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

2024-07-18

中国传统养生(精选十篇)

中国传统养生 篇1

一、起居有节,饮食有度

子曰:“食不语,寝不言。”(孔子说:“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谈话。”)子还曰:“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肉虽然多,但不能吃得超过主食。唯有酒不限制数量,但也不能喝到乱性)

乾隆25岁登基,数十年坚持一套有序的生活习惯,由于起居规律,勤于政事,乾隆的饮食也十分规律,他每日只进正餐两次,和早点、晚晌各一次。乾隆通常卯时(即早晨5—7点)即起,这在夏天已经天亮,但是在冬天尚未天明,洗漱之后即进早点,大部分情况下他喜欢以“冰糖炖燕窝”开始一天的饮食。正餐分别是早膳和晚膳,而早膳时间就在卯正之后(即早晨6—7点),主食品种约为十个,多数为面食,如饽饽、馒头、糕、面条、馄饨、卷子等,其他也有粥、烫膳、咸小菜、热锅等类。晚膳时间在午未(即中午12—14时),食物比早膳要丰盛,菜肴的品种大约也是十余个,但制作方法却多了,炖、煮、爆、炒、烧、烤齐上阵,还有主食和点心。而晚晌常安排在酉时(下午6点左右),食物种类较之正餐少,约有五种。正常情况下,乾隆都是独自一人安静地进餐,这十分符合“食勿言”的养生原则。

早膳与晚膳如果加上太后、皇后隔三差五送的菜肴,那就更加丰富,乾隆外出游玩的时候,还会有各地总督、盐政和织造等官员纷纷进献的本地佳肴。如乾隆三十年二月十七日,该日寅正三刻皇上起床,洗漱完毕后,即“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辰初上的早膳有“鸭子火熏氽豆腐热锅一品、燕窝火熏肥鸡丝一品、羊乌叉烧羊肝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当时兼任两淮盐政的乾隆小舅子高恒,献上了“酥鸡一品、燕窝氽豆腐一品、水晶肘子一品、糟鸭子一品、鸡蛋糕一品、卷澄沙包子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鸭子把鸡苏片烫膳一品”。此外还有三桌整桌的“额食”:“饽饽九品一桌,内管领炉食四品,盘肉四品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这些食物品种营养全面,荤素搭配得当,虽然内容丰富,色香诱人,但他从不过饱,仅取其中一小部分,剩下的按惯例赏赐后妃、群臣。

平时用餐如此,大宴时也绝不暴饮暴食。乾隆在位年间举办过千叟宴、大蒙古包宴、茶宴以及新正筵宴等大型宫廷宴席,每次宴会都是在中午举行,至晚不会超过下午五时,天黑之前一定结束。而且他从不饮酒,在酒诗纵横的古代,乾隆皇帝的四万多首诗中,愣是没有一首写酒。这样的起居、饮食习惯,在乾隆的生活中正如《新闻联播》一般雷打不动地执行了数十年。

乾隆食用的具体膳品,基本上是根据他自身的喜好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的。他中年以后喜食各种素食,蔬菜、笋以及各种蛋、蘑菇均为他餐饮中常见食物,这些素食来自全国各地,仅食用菌一项,就有来自东北的松蘑、四川的银耳和丁香菌、湖南的干木耳、广东的南华菇等,因此食物的制作风格也四方兼备,如燕笋糟肉、春笋酒炖鸭子、炒苏蛋、蘑菇爆炒鸡、口蘑冬笋锅烧鸭等。素食能够减缓衰老、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净化血液、清心寡欲等。在各种素食中,乾隆尤喜食用豆类及豆制品。在乾隆四十四年驾行热河时的菜单中,几乎每一餐都必上豆制品,有时正餐中没有,乾隆会传旨增加,而且用以制作豆制品的原材料——豆的品种很多,有黄豆、绿豆、豌豆、白豆、添青豆、菜豆等等。豆类食品的蛋白质质量好、含量高,其中所含的氨基酸跟肉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例十分近似,却又比后者更容易吸收,并且不含胆固醇,因此成为中老年人养生佳品。应当说乾隆的长寿与他的这一爱好是形成因果关系的。

乾隆不仅重视适时、适度进食,还十分注意食补和药补,以养生与抗衰老。

食补中著名的有“八珍糕”。“八珍糕”原为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载的陈家祖传秘方,用于小儿消化疾病,在乾隆四十年之际,宫廷太医院调整了药方,使之成为健脾益胃的温补长寿食品,尤受乾隆喜爱,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常食不止,从无间断,弥补了因年老而导致的气血虚衰之症。

乾隆经常服用的方药至少有六种以上,其中最喜欢的是松龄太平春酒和龟龄集。松龄太平春酒,顾名思义,本是将酒瓮埋于深山中之苍松根下,延引松液入瓮中与酒相融制出之酒,后经乾隆认可,作了适合自己的调整,变为在熟地、枸杞、当归、桂圆肉、红花等十五味中药中,倾入二十斤玉泉酒、四十斤干烧酒熬制而成,成为了活血养血、安神健脾的一种行气之酒。而龟龄集的制作更是迎合了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其中使用了海(海龙、海马等)、陆(鹿茸、人参、穿山甲等)、空(雀脑、蜻蜓等)东南西北各地珍稀药材,经日晒夜露等81道工序,精心炮制而成,其中虽没有龟的任何成分,却能够增进新陈代谢,调整阴阳平衡,促成壮阳培本,可达延年益寿如龟般的效果,故名之。

他喜食燕窝,多数日子睁眼后即空腹服用一盏冰糖炖燕窝,他的食谱中燕窝更是常见原材料。乾隆三十年第四次下江南的时候,曾于二月十五至二十日驻跸扬州,十六日的晚膳上有燕窝春笋烩五香鸡一品、燕窝爆炒鸡一品,加上高恒所送燕窝肥鸡一品、燕窝火熏煨豆腐一品,在除主食外的十一中菜品中,就有四个菜含燕窝。他所创立的满汉全席中,燕窝居于四大美味之首,常食燕窝,对人的补虚养胃、补肺养阴、强化思维等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二、重视环境,颐养性情

《释名》中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住房是需要选择的,选择一块好地来建造它。)孟子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地位和环境能够改变人的气质,奉养能够改变人的体质。)

乾隆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视,他不仅对居住地的选择十分讲究,还亲自过问建造了不少园林。在乾隆三十年他第四次下江南的时候,于二月十五日抵达扬州,逗留了五天,这五天共十一次正餐的地点就颇有讲究,其中只有四次是在他的行宫天宁寺西花园进餐,作为行宫花园,环境自然十分美丽,但乾隆还是分别跑到了漪虹园、九峰园和锦春园等地进了三天的早膳,到高旻寺和金山寺进了两次晚膳,这些地方的环境都十分幽雅,且风景优美。

乾隆对建筑和园林有着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他曾考证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宫殿坛宇,还搜集了不少江南的著名景观,融入所建园林之中。如圆明园中有景取法于苏州的狮子林,昆明湖堤岛的设计,效仿于杭州西湖,清漪园仿无锡寄畅园建成谐趣园等。同时,在模仿的基础上,又突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圆明园的壮观宏伟,避暑山庄的疏淡典雅,清漪园的浓重富贵等。皇家园林大规模地学习江南园林的建造手法,使艺术水平大为提高,这其中饱含着乾隆不可小觑的功绩。

三、雅兴广博,修德养心

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养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出“大德之人,必得其寿”(有道德的人必定长寿)的观点,孟子主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老子也认为“动而愈出”(动得越快,精气越生发),“专气致柔”(凝聚精气让自己身体柔顺),他们所说均为一理:修身养性即能长寿。

康熙在世时就对皇家子弟定下了“习骑射,勿持贵纵姿”的祖制家法,他对弘历(即乾隆)特别宠爱,在弘历十岁时将他接入宫中养育,康熙亲自为之精挑良师,弘历的骑射进步很快,他第一次学习射箭就连中五箭,第一次用火枪,就将百步之外捆绑住的羊一枪毙命,由于刻苦训练,对弓箭刀拳,他无不精通。即位后,他每年都举行“演兵式”,亲自上场表演骑射,常常能十中七八;并且每年秋季,他还会率王公大臣去距京城三百多公里外的木兰围场狩猎,至今这里还留下了乾隆打虎洞的遗址,讲述着当年乾隆帝的英勇。

他擅长品茗。对泡茶之水的见解,继承自嗜茶的宋徽宗,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提出,泡茶水质量的衡量标准为“清轻甘洁”,乾隆最重其“轻”,每次出行,必随身携带银斗,以称量不同地区一斗水的轻重,而这种行为又模仿自明朝泰西熊的“以一器更酌而秤之,轻者为上”的“试水法”。乾隆还发明了一种充满智慧的“洗水”之法,通过称量,认为北京西山玉泉水最轻最佳,因此每每外出都带上它,但出行时间一长,泉水难免会变色或变味,水质就会下降,他于是想到了用当地泉水来洗玉泉水的方法:以一大容器盛部分玉泉水,做记号记住水的容量,然后以当地泉水冲入,经搅动后静置,当水静止以后,沉在下面就是污浊的,而浮在上面的即为干净的玉泉水,倒出即可。

乾隆一生六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巡游,足迹踏遍大部分国土,他东到山东,六下江南,西到五台,北常祭祖、狩猎,这种频繁的出行,无疑强健了他的体魄,修养了他的心性。他喜书善诗,在《御制诗》中收藏着他四万三千多首诗歌,按他89岁的年龄计算,平均每天作诗1.34首,为自古以来有确凿证据证明的写诗最多的人。以上这些雅兴,成为帮助乾隆宣泄情绪、延缓衰老、修德养性的正能量。

摘要:乾隆皇帝起居有节、饮食有度, 重视环境、颐养性情, 雅兴广博、修德养心, 在成功求得个人长寿的同时, 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 即使不能称之为集大成者, 那也能够算得上是一个总结践行者了。

关键词:乾隆,养生实践,传统文化,发展贡献

参考文献

[1]姚伟钧, 刘朴兵.清宫饮食养生秘籍[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7.

