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2024-08-14

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精选九篇)

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篇1

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设计好导学案。

一、设计导学案的意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般要做到课前预习所学内容、课后要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往往具有随意性。而导学案的出现使得学生的两方面的学习活动更加的明确, 更系统, 课前预习, 课中认真参与, 课后复习巩固每个环节都尤为关键。而一份好的导学案能够将这三方面很好地链接起来, 更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做到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对教师上课要讲授的思路、流程基本是很少了解的。导学案则使学生能够了解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 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有目的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这方面, 导学案又兼具学案的特点。

二、设计导学案的策略

我认为要使导学案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导学案要体现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每节课的课堂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检测的一个标准, 导学案所设计的目标应体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在设计上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 把握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吃透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不同特点、认知水平来确定目标。每一节课的学生学习目标要体现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特别是在知识目标的设计上, 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用一些能记住, 能运用, 理解这样的词语。重难点的表述要简单明了。

2.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知识链接和知识拓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 或者是一些关键词。这部分内容在书本上仅仅是一笔带过, 或者是没提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把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重难点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学生, 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导学案要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具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法指导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法指导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教师教法的统一,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法时要做到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安排不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⑴阅读指导法。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学生阅读所学内容, 并且把阅读中碰到的不懂的或者是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用特殊符号标记起来。或者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或者疑问写在导学案的空白部分。这样在教师带着同学进行共同学习时, 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来。

⑵自主探究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能针对某些方面存在疑问,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翻阅图书资料、上网查询、或者向同学、教师请教等方法释疑解惑。

⑶小组讨论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对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同组同学进行讨论, 或者可以和其他组同学进行讨论。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活动情境, 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小组讨论法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也可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 导学案要体现预习导学作业的设计。

导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的路线图, 因此这一部分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课题的主干知识。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预习作业的设置可以形式多样。例如, 可以采取简答题的形式。以问题的形式概括所学框题的重难点等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也可以采用填空题的形式把课堂主要知识点进行呈现。或者是引导学生构建本框题的知识网络。

5. 导学案要体现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

导学案实际上不仅是学案的进一步深化, 也是教案的和学生学情相结合的体现。因此活动过程设计是导学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6. 导学案要体现课堂检测。

学生对于所预习的知识及课堂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可以通过相关的习题进行检测。习题的设计要紧扣本框题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习题的类型可以形式多样如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等兼顾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设计。同时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难易适中。

思想品德第4课导学案 篇2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知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懂得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重点难点:重点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难点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法指导:辩证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培养分析能力;通过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1)现代科技,特别是 的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2)在开放的世界中,要发展壮大。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 一切先进的东西。(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 和 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 的必然选择。

2、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坚持“ ”和 “ ”相结合。

3、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4、坚持对外开放的作用:使中国逐渐,与世界各国相互,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5、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我国必须始终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把 和 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

6、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既要借鉴吸收一切 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二、合作探究

1、小调查:你所在的家乡有哪些对外开放的形式(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

我县全面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来企业到江华投资。现有安徽海螺水泥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大型企业投资办厂,待建国家大型工程涔天河扩建工程2011年10月底开工„„

2、小小辩论会:正方——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反方——坚持对外开放就没有必要坚持独立自主。你同意哪方观点,说说理由。

三、达标练习选一选 1、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这是因为:()

A、坚持了自力更生的方针 B、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了工业立国的方针 D、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因为:()(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3)闭关自守是使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4)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1)坚持全盘吸收、全面引进的方针(2)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把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简答题

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举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举几例)

课后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二课时)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10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重点;难点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学法指导:收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1、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1)我国是世界上 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3)其他特点: 人口多、人口 速度加快、人口分布,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2、影响: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 和 水平的提高。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

3、对策:实行 的基本国策。目的:控制人口数量。具体要求:晚婚、晚育、。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1、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繁重,;(3)不少地区农业,影响 和 ;

(4)、仍在加剧等。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3、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 放在突出的位置。(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3)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保护环境同经济建设 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 的老路。(4)保护环境和,作为我国的一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合作探究

1、描述自己家乡周边的环境状况,并给相关部门写封信或邮件,提出自己的建议。

2、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15岁以上的人口文盲、半文盲比重仍然很高,老年人口总数接近1.6亿,占人口的12%。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某些明星和大款超生的现象,这一现象违背了我国的什么基本国策?

