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治理结构

2024-06-28

银行治理结构(精选十篇)

银行治理结构 篇1

本文主要选取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结构和银行绩效方面的相关数据, 通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 拟用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数据来源, 样本选取和变量定义

在股权特征方面, 本文选取我国上市部分商业银行的第1大股东到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 以考察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用。在董事会特征方面, 选取了董事会规模, 独立董事占董事会规模的比例, 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规模的比例, 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规模的比例, 董事会每年召开的会议次数等数据;银行绩效方面选取为银行绩效的指标, 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 指标值越高, 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被解释变量就是ROE, 其余变量为解释变量 (见表1) , 数据来源于各个银行2009年年度报告和巨潮资讯网。

二、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从样本上市的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特征分析可以得出第1大股东持股持股最大为67.53%, 最小为16.76%, 平均值为32.093%, 标准差达到19.770;而前5大股东持股最大为96.931%, 最小为27.64%, 均值为67.214%, 标准差为28.821。从样本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统计特性分析中可以得出董事会规模人数最多有19人, 最少12人, 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均值为14.875, 标准差为2.232.同样在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最大占比为0.429, 最小也为0.286, 均值为0.368, 标准差为0.053;而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比独立董事的高, 分别为0.5, 0.4, 0.467, 0.036。执行董事却较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所占董事会规模比例低, 分别为0.231, 0.083, 0.166, 0.048。这表明样本银行中, 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大部分席位, 其次是独立董事, 再次为执行董事。表2列出了样本银行解释变量的数据。该表集中反应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组成结构以及第1控股股东的性质。

三、实证分析

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考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 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程度。模型结构如下:

其中, β0, β1……β7分别为常数项和回归变量系数, u为随机误差项。我们通过大量的回归结果, 选择具有可解释意义的模型, 模型回归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注:括号里的值为t检验值, ﹡, ﹡﹡, ﹡﹡﹡分别表示在10%, 5%, 1%的水平下显著

从回归结果来看, 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 公司治理结构和银行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关系, 第 (3) 个模型回归结果在1%的显著水平下, 系数是显著的, 模型的拟合优度R2值也较高, 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而从第 (1) 个模型来看, 虽然S5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是显著的, 但S1不显著, 说明这两个变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大。从第 (5) 个模型来看S1, S5均在5%水平下显著, 而且董事会结构变量也在5%水平下显著, 这就足以说明股东一定的持股比例和董事会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很大, 而股东性质也不影响银行绩效的变化。

四、结论、局限性及政策建议

本文对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回归结果显示董事会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比较大, 第1股东持股比例和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股东性质对银行绩效影响不是很大, 股东性质对银行绩效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存在许多局限性。比如在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中我们没有考虑监事会规模, 董事会每年召开会议的次数, 监事会会议次数, 以及影响高管激励的报酬等因素;在银行绩效方面的指标选择较少, 不能很好的反映银行的绩效问题。其次由于各个银行董事设置存在差异和对有关董事的概念不是很明晰, 使得在董事结构数据方面存在差异。再次我们未曾考虑金融监管和法律的作用。关于这些不足之处, 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的深入, 使得该方面的研究更加完善。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结构, 监事会结构, 董事会会议数, 董事决策机制等反应了整个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合理, 治理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因此要不断地优化治理结构问题, 提高经营效益。

(二) 引入境内外的机构投资者

如可以通过引进实力雄厚、管理高效的外资银行参股, 一方面可以利用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同时还有利于国有银行在制度、体制、管理、业务经营等方面与国际银行业接轨,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

(三) 制定合理的激励报酬制度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 其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需要综合素质较高, 专业背景较好, 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商业银行要吸引人才, 唯一可行的就是薪酬制度的优越, 对员工也要有很好的激励设计, 以激发员工积极性, 忠诚度等都会对银行长期经营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忠涛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分析金融纵横[J]2009 (6)

[2]刘方吴德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现代商业[J]2009 (12)

[3]Hugh Grove Lorenzo Patelli Lisa M Victoravich, Pisun Xu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U.S.Commercial Banks NBER Working Paper August122009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论文 篇2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治理就是提供一种组织框架和制度安排,借以协调公司各大相关利益主体(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公司的共同经济利益。对于公司治理主体,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股东收益最大化是首要的经营目标,以股东利益为核心成为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在现实中,随着公司规模和业务的扩大,仅仅依靠股东的力量难以使公司获得持续发展,它还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导致企业必须调整其公司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因此要素所有者(包括股东、企业经理、企业员工、债权人、顾客和供应商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公司治理的目标就不应该仅仅设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等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股东作为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一样都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独特的地位和历史条件限制,在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一些与企业治理结构不同的地方: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

银行与一般企业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银行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特殊企业,是高负债运营的企业。一旦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或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将对债权人利益产生严重损害。因此银行对债权人的责任与对股东责任相比较而言更为重要。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是由众多的不具有信息优势,且不具备监督控制积极性的存款者构成。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集团缺乏一般企业债权人所具有的对企业的监督与控制能力。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自身利益保护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经营获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均较低。在我国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肩负着为经济转轨提供金融支持的任务。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对于中国的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危机。虽然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机制没有使这种潜在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但是改革的深化必须要逐渐化解这种潜在的危机,并且要逐渐消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内在机制。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对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机制

商业银行除了提供通常的存贷款业务以外,还提供风险管理、财务咨询等高度人力资本密集和风险较大的产品,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层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运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广大员工的利益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更没有建立一种员工参与治理的企业文化和机制。在改制过程中一味地裁员和片面地薪酬改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关键是如何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银行的改革和公司治理中来,并使其利益与银行的价值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4.我国国有商业缺乏外部治理机制

由于政府作为外部“保护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被接管的危险,减少了银行控制权市场的争夺,银行就部分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同时,政府对银行业的强参与影响到银行的股权结构,一是对股东身份和持股比例的政策性限制,体现在对外国投资者参与银行股权的制约;二是政府股东的广泛参与。由于政府持股银行的存在,存款人与管理者利益摩擦更加依赖于政府的信誉。所以从银行的特殊性质和竞争压力的缺少两个角度分析,银行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公司治理。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采用所有者理论的原因和措施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公司治理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再加上银行作为重要的资金融通渠道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力量,政府对银行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更多。这些不仅要求银行治理必须照顾到存款人和股东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应该接受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

1.应特别注意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在我国目前存款保险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代替广大中小债权人参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银行外部监管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增强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相关利益者和社会的监督,从而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对于银行内部来说,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或独立董事制度,代表股东及广大债权人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

2.应体现国家作为最大股东的治理特殊性,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和金融调控作用

目前,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仍将是这四家银行的绝对大股东。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要充分体现国家作为股东所代表的利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体现国家作为股东的治理特殊性,即不仅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作用和金融调控作用,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3.应注重银行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

在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保护,尽快建立适应现代国际金融环境的经营管理体制,消灭不良资产产生的内在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同时从政策上看,要为国有商业银行回收贷款提供更为有利的法律支持系统,并且大力开展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信用管理体系,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不良信用的惩罚机制,使恶意逃债的企业受到法律和经济两方面的惩罚。

4.应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和培育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文化

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稽核评价机制。依据审慎会计原则和加强透明度建设的原则,有效运用由内外审计人员所做出的工作指导,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董事和行长(经理)等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并且保证报酬办法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管理环境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5.完善政府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目前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多头管理,不仅影响管理效率,而且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分为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三块内容,提高监管的效率,更好地解决代理问题,通过政府的外部监管来督促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

6.培育公司治理结构的生成环境

首先,应加强金融法律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允许一定限度内的综合经营。其次,要完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购并和控制,使公司治理中的财产权能灵活地进入或退出交易领域,强化市场对银行管理的力量和作用。最后,要理顺外部监管部门的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强化银行业公众的自律监督。引进和加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等社会中的监督,保证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通过外部监管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政: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金融理论与实践,.9

[2]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南开学报,2005.1

[3]徐昶刘小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新金融,.7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路 篇3

在保护中小股东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银行的管理的思想核心是通过公司上市实现股权的分散,与此同时,为了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又建立了严格的会计制度和外部审计等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再加上小股东所拥有的集体诉讼权力,这些都推动了公司管理层代表股东追求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然而欧洲大陆和亚洲国家由于历史和文化,以及经济传统的原因,主要采用了与之相反的公司治理模式。它们的公司存在显著的经营不透明,财务数据、会计制度、决策过程以及激励合同等都很少为公司管理层以外的投资者所了解。这些国家的公司只能由掌握公司信息的大股东或家族完成管理决策并体现他们的意志,特别在法制化程度不高的市场上,侵害小股东的利益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前,对银行通过上市来实现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呼声非常高,但是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法制化的进程等基础条件来看,笔者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上还是要顺应现实条件,也就是说仍然保持以大股东为主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因分析如下:

