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

2024-08-21

人文主义教育(精选十篇)

人文主义教育 篇1

关键词:人文主义,语文教育,师生关系,评价体系

传统的语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上往往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或人文性,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重视工具性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文性则忽视了科学对于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作用。我国新一轮的语文教育改革, 就强调了要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人文主义的渗透。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 是以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 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 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 其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人格、思想价值等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它对各科教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对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一、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 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认识客体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对象, 它对于教师和学生人文性思想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因此, 教材编写者的任务是认真选择文本, 编写出“人本化的课程”, 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

语文教材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鲁迅的作品, 学生喜欢《社戏》中宁静的山村、淳朴的少年;羡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捕鸟的快乐少年;相信用坚定的北方的雪能够创造一个温暖的春天般的南方的冬天;喜欢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又热情负责的教学态度。这样的文本就很富有情趣, 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所以这类文章要多选。而像《风筝》《孔乙己》这类文章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文章内容晦涩难懂, 所以我们要少选甚至是不选。教材是给“学生”学的, 所以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需求。

虽然我们强调课本要符合学生的需求, 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 但这也不是意味着要牺牲选材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学生对于一些事物还不具有辨别力, 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有可能是低俗的、不雅的, 所以我们在选材时要正确地引导学生, 使他们转变自己的想法。比如, 比起名著阅读, 学生更喜欢看一些网络文章, 尤其喜欢看玄幻的、言情的漫画或小说, 原因是这些东西带给学生的感官刺激更强烈, 可是这些东西没有经过时间的千淘万滤, 往往缺失文学性和思想性, 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性格的形成。因此, 也不适合被选进教材。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人文主义教育提倡应用人本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和谐的双边关系, 这种双边关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而快乐地开展思维活动, 而不是教师独自讲授演独角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与, 而在相机诱导。”“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管教, 学生只管学, 教师很少考虑学生是否听得懂, 只负责教“书”;学生也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理解, 只是不停地往脑袋里装知识。这就是“填鸭式”教育。长此以往, 学生厌倦语文课, 何谈教学质量?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启示我们,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要立足于学生, 强调学生的自觉性和个性发展, 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不再是主导者, 而是参与者、指导者。在这里, 我们要注意到一个问题的存在:教师为了改变课堂教学,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段, 比如多媒体, 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这些手段往往只流于形式, 缺少实质性的东西。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个体, 有自主性, 课堂完全可以成为探讨式、研究式、实践式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 抛出引子, 让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实践, 并不断获得成长。被好比学车, 只有实践出真知。教学是相通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 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此外,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应该注意到, 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但并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仍然要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课堂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取决于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时, 教师要敏感地注意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样才不会偏离教学目的。

三、师生关系的人文主义方向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 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很是模糊, 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学科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我们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 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但同时, 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 使得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使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得以完成。

语文学科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 为自己的教学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 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和数学不一样, 它本来就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它应该生活在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当中, 所以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奔着人文主义的方向前进。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另外, 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还要强调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科学性。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 要学会使用适当的科学方法, 巧妙地运用科学手段, 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样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科学的环境中得到改善。

四、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

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语文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基础知识、写作、口头言语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像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笔试是无法进行评价的, 但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重要, 一个学生可能笔试不好, 但在这些方面很优秀, 这对他今后的发展很有利, 甚至会成为他生存的资本。教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但对学生个体有利, 而且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多样化的富有个性的学生。

此外, 语文教育评价还要制定可行的、科学的、能操作的评价体系。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语文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评价是客观性的, 可是像一些阅读和作文方面的评价主观性就很强了。比如作文部分, 大家都知道诗歌在我国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可在我们的考试要求中常排斥诗歌体裁, 其原因是诗歌没有可以具体操作的评价体系。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语文教育只有不断探究科学的评价体系, 才符合人才的发展需求。片面的评价体系必定会扼杀人才。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利用历史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篇2

人文主义是14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种文化浪潮。这种浪潮的推动力量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它主张以人为中心衡量一切,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基督教神学中以神为中心衡量一切,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和享受快乐,反对宗教中的来世观念。主张追求科学真理反对蒙昧主义。这种观点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鼓励了人们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私欲膨胀,容易导致社会混乱。那么今天我们的社会中有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和满足个人私欲的现象吗?

