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

2024-06-30

矛盾论(精选十篇)

矛盾论 篇1

一、《矛盾论》的理论建树

在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中, 主要论述的问题包括: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在《矛盾论》中, 毛泽东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 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而唯物辩证法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论述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

同时,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毛泽东指出, 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要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双方, 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他指出, 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 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 个性中存在共性, 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 必须研究矛盾的具体情况, 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问题, 以防犯“教条主义”错误。

二、《矛盾论》的方法论价值

(一) 只有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成功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践证明,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这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一个典范。同样, 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的模式。毛泽东认为:“照抄是很危险的, 成功的经验, 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 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21979年3月,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82年9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实践证明, 要解决中国问题, 必须分析中国特点, 认清中国国情,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 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 于1936年12月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又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 于1938年5月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重要军事论著, 随后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论持久战》的重要讲演。毛泽东科学系统地总结了10个月来的抗战经验, 驳斥了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他认为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目前的主要矛盾, 同时, 他还根据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到中日之间这场战争的性质与一切阶级斗争、国内矛盾不同, 它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毛泽东还认为有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存在同一性的, 而有的矛盾是必须采取对抗和斗争的形式才能解决。如国共两党的矛盾在民族危机之时是可以发生转化、达到统一的, 而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不能妥协的, 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和抵抗。基于这点, 毛泽东认识到联蒋抗日, 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可能的, 于是首先发出了“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4的通电。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 国共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 在彼此都作出让步的情况下, 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另外, 毛泽东还分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他指出矛盾的双方有时似乎势均力敌, 但基本形态是必有一方是主要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 他分析了中国当时的情形。战争初期, 由于抗战的“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 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顺利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现在的中日战争, 中国处于困难地位”5。但是, 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理论, 中日这一对矛盾体的目前情形是可以改变的, 只要我们科学有效地指挥战争, 抗战所遇到的困难一定会被克服, 会转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基于这点, 他提出《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增强了我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国共两党的合作以及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使全国上下一致对外, 抵抗外来侵略, 最终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三、《矛盾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哲学基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契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要发展, 就必须解决矛盾, 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矛盾。为解决这五大突出矛盾,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系统, 科学发展观抓住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大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矛盾, 并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 是两大基本矛盾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强调发展就是抓住了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生产力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才能有利于矛盾的解决。社会要发展, 民族要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统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 它要求兼顾矛盾的两方面, 避免片面地看问题。“重点论”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增强整体的活力, 在动态平衡中开拓新的发展局面。科学发展观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杰出运用,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运用《矛盾论》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又一科学理论。

21世纪, 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 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掌握矛盾分析法, 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 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新境界, 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1966.7 (327) .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7 (64) .

[3].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3.7 (372) .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7 (42) .

《矛盾论》读后感|读矛盾论有感 篇2

读完毛泽东的《矛盾论》,很有回到高中时期整天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觉,熟悉的理论,熟悉的句式,熟悉的观点。但或许是在大学中浸淫了2年,对社会,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猛然觉得那些关于矛盾的理论,能够很自然的解释一些问题,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关于矛盾,《矛盾论》中首先提到的是它的普遍性与绝对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换言之,没有了矛盾,世界也就停止发展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将不存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当一个物体停止运动和发展了,那么它也就没有绝对存在的理由了。

所以有时候经常会看到,我们去怪罪政府很多事情没做好,甚至都没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于是我们在网络上、在现实中去揭露一些政府的丑陋与罪恶。这可以看成是政府与人民群众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站在了互相对立的面上,虽然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情况的。但换个角度想,只有通过这样的矛盾,政府才会将执政于民的理念贯彻的更加完善,而人民群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政治素质,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本来看上去不存在矛盾的两方,其实也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他们都在发展,而有发展就必定有矛盾的推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理论的精髓所在,即便你总想找个例子出来去推翻矛盾的普遍性存在原理,但最终还是会无功而返。而这件事本身何尝不是一中矛盾呢?你始终想找,却始终找不到。所以,矛盾的世界是奇妙的。

聊完了矛盾的普遍性,再来看看矛盾的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在我看来,毛泽东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解释是很到位的。既然矛盾的普遍性推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那么与之对应的矛盾特殊性必然也存在与所有事物中。若没有特殊性,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同一的,而同一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发展的源动力?

这就好比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情况都不一样,这才构成了五湖四海,各色皮肤、千姿百态的大世界。如果这个世界被一个国家统一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整个人类也许就丧失了竞争意识,整个社会也许就会停滞不前。讲述这个例子,其实可以更好的理解为,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是同等重要的。可能这一点毛泽东在文章中没有细说,但我在这里指出来,是觉得矛盾的特殊性既是对于矛盾普遍性存在的证明,也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至此,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它们的关系便陈述完了,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和理论,缩在这草草千字的文章中着实也难讲述清楚。

那么,既然矛盾有着特殊性,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也要从这个理论中引申出来,这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在文章中说“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读后感 )或许很多人根本没有学过矛盾论,也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理论,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把钥匙只能配一把锁。这说明在人大脑的深处,对于矛盾问题的解决是有一个天生的潜意识的,那就是所有问题都要经过分析,只有正确的锁才能打开正确的钥匙。然而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是《矛盾论》的创作者毛泽东本人,也犯下过很大的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便是典型的不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操作,最后酿成悲剧的例子。这里再插一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其实也是矛盾的,拿毛泽东来说,他很好的诠释了矛盾论,很好的诠释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自己却也因为没有按照理论去做而犯下过错误,所以矛盾真的是无处不在。

话题在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来,我们在现实中能够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甚至包括一些自古就有的成语,如“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也揭示了这个道理。法院判决每一个案子,都要根据案情的不同来定罪。比如同样是杀人,最近最热的两名杀人犯——药家鑫与夏俊峰,一个是撞伤人之后拿刀继续捅死伤者的学生,一个是因为城管执法暴力,为了维持生计而被逼杀人的小摊贩。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对于药家鑫,人民群众发出了“此人不死,王法不在”、“杀人偿命”、“十恶不赦”的声音,而对于夏俊峰,更多的人则是同情这样一个小贩子,同时还怒斥城管暴力执法是罪有应得。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同样的杀人犯,他们有不同对待方式,但是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却是一样的——死刑。这其中首先牵扯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杀了人;再之后,人民群众与法院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群众对于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法院对于这样重大的案件更是分别采取了慎密的调查与仔细的取证;最后,我们也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他们的二审终审判决都是死刑,因为他们的行为无论出自何种原因,都触犯到了人类道德的底线,他们夺走了别人的生命。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道: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我们在之前讲述的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到不止一对矛盾的存在——杀人犯与被害者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法院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被害者家属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当然,我们说杀人犯与被害者之间的矛盾是所有矛盾中最重要的,因为这对矛盾直接导致了案情的发生以及后面所有的矛盾,这便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习统筹兼顾。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法院在判决的时候,是以基本事实为准绳、以主要矛盾为重点来进行的,在两人杀人的既定事实成立的基础上,做出了死刑的判决。但同时我们也相信,法院的判决绝对不仅仅只是光看案

情的本身,案情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对于案情的看法以及案情之外的一些联系都是法院在判决时候所要考虑在内的因素,这也就是对待次要矛盾时的一种统筹兼顾的方法。

拿我自己来讲,在整个大学四年里,会有一个终极的目标,而我这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那么这个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便是主要矛盾,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个主要矛盾并最终达到目的。当然,在整个大学四年中,你不会只为了那一个目标而做事,期间我们会碰到很多有意思、很精彩的事情,拿我自己来讲便是像参加广告比赛、参加实习这样的机会。而你在萌生去做一件与终极目标无关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去衡量这件事对完成终极目标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果参加一个比赛会耗费我很多精力与时间,那么在计算这件事的性价比的时候,我会考虑放弃它并继续走回正常的轨道。这便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牢牢抓住重点,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

《矛盾论》中的理论是具有极强现实指导意义的。正如毛泽东自己在原文中所述:“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其实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提到了很多其他关于矛盾方面的理论,但我认为已经将自己深有感悟或者体会的几点陈述在了上文中。

卢西奥矛盾论 篇3

攻or守

对于卢西奥,德国著名后卫科勒曾有过如下评价:“很少有后卫能够成为比赛中的关键先生,卢西奥却是个例外,如果说他还有什么特点,那就是他往往过于投入比赛。”科勒的点评一针见血,出色的身体条件和爆发力使球场上的卢西奥难觅敌手,他不仅有着扎实的防守技术,也有着不俗的进攻能力,他脚法出众,进攻欲望强烈,在比赛中盘带过人冲向对方禁区的场景,球迷早已屡见不鲜。全面的攻防能力对卢西奥来说好比一把双刃剑,恐怕连他自己都常常在比赛中扪心自问:我到底应该前进,还是留在后场不越雷池一步?

