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024-08-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精选十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篇1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 需要以它为指针;人民大众要过上富裕的生活、得到全面发展, 需要以它为指南。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当代中国, 产生于人民大众的实践, 是人民大众的理论, 连着人民大众的心, 易于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其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提法强调的是当代性和中国形态, 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品格和民族品格相结合, 使之具有不可或缺的中国特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兴党、强国、富民的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国之所需、民之所需。

在新世纪新时期,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更面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进入急剧的转型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创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成果, 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的理论选择。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使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迅速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伟大创造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是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它意义重大而深远, 有利于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 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导向原则与对策研究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使抽象深奥、逻辑严密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 普及落实到基层, 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得明、听得懂、学得进”,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里, 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 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实处的客观要求, 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要坚持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共同事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 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造就出亿万个真正合格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

其次, 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是提升公民信仰自由度和生命力的必然选择与必由路径。任何自由都是以必要的限制为前提的。“信仰自由”只有、而且也必须在该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和统领下, 以不背离、对抗和动摇主导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为底线, 才有可能领到“自由”的“通行证”。这一要求不但不会弱化和消解信仰自由, 相反, 为信仰自由开辟了更加广阔光明健康的发展空间。信仰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是人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集中反映。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存在价值, 不同的存在价值规定着不同信仰存在的合理性、现实性与生命力。作为当代中国的公民, 只有使个人信仰走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个人的信仰体系才能不断受益于真理的沐浴, 不断洗刷去非科学的成分, 得到合理的优化或整合, 从而不断提升个人信仰的价值指数和生命力, 永葆个人信仰之树常青。

再次, 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范畴, 实践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的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 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证。理论要能被人民群众应用于实践, 就必须具有实践特色。民族性也就是大众性, 凡是能为大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都是民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实现大众化奠定广泛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 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 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同时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走进人民大众的“资格证”, 也是人民大众走近马克思主义的“标示牌”。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 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敏锐把握时代特征, 准确反映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努力把最新成果的时代内涵和要求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中, 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运用最新成果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能力。

列宁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那么怎样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

首先, 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人民大众。充分运用各种大众传媒, 面向人民大众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 深入浅出地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扎实地搞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普及。

其次, 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大众。即要创建学习型组织, 建设学习型社会, 组织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广泛、深入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 把理论学习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去;总结推广人民大众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和典型, 让人民大众自己教育自己。

第三, 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服务人民大众。即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大力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人民大众谋福祉;让人民大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使其成为人民大众的理论, 并用以朝气蓬勃地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第四, 要培育人民大众的理论感。恩格斯曾说过, 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绝不可能深入他们的血肉。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培育人民大众的理论感, 培育人民大众的理论兴趣、理论思维、理论素养、理论信仰, 使人民大众形成学习自觉、信仰自觉、应用自觉,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到人民大众的血肉。

三、运用创新精神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

面对变化了的形势以及对我们提出的挑战, 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新的机制进行宣传, 创新理论宣传的新方法、新形式和新手段。

首先, 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各个历史时期, 我们党都是运用这一政治优势, 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今天, 我们依然要运用这一政治优势, 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 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变成全党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其次, 要探寻和掌握创新理论宣传的规律, 强化武装效果。笔者认为, 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工作, 至少有以下四个规律:一是利益驱动规律。科学发展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全党和人民群众有着掌握这一科学理论的动力。二是传输性规律。任何革命理论都不会在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和接受,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宣传和灌输, 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三是长期性规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因此, 宣传学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四是系统性规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理论体系, 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注重宣传学习的系统性, 系统的学习宣传, 掌握理论体系。

第三, 要努力创新宣传的方法、手段和内容。 (1) 宣传方法创新。要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的传输和灌输方法, 改变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说教, 要像新时期的楷模方永刚那样, 用创新理论带来的巨大变化, 用人民群众身边鲜活的事实去宣传, 去传播。 (2) 宣传手段创新。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理论宣传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特别是像手机短信、手机视频这样的新兴媒体, 我们还没有主动地去占领, 而是让灰色的、黄色的充斥其中。 (3) 宣传内容创新。这里所说的内容专指对创新理论的解读和诠释。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背景, 用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哲理和思维方式进行解读和宣传。二要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解读和宣传。三要用生动、简短而又富于哲理的语言进行总结合提炼, 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

[2]汤应武.十七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广州日报.2007年10月

[3]林建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

[4]高利华.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机构网.2007年11月

[5]雷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杭州日报.2007年11月

[6]周中钦.十七大报告解读:论十七大的重大意义.中国网.2007年10月

[7]徐遥.推进理论创新、彰显真理威力.人民网——党建.2007年10月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2