当我提出这一问题时,学生陷入了沉思,进而窃窃私语起来。我鼓励学生列举例子,学生们纷纷列举现象。食品安全方面如:人造鸡蛋、三聚氰胺导致河北三鹿奶粉集团的瓦解影响到了中国乳制品产业的正常发展、地沟油等食品不安全事故的不断披露等等,这些都是不良个人和商家的行为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方面假农药、假种子,毒胶囊,虚假发票等商家或组织的不诚信导致农民和消费者对社会产生了质疑,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公共工程方面层出不穷的豆腐渣工程、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征地拆迁方面的矛盾接二连三等。政治方面政府工作人员的渎职现象、脱离群众的作法、官僚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使得政府的公信力的不断下降等。整个社会的出现的浮躁风气,传统道德价值的丧失。唯利是图,拜金主义风气盛行,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轻视个人道德修养,感恩心的缺失都是因为缺乏人文主义的观念所致。

人文主义教育 篇3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素质教育;启示

中国分类号:G4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历史上经常表现为互为消长的发展形式,“在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认识和情感、科技知识和人文修养以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各执一端的不同观点和主张。”[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明显有各自的优点和偏颇,都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都只是完善教育的一半,只有加強和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沟通,既给学生科学知识,又给学生人文知识;既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人的社会化,为生活生存做准备,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个性化,重视知情意的发展。事实上“人格的教育和为生活作准备二者事实上是不能分离的。没有人格的世界不过是一架无生命的危险的机器,而处在真空中的人格不过是一些幽灵而已”。[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教育就是要求从现实的社会发展和个体自身需要出发,使人最终成为一个多方面健全发展的人。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概念

科学人文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相互对立之后的高度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不断地做出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3]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流,既给学生科学知识,又给学生人文知识;既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4]引导和满足人的两种需求和追求,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有着一定的哲学基础。首先,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要提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发展,又要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其次体现培养人的内在价值,又要体现社会的外在价值。“社会的发展并不必定促进个人的发展,手段价值的实现未必能满足目的价值的需要。因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据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主张教育的个人价值或者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或者外在价值的统一,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实现有机的整合。”[5]

二、对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对素质教育概念理解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相接班人的教育活动。”[6]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7]

(二)对素质教育的重新认识

我国已经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但是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解。其实素质教育不是全方位开课的代名词;不是取消学生作业,少做作业甚至于不做作业;不是仅仅加强音、体、美的艺术教育;不是自由放任的取消考试的教育。素质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开放的,是多元的,充满智慧的教育。它倡导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教育所关心的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8]这些恰恰与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三、科学人文主义对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科学人文主义在教育目的方面,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要成为既重做事又重做人的教育,教人有方向感、有信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将以追求人的终身发展效益,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德育中将表现为理与情的结合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归根结底是真与善的问题,真与善的关系具体化为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关系问题。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在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人类利益。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关注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任;培养人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我国的素质教育只有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内容方面,既重科学知识、也重人文知识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会在理工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的精神,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人文学科教育中有意识的穿插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精神,既能够有效地工作,又能更好地生活的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为人类本身服务的科学知识,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

(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智力因素和非致力因素结合起来,促进人潜能的发挥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不会因重视非智力因素,而忽视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影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形成。也不会因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导致人格的缺失。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把非智力因素引入教学工作,完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得获得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审美的、体格的多方面健全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完美的人格,使人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64

[2]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61

[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26

[4]张娜.杨兆山.简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地位[J].江西教育科研,(2003)12

