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特派员

2024-08-09

企业科技特派员(精选十篇)

企业科技特派员 篇1

一、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制度流程

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是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科技引领企业的尝试, 是在“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重要创新型举措, 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自2008年实施以来, 在政府的催化指导下, 通过高校、企业的共同努力, 在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推动学科建设和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家科技部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推动者, 是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设计者。但是,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一个牵扯巨大的科研体制改革, 其涉及复杂的人事制度、收入问题、学校工作量问题等业务, 已经超出了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 某些问题甚至涉及到了有关法律层面的问题, 如特派员劳务费税务问题、原工作单位职称评定等。所以, 国家科技部门作为该体制的顶层设计者, 在法规层面还缺少一定的权威性, 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更系统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机构。

特派员工作的测评分为中期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其中, 在企业任职期满的考核由省科技厅产学研办、企业等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考核特派员工作成绩, 包括创造的效益, 特派员助理的日常工作情况也属于特派员的考核范围。考核最终成绩送原派出单位, 并报送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单位相关部门或企业主管相关部门备档。中期考核由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来实施, 考核情况报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备档。文件规定对派驻时间为一年的企业特派员, 统一进行任职期满考核。

(一)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条件。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是根据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 从国内外科研院校、科研院所中双向选择优秀科研人员, 派驻到广东省内有科研需求的高新区企业、专业镇、民营科技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等合作开展产学研工作。

(二)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选拔。申报特派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高校有志向从事一线科研的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 (2) 拥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 (副研究员) 、高级职称; (3) 对相关产业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 研发能力突出, 并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4) 对企业科研创新有强烈的愿望和兴趣, 立志参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特派员派驻企业的时间应至少1年以上, 派驻的时间和形式由企业、派出原单位、特派员三方共同协定。合同履行满后经三方共同协商, 可向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部产学研办”) 、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院合作办”) 申请延期或回原单位。延期的特派员将纳入当年度特派员统一管理。

(三)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职能

1、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帮助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制定发展战略。在行业领域发展的趋势下, 特派员要在充分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的前提下, 对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信息以及国内外行业动态情况进行分析, 掌握其技术前沿的发展态势, 对资源的布局以及研究需要重点攻克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 协助企业做好发展战略的布局。

2、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协作,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纽带桥梁作用, 通过市场存在的技术需求来制定发展战略, 在国内外整合优势对口科技资源, 从而促成市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 形成真正的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3、高校老师参与企业的研发, 了解市场生产和新工艺或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解决一线实际问题, 提升对口企业科研竞争力。充分用好原派出单位的科研人才等优势资源, 积极投入企业的科研开发工作。重点分析市场的技术需求, 发现产业中共性重大技术难题, 集中整合优势科技资源, 通过组建创新联盟团队, 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4、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的创新平台上, 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让企业重视建设研发机构, 增加研发投入, 例如通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第三方检测服务中心、产学研示范合作基地等研发平台或产业化基地, 申报政府的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分中心或联合建设国家级或省部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使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对接能力不断提升。

5、创新企业研发能力, 共同培养企业人才。通过政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联合建立研发平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以及鼓励企业在高校开办企业奖学金等形式,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为企业定向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 真正为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积累生产一线工作经验, 了解市场科研需求。

6、通过发挥产学研示范效应, 创新完善技术体系。促进企业改革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管理制度, 努力把企业培养成产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发挥企业特派员的优秀示范效应, 通过深入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联盟来提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而加快建设以市场为引领、企业为载体、产学研结合的驱动创新体系。

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效果

自从省部共建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广州医科大学作为广州市的市属医学类院校, 积极参与该行动计划, 截至2015年12月, 学校共有38位老师成功申报了科技特派员, 包括肿瘤、心血管、呼吸科、神经内科、生物材料等各领域。通过回访统计, 科技特派员在企业开展产学研的几种合作方式如下:

(一) 技术派。熟悉行业内最顶尖的科研前沿, 擅长通过最实用最经济的技术方法解决工厂中遇到的生产问题, 或者具备领带团队研发该领域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的潜力, 在企业的生产一线或研发部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技术优势。

(二) 政策派。深入了解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和鼓励政策, 并有很好的申报科研项目和组织科研项目开展及结题的经验, 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最大限度为企业争取到政府的资助。例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加计扣除、中小创新基金及产学研类项目申报等。

(三) 市场派。这类科技特派员往往具备技术派的优势,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 对该领域的市场了如指掌, 运用自己的高校科研资源与行业内的企业家们结为产学研联盟, 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来开拓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销售市场有很强的影响力, 这类专家很容易将成果产业化。

(四) 共赢派。希望利用自己与企业合作的契机来解决学校学生开展试验、实习和就业的问题, 通过挂牌产学研合作基地或联合研发中心, 让自己的研究生或博士到企业的一线或研发部工作,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 并通过技术捆绑来达到产学研的三方共赢。

三、讨论及建议

学校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以来, 合作的横向课题逐年增加, 该计划的实施为产学研的重大专项提供了强有力的培育支撑, 提高了学校青年科研工作者与企业及市场的对接能力, 促进了广东省的医疗科技资源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流动, 学校正在为广东省医疗产业的转型升级添砖加瓦。学校也通过深化人事制度、内部管理体制、科研体制、附属医院管理体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一系列积极的改革, 增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推进广州医科大学早日建成综合实力和水平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仲伟俊, 梅姝娥, 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8.

[2]朱仲邃.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地方高校办学体制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 2013.3.

[3]郭晓丽, 何云峰, 王秀丽.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地方农业高校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 2013.2.