作为一名中后卫,卢西奥理应以防守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但性格火暴的他从来都耐不住寂寞,他的后插上进攻往往会收到奇效,不过他在防线上的失误也多次令球队功败垂成,这样一名把矛盾结合在自己身上的球员,着实让人又爱又恨。事实上,卢西奥的防守水平并不差,勒沃库森能够在2002/2003赛季保级成功,卢西奥在后防线上的杰出表现居功至伟。当然,由于“前倾”太过明显,卢西奥也常常为此付出代价,因为一旦球队丢球,巴西人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靶子。2002年世界杯上,卢西奥在前四场比赛中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防守任务,并且没有一次犯规,他是一个处理球干净、善于在同对方球员的对抗中捕捉先机的后卫,然而在巴西以2∶1战胜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他“助攻”欧文的低级失误却成为了大家的笑柄。

卢西奥的进攻能力,想必绝大多数中国球迷都不会陌生。当年法兰克福的保级大战中,正是卢西奥打入的两粒进球,令杨晨的德甲旅程戛然而止。卢西奥并不是故意要越俎代庖,与生俱来的性格使他难以在比赛中安静下来,他渴望奔跑,只有在攻防转换激烈的运动战中,他的价值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卢西奥前插进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定位球的大举压上,有石破天惊的百步穿杨,还有自己带球杀入对方禁区的过关斩将。他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助攻方面,而在于对手有时会利用他的压上打反击,失位的巴西人很难立即回到自己的防守区域。

2006/2007赛季第20轮德甲联赛,拜仁慕尼黑以0∶3惨败于纽伦堡,重返拜仁执掌教鞭的希斯菲尔德龙颜大怒。当着媒体的面,希帅点名批评卢西奥“不顾战术,只知道盲目地到前场助攻”。爱之深,责之切,希斯菲尔德此举是希望卢西奥能够真正成为球队的后防核心,而不要一味在前场展示自己的脚法。在希斯菲尔德“禁止助攻”的命令下,本赛季的卢西奥老实了很多,29轮联赛之后,拜仁以17个失球成为德甲防守最好的球队,卢西奥功不可没。当然,在对阵弱旅或“脚痒”之时,卢西奥也不忘到前场去秀一把,在本赛季的德甲和联盟杯上,巴西人都有球进账。

头or脚

卢西奥拥有细腻的脚法人所共知,不过他的头球绝技却更加蜚声江湖。“头重脚轻”绝不是卢西奥希望听到的评价,不过当他杀至对手的禁区时,高空作业就成为了他最为惯常的破门方式。在十载的职业生涯中,卢西奥打入了许多精彩进球,其中有不少都是头球破门的佳作。判断准确,弹跳出色,抢点一流,这就是卢西奥的“铁头功”屡屡得逞的主因。

在任意球方面,巴西人的脚法也不含糊,在今年2月21日的欧洲联盟杯比赛中,坐镇主场的拜仁以5∶1击败阿伯丁杀入16强。开场仅12分钟,卢西奥的任意球就轰开了对手大门,对方门将对此球毫无反应,后据电脑技术的解析,这粒任意球的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08公里。

用脚打开局面,用头解决问题,卢西奥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头脚兼修。在拜仁以3∶1逆转波鸿的第27轮德甲联赛中,拜仁开场不久便以一球落后,范博梅尔在第27分钟又被罚下,不过挺身而出的卢西奥却扭转了场上的不利形势。第31分钟,卢西奥利用头球将比分扳平;第74分钟,他传球至禁区,对方后卫忙中出错,头球解围打在了队友手上,拜仁获得了点球机会,里贝里一蹴而就,帮助球队取得领先;终场前两分钟,莱尔的低射为拜仁锁定胜局。凭借着本场胜利,拜仁朝着历史上第21座联赛冠军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卢西奥的头和脚也少有地打成了平手。

走or留

当拜仁慕尼黑正在为包揽联赛、杯赛和欧洲联盟杯桂冠的目标努力时,卢西奥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表达了自己希望离开球队另投他处的愿望,巴西人此举引发了轩然大波。拜仁慕尼黑主席鲁梅尼格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俱乐部的态度:“卢西奥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员,我们不希望他离开。”从2004年夏天加盟拜仁慕尼黑起,卢西奥已经为球队效力了四个赛季,他是“好莱坞军团”战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攻防两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2005年底,卢西奥就已经与拜仁慕尼黑续约至2010年,到底是怎样的变故,使巴西铁卫有了离开安联球场的念头?

答案在于克林斯曼。拜仁慕尼黑现任主帅希斯菲尔德在本赛季结束后将执教瑞士队,在2006年世界杯上率领东道主取得第三名的克林斯曼届时将成为德甲“好莱坞”的新帅。前锋出身的克林斯曼十分注重球队的攻守平衡,据传闻,对于以助攻犀利著称的卢西奥,克林斯曼并不是很感兴趣。相反,他对默特萨克这样的年轻中卫却青睐有加,这令敏感的巴西后卫感觉到了威胁。在接受《体育图片》采访时,卢西奥为自己在拜仁的前景感到了担忧:“克林斯曼将在下赛季成为球队的主教练,但他直到现在都没有跟我联系过,这让我感到不安。如果我在克林斯曼的建队计划之列,那么他应该及时告诉我,当然,或许他认为有人比我更值得优先考虑,谁知道呢?”

如果真的决意离开拜仁,卢西奥的去向将会很明显:西甲或意甲。巴萨本赛季状态堪忧,球队薄弱的后防线是一大痼疾。不过巴萨的中卫储备足有五人之多,除非他们在本赛季结束后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洗运动,否则未必需要补充年近30的卢西奥。相比于巴萨,卢西奥去AC米兰的可能性更大。由于AC米兰的后防线老龄化严重,极为需要一名优秀的中后卫;而且AC米兰的巴西球员不少,卢西奥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在德甲摸爬滚打了八个赛季的卢西奥已经不再年轻,若想到新豪门去增长一番见识,今年应该是最好的时机。

矛盾论 篇4

一、《实践论》的内涵及其实践价值

(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向前发展

毛泽东指出,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一切真知都来源于直接的实践经验, 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 经过二次认识, 感性认识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人要发现真理就必须参加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实践中证实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 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能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 为在大学进行理论学习和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大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 获取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获取间接经验, 并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哲学基石和内核。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实事求是体现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认为,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去研究和探索, “是”就是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实事求是另一个层面是实践、价值层面。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追求真理, 人们改造世界是为了追求价值。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邓小平说:“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3]江泽民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并提出“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 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4]马克思、邓小平和江泽民的这些话都充分地说明了实践的重要价值。

(二)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 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 所以,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摸索。”[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是因为他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的新道路,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大胆地闯, 大胆地试,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都可以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 不能把计划经济套上社会主义的帽子, 把市场经常套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在中国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再搞资本主义。“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战略, 对推动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 人们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质疑,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刻的经验总结。邓小平在南方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对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 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落实到实践中去。大学生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由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 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 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 自觉抵制各种庸俗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首先应积极树立投身社会实践的意识, 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机会锻炼自己, 例如, 可以参加每年校团委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月”的各项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三下乡”等活动, 并尝试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大学生科研项目, 在调研中了解社会。目前相当多的高校都有大学生科研项目, 这为大学生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另外, 学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的大学生创业计划也应该积极参与。最后, 可以通过做家教、做培训等, 检验自身的知识积累情况、锻炼自己的意志, 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为将来投身社会做准备。

《实践论》强调实践对理论的重要作用。理论一旦离开实际, 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大学生应该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专业学习中应坚持求真务实, 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 大胆创业, 开拓创新, 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不断研究自身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经验, 解决关系自身未来发展的新问题, 在实践中推动自身理论水平的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把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和提高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为将来投身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好专业知识, 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二、《矛盾论》的内涵及其实践价值

(一) 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

矛盾辩证法思想构成了《矛盾论》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矛盾问题精髓, 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在于其自身的原因。由于矛盾的特殊性把万事万物区别开来。例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体现了事物的特殊性。而矛盾的普遍性把事物联系起来。例如, 当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 全球股票就会下跌。事物存在和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 大学生要求得自身的发展,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应首先从自身内部做起, 培养自己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政治修养, 为将来献身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大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父母的社会关系, 想以此作为自己将来立身社会的资本,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想法。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强自立的想法, 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完整的规划, 在大学应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首先具备了某种专业技能才能灵活地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

(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第一个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开始, 发展到封建社会, 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这都是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地解放。无产阶级为了获取自身的解放就必须进行革命。这样, 1919年, 爆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为了心中的信仰, 无数的革命先烈付出的宝贵的生命。经过三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年, 新中国终于成立, 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农民都从地主手里分到了土地, 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都是生产力不断解放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会高度发达, 国家和社会也会随之消亡, 人类就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三) 人类自身的发展是结合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做出的选择, 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类要实现自我发展应从自身寻求答案。每个人应结合自身实际求发展, 因为内因是根据。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人的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纾解各种矛盾与冲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在改革过程中时应正视人们各种矛盾, 需要在矛盾解决过程中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之, 《实践论》和《矛盾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撑。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两论”都是指导国家、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应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在实践的基础上谱写新的建设理论, 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既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又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不断推动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们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 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01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284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43页.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第74页.

