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

2024-08-17

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精选十篇)

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 篇1

一、对听力的理解

1、听力是语言的基础。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 听力的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表现在:

语音缺陷: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 长此以往, 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 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

语速不适应: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 学生形成了习惯, 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 更是无所适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 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 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 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 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 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 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欠缺: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 掌握的熟练程度, 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 都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听力受母语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 常受母语影响, 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 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 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 多了个中间环节, 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听力的理解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 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 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 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 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 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 其效果就好;反之, 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二、听力的训练方法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 要认真教好音标, 严格把好音标关,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 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 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 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无捷径可走, 只有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 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 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 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 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 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 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 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 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 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 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 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地点、人名用代号, 长词用缩句, 长句抓住主要成份。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句子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听对话和短文时, 要抓住主旨大意, 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听力训练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 道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 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 在课时安排上, 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 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 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 在内容选择上, 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 不要轻易放弃, 在内容的呈现上, 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 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 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 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 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的探索 篇2

[摘要]: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现螺旋似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内化的过程。说和写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外代的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够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的英语教学的过程,寓写于听、说、读等诸多方面之中,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写作的能力。“听、说、读、写”中“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如何让学生写出与所学内容相关,内容切题,能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小短文,如何让他们利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语言的内化和外代的转化,描述所规定的内容,就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和讨论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初中写作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写作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字]:语言的内化,中西文化差异 思维转换 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能力 训练方法

书面表达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教学大纲对英语学习的更高一级的要求。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文仅就如何提中学生的英语的写作的能力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讨论,以期望寻找到一条可行的路,供同行教师参考。

一、英语写作能力的理论构建

1、英语写作的动机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产生是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者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方式。语言的活动是受目标的指引的一种活动。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是由于交际或交流思想的需要,才要说话和写作。当你在大街上迷路了,这就产生的说话的动机和目的;你和朋友相对不语,觉得很尴尬,为了打破沉默,你主动与朋友搭话,这也是一种说话的动机和目的。一个人在工作中产生了经验,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交流出来,因而产生了写作的动机。总之,无论说话还是书写,人的语言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说话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语言的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尤其是写作的方式。在平时的英语写作的练习中,其实我们的教材和教师也在遵循这样的一条原则。初一入校的新学生,为了配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听说领先的训练的同时,学生进行大量地语言的操练后,在积极的语音听力的模仿后,教材总会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替换似的写作的练习。这就是初一新生写作的动机和目的。到了初

二、初三,随着学生的词汇、短语、句型的积累,学生可以自由的会话,运用学习过的语言来组织对话,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在会话的基础上,把自己积累和学习到的语言用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许多形式不同的小品文。这就在原来模仿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由句子似的短文转化成自己需要的各类文章。写作的动机在不断地得到升华。

2、英语写作语言的加工过程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特点,当人们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的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例如,DOG 在头脑中的表征,或许是一只“狗”的表象,或许是一个命题“狗是一种会叫、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家畜”。在语言的表征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心理词典是指保存在人的头脑中一部词典。它存储了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了词的拼写、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知识。所以在我们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必须引导自己的学生首先对所学习的英语词汇有直观的的了解和感悟,形成一种词汇的定视,在对词汇进行多方位和深层次加工的过程中,把所学得的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构建一部心理词典,用以万变的写作要求。

另外,语言的加工(language processing)时间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化、存储、提取的过程。这种加工过程首先是从语言材料的输入开始的,如听或读,然后将输入的材料送入大脑的语言加工区域,在这些区域得到加工,最后经过提取过程,人们或者理解了输入语言材料的意义而表达思想。语言加工过程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中形式。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英语的写作练习大多属于这样的加工过程。它不需要人的意识的控制,看到一个词汇,就立刻能够理解它的意义。相反高年级的写作就是一种受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运用注意资源,在学生的有意识的注意下,受学生的意识的控制才能进行的加工过程。其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词、句、对话的练习,就是学生在对语言的输入的过程,转换的过程,存储的过程,就是学生把学习的对象——语言的材料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在大脑的语言的加工区域把外在的知识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内化的知识体系,并加以储存定位。而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学生对偶储存在大脑里的已经内化的知识进行提取的过程,也是内化知识的外代的转换的过程。学生的写作的成功演绎标志着学生对内化信息的提取的成功。

二、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原始积累

1、加强中英文思维转换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根据作文题的要求写出 8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连贯、文章通畅,没有严重语法错误。这看上去似乎要求并不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的学生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英汉表达的文化差异,不会用英语思维。例如:“He is get up late.He is by bike to school.”这些都是从学生的作文中随意找到的,两句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用汉语进行思维。