[2]邱庞同.乾隆下江南御膳单简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4 (4) .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概要 篇2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而衍生发展成的,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学习与研究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文化是指产生于历史、积淀于人们的普通心理中,并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潜质文化。中国文化是多元复合体的综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万物与吾一体”的整体和谐,它具有重自然技艺的倾向和整体直观的直觉思维,缺乏严密的分析思维传统和形象逻辑系统。正是构建在这种中**体文化之上,中国传统养生学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养生思想体系。

一、气一元论思想

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气”是一个特定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在宇宙自然和一切生命体之间,充斥着一种至精至微、无所不在、运动变化的物质实体——“气”。这种“气”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及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切现象都是“气”变化的结果。“气”既决定和支配着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命的存在,又将人的生命存在同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的存在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同一内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彼此之间互相储存而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系统。

从这种原始唯物的观点出发,古人认为,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也在于‘‘气’’的变化。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就是说,人的生、长、老、死都是气的变化的结果,人体内的“气”变化过程决定了人的生命运动。

人是地球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其内部的“气”变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参与人体生命运动的“气”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医学里就有先天气、后天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真气等名称,它们都是参与和决定人的生命整体中不同层次上的“气”变化过程的基本物质。养生学所讲的“气”,指的就是这些与人体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无形的基本物质。

这种元气一元论深刻地影响和决定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构成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质,因此,养生的中心就是如何养护人体内部的元气。

以道家为主体的古代养生家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源,人的形体精神都由这一根本要素所决定和支配。元气损耗,则生命枯萎;元气充盈,则生命旺健。因此,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与方法,养生总是以养气、补气为宗旨。《内经》也认为先天元气于父母,是父母之精所化。它根于肾脏,藏于丹田,经由三焦而达全身,推动着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本源,决定着人的强弱寿天。“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

第二,中国传统哲学和养生学认为,决定人体寿天强弱的不仅是先天精气或后天水谷营卫之气的盛衰多寡,而且还有元气在人体内存在的状态。元气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变化的,其变化形式有动、静、聚、散、升、降、开、阖等。元气既为生命之根本,它的运动规律也就是人的生命规律,而这些运动规律又是由元气的阴阳变化决定的。元气的运行如动、散、升、开为阳,静、聚、降、阖则为阴。中国传统养生就是依据和把握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认识与积累下来的阴阳规律,也就是用元气活动的规律来养生、健身。

在传统养生学中,各家各派都是依据元气学说来设计和发展自己的养生术。在养生实践中,导引、行气、服食、房中等各种手段与方法无不依据元气运行的规律来进行锻炼,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由于气贵充盈流动,所以传统养生术的调摄行气大致有以下几点: 顺时以益气。先秦以来,天地阴阳之气随四时五行变化,自然大宇宙影响人体小宇宙的观点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共识,人们在考虑如何使元气充盈流动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因此,要达到益气的效果必须顺应四季变化,即顺时以益气。

谨食以助气。先天元气靠后天摄入的水谷营卫之气来补充,因此,饮食对于元气补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则生气,不调则损气。

导引以行气。气贵充盈流动,滞郁就会引起疾病,所以,呼吸吐纳和导引以促进元气流动与新陈代谢,就一直受到养生家的重视,推崇备至。人们认为,通过导引吐纳可以调理气息,畅通气机,促进阴阳平衡流动,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防病治病,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二、天人合一与整体把握思想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人类在一定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的认识或看法。中国古人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具有相适应的关系,共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因此,体现在传统养生学中的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就被称为“天人合一”整体观。

以“天人合一”为特色的人天观对传统养生文化影响极深,中国古代养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按照自然法则和规律来养护生命、炼养形神。这种影响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

一是认为人体内部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有共同变化规律,因而人的养生活动应该注重“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就是要求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气候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养生方式,即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道家有很多气功方法都很讲究时间性,或按一月的晦朔弦望练功,或按一日的生气(子时至巳时)、死气(午时至亥时)的差别来练功;而服食养生和房中养生更讲究季节性。

二是认为人的身体器官结构与宇宙结构相应,并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同一个结构体系中。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两者是息息相连的统一整体,人体构造与宇宙结构相应共同组成天人结构的体系。古代养生家根据天人大小宇宙的理论,从宏观的外在宇宙规律来指导人体养生实践,并在具体的养生活动中,以人体内在变化来体验融人天地自然中的个体心理境界,从而达到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同构的观念使中国养生文化同古代哲学的自然天道观紧密相联,它对传统养生术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

中国古代贵人重生思想的含义是天地万物中人为贵,而人则以生为贵。这里的“生”是指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早在先秦期的道家,曾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庄子不仅提出了“尊生”的主张,而且还宣扬“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生,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天下莫贵于生”(《淮南子·泛论训》)的观点。这种贵生观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养生文化的发展。

贵生观是中国古代长寿养生思想中最基本的认识范畴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观念很早就已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中国文化意识的一个内在成分。这种为道家所力倡的贵生观与儒家学说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在价值结构,贵生观给中国养生文化的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和气候,它使中国文化趋向于在理性规范下追求养生健身的价值。

《尚书·洪范》将“寿”视为人生幸福之首,《诗经》“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这些都表现出寿天问题在那个时代人类意识中的地位和分量。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性思考,包括影响寿夭的自然因素以及人类行为的作用,等等。

《内经》曾从人体自然生长规律出发探讨人的盛衰寿天机制,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分别探讨了男女的生长衰老规律。《内经》不仅为中国养生文化奠定了一个基于客观认识基础之上而又充满积极精神的寿天观,而且还体现出先秦文化那种特有的理性思索和探求精神。中国古代的寿天观注意到了自然界各种客观因素对寿天的影响。

关于人的行为对寿天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人的后天行为这一认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最有价值的观点之一,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认识之一。这种建立在贵人重生基础之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划时代的养生观念之中,它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养生学积极主动的思想。这个养生观念最早见于汉末魏晋间的道教典籍《龟甲文》《抱朴子》《仙经》《西升经》等,后来为养生家们广泛传播和引用,是中国传养生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这种积极的人天观强烈反对汉代以来儒家天人感应和谶纬学说以及佛教传人后带来的浓厚宿命论思想与悲观人生态度,主张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虽然这种观点带有一定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在中国养生思想发展中却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奠定了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哲学根据和认识基础。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表达过这种人天观和养生思想:“后天之弱者当之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但使表里无亏,则邪疾何由而犯,而两天之权,不在我乎?”毫无疑问,这种认识是十分科学和可贵的,它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养生态度和人生观的精彩注脚。而儒家的董仲舒也得出了“寿有短长,养有得失”的看法,认为人的行为可以改变人的寿数。

因此,重视生命、积极进取、反宿命论等态度和观点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

中国传统的身心炼养长寿术实质上是一种内向型文化,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思维趋向的特点。这种养生模式主要建立在高度自我的、自足的、自律的基础和原则之上,意在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操作技术和手段来实现个体自我的内在生命和潜能的开发及完善。反观自心与思维趋向,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注重向内反照自心,于沉思之中体察真谛,于静默之中了悟人生,以体验内心世界的精微与广大,来感知外在世界的本质,推求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尽心知性以知天”“万物皆备于我”等,都是在反观内心的体验中获得仁心与天道相融相通、至善至大的经验和精神的享受,其独特的体验开掘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精神在世界中的地位,并在一整套修行术的实践中体验到精神的乐趣和物质的丑恶。由此推崇隐逸的生活方式,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这种生命意境。

中国传统养生术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其实质也反映出内倾性的思维趋向特点。对比中国传统导引术与现代西方体操,前者是内向的、自我的,内向的个人身心体验与实践之中,体验一种神奇的、超意识的快感,心理上要至虚至静,凝神于中,反观于心,着眼于发展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提高内在生命力。它使人在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是自然和社会的一个有机细胞,潜心于理解和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个体关系。

