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献

2024-06-26

区域文献(精选十篇)

区域文献 篇1

关键词: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创新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且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因此,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及重点问题。本文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含义及其本内涵;二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 即构成要素, 基本结构, 功能及特征;三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含义及基本内涵

1.1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区域创新体系, 由于翻译和理解的不同, 又称为区域创新系统或区域创新网络, 其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简称RIS) 。1992年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 (P.Cooke) 发表了《区域创新系统:欧洲的竞争规则》一文, 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但是, 不同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王核成、宁熙 (2001)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 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 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 其中既包括把各类行为主体连结起来的一般联系, 更大量的则是体现在系统内以资产、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等具体形式之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罗守贵和甄峰 (2000)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 是由相关社会主体 (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 组成的一个社会系统。顾新 (2001)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 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 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新的系统功能, 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2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

尽管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还未获得普遍接受的定义, 但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些基本内涵却是可以确定的, 即:①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开放的边界;②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③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 构成了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 从而形成一个社会系统;④把制度因素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考虑, 强调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对于知识的形成、利用和扩散的重要作用;⑤以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为目的, 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充分利用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关系、规范、价值和交互作用等来形成特殊形式的资本 (社会资本) 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1]。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

2.1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网络体系, 是一个社会系统。因此它的构成要素多而复杂。陈柳钦 (2005)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包括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1)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 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 其中企业是创新体系的核心。 (2)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 (3)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 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 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 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2]。

2.2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区域创新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从“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的角度看, 区域创新系统由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知识传播子系统和知识应用子系统构成;从创新的结构上看, 区域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 (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 、创新资源子系统 (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 和创新环境子系统 (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 构成;从创新的动态过程上看, 区域创新系统由研究与开发子系统、创新导引子系统 (创新计划与战略) 、创新运行与调控子系统 (制度、规则和政策) 创新支撑与服务子系统构成;从创新对象上看, 区域创新系统由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组织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构成。

2.3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及特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在不断地凸显出来。王稼琼等人 (1999) 认为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激活中小企业改造;②改造传统产业;③产品创新与成果转化;④制度与机制创新;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在考虑设计、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时, 应使区域创新系统具备下列四个功能:①协调功能②催化功能③化险功能④解惑功能。总的来说, 一般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 其基本功能在于交流, 并在交流中创新, 最后归结为促进、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曹瑄玮 (2007)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有社会建构性、自组织性、具体创新、主题集中、开放性和具有辐射性[3]。

2.4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型及运行机制

黄鲁成 (2002)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型是: (1) 复合技术创新主体的各个组成要素, 内部经过组织创新, 能够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 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2) 在制度创新的环境下, 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技术创新主体; (3) 复合技术创新主体在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下, 在条件创新的基础上, 实施有效的技术活动; (4) 通过对技术创新过程实施调控, 保证了技术创新方向的正确性、过程的稳定性; (5) 良好、有效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系统目标”的实现[4]。冯之浚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基本机制主要包括:①利益驱动机制。体现在社会层面上是各种动力机制的确立;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是各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核心, 在高额预期创新利润的驱动下主动结合, 并在合理配置资源与分割利益的基础上, 进行高效率的创新活动。②学习培训机制。学习培训机制通过吸纳、应用、扩散新的知识、提升创新主体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继续教育是学习培训机制的核心。③决策信息机制。指创新决策主体对整个区域创新过程中涉及的创新目标、创新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及措施与监控做出决定的过程, 包括决策主体、决策权、决策信息和决策原则四个基本要素。④竞争协作机制。竞争协作机制涉及各类创新主体, 但以企业间的竞争协作最为重要。张敦富等人也有类似的看法, 认为创新主体、研发、融资、中介、管理等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是依照内在的利益机制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机制, 相互依存、相互约束、相互作用。其中基本的机制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决策信息机制、竞争协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

甄峰等 (2000) 主要是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原则出发, 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 并综合考虑相应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宏观经济, 社会环境。朱海就 (2004)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侧重于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的分析[5]。官建成等 (2003) 对于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的研究是从知识流动、系统的演化规律、创新绩效的评价、创新环境的分析等4个方面入手分析[6]。庞咏刚和孙玉涛 (2007) 是基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系统来分析。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四个指标:科技投入指标、企业主体地位指标、专利产出水平指标、新产品产出水平指标。同时运用定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相比创新的地位应该更为突出, 所以增加了企业主体地位指标[7]。

四、结束语

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比较晚的, 它的许多基本概念还没达成一致看法, 相关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尚未形成理论系统。再次目前大部分经济学者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定量分析的成果不是很明显。

参考文献

[1]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学家, 2007, (2) .

[2]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1 (6) .

[3]曹-玮.区域创新网络在促进路径创新中的作用分析.创新管理, 2007, (2) .

[4]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2, (1) .

[5]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 2004, (3) .

[6]官建成, 刘顺忠.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的研究框架和内容[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3) .

区域文献 篇2

鄂丽君/许子媛

2012-12-17 15:09:01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1年05期

【英文标题】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of Regional Libraries

【作者简介】鄂丽君,女,1978年生,燕山大学图书馆馆员;许子媛,女,1980年生,燕山大学图书馆馆员(秦皇岛066004)。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对我国76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CASHL区域中心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网上调查,分析了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类型、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收费及补贴情况,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Taking 768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libraries, CALIS regional centers, CALIS provincial centers and CASHL regional center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by network, and analyzes the type, service contents, service mode, users, charge and allowance of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and puts forwar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关 键 词】区域/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图书馆联盟region/university libraries/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library alliance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馆际互借是同一系统或者不同系统的图书馆之间根据已有的协议,相互出借馆藏文献,是一种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文献传递是多种方式利用各种类型和来源的外部文献资源,在适当的时间将用户所需文献的替代品以快速方式与合理价格,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文献提供服务[1]。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以地域为中心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形式,笔者在调查我国768所本科高校[2]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时了解到,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重要形式,CALLS、CASHL的区域文献传递都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主导形式;笔者同时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了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CASHL区域中心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

1.1 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类型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有4种类型,即:基于同一省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基于同一城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基于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基于CASHL区域中心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1.1.1 基于同一省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在我国大陆地区,有13个省级行政区的高校图书馆在省级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建立了同一区域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占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的41.9%,包括北京、天津、浙江、湖北、上海、陕西、山西、海南、江苏、重庆、云南、广西、新疆。按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成员单位可分为两种类型:(1)同一省内的图书情报机构间的协作,北京、天津、上海3个省级行政区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的成员单位既包括高校图书馆也包括公共图书馆等其他图书情报机构;(2)同一省内的高校图书馆间的协作,浙江、湖北、陕西、山西、海南、江苏、重庆、云南、广西、新疆10个省级行政区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的成员单位只包括高校图书馆。

1.1.2 基于同一城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我国有11个城市的高校图书馆在自愿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了同一城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杭州、济南、长沙、大连、郑州、石家庄、保定、南京。按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成员单位可分为三种类型:(1)同一城市内的图书情报机构间的协作,例如山东省图书馆和济南市的28家高校图书馆的协作;(2)同一城市内的地理位置靠近的高校图书馆间的协作,例如杭州市的下沙高教园区的8家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长沙市的岳麓山三校馆际互借服务;(3)同一城市内的相似学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间的协作,例如北京地区的5家财经类高校的图书馆的原文传递服务、上海海事大学与上海海洋大学的馆际互借服务。

1.1.3 基于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以下简称文献传递网)为CALIS面向读者或文献服务机构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整体形象。该文献传递网由众多成员馆组成,包括利用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应用软件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图书馆(简称服务馆)和从服务馆获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图书馆(简称用户馆)[3]。CALIS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了7个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CALIS在未设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的省市建立了15个省级文献信息中心。结合笔者访问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的网站及768所高校图书馆主页的情况可知,7个CALIS地区中心及15个省中心均开展面向本区域内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1.1.4 基于CASHL区域中心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CASHL中心提供11 796种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的目次分类浏览和检索查询,以及基于目次的文献原文传递服务[4]。CASHL在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5所大学设立了CASHL区域中心。CASHL区域中心维护本地文献传递服务系统,以本地区和本校为重点开展培训、宣传、文献检索和原文提供等服务。结合笔者访问CASHL区域中心的网站及768所高校图书馆主页的情况可知,5个CASHL区域中心均开展面向本区域内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1.2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可细分为返还式的馆际互借与非返还式的文献传递这两种。馆际互借的书刊来自各服务馆及成员馆;文献传递服务提供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专利文献、会议录文献、学位论文、图书的部分章节、报告、标准、古文献、旧报纸等。

在同一省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中,北京、天津、上海、浙江4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既有馆际互借服务,也有文献传递服务。例如,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包括原文传递中心和馆际互借中心,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天津市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TALIS)的成员单位间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南开大学图书馆和天津大学图书馆为天津市内的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网只提供文献传递服务,陕西、山西、海南、江苏、重庆、云南、广西、新疆8个省级行政区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只有馆际互借服务。

基于同一城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只提供馆际互借服务;7个CALIS地区中心均只开展文献传递服务;15个CALIS省中心中,除山东省CALIS中心既依托山东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又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外,其他14个CALIS省中心均只开展文献传递服务;5个CASHL区域中心中,除CASHL华中区域中心既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又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外,其他4个CASHL区域中心均只开展馆际互借服务。

