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2024-07-13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精选十篇)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篇1

现就笔者几年来对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技术的考察学习以及现场施工一些体会作一介绍。

1 严格控制砌块砌筑前的质量

(1) 砌块出厂时, 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8239-1997有关款项要求检验产品和进行验收, 严格控制块体强度等级、抗渗性及相对含水率。

(2) 运到施工现场要按规格、类型堆放整齐, 要有防雨、排水措施。

(3) 砌块在砌筑前不得受湿或浇水, 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 砌块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和龄期不足一个月时, 不能砌筑上墙, 在承重中严禁使用断裂砌块, 并不得与粘土砖或其它材质的砌块混合砌筑。

2 改革砌筑工具及操作程序

经参观考察的施工现场, 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实心粘土砖砌筑工具及程序。空心砌块水平肋面仅3cm左右, 立缝高19cm, 使用大铲太笨, 角度不合适, 根本就抹不好砂浆, 而且还浪费砂浆, 我认为必须改革工具。利用直把柳叶铲或瓦刀不论是刮砌块水平缝还是19cm碰头灰立缝, 使用灵活方便, 灰浆饱满;检查工具用lm长的水平尺, 该水平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气泡, 只要立着往墙上一靠就可以看出砌块砌得是否水平。

改进砌筑顺序, 提高工作效率。先把往上砌的三四块砌块直立在墙顶上沿内外缘铺抹两条灰浆 (即面肋处的水平浆) , 再用柳叶铲或瓦刀把灰浆刮到直立的三四块砌块的端面内外缘, 最后放下工具, 抓起砌块, 顺序地将已刮好碰头灰的砌块砌到墙上。用这种操作顺序砌筑, 可减少更换工具时间, 砌筑速度可太加快, 从而提高工效。

3 严格把握砌块砌筑中操作技术要点

3.1 砌块砌筑操作要点

砌筑施工时, 砌块应底面朝上砌筑 (反砌) , 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砌筑, 内外墙应同时砌筑, 纵横墙交错搭接, 对孔错缝搭砌, 个别情况下无法对孔砌筑时, 可错孔砌筑, 但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cm, 如不能保证时, 在灰缝中应设拉结钢筋;砌体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0如留斜槎确有困难时, 除转角处外, 也可砌成直槎, 但必须采用拉结网片或其他措施, 以保证连接牢靠;砌体的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严禁用水冲灌缝。

3.2 砌块墙体结构要求

砌筑内外墙砂浆, 应采用低于50号细砂混合砂浆, 细砂浆能保证合易性和粘结度, 这主要考虑为刮好立缝碰头灰, 否则若采用中粗砂, 合易性很差, 立缝碰头灰很难刮上;每砌3皮砌块高, 转角处和丁字、十字墙交叉连接处配一层钢筋网片, 墙厚15cm时设2Ф4冷拔低碳钢丝点焊;墙厚15cm时设3Ф冷拔低碳钢丝点焊;杠架结构与柱筋连接;承重墙体设底圈梁, ±0.00, 以上每层楼板下砌U型砌块配筋灌注混凝土暗圈梁;为防止窗下裂缝, 在窗台下一皮砌块采用u型砌块朝上砌筑, 内配2Ф12筋, 空心用C15混凝土灌注捣实加以补强。此方法既不改变也不影响清水墙造形, 其补强作用也不小于60mm厚混凝土板带。

门窗安装砌筑方法:在砌筑固定门窗上下坎码头处采用u型砌块, 门窗上下码头砌在u型块口内, 用砌筑砂浆或C15的混凝土固定灌牢, 门框两外侧中间钉上木砖砌在u型块中用砂浆或C15混凝土灌牢。

3.3 芯术施工要点

(1) 浇注时应在砌完一个楼层高度后, 且砌体砂浆强度达到一定强度 (大干1.0MPa) 后方可施工。

(2) 要浇注的竖孔必须保持干净, 竖向贯通, 有竖向钢筋的底部要预留清扫孔。

(3) 每次浇注的最大高度为1.6, 浇注后宜用小直径 (小于30mm) 振捣捧振捣;初振后待多余的水份被块体吸收后, 进行再振捣。

(4) 当浇注时间间隔大干1小时, 应要浇注的最上皮砌块顶部以下30~40mm处留施工缝。

(5) 注芯混凝土必须加水搅拌至初凝前1.5小时内浇注完毕。

(6) 芯柱施工中应设专人检查注芯混凝土的灌入量, 认可之后方可继续施工。

(7) 芯柱通过楼面处, 楼板端都应留出缺口, 或采用现浇板带, 以保证柱上下连成整体。

(8) 芯柱应与圈梁连成整体, 应先浇注芯柱部分的注芯混凝土或混凝土。

3.4 严禁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篇2

摘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最近几年国内发展起来的楼盖结构新技术,它是在实心楼盖的基础上在其内部按照一定规则放置一定数量的高强薄壁管,用高强薄壁管来取代部分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是继普通梁板、密助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搂盖之后开发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新结构体系。

关键词:空心楼板;原理;施工

一 技术设计原理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设计原理是:在现浇板中放置芯管,沿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就变成了“工”字形截面。垂直于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变成了平面外有联系的“工工”字形截面,这种“工”字型截面和“工工”字形截面的承载能力与等量的实心板相同。由于“工”字形截面减轻了自重,故板的`配筋比等厚的实心板要少,同时也减轻了柱和基础的荷载,现浇空心板方案比实心方案的综合造价要节省5%~20%左右。该芯管简称为GZ组合高分子新型材料,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模抗浮加固。芯管(简称GZ)具有强度高、壁薄.质轻、不燃、成孔规范、安装施工简便、对钢筋无锈蚀等特点,是国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技术。芯管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无梁空心楼盖施工工艺为新工艺,施工过程中不可遇见性问题较难掌握,尤其是芯管加固技术难度大。

二 施工技术措施

抑制芯管上浮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管抗浮加周。存在几个不利因素:楼盖厚度较大,分别为250mm、300mm.芯管底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芯管直径较大,分别为150mm,200mm,密度小,极易上浮,采用商品混凝士,水灰比较大,对芯管上浮力作用明显。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芯管必然受到很大的浮力,存在着上浮的危险。流态混凝土与芯管的密度差异以及在振捣器作用下,混凝土中骨料下沉与芯管上移是导致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未凝固前,芯管上浮客观存在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芯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主要采用模板支撑体系加固芯管,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并严格控制混凝士的振捣方式等综合措施来平衡流态混凝土中芯管的上浮力,控制芯管上浮并确保顺利泵送和浇注。

(一)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1 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的成型是由具有可塑性到失去可塑性,从流态逐步变化为固态混凝土并具有强度和硬度的过程。在流体混凝土中,芯管要排出混凝土体积,芯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上浮力,另外,处于流动状态的混凝土,振捣时骨料下沉,容易沉积在芯管底部,造成芯管受挤压上浮而无法回落。随着混凝土失去塑性,强度增长,混凝土固化,芯管最终被嵌固混凝土内部,形成稳定的空心楼盖结构。