这种内向文化特征首先在称谓和术语上即有普遍的显现,在中国传统的武术、导引、气功、禅法等领域中,如内功、内劲、内气、内息、内观、内视、内炼、内养、内修、内药、内丹、内动、内家拳等等,俯拾皆是。另外,还有许多与“内”字相关相通的词语,如反观、存思、存神、守内、守

一、还精、归根、止观、禅观、返本还元、意注丹田等等。

这种反观自心、注重内在体验、强调发展人的内脏器官的功能,即由“内壮”而达“外壮”的独特养生方式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独特思维特点。

五、动静适宜与形神统一思想(一)动静适宜的观点

在中国哲学和养生思想史上,动与静是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是物质的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还说:“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说明动与静是不可分割的,生命体存在着“动与静”的变化,如阴气主静,是人体的营养根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动力。形属阴之静,代表物质结构;气属阳之动,反映生理功能,人的生理变化等皆可用动静来概括。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是动静兼修的体现。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要求以“致虚、守静”的功夫,达到心境的空明宁静状态。“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欲延生者,心神适恬静而无躁扰”,就是说,人能养神,神守则身强。反之,神不藏而躁动不安,则伤神而致病。当然,心神宜静的“静”不是绝对静止,而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形体宜动,华佗作五禽戏是“动”,可以用于治病疗疾的具体实践中,五禽戏“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在传统养生中被用于运动形体以养生长寿的方法主要有小劳、导引、按摩和舞蹈几类。“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由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通,使气血畅达,增强生命力,所以古代养生家主张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如导引、习武等来达到“一身动则一身强”的目的。总之,心神极欲静,形体极欲动,只有动静有常,才能心身健康。

在中国养生史上有主静和主动的不同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等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养生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实质上,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无论是主动还是主静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适宜,才能有利于健康。

气功锻炼中的动静有内外之分。内静为精神内守,外静为形体安静;内动为气息运动,外动为肢体运动。练静功时,要静中有动、外静内动;练动功时,要动中有静、外动内静。静功锻炼之后,可配合形体活动,如八段锦、五禽戏等以期求得动静适宜。(二)形神统一思想

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养生学的重要命题。早期的养生学,唐代以前多为形神问题,主张“形神共养”。唐宋以后多称为性命问题,主张“性命双修”的炼养观。所谓“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重形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康健、精神健旺,身体和精神都能均衡发展。“形神共养”是在“形神统一”观的指导下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人体客观性和价值意义的肯定之上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关论述形神的问题,很多是从养生角度去论述的,先秦时期庄子在养生问题上主张“养神而养性”,提出了“形为神舍”“神守形”“物将自壮”“形乃长生”等神形观。较之庄子,荀子更明确地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主张在“礼”的指导下的“治气养心之术”。《黄帝内经》从养生医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唯物主义形神观——“人始生,先成精”,即形体的本源是精的化生,各种生命组织器官构成的形体,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神依赖于形,形又以神为生命的标志。

中国传统养生术静坐养生法 篇3

静坐的最早记载可在《庄子·大宗师》中找到,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孔子说:我进步了,孔子便问:有什么进步呢?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孔子就说:不错,但不够,过了几天,颜回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已经忘记礼乐了,孔子笑道;不错,但还不够,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拜见孔子说:我已经坐忘了,孔子连忙上前问,什么叫坐忘?颜回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便说:让我也跟你学吧,孔子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到底孔子后来学没学,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孔子长年过着颠沛流离,抑郁不得志的生活,而仍能享古稀之寿,想必也可能从中有所获益吧,

这里颜回所练的“坐忘”,便是一种静坐修练功夫,只是他不断提高,已经练到相当高深的层次了,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认为: “静坐这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颜回……”

不管怎么说,我国古人毕竟是酷爱静坐的,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精于此道,晚年更是练此不辍,他在不少诗篇中都记载了练功时的感受和体会,如“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冬夜》);“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静坐诗》); “晚下小池前,淡然临水坐”(《约心》);“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松声》),等等。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也与静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心悟体演,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静坐方法,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一文中记载: “每日以子时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皆可),披衣坐(只床上拥被坐亦得),面东或南,盘足坐,扣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拇指掐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两手拄腰腹问),闭息(闭息敢是道家要妙,先须闭口并鼻,不令气出也。)……”逸套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于静坐简便易行,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近年来,国外也掀起了静坐热潮。据西德《明星》画刊报道,西德有许多人在练一种叫“T M”的功夫,“T M”是TranszendenLaleMeditation的缩写,汉语的意思是“超越一切,静思默坐”或“修身静坐”。具体方法是:每天静坐两次,每次20分钟,姿态静谧,思想凝寂,处非睡、非梦、非想的极度安逸状态,即所谓“第四精神状态”。有的练功者说:“做T M时,我什么也不想,但觉得头颅分开,清新的空气源源输入,浑身感到轻松。”

日本的川烟爱义博士,根据佛教坐禅,发明了一种“三分钟超觉静思法”。据说此种方法能“使人心平气和,头脑清楚,从而使平时不能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还说自古以来,超觉静思具有重大作用,是杰出人才的精神支柱”。其具体方法分三步:第一静坐片刻,第二调整呼吸(两分钟),第三默念口决(一分钟)。

各国医学界都在探讨静坐的奥秘。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本森博士认为:“人们对外来压力可能产生两种心理反应,即抵抗或逃避。抵抗或逃避起周于愤怒或俱情。此时人的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胃都不适,若能学习静坐,使人于动中取静,心不外驰,就能控制自己对外在环境的反应。”

他们还对40名男性静坐者进行生理实验,发现静坐进行到5~10分钟时,人的氧耗量降低17%,同于深睡7小时以后的变化,血液中乳酸的浓度也会降低,显示紧张的解除。

还有人认为,静坐时胸挺腰直,颈松头正,就能使两条颈动脉拉直,使血液畅通无阻,这就保证了大脑的营养供应,有利于健脑益寿。

但到底如何静坐呢?这是一个比较难说清的问题,因为千百年来,我国静坐功法流派甚多,所说不尽一致。笔者总结了一下,觉得各流派练习的方法基本可分以下三点:

一、调身(即采用正确合适的静坐姿势):静坐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自然盘膝坐法、单盘膝坐法和双盘膝坐法。初学者可采用自然盘膝坐法。 (见图)练功时,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干扰。可在身下放一厚棉垫,以防疲劳。坐时要头正身直,松颈含胸,沉肩垂肘,口唇微合,舌抵上腭,双目微闭,露一丝光线,目光凝视鼻端。不可弯腰弓背,也不要过分僵硬地挺直身体,总以自己觉得舒适放松为要。

二、调息(即采用正确合适的呼吸方式);呼吸的方法一般分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初练时按平常自然呼吸法即可,2~3周后便可逐步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宜在吸气时放松腹肌,使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轻轻收缩腹肌,使腹部微微缩进。练习日久,自然可使腹肌强健,起伏加大。呼吸的具体要求是:轻松自然,细匀深长,莫忘莫助,绵绵若荐。切忌使用蛮力,也不可过分追求呼吸的深长。

三、调心(即意念的锻炼):调心要使自己达到放松入静,毫无杂念的境地。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比较困难的一步,但也是关键的一步。初练者常常不能入静,心猿意马,头脑中千头万绪如过电影一般。对此可用意守法,以一念代万念。一般意守的部位在下丹田(脐下小腹部),使思想全部集中到那里,可以想象那里有个小圆球。如果杂念来了,就可轻轻睁开双眼,清醒一下,使杂念断绝后再意守。意守时要注意:不可死守,不可昏睡,要使自己一直保持在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若明若昧、恬静虚空的境界。这样便可算入门了。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探究 篇4

健身气功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自身形体活动结合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挖掘整理基础上,组织创编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四套功法[2],后并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为正式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3]。健身气功的各功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使全身气血运行流畅,肢体自然舒适;同时又能消除各种杂念和紧张、忧郁的情绪,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从而成为一种既能增强五脏六腑和全身组织的生理功能,又能调节人体的心理平衡的注重生理和心理双重修炼的养生保健术。

健身气功是在古代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中孕育而成的,而古代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又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深受中医学、道教、佛教、儒学、美学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探求传统养生的思想,不仅可以提炼和总结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有助于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可以丰富和完善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

2 中国传统养生的思想理论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古代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和“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

2.1“重人贵生”的思想

重人贵生,这是道家、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生”指生命,它来源于自然,并与自然构成有机整体,是“精气之所集也”。老子强调“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吕氏春秋》指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等,都始终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在古人看来,人的生命起源于宇宙的大生命,为宇宙进化过程中最高级产物,在宇宙的总系统中,人处在进化的端点,所以,对待生命就要“贵生”,应察天地变化之机,辨万物生长之利,以促进生命的发展,使其尽天命,颐养天年。

