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

2024-07-19

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精选十篇)

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 篇1

一、扩大词汇, 打下作文写作基础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最大障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一是联系记忆法。联系记忆法是把一个单词作为中心, 写出与这一单词有关联的所有形式和搭配, 由一个单词引出十几甚至几十个单词。如写“feel”时, 写出它的过去式“felt”、形近词“fall”及它的过去分词“fell”。

二是扩展代替法。扩展代替法是把一个句子中各个成分的单词加以调换, 变换出新的句子, 或围绕一个单词, 不断造句、转换句法。例如这样一句话:“He bought a computer from the shop across the street.”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a book”等词来替换“a computer”这一宾语, 用“in the bookstore”来替换“from the shop across the street”这一状语, 同样, 句子的其他成分也可以用同类的词或短语进行替换。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 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激发他们英语写作的兴趣, 使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提高。

二、编写短文, 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一是紧扣教材内容, 模仿写作。这样虽然降低了写作难度, 但是可以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 让教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 编写对话或短文。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层地理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还可以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 从而避免盲目练习。模仿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 非常关键, 学生适当地引用课文中句型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续写文章, 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来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是在游戏中培养写作能力。故事接龙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给出一个故事的开头, 然后让小组成员以接龙的形式, 每人接一两句话, 要求故事情节完整、条理清晰。这种做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阅读摘录, 积累写作优美语句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英语阅读中注意摘录优美的语句, 由教师加以整理, 推荐好的句子写在教室的黑板上并注明作者展示给大家。找到佳句的学生也会有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以后写作中就会更加积极努力, 不断地尝试创新;这样做, 也能让其他学生从中借鉴经验, 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批改学生的英语习作时不要只判定对错, 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和个性特征, 根据他们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写出评语, 让他们认清下一次的写作目标, 并给予鼓励。相信通过教师的鼓励, 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潜力会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 形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

四、因材施教, 做好针对性写作指导

教师在给学生评改英语作文时,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面批改。面批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 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面批的同时也是进行师生交流的过程,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 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对“学困生”而言, 面批又是一个近距离辅导的机会。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老师专门为某一学生辅导、讲解时, 他一定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帮助, 甚至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总之, 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才能增加学生写作的信心, 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效果。另外, 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 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立, 杨传纬.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中职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篇2

姓名:张新妃

单位: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

答:当前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有: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二、缺乏学习兴趣,不爱学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引起学习兴趣的缺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很多学生来到职校就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习。他们有许多人有着错误的认识,以为来到职校就不用学习了,最起码不用学习文化课了,学的是专业知识,且大多是实训课。孰不料来到职校仍然要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理论上的也比较多,各专业都有系列的专业课,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就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中职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差,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有的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失去兴趣。

三、缺乏学习热情,不乐学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对学习厌倦,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不少中职生对学习不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其实他们也急于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屡屡失误,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冲突,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况状态。如有的学生,他们有上进心,但学习上多次受挫,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导致课上害怕老师提问,碰到问题不敢向老师请教,听到考试就害怕。轻度的焦虑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严重的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负面影响,使人精神压抑。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思维迟钝,精神惶惶惚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产生对学习厌倦和倦怠的心理。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四、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

性格是人对现实性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之发生影响的性格称为学习性格。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职高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有的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表现为惰性大,依赖性强,有的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有的不善于安排和调整学习时间,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有的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关注老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有的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等等。这些说明他们学不得法,不会学习。

五、缺乏恒心,不勤学

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 篇3

【关键词】中职生 英语学习 心理障碍 矫正策略

在社会日益开放、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既是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诸多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只有对其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矫正策略,才能引领学生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学好英语。

一、中职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毋庸讳言,中职学生大多是“初升高”升学考试中的失败者,来中职学习是无奈的选择。失败的阴影让他们久久难以自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心情沉闷,情绪低落,对包括英语在内的各学科学习缺乏兴趣,表现出较明显的消极退缩、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

2.胆怯心理。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接受知识能力不强,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胆怯的心理。有的学生一上英语课就“头疼”,内心深处恐惧不安,思想包袱沉重。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太低,唯恐出错受老师和同学的耻笑,既不敢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更不敢跟别人用英语交流。

3.惰性心理。一些中职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懒于思考、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行动上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对英语词汇、语法、句法及阅读理解的学习不肯下苦功夫,乐于非职业非正当的娱乐玩耍,惰于正当正常的学习内容探究,更有甚者几乎放弃了对英语课程的学习。

