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究的数学课堂

2024-07-23

不断探究的数学课堂(精选十篇)

不断探究的数学课堂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经验。

最近我有幸听了一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感触较深,受益匪浅。一上课,教师就拎了一捆数学本进课堂告诉学生:“老师要将这36本数学本分给全班同学,要求第一组分得这些数学本的1/3 ,第二组分得这些数学本的2/6,第三组分得这些数学本的6/18。大家想一想,这样分合理吗?谁分得多?这些数学本分完了吗?”这些问题提出后,同学们说法不一,争论起来:“那当然是第三组分得最多啦!”“不,第一组分得最多!”于是教师让三个小组的组长亲自动手来分这些数学本。分的结果使同学们惊呼:“分得一样多!”“怎么会分得一样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抓住这一极好的时机讲授新课:“为什么分得一样多?为什么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会相等呢?学完了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接着,师生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多需要感性、直观材料的支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切一切、猜一猜、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等,从而让学生的手、眼、口、脑都用起来,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有教师在教“三角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底乘以高,故三角形面积应为底乘以高除以2,由此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清楚了除以2的缘由,具体计算时,再也不会忘了除以2。再如讲“长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动手切萝卜,切下第一刀后摸一摸,得到了什么?(面)切下第二刀后摸一摸,得到了什么?(棱)再切下第三刀摸一摸,又得到了什么?(顶点)最后直至切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的操作,一刀切出一个知识点。最后再动手数一数:切成的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喜闻乐见,学得轻松,而且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游戏表演有效性的思考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会更加有效。例如有教师在讲“质数和合数”时,在学生掌握了这二者的概念之后,就让学生做这样的游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符合教师下列提问的站起来,并依次响亮地说出自己的学号。1是质数的同学。2是合数的同学。3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同学。4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同学。5最小的质数的同学。6最小的合数的同学。7从未站过的同学。又如讲完“分数的意义”后,让第二组的男生站起来,问站起来的男生占这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着单位“1”?站起来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又把什么看作单位“1”?这样的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自然积极参与,兴趣盎然。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了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再如教“长方体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强化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只准学生只许用手摸,不许看,从许多形状的物体中摸出长方体,摸出后让他们辨别为何这个是长方体,那个不是长方体?学生们在音乐声中摸出一个个长方体,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四、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课堂练习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测、反馈学习效果的最主要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节课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实施“课堂达标”考查。课堂练习的设计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练习要突出基础性,选择与书本例题相同或相近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着力夯实基础。第二层次的练习要突出针对性,就是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所设计的练习。第三层次的练习要突出变式性,练习的形式要多样,着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结合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去选择题目,不搞统一要求,应该让中等生做难度适中的题目,后进生做基础性的题目,优等生做灵活性、技巧性强的题目,同时在数量上让后进生少做一些、优等生多做一些,保证优等生“吃饱”、后进生“吃了”、中等生“吃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课堂探究的随笔 篇2

课堂的环节设置应分成四个环节:导入、探究新知、针对练习、拓展延伸。

首先,谈谈对导入的理解,导入可以分成三种类:启发设疑导入、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这三类都不过时,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启发和设疑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积极的投入课堂中来,学生的思维投入到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就变的主动起来,也就有了探究的意识和意向。那学生就去思考,去寻求真相,学生也就成了课堂的主体。

启发设疑不是简单的设问题,不是毫无关系的一个故事,而是直触数学本质的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最近发展区延伸出的问题。要真正的设置好这个疑,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形成和产生的过程要熟知,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搞透搞彻。所以教师的数学素养决定启发和设疑的智慧。

复习导入,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标准中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复习导入正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延伸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上,不是让学生隔着台阶往上走。学生容易进入,学生就有信心,有兴趣。

复习导入的设置应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要有延伸,要有台阶,不能随意,牵强附会。

创设情境要注意不要以学生高兴,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要与课堂知识有联系,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或困惑,探究式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发现规律特征。创设情境一定要以解决问题而创设情境。

其次,谈谈对探究新知环节的认识,探究新知环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本质,体验知识的形成或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总结、归纳、掌握方法,体验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探究环节是发展学生能力,教会学生方法,积累经验,提升素养的环节。

设置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应遵循操作、观察、思考、发现这一原则。操作就是在最近区设置一些有延伸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观察,带着问题思考,最后总结、归纳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应在此过程中指导、引导、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多个人之间共同表达、合作、讨论形成完整的发现。教师点拔、讲解、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再来谈谈针对练习环节,针对练习关键就在针对二字上,所以教设设置此环节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意。针对练习是学生新知的简单运用。初步的运用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新知,也是分层教学的第一层,基础性的。