上市不能必然改善银行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

很多经济学家都先后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方案,希望借此实现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的内容包括:补充大量的永久性资本;按照证券监管法规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从而促使银行的经营更加市场化和规范化;上市后股票交易带来的广告效应;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分散股权从而分散其决策权;引入透明的会计制度和外部审计等手段,保证公司管理层代表全体股东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期权激励等。

但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来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是比较天真的想法。上市所带来的各种优点并不能在实质上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也不能保证银行迅速转变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现代企业。下面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下各种上市方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内地上市,一是在香港或海外上市。

——在内地上市。

尽管自去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协同各部门对国内证券市场进行了严厉的整治和查处,但是我想很多从事经济研究的人都会和我有相同或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在A股市场上市之后很难实现其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因为目前A股市场的很多问题并非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法制化的进程也无法在短期内为上市公司治理的改进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银行完全可以遵循旧的机制和弊端,与以前的国有企业上市一样在股权结构上设置保持相当比例的非流通的国有股或法人股,这样所谓的股份制根本不能实现对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而其公司管理决策的权力也仍然被牢牢的掌握在国有大股东手中;对于剩余的流通股部分,银行可以通过IPO制定较高的发行价保证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冲销历史积累的不良资产和充实资本金,从而将大大缓解目前国有银行内部的业务约束和利润目标压力。通过持有低价非流通股来对高价购买了流通股的大众投资者实施所有权和管理权的控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公众投资者的巨大侵害。然而这样的现象长期存在于证券市场,并未受到证券监管部门乃至国家的重视。

另外,国内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的监管能力非常有限,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现实中的执行困难重重。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利用关联资产交易的方式从上市公司内部转移资产,侵害中小股东的案例非常普遍,而且大多数甚至是被媒体披露的案例最终都得不到查处。这一切都说明在国内A股市场无法通过上市实现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

——在香港或海外上市。

从中国内地国企在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区上市来看,由于多数地区的资本市场都已经拥有一整套完善的上市制度,那么在国企为适应这些制度进行必要的改制和资产剥离重组的过程中,确实能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义务和高层管理人员市场意识的提高。但是这样的国企的实际情况也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主要发生在了公司管理的上层和中层,对于基层公司的改进微乎其微。实际上,由于国内的很多大型国企都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应该从金字塔的低层开始。基层数据主要是由子公司上报给总公司或总部,存在虚假信息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担心,未来国有商业银行如果出去上市,也会遭遇类似的问题,即总行高管受到强烈的来自投资人一方的压力,而基层依然我行我素,致使中层管理人员势必在管理中处于两难境地。他们既要完成高管的管理意图,却又无力改变基层的运做方式,这样中层管理的效率损失将非常严重。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上市是无法实现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目标的。

由此可见,尽管上市确实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但是银行自身的国有企业病将仍然能从根本上阻碍它实现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而为了上市引入的透明的会计制度和强制的信息披露对于当前仍保有高不良贷款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很有可能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我更倾向于银行以内部改革来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升。

在原有基础上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既然上市并不是一个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实的状况出发考虑如何推动银行进行自主的公司治理改善。鉴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资本充足率过低、不良贷款比率过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失严重等,改革措施主要有:目标责任制、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革新决策系统、实施审慎会计原则等,这些措施不能独立的使用,而是在改革过程中综合在一起的。

不上市的情况下,解决资本充足率低和化解不良贷款比率问题主要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来充实资本金或通过私募的方式吸引资本;一是强化赢利目标,以内部利润积累化解风险。从发行金融债券充实资本金的方式来看,我们在1998年曾经做过尝试,这种方式在短期和中期来看都是有效率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国有商业银行选择通过私募扩充股本将有更多的好处。首先,不需要承担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其次,吸引的主要是有实力的大投资者,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再次,私募之后引入新投资者也能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为了实现赢利,可以在银行内部推行目标责任制,并按照岗位定期考核和评定目标绩效,这种制度其实已经在推进之中,但是真正的落实还需要通过基层数据的历史比较和分析,使目标责任更加精确和有效率。在银行的内控机制上,采用量化的指标进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与传统的管理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在行政权力化的管理框架中,推行责任制的执行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这需要银行内部有透明的评估指标和操作规范做保证。此外,我们选择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手段也将长期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在当前以市场为中心的银行竞争中,准确、及时的了解到顾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满足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CRM系统首先可以积累各个用户的大量原始资料,有利于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创新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它可以将原来各自独立工作的服务部门、营销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协作,同时为各部门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工作平台,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赢利能力;再次,它可以实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如ERP,资源状况与市场信息的互动保证了管理能够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提升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银行目前的经营管理重点

首先,继续坚持降低不良贷款率仍然是银行经营中的最重要的内容,这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控制新增的不良贷款,主要的办法是加强对贷款人信用状况的调查,尽量取得担保品以降低风险,对项目前景进行更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其赢利前景)等;另一个就是逐步利用内部积累或如前面提到的充实资本金的方法筹集资金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这一过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其次,机构精简和银行电子化双管齐下是银行内部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员素质的首要任务。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将降低银行经营的成本,同时提高了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收益水平;银行电子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电子化,一是业务的电子化。管理的电子化不是办公电子化,而是要引入IT管理软件,建立电子化的管理系统,使管理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银行业务的电子化,主要是一些金融电子产品的发展,如自助银行、电话和网络银行、银行卡业务、网上支付和清算、中间业务办理等创新产品已经逐步成为国内各银行之间竞争的前沿阵地,发展这些业务已经是当务之急。

再次,积极拓展中间业务,这也是目前国内银行争夺得非常激烈的领域。除了传统的代理业务、委托业务等,目前尚属创新阶段的就是理财咨询服务(或者也可以成为财务顾问等)。2003年2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西安举行了《财务顾问服务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中银国际与陕西省政府约定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能源行业、服务业等4个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全面推进陕西省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促进陕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月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京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银政合作协议》,工行受聘于云南省政府成为其财务顾问。工行将为云南省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将对云南省的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协助开展地方企业国有资产的清理和重组,既能保证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也同时使银行能够发挥专业优势,获得作为财务顾问的不菲收益。

最后,必须还要强调一下银行的服务意识问题。尽管我们的银行已经大力提倡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但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还是没有完全真正的贯彻到银行整体。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将客户的需求放在服务的第一位,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 篇4

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上市银行行政色彩仍然浓厚,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外部治理环境。

(一)股权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发挥公司治理功能的前提,可以说,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股权集中程度和股权性质。前者指上市银行前五名的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能反映大股东控制上市银行的程度;后者指上市银行最大的股东性质和公有制股份占的比例,衡量上市银行的国家控股程度。调查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发现,无论银行规模大小,前五名股东持有的股份都呈现下降态势,说明股权集中程度逐步降低。而通过公司年报数据统计各大银行中国家股占有的比例,说明国家对不同银行的控股程度存在明显差别(见图1)。由图1可知,在14家大型上市银行中,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宁波银行属于国家控股,其它上市银行中国家占的股权比例均为零,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国家股权比例超过50%,控股程度较高。

(二)董事会与监事会结构

上市银行董事会作为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运作的经营决策机构,是银行股东和管理者联系的纽带。监事会是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监管的专门机构,其监管目标是公司董事会和管理者,和董事会共同构成上市银行运营和监管系统,保障上市银行的公开透明运行。我国绝大部分上市银行都有完整的监管机构,按照公司要求设置了各种委员会,这些专业部门的设立确保了董事会和监事会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为了掌握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组成,本文根据各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各上市银行规模不同,董事会人数也有差别。一般情况下,银行规模越大,董事会人数越多,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的人数越多,且这14家上市银行的独立董事占的比例都达到了法定要求,满足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三)激励机制

高级管理层是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直接执行银行决策的环节,也决定了银行风险控制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如何调动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委托关系存在期间履行好管理层的职责,对于上市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激励制度便是其中有效手段之一。当前,我国上市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手段局限于丰厚的薪酬,且结构较为单一,一般通过合同建立委托关系,而不是以合同期内的工作业绩为考核指标。随着与世界银行业的接轨,对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制度也发生了部分改变,不再以合同薪酬为激励,改为年薪制,根据银行业绩制定薪酬的发放。图2为我国14家上市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酬,可以看出我国上市银行激励制度的情况。由图2可知,我国上市银行高管平均年薪收入差距较大,最低的是工商银行,最高的是民生银行,且差距十分明显,在这14家上市银行中,只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建立股权激励计划,其它银行尚未建立类似计划,仍是实行年薪制。

(四)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上市银行通常以会计披露形式进行信息披露,但是常常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披露范围局限性较大、披露内容不全面等特点,主要表现在:(1)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法律对信息披露做出了具体要求,但要求不严格,对不进行信息披露的银行缺乏有力的处罚力度,造成银行各利益相关方无法准确掌握银行信息,存在信息不透明现象。(2)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因操作不当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不予披露,或者编造虚假信息,导致信息披露存在漏洞。(3)部分银行在信息披露时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披露的信息可比性差,降低了信息披露的价值。