4.焦虑心理。许多中职生明白英语学习对自己将来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发自内心地想把英语学好,但学习基础较差,又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尽管在英语学习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明显的进步。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导致的焦虑心理使得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抑制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投入。

二、矫正中职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有效策略

1.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优良的学习品质,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要矫正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明确学生情感和认知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思维。如通过学唱歌曲“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记忆有关颜色的单词;或让学生自己编排一个关于邀请同学参加集会的小品,分角色表演,深化对“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很感兴趣,非常乐于参与,既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有利于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

2.指导英语学习方法。中职生英语学习效率低、成绩差,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中职英语教师应该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矫正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切入点,通过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比如在英语单词学习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借助读音规则记单词、应用构词法记单词、通过词义关系记单词、结合课文阅读记单词等常用方法,有效破解学生英语学习中单词记忆困难的挠头问题。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才会基于成就感而爱上英语学习。

3.开展英语分层教学。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入学门槛,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实际运用水平及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目标教学,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受不了”的尴尬局面。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前提下,以发展、巩固、提高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对应学习基础较差、一般和较好的学生,以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布置作业、设计难度不同训练题目等方式,开发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渴求进步的需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使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进而化解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4.注重英语教学激励。表扬和激励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认可和肯定。在教学实践中,中职英语教师要从尊重、爱护、启发、期望的角度设计教学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完美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要不吝给以“very good! Well done!!Excellent!you are clever!等肯定性评价。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尽完美,要微笑着给以“have a try,Don,t be shy,It doesn,worry”等充满爱意的鼓励。即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糟糕,也要以“Cheer up! 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这一富有幽默性的提醒,让学生燃起新的希望。

对中职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进行正确的剖析和积极的矫正是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立足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以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矫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努力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切实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明英.中职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剖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2]郭宏.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探微及教学对策浅谈[J].海外英语.2011(10).

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 篇4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日常的英语写作训练, 往往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或写作要点, 由学生自由写作。对于这样缺乏情境和交际氛围的写作, 学生没有任何兴趣可言, 因此往往消极应对, 敷衍了事。要想改变中职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 首先必须由教师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设鲜活的英语写作情境, 提供给学生可知可感可写的写作命题, 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的前提下, 克服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 产生写作的热情, 从而积极主动地写作, 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例如, 我们可以根据基础模块下“Using details to describe my travel experience”的写作要求, 让学生先用汉语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旅行经历以及旅行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这样的写作情境的创设, 表面上降低了中职学生的英语运用难度, 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有感而发, 有情可诉, 有话可说。然后再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按照课本要求用-ing或-ed的形式将旅行经历造成一个个句子, 进而连缀成篇。这样通过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 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写作过程, 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积累, 奠定学生写作基础

要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一定量的基础知识积累必不可少。这里的基础知识积累既指一定数量的词汇积累, 也指英语语感、语法规律和应用文体格式等的积累。中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更多的是英语应用文体的写作, 因此除必要的常规单词识记背诵、语感意识的培养及语法规律的总结归纳之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术语和应用文体的常规格式,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用水平, 而且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用教材,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效运用语言的范例和书面表达的技巧等, 因此充分合理地使用英语教材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可以就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缩写、扩写、仿写练习。缩写是训练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仔细阅读教材, 再抓住关键词和内容要点复述教材内容, 最后将教材内容概要缩写出来。比如在学生阅读TV-Turnoff Week后,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缩写出一篇以“How to spend a week without TV”为主题的英语作文。中职英语教师也可以就课文中的某一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要求他们将合作探究出的问题答案扩写成英语小作文, 提高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模仿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而中职英语教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们反复推敲、论证, 最终确定的, 因此教材完全可以作为中职学生英语写作模仿的范本。例如写作一封Complaint Letter, 教材中给了我们一则英文投诉信的范本, 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其格式就自己生活中需要投诉的问题, 拟写一封投诉信。这样的仿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英语投诉信的基本格式、常用词汇等, 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四、展示作品, 增强学生自信

中职学生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写作教学的消极情绪, 大多源自他们长期形成的自卑胆怯心理。因此, 要想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十分重要。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优秀英语作文的平台, 营造一种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喜悦的英语写作氛围。比如我们可以在班内开辟专门的学习角或采用黑板报的形式, 张贴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 供全班学生共同欣赏学习,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英语写作能力暂时落后的学生, 教师要认真批改他们的习作, 尽力寻找他们习作中的优美语句, 在评讲作文时及时点出, 增强这部分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对于有较高写作水平的学生,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向校内外的报刊投稿, 增强他们写作的成就感。

