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2024-08-14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精选十篇)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篇1

一、“狼爸”“虎妈”的教育结果印证了华生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指出, 给我一打健康、健全的婴儿, 并让我自己设定一个特殊的世界去抚养他们, 我敢保证随机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 把他训练成为我们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 诸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 甚至乞丐和小偷, 而不考虑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先的种族。“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印证了华生的理论。“狼爸”萧百佑用“打”的教育方式, 将四个孩子送进北京大学;“虎妈”蔡美儿“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 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结果她的两个女儿不仅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而且在钢琴演奏方面有不俗的表现。

我认为, “狼爸”“虎妈”的教育效果显著, 至少有三点原因。一是他们对孩子非常了解, 其教育方法适合孩子。二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并非简单粗暴的打和骂, 其对孩子的严厉和强制是适度的。三是在他们的教育之下, 孩子的心理始终是健康的。

不过,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 “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孩子, 对于服从性强的孩子, 这种教育方法的潜力非常大。换句话说,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遵从并良好执行这一方法的孩子得到较大的发展。反之, 如果孩子的叛逆性非常强, 这种教育方法就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 即孩子强烈的叛逆和抗拒。如果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处在叛逆和抗拒的状态里, 必然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

二、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 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 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2011年, 某村九年级男生王某在中考前的一个月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原本, 王某在学校表现好、成绩好, 很有前途。可是, 他的家庭有些问题:他那嗜酒的父亲常常在酒后殴打他的母亲。在中考前的一个月, 他的父亲酒后再次殴打他的母亲。于是, 王某忍无可忍, 他举起刀刺向了自己的父亲……

这个悲剧的发生肯定有很多缘由。面对家庭暴力, 王某一直压抑自己。在中考前, 家庭暴力再次发生。这一次, 超出了王某的心理承受极限, 酿成了悲剧。如果教师能多多关注中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 如果家长能好好了解中考前孩子的心理变化, 那么这样的惨案也许就不会发生。

由于心理教育的缺失, 悲剧还在不可避免地上演。几年前, 某中学的高二学生徐某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其根本原因在于压力太大, 压抑太久。母亲希望徐某考上名牌大学, 可是升入高中后, 徐某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母亲非常着急, 于是限制徐某打电话, 不准徐某和同学打球, 上厕所都不让徐某关门, 担心他在里面看闲书浪费时间。母亲告诉徐某, 现在要忍耐, 考上大学后一切就自由了。一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 没有自己的空间, 没有喘息的机会, 倍感窒息, 进而对母亲的逼迫产生抗拒的心理。某天, 吃完饭徐某想看一会儿电视, 母亲不仅不让看, 还数落他。于是, 徐某怒火中烧, 失去理智, 拿起手边的榔头, 朝母亲的头上打去……后来, 记者访问身陷囹圄的徐某。那个内心充满愧疚和自责的孩子说:“如果生命可以替换, 那么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妈妈的生命……”当初, 如果徐某的母亲了解徐某的心理状态, 关注徐某的心理健康, 那么这样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因此,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深入地了解正在成长的学生 (孩子) 的心灵, 需要在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中不断了解学生 (孩子) 的心理状态, 关注学生 (孩子) 的心理健康, 使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避免悲剧的发生。

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门肯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长大了成为普通人的居多, 因此, 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 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 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才。”因此,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有一颗平常心, 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 (孩子) 。

2008年夏天, 我所在的学校要求七年级的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到县里的红旗农场摘红花。当然, 如果不想摘红花, 家长可以通过交钱的方式取代孩子的劳动。不过, 我还是明确地告诉我的学生:“你们应该去参加劳动, 尽量别让家长给你们交钱。”“为什么?”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做人要有担当, 要承担社会责任。”我说。我始终认为, 对于学生而言, 必要的体能训练有助于成长。就这样, 我的学生都去摘红花了。在半个月的时间里, 学生们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 中午两点钟回家, 下午四点半到达地头, 八点半走出地头, 如此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对于那些13岁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可喜的是, 半个月以后, 在那些摘红花的学生中, 我的学生完成的劳动任务最好、最多。

事实证明, 体力劳动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一些技能和技巧, 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并拓展思想、开阔视野, 这样的锻炼大有裨益。

2011年夏天, 我班的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看着他错误百出的试卷, 我严厉地批评了他, 但他没有任何辩解, 始终保持沉默。后来, 在课堂上, 他漫不经心地听讲, 甚至昏昏欲睡, 这真的激怒了我, 我再次严厉地批评了他, 而他只是瞪着一双充满愤怒的眼睛, 一句话也没说。再后来, 他主动到办公室找我。他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老师, 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一个悲剧”;第二句:“老师, 如果一个孩子长到十四五岁突然死亡, 家长的伤心程度要远远大于孩子从小就死亡, 是吗?”我告诉他:“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 没有一个家长不珍视自己的孩子。”尽管我认为我的学生心理是健康的, 但我还是为他揪心。第二天, 在课堂上, 他踏踏实实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放学后, 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我和他一起对他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给他的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经过那次谈话之后, 他在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 有心里话也特别愿意和我说。