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获奖名单 篇2

派出单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特派员 崔小乐 李

勃 罗

骥 周志鸿 张永军 高锦春 翁冬冬 邓宏彬 张

涛 顾莉琴 李满天 刘

宇 吴

群 洪昕林 王晓墨 胡吉全 周宁

职称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讲师 博士后 副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讲师

派驻单位

深圳集成电路设计创业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京泉华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南海丹灶刭刚工模具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爱龙威机电有限公司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河源中宝通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 东莞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中山市天健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汕头市金海湾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龙的集团 中山大桥化工有限公司

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 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 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 派出单位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特派员 张汗灵 杨科华 李

智 秦家强 桑

楠 邱会中 宁

宁 文光俊 殷

勇 杨华军 何

为 王大力 柯熙政 曹永长 黄以华 黎祖福 吴松平陈可娟 卢志民 苏健裕

职称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讲师 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派驻单位

深圳市固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业通达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银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同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泰斗微电子有限公司 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威特真空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创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迅联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控股公司

湛江特呈岛渔民深水网箱经济合作社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佛冈国珠吹瓶设备有限公司 英德宝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梅州)

派出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特派员 曾新安 易清明 喻连香

职称 副教授 副教授

派驻单位

广东帝浓酒业有限公司(揭阳)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科技特派员的“上市经” 篇3

对奥地利农机专家施泰格而言,来到中国是一个新奇的体验。去年11月秋收过后,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公司(以下简称为“通州种业园”)的田间,他戴着手套,身着灰绿卫衣制服和牛仔裤,在一台绿色新型小区播种机前不断摆弄,原来,他正在教农机服务队的成员如何使用这台新装备。周围学员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不久后他们将作为这台机器的操作员在田间地头作业。“小区播种机由一整套设备组成,我们有一个团队负责指导和维护。”施泰格说,“作为团队一员,我很荣幸到中国为大家提供服务。”

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奥地利的小区播种机又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呢?

70余万名科技特派员“带着农民赚”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水平,我国虽是种业大国,但良种繁育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这一差距,2011年7月,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同建立了通州种业园,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两区百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种业园确定的发展模式为:将种业企业聚集,并让科研院所促进企业发展。

要想让企业聚集绝非划出一块地那么简单,更不要说嫁接科研院所的服务了,“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配套服务体系和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园区中的企业。”通州种业园总经理王铭堂说。

经过5年发展,如今,已有250余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进入园区。对于这些入驻的企业单位而言,有很多田间作业的农机需求是共通的,自家配备费用高,向外租用又不规范,何不自己组建一个呢?种业园农机队应运而生,但很快又遇到了新问题:相较于大田生产,园区更侧重种业研发,往往是模块化播种、管理、观察和记录,其对播种的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小区播种机技术,而国内的设备还达不到要求,怎么办?

其实,我国从1978年起便引入了奥地利的小区播种机技术,而奥地利正是全球最早实现小区条播机械化作业的国家之一。通州种业园很快想到了奥地利朋友,“施泰格所在的团队是我们公司特聘的。”王铭堂笑着说,“他们也算我们的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外国人也能当吗?自1999年3月,福建省南平市出现首批科技特派员以来,科技特派员制度经宁夏等西北五省区试点而后在全国推广。无论是南平模式,还是宁夏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始终遵守双向选择、利益共享的原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原本由行政力量推动的改革,其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施泰格来到了通州种业园。教完理论课后,他就让队员坐到播种机上实地操作,他则站在一旁的泥地中,聚精会神地看着队员操作,全然不顾牛仔裤上的泥土。“我们会在农闲时邀请他们来进行指导,每年两次,虽然来的专家不同,但都非常敬业负责。”王铭堂介绍道。在通州种业园,还有很多科技特派员,他们不仅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也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研发,优秀的代表还会给远道而来的参观人员讲解技术要点。

目前,在我国,像施泰格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今年5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说,目前70余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一线,带动6000多万农民开展创新创业,“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其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徐南平强调,该“意见”的出台,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

“‘意见’抓住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有着多年相关研究经验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雨分析道,“这也有助于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人、科技成果和资金融合在一起。”

农业农村领域也需要“众创空间”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农机队仅是通州种业园高端科技物业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它们的服务领域还包括低成本办公空间、互联网物联网接入、试验用地、安全保卫等等;它们还致力于构建高水平共性技术和高效率农业技术成果转移服务体系;同时,对于创新创业,园区还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各种创业指导服务。

正是以这样一套服务体系为核心构建的“农科汇星创天地”(以下简称为“农科汇”),在今年9月份成功入选了由北京市科委遴选的首批“星创天地”名单,而这正是“意见”中强调要打造的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是科技特派员的创业舞台。”徐南平强调,“要为他们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环境。”那么,通州种业园的农科汇星创天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农科汇”依通州种业园的发展模式而设计,既然要汇聚尽量多的优秀企业和科研单位,人才少不了。“农科汇”非常注重人才平台的建设,不仅成立了北京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还打造了四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以及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有了制度和人才,农科汇自然成为了香饽饽。“目前‘农科汇’已经汇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60余家。”王铭堂自豪地说道。北京神州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神州绿鹏公司)就是入孵的企业之一。以航天工程育种为技术核心的神州绿鹏公司占地400亩,借助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了研发中心、组培工厂和育苗、种植栽培试验大棚等设施,重点培育了航椒系列、航茄系列、航豇等优质航天品种。

实际上,神州绿鹏公司凭借其在航天育种方面的优势也入选了北京市科委首批星创天地名单,而他们的主攻领域是“航天新农”。“航天新农由我公司专业人员组成技术推广队和技术服务资源队,重点开展新品种推广、技术支持、培训等工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外,我们还会通过提供多种硬件设施和专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大力扶持优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nlc202309091024