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 篇5

关键词:对口单招;英语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66-1

一、教师必须转变观点,调整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以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使人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首先,针对学生目前现在这样的现状,我有意识地从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开始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到了高三再让学生背范文了事。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必须是科学的。这种教育是没有地方能抄袭得来的。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客观情形继续不断地把它研究出来。”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对口单招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的设计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更符合学生将来职场的求职需求,能够引起学生的一些心理共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写作教学无疑是最有效果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对话过程中的发言组织成书面语言写下来。一方面是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自己思考内容的一个回顾。例如,在引导学生写有关“求职信”的话题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一些不同职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提高大家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问答式的对话练习。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总会时不时地说出一些精彩的句子。当学生交谈完后,我让学生把对话过程写下来。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一方面对自己想到的句子做了回顾,另一方面也学习了其他同学说出的好句子。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说、写能力的同时提高。

二、在写作教学中巧妙应用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在写作教学课堂中,应该在每次课堂引入前对涉及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简单的讲解,有利于课堂的顺利推进。对于课堂中所要讲解的学习任务,要安排一定的练习话题,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促进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法,并且将各种创意进行记录。对口单招的英语教材中,有关写作的内容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例如在探讨写“求职信”时,要先引出学生对于“书信”这一类文体的看法,然后再根据“求职”这个主题去构建整个写作的支架。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大关键在于重视学生的相互合作,虽然由每个学生的个体进行知识的构建,但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也要交流和沟通。我在写作教学时,通常会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探讨,参与解释每个人的想法中,加深了他们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发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学生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英语写作技巧。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写作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包括各个层次的交流,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薄弱之处,能够针对性强、时效性高地帮助学生摆脱写作学习时候的误区。在学生写作时,我们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获得新的写作构成要素,尽量降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困惑与恐惧,从认知、思维和心理多个层面逐渐完善学生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逐渐消除心理困惑,建构自身写作技能体系。

三、重视教师评价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

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评价作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较为看重,因为长期以来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对自己信心不足。我一直认为,好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评价不合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要加强引导学生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思维能力进行写作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学会知识,学懂知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开放性的写作任务,例如,主题为有关于学生上网的利弊问题的一篇演讲稿,对学生独立写作能力、写作思维及写作框架进行检测,让学生能够在思考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这样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另外,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应用多种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中可以遵循评价的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和情感原则,让学生不再畏惧写英语作文,让学生有更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用所学的知识,渴望用英文来表达。

当前中职生心理障碍的分析 篇6

由于中职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上时常会碰到很棘手的问题, 而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不同学生的身上, 又不能用同样的办法来解决, 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更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究和摸索。解决方法可以是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 但是教育的理念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首先,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对症下药, 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90后”的学生有哪些心理障碍值得我们去关注呢?

1 时而热情奔放, 时而沉默寡言

1.1 作为班主任, 要有很强的观察能力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 “90后”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热情活泼、充满活力, 善于言谈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是比较封闭沉默、不善言辞的。前者是属于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特点, 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的表现, 而后者则是因为不同原因造成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从部分学生了解的情况来看, 前者的热情、奔放、能言善辩只限于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人面前, 而后者的沉默、不善言辞通常在陌生人面前体现出来。

1.2 作为班主任, 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实例论证:在担任班主任期间, 我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第一次见到他, 是在刚到校区接班时, 只见他站在同学旁边, 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以我带班的经验, 这应该是个值得我关注的学生, 于是我开始注意到他的言行举止。

通过跟班干的了解, 他是一个沉默孤僻、我行我素的男生。第一次找他谈话, 我记忆非常深刻, 两手交叉放在前面, 头耷拉着, 两眼不停地东张西望, 对我的询问也只是点头摇头。于是我找到了跟他同宿舍的同学了解, 除了上课时间, 他基本不出宿舍门, 也不跟同学有正常的交流。他总是喜欢躺在自己的床上拿手机看电子书, 周末就出去网吧上网, 平时也不喜欢参加班上的任何集体活动, 时间久了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交流做朋友。由于他上课喜欢睡觉、看电子书, 成绩也跟不上其他同学, 任课老师也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我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 最后决定让他自己拯救自己。