[5]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95

[6]肖文娥.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6

初探人文主义教育观下的美术教育 篇4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 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 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 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 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 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 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 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 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 达到健全人格, 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 通过对美术的学习, 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 性情不断得以陶冶, 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 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 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 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 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 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 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 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 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 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 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 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 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 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 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 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 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 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 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 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 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过程来充分体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呢?首先,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培养人文精神。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 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 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 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 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 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 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 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 或结合有关资料, 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 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 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更加全方位直观地了解艺术作品。其次: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 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 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 主动地融汇不同学科的内容, 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 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由于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 因此, 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需要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程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 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其次, 加强艺术修养, 提高审美素质。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 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 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那么, 就有助于在心灵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 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 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 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 协调人际关系, 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 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人文主义教育 篇5

论文关键词:现代人文主义 自我实现 整体性 创造性

论文摘要: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创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对美国以及世界的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秉承西方历史悠久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深受20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西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总体来看,它经历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新人文主义教育和现代新人文主义教育这四个发展阶段。古典人文教育强调把理智的发展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儿童的情感和理智进行陶冶。人文主义教育的出现是针对中世纪封建神学泯灭人性、压制人性,其核心是恢复人的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性自由和发展,强调用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来陶冶心性、启迪智慧,但是对自然科学却持冷漠态度。新人文主义教育的最高原则是发展个体的自由,强调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来陶冶和教育人。

二、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融合了众多教育流派的体系。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可以称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人本化教育思想。

总的来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产生的新人文主义教育倾向。它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尊重历史文化及调和发展的特点。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产生是由于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异化为物的现象逐渐加剧。人类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面临着外部价值体系的瓦解,随之转向内心世界寻求价值目标。

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人性论、认识论之上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同时,把人的存在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现代人文主义把丰富发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贝尔提出的著名的“我与你”关系理论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认为情感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心理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认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仅从直觉的角度去把握整体性,而且要“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发挥人的`整体性,使身心的发展协调一致,同注意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四、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最终的目标,即人的“自我实现”。认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应该在其人格特征上体现出人的整体性和创造性。所谓整体性是要达到人的内外统一。

(二)强调学校教学内容的扩展

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内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内容注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在课程的安排上富有弹性,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五、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课程改革中,只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尊重学生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需要为核心,注意课程内容的统一性,使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自我认知发展协调统一。

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适应瞬息万变社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高尚道德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适应人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人去适应教学过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为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斌贤、褚洪启等.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序言,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语文教学之人文主义教育初探 篇6

【关键词】人文主义 理解 沟通 关怀

关于人文精神,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各抒己见,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与意义、道德与情感、善与美等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追问”。这些在不同语境中的人文精神内涵,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但也表明了一些相同点。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理解、温情沟通和终极关怀。

在教学中,我始终从这三个方面要求自己:

理解:教师作为知识向导者、学习组织者、人际关系协调者,应学会变换角色、换位思考,善于倾听学生,从学生的立场来处理事情,用非冲突性方法化解学生的不良行为。

沟通:构筑一种非预设性的平台,师生平等对话,共享知识,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耐心沟通。

关怀:教师通过积淀性的而非立竿见影式的情感渗透,促使学生不断形成向上的力量、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课堂内外,我主要做了如下努力:

(一)尝试非预设性语文课堂教学

这种教学形态与传统教学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

1.课文的重点难点及问题不是由老师预先设定,而是由学生自主确定;

2.思维流程的引发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3.教师不是以权威的身份,而是以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非预设性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1.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放言无忌,一定要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创造一种朋友与知己的情感氛围,学生看到老师不应有压力,说错了话也不用顾忌。教师在课内外都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更不能给学生一种教师是标准答案化身的感觉。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

2.学生自由阅读。一是利用晨读,二是利用课堂,每堂课给学生自主阅读时间10-20分钟。

3.获得感受和生成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后,对课文必然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甚至生疑质疑。学生感悟、思考、生成的问题必须是自由的,教师不对学生做任何引导和暗示,更不能有硬性的统一规定。

4.讨论交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是通过协作、会话等要素达到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因此合作与会话的学习方式非常重要。每个人把带有明显个性化色彩的感受、理解以及生成的问题带到集体中交流,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得到丰富和完善,使个人在自由阅读中生成的疑问得到解决。