1.3 服务方式

区域性的馆际互借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图书馆代借式,北京市的BALIS馆际互借服务、CALIS山东省中心的馆际互借服务均是采用这种方式。BALIS成员单位的读者需先登录BALIS馆际互借中心,注册为BALIS馆际互借用户,然后查询“BALIS”联合检索系统,找到所需文献,填写申请表单,所借图书由物流公司负责送还,读者只需与本校的图书馆借书处联系馆际互借的相关事宜。另一种是自助式,即读者本人凭馆际互借证到相应图书馆借阅图书,上海、重庆等12个省级行政区,南京、济南等11个市级行政区的区域性的馆际互借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区域性的文献传递有两种方式:(1)半自动的方式。CALL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的文献传递、BALIS文献传递、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的文献传递均是半自动的服务方式。CALIS遵循国际标准IS010160/10161协议设计了分布式文献传递系统,CALIS文献传递系统是一种分布式文献传递系统,是独立的系统,没有与联合目录及馆藏OPAC互连,读者通过文献传递网关系统提交文献请求,由文献传递员帮助读者获取文献并传递给读者。(2)全自动的方式。CASHL区域中心的文献传递采用这种方式。读者提交申请给CASHL系统后,CASHL系统将馆际互借请求分配到具体的服务馆,服务馆获得文献后直接把文献给读者并结算费用。

1.4 服务对象

区域性的馆际互借服务的对象可以分为五种类型:(1)协议馆的教师。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专门为上海市高校教师提供国外原版教材的馆际互借服务。(2)协议馆的教师、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拥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特许证,该证只限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博士生使用。(3)协议馆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重庆市、天津市等省内高校馆际互借联盟,只为协议馆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提供馆际互借服务。(4)协议馆的教师、研究生、有特殊需要的本科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等省内高校馆际互借联盟内,只为协议馆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提供馆际互借服务。(5)协议馆的校内教职员工及在校学生。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为该校的全校师生提供三项馆际互借服务,即“北京高校联合体馆际互借”、“铁科研馆际互借”和“BALIS馆际互借”。

区域性的文献传递的服务对象为协议馆的校内教职员工及在校学生。

1.5 收费及补贴情况

区域性的馆际互借服务的收费情况包括两种类型: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免费的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通常是指在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联盟中,读者办理馆际互借证及借书都是免费的。收费的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通常是指读者需要支付馆际互借图书的邮寄费、借阅费,以及由提供馆际互借服务的馆收取的服务费。TALIS馆际互借服务中,读者在其他协议馆办理馆际借阅证须交给办证的馆200元押金及50元服务费。

文献传递服务通常是一项收费服务,每次服务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服务馆确定的,包括查找、复制、扫描、邮寄等产生的费用,二是成员馆在传递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通讯、打印等费用。基于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的区域性文献传递服务、基于CASHL区域中心的区域性文献传递服务均是收费服务;而ZADL文献传递平台可免费传递浙江省内高校有馆藏的电子版文献。

同时,读者在区域性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均享受补贴,极大地减轻了读者的负担。补贴办法有四种:(1)补贴物流费。BALIS馆际互借服务中,读者所借图书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费,目前由图书馆承担,对读者免费。(2)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免费服务。BALIS原文传递中心于2009年开展了原文传递优惠服务活动,至2009年12月31日,免费从国内订购原文文献。(3)图书馆根据文献来源机构制定补贴办法。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学科文献中心规定:向有CALIS文献传递补贴的成员馆申请文献传递时对读者实行全免费服务;向无CALIS文献传递补贴的成员馆申请文献传递时,按CALIS中心收费标准收取费用,但是读者在此收费基础上可获取50%的补贴。(4)部分补贴。上海的高校通过“东北片”传递的文献,每篇可享受50%的文献传递补贴;海南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服务中,寄出图书的邮资费由读者承担,由读者馆代收,还书的邮资费均由读者馆承担;广东省的高校通过CALIS、CASHL获得文献传递均可获得补贴,即使用CALIS文献传递服务的可获得文献传递费50%的补贴,使用CASHL文献传递服务的既可获得CASHL文献传递费的50%补贴,又可获得CALIS华南地区中心中山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费的20%的补贴。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服务联盟数量较少

基于同一省、城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的数量较少。目前,只有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等13个省市建立了省市内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开展了全省范围内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还不到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总数的一半。只有11个城市的高校图书馆自发地建立了同一城市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共建有16个服务联盟,其中,北京市的高校共建有6个不同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而其他10个城市各建有1个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

2.2 服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首先,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平台来看,在同一省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中,北京、上海、浙江、湖北4个省份都自建有专门的馆际互借服务平台,重庆、山西、海南、新疆4个省份依托各省的CALIS省中心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使用的是CALIS馆际互借平台,读者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服务平台提交文献请求,方便快捷;而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未建立CALIS省中心的省份,也未自建专门的馆际互借服务平台。

其次,7个CALIS地区中心和15个CALIS省中心、5个CASHL区域中心服务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中心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页面建设及中心提供的服务两个方面。在页面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四种情况:(1)中心网站有“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栏,但点击该栏目后直接进入CALIS馆际互借读者网关系统,如CALIS东北地区中心、CALIS浙江省中心、CALIS河北省中心;(2)中心网站有“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栏,但点击该栏目后页面上无内容,如CALIS华南地区中心;(3)栏目内容丰富,设有服务内容、使用指南、服务流程、收费标准与补贴办法等,如CALIS华中地区中心、CALIS山东省中心、CASHL华南区域中心等;(4)中心网站无法访问,如CALLS西南地区中心、CALIS海南省中心等。在中心提供的服务方面,7个CALIS地区中心和15个CALIS省中心、5个CASHL区域中心中只有CALIS山东省中心基于山东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开展面向全省的协议馆的馆际互借服务,其他中心仅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2.3 缺乏长效机制

虽然有些省、城市建立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但是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还缺乏长效机制。北京市的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包括成员馆39家,而北京外国语大学仅有北京地区23所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证件,并不是联盟内的所有馆都提供馆际互借证。虽然有的馆是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的成员馆,但是,在其主页并没有发现关于其加入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的相关宣传。例如,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馆虽然加入了北京市的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联盟,但是在该馆主页并未发现有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相关栏目。

2.4 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提供的资源较少

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提供的资源较少,涉及两个方面:(1)在开展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的省、市联盟中,成员馆提供借阅的资源的种类较少,即有的馆仅提供中文图书的外借服务。例如,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馆际借阅服务规定:持联合体内38所高校图书馆各馆的馆际借阅证,阅览范围包括该馆各阅览室以及网上文献资源的本地阅览,外借范围仅限于普通中文图书,不包括外文图书、特藏图书、工具书、库本书和期刊等。(2)个别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统一发放的馆际互借证的数量较少。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仅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外文图书馆际互借证各2个;天津市19个高校馆互为其他成员馆免费发放10个馆际互借证。

2.5 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流程繁琐

在区域性馆际互借服务中,成员馆的读者如果需要借阅其他成员馆的图书,通常需要比较繁琐的流程。例如,湖北高校图书馆通阅通借协议提出,需要异校借书的读者向所在馆的馆际互借部门提出要求,由所在馆办理馆际互借手续,提供信用担保并向申请人说明借阅期限、还书手续等注意事项;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是杭州下沙本科高校图书馆联合馆际互借协作网的成员馆,其规定:本校读者凭本馆借阅证,到图书馆办公室换取馆际通用借阅证,每个借阅证只能换取一个馆际通用借阅证,由本人前往成员馆借阅书刊,读者如在成员馆办理图书外借手续,退还馆际通用借阅证时,须登记确认。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专门的协作机构

目前,基于同一省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联盟均是在各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建立的,各省应在其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立与之对应的机构,具体管理、指导本省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5]。制定全省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条例,具体规定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各方责任、服务程序、操作规范、收费标准等内容,建立版权保护措施。并加强同一省、城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管理,督促各成员馆宣传本省、市的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并充分利用联盟内其他馆的资源;定期检查本省开展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

3.2 开发馆际互借服务平台

在建立了同一城市的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联盟中,多采用读者自助式的馆际互借方式,流程较繁琐,设计开发开发馆际互借平台,可以简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程序和手续,尽可能地缩短服务时间,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源;尤其是设计可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交互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例如,“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内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可登录本校图书馆主页,通过书目检索系统的“馆际借阅”链接,查询和申请借阅联合体内其他馆的图书。

3.3 建立区域性的知识传递服务体系

我国一些省、城市的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同一省、城市的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联盟,实现了同省、城市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为高校的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高校通过科研项目的联合开发,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进入,借助于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科研信息环境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形态的变化,科研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所收藏的(数字或纸本)文献了。文献传递服务本身需要变化,把自己的工作和系统与对用户的整体服务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利用专业学科服务能力,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文献和非文献内容发现、检索和利用系统,支持不断扩展的信息供应需求[6]。因此,应建立区域性的知识传递服务体系,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知识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进而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3.4 充分利用服务馆的资源

