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

2024-09-07

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精选九篇)

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 篇1

1 建立免疫程序备案制度

1.1 建立免疫程序备案制度的原因

2011年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免疫程序, 东港市禽类养殖场户大多根据自已的养殖经验或兽药店药剂师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各养殖场 (户) 免疫程序差异较大, 普遍存在免疫时间、免疫内容、免疫顺序、免疫操作等不合理的问题, 还造成国家强制免疫项目与养殖场 (户) 自勉项目在时间安排上的冲突, 或因在产蛋高峰期担心影响产蛋而不进行禽流感免疫, 导致全市禽流感免疫存在不免、漏免现象, 无法保证存栏禽类始终处于有效的免疫保护状态, 存在极大的疫情隐患。同时还存在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不达标的情况, 需进行二次重免, 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1.2 免疫程序备案具体操作

1.2.1 确定备案标准

蛋鸡存栏1 000羽以上、肉鸡存栏5 000羽以上, 鸭、鹅存栏500羽以上的规模场户均需参与免疫程序备案。

1.2.2 确定备案程序

养殖场 (户) 可以使用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制定的标准免疫程序, 也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 但自制免疫程序需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确认是否规范、合理。

1.2.3 登记备案

以行政村为单位, 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对达到免疫程序备案规模的养殖场户进行登记, 并填写《蛋鸡、鸭、鹅禽流感免疫程序备案登记表》 (见图1) , 表中清楚写明场户名、存栏数、禽流感首免日龄、二免日龄、三免日龄、四免日龄、五免日龄 (可能是预计免疫日龄) 、预计出栏时间, 并由场主签字。村级防疫员将登记表整理汇总后, 以行政村为单位填写《养殖场 (大户) 情况统计表》 (见图2) 上报乡镇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备案。

1.2.4 监督指导

由所在乡镇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对辖区内养殖场 (户) 进行日常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当如实填写《规模养殖场 (户) 防疫督查表》 (见图3) , 督查表一式两份, 场 (户) 一份, 区域动物卫生监督所一份, 要提出免疫程序整改意见, 并且定期跟踪整改情况。

2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制定技术要点

2.1 免疫时间

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14日龄时用禽流感H5N1 (Re-6株+Re-4株) 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初免;3~4周后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使用禽流感H5N1 (Re-6株+Re-4株) 二价灭活疫苗或禽流感H5N1 (Re-4株) 、禽流感H5N1 (Re-6株) 单价灭活疫苗;开产前再用禽流感H5N1 (Re-6株+Re-4株) 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以后每隔4~6个月或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用禽流感H5N1 (Re-6株+Re-4株) 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商品代肉鸡免疫:7~14日龄时用禽流感H5N1 (Re-6株+Re-4株) 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次。或者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r LH5-6株) 首免;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r LH5-6株) 加强免疫一次。饲养周期超过70日龄的可参照蛋鸡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散养禽免疫:春、秋两季用禽流感H5N1 (Re-6株+Re-4株) 二价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 每月定期补免。鹌鹑、鸽子、孔雀、野鸡等其他禽类免疫, 可根据饲养用途并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调运家禽免疫:对调出县境的种禽或其他非屠宰家禽, 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禽流感强化免疫。未进行强化免疫的 (1周龄内雏禽除外) ,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 要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 要对距边境30 km范围内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禽可以不进行强化免疫。

2.2 疫苗的选择

从免疫后监测抗体水平和免疫后鸡的抗病能力来看, H5N1 Re-4+Re-6苗要优于其他疫苗, 所以首先要按免疫程序做好H5N1 Re-4+Re-6的免疫, 其他可穿插进行辅助免疫。

2.3 疫苗剂量

肉鸡新禽二联苗1羽份/只, 饮水量加倍, 雏禽用量相应减半。鸡紧急免疫接种剂量为0.5 m L/只。

2.4 免疫部位、方法要适当

幼禽采用颈部下1/3处皮下注射, 成年家禽采用胸部肌肉注射或颈部皮下注射。

2.5 其他

对疫苗空瓶等废弃物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可乱丢。同时还要做好禽群的常规免疫预防工作, 特别应重视免疫抑制性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炎、马立克病等) 的免疫预防工作, 减少环境应激因素, 杜绝饲喂发霉饲料等。各地在实施禽流感免疫注射时必须严格按程序操作, 确保免疫效果。

3 免疫程序备案起到的作用

H7N9禽流感防控技术培训总结 篇2

近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正是春夏交替之时,也是禽流感等各类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及防治禽流感在人间的传播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此我镇卫生院特举办了一次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技术培训会,现将有关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完善组织领导

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成立了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镇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收集人禽流感疫情发生、发展及处理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向我区疾控中心上报相关数据。

二、重视培训工作 此次培训工作于2017年3月18日上午9:00在我院二楼会议室举行。此次培训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下,全院职工以及各村乡村医生均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课程有我院任院长和何院长讲解。培训内容主要围绕H7N9 重点内容为

1、H7N9禽流感的概念;

2、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

3、H7N9人禽流感传染源;

4、H7N9禽流感易感人群;

5、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隔离防护与消毒;

6、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7、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8、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管理与感染控制;

9、H7N9禽流感标本采集与检验;

10、H7N9禽流感的预后防治。培训 结束后我院任院长、何院长对工作做了总结,总结强调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H7N9禽流感疾病的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密切关注我镇内的各个禽类养殖点与外来禽类的检疫工作,确保我镇无禽流感发生,同时加强我镇发热病人的筛查,并严格实行每日14点前报告制度。

三、加强防控和疫情检测

通过组织培训,广大医务人员都提高了对人禽流感防治的认识,掌握了禽流感预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防护等基本知识,并重点加强了对发热门诊、儿科、检验等科室的管理,完善了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培训会议要求,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人禽流感的防治知识,共同做好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各医疗单位培训结束后应在相应的工作负责区域内做好对群众宣传与培训,使我镇全民总动员,合力防治禽流感等传染病。