5.教师补充发言。教师不是教学的主宰,却是教学的组织促进者,是平等参与的一员。教师的作用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发言来发挥。特别是那些关键、重要之处,学生言有未及之处,正是教师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教师的发言要简要、恰当、深刻,富有启发性。

6.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间。讲台与学生虽仅一步之遥,但在师生心理上却是一道影响交流的障碍。教师走下讲台便于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创造平等融洽的对话氛围。

(二)鼓励原真性课外阅读

原真性阅读,就是天然自由的阅读形态。课外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受应试制约较少,完全可以还学生一个原真状态,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读物中人文精神的辐射。

其具体操作模式是:只作引导,不作硬性规定;只创造阅读环境,不干预阅读行为;只施加影响,不布置作业考试。

1.开列书目,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依据语文教学大纲提供的课外阅读参考名著目录,给学生提供一份课外阅读书目。具体内容如下:古代文学: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二十篇左右,如《左传》、《史记》中的精彩篇章。古典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短篇小说,从唐代传奇、“三言”和《聊斋志异》中各精选3-5篇。现当代文学: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孙犁、钱钟书、王蒙等人的小说;艾青、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诗;曹禺、老舍的剧本;朱自清、郁达夫、梁实秋、余秋雨、季羡林等人的散文。外国文学:狄更斯、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托尔斯泰、契诃夫、欧·亨利、海明威等人的小说;莎士比亚的剧本和普希金等人的诗。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教师不但要根据大纲向学生推荐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哪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3.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学生有了阅读热情,还只实现了第一步。要让学生的热情持久,就必须设法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为此,课堂内外我开展了多种活动,为学生交流阅读体验,提高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除了上小说、散文、诗歌的阅读欣赏课,写读后感专题作文,举办专题座谈、专场课本剧表演,还有以文学欣赏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与我校的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我们还将课外文学名著阅读与影视欣赏结合起来。适时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引导他们将影视与原作进行比较,感受不同的艺术作品各自的特殊韵味。如《林黛玉进贾府》、《水浒》片段、《红高粱》、《茶馆》、《边城》等。这种与阅读相结合的影视欣赏,不但没有冲淡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反而激发了他们的热情。通过对比来感受、评价影视作品在情节、主题、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败优劣。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写作

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更要实现思想启迪,价值塑造,人文精神的培养。

1.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逻辑起点

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写自己,就打开了他们思想的窗,打开了他们抒发感受的阀门。精心设计文题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写《我追求的性格特征》、《欣赏我自己的几条理由》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确立自信。写《优秀人才必备的几种素质》、《在红绿灯面前》引导学生认识是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维被激活了,这时我们顺其自然地将他们的眼光引向身边的人和事,写《细微处流露出的爱》、《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启发他们了解家长感受亲情。我们还将他们的目光引向社会,引向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写《我看假日旅游》、《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景》,鼓励他们关心时事,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从而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以培养明辨是非的精神为杠杆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视野开阔了,求知欲和表达愿望也随之越来越强烈。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还比较弱,常表现出是非混淆,或以偏概全的思想倾向。这恰是进行正确的思想影响的最佳时机。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广泛兴趣,在写作活动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我设计了一组写作题:《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解读鲁迅》、《我眼中的英雄》等引导学生去探访古典文学的优美境界,探寻中国文化的精髓底蕴,促进文学修养的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

3.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突破口

写作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锻炼具有创造力的人格。具体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文体的开放性。为了使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在作文命题上,不搞各种文体的单轨独行,而是让各种文体立体交叉,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是立意的多元性。尽力选择那些立意指向多元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创新意识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是观点的前卫性。就是作文的观点直接涉及当前社会上一些最敏感、最热门的话题。例如面对《小草精神赞》,允许并鼓励学生“摒弃小草精神”的前卫观点。小草满足“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无人知道”,表现的是安分守己,知足常乐的传统意识,这显然与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强劲旋律格格不入。面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允许学生发表“不破规矩,不成方圆”的观点;推崇“愚公移山精神”,允许学生发表“移山不如搬家”的观点;针对“人多力量大”,允许学生发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观点。