2 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勘验发现:初次浇注时由于经验不足,芯管仅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结果芯管上浮严重超标,说明芯管受到的上浮力很大,能把板底钢筋拉上来.单靠板内钢筋加固芯管不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按照常规方式浇注.靠近梁边部位芯管上浮幅度较小,板中上浮幅度较大,说明粱内混凝土及钢筋对芯管上浮起到阻碍或约束作用,每次混凝土摊铺厚度为整个板厚时,板底部混凝土不易振实,芯管容易上浮,说明板浇注应分层成型。还发现一旦某振点出现过振情况,则芯管也会上浮,说明操作工人振捣控制也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芯管固定不牢固是造成芯管上浮的最主要因素,混凝土浇注顺序不当,每次摊铺厚度过大,操作工人振捣方式不对也是造成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 (二)芯管抗浮加固措施

1 模板支撑系统

先固定板底钢筋.板底筋作为芯管连接的中间环节,铺设完板底钢筋后,在板底模板上钻眼.间距不大于1米,梅花形布置,对应模板钻眼位置,在支撑架体上焊接短钢筋.穿8#铁丝将板底钢筋与架体短钢筋拉接。为防止钢筋网片反弹回松,在拧紧8#铁丝的同时先施加一个应力,并用暗劲拧紧。安放芯管时,芯管与底部钢筋之间用12#铁丝间距200ram绑扎拉接,并用中8钢筋间距400垫撑。最后在距离芯管两端1/4长度处加绑抗浮合金绳,一端绑扎芯管,一端穿过模板,锚拉于架体系短钢筋上.使芯管与下部的支撑体系连接成整体。此外在绑扎板面筋时.将板面筋与梁箍筋用双股扎丝绑扎,增加另一道抗浮保险系数。

2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

先浇注梁,再浇注板,由板四周逐步向板跨中延伸。板中混凝土浇注顺序应沿芯管纵轴线单向进行,不宜沿垂直芯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注。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泵管下料时,冲击力较大,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将芯管挤倒,利用混凝土的自流性,采用混凝土斜向挤混凝土的方式推行前进,避免泵管内的混凝土直接冲击芯管,造成芯管移位。

3 混凝土振捣控制

粱内混凝土用50mm振动棒振捣。板内混凝土分2次浇注:第1次浇至板肋2/3处,用3 Omm振动棒仔细振实,振点间距25cm。第2次浇至设计高程,用振动棒振实后,用平板振动器沿芯管纵横向振平。每个振点时间控制在3 s左右,不可久置于同一地方振动,否则混凝土会挤入芯管底部,导致局部芯管上浮,更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芯管进行振捣,以免振破芯管。

(三)材料易损坏其有效防止、补救办法

薄壁管在装卸,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吊运安装时,用专用吊篮吊运.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薄壁管进行吊运。吊至安全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

薄壁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临时应急补救方法是:如小面积破损用湿水泥袋粘贴其上。如大面积破损应先用湿麻袋填充,再用编制袋包好,如管端损坏用编制袋包好后用1 2号铁丝扭紧。

安装固定薄壁管施工过程,应在管顶随铺垫木作保护,不允许直接踩踏薄壁管。

浇筑混凝土时,在薄壁管上架空安装、铺设浇灌道,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GBF管。

(四)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开工伊始,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科技质量处、项目经理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对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攻关,研究施工工艺,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中强化落实。对芯管加固情况,施工浇注顺序指挥,混凝土的振捣,逐级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个成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关键环节责任到人,保证施工有条不素。

三 效果及结论

浅谈混凝土空心砖施工 篇3

【关键词】空心砖;施工;质量;流程

前言

南五区三元采出液处理试验站及系统工程的房屋基本为空心砖砌筑,在施工过程中对其材料的准备、操作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摸索出一些施工经验,仅供参考。

1、施工准备阶段

为了加强施工协调性,提高生产速度,保证质量减少消耗,工程要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前的工作。

1.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1.2水泥:品种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准用证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1.3砂:宜采用中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7.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1.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5掺合料:

a)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b)其他掺合料:电石膏、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1.6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操作工艺

2.1拌制砂浆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手推车上料,磅称计量。材料运输主要采用井字架作垂直运输,人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1)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

(2)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

2.2组砌方法

(1)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2)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均应错缝搭接,所有填充墙在互相连接、转角处及与砼墙连接处应沿墙高设置2¢6@600通长拉结筋。

(3)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2.3砖墙砌筑

施工顺序: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

(1)排砖撂底(干摆砖样):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核对门窗间隔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2)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3)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并應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

(4)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层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刮除。

(6)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m以内者,每边放2块,高度在2~3m者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歧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门窗过梁当洞口L0<800时,用钢筋砖过梁,当L0≥800时,用预制钢筋砼过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当支承长度不足时,应按过梁与柱、墙直接连接处理。当门窗洞边无砖墩搁置过梁时,采用在相应洞顶位置的砼墙、柱上予埋铁件或插筋,以便和过梁中的钢筋焊接。

安装过梁基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坐浆饱满;如坐浆厚度超过200mm时,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伸入两端的支承长度应一致。

(8)填充墙墙高≥4米时,190墙,填充墙墙高≥3米时,应在墙中部或门洞上口标高处设置一道120厚的现浇钢筋砼配筋带,其两端钢筋与柱或抗震墙预留的拉筋搭接,洞口处之截面高度及配筋应按过梁要求。具体做法详见建筑设计说明。

(9)填充墙体与梁板交接的顶砖用实心小砌块,并斜砌顶紧。

(10)空心砌块门窗洞边200mm内的砌体应采用不低于M5的砌筑砂浆或C15细石砼填实砌块的孔洞。窗台处用盲孔砌块砌筑并加设钢筋砼窗台板,且铺设2Φ6钢筋。门窗顶如有砌体,应加设过梁,过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配筋及规格详见设计具体要求。具体做法详见附图大样。

(11)砖墙砌筑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其节点和构造还应满足深圳《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技术规程》(SJG—1997)的要求。

3、质量控制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3)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1.0k;

(4)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小于0.75k。

(5)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少于20%。

(6)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的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结论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篇4

1 现浇混凝土箱式空心楼板施工

1.1 施工工艺流程

搭没梁、板模板支撑系统一安装梁、板模板一模板上放线, 对箱体及预埋水电线管盒等定位一梁底层钢筋、勒钢筋安装, 预埋水电线管及竖向穿板套管→底层梁肋钢筋验收→安装箱体→安装面层抗裂钢筋→抗浮固定→搭设施工架空便道→薄壁箱体安装隐蔽验收并记录→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浇筑, 随浇筑随修补调整箱体、钢筋一养护楼盖混凝土, 达到强度要求后拆模。