于是先让他担任班上的信息员, 主要任务就是把学校的信息告诉给班上的同学们, 比如每天的通知、各种活动比赛等。对于一个很少说话的人, 第一次担任这份工作肯定有一定的困难, 于是我先让他把每天的信息都写在班上的学习园地, 让同学们自己去看,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他做事很有条理, 把一些重要的信息都排在前面, 用彩色笔专门标注出来, 而且每天的的信息收集的很全面、很及时。慢慢地他逐渐胜任了这份工作, 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所以沉默只是相对的, 只要方法得当, 就会让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孩子。

在学校里, 很多学生与同学交流并不多, 他们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 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 同学会反映他比较孤僻之类的, 遇到事情也从来不和周围同学说。时间长了, 别的同学也会觉得他们不合群, 不好交往, 渐渐的大家会习惯于他们的沉默, 遇到事情也很少与其交流。这样, 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

2 强烈的独立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而“90后”更加关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他们不希望别人打扰, 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与此同时, 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 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 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 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

另外, 由于独生子女被宠习惯了, 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 在学校里和室友、同学也会存在矛盾, 有事情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 感觉孤独, 对父母存在很强烈的情感依赖, 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时刻存在矛盾心理。

这样的学生我也接触过,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有一个特殊群体, 说特殊一点都不夸张, 那就是高技班的学生。他们都是高中毕业来到学校就读的, 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做事风格, 学校的规章制度让他们很反感, 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比如早上要做早操, 平时出入校门还要被限制时间, 偶尔有迟到旷课, 就要被班主任训斥一顿, 甚至是写检讨通报家长。他们向往的是大学式的校园生活, 喜欢按自己的想法为人处世, 不希望班主任像保姆似的整天跟在身边唠叨。如果班主任能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 给他们发挥和表现的空间, 那么你的工作会开展得很顺利, 如果你还是用一些很专制、压迫的管理方法去管制, 那结果肯定不会如你所愿, 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3 自我好强、缺乏责任感

自我中心是青春期一大特点, 主要表现为考虑问题从自我出发, 不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甚至是自我封闭。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不理解我”, 这也是家长与他们感觉沟通困难的症结所在。好强是中职生的又一大特点。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 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学生打架的事件, 分析打架的原因其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在他们看来小事就能闹出大事来。有一次, 接到学校保卫科的电话, 说我们班的学生跟校巡逻队的队员打起来了, 而且班长也参与了, 我一听愣住了, 马上赶到保卫科了解情况, 一问才知道学生跟巡逻队的队员发生了口角引起的打架, 原因就是我们班的学生在进实习工厂大门时没有按要求佩戴好校卡, 当时就被值班的队员拦了下来, 见值班队员不让进, 旁边的同学你推我赶的也帮腔起哄, 最后就打起来了。在我们眼里, 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事情, 但是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作怪, 使得事情变得严重了。

另外, 学生缺乏责任感。责任感是衡量人对社会对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 逐步形成了对家庭依赖, 而他对社会、对亲人却缺乏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一个小小的现象就能体现出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意识。例如每天早上7点20分学生都要出早操, 但是总有一两个学生在宿舍睡懒觉不来出操。这样日复一日, 班上的操行扣分多了, 其他的同学都有了想法, 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指责他们也没有明显的改善。类似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 从这些普遍的现象中, 我们不难看出, 一些青年学生自我人格缺陷, 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 他们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 于是只管个人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 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对人对事冷淡, 自私自利。当个人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更多地强调的是自我需要, 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 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4 不善与人沟通, 人际关系僵化

最近网络上流行这么一句话:“踏着铃声进出课堂, 宿舍里面不声不响, 互联网上诉说衷肠”, 生动反映了中职学校学生交际现状。相当一部分“90后”中职生由于家庭因素不会独立生活, 因此造成不善于与人沟通, 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这种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的局面不打破, 一方面会导致“90后”中职生产生自闭, 偏执等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因无现实倾诉对象, 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加重, 更易产生心理疾病。

曾经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小伟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 作为班干我对他要求更是严格些。刚把班级接回学校, 就看见一个染着酒红色头发的学生出现在眼前, 当时心里很生气, 但是考虑到刚回学校,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 想给孩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特意在班会上强调了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第二天一早, 看见酒红色已经变成了黑色, 我心里一阵窃喜, 孺子可教也。这个学生就是小伟, 通过了解和观察, 小伟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学生, 平时就跟同桌交流比较多, 其他的同学基本没有沟通。学校每个周日晚上都要进行学生的晚点名, 通过几次观察, 小伟都不按时参加或是无故缺席, 几次找他谈话也没讲出一个正当的理由, 从谈话之间, 我发现小伟对我的问题除了点头就是沉默, 没有别的解释。这时我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了几句话:“小伟, 你是班干, 大家都向你看齐, 同学们都很喜欢你, 想跟你交朋友, 平时多跟同学打打球, 聊聊天, 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你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的, 老师相信你日后一定会做得比现在好。”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小伟的表现让我很满意, 学习成绩提高了, 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跟同学们相处也比以前融洽了许多, 还会主动找我聊天, 汇报自己的一些情况。

参考文献

[1]罗日荣.“用心”是教师职业的灵魂[J].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 2012, 11:60-61.

