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热背后的冷思考

2024-07-24

养猪热背后的冷思考(精选八篇)

养猪热背后的冷思考 篇1

一、热闹背后凸现朗读目标的失落

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 我们要认真研读文本, 精心设计教学预案。课堂中的朗读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备课考虑的重点之一:文本适不适合以读为主;哪些章节可加强朗读训练;朗读以什么形式出现;本节课朗读指导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朗读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凡此种种, 当然也是“预设越详细, 朗读越精彩”。

苏教版三年级《争论的故事》是一篇寓道理于故事的叙述性文章, 故事中兄弟俩为了“大雁射下来怎么吃法”有一段对话。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提示语, 让兄弟俩上演了一场“愚蠢的闹剧” (笔者语) 。不少教师执教时把朗读目标定为:“抓住提示语, 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情, 有声有色地朗读并表演对话。”为了完成这一朗读训练的目标, 有位教师设计了“自由练读体会—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表演读—师生上演争吵升级版”系列朗读训练。练来练去, 学生们犹如进入争吵实战练习, 个个面红耳赤, 伸胳膊卷衣袖, 声音也越来越大。等朗读训练完, 只剩下几分钟时间就要下课了, 教师才赶紧提示学生转换情绪, 草草地进入揭示课文道理环节。

细细分析此案例中的朗读训练, 笔者认为朗读的目标定位不准, 偏离了文本的教学目标。实质是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够, 没有抓准教学重点。

我们不妨这样来试问: (1) 本课朗读的目标是“练争论对话”还是“学讲故事”?争论是争论的语气语调, 讲故事是讲故事的语气语调, 两者朗读的感觉是有本质区别的。 (2) 学生在教师的鼓动下情绪激昂, 没有体会到“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攻击否定”的无聊和丑陋, 似乎无意中“动手动脚又动口”学吵架, 这是渗透了怎样的情感和价值观呢?

我们还经常看到, 有的教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朗读, 使朗读遍地开花;有的教师为了展示学生的精彩感悟, 让读匆匆走过场;有的教师用一遍遍的读取代了冷静的思、热烈的议……

纵观以上热闹的朗读现象, 我们不得不说:要让朗读有效甚至高效, 请定准朗读的目标, 不要让朗读目标失落!

二、热闹背后反衬朗读指导的乏力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学生的这种再创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语文课上朗读的指导重点是示范和教给朗读的技法:声音的高低轻重、合理的停顿与节奏、恰当的语气语调等。还要借用这些朗读技巧还原文本作者、作品人物的情感, 表达朗读者的独特理解与情感体验。当下, 能考虑担当这样的重任的朗读训练并不多见, 常常是朗读虽有目标, 但指导效果却不理想。

下面请看两位教师执教《冰花》中描写冰花形态美的朗读教学片段:

【师甲】

师:啊, 冰花真漂亮!小朋友找一找, 哪几句写了冰花美丽的样子?

生:它像……像……像……

师:找得真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朋友见过树叶和小草没?

生:我见过!我见过! (抢着说自己见过的树叶和小草)

师: (点击PPT, 出示填空:[]的树叶, []的小草) 书上说, 冰花像怎样的树叶, 怎样的小草? (生答)

师:哦, 是宽大的树叶, 柔嫩的小草。小朋友读的时候, “宽大”和“柔嫩”要读重一点, 强调冰花是这样的。来, 谁来读好它?

……

【师乙】

师:小童说, 冰花真漂亮啊!美丽的冰花是什么样的?

生:它像……像……像……

师:原来是这样的呀!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谁见到过宽大的树叶?

生:我看见过。街上的梧桐树叶很大。

师:多大?是怎样的?用手比画一下行吗?

(生伸开手表示梧桐叶样子)

师:哦, 真好, 像老师的手掌那样形状的大大的叶子。还有吗?

师:小朋友都见过, 那像宽大的树叶一样的冰花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 (PPT出示几种像宽大树叶的冰花)

生: (情不自禁地) 哇, 真大啊, 真像树叶啊!

师:对! (范读) “它像宽大的树叶”。 (“宽大”二字并未特意加重, 只放缓节奏, 听起来亲切自然) 小朋友也学着老师来读一读。

(生模仿教师读后, 师再指名朗读)

两位教师都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句子, 试图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冰花的美。但在具体指导过程中, 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甲自认为宽大的树叶学生都见过, 就直接进入朗读环节, 并且提示学生加重“宽大”和“柔嫩”的读音。学生拿腔捏调读词, 教师也未察觉朗读技巧有误, 于是全班一起依葫芦画瓢读起来。教师乙通过“盘活生活记忆理解词语—多媒体直观展示激发惊叹感情—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练习—指名朗读”一系列理解、激情的蓄势过程, 加上规范优美的示范, 使学生真正把对冰花美的赞叹用发自内心的声音表现出来了。同样的教学内容, 现场听课的感觉是大相径庭的。

常看到贾志敏、于永正等名师在语文课堂上为了一个字、一个词停下来反复示范朗读数次, 从中, 我们是不是能得到这样的启发:朗读训练要舍得花时间、花工夫。同时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朗读修养。教师规范优美的示范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指导起来也才更给力。

三、热闹背后暴露出朗读评价的泛化

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是对学生发言的反馈, 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并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情绪。时下老师们的朗读评价语, 大都能以表扬、鼓励性的积极评价为主, 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激励作用。但如果褒奖过火, 一味地夸大赞美, 就会让学生感到腻味, 更让表扬显得随便、廉价, 可以说是“美丽”却“不动人”。教学是一门艺术, 好的朗读评价语也应当有艺术性的追求, 而不是泛泛表扬。笔者认为, 教师要针对学生朗读的声音传达技巧、朗读时的状态、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等方面, 作精心巧妙的点评。

1. 针对声音传达技巧, 评价要有指导性。

比如:“如果你把某某词读得略重一些, 停顿稍长一些, 会更有味道。”“读这句话, 把声音放低沉一点再试试, 更能体现人物的心情。”

2. 针对学生朗读时的状态, 评价要有细节感。

学生站立、捧书的姿态, 读书时的一个小表情, 都可以是评价的对象。如:“大家注意没有, 某某某读书时脸上都有表情哦, 这说明读得很投入。”还可以评价听者的状态给朗读者以反馈, 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3. 针对学生披文入情方面,

评价要有启发性, 要能巧妙地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融进评价语。比如:“听你的朗读, 我们仿佛走进了课文中的场景。”“你把人物读活了, 理解得真好!”