1.2 施工难点及主要措施

这种新出的楼板混凝土建筑方法, 其主要施工方法就是在楼板内安装一个箱体再进行浇筑,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减轻楼板的重量, 还节省了成本。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流体状的混凝土密度比箱体的密度要大很多, 所以在对箱体进行浇筑时很容易就会出现上浮的情况, 在建筑中如何控制箱体是面临的一个困难点。在建筑中, 流体的混凝土因为密度大, 重量会自主的向下沉, 但是箱体因为密度比混凝土小很多会不自主的向上飘, 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箱体会上浮的主要原因, 那么在施工中针对这一现象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控制:可以采取具有支撑体系的模板对箱体进行固定, 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顺序和厚度, 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在进行振捣时的方法, 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上进行控制, 进而对箱体上浮情况进行掌控。

1.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3.1 模板支模体系

(1) 根据楼盖的总厚度, 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作恒载取值, 进行竖向和侧向稳定计算, 设计模板、龙骨与支撑, 立杆间距取值为900mm。模板下木方间距取150mm。

(2) 立管应尽量采用通长杆, 端部扣件至杆件的边缘不得少于十毫米。模板按照设计要求板跨中按3/1000起拱。且不小于二十毫米, 混凝土需达百分百的设计强度时, 方可拆除模板。

1.3.2 划线定位

将轴线位置和标高从设定的控制点引测到施工层, 在底模板上进行梁、勒、及箱体位置线, 以便埋设箱体及管线安装。

1.4 箱体安装固定

在施工中安置箱体时, 要对安置箱体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 放置在箱体空心上下板之间的混凝土要注意掌握其合理的厚度。

1.4.1 绑扎完地板下边以及底板上暗梁的钢筋后, 要对箱体的

位置进行固定。在摆放箱体的时候也是有固定要求的, 要根据底部模板所摆放的部位从梁的两边慢慢的向中间的地方推进, 箱体和其两边的墙以及梁要保留出充足的距离, 一定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摆放, 同时, 固定箱体。

1.4.2 箱体下面需要加上一块50mm×75mm的水泥块, 这样既

能起到固定箱体的作用, 还能让箱体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 这样混凝土就能够更坚固耐用。有时箱体会出现上浮的情况, 解决的办法是对箱体与钢筋之间加上50mm×40mm的水泥砂块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 并且对其还要用细钢筋扎起来, 这要砂块就不会移动。

1.4.3 两个箱体间要保持一百五十毫米的距离, 这样能够避免

箱体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移动, 在箱体的两侧用细钢筋分别扎五十毫米乘五十毫米乘十毫米的水泥砂块。

1.5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段按后浇带划分, 砼的浇筑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平行推进。

1.5.1 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空鼓、麻面等现象, 模板和箱体不能

大量吸收水份, 所以在对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和箱体充分进行湿润。

1.5.2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用两次完成, 第一次进行浇筑

时浇至模板肋骨一半的地方, 使用直径在三十毫米的振动棒进行振捣, 震点间距0.25米, 进行第二次浇筑要浇至板顶标准高处, 经过振动棒进行振实后, 再使用平板振动设备竖直方向和平面方向进行振平;梁内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 要使用五十毫米的振棒进行振捣, 而且对梁内的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浇筑时, 要在第一次浇筑后混凝土初次凝结之前开展。

1.5.3 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施工需要同时进行的, 如布料与振捣。

且每肋均要振捣密实, 砼施工先梁后板, 震动棒采用直径30mm的小棒和50mm棒配合浇捣, 同时在振捣时, 要振捣充分均匀, 不能振捣箱体, 且要确保箱体底被充填饱满, 砼浇筑不设施工缝。浇筑时可以通过箱体中心的圆孔观察箱体下部砼是否振捣密实;并利用圆孔在浇筑时, 箱体下部混凝土排气, 浇筑完成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

2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2.1 混凝土的施工的过程中, 添加其他成分的材料, 并加入适当

的水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效果, 并对混凝土的塑性成形有很大的帮助, 使混凝土流动性增强并有另一种更好的状态。有序的施工步骤,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施工, 热量不聚集就不会导致变形的情况出现, 要加入排除热量的管道, 减少温度的差异, 这样温度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 使得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楼板冷却效果加强, 浇灌砼前必须先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情况, 施工完成后用草席或者别的材料进行遮挡, 并不时的加水, 特别是在冬天必须保持温度, 帮助混凝土形成过程中安全过冬, 这样才能达到混凝土成形时最好的条件。

2.2 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 在施工中应通过观察

和比较, 系统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 进行伸缩缝的空间预留;提升水泥土的状态, 灰和水的比率增加, 少用水泥;控制配筋率, 掌握伸缩缝的位置分布, 要平均, 杜绝裂缝的集中出现, 重视养护作用, 不可随心减少养护时间;可使用外加剂来提升保护效果;另一方面, 施工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裂缝, 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和综合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提高工程设施的质量和人员安全。

2.3 在振捣混凝土之后, 要在12个小时内, 对浇筑后的混凝土

加覆盖膜, 同时进行浇水养护。当温度在一般情况时, 拆模的压力要在1.2MPA以上, 在浇筑的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的状态下, 拆模的压力必须要在4MPA时才可以。在进行拆模时, 要保护好混凝土不会形成裂缝, 不掉角、不粘膜, 如果发现破损现象, 要立刻进行补救措施。拆完加覆的盖膜之后, 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 养护的时间不能短于七天, 喷水的次数要根据混凝土的湿度来决定, 以混凝土一直在湿润的情况下为标准。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 随之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也蒸蒸日上, 各地的建筑物都在大规模的建设中, 那么在我国建筑业发展如此迅速的背后, 建筑物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吗。我国最基础性的建设就是建筑物的建设, 人民的生活直接受到建筑物品质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十分重视我国建筑物的品质问题。在我国建筑物中, 因为混凝土本身的特点, 被大量的使用到建筑中, 混凝土在结构性能和持久性能上比着其他产品都具有良好的优越性, 在运用到建筑中混凝土的使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章将在混凝土箱式空心楼板建筑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为我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贡献一份力量。

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管窥 篇5

1.身份证号码:330625196411083319;2.身份证号码:330625196204191755

摘要: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决定整个施工的质量。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精心选材,切实掌握这一施工技术,以最大化的确保工程质量,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最大化的确保工程高效及时交付业主使用。文章从简直施工的各个环节探讨了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

1.前言

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许多的建筑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建筑行业建设中,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新型施工材料。空心砌块的应用已经逐步成熟,空心砌块通常是采用混凝土或者粉煤灰等作为主要材料,进行砖块的预制加工,从而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来。

2.砌块墙体的排列

2.1砌块排列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的墙体砌块排列图需要满足下列原则:

(1)尽量做到孔对孔、肋对肋的排列,以提高砌块墙体的整体性和良好的受力状态。

(2)利用尽量少的块型,探索出排列的规律,使管理、操作人员易于掌握、检查,并有利于减少砌块生产厂模具品种和产品运输、堆放的工作量。

2.2砌块排列要求

因砌块规格尺寸是以 100mm 为模数。首先,建筑物各部位平面尺寸,包括层高应为 100mm 的模数,而且应尽量是偶数(这里指的是200mm、400mm、600mm……)。其次,建筑物的构配件尺寸,如门窗、过梁、圈梁、构造柱、阳台梁、现浇板等,要在设计、图纸会审中确定。如以 100mm为模数,主砌块为主,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有 4 种排列:

L/K1=α(1)

L/K1=α+K2(2)

L/K1=α+K3(3)

L/K1=α+K4(4)

式中:L――墙体长度;

K1――390mm×190mm×190mm主砌块;

K2――190mm×190mm×190mm辅助块;

K3――900mm×190mm×190mm辅助块;

K4――390mm×190mm×190mm辅助块;

α――对某一长度的墙体来说是常数。

式(1)、(3)排列实际上是一致的,也是最理想的组合,所以,要求模数是偶数。

式(2)排列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式中所列;另一种如不以 K1为主砌块的排列,也可能是 α·K2 的排列,但其砌筑时,第 1 皮全是 K2,第 2 皮就没有办法做到孔对孔了。K4 放置部位应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不宜将 K4 置于墙体两端,否则难以做到孔对孔、肋对肋;

(2)应避免放在砌体易开裂部位,如窗台下两侧;

(3)如无法排列时,宜放在允许错开的部位,如窗台下中间部位。

式(4)应改为 L/K1=(α-1)+K2+K3 或(L-L1)/K1=α+K1+K4=αK1+500。

总之,不管如何调整,都应该使砌块肋不对肋,孔不对孔(以下称为“禁区”)的长度尽量缩短,且不应该出现在芯柱部位或易裂部位。“禁区”有时需要适当错开,以免受温度等因素影响时,墙体沿灰缝产生裂缝。

2.3砌块排列中应注意事项

(1)根据砌体规范要求,对砌体长度小于或等于 500mm 的墙体,不且留马牙槎。

(2)排列时,门窗上口及窗下口两侧,宜尽量放置 K1 块。如为木门窗框,其两侧上下宜留 U形块,以利于框 100mm 长锚固端伸入固定。

(3)如“禁区”长度超过 500mm,应在水平灰缝中增加钢筋网片,以增强砌体整体性。

(4)从层高来讲,除去圈梁后,宜为偶数。如为奇数,绘制砌块排列图时,一是将 K4 平放;二是圈梁高度增加 100mm 厚素混凝土。前者方法不妥,后者会增加造价。

3.砌块施工前准备

在砌块施工前按照工程质量要求进行准备是必要的,尤其是材料的准备,必须符合施工标准。在进行混凝土空心砌块墙施工之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材料准备;技术准备以及对材料质量保障等方面,这些准备工作实施的质量对施工效果影响巨大,因此,施工人员对其细致掌握并科学实施是极为重要的。

3.1材料准备

(1)绘制出砌块的排列图后,将砌块的类型、规格做一个初步的统计,并计划出所需求的数量。根据砌块总量表所列明的各型号规格的比例进行配套分批分次的进场。材料的质量、规格要求等应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

(2)進场水泥必须进行二次检测,只有初试结果达标后方能投入使用,并且还要对进场的水泥进行强度检验,测试其是否达到28d 的强度要求。所有材料,包括工程用到的砂和砌块等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场,并在进场之后进行二次检验,只有完全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给予通过。

3.2技术准备

(1)在绘制砌块的排列图之前,要详细的了解该项工程的构造、标高,具体做法可参照设计图和会审记录等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

(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评定标准。

(3)施工现场准备:合理安排现场设施,存放砌块材料的场地应具备相应防水措施,并且排水顺畅;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进度,确定所需设备、机具,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技术

4.1实行组砌的方法

在砌筑砖墙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砌块上下的细缝都应交错开来,内外结合同时施工,对材料的供应要到位,保证能提供足够的砂浆。对于砌筑过程中出现的灰缝宽度,一般控制在 8~12mm 之间,该项工程中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均为 10 mm;施工中遇到转角和交接的地方时,应当由两名施工人员按照砌筑要求同时进行施工,对于这些特殊的节点应当沿墙体的高度采用规格为 2Φ6 @ 600 的拉结筋进行稳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砌筑的过程中遇到不能同时进行施工,但是又必须临时空出的地方的情况,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先将它砌成一个斜槎的形状,并且在该位置采用同一规格的拉结筋进行固定,该项工程中使用的是直径为 6mm 的钢筋,并且每隔 12 cm 厚的墙体放置一根,每个边都应当达到至少为 50cm 长,在钢筋的末端应设置 90°的弯钩;对于一些隔墙和填充墙需要在其顶面和上方进行接触的地方要保证斜砌挤紧。

4.2实行砖墙砌筑的方法

干摆砖样:对于排砖的方位以及顺序也有相关要求,像外墙进行第一匹砖撂底的时候,横向方位的墙体应当摆出丁字形的砖样,纵向方位的墙体择要排顺砖。摆砖的时候要注意间隔的尺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砖体规格:选择质优的砖体,对砖体的表面是否出现弯曲、裂纹和损坏的现象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砖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棱角整齐且每块砖的规格都应相同,不能选用与规格相差甚远的砖体;盘角操作:在砌墙之前先要做好盘角工作,对于盘角的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当给予及时的校正,每完成一次盘角砌筑的操作都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待到平整和垂直度达标后再进行随后的挂线砌墙工作;挂线:挂线的多少取决于砌筑的厚度,一般来说,单面挂线适用于厚度仅达到一砖厚或者还不到一砖的厚度;双层挂线则适用于砌筑厚不小于一砖半的厚度。若墙体较长,且同时施工的时候采用的是同一根线,就需要设置几个支线点;保证小线紧绷平直,只有这样才能在砌筑的时候保证水平缝均匀一致;砌筑方法:砌筑通常有两种做法,其一是挤浆法,其二为三一砌砖法。该项工程中用到的就是三一砌砖法,它的具体操作要领是的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就是所谓的三个“一”,注意,完成挤揉的操作后应立即将多余的砂浆刮去;预埋木砖的操作:木砖在进行埋设之前应当给予一个防腐的处理过程,埋设木砖的时候要注意将较大的一头留在洞外,将较小的一头埋设进去。开始埋设木砖的时候应当先从洞口的上下处开始操作,逐渐均匀的埋设中间部位。

5.结论

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用来做承重,而且主要作为多层住宅建筑的承重墙体材料。就此范围,我们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从而为更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创造可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春晓.分析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J].门窗,2013(2),93-94.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篇6

关键词:静压桩,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技术

1 静压桩施工工艺

1.1 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

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桩机就位→起吊预制桩→稳桩→压桩→接桩→送桩→检查验收→转移桩机。

1.2 静压桩施工准备

施工前, 场地要达到“三通一平”要求, 使施工桩机设备能顺利进入施工现场;熟悉施工图纸, 参加设计图会审, 做好施工放线工作。编好桩位号和压桩行走路线程序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现场清理地下空间障碍物工作, 如旧建筑物的基础防空洞、地下管线等;边桩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大于4米以上, 压桩区域内的场地边桩轴线外5米范围用压路机压实;为做好静压桩施工控制, 必须备足必要的测量仪器。