三、课堂达标 选择题

1、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并且还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这说明()

A、人口问题将不复存在 B、我国的熟练劳动者在增多 C、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 D、计划生育已经没有必要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不属于我国人口基本特点的是()

A、人口基数大 B、新增人口多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分布不平衡 辨析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能兼顾,我国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简答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其他特点是什么?

2、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3、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要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学习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三课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10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重点难点:我国的资源国情是重点;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整理归纳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各种能力。学习过程:

一、把握基础,自主学习我们共同的家园

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2、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1)优势:自然资源、,是资源大国。(2)劣势: 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是资源小国。(3)开发: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造成的 十分严重。

3、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我们不能做它的,无所作为,也不能以,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3)对大自然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原因:人

口、环

境、资

底是。、资源的短缺、、等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既满足 的需求,又不损害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认识到自己对 和 应负的责任。

必要性:(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地协调。(3)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推进 建设。

二、合作探究 中必须实施 战略。(2)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1、有人说:“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主宰一切”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2、小调查:你和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何危害?

三、达标练习选一选: 1、2009年3月28日全球有3000多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北京、成都等地的建筑关灯一小时,这表明我国:()(多项选择)

A、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B、与世界各国一起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C、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制止气候变化 D、北京等地标志性建筑耗电量大,需要节约用电

2、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归根到底都是()

A、可持续发展问题 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C、发展问题 D、社会前进的产物

3、下列做法不符合建立“两型”社会要求的是()A、永州市治理潇水工业污水 B、国家推广循环教材的使用 C江华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新能源 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用品

我来判断(1)年少时要努力学习,成年后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人人动手。()(3)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不需要特别节约。()(4)学校推进使用一些循环教材的做法不环保,没有必要。()

简答题

1、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我国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有什么要求?

3、作为青少年学生,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课后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四课时)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10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教育的地位。

重点难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难点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的重要作用(1)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 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

2、我国发展科技

现状:在 的掌握和,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 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 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必要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 的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 ;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 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1、教育的地位(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的竞争、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

2、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1)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

和提高 的轨道上来,(2)把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教兴国

原因:(1)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和 的增强产生了巨大推动力量。(2)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3)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 的必然要求。

方法:(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 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能力。相结合。

二、合作探究

1、畅想未来:说说我们未来的生活或交通工具会有哪些变化呢?

2、有的同学认为受教育是个人的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三、达标练习

判断:

1、从一定意义上说,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4、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简答

1、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什么重要性?

2、我国当前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说明理由。

3、请你为永州市“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在你身边发现了哪些与两型社会建设相符合或不相符合的事例(各举一例)

5、对联“小康大业依赖科技,和谐社会根植教育”说明我国要实施什么发展战略?上联最能反映什么观点? 课后反思:(2)全面深化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篇3

一、自由论坛,激发兴趣

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外因,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内因。七年级新教材的导学,首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言,发言时间为一至三分钟。学生围绕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上台演讲,讲一段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并说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与原因。如,我在教“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这节课时,要求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尊严的人或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事,所以学生讲得真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说得特别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和引路。

二、自设问题,学习探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一节课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一些什么知识,明确那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直接提出、告诉给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人们不是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说不做呢?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会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对人大脑的开发,对人思维的锤炼,对人技能的培养,对人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内因不同、主动性有差异,效果显然不同。所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三、成果交流,深化提高

思想品德课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探究了问题的答案,课堂上教师再导什么呢?那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人们都十分清楚,一旦自己解决了某个难题,或者某项试验取得了成功,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学生也不例外。我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狠抓这一导学环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事。“二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二个人一人一个思想交流后,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十分重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寻找出全面而又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教学如此引导,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四、创设情景,促进成功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我在思想品德课堂导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辨别善恶,识别美丑,分清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中学生。比如,我在执教《礼仪美化生活》一课时,把教材《爸爸的生日》这则材料,将学生分成几组,一些同学演“爸爸”,一些同学演“女儿”。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充分感受到浓浓的父女情谊,女儿为有一个勤劳而艰苦奋斗的爸爸而流泪,爸爸则为有一个懂事又孝敬父母的女儿而流泪。创设这样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社会家庭生活的真、善、美,陶冶了情操,锤炼了人格,悟到了人生真啼。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经受了洗礼和磨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今后人生事业的成功。