其实, 没有一个学生 (孩子) 不想做好学生 (孩子) , 他们的成长需要教师 (家长) 的帮助和疏导。因此, 教师 (家长) 要不断地学习, 一定要和学生 (孩子) 一起成长, 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2

心理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面对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品德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让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心理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多年对全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32%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学习压力感、应试心理紧张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就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心理知识。

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学习心理知识后,就能按心理学的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注意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记忆规律,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思维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决学生生活中和思想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情感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青春期的心理问题知识,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心理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因为了解了自己的心理,就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就可以同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交往,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除此之外,心理学知识还渗透在各行各业中。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现在学习、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都是必要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所以中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大有裨益。

二、引导学生朝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对于“健康”一词的理解,许多同学存在模糊认识。他们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这是一种误解。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

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评价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既不夸大自己的优点,也不贬低丑化自己。能悦纳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形成自我调控的心理机制,从而找到一条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2.人生态度正确。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与时俱进。

3.人际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交往,既对他人施予感情,也能欣赏并接受他人的感情,因而能与多数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所以他是快乐的。

4.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的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5.人格和谐完整。“和谐人格”是指人格内部结构及人格与所处环境的和谐。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所想、所说、所做的都是协调一致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适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说法不一,但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就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走上心理健康之路。

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多方面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渗透到思想品德课中,还应渗透到其他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去。不仅学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家庭、社会也应多方面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心理上得到呵护和关爱,健康、愉快地成长。

首先,教师要把心理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反应,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宽容、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对于突然出现的“偶发事件”,要学会“冷处理”,用宽容和关爱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让他们从心理危险状态中走出来,重新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回想曾经发生的刘海洋“泼熊事件”和马加爵为打牌小事而残忍地杀死同学的恶性事件,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他们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疏导,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其次,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心理教育纳入整个教育工作的日程中。比如,开设心理健康课或定期举办讲座、开办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定期培训,鼓励教师自学、钻研,建立一支专业知识精、教育观念科学、业务能力强、心理素质好、职业道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意识地鼓励教师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充分发挥好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有的优势作用,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第三,家庭教育的侧重点要转移。据我了解,多数家庭的家长强调和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注意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没有意识到健康的心理与健全人格对孩子在成长中有重大意义。这需要家长们转变观念,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心理变化及心理需要。学习一些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关心、教育孩子,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一个心灵快乐成长的“绿色空间”。在这方面,学校也应与家长携起手来。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咨询案例,指导家长了解心理疏导的方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第四,社会要努力营造一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广泛、持久、复杂的影响。社会各界力量应多方面地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多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少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开通绿色网吧,禁止一些不健康的垃圾文化进入各网站,一些图书馆、展览馆、娱乐场所定期向中学生开放,等等,都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前途,关系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承担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议事日程,我们的学生就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市第七中学)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关注 大学生 心理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曾经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这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原因,而是许多人为的因素妨碍了思政教育应有功能的发挥。其中最主要的症结是,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于教育者的责任,注重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而对于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及心理研究不够,故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抓住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说就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针对大学生存在的思政课学而无用的心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大学生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观念影响较大,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再加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造成了他们在对待学习上也就有了“功利”的成分,往往侧重对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并表现出了对政治的淡漠。于是像外语、计算机一类的课程,通常被学生认为是最有用的课程,对考证有帮助的课程也会倍加重视。对于提高思想认识的“思政课”就被认为是无用的。而且,一直以来,社会上对于“人才”的界定,也是注重专业技能水平而忽视“德”的评价,这无形中也刺激了大学生“思政课”无用心理的增长。从思政课教师自身来说,在培养学生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做的也还很不够,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转述定义,却不会求解来自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这又进一步助长了大学生“思政课”无用心理。正是这样的“无用心理”,阻碍了他们对思政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要让大学生有接受的需要,然后才能推动他们接受的进行。从心理学来讲,需要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就必然和一定的需要相联系,可以说大学生的需要对思政教育的接受起到觉醒和指向作用,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力。可见思政教育能否激起大学生学习的需要、摒除无用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让大学生认识到思政课对他们来说不是没用而是非常有用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增强这方面的认识。我的做法是拿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说明思想和理论的重要性。比如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我首先给他们列举了赵薇、卢刚、刘海洋、马加爵以及比尔·盖茨、马云、丁磊等人的例子,引起他们的热烈讨论和思考,让他们由此认识到:其实技术天才并不可怕,但如果你是从现实中汲取养份的思想家,对于你的竞争对手来说,你就是最可怕的。最后他们会明白一个道理:思想品德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确很重要。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实用心理。教学要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对于理论和现实的种种疑惑,并紧密联系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自己的和别人的种种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阐述,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解渴”,才会觉得思政课离现实近、离自己近,学了有用、学了管用。当学习的需要驱动被激发出来时,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讲究情感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运用情知交融规律,解决大学生对思政课存在的排斥心理