1.3 静压桩质量控制

静压桩沉桩时, 压桩的压力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 通过对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和标准贯入试验N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 选择好压桩机械设备;根据地质条件,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 压桩机应按定额总重量配制压重, 压机的重量 (不含静压桩机大履和小履重量) 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油压表必须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鉴定, 并有鉴定合格证;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按设计标高, 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 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粘性土, 中密以上粉土、砂土土层时, 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 桩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 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静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 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 但未达到设计标高时, 宜保持稳压1~2分钟, 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静压桩施工过程中, 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 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 除机械故障处, 不得停止沉桩施工;压桩过程中, 应检查压力、桩的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压桩施工结束后, 应做桩身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和小应变检查桩身质量;沉桩质量控制。沉桩前, 应清除周边和地下障碍物, 平整场地, 桩机移动范围内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桩机运行和机架垂直度的要求;沉桩顺序一般采用先深后浅, 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前进, 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送桩结束后, 应及时用碎石或黄砂回填密实;压桩过程中, 不能随意中止, 如因操作必须, 停歇时间要短。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严禁中途停压造成沉桩困难。

2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材料:砖、水泥 (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砂 (宜采用中砂, 配制强度等级芏M7.5时) 、水、掺合料 (石灰膏、电石膏、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其他材料 (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

2.2 操作工艺

拌制砂浆:砂浆采用机械拌合, 手推车上料, 磅称计量。材料运输主要采用井字架作垂直运输, 人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 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 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 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 不得少于1.5min;砂浆应随拌随用, 水泥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

组砌方法: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 内外搭砌, 灰缝平直, 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 但不应小于8mm, 也不应大于12mm;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均应错缝搭接, 所有填充墙在互相连接、转角处及与砼墙连接处应沿墙高设置2¢6@600通长拉结筋。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地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并加设拉结筋, 拉结筋的数量按每12cm墙厚原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 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 每边均不应小于50cm, 末端应有90°弯钩。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砖墙砌筑:施工顺序: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

排砖撂底 (干摆砖样) :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 横墙应排丁砖, 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 核对门窗间隔间墙、附墙柱 (垛) 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 如若不合模数时, 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 (垛) 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 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 并应及时进行吊靠, 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 控制好灰缝大小, 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 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

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 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 必须双层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 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 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 使水平缝均匀一致, 平直通顺。

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 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 砌筑操作过程中, 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 如发现有偏差, 应随时纠正, 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刮除。

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 预埋时小头在外, 大头在内, 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m以内者, 每边放2块, 高度在2~3m者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歧砖处开始, 中间均匀分布。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 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过梁当洞口L0<800时, 用钢筋砖过梁, 当L0≥800时, 用预制钢筋砼过梁, 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当支承长度不足时, 应按过梁与柱、墙直接连接处理。当门窗洞边无砖墩搁置过梁时, 采用在相应洞顶位置的砼墙、柱上予埋铁件或插筋, 以便和过梁中的钢筋焊接。安装过梁基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坐浆饱满;如坐浆厚度超过200mm时, 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 过梁伸入两端的支承长度应一致。

填充墙墙高≥4米时, 190墙, 填充墙墙高≥3米时, 应在墙中部或门洞上口标高处设置一道120厚的现浇钢筋砼配筋带, 其两端钢筋与柱或抗震墙预留的拉筋搭接, 洞口处之截面高度及配筋应按过梁要求。具体做法详见建筑设计说明;填充墙体与梁板交接的顶砖用实心小砌块, 并斜砌顶紧。

空心砌块门窗洞边200mm内的砌体应采用不低于M5的砌筑砂浆或C15细石砼填实砌块的孔洞。窗台处用盲孔砌块砌筑并加设钢筋砼窗台板, 且铺设2Φ6钢筋。门窗顶如有砌体, 应加设过梁, 过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过梁配筋及规格详见设计具体要求。具体做法详见附图大样。

砖墙砌筑除满足设计要求外, 其节点和构造还应满足深圳《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技术规程》 (SJG-1997) 的要求。空心砌块门窗洞边200mm内的砌体应采用不低于M5的砌筑砂浆或C15细石砼填实砌块的孔洞。窗台处用盲孔砌块砌筑并加设钢筋砼窗台板, 且铺设2Φ6钢筋。门窗顶如有砌体, 应加设过梁, 过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过梁配筋及规格详见设计具体要求。

2.3 质量标准: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篇7

1 混凝土空心砖砌体的施工工艺

1.1 材料的准备

主要材料为砖、水泥、砂、水、掺合料 (石灰膏、电石膏、粉煤灰等) 、其他材料如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 各种施工用料均应为合格产品并符合设计要求。

1.2 操作工艺简述

1.2.1 拌制砂浆砂浆采用机械拌合, 手推车上料, 磅称计量。

1.2.2 组砌方法

(1) 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 内外搭砌, 灰缝平直, 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 但不应小于8mm, 也不应大于12mm。 (2)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均应错缝搭接, 所有填充墙在互相连接、转角处及与砼墙连接处应沿墙高设置2¢6@600通长拉结筋。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地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并加设拉结筋, 拉结筋的数量按每12cm墙厚原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 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 每边均不应小于50cm, 末端应有90°弯钩。 (3) 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1.2.3 砖墙砌筑

施工顺序: (1) 排砖撂底 (干摆砖样) :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 横墙应排丁砖, 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 核对门窗间隔间墙、附墙柱 (垛) 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 如若不合模数时, 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 (垛) 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2) 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3) 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 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 并应及时进行吊靠, 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 控制好灰缝大小, 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 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 (4) 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 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 必须双层挂线。如果长墙几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 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 使水平缝均匀一致, 平直通顺。 (5) 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 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 砌筑操作过程中, 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 如发现有偏差, 应随时纠正, 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刮除。 (6) 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 预埋时小头在外, 大头在内, 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m以内者, 每边放2块, 高度在2m~3m者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歧砖处开始, 中间均匀分布。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 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 影响空心砖砌体的因素和质量控制方法

2.1 空心砖产品质量自身的因素

2.1.1 强度缺陷

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空心砖重要的材性指标, 直接影响到墙体结构的可靠性, 是关系砌体结构质量的重要参数。其主要表现是强度波动较大, 强度偏低。

2.1.2 尺寸、外形偏差缺陷

即混凝土砖长、宽、高和超出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差异范围, 如短碎砖、缺棱掉角、裂缝、孔洞率明显偏小等现象。

2.2 质量控制措施

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挑选需要的砖村, 所选材料应为正规生产厂家产品, 并经质检等有关部检验合格, 具有合格出厂文件的产品。

2.3 影响空心砖施工质量的因素

施工环节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有墙面呈不同部位、不同程度、不同程度的开裂和墙体渗漏等。产生原因主要有: (1) 现场管理不严, 对多孔砖施工重视不够; (2) 没有按普通混凝土空心砖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是造成施工质量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3) 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砌体的碳化收缩和基础沉降等原因, 引起建筑砌块墙体的位移, 砌体收缩被抑制时, 墙体就会逐渐产生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超过砌体和砂浆间的粘结强度或超过水平灰缝的抗剪强度, 墙体就会产生裂缝, 进而造成墙面渗水。