总之,思想品德课堂导学的基本步骤是:自由论坛,激发兴趣是前提;自设问题,学习探究是关键;成果交流,深化提高是核心;创设情景,促进成功是目的。课堂导学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确定具体的导学方法。这里,我们所谈到的只是新课程改革导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还须在今后的新课改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提高。

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篇4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以“活动单”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活动单”主要是课堂活动的设计方案和菜单,它既不同于教师以往的教案,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媒介。所谓“导学”是以教师的启发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把教师、学生、教材内容、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活动单导学”就是教师根据“活动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上述认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活动单导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立足于“导”,精心设计活动单

因为活动单是教师导的媒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必须精心设计活动单,活动单设计的科学、合理是教师引导成功的前提。为此,活动单的设计必须遵循目标性、主体性、价值性、空间性、激趣性、操作性的原则,使活动单表现出清晰的活动线索和具体的活动策略。活动单由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每个活动的主要环节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检测反馈(对学习结果的检测和评价)构成。如何设计“活动单”?现以“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为例设计一份活动单。

【学习目标】

1.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关爱生命健康的情感,从而增强依法维权,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

2.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理解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学校教育阶段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的教育有:健康与安全、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

【活动方案】

活动一:谁是责任人

材料一:200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材料二:2009年11月18日晚,江西都昌县土塘镇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导致6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受伤。

请回答:1.你认为要不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2.应追究哪些人的责任?

3. 从这些事故中,我们能吸取哪些沉痛的教训?

活动二:教室门口的“安全路线图”

南京某中学新学期初,每间教室门口都张贴一张“安全疏散行走路线图”。图上标示出教室所在楼层的位置和安全疏散路线。一旦有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发生,“安全路线图”便能让学生按预定路线逃生,防止疏散时拥挤而造成踩踏事故。

请回答:1.该校的做法说明了什么?2.与活动一中的两所学校对比,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3.谈谈你们所在学校在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举措?

活动三:健康“陷阱”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健康“陷阱”?它们又有何危害?

议一议:作为未成年人,为什么特别容易受到健康“陷阱”的侵害?

谈一谈:我们该如何来防范健康“陷阱”?

各抒己见:学习了本课,大家有什么感想或认识,一起分享。

【检测反馈】

单项选择题

1.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姓名权

2.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做出特殊保护的是()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法律

3.据报道,校园意处伤害事故每天都在发生,我国每天至少有一个班的学生因为意外伤害事故受伤或者失去生命。为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

(1)国家要有相关法律建设,依法维护学生的生命健康权。(2)各级政府要有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3)学校要严格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4)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 (1) (2) (3) (4)

B. (1) (2) (3)

C. (1) (2) (4)

D. (1) (3) (4)

4. 学校在建大会堂时,必须按照规定要求,留好安全门与消防设施,以防万一,其目的在于()

A.让人们进出方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发生拥挤

B.防止出现盗窃现象,以免损失公物

C.保护师生的生命健康权

D.依法打击危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二、着眼于学生的“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是“活动单导学”中“导”的目的和价值所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但是也要谨防教师不作为现象的发生,不要使教师成为可有可无的观众。其实,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导”中必须遵循主导性、民主性、整体性、逻辑性、有效性、艺术性的原则,使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开悟”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致力于学生的“动”,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教学要依赖于“活动”,通过“活动单导学”中的“活动”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的活动形式是多元的,不应是同一个形式,否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导性。“活动”的形式有阅读、交流讨论、调查访问、实验、表演、资料收集、解题等。它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四个环节,下面重点介绍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1. 自主学习。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以往那种在课堂上对概念只是简单的掌握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思考,要实现自主学习,应注意以下问题:(1)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自觉性。(2)自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中。(3)自主学习的目标要明确。

2. 合作探究。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会在合作中解决自主学习中没能弄懂的问题,成员之间取长补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完善,思想逐步成熟,并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喜悦,学生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但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科学计划、合理分工,加强对组长的培训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2)选择内容时要以教材为根据,结合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一般为个人无法解决或独立完成的问题、需要分工合作的学习任务、教学重点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问题。(3)一节课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次数和时间要适中,否则会流于形式。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十课导学案 篇5

课题: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课型:预习合作课

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

1.知道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涵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3.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能明确和知道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学习重点】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做有正义感的人。【学习过程】

一、解读目标

二、自学课本

(学法指导:先用最快的时间浏览课本,结合学习目标,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蓝色笔划出来,重点内容用红笔标注,然后做下面的练习题,内容较多的写出要点和页码即可)

1.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结合课本谈谈你对正义的理解。

2.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3.什么是制度?制度的正义性体现在哪里?