猪流感的防控技术措施 篇3

一、症状特征

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热,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高度沉郁,眼结膜潮红,卧地不起,寒颤,关节疼痛,行走无力,不食。流粘液性鼻涕,咳嗽、喘气、腹式呼吸,呼吸困难。粪便干硬、尿少色黄。妊娠猪流产,产弱仔,流产率为10%左右,新生仔猪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常见本病与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并常继发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等,使病情复杂化,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等。从而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综合防控技术

1.隔离饲养,科学管理

猪群要按照各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开隔离饲养,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到全进全出。管好饲养人员,管好猪群,管好饲养环境。猪舍要保证三度(保证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适宜的饲养密度),保持二干(猪舍内要保持干净与干燥),坚持一通(坚持空气流动),同时防止与减少各种应缴的发生,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可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2.建立健全猪场的各项生物安全措施

清除猪舍的粪尿和污水、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平常每周消毒1次,疫病流行季节,每周消毒2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可选用1:800卫康、1:800消毒威、1:400菌毒消、1%强力消毒灵、5%碘伏、1:800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对流感病毒及其他病原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人员与物品的进出均应消毒,非生产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猪场生产区内。猪场禁止饲养牛、羊、犬、猫及家禽类等动物。

3.搞好免疫预防

种猪群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好猪瘟疫苗、伪狂犬疫苗、兰耳病疫苗和口蹄疫等疫苗;小猪除了接种上述四种疫苗外,还应当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喘气病活菌苗和链球菌双价灭活苗。使猪体具有坚强的特异性免疫力,可有效的减少猪流感的发生与混合和继发感染的出现。

4.药物预防

平时可选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感染、抗应缴的药物进行预防,每月预防1次,每次12d;有疫情时,每月预防2次,中间间隔7d。药物预防方案推荐如下:

方案1:清开灵粉(中药制剂)2000~3000g,转移肽(微囊包被的转移因子,基因工程产品)1000~1500g,干扰肽(徽囊包被的干扰素)1000~1500g,溶菌酶(水解酶,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增强免疫力)400~500g,拌入1t饲料中,连续饲喂12d。

方案2:喘速治(含有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干扰素、排疫肽)500~600g,板兰根粉2000~3000g,黄芪多糖粉2000~3000g,甘草200~300g,防风300~400g,溶菌酶400~500g,拌入1t料中连续饲喂12d。

方案3:氟康王(含10%氟苯尼考、干扰素、转移因子)400~500g,抗菌肽200~300g,板兰根粉2000~3000g,黄芪多糖粉2000~3000g,甘草200~300g,防风300~400g,拌入1t料中连续饲喂12d。

方案4:1t水中加双黄连粉(含金银花、黄苓、连翘等)400~500g,西尔康(含多西环素、干扰素、转移因子)100g对水200L,口服排疫肽100g,对水300L,连续饮水12d。

5.综合治疗

临床上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采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混合与继发感染,抗应缴及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治疗方案推荐如下:

方案1:清开灵注射液(小猪15ml、中猪20ml、大猪30ml)加干扰素(40kg体重1ml、重症加量)、加排疫肽(50kg体重1ml,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d;同时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mg,每日1次,连用3~4d,也可使用头孢拉啶注射液或林可霉素注射液等。

病猪不食,下午肌注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ml),每日1次,连用2d。同时饮用电解质多维(200g对水1000L)加葡萄糖粉(200g对水1t)加板兰根粉(500g对水1t)加溶菌酶(400g对水1t),连饮7d。

方案2:板兰根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ml)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25kg体重1ml,重症加量,加倍康肽(猪用白细胞介素-4),每30kg体重1ml,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d;同时肌注瑞可新(泰拉菌素),每40kg体重1ml,每2日1次,连用2次。也可用泰乐菌素注射液。

不食者肌注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每天下午1次,连用2d;同时饮用1t水中加双黄连粉500g,排疫肽100g,对水300L加电解多维加葡萄糖粉,混合饮用7d。

禽流感综合防控措施 篇4

1.1 当前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新动态

1.1.1

H9N2亚型仍为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型H9N2亚型禽流感呈地方性流行、持续存在, 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发展

传染源的存在及疫源地的根除十分不易, 疫情隐患长期存在;市场开放、流通频繁、检疫工作滞后等给流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不免疫或不按免疫程序免疫;疫苗保护力达不到理想效果;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1.1.2 临床表现出多样性

典型暴发:突然发病、感染率高、传播范围大;非典型流行:没有特征症状, 主要引起产蛋下降、育雏及育成鸡ND等疫苗免疫失败;条件性发病。

1.1.3 H9N2亚型禽流感抗原性在漂变

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抗原漂变、基因重组的现象十分普遍, 已形成一个遗传分支。有研究资料表明:1998~1999年间的毒株抗原性无变化, 疫苗保护率为100%;2000年后毒株间抗原性发生了变化, 疫苗保护率在下降。现在使用的疫苗毒株 (如1994年、1998年毒株) 过旧, 非常有必要筛选新的疫苗种毒, 以防变异毒株突破原有疫苗保护而出现新的大流行。

1.1.4 较高致病力的H9N2亚型毒株的出现

在疫苗的选择压力下, 1998~2011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已发生了较大变异, 有进一步从低致病性向高致病性转变的可能, 病毒的复制能力也增强, 对此必须高度警惕。

1.2 H9N2亚型禽流感的发病特点及危害

1.2.1 感染率高, 传播范围广

发病时间普遍在11月至来年3、4月;15~40日龄雏鸡多发, 死亡率较以前增高;传播快, 多日龄共存大型鸡场一旦受污染, 很难将其清除。

1.2.2 高发病率, 低死亡率

非免疫鸡群感染后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免疫鸡群部分鸡在免疫效果差的情况下发病, 但如果不继发细菌病, 死亡较少。