《矛盾论》评析 篇5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生孰料,竟会与这样一本枯燥乏味的哲学小册子,苦苦厮守数十年,虽为冤家,却胜似恋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开始之前,全国性的学毛著运动已开展得如火如荼。虽然主席像章还未问世,语录本尚未普及,但各村镇各机关单位的墙壁上,主席语录已随处可见,同时,活学活用主席著作的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也日渐多起来。在这样一种全国风靡的大背景下,我们单位的领导自然也不甘落后,特地从上级宣传部门请来一位学识口才俱佳的宣传干部,给大家作了一场“努力学好《矛盾论》,加速改造世界观,促进思想革命化”的专题报告。

报告讲了三个小时,其间引经据典,又结合许多活学活用的范例,向我们反复论证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正确伟大和威力无穷。听完报告,由单位上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矛盾论》单行本;领导号召大家要结合实际好好学习,认真搞好思想革命化。

当时的我,还只是个懵懂小青年,关于哲学,不过初识ABC,但却天生一种坏毛病:肯思索、爱质疑又口没遮拦。听了那位宣传干部作的报告,一方面佩服他学识渊博,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另一方面,却也对他的一些说法产生了质疑。特别是他说:“搞好思想革命化,关键在自己,不要老是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同样的环境条件,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实现思想革命化而有的人实现不了呢?归根结底是内因问题;这就像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鸡蛋能够变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变化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实现思想革命化,必须首先从自己思想深处找原因,要通过学习主席著作,在灵魂深处闹革命。”

他的这一段话,令我困惑,令我颇感怀疑。因为照此推论,那些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实现了思想革命化的,那自然是因为他们内因好,就像好的鸡蛋一样,所以变化成了鸡子;而那些实现不了革命化的人呢,当然就是内因有问题了,像一块石头,否则,为什么别人能变化为鸡子而他们不能呢?可是既然是石头一块,或者换个说法,长的是花岗岩脑袋,那么学习主席著作又有什么用呢?难道毛泽东思想就能使石头变化成鸡子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外因岂不又成了变化的根据了,这跟《矛盾论》的教导岂不是互相矛盾吗?于是,在跟一些人交谈这个问题时,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我说:

“的确,内因是很重要的,因为再多么适合的温度,也不可能让石头变化为鸡子。不过我认为,外因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使鸡蛋变成各种不同的东西。比如忽冷忽热,鸡蛋就会变坏;丢进开水里去煮,可以把它变成食品;丢进火炉里去烧,可以让它变成灰烬;如果把它埋到地下,几万年后它就会变成石头。”

实在是太年轻了,浑不知这一番话有多么严重,才转背,就被人告到上面去了,而且立即就被领导找去盘问。我承认是我说的,于是,讯问、审查、批判、斗争、关押便次第而来,并且,罪名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升级。从“公开宣扬资产阶级反动的外因论、条件论”,到“肆意诋毁毛主席著作、猖狂攻击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每一项罪名都极其严重,都罪大恶极。而被指斥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家伙,毛主席教导说只有鸡蛋才能变成鸡子,石头变不成鸡子,他竟公然唱反调,说鸡蛋埋到地里可以变成石头,实在是太嚣张了!”

最终,幸亏我贫苦的家庭出身救了我,才没有遭到致命的打击。从那以后,我沉默了,再不敢乱说乱讲了,我开始潜心学习毛著,反反复复无数次阅读钻研《矛盾论》,真诚地希望通过学习,找出自己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来。然而,基于固有的天性,我又实在无法让自己打内心轻易相信一种理论,我总要推敲它、审视它、质疑它,直到它能完全说服我为止。因此我越读《矛盾论》,疑虑反而越多了。我感到它里面的论述,有太多的前后矛盾,嘴上不敢说,肚里却充满了疑问。难道这就是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吗?很遗憾的是,我却没有读过马列。

林彪事件之后,国内政治空气有了某些改变,除了毛主席著作,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也被允许出版和任人阅读了。我于是陆续购买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列宁的《哲学笔记》等著作来读。又过了几年后,文革结束,中国迎来改革开放,许多中外书籍纷纷得以出版,各种思想学说,潮水般涌来。在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后,我终于认定,曾被一代中国人当做神启来信奉的《矛盾论》,其实是一篇充满自相矛盾和背离基本科学常识的谬说。由于长期被当做官方正统思想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灌输,故而它对当代中国人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既根深柢固又极为严重。因此对它进行深入评析批判,指证其谬误,实为当前思想解放之必须。

详细剖析《矛盾论》一书,不是一篇博文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本文只能针对书中几个关键的、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论点,进行简明扼要的批判分析。

二、内 因 决 定 论

《矛盾论》第一章,在严词批判了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的和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后,这样写道:“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这是清楚的,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的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

这就是《矛盾论》作者对其所主张的内因决定论所作的一段明白诠释,并宣布说,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然而,在仔细阅读了唯物辩证法的创始人及其权威诠释者恩格斯的相关著作后我发现,《矛盾论》作者推出的这一内因决定论,乃是对唯物辩证法所作的一个大胆歪曲与公然篡改。因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给辩证法所下的定义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联系的科学”。恩格斯并且在该书的《导言》部分,以人类科学发展史为例,反复阐明了这种宇宙间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联系。而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引述黑格尔的话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

由此可见,《矛盾论》将“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作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辩证法的一种公然篡改,是要越过相互作用这个“真正的终极原因”,去另外找出一个“根本原因”。那么,这一内因决定论是否是《矛盾论》作者自己的创造发明呢?那也倒不全是,而是他从列宁的《哲学笔记》一书中的《谈谈辩证法》一文里获得启迪,然后加以演绎出来的。在那一篇文章里,那位苏维埃创始人把辩证法这样一门“关于联系的科学”,巧妙地改变成了一门“关于矛盾对立运动”的学问,而且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确立为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矛盾论》作者将这一观点继承过来,结合中国传统的思辨方法,加以附会演绎,从而形成了他的内因决定论。

那么,相互作用论和内因决定论,究竟哪一论正确反映了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呢?究竟哪一论跟人类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科学认识相符合呢?答案其实是十分明白的和无可置疑的。现代科学研究的丰富成果早已证明,宇宙间一切事物,大至星系小至原子,简单到物体的机械移动,复杂到人体生理与思维的协调运作,无不跟外部环境发生联系互动,无不依赖于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我们生存的地球而言,正是它自身的质量和元素构成,跟它在行星系中特殊的位置以及跟中心天体和其它行星产生的相互作用一道,决定了它的演化历程,决定了它上面大气与水环境及其生物界的形成与发展。如果它的轨道更加靠近太阳或是更加远离太阳,地球都绝不会是现在的地球,更不会有我们大家。

“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吗?《矛盾论》的这一说法无疑违背起码的常识。就以一株植物为例,阳光、空气和水分三者中的任何一项都跟它性命攸关,都严格制约着它的生存状态,决定着它最终的变化发展。再以一枚鸡蛋来说,要使它成功变化为鸡子,除了适宜的温度以外,大气压力、空气湿度、噪音、振动以及辐射水平等等,无一不与之密切相关。比如说,如果将鸡蛋放入一个密封容器里,然后将容器抽成真空,即使其它条件都不变,鸡子也将永远变化不出来。所以一枚鸡蛋变化为鸡子的途径只有一条,而变化为其它异物的途径却有无数条。而这也正好印证了一事物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事物变化发展的无比丰富性和无限可能性。

鸡蛋因得适宜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这是乡下老妪都知道的常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化为鸡子,这是一年级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其实又岂止石头,就是鸭蛋鹅蛋,也是变化不出鸡子来的。但这就能成为内因决定论的论据吗?假若如此简单的推论可以用来概括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与普遍联系,假若鸡蛋永远只能变化为鸡子而某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变化为另一固定事物,那么,我们现存的宇宙就绝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将永远都处于混沌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分化与变异。