2.4 质量控制措施

(1) 选择技术管理严格、上规模、质量可靠的企业产品。产品养护期, 春、夏、秋季必须在一个月以上, 冬季还应延长。目的是除了产品强度必须达到要求外, 砌块的收缩在厂里可以完成大半, 减少上墙后的收缩。200厚的墙应用双排孔砌块, 240厚的墙应用三排孔砌块; (2) 干燥砌块送到现场后, 尽量放在室内, 产品不能受潮。如不能放在室内, 露天堆放场地的四周要开排水沟, 雨天要遮盖。受潮砌块不能上墙, 雨天不要施工, 并要遮盖好砌体; (3) 砌筑前不必预先湿润砌块, 这是与黏土砖的不同之处, 否则砌筑时会发生“游砖”, 加大砌块的干缩 (夏天允许少量洒水) ; (4) 混凝土空心砌块承重墙砌筑前应预先进行排块, 严禁出现通缝。填充墙可用实心砖配砖; (5) 砌墙时, 一层不能一天砌到顶, 一天砌筑高度不要超过1.5m。墙顶斜砖尽量迟塞, 最低不少于一星期。斜砖角度以55度为宜, 斜砖必须塞紧, 可选择水泥斜砖, 砌筑砂浆必须饱满; (6) 框架柱边每三皮砌块要设拉结筋, 拉结筋上下应用实心砖镶砌, 以防钢筋在孔洞里锈蚀; (7) 砌筑时, 除水平灰缝必须饱满外, 头缝饱满也十分重要, 应将砌块竖起, 满铺砂浆后再横过来, 与前面砌块用橡皮榔头撞紧;松动的砌块必须铲除砂浆重砌, 边砌边勾缝; (8) 砌块墙体粉刷时间应尽量延后。粉刷时, 墙体不可浇水, 应刷界面剂后再粉刷。梁底柱边应用丝径不小于0.5mm、孔径不大于10mm的编织或焊接钢丝网加强防裂。加强网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加强网不能起拱、滑动。市面上供应的劣质玻纤网 (20mm~30mm宽) 不能用。粉刷层表面宜用高弹性腻子, 以减少裂缝; (9) 墙体严禁手工开凿线槽。不得在砌块墙上水平开槽, 竖槽应用切割机先开缝, 再轻凿开槽。管道较集中的大开口处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再外覆钢丝网粉刷。

3 结语

混凝土空心砌具有一定的特性, 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也有其特殊要求, 我们应该遵守这些特性和特殊要求, 把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墙体质量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 保证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S].

[2]应枢德.建筑砌体材料与施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4-1.

简述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工艺 篇8

1)首先熟悉、了解并审查图纸设计以及会审记录、工程变更等内容。掌握墙体砌筑工程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几何尺寸,以及墙体轴线、标高、构造形式等内容情况。

2)通过图纸审查,如有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并得到确认。

3)根据图纸设计、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工程情况等内容,及时进行编制砌块砌体工程施工方案或砌块砌体工程作业指导书。

4)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以及所采用砌块的品种、规格等绘制砌体节点组砌图,并经审核无误。

5)小砌块砌体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 施工要求

1)沿墙高每400 mm,600 mm间隔设一道26拉结筋与结构墙体连接。要求沿墙全长贯通。拉结钢筋与结构连接锚固长度不小于40d。

2)当填充墙长度大于1.5倍的层高时,在墙的中部设置构造柱,截面为200×墙厚,内配钢筋412,6@200,当墙长大于5 m时,墙顶与梁板设拉结钢筋,纵向26@500。当墙高大于4 m时设一道钢筋拉结带,截面为墙厚×120,配筋410/6@200。

3)门洞宽不小于2 100时,洞口抱推通顶;大于400宽的洞顶必须设过梁。过梁做法按设计要求施工。

4)填充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结后,由下而上砌筑,砌筑时墙体不得砌砖至梁(或板)底,一般在每层墙体顶留设不小于240的空间;待砌体沉实(约一周时间),再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的空间填实,由上而下,层层将其空间顶紧砌满。

3 作业条件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施工前,应结合砌体和砌块的特点、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条件,编制施工方案,绘制砌体节点组砌排列图,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施工。

2)对进场的砌块型号、数量和堆放次序等进行检查,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砌体所需用的各种材料的保证资料进行复查,并符合规范要求。

3)小型砌块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好上道工序的隐检、预检工作及手续,办好上、下道工序交接手续,并经验收合格。

4)将基层清理干净,放好砌体墙身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等位置线,并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5)根据工程引测的水准点,进行标高的抄测工作,同时立好皮数杆。

6)准备好操作架子和卸料脚手架及平台。

7)砂浆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

8)各种机械设备经试运转达到正常运转;用电设备按三相五线制及三级保护进行设置。

9)操作面的周围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及围挡,并符合安全规定。

10)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砌块堆放有序。

11)砂浆运输设备必须提前做好封闭措施,防止遗洒。

12)各种机械设备保持完好,防止油泄露。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定位放线、配制砂浆→验线→砌块排列、砌块校正→检查→竖缝灌砂浆、勒缝→验收→养护并转入下道工序。

4.2 操作工艺

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并根据施工图及砌体排列组砌图放出墙体的轴线、外边线、洞口线等位置线,放线结束后应及时组织验线工作,并经监理单位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2)砌块浇水:普通混凝土小砌块一般不宜浇水,以免砌筑时灰浆流失,砌体移滑,也可避免砌体上墙干缩,造成砌体裂缝。在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可提前洒水湿润小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施工前可提前浇水,但不宜过多;此工序应根据现场砌块及天气、温度等情况具体确定掌握。

3)制备砂浆:砂浆的制备通常应符合以下要求:

a.砌体所用砂浆应按照设计要求的砂浆品种、强度等级进行配置,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时,其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石灰膏控制在±5%以内。

b.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 min;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 min;掺和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 min~5 min。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一般稠度以5 mm~70 mm为宜。

c.砂浆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 h和4 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 h和3 h内使用完毕。细石混凝土应在2 h内用完。

d.砂浆试块的制作:在每一楼层或250 m3砌体中,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应至少制作一组(每组六块);当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有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

4)砌块排列:由于砌块排列直接会影响到墙体的整体性,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按以下原则、方法及要求进行砌块排列。具体内容如下:

a.砌体砌块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组砌排列图(主要是交接节点处),同时根据砌块尺寸、垂直缝的宽度和水平缝的厚度计算砌块砌筑皮数和排数,并经审核无误后,按组砌图及计算结果排列砌块。

b.砌块排列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以提高砌筑日产量。

c.砌块排列应对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 mm,如果搭接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网片或设置拉结筋等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可配b4钢筋网片,长度不小于600 mm;墙拉结筋为26,长度不小于600 mm。

d.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构造措施。

e.砌体的垂直缝应与门窗洞口的侧边线相互错开,不得同缝,错开间距应大于150 mm,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f.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一般为10 mm,但不应大于12 mm,也不应小于8 mm。