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这个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中国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句子结构、句子类型及篇章组织上存在的问题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及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有关。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配合学生注意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不犯或少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误。在我的实际的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用英语背诵优秀的文章,或者把学习的英语课文的中文翻译直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着汉语,用英语直接将汉语口头转化成英语,学生不仅可以直接领略到英文的习惯的表达,又可以把中文和英语结合起来,在不断的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中英文思维的转化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看到中文再现英语的方式几乎对任何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可操作性。

2、加大基本词汇、重点句型的记忆和操练,重视语法在书面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习作中词汇错误,搭配不当较多。教师在授课时应要求学生记住本课的重要词汇,从读音、词形、词性、词义、基本用法和固定搭配等方面去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型一般不是很多,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成分,然后让学生模仿操练,总结句型特点。例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这样一句话“If the weather fine, we are going hiking.”当我耐心为他讲解句子成分时,他说听不懂。原来他连什么叫主语、谓语、宾语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从句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英语中语音、动词、名词、名词单复数的变化、句子基本成分、时态语态及从句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老师必须帮学生在概念上理解,在口头、笔头的实践中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把这些基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许许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的饿过程中,由于有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和支持,认为学生在实际的英语语言的学习的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的听、说、读、记的基本的技能的培养,就足够了,就不可以教学学生的语言的词、句、篇章等的结构了,这是错误的。又由于现在初中学生的语文的句法结构没有完全的跟上,许多的学生对汉语的句子的结构都没有完全灵活的掌握,面对英语的句法很多是茫然的,所以我们的英语的教师的工作的量很大,课堂的容量很大。但不管怎样,我们依然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的语法的教学,来辅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我在教学中大量使用短语结构规则的树形图来演示短语与句子的关系,形象,容易掌握。例如:

S(句子)

NP(名词短语)VP(动词短语)

PRO(代词)V(动词)NP(名词短语)

Cop(系词)Part(分词)N(名词)

They are cooking apples

(他们)(正在烹饪)(苹果)

短语结构规则的树形图以及应用这些规则产生的句子

3、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辨证关系。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英语课堂中,读与写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有时写作是被用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他们所读的材料;有时阅读是被用来对写作进行储备。那么现实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作为读者和作者的经验,提炼写作框架。例如在SEFC Book1A Unit7 Cultural relics 的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先阅读一封写给编辑的信,然后自己在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向编辑谈谈自己的心声,那么这个写作过程实际上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在我们的初中的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中的Section A中的3a 后3b的模仿写作练习就是这样的意图,学生可以先依葫芦画瓢的方式,通过学生在阅读3a过程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扮演写作的角色。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己的朗读来纠正某些笔误,如有时间,教师还可以另外列出类似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写作,当学生的相关的内容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表达时,要求学生进行拓展写作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授课时有意识地将课文的写作技巧点拨一下,使学生心领神会。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他们中的优秀作文,这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

三、英语写作的实际训练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鉴于此,除适量的命题作文外,我们要更多地采用其他多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好写。

1、写话练习。每天要求学生进行写话练习,低年级学生可以由3句话到5句话。要求他们使用当天老师教学的内容,在反复的使用中,使句子得到再现,不断提到的复现率,巩固了句子在学生的头脑中的积累。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看图写话的活动,相应的要求要高些,句子可以增加到8—10句,建议学生使用比较典型的句子,在句子与句子之间使用常见的连词、副词等,使句子与句子的连贯性加强,完整短文。

2、写日记。如果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有所感悟,有所思考,那么写作就不愁无话可说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感悟生活,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给学生提供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相关的材料,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3、改写。改写,就是把原有的一篇文章改变形式、长短的一种写作类型。包括改写、缩写、扩写、写摘要等多种形式:或改头换面,或削足适履,或海阔天空,或归纳总括,让你有足够的内容、机会和样式适应要求,施展才华。

改写是用不同形式表达同一内容的方法,使之成为与原文意思相同而表现方式、文体不同的作品。改写可以变换文章的人称、顺序,可以改变原文的体裁、结构,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用多种方法来表达、替换原文语句的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把对话改写成散文,可以把记叙文变成通讯报导、新闻特写,反之亦然。

即选择比较适合学生的对话,将对话改写成短文,要么是叙述性的,要么是说明性的短文。《Go for it 》中大量的听力材料可以这样利用来改写成叙述性的小短文。另外,将适当的简易的课文,改写成对话,教会学生明确角色,合理的安排好对话要谈论的主题,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的合作。因此,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不同文体的转化的能力。