除了神州绿鹏公司,“农科汇”还引入了创建“互联网+农业+高科技”模式的北京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拥有全系腐植酸功能性肥料的上市公司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以‘农科汇’为平台,园区内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转租给企业,同时还可继续受雇于企业,增加劳动收入,仅这一项就带动了3000多人就业。”王铭堂说,“此外,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也对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了支撑服务作用。”未来,“农科汇”将以打造京津冀农业农村“双创”重要承接平台为目标,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和科技特派员一样,目前,星创天地也已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在陕西,柞水县星创天地的一个普通花卉公司,通过指导农民种花带动了170个贫困户脱贫致富;佳县的武子生通过修建枣树技术大幅增加了当地的枣树产量,帮助很多以枣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10月12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一批638家星创天地备案名单,涵盖了除西藏和广西的所有省级行政单位,其中诸如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等农业大省的星创天地数量更是达到了60多个。徐南平称,星创天地是“意见”的重点之一,“我们希望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甚至一些发达的乡镇建设更多的星创天地。”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通过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移转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张雨分析道,“星创天地作为‘双创’时代背景下对星火计划的传承和发扬,它是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将进一步促进农村领域的创新创业。”

科技特派员制度如何与市场接轨?

随着第一批星创天地备案名单的公布,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的深入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如何让制度真正落地?

“人是最具活力的因素。”在张雨看来,首先要让科技特派员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落到实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目的是排除各种困难让科研成果落到农村,然而,如果在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同时,科技特派员本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可持续性就会大打折扣。“科技特派员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待遇,归属感更为重要,这就牵涉到职称、岗位、影响力等各种因素。”张雨分析道。

对此,“意见”中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政策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开展公益服务和科技创业的科技特派员,保障其5年的待遇、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权益。此外,“意见”中对诸如技术入股、财政资金、金融融资、吸引社会资本等支持机制做了规定。“这些保障机制落到实处,科技特派员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张雨介绍道,“再加上一定的激励机制,干劲就来了。”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是政府驱动,市场调节。”张雨强调,“制度的落地还要尊重市场规律。”比如核桃种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强,基于双向选择的原则,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增产,农户因此增收致富,就形成了很好的互动。“这背后就是市场调节在起作用,星创天地开展的创新创业更要遵循市场规律。”

与市场接轨就意味着拥抱风险,对于创新创业尤其如此,这恰恰印证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徐南平强调,“如果不愿意承担风险,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我们必须要有风险意识,而且必须要做。创业很有可能失败,但没有关系,尤其是年轻人,我一直鼓励他们,失败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财富。”

“制度不是孤零零的。”张雨进一步分析道,“科技特派员制度尤其如此,需要有一整套相关的制度体系,这就涉及到财政、农业、教育、国土资源、司法、国际合作等各部门的协调推动。”多方参与、共同推进不仅能规避科技特派员面临的诸多风险,也能保障政策链的传递。“政策链对科技特派员的全国推广非常重要,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县乡,如果中间某一个环节脱节,政策落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张雨强调。

此外,科技特派员改变了科研院所与农民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因此,对于科技特派员的主体界定也非常关键。为此,张雨建议设计科技特派员的统一标识,构建科技特派员的准入门槛标准,并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科技特派员也是我国人才体系的一部分,未来可以再进一步制订其人才计划,以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企业科技特派员 篇4

1 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

早在2010年, 济南市就根据国家科技部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 (国科发农[2009]242号) 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 济南市科技局、济南市财政局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通知》 (济科发[2010]8号文) 。同时, 为加强和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 增强县 (市) 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效,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 济南市科技局还制定了《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 (暂行) 》, 规定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领导、管理和考核等一系列内容。

据了解, 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以来, 我市市、县两级累计安排特派员财政专项资金700余万元, 带动社会投资2亿多元。其中济南市认定的市中老家农场、槐荫黄河湾公园、长清伟农庄园、平阴禾宝中药材等18个特派员示范基地投资已超过1亿元, 通过特派员的创业和服务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技术聚集于此。在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的同时, 使农业实用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普及, 使当地农民实现了新的增收。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我市目前所指的科技特派员实际上是农业科技特派员, 其工作目标是“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 而关于企业科技特派员则还未涉及。

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促进我市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建议应尽快组织实施济南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

2 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的意义

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有三大重要意义:第一, 通过引导驻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架起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与济南市企业、产业、区域合作的桥梁, 切实解决企业各类技术问题;第二, 理顺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不仅创新了学科建设思路, 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而且明确了科研院所对科技人员的培养目标;第三, 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合作,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3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工作任务

3.1 摸清企业技术需求, 协助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

根据技术和行业发展的趋势, 特派员在充分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 收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信息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信息, 掌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和资源布局, 分析和研究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协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3.2 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特派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 面向国内外寻找优势科技资源, 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和结合,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3.3 参与企业研发, 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问题, 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条件, 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充分分析企业的技术需求, 研究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问题, 整合产业和科技优势资源, 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 开展联合攻关。

3.4 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帮助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检测服务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争取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分中心或联合建设国家级或省部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

3.5 优化企业研发团队, 联合培养人才

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以及推动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奖教金等形式,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

3.6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推动企业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技术管理制度, 把企业培育成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发挥特派员所驻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 加快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 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 实施济南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的对策建议

4.1 尽快制定济南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 (国科发政[2009]131号) , 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济南市实际的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4.2 成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小组

由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小组”, 负责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的指导和协调。

4.3 理顺工作机制, 确保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顺利实施

首先, 各级科技部门应主动关心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 督促驻点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本级科技计划优先支持特派员及其驻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次, 派出单位要认真选派合适人员担任特派员, 为特派员完成派驻任务积极创造条件。要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 确保派出的特派员原职务、工资、福利、待遇、岗位不变, 工资、职务晋升和岗位变动享有与原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待遇。第三, 驻点企业应积极创造特派员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 认真履行协议的承诺, 把特派员及其团队作为企业创新资源, 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4.4 严肃特派员工作考核