正是中国传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给中国传统养生的文化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和气候,使传统养生始终以“重人贵生”为基点,并且孕育出各种养生功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中国独特的养生学。中国传统养生始终以人为核心,努力探究人体生命的本质,人体生命内在的有机联系,人体与外界宇宙的和谐关系,人体存在的奥秘,从而运用这些规律,强化自身意识对生命的控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2“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是人类在一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的认识或看法。人处在天地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要适应自然,并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因此要遵循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被传统养生学称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天人观认为,人是受天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变化;同时人体的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环境系统又是统一的。所以,古代养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并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来养护生命,从而构成养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所以,《内经》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4]。因此,各种养生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并要主动把握阴阳,利用自然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

传统养生从“天人合一”整体养生观出发,形成了天人大小宇宙的理论。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天地是一个大宇宙,大宇宙与小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与宇宙自然是同构的,人的身体构造与宇宙的构造相应,共同组成天人结构的体系,这就是中国传统养生所特有的天人观。古代养生家根据天人大小宇宙的理论,从观察宏观的外在的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索人体内在微观宇宙。在练功的实践中,以人身小天地来体察、探索世界之究竟,体验天人合一,个体溶入到自然的心理境界,以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达到浑然一体。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天人观不只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更注重自我生命,“我命在我不在天”,主张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发挥人大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径,这成为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

2.3“心身统一”的生命观

“心”与“身”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中国传统养生观认为,心和身都应该全面健康,《管子》曰:“心全于中,形全于外”[5],这是人体生命的最佳状态。所谓“形全”就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把整体联系起来,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心”指的是“神”或“神明”本身,所谓神明即主宰人的一切精神心理活动,实际是指人的大脑功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古人认为,神又可分为“元神”和“识神”,“心全”的内涵就是如何使“元神”和“识神”之间充分协调,发挥其最高效益,从而达到益聪增智的目的。“心全”也包括从心理上修养自身,使精神和心理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在人体生命的大系统中,心(神)、身(形)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形是神之宅,而神为形之主。形体是生命停留的房舍,神是生命是主宰。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心”与“身”,即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形的存灭,决定神的存灭,神只能依形而存,绝不能离形而生。另一方面,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形的盛衰存亡,所以,若欲健全形体必先养神,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对人体生命“心”与“身”统一的认识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人体生命的整体观认识,它成为“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主要客观依据。

2.4“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炼养观

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养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唐代以前,主张“形神共养”;而唐宋以后,提倡和坚持“性命双修”的炼养观。

所谓“形神共养”,即不仅注重形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康健,精神健旺,主张身体和精神都要均衡发展。“形神共养”的养生观是在形神统一观的指导下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人体的客观性和价值意义的肯定之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论述形神问题,多是从养生学角度而论的,先秦时庄子在养生上主张“养神而养形”,提出“形为神舍”,“神守形”,则“物将自壮”、“形乃长生”的神形观。较之庄子,荀子更明确地提出“形具而神生”,主张在“礼”指导下的“治气养心之术”。汉代《黄帝内经》从养生医学角度出发,建立了唯物主义形神观。“人始生,先成精”,形体的本源是精的化生,各种生命组织器官构成的形体,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神依赖于形,形又以神为生命的标志,“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6]“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只有“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才能协调平衡,才能共同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益寿延年。

“性命双修”的“性”,一般是指人的心性、神、意识,而“命”则是指人的生命、形体等,所谓“性命双修”是指,在养生的实践过程中,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同步炼养。宋金时是内丹家王重阳曾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从性命之学出发,古代养生家还提出“修身以立命”,“存心以养性”,并发展起了修性与修命的方法。在养生的修炼中,性功与命功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本一而用则二”。通过内功的修炼,一方面使自我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质量得到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使在自我的精神中感受到全新的内在的体验和发展,使人的生命日臻完善和完整,获得生命的内在自由和生机。因而“性命双修”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内练体系,成为养生得道的必由之途。

2.5 动静相宜的运动观

动与静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中国哲学、养生学思想史上,动与静是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范畴。明清之际的王夫子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说明动与静是不可分割的,但“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亦即在绝对的运动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包含着绝对的运动,并由此形成了动静的相对平衡,从而促进生命体的运动、发展、变化。

生命体存在中“动与静”的变化,如阴精主静,是人体的营养根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动力。形属阴之静,代表物质结构;气属阳之动,反映的是人体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体的一切生理变化可用动静来概括。周述官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天年”。古代养生家就是动静统一的观点认识生命体,并指导养生实践的。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是动静兼修的体现。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动静相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要求以“致虚”、“守静”的功夫,来达到心境的空明宁静状态。“静则神藏,燥则神亡”,“欲延生者,心神适恬静而无躁扰”。即人能养神,“神守则身强”;反之,神不藏而躁动不安,则劳神而致病。心神宜静的“精”不是绝对静止,而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身之道也”[7]。

形体宜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清,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8]。说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通,使血气畅达,增强生命力。“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9]。古代养生家们积极主张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如导引、习武等来到达“一身动则一身强”的目的。总之,心神极欲精,形体极欲动,只有动静有常,才能心身健康。在中国养生思想史上有主动和主静的不同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等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不同方面对古代养生做出过贡献。实质上,在中国传统养生中,无论是“主动”还是“主静”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适宜。所以,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等,练功时都要求“动中有静,外动内静”,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3 结语

传统养生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人源于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关于人类生命的体质和自我养护、改善和发展的健身之术。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以及儒、道、佛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并经过千百年的养生实践,构建成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体系,形成了古代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和“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以及“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这些都是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基石和文化母体。当代健身气功应积极汲取传统养生的思想和理论,使健身气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摘要:文章以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传统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和“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特征,不仅提炼和总结了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有助于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

中国传统养生 篇5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现代养生的理念,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等3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价值,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体育养生;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讲求神行俱养、天人合一、主客相关和动静结合的运动方法,强调顺其自然的适度运动观念。在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制约了竞技体育对抗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使得竞技性项目转型于娱乐或表演性特征项目;现代竞技体育在训练技术方面传承了诸多传统体育养生理念。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原则。

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摸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总结和概括出了一些重要的特征和原则,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体育锻炼,并取得较好的养生效果。

(一)重养神。

清静是我国传统养生中最主要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清静为天下正”“少私寡欲”,在《养生论》和《黄帝内经》中都强调了心神安宁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从以上古代传统文献中的论述,无不说明心神清净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聒噪,从而守住机体蕴藏的神气,否则会对人体神气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消耗。同时,人们在平时还要降低嗜欲,减少私心,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在前人静养的基础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静神”主要是指精神专一,要摒弃一切杂念。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养生家所倡导的静神,是指神用不过、神静不用、神用专一,既脱胎于道家而又高于道家。

(二)通经络。

通经络主要是指要保持人体的经络之气畅通无阻,如果经络不通,就会使得气血不和,从而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在传统体育养生中,练习者要重视保持经络的畅通,以避免灾难疾病的发生。

其中,“决生死”是说人体经脉的功能能否保持正常,是决定人生死的关键。人体中经脉纵横交错,内联五脏六腑,外联皮肤肌肉,人体的各器官、各组织都需要依靠经络来达到内外相通、阴阳交贯。而如果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的脏腑功能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处百病”主要表明了经络的顺畅运转对疾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疗效。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这也是强调了经络的畅通运行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维持气血的正常补偿,增强人体的抵抗和康复功能;“调虚实”是说人们在患病之后经常用虚症和实症来对病症的性质进行说明。中医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中实症是指病人病邪盛而导致的正气为虚,即正邪在激烈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症候,而虚症则是指病人正气虚衰,机能减退,身体抵抗力低下而表现出来的症候。因此,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症,要注意采取不一样的手法,从而调整病人的虚实功能,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

(三)调气机。

《黄帝内经》中有“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这里所说的气是指气机,就是说人体产生的许多疾病,都与气机运行的紊乱有密切的关系。

气在人体运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只有达到平衡调和,且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人正常的生命。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因此,只有调节好人体的气机升降,才能维持人体各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四)顺其自然。

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指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就是说人和天气是相通的,人身上的阳气如果能像天气般清净光明,就能使情绪和平安静,顺应了这个道理,阳气就会充足,就能保护人体。这样,即便有贼风邪气,也无法伤害到人体,这是因为顺应了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和次序。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要领。