服务馆的资源既包括文献资源也包括服务设施。(1)充分利用服务馆的文献资源。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均设置在本地区、本省资源较为丰富、服务能力较强的高校图书馆,目前,CALIS地区中心及省中心大多仅开展了文献传递服务,各中心应酌情开展基于本馆馆藏的馆际互借服务。(2)充分利用服务馆的馆际互借系统。正确合理的使用馆际互借系统能够避免资源重复浪费的现象,缩短读者获取文献的时间,节省馆际互借的费用。例如,天津大学图书馆是天津市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工程中心,采取了“模拟服务馆”模式[7],将成员馆的馆际互借员升级为本馆馆际互借系统的管理员。成员馆用户可以在天津大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系统中注册账户、提交申请,成员馆的馆际互借员可以进行用户认证、处理申请等操作。

3.5 扩展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

扩展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充分发挥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将会保证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持续发展。为此,区域服务馆与区域成员馆都应当致力于发展协议单位,利用方便获得的资源为区域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服务。例如,厦门大学CALIS福建省中心与台湾、香港、韩国、美国等地区的图书馆建立联系,为成员馆获取国外的文献。福州大学图书馆作为CALIS福建省中心的成员馆,与福建省图书馆建立联系。因此,福州的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厦门大学图书馆从国外获取文献,厦门大学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福州大学图书馆获取福建省图书馆的文献[8]。

【参考文献】

地方文献开发与区域经济提升 篇3

关键词:地方文献 开发 区域经济

一.地方文献是区域经济文化的主要源泉

1.地方文献价值与使用价值。第一,情报价值。地方文献是一种典型的动态情报,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和社会科学研究有关的一些自然科学范畴。如天文、气象、水文、地质和物产资源等,这种情报能及时向各类地方事业提供有关信息,帮助用户通览全局,少走弯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无论是对于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事业,还是对于地方社会的管理和保障,都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第二,史料价值。地方文献通过对特定区域内各个方面的信息所进行的记录,不间断地传递给后人,由于其内容完整,详细而又相对客观,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地方文献的史料价值会逐步增高,文献的价值与时间成正比,而且是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第三,文化价值。我国的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它详细、完整地记载了我国数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2.地方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地方文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知识宝库,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与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建设的繁荣诸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许多地方利用地方文献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一个亮点。剖析这种现象发现,地方文献与区域经济提升关系密切,其着力点为三个方面:第一,史料支持。地方文献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自然、地理等的综合记录和反映。第二,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项目的支持。不同地域,文化名称虽然相同,但内涵都相异。翻开不同地域的文献史料,便会发现每一区域的历史、文学、文字、地理、宗教、科学、建筑、园林、书法、绘画、民俗都是那样的丰富、厚重,差异巨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美才蕴含其中,价值才得以体现,也才最具有吸引人的魅力。第三,文化内涵支持。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习惯定势、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区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大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小到民俗文化、烹饪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市场文化……这些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被记录和保留下来,成为多文化、多形式的地方文献,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丰富而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

二.利用地方文献,助推区域经济提升

1.为地方特色经济创建特色数据库。作为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核心,数据库建设能提高资源利用的层次,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地方文献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知识管理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将从各种渠道搜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加以专业化整理和组织,创建以地方特色经济为主题的特色数据库,可以使用户方便快捷地了解当地特色产业的现状及其历史,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当地具有特色的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这对于扩大特色产品的销路、吸引投资、开发利用特色资源,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应该以馆藏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为依托,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馆藏书目数据库为基础,以颇具特色的重点藏书为核心内容,以全文型特色数据库为最终目标,把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举措。

2.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特色服务。发挥馆藏地方文献特色信息资源优势,满足区域用户的特色需求,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个性化特色服务。通过对地方经济领域用户的信息需求行为特点和用户信息库的分析和研究,获得用户的第一手资料,准确地把握用户的个性和需求,制定有效的服务策略,及时调整服务的角度和内容,为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和开展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提供依据。建立各类基于个性化特色服务的信息服务系统,应将注意力和重点放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资源组织、筛选和提供高质量的主动服务上。

3.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应用型的地方文献信息用户,他们所需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专指性、时效性、实用目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提供“量身订做”的信息产品。对此专业咨询人员在接受用户和企业的委托后,组织力量对相关的实体地方文献和虚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提炼、加工成为用户所需的产品一专题资料汇编,专题书目索引或专题数据库等。

三.结语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篇4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现代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熊彼特理解的创新是自发的、间断的、线性的,而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创新是一个互动、连续的,非线性的演化系统,集成创新系统应运而生。集成式创新是指集群内部具有紧密联系的中小企业和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政府机构等)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获取、整合、创造和应用不同技术与知识,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产品的创新组织形式(陆立军、郑晓碧)。许庆瑞等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的概念,突出强调了全要素、全时空、全员创新的重要性;江辉和陈劲提出集成创新就是技术集成加知识集成加组织集成的概念。国内外对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基于企业管理、产业集聚、公共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对某一层面内创新要素的集成进行研究,没有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弗里德曼通过研究和总结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它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1992年伦德瓦尔又将国家创新系统界定为: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的、经济上有用的知识的过程中,植根于一国疆域之内的各种要素和成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新系统。弗里德曼侧重研究宏观层面,着重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伦德瓦尔则侧重研究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基础,认为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技术创新过程的核心。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齐建国的“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研究报告;中科院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尽管技术、资金、和知识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融合,但是国家繁荣的实现途径却越来越地方化,事实证明,具有持久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势的区域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般认为,英国的菲利普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之后很多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尽管研究的视角和对象各不相同,但却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劳动力、教育、研究机构、知识外在化和溢出等创新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各不相同;二是产业集群通常在某一区域导致特定的创新模式;三是通过集体学习当地生产系统中可能会催生出一种共同的技术文化和创新环境;四是大学—产业结合与知识溢出往往带来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五是区域政策在创新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特定的制度和机构安排提供创新支持。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1. 区域的边界划分问题

对特定的区域经济进行界定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难题,英国的库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他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考虑到各地方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政治关系,区域创新的经济区域应该与行政区域相一致。

2.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库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国内的王缉慈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组成的系统。上述两个概念都强调了在区域环境中各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意义,但是都忽略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可移植性。

3. 区域创新网络

在网络经济学中,网络是指在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中出于同样等级层次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一种长期关系。网络的出现被认为主要不是成本上的考虑,而是战略利益上的考虑,即希望利用和实现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相互弥补的协同效应。因而,网络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而是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含蓄的、可分解的和能重新组合的相互关系体系。顾客、供应商、产业支持机构和同行业竞争者围绕创新所做出的旨在获得和分享资源的某些制度安排构成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里,厂商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利用外部创新的相关知识。但是厂商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以及充分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却要取决于各厂商自身的吸收能力,因为知识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累积性和路径依赖性,任何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吸收能力强的厂商能够把网络中的各种知识资源整合进自己的生产管理活动中,从而能够运用网络从学习效应中获益。创新网络通常是沿着波特所说的产业集群而形成的,但是产业集群并不一定导致创新网络的出现。

4. 区域创新环境

20世纪80年代法国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提出了环境的概念,但是他们提出的概念过于抽象。北京大学的盖文启最近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的框架构成,具体描述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几个组成方面。盖认为区域创新环境至少应该有三方面因素构成: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另外,Hodgson指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社会的规则、模式、制度,在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预期和收集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社会的“刚性”,没有统一的约束规则和共同的纪律,世界将一片混乱。因此,营造良好的鼓励创新的区域文化环境对能否形成有生命力的区域创新系统至关重要。

三、区域创新系统经验研究

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做的经验研究主要遵循这样的路径:首先构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这一指标体系对某些或某个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1. 国外情况

2001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与哈弗大学的波特教授合作,采用集群经济发展理论对美国的亚特兰大、匹兹堡、圣地亚哥、威奇塔和北卡三角地带五个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分析了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向这些地区提出了改进创新能力的建议,研究成果汇集成《创新集群:美国竞争力的基础》报告,竞争力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归纳一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繁荣、生产力、创新三者关系的理想模型。他们认为,繁荣是所有经济主体致力于经济发展的目的,直接反映为人民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生产力决定经济繁荣,反映了劳动力和资本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创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创新能力决定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通过降低技术创新的门槛和成本以应对低工资国家的挑战,另一方面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繁荣、生产力、创新是区域内多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直接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之后,该委员会引入了资产、网络、文化等输入指标和人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贫困水平等输出指标,对美国一些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Kaufmann和Todtling以比较观点研究了奥地利的斯泰利亚、威尔士、坦佩雷和巴斯克,发现在所有地区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更频繁,但其它区域的工艺创新比斯泰利亚更为重要;他们还发现在所有调查区域,顾客和供应商是主要的创新合作伙伴,然而在其它合作伙伴上,地区之间出现了重要区别,在斯泰利亚是大学,在巴斯克是技术转移机构和政府机构,在威尔士是政府机构。Asheim和Isaksen把挪威分为城市中心、城市周围、中等城镇、小城镇、乡村五种区域类型,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清晰的中心-外围模式,指出城市周围有新的或重大改进的产品的厂商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城市中心,乡村最低。