石家庄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 篇5

实施方案

为建立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石家庄市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战略,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才服务我市企业,服务产业发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进程,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底,促成高校、科研院所的100名科技专家(团)与100家中小企业结对子,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共建一批研发平台,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到2020年,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1000名以上,基本形成以科技特派员为先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企业为载体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三、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

1、帮助制定技术发展战略。企业科技特派员要在充分摸清 1 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根据行业和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研究和分析需要攻克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协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将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和成果带到企业,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3、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条件,提供产品研发咨询服务,积极参与企业关键技术攻关,联合申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

4、共建创新平台和基地。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学研联盟等平台和学生实习培训基地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5、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强化自主创新氛围;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创新型企业建设等方面给予帮扶和指导。

6、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所驻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示范和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四、科技特派员的选派

1、选派原则 坚持“立足需求,双向选择”的原则。由企业提出科技特派员需求,或高校、科研单位提出派出意向,企业与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

坚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的原则。围绕企业发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开展科技攻关,转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树立产学研结合典型。

坚持“大胆探索,形式多样”的原则。科技特派员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因地制宜,采取技术服务、联合开发、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工作方式,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和活力。

2、选派条件

企业必须是在石家庄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选派的特派员原则上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有扎实的相关产业领域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研发、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的教师或科研人员。

3、派驻方式

派驻方式以兼职为主,也可脱产;特派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兼职特派员派驻时间至少三年,根据企业需要,派出单位、特派员同意,可长期派驻。

4、选派程序

3(1)征集需求。各县(市)区科技局对企业的科技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组织企业填报《科技特派员需求登记表》。各高校、科研院所也可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提出派驻意向。

(2)选聘人员。根据征集到的技术需求,组织具有相应技术的单位和科技人员报名应聘。

(3)组织对接。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派驻意愿,组织科技人员与企业进行一一对接。

(4)签订协议。对接成功后,签订《石家庄市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协议书》,颁发聘书。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科技局成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王雁南局长任组长,李新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计划处、高新处、社发处、科技合作处、人事处、成果处、政法处、农村处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应支持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培养等科技资源优先向特派员所驻企业倾斜。特派员参与的企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在市科技计划立项时,给予优先立项支持。

3、特派员驻点企业须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派出单位要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为特派员服务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4、加强考核奖励。对企业科技特派员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实践与思考 篇6

1 认真做好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实施工作

1.1 为种植户改良品种

大部分种植户的桂花为八月桂, 就是桂花中的金桂、银桂, 还有大量的四季桂小苗。建议改种一部分开红花的丹桂, 目前该品种很受市场欢迎, 价格是普通桂花的2倍以上。种植户也同意并采纳。

1.2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由于湖南省农科院在高桥镇建设了一个逾200 hm2的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在笔者的争取和建议下, 湖南省农科院为园林花卉学科在高桥建设几个花卉资源圃。经过1年多的努力, 建设茶花资源圃2 hm2, 先后在全国各地引进茶花资源品种65个;观赏竹资源圃0.67 hm2, 引种栽植48个不同品种;移植农科院园艺所引种并繁殖的规格5~10 cm杆径的梅花1 500株到高桥建设梅花资源圃;另外还建有1个桃花资源圃, 占地0.67 hm2, 引种品种30个。这4个专类资源圃在省内均为首次建设。资源圃虽然是建设在农科院园艺所的基地内, 但是基地的位置在高桥镇, 距离合新桥村众鑫花木合作社也只有几千米。对当地的花卉苗木种植户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起到资源共享。

1.3 挖掘当地的特色苗木发展之路

经过调查, 当地的老树油茶资源较多, 由于老化和品种淘汰, 大部分被遗弃。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打造出特色产业, 把油茶老树桩改造嫁接为高档茶花品种, 制作成盆景和大树桩景, 3~5年价值就会成倍增长, 每株卖价万元以上。

1.4 技术培训

苗木合作社的成员虽然都在一个村, 但地块分散, 很难集中到村部会议室培训。笔者利用白天他们进行生产的时间, 有计划地到田里进行现场培训, 现场教授一些比较实用的技术。如发展大规格绿化苗木、半乔木、彩色植物、藤本植物等主导产品的间种、套种、立体高效繁育, 如桂花树、栾树、造型罗汉松地里和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树苗相互套种。套种的底层一、二、三年生的苗木就能及时卖掉或者移栽, 这样同树种间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 年收入都在9万元/hm2以上, 行情好时, 年收入可达到12万元/hm2甚至在15万元/hm2以上。利用不同习性的树种套种, 如采取移栽樟树套种杜鹃、红继木。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不同花木品种的生态、生长习性, 使这些花木互惠互利, 实现长效与短效结合, 年收入都在7.5万元/hm2以上, 比一块地繁育单一品种增收在2.25万元/hm2以上, 而且风险也比较小。

1.5 帮助合作社的农户销售

一是利用在省农科院高桥基地搞建设的机会, 有意定向向合作社的农户预定并采购苗木, 帮助销售。二是高桥镇的苗木种植在长沙周边不是很出名, 种植的面积远远比不上长沙县跳马乡、黄兴镇等苗木种植大户, 所以没有购买者主动上门。针对这个问题, 采取苗木合作社的农户主动到花卉苗木市场找销售大户或者园林公司, 为他们定向生产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苗木, 也可由科技特派员帮助寻找购买者。

1.6 团队服务

利用科技特派员本身是科研院所、高校老师、专业人士的优势特点, 经常带领同事、科研团队成员一起去驻点。发挥团队优势, 服务好合作社成员, 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 发展思路

2.1 理清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思路

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 加强技术培训, 采取政府引导, 企业带动, 技术协会服务, 向花木产业大村奋斗[4,5]。

2.2 制定长远发展目标, 突出工作重点

与长沙县政府关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谋划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一定要高度重视行业聚集效应, 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发展, 作为两型社会龙头产业来发展, 作为长沙县现代农业的典范和品牌来发展。在各级部门争取资金、种苗、农药、化肥等物资和技术的支持。

2.3 加强村级产业发展的领导,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成立花卉苗木产业领导小组, 组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思路, 建立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 把政府、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起来[6,7]。按照政府引导、政策协调、企业带动、合作社促动、科技推动的工作格局, 加大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积极支持和服务花卉苗木产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宪宝.泗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科技, 2011 (6) :22-24.