二、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风险控制的影响

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对高级管理人员也建立了约束机制,但与世界著名银行的管理水平相比,无论在公司治理结构、约束管理制度还是在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差距,因此上市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一)“一股独大”与“委托-代理”导致的风险

这种现象在我国上市银行中较为突出,在调查的14家上市银行中,只有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股份,其他均有行政控股的特征。这种银行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公司治理缺陷,造成银行管理过程中行政干预现象广泛存在,有悖于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的原理,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我国上市银行中股权集中程度高,呈现”一股独大”现象,这不利于银行股东结构的优化,不利于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不利于上市银行风险控制。由于“委托-代理”产生的背景是国家控股占有相当的比例,存在产权不明的问题,容易造成委托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对国家控股突出的上市银行而言,由于行政干预色彩浓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对银行的监管程度和考核职能受到限制,政府过分干预易造成银行潜在风险。

(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带来的风险

首先,我国大部分上市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是政府直接指派,董事会和监事会无法对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任命、变更和调整,这就限制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利,弱化了治理结构的价值;然后,公司治理结构中许多人不具备专业的银行素养,也就不能较好的参与上市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最后、现行银行监管制度下,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按照规定需要将审计信息直接交给行政部门而非监事会,这就导致审计结果的公平有效性,使其功能无法完整发挥。监事会的权利丧失是公司治理机构的重大缺陷,以往影响较大的银行犯罪案件往往与监管缺失有关。

(三)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引发的风险

我国上市银行常常采取年薪制,薪酬结构单一、股权较为集中,公司员工的收入从合同期开始就被固定在特定水平,无论业绩优劣,基本收入是固定的,缺乏长期激励制度,极大影响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对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容易造成员工的道德风险。

(四)银行信息披露不健全引发的风险

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运行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对银行动态有清晰的认识,也是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表现,如果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披露部分错误信息,则会对银行利益相关者造成错觉,降低银行的信用,减少银行的持股,诱发潜在的风险。当前我国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还不够透明,导致风险控制水平降低。

三、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对策

(一)优化股权结构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集中程度过高,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股权进行优化,将国家占有的股权控制在适当比例水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股独大”现象,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此外,可以加强战略资金的引进程度,从而完善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最终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国家控股的弊端在于政府的行政干预,降低了公司风险控制水平,可见,上市公司有必要进行股份构成优化,适当降低国家控股水平,减少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让政府在银行经营中只扮演政策引导者的角色,让市场机制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下的缺陷带来的经营风险。

(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

(1)规范上市银行治理结构股东制度的运行制度。为了避免“一股独大”现象对银行利益相关方的小股东造成利益损害和银行信用程度差,在监事会进行选举时应严格按照选举制度产生,而不是由几个大股东直接决定,在监事会成立时,监事会成员应认真掌握股东大会的议事流程和运作程序,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

(2)改变董事会体制,扩大董事会规模,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对14家上市银行调查发现,目前上市银行董事会的作用基本上得到了发挥,人数和规模处于适度平衡状态,但独立董事的作用还未见到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银行系统应该完善董事和监事制度,最终建立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监督机构,且通过调整各部门的规模和职能起到权利制衡的作用,保证银行系统的协调统一。

(3)通过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效能。监事会在行使监督功能的同时,首先要确保其行使监督的职能是否具有独立性,只有保持独立性才能确保对银行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才能确保监事会行使权力不受外界干扰,真正起到监管作用,而不会在执行监督功能时由于失去独立性,造成监管不力、职责不明、监管失效等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

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降低道德风险,在我国上市银行中创建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对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起到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我国上市银行在和员工签订合同时,基本收入便给出了明确的范围,因此无法有效刺激员工创新工作和管理方法,缺乏长期的激励制度,不重视银行长期的战略目标,员工和管理者便会缺乏足够的动力努力实现银行的战略目标。因此,上市银行应该变革当前的薪酬制度,在考虑短期业绩的同时不能忽略长期激励制度的应用。在调研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发现允许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部分股票和股票期权,可以有效建立长期的激励效应,刺激员工积极参与银行运作,有效规避运行风险,促进银行稳定发展。同时,在银行中优化员工录用和淘汰机制,加强员工的选拔,整体上提升人员素质,通过约束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保持较高水平。

(四)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侧面衡量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变革,可以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不断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也可以使银行利益相关者都能及时了解银行财务状况,从而提高银行的信用级别。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培育不健全、货币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在执行信息批准制度时,和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相差甚远。我国上市银行应该在严格遵循中国银行业相关规定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参考先进的国际会计准则,推进国家间参考标准的一致性,提高所披露信息的可比性。

(五)完善法制建设

我国颁布的《公司法》对董事需要履行的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该法明确要求董事需要履行何种义务,但是对于董事违反相关规定无法履行应尽义务所做的惩罚未给出明确的说明和界定。《公司法》在规定独立董事规定的时候给出的相关说明理论化程度较高,不利于实际操作的执行。《公司法》同样对监事会的职责未能给出清晰的说明,这些现状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上市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方面需要培育完整的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促进公司治理健康发展。目前,在完善法制建设方面,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商业银行法》、《公司法》、《证券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有序发展,但是离培育健全的法制体制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金融监管部门应该秉承提高上市银行国际竞争力、实现和国际银行先进模式靠拢的原则,参考先进标准,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上市银行外部法制环境。

(六)建立完善的外部治理市场环境

(1)深化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体制。在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引进资本市场,可以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资本市场存在资本的并购、重组、控制,在这一环节中,能够确保财产在资本市场交易过程中自由流通,对上市银行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经营生产起到一定的权衡作用,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机制。随着资本市场的介入,上市银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得以逐步完善,推动了上市银行市场化进程,银行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断优化产权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完善激励体制、创新产品范围。

(2)加速职业银行家的培养。在国内形成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的银行家,对银行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在2006年首次在招商银行中实行管理培训生,起步较晚,整个上市银行系统均缺乏对专业银行管理者培育地意识和思维。另一方面,在选举上市银行高级管理者时,需要较多的听取相关行政部门的意见,尚未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专业银行家的缺乏,使银行经营管理的某些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培育一批专业的银行家迫在眉睫。

(七)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1)理清证监会与银监会在监管上市银行时所属的范畴,减少监管空白和漏洞,否则会形成人人监管又无人监管的局面,最终诱发各种银行风险。因此应该通过推行有效监管、提高监管水平、增强银行活力将风险降至最低,保证客户权益不受侵犯。

(2)借鉴先进国家的优秀法律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经验,完善法律内容和执行力。以制度作为约束,坚决依照法律范围内的监管内容、模式、规程进行监管,全面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按照相关法律对上市银行的资本构成、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员组成开展有效监督和管理,将监管重点着眼于上市银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上,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的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摘要:上市银行风险控制水平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则上市银行面临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若想降低上市银行的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组成要素和风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直接关系,并就上市银行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防范公司风险提出对策。

关键词:上市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洁、谭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财会通讯》(综合·中)2013年第3期。

银行治理结构 篇5

推进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快上市步伐,有效改善城商银行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以及完善公司高管激励体系,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来看,在上市前体现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虽然经历了以来的增资扩股热潮,但股权结构集中的特征依然明显,而且体现出地方色彩。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公开募集股份,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关于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投资主体范围得到广泛扩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介入将使公司股权结构得到优化,对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非上市金融机构按照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上市金融机构仍按照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根据本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后,境外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向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比例将突破25%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境外机构加大股权投资比例,增加其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强化治理结构的内部制衡机制,提高治理效率。

2、有助于改善信息披露,强化外部监督。

虽然监管机构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规范不断强化,但由于关心信息披露的利益主体仍然不够公众化和普遍化,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上市前进行的信息披露并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关心,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情况仍然得不到纠正。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崭新的市场主体上市后,这将会极大强化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全面性,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上市后,城市商业银行除了要遵循银行监管机构发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关于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的通知》和相关财务制度,还要遵循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因此,将大大提高其披露质量和水平。

3、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管理层长期激励机制。

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第2条规定,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并对激励对象、数量、股票期权、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做出了详细规定。9月,国资委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股权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条件、授予数量、授予价格及其确定的方式、行权时间限制或解锁期限、申报、考核和管理等具体内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前,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基础,很难对管理层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政策作出重大突破。两个试行办法的出台,为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后开展长期股权激励,完善经理人长期激励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廷科,张旭阳.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改革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1

[2]谭 震.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1

[3]陆岷峰.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02;12

银行治理结构 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改革;股份制

公司治理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20世纪90年代后才被广泛讨论并应用,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产生和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思想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对美国公司缺乏竞争力的研究,当时美国大型公司的持续重组、董事会的改组以及经理报酬收入的大幅增长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他们需要寻求一种新颖的治理制度,从而使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热门话题,将公司治理的研究推向了前沿。