拓展热背后的冷思考论文 篇2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可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围绕语文书教,学生捧着语文书学,“教语文”与“教教材”画上了等号,语文的视域仅局限于一方狭小的空间。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毋庸置疑,拓展是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一股“拓展风”吹遍了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语文教师都注重“以内养外”,拓展也为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课“内”与“外”关系的紊乱,“拓展”滋生了种种“耕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文本的价值没有来得及探究,就匆匆“拓展”,语文课成了科学课、思品课;不深入研读文本,就引入肤浅的材料,“拓展”成了“标新改革”的装饰;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拓展无度,天马行空;拓展无序,游离文本,甚至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零零总总都是为拓展而拓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拓展的热情之余做一番冷静的思考,对“拓展”做诊断分析。

一、拓展,是语文课堂的“规定动作”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基于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拓展教学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渐成燎原之势。尤其是在对特级教师窦桂梅“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教育理念极力推崇以来,“拓展”几乎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许多教师备课时就有了这样一个定势:不做“拓展”这一“规定动作”,就无法证明自己上的是“课改课”。于是,为了体现阅读教学中拓展迁移的训练意识,上课伊始,有的教师就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从作者生平简历到其代表作品,从作者的生活背景到其思想历程,乃至作品的时代背景,不一而足;行课中,有的教师就像贴标签,处处“嫁接”拓展,搞形式主义;课结束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让学生交流拓展,热烈讨论,然后教师再把自己准备的课件完整地展示一遍,进一步加以补充讲解……这一系列所谓的拓展训练,耗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又因为是完成“规定动作”,“拓展”都是生搬硬套的,大多脱离文本,使听课人不禁茫然、担忧……记得有位教师上《三顾茅庐》一课,整堂课拓展了三个内容,而且均以半白话和古诗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学生读通顺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了。相反,教师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去解释这些拓展的内容。尽管教师的愿望是好的,想努力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真心诚意地希望学生在厚实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但这样的拓展不要也罢。因此,不必每节课都非得安排“延伸拓展”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选择,并且在操作时,要紧密联系文本,有目的进行。从知识到教法、学法,以及情感态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每一块、每一层都应聚焦文本、瞄准教学目标而拓展,放得开收得住,这才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至于架空。比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我就充分挖掘文本中包蕴的许多空白处,让学生读懂司马迁这个人,并自觉地走近《史记》。尤其是第3节寥寥数语,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我设计了很多补空问题进行拓展:什么样的酷刑让他感到耻辱甚至自杀?之后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通过了解课外相关资料,让学生直面酷刑,有助于理解“发愤”,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利用“空白”拓展优化了教学。课后又布置拓展作业:搜集资料说“司马迁故事”、说“《史记》中的故事”等。通过交流,这一拓展让学生对文本的重点句进行重锤敲击,使我的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当然,除了在文本空白处拓展外,教师还可以在语言品味处拓展、在情境迁移处拓展、在问题生成处拓展、在挖掘主题处拓展……拓展可以出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但前提必须是扎扎实实地学好文本。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前的预设,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

二、拓展,究竟是为了把文本读厚,还是读透?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二十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也证明,学生单靠课堂是无法把语文学好的,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两倍甚至更多的文字内容,并从课内拓展,引发学生对大量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成果的阅读期待,这样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一层面理解,教师引领着学生与文本相遇,再与文学相遇,构成了一条阅读链,增加了文本的厚度。拓展是为了把文本读厚,但其实这是对“厚”的曲解。“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不是海纳百川,凡语文信息皆为我所用,那样很有可能落个狗尾续貂的结果,这里应是文本内涵的丰厚。我认为,拓展对于研读文本来说,并不在于读厚,而在于读透,它的成效就在于拓展内容与文本构成的张力上。把拓展“挤进”课堂较容易,但如何有助于文本的细读,值得研究。拓展的基点是文本,拓展的时空也是文本,只有在立足文本、回归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超越文本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比如,《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从文本中捕捉到拓展的信息,几次重组教材,把原本简简单单的文本读得透实、饱满,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不断换位与思考,使学生在已有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得到深化和提高。拓展一:教师巧妙地发挥多媒体的直观作用,播放洪水泛滥的视频,让学生多种感观和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为了读好“滔滔的洪水”,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无家可归”。拓展二:教师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禹”的“科学治水”,在“堵、塞”与“引、导”两种不同的治水方法,在强烈的对比阅读中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更加敬佩“禹”的伟大——智慧。拓展三: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禹”真的不想见家人吗?就此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为了挖掘文本隐藏的内涵,更好地朗读文本,让学生从一组数字中来体会“禹”大公无私的精神。拓展四:在课文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练习”,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这是为了提升“禹”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形象,让“禹”这种勇敢顽强、一心为民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永久沉淀,也让文本的人文气息静静地流淌在学生的心田。四次拓展,都是为了把文本读透。教师利用拓展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学生的思维情感也有了一次又一次梯度的发展,“禹”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自然而然地“大”起来的!拓展与文本,彼此交叉、相互契合,学生的朗读不是“浮光掠影”,因为拓展而“读出了温度”;学生的阅读不是“蜻蜓点水”,因为拓展而“读出了深度”。

三、拓展,如何变“画蛇添足”为“锦上添花”?