思政课是一门系统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说严谨有余,生动不足。要想用愉悦、舒适、有趣的方式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那是很困难的。而且我们不少思政课老师在教学中也总有这样的观念:理论的体系要系统的讲授给学生,否则他们会不懂。为了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只会讲书本上的理论,让学生感觉思政课就是要死记硬背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社会还不深刻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生动活泼的、有创新思想的东西。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那种死板、教条,纯理论的教学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排斥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上的情知交融规律,讲究情感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情感虽然不直接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接受意向、选择标准等发挥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双方之间情感的交流,师生间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情知交融规律就是用知启情,以情促知。重视情感是人的共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强烈的情感体验,对社会、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情绪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时,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师生关系疏远隔膜、甚至紧张对立,便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亲才可信,才会达到“敬而受教”的境界。为此,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日常工作要重心下移,深入学生中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花时间与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开展文体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生活,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要多花时间读书学习,陶冶情操。一个具有较高道德素养、广博精深学问和尊重关心学生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感召力。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必须讲一个“情”字,“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所在。

3.改革思政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双向互动规律,在师生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缓释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且它的内容往往涉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也使得一些教师常常以宣示绝对真理的姿势去解说教科书的内容。而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挑战权威的叛逆心理。这种强烈的逆反意识,往往使他们对思政教师的说教方式不屑一顾。而且,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特别是党风不正所产生的腐败现象,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理想和道德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心中的疑惑得不到正确的解释,而当思想政治工作又存在简单化、程式化的倾向时,就会引发学生的强烈不满和不信任感,进而形成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表现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不愿意听讲,甚至不进教室。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构成的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在平等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情感、信息诸方面得到交流,受到启发。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入耳,而且要入脑、入心,这就需要经过学生的自主选择、理解和创造,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依赖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增强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主体,不搞“一言堂”,要在“引导”上下工夫;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殿堂,通过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乐于讨论,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还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要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作为思政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印证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社会实践中所看到的问题、产生的矛盾带回课堂进一步探讨,提高分析问题、驾驭现实的能力。

4.在思政教学中巧用大学生存在的求新求异心理,讲究新颖性,增强吸引力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的断乳期,自我意识很强,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发展,富有创造性,普遍具有求新好奇的心理。而思政课的内容大学生们在中学时都曾经学习过,只是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因而大学又开设这样的课程,难免会有一些重复内容,这就使大学生感到 “思政课”有“似曾相识”之感,很难产生“新奇感”、“求知欲”,由此产生了乏味心理,弱化了正确的学习动机,自然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大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因此,“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力所在。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要讲究教学内容的新鲜性和教学手段的新颖性。首先内容要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发达的时代,他们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我们必须适应这一特点,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用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武装大学生头脑。不断用最新材料补充教学内容,尽量缩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时间差”,把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最新的现实材料融进课堂,给学生以新奇的信息刺激,使学生更易感知和接受。此外,教师还要做到老话题中有新视角,老问题中有新讲法,在出新出彩中让大学生受到启发。其次形式要新,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形势,走出一条教育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改革发展之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和技术手段,使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要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辟专题网站和交互式栏目,通过BBS主题讨论、时政论坛、专题聊天、网上访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扩充课堂容量,使教学直观、生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董广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 [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3.

[2]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春平. 高等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J]. 学术论丛,2009(5).

[4]郑莉君.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J]. 前沿,1998(12).

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篇4

一.中职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约为34%, 中职学生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比例更为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已成为教书育人的内涵之一。中职语文新教材的推广和应用, 为中职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职语文教育的自身特色将会转移学生固有的注意力和思维方式, 逐步改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 让学生重新回到主动学习的道路上来。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外, 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语文这门课程由于它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具有更多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如性格的形成、道德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 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尽管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厌学、自卑、任性、耐挫力差等, 但他们大多热情活泼、思维活跃、精力充沛,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又由于他们尚处在生理和心理相对不稳定的活跃阶段, 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如他们片面地认为进职校就是拿毕业证, 学习就只学技术等。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 就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语文教学就很难实现“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的课程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课、基础课。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模块, 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中职语文遵循了语文教学规律, 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符合文化课辅助学生专业课学习和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的需求, 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 开展课堂朗读和口语训练,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领会, 接受信息, 学生通过文本进行情感体验, 可以达到读中明理、读中见情、读中养格的目的。同时, 教师创设情境, 开展口语训练, 激发学生交谈的欲望, 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可以培养其胆大、自信的心理品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里多一份生气, 增一份灵气, 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成功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撒播真善美的种子, 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和熏陶, 健康的心理素质便有了发芽的土壤。