最后谈谈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和针对练习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样。它是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深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也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阵地。拓展延伸的设置一定要有适当的高度,也是分层教学的另一层。

不断探究的数学课堂 篇3

一、探究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认为:“探究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作为探究的科学和探究活动,在中学科学教育目标中应当给予优先注意的是前者。”可见,强调探究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符合了施瓦布的观点:更加重视在教学中渗透生物学史,促进学生了解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总体规律。但是,目前的探究性学习仍有较多问题:首先,探究学习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大量实验器材。调查表明,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更为匮乏。其次,探究学习需要实验操作,比直接讲授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当下高中教学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升学率,教师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

为此,我们提出,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思想实验,让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同时,再现生物学史上的重要实验过程,营造实验探究的学习氛围,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有效利用科学史探究的具体课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在生物科学史上极具代表性,我们以此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再现生物学史上的重要实验的思路、过程及结论,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实验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能。

1.上此课之前,学生对该课内容知道了什么

通过第一、二册的学习,学生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懂得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初步具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的安排中,主线思路是什么?

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用好教材中的科学史资料,将探究性学习的主线贯穿在整节课中。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明线: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暗线:科学的研究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两幅向光弯曲的图片,引导学生。

观察:两株植物在长势方向的区别?

推测:受什么外界诱惑的影响?

学生做出假设:

决定向光性的最重要的植物部位是尖端。

尖端下部弯向光源生长。

学生实验验证(你设计,我实施):

探究一:①验材料(胚芽鞘);②单一变量、对照原则;③可作图说明;④分组设计,1人记录并发言)

1928年温特的实验:用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能引起去掉尖端胚芽鞘的弯曲。

结论:导致胚芽鞘弯曲的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向下传递。

学生反思:到此实验是否严密?该怎样解决?

学生设计出对照实验,进一步的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IAA)。

1946年,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化学本质就是IAA。

回归知识:根据以上推导以表框的形式让学生做如下关于生长素发现的总结。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光刺激的作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的原因:不均匀的生长素含量不同作用大小不同,含量多的生长得快(向光抑制物的作用)

得出结论

探究二:自己思考快速提炼向光生长的原理。

教师设空,学生自己看书填写,课件呈现生长弯曲练习反馈,并总结:长不长看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采用现场PK:规定时间阅读教材,一组提问另一组快速回答(可以补充),但停顿或者答错扣分,运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把课堂当赛场,可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最大发挥学习潜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3.考虑该课内容主要知识结构的呈现

依据理念:有效的课堂板书应具备网络型,以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联络,便于在课后归纳总结。

4.反思这节课的学习成果?

本案例的精华在于对生长素发现科学史的处理。从时间维度(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展示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暗含有对生物学事件的理解与思考:从形态水平(弯曲)→细胞水平(背光侧细胞长 )→生化水平(生长素)→分子生物学(生长素和抑制物如何进行调控的?)→正在进行研究…。阶梯板书图示的知识结构,逐步呈现了科学家探索历程,体现了新教材理念,启发了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成为创新人才的潜能。

苏格拉底所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思想实验,并不需要学生真正去实验室操作,只需要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科学家设计比较,并由教师引导讨论,然后再以各种事例启发,引导他们逐步接近正确的结论。这种探究的思想实验非常适合生物科学史教学。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篇4

如今中小学教育的学习模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习惯:听、讲、练.但是, 这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 禁锢了学生较为活跃的思维, 造成在学习上越来越依赖教师.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生活经验, 对问题进行归纳、类别, 从而将新知识纳入自身体系中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知识) .笔者认为, 正是由于学生不懂和不能运用的这些心理学知识, 因此他们的学习显得有些盲目, 只能为做题而做题, 不会主动去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没有也不可能有深层次的思考, 从而无法对知识网络进行系统的整理、提炼和总结归纳.

【案例研究】

1.基本模型

已知, 点M、N在直线AB的异侧, 在AB找一点P, 使点P到点M、N的距离和最小.

解决方法:如图1所示, 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 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

2.变式模型

已知, 点M、N在直线AB的同侧, 在AB找一点P, 使点P到点M、N的距离和最小.

解决方法:将同侧点问题转化为异侧点问题, 作M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 问题转化为教材基本模型 (如图2所示) .

3.高效呈现

变式:一个矩形的盒子放在墙角处, 有一只甲虫从柜角A处沿着盒子表面爬到柜C1角处.

(1) 请分析其运动的最短可能路径; (2) 当AB=4, BC=4, CC1=5时, 求其运动最短路径; (3) 求点B1到最短路径的距离.