1.2.3 多器官损伤, 引起免疫抑制、产蛋下降

鸡群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后主要呈现呼吸、消化、生殖系统和全身组织器官轻度出血等症状和病变;可破坏免疫系统, 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 而易继发大肠杆菌或其他病原 (IB、ND等) 的感染, 造成家禽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引起产蛋鸡产蛋下降, 病愈后难以恢复原有水平。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杜绝病原侵入鸡群、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消毒剂应选择重信誉、讲品质厂家生产的具有杀菌谱广、作用快、无腐蚀性、残留少、使用方便者。如欧福、碘制剂、甲醛等。同时做好进出物品的消毒处理。

2.2 做好粪便的处理

尤其是冬季发生过禽流感的粪便、污物等一定要堆积发酵, 不允许旷野处理。

2.3 注意家禽饲养品种的分开

散养的家禽要圈养, 鸭、鹅、鸡混养的要分开。

2.4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鸡体抵抗力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增强鸡体的抵抗力, 特别防止冷应激, 鸡群易发病的临界温度为16℃, (4周以后22℃~24℃) 当免疫或天气变化时, 鸡舍温度要适当提高0.5℃~1℃。努力保持昼夜温差不超过3℃~4℃, 特别注意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温差变化。经常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 以减小应激影响。冬春季节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2.4.1进鸡前:升温后用欧福 (主要成分:季铵盐+戊二醛) 喷雾消毒1次 (因为春季温度低, 消毒效果不理想) , 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降低感染几率。

2.4.2进鸡后:饮水中加含有黄芪多糖类药物, 增强机体抵抗力。

2.4.3病毒的侵害和感染, 因此, 这段时间应用泛意能, 起到免疫补位的作用, 有效避免免疫间隙带来的损失。

2.5 合理用药, 进行细菌病的预防

添加保健药物, 减少细菌感染的压力从而减少禽流感的发病以及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2.5.1应用枝立清 (主要成分:替米考星) 、红美净 (主要成分:红霉素) 等, 有效控制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2.5.2应用优力峰H、亚易林控制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与禽流感病有很强的协同作用) 。

2.5.3病毒病易发季节, 饲养前期预防性的使用抗病毒中药-黄金康 (双黄连口服液) 或清热止咳 (桑仁清肺口服液) , 尽可能降低或清除体内各种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 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的含量, 弥补免疫空白期, 减少禽流感的发病。

2.5.4对于肉仔鸡15日龄后每周用益肝护肾口服液饮水2~3天, 预防肾肿、保护肝脏。疾病和药物损伤鸡的肝脏和肾脏, 造成了肝脏的造血功能、解毒功能、消化功能等降低, 春季鸡舍的环境恶劣, 也同时加重了肾脏的废物排出功能、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功能、抗应激功能等各种能力降低, 从而导致机体抵抗感染和恢复健康的能力降低。

2.6 制订鸡群免疫程序,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是控制病毒性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在流行季节宜尽早免疫和多次免疫。选择优质禽流感多价灭活苗-优瑞康+倍诺林, 并结合本鸡场的实际情况, 母源抗体、疫苗的性质、疾病流行的特点及家禽的种类制定适宜免疫程序, 可以多次强化免疫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

优瑞康产品说明-瑞普公司诊断研究中心进行了H9亚型禽流感分离株的致病性、分子生物学特性和交叉保护HI及攻毒保护试验, 筛选出1株免疫原性优秀的流行毒株 (RP2株, 2010年分离) , 并联合1998年分离株Hp株进行制备疫苗 (Hp株是河南农业大学王泽霖教授于1998年在河南分离和筛选的1株免疫原性佳, 保护范围较广的毒株) , 临床应用表明, 两个毒株联合应用, 能有效抵抗当前流行毒株的感染。

2.7 合理监测

建立本鸡场免疫检测机构, 定期检测免疫状况, 以确定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补救。

2.8 及时的药物治疗

2.8.1病毒药物的合理预防及治疗对H9N2亚型禽流感, 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毒感清 (主要成分:多种维生素、烟酸等) 、康替优A (干扰素) , 起到早期预防、减轻症状和减少损失的作用。使用毒感清或康替优等药物防治禽流感时, 用药要早, 在鸡群刚有症状时即用药, 效果较好。

禽流感的特性及综合防控措施 篇5

1 禽流感的危害

1.1 禽流感是一种重大人畜共患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可感染马、猪、貂、海豹、鲸、禽和人, 被国际兽医局定为甲类传染病, 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生的8次禽流感大爆发来看, 禽流感病毒并不感染人类, 但1997年发生在我国香港的禽流感疫情中, 出现了首例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事件, 随后又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至2005年5月4日, 累计有97例人禽流感患者, 其中53例病死, 病死率达55%。至2006年4月, 各国共有100余人感染H5N1禽流感, 其中70人死亡[1]。这些现象表明, 禽流感病毒不仅感染家禽和野禽, 也可以直接感染人, 致人死亡, 且病死率高, 实际上是一种重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1.2 禽流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禽流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每一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前确定的禽流感大爆发有8次, 分别是苏格兰H5N1 (1959年) 、英国H7N3 (1967年) 、澳大利亚H7N7 (1975年) 、英国H5N2 (1979年) 、冰岛H5N8 (1983年) 、美国H5N2 (1983年) 、美国H7N7 (1985年) 、冰岛H5N1 (1991年) 。20世纪90年代后, 又爆发了4次, 分别为澳大利亚H7N3和H7N7、巴基斯坦H7N3、墨西哥H5N2、意大利H7N1。1983年在美国爆发的H5N2亚型禽流感, 扑杀家禽逾1 700万只, 经济损失6 500万美元;1994年在墨西哥爆发的H5N2亚型禽流感, 扑杀家禽1 800万只, 直接经济损失10亿美元;2001年在意大利流行的H7N1亚型禽流感, 死亡和扑杀家禽超过1 300万只。1997年4月, 香港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扑杀150万只家禽, 造成6 000万港元直接经济损失和10亿港元间接经济损失[3,4]。