2. 开展课外读书活动,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中职学生阅历浅, 积累少, 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不强, 加之社会上潜流着一些低级庸俗、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 影响着中职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迫切需要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在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 教师开设国学经典第二课堂活动, 对学生感兴趣的篇目进行鉴赏学习, 提高学生的文艺欣赏水平, 能增强学生的识毒能力。同时营造书香校园, 开展阅读漂流活动, 提倡写读书心得,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可以真正把学生引导到热爱学习的道路上来。

3.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了解社会, 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如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树立学习自信心的主题活动;“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青少年“粉丝”现象研讨活动等, 这些活动对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 感受时代气息,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积极意义。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5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面对各种压力,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大学阶段是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富于理性、敏感、激情,更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向五只黑熊泼洒硫酸,致使黑熊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系学生马加爵与同学玩牌时发生摩擦,因无法忍受同学的指责,将四名同学杀害后潜逃。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特殊阶段,学校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教育,因此,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科学评价存在偏差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

表现在两个层面:学科建设滞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构成了理论研究层面的原因;而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不科学,心理测评的操作过程不规范,心理测评的评价指标混乱则构成 了实践操 作层 面的原因。科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日渐增多和深入,我们却发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令人困惑。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不适,其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研究者给出的答案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研究认为不足 10%,有的在20%~30%,有的则高达 60% ~70%¨’。这种研究上的分歧,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混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的发展。

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混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二是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

(1)学科建设滞后,理论基础薄弱,基本概念曲解混乱

(2)缺乏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体系

2.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

(1)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

第一,心理测评工具的选择随意性强,差异大。

第二,测验工具本身不完善。

(2)心理测验的操作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

(3)心理测评结果的处理和解释存在问题

第一,心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不统一。

第二,常模老化。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方法。樊富珉等(1996)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心理疾病的防治,两者相辅相成。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疾病防止教育。1995年11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

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和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莫旭麟(2003)研究得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宣传现代健康的观念、讲解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接纳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学会心理调适三个方面,介绍心理咨询知识,谢炳炎(2006)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包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情绪与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面对。个性优化与意志锻炼,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网络心理与调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写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中,教师要较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

问题,要走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误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完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应由专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院系心理健康组织,应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应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统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4.重视体育锻炼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近几年,各相关部门的联合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体能素质、肺活量指标长期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多数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

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常常会有决心没有行动,有开始没有坚持,克服这些问题的秘诀是“努力追求今日”。其实体育锻炼无需专门的场地、时间、工具等。休闲运动是消除身心紧张最有效的方法。有很多的运动方式受到场地、设施、天气、运动器械等方面的制约。对于学生来说,最因地制宜、最容易坚持、最贴

近生活的运动就是骑自行车和爬楼梯。骑车不仅活动筋骨,还能锻炼神经,使人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这是在路上的锻炼方法。进了教学楼上课,又另有一种可取的活动,就是上下楼梯。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①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科学评价及现实途径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篇6

关键词:特殊学校;研究;心理教育

对于特殊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了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能够促进特殊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发展自我、适应生活。

一、创造文明开放的校园风气,极大化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外部环境对特殊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文明开放的校园环境当中能够实现促进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学校中,特殊学生主要是和老师、同学一起相处的,如果他们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形成文明友善的班风,则有助于创造和谐、文明、开放的校园环境。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务必要重视对校园的管理,努力在校园中创造出一种高度的文明开放的气氛,在和谐的氛围中,对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在良好文明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和老师应该使用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通过鼓励特殊学生,激发特殊学生的自信心,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我,以期特殊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二、与特殊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学生,由于他们属于特殊的群体,与一般正常学生相比,他们更加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他们更加需要心灵的沟通。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有必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状况,多关心他们,与他们聊天,在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心理沟通,帮助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障碍,使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实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合教育机制

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由于部分家庭没有意识到特殊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一些特殊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沒有得到渴望的理解与温暖。因此,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开展家庭心理教育活动,让特殊学生的家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家庭、学校联合的教育机制。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姓名的教育价值 篇7

一、建班之初,尽快记住学生姓名

班级刚刚组建时,由于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的是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都会有一种渴望被人认识、了解和尊重的心理需求。这一心理需求在师生关系中显得尤其突出。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如果能够尽快记住班级学生的姓名,会让学生增加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班集体的快速形成,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会选择在晨读课、自习课等时间,拿着座次表依次对照学生来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单向的、静态的“记姓名”,虽然也可以让班主任凭借记忆力记住学生的姓名,但它却有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它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姓名成了老师的备课内容之一,老师记住的只是学生的姓名;另一方面,它忽略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导致学生间的“相识”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认齐同学”。这种记学生姓名的办法亟待改进,为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找到了一条记住学生姓名的路径。