中职生文学阅读障碍成因及对策 篇7

1 中职生文学阅读障碍成因

1.1 文化基础薄弱, 思想水平较低

明朝陈继儒曾说:“少年莫漫轻吟味, 五十方能读杜诗。”道出了人生经验、文化底蕴和思想修养是读懂杜诗的必备条件。大多数中职生学习依赖性强、主动性差, 课前不预习、课内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总结, 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 严重影响了语文学习质量。文学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 与文化的其他领域 (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 联系密切, 又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意识。中职生目前尚未具备解读文学作品所需的文化知识、人生经验、思想修养, 因而造成文学阅读障碍[3]。

1.2 不爱课外阅读, 审美能力较差

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仅靠课堂、课本显然不够, 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多阅读。但大多数学生却选择逛街、上网, 有些学生虽看些课外书籍, 但其文学品味低, 常常不会选择经典名著。文学阅读者需要有文学兴趣、一定的文学知识基础, 若离开文学的特性去理解文学, 则会在阅读活动中遭遇障碍。

1.3 片面追求所谓理解, 忽视朗读、背诵和记忆

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记。事实上, 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思辨, 还要感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读与背可以提高写作水平。然而, 中职生往往不愿背诵经典名篇, 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看网络小说或玩网络游戏, 这也是中职生文学阅读障碍的成因之一。

2 克服文学阅读障碍的对策

以叶圣陶先生的6个“获得”为“大阅读”的终极目标:一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二获得作者的思想、道德形成观点, 以供思索和立意;三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治情操;四获得认识的方法, 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五获得表达方法, 谋篇布局, 铺陈比兴, 有所借鉴;六获得语法, 形成语言积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 借以航行, 又是鼓帆, 还是帆前进的风, 没有阅读就没有帆, 也就是没有风。善于阅读就能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为了使中职生克服文学阅读障碍, 语文教师可采取以下对策。

2.1 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1.1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文章时, 要先扫清阅读障碍, 借助工具书, 解决生字生词, 读准生字, 理解其意, 在此基础上才能诵读。诵读时, 学生的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 通过有声诵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作品的真谛, 体验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错落有效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

2.1.2 利用语言、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模拟人物情态

如老舍的《我的母亲》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表达了不畏艰险、立志改天换地的远大抱负, 抒发了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2.1.3 注重激发学生情感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一幅色彩浓艳的图画, 全诗结构严谨整齐, 错落有致, 语言清新秀丽, 节奏轻柔委婉, 和谐自然。学习《再别康桥》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次诵读体会诗人将自己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绵绵的离愁都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 从整体到局部领略语言的华彩与诗意, 勾出佳句仔细咀嚼, 感受其蕴涵的哲理和情感。

2.1.4 营造氛围, 提倡多样阅读

教学中,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品味作品的底蕴, 领悟作品的真谛。在组织阅读时, 教师可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 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豪放激昂型的文章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可采用班级齐读的形式, 营造昂扬、亢奋的课堂气氛;清丽婉约型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 宜采用配乐朗读形式, 营造轻松惬意的课堂气氛;至于一些小说或戏剧文学, 则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或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

2.2 感悟文学的魅力,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和文学修养

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课文, 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加以介绍, 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体裁。课内得法, 课外练功, 提高阅读能力, 扫除阅读障碍。

2.2.1 捕捉词句, 品味语言

揣摩语言属于咬文嚼字, 而咬文嚼字又是品味意蕴、体会情趣的步骤,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语感[4]。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诗意的境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这些优美的字句篇章, 在品读中增加知识储备, 在品味中提升审美能力。

2.2.2 把握特征, 感觉形象

阅读教学中, 要始终相信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美”的教学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主动获取具有丰富情感、有生命力的语文知识, 能动地把握特征, 感觉形象。例如艾青的《礁石》中写道:“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只要注意礁石伤痕累累的外形, 傲然挺立的姿态, 笑傲海洋的表情, 就可以把握礁石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特征。