2. 国内情况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也建立了一套综合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框架结构如下图: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五大模块组成。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创造能力取决于研究开发的投入水平、科技产出水平和过程管理的水平。知识获取能力主要考虑了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外国直接投资等三个一级指标,其中,技术合作由科技论文的合作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活动经费来自于企业的资金占总科研经费的比重、专利合作水平三个二级指标构成;技术转移指标主要参考技术市场交易状况、大中型企业从国内其它企业中购买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数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最核心的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综合指标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几个方面,其中,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主要由研究开发人员、研究开发经费、企业拥有技术中心的数量三项构成;设计能力主要参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两项指标;制造和生产能力用企业的设备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来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用新产品产值来衡量。技术创新环境主要参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六个方面。创新的经济绩效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国际竞争力、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贡献上。在这一指标体系基础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通过SPSS简单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划分为超强、强、较强、一般、弱5类。依托于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出现了一股区域创新研究的热潮。李国璋、孙忠娟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横向分析了甘肃省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定位,找出了甘肃省创新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构建政府推动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议。张颖华、张艳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安徽区域创新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李文博研究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倪东生、李兰冰突破了以往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采用DEA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各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指出我国各区域创新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大西北、黄河中游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李兰冰又用TOBIT模型对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予以识别,得出结论:我国各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是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最重要的来源;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与产出亏空现象,与东部相比,中西部更为严重。倪东生通过研究发现了区域创新能力较低的区域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黄河中游地区对外开放不足,机构调整任务艰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和自语禀赋结构相近,面临的共同问题较多,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等;长江中游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融资难、产业转型压力大;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此外,国内也有学者另辟蹊径,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区域创新问题。王山河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2000-2005年各省发表文章的数量,利用创新区位商的分析方法,比较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

四、结论

自库克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由于他们的努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大体框架才逐渐浮现出来。但是应该看到,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还远没有形成内部一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另外,现有的文献中对理论的系统探讨非常少,对案例的实证研究比较多。绝大多数现代经济学理论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志是,是否存在一个严密的数理模型来推动这一领域的更深层次的研究,经济增长理论便是很好的例子,在Harold之前,人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是分散的,文字性的描述,难以实现研究水平的跨越;Harold-domar模型出现以后经济增长理论有了飞速发展,从Solow到Rampsy再到Romer都沿着数理模型的研究路径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使经济增长理论成为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从这一点上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远没有成熟,亟需开拓性的数理研究,以实现库克提出这一命题以来的理论飞跃。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五大模块组成。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做的经验研究主要遵循的路径是:构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这一指标体系对某些或某个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但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还远没有形成内部一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现有的文献中对理论的系统探讨非常少,对案例的实证研究比较多。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远没有成熟,亟需开拓性的数理研究,以实现库克提出这一命题以来的理论飞跃。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

参考文献

[1]林迎星.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4(6):65-69

[2]陆立军,郑小碧.集群式创新风险的控制机制与策略[J].经济学家,2008(5)

[3]李文博.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4]李兰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以省际数据为样本[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5]罗晖.测度区域创新—来自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8(9):10-15

[6]Cooke,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in the NewEurope[J].Geoforum,Vol.1991

区域文献 篇5

2006年5月河北科技图苑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Vol.19,No.3May,2006

文章编号:1006-9925(2006)03-0004-03收稿日期:2005-06-14

区域性文献资源共享与河北省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河北省保定市071003〕谢 红* 孔庆勤**

摘要:目前,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区域性共建共享体 系的建设必须有两个以上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图书馆作为建设的核心,有所在区域政府 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建设成果能使成员馆获得较大效益。根据现状,河北省应进一 步加强对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扶持,同时在同层次高校密集的城市,建立书刊资源 共建共享体系。

关键词: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区域性;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馆际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

近十年来贯串我国图书馆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近

年来,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之所以发展迅速:

一是源自信息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强烈,由此产生的图书馆信息提供能力的有限

性和人们信息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促使图书馆

积极探索延伸馆藏的有效途径——资源共享;二是

得益于我国网络环境的极大改善,计算机技术、网络

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

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公众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如今,我国已基本构建起全国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

系框架,区域性的共享建设也初见成效。但是,这主

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国内仍有大量资源和资

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也有很多读者需求得不到满

足。因此,有必要对适合地方特点的、区域性的共建

共享道路作进一步探索。

一、建立区域性共建共享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遍布全国的各类型图书馆数量

庞大。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

图书馆有430个。据2005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03年7月,我国的普通高校达517所,其中不少高校有多个校区,并且有相对独

立的图书馆,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数量实际上超出1

517个。此外,还有大量地市级以下公共图书馆、科

研院所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目前,成立一个全

国性的资源共享中心,吸纳如此众多的图书馆作为

成员馆是不现实的,现有的网络技术和服务手段也

不具备为如此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条件。

关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协调采购、联机编目、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文

献传递、数据库建设等。其中,有一些项目并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如协调采购、联合编目。作为国

家级资源共享中心,可以选择各地区具有鲜明资源

优势和特色的馆作为成员馆,但并不是加入者越多

越好。而馆际互借这样的资源共享服务,应该有网络

文献传递系统或快速的协作专车传递系统作支持。

由于我国目前的设施条件、资金状况和管理机制限

制,大范围的互借速度慢、效率低、周期长,导致用户

缺乏认同感,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考虑馆际互借。如

国家图书馆,1997~1999年三年的馆际互借总量仅

为1 485册,而日本国会图书馆1998年一年的馆际

互借量即高达14 022册。我国馆际互借量如此之

*谢 红 2003年12月评为研究馆员。获原电力部电力科技信

息成果奖1项,合编教材1种,已发表论文21篇。办公电话:(0312)7522285(简介已刊于本刊1999年第3期第68页,此为作者新信息 ——编者)。

**孔庆勤 现任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电话:(0312)7522284(简介已刊于本刊1998年第3期第69页,此为作者新信 息——编者)。

·4·小,虽有读者需求低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是服务的效 率低造成的。而与此同时,我国江苏、广州等地的馆

际互借却办得越来越兴旺,说明越是小范围内的馆

际互借越容易实现,因为读者不需要图书馆提供文

献传递手段就可以进行互借。比如,一些学校的多个

校区之间的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小范围、小规

模的馆际互借模式。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看,馆际

互借仍比较适合在较小的区域内开展,如在一个中

小城市或大城市的某一个区域内,在服务手段和工

作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目前,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观念已基本树立,主

要的困惑是从何入手、如何建设,尤其是经济欠发达

地区,更迫切需要找到建设的方法。我国普通高等学

校分布及加入CALIS的情况,可以初步反映出各地

区加入全国性共享体系的状况,即:(1)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信息渠道宽的地

区,加入CALIS的高校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

CALIS地区中心馆所在的地区,加入CALIS的高校

数量均位居前列,中心馆对所在地区的其他馆起到

了较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CALIS的223个成员

馆中,高校馆为188个(根据CALIS网站2004年3月

公布的情况统计,不计各校分馆),仅占全国高校图

书馆总数的12.4%。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

仍游离于这一全国性共享体系之外。所以,有必要建

立区域性共建共享体系,使各个区域,尤其是高校较 密集区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不同层次图 书馆对文献资源共享的渴望。

二、建立区域性共建共享体系的必备条件

(一)有两个以上图书馆作为建设的核心。根据 全国性共享体系的建设经验,区域性共建共享体系 的建设必须有建设的核心。作为核心馆必须有数量 丰富和鲜明学科特色的文献资源,有较强的技术力 量和经济实力,有独立承担某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建 设任务的能力。核心馆可以是高校图书馆,也可以是 公共图书馆或其他类型图书馆,只要几个图书馆之 间能够优势互补,构成一个能覆盖某一区域内专业 学科需求的体系即可。核心馆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 雄厚的技术力量为支撑,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通过开 展符合本区域实际需求的共建共享项目,逐步吸引、带动周边更多的馆加入其中。

(二)有所在区域的政府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现有的已初见成效的共建共享系统,无论是全 国性的CALIS、NSTL,还是江苏、天津等地方性的, 都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及高校图工 委的强力支持。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资助, 支持的力度基本上决定着共建共享的建设规模和建 设层次。力度大、投资多、起点高,不但能使文献信息 资源的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而且可以迅速推动当 地的文化教育事业。高校图工委应该在共建共享建 设中起到重要的规划、指导、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着当地共建共享工作的进程和建设水平。

(三)建设成果能使成员馆获得较大效益。共建 共享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参与者能够互惠互利、互补 余缺、提高效率、节省资金。如果仅有人力、物力的投 入,却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效益,参加者就会失去积极 性,也不可能吸纳更多的馆加入,最终导致建设项目 的夭折。如保定市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展过“发放通用 借书证,在保定市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间通借通阅” 的馆际互借活动,但运行几年后就自行消亡了,虽有 一些馆的馆长变动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文献互补

性不强、管理脱节、收效不大,使各馆失去了积极性。

三、河北省建立文献资源共建

共享体系的思路

(一)河北省目前高校状况。(1)高校数量较多,但国内知名的高层次院校少。截至2003年7月,全国 1 517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教育部所属院校为72所, 国防科工委院校7所,“211”院校96所。河北省的高 校数量为83所,在全国位居第三,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47%。其中,教育部部属院校和“211”院校各1 所,分别占总数的1.25%和1.04%,而且分布在保定 市和天津市。因此,河北省暂时难以形成一个高层次 的高校群。(2)办学层次较高的院校分散。河北省的 高校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天津、唐山、秦皇岛、邯郸 等12个城市,只有石家庄市和保定市高校相对较 多。学校驻地的分散使河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 建设难度加大。(3)加入CALIS的图书馆数量少。CALIS现有高校成员馆共188个,而河北省加入的 仅有5所,占河北省高校总数的6.02%,占CALIS成 员馆的2.6%,比例偏低。CALIS是一个开放性的文 献资源保障系统,加入其中并没有太高的条件,需要 的是共享意识和自身需求。(4)有共建共享的愿望和 良好开端。建立在燕山大学的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 馆在运作之初就得到了省内各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响 应,现有成员馆50多个。虽然目前只开展了商业性 数据库的共享,但已明显起到降低成员馆软件和硬 件建设费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目前, WSN、Springer-Link数据库的成员馆均达12家,说 明这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共享形式。

