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管理与学校和谐

2024-07-18

膳食管理与学校和谐(精选四篇)

膳食管理与学校和谐 篇1

一、量化考核、分级管理

学校食堂是学生最集中的地方, 集散都在短时间内, 多种矛盾瞬间碰撞。而且餐饮服务的特点就是容易因为工作疏忽大意或者违规行为整体带来较大的影响, 引起连锁式的冲突。而食堂工作人员又是学校文化素质的“低谷区”, 容易因供需矛盾, 某些疏忽惹出事端, 影响学校的教学程序, 及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 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措施, 针对食堂工作的特点实行分项检查, 逐级考评, 进行量化管理, 并根据膳食科制定的经营效益、社会效益、卫生状况各项考核指标进行评分, 让承包者有压力、有目标、有紧迫感。同时也对食堂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保证学生、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二、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利润率

根据“基本指标”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近年来, 坚持大宗主副食原材料集中统一渠道采购制度。由膳食科对提出要求的加工单位及供货商进行资格验证, 然后由各食堂直接向供货商通报采购计划并直接结算, 学校食堂不收任何中间管理费用, 不增加食堂经营成本;膳食科工作人员的工资均由学校财务直接发放。这样, 既保证了学生不因中间环节费用增加而加重额外的就餐负担, 又保证了管理者与承包经营者没有利益瓜葛, 从而维护了管理人员执法的公正性。

为了确保供货渠道的质价透明、合理, 学校食堂“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的市场比价原则, 除坚持按“供货合同”办事外, 还适时对其他学校的同类原材料购价进行考察, 并不定期的对市场同类原材料质价进行调研。发现问题, 立即纠正。在严格控制、监督原材料、饮食成品、半成品加工、供货渠道的同时, 规定食堂必须严格执行学校膳食科制定的“饮食核量计价标准, 不得减量提价。凡新增品种, 必须报膳食科核实价格, 避免刺激学生高消费。严禁各食堂利用调价机会变相涨价或“搭车涨价”。明确要求学生食堂经营利率必须控制在6%以内, 并按照饮食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了毛利率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中原材料一项不含煤、水、电费用、维修购置费用及人员工资, 以保证学生的伙食标准低于同类学校的消费水平。

三、规范管理、换位思考

学校多年来根据《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并结合学校的学校情况, 逐步完善各项程序化管理制度。严格对照“基本要求”中的各项指标, 从转变自身观念入手, 认真自查, 在总结中发现问题, 在管理体制方面敢于突破, 大胆变“保姆式管理”为“程序化管理”。同时, 重新修订了《膳食科规章制度汇编》, 从“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奖惩办法”、“岗位责任”、“安全管理”、“文明服务”、“食堂卫生”等七个方面近30项相关制度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制度。

学校食堂量化管理的基础是成本核算, 这是节能、降耗、增效的关键, 其核心就是岗位责任制。要把成本的控制落实到每一个人, 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建立起科学的自控、互控、监控等控制机制, 使成本控制工作有章可循, 收到实效。使学生成为节能、降耗、增效的直接受益者。这样, 承包经营者才真正无愧于心, 无愧于全校学生。

四、主动协调、化解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 最近几年来食堂副食原材料 (如蔬菜、肉、禽、蛋等) 价格都有了大幅度的上涨, 学校食堂都不同程度出现亏损, 学校为此付出几万元用以补偿。为了减轻食堂的经营负担, 学校在食堂实行“零租赁”, 还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 在反复慎重研讨的基础上有限制地分两步调整了部分食品价格, 调价幅度共计10%左右。此间学校多次召开食堂承包经营者会议, 使他们能顾全大局, 不计眼前利益, 保证饭菜质量不受影响, 与学校共度难关, 全力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 学校又积极与团委、学生科、学生会等部门协调, 采取与学生座谈, 及时公布市场蔬菜、粮油、肉、蛋等原料涨价走势分析及价格涨幅情况等多种形式, 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理解, 积极正确地化解了因部分价格调整而引起的矛盾。