一、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的良好银行机构公司治理结构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银行业务、银行机构、银行管理和银行风险也开始逐步国际化,国际组织为规避银行监管风险,对银行治理结构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制定通过了一些有广泛影响的关于银行治理结构内容的文件。由于商业银行是一种办理特殊业务的企业,以很少的自有资本吸收了大量的储蓄,面临着众多的债权人,应受到明显的债权约束,同时商业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大部分国际组织认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远远超出了股东治理的范畴而倾向于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1999年经济合作及开发组织(OECD)理事会通过《OECD公司治理原则》,规定了公司治理机制框架,并对维护股东权利、利益相关者合法权利,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信息、确保董事会的指导监督权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同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专门文件。该文件提出银行应吸取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防范公司治理问题的发生,建立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涵盖以下7个内容:(l)设立贯彻全行的战略和银行目标及银行价值至上的公司理念。(2)界定全行各岗位的职责并保证其得以实施。(3)确保董事会成员称职,清楚理解自身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并且能不受管理层或外界的影响。(4)确保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及高级管理层对其属下的充分监督权。(5)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的作用。(6)确保薪酬制度与银行的道德观念、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及管理环境相一致。(7)增强银行公司治理状况的透明度。

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股改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可以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更清楚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作为世界各国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实践表明良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树立市场信心,保证业务稳健发展、抵御风险的重要保证,是获取更加稳定的长期银行效益的重要保证,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落后的治理状况刻不容缓。

股改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次新的历史性跨越。股改之后,特别是2006年底WTO过渡期结束之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以及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全面放开,经营环境的变化及自身改革带来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1. 公司治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股改上市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等体制机制性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比如我们目前只是在围绕公司治理架构上从形式上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公司治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法没有一个标准模式,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靠自身努力,从国情出发,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艰苦探索。

2. 利润持续增长难度加大。股改之前,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清收处置不良贷款,能够实现经营利润的高增长。但是,卸掉不良资产包袱后,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资产生成效益的空间大为缩小,资产业务的扩张又要受到经济资本的刚性制约。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不断加快,在存贷利差不断收窄的情况下,优质企业实际掌握了贷款定价的主动权,对劣质企业的贷款又要做大量风险扣除。所以,如何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有效解决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益和成本刚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此外,成本控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劳动力过剩、低效机构多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难题。尽管前些年已经实施了一些撤并多余机构、分流过剩人员、推进区域化经营的措施,靠发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情况还不容乐观。

3. 国际化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内金融市场陆续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密集抢滩,而且更加注重通过资本融合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快捷地获取金融服务网络和客户资源。目前,境外战略投资者已进入我国近20家主要商业银行,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正在快速演变为不同的中外资金融机构联盟体之间的竞争,升级为国际化的竞争。能否通过股权合作,充分利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经验、技术和产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竞争发展能力,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和长远发展。

4.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将会加剧。特别是利率风险,从全世界的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在转型期都经历了一个利率下降、利差缩小的过程。由于银行流动性过剩,货币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利差越来越小,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利率倒挂,利率风险的影响更加突出。利率风险来临,将根本颠覆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盈利模式。银行只有主动增强忧患意识,提前进行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入结构的调整,未雨绸缪,充分备战,才可能避免利率风险带来的冲击。

5. 发展面临着严格的资本约束。财务重组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监管要求,但是,随着未来的发展,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彻底解决重资源投入轻结构调整、不讲投入产出比的经营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规模扩张,特别是贷款扩张的增长方式,一定会导致资本金的急剧消耗,重陷资本不足的困境。如何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构筑价值增长的经营格局,并长期保持资本充足率的合适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要面对的又一严峻挑战。

6. 锻造核心竞争力任重道远。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包括管理效率、经营结构、创新能力、队伍素质、企业文化在内的综合实力的角逐。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市场份额高,创新品种多,发展也很快,但是问题也不少。

目前,三家上市银行仅仅初步建立了公司治理框架,与规范化的股份公司特别是国际先进银行相比,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公司治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多数内部管理和风险内控制度改革也还没有到位,银行内部真正的自我“造血机制”还未形成。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一些银行分支机构还可能发生一些经济犯罪案件,社会信用环境还没有根本改善,不良资产反弹问题以及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仍会发生。所有这些,都会增大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难度,我们面临着如何深化改革的挑战。

三、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必须切实考虑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内外部管理的治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三会”的组织运作机制。从狭义上看,公司治理是指为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途径代理问题而设定的制度安排,具体主要指公司“三会”及高级管理层等组织机构设立和运作的机制制度。良好的“三会”及高级管理层等组织机构设立和运作的机制制度公司治理是先进银行的非常重要的标志。目前已股改上市的三家国有银行均己初步建立了公司治理的组织框架,下一步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1.要严格设定内设组织机构的职责边界和议决事议程。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既是遵循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具体国情的特殊要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一个重要目的是确保在投资主体分散化的条件下实现银行的专业化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可以通过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将政府的权力限制在“规范行使所有权”的范围内,以很好地解决在国有控股条件下银行专业化管理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等组织机构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议决事议程,建立良好的权力制衡机制。特别是要规范股东所有权的行使。股东只能通过对银行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和一定程度的建议和质询权来体现自身意图,不能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更不能与银行进行于己有利的关联交易。2004年3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两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指引》,要求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同时要充分考虑银行机构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设计银行的控制权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后,仍然面临代理问题。主要是对管理层的激励约束和保护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现代商业银行己不仅仅是履行资产转换中介的职能,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有效管理风险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能够挑战风险的特殊知识和技能,所以,银行的经营管理人员凭借其“人力资本”和掌握信息的优势地位,应该享有控制权。同时,银行股东要有足够的动力来监督管理层,防止形成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人问题,从根本上讲是避免大股东的操纵行为,可以使第二、三大股东增持股份,缩小与第一大股东份额的差距,使股权趋于分散制衡。

2. 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建立健康的决策机制。决策要民主,要有制衡机制和监管机制,防止权利过度集中。同时,树立股东价值和稳定经营的理念,推动董事构成的专业化。董事会在银行的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治理实践表明,一个全面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途径且相对独立并为银行有效运行负责的董事会能够给银行带来长远的效益。下一步,国有股份银行董事会要重点做好制定银行发展战略、确保银行依法审慎经营、提高银行的透明度、监督银行高管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董事会内部要建立起效率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董事要重点履行好受托职责和看管职责,并应以个人身份为银行所承担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根据《公司法》等规定,建立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需进一步明确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控制权。在银行的董事会中,由独立董事、债权人董事、客户董事和职工董事等共同形成制约力量,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以服务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目前,股改银行董事会均设立了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五个专业委员会(两行在具体名称上有些差异)。董事会要充分利用各专业委员会对银行实现有效治理和科学管理。比如,董事会要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汇报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合规性、合法性、审慎性进行评估,审计委员会则既可以通过外聘审计师了解银行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也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内部的稽核部门获取信息。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在运作中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充分利用独立董事体现小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审计委员会,一定要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

3. 提高经营管理层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股改银行董事会的决议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意图均要由银行经营管理层付诸实施,因此建立一个精干、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层队伍非常重要。目前着手从外部特别是从国际上选聘一些专业化的银行高级管理人才,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必须要将高管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化,不仅要建立符合现代银行管理制度要求的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机制,在选拔工作中要突出道德素质、专业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求;还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制、业绩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4. 要加强监事会的职能。从国际上看,围绕银行监督权的实施,银行治理有两种模式:一是英美模式,主要通过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师对银行进行监督;二是德日模式,主要通过设立监事会行使银行监督职责。目前我国的股份银行采用的是双重监督的治理模式,这是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督治理模式。鉴于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内设在董事会之下,其主要是对银行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监事会是与董事会并列的监督机构,其监督对象不仅要包括银行的具体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中,监事会履行监督董事会和高管层的职责。因此,在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基础上,国有股份制银行必须加强监事会的职能,具体包括: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赋予监事会一定程度的管理人员罢免权;建立监事会的选拔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监事会与监管机构的独立汇报路线等。

与战略投资者深入合作根据证监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战略投资者是指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股改中引进外资必须是战略投资者,而不是财务投资者,并提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四条标准:第一,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必须在5%以上,否则难以形成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第二,投资者必须持股3年以上,以保证在较长时间内双方合作的稳定性;第三,投资者必须派出董事,派出相应的管理人员,帮助国内人员提高经营管理技术;第四,投资者要提供技术和网络上的支持。这四条标准的核心是投资入股后3年内不能撤资、转让。与普通的财务投资者不同,战略投资者在公司发展初期进入公司,在公司还比较困难的时期与公司大股东共同努力,协助公司改善治理状况,提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它谋求的应当是长期战略利益,通过公司长期的发展和成长获取直接或间接收益。近年来,我国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成功实现了改制和转型,一些银行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协助下也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但是也应当看到,有部分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目标,短期趋利性较强,有的因竞争利益冲突渐行渐远。国有商行在股改进程中均引入了多个战略投资者,为保证多赢局面的出现应坚持:(l)长期持股原则,战略投资者持股在银行上市3年后才可抛售;(2)优化治理原则,战略投资者带来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有利于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3)业务合作原则,战略投资者能够促进业务的高效合作,引进银行急需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解决银行发展的薄弱环节;(4)竞争回避原则,鉴于业务合作难免会涉及部分商业机密,因此战略投资者在相关领域与银行不存在直接竞争。

参考文献:

1.刘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和发展的路径选择.西安金融,2007,(3).