分析:本中考题将“教材基本模型”放到一个具体的实际模型中去,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 (空间几何) 转化为平面问题, 利用基本模型求解即可.

解析: (1) 利用数形结合 (图略) , 将盒子展开为矩形ABC′1D1 和ACC1A1, 可知甲虫运动的最短可能路径为A1C′1 和AC1.

提示:本题以实际应用型问题为背景, 将距离和最值隐藏于问题的情境之中.其变式的角度在于问题情境的变化, 要求学生以基本模型知识为保障, 在分析最值可能产生的前提下, 将距离最小问题转化为两边之和的最小值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 我们从教学中观察到高效课堂中使用变式教学的优点:其一, 通过变式教学将对称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解答, 从整体性上给予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其二, 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 教师所使用的变式方式是将教材中的问题结合中考具体问题进行了挖掘和延伸, 使得学生深刻认识了基础知识在具体问题中的表象;其三, 变式教学的开展能聚合学生离散的知识和思维, 也大大加强了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帮助学生主动认知问题的本质和表现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的最高境界就是深刻理解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到, 上述教学过程中都围绕学生主动求解探索展开, 是亲切和高效率的.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营造技巧探究 篇5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切实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地位、组织的过程、学习的方式和集体的智慧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把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处于最佳灵活状态来学习数学知识。它突出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与获取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情感、态度、意志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只是按照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不行的,学生已经厌烦透了,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于是我一边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有关方面知识,一边实践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在实践课程标准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边学边试验,边试验边把好的教学方法保留。

2 注意教的时机,激发互动

要发挥设疑功效,一定要把握好设疑时机。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大家都进行过设疑活动,但因为有些时机把握的好,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有些时机把握的不好,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在新课导入时进行巧妙的设疑,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维。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导入设疑: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总是圆的?车轴又装在什么位置上?这样学生就被巧妙的提问所吸引,纷纷开动脑筋,结合教材所讲的内容进行热烈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3 注意教的艺术,乐于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因带刺的草叶划破手指最后发明了锯子等实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在“填鸭式”的教学中已经习惯了。根本不愿积极的去动脑子。针对这种现象,我经常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去争辩。例如:平时学完一单元,我便让班中前三组找二十个判断题,后三组找二十个填空题,分成两大组进行相互提问,必须把做题的理由说出来。大家都积极的去辩论。比如在辩论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底上可以画出的高有一条,这句话是对还是错时,竟有的学生联想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说这个题肯定是错的,坚持对的同学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是错的。通过辩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许多学生都想充分表现一下自己,连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学生的创造性有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只要有了创造意识,那就会有创造成果。

4 注意教的对象,全体互动

要想让学生进行创新,就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小学生具有充分的表现自我的能力。例如:学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时,我让学生讨论它的变化规律。第一个小组的几个学生通过讨论编成一个小口诀。“小数点,真奇妙,向右移要扩大,向左移要缩小,移一位变十倍,移两位变百倍,移三位变千倍„„”这个口诀学生自己很快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给记牢了。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便让学生自己试着讨论得出口诀。在学习怎样画角时,学生得出“一射线,两重合,三点点,四画线。”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得出:“面对分数应用题时,首先分清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比单位“1”多时要用加,比单位“1”少时要用减。这个口诀不是宝,具体情况要动脑。两量相关才相连,两量无关靠边站。”

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槪括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学、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虽说这些口诀不是那么朗朗上口,但学生觉得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学习的积极性比以前高。好像自己跟科学家一样发现了定律,探索性都很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都打算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创造。

5 注意教的方式,促进互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中,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用数学课件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6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张艺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化[J].才智.(16):77-78

趣味数学问题的课堂探究 篇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中曾经提到:应该提倡讨论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理解、识记、反复训练的过程, 还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入思考、自主交流、自我提高的过程。探索数学奥秘的方式应当根据课题内容而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另外, 高中数学包含多个教学板块, 能为学生的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提供更为科学的平台, 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因对数学感兴趣, 所以才逐渐具备了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团结协作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 学生能依据不同途径的探究方式去主动体验数学的奥秘。

依据数学的学科性质, 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尝试进行“探究趣味数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更能品味其中的乐趣, 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

二、探究趣味数学问题操作流程

1.以史为料, 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 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虑:为何要学?学的价值在哪?如何才能快速地掌握知识?作为教师, 应为学生答疑解惑,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为后期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力保障。所以, 教学既可以从公式、概念开始, 也可以使数学课堂语文化, 如以数学发展史、数学名人故事引入等, 以有效调动学生获取新知的兴趣, 缓解其听课压力。

例如, 在教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以国际象棋的故事为背景引入课堂教学:

古印度舍罕王想要给他手下重臣达依尔一定奖励, 因为达依尔发明了国际象棋。达依尔说:“陛下, 我这有一张棋盘, 如果您真想赏赐我, 第一个格中放一粒小麦, 下一个格中要放两粒小麦, 而第三个格中要放四粒, 就这样, 每个格中的数量是上个格中数量的两倍, 棋盘一共有64 格, 就请求您赏赐我这个数量的麦子吧!”舍罕王听了, 认为大臣的这个要求不高, 就欣然同意了。

接着, 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觉得国王能满足他的要求吗?”