热“喧嚣”背后的冷“思考” 篇3

看似大热的二手车电商市场背后也有很多地方令人担忧,首当其冲的便是来自大环境的压力。这个压力分为内外两个层面,我们不妨以优信二手车为例,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从深层次来分析,优信天价广告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平台面对复杂的市场运营时的无力。在“去中心化”的媒介传播环境中,天价广告可以带来一定的效果,但绝不会成为占领市场的定海神针。通过天价广告立足市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同行竞争对手做嫁衣— 二手车市场将会得到普遍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的巨变带来了新的变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再限于广告信息这种社交化和互动化的传播环境中。现在的用户越来越容易获取他人的体验经验,而体验经验正在成为决定购买的重要因素。二手车电商市场作为一个重资产市场,线下市场的复杂性其实也决定了广告不会成为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因素。二手车作为大件商品,用户在购买时往往口口相传,更倾向于听从亲朋好友的意见建议。所以,线上市场的搭建往往不是服务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真正最考验各家实力的往往是线下服务和市场口碑。

诸多二手车电商平台都面临着线上有余、线下不足的窘境。大量流量直接导给车商,平台运营成本也将大幅提升。如果平台无法适应这种增长速度,产品将既没有保证、又没有服务。这对于二手车电商这样一种非常注重市场口碑和线下体验的细分领域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好车无忧创始人彭程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二手车初期成长靠流量符合电商规律,但长远看来,如果想往深里做,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流量反倒会式微。

在如今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流量不是各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信任、交易落地和车源不足这三大痛点和难题才是各家最应该关心的重点。在优车诚品的CEO丛林看来,汽车电商平台在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服务,需要多年的积淀,通过口碑传播打造二手车品牌。

除了二手车电商平台自身的流量痛点外,整个二手车电商市场还得面对来自外部的大环境压力。自从电商“入户”二手车市场以来,各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且都获得了不错的融资。在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的愈加激烈。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竞争就有融资,有融资就有烧钱,有烧钱就有盈利难—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用户缘何“不买单”?

前文讲到,资本的狂热将整个二手车电商行业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但与资本的热捧不同的是,市场并没有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此庞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线上二手车交易量只占了总交易量的10%不到,用户不愿买单导致市场触网率极低。这其中,我们既看到了里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堵塞”这些潜力喷发出来的阻力。

车猫网联合创始人韩光裕曾谈到,十年前就在谈二手车市场爆发,当时杭州二手车交易量还不到一万辆,十年了,业内并没有所谓的井喷。究其原因,相关专业人士表示,许多客户都还没有养成在线上进行二手车交易的习惯,毕竟买车不是买衣服,一有需要就能点开网购平台看货、下单以及付款。

此外,对于二手车,太多的负面信息充斥坊间,价格不透明,经销商暗地里调整公里数、掩盖事故车车况和评估陷阱等多种原因,让用户对二手车望而却步。

以优信二手车为例,用128项检测来打出“上优信二手车,买辆放心的”口号,平台上标有“诺”的认证车,也表示承诺问题车15天包退。看似带来大量流量,但实质上存在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车源,车源在二手车交易中至关重要,有充足的车源才能保证消费者在车辆选择上的要求。但是优信平台为了快速扩充车源,仅由线下检测技师对车辆进行十几分钟的简易检测,然后通过外部车样的收集上传至官网,就可以上“诺”的标志。其检测过程并没有用到举升机,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样的检测认证车辆会存在极大的事故车漏检隐患。

当然,这是优信目前的战略模式,为了快速扩充车源,只有通过简单检测才能让平台的车源丰富起来,为了冲交易量,押宝去博比例不会“太高”的事故车概率。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一条捷径,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二手车车况透明的问题。

而第二个难题是缺乏线下服务团队和相关业务经验,平台引流过来的购车消费者是直接交给车商的,这一服务环节的缺失,不仅是消费者体验得不到保证,在消费者直面车商时,车商依旧会为了自身利益欺骗消费者,将有问题的车卖给消费者。而且由于优信不涉入交易环节,如果消费者真的买到了事故车,也很难兑现退车承诺。就优信二手车来说,“诺”的背后,退车条件较为苛刻:要求出具国家认可的具有专业鉴定资质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的检测报告才能提出申请,最后还不一定能通过。

近期,优信与微众银行再次推出“付一半”金融产品:首付车价的一半,即可开走,期间无月供,两年后到期可选择补齐尾款或退车。但二手车金融产品的推出,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优信与第三方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平台上有“付一半”标识的车辆才能够享受该金融服务,选择面较窄。二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平台方没有自主权,在消费者选择时依旧会存在通过率低与利率高的现实问题,由此可能无法解决消费者因缺钱而需贷款购车的痛点。

从本质来说,二手车电商是一个非常注重线下运营的行业,目前各类二手车电商大量投入广告,知名度提高以外,对实际的业务交易和解决用户痛点上并没有起太大作用,更多的仅仅是为下一轮巨额融资造势做宣传而已。这也难怪用户不买单了。

二手车平台们如何破冰?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于电商行业来说,最本质的竞争力就是服务,也就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用户体验。因为二手车电商市场不是通过短期内烧钱就能捧起来的行业,更多的还是需要客户的体验和口碑传播。再者,由于二手车是低频生意,一个人买完车要过两到三年再换车。通过短期砸钱能带来这一笔收入,但是他下一次买车的时候是否还会选择你,一定只决定于他上一次的服务体验。

因此,对各大二手车电商来说,最好的策略便是不和对手在推广投入上一较长短,转而将最重要的精力用在了用户体验上面。在传统二手车行业里最有价值的竞争力就是评估师,因为验车环节是所有交易的基础,这对于二手车电商来说同样也不例外。所以想要在评估层面做好文章,就得摒弃不少二手车平台采用的外聘方式,将评估师招纳成自己的员工,不管是专业从事技修的行家,还是经过严格考核的评估人才。