2.刘雪梅.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2).

3.彼得 S·罗斯著.刘园译.商业银行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李健.公司治理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李义奇.构建有效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9).

7.刘士余等.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中国金融,2002,(7).

8.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李维安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刘园主编.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兴春,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博士生。

对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7

一、农合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合作银行采取的现代企业制度具备合作制与股份制的优点, 但是, 我们也有自己的缺陷, 农合行的股东人数众多, 且比较分散, 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得很多股东缺席了对我们的管理和监督, 他们的所有权难以真正地实现, 由此产生了投资者们与内部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学说, 这是我们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基础:股东投票选举出董事会来行使其对农合行的所有权权力, 董事会对我们的运营和发展进行管理和决策。

我们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农合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不仅组建了具备农合行特色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还拥有了由各行社领导所组成的高级管理层。“三会”和“一层”在运行过程中, 应保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状态。股东会由所有入股的成员组成, 每年召开一次股东代表大会, 决议的事项采取投票方式表决, 一人一票;董事会接受股东会的委托, 其成员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 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 主要职责是对农合行的经营管理行使决策权, 对高级管理人员行使监管权;选举而产生的监事会, 其主要的职责是监督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情况, 防范违法违规风险, 监督我们的业务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 维护股东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高级管理层的组成人员包括各支行正副行长、机关部室正副经理和网点负责人, 是支撑我们正常运营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决定了我们的发展状况。

二、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难点

我们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三会一层”之间各司其职、互相制衡和互相配合的机制, 这种机制应具有激励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这种“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往往界限模糊, 产生了一些缺陷和不足。它们将会成为我们未来改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 股东代表大会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难以完全实现, 内部人管理弊端开始显现, 所有者缺位问题亟待解决

经济学教授青木昌彦曾在其著作《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 正式提出了内部人控制问题, 并认为: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 内部人控制是固有的问题, 在私有化的场合, 相当比例的股份掌握在少数内部人的手中, 他们会努力在决策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利益。农合行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 也可能存在内部人管理的弊端:

1.股东范围分布较广, 且分散, 难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 加大了内部人控制的风险。作为农村合作银行, 我们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设置了自然人股和法人股, 股权分配比例如下:单个自然人股东的持股总额最高没有超过股本总额的千分之五;职工的持股总额未有超过股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职工之外的自然人持股总额没有低于股本总额的百分之三十;单个法人及相关联企业持股总和并未超过总股本的百分之十。虽然我们尊重每一位股东, 且股东代表大会按时召开, 依据职责运行, 但是, 我们的股金分散在众多的股东手中, 他们对我们的所有权难以完全体现, 所有者缺位的问题难以真正解决。

2.股东代表大会在选举过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 小股东的跟随现象比较普遍。在股东权利的规定方面, 《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股东有权对我们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建议和质询, 但由于经营信息难以全面获取,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大了监督、建议和质询的难度。

(二) 董事会的职责界定还需细化, 摒弃可能产生的创新力不足问题

1.我们拟定了较全面的董事会职责范围, 但由于董事会成员与股东在风险承担方面存在不一致性, 董事会在具体运营过程中, 遇到的风险更多、更大, 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 可能会有维护自身利益, 削弱或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产生。

2.对董事会成员的职责界定稍显笼统, 细化的难度较大, 如董事长的引导、定向和决策监督的职责就不够细化, 范围界定比较模糊, 可能造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创新力不足的尴尬。这是我们在以后的改革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 监事会的独立性仍需加强, 监督建议作用有待提升

我们的监事会运行至今, 致力于行使监督建议职能, 为合行的发展保驾护航, 但监事会的超脱性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对董事会经营决策和运行的监督建议作用还有待加强。

(四) 我们的“三会一层”缺乏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性, 高级管理人才储备不足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运行不仅需要相互制衡和相互配合, 还应具有激励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理性经纪人假设学说认为决策主体在决策的过程中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我们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引导我们的行为, 向共同的目标努力。目前, 我们对员工的绩效评价有完整的体系可以运行, 但是对领导人员和高级管理层的绩效评价还有待完善。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虽然我们每年都设有招聘人才的笔试和面试, 但后续学习的规划并没有纳入常规管理, 我们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仍然缺乏。

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 对股东代表大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 加强股东对董事会的管理和监督权, 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部人管理的问题

民主管理制度的实现需要有效的制度执行方式, 股东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要从根本上实行, 需要把握好投票表决的“度”, 在今后改革中, 我们可以参考其他银行及现代公司制度的民主管理经验:根据股权的大小确定投票权的多少, 随着股份的增加, 我们可以适度增加投票权, 这个“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确定。另一方面, 内部人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强化外部人的监管, 这就需要我们对知识层面不同、兴趣爱好相异的股东代表进行权利义务方面更加细致地界定和宣传, 增强他们监督和质询的意识, 强化他们对领导人员的监督和罢免权。

(二) 通过建立股东交流平台,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股东代表大会只有全面了解我们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才能更好地实现所有者权益, 而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股东交流平台, 他们对我们的了解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以后改革中, 我们应着手建立这样一个股东交流平台, 在重要时间点及时发布每季、每年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表, 以及董事会做出的可能影响股东利益的战略决策, 并虚心总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 更合理地界定“三会一层”的职责, 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其对董事会的监督建议作用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 我们面临的市场经济形势日益严峻, 这将对合行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只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才有出路。这就需要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 一方面, 要对“三会一层”的职责进行进一步商榷, 确定董事会以及董事长的职责范围, 既不能让其事必躬亲, 又不能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 我们要在制度保障和人员配置方面进行努力, 进一步完善并执行监事会的运行制度, 合理确定监事的名额和组成人员, 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 这是其对董事会的监督建议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

(四) 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和学习培训制度, 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

我们的绩效评价制度的适用对象是普通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 对所有员工的绩效评价, 除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将业务量、营销量等硬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获取指标数据, 还要对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分, 而不仅仅划分为合格、良好和优秀。同时, 我们应跟上业务和管理知识的更新步伐, 将员工 (包括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 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活动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为我们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四、总结

作为股份合作制银行, 改革成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目标, 也是一个契机, 思考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之后, 还需要努力对其进行完善,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能做的, 就是采取有效措施, 实行全面的民主管理, 维护股东的所有人权益, 同时, 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加以明确, 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其监督和建议作用。相信在不久将来, 我们一定会成为拥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商业银行, 成为能够更好地服务民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摘要:农村合作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在股东代表大会对董事会的委托代理学说基础之上, 存在所有者权利难以完全体现、董事会职责界定不够清晰、监事会独立性不强、激励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这是未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认为对股东代表大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 增强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加以明确;建立股东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学习培训和绩效评价制度, 可以提升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银行IT治理 篇8

当前, 银行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 IT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银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是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已经完全建立在IT上;

二是IT的能力, 信息系统的可靠与高效运行, 信息的安全, 信息的共享、挖掘与利用, 与银行的经营状况有密切关系;

三是不断涌现的IT新技术, 包括基于网络的服务、移动技术, 为银行带来新市场、新客户。如何让银行转型为信息化银行, 为新老客户提供新服务渠道、新产品, 成为各银行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谁能抓住新机遇, 谁就是明天的“Google”、“苹果”、“腾讯”;

四是在新机遇面前, 谁不能跟上IT的新潮流, 谁就是明天的“柯达”、“黑莓”, 不管今天如何辉煌;

五是IT需要巨大投入, 但银行的董事会、管理层未必都能真正做到对IT有深刻的理解。一些IT战略决策一旦有偏差, 带来的是几年的岁月蹉跎与成千上万人的资源消耗, 还有算不出来的资金开销, 却没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六是IT风险巨大, 如何控制IT风险, 发挥IT效益, 是每个银行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以上问题不但银行业要面对, 而且几乎存在所有与IT相关的行业里。不仅中国存在, 国外比中国更早意识到其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 IT治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IT治理的概念

要了解IT治理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与IT治理的关系、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一) 公司治理

所谓公司治理, 指的是制定一种架构, 明确与平衡公司诸多利益相关者, 包括各大小股东、董事会、公司管理层, 以及公司员工的责、权、利关系, 并建立起相应监督与激励机制, 提高公司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能力, 使之能充分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及公司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为公司顾客与潜在客户贡献和创造他们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价值, 使公司能持续发展。同时, 通过公司治理可以为股东创造最大的投资回报, 并使公司承担起相关社会责任。

(二) 公司治理与IT治理

IT治理是公司治理在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 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IT治理指的是企业采用有效的机制, 确保IT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业务目标一致, 提升企业IT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治理, 充分利用IT资源, 掌控IT风险, 发挥IT的最大作用, 推动业务发展, 使企业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 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 治理与管理