五、以人为本、加强团结

为了做好食堂的人员稳定工作, 要求食堂加强业务技术、规章制度的培训, 特别是重视对新招聘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在一些食堂分别采取集中培训、集体生日联欢等形式, 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适应, 使新招聘的员工感受到汇入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食堂在管理中要“严字当头, 情在其中”, 充分体现出各项规章制度中的人文关怀和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思路。膳食科、食堂意识到, 管理是基础、管理出效益, 尽快完成粗放型管理向激励型管理的转换才能使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争创一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使学校的餐饮服务队伍逐步形成“团结、服务、创新”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膳食管理与学校和谐 篇2

一、正确定位学校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学校文化的打造非一日之功,它是学校历史的见证,是学校在成功与挫折中历练出来的永不消失的“遗传密码”。这个“密码”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或是否实施“绩效工资”等具体措施而动摇。一个学校,校长可以换了一个又一个,教师可以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是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是学校文化这个“根”却能根深蒂固,愈来愈让人感受到它强大的魅力和深远的感召力。

如何正确定位学校文化,让这种文化在师生心中扎根?这是学校领导需要回答的问题。一所学校,不论地处在城区还是乡村,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不论师生人数的多寡,也不论综合实力的大小,都应该能在学校历史中寻求到一种独树一帜的精神气质,一种永不磨灭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的独特学校文化。所以,正确定位学校文化,让这种文化在师生的心中扎根,就需要学校领导以科学衡量的方式,用睿智的眼光挖掘出学校历史中最能体现学校文化传统的灵魂———科学进取、成人成事、和谐统一的智慧之魂。这“魂”,正是学校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魂”。

二、树立全员教育理想,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理想是伟大与平庸的分野,理想使人与众不同。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色彩斑斓。不错,教育是一个需要执著地追求理想、不断地超越自我的事业。同样,学校文化也是一个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内的全体人员树立教育理想,并将在为达到这个教育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工作和学习中凝结出巨大的力量,提升起学校文化的卓越品位。

要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学校就应该树立起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教育目标,通过现代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推动素质教育和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宏伟教育理想,构建起学校文化的基本品位。也就是说,全员教育理想当是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教育实情,科学分析,精确判断,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律,探寻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树立起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追求,使学校文化的品位得以提升,形成一种高瞻远瞩又不脱离实际的文化氛围,并以此铸就学校的品牌优势,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学校文化。

三、坚持独特办学思想,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

独特的办学思想一直是优秀学校和卓越学校领导追求的目标。一个学校的特色往往通过学校分析利弊、大胆探索,寻求最佳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展现出来。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坚持独特的办学思想日益受到学校及领导的重视,也成为家长和学生择校的依据,并业已成为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改中对课程管理的放权,给学校创造了机会,也为学校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创造了条件。

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的学校:生源没有国家级重点中学优越,教师教学水平也达不到省级重点中学的水准,连学校规模还达不到地区级重点中学的要求,但就是这样的学校却找准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想———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身体素质好;教师先天素质不够理想,但积极肯干,进取心强;学校规模不大,但设施齐全。基于此,学校立足农村,努力打造学校文化。通过努力,将艺体类,特别是体育类人才托举得很高很高,走出了一条让人羡慕的艺体特色之路。所以,强调独特的办学思想,就是要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用别具一格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的发展,打造出和谐的学校文化,而不受其他因素(包括绩效工资的实施等)的影响。

四、大胆追求勇于超越,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文化滋养着一代代师生,也推进着学校乃至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都要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或许只是一句学校的标语,但是它饱含着育人的深情;或许只是一个老师的眼神,但是它有着无比的温存;或许只是学生一言一行,但是它是那样的自然和文明……