以上的教学设计, 使学生兴趣盎然,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很好地切合了课题要求。

再如, 在学习“集合”内容时, 教师可以适当介绍集合产生的渊源:

集合论产生于19 世纪后叶, 提出此理论的是英国科学家、逻辑学家布尔和德国科学家康拓。1874 年至1895年间, 康拓以及他的门徒用20 年的时间来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为现代集合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然而, 他的这项理论研究并没有被当时德国数学界认可, 康拓也因此而长期抑郁, 以致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 抱憾而终。到了20世纪初, 集合论逐渐为数学界所接受, 并成为现代数学产生的标志。集合是数学的构成元素, 它能够精确地表达这一学科的内容。因此, 集合也成了我们学习数学的开篇。

集合的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在讲授新课时, 可以从集合产生的背景、集合的表达形式、学习集合的意义等方面向学生做简单的介绍, 然后再延伸到集合的定义, 使学生接受起来不那么突兀。

2.文化感染, 塑造数学品格

数学课堂与其他课堂比较起来, 则相对呆板一些。每个章节大多经历了展示概念、推导公式、证明定理、练习巩固等几个环节。单纯的步骤循环、知识讲解, 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分散、知识接受力降低等问题。一堂数学课下来, 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了公式或定理内容, 至于推理过程、证明技巧等并没有熟练掌握。实际上, 数学科学包罗万象, 无论是其产生、发展和应用, 还是其中蕴含的方法、技巧, 都无不彰显着数学的魅力。所以, 适当地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 创造求知探讨的学习氛围, 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学科背景、领略大师风采的基础上, 积累学习经验,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 关于“算法”的知识, 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九章算术》中, 后来现代计算机技术中也广泛应用了算法。除此之外, 它还涉及数学的各个方面:在开展“导数”教学时, 就涉及一些微积分和极限的相关知识;进行“立体几何”教学时, 就穿插了非欧几何的产生和拓扑学领域的四色问题;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时, 就分析它是如何被应用到电视与图像压缩领域的;进行“统计初步”教学时, 就提到了广告方面数据的确切性;进行“复数”教学时, 加入了与复数产生相关的知识。另外, 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如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九章算术》, 平面解析几何产生的意义, 欧拉与中学数学及物理, 数学史上的三大危机, 算法思想的历程, 等等。

3.课堂探究, 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依据教学内容需要, 可以精选历年高考中的试题作为例题进行讲解、演练。这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 还了解了该知识在考试中的应用, 体会了数学的多元化特征。高考试题的选择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方法, 还考查了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

例如, 在高三“椭圆方程”复习中, 教师可以利用2006年上海数学高考题第20 题进行深入分析:

某个学校的科技小组, 他们在电脑上完成了航天器变轨返航的演示试验 (见图1) 。航天器的运行轨迹可以表示为, 航天器改变了以前的运行轨迹, 而按照抛物线的轨迹返航, 即以y轴为对称轴, 为顶点的抛物线, 返航后的着陆地点是D (8, 0) 。观测地点A (4, 0) 、B (6, 0) 则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对航天器进行监控。

(1) 请写出航天器在改变运行轨迹后的曲线方程;

(2) 试问:当航天器处于x轴上方时, 观测点A、B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 应向航天器下达变轨命令?

教师可以介绍载人航天飞船、人造地球卫星等航天器绕地球飞行时, 轨道是椭圆的;在完成预定科学任务后, 要改变运行轨道, 沿抛物线下降, 返回地面。从沿椭圆轨道飞行变为沿抛物线轨道飞行, 这叫作变轨。

再如, 在讲解“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性”问题时,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问题:

如果你在一艘轮船上, 你身上带有罗盘、激光测距仪、手表等装备。你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方案, 大致测出轮船的运行速度。

变式:如果你身上只有罗盘、手表装备, 且已知轮船速度。你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方案, 测量海上某两个小岛之间的距离。

教师可以利用PPT和几何画板进行演示, 以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自主探究, 提升自学水平