[2]邱美琴, 李朝灿, 林铭沥, 等.科技特派员创业体系构建与服务模式探讨[J].农学学报, 2012 (7) :72-78.

[3]张鸿, 王自鹏, 彭建华, 等.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J].农业科技管理, 2012 (3) :64-66, 76.

[4]蒙绍荣, 周叶林, 韦丹辉, 等.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工作中的服务模式——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9) :15-16.

[5]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J].中国农村科技, 2007 (11) :16-21.

[6]万钢.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J].科学与管理, 2007 (6) :4-7.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探析 篇7

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

为了说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问题, 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价值这个概念。这里所谓价值, 是指哲学范畴里的价值概念。对于哲学价值概念的表述多有不同, 笔者同意以下提法:“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关系范畴, 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1]。”基于此种价值含义,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应该怎样理解呢?笔者认为, 理解这一概念, 应该把握其中以下几个要点:

(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本质。首先要明确, 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考察视域内, 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客体, 而代表全体人民的整个社会则是主体。这里考察的价值关系本质上就是研究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客体对社会亦即对全体人民需要的满足这种需要和满足的关系。简言之,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本质就是以其自身的效用满足全体人民更快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需求。

(2)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价值结构。在价值关系中, 客体是以其本身的属性和效用来满足主体的需要的。作为客体的科技特派员制度, 也是以其本身的效用来满足社会的需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其特定的对社会的效用, 满足了社会的某方面的需求, 这才体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自身价值, 构成该制度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亦即价值结构。

(3)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一方面, 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其一诞生起便有其确定的目标, 而一个社会组织的目标, 总是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的。另一方面, 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其效用满足社会的需要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运动, 而且, 该运动是一个矢量, 也就是说该运动是有特定方向的, 这一具有特定方向的运动, 既体现了主体的需要, 同时也表达了客体对运动方向的选择。这里所谓客体对满足主体需要运动的方向选择, 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也就是说,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作用力是具有特定方向的, 是由科技特派员制度向着整个社会发挥着推动和影响作用, 同时, 它所产生的作用力也是具有具体的选择倾向的。

2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具体内容

为了考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具体内容,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科技特派员制度产生的社会前提、背景及其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 科技特派员制度产生于20世纪末, 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余年。在进行了20余年的改革大潮中, 产生于建国以后完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与改革后的我国农业生产实际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当时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就是不同的生产力要素之间, 比如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非实体要素与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之间存在着物理的和社会的断层, 这些断层的存在, 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线断、网烂、人散”。这种农业科技工作状况, 明显且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下多个层面的期望。在我国, 要解决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几乎是唯一可行的现实选择。这就是说, 当时我国农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科技力量注入, 而与此同时, 为数众多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 却游离于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之外, 漂浮在社会的城市、机关之中, 并且, 农业科技人员的个人经济待遇也无法如愿得以适度提高。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令科技与农业生产力实体要素直接结合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便被催生出来了。

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一种局部社会领域的制度, 它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来, 它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但是, 当我们要考察其社会价值取向时, 也就是在本文所考察的视域内, 它就被赋予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与整个社会形成了价值的两极, 这样有着各自内在结构的价值关系两极之间就形成了其特定的价值关系结构, 于是就有了如图1的价值结构图。

笔者设计《科技特派员制度价值结构示意图》, 用意在于力图直观地说明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整个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及其价值取向。在此, 结合此图对有关问题作如下几点说明:

(1) 在科技特派员价值结构示意图中的主体与客体。这个价值结构图表明, 价值结构的两极分别是社会整体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由整个社会派生出来的, 整个社会是主体,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客体。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 主动导引和支持了客体, 最终主导了客体的形成和发展, 当然也同时赋予客体以自身的期望。因此, 客体在主体导引和支持下诞生之时, 也就自然要秉持主体的期望, 并必然地将主体的期望化为自身的行为目标, 而社会结构的任何目标又都是有其价值取向的。

(2) 《科技特派员制度价值结构示意图》表明,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作用。前文中所说的“派生”就具体体现在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导引和支持作用, 这一作用体现在国家及时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做法和经验, 在适当时机将其固化为制度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当然, 这些并不排斥和抹杀农业生产第一线对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渴求, 恰恰相反, 这正表明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党和政府能够及时体察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理解农业生产力发展内在的根本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适时肯定了这一新生事物的正确方向, 有力地助推了该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3) 《科技特派员制度价值结构示意图》表明, 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客体, 它与主体即整个社会构成了一个价值结构, 这一价值结构中包括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第一, 提升生产力。

这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社会的第一的也是基本的价值, 其取向是推动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上升到社会表面来看,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是农民的渴望、农业科技人员的期许、党和政府工作上给以肯定和安排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层面来考察, 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社会的价值正在于社会对生产关系做局部调整, 使生产力的诸种要素更加有效地实现结合, 从而促进和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提升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 也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并由此而派生出了第二和第三这两个方面的价值和价值取向。