(四)倡导多元化评价

影响现行教材人文价值发挥的因素很多,教学评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人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形态必须是多元的开放的,必须是以学生自我评价为突出特征的。

1.评价内容要全面广泛,如把听说列入考核范围。课堂发言水平高,有创见,在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中适当加分。

2.评价方式要灵活开放。在试卷中适当增加些无标准答案的试题,鼓励学生发挥,这种开放性的评价对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无疑起到重要作用。

3.评价过程要有学生的自我参与。要真正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学生自我参与的评价机制。

语文课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殿堂,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将继续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和评价四方面努力探究,满含激情地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感悟人生,唤醒自我,奋发向上,凸显自我,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篇7

1.每人20元, 56人需要的票价是:20×56=1120 (元) 。

2.由于满60人可购团体票, 56人购60人的团体票, 56人共需要的票价是:16×60=960 (元) 。

3.邀请其他游客, 凑成60人的团体, 56人需要的票价是:16×60-4×16=896 (元) 。

4.按优惠价购买60张门票后, 将多余的四张票按规定的票价倒卖给其他游客, 不仅可以少花钱, 而且可以赚一笔。需要票价的计算方法是:16×60-20×4=880 (元) 。

当时, 我认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数学题, 其在于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所以我对学生以上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都给予肯定。可是, 当我课后跟同行交流此题的教学时, 一老师就提出异议, 他对第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忽略了对小学生人文主义的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不自觉中渗透了小学生投机取巧的意识, 当然我们国家也明令禁止倒卖车票、门票等从中牟利。听到同行的这番话, 我如梦初醒。是啊,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事实上,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解决问题的方法, 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因此, 对这道题的教学, 我认为可以做这样的处理: (1) 指出第四种方案的不妥之处, 让学生明确不能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 同时教育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余三种方案, 使学生通过比较, 认识到第三种方案是经济实惠而且利人利己的。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 篇8

一、人本思想的树立

教育兴盛,贵在坚守育人之道。英美文学课作为一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而且携带有极其丰厚的世界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这就为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优质资源。以人为本,其主旨就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夫》到20世纪,英美文学作品无不充满这样的精神。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产物,关乎人的情感,文学大师们“探测了人性必须提供的几乎每个问题的深度,并以令人吃惊的深度和洞察力解读了人类的思想和态度”。英美文学中所体现的人人享受、独立自由、冒险进取、勇于探索的意识能够强化大学生民主、平等、人权、竞争的观念。在《贝奥武夫》中,勇士贝奥武夫毫无畏惧地与怪兽格伦德尔激烈搏斗,使其断臂而亡;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勇敢的贝奥武夫追踪杀死;后来他又挺身杀死了来犯的火龙。他最后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首史诗再次证实了一个人类普遍的传统思想,那就是人类可以在虚构力量的帮助下得到掌控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气魄能感染每一位读者,对当代大学生树立个人自信,发挥个人才华大有启示意义。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故事,更是一首人的颂歌。鲁滨孙吃苦耐劳已深入人心,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劳动者。经过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他在荒岛上创造了一个伊甸园。这种充分发挥个人力量改善生存环境,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的伟绩带给大学生们以精神上的鼓舞。而美国作家海明威主张的悲剧式的抗争,更是体现了人的尊严,如《老人与海》中张扬的“硬汉子”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让大学生在英美文学课上,不仅感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和高尚人格的感染,而且感知到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生的精神空间,进而树立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的树立应置于高校教育改革的首位。我们要清醒认识英美文学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无论中世纪骑士文学对“骑士精神”的推崇,莎士比亚戏剧对金钱罪恶的批判,还是对18世纪启蒙文学功绩的赏析,对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成就的评判,大学生只有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的细读,才能体悟蕴涵其中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才会借助经典作家的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自己的创造素质,进而将自己塑造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国人”。从某种程度上看,英美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历史。

