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资源配置

2024-08-02

城乡资源配置(精选十篇)

城乡资源配置 篇1

1 汝阳县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1.1 劳动力资源偏少, 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部丘陵山区,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 (表1) :汝阳县常住人口为407 981人, 农业户口人口356 594人, 占总人口数的87.40%;其中15~64岁适龄劳动者268 138人, 只占总人口数的65.73%, 较全洛阳市的平均水平71.84%, 低6.11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70.64%, 低4.91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74.53%, 低8.8个百分点, 劳动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按受教育程度进行统计:全县常住人口中, 具有大学 (指大专以上) 程度的人口为11 810人, 只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9%, 仅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3, 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具有高中 (含中专) 程度的人口为39 139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的9.6%, 仅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3/5, 全省平均水平的2/3;而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6 527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0.8%,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3.8%和全省平均水平的42.5%;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0 503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9.5%,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2.1%, 全省平均水平的24.1%和全国平均水平的26.8%;全县文盲人口有24 795人, 文盲率为8.2%, 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三倍。

从整体上来看,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中 (含中专) 以上人口比例, 远低于全市、全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与全市、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但小学、文盲人口比例远高于全市、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因此, 加强基础教育, 扩大职业教育, 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全县劳动者的整体文化素质, 任重而道远。

1.2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青壮劳动力短缺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萎缩”现象。据2012年县农经部门统计:全县16~60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5.68万个, 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9.51万个,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0%;仍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12.98万个, 占劳动力总数的50.5%。而目前真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及承担家庭重担或哺育孩子任务的留守妇女, 即人们戏称的“386190部队”, 而其中挑大梁的是40~65岁的女性劳动力及少量50~70岁的男性劳动力。

这批人大多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于经历过粮食短缺的饥荒年代, 对土地有较深的感情。面对目前种植成本逐渐提高, 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的状况, 他们大多采取大量增加化肥农药等物化投入、粗耕滥作的粗放经营方式, 支撑着第一产业的低效率运转。随着这批人年龄的不断增大, 他们将逐渐退出劳动年龄, 而年轻一代迷恋城市生活, 缺乏对土地的感情, 势必加剧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短缺, 造成农村劳动力后继乏人。因此, 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结构, 将一部分青壮劳力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 并尽快将他们培育成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已是当前农村发展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1.3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农村青壮劳力参加农业教育培训的人数逐年减少。要准确分析出它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这既有大量外出务工的客观社会现实, 也有农民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落后, 不愿参加培训的原因, 还有各地、各部门认识上的偏差, 以及因科技的进步, 农民接受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增多, 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开展培训的方式、方法陈旧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 整体年龄较大, 文化素质偏低, 消化吸收能力较差, 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 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加之, 目前的教育培训受资金限制, 多则一周, 少则一天, 短期的多, 长期的少, 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培训, 使受训者无法得到系统的技术教育, 对提高农业从业者整体的生产技能十分有限。

2 对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探讨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来说, 各级政府要采取适当措施给予疏导, 积极分流, 合理配置。一方面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能够有效地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 另一方面又为农业生产保留一批精干、高效的劳动者队伍,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齐头并进,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1 切实保障农村外出劳动者的权益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破除城乡壁垒, 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长年外出务工人员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帮助他们解决劳动就业、城镇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真正从农村转移出去, 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同时, 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 通过不间断的技术培训, 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增强劳动技能, 提高择业能力, 使他们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 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让进城农民“进得来、有活干、稳得住”, 安心在城镇定居。

2.2 出台优惠政策, 提供农业从业者积极性

汝阳县农村人口35.7万人, 现有可耕地面积39.2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1.1亩。因此, 对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 可以根据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及经济发展水平状况, 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态指标。在近期要保持第一产业稳定, 可以出台一套激励政策:凡是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业从业者, 愿意长期在农村务农且能够在农业生产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 政府可以在职业教育、土地流转、项目资金、银行贷款等方面直接给以支持, 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积极性, 使他们安心创业, 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2.3 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从业者经济收入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稳定生产成本, 提高农产品价格, 使在乡务农的这一部分农业从业者, 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从而安居乐业。当前应重点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 把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 抵御市场风险, 形成规模效益。同时, 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 合理流转土地, 建立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 让愿意务农的劳动者特别是中青年从业者, 运用现代生产技术, 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增加农业从业者的经济收入。

