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绽放

2024-07-25

奇葩绽放(精选九篇)

奇葩绽放 篇1

一、科学发展就是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教育是哲学, 是艺术, 是诗篇, 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一所校园只有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才会有精彩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实践, 才会结出令人欣慰的累累硕果。我们认为,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适应新课改、开发课程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它的丰富、健康的内涵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犹如一面镜子,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文明程度。我校结合自身的特色, 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针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以下建议:构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有自我特色的德育模式, 优化师生的生活和心理环境,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人文环境培育校园文化。

我们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校园环境模式, 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 让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物态环境与人文情怀交相辉映, 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

1. 建设文化长廊。

在学校餐厅前开辟百米文化橱窗宣传阵地, 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班级新风、优秀学生, 以及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 在橱窗中进行展示, 一月更换一期, 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中熟知天下事, 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为榜样, 激励自己的学习行动。

2. 命名匠心独具。

如主路命名为“树人大道”, 即“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之意, 寓学校高举着奋进的大旗引导学生健康地走向成人、成功之路。

3. 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求知书苑等, 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 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创新实践的平台。

学生置身于这样文明、高雅、向上的校园氛围中, 在无形中受到了环境的熏陶, 提高了道德素养和审美意识,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了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侵袭的自觉性。

(二) 特色活动升华校园文化。

我校把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科技节等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打造成为德育传统活动。军训, 英语角, 诗歌朗诵会, 探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 走进武警训练营感受军事化的生活, 定期到学校扶贫点或敬老院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途径, 升华了校园文化, 搭建了学生展现综合素质的舞台。

(三) 创意活动延伸校园文化。

我校不断拓展思路, 在原有的德育建设基础上创优, 形成特色。如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使日常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题, 周周有重点, 天天有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开展循序渐进的校园文化养成活动, 每周国旗下讲话, 围绕主题班会同步进行。还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巩固落实月教育主题, 让学生自觉从沉迷于玩乐、懈怠、早恋、暴力等中走出来,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业余党校坚持定期上党课, 校报定期开设“爱国爱校”专栏, 广播站、校园网开设“德育在线”等, 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还以时事政治课与业余团校为依托, 开展了讲座、辩论、演讲等活动, 如“18岁成人宣誓”仪式、“迎接21世纪的挑战”大讨论、“我为祖国添光彩”征文比赛等, 加强了对学生信仰共产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此外, 学校的广播站、校史陈列室、心理咨询室、《新罗高》校报开辟的《心灵驿站》心理访谈专栏等, 对后进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特困生和单亲家庭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日常化、规范化。

二、科学发展就是要畅通教学改革的主渠道

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是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哲学观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端正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是适应当前课程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先进的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立足、发展、壮大的根基。有了先进的教育思想, 人的潜能、人的天性、人的尊严能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与发展。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才会发生改变。为此, 我校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打破“唯分数论”的人才评价的机械模式, 牢固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 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综合发展各项素质, 从而可持续发展。

(二) 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中国基础教育要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就要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改造。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人才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 激活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正确传授知识、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的具体实施,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我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研究, 实施高效教学。鼓励教师打破固有的课堂模式, 鼓励学生尝试探索, 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设立学生成长档案。

(三)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打破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 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 构建课内与课外、显示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行的课程模式。延伸第一课堂,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设一些诸如科技、信息及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 开发学生的潜能;开拓第二课堂, 建立以兴趣小组为基础, 以培养特长生为目的的全方位开展的课外活动体系。我校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 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启动了特长生教育。

三、科学发展就是要造就教育科研的主力军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 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 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竞争, 是师资的竞争。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让其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 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样学校才能保证高水平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实现预定的目标, 才能让学校教育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成为激励师生追求理想、不断进取、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一) 制定研究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

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有所提高的情况, 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 让教师才学胜人。以三种措施促成才:一是“引”, 引导广大教师走成才之路, 创一流工作业绩。二是“带”, 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双向带动, “师带徒”, 搞好传、帮、带等, 全面提高。三是“压”, 压担子, 将青年教师安排在重要岗位。同时,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 实施整体育人, 提供名师工作间, 积极开展建设名师工程, 帮助其研究走向深入。