第一个环节,说说我是谁。每接一个新班级时, 笔者都会在学生入班报到之前给他们写一封信,把自己介绍给学生。同时,也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介绍自己的小材料,可以是幻灯片、小视频,也可以是平面海报、演讲稿。开学第一天上午,召开一个“加长版”的班会课,主题就是“说说我是谁”,让每一个学生在两分钟之内借助前期准备的材料把自己介绍清楚,不仅包括自己姓名的由来,还包括个人兴趣爱好、特点特长等。第二个环节,看看我是谁。“加长版”班会课结束后,当天下午笔者会组织一个手工课,学生在自由组合成小组后,合作完成“座位牌”的制作。“座位牌”的样式由小组内学生独创,但是必须保证别人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自己的姓名, 醒目且大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面前就有了自己的“名牌”,老师和同学都可以随时随地“看看我是谁”。第三个环节,找找我是谁。前两个环节都是在开学第一天之内完成,第三个环节的时间就不再固定。笔者会在开学一周之内,开展一系列与姓名有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姓名接龙大赛、猜猜我是谁等班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师生之间迅速记住了彼此的姓名,更有力地促进了班级精神的快速形成。

二、常规管理,艺术使用学生姓名

在一节主题班会示范课上,年轻的班主任激情满满,滔滔不绝,各种环节设计恰到好处,得到了不少听课教师的好评。但是,笔者发现这个老师很少喊学生的姓名,而是用“你来说”“你来回答”这样的语句进行提问。这位老师是在自己的班级里讲课, 并且已经教这些学生一年多,学生的姓名他肯定是熟悉的,那么他为什么会省略学生的姓名?这应该就是我们的认识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跟学生之间熟悉了,姓名也就不再重要了,在与学生交往中就会无意识地省掉学生的姓名。其实,这个时候省掉的不仅是姓名,更是姓名的教育价值。

《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第一条是“记住学生姓名”,《守则》之所以把“记住学生姓名”作为第一条,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因为重要,记住学生姓名对于教师和教育来说处于首要的地位;二是因为顺序,记住学生姓名只是教育工作的第一步,仅仅是开始而已。事实上,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合理、创新地开发学生姓名资源价值,让学生的姓名始终成为最重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是考量一个班主任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借助姓名这一资源做过一些创新性的实践,大致可以归纳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行政”命名,强化责任意识。我们班实行班务认领制度,班级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专门的同学保管,为了更加明确学生对物品的保管责任,我们会以学生的姓名命名该物品。比如,王涛牌黑板擦,张帅型拖把……以此类推,我们的学习小组、劳动小组不是用数字命名,而是用组长的姓名命名,让组长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责任和意识。二是“奖励”命名,鼓励创新意识。我们的第二类命名属于奖励类型的,就是把学生的一些创新做法等以他的姓名来命名。比如,一次班级活动,谁的策划案获得了通过,这次活动便以他的姓名命名;一项班级管理制度,谁的方案可行,就以他的姓名命名这些规章制度;谁在重大比赛中获得了巨大成功,班级会专设 “某某某周”,用一周的时间来奖励学生的努力。

要全面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 篇8

古人“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总结出了如何教的真谛。教育双方的角色、地位、关系处理、任务分配、负担等问题,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对其细节、过程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同, 可能会影响其成效。但最主要的分水岭还要在施教者的“德高”“学高”“艺高”和受教者的“兴趣”“爱好”上。

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提法颇多, 涵盖层面广泛, 具体而言, 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整”的人、能“自立”的人。在此基础上差异性的有向发展也无可非议。可如今“办人们满意的教育”期望, 使太多的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向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考名牌, 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的方向看齐, 为达到这一目标, 不惜“拼爹娘”“拼关系”“拼老本”, 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本”和亲情等关键的做人根本性问题的教育, 忽视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尊重和人的差异认同。长此以往, 后果堪忧。