此外,建立线下体验店也是不错的选择,体验店可以帮助车主和买家了解交易的各个环节,以及帮买卖双方办理过户。同时,用户亲身体验后,会对平台更加的信赖。

结束语

语文“课改热”背后的冷思考 篇4

一、教学宗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宗旨不能改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 在旧教学大纲与新课程标准中都没有这个概念, 但却都有与之有关的表述, 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是关于语文学科存在的目的的陈述。“教学宗旨”不仅要陈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而且要阐明完成基本任务的原因以及完成基本任务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 尽管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陈述存在差别, 但它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语文是干什么的和按什么原则做的?语文学科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规范以区别于其他学科?概言之, 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是语文教学的使命, 也是语文教学的教义。不管是旧课程还是新课程, 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是一致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是新课改必须坚持的底线。只有坚持这一点, 语文教育才能始终走在语文的大道上;也只有坚持这一点, 语文教育才能去华崇实, 返璞归真。否则, 语文课就难以保证其纯洁性, 就可能成为“泛语文”或“非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不宜改变, 不容改变, 也不能改变, 要改变的是教学理念。

虽然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但对于当代语文教育而言, 这却是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代语文教育当初确立的教学理念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早已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要。尽管如此, 百年现代语文教育所累积的经验与教训不是当代语文教育前行的累赘和包袱, 而是建设当代语文教育的基础和财富。现代语文教育不是当代语文教育的绊脚石, 而是垫脚石, 当代语文教育应该而且只能在现代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范式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 有现代语文教育作铺垫, 是当代语文教育的不幸, 也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大幸。

既然如此, 建设当代语文教育不仅要继承古代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的长处, 而且要具有强烈的革新精神,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审视现代语文教育系统, 重构当代语文教育体系。事物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 现代语文教育是对古代语文教育的否定, 当代语文教育是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绝对的、彻底的, 而是相对的、扬弃的。从古代语文教育经现代语文教育再到当代语文教育, 其发展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在螺旋形内部, 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内核, 这个内核就是“教学宗旨”。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宗旨”的具体而微者。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就是通过一堂堂的课分担任务, 并最终实现的。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 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 总是自然地将教学目标分成三点, 第一点着眼于知识与能力, 第二点着眼于过程与方法, 第三点着眼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仿佛不这样写就不是新课程。更离谱的是, 居然也相应地将教学过程分成分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板块。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言, 把“三维目标”简单地理解为“三个目标”或者三方面的目标, 是极端错误的。

从字面意义看, “三维目标”中的“维”本是一种度量, 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所说的“三维空间”就是由长、宽、高三维构成的。打一个比方, 一块砖虽有长、宽、高三维, 但这块砖有且只有一个。同样道理, “三维目标”纵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但并不意味着有三个目标, 因为三个维度之间并不是同一平面数量意义上的简单叠加, 而是位于不同侧面却指向核心目标的复杂系统。

从语文实践看, 理想状态的语文课往往只有一个核心目标, 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体现并折射三维目标。如果一堂课要实现很多目标, 这些目标又怎能得到落实?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教师的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决定了一堂课不可能实现很多目标, 即便课堂上牵涉到很多个目标, 也往往是蜻蜓点水, 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反之, 如果教师确定课堂的核心目标, 围绕核心目标确定准确的教学内容, 则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也能得到有效落实。比如, 教学艾青的诗歌《北方》, 可确定这样的核心目标:通过意象“沙漠风”欣赏诗歌。对意象的理解与把握对应于“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意象欣赏诗歌对应于“过程与方法”目标;鉴赏诗歌自然要置身诗境, 吟咏诗韵, 缘景明情, 探求主旨, 教学过程既让学生体验了文本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也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而也对应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见, 高明的课堂核心目标总是内在地蕴涵着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 三维目标应该而且能够辏聚于一个核心目标, 彼此不是相互割裂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 由于语文教育的复杂性, 教师“想教的”、“实际教的”与“学生学的”总是难以保持一致, 因而在课堂观察者看来, 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往往呈现出多元、零碎的特点。但是, 这并不能成为“三维目标就是三个目标”的理由。尽管“三维目标”可以视为一个相对自足的系统, 但是其中任何一种维度只是教学过程的视角, 而不是教学目标的分类。这些视角因彼此指向不同而呈现出互相渗透、彼此支撑的关系, 说明三维目标中的任何一维目标本身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一旦其中一维目标离开了另外两维目标, 教学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关于三维目标的整体性、交互性和支撑性, 黄伟先生作了深入的阐释:“第一, ‘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 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第二,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与手段;第三,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三维目标只有协作整合、相互转化才能达成教学的优质与高效。”

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内部的关系, 主动树立“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的观念, 对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提升师生对话质量, 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选修课要呈现出必修课未曾有的景象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承载者。从理论上说, 教学内容必须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但从实践上看, 教学内容特别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偏离教学目标, 甚至背离了课程目标。许多教师不加区别地对待必修课与选修课, 使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甚至重复性。“选修课必修化”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严重地削弱了选修课程的价值。

新课程调整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 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部分, 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和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性发展空间的目标。尽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 都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 都要应该体现基础性, 但选修课程更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内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选修课程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 让学生在必修的共同基础上通过多样的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促进他们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选择性和多样性是选修课程区别于必修课程的显著特点。这里的“选择性”既体现为学生根据原有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也体现为教师依据教材编辑意图、文本显著特征与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这里的“多样性”既指沉睡于教材中与必修课程相似程度不同的“教材内容”, 也指活现于课堂上的与必修课程相似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总之, 选修课必须呈现出必修课未曾有的“教学内容”。

选修课要呈现出必修课未曾有的“教学内容”, 一方面要区别于语文第二课堂的活动, 另一方面要区别于大学选修课的模式。因此, 教师根据教材的规定性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是选修课程教学的难点所在。