其实,只需稍微越出常识的边界,阅读几本一般的科普读物,我们就会知道,鸡子鸭子乃至一切禽类,都有着它们共同的祖先,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一种非鸡非鸭非鹅的东西演化而来的。而如果把宇宙演化的历史再往前推几十上百亿年,那么我们的行星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凝聚而成的原始球体,内部是岩浆,外部包裹着冷凝的岩石,也就是说,不过是一块超大的石头而已。然而在经过了漫长的演化之后,在这个原来毫无生气的石头星球上,居然就演化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物种繁多的世界。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正是事物之间普遍的相互作用,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只要具备了足够的条件,石头不仅也能变化(演化)成鸡子,还能变化(演化)出包括我们人在内的整个大千世界来。

自然界演化的历史如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又如何呢?是进一步印证了相互作用论,还是证明了内因决定论的正确呢?《矛盾论》作者为了证明他的内因决定论的正确性,在书中这样写道:“同样,社会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是由于内因。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的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

然而明眼人稍看即知,上面所列举的例证,不仅恰好为相互作用论提供了证明,而且成为了内因决定论的有力反证。因为就是《矛盾论》的作者也明白,上述那三个国家出现的急剧变化,是由什么因素促成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运的东渐,俄国会摇身一变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吗?如果没有资本主义思想和西方列强的东来,日本和中国会转眼就生出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吗?特别是,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会发生西安事变吗?会有国共的二次合作吗?陕甘宁边区政府能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地方合法政府吗?红军能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吗?作者在这里只不过是卖了个关子,只把地理气候作为这几个国家变化的外因,而故意不谈西方思想文化东来和他国武力入侵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

再来说地理气候等外部自然环境,它们对一个国家和我们整个人类而言,其地位和影响又如何呢?对此历史资料和科学研究成果均告诉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影响乃是决定性的。正是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造成了不同的种族、民族、文化习惯及社会发展差异。而更具确定性的是,假若自有人类以来迄今为止的任何一天,一颗足以改变地球轨道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话,假若我们的太阳系也发生一次暴力革命的话,那么一切的社会,一切的主义,都将免谈;无论多么优秀的阶级,多么伟大的政党,都将瞬间灭亡。历史上因外力造成的国家覆亡和文明湮灭故事,可谓屡见不鲜。

内因决定论可以休矣!因为正是在这一思想理论的支配下,1949年后大权总揽的毛泽东,才迅速陷入了极端主观主义的泥淖。他不顾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口号鼓舞下,一厢情愿地全力推行实施盲动冒进的社会和经济政策。而在他的影响和督促下,“人的因素第一,思想因素第一”等论调在党内甚嚣尘上,甚至爆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盛世豪言。而这一切导致的结果,是把全国拖入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巨大灾难,把无辜的人民活活饿死几千万!沉痛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矛盾论》中内因决定论这只鸡蛋,孵出的不是一只鸡子,而是一头食人的魔王!

三、必然转化论

凡学过一些马主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矛盾运动法则,也被称之为对立统一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列举出了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不过恩格斯在该书的相关论述中,乃至在稍早前写成的《反杜林论》一书的有关章节中,都只对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做了详细阐释,而对对立统一规律的阐释,则几近阙如,只是在矛盾的普遍性问题上,做过简单的论证。

对对立统一规律特别垂青的人,是后来的俄国人列宁。他从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曾把有关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称之为“本质论”这一件事上受到启发,干脆将对立统一规律称之为“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的核心”,并断言:“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这样一来,他就把马、恩从黑格尔那里移植过来并加以改造完成的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改换成了一门专事研究事物矛盾运动的学问。而作为一名列宁的好学生和理论继承人,毛泽东的《矛盾论》,则是对列宁有关思想的中国式诠释。

那么,矛盾运动法则这一“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在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体系中又是怎样被论述与诠释的呢?

本来,马主义的矛盾运动法则或曰对立统一规律,其定义是十分明确的,即“对立双方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互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说,对立与统一(或同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独存,否则矛盾对立统一体即告瓦解,硬币就不再是硬币。然而,《矛盾论》在阐述对立统一规律时,却把对立与统一二者分拆开来,并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分别对它们加以附会和另解,然后从中创造性地加工出了一个必然转化论来。

首先,《矛盾论》对矛盾的同一性做了这样的解读:“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连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同一性。”

为了论证上述论断的正确性,《矛盾论》接下来用了不少篇幅,例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一切矛盾的双方,都依据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如福转化为祸,祸转化为福;顺利转化为困难,困难转化为顺利;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被统治的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等等。并最后做出结论说:“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以上,就是必然转化论的基本推导方式和出笼过程。为此,《矛盾论》的作者确实费了不少笔墨,动了不少脑筋。然而不幸的是,这一理论却依然是一个明显的谬论。首先,它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篡改过于拙劣,过于明目张胆。因为在对于这个规律的马、恩经典诠释里面,根本就找不到矛盾同一性里面有所谓“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一说法。这明显是一笔夹带进去的私货,是一种既不高明也不光彩的理论走私,当然,它的始作俑者仍是列宁。

《矛盾论》的必然转化论不仅背离唯物辩证法原理,更违背已知的科学结论,甚至违反起码的生活常识。因为不论科学原理和一般常识均告诉我们,事物运动的变化发展,形式极其纷繁多样,矛盾的相处之道和解决之道,亦有多种的实现方式和解决途径,而绝非只有“互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一条独道可循。

以生命进化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这一对矛盾的运动为例,并非所有的变异都能被遗传,也并非所有的遗传都能被新的变异所取代。变异是否能被遗传,原有的遗传是否继续能得以被保留,还是被变异所取代,一切皆取决于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结果。再以动物种群之间的食物和领地之争为例,矛盾既可以强势种群消灭或排挤掉弱势种群而达致解决,也可以弱势种群的转强和强势种群的转弱而实现角色互换,还可以因其中某一方食性发生改变而实现种群共存和环境共享。

自然界中的情形如此,人类社会中诸种矛盾的解决,就更具灵活性与多样性。比如两军对垒,交战双方既可通过对决分出胜败,也可经议和而罢兵,亦可因一方的主动撤退而结束对垒。又比如诉讼双方,既可经最后的判决分出胜负,也可经由庭外协商而达致和解,还可因原告方的主动撤诉而终止诉讼。而在外交领域,各国之间的关系更是云谲波诡、变化万端,对立、斗争、妥协、依存、互助、合纵、连横等等等等,绝非一个“相互转化”可以涵盖囊括。

至于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历史上依次存在的几大对立阶级之间,其矛盾的存在形式及解决方式,则更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各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事情。奴隶主和奴隶,封建主和农奴,他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为其存在的前提,但却从未发生过角色互换,直到他们被新的对立阶级所取代而归于消亡。其间奴隶和农奴起义,也确实多次导致过改朝换代,但那充其量不过是换了一茬上层统治者,跟两大对立阶级互易其位的神话并不沾边。至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之后,由被统治阶级变成了统治阶级的现代神话,我们倒领教过了的,不过我们亲眼目睹的一切都表明,它也只是个现代版的天方夜谭罢了。

那么,《矛盾论》作者为了证明矛盾必然转化论的正确性,所例举的另一类例子又价值几何呢?比如说,和平转化为战争,战争转化为和平;祸转变为福,福转变为祸;好事变为坏事,坏事变为好事等等。为了坐实这种说法,他还在另外一篇谈矛盾的文章里,引用了先秦哲学家老子的两句名言来作为旁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据说,这可是咱们中国古代的辩证法呀!