5)铺砂浆与砌筑: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吊斗、灰车运至砌筑地点,并按砌筑顺序及所需量倒运在灰槽或灰斗内,以供铺设。

a.砌筑应从外墙转角处或定位处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砌块应底面朝上,若使用一端有凹槽的砌块时,应将有凹槽的一端接着平头的一端砌筑。

b.砌块应逐块铺砌,采用满铺、满挤法。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满砂浆。水平灰缝宜用坐浆满铺法。垂直缝可先在砌块端头铺满砂浆(即将砌块铺浆的端面朝上依次紧密排列),然后将砌块上墙挤压至要求的尺寸;也可在砌好的砌块端头刮满砂浆,然后将砌块上墙进行挤压,直至所需尺寸。

c.砌块砌筑一定要跟随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同时应随时进行检查,做到随砌随查随纠正,以便返工。

4.3 质量标准

1)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 d。

2)砌筑小砌块时,应清除表面污物和芯柱用小砌块孔洞底部的毛边,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小砌块。

3)施工时所用的砂浆,宜选用JC 86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

4)小砌块砌筑时,在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可提前洒水湿润小砌块;对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可提前浇水湿润。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5)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 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6)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7)需要移动砌体中的小砌块或小砌块被撞动时,应重新铺砌。

8)承重墙体不得采用小砌块与黏土砖等其他块材料混合砌筑。

5 成品保护

1)后装门窗框时,应注意固定框的埋件牢固,不可损坏、不可使其松动。

2)不得随意在墙体上剔凿打洞,应随砌筑进行预埋。需要时,应有可靠措施,不因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3)拆除脚手架时,应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防止碰撞,造成墙体破损、缺棱掉角等。

4)在已砌筑完的砌体层间内,车辆运输等应注意墙体边缘,防止被撞坏。

6 注意事项

1)砌块在砌筑前,应按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2)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3)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90 mm,如果搭错缝长度不满足规定的压搭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片的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

4)砌筑施工时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摘要:结合施工实践,对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就施工准备、施工要求、作业条件、施工操作要点作了说明,并对成品保护、施工注意事项加以叙述,以积累相关施工经验。

关键词: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工艺,砌体

参考文献

[1]洪刚.混凝土施工的要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施工 篇9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设计原理是:在现浇板中放置芯管, 沿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就变成了“工”字形截面。垂直于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变成了平面外有联系的“工工”字形截面, 这种“工”字型截面和“工工”字形截面的承载能力与等量的实心板相同。由于“工”字形截面减轻了自重, 故板的配筋比等厚的实心板要少, 同时也减轻了柱和基础的荷载, 现浇空心板方案比实心方案的综合造价要节省5%~20%左右。该芯管简称为GZ组合高分子新型材料, 它的密度比流体砼小, 因此浇筑时容易停在上方, 所以主要考虑抗浮问题。芯管本身的硬度较大, 并且材料轻薄。并且防火性好, 技术工艺简单, 不会对钢筋造成腐蚀, 因此国家大力推荐, 可用性很高。芯管自身对于流体砼来讲密度不大, 因此浇筑时自然会产生上浮, 无梁空心楼盖出现的时间很晚, 所以对其了解和掌握不算充分, 一旦出现问题不容易马上解决, 特别是对于芯管的位置固定方面, 难度不小。

2 施工技术措施

抑制芯管上浮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管抗浮加周。存在几个不利因素:楼盖厚度较大, 分别为250mm、300mm.芯管底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 芯管直径较大, 分别为150mm, 200mm, 密度小, 极易上浮, 采用商品混凝士, 水灰比较大, 对芯管上浮力作用明显。在这一系列的因素条件下, 为了达到力的平衡, 芯管肯定上浮, 这当中的影响因素包含了流体砼本身的密度比较大, 以及振捣工艺的运行造成的重量较大的骨料下沉, 而质量较轻的芯管上浮。而此时的混凝土不会马上凝固, 往往推动了芯管的上浮, 因此强调必然要使用科学的办法来保证芯管的位置。不然将导致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受到影响, 通常, 使用模板支撑的办法来稳定芯管。并规定各执行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前后顺序, 对于振捣方式进行调整, 达到克制上浮力, 快速定型的目的, 保证浇筑工艺的完成。

2.1 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2.1.1 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成型的过程是从液体状态转化成固体状态, 并且可塑性也是从有到无的过程, 在流动状态下的砼, 芯管具有活动的空间, 在上浮力的作用下就必然会上升, 此外, 混凝土如果是液体状态在振捣工艺的促进下就会使得重力较大的骨料沉到低下。占用芯管的位置, 迫使其上升并无法下落, 但, 一旦混凝土失去了可塑性就是变成固态状态, 其位置停滞在其当前的状况下, 形成稳定的结构。

2.1.2 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勘验发现:初次浇注时由于经验不足, 芯管仅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 结果芯管上浮严重超标, 说明上浮力本身就很大, 甚至可以移动底板钢筋。因此只用钢筋作为芯管的固定方法是不够的。使用平常办法进行浇注混凝土, 在梁边上的芯管浮动不是很大, 而在板内部的上浮状况十分明显,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梁中的砼以及钢筋材料对于组织上浮具有一定的效果, 摊铺厚度和整个板相同的情况下, 板下方的砼振捣的效果不算明显, 并且上浮的情况也较为突出, 所以说, 浇筑过程不能一次完成而要分层次, 并且, 如果某一点发生了过分振捣的状态, 也会出现上移, 因此, 对于振捣程度的把握也非常重要, 从这一点可以发现, 芯管的加固工作还是应当特别注意, 并且, 砼浇筑的次序不合格, 摊铺的厚薄程度掌握不好, 振捣的形式和时间不对都必须克服。

2.2 芯管抗浮加固措施

2.2.1 模板支撑系统

先固定板底钢筋, 板底筋作为芯管连接的中间环节, 铺设完板底钢筋后, 在板底模板上钻眼。间距不大于1米, 梅花形布置, 对应模板钻眼位置, 在支撑架体上焊接短钢筋。穿8#铁丝将板底钢筋与架体短钢筋拉接。为防止钢筋网片反弹回松, 在拧紧8#铁丝的同时先施加一个应力, 并用暗劲拧紧。安放芯管时, 芯管与底部钢筋之间用12#铁丝间距200ram绑扎拉接, 并用中8钢筋间距400垫撑。最后在距离芯管两端1/4长度处加绑抗浮合金绳, 一端绑扎芯管, 一端穿过模板, 锚拉于架体系短钢筋上, 使芯管与下部的支撑体系连接成整体。此外在绑扎板面筋时, 将板面筋与梁箍筋用双股扎丝绑扎, 增加另一道抗浮保险系数。