以外国小说教学为例, 必修部分有小说教学内容, 选修部分也有小说教学内容, 在确定选修部分的小说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什么呢?浙江省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苏教版) 中的小说教学, 着眼于一般小说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浙江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 中的小说教学, 则着眼于外国小说的特质, 从“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要素来阅读与欣赏作品。如此区分, 与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 主编曹文轩所说“引入崭新的学术成果, 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的编辑意图正相吻合。比如执教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应该根据选修课程规定的“教材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由于《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叙述”单元中的作品, 因此可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从“叙述”的角度解读小说。教学过程为: (一) 导入:渲染战争气氛。 (二) 转换叙述角度, 体会叙述角度变化的作用:1.请你从“我”的角度概述故事;2.请你从“老人”的角度概述故事;3.比较两种叙述角度的效果;4.小结:叙述角度能决定故事内容。 (三) 聚焦人物对话,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1.将“我”与“老人”的对话分层;2.小说是“我”在讲述故事, 尝试换成“老人”来讲故事;3.感悟小说中“紧迫的形势与冗长的对话”的深层内蕴。 (四) 提升:有人说, 这篇小说表现了反战的主题;有人说, 小说折射了人性的光辉;也有人说, 小说反映了生命的留恋。横看成岭侧成峰, 读外国小说, 关键不在小说蕴涵的道理, 而在于讲述这些道理的方式。该教学设计注重对选修内容的选择、组合、生发和拓展, 避免了走必修课的老路, 展现了小说教学的特质, 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选修课程的特征, 真正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名校热背后的冷思考 篇5

Brown University offered admission to the lowest fraction ever of the applicants it received: fewer than one in 10. The arithmetic2) was even more brutal at Stanford, Columbia, Yale.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had a record number of students vying3) for its next freshman class—31,321—and accepted about one in six who applied from outside the state. Notre Dame took about one in five of all comers.

And right now many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didn’t get in where they fervently4) longed to are worrying that it’s some grim harbinger5) of their future, some sweeping judgment of their worth.

This is for them. And it’s intended less as a balm6) for the rejected than as a reality check7) for a society gone nuts over the whole overheated process.

If you were shut out of an elite school, that doesn’t mean you’re less gifted than all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welcomed there. It may mean only that you lacked the patronage8) that some of them had, or that you played the game9) less single-mindedly, taking fewer SAT courses and failing to massage10) your biography with the same zeal.

A friend of mine in Africa told me recently about a center for orphans there that a rich American couple financed in part to give their own teenage children an exotic charity to visit occasionally and mine11) for college-application essays: admissions bait12). That’s the degree of cunning that comes into this frenzy13).

Maybe the school that turned you down ranks high in the excessively publicized “College Salary Report” by PayScale.com14), which looks at whose graduates go on to make the most money.

What a ludicrous15) list. It’s at least as imperfectly assembled as the honor roll that U.S. News & World Report puts together every year. And even if you trust it, what does it tell you? That the colleges at the top have the most clout16) and impart the best skills? Or that these colleges admit the most young people whose parents and previously established networks guarantee them a leg up17)?

Maybe it tells you merely that these colleges attract the budding plutocrats18) with the greatest concern for the heft of their paychecks. Is that the milieu19) you sought?

About money and professional advancement: Shiny diplomas from shiny schools help. It’s a lie to say otherwise. But it’s as foolish to accord their luster more consequence than the effort you put into your studies, the earnestness with which you hone20) your skills, what you actually learn. These are the sturdier building blocks of a career.

养猪热背后的冷思考 篇6

一、 《煎饼侠》 火热的原因

1. 粉丝+明星的惯用套路。2012 年10 月上映的 《屌丝男士》, 打破传统舞台剧的模式, 以碎片化的剧情、接地气的场景、荒诞搞笑的表演迅速引起热捧。根据搜狐视频的官方数据, 截至2014 年4月11 日, 前三季播放总量超过14 亿, 相当于中国人每人看一次, 第四季前三集即超2 亿, 开创了一个网络自制剧的现象时代。因此, 以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跳板拍电影, 再加上众路明星鼎力加盟, 想不火都难。

2. 戏中戏+自嘲的风格创新。 《煎饼侠》 相比之前的电影最大的创新莫过于这是一部戏中戏, 里边绝大部分演员都在演自己, 反讽的屌丝风格则是一如既往。戏中戏的创新与这种自嘲风格的完美结合, 使得电影不但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观众高度的心理认同感, 而且在一次次笑声的背后, 对这种反讽也会引发些许思考。

3. 通俗易懂+股灾的大环境。这样一部彻头彻尾的喜剧电影, 不需要体验陈孝正的90 年代的大学校园, 不需要了解萧红那个兵荒马乱的民国年代, 更不需要皱着眉头去研究姜文的隐喻。大鹏相信大俗即大雅:柳岩的胸、小沈阳的二人转、岳云鹏的相声……所有的元素只为一个主题服务——“拯救不开心!”如此一部集荒诞、搞笑、美色于一体的爆米花电影极大扩展了观众群, 再考虑到最近的股市惨淡, 《煎饼侠》 可谓恰逢其时。

二、爆米花电影大热背后的冷思考

1. 国内电影市场虚火过旺。 近年来, 国内电影市场看起来一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泰囧》《西游降魔篇》《致青春》 等都取得惊人的票房。但是谁都知道中国的电影市场是“虚火过旺”, 每年只有三成电影进入影院, 其中赔钱的又占七八成, 而且市场上商业电影大行其道, 艺术电影几近被赶尽杀绝, 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创新不足, 形式单一、情怀匮乏、艺术缺失的现状。有人说这是编剧们想象力缺失, 其实, 与其声讨编剧没有想象力, 不如追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所在:主题先行的体制钳制了编剧太多的话语权, 导演中心论的思想和大牌明星的商业价值都使得编辑的灵感向它们屈服。