(二)共建共享体系的思路。区域性文献资源共

建共享体系可以是跨行业、跨系统的,但高校馆是其 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根据上述特点,河北省共建共享 建设的重点可以放在两个方向上:(1)加大对以燕山

·5·大学图书馆为核心的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 作的扶持,包括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保证其 正常运转及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重点围绕已经起 步的商业数据库集团采购和共享。增加数据库种类, 以扩大可利用资源的学科范围,吸纳更多的成员馆, 以降低运行成本。(2)在高校较密集的城市,如石家 庄市、保定市等建立能实现馆际互借功能的书刊资 源共建共享示范体系,获得一定经验后再向其他城 市推广。如驻保高校正在实施的期刊资源共建共享 计划,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将为其他地区的建设 提供经验。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应保证资金的投入。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 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如天津 市教委投入1亿元人民币进行天津市联合书目资源 共享系统的建设,建设中,18所市属高校图书馆联 合引进美国SIRSI公司的Unicorn Consortia系统, 从而降低了共建共享的技术难度,形成了一个无缝 链接的联合书目资源检索系统。如果没有上级主管 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共建共

享体系的建设则较为困难。

(二)应利用已有的成果。目前,无论是CALIS

还是NSTL,均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如NSTL 文献数量大、学术性强,其提供的文献传递与原文索 取服务,使用户馆的文献保障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有 效缓解了图书馆资金紧缺、外文文献不足的问题。由 此,各区域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性建设,而是应考虑做 一些全国性共享体系做不到的事情。

(三)应有长远打算。目前,有参与共建共享体系 意向的图书馆大多数都拥有不同的文献集成管理系 统,其中有的系统不兼容Z39.50协议,有的图书馆 自动化系统才更换不久,再申请资金购买新系统比 较困难。所以,建立书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就应该 尽早立项,确定成员馆,并且要求成员馆选择相同的 自动化管理系统,以互相兼容,避免不必要的资金 浪费。

五、结论

目前,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已

初见成效,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地区性的,均为后来 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建立区域性共建共享体 系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南省和黑龙江省等许多省都 在积极考虑本省的共建共享体系建设问题。河北省 高校数量较多,又紧邻北京、天津,占有天时和地利 的优势,应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对高校的资源进 行协调和组织,尽快开展共建共享工作。

参考文献谢春枝.我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地区性网络建设现状分 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1(3):34~38.马仁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与发展——兼论 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J].河北科技图苑,2003, 16(2):44~46.高波.中国日本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之比较[J].图书与情 报,2003,(1):26~28.黄雪梅,史永强,王南.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书目资源共享 系统的模式与功能[J].河北科技图苑,2003,16(6):12~ 13,37.淑云,陈能华.论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1):1~3,12.何锐鹰.高校图书馆校区合作与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构建 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04,17(5):37~39,50.(上接第30页)书馆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 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1~192.人民出版社编辑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15.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04:182~183.贺培燕.论图书馆文化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4,17

区域文献 篇6

20世纪80年代, 随着世界银行中国经济考察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关注, 有关学者便开始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得出了很多不尽相同的结论。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内涵, 紧接着对现有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然后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最后探讨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理论内涵的研究综述

赛风、朱明春 (1990) 是国内较早的对产业结构趋同理论内涵进行研究的学者, 他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一种动态的收敛的演进过程 [1]。陈耀 (1998) 也具有相同的观点, 他认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所呈现出来的除了上述特点还表现为产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分工越来越细, 体系越来越完善, 空间分布越来越均衡 [2]。后来随着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者们给出了比较综合的定义, 如石涛、翻晓伟 (2008) 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区域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共同倾向, 或者是有着不同自然禀赋的区域形成类似的产业结构布局, 具体指产业内子行业的构成、地位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趋同 [3]。

以上分析表明,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既是一个演变的结果, 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表面上是通过各种指标的测算可以直观感受到的产业结构趋同性的不断增强, 其实质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性的缩小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的一系列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4]。因此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一种中性的现象, 要根据地区的不同来判断它的合意与否, 而不能直接把产业结构趋同作为一个判断的结果。

三、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实证分析的研究综述

近30年, 学术界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地理空间、行业或产业的趋同度进行了度量和分析, 下面我们从测度方法、空间范围和产业行业这三个角度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

(一) 测度方法角度

在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众多方法中, 最为常用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如齐雯靖 (2012) 利用该指数分别从三次产业和制造业两个方面测度东北三省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5], 该方法虽然能够反应出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状态, 但它是一个静态指标, 只有计算出该地区多年的相似系数才能够捕捉到其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还有的学者利用克鲁格曼指数来进行测度, 如孙根紧 (2013) 利用该指数对西南地区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西南地区工业行业结构趋同呈现局部化特征, 仅存在于部分省份之间 [6]。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该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Poncet (2003) 从区际贸易角度证明了中国省区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 [7]。随着研究的深入, 许多学者开始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我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如高新才、周一欣 (2012) 用趋同和趋同两种检验方法对2000年以来西北五省的25个行业的趋同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工业行业确实存在同构的现象 [8]。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 霍夫曼系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也是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常用的指标。

(二) 空间范围角度

在现有的研究中, 空间范围、计算方法、时间跨度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结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武舜臣、王静 (2012) 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从能源约束的角度对我国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目前三大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 这为以后该问题的探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9]。高新才、周一欣 (2012) 通过工业产值构成、霍夫曼系数等指标, 对西北五省区2000年至2009年的工业行业数据加以测度, 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工业内部行业层面相似性并不显著, 但在支柱产业选择方面雷同现象则极为严重 [10]。

我国学者对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有学者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严重, 如程丽雅 (2006) 根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长三角五个城市1990—2004年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确实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并且有些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比较严重 [11]。然而, 陈勇江 (2010) 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有相似, 但相似程度呈现出了明显下降的趋势, 而且逐渐表现出异质性的态势, 并没有出现恶性竞争 [12]。

(三) 产业行业角度

对产业结构状况进行测度主要有两种角度, 一种是以某个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为对象, 另一种则是选取所研究地区的某一产业为代表进行测度。如宋瑞敏等人 (2012) 对河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 :目前河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情况比较严重, 可能会阻碍其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13]。宋志涛 (2011) 通过建立两期博弈模型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认为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场分割 [14]。吴迎新 (2011) 利用同构系数指标, 对我国31个省的纺织业的产业结构差异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2002—2007年我国纺织业同构性现象已出现且逐步上升 [15]。

在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时, 产业选取、测度方法、空间范围、时间跨度上的不同都会对其测度结果产生影响。虽然在一级地理单元内产业结构趋同较为明显, 但是在单个的二级地理单元内, 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趋同程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四、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原因的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成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但在现有文献中, 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即“体制说”与“非体制说”。

大部分持体制说的学者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形成与政府行为紧密相关, 官员晋升制度、地方保护主义、政府间博弈等因素是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如王燕武、王俊海 (2009) 从政治晋升的角度, 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关系进行分析, 指出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以GDP增长为指标的晋升激励, 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 [16]。Young (2000) 认为地方政府为了保护下放财政权引致的既得利益而加大的地区间贸易壁垒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 [17]。徐勇 (2010) 用地方政府的博弈困境解释了南贵昆区域间产业结构低度化的成因, 并指出通过成功博弈和合作博弈能够实现对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调整, 最终使得该地区的整体发展达到帕累托最优 [18]。

持“非体制说”的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趋同的成也提出了一些其他看法。如李菁 (2010) 把行业特征和地区特征看作是影响制造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否的两个重因素。其中行业特征主要是指规模经济程度和行业历史基础 ;地区特征主要是指集聚效应、市场规模 [19]。陈勇江 (2010) 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匹配度与产业同构度成正比。长三角地区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 市场与技术也紧密联系, 因而在此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趋同是必然与合理的 [12]。刘富朝、袁锋、武友德 (2010) 则认为区域间发展大环境及产业发展战略的相似度是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 [20]。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要区别对待由市场因素导致的结构趋同和由政府行为导致的结构趋同, 使得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有效的利用, 同时对于违背地域分工规律和客观要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改进。

五、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研究综述

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的初期, 大多数学者认为该问题的本身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消极的。如罗水清、李明生 (2004) 等学者认为, 产业结构趋同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 它将直接导致恶性竞争, 造成重复投资和效率损失, 影响规模经济的形成、产业技术的升级、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而危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2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者们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也趋于全面。吴鹏 (2007) 在从地方政府角度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博弈分析的研究中指出, 要严格区分区域产业结构的合意性趋同和非合意性趋同, 并指出前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后者则背离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和客观要求 [22]。赵峰、姜德波 (2011) 在对江苏北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中指出尽管苏北地区有着比较相似的发展背景, 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没有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阻碍, 反而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应将能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判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具有合意性的标准 [23]。