大家都知道, 过高浮躁的向往, 急功近利的目标, 会很难让人静下心来思考, 学生也一样。社会大环境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宣传, 现实家庭生活的真切感受, 与学校传统教育的落差, 让他们产生迷茫, 出现“厌学”“读书无用”等思想, 缺乏感恩之心, 偏执、自私的种种状况也就在所难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通过何种方式解决, 是一个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就时下教育的现状来看, 国家在下大气力进行办学投入、实施“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惠学助学工程,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提高学校配备标准, 依法规范教育行为, 扩大教育发展的涵盖, 想方设法把大教育办出成效来, 应当说, 国家、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策是颇费了心思的。可是在如此高度关注教育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 学校教育面临的复杂性、安全风险、形而上的负担却越加越重, 使教师的职业感有所下降, 沉身静心钻研教学业务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 发展下去自然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另外, 家庭亲情教育的淡漠、艰苦磨炼缺课现象的普遍存在,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差的突出问题, 都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要解决好以上问题, 肯定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最主要的是要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变成硬法, 而不能仅仅是一种导向型的保护法和预防犯罪法, 是软法, 缺乏责任处理条款。首先, 政府要明确地为学校、教师减负, 把他们从众多的务虚工作中解放出来, 让学校尽量少参与行政活动, 把政府、家庭的教育职责明细化, 主动采取指向性的、多管齐下的指标管理举措办教育, 实行有效的追究, 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 学校教育要公开公正公平地与家庭、学生沟通, 实行合约、承诺服务, 做到为学生的和谐、特长、可持续发展共谋划, 达成共识, 确定好孩子们的明确发展方向, 改变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的想法, 真正把他们的培养置于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里。长期以来, 农业县区的教育一直处于“离农”教育的状态, 很少和农村、土地真正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 在对学生的施教过程中, 普遍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 专业技术型教育严重短缺。学生一旦辍学, 安身立命的技能短板就会凸现出来。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 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重视起来, 全社会尤其是家长们要达成共识, 才能全面、有效地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再次, “家庭教育关”坚决不能放开。众所周知, 对人的一生影响最重要的人莫过于父母亲人, 他们的言行、人生修养、工作生活经历时时处处都在启蒙、教育、影响着自己的子女, 甚至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打上烙印。平时我们说“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的话, 就蕴含了人生的这一经验总结。所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要办人们满意的教育, 解决不好家庭教育配合的突出问题, 只能导致办学的更大压力和家庭企盼的必然落空。解决矛盾的途径必须做到相互沟通、共商良策才行。否则, 中华民族传承的勤劳、质朴、孝德等优良品质就可能会被漠化掉。

现在的各级各类学校, 大小都不能出任何的问题, 也出不起问题, 尤其是学生安全事故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令人胆战。太多的案例几乎与学校撇清的没有, 这是一种无形的重负, 它超过了教学压力的许多倍。如何分担安全重负, 仅靠划分责任范围或出了问题再追责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安全保护它需要多方面地从时间、人力、财力、设施设备及管理机制上去保障, 全社会共同关注才可能有望改变现状, 做得更好。如果在这里面出了故障, 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为教育行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分担学校安全责任的压力, 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之一。

分析目前各个学校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缺少家庭体力锻炼活动导致的。家庭应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来, 利用节假日安排好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体验、获取, 因为有许多东西靠课堂、书本是无法得到的。创新离不开实践, 坚强离不开锻炼……实践是人生的土壤, 强身健体也不例外。

总之, 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生, 功能侧重点有别, 相互谁也替代不了谁, 缺少了哪个环节都不完整, 只能齐抓共管, 才能取得育人的良好效果。

摘要:长期以来, 农业县区的教育一直处于“离农”教育的状态, 很少和农村、土地真正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 在对学生的施教过程中, 普遍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 专业技术型教育严重短缺。学生一旦辍学, 安身立命的技能短板就会凸现出来。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 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重视起来, 全社会尤其是家长们要达成共识, 才能全面、有效地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篇9

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主、客观因素二个方面,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要素, 进行了剖析论述, 并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以期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 教育与科研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 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到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素质教育, 2001年再次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 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期, 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具有重要作用。可见,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人的心理活动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已有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从主、客观的因素来归纳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1. 分析环境因素 (或称客观因素)

(1) 家庭的因素。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父母包办式教养方式与传统家庭文化意识的主导, 独生之女家庭政策, 使孩子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缺乏独立意识与自主能力, 一旦进入到大学这一准社会群体、远离父母家庭的监护而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环境, 他们就会感到困惑、迷茫;一些家庭父母感情不和或离异等原因, 造成孩子从小性格暴躁、心理压抑苦闷、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自闭心理等;有些父母把自身理想寄于 (或强加于) 孩子身上, 对孩子的期望值甚高, 造成学生压力过大;当孩子遇到问题与挫折时, 又感到无助、茫然, 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 学业与学习竞争的因素。大学生学业任务重, 学习竞争激烈而产生的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中学时代的学习模式与大学学业要求, 学习竞争、学习生活的不适应, 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这使他们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 过度的学业压力、学习竞争使大部分学生睡眠不足, 造成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效率低下;加上学生进入大学后, 准职业人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 使得学生除了学习好校本专业课程外, 还要到社会学习一些技能课程 (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的要求, 使得学业与学习竞争加重, 学生处于超负荷承受, 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长此下去, 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 就会容易相继出现。