采用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时要求身体姿态端正、呼吸匀长缓慢,精神意念贯注,主要是指在功法修炼时必须做到调身、调息和调心。有人称其为练功要旨,也有人称为三大要素。调身主要指体育养生者通过正确的练功姿势、动作和形态,形成良好的坐姿、站姿、走姿和卧姿等,从而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肌肉、骨骼等的运转奠定良好的形体基础,促进气血和经络按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利于神气和精神的通窍,调身讲究舒适、自然。调息也称作调整呼吸,调息是指有意识地对呼吸进行调节,使之与意气协调发展,呼吸的停顿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需要选择舒适的练习姿势,使身体和情绪得到充分放松,调气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坚持,练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要素、原则和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使呼吸趋于深、细、长、匀,达到活泼的境地。调息的目的是通过集中精神地对气息进行循环调节,吐故纳新,获得身体与真气的.焕发。调心法是通过精神意识与思维训练来达到练神调心的。古人认为万物生长依靠天地供给能量,而人是万物之灵,有生命、有意识、有精神,而意识精神又受思虑因素所扰,所以应练神调心。练神调心的方法有4种:意想放松法:主动以意识引导身体各部放松,并使思想相对集中,以解除身心紧张状态;注意默念法:默念字句、默念词句、化杂念为正念,这是集中思想常用的方法;意想数息法:默数自己呼吸的方法,有数息和随息两种;排除杂念法:排除各种思想杂念与干扰,集中注意力。

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类别繁多、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纵观传统养生诸法,常以调形、调息、调意分类。然而由于调意常贯于调形、调息之中,故多以调形、调息来分类;其次,还以动、静来进行分类,动静也只是相对而言。以调形为主诸法,形虽动,但意集中。总之传统健身运动诸法是动静结合、身心皆调的整体养生法。以调形为主的运动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以调息为主的有放松功、内养功等。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一)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下,受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在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养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追求天人合一、身心协调、伦理与心理等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重情操、重道德的理想,因此具有中华特色体育养生的思想和身心统一的养生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特点、运动员素质和发展趋向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西方竞技性较强的激烈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和形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传统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具有显着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遭遇瓶颈,而温和性、娱乐性的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往往具有较好的普及程度。在具有竞争和对抗特点的运动项目中,人们也乐于选择更为平和稳重的项目,例如在球类运动项群中,我国运动员在乒乓球、羽毛球等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上具有较高的造诣,而在对抗性较激烈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群上却处于弱势,人们对类似于拳击这种体力对抗性运动项目更是存在较强烈的排斥心理。可见,在传统养生体育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中庸、温和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偏好已根深蒂固。

另外,中华传统养生思想阻碍了娱乐性体育运动项目向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过渡与转化。例如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竞技特征的挖掘潜力,由于伦理道德的养生思想,逐渐磨灭了武术的技击、对抗和竞争的特点,成为弘扬民族武德的标志产物,成为表演性、技巧性和文化性的主流发展趋向,武术对打的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对抗性,但是传统养生思想主张技巧的表演性。

我国的足球运动来源于齐楚年代的“蹴鞠”,是一项广受人们喜爱的娱乐运动项目,曾盛极一时,随着花样、技艺的不断改善和趋于精巧,其对抗特点也逐渐被磨灭。汉朝时期,人们主要通过“蹴鞠”的运动方式提高士兵的身心素质,然而其竞技特征仍旧没得到发扬。古代的“人马合一”对抗体育项目“马球”,在李唐发展时期被大范围地普及,由于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因而广为流传,享有“马球势”的盛史。然而唐朝后期,在“骑兵优于步兵”的观念下,逐渐取代“蹴鞠”,成为锻炼士兵身心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逐渐销声匿迹。

(二)对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的影响。

竞技体育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注重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其中包含运动员的耐受力、承受力和爆发力等力量训练,一个运动员的承受极限对整个比赛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现如今运动负荷极限已成为衡量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中可知,我国竞技运动员的极限承受能力较发达国家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竞技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原因之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承受极限能力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保守观念的存在阻碍了训练水平的提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生存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传统历史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主要定义为“健康长寿”,因此尤为重视对健康活动的提倡,一切活动要以健康长寿为中心开展。在道家的传统养生思想下,强调一切顺其自然,即“顺天命”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老子和庄子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二者注重对生命的延续,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生观上,认为功名不利于生命,提倡“无欲”“复初”.道家的传统文化弘扬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约束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同时也提倡了一种顺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养生原则和方法。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体育活动也多以温和、自然和适中的项目为主,运动承载力的安排也适可而止。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即人体需要不断的运动来获得健康,但却不能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否则只会对身体带来损害,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养生理念下,运动员无法承受严苛的训练过程,并对调控竞技状态、比赛中的身体接触对抗等训练手段存在排斥心理,认为这种训练手段是对身体健康的摧残和消耗。在社会舆论、心理抵触和传统养生观念的综合影响下,对竞技运动高强度、高负荷训练方法产生逆反的消极情绪,严重制约运动员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三)对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的影响。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涉及的养生观念为竞技体育训练的整体调控提供了积极的主导和指引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神形相关论”.“神”指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精神和心理,“形”指躯体,古代养生观中将“意”作为核心内容,“心”“神”与“意”相通,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神形相关论”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整体性,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养生观与现代的体能、心理、智力等素质的结合训练不谋而合

二是“人天相关论”.古代重视“天人相应,合于自然”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现代训练理念中愈加重视场外天气、环境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可见“人天相关论”与现代训练的整体调控存在内在的联系。

三是“主客观相关论”.古代强调养生主体对自我身体的保养和调理,养生的关键取决于养生的人对自我的约束,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包含的主体性、自控性和自我性。在现代体育训练中,运动员的自我监测和调控对训练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训练技术中反复强调采用主体自控,结合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外控作用相统一的重要性。可见,传统“主客观相关论”养生观与现代的自控式训练理念如出一辙。

四是“动静相关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本质属性,在阴阳学说和《周易》中提出了动静互涵,练养兼具的理论,因此产生了“动静结合”的传统养生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带动了相关的体育养生方式,例如传统的气功和导引术等,二者将动静和谐统一,产生了较好的体育养生效果。在现代体育训练理念中被广泛吸收和借鉴,例如竞技比赛前的竞技状态调控、心理训练,以及比赛后的恢复性训练和康复性训练等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思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健康创造的奇迹和贡献。传统体育养生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文化环境、精神健康和民族认同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质。由此可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现代体育产生的价值和影响,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3]陈晓莺.武术运动中的传统养生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6).

[4]吴俊琦,吴俊涛.中医养生和运动养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4).

[5]刘喜山.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篇6

陶弘景是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道教茅山派创始人。著述颇丰,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本草经集注》、《药总诀》等留世。《养性延命录》是他记录、整理的一本养生专著。其中“闲心劳形”一说颇有见地,为后人所称颂。所谓“闲心”者,是说人应当寡欲少思,勿汲汲于名利;所谓“劳形”,则是要多动,常使小劳。

寡欲少思是我国传统养生理念之一。终日苦心,既欲趋利,又欲贪名,患得患失,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甚者劳心耗血,以致精血耗散,何能健康?形要小劳,勿使大疲。小劳养身,如流水潺潺,猛则浊,静则腐;水缓而动,清而不腐。大疲则有损健康,久卧伤气,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甚劳则喘息汗出,损血耗气。可惜的是,现代许多人既不闲心,又不劳形,以至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找上门来,岂不悲夫?

中国传统养生 篇7

关键词:养生,中国传统帽饰,中医学

中国传统帽子从人的生理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出发, 形成了对人体有特殊保护功能的服饰, 这类帽饰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中主要抵御外邪对人体的伤害, 同时又重点保护人体生理上的重要部位和易感受外邪的部位。头部是人体的元神之府, 阳气会聚所在, 风寒湿热之邪中头, 皆可伤人。因此, 帽饰在养生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别从材料、款式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帽饰的养生功能。

中国古代帽子的类别从功能来分主要有风帽、暖帽、凉帽和雨帽, 分别预防风邪、寒邪、热邪和湿邪。

1 风帽的主要形制与养生功能

风帽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制和名称, 其在各代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名称有羃篱、帷帽、面衣、盖头、风帽和风兜等 (图1~7) 。

羃篱本是西域人民的一种服饰, 在西域地区男女均可戴之, 通常用于出行。其目的是为了遮挡路上扬起的尘埃。到了唐高宗永徽年间, 出现了一种帷帽, 又称席帽, 是一种高顶宽沿的笠帽, 在帽沿周围 (或两侧, 或前后) 缀有一层网状的面纱, 下垂至颈。《事物原始》卷三云:唐车服志曰:帷帽创始于隋代, 永徽中始用之, 拖裙 (帽裙, 即网纱) 及领。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纱若青, 全幅缀于油帽或毡笠之前, 以障风尘, 为远行之服, 盖本于此。

南北朝时, 挡风功能的帽子名称有风帽、破后帽。风帽是一种附有下裙的帽式, 原先也以北族人所戴为多。齐永明年间, 有人对其进行了改制, 将风帽的后裙缚起, 垂结于后, 俗称“破后帽”。