说起马克思主义,人们是即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从很小开始就知道马克思,听说马克思主义,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认证贯彻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后,取得了抗战与革命的最后胜利。除了少数研究哲学与历史等体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很是了解外,在当代,可以说,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在当代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的角色,对当代中国究竟有什么作用,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如何发挥它在中国经济,民生,国力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在当时它只是一种思想,是一指导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传至我们当代,在经过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修补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瑰宝。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篇3

唤醒当代学者的学术良知、时代良心和当代使命,为重建中华民族思想自我进行积极的精神营造。要把握这一公共出口,必须将其视为一种弱纲领、一种宽松的包容性框架,通过中国化范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复归和学术定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公共出口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一)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几乎每一个单独的研究视域都曾宣称自己真正切中了社会实践的时代主题,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从而代表并引领當代哲学精神的未来走向。而事实上它们只是在很有限的程度上把握住了时代特征,在狭隘的自我研究视域中体现了时代精神,因而无论哪一个单独的研究视域都不可能替代整个哲学体系而发展。[1]唯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并把中国化作为共同的时代立场,才能实现其内在融通、和谐共进和向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回归。

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进步都必定伴随着作为其文化核心的哲学上的更新,而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也必然牵带着哲学向高层迈进。当代中国各方面改革向深层开掘的伟大实践,引起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而当代哲学在从整体上集中回应现实生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大量地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性建构的过程中,自然引发了其原有研究主题、思维框架、基本范式、核心视域甚至是主要内容发生格式塔般的转换和转向。这一转向,一方面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诸多研究视域和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其中多元取向是最典型的一种。[2]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多元取向,在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仅从解读路径分析,主要可概括为七种:以“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本主义),以“史”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教旨主义),以“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教科书),以“西”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言必称希腊),以“后”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以“马”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马”是从、以马反恩),以“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它们分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及各种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苏联的观点方式和做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视角、马克思的少数经典文本中的观点、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视角,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和研究。

不同的解读路径,会产生不同的研究取向并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因其侧重点不同,产生的研究结果也不相同。上述前六种研究方式在历史上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固步自封、自设藩篱,长时间固定于一种研究框架内,硬化了学科边界,从而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诸多认识上的偏差[3],导致了如下结果:(1)抽象化、教条化的义理结构和假大空的宣讲模式与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形成了强烈的思想反差;(2)用充满霸权意味和准政治特色的原理体系来反注经典文本;(3)使火热的现实生活屈就于冰冷的僵化模式,导致理论与生活的严重脱节,在精神指向上越来越远离时代、人民和生活,使人们对之进行应激性的排斥和远化处理;(4)在马克思主义之上建立各种远离或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正常理论或产物,使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失去自我和本真精神、迷失本性的危险;(5)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无序和意义的低迷,使之面临合法化危机。就此而言,在前六种取向的研究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东西都无法保全,又如何将其变为时代的思想、如何占满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跻身于主流文化形态,为社会变革提供智力支持呢?

迫于实现哲学的当代化及世界化的考虑,不少人急于用前六种研究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拉上当代哲学的各种解读平台,对之做僵硬机械的比附和任意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头上堆砌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这不仅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泛意识形态化和自我边缘化,严重遮蔽了它的本真精神和当代价值,而且直接导致了它的多元取向和相对主义格局,大大削弱了它作为软实力在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力建设中的铸魂作用。[4]事实上,哲学虽然是属于形而上的思想领域,但它的智慧却深深扎根于时代之中,作为把握时代的思想,而时时处处表现为一种现世的智慧。如果一种哲学缺乏与时代的相关性,那它就毫无价值,只有对于时代具有切身意义的问题研究,才是真正值得面对和思考的。所以,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时,必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共同的政治出口,坚持以“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路径即中国化研究范式,才能走出各种认识误区。

(二)

哲学作为把握时代的思想,真正的哲学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现实中的时代课题。每个时代“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5](P120)

。与科学不同,哲学与自己的时代是不可分的,任何哲学观点都“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思”,它的生成和发展都不能脱离时代的特殊要求,它总是从世界观高度和最根本的意义上与自己时代的特殊性内容内在地联结在一起,并以之为特定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5](P121)无论抽象程度多高,哲学都不能不根植于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中,不能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代哲学多元论争的焦点并非体现在它是否具有现代性上,而是体现在如何对现实作出反应和求解时代课题上。

从理论上看,只有以“中”解读的方法和路径即中国化范式,才是真正从哲学世界观层面上代表该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意义上捍卫并巩固该时代的立场;才能打通各种特殊的研究视野,把各种极具精神性意义的哲学元素有序地整合起来,并在时代的感召下推动它们按照时代前进的总要求整体地、协调地发挥精神指引作用。而正是由于它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现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现时代的本质特征,真切地体现和代表现时代的律动和发展趋向,从而集中体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并构成“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哲学新形态。其他几种研究方法作为某个特殊的研究视域,由于任意割裂哲学研究的整体视域并呈现为处于破缺状态的哲学碎片,无论如何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当然也无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所以,只有中国化,才是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取向认识误区的公共出口。