1.3 禽流感的类型及其危害特点

1994年, 美国动物卫生协会家禽和其他禽类可传播疾病委员会将禽流感划分为高致病性、温和致病性和无致病性3种, 不过习惯上将后两者统称为低致病性禽流感。无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温和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 食量减少, 产蛋量下降, 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 感染后的家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感染鸡群常全部死亡。在禽流感所有亚型组合中, 只有部分H5、H7亚型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其他亚型皆表现为低致病力。到目前为止, 由禽类传染人且致人死亡的禽流感病毒有3种, 分别是H5N1、H7N7和H9N2亚型。

2 禽流感病毒的特性

2.1 禽流感病毒形态结构

典型的禽流感病毒颗粒呈球形, 直径为80~120 nm。有囊膜, 在囊膜表面有1层棒状和蘑菇状的纤突, 称血凝素 (H) 和神经氨酸酶 (N) 。其中H是抗原变异和致病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囊膜内是螺旋形核衣壳, 直径9~15 nm, 由RNA和核蛋白及3个多聚酶组成。

2.2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有2种方式, 即抗原漂移和抗原转移。抗原漂移发生在某个亚型之内, 可引起H或N的次要抗原变化。抗原转移是骤然获得一个全新的H或N基因, 从而产生新的亚型, 可能在全世界引致新型流感的暴发流行[2]。当细胞感染2种不同的流感病毒粒子时, 病毒的8个基因组片段可以发生重排, 有可能产生高致病性毒株, 但它只发生在同类病毒之间[5]。

2.3 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物敏感, 容易被杀死。但低温有利于存活, 自然条件下在有机物如粪便、鼻液、泪水、唾液、尸体中也能存活很长时间。较耐酸, 在p H值4.0条件下, 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3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3.1 传染源

主要是病禽 (野鸟) 和带毒禽 (野鸟) , 包括水禽和飞禽。有证据表明猪和其他动物尤其是哺乳类动物的流感病毒可以引起禽流感。

3.2 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播主要通过健康禽与病禽直接接触以及与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2种方式传播, 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依靠水平传播。

3.3 易感禽群

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易感。其中以火鸡、鸡及某些野禽的易感性最高, 并呈急性致死性传染。鸭、鹅以及其他水禽类的易感性较低, 多为隐性感染或带毒。

3.4 禽流感对人类的威胁

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前的人类几次流感大流行中, 人们发现, 引起当时人类甲型流感的病毒基因片段来源于禽流感病毒, 有的甚至与禽类病毒基因完全相同。接着又发现数千种不同抗原亚型的流感病毒几乎都可以在禽类动物中找到, 证实了禽类是人类流感病毒基因的天然的、巨大的贮存库, 是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1997年发生于香港的H5N1亚型禽流感, 可以不经过猪这个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混合器”而直接感染人类, 开创了禽类病毒直接获得感染人类能力的先河。可以说禽流感病毒不仅作为人类流感的最大基因库而间接威胁了人类健康, 还可能作为新病原成为人类直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6,7]。

4 禽流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

4.1 临床症状

疫病常突然发生, 迅速蔓延。潜伏期很短, 从几小时至数天, 最长可达21 d。鸡在事先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就可发生死亡, 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可达100%。病禽死亡前常表现出体温迅速升高达41.5℃以上, 拒食, 很快陷入昏睡状态;脚鳞出血;鸡冠出血或发绀, 头部和面部水肿;鸭、鹅等水禽可见神经和腹泻症状, 有时可见角膜炎症, 甚至失明;产蛋突然下降。

4.2 致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致病机理:病毒的血凝素 (H) 为重要的毒力因子。未裂解的H无传染性, 只有在靶器官组织相应蛋白酶作用下将H裂解为H1和H2, 暴露融合肽段, 才能进入宿主细胞。低致病力禽流感在H裂解位点上只有单个精氨酸, 不易裂解, 因此低致病力禽流感感染一般只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局部繁殖。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H裂解位点具有多个碱性氨基酸, 可被机体大多数组织细胞内的蛋白酶识别并裂解, 跟大量的细胞结合, 因此一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就会迅速扩散, 导致全身多个组织发病并死亡。

病理变化: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腺胃黏液增多, 腺胃乳头出血, 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黏膜可见带状出血;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脑部出现坏死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管套、神经胶质灶、血管增生等病变;胰腺和心肌组织局灶性坏死[8,9,10]。

4.3 诊断

临床怀疑病例:出现急性发病死亡, 且有脚鳞出血、头部和面部水肿、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严重出血、有明显神经症状等4个临床症状之一的。疑似病例:符合临床怀疑病例诊断指标, 且有H5或H7亚型的血凝抑制试验 (HI) 效价大于4lg2及以上、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AGID) 阳性、H5或H7亚型病毒分离阳性等3个试验指标之一的。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指标, 且至少符合H5或H7亚型病毒分离阳性、任何亚型病毒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 (IVPI) 大于1.2这2种病原学诊断指标之一的。

5 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防控禽流感, 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 坚持采取预防为主、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坚持应急处理、疫苗研发、科技攻关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创新突破。

5.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传染病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保证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养禽场选址要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防止水源或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养禽场生产区设立消毒设施, 对进出车辆要彻底清洗、消毒;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穿着专用衣、帽及鞋靴;严格杜绝其他养禽场人员参观;定期对禽群、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有害昆虫如蚊蝇、老鼠等;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引进种禽及其产品时, 一定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在秋冬、冬春之交季节气候变化大的时候, 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5.2 加强免疫工作