(3) 人际关系的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 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对离开熟悉的中小学成长环境、家人的呵护, 来到准社会群体的高等学校, 开始独立的大学生来说, 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人生观、社会观的形成期, 他们与人沟通、与社会交往, 愿意被人理解得到社会认可。然而, 社会的激烈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 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知识、阅历浅薄等原因, 缺乏处理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技巧, 致使他们受到挫折, 陷于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 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4) 经济因素。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各地区经济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 区域间国民收入间差距的不断加大, 使得校园中同龄人经济地位的悬殊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因而诱发出部分大学生间内心失衡感的增加。当家庭经济收入低下的学生与周围富裕同学间的生活条件, 产生明显的差距时, 内心容易萌生强烈的不平与怨恨, 并可能引发自卑、嫉妒等心理困惑, 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5) 网络因素与信息处理的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学生们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 网络也成为了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一些学生产生网络依赖或染上网瘾, 整天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 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 不愿意与人面对面, 丧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并出现各种异常行为、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等, 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甚至浏览不健康网站, 出现心理扭曲、情绪极端化、孤僻、疏远家人和朋友等不良症状, 更有甚者通过网络从事色情服务于非法活动等。与网络相伴而产生的各种各样心理观念意识, 例如网络家庭、网络夫妻、开心家园等网络虚拟世界,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负性情绪产生也是非常大的, 造成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疏离, 更有甚者滑入犯罪的深渊。与网络相关联的是信息处理的问题。信息化时代, 面对庞大的信息海洋, 大学生由于主体性价值体系的未成熟、道德意识薄弱、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未到达相应的高度、缺乏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 极易导致主观片面、以偏概全的“隧道视野”, 就易导致固执己见、脱离现实、目中无人、怀疑一切等认识与性格上的缺陷, 滋生心理问题。

(6) 就业压力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发展, 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当学生校本专业知识能力、职业能力、高素质为特征的优势性素质能力, 不能表现为社会行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性职业就业的通行证时, 大学生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 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 情感过于压抑, 整日焦虑不安, 群体性的这种负性情绪必然导致其他社会事端的产生。就业, 已不只是简单影响人的外在行为和宏观社会问题, 并且也深刻影响到人的内在心理, 当家庭的就业问题, 特别是独生之女家庭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时, 就业压力下潜伏着的就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危机。

2. 从主观因素来作分析

生理因素和已有的心理因素, 是人的个性主体, 是人的身体体质与心理意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之间, 生理上已进入生长稳定期, 而心理上却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心理上的表现不同于中学生, 也不同于一般社会青年。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社会价值多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地球村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必然导致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正向情绪的产生, 积极催促着大学生朝气勃勃、健康向上, 实现着理想、实践着青春;同样, 负向情绪的产生, 也影响着主体性的个人性格与内因需求, 个人性格表现突出的有敏感、多疑、焦虑、强迫、抑郁、自卑等性格, 这样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品较低, 适应社会能力较差, 易受到精神创伤与精神障碍。内因需要是产生负性心理情绪的另一个体 (或个性) 因素。孔子说过:“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内部需求驱动人的行动, 环境条件满足了欲望, 就感到轻松;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欲望, 就产生负性情绪反应。

部分大学生刚进入学校, 内向孤僻, 过于自卑或急躁冲动, 人际关系角色被动, 很难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 容易产生不快的心理, 导致心理压抑。这种心理压抑如果不能及时宣泄和解脱, 就会出现心理失衡, 进而产生更强烈的社交焦虑和神经质。还有少数大学生因为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在容貌、体型、身材等方面存在一些先天的生理缺陷, 或在自身个性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如心胸狭窄、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 这些缺陷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自卑, 过渡自卑引发过度自尊、敏感、多疑、敌视的性格, 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主体的不同, 在共同环境下也表现为不同的思想观念与心理意识。学生个体主观因素, 是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客观因素是影响心理异常问题发生的催化剂。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与保证。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就要以科学的态度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起来, 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去争取心理健康, 建设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保卫心理健康, 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工作与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与未来。

第一, 端正心理健康观念意识, 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组成环节, 是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既是国家教育制度政策要求, 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之所需。观念引导行动, 用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意识, 实践大学青春阶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强悍体魄, 强健心理。

第二,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人类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也在不断的认识人类自我, 提高民族素质。要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 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就应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关注专业素质与社会职业能力提高的同时, 客观而辩证地认识自身的生理心理;客观而辩证地认识自我与社会。按照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的要求: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使大学生认识自身, 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 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有效消除心理困惑, 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 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要编著教材、设置课程, 订立教学计划,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规范化、制度化地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 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测试制度, 实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测试, 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查测试纳入高等学校常规化管理体系中, 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普测与资料收集,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档案, 以期全面了解学生整体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通过全面的心理健康普查测试,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筛查并及时发现心理健康水平低下、适应能力较差、存在心理问题, 需要关注的学生个体。对学生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加强跟踪辅导, 采取措施帮助解决, 预防心理危机问题的发生, 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为大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提高不断地服务。