从当代哲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上看,近年来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论域在相互争辩和猛烈撞击中,其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已浮出水面。[6]无论从总体视域、具体论域或者个别论域上看,无论从内部研究抑或外部研究上看,当代哲学的各个视界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在回应和反思时代课题过程中,大多基本完成了其中国化时代立场的建构,在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批判性的反思中完成了其中国化的学术定位和自我回归。马克思根本上就是我们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可超越的意识境界,但在未来的研究中它又必须通过逐渐中国化而走向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中国化解读,用中国的哲学话语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使之在每一表现中都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具有为现时代所需求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以一种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去引导中国现时代的改革事业,这既是当代中国哲人应有的时代良知和崇高使命,更是其理性走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因而,中国化的立场就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共同立场,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各个学者诉求的同一方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永远的光荣,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关键就在于它固守着自己的中国化立场,满足了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支撑这一最大的政治需要。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正是通过它特殊的政治效应而实现的。在当代中国,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政治立场和政治指向,是它唯一正确而切当的出场路径,也是它发挥重大政治效应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根本途径。

在当前,显而易见,以中国化作为时代立场,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是保持我们在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上的清醒与坚定,保持其在政治上的合法性、先进性并达到理性自觉与成熟的时代重托和民族期望,也是从各自为战、互相挤兑的无序纷争中挣脱出来,从各种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和旧体系、旧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主观主义、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实用主义中解放出来的唯一出路。同样,以中国化作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方向,既是建构面向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内在需求,更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时代的感召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政治需要。坚持中國化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这样才能推动哲学建设事业的进一步繁荣。[7]

步入共同的中国化立场,能够超越各种研究视域的局限,放弃无谓的论争和不切实际的空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根基进行培根固本;而明确中国化的未来走向,则能够昭示当代哲学发展的远大前景和引领时代、重构社会生活的特殊功能与使命。站在中国化的时代立场,不仅为各种具体视域找到了公共的政治出口,也为之开拓了新的自我生成之域;而固守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则不仅能为自己拭亮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形象,也能从哲学层面代表并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化立场犹如一条串线,内在地贯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思想精髓,真切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本质及其多样表现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则仿佛一个吸盘,能聚焦哲学研究者的目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这一软实力携手共进。只有坚持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主导方向才能走出各种认识误区,并将其原有的前卫理念先行地注

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唤醒当代学者的学术良知、时代良心和当代使命,为重建中华民族思想自我进行积极的精神营造。[8]

(三)

接下来的问题是,该怎样把握中国化这一共同出口呢?它是否会导致新的文化霸权和思想垄断呢?历史地看,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确产生了一大批理论家、庞大的理论队伍,然而却形成了整齐划一的超稳定的研究范式,先进性的思想并不是靠其自身、靠真理的力量,而是靠极权政治和空头说教实现统一的。由于极左政治路线长时段的粗暴干预和高压,思想界曾一度陷入全面的停顿和退化,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研究方式、思想体系等,日趋定型与保守,裹足不前、暮气沉沉、罕言创新成为普遍现象。虽然在远离政治的边缘地带,思想界曾开展过一些讨论,多少激发了一些思想创新的能量,但由于政治手段强行介入学术论争,不公正地对待积极的思想工作,致使整个党的思想建设的创造性、开拓性被泯灭,僵化保守之气泛滥,整个思想界蜕变为极左政治的奴仆。阻断言路,大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繁琐论证的结果,只能大大降低党的哲学理论威望和对群众的影响,大大削弱它的预见和审视功能,更窒息了其创造性的思想灵性和把握时代的高贵品质。

这种靠极权政治所实现的思想统一,无异于一种文化霸权或思想垄断,它使学者们只能在旧条条中为一些“老话”招魂,使理论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导致了思想的自杀和精神的自残。

改革开放后,随着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在学界逐渐形成了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社会氛围和学术空间,研究无禁区成为学术界的座右铭,学界开始从各种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基于实践的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学术人格和研究心态,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思想风格、研究范式和核心论域,既有教科书范式、教科书批判范式、后教科书范式,又有问题研究范式、文本解读范式和中西马融通范式,既有总体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又有具体上的文化、价值、生存、社会、历史、发展、系统等各种范式。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论研究又变成了一场辞藻的盛宴。一方面,这的确有利于思想解放、活跃思路、开拓创新,激活不同的研究范式、思维路径和解读方法,引发学术争鸣,推进哲学研究向深层开掘;但另一方面,如果放任思想随意播撒,将自己的研究重点和研究中心无端地旁置、泛化、外移和扩散,就会使自己沉陷或淹没于生活的直接性事实中,使自己的内在性、纯品性、同一性瓦解,使之与科学、文化的固定界限模糊,在日渐边缘化、碎片化、空壳化中魂不附体、精神萎顿,并在自残自虐中走向他者化、异己化。可见,在哲学研究中确立统一的时代立场和公共的政治出口是很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益发展并成为显学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篇4