及至宋代, 妇女离家外出, 头上多戴“盖头”。据说盖头是唐代羃篱的遗制。

清代的挡风帽子也称“风兜”, 后来又称为“观音兜”, 其形制大约与观音所戴的略似而得名。有夹的, 也有中置棉花或用皮的, 多为年老者蔽风寒所用。

总之, 中国古代风帽的款式宽松较大, 帽围长及颈部或更长, 不仅遮挡了整个头部, 保护了脑后、风池和风府穴, 同时也遮挡了颈部, 这正是针对人体的生理特征和风邪的致病特点而保护人体使之免受风邪。

风为阳邪, 先袭人体头部, 《丹台玉案·卷四》云:“头居身体之上。为诸阳之会。其位至高。犹山之有巅。木之有杪也。风之起也。愈高而愈狂。山巅木杪先得之。故云行如飞。叶落如雨。皆风使之然也。头居上体。为风之所先及。然以其会乎诸阳。而不畏寒。故人多忽之。而不知所避。风邪一入头即痛焉。”其中头部以风池风府穴和颈部为最易受风之所, 因此帽饰首先固护头部的风池、风府穴和颈部。

《孙真人卫生歌》[1]曰:“坐卧防风来脑后, 脑内入风人不寿。”自古有“神仙也怕脑后风”之说, 这是因为脑后有着两大重要穴位:风府和风池。

风府穴在脑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是头部最薄弱的受邪之地。风邪从风府而入, 最易伤到人体内的阳气。《素问识》[2]引《资生经》中说:“风府者, 固伤寒所自起也, 北人皆以毛裹之, 南人怯弱者, 亦以帛护其项。”说明了风寒之邪易从风府而入, 北方气候寒冷, 人们皆用毛制衣物裹护风府, 南方气候暖和, 体质怯弱者也用布帛围护颈项。

在风府外侧两寸许, 各有一处凹陷, 这两个穴位就是风池。池, 喻水之汇也。此为风之所汇, 故曰“风池”。风池为风邪入脑之冲, 是风邪聚积之所, 也是治风之要穴。因此, 中医有“风府、风池寻得到, 伤寒百病一时消”之说, 足见这两穴在治伤寒百病中的重要性。

颈部为肝之俞, 肝主风, 《内经·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 病在肝, 其俞在颈项。”因此颈部也容易受风所袭, 且这里受风多是颈椎病的祸根。

从风邪的特点以及人体易受风之所的理论可以看出, 预防风邪要顾及头部、脑后、风池穴、风府穴和颈部。中国传统风帽的款式正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

2 暖帽的主要形制与养生功能

暖帽 (图8~12) , 顾名思义是以保暖为主。其材料厚实, 适用于天气寒冷的地区和季节。

头为诸阳之会, 人体六阳经脉皆上行头部, 因此头部是人体热量会聚的地方, 正因如此, 头部也是人体热量散发的一个重要出口, 俗语说“热从头散, 寒从脚入”。有研究表明, 气温在15度时, 不戴帽其头部散失的热量约占人体总散热量的1/3, 如气温在4度时, 可达2/3。因此, 要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头部保暖是最重要的。另外, 头部为六阳经所聚之处, 头部受寒也易伤人体阳气。因此, 在寒冷的天气, 暖帽是保暖和固护人体阳气必不可少的。

中国古代有多种形制的暖帽针对性的加强头部保暖。

如四耳暖帽, 两侧缀有护耳, 前后也有搭幅, 在室内时可将前后搭幅和护耳翻上, 外出时则将其搭下, 以利耳部、额部和后脑的保暖。

元代的统治者在建立政权之前, 长期生活在塞北。帽子也以皮制为多。而且暖帽后带有答子, 答子即帔, 为暖帽后有帔的一种帽式, 类似于风帽后的帽裙。

清代以保暖为主的帽子有毡帽、狗头帽。毡帽本为农民及市贩劳动者所著, 保暖式样有:四角有檐反折向上的, 冷时可折下护脑后和耳部;反折向上作两耳式, 在折下时可掩两耳的;也有里面加以毛皮的。狗头帽为孩童所戴, 帽顶两旁左右开孔装上两只毛皮的狗耳朵, 亦有作兔子耳朵式的, 帽用鲜艳绸缎呢绒为上, 帽筒用花边缘围之。

另外,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以保暖为目的的头饰, 叫做抹额, 这里把它归为暖帽一类。抹额裹在额前, 名叫“透额罗”。至宋元明清, 从实用出发, 抹额的主要作用兼具御寒, 所以也称暖额。

综上述, 中国传统暖帽以保暖为主要目的, 面料的保暖性强, 多为皮制、毛制和毡制, 款式特点多护住耳部、后脑和额部。

从人体生理来看, 中国传统暖帽的款式正满足了人体头部保暖的生理需要。头部的保暖的要求能固护耳部后脑和额部。因为这些部位在人体生理中占重要地位, 易受外邪袭击且受邪后对人体伤害较大。

科学家曾通过寒冷试验试图找出严寒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定抗寒测试。实验室温度控制在0 ℃, 科学家在受试者身体的特定部位贴上感应测量贴。被“冷冻”了20分钟后, 感热摄像机观察到受试者的鼻子、手指和耳朵呈深色, 表示该部分温度偏低。冬天, 这些地方会最先生冻疮。同时, 肾开窍于耳, 耳部受寒也易伤及肾。耳廓虽小, 却是诸经通过、终止、会合的场所[3]。因此, 暖帽的形制首先要能护住耳朵。

额部是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 额部的保暖是养护人体胃气。古时的暖额正保护了额部阳明经循行部位, 是在气候不是非常寒冷的时候戴用, 有保暖兼装饰作用。

后脑部有头部重要穴位:玉枕、脑空和脑户穴。“玉枕者, 玉者贵重也;枕, 枕骨也, 仰卧着枕, 脑后之骨要保重甚于执玉, 故名玉枕”[4]。脑后受风为病, 宜取此穴。脑空, 足少阳、阳维之会, “脑空者, 在后脑谷之空处, 上有脑, 中有脑之总系, 连系各经, 散络各部, 如电网相似, 穴居两旁, 在脑后交叉大经血管之上, 故名脑空”[5]46。脑户为足太阳、督脉之会, 督脉上头入脑, 脑户为督脉入脑之门地。可以看出, 这些穴位与脑的关系密切, 六淫外邪也最易从这些穴位内传入脑。因此, 暖帽的款式要保护这些穴位不受风寒袭击。

总之, 中国传统暖帽的款式保证了对额部、耳部和后脑的保暖, 满足了人体生理的需要, 对人体具有养护的作用。

3 凉帽、雨帽的主要形制与养生功能

中国传统的凉帽和雨帽在各个朝代的形制和材料基本相似 (图13~16) 。商周时期, 已有雨帽来遮蔽风雨。最早的雨帽称“笠帽”, 省称为“笠”。形制多为大檐尖顶, 也有圆顶。遮阳用时, 为使遮阳效果更好, 有的还在帽檐周围悬垂一层缣帛。

凉帽以防晒为主, 材料的透气性好, 款式宽松, 帽沿较大, 尽可能遮挡太阳, 适用于日光强烈的地区和季节。

头部是诸阳热聚之处, 且夏季火性炎上, 因此在夏季头部是人体最热的部位, 应保持头部的凉爽。热邪一部分来自空气的高温, 另一部分来自太阳光的照射。夏季戴凉帽遮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可以减少部分辐射热。遮阳帽多为大檐是为了尽可雨帽以挡雨为主, 帽沿较大, 又可遮阳。夏季太阳光炙热且为多雨季节, 因此中国传统首服中凉帽和雨帽合而使用, 即所谓“晴遮太阳阴遮雨”是也。

中国传统雨帽的材料多用蒲草编制, 或者用稻草麦秸杆, 也有用竹子和苎麻编成。蒲草、稻草和麦秸杆都是中空防水, 有利湿防潮气的作用。

湿邪是阴邪, 其性粘滞, 湿邪中人, 令人“首如裹”, 头脑昏蒙, 而且头部湿气可以引发多种病症。《集验方》中说颈部瘰疬的原因之一是头湿结发, 汗流入颈所致。湿邪易伤阳气, 头部又是六阳经所会之处, 因此, 头部更应防止湿气的侵袭。中国传统的雨帽正是为了使头部免中湿邪。同时可以更多的遮挡阳光辐射。

4 小结

综上所述, 从中国传统帽子的款式材料来看, 每种帽饰都有其针对性的防护目的, 可以预防风寒湿热等外邪, 重点保护的是头部易受邪的经络、穴位, 防止各种外邪从头部经络腧穴侵入人体, 固护人体的正气, 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茂和.中华养生宝典.孙真人卫生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1:108.

[2] (日) 丹波元简.聿修堂医书选.素问识[M].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178.

[3]黄丽春.耳穴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20.