FAO、WHO、OIE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禽流感防治的会议上一致认为, 把疫苗免疫作为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一项主要措施[3]。目前我国对所有家禽, 包括种用、蛋用、肉用的鸡鸭鹅以及饲养的鸽子、鹌鹑、鸵鸟、雉鸡等进行强制免疫。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包括4种:禽流感灭活疫苗 (H5亚型, N28株)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H5N1亚型, Re-1株) 、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H5亚型) 和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4]。为了确保免疫效果, 在免疫接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慎重选择疫苗。所选疫苗必须是来自于农业部正式批准的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的9家企业。二是精心选准疫苗。一种亚型的疫苗只对一种亚型的病毒所致疾病有效, 所选灭活疫苗血清亚型要与当地流行毒株的血清亚型一致;使用单价苗对某一相同亚型禽流感的保护作用优于多价苗。三是充分考虑不同禽种的影响。鸡对禽流感病毒较为敏感, 使用灭活疫苗的效果很好, 而对水禽的免疫效果则不理想。四是制定科学免疫程序。根据大量的抗体检测结果, 比较理想的程序为:10日龄对鸡群进行首免, 60日龄和135日龄分别进行二免和三免, 以后每隔3~4个月免疫1次。五是掌握不同疫苗免疫有效保护期, 一般情况下, 灭活疫苗接种14 d后即可产生免疫保护, 免疫期为4个月。但在疫苗免疫保护力产生前已感染了禽流感病毒, 尽管接种了疫苗, 仍然会发生禽流感。

5.3 加强疫情监测

建立禽流感预警机制,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疫情监测网络, 充分发挥基层防疫员和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加强对边境地区、发生过疫情地区、养殖密集区的监测;按照候鸟迁徙路经区域和水网地区特点, 加强对大型湖泊周围以及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水禽、候鸟、野鸟活动频繁地区的监测。加强对散养禽户、交易市场、禽类屠宰厂 (场) 、异地调入的活禽和禽产品的监测。监测对象以易感禽类为主, 必要时监测其他动物。监测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 及时发布预警预报, 同时将监测结果逐级汇总上报。

5.4 加强疫情报告

规范报告程序, 明确报告责任, 健全报告网络, 做到有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防止禽流感疫情扩散蔓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可疑禽流感疫情时, 要立即向当地县 (市)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的家禽种类和品种、临床症状、发病数量、死亡数量、是否有人员感染等。县 (市)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 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诊断, 怀疑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 应当在2 h内将疫情情况逐级报至省 (区、市)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 (区、市)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 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 h内, 向省 (区、市) 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部报告。省 (区、市) 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1 h内报省级人民政府, 并报告农业部。怀疑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 应立即按要求采集病料样品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 应将样品送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 确诊结果应立即报农业部。

5.5 加强检疫监管

对禽群及禽类产品离开产地前, 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到场实施产地检疫, 检疫合格的, 出具检疫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并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在通往疫情监控重点地区的交通要道上, 设立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对进出的禽类及其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引入的种禽必须隔离饲养21 d以上, 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对屠宰的禽只, 检疫人员进行验证查物, 合格后方可入厂 (场) 屠宰。禽类和禽类产品凭检疫合格证运输、上市销售。生产、经营禽类及其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严格对病死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 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 对死亡禽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5.6 规范疫情处置

按照按照“早、快、严”原则, 对疫情进行规范处置。一是临床怀疑疫情处置。如果是临床怀疑疫情, 则对发病场 (户) 实施隔离、监控, 禁止禽类、禽类产品及有关物品移动, 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消毒。二是疑似疫情处置。当确认为疑似疫情时, 需扑杀疑似禽群, 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消毒, 对扑杀禽、病死禽及其产品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限制发病场 (户) 周边3 km及其产品移动。三是诊疫情处置。疫情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扑杀疫点、疫区内所有的禽只, 销毁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禽类产品, 对禽类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所有与禽类接触过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对受威胁区内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强制免疫, 实行疫情监测, 关闭疫点及周边13 km家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 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当疫点、疫区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完毕21 d, 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 完成终末消毒, 受威胁区按规定完成免疫, 经上一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 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取消所采取的疫情处置措施[11]。

5.7 加强培训工作

对基层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规模养禽场 (户) 定期开展培训, 针对禽流感最新流行特点、研究进展与免疫技术, 实施禽流感临床诊断要点、免疫规范操作、消毒隔离、疫情处置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防控技术水平, 保证防控质量。

5.8 做好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作用, 利用图书、报刊、广播、专家讲座、互联网等多种形式, 将禽流感的基本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措施等知识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 为公众释疑解惑, 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能力;免费发放农业部组织专家编写的口袋书《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问答》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政策法律问答》、挂图《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和《科学认知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明白纸》等, 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总之要通过各种渠道, 让公众和广大养禽场 (户) 知道禽流感可防可控, 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禽流感疫情。

5.9 做好保障工作

一是设置禽流感防控指挥常设机构, 处理防控日常工作;组建应急预备队伍, 经常开展应急演练。二是将禽流感疫情监测、消毒、强制免疫、扑杀、处置及补助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专户管理。三是完善禽流感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建立应急物资的采购、出入库、日常维护、更新、报废等相关制度, 做到专人专账、出入有据、账物相符;重点落实消毒剂、疫苗、防护用品等防控物资储备, 并及时进行更新、补充。

5.1 0 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早在1981年, 美国就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5N1、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 但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种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5]。必须采取措施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一是尽可能减少人特别是儿童与禽、鸟类的不必要接触, 尤其是与病死禽类的接触。二是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者, 工作期间应戴口罩、穿工作服。防止实验室病毒的感染及传播。三是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工作衔接与配合, 建立2个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 确保“三同时”原则 (即在发生疫情时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 , 在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四是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12]。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症状患者需及时就医,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 严格规范收治人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五是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 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六是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 或采用中医药方法辩证预防。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高作信.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4]张彦明.兽医公共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5]国务院办公厅.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EB/OL]. (2004-02-01) [2014-03-04].辽宁省人民政府, http://www.ln.gov.cn/zfxx/yjgl/yjya/201111/t20111116_749916.html.

[6]重庆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直面禽流感[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7]崔尚金, 童光志.禽流感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6.

[8]姜良铎.禽流感与人禽流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9]农业部兽医局.中国禽流感免疫情况[EB/OL]. (2006-10-01) [2014-03-04].中国农业信息网, www.agri.gov.cn/ztzl/fkqlg/zccs/index.html.