2.2.2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

先浇筑梁, 再浇筑板, 由板四周逐步向板跨中延伸。板中混凝土浇注顺序应沿芯管纵轴线单向进行, 不宜沿垂直芯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筑。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 下料会发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为了杜绝砼侧压力使得芯管站立不稳, 就要推动混凝土前进, 因为其在液态状态下本身是动态的。要减少混凝土的冲击力对芯管造成影响, 使位置不正确。

2.2.3 混凝土振捣控制

粱内混凝土用50mm振动棒振捣。板内混凝土分2次浇筑:第1次浇至板肋2/3处, 用30mm振动棒仔细振实, 振点间距25cm。第2次浇至设计高程, 用振动棒振实后, 用平板振动器沿芯管纵横向振平。每个振点时间控制在3s左右, 不可久置于同一地方振动, 否则混凝土会挤入芯管底部, 导致局部芯管上浮, 更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芯管进行振捣, 以免振破芯管。

2.3 材料易损坏其有效防止、补救办法

薄壁管因为材料脆弱, 在存放和运送时应格外小心。不能扔放, 高空运送时要用吊篮, 不能使用绳索直接捆绑运送, 运送到位后马上使用, 不宜再堆放。

如果薄壁管正在装设的情况下损伤, 最好的补救办法应当:如果损伤情况轻微, 就用水泥袋沾湿后敷在伤口处, 如果破损严重, 先以湿麻袋作为补充, 再利用编织袋进行外层包裹, 如果损伤处在管端, 编织袋裹好再用12号铁丝进行固定。薄壁管进行装设的同时, 要把垫木铺在管顶, 有助于保护管身, 严禁人员直接在上方行走。砼浇筑工艺时, 需要架空安装浇灌管道, 不能把机械等直接施重与薄壁管和GBF管以及板筋之上, 应当注意这些材料不可过分受重。

2.4 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开工伊始, 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 科技质量处、项目经理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 严格把关设计和施工, 积极使用新方法新技术, 制定适合发展的方案, 并且确保工程的稳定实施, 施工中要强调其落实的稳定性, 改稳固的地方必须稳固, 操作工艺要按照前后顺序来, 施工和汇报工作应当稳定, 对技术人员应当注意其技能的培养, 以及对工作突发状况解决能力的培养, 工作流程稳定, 有条不紊。

3 效果及结论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对芯管加固体系、芯管上浮情况实时监控, 并专门设计定做一根带有刻度的40cm长8#铁丝, 随时对已成型楼板混凝土进行跟踪检测。结果上浮率都控制在3% (板厚) 以内, 平均上浮高度为6ram-9mm, 楼板混凝土厚度及平整度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观感较好得到设计、建设、监理等社会各界的认同。

摘要:现浇砼空心楼盖技术在这几年势头良好, 它是在实心楼盖的基础上在其内部按照一定规则放置一定数量的高强薄壁管, 用高强薄壁管来取代部分混凝土, 以减少混凝土用量, 减轻结构自重。是继普通梁板、密助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楼盖之后开发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新结构体系。

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方法 篇10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 设计 施工 质量

砌块建筑在我国还是个较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为提高砌块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在深入学习国家规范,并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砌块产品材性和砌块建筑特点。在实践中,从材料、设计、施工各个方面,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总结、归纳,使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建筑上的应用日趋成熟。

一、小型空心砌块结构的优化设计

1、建筑及节能设计

常用的标准砌块实际尺寸为390mm(长)×190mm(宽)×190mm(高),加10mm灰缝后的标志尺寸为400mm×200mm×200mm。因此该种砌块的合理模數应为2M(M=100mm),即墙段的平面尺寸及竖向尺寸应为200mm的倍数,对于清水砌块建筑更是如此。这样可以减少异型砌块的用量及施工现场切割工作量,简化了材料的生产及施工操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水平和竖向可采用nM模数。当采用90mm高度砌块时,应对此处的砌体强度进行折减,或用灌孔混凝土将孔灌实。

对可能安装空调机、热水器、抽油烟机等重物的砌块墙体,指定位置并把该范围内的空心砌块用混凝土灌实。在用户手册中指明灌实砌块的具体位置,告知用户关于砌块建筑使用与维护的须知内容。

在砌块住宅建筑的门厅和楼梯间内,应安排好竖向水、电管线用的管道井以及各种表盒的位置,并保证表盒安装后的楼梯及通道的尺寸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当需要在墙片上开边长≥500mm的洞时,在开洞墙片设芯柱和钢筋混凝土带,形成封闭框架式的墙体,其抗裂能力可提高33%—100%。

墙体内部不应设置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燃气和蒸汽管线。电线管应在墙体内上下贯通的砌块孔洞中设置,不得在墙体内水平设置。等等。

2、结构设计与抗裂措施

因砌块建筑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故应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可在基础底板处设一素混凝土梁,其宽度可比砌块墙体稍宽,这样即可以将墙体传下的线荷载扩散在较大范围,使基础底板受力均匀,又可使砌块从同一水平高度开始砌筑,减少所用砌块规格的数量。在楼、屋盖处的所有纵横墙上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形小砌块作模,圈梁设在同一水平,并交圈闭合。圈梁的截面高度宜为块高的倍数,且不宜小于200mm。圈梁的配筋不宜少于4φ12,箍筋φ6@200(当圈梁兼作过梁时,应适当加密箍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在多层砌块建筑中,混凝土砌块墙体门窗洞口的过梁,当采用预制和支座处局部现浇的构件时,不仅可提高施工速度,而且也能保证工程质量,预制部分过梁混凝土的长度≥洞净宽加80mm,两端部甩出钢筋的长度≥150mm。为增强预制过梁与砌体交接处的抗裂能力,宜将甩筋端部的箍筋焊接,否则甩筋锚固长度应≥30d,且≥300mm,其截面及配筋按单体设计。所用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对端部为构造柱其间为芯柱的墙与全芯柱墙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前者的变形能力、抗剪能力较后者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横墙较少房屋,应在外墙四角、大房间四角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构造柱处墙体应砌成马牙槎,构造柱两侧的砌块孔洞亦应用混凝土灌实。在其他部位采用芯柱,芯柱之间、芯柱与构造柱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但不宜大于2m。

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当采用横墙承重,且坡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时,在屋脊处应设通长分隔缝。

二、混凝土空心砖的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2)水泥:品种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准用证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宜采用中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7.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

1)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2)其他掺合料:电石膏、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6)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操作工艺:

1、拌制砂浆: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手推车上料,磅称计量。材料运输主要采用井字架作垂直运输,人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2、组砌方法:

(1)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2)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均应错缝搭接,所有填充墙在互相连接、转角处及与砼墙连接处应沿墙高设置2¢6@600通长拉结筋。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地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按每12cm墙厚原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cm,末端应有90°弯钩。

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3)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3、砖墙砌筑:

施工顺序: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

(1)排砖撂底(干摆砖样):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核对门窗间隔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2)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3)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

(4)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层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刮除。

上一篇:评议制度下一篇:改革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