4.正义和正义制度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5公平与正义有什么样的关系?

6.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考试作弊现象在许多学校比较常见,甚至屡禁不止。监考老师稍一疏忽,考场秩序就会大乱,“长颈鹿”有之,递纸条的有之,翻书的有之„„常常让监考老师防

不胜防。要是有人问起来,这些同学嘿嘿一笑,并不觉得难为情。至于到时间交不

上作业而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1)从公平与正义的视角,你对抄袭作业与考试作弊现象怎样看?

(2)就抄袭作业与考试作弊问题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分别调查他们对于此种现象的看法。

父母及家长的态度: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态度:同学或朋友的态度:

(3)通过此次专题调查活动,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和启示?

8.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没有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为此,某校八年级同学以“追求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为内容,准备在年级中举行一场辩论赛。

如果你是年级学生会中的一员,请完成以下活动:

(1)请围绕“追求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这一中心内容为此次辩论赛确定出一个辩论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式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导学式教学;自尊;启发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54-02

导学式教学是一种以导为主线,以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导学式教学会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得到掌握和提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导学式教学,它通过导入新课,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五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要大胆尝试导学式教学。

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是人文性强,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说直白一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教育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为了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因此,政治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讨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应象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而应是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课堂教学要由过去的“讲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为此,我对思想品德课导学式教学认真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现将我教七年级(下册)《做人要自尊》这一课为例,谈谈我对思想品德课导学式教学的认识、实践与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在思想品德课堂导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辩别善恶,识别美丑,分清是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学式教学要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导入新课时也要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老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后我就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得到尊重和自尊被别人损害的事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本班某同学老是叫我的外号,我很生气”;有的说:“期中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爸爸表扬了我,给我买了手表,我很高兴”;有的说:“我上课经常讲话,影响同学学习,我决心改正”。由于讲的都是学生自己经历的事,所以讲得真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说得特别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我对学生说: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呢?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便趁势导入了新课。这节课因创设了“畅所欲言谈自尊”的情景而导入新课,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面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编写提纲,启发引导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每一节课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一些什么知识,明确哪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政治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导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引导编写自学提纲,更能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我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高的情况,将课文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编出自学参考提纲,同时要求学生将课文的其它细节内容写成学习提纲,自己设问作答。引入新课后,我用投影机出示自学提纲:1、自尊表现在哪里?2、自尊对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3、如何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4、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同时要求学生自学课文补充自学提纲内容,并鼓励学生自觉上台写出。因为学生课前进行了自学,问题提出后很多同学很快补充了提纲。学生编写的提纲主要有:1、什么叫自尊?2、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3、叫人外号是不是小事?4、朱自清不要面粉是不是很傻?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对学生思维的锤炼、技能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教师的启发引导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择机点拔。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编写出自学提纲后,要及时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解决自学提纲中的各个问题。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等自学形式解决问题的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掌握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便讲解课文时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我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一条学习的主线:自尊的含义→自尊的表现→自尊的作用→行动赢得尊重→尊重他人的途径和内容→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自觉纠正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要求学生沿着这条知识内容主线学习课文,完成自学提纲中的各个问题。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和课中自学,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释疑和讲解,大部分问题能够理解和掌握。发现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有:1、自尊对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3、朱自清不要面粉是不是很傻?此时我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引用各种相关的事例强化对问题的理解。如解决“朱自清不要面粉是不是很傻”这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不要面粉不是不珍惜生命,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宁愿挨饿也不接受外国人的面粉救济。同时引用周恩来总理在外交场合对外国领导人不卑不亢的事例加深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讨论交流,深化提高