教师给学生提供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相关的材料,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4、说写转换,说写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口头表达的技能,实际上也就是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近似书面的结构和措辞。在进行口语训练时,通过师生交谈可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丰富写作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任务型阅读,在学生对一篇新的文章阅读后,指导他们按照图表的方式来完成适当的综合练习,(课文的简略概要图是教师在备课时就准备好了的)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然后请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2—3遍,合上教材开始复述课文。只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复述出80%的内容就成功了。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默写,来进行最后的语言的输出----即写作。

5、写读后感或书评。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世界名著和影视佳片,整理写作素材,指导训练与评析,写读后感和观后感等等。高一新教材的Unit5就是这方面的训练。

6、缩写。缩写是根据词数、字数的要求对原文加以压缩、概括,从而达到缩短篇幅、简化内容、突出中心等目的的写作形式。简言之,缩写是原文的“高度浓缩”。缩写时要忠实于原文,保留原文体裁、题材、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结构顺序、语言风格、人称视角和表现方法等;既要使篇幅缩短,结构紧凑,又要使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对原文加入个人的认识、体会或对原文进行评论,也不能加入原文中没有的内容。对于写作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给出课文的关键词,以词汇链条的形式将重点的词汇板书在黑板上,或者已图表的方式,用填空的形式来容来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感悟,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对课文进行缩写,这样可提高后进者的能力。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非一日可成,因此必须把写作训练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材料应由易到难,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听说结合,把听到的说出来,把说的写出来。要求教师能自己组织教学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必须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好每一堂写作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研究,并总结出适合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目标的方法。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适应现代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容量适中、快速反馈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品质。日积月累才能有所突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制定书面表达训练计划,每种体裁都要进行认真的充分的训练。每次作文要及时的批改,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评改,灵活使用多种方式,多面批,多表扬,多鼓励。

这样学生才能渐渐不怕作文,进而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① 彭蚺龄:《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 戴军熔:《中学英语写作初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1998第十期。

③ 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④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⑤ 王初明:《应用语言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策略 篇3

一、进行心理疏导,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构建的内驱力。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焦虑”是最大的障碍,惟恐听不懂、做不对,影响听力测试成绩。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平常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持之以恒。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比如,以生动的图画进行简单句子的听说教学;创设情境开展对话表演活动,边听录音边做动作;讲述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并配以背景音乐等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其听力水平。

二、积累语言知识,夯实基础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其反应速度;教师的英语语音差异、语速、词汇量等都对学生的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严格把好语音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一的学生要求48个音标要一一过关,尤其是一些易混的音标更不能放过。能根据音标准确地读出生词,能了解有关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音的强读和弱读、音的省略和同化、意群等语音知识。在“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测试项目中,完全是靠语音基础知识。教学中,读音相近的词要特别强调,引导学生注意区分。

坚持朗读练习。朗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平时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语调等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指导。我提出“三多”教学理念,即:多朗读,大声朗读可以帮助提高听觉理解的能力,语音、语调正确、标准、流畅都离不开平时开口朗读;多背诵,在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对一些常用的句子、精彩文章脱口而出,说得出一定听得懂;多听录音,努力置身于听力的环境中多模仿、多复读。

扩大词汇量。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其尽量掌握较多的习语和固定搭配。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课标要求掌握的单词外,我还要求每组同学用一本小本子摘录平时在练习或阅读中碰到的生词,这样日积月累,词汇量就会不断扩大。

三、关注听力技巧训练,强化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听的过程尽管在瞬间内完成,但对连续语流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没有技巧是不行的。

培养学生预测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积极地想象、推理和判断,并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学生拿到试卷到正式播放录音前,可利用时间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预测对话的语境、人物及对话的大意。这样播放录音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将听到的信息与事先预测、推断的选项进行对比,避免盲目性,提高准确率。例如在“根据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题目中:( )A.In the classroom B.In the hospital C.At home D.In the factory

听力材料是这样的:W:What’s the trouble? M:I have a headache. W:Let me look you over carefully, oh nothing serious, it’s a cold. M:Thank you. Q:Where does the dialogue happen?仅仅根据前两句可判断对话可能发生在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但从“look over”可判断选“B”。

學会记笔记。听力过程中,由于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就要求学生要从记忆中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抓主要线索。尤其是对于一些数字、人名、地名过耳就忘。我们要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文字记录,地名、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主要成分。