[10]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EB/OL]. (2007-04-01) [2014-03-04].中国兽医网, www.cadc.gov.cn.

[11]黄海鹏, 陈永红, 张友, 等.禽流感疫苗对水禽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 (11) :86.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篇6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 最长可达21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或死亡, 病禽食欲废绝, 体温骤升, 精神高度沉郁, 呼吸困难, 头部水肿, 禽冠与肉垂发绀, 腿脚鳞片出血,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可达90%以上。

我县2005年10月在射埠镇湾塘村首次发生。从世界各地防治禽流感的经验来看,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 对高温比较敏感, 60~70℃2~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常规的消毒剂常用浓度条件下即可迅速杀死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疫情, 只要及时地采取严密封锁、彻底扑杀、全面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关键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方法, 采取以下综合预防措施。

1 定期消毒, 清除疫源

养禽场要定期对禽舍、用具及饲养场地进行消毒。家禽粪便、垫料及其它污染物应在堆积发酵处理后, 再运出利用;有排污沟的饲养场要有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施。养禽场的出入口应设立消毒池, 饲养人员必须在采取消毒措施后方可进入禽舍。定期进行水源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次氯酸钠、烧碱等。防止野生水禽栖息养禽的水源。室内消毒可用高锰酸钾加入福尔马林溶液, (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 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 然后敞开通风换气, 消除残余的气味;禽舍、笼架、用具、运动场、污物及运输车辆等消毒可用5%的漂白粉溶液喷洒, 也可用烧碱消毒;农村散养户也可经常在家禽笼舍及周围撒一些生石灰或草木灰来消毒。

2 坚持预防为主, 及时接种疫苗

种禽场、规模商品蛋鸡场一般每年应进行2次以上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农户散养的家禽也应注射禽流感疫苗。鸡的一般免疫程序:15日龄、40~50日龄、120日龄, 各用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免疫方法:幼禽采用颈部皮下注射。剂量:幼禽0.25~0.30毫升;成年鸡、鸭0.5毫升, 鹅1毫升。产生免疫力的时间为15天, 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选购疫苗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 同时对生产日期、批号、保存期、疫苗的状态、保存方式等认真检查。

3 加强管理, 科学饲养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保证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和良好的隔离环境, 提高家禽的抗病能力, 减少感染疫病的机会。农户散养家禽, 易相互传播疫病。家禽常见的传染病有多种, 每种疫病的免疫程序不同, 免疫注射时间、剂量不同, 农户自行防疫一般以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禽霍乱为主, 往往顾此失彼, 很难防疫到位, 导致多种家禽疫病反复发生和流行。为此, 农村养禽要逐步推行平养、笼养或栅养, 向专业化、适度规模化饲养的方向发展, 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 做好隔离工作,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参观, 禁止外人进入;防止外来禽类和飞鸟进场。在兽医指导下, 集中开展统一防疫。饲养种禽、商品肉禽、蛋禽的养禽场 (户) , 要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出场 (户) 的家禽一律不得带回场 (户) , 在成批出售后, 禽舍和饲养场地应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同一养禽场 (点) 不应混养不同品种的家禽, 尤其应避免鸡与水禽、猪混养, 这样有利于切断禽流感传播途径。

鸡病综合防控技术 篇7

关键词:鸡病,防控,隔离饲养,加强日常管理,科学免疫

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养鸡专业户日渐增多,但由于一些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未形成“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加之养鸡场规模化发展而管理相对滞后,鸡病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病情也随之复杂,影响了养鸡户的经济效益。因此,从预防着手,全面做好疫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现将鸡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总结如下。

1 坚持全进全出原则

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是指一户场在同一范围内只购进同一批雏鸡,饲养相同日龄的鸡,同时进场,同时出场。许多鸡场常同时饲养2批以上的鸡,往往在第1批肉鸡卖出之前就购进第2批雏鸡,鸡舍和场地不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易造成疾病交叉感染,造成鸡群发病。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中整小区(场)鸡舍都是相同日龄的家禽,温度控制、日粮更换、免疫接种等极为方便,出场以后便于彻底打扫、清洗、消毒,切断了病源的循环感染,是保证鸡群健康、根除病原的根本措施。与非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相比,耗料低,增重率高,死亡率低。

2 隔离饲养

严格做到隔离饲养,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鸡场选择应注意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电充足、交通便利,并远离村庄、工厂、学校、主干道其他畜禽场至少500m远的上风处(由当地小气候决定)。生产、管理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鸡场不得让外人参观,进场人员要洗澡、更衣、换鞋,防止外面畜禽进入场内。严禁从疫区购买饲料及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要注意防鸟、防鼠、防蚊蝇等。雏鸡的抵抗力很弱,容易感染疾病,为保证其安全,育雏期间饲养员最好封锁在鸡舍里。

3 重视环境卫生

鸡舍的环境包括鸡群的小环境(鸡舍)和大环境(生产区)两方面。由于现代家禽业采取密集饲养的方式,鸡舍小环境内饲养密度过大,各种病原体可能大量繁殖,因此鸡舍的环境卫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应定期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可降低鸡舍空气中的粉尘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对保证鸡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舍外环境要注意污水、鸡粪、死鸡和孵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污水可采用沉淀、氧化塘自然净化和厌氧发酵处理;鸡粪可采用发酵、烘干或热膨化处理;死鸡和孵化废弃物运到场外深埋或采用热膨化法处理,进行废物利用;鸡舍及其周围环境保持清洁卫生。严格分开场内运送饲料的“净道”和运送鸡粪的“脏道”,及时将鸡粪送出场外。注意杀虫、灭鼠、控制飞鸟,消灭疫病传播媒介。车辆用具加强管理,舍内可移动车辆,如饲料车、运蛋车、除粪车等,要定期消毒、妥善管理。