2. 好莱坞的统治让人担忧。中国电影票房总榜, 好莱坞电影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不可否认, 好莱坞以其精良的制作和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使其成为全球电影中心, 观众为了追求这些特效带来的震撼而一窝蜂挤进影院。可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 这等流水线式产生的电影根本算不上艺术品, 而是商品, 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市场上可销售的可替代的项目被生产出来, 其目的就是为了交换和实现商业价值, 而不是为了满足人的真正的精神需要, 即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 《启蒙辩证法》 中所说的“文化工业”。好莱坞电影毕竟是舶来品, 代表着西方社会的思想和观念, 传播着西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说不代表西方的电影不能看, 西方的价值观不能有, 而是当下我们国人特别是青少年, 言必西方, 可是汉语都说不顺溜;用必西方, 耐克苹果一样不能少;思必西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取其精华也好, 但真相是自由、平等、博爱没学来,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色情暴力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并且自己的传统丢了, 勤劳、朴素、尊老、爱幼等美德消失殆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在文化上必须相称, 有让世人认可的文化产品,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一味地对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商品亦步亦趋, 而是加强人才的培养、改进技术方面的缺陷、完善电影制作的体制机制, 在世界范围内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中国风格的作品。

3. 青春片为赋新词强说愁。前段时间热播的《致青春》《小时代》《左耳》 等青春片, 虽然取得不错的票房, 但被吐槽为“不霸道不表白, 不群架不哥们, 不酒精不激情, 不堕胎不青春”。看过之后就会感到此言并不为过, 好莱坞影片都是以弱胜强, 底层小人物战胜权贵豪强, 而我们这些电影完全相反, 高富帅白富美永远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穷矬丑注定孤独一生。可是这些不需要他们来告知, 残酷的现实时刻都在让我们体验, 这根本不是游戏的玩法。借北大戴锦华教授的话说:“用三个字概括这批电影, 叫‘做无人区’, 都是发生在无人地带的故事。” 分析这些电影的文化意义都是毫无用处的。

4. 社会深陷娱乐之风。尼尔波兹曼在 《娱乐至死》 中提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而且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波兹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预见到了今后的一切社会生态都会被娱乐所裹挟, 大众失去思考力与创造力, 消费主义大行其道, 全民娱乐成为主题。如今观众去影院很多是为了轻松愉悦, 在一阵阵笑声和对高科技的惊叹中度过两个小时就知足了。他们很少为了看 《黄金时代》 而去读一读萧红的作品, 为了看 《归来》 而去看一看严歌苓的小说, 转型期的中国逐渐步入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 人们只需通过消费物的符号意义来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就好, 至于符号本身是否多少内涵, 能给自己带来多少认识和审美的提高, 大众早已不感兴趣。现在的绝大多数受众更喜欢沉迷于满足自己浅层次的感官刺激, 粗暴的审美使他们的观影范围变得十分狭窄, 因为他们意识里就是“反思考”、“反艺术”的, 残暴戾气、香车美女、纸醉金迷, 这些看起来不仅刺激眼球和肾上腺, 还能使自己内心一直压抑的欲望和功利有了“虚假的满足”。

三、呼唤有市场的艺术电影

1.国家应适当干预

电影是商品, 电视是全球市场, 但文化产品例外。这是法国政府的原则。广电总局平时眉毛胡子一把抓, “看得见的手”哪都伸, 现在该管的不管, 不明白文化是例外。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容易引起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国家怎能坐视不管, 任其野蛮生长。这不是意识形态上的管理, 而是在整体国家形象上的管理。中国想要成就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电影必须跟上, 国家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国家广电总局下一步要做的是对电影市场进行分层, 商业的归商业、艺术的归艺术, 艺术电影是少数, 是小众, 但它始终是电影工业的发动机, 不断进行电影叙事和电影语言的尝试。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曾说:“一个电影人不该反对电影工业和商业电影, 艺术电影不需要太大的生存空间。”

2. 艺术电影不卖座有失偏颇。虽然像 《让子弹飞》 这种“站着把钱赚了”的电影不多, 但是我们可喜地发现, 《黄金时代》《一步之遥》《归来》还是获得了不少赞誉;北京国际电影节放的那些老片子, 节奏很慢, 可是依然十分火热;许多想看《蓝色骨头》 的观众到了影院却发现根本不排挡。可见我们有这个层面的观众, 一味以艺术电影不卖座为借口而对其冷落是有失偏颇的。

3. 电影人应承担起责任。大众传媒不仅有娱乐的功能, 还有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功能, 随着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网络流毒的日趋显现, 以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应当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 提高国民审美素养的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 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电影人不能只拍 《煎饼侠》 之类的爆米花电影, 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谈工业、谈票房、谈档期、谈大数据, 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 只追逐经济效益而视社会效益于不顾, 而应当结合受众的喜好, 制作出不失品味又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电影。我们期待这样的电影能尽快到来。

摘要:《煎饼侠》近日火爆荧屏, 豪华的明星阵容、戏中戏的创新、屌丝化的自嘲风格、忍俊不禁的搞笑等, 使得这样一部以“拯救不开心”为口号的纯娱乐性电影横扫国内电影市场, 但大热的背后却是对这类爆米花电影的冷思考:只有感官刺激没有精神内涵, 以低俗的审美标准迎合受众的中国的某些电影, 要想既卖好又卖座, 值得进行理性批判与深思。

关键词:煎饼侠,爆米花电影,艺术电影

参考文献

[1]张晨子.对话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非观众”呼唤出的“非电影”正在统治中国电影[J].大众电影, 2015 (11) :86-93.