中国传统养生 篇8

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中医也认为, 天人是相通的, 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天地是大宇宙, 人身是小宇宙, 《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 阴阳平衡的人即是最健康的人。对人而言, 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 阴阳是相对的, 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 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 阴虚或阳虚, 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 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所以, 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 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养观

“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 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 最终达到“表里如一”, 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 积石成山, 积水成海, 积善成福, 积恶成祸。祸福之源, 本自一心。积心方成, 可不慎之!”这正是道教所提倡的“内修”, 即主张个人的自律, 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 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包括练武之人, 既注重修炼内功, 即内力的提升, 又注重外功, 即拳脚功夫。武术精髓六合———“内三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外三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和、肩与胯和”。这也是强调形意结合, 养身与养心并举, 达到形意兼备, 内外合一。

中国传统养生观具体体现为“三养”

1.养身与“劳其筋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无外乎养身与养心。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 动则生阳, 静则生阴。练动功则生阳, 可以增强精力, 提高工作效率;适当运动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 对抗身体的老化。正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可见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锻炼身体最好的手段是练武。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 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 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养心与“苦其心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养生其根本仍在于养心。养心就要“苦其心志”, 做到“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 其关键在于“静”。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静以修身”可以看作修身养心的千古绝唱。

3.养气与“修齐治平”

《难经·八难》说:“气者, 人之根本也”。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气有来自父母先天精气, 有物质的水谷之气, 还有呼吸而成的肺中清气。在娘胎凭元气, 人一生即“人活一口气”, 人逝世就是咽气。

养气, 就是要养志气。古人从来都把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说过:“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讬天下。”①庄子则更明确提出了“汝身之不能治, 而何暇治天下乎?”②;孔子说“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修其身而天下平”。儒家学派永远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作为养生的最高境界, 也是最终目的。

养气, 就是要养正气。要养正气需先除邪气, 害人之气。古人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就是正气, 是以陶冶道德情操而实现养生养性, 追求身心健康的独到见解。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解释为, 那浩然之气, 就是用正义去培养它, 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否则就会使人疲软衰竭。可以说, 有生命的人必有气, 人人都是个气筒子, 每个人都有气场, 无非是气场大与小, 或者是你的身上散发的是正气、和气, 还是恶气、邪气。练武讲究“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 武术之道, 究其根本也是强调养心、养气。

此外, 我国许多古圣先贤都非常看重养身、养心、养气的统一, 比如欧阳修、苏轼、陆游、朱熹、程颐、辛弃疾等。

摘要: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 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 具体体现为“三养”, 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 坚持“三养”, 理论联系实践, 知行合一, 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传统养生观,三观,三养

参考文献

[1][宋]陆游著, 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9.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1.

中国传统养生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残疾人,健康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的分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是社会成员中一个存在着的特殊群体。根据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00万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残疾人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已涉及到1/5的家庭。19世纪,科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对于残疾人的再教育和康复非常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路德维格·古特曼医生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把体育引入残疾人整体康复治疗计划,促进了现代残疾人体育的诞生。体育,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机会与途径,作为促进残疾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指出:“国家和社会应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增强残疾人体质,丰富残疾人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个流派、多种功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认识,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华武术的相关知识而创造并积累出来的健身功法。例如,源于导引养生的功法有放松功、内养功、站桩功、简编马王堆导引术等;健身气功的功法有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源于武术的功法有太极拳、太极剑等。传统养生功法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和意念控制,使身心协调发展。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易学易练、效果明显、便于开展、易于推广,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心理、生理和肢体活动,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提高人体机能等效果。本文试探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在残疾人中的开展,旨在为促进残疾人的身体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1 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特别是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残疾人的需求。从我国残疾人体育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还远远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我国的残疾人中仅有1/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残疾人体育的开展远远落后于普通人。由于残疾人在生理、智力方面存在疾病或缺陷,行动上受到限制,他们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健身项目和健身场所。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体育健身场馆,适合于不同残疾类别的体育项目很少,主要存在经费来源和资金投入不稳定、缺少科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方法、缺乏残疾人体育活动所需的特殊场地和器材以及专业人员的协助和引导等问题。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为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2005年)》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2 开展残疾人体育的意义

19世纪,科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对于残疾人的再教育和康复非常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路德维格·古特曼医生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把体育引入残疾人整体康复治疗计划,促进了现代残疾人体育的诞生。随着残疾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残疾人可以参加的体育比赛和项目越来越多,国际上有残奥会、特奥会、聋奥会等,各个国家和地区也举办了不同层次的残疾人体育竞赛,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为残疾人与现实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残疾人感受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享受着体育这一人类文明成果。

残疾人是身体上存在残疾的群体,是整个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无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不如普通人,因此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多疑、暴躁和抑郁等各种不良心理障碍,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要比普通人大得多。运动医学研究表明,残疾人的健康水平要比普通同龄人低,影响残疾人健康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缺少运动等。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和恢复身体机能、扩大生活领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让更多残疾人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残疾人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因此,帮助残疾人找到有效的锻炼方法尤为重要。

3 开展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的可行性分析

3.1 残疾人开展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的价值与意义

我国传统养生功法历来重视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注重内外兼修。主要围绕“疾病养生”、“仿生养生”、“壮力养生”、“吐纳养生”而展开。“善养生者养内”,养内就是使内脏器官及所有生命生理功能系统都要得到合理的运动锻炼,提高内在生命力,为此创造了对神经系统进行锻炼的内动、静动及两者相结合的锻炼功法。而西方竞技体育则注重运动系统功能的训练与锻炼,运动项目都在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崇尚竞技,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残疾人体育运动应当本着促进残疾人健康的原则,无论何种形式、类型的体育活动,都要有助于残疾人的治疗和康复。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就存在潜在的伤害,不科学的进行身体锻炼或者参加力所不及的体育竞赛,都会导致身体伤害事故的发生。残疾人进行气功导引运动在中国古时就有,古代就有伸展肢体,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的记载。中国古代名医运用吐纳、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治疗瘫痪、肢残带来的肌肉萎缩等疾病,都有恢复患者身心功能的事例。开展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要针对残疾人的特点来进行锻炼。残疾人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使身体技能体现出行动迟缓、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特点,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显然不太适合,而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其动作节奏缓慢、运动强度不高,不具有危险性等特点,说明传统养身功法是比较适合在残疾人中开展的。

3.2 中国传统养生各种功法的特点、功效与适宜开展的残疾人群

残疾人太极拳的开展。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为残疾人选择了太极拳健身运动,聘请全国太极拳名家编排出坐式太极拳套路。《轮椅太极拳13式》是由美籍华人郭子斌教授创编的,共分13式,全套动作设计合理、编排科学、舒展连贯、易学易练,以上肢运动为主,每个动作通过意念活动带动下肢,从而达到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目的。特别适合下肢残疾、下肢运动不便的残疾人练习。轮椅太极拳强调身心兼修、刚柔相济。残疾人练习太极拳,不但能增强体质、开阔心胸、促进身心健康,还有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是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的一次积极有益的开拓和创新。轮椅太极拳已经在国内许多省市开展起来,2008年9月5日,以“走进社区,加油残奥”为主题的北京2008残奥会文艺演出在奥林匹克社区公园举行,由来自上海、山西、河北和天津四个省市的50位下肢残疾的残疾人共同参加。表演时,他们神行合一、身随乐动,充分展示了残疾人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艺的舞台,真正贯彻了“残健融和”的精神。

放松功法是一种松弛机体、安定心神,侧重于调心方面的静功锻炼功法,基本姿势下将意念放在身体某个部位,配合呼吸,呼气时默念“松”字,逐步使机体得到放松,进而缓解神经的紧张,具有安定心神、调和血气、疏通经络和康复身心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残疾人的一些病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焦虑恐惧心理障碍等有着直接治疗和间接的辅助作用。适宜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残疾人群中开展练习。

内养功是一种静功功法,其重点是默念字句、停顿呼吸、舌体起落、气沉丹田,通过锻炼可以对内脏、消化系统产生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锻炼时姿势可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状况而定,特别适合下肢残疾、瘫痪卧床的残疾人练习,其它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残疾人群也适宜开展练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导引养生功,以肢体运动为主,其动作具有柔和缓慢、动静相兼、神形相合、气寓其中的特点。练习时可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分解粘滞、滑利关节、增强体质。运动强度适中,属于有氧运动。适合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的残疾人群练习。坚持长期锻炼,能够提高残疾人的呼吸系统机能、上下肢力量、关节及神经系统灵活性,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目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特点是注重呼吸吐纳,吐气发声的同时,调整和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配合科学合理的动作导引,达到内调脏腑、外练筋骨的养生康复作用。主要以呼吸为主,上肢活动为辅,轻柔舒缓、调畅气血、气定神敛、心静体松及形、息、意三者合一,进而达到增大肺通气量、提高呼吸机能、改善外呼吸与内呼吸机制。适宜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的残疾人群中开展练习,功法中既没有复杂的意念观,也没有高难度、大幅度、强负荷的动作,可以大大提高残疾人的心肺功能。