治理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治理是制定高阶的规则并决定什么是高阶规则, 最根本的是要决定由谁来进行哪些决策与决策的流程;管理就是在高阶规则框架下制定具体实施规则, 并按照所有的规则进行具体决策。下面, 针对中国银行业, 就IT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二、IT治理的架构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历史时期, IT无疑是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而IT资源无疑也是银行的战略资源。对于战略资源, 银行最高管理层 (董事会) 的直接监管至关重要。另外, 当前的信息化过程已经演变成为流程的重组, 流程的改变会引起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这势必触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 势必遭到他们的反对, 并且反对是出于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已经远远超出信息化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必须在治理层面建立起强有力的IT治理架构, 才能有效地推进IT的发展, 实现业务战略目标。IT治理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 IT治理委员会

IT治理的架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一个由相关董事、高级管理层、IT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IT治理委员会——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 具体承担董事会在IT治理方面的工作。同时, 委员会为董事会和高管层需要做IT决策时提供支持, 使投资巨大的IT项目处于可控状态, 使银行通过其IT能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信息技术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一是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落实各监管部门相关监管要求, 审查批准信息化战略, 确保其与银行战略和重大业务策略相一致。

二是确保信息化治理工作所需资源的充分配备与合理配置, 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资金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审计, 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

三是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治理, 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化治理组织结构, 并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

四是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化管理的整体状况;评估信息技术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掌握主要的信息技术风险, 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 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五是配合监管部门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监督检查工作, 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技术事故和突发事件, 每年审阅并向监管部门报送信息化治理的年度报告, 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六是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确保本法人机构涉及的客户信息、账务信息以及产品信息等核心信息资产的安全, 审理重大的IT工程与研发项目, 履行信息化治理其他相关工作。

(二) CIO

IT治理要求银行设立首席信息官 (CIO) , 作为银行高管, 参加信息科技委员会, 直接参与IT决策。首席信息官的职责包括:

一是确定信息科技战略, 尤其是信息系统开发战略, 以及符合本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直接参与本银行与信息科技运用有关的业务发展决策。

二是负责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信息科技部门, 承担本银行的信息科技职责, 确保履行:信息科技预算和支出, 信息科技策略、标准和流程, 信息科技内部控制、专业化研发, 信息科技项目发起和管理, 信息系统和信息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升级, 信息安全管理, 灾难恢复计划, 信息科技外包和信息系统退出等职责。

三是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并使有关管理措施落实到相关的每一个内设机构和分支机构。

四是组织专业培训, 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 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其他相关工作。

(三) 其他IT治理架构

银行应该设立IT风险管理架构, 负责协调制定有关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尤其在涉及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合规性风险等方面, 为业务部门和信息科技部门提供建议及相关合规性信息, 实施持续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跟踪整改意见的落实, 监控信息安全威胁和不合规事件的发生。

银行还应该设立IT审计架构, 负责制订信息科技审计制度和信息科技审计计划, 对信息科技整个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实施审计。

三、IT治理的范围与内容

通常认为, IT治理的范围包括:IT战略、IT组织、IT系统架构、IT基础设施、IT风险、信息安全、IT运营等方面。其中IT运营包含IT决策流程、IT项目管理、IT运维管理、IT采购管理、IT绩效管理等。

针对上述IT治理范围, 对于中国的银行业, IT治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当前的中国银行业, IT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 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银行的对外业务与服务、内部管理, 已经离不开银行的IT。银行IT已经能基本满足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需要。但与此对应的, 银行业务部门对IT的普遍反映是:银行IT的建设还是跟不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内部管理越来越高的需要;IT总体能力不足, 人员数量与素质有待提升;要减少对IT项目外包的依赖, 提高自主研发或主导研发的能力;IT项目建设周期长, 项目质量不理想;IT整体规划不足, 各IT产品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 存在各种的IT风险。

可见, 在中国的银行业, IT治理最主要的目标是, 确立IT的战略目标与定位, 理顺IT的各种关系, 提升IT的核心竞争力, 让IT能围绕银行的战略, 更好地为银行的业务与管理提供支持与服务。具体内容体现在:

(一) IT架构

银行IT架构治理包括明确架构的层次, 以及各层架构的内涵的关系。

1.战略架构

IT战略架构主要包括:银行IT的战略目标、IT定位、IT资源的配备与配置等。

2.业务架构

IT业务架构主要包括:银行IT的客户、IT的各种产品、信息系统研发方式、银行产品开发与IT产品研发的流程及关系等。

3.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包括:IT的组织架构模式 (集权、分权还是混合的模式) 和各IT机构间的责权划分, 还包括IT机构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除了IT的战略架构、业务架构、组织架构外, IT架构治理还包含信息系统架构与IT基础设施架构治理, 这两层次的架构在下面论述。

(二) IT团队

银行IT团队是银行IT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IT治理要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IT团队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数量

IT团队的数量是IT能力的基本要素, 没有数量就没有一切。团队数量不足的问题, 困扰了大多数银行。实际上, IT团队的数量与银行IT战略定位、对IT的期望有密切的关系。

2.人员配置

解决了人员数量的问题, 还要解决人员配置问题。对于大多数信息系统已经集中的银行, 人员配置有两个维度:一是总行与分行的人员如何配置;二是在IT管理、研发、测试、维护等不同职能间, 人员如何配置。

3.人员质量

IT团队的质量, 特别是IT人员的职业素质, 是IT团队治理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许多银行IT建设起步较晚, IT人员普遍比较年轻, 岗位资历浅, 专业技能与业务知识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是要落实人员的培养与教育问题。

4.岗位与职业生涯

要建立一支过硬的IT团队, 一个合理完善的IT岗位设计与职业生涯发展图谱必不可少。只有这样, 才能使各IT人员各司其职, 与银行共同发展。

5.绩效考核

在公司治理中, 强调监管与激励。在IT治理中, 监管与激励体现在IT的绩效考核中。只有通过合理与完善的考核, 才能发挥每个IT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IT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三) 信息系统

银行信息系统的治理包含了非常广泛的内容。治理的目标要针对信息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运行效率、开发效率、产品创新、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解决上述问题, 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信息系统的架构治理。

信息系统架构属于IT架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系统架构要兼顾效率与灵活、安全与方便、集中与分布的平衡。信息系统架构细分可以包括:应用架构、程序架构、数据架构、数据治理 (含信息标准与规范) 、流程架构、信息安全架构等。

(四) 基础设施

银行IT基础设施指的是为了银行信息系统能安全、高效运行所需要的一系列硬、软件设施, 包括机房、动力、空调、各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工具等。

基础设施架构治理指的是根据IT运行需要, 满足性能、容量与安全要求, 结合技术发展, 配备与配置这些硬、软件。

(五) 企业文化

IT企业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包括无形文化与有形文化。无形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 而有形文化包括企业的制度文化和文化设施。企业文化治理主要是建立一个企业的优良文化, 并发扬光大。

1.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用以指导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目标、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银行IT应该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是IT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2.企业的制度文化

银行IT制度包括:各种IT标准与规范、各种IT运营制度、IT服务管理制度、IT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IT审计制度等。

3.企业的文化设施

银行IT文化设施包括:形象设施、文化环境、文娱设施以及各种文化支撑系统。这些系统包括内部门户、内部论坛、各种办公系统、生产管理与支撑系统。

四、IT治理的标准

IT治理是信息科技体系控制领域中的一个相当新的理念, 到本世纪初才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并引入我国。所以, 怎么样才算达到IT治理的目标, 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且权威的说法。不过, 根据国际上IT治理的实践, 在一些方面, 我们可以参照相关国际标准。

目前国际上最佳实践通行的IT治理标准, 是基于各个对象治理的成熟的方法论和工具, 包括ITIL, COBIT, ISO/IEC17799, PRINCE2等。

(一) ITIL

ITI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信息技术基础构架库) , 提出了一整套对IT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 为企业的IT服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客观、严谨、可量化的标准和规范。ITIL主要包括:业务管理、服务管理、ICT基础架构管理、IT服务管理规划与实施、应用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

其中服务管理是其最核心的模块, 主要涉及: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连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管理。

(二) COBIT

COBIT (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信息和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 , 是众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企业对IT的计划与组织、采购与实施、服务提供与服务支持、监督与控制等进行全面考核与认可的业界标准。

作为IT治理的核心模型, COBIT架构归集为几个控制域:IT规划和组织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系统获得和实施 (Acquisition and I mplement at ion) 、交付与支持 (Delivery and Support) 以及监控 (Monitoring) , 并由数十个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和数百个细节控制目标组成。通过定义这些目标, 可以帮助企业业务维持对IT的有效控制。