“电视问政”热背后的冷观察 篇7

关键词:电视问政,主题,主体,融合

1“电视问政”火了

近几年, 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相继推出了访谈类监督节目, 诸如《电视问政进行时》、《市民问政》、《人民问政》。那什么是电视问政呢?对于电视问政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说法, 比较认同的定义是:电视问政是公众通过新闻媒体议政参政, 参与公共事务和开展面对面舆论监督的新闻类节目。目前, 就拿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来说, 11个市级电视台中有8家开设了“电视问政”栏目, 杭州、温州、金华、台州、丽水等电视台已基本实现“电视问政”栏目常态播出。这些电视问政节目收视率高涨, 甚至超过同期热播的电视剧, 问政话题还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街头巷尾市民谈论的焦点。

电视问政节目可以追溯到2005年6月, 当时兰州电视台开办了《一把手上电视》栏目, 成为国内电视问政节目的先行者。此后, 全国其他地方的电视问政节目也陆续出现。2014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电视问政更是成为全国各地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标配动作”, 群众反响良好。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县级政府和市级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纷纷被推到聚光灯前, 接受媒体和嘉宾的“考问”。一些官员“冒冷汗”、“现场卡壳”、“吃水泥橘子”尴尬的窘态被曝光在公众面前。老百姓爱看的不仅是“一把手”或相关负责人被问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 更是这个与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 把“攒”了很久的问题解决掉、讲清楚。例如浙江丽水一条修了三年的断头路, 经过“电视问政”后不久就得到了解决, 问政效果非同一般。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认为, 电视问政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史上的第三次“波峰”, 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 “电视问政”在新媒体迅猛崛起和电视栏目发展倍受挑战的今天, 不仅创新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也为民众参政议政、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和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新模式, 是电视媒体干预社会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2 红火背后的隐忧

首先, 电视问政是政府工程或者说是“一把手”工程。但凡电视问政办得红火的地方, 背后都有一只巨大的推手, 那就是当地党委政府。如果离开了这只推手, 仅凭电视台一己之力, 首先要想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请到问政现场, 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了问政现场, 恐怕也只有官话、套话, 这样的话, 就达不到问政的目的和效果。像丽水, 市委专门出台文件, 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而且每期的主题、问政嘉宾都由领导小组确定、召集。于是就有一种担忧, 这种缺乏制度保障、仅凭行政命令的电视问政节目能够走多远?谁能够保证电视问政不是一场运动式、突袭式的问政?

其次, 电视问政形式日趋模式化。问政节目通常是先放一段暗访短片, 接着主持人考问, 穿插一两个专家或市民代表的提问, 再就是官员的“对答如流”。长期以往, 观众难免产生审美疲劳。一些经常上问政节目的官员, 在应考时也会“套路化”, 先认错, 表示工作还存在遗漏, 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承诺“马上就办”“明天就到现场看看”, 有的甚至把电视问政作为宣扬政绩的场所。

再次, 电视问政起到的作用有限。电视问政不是一种常态的干群沟通方式, 频次太少、参与度太低、主动性不强, 最重要的是其形式是问责而不是沟通, 焦点是具体的问题, 不涉及制度建设, 因而效果有限。如果官员当众说谎, 怎么处理?反映的问题没有落实, 老百姓又能怎样?有评论指出, 从效果来看, 电视问政直面群众, 确实给了官员一定压力, 增加了他们为民服务的动力, 值得肯定, 但必须实事求是地指出, 在传统的干群沟通渠道之外建立起的问政还应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

3 电视问政走向哪里

首先, 要处理好党政高度重视和尊重新闻事实、尊重媒介传播规律的关系。电视问政是新闻类的节目, 首先就要尊重新闻事实、尊重媒介传播规律。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是办好电视问政的主要前提, 电视媒体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使参与电视问政的各方能够建立在尊重新闻事实、尊重媒介传播规律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电视问政工作。在内容上, 必须是重要新闻事实, 要聚焦当前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 反映具有全局性、典型性的民生、民情、民意, 切忌不考虑重要事实、不考虑重要新闻价值, 把一般的行政工作全部都移到媒体上来。新闻事实的根据不是说空话的, 不是领导拍脑袋工程, 它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改革发展当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主张、新做法、新经验。

其次, 要正确处理好问政新闻事实所涉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电视问政是谁问谁的“政”?这是现在一些电视台容易忽视的问题。按照新闻传播理论, 个人认为第一位当然是事实主体——事件事实里面受害或者受益主体。这个新闻事件不解决, 会危害很多人民群众的利益, 或者说解决这一事件关系到很多人的受益, 里面就有受害主体和受益主体。只有这些受害或受益主体, 才最有发言权, 他们理应成为问政的主体。但这些主体也存在着对政策、法规、制度等等了解不多, 参政议政能力弱等不足。这就需要权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作为重要的补充, 而不是现在众多电视台问政嘉宾必是“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第二, 被问政的主体, 政府职能部门当然是主要的, 但是许多问政节目忽略了另外一个主体——肇事主体, 不能放过肇事主体, 造成这个恶果的、导致产生问题的肇事主体, 也应该让他们来面对公众的问责。第三类主体就是我们媒介主体要充当什么角色?主持人应该一种代言人、现场把控人、各方主体的串谈者、协调者。主持人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主持人的魅力在于确实能不能抓到事务的本质, 直击事物的要害, 一环一环的追踪相关各类主体, 追踪主体是以分析问题原因, 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试探、串联。

再次, 要处理好电视问政节目和传统媒体融合新兴媒体的关系。当今,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崛起, 网络媒介化、媒介网络化是大势所趋。电视问政怎么融合新兴媒体的关系?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 如果还停留在通过电视荧屏“单打独斗”或简单的“台网融合”那就太out了。和新媒体融合, 最好要依托现在许多地方在建的“云城市信息平台”, 依靠“网站”+“手机终端APP”+“微信矩阵”的全方位融合。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综艺节目在新媒体融合方面已经找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中国好声音》不仅新浪百度等网站可以点播, 腾讯和微信也有, 包括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终端APP, 微博微信不仅是一个官方的微博官方的微信, 还有微博群微信群。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把自己媒体拥有的所有优势资源加上外部利用资源结合起来, 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 满足每一个受众特殊需求的精准传播。