从以上列举的几种功法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注重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缓和的肢体活动为基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练、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且不受性别、年龄、体质、季节、时间、场地等限制,非常易于在残疾人群中开展和普及。残疾人在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根据自身的心理、生理、身体结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功法和动作进行锻炼。

3.3 针对残疾人身心特点,创编传统养生功法

残疾人自身的身体疾患决定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以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从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特点和功效我们可以看到,有利于促进残疾人的健康,适合在残疾人群中开展和普及。虽然一般的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同样适合残疾人锻炼,但是残疾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身体缺陷,造成他们参加锻炼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避免残疾人的个体差异,参与其自身能力不符的功法锻炼,应针对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创编出专门的锻炼功法,来丰富残疾人体育的内容与方式。

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功效和动作特点,相关专家和体育科研机构需对传统养生功法的动作体系进行合理化改造,积极探索创编适合各类残疾人群开展的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要针对残疾人的身体特点,编排简单易学的动作,编写与之相对应的口诀和歌诀,这样有利于传统养生功法在残疾人中开展和普及。创编过程中既要符合残疾人的能力需要,又不能因为强调简单易学而舍去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特征性。应具有一定的功理内容,作为功法的内涵,内涵是功效的保证,从而达到残疾人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目的,使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成为残疾人最好的康复锻炼途径。

3.4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对场地设施的要求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缺乏残疾人体育活动所需的特殊场地和器材,而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避免了因场地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的问题,营造了有利于残疾人锻炼的社会环境。残疾人不仅可以在公共活动场所进行传统养生功法锻炼,还可以在社区里的绿地、公园里的广场,如果场地条件不允许,还可以利用住宅小区的空地、街道等地方锻炼,甚至可以在家里单独练习。练习者在锻炼时穿运动服装即可,不需要特殊的器械装备,有利于传统养生功法在社区残疾人群中开展和普及。

3.5 政府及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残疾人参加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的重视程度,完善其组织与管理体制,与各地残联、民政、街道、社区等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调动残疾人参与的积极性,组织残疾人参加传统养生功法培训。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已发展到11385个,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开展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锻炼,也可以归属于各地健身气功相关部门以便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的组织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更好地参与传统养生功法锻炼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的传播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特点与功效的科学介绍,残疾人参加传统养生功法锻炼意义的宣传,认识传统养生功法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与锻炼,丰富残疾人生活,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

在政策和师资上给予支持和鼓励。成立相关培训机构和借助高校开设的传统体育养生班,培训和培养一部分专门针对残疾人参与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的社会指导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提高其技术和指导水平。社会指导员的队伍建设,是开展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锻炼健康、规范发展的主要保障,是推广残疾人传统养生功法的主要力量。

4 结论

残疾人作为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更需要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健身康复、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创造条件,开发、开展、推广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具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调节心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多种功效,对促进残疾人健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应引导残疾人积极参加锻炼。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具有内涵丰富、形态优美、动作舒缓、简单易学、功效突出等特点,注重调身、调息、调心的紧密结合,能够帮助残疾人达到增进健康、促进康复、减轻残疾、医疗疾患等目的。建议在残疾人群中开展及推广,使中国传统养生功法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吸收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功效和动作特点的精髓,研究和创编出适合不同残疾类型残疾人锻炼的功法,加以科学发展及推广,开辟残疾人体育锻炼的新途径,为促进残疾人健康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残疾人全民健身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Z].2006.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N].1990:12.

[4]刘永风.对残疾人体育权利的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5]尹军,吕青,王清磊,等.我国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

[6]魏杭庆.残疾人康复过程中的健身活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8).

[7]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新功法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论传统养生与现代休闲 篇10

1.1 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休闲理念

传统的养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它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融合到一起。养生之道, 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医养生理论强调, 在养生的过程中, 首先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

中医养生崇尚整体、平衡和辩证的哲学思想。而现代休闲则源于西方, 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 它要求人们在非工作时间, 通过各种方式放松身心, 调整状态, 达到身心娱乐的目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虽然前者由来已久, 后者则是近几十年才兴起, 但在调节身心, 保持健康上, 二者都有其独特功效。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休闲理念都提倡通过调节心理压力、平衡状态、放松身心, 从而达到保健和修身养性的目的。

1.2 养生休闲与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各种压力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和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健康标准, 健康不包括没有疾病或病痛, 更注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现代社会中, 随着人类生存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 一些新的病原、病因不断产生, 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此时, 中医传统养生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生活, 让人们认识生活的意义, 它应该是一种休闲、平和的心态和快乐的态度, 一种真正的精神享受。中国的养生学里包含着一种现代人才有的休闲观, 当然, 这种休闲观一开始只是养生学意义上的, 而后才有了休闲学意义上的独立价值, 使生命处于一种闲雅、自由、轻松的状态。

2 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帮助现代人调节身心和缓解压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不仅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重大意义。

2.1 儒家修身养生观

儒家思想, 由孔子创立, 最初指的是司仪, 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 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影响深远。儒家的养生思想就是在儒家基本学说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并对以后的养生理论和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养生”一词, 原出《管子》, 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重视心性的道德主体作用, 是以训练道德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养生观。

儒家重视修身, 并将其作为“养生之根”。儒家养生观蕴含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肯定了人在养生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儒家养生有几个要点:

(1) 强调饮食及心理卫生;

(2) 提出“仁者寿”的观点;

(3) 孔子提出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来延长寿命。

现在看来, 儒家的修身养生观和西方的现代休闲很多方面都是彼此相通的, 现代“休闲”讲求的也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情趣和心境, 或生存的理想境界。儒家的养生理论和对休闲姿态的追求与现代休闲理念异曲同工, 都展示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调。

2.2 医家平衡养生现

医家平衡养生观主张以自身身体为核心, 以生命运动为宗旨, 保持健康的体魄为最高目标, 这也是现代休闲观所积极认可的。

就传统的养生观来看, 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 道家注重的是练气, 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 养气, 养心合而为一, 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儒家通过精神上的自我完善以达到“为万世开太平”的积极人世的休闲观, 道家所展现出的具有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的特殊品格的超世休闲观, 还是禅宗通过豁达闲适的生活态度以达到“平常心”的在世休闲观, 都非常关注万物的生命存在, 并将这种关注落实到人的生活、人的生存上, 把生命的本质提升为宇宙本源和本质, 这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理想是有其意义的。

3 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休闲理念的契合

3.1 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养生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 因此它的理论体系具有双重特征, 主要体现在它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许多重要的养生理论概念, 如阴阳、五行等都直接来自于哲学领域;它的自然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它以人体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 以延年益寿为研究目的。这与传统的医学又有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因此, 我们研究养生必然要研究祖国的传统哲学和传统医学。

自古以来, 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十分重视养生保健。我们的祖先为了自身的健康与后代的繁衍, 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 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 并通过总结和改进逐渐得出“养生之道”。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 就养生而言, 下士养身, 中士养气, 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 观相不如观气, 观气不如观心。

传统养生思想以独有的文化意蕴诠释着人的崭新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 被提到了与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层面, 成为现代休闲文化的核心内容与表现主题。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意识也有了较大转变, 传统的中医养生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时尚, 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3.2 休闲生活方式

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 或者说休闲才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休闲的自由本性和愉悦体验, 决定了休闲与养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养生与休闲在中国自古就相连相关。中国古人早在日常生活中就懂得以休闲形式作为养生健身的手段。这其中就包括一些传统的养生功法和体育活动, 除了导引、气功和节日活动之外, 还包括其他诸如武术、蹴鞠、摔跤、射箭、角抵、围棋、麻将、放风筝、踢毽子、拔河、秋千等等兼有游艺性质的民间休闲活动的运动形式。因为这些运动形式游戏、娱乐的比重大, 所以从本质上更接近本源意义上的“休闲”活动。

3.3 养生学里包含的休闲观

中国人的养生学里包含着一种现代人才有的休闲观, 使生命处于一种闲雅、自由、轻松的状态, 而这就是今人所说的“休闲”状态。要想获得人生的意义, 实现人生的价值, 没有儒家的德性、道家的修性、佛家的悟性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4 结束语

养生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 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以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为主体, 与现代的休闲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怎样把传统养生思想和现代休闲观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调理人体, 提高生命质量, 是现代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要:在我国, 中医养生由来已久,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现代人休闲生活的理念, 源于西方, 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二者虽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但在调节心情保持健康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 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健康生活,传统养生,现代休闲

参考文献

[1]柴毅龙.畅达生命之道——养生与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胡伟希, 陈盈盈.追求生命的超越与融通儒道禅与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3]刘忠华.中国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1 (01) .

[4]邓宗奎, 伍桂枝, 林华玲.浅议中医平衡养生[J].中国疗养医学, 2013 (04) .

[5]段逸山.道教养生漫议[J].中医药文化, 2010 (06) .

上一篇:企业之家 服务至上下一篇:钢吊箱围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