六、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结论

虽然目前相关学者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 但仍有一些缺陷和不足。

第一, 从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测算的角度来说, 现有的文献多集中在对三次产业层面的测度, 很少有学者从细分行业层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第二, 从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与否的判断角度来说, 许多学者在研究时缺少清晰科学的界定, 使得最终政策的制定具有盲目性, 不利于集聚效益的产生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 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来说, 国内部分学者片面的认为结构趋同只会带来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 而没有意识到由市场力量形成的产业结构趋同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

(二) 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过程中, 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 从细分行业角度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分析各种类型的区域产业同构的形成机理并对其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参考。

第二, 对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的合意与非合意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 对非合意性的产业结构同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使其产生集聚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 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区域文献 篇7

关键词:产业转移,碳排放演变,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产业集聚效应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然成为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巴西、印度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移。近些年,我国政府部门也积极引导企业内迁。

随着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部分产业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将会扩张性转移或衰退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企业尤其第二产业企业的迁入迁出,将引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格局的变化。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格局演变影响着区域自然环境。研究产业转移及其所引起的区域碳格局的变化,能较好地展现区域碳排放演变历程,为地区设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应对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碳排放变化提供较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情况

1、中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兼容的经济现象。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情况。在研究产业转移方面,部分国外专家学者从产业转移的影响要素出发,如弗农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认为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会不一样,而重视程度的不同会引起该产品在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阿瑟·刘易斯通过对劳动力的研究,认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

小岛清从边际产业转移角度研究并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地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与承接方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一次进行,通过产业的时空转移来回避产业劣势。

关满博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认为日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东亚国际劳动分工是东亚区域未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情况。国内学者、专家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很多,贺炎林等(2010)在研究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时,提出产业升级的动力促使发达地区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促使欠发达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易振华等(2011)依据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特点和情况,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缺工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些现象不是由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而是由我国东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间劳动供给不平衡导致。

杨本建等(2014)从产业转移政策的角度出发指出产业转移政策对异质型企业具有选择的效应。相对于部分迁移的企业来说,整体迁移的企业易受政策影响。

沈静等(2015)从环境因素角度分析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广东污染产业转移情况,得出结论:政府强制性的“命令—控制式”环境管制手段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很大。

2、对区域工业碳排放的研究

(1)中外学者从工业碳排放绩效角度研究情况。在区域工业碳排放方面,国内外学者专家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些专家学者从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角度来研究,如Kortelaine(2007)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欧盟成员国生态环境进行测度。Stern(2007)运用碳排放因素分解法研究发现,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王群伟(2010)在综合考虑能源、资本、劳动力等相关要素的基础上构造一种可考察动态变化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指数。陈诗一(2010)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碳排放约束中国的生产效率。涂正革等(2011)利用SBM模型评估中国不同地区的环境效率。

周五七等(2012)运用SBM模型测度我国各省工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发现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碳排放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工业碳排放效率平均水平偏低。韩晶等(2015)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中、西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碳排放绩效最高,西部碳排放绩效最低,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现象。

(2)中外学者从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角度研究情况。有些学者、专家从影响工业碳排放的因素来研究分析。林伯强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Azim(2013)研究发现罗马尼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EKC关系。何小钢等(2012)研究认为中国工业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走势,而非传统的倒U型;投资规模与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任晓松等(2014)基于STIRPAT模型,从人口规模、人均工业产值和工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研究我国工业碳排放。

有些学者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研究区域工业碳排放,如徐大丰(2010)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碳排放总量和三大区域分行业碳排放总量的差异。李平星等(2013)研究产业转移背景下泛长三角地区工业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得出结论:产业转移引起的各地区工业产值、产品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与碳排放格局变化具有较大关联性。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丰硕,如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赤松要的“雁型模式”,阿瑟.刘易斯的“刘易斯拐点”等。而我国专家学者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无论对政府产业转移政策的制定还是对后来学者产业转移的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研究方向。

在当前各国号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背景下,仅从劳动力、转移政策、转入转出方利益协调等角度研究产业转移,较容易忽略产业转移所引发的区域碳排放格局变化及地区环境变化等问题。

虽有学者对区域碳排放的研究或是通过DEA模型对国家或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进行预测与研究,亦或利用碳排放因素分解法研究影响区域内工业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等,而忽略了引发区域碳排放变化的大背景———产业转移。

有学者虽将产业转移与区域碳排放格局变化结合起来研究,但研究还是偏重某一方面,如李平星等虽然将产业转移与区域碳排放结合起来研究,但文章主要从碳排放演变角度分析研究区域时空格局演变,忽略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区域文献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都市圈,增长级,城市竞争与合作,空间相互作用

一、研究背景

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 (人均GDP小于5300美元时) , 城市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人均GDP正处于从1000美元的上升阶段,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选择了一条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它的背后有着很强的理论支持。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级”理论, (1) 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即区域经济梯度转移 (2) 理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指导我国区域经济模式选择的主要的理论依据。按照这个原则, 中国进行了有步骤有规划的改革开放政策, 对生产力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中国的区域发展利用倾斜的政策支持, 启动了促进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级。1978年到90年代中期, 我国采取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 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 90年代中期后, 逐步调整了发展战略, 政策制定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和发展。

二、研究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作为生产力空间的载体, 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城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重要的舞台。综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都市圈域经济理论。

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对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群做了一番描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地域空间和组织形式, 具有高度密集性的构成要素, 如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流通网络。欧美的其他流派, 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戈特曼的大“都市圈”同都市区没有太大区别;大都市圈的地域组合单元, 是1915年英国城市学家格笛斯在其“Cities in Evolution”中所描绘的组合城市和世界城市。大都市圈的内部联系并非如戈特曼所言的高强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紧密联系的内部整合的系统, 而是有多个都市区和组合城市形成的一个集聚体。

日本在1950年开始研究都市圈, 并从商业角度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 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于若干周边城市和地区所组成的地域商业网结构。美国的尼尔.R.佩尔斯等学者 (1993) 提出citistate, (3) 该理论认为, 大城市区域 (metropolitan area) 、城市群 (metropolis) 、城市集聚区 (conurbation) 等概念已经显得过时, 它们能表达城市量级和空间的巨大变化, 但是无法反映其本质。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即citistate, 认为只有这个词才能完整反映美洲乃至全球现今形成的城市区域的全部意义。Citistate是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区域, 但不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方政府, 它是依靠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而成的一个经济组织。国内有曾坤生 (2005) 等人在研究这一理论。

国内对都市经济圈的定义 (高汝熹, 罗明义1998) 是以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组织成的, 其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1993年, 复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提出大都市经济圈中心大城市会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 与周边的区域形成一种紧密的经济联系。杨建容 (1995) 指出, 都市圈是一种高能级、高层次的城市体系, 一般由一个或两个高能级的城市担当发展级, 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陆大道 (2003) 提到, 都市圈是一个或多个核心城镇, 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的圈层式结构。

1998年, 王建等人研究国家发改委主持的重大课题《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 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 提出以都市圈经济为主要特点重组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主张建立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大上海等九大都市圈。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 都市圈域理论在实践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大沈阳等大都市圈的已经初具雏形, 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等城市的周边地区, 一些区域性都市圈和地方性都市圈也在逐渐形成。以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城市发展不均衡模式。

在理论和经济现实的发展中, 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适应了区域经济开发的现实, 成为了区域开发的主流。因此, 不少学者从不均衡的发展方式来探讨城市区的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并由另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级理论。他们阐明了城市增长级效应:即当推进性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空间积累、形成城市增长级时, 城市中心增长级的级化过程也使资金、资源向中心地域集中, 这就是城市中心增长级化效应的表现。

增长级理论提出后, 又有学者提出了点轴理论。“轴”的概念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经济学家松巴特 (Wemer Sombart) 提出的。轴是经济扩散的干线, 是紧密的交通联系。区域经济增长的级化过程是通过交通干线为主要渠道的。

现在不少学者又依据空间结构理论, 提出了网络状的城市扩散理论。这是将经济的发展引向均衡化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体化。不均衡理论也发生了由起步的不均衡发展到平衡推进的蜕变。

当然, 不少国内的学者也致力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的研究。例如针对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结构特征, 形成了四种比较主流的观点, 分别是:“哑铃型模式”, 即强调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联合, 共同发展;“京津唐三角型模式”, 即充分调动京津塘地区的工业基础;“一轴两翼模式” (吴良镛) , 即以京津为主轴, 京津唐、京津保两个三角区域为两翼;“圈层模式” (李国平) , 即以北京、京津唐、中等城市和卫星城、小城市、集镇这几类城市为不同的圈层, 形成一个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的完整的经济圈。