然而不论是《矛盾论》的说法,还是老子的说法,却一样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更经不起事实的验证。战争也许能转化为和平,但也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战争;祸有转化为福的可能,但也可能一着失误,满盘皆输;坏事能够变成好事,但也可能引出更大的坏事。有一段经常被人提及的西方箴言是这样说的:

蹄铁缺,马蹄折,将军蹶,国家灭。

这其实也就是中国古语所说的:“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丈之堤”,坏事极有可能转变为更大的坏事!所以很显然,矛盾双方并不必然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而是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只是矛盾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非唯一形式。《矛盾论》刻意把矛盾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提升为普遍原理,从而排挤掉其它可能性,这样就把一个基本反映了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变成了一种僵化死板的公式,变成了一种主观臆造的教条。

正是在这样一种明显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才形成了毛泽东极端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他坚持认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不是资产阶级战胜无产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中间绝无调和的余地”。这种极端的、一边倒的结论,促使他不顾资、无两大对立阶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共生共存这一客观事实,强行使用国家机器来推行兴无灭资,企图通过行政手段和政治运动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结果众所周知,他的做法不仅严重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在铲除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就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因为根据马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只能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母体之中,而绝不可能由一个封建性质的小农经济社会孕育出来,否则,路易十四和德皇威廉早把社会主义搞成功了。

四、绝对斗争论

《矛盾论》作者在强行创造出了一个必然转化论之后,紧跟着就推出了绝对斗争论,并作出最终结论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然而就在同一段文字里,他又这样写道:“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具备了,事物发展过程就发生一定的矛盾,而且这种或这些矛盾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这样一来,在上述前后两段话之间,自相矛盾的情形就又发生了。因为他后面的一段话分明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必要条件,事物发展过程才会发生一定的矛盾。而根据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定义,任何矛盾,都是对立与统一的共同体。既然矛盾这个对立统一体本身都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会产生出来,那么前面一段话里所说的那个“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又是从哪里蹦跶出来的呢?作为矛盾对立统一体的一种属性,斗争性又怎么能是无条件的呢?一事物的产生是有条件的,而它的某种属性却是无条件的。如果以此类推,那必将得出这样的结论:生命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而生命的某种特性则是无条件的;人类社会中阶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而阶级斗争则是无条件的。这也就是说,事物的某种特性,可以是一种先验的、脱离该事物的独立存在。这样的说法究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矛盾论》作者恐怕难于回答这一问题。

为了消除上述的自相矛盾,以便自圆其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矛盾论》作者做了这样的一番解释:“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这是说的条件性,即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里我们又说,矛盾的斗争性贯串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它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这一段弯弯绕的说辞,尽管煞费苦心,但绕了半天,想要证明的东西却仍未证明出来,而只是坚持要人们相信,矛盾对立统一体里面的那个统一性或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妈妈生的,而那个对立性或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是上天给的。为此,《矛盾论》还编造了一个新的理由说,因为“矛盾的斗争贯串于过程的始终”,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这样的一个理由,真令人不由得哑然失笑。矛盾对立统一体里面的斗争贯串始终,难道说它的统一或同一会逃席缺阵或迟到早退吗?世界上存在过只有对立而无统一的矛盾过程或矛盾半程吗?且举证一个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如何?事实上,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定义已表述得十分明确,世界上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可能单独存在,都要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而对立统一规律的对立与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这对矛盾的双方,也同样遵循着这一原则,绝没有一方能单独存在。其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的《辩证法·量与质》一节中就曾十分明确地写道:“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

因此可见,绝对斗争论乃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僞说,是政治需要的产物而非客观规律。那么,这是《矛盾论.》作者的创造吗?那倒也不是,而是从他的精神导师列宁那里直接继承过来的,也就是说,这一理论的原创者仍然是列宁。对此毛泽东也无意掠师之美,他在《矛盾论》中照录了列宁的原话:

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

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不愧是列宁,一点不绕弯子,几句话干净利落,就像宣读圣谕一样,分分钟就把这个至关重大的理论问题解决了,而且还让其后近百年间无数列宁主义的理论家们,完全相信了这一绝对斗争论的正确性。那么这位伟大的人物,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太简单了!他只不过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耍了一套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小魔术罢了。而这套理论魔术的关键,仅仅在于悄悄偷换了一个概念;而眩人眼目的手法诀窍,就藏在这一句话里面:

“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在这里,列宁转眼之间就把矛盾的斗争性这样一个一般理论概念,跟运动这一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概念搅合到一起了,也就是把一个一般性概念,不着痕迹地偷换成了一个本体论概念,于是矛盾的斗争性,也就立即跟事物的运动一样,变成无条件的、绝对的了。多么高明啊!

什么是本体概念?其实就是人们关于世界或宇宙的本体、本源究竟为何物的思想意识。在基督教那里,本体是上帝;在中国道家那里,本体是道;在黑格尔那里,本体是绝对观念;而在辩证唯物主义者那里,则是物质运动或运动的物质。这种各家所认定的本体与本源,都被认为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存在,不能再追究其产生与存在的原因,因为它自己就是原因。

列宁不愧为一代杰出的理论魔术大师,就这么不经意之间,就把矛盾的斗争性这个辩证法的一般性概念,变成了唯物主义的一个本体论概念,于是斗争,也就成为了宇宙的本源,成为了驾驭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无所不能的王者,跟基督教的上帝一样绝对和永恒了。而在掌握了绝对斗争性这门利器以后,我们看到,列宁主义的政党,就成为了一个崇尚斗争并专事斗争与暴力运动的政党;而这一斗争哲学,在整个二十世纪,为人类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啊!毛泽东,出于其特殊的个人天性,尤其热衷和推崇这一斗争哲学,并把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推向了极端。

以上三论,即内因决定论、必然转化论和绝对斗争论,三位一体,构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铁三角。这一从列宁那里师承过来、经毛泽东演绎发展后更具主观性、偏执性和斗争性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迄今的数十年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广泛、深刻且极其严重的。在毛尚未取得对党和国家的完全控制之前,在党内国内尚有跟他抗衡的力量存在的情况下,这一哲学思想体系的负面作用会受到很大限制。而当毛一旦取得了君临天下一言九鼎的地位之后,当他的这一哲学思想体系逐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之后,当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灌输使其普及成为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坚定信仰之后,其为中国社会带来的破坏与灾难,是空前绝后的,惨绝人寰的。

五、反向阴阳论

前面一连三章,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矛盾论》中的三个主要理论,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批判。而在本文的最后一章里,笔者则要从另一种角度,对《矛盾论》一书作出整体判断和评述。总体上笔者认为,无论从该书的理论架构,还是从该书的思维特点和叙述风格来看,《矛盾论》都堪称为一篇现代“阴阳论”,但又是一篇被颠倒了的“阴阳论”或曰“反向阴阳论”。

先来谈谈何谓阴阳论。

阴阳学说,或阴阳理论,是中国一种最古老也最伟大的思想成就,其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前先民结绳记事的年代,在五千年前仰韶的彩陶上,就曾闪现过它神秘的身影。而在经历了先秦时代狂飙突进的文明勃兴运动之后,古老的阴阳论,更发育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神经基干,一条粗壮的脊髓,它的无数分支,延伸和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领域。

阴阳论孵化出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是八卦学说及其衍生出的易学体系。这一体系繁复博大,如一张千载不朽的巨大蛛网,网住了中国三千年来无数的知识精英。阴阳论在儒家那里,最终形成了儒家的一个核心思想即中庸理论。除此,道家、兵家、杂家、刑名家和阴阳五行家等等,也无不出其门下,或受其影响。至于中医、武术、风水、术数等实用性学术,就更是把阴阳学说当做了指导思想,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总之,阴阳论这一壶阴阳老酒,中国人守着它已喝了三千多年了,无数知识分子喝得精神恍惚,神魂颠倒,至今还有许多人沉醉于其中,昏昏然而不能自拔。对中国古典古籍涉猎颇多而现代科学知识相对贫乏的毛泽东,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阴阳论的影响,用阴阳思维观察认识事物,在他而言可谓轻车熟路,一点即通。而尤为巧合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学说,简直就是中国阴阳八卦学说的近代德国版,一种用西方语言加以诠释的阴阳八卦学说,因而也就自然成为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容易认同与接纳的思想。

如果从《矛盾论》几个主要章节的内容来进行审视,这种理论上的亲缘与暗合就更为明显。所谓矛盾的普遍性,不就是对“万物负阴而抱阳、无阴不生,无阳不长”这种说法的诠释吗?而矛盾的特殊性,其实也就是“一物有一物之阴阳”的现代表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就认为: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各脏皆有阴阳,各有其特殊性;肾阳不足跟胃阳不振症状不同,肾阴亏损跟胃阴受伤表现各异。至于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解说,则是“阴中有阳,阳中有因;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有太阴、少阴、厥阴之分,阳有太阳、少阳、阳明之别等等古典说法的再版。而事物无不一分为二以及事物无限可分的观点,那就更只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叠之为六十四卦以至于无穷”这种典型易经八卦思维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罢了。

现在来谈谈何以要把《矛盾论》称之为“反向阴阳论”: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虽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阴阳和合而生,都是阴阳双方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又互为存在前提的统一体,并且认为万物的变化发展,也是由阴阳二气的对立互动促成的。但中国传统的阴阳论却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和最终指向,那就是都认为阴阳的共处共生和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才是宇宙万物的正态与常态。中医所说“阴平阳谧,其病乃癒。”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而阴阳的严重失衡,必然会造成各种自然灾变、社会冲突或人体疾病。因此人的正确作为,应该是努力去协和阴阳,去“致中和”,去创造中庸和谐。故而中国的传统思想,乃是一种讲求包容与倡导和平共处共生的思想。