1、当代中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对中国经济学界提出的新时期新任务是: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个新任务可以分解为三项具体任务:

一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新概念、新范畴、新规律,形成中国自己的概念、范畴,也就是说出“中国话”,发出“中国好声音”。二是把这些反映中国经验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规律系统化为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或经济学体系,也就是“中国经济学”,或者说是经济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三是构建的“中国经济学”或“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结果,在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等方面却充分吸收和包容了西方经济学的一切优秀成果。

2、当代中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要实现的目标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从近现代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建设中国的经验中总结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学会了从社会实践和发展经验中提炼、归纳、总结经验,并不断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技能”。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一方面能够不断充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此为基础,避免了今后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走弯路”。

其次,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阶段,我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要建设经验,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说的基础,并且在今后的改革开发和一系列社会实践中,为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成果。

最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无可比拟,充分展示了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国际价值。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内部市场为外资经济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坚持“中国模式”,走“中国道路”,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探究当代中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途径

1、以改革发展成功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实践。近年来,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世界前沿水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而作为这一理论的应用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能够客观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认真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灵活变通和充分运用,使我国经济更好应对国际金融发展困境,实现经济增速的持续增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我国指导性理论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经济学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两者都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总结而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

2、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检验西方经济学

中国经济取得今天的国际地位,打破了西方经济学中“颠扑不破”的理论,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意义。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这对于已经是发达国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对于全球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套西方经济学理论却具有片面性,如果不能根据本国国情,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市场秩序,反而不利于本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以中国为例,我国无论是在传统文化、历史基础还是政治体制上,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在引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也必须要纠正、修改其中不相符合的内容,剔除与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相矛盾的观点,以此来保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3、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和提炼新概念

这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三个重要来源。我国几代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长期曲折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为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条件。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经济学人的福分和历史担当。

三、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结构体系

以发展为主线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指导思想,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释我国的发展经验,总结和提炼经济发展规律,破解我国未来的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是发展目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体现。

三是发展道路。我国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但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要走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四是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包括三方面: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三大创新中,观念创新居于重要地位,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最终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激励和条件。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途径和体系构建三方面,对其发展和研究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程言君,程昊.全面深化改革能以“西方的理论为指导”套搬西方模式吗?——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等中央精神与吴敬琏教授商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2):131-133.

[2]周晓梅,宋春艳.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域下的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2):164-16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分析题答案 篇5

1.马克思提出,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这一论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个思想的理解。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最后,“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恩克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否则这两个问题都无法解决。请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谈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一、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报复”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二、人们争先恐后开发现在的自然,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这种剧烈“透支”效果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发现其替代品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逆的环境退化速度超过了环境恢复的速度。这就势必造成生产消费能力的无限性和地球环境资源承载有限性的矛盾,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过程,及至威胁到人类本身。在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有: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三、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不可或缺。联系是客观的,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发展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1.没有环境支持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2.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要求促进发展,而且还必须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份额。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确:1.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2.人类不能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两者之间进行单项选择,除非同时兼顾,否则两个目标都无法实现;3.人们必须对发展的行为有所限制,不能以造成环境不可逆破坏的方式来谋求发展;4.可持续的关键是“转变”,而不是走“转移”、“转嫁”的路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模式,克服由此产生的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弊端。因此,就必须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调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关系等等。

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条件。联系我国现状,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可持续发展“。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观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④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2.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3.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综上可知: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从科学研究到政治谈判,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应对责任分配上尖锐对立。请分析一下双方立场对立的原因?

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发达国家一味强调保护环境,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穷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发展权的概念,意义在于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承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和发展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新的建立在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环境保护伙伴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创造了条件。

2、主权问题。按国际法规定,各国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照自己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然而,不少发达国家以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之名,提出环保责任国际化的观点,认为全球都有权干预监督一国内部的环保行为,全球各国都有责任和权利去监督别国的资源利用。这种论点被发展中国家看作是发达国家借环保问题来控制它们的自然资源,企图侵犯它们的主权。另外,一些西方学者还歪曲事实地认为全球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错误的发展政策造成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应加以限制,即“主权限制”论。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主权、资源主权。

3、责任问题。发展中国家据实指出,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建立在对世界资源与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退化负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该停止无休止地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及自身大肆地挥霍。现在发达国家保护自身环境的一个手段就是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并不破坏自身的自然资源。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尽管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但多数专家还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础之一。

4、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问题。既然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世界主要的污染源,它们在受益的同时理应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且,从全球环保合作的角度来说,发达国家有合作的愿望,又有比发展中国家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应该能承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的义务。但事与愿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拒绝承担这一义务。发达国家提供的环境基金如杯水车薪,且承诺不兑现,还往往用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