3. 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实证和理论。

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和合作, 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讨论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另类, 但在近些年却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博弈论在城市发展的运用, 使得相关的理论文献得到了新的关注。美国的罗伯特.沃伦 (Robert Warren, 1961) 在文章中提到多核心结构导致的城市发展决策权的分散, 从政府和决策的外部性角度探讨了城市区的相互依赖的关系。Donald J.Curran (1964) 以美国密尔沃基地区为例研究了都市区域的竞争, 指出了没有联邦中央政府或者法律干预, 自愿合作可能降低, 城市间竞争会更激烈。Issac W.Eberstein和W.Parker Frisbie (1982) 探讨了城市职能和美国相互依赖的都市体系, 指出了城市职能的垂直分工同广泛的城市间贸易相关, 同时又受到了贸易产品和城市大小的影响, 城市间的贸易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城市的联系。Ron Martin, Peter Sunley (1996) 在文章中回顾了保罗·克鲁格曼的地理经济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Keeok Park (1997) 研究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于城市间的合作和竞争的影响。Sylvie Démurger, Jeffrey D.Sachs等人从地理经济政策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其中也涉及到了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Gilles Duranton, Diego Puga (2003) 城市聚集区的形成构建了一个微观的经济学基础, 其中涉及到了三种机制, 分享, 配合和学习。就国内的研究而言, 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 张召堂 (2005) 对首都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博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

4. 城市间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城市间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更加侧重于从地理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 它主要是地理经济学家对于城市规划的贡献。美国的地理学家乌尔曼 (E.L.Ullman, 1957) 综合了俄林 (B.Ohlin, 1933) , 斯托弗 (S.Stouffer, 1940) 等人的观点, 形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并且总结归纳了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点 (互补性、移动性和介入机会) 。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海格特 (P.Haggett, 1972) 年提出一种分类, 他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三种类型:对流、传导和辐射。这样, 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 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和信息的流动。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联系外, 还存在着与同一等级其它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划分结节区域, (4) 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 是研究城市间、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最基本的两个模型是引力模型和潜能模型。赖利 (W.J.Reilly, 1931) 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 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 根据这个规律, 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 与规模成正比, 与距离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斯图瓦特 (J.Q.Stewart, ) , 提出了引力模型, 表示两个城市之间货物、业务流、信息流、人流的数量, 距离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根据引力模式, 可以计算两个城市间预期的相互作用量, 即潜能模式。

在其后的研究中, 国外的学者均在方法论上作了不少文章 (B.J.L.Berry, 1986;A.G.Wilson, 1985) , 提出了不少城市、城市间、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模型。这些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地区或经济实体单元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联、关联的结构式、形成原因、影响、评价, 诸如此类, 在中国经济信息资料极不完备的情况下, 要搜集和计量分析上述问题并非易事, 这类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还较为少见。

最后, 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多集中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P.Robson, 1987;黄烨菁, 1998;张幼文, 1997) 和实证研究 (袁锦林, 1993;张军平, 1998) 。在诸学者的论述中, 空间相互作用的原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距离、规模、互补性和介入机会, 但对制度的因素并未涉及;并且对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仅限于其异质性, 对其同质性缺乏探讨。

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理论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从制度上, 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相契合。其具体进程, 与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交织在一起, 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的流动, 生产要素按照经济原则的大范围调配和配置。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1. 城市重复建设严重。

从Donald J.Curran的城市间竞争与合作的理论可以看出, 重复建设是城市间激烈竞争、争夺资源和资金的结果, 这一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尤为突出。由于城市间竞争博弈的结果往往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所以合理的城市规划, 以及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和适度干预是必要的。

2. 区域间城市结构不合理, 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

中国目前存在着三大经济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地区城市以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 基本形成了大中小配套的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小城市有很大发展, 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城市集中于省会, 城市化扩张的过程很缓慢。

3. 城市化进程落后与经济发展速度, 城乡差距明显。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 建国50年来, 前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6%;后20年平均增长8%以上, 而城市化率从1949年10.6%到1998年的30%, 以至现在的约45%, 50年平均每年增长不足一个百分点, 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相比, 相对滞后。在这个城乡二元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个典型个案研究的数据认为, 城乡差距大约是4.5倍。而一些专家计算的结果, 如果将福利等因素加上, 大约是6倍左右。George J.Gilboy和Eric Heginbotham (2005) 合写的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农村的危机是否正在向城市转移。而这个转移的过程是与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快速的城市化和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直接相关的。

4. 城市间缺乏区域协调和分工合作。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间合作欠缺, 大型工业项目纷纷上马, 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相当显著。由于缺乏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和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经济各自为政, 平行发展, 导致了城市职能分散化, 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加剧了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

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即:结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历史潮流, 同时推进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使大城市建设与小城镇得到同步发展。都市圈域理论可以用来集中指导城市带密集东部城市建设, 引导使标准的制造业生产活动分散到中小城市, 而使大都市地区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服务、研发以及非标准化的制造业上。中西部地区, 则更需要借鉴城市间不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城市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 公平分配推进地区发展的政策资源。如果政策资源 (包括技术、管理、资金以及进出口许可等方面的政策) 继续向大城市倾斜, 必然会造成生产和人口过度集中的局面, 结果使主要城市之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地区间的联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得不到发展。此外, 还应加强地区间的交通和通讯投资以促进工业生产活动的分散和人流物流等的空间交换。中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同步的, 在这一过程中,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将有效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韦伟, 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2)

[2].高汝熹, 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 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

[4].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戴学珍.京津空间相互作用与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6].Robert Warren.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hange:A Case Study of the Seattle Metropolitan Area[J].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1961 (4)

[7].Donald J.Curran.Infra-Metropolitan Competition[J].Land Economies, 1964 (1)

[8].Issac W.Eberstein&W.Parker.Frisbie.Metropolitan Func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U.S.Urban System[J].Social Forces, 1982 (3)

区域文献 篇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 它不仅蕴藏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热情和高尚品质, 而且承载红色的历史、革命的精神、光荣的传统、崇高的境界。盐城是新四军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所在地, 中共中央华中局在这里成立, 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军队领导人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华中军民的抗日斗争, 曾获得“陕北有个延安, 苏北有个盐城”的美誉, 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红色遗址240多处。目前, 盐城正在创建国家级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围绕这一工作, 认真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前景广阔。

1. 区域红色文化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围绕区域红色文化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工作意义重大。

盐城是革命老区, 新四军的足迹遍布全市。我们将依托新四军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 把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的特色文献建设, 作为党校图书馆资料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1.1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皖南事变”后, 1941年1月,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此后, 新四军在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进行政权建设、恢复经济、温暖民生和创新文化, 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 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 新四军所凝练成的红色文化和“铁军精神”, 对搞好我市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彭冲同志在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六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铁军精神是为民族解放, 为革命不怕牺牲, 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 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绝对服从党指挥的自觉精神;是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有我无敌、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限忠于人民、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是独立自主, 大胆放手,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坚强的革命信念, 热爱真理, 崇尚科学, 自觉为共产主义而永远奋斗的精神。”

随着盐城经济的高速发展, 市委十分重视新四军的传统教育, 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铁军精神, 传承铁军作风”, 一个学习、继承和研究“铁军精神”的热潮正在兴起。现代社会对“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特别是对“铁军精神”的研究, 需求日趋强烈。“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完整记载了新四军在盐城的革命活动、革命历史和“铁军文化”, 对于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党员和干部、青少年勿忘历史, 牢记革命传统,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热爱盐城、建设家乡的理想都起到积极作用。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革命精神的支撑。新四军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热爱真理、崇尚科学的求实精神, 将激励人们在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地方经济中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新的业绩。新四军特色文献详细记录新四军在盐阜地区发展生产、壮大经济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将提供参考依据, 为盐城地区企业的经济战略制定、产品研发将提供信息支持。同时, 也为盐城地区红色旅游开发、古建筑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的文献参考。一些关于盐城经济文化发展的科研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新四军文献史料。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对促进盐城地方经济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

1.2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对弘扬和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

精神属于哲学范畴。它的本义是指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任何精神都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铁军精神”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它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者艰辛努力和探索, 是我们党和军队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精神力量。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和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丰富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资源整合起来, 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 是“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和文献资源开发的基本方向。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倾向的关键时期, 需要有引领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精神旗帜的重要标识, 是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 也是生发区域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其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是实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发挥重要作用。

1.3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是搞好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根据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意见》的要求, 配合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充分搜集、整理和挖掘、利用新四军在盐城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对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和质量将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保障。

1.3.1 为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服务。

“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要集纪念性、教育性、研究性文献为一体, 以利于党员干部学习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 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使党校真正成为干部培训中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1.3.2 发挥信息共享功能。

“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来看, 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整合、集成与共享, 可以让一些原本特殊的资源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利用, 可以服务于全市、全省党校系统的干部党性教育, 并可以满足互联网社会信息用户的需求, 成为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基础内容。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是地市党校系统图书馆利用特色文献资源参与互联网信息共享的一个开拓性的尝试。

1.3.3 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可以集中反映新四军理论研究方面的动态和水平, 适应全国党校系统文献在针对性、适用性上的需求, 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源参考。

2.“新四军在盐城”的文献工作要高起点定位, 高目标规划,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根据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意见》的要求, 配合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的文献工作, 充分挖掘、利用新四军在盐城丰富的红色资源, 为干部党性教育服务, 切实提高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铁军精神”和新四军将帅的历史功绩、高尚品质及新四军指战员在抗战年代的感人故事为主, 辅之以新时期的盐城在铁军精神的影响和激励下成长、发展的先进典型。主要收集整理:新四军在盐城;刘少奇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工作;陈毅苏北抗日统战工作;学习黄克诚同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新四军抗战史;铁军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盐阜精神的内涵解读与时代意义;铁军骁将精彩战例;新四军的廉政建设;铁军廉政楷模王必成;新四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新四军的干部教育;新四军的文化建设;盐阜老区人民爱党拥军颂;新四军的群众工作;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盐城的重要意义;新四军领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改革开放中的新盐城等。