有时, 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 因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如查资料阅读研究、做实践验证研究、推理证明研究等, 使学生自主地探究另一个有魅力的数学世界。当然, 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的方向和研究方式, 并在研究过程中做好调控。

例如, 在学习了“数列”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雪花曲线”探究, 给出背景、源起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方法。

“雪花曲线”这一概念源于很像一片片雪花的图形。图2 为一个等边三角形, 由图2 开始, 将三角形的三条边平均分成三份, 再将三等份的各边向外折, 形成新的等边三角形, 去掉重叠的各部分和重合的各边, 便出现如图3所示的图形。再将图3 多边形各边按照上述方法折叠, 就形成图4 所示多边尖形图形。反复重复上述过程就会形成图5 的雪花曲线图。探究问题: (1) 当生长n次时, 总周长如何?总面积如何? (2) 假如n无限大时, 其周长也是无穷的, 然而其面积是不是也无穷呢?

深入探究后我们会发现, 雪花曲线还有令人震惊的特性:此类图形的面积并非无穷, 它的面积相当于以前三角形面积乘以8/5, 其周长具有无限性。原因在于它的周长会不断地延长, 不存在边界问题。如此奇妙的图形深深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去探究问题时, 那种力量是教师无法给予的。

5.小组协作研究趣味问题, 促进协作成长

一是小组合作的思想, 二是因学生在课后自我研究的能力有限, 如果能够引入小组合作机制, 则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并且能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素养与问题探究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一些趣味问题探究是比较成功的。

(1) 合作学习改善学习思维, 提升学习水平

学习的目的是致用, 用学到的知识服务生活, 无疑就成了我们现代人提高生活品质的必要条件。随着新课标要求不断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堂已不再单单是“师教生学”的平台, 而是“师生共荣, 共同发展”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 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交流的途径。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不断获取新知, 以培养能力、提高情感价值观, 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会产生新的疑问, 这就需要他们敢于审视自我, 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反思, 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综上所述, 假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选取此类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探究学习的方法,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特定的学习氛围和限定的时间内主动参与、相互合作、积极讨论, 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提升合作意识, 而且还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2) 合作学习展示自身才华, 提高实践能力

教材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的论证过程。但作为教师, 如果单纯地讲解这些过程, 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使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挑战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受到遏制。教师做得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而学生却没有太多的收获。假如教师将这些数学知识展示出来, 再让学生还原整个形成过程。学生在目标的驱使下思考、交流、探讨、倾听、反思, 最后形成结论, 通过自我展示, 达到资源共享。那么, 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成功和自信的情感体验以及合作交流所产生的协作精神。

(3) 合作学习提升创造意识, 培养创造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复杂多样。熟悉直观的知识, 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烦琐生涩的问题, 则需要学生选择合作交流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路, 还可以求同存异, 得到更为便捷、简单的解题方法。同时, 交流争辩的过程也能拓宽学生的思路, 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另一个角度看, 学生间的协作与交流, 能刺激他们的求异思维。群力群策, 看似很难的知识, 往往会被学生攻破。

三、探究趣味数学问题需要关注的几点内容

1.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 让自主活动有效开展

大多数数学教师一方面由于教学进度的压力, 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理解不好, 往往将数学教学变成了自己板演讲解的过程, 而学生主动探究与积极练习的环节就会很仓促, 独立学习就更是一种奢望了。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降低, 数学课便成了一种负担, 教师的付出也会事倍功半。学生厌学, 教师苦恼。残酷的现实时刻警醒着每一位执教者:教学观念守旧, 故步自封, 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抑制。因此, 从教师的职责上看, 我们要摒弃传统思想, 转变守旧的教学观念, 开放教学模式, 实行探究式课堂教学手段, 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探究, 回归数学课堂的本真。我相信如此活跃的课堂氛围, 应该是师生共同期望的, 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执教者实施并推广的。

2.设置教学情境, 引导探究型学习

教学之初, 教师要事先做好预案, 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提出的趣味问题应当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不能脱离教学任务本身, 单独为有趣而设疑, 否则就会显得突兀, 整个教学活动也会变得不流畅。所以, 趣味问题的设定就更加关键了。例如, 在教“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关系”的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设置镶嵌知识, 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能否镶嵌及其原因”。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理解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一些。

3.通过鼓励性的评价策略, 创设轻松自主的教学氛围

为使探究性学习有效实施, 不仅需要相对宽松的学习交流平台, 还需要学生具有自主探索的意识。有的学生对数学本来就有畏难情绪, 可能趣味问题会一时地将他吸引到课堂讨论当中, 但需要深入理解思考时, 他就会懈怠下来, 他的表现也会影响组内其他成员的探究热情, 这是一种负面影响。所以, 教师可针对这类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即使出现问题, 也要委婉地加以引导。这样, 他们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参与探讨的热情也将随之高涨。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各类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 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敢于探讨。