然而《矛盾论》这一同样基于阴阳对立统一观念上的理论,却是一种典型的斗争论和暴力论。为什么同一株根茬,会结出如此截然不同的果实来呢?其实无它,就在于毛泽东的阴阳论,乃是一种嫁接引入了列宁斗争哲学恶之花的阴阳论。列宁的理论强调自我的运动,强调对统一体的突破,强调对立面的斗争与取代,从而片面肯定和积极主张阶级斗争,视暴力革命为天然合理,认为依靠暴力革命夺取了政权,新的社会制度就能被创造出来。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主导指使下,毛泽东把中国传统的阴阳论颠倒过来了,把一种主张以协调、包容、共处来达致中庸、平衡、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了主张通过不断的斗争来实现革命突破和消灭压倒另一方的理论。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邪恶的理论。

这一中西结合、土洋结合制造出来的斗争哲学,不仅是极端的、偏激的,是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而且它的理论基础即对立统一法则,也是与现代科学思想相悖的。现代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任务,是要揭示各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搞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事物会发生何种相互作用,并造成何种变化和产生何种结果;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探索,暴露出宇宙间事物普遍联系的真实图景,揭示出更多的宇宙奥秘。因此,现代科学是一种推理与实证并重、既注重具体细节又逻辑严谨、条理分明的知识与验证体系,是对立统一法则这种古老的思想方式所不能涵盖和无法理解的。

像阴阳论和矛盾对立统一法则这样的思辨哲学、思想方法,应当承认,它们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上,确曾做出过不小的贡献。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它吐露过许多天才的思想,猜到了许多后来的发现”。而就是在今天,乃至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有时还需要借助它们来进行判断与思考。但是,作为一种古典古代的思想方法,它们毕竟正在悄悄离我们远去,渐渐成为一种远古的遗音。一种新的、能明晰洞察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普遍联系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必将全面取代它们,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及自身的强大精神利器。

从《矛盾论》看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篇6

“矛盾”法则看问题 把脉产业转型趋势

《矛盾论》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领域的根本法则。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欠优。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占比为12.2:47.5:40.3,服务业发展规模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工业,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同期全国10.2个百分点。二是创新驱动不足。据测算,2015年四川省投资率高达82.3%,全要素生产率为5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省内国有企业R&D投入强度为1.15%,低于全国0.83个百分点,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三是产业层次不高。产业低端化、产品初级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原材料资源型传统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性产业规模较小。四是产业布局欠优。产业集群尚处培育阶段,缺乏完整的功能性,产业集中度不够,产业链延伸不足,集群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群居状态。

“矛盾”思维探新路 明确产业转型路径

厚植产业发展优势,破解产业转型难题,需要用“矛盾论”的思维,抓住矛盾和主要方面,把握产业转型趋势,明晰产业转型路径,坚定不移地走“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转型之路。

——静态突出“点”: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关键点。《矛盾论》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他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一核心论断,要求我们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辨别主次矛盾,找准问题关键,着力解决重点。就当前四川产业转型而言,其关键点在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第一动力,依靠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动态延伸“线”: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内部矛盾引起、推动、促进发展。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矛盾运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外特性,做到因时、因地、因业施策。当前的产业转型面临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融资困难、体制不顺等诸多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审视产业转型困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破解制约产业转型的障碍。按照四川省政府制定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着力抓好分类去产能等17条政策举措。

——常态做优“面”:科学优化产业布局这个基本面。《矛盾论》告诉我们,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联系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产业转型发展的平衡点,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把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二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战略,推进“五大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突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四川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点、线、面的辩证有机统一。

“矛盾”方法重引导 畅通产业转型渠道

运用“矛盾”方法重引导,畅通产业转型渠道。产业转型是一个持续、动态过程,需要用矛盾论的方法畅通产业转型渠道、优化产业转型环境,构建“点、线、面”互联互通的产业转型传导路径。

——畅通由点及面的正向产业培育渠道。该渠道实质是由企业创新到产业结构优化的内生式扩张过程,是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个体到系统的产业成长周期,它恰好体现了事物的矛盾是运动发展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并反过来影响内因作用发挥这一深刻哲理。因此,在推进产业转型中,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创新效益的裂变。要注重疏通由“点”及“面”的关键环节,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产业科技孵化体系、产业成果转化体系。要完善从企业成长到产业转型的全过程制度环境,通过制度创新还原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使内外因都发挥作用,达到内因和外因作用力的有机统一。

——拓宽由面至点的逆向产业引导渠道。该路径再次体现出《矛盾论》精髓,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同时折射出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因此,推进产业转型要注重构建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发展方式与产业组织模式变革,推动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技术外溢,为企业转型和生产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矛盾论 篇7

本文拟从《矛盾论》的观点试析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途径。

1 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难

农民增收困难具体表现在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 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 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笔者认为, 必须认真分析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1.1 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收的难度较大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投入大, 生产周期长, 产出小, 不仅受市场制约, 尤其受大自然制约, 收入极不稳定。加上农户经营规模过小, 产出有限, 人们为了生存, 大肆掠夺自然资源, 毁林开荒, 超量放牧, 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生产条件恶化, 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的收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 人均耕地只有0.1hm2, 户均耕地只有0.4hm2。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耕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户承包经营。改革初期, 由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打破了“大锅饭”,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户农民只有几亩耕地、建立在家庭经营规模上的承包责任制, 实际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其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产出十分有限, 没有发展后劲, 收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大量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以增加收入。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增收幅度有限

据测算, 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 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亿, 众多的劳动力在农村无法消化, 只能向城镇转移, 通过打工来获得收入。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务工, 由于学历、技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多数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和苦脏累的低收入工作。

另一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 在户籍管理制度的背后是重大的利益差别, 农业人口在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相对城市居民待遇不平等, 从而又造成收入的不平等和机会的不平等。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进城务工农民的增收幅度。

1.3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利用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机制尚待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但总的来看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分布不均, 且层次参差不齐;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专业化组织程度低;企业化管理水平低, 缺乏特色和品牌优势, 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企业与农户关系松散, 以利益为纽带的机制仍不完善;农业附加值低, 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掘。而大部分农产品销售主要靠零散的运销, 与市场连接十分有限, 还未形成紧密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 农户承担着主要的市场风险, 却无法分享加工运销增值的丰厚利润。当市场风险增大时, 农民的收益往往缺乏有效保障。

2 从矛盾论的观点试析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途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则, 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农民增收问题,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众多矛盾中的一类矛盾, 《矛盾论》的观点对于我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1 加大农业投入, 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 矛盾之间既对立, 又统一, 我们既要认识到矛盾之间的对立, 又要充分看到矛盾的统一方面。

近几年来, 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指引下, 农业投入力度在逐步增加, 但是农业投入不足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有限的财力与农业投入需求的不断增加之间是一对矛盾, 既有其对立面, 也有其统一面。农业投入的增加, 会提高农业收益, 农业收益的提高, 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收入增加了, 就会有更多的钱投入农业生产。因此, 在现阶段, 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是要加大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重点支持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场保护、抗洪设施、节水灌溉和农村道路建设。二是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建立农业科技风险基金, 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 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对农业科技实行政策倾斜。三是要优化农业投资环境,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阶层人士投资农业。

2.2 破除城乡藩篱, 扩大农民收入渠道

《矛盾论》指出, 矛盾既有普遍性, 也有其特殊性。农民增收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都曾面临的问题, 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农民增收问题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化的滞后, 固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抑制了总需求的扩张, 从而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要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减少农民和农村人口, 必须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降低入城门槛, 加速城市化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这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措施, 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谈到:“从采矿、钢铁, 到纺织, 到运输, 到城市的清洁工甚至到若干服务岗位上的农民工, 他们已经成为工人的主体了。我们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 我们城市能够正常运转, 人们生活能够安心, 是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的。但是许多许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解决户籍问题, 因此, 他们的恋爱、结婚, 以致将来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妥善加以解决。如果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让那些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 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

现在一些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 是破除城乡藩篱极为有益的尝试。但是, 城镇户口放开以后, 如果不能有效地帮助进城农民就业, 不能多渠道扩大农民收入, 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 农民增收也就无从谈起。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因此, 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就要破除城乡藩篱, 让进城务工人员留得下, 稳得住,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扩大农民的收入渠道。

2.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依托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矛盾论》指出,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有许多的矛盾存在, 其中必有一类是主要的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施科技农业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中之重。

农业产业化使广大农民面向国内外大市场, 立足本地优势, 依靠科技的进步, 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 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能使农民真正得利。实行产加销一体化, 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 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 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实行农业产业化还会使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流通有效地结合起来。

依托科技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就要创新工作机制,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为增强农民增收后劲提供支撑。