(二) 师资培训求实效。

推行集中研讨与教师自学的培训制度,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开展“名师在线”、“教学论坛”等活动, 以实现教师共同成长, 人人成为名师;与名校结合, 邀请各级领导、专家、兄弟学校教师到校指导交流, 储备优质教学资源;定期收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课件, 撰写的学习心得及教后反思等, 使其成为师资培训的智慧源泉。

(三) 逐步完善校本教研体系。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 探索校本教研新形式。尝试将个人说课改为双向说课、反思问题课。以“五训活动”强师能, 以学代训, 形成理念;以课代训, 取长补短;以赛代训, 张扬个性;以研代训, 专题突破;以评代训, 激励创造。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考评, 认真量化每一个教学细节。以学科为依托, 寻求课题的突破点;以实践活动为契机, 抓好课题研究;以教学反思为手段, 备好课题解决资源, 要求教师堂堂课后有反思。

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绽放语文课堂奇葩 篇2

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绽放语文课堂奇葩

江苏海安县沙岗小学( 226600) 严卫娟

目前,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得到了相应的重视。那么,如何去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以全新的理念对待教学时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基础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必须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在工具性、人文性乃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方面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既要重视英才教育,又必须重视结合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为提高国民素质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奠定基础,并且以全新的理念对待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工作。那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我们的语文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活力的课程,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对待语文教育教学上要有全新的理念,譬如说以生为本,开放的大课程观,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此外,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必须持有健康的心理和敢于批判的精神,这健康的心理主要表现在正确对待自己与学生,要明白学生不见得处处不如师,而师不见得就处处比生好;而敢于批判的精神则主要表现在要敢于批判自己的过去,敢于批判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自觉而不自觉产生的过失、过激的行为,以及敢于批判我们的先人乃至于当代名家的一些瑕疵,不要总是以为沿袭到现在的就没有错的,也不要总是以为名家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或者说都是我们可以照搬的。唯有此,才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有创新的时空,否则我们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去发展创造的潜能。

二、以开放的大课程观实施语文教学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平台

以往的语文教学不难让我们看到,语文课程正在成为一门让学生厌倦又使教师无奈的课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标乃至于教育新政的大气候下,我们应该深思: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程真正促使学生开发创造潜能,进而不辱使命,肩负其在国民教育的重任?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笔者以为即使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以开放的大课程观去对待并实施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而实效地为我们的小学生搭建开发创造潜能的平台。如何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我们要正确看待和运用课程文本,要把我们的课程文本看成是一种有待于师生共同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语文教学论文 )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我们的语文课堂,由于我们的语文课程要搭建一个开放的、丰富的语文学习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课堂首先就应该是开放的,而且也必须是开放的。要使得我们语文课堂的开放,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而是要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开发学习资源,使丰富的学习资源能与我们的课程文本紧密地联系起来,和谐地融于一体。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去做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更要去做好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的课堂之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相关工作。唯有将课堂内外相互结合,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事语文学习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通道

时代的发展已不容许我们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仍然去被动的接受学习,仍然去死记硬背,仍然去机械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也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时下实现的规范化办学高效课堂的建构还真让我们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有点措手不及,有时还会有点顾此而又失彼。因为让我们的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任务将很难完成;反之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学习方式并未能形成起来。这是一种矛盾,但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矛盾,而是我们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无论是在语文教学的课堂内还是在语文课堂教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作为教者,其地位要真正与学生平等,不要老是让我们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一系列活动中感到老师总是那么高高在上,老师是唯一解决问题的能人,而是要尽力成为最优秀的、平等对话的引导者。那么,我们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容又必须是怎样的呢?从不少行家的授课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是量体裁衣式的。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乃至我们的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所在,虽然要有一定的坡度,要把我们的学生引进穷山尽水,但总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好让我们的学生迈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门槛。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又要从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出发去调整既定的教案,去确定理想的教学方法,进而使得教学方法显现出多样化的格局。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出创造的潜能,使得小学生人人能在创造潜能的发挥中绽放出亮丽的奇葩。