2.2.3 把握情感, 揣摩主题

读文学作品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诠释, 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启迪学生思想, 提高认识水平。例如《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 可以将其主题定为“爱国主义”,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出的木兰的忠孝品格、不慕功名的高洁情操等主题, 依然要认可与赞同,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 多阅读美文佳作, 让学生在情感的层面感悟文本, 通过长期熏陶可以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屈原的情操、曹植的才气、陶潜的高洁、文天祥的气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国等, 无不深深地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 和学生一起阅读品鉴作品, 从人性角度领悟作品的精神魅力, 逐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陶治学生情操, 完善学生人格, 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2.3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树立语文“大阅读”观, 拓宽学生视野

2.3.1 注重阅读积累

要想让学生喜欢阅读, 就必须提供最有效、最耀眼的舞台,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让学生有机会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以下两种形式最受欢迎: (1) “好书推荐”。要求:介绍书名、作者, 简述故事梗概及喜欢的人物或情节。伴随着“好书”的频频推荐, 你追我赶, 你评我议, 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明显提高。 (2) “讲个故事给你听”。学习小说时, 一改往日单纯的课文赏析, 以“讲个故事给你听”形式演绎小说的魅力。

学生以所学课文为依托, 为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 吸引同学注意力, 每个人均使出浑身解数:曲折的情节、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等, 在小小的舞台上尽情挥洒、精彩纷呈, 其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沉淀升华。

2.3.2 学生自主阅读, 自我感悟, 自主探究学习

阅读感悟的过程既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 又是师生共同学习、自我发展的一个创新过程。因此, 阅读教学中,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路标”, 但是不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应巧妙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课文、探究课文[5]。例如:结合《雷雨》一课制订了自主阅读的具体过程, 使之形成体系。这一体系由还原—文本研究—比较研究—迁移转化构成。还原就是解读作品, 解读就是在大脑中重构文学作品的意象。文本研究就是对作品本身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以及在两者基础上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的研究重在找出冲突的双方、冲突的过程, 探究其实质;戏剧语言的研究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其中人物语言的研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和潜台词3个方面进行。在戏剧冲突、戏剧语言研究基础上研究人物形象则会水到渠成, 勾画出周朴园虚伪、狡诈、冷酷的人物形象。

2.3.3 延伸阅读触角, 拓宽阅读广度

鲁迅说过:“大可看看各样的书, 即使和专业毫无相干, 也要泛览。”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我感悟, 培养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以及中华人物事迹、中国经典文学等, 可在教室设置阅读角, 或举行读书报告会, 以说促思, 以说促读;还可结合影视作品对比阅读, 从而提高学生评价、鉴赏能力。

2.4 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2.4.1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 可让其先读感兴趣的部分, 激发阅读兴趣;针对高年级学生, 不仅要求其读正文, 还要读内容提要、序、跋等, 以帮助学生理解, 力求读通、读懂、读出要领;针对缺乏兴趣的学生, 可通过故事会形式让学生讲解荐读书目中的精彩故事, 也可以通过精彩优美的诗文朗诵会等激发学生兴趣。另外, 可推荐或印发一些赏析、评论性文章, 让学生阅读, 并针对情节、人物展开讨论, 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4.2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时抓住文章精髓, 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力求理解。读书时应边读边想, 力求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读完全文后, 仔细想想, 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 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一章内容。 (2) 理清思路。叶圣陶曾说:“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作者的思路, 遵循这一思路阅读, 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 (3) 能提出问题。 (4) 独立回忆, 学会准确表达。 (5) 做好阅读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对扫除阅读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 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 使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足量阅读, 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阅读兴趣, 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志红.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下旬版, 2010 (9) :10-11.

[2]江丽琴.当前语文教学的两大弊端[J].语文教学研究 (教研天地) , 2010 (6) :12-13.

[3]贾云巧.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有效阅读[J].学周刊, 2012 (11) :34.

[4]华君, 陈尚余.阅读教学中的“三维高度”[J].语文教学之友, 2010 (7) :20-21.