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个性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组织学生对自学提纲中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以及与中学生密切联系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这是导学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经。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寻找出全面而又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导学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我针对学生损害别人自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目地组织学生对“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列举出本校同学之间损害别人自尊的具体事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损害别人自尊行为的危害,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例如引导学生分析叫人外号的危害:是不文明礼貌的表现;是损害别人自尊的行为;会激化同学矛盾,严重的会引发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使学生明确叫人外号不是“小事”而是“大事”,促使学生自觉纠正叫人外号的不良行为。通过讨论学习使学生明确尊重他人的具体要求,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四、总结提高,促进成功

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教师要通过练习、复习、小结等方式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布置一些探究性的课外作业,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自学提纲的各个问题解决以后,我及时进行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自尊的含义、表现和作用;明确只有认真学习,提高和完善自我,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懂得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要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要加强自我行为训练,自觉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然后用投影机出示课堂练习题给学生做,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写出自己损害别人自尊的语言和行为,并制定出纠正的措施。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课文知识,同时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行为,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思想觉悟,同时纠正了不良品德行为,促进学生学习全面成功。

思想品德导学式教学的实施,一方面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于选择运用。总之,我的体会是:情境入课,激发兴趣是前提;编写提纲,启发引导是关键;讨论交流,深化提高是核心;总结提高,促进成功是目的。

实践证明,导学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课堂导学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本来就“教无定法”,在这里,我的导学式教学只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有益尝试和一点体会,还须在今后的新课改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篇7

对于教学中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每个教师都不陌生。这种旧式教学方法教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 只知道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课本知识, 并且让学生死记硬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方法必须革新, 他尖锐地指出教与学的分离是违背教学规律的。社会在发展, 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探寻好的教学方法。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 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不仅要背课本, 还要依靠查阅资料、集体讨论、发表看法与意见, 从而达到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留一些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 把枯燥无味的背诵课本, 变成形式多样的作业,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包括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法律知识、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必须结合实际, 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 达到为社会生活服务的目的。

二、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

导学式教学法主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质疑启发指导、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四个环节。结合九年级思品“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课的教学过程, 谈谈导学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1) 做好学生课前预习。发挥学生主体性,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式教学关键的一步。教师要精心制订每一课的导学案, 特别要明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明确学生自学任务要求和学生活动的内容。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去感受、去体验、去交流讨论, 围绕学习目标自主独立地自学知识, 并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导学案在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 在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一节课时, 教师先引入事先准备的材料,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 年, 是一座6 层楼房。在1997 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 个春秋的一天, 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 年设计, 设计年限为80 年, 现已到期, 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 敬请业主注意。 (80 年, 不要说设计者, 就是施工人员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竟然还有人为它操心, 还在守着一份责任、一份承诺。)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则材料主要揭示了什么道理?责任的含义是什么?责任的来源是什么?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举出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并分类汇总, 为下一步的讨论准备材料。

(2)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思品课要活起来, 必须通过交流互动, 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交流彼此感受, 分享彼此的见解。教师要求并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要保持对每位学生的关注, 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师要把握好整节课的节奏, 特别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学生回答正确时, 要及时加以肯定。

(3) 教师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对学生有疑惑问题要进行解释, 对不正确的认识要加以澄清, 升华讨论主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 有效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资源, 及时调整和组织课堂教学,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课, 通过讲述不同的人扮演的角色不同, 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设计各种问题。如学生在不同场合扮演哪些角色,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重要意义, 学生要不要有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讨论的中心问题, 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讨论, 要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问题的实质上来。如“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

(4) 导学法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 特别要多鼓励、多启迪、少批评。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课, 鼓励学生列举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领域, 应该做和不该做哪些事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5) 引导学生总结运用。思品课最高境界, 不是学生会背课本, 而是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课结束,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归类, 应用于生活实践, 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结束语

导学式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始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置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它实现了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 真正提高了思品课课堂效率, 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促进学生成才。

摘要:思品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要让学生感兴趣, 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导学式教学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谢利民, 郑百里.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篇8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福建省罗源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09年秋开始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过全体教师五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教学运用“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一些心得与各位同行共享。

一、“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模式流程简介

“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流程:

1. 编写导学案

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编写导学案。导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导学提纲、当堂训练三个部分。

2.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巡查,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3. 教师针对性教学