乡土奇葩 绽放异彩 篇3

关键词:乡土历史;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40-01

乡土历史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是中学历史学习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人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乡土史资源,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到一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际,具体谈谈乡土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近几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江苏省小学新课程地方教材已在各市小学发放,如徐州市的小学生每人一本《楚风汉韵》教材,这样从小学教育开始,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变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有助于我们落实素质教育。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论你教什么课程——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数学,书籍都应当成为兴趣的首要发源地,你必须把学生引向这一发源地。”一般说来,青少年对于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经典传奇、人物、风情习俗、甚至山水地名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也都怀有好奇的心理。因此,他们对了解家乡的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有着迫切的学习愿望,教师可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结合教学内容巧妙的穿插一些相关的地方史料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史实的时候,首先提问学生:“谁知道我们徐州北部的‘微山湖’名字的由来?”当时学生的反应很积极,但是很少有人能讲述出来。我介绍了相关的史书记载内容:微山岛上存有商代微子的墓园,微山岛、微山湖、微山县因此而得名。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留色(密县治,今微山岛西湖内)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学生知道了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宋的地理位置,还知道它和最初的受封者微子有关的史实。这样他们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对于分封制史实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

历史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结合乡土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性途径之一。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艺术》时,我设计了两个研究性问题:第一,联系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的史实说说徐州在近代、当代涌现的书画名家的史实。第二,分析、探讨徐州梆子戏的形成、发展历程,了解它在京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搜集相关史料。通过搜集、整理史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课堂上第一组的学生展示了自己搜集、整理到的史料,如在学习中国古代书法时,学生介绍了徐州三堡在近代涌现的书法名家张伯英的事迹。在学习古代中国 绘画山水画时,学生讲述了他们参观徐州国画大师李可染故居的感受,讲述了他向诗画名家钱食芝拜师学艺的有趣故事。第二组学生也展示了他们搜集、整理到的有关徐州的民间艺术-梆子戏的资料,表示自己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开展民间调查的途径获得相关的史料,介绍了徐州丰县曲调对江苏梆子戏形成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结合徐州的乡土历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学习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的史实,又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清明节时学校组织学生去徐州淮海烈士纪念塔祭扫,参观了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和淮海战役碑林以及淮塔的总前委群雕,观看了国防馆里放映的战争影片。生动的讲述、逼真的图片以及鲜活的历史人物塑像把学生再次带入了解放战争时期这场著名的战役之中,使之深深感受到先烈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获得了课堂上难以得到的情感震撼和心灵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挖掘、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它来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如在学习西安事变史实的时侯,引导学生介绍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和儿子小萝卜头的相关资料。多数学生已参观过邳州市八路镇在岠山脚下投资兴建的“小萝卜头”纪念馆,他们对于这位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和他家人的事迹比较熟悉,所以他们讲述起来非常生动、具体,他们既被烈士的英勇事迹所感动,又为自己家乡涌现出这样的革命烈士而感到自豪。他们感叹家乡的和平来之不易,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油然而生。

让语言文字在政治课堂上绽放奇葩 篇4

知识和理论储存在头脑里, 需要通过情感的作用转化为人的一种信念后才能深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例如在讲授自强不息这一问题时, 教师不仅要把自强不息的道理讲清楚, 而且要运用情感的特点, 渲染自强不息的文化底蕴及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及丰硕成果。学生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 把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生信念和追求;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就会出现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现象。

语言文字具有极强的魅力, 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是宣泄内心情感的最佳方法。文字使我们把内心里沉淀的最美与最伤感的感情宣泄出来, 此时我们的学生读到某些或伤感、或高兴, 或爱国、或伤心、或斗志昂扬、或情绪低落的语言文字时, 他们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德育的效果也就在教师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 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的过程中实现了。

思想品德课堂充分利用文字这种渗透力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从而知之、信之、行之。古圣先哲说得好:“反者道之动!”此时正是利用好词好句激发情感元素的最佳时刻。

文以载道, 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道德因素。特别是中国的文字, 它是智慧的符号, 且其字正腔圆、一身正气的外在形象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下面还以“人生当自强”一课的导入来说说语言文字如何成为感情的催化剂, 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新课导入方面可以直接引用古典,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语均出自《易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 ,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 。意谓天 (即自然) 的运动刚强劲健, 君子应刚毅坚强, 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 君子应增厚美德, 容载万物。1914年, 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时, 以《周易》中的这两句话勉励学生, 此后“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这样一段文字里面包含的信息很多, 文化性很强。其中有《易经》、卦辞、名人、名校。这中间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课堂的亮点, 随意让学生阅读,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个词要求学生反复阅读, 加上教师的阐述, 笔者相信学生会喜欢上这两个词的, 因为这二者内涵丰富、韵调和谐, 是中华文化中的“极品”。教学时让学生感悟天地大道, 学生会肃然起敬, 从而培养其高尚的人格。