消除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策略 篇8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障碍,策略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中职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普通教育的学困生或淘汰生.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感到十分厌倦,对高度抽象概括、逻辑严密的数学更是望而生畏.学生在学习中常会遭遇重重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偏重精英教育的背景下,受个人心智水平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兴趣不浓、方法不当、意志力不 强,进而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如何使学生从“不愿学”到“愿学”,从“不会学”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深入了解、研究中职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出了一些消除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强化应用性的策略

秉承“大众数学”的思想,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人人必需的,是日常生活中和专业学习中有用的知识.强化数学知识的文 化性和应 用性,淡化其系 统性和抽 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

二、寓教于乐的策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善于设疑激趣,让学习变得“好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巧设引例

中职生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和问题有着浓 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教师引入了流传在本地的一种民间游戏“抢19”:两人交替抢数,规定每人每次只能报1或2,依次累加,谁先抢到19为胜.学生都跃跃欲试,兴致很高,教师轻松地引入了“等差数列”的课题.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甚佳.

2.巧设悬念

悬念能激发人的好奇心理,使人产生总想知道究竟的愿望.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种效应,巧设悬念,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较好 的教学效 果.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8mm,对折三次,厚度不足1mm.如果对折50次,厚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10倍.”学生比较兴奋,迫不及待想知道怎样计算,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这样,教师便能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幽默包装

为唤起学生学习 数学的热 情,课堂语言 在力求准确、通俗易懂的同时,若能用幽默包装,会使学生心情放松,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例如,在比较函数y=sinx与函数y=sin2x的图像时,教师可以 这样引导 学生:“这两个函数的图像身高一样,只是函数y=sin2x的身段比函数y=sinx的身段苗条一点.”这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时,幽默往往体现出一个人的机智灵活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巧妙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使教学变得风趣、诙谐,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趣,从而使学生更能“亲其师,信其道”.

4.教学手段多样化

就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而当他们遇到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就容易丧失继续学习的意志.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收集信息,展示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实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实验与交流相结合,从而降低数学的抽象性.

三、数学问题情境化的策略

将数学问题情境化,可使数学问题 更具体、更贴 近生活.心理学上有一种沉锚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的意思,即人们的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是“锚”,创设合理、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其像“锚”一样沉入学生的心海,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记忆与理解.心理学中有许多效应,我们要善于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四、坚持鼓励性原则的策略

理性情绪理论认为,是信念导致了 情绪,最终导致了个体的行动.数学学习焦虑作为一种情绪,可能导致相应的数学学习信念.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可提高学习成绩,但焦虑过度,就会造成抑制心理,影响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人格特质、评价方式和学生的考试经历、课堂学习经历、与同学合作交流经历等都可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正所谓:“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善用鼓励性原则,放大学生的闪光点,点亮学生的心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篇9

一、中职生的学习障碍成因

1. 心理原因

多数中职生在初中时数学基础差, 受家长老师的指责和歧视, 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为抑郁沉闷、情绪紧张、冷漠等, 对数学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

2. 认知能力

相应的数学认知能力, 是中职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多数中职生数学知识链脱节, 学习中的问题积累太多, 缺少好的学习方法, 如有些学生不会通分, 不会解方程组等。另外学生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 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 失去了听课兴趣, 影响了他们整个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

3. 社会影响

职业中学数学课由主要课程过渡到文化基础课, 得不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家长也认为专业课重要, 数学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 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

4. 教师教学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注意数学知识的衔接, 使得学生跟不上进度, 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 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 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 多采用传统教学, 师生情感淡漠,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 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内容抽象, 课堂信息量大、跨度大, 对学生的自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惰性大、依赖性强, 学习不主动, 学习习惯差, 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 不懂装懂, 从而大大地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解决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心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无论哪一种教育都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 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数学教育的突破口。针对以上学生学习数学障碍的种种成因, 我们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帮助学生突破障碍, 学好数学。

1. 端正态度, 确立目标, 树立信心, 增强学习动力

数学是专业课的基础, 直接影响到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学习, 同时数学可以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整体能力。只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才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学课要把动力的培养、激发与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从概念、定理、公式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及在当前生产科研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入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数学家杨乐说过:“如果说你在数学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培养和训练的话, 那么你的几何直观能力、分析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而这些是你做任何事情做得有创造性, 做出高水平必不可少的。”进入高中阶段, 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 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一时不适应, 这是很正常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作积极的归纳分析, 多从自身因素寻找学习成功的突破口, 对有认知因素学习障碍的学生, 应着眼于辅导, 在课堂上降低难度, 放慢速度, 运用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 先把他们引入门。