3 结论

辩证法的宇宙观, 要求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 在矛盾运动中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并根据这种分析, 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 充分运用矛盾论的基本观点, 对于我们探索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途径, 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如加快结构调整, 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 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等, 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等客观现实, 从而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 需要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 促进结构调整, 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 提高农民收入。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 事物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 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旧过程完结了, 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 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同样, 农民增收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类矛盾的过程, 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我们只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在解决矛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4.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

[5]吴敏先,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

矛盾论 篇8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认为,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普遍存有, 且矛盾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处于事物发展始终的运动规律, 更是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由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来决定和共同完成的, 其中,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间相互依存、吸引和贯通, 缺一不可, 如美丑、善恶等, 矛盾对立面双方会吸收各自的因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事物只不过克服了旧事物特点, 且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反面、对立面, 并不是纯粹的新。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也是在量变和质变中实现的, 在量变的同时, 矛盾的斗争一旦打破统一体, 会产生新的矛盾统一体, 从而旧事物发展成为新事物;因此, 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矛盾的共同作用。

二、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认识矛盾

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中, 同样也时刻到处充满各种矛盾。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别的社会, 是要在对立与统一、平衡稳定中寻求和谐, 没有差异、没有矛盾的和谐是根本不存在的, 其中, “差异就是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来看待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 指导意义重大:

(一) 矛盾这一事物的普遍法则, 当前中国社会也不例外

当前, 尽管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矛盾和问题, 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发展压力;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状况问题种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问题较为突出;腐败现象仍较严重……。这些都是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能去回避、也不能够掩盖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只有正视矛盾、揭露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 才能妥善处理矛盾, 在矛盾的合理解决中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 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表现

当前, 中国社会的矛盾主要有两类: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呈现新动向, 且不断复杂。

一方面, 中国社会的敌我矛盾从国外来看, 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分化、瓦解, 及其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上的渗透;在国内尽管我们不存有根本对立的阶级斗争, 但新时期党和人民同少数腐败官员、广大人民同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也是敌我矛盾, 对于这些矛盾绝不能心慈手软, 需要采用专政办法解决, 对敌实行专政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矛盾, 是统一的, 只有肃清敌我矛盾, 才能顺利构建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 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也要争取处理,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特别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 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形势的变化, 这些领域面临的种种矛盾, 都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要通过批评、说服教育想、协调、讨论等和平、民主的方式解决,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人民分享改革成果, 才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其中, 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是利益矛盾, 社会转型变革中, 随着分配方式、工作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人民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不同阶级、基层和群体间的矛盾、摩擦、冲突等日益增多, 贫富差距问题不容忽视, 如工农间、城乡间的矛盾和社会贫困问题;党群、干群间的矛盾和既得利益集团问题;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劳资问题、社会就业矛盾、群体性事件、资源环境问题等, 这些都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三、注重社会建设, 解决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上所述, 对于敌我矛盾, 要坚决采用专政、打击的斗争手段去解决矛盾, 以排除不和谐因素, 克服不和谐障碍,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斗争, 需要把握好斗争的度, 重视斗争的目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进程中, 要明白斗争是为了寻求矛盾的高度统一, 即和谐。

对于人民内部矛盾, 要调整中和严重失衡或者不合理的利益格局, 要让改革惠及全体人民, 在经济改革,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解决好发展失衡的矛盾, 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注重区域发展战略, 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妥善处理中西部发展问题和三农发展问题;同时要加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从制度、体制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拖进民主发展建设, 在选人用人上, 特别要注重干部的德才兼备, 要注重选择过程的公正、公开和竞争, 要全面惩治和预防腐败, 加强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政府审批, 保障人民权益、化解人民矛盾;特别要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重视解决人民内部的精神需求矛盾和社会建设, 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的思想引领和文化价值, 在全社会倡导民主、自由、诚信、友善、和谐、爱国、敬业、奉献的氛围, 同时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阵地和教化功能, 大力促进文化繁荣;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从就业、收入分配、医疗、教育等方面研究政策, 加大努力;创新社会管理, 大力吸收信息技术, 发挥大数据的神奇威力, 重视信息的利用率, 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如北京市东城区实施的网格精细化社会管理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只有推进为群众的服务管理创新, 提高效率和科学性, 才能在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效解决矛盾。

摘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观点, 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矛盾, 从途径方法上找到解决矛盾之路。笔者在概述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认识矛盾, 针对矛盾分析给出了注重社会建设, 解决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矛盾论,中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矛盾论 篇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 笔者有机会阅读《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3月1版) , 看到了毛泽东与此问题相联系的在几处所作的读书批注。

毛泽东在1936年11月~1937年7月以前, 集中阅读了苏联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 李达、雷仲坚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中译本第三版, 1935年6月笔耕堂版) 和苏联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辨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上册)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 1936年12月商务印书馆初版) , 并对两书作了许多批注。

1936年11月-1937年4月4日, 毛泽东在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有一条批注:“苏联过渡期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这个矛盾不断发生的基础是富农的存在。其他一切矛盾, 都受这个主要矛盾所规定。只有由于工业化及农业社会化, 才能将此矛盾解决, 但有用内部力量解决此矛盾之可能。”这里指的是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提出用工业化及农业社会化解决。《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对应的原□文/张蓝水文是:“过渡的制度之全部发展中的其他一切矛盾, 就受以上的主要矛盾所规定;但是, 由于现今苏联的工业化、基于全境集体农场化而对富农阶级的清算、以及国营农场建设的成长, 这个主要矛盾正在被解决之中。”该书所谈的农业因素包含3个方面, 即:集体农场化、清算富农、建设国营农场。这三者主要是农业所有制问题, 即消灭富农、发展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农业社会化”。从内容方面理解, 实际上主要就是农业集体化问题。我国建国初期, 毛泽东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归结为农业合作化即集体化。所以农业社会化可以理解为农业的社会主义化。

毛泽东的另外一条批注是:“苏联无产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则用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去解决。”这里指的是无产阶级与农民的矛盾。《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对应的原文是:“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相同的方法去解决。……而在苏联条件下的普罗列达里亚 (即“无产阶级”——本文作者注) 及农民层的矛盾, 却由国内的工业化及农业的集体化所解决。”批注与原著的文字基本上是一样的。实际上, 批注本身是读书人常用的一种重点提示。

在《矛盾论》中, 毛泽东深化了苏联《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论述, 提出解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这里舍去“工业化”字样, 改为“农业机械化”。为什么解决工农矛盾, 只从农业方面提出?笔者理解可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集体化是生产关系的进步, 机械化是生产力的进步。实现这两“化”, 就能使农业适应工业要求, 减少并最终解决工农矛盾。农业机械化是国家工业化的产物。农业机械化实质是农业从经营和生产上的工业化过程, 即农业工业化。只有工业发展了, 能够制造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机器, 提供给农业使用, 农业才有实现机械化的可能。这本身就是连接工农共同利益、解决工农矛盾的好办法。“农业机械化”可以说包含了工业化的内容, 是工农联系的纽带。当然, 工业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前提、背景和靠山。没有国家工业化也就没有农业机械化。因此, 可以说毛泽东在《矛盾论》所提出的解决工农矛盾的办法, 是更具体、更直接、更明白的方法, 是对苏联哲学家解决“工农矛盾”哲学思想的发展。

“农业集体化”是生产关系方面的, “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力方面的。苏联的集体农场是依靠国家兴办的机器拖拉机站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这就是农业的机械化。毛泽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 是对苏联处理农业问题作法的高度提炼、概括和深化。毛泽东1959年2月27日说到“斯大林搞了一个集体化, 搞了一个机械化”。当然, 苏联是在建国十几年后, 即书中所说“由于现今苏联的工业化”, 即工业化有了相当发展的条件下, 搞农业集体化的。其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设, 有农业机器作后盾。所以, 书中说工农矛盾“由国内的工业化及农业的集体化所解决”。

毛泽东把农业的社会主义分解为集体化和机械化, 作为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全部内容。建国后, 毛泽东则把它作为解决中国农业社会主义问题的两个阶段的具体步骤。20世纪50年代初期, 党内高层对农业的机械化与集体化先后问题出现不同意见。毛泽东统一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作法, 并亲自组织和指导了全国的农业合作化。此后, 他又及时提出了农业机械化的部署, 把“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 第二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

矛盾论 篇10

大型商业银行系指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控股的大型股份制银行。二级分行系指大型商业银行市 (地、州) 级分行, 并不包含省会城市中心城市行和少数东部发达地区地市级分行。

本文通过深入学习关于矛盾论等的观点, 试图利用该观点和方法, 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按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相互转化的变化, 试图通过不同角度和维度找出当前二级分行经营管理的科学发展对策和建议, 并希望能够对当前二级分行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基本理论和文献检索

本文主要基于矛盾论的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原则, 试图分析和研究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管理的科学发展问题。本文涉及到关于矛盾论的观点、关于实践论的观点, 关于科学发展的观点等, 现将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文献检索介绍如下:

(一) 关于矛盾论的观点

毛泽东于1937年8月发表《矛盾论》。其主要论断为, 事物矛盾的法则, 即对立统一的法则, 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 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 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 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内。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 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 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 都有斗争的存在, 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 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 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 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事物的性质, 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 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 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 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势的区别[1]。

(二) 关于实践论的观点

毛泽东于1937年7月发表《实践论》。其主要论断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

(三) 关于科学发展的观点

胡锦涛于2003年10月14日发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文中指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 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 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 如果单纯扩大数量, 单纯追求速度, 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 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3]。

三、当前经营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目前, 大型商业银行的二级分行经营管理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竞争环境、金融环境、区域经济环境等, 存在诸多的挑战和问题。

(一) 二级分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一是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兼并活动明显增加,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强, 海外金融需求不断提升。二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逐步加快, 货币互换协议签订国不断增多和人民币清算落户伦敦, 人民币即将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人民币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三是国内大型银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步伐不断加快, 兼并海外金融机构力度加大。面对这些变化, 二级分行服务客户走出去的办法还很有限, 海外分行与二级分行的联动还不够。

(二) 二级分行还难以适应国内金融业态的变化

当前国内金融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当前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不断放宽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导致存款市场定价不断上升, 而提高贷款利率下浮比例导致贷款市场定价不断下降, 银行业的利差日益缩小。二是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中国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互联网金融正在兴起和发展, 互联网银行的设立, 大数据金融应用, 将改变传统的银行展业模式。三是智慧银行的出现, 机器人大量应用, 将会极大释放银行网点人力资源, 不断改变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四是保险、证券、租赁、信托、投行等机构以各种方式不断参与银行的竞争, 使得客户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五是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客户融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六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银行破产现象将会出现, 将会带来银行间主要业务流动和变化。面对这些金融业态和环境的变化, 二级分行还难以适应。

(三) 二级分行还很难适应客户多渠道融资和资金管理的变化

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 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 金融工具的推广和应用, 当前客户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了, 在融资渠道上更加多元化, 在资金管理上更加灵活。一是客户在筹资渠道上, 加大了上市和增发等资本市场融资、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比例, 同时也扩大向保险、证券、租赁、信托、投行等机构的间接融资力度, 减少银行贷款的融资,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脱媒现象越来越突出。二是资金管理上, 更加趋向于集团内资金的高度集中管理, 且大量的归集资金更加趋利, 以存款的形式留存空间越来越少, 资金的理财化要求多样化。三是客户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应用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综合融资需求旺盛。面对这些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 二级分行还很难适应。

(四) 二级分行还很难适应地方政府盘活存量资金的刚性政策变化

目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处理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关系的能力越来越高, 利用政府掌控的一切资源调控和调动金融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一是地方政府大量引进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 使得地方政府不再过度依赖大型商业银行, 导致地市区域内金融竞争的加剧。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体制机制较为僵化正在不断丢失市场份额。二是地方政府采取以贷定存的政策来调动银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利用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掌握的大量财政资金存款, 通过设置存贷比和贷款新增投放量等指标来实现对政府账户和财政存款的银行间流动, 迫使银行不得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贷款投放量, 以保障既得利益和市场。但大型商业银行政策的应对滞后导致大量财政存款的流失和市场份额的下降。三是地方政府不断要求提高财政存款的利率上浮比例, 但大型商业银行十分抵制高定价存款, 导致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波动较大, 地方财政存款不断向高回报的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股份制银行流动。四是地方政府大量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借入低利率长期限的优惠贷款投向优质重点项目, 不断挤压大型商业银行优质贷款选择和投放空间。面对这些变化, 特别是县级政府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加冲动地采取更加激进的政策调控金融机构, 二级分行应对起来十分艰难, 县域行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压力。

(五) 二级分行自身的业务转型力度还不够

二级分行外部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的同时, 二级分行内部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竞争的问题。一是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信贷政策制定往往带有普遍性, 对区域差异性的扶持较弱, 特别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共用一个政策, 导致信贷政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弱。二是二级分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还很弱, 综合融资服务能力不强, 应对响应能力较慢, 导致很多客户金融需求被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蚕食。三是二级分行客户综合资金管理能力不强, 银行结算产品和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应用还不够。四是二级分行对重要客户的存款和贷款定价能力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创利渠道单一, 盈利空间收窄, 创利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五是业务转型亟待加强, 如集团母子公司的联动, 与海外分行的联动, 与外部机构的联动, 与同业合作, 战略性业务、互联网金融等。六是客户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市场结构都需要进行不断调整。这些不足和问题,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二级分行乃至县支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对策和建议

前述分析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按照矛盾论的观点和论断,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那么二级分行原有的许多优势就会不断丧失, 账户就会流失, 存款会不断下降, 贷款就会投不出去, 产品就会难以出售, 严重时将难以生存, 相反, 如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二级分行的经营管理如何科学发展, 如何找准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作者提出以下政策和建议, 供大家参考。

(一) 正确处理好中心城区行和县域行业务协调发展的关系

大型商业银行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好地州市中心城区行的市场份额, 同时更要加大对县域行给予信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的支持力度。把对县域行的支持作为大型商业银行战略重点和重要业务支撑点, 集中精力支持好县域重点客户和项目、重点优势行业以及重点政府投资项目, 将普惠金融惠及县域经济, 实实在在与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适度拓展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领域和乡镇高端客户群体, 探索乡镇现金支付外包创新和试点, 积极拓展金融网络延伸, 解决发展瓶颈, 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要建立以二级分行为经营主体的体制机制, 搞活二级分行的经营活力, 赋予更大的自主权, 鼓励差别化经营发展, 制度政策的制定和产品流程的创新要主动服从二级分行的经营实际和创新实际。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金融服务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才能有效缓解政府采取以贷定存和盘活存量等刚性政策带来的矛盾。

(二) 正确处理好业务条线部门之间联动协调发展的关系

针对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专业化, 二级分行更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业务条线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合作。全面贯彻和落实大资产、大负债、大零售、大资管、大风险等先进理念, 积极推进综合金融服务、综合营销、综合团队、综合考核、综合管理的新型营销模式, 一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统揽客户总需求, 协调相关部门, 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 解决好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和资金管理需求等矛盾。

(三) 正确处理好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在传统业务依然还支撑二级分行经营发展的情况下, 二级分行还必须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 要抓住时机先于同业积极开拓和发展新兴业务。要不断适应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和变化, 不断把新兴业务做大做强, 做成新的业务支撑点, 新的收入来源, 新的利润增长点。解决好新兴业务发展滞后的矛盾。

(四) 正确处理好稳健发展和业务转型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级分行任何时候都要立足于稳健经营, 只有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可控, 才能做成业务发展、效益良好、风险可控的一流银行。这就要求二级分行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矛盾。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 要不断关注金融业态发展、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 加快业务的转型发展步伐, 从改变营销模式、改变创新方式、改变产品设计、改变盈利模式、改变合作方式、改变管理方式、改变业务增长方式、改变金融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 以适应金融政策的变化, 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适应金融快速创新趋势的挑战, 适应金融服务的变化, 解决好业务转型滞后的矛盾。

(五) 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资源配置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级分行要更加注重内部矛盾的解决, 以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建成资源节约型、业务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组织发展模式。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协调发展, 将资源重点配置在重点发展的业务上, 支持短板业务和战略性业务的快速发展, 实现短期倾斜激励和长期支持的有机统一。要处理好业务部门和服务保障部门的协同发展, 充分调动和发挥服务保障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力支持好业务部门的业务拓展;积极支持服务保障部门工作, 为业务部门保驾护航。要处理好业务部门和党群组织的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党群组织在意识形态上、组织上、思想上、生活上在不同领域的积极作用和带动作用, 有效支持好业务的发展。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协同发展, 要为员工营造积极工作、机会均等、激励公平、共享发展的环境, 树立员工爱行爱家、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正确的职业观, 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重和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业务的发展。转变考核模式, 坚持以利润和价值创造为考核核心, 单纯存款考核向金融总量考核转变, 单纯贷款考核向融资总量考核转变等等。

除了以上意见建议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对策,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 任何时候解决了当前的一些主要问题后, 其他次要的问题又会变成现实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我们始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不断解决好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 最终取得新成绩。本文是我的思考和理解, 当然也有一些思考还不成熟的地方, 或还有一些偏颇的地方, 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矛盾论》, 毛泽东著, 《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299-337页.

[2]《实践论》, 毛泽东著, 《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282-297页.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著,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483-484页.

[4]“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著,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267-313页.

上一篇:企业人才流失下一篇:英语教学优化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