政治课教学中,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情理交融, 融会贯通, 这些情感是建立在政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定信仰, 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有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有严肃认真、求实创新又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上的。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运用适当的感情去使用语言。如讲述结论时应铿锵有力;描述美好的人、物、事、情、景时应娓娓动听;揭露敌人、坏人的罪恶时应愤怒谴责;表达革命精神或理想、意志时是慷慨激昂。总之把语言要表达的思想与语言的声调、教师讲课时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不仅受到语言内容的启迪, 也受到语言表达感情的熏陶和感染, 从而提高授课内容的质量, 发挥其思想教育的作用, 这是真理的力量和语言艺术魅力的结合。

真正做到“结合”, 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融入自己的思想里, 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切忌矫揉造作。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感与音调去表达。此外, 还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考虑自己的情感色彩。

奇葩绽放 篇5

——南小农民画进课堂纪实

东丰不仅是梅花鹿的故乡,也是农民画成长的沃土。农民画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在东丰已经广为流传。为了让农民画发扬和传承下去,县政府不仅号召全县美术爱好者去画,还让农民画走进校园,让每一个学生熟知农民画,会画农民画,从而真正起到传承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落实农民画进课堂教学工作,东丰县教育局于2012年2月29日举办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农民画进课堂”培训班,对美术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深入了解农民画的内涵和特点,精深了农民画进课堂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地方文化资源,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一、农民画进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把农民画立足于传承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把农村、农民的美好生活、爱家乡、尊老爱幼的精神描出来,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同时要立足特色,加强创新,农民画的表现手法上有着地域特点,它的艺术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农民画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是为了让孩子从小了解民间艺术的真谛,继续发扬乡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深入了解农民画内涵及特点

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想,在画法上也没有既定的框框,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工具、纸张,总体上呈现出热烈、质朴、明朗、稚拙的民间艺术风格特点,大胆,自由地把农村生活的人或事,景或物表现出来,从而体现民间艺术的乐趣。

三、学校把农民画的发展落到了实处

南屯基小学,根据局里的指示和会议精神,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张扬个性为宗旨,尽快落实“农民画进课堂”这一重要工作。并结合东丰农民画的起源及三十多年的兴旺与辉煌,展望农民画的未来,指出:农民画进课堂活动既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表现,增强教学乐趣,大胆尝试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启迪学生智慧;又是为了弘扬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文化资源,并为之作出努力的一项教育举措。要求学生珍惜机会、认真学习、要求美术教师从自身做起,让孩子们看起来,爱起来,学起来,画起来。按照“欣赏——填充——临摹——创作”的程序实行。不求高尖,重在实效,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

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农民画美术教学遵循趣味性、社会性、综合性原则。2每周保证0.5课时或每两周一课时的农民画美术教学。3利用多媒体渠道进行教学。

4打破时空,拓展想象空间,注重学生兴趣,启发式的教学理念。5突出南屯基小学与当地文化特点的优势,画出有特色的农民画作品。6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农作,在生活中寻素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开展农民画二课堂活动,达到以少带多的教学农民画方式。8举办教师学生农民画展,从而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和扶植。9美术教案中要充分体现农民画教学。

开学以来,南屯基小学就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和工作计划把农民画带进了校园,引进了课堂,让老师和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东丰农民画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成功在于细节,特色在于积累,相信在南屯基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农民画传承和发扬光大,会让东丰农民画这朵美丽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南小的校园里大放异彩!