第四,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群众组织体系, 开展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在教学课程体系外, 依托学生组织团体,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各年级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举办各种专题讲座等, 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围绕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设置团队精神、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生活适应等校园文化活动项目, 引导学生培养出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还可以将一些心理成长的课程教育, 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以团体辅导与训练的方式, 在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班级与社团活动中开展。例如, 社交技巧训练营、自信增强小组、情绪的主人团队训练, 压力处理工作坊、领导才能拓展小组等,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工作, 通过社团组织延伸到学生中去, 在群体环境中,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与锻炼, 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拓展学生的社交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以院系部、班级、社团、宿舍、小组为组织平台,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普及宣传心理健康。人人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人关爱自身心理健康的成长。

第五, 建立健全心理辅导专门机构,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管理辅导与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也是一项有着专业性要求的特殊性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教育, 就要有专门师资队伍与组织机构来管理与指导, 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要有普遍性教育与个别辅导咨询服务相结合, 依照大学生各年级专业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与辅导教育活动, 根据学生的心理主体问题, 予以辅导与咨询服务, 舒缓学生心理问题, 解除学生心理困惑;积极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保持优良心理品格。面对出现病理状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就要与学校系部管理组织部门、学生家长取得一致, 指导学生到社会专门机构就诊医治, 关爱学生成长成才, 维护学校家庭社会利益。

总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国家素质教育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受到高校教育管理与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仅仅只是防止心理问题与疾病, 还包括完善心理的调节机制、促进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 适应环境的能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敏才智, 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现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而不断努力。

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就要把握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培养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主、客观因素二个方面,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要素, 进行了剖析论述, 并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以期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 1999-6-13.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

[3]绕淑园.大学生心理健康.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

[4]张雪琴.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5][美]罗杰霍克著.白学军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1.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那么这些压力从何而来呢?概括起来无非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 而不能满足现状;学校的各种评比、家长或学生不恰当的比较, 使学生产生盲目攀比;个别学校急功近利, 不重视教育过程, 只注重考试成绩;在老师、家长的严格要求下, 更有学生认为读书是为家长为老师, 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青少年学生大多还处在未成年期, 还没能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独立意识的增强, 他们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 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尤其在中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 一方面, 他们要求独立, 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 渴望走出家庭, 建立自己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 又缺乏自信心, 害怕挫折。在当下社会, 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之间盛行的盲目攀比之风影响下, 自卑、过分注重他人评价、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不良反应使学生更容易在心理上受到伤害。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而自尊心又极强的学生, 压抑感和孤独感的心理阴影常常把他们笼罩得不能自拔, 有的因承受不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而爆发出异乎寻常的极端情绪, 从而引发家庭暴力;有的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走向极端, 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据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 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指出, 该学校因心理疾病死亡的人数, 竟占该校学生死亡人数的一半。

那么怎样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心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两个方面入手:

一、少年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

1.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不朽的旋律, 不灭的精神, 爱国主义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工程。对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要让他们明白, 没有祖国, 没有革命前辈, 就没有他们今天的一切。要让他们懂得用实际行动回报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要让他们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动摇, 把他们培养成一代新人。

2. 落实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应当成为经常性的重要内容, 要从娃娃抓起, 在幼小心灵中播下优良的道德种子。理论与实践证明, 中小学阶段不仅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更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学校应为学生增加伦理道德教育的课程和内容, 要突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 要分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学生阶段主要进行诚实、勇敢、节俭、助人为乐等道德教育;初中阶段主要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所必备的思想品德教育。两个层次之间要相互联系, 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

3.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首先让学生知道钱来之不易、金钱要靠劳动而得、劳动创造财富。家长要教育儿童, 任何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可耻的。其次, 要教他们合理用钱, 正确指导他们的经济行为, 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和节俭精神, 用钱要有计划性。因为儿童已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所以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自主权, 但必须在家长的指导和控制下, 这样才能培养儿童正确的金钱观, 才能使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

4. 正确的家庭教育与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

孩子如同一匹白布, 染苍则苍, 染黄则黄。家庭是人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 人的社会化进程是从家庭开始的。儿童个性的发展、社会行为的获得、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都强烈地受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为人父母者应该从正面诱导, 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

首先, 要树立心理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 而是中小学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实施心理教育首先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高度来设计心理教育的目标、程序、方法、途径等。同时, 也要考虑到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应把素质教育的普遍性和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要创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学科体系, 一方面要确定中小学生的学习、认知、人格等方面的心理教育的具体要求, 并纳入整个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中,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制定心理教育的系列目标, 形成心理教育大纲, 并逐步使其规范化、系列化、制度化;另一方面, 要在心理教育大纲的基础上, 编写心理教育教材,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通过心理知识教育、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等途径,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其次, 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 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一方面, 这些教育者负责学校心理教育课的教学, 另一方面, 负责全校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 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指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调动各方面力量配合对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这是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全民性的特点相一致的。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心理科学的理论素养较差, 这就给心理教育的实施增添了难度, 难以胜任心理教育的需要。因此, 有条件的中小学应派教师系统地接受教育心理知识、技能的培训, 逐步胜任心理教育工作的需要, 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规划下一篇: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