第二, 践行并体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社会的第二个方面的价值, 同时也是其第二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如我们所知, 当科技特派员制度产生、形成并发挥着提升生产力作用的同时, 在社会层面上也在贯彻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 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则。正是党和政府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 才主动、自觉地作出相应决策, 调动社会上多方面的因素, 构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 而且, 这一制度一旦形成并发挥作用, 便有效地促进、推动了农业领域并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如前所述, 党和政府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完善并发挥作用的最终推手和决定性因素, 而且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和运行的结果也雄辩地表明该制度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政治理念。

第三, 促进社会和谐。

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的第三个方面的价值, 就是从根本的意义上促进了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 首先是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当前全国共同的重要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 我国社会中农民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三农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具有重大的分量。在某种意义上说, 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决定着我国现代化能否实现。由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 就在根本意义上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提供了条件。三农问题的解决从根本意义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3 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 驾驭该制度正确运行

由前文可知,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我国社会根据当今社会的客观需求设置的, 这种由社会主体设置的社会组织作为客体, 其价值取向是适合主体的需要和要求的。简而言之, 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客体, 其对于主体即整个社会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和价值取向:一是经济方面的, 即促使生产力的某些现有因素有效的整合, 以尽快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二是社会方面的, 即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社会理念在某一定方面得以实现;三是政治方面的, 即促使共产党作为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在某一定的领域得以体现。无论是从社会各层面的期望来看, 还是从社会实践效果来看, 这里所说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价值取向都是正确的。

既然如此, 本文为什么还要提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问题呢?下面对此问题做一点进一步的简要分析。

笔者认为, 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形成、完善和运行过程中, 有两种运行机制在其中形成并同时发挥作用, 这两种运行机制就是国家主导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在我国, 社会主义的国家的意志就是全体人民的意志。这种国家意志, 主导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确保正确的价值取向,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另一方面, 该制度中还存在着市场调节机制, 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因素运行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种植根于市场因素的自发和盲目的力量, 不可避免地存在, 并对整个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产生某种摄动作用, 如果这种摄动作用比较小, 它将无损于该制度运行的正确方向, 但是, 如果基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一定条件下得以非正常地过度增强, 它将会干扰甚至改变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的正确方向。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因此, 为了保证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的正确方向, 相关方面必须明确并坚持以下几点:一要明确该制度的根本宗旨是为民, 在该制度的运行中要确保该宗旨的实现;二要明确该制度的直接目标和工作中心是提升生产力水平, 在该制度的运行中要紧紧把握这个中心;三要明确该制度的社会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定要牢记这一目标不动摇;四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中的领导, 是该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政治保证, 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该制度运行成败的关键。这样, 未雨绸缪才能保证科技特派员制度沿着正确的方向良性运转, 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张来武全国科技特派员超过72万人 篇8

新阶段科技特派员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新四化”,重在为发展“新三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近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在京召开“2014年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协调指导小组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在会上披露,我国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队伍目前已经超过了72万人。

张来武指出,新阶段科技特派员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新四化”,重在为发展“新三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一是将科技特派员打造成职业化农民的先锋队,推进新型农民职业化进程;二是以创新为驱动、市场为导向、现代服务业为引领,构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加快信息化的新农村即田园城镇建设。他要求围绕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扎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以科技特派员工作委员会为载体,进一步强化科技特派员社会化管理;三是结合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国际科技特派员工作;四是开展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活动,着力提升农业等品牌培育和创新能力;五是总结创业案例,加强创业培训,提升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始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践与成效 篇9

1 把好政策保障关, 当好“服务员”

创优环境, 强化保障, 是确保科技特派员安心服务、专心服务的关键。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作为落实“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举措,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 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顺利开展。二是制定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了《建始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条件、组织管理、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定科技特派员在下派期间原职务、工资、福利、奖金、编制完全保留, 不影响正常的晋级、调资和职称评定;允许科技特派员以货币、实物、技术等方式投资, 与龙头企业、村组、专业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可以从经营效益中取得合法收益。三是强化项目经费保障。县科技局每年安排适量的工作经费, 对科技特派员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将相关科技项目向科技特派员倾斜, 大力扶持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累计集并各类项目资金2 200万元, 扶持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了油菜稀植免耕技术推广、魔芋生产及产业化示范、畜牧规模养殖等项目。四是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推荐优秀科技特派员优先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优先提拔重用;对派出单位在年度考核时适度增加优秀指标。县财政还安排5万元资金对业绩突出的科技特派员给予重奖, 充分调动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 把好选派考核关, 当好“管理员”

选派好科技特派员, 是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具体实践中, 重点建立健全了3大机制:一是选派机制。紧紧围绕烟叶、魔芋、畜牧、药材、林果、蔬菜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 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 采取推荐与自我申请相结合的方式, 以直接驻村、联系专业大户和企业、领办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 有计划地从县政府的涉农技术部门和乡镇转制事业单位中择优选派科技特派员。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自我评价和民主鉴定、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目标考核机制, 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到单位、到站点、到项目。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交流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内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交流机制, 定期聘请专家对科技特派员进行集中培训, 适时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兄弟县市进行学习考察, 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科技服务的能力。

3 把好典型示范关, 当好“引导员”