4.点拨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习活动要展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 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 思维发展水平也有一定局限性, 教师创设的趣味问题有时也会成为学生的困扰, 有些问题的探究会出现偏差, 或耗时太长而影响学习进程。这时, 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所以, 虽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但也不能忽略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当然,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层次, 对探究活动的进展给予不同程度的引导。例如, 当学生遇到难以突破的问题时, 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博采众长, 与他人协作, 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 从而拨开乌云见日明;针对那些求知欲较强, 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适当地延伸问题难度, 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以引导他们总结探讨过程及探究结果。教师的适当引导会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使活动流程进展得更加顺利。

5.关注过程, 指导探究活动的开展

自主探究的时间因每节课的时长而定, 且探究题目要考虑到具体的学情, 有时候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时, 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去面对整个过程和结果。合理的探究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依据课堂容量来安排时间, 不能求大求全, 要有针对性, 如果只是为了走过场, 那就失去探究的真正意义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要明确探究的问题和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上课时, 要注意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是怎样寻找方法、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让学生重视讨论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不断积累新知识, 获取新能力;在教学活动完成后, 还要对这一环节进行分析与总结;如果课上没有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就可以把剩下的学习内容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 并在下节课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总结。现实中, 趣味数学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无论年龄大小、层次高低。有很多趣味数学方面的论著也广为流传, 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由此可看出趣味数学的独特魅力。假如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能够从学情和趣味出发来开展高效的探究活动, 我坚信, 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也不再枯燥了, 学生会从“我必须学”转变为“我愿意学”, 这样, 我们的数学课堂会更加科学高效、轻松有趣, 焕发出新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林祥华.趣味数学问题和课堂探究性学习[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2]李江林.设计趣味问题, 推动学生数学探究学习[J].数理化学习, 2014 (12) .

[3]褚婧媛, 苏画画.由一个趣味数学问题说起[J].数学教学, 2012 (10) .

不断探究的数学课堂 篇7

一、问题缘起

《一元一次方程 (1) 》是七年级第三章的起始课, 教材编排的第一个问题情景是:“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所给图示, 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 距青山50千米, 距秀水70千米, 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教材以此问题为教学情景, 意图是通过解题,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 再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进行新知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一提出这一问题后, 学生感到很畏难, 不知从何入手, 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 学生花了差不多20分钟的时间交流, 才勉强地列出相应的方程。学生解完这道题目大脑已相当疲惫了, 在这种疲劳的状态下, 对待下一步的学习, 学生就容易反应越来越迟钝, 不能主动地去构建新知, 学习的效果自然就较差。

课本编排这道题的意图是:用实际问题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 课前老师精心准备了素材, 在课堂中呈现后, 相应的学习氛围不能产生, 学生的反应很平淡, 甚至有无动于衷的感觉。这时老师会抱怨, 现在的学生不好教, 学生的学习态度差, 好似英雄无用武之地。事实上这种情形是由教师创设的不合理情景引起的,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当创设的情景脱离学生的学情, 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时, 难以引起学习兴趣, 导致学习热情不高, 缺乏探究的欲望。其次, 当创设的情景学生难以理解、问题太难, “跳起来也够不着”时, 学生望而生畏, 导致学习热情不高。最后, 当创设的情景太简单、问题太浅显而缺乏挑战性时, 学生缺乏探究的欲望, 也会导致学习热情不高。

因此, 课堂探究务必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 设计好问题难度, 这才能切实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如何设计好数学课堂探究活动

1. 在概念的教学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进行探究式学习。

概念的形成有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到抽象的过程, 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 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 更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让学生体验一些熟知的实例, 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中数学的很多概念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比如函数概念, 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 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 也不应只关注能否去解题, 探讨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等有关内容, 而应选取具体事例, 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如先让学生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变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方式表达, 例如: (1) 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 在t小时内行过的路程是s千米; (2) 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 (3)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 (4) 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让学生去反复比较, 得出各例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 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惟一确定一个值。再让学生自己举出类似的例子, 抽象、概括出函数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关于函数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 还可以继续探究图象, 形成知识系统,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在定理、法则的发现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前人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 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 揭示知识背景, 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探究痕迹, 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去研究创造的, 暴露思维过程, 体验探索的真谛。教师在定理、法则的教学中, 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 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在尝试中去体验去创新, 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 若从传统的感知教材为出发点, 先由具体的材料:103×102= (10×10×10) × (10×10) =105, 然后给出字母底数a3·a2= (a·a·a) (a·a) =a5, 最后得出结论am·an=am+n, 这样归纳的实质就是就法则论法则缺乏启发性, 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法则背后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没有得到体现, 学生往往会感到意犹未尽;如果把问题作为出发点, 可以重组教材先提出探究的问题如让学生计算2x3·3x2=?学生会有两种结果:“6x5或6x6谁是谁非?”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 纷纷计算、猜测、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使课堂教学转变为探究的阵地。既明确了探究方向, 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并且又能与以后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构成整个内容的探究脉络。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如市场销售问题、企业赢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等。去丰富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内容, 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 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