跳过难点,利用重复信息。听力材料中难免会出现生词或不熟悉的词或短语,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应该毫不迟疑地跳过去,接着往下听,切忌一味地停留在生词上回想、思考而错过下一组信息的获得。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策略 篇4

一、营造轻松氛围, 拓宽听力内容

传统教学中听力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环节, 着重于语言形式辨听和记忆, 信息单一, 输入量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专项训练, 多是测试题, 枯燥乏味, 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因此, 教师要注重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听力训练, 如在课堂上, 教师坚持用英语教学, 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等;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语交流;此外, 还可以安排形式灵活多变的自由对话, 诸如师生对话, 同学间对话等, 这些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能促使他们迅速进入英语角色, 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如能持之以恒, 并不断提高要求, 由教师参与逐渐演变为学生自主对话, 让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 练习听力。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效果甚佳。

此外,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积极利用一切机会用英语会话, 收听、收看一些适合中学生的英语节目, 在开阔视野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的听力能力。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听的欲望

中学英语听力培养要注重视听结合, 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绘画或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 模拟情景, 便于理解和强化刺激, 以加深记忆, 但一定不能边看文字材料边听, 因为这样会依赖书面文字, 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比如, 教授新知识点时, 应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先应合书静听, 不见单词, 在一些情景 (如课文图片) 提示下, 独立地听懂内容, 检查听力效果;教授一些新单词时, 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其发音、词义, 而把它放在一些问答里, 或一些较短的句子里介绍。如教“apple”教师可拿着一个苹果, 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It’s an apple.Is this your apple?Yes, it’s my apple.My apple is red...然后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要求学生回答。此刻, 学生定能脱口而出, 而且因为是“听”来的, 新鲜感十足, 记得也分外牢;新授完一篇课文后, 可要求学生来分角色表演, 或者自由发挥, 根据情节需要, 设计对话, 并由表演者提出一些问题, 要求“小观众”听后抢答。这样, 有目的地视听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的兴趣, 有效提高了听力效率。

三、教授方法, 提高听力水平

作为一种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 在母语 (语文) 教学中是自然形成的, 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在教学中需专门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应教给学生一定的听力技能和技巧。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 识别技能, 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例如, 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 组合成的词组意义;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

2. 预测能力, 即对将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 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 也就是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 得出结论的能力。比如, 教完Shopping这个单元后, 做听力练习, 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 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或问题, 学生很容易想到会有Time, Who, How much, How about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听的过程中没听清买了什么, 可鼓励学生根据下文的有关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the blouse”等推断出买了一件蓝衬衫。培养预测能力, 对刚接触英语的中学生特别重要。

3. 抓关键词、语调等手段来抓内容大意。因为事实上如果只想弄清文章的主题大意, 无须逐字逐句, 一字不漏地全部接受, 没有必要。因此, 可以教给学生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做听力, 特别是一些包含地点、方位的文章, 或有比较性内容的短文, 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尤其好。例如, Jim is ten.He’s from the USA.He’s in Class 3.Jim’s sister is twelve.She’s in Class 4.对这篇短文可摘录如下:

Jim 10 Class 3 American

Jim’s sister 12 Class 4 American

四、减少焦虑情绪

轻松愉快的心情与积极主动的情绪是影响听力效果的正能量。反之, 学生不愿听, 无兴趣听, 或者担心听不懂而焦虑紧张, 听力材料过难, 语速过快, 气氛压抑, 听的效果自然不会好。所以, 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听前介绍背景, 或者出示画面, 帮助学生熟悉材料, 降低难度。还可设置悬念, 以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2. 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适当的检测方式。所选材料应注意知识性和语言的地道性, 内容的难度、语速、语体等要适宜, 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检测方式也要灵活多样, 难易结合。

3. 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多引导, 多鼓励, 少批评。

4. 合理地把握听的时间, 因为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 易疲劳。所以听的时间不宜过长, 而且口、脑、手、眼相结合, 多感官参与, 以减轻疲劳。

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 篇5

重视英语听说训练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江苏 邳州 张允波

摘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对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运用过程中对英语语言的自然习得过程。教师要从听说训练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说训练;综合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从培养他们良好的语音、语调开始,切实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着眼学生英语听训练,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新课标要求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而且要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我们也一直在提倡要培养学生开口大胆说英语的习惯。我们知道,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英语学习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和“说”又是密切联系的:“听”是英语语言的输入过程,是学生理解技能的体现;“说”是英语语言输出的过程,是学生表达技能的体现。“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进行“说”的模仿;没有听,用英语交流就更无从谈起。只有学生听清了,听懂了,才能说得好,说得准。英语听力训练对学习英语十分重要。我们务必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增强他们听说的欲望。英语课堂要避免使用汉语上课,从简单的`课前师生问候、学生评价到作业的布置等,都要力求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的原则。有时候,也许学生不能够及时领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眼神、表情和动作等体态语言辅助教学,努力让学生能够逐步进入英语的氛围,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习惯。