(三) ISO 17799

ISO 17799, 即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其前身为英国标准协会 (BSI) 的BS 7799标准。BS 7799分为两部分:BS 7799-1《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及BS 7799-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ISO 17799第一部分对信息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供负责在其组织启动、实施或维护安全的人员使用;第二部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文件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规定了根据独立组织的需要应实施安全控制的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为各企业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框架, 引导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四) PRINCE2

PRINCE2 (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 描述了如何把项目划分为一些可供管理的阶段, 以一种高效的、明确的步骤对项目阶段进行监督与管理。PRINCE2的视野并不仅仅限于对具体项目的管理, 还涵盖了在组织范围对项目的管理。

银行治理结构 篇9

效率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商业银行效率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或者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目前,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和X效率。其中,X效率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能体现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效果,而成本效率则是银行X效率中的一种。我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效率不仅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相继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只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才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而且,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只有积极提高效率,才能有效地增强竞争力,进而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故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利用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对效率的影响研究有很多。多数学者研究的是企业效率。Zelenyuk和Zheka(2006)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样本企业的效率进行了计算,并比较分析了所有权结构不同的企业的X效率。García-Sánchez(2010)通过分析董事会结构对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来确定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而Nanka-Bruce(2011)则采用技术效率衡量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公司规模、领导能力、董事会组成以及外部股东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公司的技术效率。Blank和Hulst(2011)以荷兰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分析了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导致低成本效率的原因。研究表明,给予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较高的薪酬并不能提高绩效。Chen(2015)从外部环境出发,研究了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He等(2015)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治理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将研究范围定位于银行。Beck等(2006)认为,银行自身的监管力度与银行效率呈正相关关系。Barros等(2012)分析了日本银行2000 ~ 2007 年的技术效率,研究发现不良贷款仍然对银行绩效有很大影响,银行的投入必须更有效。Peni(2012)使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公开交易的美国银行的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强公司治理机制的银行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Bala(2013)则采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对提高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的影响作用。Dedu和Chitan(2013)以罗马尼亚银行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负面影响银行绩效。Liang等(2013)以2003年期间中国的50家银行为样本,分析了董事会特征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Jizi等(2014)利用美国大型商业银行2009 ~ 2011 年的数据,从控制审计委员会特征、董事会会议频率和银行的盈利能力、规模和风险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特点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

(二)国内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公司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和对公司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两个方面。

1.对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

许晓雯、时鹏将(2004)利用板块数据,分别采用非参数前沿法中的DEA方法和参数前沿法中的随机前沿方法(SFA)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7~2001年期间的综合效率进行了测度。刘汉涛(2004)以及郑录军、曹廷求(2005)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度。而芦锋、刘伟奇等(2012)则运用基于储蓄中间变量新视角的网络DEA方法对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0~2012年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

另外,王德鲁、宋学锋(2013)以2007年和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OLS回归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分别考查了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规律。而姚伟峰(2013)则运用SFA方法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梁莉、董蔚(2013)运用SFA方法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进行了成本效率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公司治理状况与成本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叶仕良(2015)则采用SFA方法测算了2003 ~ 2013 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

2.对公司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此类研究多为实证分析,其研究对象分为两类:

一是以公司为研究对象。韩志丽、杨淑娥等(2008)根据投资机会集(IOS)理论,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在设定投资机会集的条件下,考查了不同成长性企业的公司治理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的改善与独立董事比例、高管层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但与高管层年薪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成长性较低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的提高与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层持股比例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但与高管层年薪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张曦、周方召(2010)以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为主线,分别从法律渊源、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监督、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公司自主性治理五个方面对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张洪辉、夏天等(2010)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出发,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董事长持股比例、监事会主席持股比例、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为正;而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规模则对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初旭、周杰(2013)以我国文化创意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会议反映了董事会的监督控制职能,抑制了公司的创意能力,损害了文化创意公司的经营绩效;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领导权结构弱化了董事会的监督控制能力,独立董事比例的提升为公司提供了社会资本,从而促进了公司的创意能力,提升了文化创意公司的经营绩效。周建、袁德利等(2014)以2005 ~ 2007 年期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专业委员会设置、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成员薪酬、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二是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魏华、刘金岩(2005)对山东、河南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负相关,外部董事比例和监事会功能与银行绩效正相关。黄文青(2009)基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标准,并通过生益模型(考核公司绩效)和TM模型(考核银行绩效),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刘红娟(2009)以2004 ~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X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对提高X效率没有帮助,董事会规模对X效率的影响为正,两职合一有助于提高X效率,而股权结构和高管薪酬对X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王希、刘吉田等(2011)选取9家银行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数据的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制度以及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股权集中度较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较高,以及高管激励制度较健全、境外战略投资者所持股份比例较高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较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陈玉罡、孙振东等(2011)从不完全契约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效率和内部治理的影响,并以28 家国内银行1995 ~ 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侯瑜、詹明君(2012)以我国14 家商业银行2000 ~ 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采用SFA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计量,并从公司治理、市场结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业结构和经营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李堪(2013)基于多因子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指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规模、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管理层规模和高管薪酬与银行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性质、行长从业年限、高管的教育程度等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

三、研究假设

由前述理论可知,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治理制度、治理机制、高管视角、董事会视角等某个特定的角度去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成本效率的关系,故本文主要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人数、高管薪酬这五个方面去衡量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成本效率的影响。

1.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成本效率。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年度内召开股东大会次数反映了股东监督公司经营活动的力度和对公司控制权掌握的程度。蒲娟(2010)认为,年度内召开股东大会次数与公司治理目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增加股东大会次数对改善公司治理没有显著作用。而王飞、徐炜(2013)基于股东大会视角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进行剖析后认为,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股东大会治理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表现之一就是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的召开更加频繁。故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成本效率正相关。

2.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与成本效率。

董事会、监事会作为银行的监督机构,召开会议是发挥其作用的一种方式,而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监事会会议次数都会影响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会议次数召开越多,越有利于董事会、监事会发挥监督作用,同时也可能说明公司需要决策的事项很多,公司的绩效不太乐观。向锐、冯建(2008)利用2004 ~ 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次数与总资产报酬率(ROA)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目前流于形式,并未充分体现对公司经理的监督职能,没有实现依据股东利益行事的目的,而更多的是出于对公司较差经营绩效的反应。

宋增基、宁家耀等(2008)以我国证券市场2005年公布的指标股为研究样本,以2000 ~ 2005 年为数据采集区间,用董事会会议频率表示董事会行为,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行为的决定因素、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当期和后期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行为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独立性越强的董事会越会发生较高强度的董事会行为,而外部董事的声誉激励制度和机构投资制度对董事会行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当期、后期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Jensen(1993)认为,董事会会议很多都流于形式,董事会会议的大部分时间往往被用来讨论公司的日常事务,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且,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董事会会议次数与成本效率显著负相关。

H3:监事会会议次数与成本效率显著负相关。

3.高管人数与成本效率。

有关高管的概念,本文将其界定为银行年报中所指的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鲜有学者研究高管人数与成本效率的关系,但是有少数学者研究过高管规模与投入、产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胡国柳、沈琳(2008)以2004年12月31日前海南省在深、沪两地上市的公司1994~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法人股比例、董事会活动、领导结构、高管规模与企业资本支出显著正相关;而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资本支出显著负相关。

康艳玲、黄国良等(2011)则研究了高管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规模、高管性别与研发投入关系不显著。程利敏(2012)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对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业绩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公司高管人数与公司业绩不相关的结论。杨星(2013)认为,高管团队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负相关关系,即高管人数越多,内部有效性越差。

而本文则认为,当高管规模较大时,一方面说明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权责明确,有利于公司办事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公司绩效;另一方面,公司内部会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限制高管权利,防止高管因权力集中而为自己谋取利益,从而损害公司利益。这两个方面都从侧面体现了高管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公司成本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高管人数与成本效率正相关。

4.高管薪酬与成本效率。

目前,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学者很多,观点各异,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刘绍娓、万大艳(2013)以2003~2010年沪深两市296家国有和176家非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李斌、郭剑桥(2013)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到相同的结论。贺一珍(2013)以2011年沪深交易所37家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二是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武美君(2012)利用金融业上市公司2008 ~ 2010年的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 年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兰松敏、戴建华(2015)以沪深两市传媒业上市公司2010 ~ 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传媒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高管持股比例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国有股比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三是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冀巨海、赵淋淋(2011)以2007 ~ 2010 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22 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分析模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汪晶晶(2008)、曾珍(2010)、王雪东(2013)、李梦丹(2013)等都认为,企业高管薪酬与绩效呈倒U型关系。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高管薪酬与成本效率呈倒U型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我国59家商业银行,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8 ~ 2014年。本文的样本数据为59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CCER)、样本银行的年报和定期公告等。

(二)变量选择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主要考察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故被解释变量为银行成本效率。成本效率是银行最基本的效率指标,是指在产出既定的前提下,通过求解成本最小化问题所求得的效率。

本文采用DEA方法计算成本效率。计算成本效率的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决策单元DMUi的成本效率为:

上述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思想为:在产出Yi一定时,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求出使投入Pi×Xi最小的投入量Xi*,并比较最小投入和实际投入的比值记为CEi的DMUi成本效率。当CE=1时,表示决策单元的生产方式为成本有效,即以理论最低成本生产当前产出。

2.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为视角,根据各大商业银行在年报中所披露的信息从不同方面去选取合理的解释变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故本文的解释变量主要是股东大会会议次数(SGM)、董事会会议次数(BDM)、监事会会议次数(BSM)、高管人数(SMPN)、高管薪酬(MS)、高管薪酬的平方项(MS2)。

一般认为,银行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以银行资产规模可能会影响银行成本效率。故选择银行资产规模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成本效率的计算

1.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投入产出指标的合理选择是运用DEA方法测量银行效率的关键。本文选取了以下投入、产出变量:投入变量为利息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产出变量为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税前利润、利息收入、手续费佣金净收入、现金资产率。

2.数据处理。

本文以2008 ~ 2014 年59 家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计算样本银行的成本效率,以便于研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下页表2列示了样本银行2008 ~ 2014年的成本效率数据。

(四)面板回归模型的构建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关系对模型估计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本文对拟选择的解释变量进行两两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拟选择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构建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成本效率影响的待检验估计模型如下: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4 列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年度内股东大会会议次数、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的平均值均大于中位数,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说明样本中少数商业银行在这三个方面均高于平均水平。整体来看,各个变量均是合理的,并没有异常值。

(二)实证结果分析

注:***、**和*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5%和10%;括号内为t值。

表5列示了模型的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成本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1.年度内股东大会会议次数变量系数虽然为负,但不显著。

虽然实证结果显示股东大会的召开频率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股东大会会议的频繁召开并没有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有一定的阻碍。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股东大会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力度还不够,股东大会召开会议的决策并没有起到解决银行效率低这一根本性问题的作用;也可能是因为大股东掌握了一定的控制权,导致其余小股东都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如果不对股东大会会议的召开次数进行合理的削减,不及时提高股东大会质量,很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此同时,应该尽可能地让各股东充分参与所议事项的讨论,集思广益,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H1没有得到验证。

2.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均与银行成本效率显著负相关,与H2、H3一致。

近年来,董事会、监事会越来越表现出形同虚设的现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监事会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相关的会议也多表现为形式主义。董事长、监事会主席等高管掌握着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他们对商业银行的很多重大决策都具有决定权,很容易产生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裁行为。而且,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次数太多可能是因为临时会议太频繁,临时会议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商业银行出现问题的频率较高,说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较低。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效应有待提升。

3.年度内高管人数变量系数为正,但不显著。

高管人数的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银行的成本效率。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高管团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管人数的增多说明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在逐步完善,人员分工清晰、职责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成本效率。但是随着高管人数的增加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高管人数过多,可能会出现一些没有实权的人和没有实质性作用的岗位,对于高管本身,其胜任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管虽多,但是也不乏胜任能力不足的人,所以,影响银行成本效率的因素不仅仅只是高管人数,还可能涉及高管团队的质量。只有同时具备量和质的条件,才能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实质性的发展。因此,H4没有得到验证。

4.高管薪酬与银行成本效率呈倒U型关系。

银行成本效率与高管薪酬和高管薪酬平方项分别呈负相关关系和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高管薪酬与银行成本效率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本文H5一致。这意味着一开始随着高管薪酬水平的提高,银行成本效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当高管薪酬达到一定水平后(临界值),银行成本效率反而开始下降。从激励机制来说,一开始高管薪酬提高时,薪酬激励对于高管还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是上升的,但是随着高管薪酬的继续提高,银行成本越来越高,而这种激励作用却越来越弱,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也就呈现不升反降的趋势。要提高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并不能一味地依赖薪酬激励,在建立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建立高管薪酬的约束机制。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8 ~ 2014年我国5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东大会会议次数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为负向,但不显著;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均与银行成本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年度内高管人数与银行成本效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与银行成本效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针对以上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股东大会会议质量。适当延长股东大会会议的会期,充分披露会议的议题,不仅要给大股东发言的机会,也应该让中小股东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有利于银行的发展。

第二,合理化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次数,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形式主义。董事会、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内部核心机制。董事会、监事会讨论的一般是日常经营事务,并且流于形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样便限制了董事、监事监督经理的机会,从而使得董事会、监事会并不是非常有效,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第三,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高管激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薪酬与声誉。薪酬激励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并不会完全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而声誉激励在我国并没有得到重视,自然也就没有较好地建立起来,它的影响还比较弱,这一点还有待完善。

银行治理结构 篇10

关键词:公司治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1、所有者主体不明确。所有者主体不明确和产权不明晰,必然会导致各权利主体的角色移位、职能扭曲和行为边界的混乱。这样就必然会影响到对经营者的选择质量和对经营者行为监督的效率,进而使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效率蒙上阴影。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是虚拟的参与方,而新成立的银监会,是否能够发挥其管理国有资产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2、董事会组织系统庞杂。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党委实际上代替了董事会的职能,而党委委员都是由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根本不存在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这种格局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容易出现“共谋”现象。从代理人角度看,一方面因科层安排导致决策难以及时有效,造成约束成本增大;一方面助长了代理人侵蚀国家利益的激励,造成净损失,从而使代理问题严重和代理成本过大。从委托人来讲,因信息不对称、不充分,造成监控失效,导致监控成本扩大,这也增加了代理成本。此外,商业银行经理层还利用委托人缺位和信息不对称推脱责任,将经营性亏损转归为政策性亏损,由此转移自己的风险。

3、银行管理折的行政主导性突出。在新时期下, 银行家必须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成长, 也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识别真正的银行家。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上不是按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等经济标准而主要是沿用党政干部的标准, 重人的政治觉悟, 行长具备银行家和行政官员双重身份。在管理上, 实行一把抓的混合管理。银行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 这就是代理人缺位的问题。而且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 使得从外部市场上选择经理人员变得更难。

4、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机构仍然按照政府行政科层系列设置,各层领导仍然有严格的行政级别,具有政府机关的性质。作为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不损害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政府机关,银行内部职员之间又形成了一套“官本位”的激励机制,追求行政级别的提升是银行职员重要激励之一。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截然分离,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基本上保持着国家规定的等级工资制度,与银行的经营业绩没有什么关系,银行的长远发展利益与经营管理人员的自身利益更不相干,其代价就是银行资源配置无效,经营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损失以及严重的行为短期化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1、积极推行银行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不仅可以实现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达到优化产权结构的目标,而且可以开辟国有银行资本来源渠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解决巨额不良债权问题,从而分散经营风险。股份制的实施还可以形成一套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权力和责任相对称,风险和收益相协调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引入股份制,还有利于促进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为实现国有银行的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2、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与监督机制。在银行管理体系中,董事会作为所有者或股东的代表,不但有管理决策功能,还应拥有对公司经理人员的监督功能。董事会应对经理人员偏离公司董事会经营决策目标的行为予以纠正;监督经理人员正确行使其权力,维护公司利益,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对不称职的经理予以解聘,对经理人员侵犯银行利益的行为通过法律手段给予制裁。这些监督方式的实施,对提高银行运作效率,强化对经理人员的约束能起积极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的关键是要赋予监事不受干扰的独立监察权,同时提高监事的业务水平,不称职的监事通过股东大会予以罢免。

3、规范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关系。要实现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关系的规范化,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恢复资金的本质属性———商品性和增值性。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和银行分离。把政府的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分开,正确界定政府职能的界域,比如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应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保证金融总体平衡运行。在方向上,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方式上,应多采用经济手段和间接方式。最后,要重建公共财政,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由其“行政权威”来维护,更多地取决于其“财政能力的强弱”。

4、构建与完善银行激励机制。在构建与完善银行激励机制中,首先要完善公司内部收入分配制度。银行职员尤其是管理层的收入水平应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实力水平和为股东带来的回报等挂钩,根据其业绩状况,拉开收入差距。其实现形式包括职位消费激励和收入报酬激励。其中职位消费是通过界定不同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可以享受的相对称的职位消费层次,明确职位消费的具体标准。收入报酬激励是通过给予部分剩余索取权,使管理层更加关注银行的资产增值和长期发展。同时还应结合其他非货币化形式。对于高层经理人员而言,良好的职业声誉,一方面是声誉或荣誉激励,使经营者获得社会的赞誉,从而产生成就感和心理满足。声誉、荣誉及地位是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的重要原因。而且声誉、荣誉及地位等都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收入。为此应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委任、聘任、选任、考任等多种形式,引入竞争机制,破除干部终身制和官本位制,还应健全岗位设置、聘任管理、任期考核、竞争上岗等配套措施,实现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大可:西方国家公司治理机制的比评与分析[J].中州学刊, 2000 (6) .

[2]徐龙华:英国汇丰银行的公司治理及借鉴[N].金融时报, 2002-8-16.

[3]谢平、焦瑾璞: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需做的工作下一篇:保险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