坚持突出典型示范, 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不断探索为企业农民服务的模式, 创新与企业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了支柱产业、企业农民和科技特派员多方共赢的目标。一是技术服务型。如科技特派员李开荣及由他带领组建的技术服务小组被县内3家大型生猪养殖场聘请, 常年开展技术服务, 按比例提成服务费, 4年多时间养殖企业共出栏生猪7万多头, 实现总产值1.6亿多元, 提取技术服务费16万多元, 实现了企业与科技特派员的共赢, 带动了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二是承包经营型。如科技特派员张代军租赁承包土地, 建立果药高效栽培示范园13.33hm2, 辐射发展甜柿基地333.33hm2, 实现了果农与科技特派员的共赢, 推动了全县甜柿产业的发展。三是研发推广型。如科技特派员苏志平, 自主研发油菜稀植免耕新技术, 可增收4 500元/hm2。自2007年以来, 全县示范推广1 446.67hm2以上, 每年累计增产2 230t, 农民增收650万元。四是领办企业型。如科技特派员洪家玉, 创办了金璐食品有限公司, 组建了3个魔芋专业合作社, 建立了2支专业化技术队伍, 发展社员840户, 建基地200.00hm2, 促进产区2 135户芋农增收致富, 社员纯增收754.7万元, 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国优秀特派员冉农平, 创办了建始农泰产业有限公司, 并成立了专业协会, 建基地2 000.00hm2, 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

4 把好宣传推介关, 当好“宣传员”

企业科技特派员 篇10

2007年12月10日,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谈到科技特派员工作时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 通过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开展试验示范、组织农民培训等多种方式, 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 “特别是2006年7月福建南平会议以来, 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南平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 科技特派员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1]这里万钢部长所提到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这种制度是怎么产生和形成的?作为一个概念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应该追溯到1999年的福建南平。据有关资料介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南平农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 是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瓶颈。一方面, 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 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 原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已是“线断、网破、人散”, 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 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 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多年, 而且实践已经证明, 传统的推广体制和工作方式,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效果十分有限。为此, 从1999年初开始, 南平市委、市政府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 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 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的接轨。派出的科技特派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 常年驻扎在农村, 在与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者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同时, 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 努力打造一个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 实现科农携手的良性循环。伴随着科技特派员一批批的深入农村和开展工作, 有关制度、规章、机构等也相继配套产生。随着政府的力行推广和媒体的宣传, 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全国各省市也继之而起, 于是也就有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雏形。

科技特派员工作自南平发轫以来, 诚如万钢部长所指出的“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南平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 科技特派员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 [1]但是, 何以将此项工作骤然提升到“制度”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呢?

什么叫制度?按照比较权威的解释,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许多情况下, 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 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2]那么, 依照这里所引述的文字所讲的标准, 应该怎样来理解科技特派员制度呢?稍微细致一点考察, 我们便会发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确名副其实, 其中, 确有众多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2] 甚至可以说是构成了一个“制度体系”。下面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容。

第一, 科技服务制度。

从所见到的资料可以知道, 科技特派员这个新生事物, 从其刚一诞生起, 就伴随着农业科技人员与接受服务的农民之间关于实施科技服务的合同、协议或叫契约。也可以说, 正是因为有了科技服务协议, 才随之有了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换言之, 科技服务的合同、协议或契约才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真正的社会关系起点。而这些协议, 恰如权威制度定义所讲的, 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2] 在上述具体环境条件下, 这些协议、合同、契约, 就是要由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由前文所引述的观点来衡量, 它已具有制度的性质。

第二, 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要素是科技人员这一人的要素。对于科技人员管理的适当与否, 制约乃至决定着整个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兴衰成败。发端于福建南平, 铺开于全国各省市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过程显示, 对科技人员的管理方式或制度, 有着共同的内容和特点。总体看来, 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对科技特派员的利益保障和工作激励制度。到目前为止, 各地大都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 鼓励吸引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去创业。这些措施后来被总结提高为“三保留、三优先、三鼓励”为主要内容的保障和激励政策。所谓三保留, 就是保留待遇、编制、职务;所谓三优先, 就是优先聘任技术职务、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评定科技成果;所谓三鼓励, 就是鼓励建立利益共同体、鼓励参与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培训新型农民。以宁夏彭阳县为例, 对于科技特派员给予的优惠政策内容有:“对于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特派员, 通过政府选定的创业项目为其搭建创业平台, 在确保每人每月600元基本工资的基础上, 实行自己投入、自己收益或按劳计酬;对于在职干部担任科技特派员, 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 在原单位保留编制、职务和工资福利待遇 (包括正常晋级和职称评定) , 自己投入自己收益或按劳计酬, 成绩突出者, 可给予必要的奖励,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职称晋升和提拔使用, 选聘期满后, 根据本人意愿可续聘或回原单位工作;对于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 主要是在项目扶持下给予倾斜并全力提供相应服务。 [3]

第三, 党政领导和服务制度。

讲到科技特派员制度, 笔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 该制度的建设和确立还牵动了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建设工作。初看起来, 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建设工作与科技工作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但在实践中, 两者却总是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背后其实也存在着一种必然性。——科技特派员制度其实是一个各种制度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中农村中的党政领导建设, 正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福建南平在建立和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过程开始不久, 就发现,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民主法治薄弱, 宗族、家族势力影响大、干群关系紧张、工作落实困难”, 于是, 有关领导部门就针对此种情况, “从党政部门选派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到农村党组织直接担任党支部书记, 作为村的第一责任人, 一任三年, 带领村党组织直接领导村级工作, 言传身教培养和带好村委一班人, 使农村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提高了村级工作水平, 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薄弱的问题, 并让“科技+书记”成为第一生产力。”[4]这里值得强调的是, 伴随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成长, 农村党政组织和工作制度也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正从另一个侧面, 说明科技特派员制度对社会影响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以及对农村乃至对全社会影响的根本性。