5、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它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实则是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出口,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和技术实力低下,产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受害者。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工业化,走过了严重的污染期。现在反过来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按发达国家现在的同等标准去做,的确是强人所难。

6、发达国家通过一些经济活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问题。《里约宣言》原则第14条禁止污染活动和污染物质转移到他国。但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低,环保手段落后,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和信息,往往就成为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污染的受害者。相反,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可能成为该种行为的受害者。

7、建立合理的环境标准以及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发言权的问题。《21世纪议程》关于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和机制中提出了一项总目标、八项具体目标和四方面的活动,其中就明确提出:“查明和处理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和执行国际环境法文件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和支持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协议和文件的谈判、执行、审查和管理,包括提供技术援助和酌情实施差别义务”;“通过制定经全球和多边协商的协议和文件促进各项考虑到各国不同情况和能力的国际环保标准”等。但至今为止,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言权上的“弱者”。

4.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暴露了治理观念、制度、技术和合作等方面的障碍,也说明了个体、短期的偏好“透支”了整体、长远的环境利益,请联系身边的事例谈谈对这个判断的理解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关键要实施积极的生态调控,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理方法。

一是要调思路。关键就是明确树立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自然资源。据有关预测,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逆转。况且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并不能代表生态系统的恢复。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荒漠治理、海岸整治等生态调控则是需要持续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千秋大业。有鉴于此,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重视今天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并将人口政策重点逐步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切实保护环境,以环境友好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重视技术进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良性循环,积极防御自然灾害,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是要调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调控、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综合决策和协调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切实纳入各国和政府的计划规划中,加强集成,防止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而使国家利益“次优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纳入资源环境因素,避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政绩比赛的牺牲者。调整各项政策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重大行动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估。按照市场规律,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利用价格杠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适用技术,集中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污染源治理、农产品污染严重等问题。

三是要调措施。即通过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如解放以来,我国已制定了6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通过加大宣传,切实提高公众参与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是要调路径。防治自然灾害,保护自然环境,就是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实行工程性措施与生态性措施相结合,救灾与避灾相结合,变“灾害”为“无害”,在路径选择上要打破常规,寻求跨越式发展。主要是“调、植、蓄、治、用”五个字,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态调控、综合减灾之路,在创新中改善生态环境。

1、“调”。即调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完善环境保护的制度框架。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自然灾害治理、生态调控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总体规划、综合治理、宏观调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形成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反馈和循环利用;控制污染排放的总量,实现环境保护从点上治理到面上建设,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和废物减量化的转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步伐。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取消扭曲资源价格的补贴,减少资源利用上的浪费;严格执行排污收费标准,促进企业自觉治理污染,纠正竭泽而渔、片面追求产值而不顾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2、“植”。即大力植树造林、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还是大自然的清洁工,一亩森林每天产生氧气能满足一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为此,要改变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的做法。要加强天然林的管育,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要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加快山区绿化,尽快发挥防护效益;要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还要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蓄”。即深挖塘、广积水,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调节河川径流,以减轻水旱灾害。主要是通过修建水库堤防,加固病险水库,修复水毁工程、改造灌区等,在限度范围内开发和改造河流,保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建立起足够的城市湖泊、河流等湿地,并能维系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系统。此外,还要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治”。即严格治理各类工业污染。无论是全球还是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将增加,环境质量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仍将存在。今后,无论是全球经济规模的扩大,还是经济的高速增长,都要以自然资源投入为基础,同时也要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这势必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为此,我们要发挥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应将环境保护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如加强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研究;开发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污染对人民健康的损害;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等的排放等等。