南屯基小学 潘长富

让网络教育奇葩绽放 篇6

网络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党委将网络作为一种方式和手段,翻开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一页。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宣传到传播的转变。较之传统宣传来讲,网络以其共享性、互动性、检索性等为特点,更符合传播的特性。利用网络平台适时开设“科学发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窗口,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转变。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巨大空间。通过电子报、新闻视频等载体大力弘扬油田公司、厂杰出员工的先进事迹,可视、可下载,为员工学习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架构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在“宣传阵地”门户网站上设立“重要活动”“心得体会”等栏目,在“经验交流”板块中刊登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帖子,使干部员工考虑问题不再局限于小团体、小圈子,而是能够更多地置身于油田大局,服务于油田大局。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由说教到服务的转变。网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网络服务板块:“热点解答”等专栏为员工开通了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晓的沟通渠道;“学习园地”“生活浪花”“家庭相册”等板块中的情趣图片、生活视频等内容,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修身养性的窗口。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操作由复杂到快捷的转变。网络出现后,改变和丰富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面对面,我们可以变为网络交流;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网上网下同时进行。它的便捷还表现在操作层面上。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电脑操作也日趋简单明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网络是自由的、开放的。正因为如此,网络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我们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推进工作,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

一是网络环境虚拟性,使制度对整体行为的约束明显减弱。比如在BBS、论坛等窗口,一旦出现了造谣中伤、混淆视听甚至谩骂攻击等问题,往往事后监管,把帖子一删了之,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二是网络信息复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挑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泛滥,真的假的、好的坏的、正面的负面的都有。同时,人们思想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信息的效用,同一信息,接收的人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三是传统的工作习惯,使得一些人缺乏应用网络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同传统方式相比,敲着键盘,对着显示器,总感觉缺点什么。这种传统思维、习惯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路径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具体措施是:在门户网站上增加类似于百度搜索功能,只要使用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所需资料信息片段,点击搜索,就可以搜出服务器中储存的相关资料链接,查阅起来方便、迅速。这样做,会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建立对话、沟通、民主互动平台。第一步,在电子报新闻、厂新闻视频页面上增设回帖功能,大家浏览新闻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步,设立“调查问卷”窗口。管理人员根据需要,针对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设计调查题目,展开网络调查,为厂党委决策提供参考。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设立“我有话说”发帖对话窗口。大家以回复的形式开展讨论,从而丰富群众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平台。立足于“文化朝阳”这个层面,以声像为主,设置朝阳巡礼、岗位风采、身边感动、生活浪花、我爱我家等窗口,结合工作需要上传先进人物故事、厂志厂史、文化词条等内容,也可以结合员工生活上传大家喜闻乐见的家庭视频、生活图片等。

建立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平台。立足于“学习朝阳”这个层面,融合电子图书、音频等形式,建立起一个融技能培训、文化进修、国学涉猎、专家讲坛等内容为一体的网络课堂,让人们很轻松地下载到MP3、MP4、手机等载体中,便于员工学习充电。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心理健康疏导平台。针对不同的性别、工龄、岗位以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融知识、咨询与治疗为一体的板块,适时地上传一些讲座,开办一些网络培训。结合具体情况,还可以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等,为队伍建设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

(责任编辑:李万全)

奇葩绽放 篇7

创建“三甲”以来,晋城市妇幼保健院在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不断推出适合基层发展的适宜性技术,以实现保健与临床的完美契合。

技术权威张元叶院长,在全省最早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成功完成上千例子宫切除;妇科在晋城市首家独立运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宫腔镜、腹腔镜、阴式三类微创手术结合在一起,“微创化”已成为晋城市妇幼院妇科的技术特色和品牌;产科在晋城市首开镇痛分娩技术,并与保健紧密结合;孕产妇保健和孕妇学校,更是做得有声有色;还率先开展了新生儿与婴幼儿神经行为测定、感觉统合训练、全脑开发、亲子教育、蒙特梭利教育等独具特色的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同时还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智力监测、高危儿早期干预、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等行为发育疾病的诊治,新生儿急救技术在晋城市居领先水平。

奇葩绽放 篇8

1、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 尤其是农村孩子生活、学习比较单调, 交往环境受到极大限制, 再加上留守孩子增多, 所以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

2、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人们比较陌生。即使是教师甚至领导, 不以为然的也不在少数。加之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 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发动群众, 加大力度, 开拓创新。

3、虽然学校有心理咨询室, 但因害怕歧视的目光等种种原因, 同学们即使有心理问题, 也不敢去, 不愿去。传统陈旧的教育方式和咨询方式在与学生交流、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成立心理互助小组的理论依据