2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国家主导、市场驱动运行机制

这里要考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还需略微回头了解一下“机制”的含义。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 (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 时, 常说分析它的机制。机制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 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人们后来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 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肌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5]我国颇为流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比较简明的解释:机制“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6]综合中西两种关于机制的含义的解释, 笔者认为, 要把握机制的含义应该着力强调两点:一是要明确机制是以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系统为前提和依托的。也就是说, 机制的存在要有其所赖以形成和起作用的硬件存在。二是要明确机制是事物各构成要素所形成的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该功能和作用, 由其诸种要素几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和制约。简言之, 在笔者看来, “机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作用方式”。这种“作用方式”的实现, 需要有必要的条件。这些必要的条件就是构成机制功能系统的各种要素之和, 也就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要素系统。这个系统, 从某一特定角度来观察, 它包括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而且这些硬件和软件要素当中, 有些要素是可以由人为因素来设置的。社会事物运行的机制是一个由某个经济或政治主体设置或掌控的、由诸种因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那么,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做一个较为深入的分析。

在前文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产生的时候, 提到科技特派员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也就是社会背景。这一背景的主要内容有:农村科技力量“缺位”, 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原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陷于“线断、网烂、人散”的局面。但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 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 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为什么?从特定的角度来看, 这是农业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存在缺陷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具体说, 当时的农业科技工作所赖以运行的机制是单一的国家主导运行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产生以后, 农村科技工作整体转移到科技特派员制度基础上来。随着这一整体转移, 农业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由原来的单一的国家主导运行机制转换为国家主导和市场驱动两者共存并行的双重机制。

所谓国家主导运行机制指的是: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诸多要素当中的一些要素, 包括科技机构、人员以及与此相关的科技政策法规等都是由国家直接设置的, 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其运作的突出特点就是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完全按照国家和和各级政府的直接指令行事。这种国家主导机制的的优势在于, 国家可以制约乃至控制科技工作的运行方向和进程, 能在运行中贯彻国家意志, 实现国家意图, 保证科技工作的预设方向。而这种类似于指令性计划运行特征的国家主导运行机制, 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这种国家主导运行机制条件下, 作为该机制的要素的科技单位、科技人员, 往往会较为被动的等待国家的指令。这样, 在科技工作中, 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 在面对工作时, 常常会形同算盘珠, 国家拨一拨才动一动。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在工作上行动迟缓, 消极被动。尤其是科技人员的内在积极性总是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所谓市场驱动机制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科技工作系统中很多要素都具有了市场主体的特性。在众多市场主体成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要素的情况下, 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 就必然会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制约、主导。这种市场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过程的影响、制约、主导的动因源于经济, 是内在的驱动力量。所以, 把这种运行机制称作市场驱动机制。为了更好的来理解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市场驱动机制,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其中的一些要素。首先来看农业科技服务的对象即农民或农民联合体 (例如协会)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民或农民联合体是典型的市场主体。作为市场主体, 经济利益决定其必然要依照市场规则行事。其次再来看农业科技人员及其联合体。在农村科技工作体系中, 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业科技人员及其联合体。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 农业科技人员在经济上本来是直接与国家财政相联系的, 并且,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在经济上他们只与国家财政相联系。可是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 我们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除了继续地保持有与国家财政的种种联系以外, 还派生出了种种源于经济利益差别性的其他市场经济性质的联系。比如, 农科工作者除了要从财政渠道领取一部分工资及其它待遇外, 其收入来源还可能有通过与农民或农民联合体签署商业性质的服务合同、承担技术服务义务和责任、从而获取的劳动报酬。随着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成熟, 我们的农科人员经济收入中, 技术服务劳动报酬部分所占比重, 显然在日趋增大。

最后, 笔者想强调指出的一点是, 同时具有国家主导机制和市场驱动机制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优势。当然这一优势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工作运行相比较而言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我国农业经济是单一的集体经济, 其生产经营 (如果有经营的话) 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 集体经济的实体——生产队, 完全听命于国家计划的指令。这种经济格局中, 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国家主导运行机制。其优越性在于, 较易于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贯彻国家的意图, 较易于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 其弊端也非常突出, 即靠单一机制运行的指令性农业, 从根本上缺乏活力 。相比之下, 科技特派员制度条件下的农业, 则是国家指导机制和市场驱动机制两种机制并行, 共同发挥作用。由于有国家主导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工作就能体现人民和国家的意志, 由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主导着农业发展的方向, 从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来保证基于农业的人民的最大利益。例如, 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确保耕地18亿亩, 国家设定粮食最低保护价, 减免土地税, 农机具销售财政补贴, 等等惠农措施的实施就体现了人民淡然也是国家的意志。这对维护全民的利益, 维护全国的大局都是不可少的。于此同时, 伴随国家主导运行机制运行的还有市场驱动机制在运行。我们知道, 市场机制的根本特性在于, 生产者作为市场主体在微观上对于物质即经济利益的追求, 这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市场驱动机制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存在和运行, 就意味着我国农业中, 铸就了具有第一生产力基因的具有充分活力的农业经济细胞。这样的农业活力无限、潜力无穷。也就是说, 由于有了市场驱动机制, 就是的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拥有了一个具有充分活力的发动机。这一发动机, 无疑将持续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发轫于福建南平, 至今已推广于全国。具有如此强大活力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包含有科技服务制度、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党政领导和服务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机制是国家主导和市场驱动两者相结合的双重机制。与传统的单一的国家主导运行机制相比较, 国家主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双重机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机制,国家主导机制,市场驱动机制

参考文献

[1]万钢部长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科技部, 2007年12月10日[J].http://www.most.gov.cn/zfw j/zf-w j2007/200802/t20080227_59371.htm.

[2]亚当.斯密.国富论[M/OL].1776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91.htm.

[3]科技部农村中心2008年8月12日[OL].http://www.cttfs.net/Exp_info.asp?num=5&id=92.

[4]南平文化2007年[OL].http://www.ch ina.com.cn/market/nppd/398761.htm.

[5]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view/79349.htm.

上一篇: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一篇:井下主排水泵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