4 加强饲养管理

不同品种鸡群在各生长阶段和季节对每种营养成分有不同的要求,应提供全价的混合料,并根据情况加以调整,使鸡群有均衡的营养。鸡舍光线要充足,雏鸡进舍前2d实行24h光照,2周龄后保持12h光照。夏天注意通风透气,冬天注意防寒保暖。雏鸡进舍温度保持35℃,以后视情况降温,一般保持在18~23℃, 湿度保持在60%~80%,同时应避免过分拥挤。当鸡进行断喙、转群、免疫或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鸡群会发生应激反应,此时鸡群对维生素A、维生素K和维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应及时予以补充,以增强鸡群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 坚持消毒

消毒工作要制度化、经济化,落实到各个环节。场区主要通道必须要设立消毒池,每月定时对场区环境消毒。对于进入生产区的人也应进行严格消毒。对禽舍的全面消毒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按禽舍排空、清扫、洗净、干燥、消毒的顺序、干燥、再消毒的顺序进行。禽只体表也应进行消毒,除此之外,还应对运载工具、种蛋、饮水进行有效的消毒。

6 科学免疫

免疫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鸡场必须根据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各项疫病的免疫。免疫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能否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种类、疫苗的质量、疫苗的运输保存、免疫的时机、免疫的方法等。因此,要根据本地(场)疫病流行特点、疫苗性质、饲养鸡种类型等情况来合理地制定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次数、方法和时间。目前国际上没有一个可供统一使用的疫(菌)苗免疫接种程序,各地(场)都在相应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出符合本地(场)具体情况的免疫接种程序。免疫前后要保护好鸡群,免受野毒的侵袭,同时要避免各种应激,对鸡群增加多维素等,以提高免疫效果。免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细致工作,每一种疫苗都有一定方法,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宝华.规模蛋鸡场在疾病防控中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解决对策[C]//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邢兰君.秋冬鸡病防治总结及春季防病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 2009 (3) :27-28。

[3]雷程红.鸡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J].中国兽医杂志, 2002 (6) :31-32.

姜瘟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篇8

1 症状

姜瘟病主要为害生姜地下茎及根部,地上茎、叶也能受害,通常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根茎的上半部先发病。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无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灰白色水状液体,有臭味;生姜根部受害后初呈现淡黄褐色,并最终全部腐烂。地下茎被害呈现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凋萎状,并从下至上变成枯黄色,边缘卷曲,最后全株下垂枯死。严重地块,全田枯死,连种姜也全部腐烂,后期常因伴生其他病菌而发恶臭。

2 病原

病原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为细菌类,假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落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暗色至黑褐色。生长最适温度30~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温度52℃10分钟,不耐干燥及渍水,适宜的pH值6~8,最佳6.6。

3 发病因素

病原细菌主要在贮藏的根茎里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带菌根茎成为田间主要初侵染源,并能远距离传播,在田间病菌靠灌溉水及地下害虫或借风雨、人为等因素接触传播蔓延。病原细菌从伤口或叶片上的水孔侵入,沿维管束向上、下蔓延,致使根茎腐烂或植株枯死。

3.1 温湿度

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雨。发病最适气温为26~31℃,温度在20℃以下、35℃以上,病害则受抑制,15℃以下很少发病。日平均气温25℃左右,病害潜育期6~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在15~21℃时为41天。昼夜温差大,发病重。姜生长盛期,时晴时雨,土温变化大,易引起病害流行。通常在6~9月份,降大雨后1周左右,田间就会出现1次发病高峰。高温干旱,相对湿度小于80%则不利于此病发生。

3.2 栽培管理

多雨、雨量大,姜田积水,特别是浇串水和漫灌水,有利于病菌随水流传播,也是姜腐烂病大发生的原因之一;追施尿素发病重,追施草木灰的发病极少;病情随连作的年限增加而加重;姜与大蒜、大麻轮作田块发病轻;姜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

4 防控技术

4.1 选好姜地

选择有机质丰富、通气、松软、灌排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坚持定期轮作换茬,尤其在多年种姜的老姜田,最好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生姜的前茬以葱蒜茬为好,小麦、玉米亦可,但不能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青枯病发作的地块第2年必须杜绝种生姜。

4.2 选优品种

严格选种,要选择鲜黄、有光泽、芽口多,完整无伤痕、饱满健壮的生姜为种姜,如发现芽姜基部发黑或断面上呈黄褐色则应淘汰。

4.3 抓好清毒

催芽前5~7天晒姜种,并进行浸种消毒,药剂可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20%草木灰浸种20分钟。也可对姜种切口蘸草木灰下种。

4.4 做好垄畦

虽然生姜是喜湿润土壤的植物,但也怕渍水,因此,最好是作畦种植,特别是重施秋肥后应作好垄畦,以防渍水。夏天做好地面覆盖或进行间作以降低土温,勿大水漫灌,不串灌,应多施草木灰。

4.5 严防传染

拔除的病株应集中深埋或烧毁, 切勿随地乱丢, 另外, 姜瘟病可通过水传染, 故应严格防止有病地块的水流入无病地块, 严防传染。

4.6 及时防治

茶树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 篇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茶叶这一传统保健饮料的需求更加旺盛, 对茶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虫害损失, 提高茶叶品质, 化学农药在茶园被大量使用, 但由此又导致“抗性、再猖獗、农药残留”问题, 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茶树害虫综合防控技术应运而生。茶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出发,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 全面推广物理防治, 科学应用化学防治, 实现有效控制害虫种群的同时把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水平以下, 保障人们的饮用安全, 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茶树主要害虫种类

全世界茶树害虫有1000余种, 我国有800多种, 其中常见茶树害虫40多种[2]。由于不同茶区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种植历史的差异, 其发生的虫害种类也不相同, 各自构成较独特的虫害区系。这些虫害每年对茶树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总体而言, 虫害对茶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比其他损失更严重。

1.1 茶树主要害虫识别

茶树常见害虫的检索表列于下。

1.2茶树主要害虫为害特征

1.2.1 吸汁型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包括叶蝉、粉虱、蚜虫、蓟马、蚧类、网蝽及螨类。这类害虫是目前茶树的常发性害虫, 为害部位包括叶片和枝干。它们吸食茶树养分、水分。导致芽叶失水、凋萎。有些类群还会分泌蜜露, 污染茶树叶片, 招致烟煤病。从而进一步加重为害。