2.1 学习借鉴。

安徽是新四军早期活动的重要区域, 境内发生的“皖南事变”震惊全国, 安徽省委党校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挖掘潜力较为深入, 安徽“新四军研究文库”建设做得比较系统、扎实。临沂在打造沂蒙精神、创建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等方面的工作, 开展得很扎实, 我们要学习它们的做法和经验, 加强两地干部革命传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应组织专业人员, 到临沂市委党校和安徽省委党校考察调研, 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考察, 并进行专业培训。

2.2 合作共享。

邀请安徽省委党校领导和从事文献资料研究的专家来盐考察调研新四军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情况, 并赴新四军纪念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等地实地考察。交流我市新四军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情况, 并与我校签订新四军传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协议, 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加强特色文献建设的合作。

2.3 加大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力度。

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过去战争年代遗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 自然及人为的损坏, 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不是越来越多, 而是越来越少, 越稀少则越宝贵。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 一些建设性破坏难免发生, 因此, 特别要注重加强保护, 构成保护体系。

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普查, 新四军老战士健在的已不多, 他们是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 要抓紧访谈, 保存第一手资料。通过采访新四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实地考察、查阅文献、文物征集等多种形式, 加大收集、保护、挖掘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和回忆录的力度, 做好红色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必须对盐城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把“铁军”文化、盐城湿地文化和盐城海盐文化等结合起来, 做好红、绿、白等多种文化资源的结合, 把握时代气息, 挖掘因红色文化发展所孕育的新的地方文化, 综合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这既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 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 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延长旅游产业的相关链条。

2.4 抓住重点。

开发区域红色文化,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工作, 要把文献建设工作与主体教学结合起来, 要与干部党性教育结合起来, 要与盐城市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第一, 将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现场教学点结合起来, 打造现场教学品牌。

第二, 将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打造专题教学精品结合起来。

第三, 将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科研结合起来。

第四, 将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特色教学结合起来。

区域红色文化题材多姿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 内涵非常丰富, 重温“铁军”历史;继承“铁军”传统;歌颂新四军人物;发扬“铁军精神”是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工作的重点。

2.5 形成特色。

“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工作, 在围绕新四军成立、发展、演变历史与具体内容进行收集、整理的同时, 应重点突出新四军在盐城的活动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新四军在盐城党的工作, 主要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在盐城;新四军在盐城党建工作, 新四军在盐城的廉政建设;军事工作与斗争, 新四军重建军部在盐城的成立;新四军、八路军在盐城会师;新四军在盐城反扫荡斗争;统战工作, 新四军在盐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他党派的合作;文化工作, 新四军在盐城的干部教育工作;新四军在盐城的文化教育工作;新四军在盐城的群众工作等;新四军纪念场馆、碑亭介绍等。

3. 在组织上、人力、财力和技术上予以保障。

3.1 领导重视和必要的经费保障。

加大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力度, 以建设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为契机, 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建立专项开发资金, 制定相关政策, 建立一种融汇社会多方资金的动运作机制, 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校领导要重视“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工作, 在文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上, 要充分掌握资料, 以省委党校特色文献资源平台为依托, 按照要求统一建设, 要求把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成果运用于主体班教学的全过程, 把“铁军精神”的传承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 并在科研经费、研究人员的安排上予以大力支持。

3.2 有专业队伍。

要重视“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制胜之本, 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第一, 思想重视, 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人才建设,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第二, 要与高校密切合作, 请专家进行咨询、指导, 从而构建区域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

盐城市委党校应专门成立“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研究中心, 由“铁军精神教学研究中心”、校图书馆、科研处、党史党建设教研室专家组成, 负责特色文献建设的选题、资料推荐和文献质量监督等数专业知识咨询工作, 为“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 提供智力支持和教研保障。

3.3 向上汇报, 争取支持。

盐城市委党校要主动邀请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的领导和专家来盐进行现场指导, 主动向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汇报“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的目标规划, 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打造区域文化名片, 做好“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工作,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特色文献建设是盐城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既是一个地区历史的产物, 又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真实记录。作为本地区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文献资源, 对弘扬盐城精神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能够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盐城提供精神动力。通过文献资源建设, 使盐城的广大党员、干部更加了解新四军在盐城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 更加自觉地继承革命前辈用鲜血凝成的“铁军精神”, 更加勤奋地工作, 为“铁军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群, 赵弘迈.盐阜人民不会忘记[J].档案与建设, 2001 (7) :33-34.

[2]范纯琍.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学习与实践, 2014 (3) 123-127.

[3]中央党校中特理论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意义[J].党政干部参考/学术, 2014 (2) 9-10.

[4]张建媛.试论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 (12) :65-67.

[5]魏本权, 陈敬.红色资源学视野下的临沂红色文化及其产业开发[J].井冈山大学学报, 2011 (1) :15-20.

[6]褚凰羽, 洪芳.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兰台世界, 2011 (2) 上:72-73.

区域文献 篇10

宁波作为“书藏古今, 港通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其发展历史可谓深远悠久。近年来, 宁波蓬勃发展和迅速崛起, 与宁波帮的大力扶植家乡产业密不可分。而宁波帮情系家乡, 也与家谱所持有的同根同源的宗法文化, 所产生的的凝聚力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将宁波的发展与家谱联系起来, 探究其间最大化的联系。

家谱, 作为宗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以宁波地区及其为中心的辐射区域的社会发展, 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因此, 在本项目中, 我们以宁波为例, 探究家谱在区域文献中的价值。在项目的前期阶段, 主要以搜集整理归纳资料为主。为收集更详实的资料, 我们走访参观了具有集中家谱资料保存的市图书馆、天一阁、市档案馆和市博物馆。在宁波市图书馆, 参观地方区域文献馆, 阅读馆藏宁波各地区家谱, 了解各宗谱分支及其兴衰变迁;在宁波天一阁内, 亲身见证年代久远的宁波地区家谱, 从而证实了家谱文化在宁波地区的发展历史和传统。

研究发现, 宁波家谱留存数量大, 内容丰富, 研究价值颇高, 其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材料, 这对于宁波地方史、移民史、人口史、社会史、妇女史、经济史等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宁波虽然是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 但其的各个家族并没有因为西方文化的渗入而断根断层, 通过调查走访, 除家谱外, 我们还可以发现各个宗祠的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 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 族谱被续修, 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 联络故众。像海曙马衙街秦氏支祠, 海曙牌楼巷杨氏宗祠, 奉化溪口的蒋氏宗祠, 潘火桥蔡氏宗祠, 奉化的胡氏宗祠等各个地区的宗祠遍布宁波。

宁波家谱作为区域文献之一, 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宁波多个方面的发展轨迹。

宁波家谱对其人口变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人口是其中较为可靠的一块, 其世系图表中自本支始迁祖而下有明确生卒年月日的家族成员情况, 对于研究人口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 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成员、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 可提供宁波人口学的研究。

宁波家谱对其区域内历史人物的研究帮助巨大。因为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 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 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宁波有鄞州《史氏宗谱》、镇海、鄞州《包氏宗谱》、奉化《蒋氏宗谱》等名门望族宗谱。在寻迹宁波名人的家世中, 探究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宁波家谱提供了宁波的民俗资料。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一个地方的民俗即代表了这块区域的特色, 家谱中记载了很多民俗的成分, 宁波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统表演跑马灯、甬剧、宁波走书等民俗文化活动都有相应的记载。

宁波家谱对于宁波人价值观的体现。家谱中一般都会保存家规、家训及一些治有格言, 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予以规范, 对其价值观的塑造也很明显。宁波人的价值观可提炼为“诚信明礼、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宁波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特别是南宋以来, 以宁波为核心的‘浙东学派’开始发展, 并在明清形成顶峰, 其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理念渗透到当时人们治学治世的各个方面。宁波历史上出过2400多名进士。众多的家谱中都会对历代子孙的发展成就有所记载, 而在一些大家族里, 子孙后代也都是欣欣向荣, 功成名就者不在少数, 这正是沿袭了祖上的优良传统。同时, 港口文化又造就宁波人‘海纳百川’的传统, 宁波人诚信经营, 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也成就了‘宁波帮’的传奇。

宁波家谱对于宁波的历史价值是无穷的,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家谱的研究价值, 总结宁波历史发展规律。宁波改革开放后经过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而如今, 发展却略显停滞不前。因此, 宁波人民应增强对家谱的重视, 发挥家谱在宁波这一地区的区域价值。宁波帮和宁波帮精神, 一直是推断宁波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 宁波人民需要推陈出新、借着本身丰富的家谱资源宝库, 创造新时代下的宁波精神。从宁波家谱的区域价值, 再联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寻根溯源、认祖归宗的文化传统, 我们可以说, 家谱是团结海内外华人,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它推动着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 推动着中华儿女一步步沿着先辈的路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励双杰.中国家谱藏谈[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8:123-174.

[2]卞孝萱.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M].北京:辽海学术文库, 2008:78-145.

[3]程晓澜.浙江家谱总目提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4]竺济法.浙江宁海储氏宗谱—兼中国储氏文化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220-260.

上一篇:油藏经营管理单元下一篇:软基处理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