5、“用”。即广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循环经济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增长。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减量、再用、循环的3R原则。我们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在全球经济发展整个过程中,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减少资源配置对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共享全球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使其效用最大化;将这一理念贯穿在产品生产中,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做到容易拆解回收利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最小。二是转变发展模式,用集约型的发展替代粗放型的发展,用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替代依赖自然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替代资源的低效利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消费体系。三是形成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培育相应的产业、产品体系:包括节约型产业、产品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体系、废旧物资再生产品体系等,形成新的增长潜力。5.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尽快拿出诚意弥补欠债,发展中国家必须审时度势减少环境损害;但落实这个原则,从观念到行动,仍然困难重重。你对这个困境如何理解。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含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1共同责任。共同责任反映于国际法上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的理念。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均需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其内容有如下两点其一各国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其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彼此以支持和援助。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能力的国家须帮助能力欠缺的国家解决环境问题。2区别责任。区别责任是指虽然各国需要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由于各自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以及治理能力等因素它们在责任的大小多少时限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是有差别的。这既符合国际法的公平制度又有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切实解决。3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的关系。为了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习惯国际法赋予每个国家以共同责任来保护全球环境。带有公平理念的区别责任是国际社会为吸引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中而设定的一种制度。区别责任虽然很重要但应当同共同责任原则区别开来。对该原则的正确诠释应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能力取决于其得到受惠于发达国家的程度。如果没有得到援助就不履行公约义务。因为发展中国家既要承担具体的公约义务又要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和国际区域的习惯国际法的义务。如何更好地实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为先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挣扎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臭氧层消耗、、物种灭绝等问题。贫困的社会是无法为后代人享受其环境权益而保存足够的选择、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分的接触和使用渠道的。只有发展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后代人的权益。而这种发展不仅使当代的大多数人口受益而且有益于未来的人口。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是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才能顾及到环保问题也才能承担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贫困国家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一方面要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以偿还巨额债务满足发达国家的金融需要另一方面过度滥用资源使自然资源枯竭贫困进一步加剧。可以说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 篇6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一、国际不同社会制度对立中的话语权争夺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既有利益的争夺,也有话语权的竞争。当前世界上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这就是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是矛盾着的对立统一体,它们在制度构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在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等各方面的交往、碰撞和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执政党的行动指南,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阶级分析见长的马克思主义,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时代潮流面前,其原初的话语“阶级性”逐渐被弱化,而以抽象的人学分析为特征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开始涌入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中国,不得不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展开斗争,去夺取和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当下的中国,在各个方面已经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我们在充分利用国外一切有利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应当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展开的意识形态渗透;但是,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争夺并不意味着拒绝西方的一切。我们应当继续学习西方的优秀科技和文化成果,利用它们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二、多元文化冲突中的引领作用

人们需求的不同,决定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多样的,但是在这些不同的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主次分别,以及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共生并存,我们要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

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经济制度表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这必然要求代表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思想观点也是多样的,文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其具体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同时存在”。然而,每一种文化都是在自身单一指导思想引领下形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如果在此之外还有另外的指导思想,那么这种文化不是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尽管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在指导思想上一元化与多元化是互相对立的,然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可以互补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其整体所包含的部分越多,其自身就越完善,自身的内容就越丰富多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矛盾,且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形式多样化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允许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存在,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方针,绝不是排斥或打压其他文化的存在形式,而是在发展方向上鼓励和引领它们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三、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政策制定方法论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分析、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方法论,它为当代中国正确制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方针与政策提供了重要指导。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不变,中国共产党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它是为创制它的阶级服务的。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性质的,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因此,我们要想永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性质,就必须坚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我们应当维护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性质,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敌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的错误行为和做法,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不变。

第二,为正确地制定意识形态领域的方针和政策,我们要严格区分和认真对待对国家中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新时期下,我们国家依然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敌我矛盾是次要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导致了意识形态领域中大量的矛盾的存在,但是很多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我们在制定意识形态的方针和政策时,就要严格区分和认真对待两类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题。

第三,为防止全盘西化,我们要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到处兜售自己的“自由、民主、平等”,即所谓的人类普世价值。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并维护着该阶级的利益。西方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自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凡是意识形态都具有一定阶级属性。

【参考文献】

[1]宋惠昌等.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管窥 篇7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问题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正在形成,社会结构的变革还未完全结束,而外来政治势力又对中国的发展加以干扰,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情势所需。

1.1 马克思主义本身要求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仍然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再利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社会实践,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主体,实践可以将物质转化为意识,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样才能实现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其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特征是开放的,也就是一切发展的基础都面向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个发展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以人为本基本属性的必然要求;最后,从中国的性质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求一切的实践,进步,发展都要以人为本,这是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而且,马克思主义并不同于单一个体的英雄主义,它要求人民群众的群体性,必须经过群体性的实践和建设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从这一点来看,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

1.2 意识形态的建立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识形态是决定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意形态的不健全是导致国家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而我国正处于意识形态的成熟时期,社会转型正在进行,从而导致意识形态的保护层十分薄弱,在国际大环境下我国正面临着许多外来文化、物质观念的考验,因此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意识形态上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进行修正,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必然要求;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全国人民思想的统一这两个目标都要求推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大众化。当今社会外来意识形态,社会多元化的变革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动摇,就必须要全社会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时期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才能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坚定共同理想不动摇。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2.1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的思想行为错位

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是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大众化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使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而党和政府个别干部的行为思想错位更使得这个问题雪上加霜。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第一直观的是来自于党和政府的公职人员,他们是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践行者,也是人民群众的标杆力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态度,因此,他们的思想作风一定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出现了作风不正,工作失误等影响十分恶劣的现象,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严重地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中所树立的形象。党和政府各级干部思想与行为的严重错位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对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产生十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2.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形式不利于大众化的推行

一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是依靠实践进行的,理论研究者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其进行升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但是对于普通人民群众来说,理解马克思主义则是一件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问题。现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人民群众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通过文件来学习,这使得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形式上的理论,和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加上理论中的许多内容比较晦涩难懂,群众总是感觉枯燥繁琐,这些现象都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