这一环节包括学生交流与教师教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根据学生自学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时间大约25分钟。

4. 当堂训练

学生在自学与教师教之后,独立完成练习,时间大约10分钟。

二、“学案导学、以学定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的意义

1. “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初中思品分数从闭卷100分到开卷100分,再到A、B、C、D的等级制,直至现在的C、D两个等级。思品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地位下降。这些改革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使学生产了认识误区:中考思品学科容易过关,不用花心思、精力。于是思品课堂上不听课、不做笔记者,不完成作业者,做其他科作业者大而有之,甚至有个语、数、英学科成绩很好的学生,在2014年四月份初三市质检后,突然在课上冒出一句:“老师,中考考政治吗?”要想让学生重视思品课,就要全靠老师的本事。

“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被动局面。在课堂上,学生由原先在老师督促下被迫完成导学案,到养成习惯主动完成导学案,加强了对教材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对导学提纲中相关问题的分析、思考和对课文知识的应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学案导学、以学定教”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学案导学、以学定教”设定了自学与交流环节,因而学生在课堂上既要独立自学课文,探究相关问题,又要在存在问题疑惑时向他人请教、与他人合作、还要参与交流,从而使自己在学习能力、分析、思考问题与运用课文知识能力、合作意识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均得到相应锻炼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相应得以提高。

3.“学案导学、以学定教”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由于性格、兴趣、生活环境的影响,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各有千秋,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案导学、以学定教”体现了分层次教学原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立足教材、学情,编制的导学提纲、当堂训练有难有易,使学习程度低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吃得了”,程度高的学生“吃得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交流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学习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彰显了学习效果。

4.“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

以往的教学方式,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思品课堂上,存在着教师照本宣科、堆积事例、借题发挥等弊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模式做到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的课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督促、引导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单纯讲道,而是答疑解惑,教师虽然减负了,但教学有效性反而提高了。

三、“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模式应用的几个问题

1. 导学案的编写要精练,有实效性

(1)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恰当、明了,体现学习要求的层次性。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是教师一堂课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它立足于教师教的角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既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取决于学生的学。而学习目标的确立是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是一堂课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的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所以,学习目标的确定,既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融合教学的三维目标,又要体现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可操作性以及目标达成要求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做到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第八课第一框《竞争?合作?》这一课时,确定的学习目标为:1懂得竞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2知道忌妒心理及危害。3了解合作与共享的关系。4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四个目标涵盖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突出了合作重要性这一重点,用了“知道”“懂得”“了解”“理解”规定词语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学生能够操作。

(2)导学提纲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力求生活化。导学提纲的设计是“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模式运用的重要一环。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立足教材、学习目标、突出重点,问题的设计要求语言规范、简洁明了,学生看得懂,便于学生操作。教学情境、教学资源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时政热点,或者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但不要多而杂,最好一个情境或者教学资源贯穿整节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

2. 处理好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

(1)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充分地学,才能积累经验,探索新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要保证学生学的时间,不打扰学生,加强巡视、督查、使全员参与,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充分的学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保证。

(2)突出教师的教。“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教,不同于以往的“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答疑解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地指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真正的精讲。教师的教是学习方法的指导,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力的提升。

教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理解课文知识、观点原理的困惑,问题答案的查找、答案要求归纳的不足与困难,或者是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总之要有针对性。教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互教,也可以是教师的精讲、引导,要有实效性。

例如:笔者在初三思品市质检试卷评讲教学时,针对试卷中“联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谈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一题丢分普遍的现象,在评讲中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让学生回答自己的答案,很多学生在答题中只有“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被扣2分,不知原因。“有没有同学这一题得满分?”一位女生举手并读了自己的答案,其答案包括权利义务关系与正确行使权利两个部分。“你们答题与她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比较豁然开朗,纷纷提笔改正。“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你们都会,就是被题目陷阱所蒙蔽,只要你们注意审题就行了。”学生无形的互教加上教师的点拨,使全体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很好。所以,教师的教并不一定多讲,关键在于启发,点拨到位。