二、道德素养的加强

“作为调和一切人类活动的思想支柱和判断维度,道德和文化错综而复杂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高度关注的对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他们正确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今贫富差距、就业压力、行业落差等社会问题,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对他们个人的精神成长和国家未来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之所以主张大学英美文学课程要用“以人为本”的视角进行审视,就是因为英美文学课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足的问题。如果说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那么,英美文学课程也不愧为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生动教材。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卡尔顿死前的那段内心独白读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卡尔顿意识到自我牺牲行为的伟大意义,因而从容安详地走向死亡,在爱情与友情之间找到了永恒。道德与人性构成了这部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爱的极致中,人是能够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因此,卡尔顿的行为是符合人性的,是人性最完美的表现。卡尔顿虽然死了,但其精神永存,被作者奉为献身精神的典范。卡尔顿的故事告诉大学生:纯粹的悲观厌世、消极无为是无价值的,只有把自己与崇高的事业联系起来,生命才会有价值。大学里的道德教育如果只有空洞的理论,将缺乏说服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会让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仅仅给大学生讲大道理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从文中获益。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有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他一开始对逃犯吉姆居高临下,常常捉弄他。但后来吉姆的言行举止教育了他。哈克的故事给大学生诠释了人人平等和种族平等的思想,从而使他们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外国文学名著在揭示生活本质的同时,也浸透着作家的爱憎感情与道德理想,改造、吸收其合理成分,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阅读西方经典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加强大学生道德素养,能让大学生历尽困苦,不断成长,成为意志坚强、心灵高尚的人。人文主义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要引导大学生进入作家通过其作品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使其窥见作家创作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英美文学发展的脉搏,在解读文学史的同时,解读人的心灵史,感受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道德魅力。这样,大学生能获得一种看待人生的更为丰富的态度,才能够认识到自己体验的有限性和所持道德立场的相对性。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依靠的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在道德上的内在成长,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英美文学可以发挥其更为重要的作用,产生其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学因其在我国高校人文学科中超越本学科的特殊影响和特殊地位而成为显学。审美批评作为对意识形态批评的一种纠正,以其审美的非功利性和审美的情感作用,使文学恢复了本体地位和对人本身的关注,还文学以本来面目。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就是珍贵的艺术品,是美的产物、审美的对象。但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研究和教学,忽视了对文学的美学意蕴的阐释。文学作品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被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所掩盖,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整体价值,从而削弱了文本所渗透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他们的熏陶。

审美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各有要求和特点,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首先,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来感受美。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得到审美体验,发掘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格美、情感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大学生可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到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这样不但获得了英美文学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人文素质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譬如,让大学生在悲剧的赏析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悲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震撼,感受生命力的存在。“激情固然有时使人痛苦,但没有激情的生活却更使人痛苦”。悲剧的理性意蕴及其领悟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唤起人自觉的人生意识,认识到人生路上存在各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正确地对待困难,培养不懈奋斗的勇气。所以,大学生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在体验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同时,就能够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逐渐结合起来,进而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透。其次,可以在作业中进行审美创造。课外小论文和读书笔记是在大学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对其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可以规定大学生一学期必须精读十本以上的英美名著,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详细记笔记。同时,经过作业批改、评讲、传阅,大学生就能把英美文学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把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便会提高他们的认知、学习、鉴赏等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可以在课堂讨论中训练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在大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向他们放映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前,教师要把各种观点介绍给他们,以便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讨论中教师应适时穿插其中,抛砖引玉,寻找相异观点,以形成争论,并及时掌控好讨论的导向。讨论后,教师要尽量全面、正确地作出总评,对于悬而未解的问题,可引导他们再次深入研究。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学会生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最终实现人的精神与审美观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极易迷失自我,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思想造成了他们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精神上的迷茫、道德上的滑坡都在呼唤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回归。人文主义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开展,完善和纠正了过去过于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无视人的主体位置及轻视人的发展的、不科学的教学理念。从闪烁着人文之光的圣经文学,到现代文学巨人辈出的文艺复兴时期,再到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西方文学人文精神的式微,直到当代西方文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英美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展示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冲突的历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的智力水平,培养公众思想意识,纯洁国民趣味……为时代思想观念开阔视野和增强严肃性”,而强调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就是对大学教育本源的回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在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潮流中,中国大学需要的不是迎合各种利益的改革,而是大学本质的回归,大学精神的回归。我们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传统,吸收其合理内核,以丰富大学生的人学理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美]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何曙荣,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3-25.