1、关爱生命, 以生命教育的理念统摄心理健康教育, 使心理

健康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 而不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外在于学生生命主体的工具。

2、朋辈心理咨询理论。

朋辈心理咨询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 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的理念有: (1) 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 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 (2) 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 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 (3) 心理咨询是一种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学生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互助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 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 最容易发现问题, 最容易沟通。对他们进行选拔培训, 充分发挥学生朋辈辅导的感染力, 让他们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 在互助中和谐成长。

三、心理互助小组的组织实施

1、以心理委员为骨干, 以“心灵小天使”为助手成立心理互助小组

我们首先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建立心理档案。然后对那些心理健康、乐观进取、乐于助人、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经班主任推荐候选人, 学生投票选举, 心理教师考察并负责培训, 每班产生男女各两名“心灵小天使” (其中男女各一名“心灵小天使”同时当选“心理委员”) , 组成心理互助四人小组。“作为一名参与者, 我有太多的感想忍不住要与大家分享……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 更加积极地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这是学校一名“心灵小天使”在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的真情表白。

2、设立心理聊天室——“心灵彩吧”

心理互助小组除了随时随地帮助同学, 进行心理互助活动外, 我们还开辟了一个聊天室——“心灵彩吧”作为方便同学们交流、咨询的专门场所。并在网上注册申请了一个“心灵彩吧”QQ群, 可以自由加入, 自由进出, 自由交流, 敞开心扉话“心理”, 互帮互学, 共同成长。

3、心理互助活动的实施

(1)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其必要性。定时开放“心灵彩吧”, 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开办心理咨询橱窗专栏, 定期出版心理小报, 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登载“心灵彩吧”活动安排, 报道心理互助活动概况。

(2) 心理互助小组的心理互助活动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训练是一种群体式的心理互助活动。同学之间的督促、提醒、启发和鼓励有时比教师的更重要更有效。他们会在接受别人的训练时, 通过情感的交流, 用自己的感受、体会、经验去帮助其他同学;他们在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时, 会主动纠正自己和别人的不正确训练方法, 会纠正别的同学的心理偏差, 从而达到互相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互助式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角色扮演训练法。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如扮演班主任、教师、企业家、明星、导游、主持人、服务员、清洁工等角色。让每个学生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场合, 不断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 适应不同社会环境, 学会社交技巧和应变能力。也可以排演心理剧, 达到艺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双赢。

互助式心理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不仅需要别人关注, 而且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 尤其是遇到挫折时都有寻求帮助的愿望。开展互助式心理激励就是指导学生彼此给予积极的刺激。例如, 每年新生入学之后, 容易出现不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的现象, 对此, 心理互助小组成员就主动接触该类同学, 跟他们谈心, 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激励其积极进取,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新生的心理问题。此外还有其他的做法:如心理互助小组成员帮助“困难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发动学生互赠格言活动, 遇到节日互赠贺卡等活动帮助个别学生战胜挫折, 互相鼓励, 共同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等。

互助式心理辅导。第一步, 让每一位学生都写出自己希望得到辅导的心理烦恼或心理困惑。不署名, 用代号或绰号。写好以后全部交上来;第二步, 交错发给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对该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写好以后全部收齐;第三步, 发回原来的学生, 让其对“辅导者”的辅导予以评价、打分, 写好以后全部收齐, 教师对“辅导者”的辅导给予鼓励性评价;第四步, 发还给“辅导者”, 让其了解自己的辅导水平;第五步, 全部收回归档, 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和高质量的辅导在全班表扬, 并请学生发表补充辅导意见。

互助式心理暗示。互助式心理暗示是学生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手段, 含蓄间接地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同学之间的互助式心理暗示之所以效果比较好, 主要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密切, 共同点多, 影响力大。从效果看, 含蓄的暗示要优于命令式的要求。同学之间往往命令少、要求少、强迫少, 从众多、模仿多、默契多, 所以同学之间开展互助式心理暗示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 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组织心理互助小组成员举办“心灵小天使咨询艺术沙龙”, 让他们交流心得, 互相促进, 共同进步。对心理委员和“心灵小天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心理委员应定期汇报工作、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