教材中配有许多听力材料,我们要充分利用配套教学磁带与挂图为教学服务。操作时以听三遍为好。第一遍,可以让学生看图捕捉相关信息,并对听力内容有大体的预测;第二遍,就要给学生提出问题,要带着问题去听,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容易些的问题可以先回答;第三遍,要求学生再领会所听内容,并检验答案的正确与否。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某些固定的时间为学生播放英语歌曲或自创英文歌曲,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和英语语言的美。

当然,学生英语听的能力不应该是片面单独存在的,它要和多种能力并存。我们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最好采取一些听说、听做、听读以及听写结合的活动。“听说”是训练耳、脑、嘴共同协作的语言活动;“听做”则要求学生在听懂某些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听读”是说提高听力需要多听,还要多读,朗读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和增强语感;“听写”是培养学生听力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检测学生英语听力的一种手段,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写出相应的单词、词组、句子甚至短文等。

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听力的方法。只要我们坚持,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新课标还要求我们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训练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场合。课堂上,他们有很多听说英语的机会,可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意志力很差、注意力较弱,很容易开小差。因此,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训练的形式,避免枯燥机械地操练,并采用多种形式,以满足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如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采用有意点名提问,个别关注提问,师生、生生互动操练等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更是英语新课标所提倡的,我们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必要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他们表现自我、体味成功。当然,设计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梯度,毕竟,我们的学生因为各种因素,他们的学习品质和个性品质是存有差异的,我们要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以表现,让他们都能够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有所得,能够感受喜悦和成功,从而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题材丰富广泛,贴近生活实际,有许多话题都是生活中的英语运用。比如购物、问路、打电话等,都很适合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对话,让学生利用所学英语知识――词汇、句式、句型等进行口语交际,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比如问路的话题,我们可以要求生生之间交流运用;打电话,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机(玩具)互相对话、问候,模仿打电话的情景;购物话题,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物品创造一个商店的氛围。可以说,所有这些都是训练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好形式。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对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运用过程中对英语语言的自然习得过程。我们还可以在课外积极采取其他形式的英语语言运用活动,比如英语即兴表演、英语大辩论、英语情景对话、英语能力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PK 等,以增加他们的英语运用机会。当然,所有活动任务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与差异,要注意其难易程度和数量多寡。任务越容易,学生参与其中的机会就会越多,他们就能够收获更多的成功和体验,其英语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新课标对评价的要求是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要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和树立自信;要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评价视作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必要的评价,以促进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邳州市邳城中学)

初中英语“阅读”的训练策略 篇6

1.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少,平时连单词、词组默写都不过关,对课文也比较生疏,遇到文章中长句、难句更是无从下手。这样的学生看英语文章犹如看天书。

2.阅读英语文章时无方法,无技巧,有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喜欢逐字逐句地翻译成中文,并且每字每句平均用力,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还不能把握重点信息。

3.学生对做英语阅读训练无兴趣,甚至厌倦。有的学生做阅读理解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有的干脆抄别人的答案,别人花半小时做的阅读训练他只需花三分钟。这部分学生非但考不出高分,而且还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和日常生活设下了障碍。

4.没有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没有定时定量地去阅读英语文章,只把英语阅读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

5.对英美文化了解甚少,没有学会英美思维方式,有半数以上的中国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时带着中国式的思维习惯和模式,这样容易造成对文章意思的曲解。

那么阅读理解对初中学生到底有怎样的要求呢?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语言技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及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要求我们既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较高的语言经验积累及良好的语言感觉,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的阅读技能。中考阅读材料在题材和体裁的选取上更加重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实用性强的语言材料,如报刊文章、使用说明书、招贴告示、广告及各类图表等。阅读重在考查学生对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它对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夯实学生英语基础。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学生要牢牢掌握课本的单词、词组和课文,对老师每天默写的单词、词组要轻松过关,早读课上要大声朗读书上的Reading和重要段落,直至背出、默出,这对词汇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有词汇量的简单堆砌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培养初中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即掌握各种基本的句子结构,特别是各种从句和分词,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求长难句分析法,克服阅读障碍。所以,教师要踏踏实实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这样日积月累,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也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与乐趣。