2.3 思想的推行与人民根本利益不相适应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人为本的,那么它的发展目标就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的推行往往并没有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误解与抵触,对马克思主义的不信任,忽视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这些人民群众的片面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越发的困难。当然这些看法的背后也为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切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为本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会一直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存在的重大课题,而它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前人总结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3(07):13-18.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篇8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之一, 也是其完成伟大变革的意义之所在。实践是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客观性、物质性、现实性串联在一起的线索, 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有机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产生于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即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和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认识活动和文化存在于人的实践所创造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 并随着人类社会和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而发展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精神文化理论。精神文化理论指出,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只有两个文明都高度发展, 才是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逐步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即先进文化理论。先进文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 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日益完善。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 高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提出了和谐文化理论, 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和谐文化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立论基础, 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秉持着以文化促进和谐的实践逻辑。

在当代中国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多元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至关重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 保证主旋律文化的主导地位,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认为,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是占领意识形态高地的关键, 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光辉旗帜。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和毛泽东文化思想为直接理论来源, 同时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具有十足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

首先,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理论源泉。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 现实的人及其改造世界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源头, 这确立了文化观的唯物主义根本立场, 是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步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转化, 且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先进的文化可以成为社会进步与实践发展的先导。这就是说, 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是可以服务于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提出了具有俄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列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作用, 倡导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必须协调发展。列宁认为, 落后的文化是制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障碍。列宁还主张要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 包括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理论为理论源泉的,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其次,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直接来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与中国作风。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理论直接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借鉴, 因为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直接来源。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进一步阐明了文化的本质, 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1], 也系统说明了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的反作用。进而,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的,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践和经济实践。毛泽东文化思想在反对一切资本主义反动文化和封建主义腐朽文化的同时, 倡导借鉴古今中外的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服务。为此,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确立了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浩如烟海, 深刻地渗透在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之中, 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 但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的同时, 也坚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不断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 发挥其当代价值, 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为重要基础, 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凝聚力、向心力, 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伦理道德,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方面,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断向前发展, 以解答在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课题。另一方面,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重要时代因素。

第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首要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产生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紧扣时代脉搏, 反映实践要求, 致力于解答新时期下的新课题、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了实践这一基础性平台, 任何社会意识只能是一纸空文, 既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更不可能指导新的实践。可以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并且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而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 全球化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的重要时代因素。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 各种思想文化交相呼应、多种价值取向相互激荡, 迫切需要一种既遵循马克思主义本质、又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观占据思想文化高地, 抵御源源不断的思想文化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传播在速度和广度上大幅提升, 深刻变革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 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其必须不断致力于主导型文化的大众化, 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中占据主动, 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加油、加速。

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篇9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发展作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要务之一,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影响着政治走向,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是经过无数的革命先烈励精图治, 苦心琢磨, 精心研究以及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智慧的结晶, 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每一次的跨越, 都包含着无数的心血。其珍贵程度, 重要程度, 绝非个人或者某一个集体或者其他政党能够否定的, 它是各个时代的英雄 ( 不论政治上的还是学术上的) 科学的理论点点滴滴的积累。具体而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关键性的问题, 是否能够将社会主义发展好, 建设好, 是否能够将党的地位摆正, 关系到中国的繁荣兴盛和共产党的生死存亡。而对于中国的公民来说, 理解该理论是至关重要, 直接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经济状况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 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十分强的创造性,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 创造性地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互相结合。体现着历代国家领导人和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发展, 为民生问题, 为中国的未来发展道路苦心经营, 呕心沥血而得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作为中国新一代的血液, 要懂得珍惜, 更要懂得继承与担当。这是一种责任, 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这不只是国家的事, 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事。对于这套来之不易的理论, 我们要好好学习当中的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 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尊重, 同时也满足当下时代的欲求, 从而使得这套理论体系得到更好的进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影响的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于社会各个领域或大或小的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如政治, 经济, 文化等社会科学, 同时还指导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政治, 经济, 文化方面, 在此之前, 无数的学者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了各种赘述, 因此笔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我主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 浅谈我的感悟与理解。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篇10

关键词:实践观,政治决策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关于什么是实践?列宁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对实践范畴作了科学解释:“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 (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 现象的意义, 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一) 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实践。

理论是认识, 能够指导实践,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理论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实践, 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 需要理论结合实际, 立足国情, 在实践中与时俱进,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满足群众的需求, 树立责任意识, 肩负着历史使命, 牢记艰苦奋斗精神, 吹响时代号角。

(二) 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如果你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 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 那就要受到称赞, 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 越普遍, 越深刻, 你的成绩就越大”。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三) 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理论是认识, 是经验在实践中升华所得。“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 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都是财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都是理论的来源部分, 甚至还要不断把理论在实践中革新。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看得高, 走得远。感性认识上升于理性认识。在思考中, 把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 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再现事物本质和规律。“只有这项工作完成后, 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四) 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理论。