2. 激发学习数学热情, 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 要促进学生的学习, 就要使学生乐学。所以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 尤其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数学史、数学名人的熏陶, 数学美的鉴赏,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 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中职生基础差、厌烦和畏惧数学以及高中数学的特点,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宜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 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 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职业中学中, 多专业并存, 因此教师应首先依据不同专业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我们学校共设音乐、美术、计算机、幼师、烹饪、旅游等六个专业, 不同专业对数学学习总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学制有三年、两年、短期培训等多种学制。针对这种现状, 在教学中要针对各专业、各学制分层教学。计算机专业要加强逻辑知识和函数知识的学习;美术专业侧重几何的教学;财会专业则要求函数和数列知识要精通;烹饪、旅游专业对数学学习要求相对较弱, 可按照教材中必修的内容讲解;短期培训的学生宜采用专题的形式, 系统地选讲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数学方法。

其次, 对同专业的学生也应采取分层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让不同成绩的学生都能愉快地参加不同的分层学习,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以逐步缩小差距, 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2) 问题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 掌握学生特点, 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降低教学跨度, 突出双基的教学, 特别是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 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引导到学生探索问题上, 采用问题教学模式, 让教学有针对性, 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化静为动, 寓教于乐, 能准确、直观、形象地表达数学理论和数学概念, 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理解难点。如立体几何中复杂的点线面关系, 实物模型很难表达清楚, 如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则效果很好, 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立体想象能力。因此,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4. 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依赖、畏惧心理, 使学生主动适应数学学习的新变化,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同时, 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指导, 要求学生抓好预习、听课、消化整理、巩固等环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 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比较复杂, 除了以上因素外, 还有社会及家庭原因等因素, 要立刻解除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改变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是不现实的, 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还需要我们这些从事数学教学和教研的工作者去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魏志如.略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学报, 1994 (1) .

[2]杨东炜.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 (5) .

中职生英语写作障碍 篇10

1. 语言环境影响

一是表达习惯上, 多数学生习惯使用地方方言来交流, 不习惯说普通话;二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以读写为主, 学生接受口语训练的机会非常少; 三是缺乏扎实的语音基础, 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不了解。

2. 学生的心理障碍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16、17岁左右, 正值青春期, 自尊心和自我形象意识强烈的时期, 一些学生不习惯说普通话, 也不敢当众说普通话。对当众开口说普通话焦虑程度较高, 这种心理导致学生羞于开口交流。

二、提高中职生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1. 明确普通话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让学生“想说”

在口语训练之前, 教师要善于分析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普通话口语训练, 不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而是要把它作为一种实际的需要。特别是大家步入社会之后,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需要有一定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应当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普通话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使他们从主观上增强“说”的意识, 自觉地参与口语训练活动。

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敢说”

口语训练中,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学生要熟练掌握口头表达能力, 必须过好“心理关”。一般来说, 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 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因此, 教师应注意对口语表达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要求, 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 不宜操之过急, 教师要组织一些能鼓励学生勇于开口的活动。譬如方法一, 开展七嘴八舌活动。教师在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在座位上与前后、同桌之间自由交谈, 把自己每天知道的事或新闻讲给大家听。方法二, 上台自由发言。教师确定发言主题, 让学生上讲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要求声音响亮, 条理清楚。方法三, 实施“传帮带”。让口语好的、胆子大的同学带动不敢发言的同学。慢慢地让这些不敢说的学生, 从在座位上谈再到讲台上面对大家谈, 逐步养成当众说普通话的习惯。

3.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 让学生“会说”

( 1) 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 首先要依托语文教材。其次教师要利用课文, 组织一系列的训练活动, 如朗读、复述、讲解等,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课文朗读训练, 通过反复的诵读, 增加词汇量, 掌握多种句式, 最终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 2) 作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习作是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学中, 如果一个学生口语表达流畅, 写起作文来也不至于无话可说。因此,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说”的训练。

( 3) 语音辨正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口语训练中还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教师应从本地区出发, 结合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

4. 授以交际技巧, 让学生“乐说”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发音准确, 还要授以交际技巧, 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 恰当、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 让学生“乐说”。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两点原则:一是看对象说话。要求说话者要考虑说话对象的性别、年龄、身份、文化、心理状况等, 也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以便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得体的称谓和语言。二是看场合说话。要求说话者考虑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这样,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 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学生掌握普通话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 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摘要: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更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本文从研究海南省中职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障碍入手, 探索改进口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想说、敢说、会说、乐说”。

关键词:中职生,普通话,口语交际,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陶荣希.中职口语交际教学问题及策略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8) .

[2]郑涛.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语言文学研究, 2009 (9) .

上一篇:神奇的动物世界下一篇:唤醒沉睡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