二、适当指导学生有效的英语阅读技巧

1.先看题目,在问题中找出关键词,再看文章,在文章中划出相应的答案并写上题号。

2.从标题、插图、首段、末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来预测文章的意思。

3.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4.在浏览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查读,寻找所需信息。

5.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意思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

6.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确该句在文中的意思。

三、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让兴趣保持下去

教师可用情景创设、开展活动、小组活动、提出问题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之以恒,教师在这时就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很容易理解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加深拓宽的问题。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提出有点拨性的问题。当学生不愿思考时,教师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时刻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活跃的思维。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1.每天坚持阅读两篇英语文章,题材要广泛,可以包括故事、科普、经济、环保、哲理、感悟等。

2.每周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连做四篇英语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做题的感觉,并保证正确率。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探讨 篇7

一、营造和谐氛围, 扩大听的渠道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 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 乃至决定整个英语教学。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扩大听的渠道, 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 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事实证明, 用不了多长时间, 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 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他感到身处其中, 能与人交流, 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二、教授一定方法, 提高听力水平

(1) 识别技能, 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例如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 组合成的词组意义;理解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续、典型句型等。 (2) 预测能力, 即对讲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 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 也就是依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 得出结论的能力。 (3) 抓主干, 即通过听关键词、语调等手段来抓内容大意。教师可交给学生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做听力, 特别是一些有地点、方位的内容, 或者有比较性内容的短文, 用这样的方法效果最好。

在此, 就中考中常见的几种题型简要的谈一下解题技巧。

1. 句子理解

此题的考察方式主要有三种;

(1) 根据听到的句子, 选择正确的答语。要做好此类题目。除平时多听外, 还应熟记各种日常用语的应答方式。初中新课标中列出了很多日常口语项目, 这些项目中, 有不少项目已列出了答语。答语有两种;一种是非提问式应答;另一种是提问时应答。

(2) 根据听到句子, 寻找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句。对于此类题目, 其实是采用听的方式来考查同一句的转换, 着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一句转换的方式比较灵活, 但在听力测试中是以选择的形式来考查, 因此难度就小了很多。

(3) 听录音, 从各组图画中选出与听到的句子意思相符的选项。做好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看懂图画所表示的意思。做这种题时要注意, 所听句子叙述的内容只与其中的一副图画相符, 考生要选的内容紧密相关图画。因此做题时一定要听清楚录音内容, 同时要能看懂图画所表达的意思, 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2.“对话理解”题型及解题技巧

在中考听力试题中, 对话理解分两种形式, 一是简短对话, 即通过几句简短的对白对学生进行单一项目的考查;二是较长对话, 通过一段比较长的对白考查学生对对话细节的理解有时也进行理解能力以及推测分析能力等的考查。简短对话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 直接判断法; (2) 简要计算法; (3) 场景推测法。

3.“短文理解”题型及解题技巧

听力短文理解题是一项综合性的听力理解测试, 是听力测试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 而以设置主观题形式的短文理解题难度更大, 此类题考查学生听力和书写的双重能力。

(1) 听短文, 判断句子正误

一般而言, 所要判断的选项无非是短文的大意或部分细节, 包括短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时间、过程、原因或结果。解题方法是 (1) 注意短文中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情节, 特别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 注意判断内容的排列顺序, 因为每小题的设置多数是以所给材料的顺序排列的。可以一边听录音一边根据句子内容进行判断; (3) 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

(2) 听短文, 选择正确答案

此类题型是根据所听到的短文内容, 从题后所给的三个选择中选择与题干相符的选项;解题方法是 (a) 听短文前快速浏览各题的选项, 以便预见短文可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b) 听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记清五个“W”和一个“H”, 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内容; (c) 听完短文后要进行综合判断, 从而选择正确答案。

4. 听短文, 完成表格

此类题型是根据听到的短文内容填写表格, 考查考生捕捉短文主要信息和理解细节的能力。解题方法是了解表格上所需要填写的内容, 有时是要求填写地点、时间、人物、简历等, 所以在听的过程中要快速记下这些关键信息。

5. 听短文, 回答问题

此类题型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它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答题。解题方法是 (1) 答题前要先看问题, 特别留意特殊疑问词所涉及到的问题; (2) 听短文时, 应注意短文中的信息词, 如人名、时间、地点;数字及主要事件等; (3) 听完后, 结合题干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总而言之, 听力活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英语的听力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潜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交际技能, 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听力能力不是单向能力, 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听力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着多种方法的协同效应, 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加强练习,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听力水平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谈初中英语的朗读训练 篇8