[2][美]罗伯特.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7-49.

[3]胡书义.外国文学精品的思想道德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 1999, (3) :130.

[4][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21.

人文主义教育 篇9

关键词:永恒主义,教育目的,自由教育,课程

刚刚过去的20世纪, 是人类社会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形成了崭新的世界格局。在这一百年中, 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产生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经历了科技革命的巨大冲击, 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形成了崭新的世界格局。在这样一段风起云涌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中, 作为社会进步和变革重要方面的教育, 在人类努力把握自身命运的过程中, 也形成了一个发展的新纪元。整个20世纪, 各种教育流派此起彼伏, 永恒主义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一、永恒主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永恒主义教育是以批判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 人们对占据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进步主义教育产生怀疑。认为进步主义教育所倡导的经验中心、活动课程, 缺乏系统的、有逻辑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教育体系松散, 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永恒主义者对进步主义教育提出了直接的批评, 攻击进步主义是“无政府的个人主义”、“腐败的个人主义”“对民主主义最恶毒的歪曲”。

永恒主义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 包括教育性质与目的观, 课程观, 教学观等。虽然已经时隔半个多世纪, 然而在今天, 当我们以现代教育的视野去重新审视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时候, 依然会有很多新的体验。

二、教育目的观

(一) 具有鲜明古典特色的教育目的观

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与其哲学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永恒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古希腊时代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 同时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价值观, 认为价值是永恒的和客观的。在人性论方面, 认为人性是永恒的, 不变的。所以, 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 把人塑造成为人, 培养人的智慧, 发扬人性。

(二) 从现代教育目的取向看永恒主义教育目的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第一卷中对教育本质的注释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 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对人的培养, 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这一特点贯穿于古今中外以致未来一切教育之中。”根据这一观点, 当代仍是以培养人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 其教育目的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有很大的相似性。关注人, 看重人的培养, 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同是发展人, 两者的侧重却有所不同。永恒主义的视野集中在发展人性上, 看重的是人的理性、道德、精神的完善, 认为教育在于使人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道德感。而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它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丰富的, 不仅仅是人本质性层面上的发展, 也包括人生存, 延续社会生活的种种技能。所以, 从这个角度上看, 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似乎显得单薄了些, 其永恒不变的人性论和教育性质恒定论也显得不够客观、科学, 带有浓厚的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倾向。但就其观点本身来看, 还是具有相当意义和价值, 这一点是不可否定的。

三、颇具远见卓识的自由教育

(一) 社会文明需要自由教育

永恒主义者认为, 在西方社会, 自由教育是必须的, 也是必要的。其自由教育以理论思维为定向, 凭借理论的力量, 自由教育可以产生适用于各种环境的知识。这种自由教育观的直接产物就是其“通才教育”的思想, 认为教育不应为了满足直接需要, 适应环境而进行, 不应以职业培训为定向。不应过分关注培养专业人才, 学科内容不宜划分过细。

(二) 与当代自由教育思想的不谋而合

当代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即为了自由、以自由内容为媒介、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是一种将自由精神全方位地贯穿到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之中的教育形态。从这一点来看, 永恒主义倡导的自由教育思想的精髓与之是相一致的, 但缺乏系统的、有组织、有逻辑体系支撑, 在内容上还有待充实和饱满。现阶段, 我们所推行的普通教育就是自由教育的重要形式, 它摒除了以往时期所形成的阶级性、精英性、非职业性等特征, 每一位适龄儿童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因而带有强烈时代特色的自由教育精神。