4 结论

童话电影改编热背后的冷思考 篇8

关键词:颠覆;童话电影;电影改编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不再满足于将童话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转而向真人电影领域发力,先后推出了多部由真人出演的童话题材电影,这些电影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与口碑,但同样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童话改编热背后的推手

(一)社会发展的产物,观众的心理需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快,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目标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内心深处开始怀念美好纯净的东西,怀念儿时的美好与自由。童话本身是充满想象与诗意的,但普通的童话故事所服务的主流群体是少年儿童,这必然导致童话故事很难满足成年人的审美诉求,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对童话故事进行真人电影改编,使其满足成年人的心理诉求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另外,电影具有满足人窥探欲的功能,将童话故事中融入成年观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元素,将观众与生俱来的冒險精神捆绑进电影特定情节中,观众便能在视听享受中暂时逃离现实,跟随电影主人公一起在幻想的童话世界里冒险,在电影的世界里去追逐梦想,体会那种童年所特有的纯真与美好的感情。

(二)商业营销目的

以迪斯尼公司为例,不难发现很多由童话故事改编的动画,如《白雪公主》、《睡美人》、《海的女儿》、《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等等,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成为为人称赞的经典。由此可以发现,童话改编的影视作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观众对于童话这一题材充满喜爱之情,这也为童话电影的改编奠定了的基础。来自迪士尼公司官方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上映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取得了全球超10亿美元的票房,2013年上映的《魔境仙踪》全球票房超4亿美元,2014年上映的《沉睡魔咒》全球票房超7亿美元,童话改编电影为电影公司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迪斯尼公司更是马不停蹄的开始酝酿接下来的童话电影改编,《魔法黑森林》、《灰姑娘》、《爱丽丝梦游仙境2》早早就定下了上映日期,运用崭新的手法来讲述人们熟知的童话故事,为童话故事贴上电影公司的厂牌,以此来进一步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何乐而不为?面对日益激烈的票房竞争与越来越挑剔的电影观众,各大电影公司显然会更加紧握童话改编这张王牌。

二、关于“颠覆”现象的思考

伴随着这几年的童话电影改编浪潮的还有一个词语:颠覆。翻开迪士尼之前的动画版童话电影,你会发现,它们虽然对原著的相关情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但还是在最大程度上与原版童话保持一致:英雄救美、善有善报、恶有恶果,邪恶的一方终究要失败,王子最终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等情节都被悉数保留,不过到了真人电影改编领域,这一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以《沉睡魔咒》为例,影片改编自迪士尼1959的动画电影《睡美人》,不过所讲诉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影片最大的改编就是将原本邪恶的女巫作为故事的主角,讲述了一个遭受爱人背叛的女巫如何复仇的故事。童话中正邪对立的女巫和公主成了朋友,最终将公主从睡梦中唤醒的不是王子的吻,而是来自女巫的真爱之吻。影片在很多方面颠覆了原版睡美人的故事,几乎是一个披着睡美人外衣的原创故事。不光是《沉睡魔咒》颠覆了传统,在此之前上映的多部影片同样对原版童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例如《白雪公主与猎人》,这部影片完全抛弃了1937年动画版的白雪公主形象,转而将白雪公主塑造成了一个顽强、刚毅、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战士形象,在一位猎人导师的指引下,她带领自己的战士们与继母展开决战,最终夺回属于自己的王国。2010年上映的真人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则讲诉了成年之后的爱丽丝无意间来到仙境王国的一段经历,在完成拯救仙境王国命运的同时,爱丽丝也在这次奇幻的旅途中完成了一个女孩的内心蜕变,她对爱情和自我价值有了成熟的认知。《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则讲述了成年后的两兄妹游走世界,铲除邪恶女巫,拯救平民百姓的故事。通观以上几部改编电影,不难发现,电影对原版童话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有些电影甚至只是借用了原版童话的外壳,而电影的核心则是全新的。这些全新的设定使得影片中角色形象更加丰满,对成年观众的吸引力也变大。但笔者不禁要提出反思,童话故事的改编,是否等同于颠覆经典呢?

说到颠覆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格林童话》的诞生过程,现在广为流传的《格林童话》原本是格林兄弟从民间收集过来的传说故事,这些原生态的故事中却包含着很多不适合儿童阅读的情节,诸如性、血腥、暴力等元素,所以在完成收集工作不久之后,格林兄弟将这些故事中的成人元素进行过滤,出版了适合儿童阅读的版本,经过一代代的流传,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少儿读物。近几年的成人童话电影改编中出现的所谓的颠覆其实只是回归了童话故事最初的形态。

时代在前进,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成人化的童话电影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创作的主体、面向的受众群体都与之前低领版的童话都有着巨大差别。如果观众从客观冷静的视角去看颠覆传统的改编现象,就能够发现,这种改编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呼声:一部分学者认为改编是对原著的影像化翻译,必须要忠实于原著,另一部分的学者则认为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不必对原著亦步亦趋。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具有自身特有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文学作品依靠文字来表达思想,电影运用视听语言的相关方法,能够表达出同文字一样深刻的思想情感。忠实于原著并不是评价一部改编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所谓的“颠覆”只是创作的一种手段,它是市场竞争、商业营销、创作主体的态度,观众的审美等多重因素导致的。

当然颠覆首先不应该是胡编乱造,无论是《沉睡魔咒》将反派作为主角,还是《白雪公主与猎人》为反派添加悲惨生世,他们都没有改变童话最本真的东西,复仇的女巫最终认识到了真爱是存在的,白雪公主学会了在逆境中成长,那些低龄版童话中所特有的美好、成长和爱的母题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张琼.关于电影改编忠实性原则的思考[J].电影文学,2011(13)

[2]黄浪.传承还是颠覆——浅谈黑童话电影的诞生及文化意义[J].新闻世界,2013(10)

[3]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上一篇:加强研究下一篇:抗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