一、强化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在初中阶段, 我认为教师应首先把教学重点放在拼读单词的准确性, 然后转向表情朗读, 通过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 把材料中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更好地领会课文和读物的含义和思想。在朗读教学中, 我通常采用范读→跟读→朗读的方法。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 Section B, 我先让学生听录音范读, 然后跟录音读, 接下来让学生去齐读、分角色朗读或者自由读。最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从学生给出的答案来看, 学生已经基本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只需要把课文中的重点词组和句子进行点拨, 而用不着整篇课文讲解。

加强朗读训练, 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 齐读的朗朗读书声, 可以引起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的注意, 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比赛形式进行分组朗读可以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即使是一些对英语毫无兴趣的学生, 这时也会为了自己所在的小组的荣誉而提起精神;而角色朗读课文则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符合他们喜欢表现自我的特点, 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要使学生能流利而准确地读出一个句子、一段对话或一篇文章, 必须从单词的拼读抓起。在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拼读单词的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整句朗读的能力。初中生学习英语是从一个个单词开始的。他们在朗读句子、课文时往往会逐词朗读和理解。如:Look at the picture.

教师在领读或范读时, 应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含义, 制止他们在每一个词下面写上相应的汉字。第三是培养学生朗读段落篇章的能力。朗读段落篇章, 不仅能帮助理解, 还能帮助记忆。学生边领会课文的内容, 边记忆单词和句型, 这样比脱离上下文孤立地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培养学生朗读段落篇章的能力, 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复述能力, 又有利于提高自由表达和口头作文能力。

三 、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教师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讲解与朗读训练的关系, 在朗读训练中, 我通常选择以下方法:

1、示范法

示范指导法是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录音手段或通过老师的范读, 促使学生仿读。如先听录音朗读或老师范读, 后作具体指导;或先具体指导, 后听录音朗读;或者边指导, 教师边范读, 使学生能明确听的目的, 通过对比找出差距, 以纠正自己朗读上的缺点。

2、领读法

我选用录音领读或教师领读。利用录音领读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到英美国家地道的英语。采用这种方法时, 可以首先让学生不看课文轻声跟读, 然后看着课文放声跟读。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教师的领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关键。教师应注意学生跟读的动态。如哪些单词的发音学生容易出错, 哪些句子学生不容易读顺口, 能不能跟上老师的领读速度等。在领读时, 我根据实际情况, 通常选用两种方法:A.按词组和句子的顺序领读。如The girls→The girlsare singing→The girls are singing under the tree. B.由一个句子的中心词语读起, 帮助学生逐步扩展, 最后领读全句。如a lit-tle boy→There is a little boy→There is a little boy in the classroom.

3、齐声朗读法

学生齐读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朗读声和表情。及时发现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如果朗读声清楚整齐, 这就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并能正确朗读。否则, 教师就要穿插一些讲解并进行领读。

4、竞赛朗读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初中英语课本中大多数是对话和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阅读课。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进行计分竞赛去朗读。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 对于培养语感、加深理解、提高会话能力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综合听力训练,听力教学

从语言学习理论来说, 人类的语言行为以感知觉器官功能划分, 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种形式。其中, “听”位于四者之首, 是其他几种形式的基础。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和坦珀利 (Rivers&Temperly, 1978:269-270) 的研究, 听、说、读、写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30%、16%和9%。由此可以看出, “听”在人类语言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英语综合听力训练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为第二语言学习及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其中, “输入假说”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克拉申 (Krashen, 1981:25) 认为, 促成语言习得的发生应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二是学习者本身应具有内在的可加工语言输入的机制。从这个观点可以看出,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和首要条件。语言习得是通过接收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因此,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是促进语言习得发生的基础。

二、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听力作为一项基础的交际技能,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知识的接受、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另外, 从2009年起, 教育部门也从听力的重要性出发, 在江苏全省开始实行中考英语人机对话统考 (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 。但长期以来, 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没有对听力训练予以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他们通常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要点的传授上, 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中, 过多地强调了“读”和“写”, 而忽视了“听”对其他几项技能的重要作用。初中英语听力训练大多采用题海战术, 以做听力练习题代替听力训练。虽然所做的练习紧扣听力考试题型, 但方法太过单一, 最终只能造成费时低效的结果。

三、英语综合听力训练的实施途径

1.听力与语音教学相结合。加强语音训练是提高听力的基础。听力, 不仅要求“听”, 还要求听后能“理解”。听力理解第一步就是辨音。辨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在英语连贯的发音过程中, 往往由于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和爆破音的关系, 会发生音变, 从而使学生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讲话或录音时感到困难。在听力过程中, 常有学生对所听到的材料一知半解。