理论是否正确, 只能依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决定着认知的更新。一方面, 实践的工具不断更新, 获取的经验不断丰富, 人们在其中获得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经验和实践工具在一定阶段是有限的, 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全世界自古以来, 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 是再不向前发展的”。人们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 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二、当代中国政治决策

(一) 当代中国政治决策现状。

1. 内涵。

政治决策是指执政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为实现国家总任务和根本利益、特定目标而作出的全局性的重大决定及其实施过程。政治决策思想包含:决策主体、性质、体制、方式、方法、原则等。

2. 政治决策的体制、方式和方法。

政治决策体制是指用制度加以固定的承担政治决策任务的主体和人员的职权、结构和相互关系的总称, 按影响大小或普及程度可分为民主集中制、议会制和独裁制三种;政治决策方式是政治决策的具体行为方式, 按最后决断和对实施后果负责的人数多少可分为个人和集体决策两种。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政治决策体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我国的政治决策方式。“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我国政治决策的方法。

(二) 当代中国政治决策思想。

当代中国政治决策思想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决策。

社会主义性质的决策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1962年,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执了政、掌了权, 就要担负起把国家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去和进行建设的艰巨任务”, 1980年指出:“我们现在进行一系列改革, 仍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其中有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政治决策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 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 要“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 特别是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 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

2. 政治决策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中起主导作用。因为:一是它有好的指导思想, 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有敢于正视和实事求是对待问题的好的党中央, 有大批好的骨干, 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 有好的信赖党的人民。二是它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而能反映并组织、帮助人民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 其主张是正确的。三是它已是执政党和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处于总揽社会矛盾的地位, 是其他决策体系的决策源泉。四是它始终具有信心和勇气, 去纠正缺点、错误, 战胜困难、危险, 并在各方面已积累了经验。

3.“摸石头过河”政治决策模式及原则。

我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决策模式, 即在确定了总目标的情况下, 走小步, 不停步, 注意探索, 稳步前进。政治决策模式遵循的原则:一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二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三要遵循稳定性原则;四要遵循灵活性和弹性原则;五要遵循协调性原则;六要遵循动力和前馈性原则。

三、树立实践的政治决策思想

(一) 实践的问题意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在于树立了法制权威, 法制意识来源于与宗教势力斗争的觉悟中。社会的进步在于不断思考,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强调矛盾分析法, 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意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 国际境况瞬息万变, 除了坚持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更应该要解放思想, 适应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决策包含人的主观行为, 只有主观与客观实际相统一,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 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个人主观认识, 只唯变化的实际。

(二) 实事求是的法制程序。

西方文明归结为一句话, 就是按法制程序办事。东方个人修身曾经文明于世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法制逐渐文明远离人治。以史为鉴, 当今政治决策要结合德治与法治, 既要修养个人素质, 也要约束不良行为, 切不可有“无为”思想。决策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 故需要严格按照法制程序。一定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在一个单位里, 大多数群众有意见的事, 就可能有问题, 就要求领导根据群众的意见去决策, 去解决问题。二是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要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因此, 领导干部在确定目标时, 要站得高、看得远, 又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三是提出方案。提出的方案是根据目标要求和现实可能, 选出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方案可多提几个, 通过比较、评价、权衡利弊, 然后选择一个优质方案。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一定要增强按程序决策的意识, 逐步学会按程序决策, 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三) 决策人员树立实践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决策通常是面向未来的, 而未来的部分环境或条件往往是不可知、不可控的, 决策具有难以预测的风险性。决策通常要综合政治、经济、科技、人员、文化等多种可变因素, 决策具有不可避免的复杂性。由于人的认识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也会受客观过程发展的影响, 原先定下的决策可能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 都有可能出现。决策人员要不断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要不断了解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形势, 拓宽视野, 提高大局意识;要不断关心国内, 特别是本地的各种新闻和事件, 使工作决策能围绕本国、本地的情况, 为科学决策打下基础。

(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观。

鉴于我国决策的特殊机制——执政党决策, 故而需要思想上的一致, 从中央到地方, 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时刻铭记党的建党方针及建国政策。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的辉煌与思想上的统一密不可分, 但是凡事有利则有弊, 也造成了某些阶段的专制、独裁等不民主现象。总的来说, 中国之所以形成现今广大疆域及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之心理状态, 与思想上的集中息息相关。现今我们要多方面考虑、借鉴, 让人民意志成为国家意志, 才能摈弃不足, 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81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57-58.

[4]博登海默[美].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4.

[5]李勇军.当代中国政治决策模式初探:构成、优势与不足[R].云南: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61.

上一篇:食管曲张下一篇:分娩中心理护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