温家宝总理勉励青年说:“此时、此地、此身。”而对于学校、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要把握当下,从今做起。学校文化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二要立足本职,拒绝平庸。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寻求教育的智慧,追求不断发展着的学校文化,不求显赫与辉煌,但求平凡之中见真谛;三要勇于担当,奉献教育。担当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及家长、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温家宝语)的最好体现。

论学校管理新理念——“和谐” 篇3

关键词:学校管理 以师为镜 和谐

学校的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人是在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因素,做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关键。只有把人的管理视为全部管理工作的核心,才能建立和谐的学校关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这里,我要说,学校和则教育兴。

当领导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学校关系时,当领导主动与教师交流谈心、为老师服务时,我们的校园将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实践证明:建立和谐的学校关系既是领导工作的关键,又是工作的难点。学校和谐则校园兴,声誉好,发展快。反之,学校不和谐则校园衰,声誉差,发展慢。既然如此,那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学校关系呢?

一、搭建学校关系的桥梁——微笑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实践的结果也证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沟通,当领导和老师的情感特别融洽和谐时,教育的效果也特别有效。如果领导能充分利用交往的最佳契入点——笑,在领导与教师间架设起沟通之桥,让领导从老师眼里走进老师心里,那么,领导与教师间的和谐就已经开始了。

在许多“笑”的方法中,大都与“幽默”有缘。有幽默感的领导会自我解嘲,会转移冲突不硬碰硬,会运用智慧巧妙教化老师,所以幽默的领导通常是受欢迎的。运用幽默时,还有许多方面需考虑到:首先,领导平日就要培养开放豁达的胸襟。心境的开阔,不是临时一句幽默话就可以代替的。其次,接纳老师情绪,讲理而不专制。每个人都有情绪,老师自然也有,容许老师宣泄其情绪,但必须就事论事,讲理而不霸道,如此才能在心中存有幽默的根。第三,事后澄清与表白。幽默的应对,在哈哈一笑之余,避开了僵局和尴尬,但彼此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许对方并不确知,所以在事后适当场合,应该澄清与表白,说明自己的看法,也了解对方的意图,如此彼此感受才能正确传达。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而幽默感则是沟通的润滑剂。幽默感可以使沟通气氛融洽,信息的互动更流畅。

二、用心悦纳老师——宽容

管理是为了发展。老师作为成熟的个体,如同世间万物一样,势必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不足是正常的。尤其是现在的老师,面对的是急剧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对的是紧张沉重的工作生活,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心灵生活,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在这种情景下,领导要学会宽容,宽容老师的错误和过失,宽容老师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愉快的接纳老师,并且帮助他们长善救失。用宽容的心悦纳老师,宽容就是欣赏,你就会看到每一个老师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美丽。有宽容才有学校的和谐。

宽容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心态,也是一份情感;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为。领导者要思考宽容,学会宽容,用好宽容,让自己的心灵与宽容相容和谐,使它奔涌在我们的血液中;让我们的眼神闪动宽容,让我们的语言跳跃宽容,让我们的生命与宽容相伴。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另一位哲人的话:“你这糊涂的领导,在你呵斥下有钱梦龙,在你的冷眼里有魏书生,在你的讥笑里有孙云晓。”“只有高尚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对老师的爱好取宽容态度,才具有指导他们的能力。”

三、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以师为镜

领导与老师的关系,历来是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是领导与老师双方心灵的交流,生命的互动,领导和老师双方都用各自的言行、情感和品性影响对方。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的那样:“当领导的人不仅仅是领导,他同时也是老师。”“以师为镜”,这是我在探索学校管理时感到的最好的一种方法。

“以师为镜”,就是把自己交给老师,让老师“面刺”领导。这需要领导有相当的勇气、胆量和自信。与其在背后被老师说,与其在调走后让老师议,不如在今天就听听老师的意见,长善救失,益于双方。我们在提倡领导做老师“良师益友”的同时,也应大力倡导老师做领导的“良生益友”。