2.听力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听、说、读、写这四种交际能力中, “听”和“读”作为语言输入的方式, 更应该被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 在扩大词汇量方面。在听力过程中, 如果学生词汇量太少, 对所听到的陌生的发音不能进行正确的辨别, 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的正确含义。因此, 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听力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要想扩大词汇量, 阅读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次, 在培养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方面。阅读与听力虽然所涉及的语式不同, 但究其实质, 都是语言信息解码与意义再构建的过程, 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 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并作出种种推断。而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读者使用种种认知手段, 依赖认知效应和背景知识, 在对书面语进行辨认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理解。基于此相似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认知效应进行判断理解的能力, 从而对听力理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听力与语法教学相结合。语法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对于正确有效地理解听力材料是很有必要的。当学习者进行听力实践时, 要对接收到的语音材料进行理解。如果学习者的语法知识比较薄弱, 仅仅记住听到的每个单词和短语, 不能确定句子成分, 不能把握整个句子的结构, 就会对听力理解造成障碍;相反, 如果学习者有扎实的语法知识, 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接收到的语音材料的各个成分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理解所听到的话语的含义。

4.听写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听”作为输入方式, “写”作为输出方式, 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将这两者在教学中合理安排, 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反复连续的听力练习获得的信息, 可以有效地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从而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中, 转变成其自身的写作素材, 包括词汇、句型、修辞、篇章结构、文体等。大量有用的素材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轻松地输出自己所需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听力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手段, 使学生通过听力获取与写作相关的信息。在课堂上,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要围绕“积累语言信息”这个中心, 达到“以听促写”的目的。

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 篇10

一、做好英语听力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保持良好听力心态。要掌握好听力技巧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就要求学生在听之前摆脱对听力的恐惧心理, 使心情完全放松, 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听力问题的阅读上, 同时要做到将问题与听力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对题目中干扰信息的高效筛选, 快速判断听力信息的准确性, 从而形成完整的听力思维, 促进阅读的顺利进行。

2.突破英语听力障碍。对于一门新语言的学习, 学生在面对英语听力时, 往往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失去学习的自信, 产生自卑、怯懦、惧怕等不自信心理,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兴趣, 严重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作为英语听力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应完善并总结自身英语听力经验与方法,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改进,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使其对英语听力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全面提高英语听力成绩。

3.强化英语语言基础。摩天大楼的稳固与否, 关键在于其地基的坚实程度。英语听力的训练同样遵循这样的道理。因此, 要想打好英语听力的基础, 首先要注意对音标的学习。只有在最大限度内保证单词发音的准确性, 掌握发音技巧, 才能将其作为语言学习最有力的支撑, 成功实现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提高。其次, 反复阅读, 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英语听力的学习的关键在于语感的形成与建立, 因而在英语的日常学习中,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有效阅读, 深刻体会作者写作内涵, 全面把握句子在文章中呈现出的不同感情色彩, 从而为听力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全面掌握英语课堂学习中的听力技巧

1.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英语听力不仅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技能的考核, 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 在平常的听力练习中, 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适当加快听力播放速度或在考察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增加题目数量等, 通过听力环境的不断改变, 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以便当学生在遇到难度较大的听力题目时, 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2.听力练习的生活化教学。英语听力的练习内容与生活化的口语有很大的关联。在这一点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将平时的课堂听力教学紧紧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展开。如, 学生之间的问候或者讨论问题过程都可以作为英语听力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基本生活口语表达的练习, 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从而大大增强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此外, “春节”、“十一”、“五一”等重大节日内容的英语听力的引用, 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听力练习的趣味性, 同时也可以借助节日的浓厚欢乐气氛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接受能力。

三、听力训练过程中需注意的其他内容

1.了解英语口语表达的特点。英语口语表达最明显的特点是非正规化, 例如, 人们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一般常说:Hi, 或者Morning!在正规的场合才会说:How do you do?此外, 口语中存在着单词重读、音变、连读等状况, 同时个别单词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的发音是不大一致的, 只有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学习的特殊性, 才能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 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2.培养英语交际能力。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对英语听力的惧怕、无从下手心理,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练习机会, 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到课堂对话中来, 在练习中大胆说英语, 增加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自信心。例如, 学生在练习句型转换的表达时: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可以转换为How is the weather today?或者What do you think of theweather today?这样一来, 练习英语听力的同时也进行了语法的基本学习,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体会英语语言的主流表达方式。

上一篇:学业成绩影响因素下一篇:医院零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