优化数学课堂小结的策略探究 篇8

一、学生归纳式小结, 自主探索中巩固理解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 新课改呼唤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 一节完整的数学课, 不是教师的独角戏, 而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课堂上, 倘若只是教师一味地讲解, 学生只是无奈地被动接受, 甚至有时会“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肯定是失败的、低效的。当今教学, 教师要舍得“放权”,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 提升能力。课末进入小结环节, 不妨让学生对本堂课进行一下回顾, 尝试归纳式小结。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讨论、交流: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并学习用提纲法罗列, 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 刚开始会有一些困难, 但在小组活动中, 通过生生交流, 学生可以克服怯懦心理, 大胆地提出问题, 把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弄明白、理清楚。

例如, 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 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早已熟记于心, 而多边形面积计算不少同学概念还有些模糊, 此时课堂小结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课堂结束时, 教师可以先让优生进行小结, 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知识重点和难点。然后再请后进生说一说, 以发现一些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从而进一步弥补、巩固、深化。如此,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另一方面,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通过“说”, 提高了数学综合能力。

二、教师点拨式小结, 拓展延伸中引导质疑

学生的归纳式小结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中对知识的巩固理解, 但它也有其不足, 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学生容易顾此失彼, 抓不住重点。因此, 教学中, 课堂小结要能够将归纳和点拨结合起来, 通过教师的适时切入, 巧妙点拨, 对课堂知识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这样的小结方式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 它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 对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 学习“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发现不少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都有很大帮助, 但同时也能考验学生耐心和细心的学习品质。课堂小结时, 学生不容易说到位、说全面, 因此, 教师应能够从整体角度把握小结的切入点, 以点带面, 举一反三, 帮助学生理解, 并适当围绕“找规律”的话题进行拓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三、师生合作式小结, 学以致用中发展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应用, 这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教师对此应有充分地认识, 如果一味地学习, 掌握了无数的数学概念和知识, 却不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那么只能说这是“死知识”, 也就无价值了。因此,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思想, 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渗透实践意识, 在学以致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师生合作式小结更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性, 小结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 然后系统化、结构化处理, 使得该节课的学习内容清晰明了。然后教师找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学生可以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样学生不但会真正地掌握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提出一些异于课本的解决策略, 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让他们懂得知识并不是死板、不能变更的, 而应该活学活用, 当然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那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如何构建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 篇9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为学生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是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构成, 但实际过程中教师把教学更多的看成是教师的教, 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接受, 这样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少, 学生也很少参与, 这种被动性慢慢就会使学生产生惰性, 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所以要想使学生参与课堂探究, 就要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教师要放下“严师”的架子, 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谐的、朋友式的关系, 要走下讲台, 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 要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 他们才敢于去想、敢于去说, 从而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创设多种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动机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不够, 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 采取情景式教学模式进而创设一定的情境, 既能够降低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上的难度,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 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参与的情境, 激发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 进而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 发挥其学习主体地位。

三、开放课堂, 为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

著名的荷兰数学教育家佛莱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好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 即要学生们把需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或者创造出来。这句话充分的表明了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主动探究的重要性。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 设计可操作的活动, 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 可能会因为知识、水平的差异存在着差异, 所以需要给学生时间。但是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需要及时的获得所需要的答案, 这样学生们探究的时间往往会被教师压缩, 学生并没能真正地投入其中, 探究也就往往流于形式了。所以要想真正的发挥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要开放自己的课堂, 敢于把时间和机会教给学生,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意外之喜, 才真正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四、有效引导, 培养自主探究的思维方法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非自发天生的, 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培养成的。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 再通过猜想、验证、推理,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经历这个完整的推导过程, 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探究一般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合理的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列步骤。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探究问题的过程, 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探究过程, 就会理解探究的本质, 在以后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便会触类旁通。