四、心理互助小组, 成为绽放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朵奇葩

如今, “请让我来帮助你, 就像帮助我自己”, 已经成为活跃在校园的心理互助小组成员的服务口号, 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及时调节同学情绪, 主动化解心理困惑, 积极协调同学关系, 主动帮助有心理需要的同学, 为大家做一般性的心理辅导。遇到突发事件时, 他们在紧急干预的同时, 及时报告学校, 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学校建立起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心理互助小组“三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同龄人同性别的亲和性, 使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形成网络覆盖,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起到了很好的健康教育作用。

这种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可以在咨询的起始阶段很快建立起互动关系, 咨询员可以更好地深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效果比较明显, 同学之间各自的优点相互滋养, 缺点相互警醒;生活的快乐相互分享, 痛苦相互分担;遇到困难挫折相互激励、督促。同学们在集体的怀抱里感受着灿烂的阳光, 健康快乐的成长着。

心理互助活动的开展, 深入人心, 在同学们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受到了真诚的欢迎, 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广泛开展, 形式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 便于操作;而且一举扭转了学生对心理咨询讳莫如深、扭捏作态的被动局面。

心理咨询永无止境, 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究、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提高这项活动的规模和水平, 使之成为绽放在校园里的一朵奇葩!

摘要:传统陈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咨询方式在与学生交流、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效果不是很明显。朋辈心理咨询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 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介绍了成立心理互助小组的背景、原因和好处等。

弘扬民族文化 绽放古诗奇葩 篇9

关键词:文化情操;文化底蕴;诗情画意;书香氛围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熔铸的瑰宝,是中国人心中的雕塑,魅力无穷。欣赏古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品味古诗词,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文化内涵;创作古诗词,更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激发兴趣,确立主题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彰显学校特色,我校确立了“咏诵千古名诗,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题活动。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如今,走进我们的校园,到处洋溢着书香诗韵,浓郁的诗词文化扑面而来,我们的学生就在这种氛围中感受着古诗词的博大高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精神文化品位。

二、诗情画意,积累底蕴

我班学生,在低年级时主要以背诗为主。我们本着学生特点,从课标中选出必背篇目,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的方法,基本上都能达到熟读成诵;课外可以拓展,并用“古诗大王”评比,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非常踊跃,课间随处可见他们背诵的情景,二年级的学生能一次背诵178首,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让我看到了这项活动的前景是乐观的。

到了中年级,在学生背诵感悟的基础上,我开始尝试让学生画诗。既可临摹,又可根据古诗文自由创作,学生在画诗过程中,能更好地品味诗词,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我领悟到诗词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三、诗词新作,小荷初绽

学生通过背诗、画诗的环节,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名句。他们随时会用诗词名句表达心情,抒发感慨。到了高年级,我又大胆推出“作诗”。

开始仿写时不做具体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开始情景作诗,鼓励学生把所见、所感用诗表达出来。如,学了《百合花》一文,我班崔珊珊同学写了一首《百合花》“众人皆赞百合好,洁白无瑕多奇妙。百年好合为花语,旷也永恒高情操。”学了《咏柳》,我班李梅也仿写了一首“青青柳树碧如玉,萬条垂枝飘丝絮。不知嫩叶谁裁出,恰似春风剪新绿。”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优秀作品屡见不鲜。学生的创作能力,令我赞叹;他们的想象力,令我折服。

四、娱乐互动,情趣双盈

如果说“作诗”为学生插上了一双理想的翅膀,那么“悦诗”则把学生带进了娱乐的空间。我受学生跳皮筋的启发,精心编排了一套竹竿舞。舞蹈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诗词朗朗上口。学生诵着诗词跳起竹竿舞,既提高了学习诗词的兴趣,又做到了人、诗、舞的高度合一,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难怪我班董子娇和诗一首《竹竿舞》“纵横交错棋盘线,六竹四人跳中间。编新重导奇花样,心飞意扬不用掩。”悦诗把我校的诗词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项活动,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艺术天赋的平台,让学生体验了愉悦的文化生活和快乐人生,同时也为学校营造了文化书香氛围,创设了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民族文化永驻校园,让诗词艺术在学生心中绽放奇葩!

上一篇:燃煤电厂下一篇:谈话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