四、独具特色的永恒课程观

由永恒学科组成的课程内容应该是最能体现“永恒”二字的观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永恒主义者对其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 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而永恒学科首先就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因此, 他们提出“名著课程”。永恒主义者认为经典著作是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书籍, 是那个时期优秀文化的结晶, 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不读这些名著就不可能理解当代的世界。

五、社会化、终身化教育

教育社会化, 终身化教育的提出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观点。最早提出“学习化社会”的人是赫钦斯, 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 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以及个体的自我教育活动都是以终身教育为指向的,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沟通各种教育资源、各种教育形式和各种教育层次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 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体现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之中。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以进步主义教育批判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它的产生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虽然, 在今天看来其很多观点显得不尽合理、科学, 但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 它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即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 永恒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依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2]王剑.自由教育及其当代形态[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9.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初探 篇10

语文活动课中因材施教的余地很大。它可以让广大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活动, 有特长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找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标志, 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找到自己在班上的位置, 让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

通过语文活动课, 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也全面地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诗歌朗诵、办报办刊、演课本剧、采访、调查等均可。在《画蛇添足》《秃鹰之死》《威尼斯商人》等文章教学时, 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全面的语文能力。

二、挖掘教材的精神美进行人文教育

当“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 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样的语言回荡在耳边时, 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简·爱, 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她的人格美强烈地震撼着我们, 如此可见作者运用语言的美。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汉语言, 受到文学的熏陶, 以养成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资源来培养学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客观的教材, 让学生感受伟人的人格美。如《一面》中鲁迅在危难之际仍关心进步青年阿累;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痴迷、顽强的意志、不慕虚荣、甘于宁静、淡泊名利的品格;梵高为艺术倾注的狂热激情、忘我追求等等一系列事迹。在上《一面》的时候, 让大家讨论, 在困境中的时候, 总希望别人安慰我们、帮助我们, 那你帮助过在困境中的人吗?你在困难中是否也不忘帮助别人?经过讨论后, 很多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总希望别人帮助, 但往往忘记帮助别人。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独立思考, 就会把获得的语文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三、利用教材的语言美进行人文教育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应树立语文观, 让学生深入体会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体会文章意境的优美雄浑, 通过朗读体会和谐的音韵、优美的节奏、丰富的情感等, 感受语言的各式各样的美。如教《天上的街市》时就必须认真地朗读, 读出停顿、节奏, 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感情, 感受节奏的优美, 感悟意境的丰富。如果用欣喜之情来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我们的心会与作者更加贴近, 朗读不再是机械地读, 而是内心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它能让学生融进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感悟到天街的自由自在、街市的优美、街市物品的丰富。我们会发现, 用心朗读, 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通过学习、朗读文质兼美的文章, 能让学生们热爱美、自觉地追求美, 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形成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 将美渗透进精神世界, 可以促进我们的学生发展为健全的人。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社会, 犀利的文笔把强烈的社会意识融入到文章中, 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 就会感受到活泼的生命在跳动。《斑羚飞渡》中为了换取种群的生存, 为了换取下一代的生命, 老斑羚坦然面对死亡, 毫无畏惧地走向死亡。当斑羚群在生死面前最宝贵的东西———牺牲精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 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 令人肃然起敬:斑羚死得重于泰山, 死得其所!鲁迅为了民族命运弃医从文, 邓稼先为了国防科学隐姓埋名、深入不毛……他们这种热爱祖国、关心人民大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不正是我们师生学习的楷模吗?通过学习这些课文,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 虽然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应懂得保护生命、珍爱生命, 但不应毫无原则地吝惜生命。人要有意义地活着, 只有和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 只有不懈追求、锐意进取、时刻燃烧着的人生, 才能获得不朽的生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文主义教育】相关文章:

大学语文人文主义教育论文04-27

人文主义取向05-04

欧洲人文主义05-06

历史人文主义05-24

儒家人文主义05-26

现代人文主义07-17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05-14

人文主义论文提纲11-15

人文主义基本思想05-16

人文主义的局限06-03

上一篇:农业合作经济下一篇:强化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