1.2.2 食叶型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包括尺蠖类、毒蛾类、刺蛾类、象甲类及蓑蛾、茶卷叶蛾、茶细蛾、茶谷蛾等。这类害虫主要蚕食茶树叶片, 有些种类还会将叶片卷起结苞。导致茶叶鲜叶质量、产量下降, 造成茶树树势衰弱。

1.2.3 钻蛀型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包括茶枝镰蛾、茶堆砂蛀蛾、茶梢蛾、茶天牛、吉丁虫等。茶树钻蛀性害虫不多, 但一旦为害常常给茶树带来严重伤害。这类害虫主要对茶树新梢、枝条、树干造成蛀害, 使茶树茎干中空、枯竭以及茶籽空瘪。

1.2.4 地下型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包括蛴螬、地老虎、白蚁。这类害虫主要土栖地下, 为害茶树根茎 (尤其是苗期) , 造成茶树枯萎死亡, 形成缺株断行。

2 茶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措施

建立茶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以保护茶园生态系统中有益生物和有害生物之间的种群平衡关系为目标。开展以农业防治技术为基础, 尽可能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 辅以化学防治的方法并协调好各项措施与环境因素, 就能将虫害调控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

2.1 农业防控技术

农业防控技术是茶园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基础。对茶树这种饮品作物而言, 农业防治病虫害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栽培选育抗病虫害品种, 加强茶园的管理措施, 有目的地改变茶园一些不良因素, 从而抑制虫害的发生。比如建立生态茶园环境, 选用抗性良种, 采用茶园间作、行间铺草、留养杂草等措施, 且茶园应及时分批多次采摘鲜叶, 可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 这样就能减轻了蚜虫、叶蝉、茶细蛾、叶螨、叶甲等趋嫩性害虫的为害;并在茶园增施有机肥来改变芽叶中氨基酸的组成, 从而影响害虫螨类的生长发育来达到防控的目的。

2.2 生物防控技术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作物, 加强茶园生物防治病虫害更具有现实意义。强化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 大力推广使用植物源及微生物源农药除虫菊、天泰 (天霸) 、虫螨净、苦参碱等防治病虫害, 以减少茶园中有益天敌蜘蛛、捕食螨、螳螂等受到伤害, 充分利用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时, 适当选用鱼藤酮和苦参碱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如茶毛虫等, 兼治茶小绿叶蝉;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白僵菌制剂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等。

2.3 性引诱捕杀技术

昆虫性诱技术是利用雄性成虫对雌性信息的趋向性, 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化合物, 引诱雄虫至诱捕器内进行诱杀, 从而破坏昆虫的正常交配、减少雌虫产卵量, 达到防治的目的。目前人工合成的诱芯主要有茶毛虫、茶尺蠖、茶细蛾、茶卷叶蛾等少数几种专用诱芯。

在茶园中按每667 m2设立2~3处诱捕点, 根据不同的害虫设立不同的性诱捕器, 用竹杆悬挂于茶蓬之上10~15 cm处。例如茶毛虫成虫期、茶细蛾成虫期诱杀明显;同样, 使用性引诱剂捕杀茶尺蠖成虫及茶小绿叶蝉成虫也有较好的效果。

2.4 物理防控技术

在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今天, 物理防治害虫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茶园害虫的趋向性进行诱杀, 采取黄色诱虫板诱杀茶假眼小绿叶蝉、茶黑剌粉虱;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茶毛虫、茶尺蠖、卷叶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通过诱杀, 可极大降低茶园中害虫的种群数量, 害虫虫口密度的降低, 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 减轻害虫的发生为害。

2.4.1 黄板

根据茶假眼小绿叶蝉及黑剌粉虱具有趋黄性的特点, 在茶园中利用黄板诱杀之[3]。按照每667 m2使用20~30张 (有大、小) 黄板均匀分布, 垂直固定在茶蓬中间并高于茶蓬10~15 cm处。在虫害高发时期时诱杀效果非常显著, 且成本不高, 操作简单, 适宜推广。

2.4.2 黄板+性诱剂

近年来, 重庆市永川区、荣昌县等茶区茶小绿叶蝉发生较为严重。在发生虫害较多的乾丰实验茶场茶园中进行“黄板”及“黄板+性诱剂”诱杀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黄板+性诱剂”诱杀效果更好, 由此降低了茶小绿叶蝉的发生率。

2.4.3 杀虫灯

新型的杀虫灯运用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 对植物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 诱杀害虫量大, 种类多, 杀虫谱广, 而对天敌相对安全, 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利用茶毛虫、茶尺蠖、茶卷叶蛾、毒蛾等害虫趋光的特点, 在茶园中心或坡顶地带, 按照每3~4 hm2安放1盏的标准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能有效地诱杀鳞翅目类害虫 (茶毛虫、茶尺蠖等成虫) , 效果好, 方便实用, 适宜推广。

2.5 化学防控技术

科学、合理选用化学农药, 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 茶园科学用药, 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做到以下3个方面。 (1) 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避免茶叶农残超标。 (2) 坚持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优先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蚜虫可采用天然除虫菊、除尽、联苯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等;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3) 加强测报, 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在茶叶各个生长季节均应加强田间病虫调查, 坚持各种病虫达到防治指标才用药。如茶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黑剌粉虱应掌握在若虫盛孵期;叶螨类一般应掌握在螨量发生高峰前。

3 小结

茶园采用综合防控技术, 降低了茶园害虫的虫口密度, 改善了茶园的生态系统, 天敌的数量就会增加。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 则降低了茶叶的农药残留含量, 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 综合防控技术在茶园中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彭萍.茶园绿色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 2010, 4 (3) :32-34.

[2]张汉鹄, 谭济才.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55-160.

上一篇:LED遥控下一篇:智能楼宇无线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