育成本,合理分析,才能比较各高校在教育投资方面的回报值,再结合各校的管理能力,以促进良性竞争,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政府一般通过各校的教育成本确定下拨款数和学费标准。高校的教育成本需要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三者共同承担。如今,参照生均培养成本,政府主要考虑学生数量分配教育成本和进行拨款。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有指出要依据高校的不同层次和种类制定不同的拨款标准和方法,逐步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方法。高校的学费标准应该在生均教育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受教育者应承担的教育成本补偿比例确定。

(3)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改善高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办学效益。由于高校现有体制和计划经济,我国高校普遍重钱轻物。教育成本核算,对于高校内部管理强化和现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成本核算,一方面能够促进高校的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整资金支出结构;另一方面为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提供决策依据。

3 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

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需要划定成本范围,直接和间接教育成本必须是与培养学生有关的资源耗费。基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费用支出项目,结合现状,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可以包括:

1)教学费用。用以核算高校各院系教学部门开展教学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2)辅助费用。用以核算高校图书馆、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实验或实训中心等教学科研辅助部门开展教学科研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3)科研费用。用以核算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科研的进行能够整体上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经费应该按高校层次以不同比例计入教育成本。

4)行政费用。用以核算高校党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5)后勤费用。用以核算高校后勤部门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发生的各项费用。

6)财务费用。用以核算高校筹集教学、科研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7)折耗费用。用以核算高校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8)其他费用。用以核算高校除上述成本以外的、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其他费用。

但是,有些高校经费不能算入教育成本核算范围,包括校附中、附小、托儿所、离退休人员的退休费以及校办企业的支出等。

4 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的形式

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科学地规划成本费用。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以建立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制度。

1)采取适合成本核算的原则。会计核算在我国现在都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模式不符合成本核算,所以必须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也就是,但凡是已实现的还是未实现的或是将实现的费用,无论是否收讫,都不应当做该期的收费。为准确提供教育成本信息,高校应当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要将期间所有收入支出归类集合,相互配比,提供准确确认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等。

2)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周期需要合理确定。第一,高校现有的会计制度下都是以公历年作会计年度,还要涉及其他财政制度,若使用学年制,势必会使教育成本信息与会计资料的时间错乱。第二,使用学年制会造成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时混淆时间,导致效率低下,结果不准确。反之则能给操作人员带来便捷,减轻工作。

3)科学增加成本核算项目。会计核算体系不仅要适应跨期摊配费用,还必须满足公共预算管理的需求。人力资源消耗和日常运行消耗是地方高校的主要资源消耗,因此,要对教学费用、科研费用、辅助费用、行政费用、后勤费用、其他费用分别进行人员费用和公用费用的明细核算,对折耗费用分别按上述六个成本进行分摊。

4)确认高校教育工程成本,分摊公共费用。教育成本的确认难点在于公共费用的分摊,分摊的标准直接影响教育成本核算的科学合理性。一套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和核算方式,将按照准确分摊或划分各项教学经费,真正体现投入与产出的意义,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

5 地方高校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的一些注意事项

1)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需要基于一些“假设”。第一,假设从地方高校出来的人才质量相同,并且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标准折算不同学历层次。再者,想要计提折旧或是跨期摊配费用,必须以可以获得的持续进行作为前提。最后,还要假设教育资源没有闲置或者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而是完全利用。

2)高校教育工程成本的核算在认识上应该避免偏差。收费标准应该依据教育成本,但又不仅仅依据教育成本,还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因素。而高校核算教育成本,强化对经费的控制,通过合理编制预算,杜绝资源浪费,分析成本效益,进行绩效考核评价。

3)完善地方高校会计核算体系。高校主管部门应考虑到核算教育成本的合理性,协调有关方面制定符合公共预算管理并且满足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体系。高校的财务部门要注意搜集整理和成本核算相关的数据,严格分部门分项目;计提固定资产,加强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杜绝资源浪费。

4)高校成本核算需要建立健全其配套管理体系。首先,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高校法人治校意识。其次,高校各部门要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再者,要在技术上提升。需要建立专门的开发研究成本核算软件部门,使部门预算系统和高校会计核算系统对接,从而提高效率,增强准确性。最后,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应建立内部教育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增设相关岗位,明确核算对象、方式以及范围,准确落实工作,以此杜绝经费浪费,缓解办学资金不足等压力,促使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法》规定各高校必须依照生均教育成本集合办学经费。近年来,高校收费问题一直在风口浪尖徘徊,高校教育工程成本也一直备受关注。所以,教育成本核算的实施十分重要。本文以地方高校教育工程成本核算制度为例,探讨其特点、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该制度大范围建立有何重要意义。

上一篇:中断原因下一篇:企业集团营销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