而在传统评价机制下,老师的群体虽大,却历来是弱势。他们的生命体验、情感态度和人格个性,从来都是被置于领导的眼光之下。而领导则高高在上,套着虚幻的光环。在这种假的死的管理中,一方面老师主体被弱化到最小,一方面领导被虚化到模糊,活生生的人开始变形扭曲,直到最后被异化。畸形的管理终于酿成可怕的恶果。我们在反思畸形管理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健康活泼的新管理。若能在“以师为镜”的同时,辅之“以己为镜”,尽力使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势必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大好局面。

既能为老师服务,又能向老师学习,领导与老师互动,“教学相长”。我们相信,这样的新管理的学校一定是和谐的,一定是成功的。因为在这里,领导与老师共同创造壮美的人生,共同经历生命的体验。这不就是管理的本质吗?所以我们说:和谐是一种极致,和谐是一种力量,和谐是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潘志敏.管理更多是引领.2006,6.http://www.kkfb.cn/Article/1405.html

[2]李青云,管宗珍.“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中国教育报》.2006,2.

以和谐管理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篇4

躬亲示范,优于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会、一个家庭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学校也不例外。阳山县南阳中学现已是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学校,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制度。然而,单纯有管理制度是不能管理好一个学校的,它除了必要的制度管理外,更需要的是人性化管理,需要校长的躬亲示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的躬亲示范,有时候优于制度的强制管理。

在2006年秋季学期,由于我们学校是整个阳山县唯一一所设备比较好,师资队伍较强的高中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全县各乡镇,住宿的学生超过80%。为了搞好内宿生的管理,学校决定要求班主任每星期晚上巡视宿舍三晚以上。由于学校并没有教师宿舍,教职工都是外宿,学校想增加宿舍管理员,但经费又不允许,只能由班主任参与协助管理。当时,很多班主任都持反对意见。这时作为校长我也很为难,不要求班主任这样做吧,内宿生难以管理;如果实行班主任巡视制度又确实对班主任们不公平;采用经济补贴吧,学校经费不允许,学校的决定很难推行。开始实行几天,只有少数几个班主任执行,而且都是流于形式,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毅然在会上宣布:我和班主任一起参与到巡视内宿生工作(除出差、开会等情况外)。是夜,我带头到宿舍巡视,当初一些班主任还持怀疑态度,看到我连续几天晚上都是如此,很多班主任就都自觉执行了学校决定。怨言少了,内宿生管理秩序井然,现在已成为班主任习惯性工作。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一个校长要管理好学校,躬亲示范,起带头作用是多么重要。管理好一个学校,单靠制度是不行的,更需要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这就像俗语说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培“优”扶“熟”,情予留才

一个学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于学校而言,没有教育教学的科研教改,也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在贫困的山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很多教师都是从乡镇中的年轻教师调来的,教学功底较弱,需要开展科研创新,才能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激发科研的气氛,作为校长的我亲自担任2006年7月在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重点课题科研项目“三结合对高中学困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CEI04017—0498)的课题研究,撰写了《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课运用投影进行图表概念教学的体会》《浅谈帮助学生攻破实验大关的做法》《多媒体与山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创建和谐校园环境,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论文。在本人的带领下,学校的教研课题现有国家级4个,省市课题 8个。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名师的培养、推出力度,推荐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名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推动他们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学校为每一位新教师选定一名骨干教师做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等方面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手把手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和交流,开阔教育教学视野;聘请教育专家到学校讲学,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奠定必要基础;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和各种专项培训;通过培训、竞赛、考核、观摩和科研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积极性,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升。

阳山县教师的收入与珠三角地区教师的收入差距颇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些教师素质提高了,“羽翼丰满”就想“东南飞”;一些从外省聘请的大学生,当他们业务逐渐精湛后,也欲振翅高飞。面对种种情况,学校采用了情以留才的方法:坚决要走的,我们不强留,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一些想走又没走的,学校领导在生活、荣誉等方面多关心他们,重用他们,在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让他们感到了学校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有成就感。

上一篇:周末生活下一篇:传出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