五、因材施教, 为所有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

小学教育本身应该是大众化的教育,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全面育人的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 尖子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受教师青睐,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那就是尖子生成为了主宰, 而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能力方面的差异成为了“看客”。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情, 因材施教, 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 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挥其作用。例如, 在教学“求剩余、求相差”的应用题时, 可以出示:“果园里有桃树45棵, 梨树54棵, 苹果树89棵, _______?”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主探究。中上水平的学生既可以填出很多, 而且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解答, 后进生也能填上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进行思考, 每个人都能自主地参与其中。

六、注重探究品质培养, 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须有疑,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不疑则不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 勇于表达自己独立观点, 勇于质疑问难的品质。所以,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 重视学生的质疑能力, 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探究, 让学生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正做到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 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 篇10

一、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能渗透数学思想, 掌握知识, 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大多数学生可能用全力学会教给他们的所有东西, 可他们没有学会, 是因为没有正式的程序来保证教师的讲解适应学生的需要, 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 足够的学习时间, 适当的辅导、帮助, 采用掌握的学习方法, 95%的学生都会学好每一门学科, 达到确定的全部教学目标, 获得优异的水平.”

这样看来, 只要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着力于探究合理的课堂教学程序和方法来保证学生的需要, 就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恰能满足所有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诸多需要.

(一) 从认识规律方面看, 读分粗读、细读、精读

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是感知教材, 形成表象, 它不仅能使学生步入认识领域, 接触感性知识, 而且通过学生的悟性,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引发学生向情感领域探求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自读、自学的能力.

议:理解教材, 形成概念.议一般是分组进行的,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 从感性认识通过小组中小题型或相关联旧知识的思维活动, 对新知识形成较浅的数学思想, 进入情感领域.分组讨论也是主体参与, 及时反馈的好措施,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在议论中往往结合一些转化程序练习,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主动地用议练转化的方式得到本节课的知识点, 获取知识的联系性、相关性,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发现、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讲:巩固知识, 增强记忆.讲是因为学生已经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进入到了情感初期.教师对知识点的高度概括和深度讲解, 也是教师对学生认识结果的肯定.内容有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公理、性质、重点例题分析等, 是教学的重点.所以, 教师要做到透彻讲解, 认真板书, 让学生扫除、认识障碍, 进入深度的数学思想及动作技能领域.

练:运用知识, 形成技巧.讲前有程序转化练习, 讲后有知识的强化练习, 后者为动作技能领域的深化, 常常以竞赛的形式出现, 如小组进行必答、抢答、评优等.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和对新知识的掌握、巩固和应用, 同时能充分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 克服课堂中后10分钟精力不集中的弊端.

(二) 从教学原则上看, 这种教学法是以主体参与, 分层优化, 及时反馈, 激励评价为指导的,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 这种主体教学思想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以数学教学采用读、议、讲、练的四环节教学方式是可行的.

(三) 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 这种四环节教学法有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它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学到什么程度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双基、思维、能力, 与教学大纲是一致的, 但比大纲更明确、更具体.实践证明, 较好的教学目标便于课前定向、课堂操作以及知识点的层层落实, 便于监督检测和反馈矫正.

二、整体设计, 调控程序

在“复习导引——阅读思考——议练——讲解——强化练习——作业”过程中提高能力, 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 以读、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为依据, 经过我们的充实、改进、完善、实践, 整体设计的教学程序是高效的, 现举一例简要过程如下:

(一) 复习导入 (4分钟)

(1) x2=4; (2) x2-1=0.

问题:解方程 (1) (2) 得什么?各有几个解?解有什么特征?

(二) 阅读思考 (5分钟)

指导读书, 在自读思考中获取新知识, 同时板书题目, 揭示目标.

1.阅读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0页至第22页.

2.题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教学目标:

(1)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含义, 学会解法;

(2) 学生对转化思想的认识及应用;

(3) 指导学生对探索所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和归纳, 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4) 要求学生填写:①方程x2=4的解为:.

②方程 (x-1) (x+1) =0的解为:.

(三) 议练转化 (8分钟) 指导小组讨论, 在议练中获取.

1.分组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含义, 阐述平方根的含义, 把知识迁移转化.

2.练习:

观察x2-2=0的解是什么?

(四) 知识焦点 (10分钟)

1.学生概括总结, 教师矫正板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②因式分解法.

2.教师、学生共同对例题进行分析, 及时板书.

(五) 强化训练 (时间10分钟)

1.小组必答, 定义强化.

2.小组抢答, 程序练习.

3.把课堂中全部答问的得分随时记入成绩积分册中, 以便鼓励学生.

(六) 布置作业

上一篇:阅读与语文下一篇:甲泼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