3. 注意对课堂的整体调控

(1)关注对全体学生的调控。“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模式运用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取决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各个环节学生参与的情况,并予以及时调控。在自学环节要关注是否全员参与,对于不积极参与自学的学生予以督促。这一环节还应关注学生自学进度,了解自学完成度,为进入下环节教学做准备。在交流、教师讲解环节,教师要把握学生参与交流的面,尽量做到参与面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做听课笔记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程度及完成练习的进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避免抄袭现象发生。总之,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要加强整体调控,使学生学有所得,才能保证课堂有效性。

(2)把握教学各个环节的度,提高45分钟效率。衡量一节课是否高效,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这节课能否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模式教学环节多,思品课每一节课的教学量也有多有少,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表现也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时间的调控,做到张弛有度,收放恰当,才能保证45分钟的课堂效率。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学案导学”的编写、学案中课堂练习的设计、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导与练的关系等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探究、完善,真正实现初中思品课“少教多学”的目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摘要:“学案导学、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的编写 篇9

一、初中思品导学案与课标、教材、教案的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就是引导初中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方案,它与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案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与区别。

1.导学案与课标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01年首次颁布实施,2011年第一次全面修订,从2012年9月开始实施,它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依据,它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老师们备课、撰写教案、组织教学的依据,当然也是编制导学案的依据。导学案的编写要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目的与要求,针对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等,都应该在导学案中有很好地体现,可以说导学案应该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蓝本。

2.导学案与教材

思想品德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的执行文本,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教材给我们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和线索,但并不是要求我们老师去简单地去教教材,而要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可以针对课程标准进行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那我们编制的导学案正好可以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使教材更具有地域性和适合学生的学情。导学案要根据教材来编制,但不是教材的简单翻版,不是把教材内容用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就了事了,而是通过导学案更好地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落实课程标准。

3.导学案与教案

教案是一个的课时教学方案,也把它叫做教学设计。一篇教案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教案一般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的,而导学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的,从立意上有区别,再者在基本环节上是不相同的,在制作技术上也和教案的写作不完全一样。

二、初中思品导学案的环节

课堂是“导学案”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有效地组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结合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导学案”教学的课堂流程一般为:目标展示——自主学习——精题演练——探究质疑——课后反思五个基本环节。当然,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具体操作流程也有所不同。

l.目标展示环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等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实现任务的途径,在了解目标和学法的基础上,分清重难点。

2.自主学习环节:结合学案中的导学提纲认真地自学,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梳理、感悟,完成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对于自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或标记或整理,为下一步的小组交流提供素材。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协调下,就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教师做好巡视、检查、督促,指导好小组的交流同时收集好学习小组仍无法解决的问题,为精讲做好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题演练环节: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查漏补缺。精讲的形式有多种或者教师进行点拨或者学生进行讲解。最后一般由后进生进行归纳,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4.探究质疑环节: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迅速理顺收集好疑难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5.课后反思:学生在系统学完新知以后,及时反馈所学情况,有无疑问,及时记录在此,以便及时摸清学生的学情,补救知识遗漏,调整教法和学法。

三、如何编写初中思品导学案

1.发挥教师专业性

编制导学案要求老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吃透新课标。条件具备的,可以集思广益,发挥学科教研组的功能,集体备导学案,导学案的质量决定了课堂学习的质量。课堂上由学生来展示,老师来概括、总结、延伸,这就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效果显著的课前预习。只有导学案精练、完美,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学生预习才会充分、深入。导学案的“导”是关键,预习的材料尽可能选取具有时政特色的。学生关注的。能突出课程重难点的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有一定梯度、环环紧扣,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仅课堂举重若轻,各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

分组合作时,教师可以将不同梯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内,便于发挥优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可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对于表现优异的学习小组,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各小组要结合其他组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2.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

作为以德育功能为主的思想品德课,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应该达到三个要求,一是学习目标要细化,具体化,便于学生把握;二是要凸显三维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果仅仅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那就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本质;三是要深入了解学情,在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理清重点和难点,熟悉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要注重研究学生,具体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和接受新知识的可行性。

在编写和应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教学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群体中有着丰富的生活情境资料,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初的兴奋点和基础点。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度越高,学生越感兴趣,越容易开展教学。因此编写“导学案”时,要努力创建针对性强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由易渐难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总之,“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其着力点应有所侧重,要实现初中思品课“少教多学”的目标,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提高。

上一篇:汽修技能下一篇: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