3 加强农业从业者教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3.1 建立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由于中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农耕时代, “中国农业几千年, 不讲科学也种田”、“庄稼活没啥学, 人家咋着咱咋着”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 对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没有固定的渠道, 常常是哪里的领导重视就安排一点, 不重视就一点也没有。而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培训都有明确的经费渠道来源, 即规定按单位职工工资总额3%提留培训费用。中国13亿多人口, 农业人口9亿多, 不加强对农民培训的投入,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就很难实现。为此, 建议借鉴天津、甘肃等省市的经验, 通过立法程序, 颁布《农民教育培训条例》, 由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提取教育培训资金, 专门用于农民教育培训, 使农民科技教育投入规范化、制度化。同时, 整合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金, 稳定培训规模, 增加培训课时, 延长学习时间, 创新培训方式, 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理论联系实际, 使受训者初步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为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推行农业从业者分类教育, 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当前, 农业从业者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经营规模较小, 因此对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应循序渐进、分类进行。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较差农业从业者或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 可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根据农时季节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使其通过多次技术培训、指导, 培养农业科技意识, 增强劳动技能, 掌握一技之长, 发展农业生产, 增加经济收入。对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 可采用个人申请、国家扶持的方式, 开展脱产、半脱产农业职业教育, 通过2~5年系统的职业教育, 使他们基本掌握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对目前已在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的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成员, 可根据其文化基础、技能状况, 采取半脱产、不脱产的形式, 查遗补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2~3年较为系统的学习、实践, 逐步将他们培育成为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使之成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4 结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 因此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 完善落实配套政策, 使进城务工者“进得来、有活干、稳得住”, 安心在城镇定居;对在乡务农的农业劳动者, 通过土地合理流转, 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实施农业职业教育, 增加整体经济收益, 使他们尽快成为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从而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目标。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汝阳县农村劳动力状况的分析, 就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积极开展农业从业者教育培训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农民,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1/c_1114209962.htm, 2015-02-01.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gb/pcgb/webinfo/2011/05/1303723135527515.htm, 2011-05-06.

[3]河南省统计局地调队农产量与农村住户处.河南省农业劳动力状况堪忧[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ztfx/webinfo/2012/07/1343277664927944.htm, 2012-07-26.

[4]河南省统计局地调队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4年我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EB/OL].http://www.h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ztfx/webinfo/2014/02/13929 4721986328 4.htm, 2014-02-27.

[5]河南省统计局地调队农产量与农村住户处.“十二五”期间河南粮食产需平衡分析预测[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ztfx/webinfo/2012/01/1325804411778734.htm, 2012-01-06.

[6]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1/c_12240721_9.htm, 2010-06-21.

[7]祝士苓.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培训成就及存在的问题[J].世界农业, 2008, (08) :60-63.

[8]韦廷柒.统筹城乡发展与提高农民素质[EB/OL].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8405&page=1, 2010-1-25.

城乡资源配置 篇2

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让人民群众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分别到仁化、曲江等县(市、区),对目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写出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R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21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完全小学25所,教学点77所。在校小学生23340人,教学班706个,平均每班33人(县城班额偏大,每班大都超过50人);在校初中生16892人,教学班329个,平均每班5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配臵不合理最直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资源的配臵不合理。R县的县城学校、镇级学校与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表现非常明显。县城学校享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各类设备十分完备,镇级中小学校教学资源也较为完备,村级小学条件相差较远。近十年来,该县基本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村级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教学器具缺乏,没有配备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些位臵上较偏远、经济上欠发达的乡镇,学校的校舍残破不堪,有些甚至成了“危房”,在一些远离城镇的村办学校,校舍条件就更是简陋。由于许多村级小学面临被撤并,办学条件无法提升,教育教学总体质量非常不乐观。

二是师资配臵不合理。R县各镇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 量非常薄弱,镇、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单

一、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乡村小学已多年未补充年轻教师,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很多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甚至更高,比如翁源县江尾镇新生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55岁。镇村两级学校紧缺英语、计算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村级小学基本上是教师包班教学,学校没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课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村小教师甚至只上好语文、数学课,其它学科安排了课程也没人上。由于城乡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明显,近年来R县“教师入城”风潮引起社会的相当关注,许多教师都挤着调入县城或镇级中小学校,乡村学校的师资只有流失没有补充,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稳定。

三是经费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经费配臵差异巨大。由于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中心”取向和近年来创建教育强县的政策引导,R县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城镇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镇,原本更需要扶持的乡村教育得到的资金支持远远少于城镇,很大程度制约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四是生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臵导致学校条件及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优质资源集中在城镇少数的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择校风盛行,家长都争相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好学校,争相往城镇里钻,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减少严重。同时好学校对生源进行“择优”录取,导致优质生源向少数学校不断集中,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则步入恶性循环。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程 度。当前存在的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师资配臵不合理、经费配臵不合理等不均衡的现象,必然制约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因此就会越拉越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乡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惯势,总以为基层学校的投入难出成绩,基层学校“庙小人少”没必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在分配教育资源时“重城市轻基层”,导致城乡差异明显。

二是基层学校难以留住优秀教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师资配臵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待遇差,很多人不愿去农村任教。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很多因为条件差,待遇低而离开。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差,没有完善的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教师居住社区,在硬件环境上跟城镇差别很大,同时农村的多媒体的建设、互联网工程也不完善,农村教师的生活面较窄,精神文化匮乏,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造成愿意到基层任教的老师少之又少。

三是经费配臵重城市轻基层。在教育经费配臵上,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城市轻基层的偏向。由于基层学校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且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是往往集中在县城学校或是个别的好学校,导致乡村基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是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优先选拔。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结构失衡,校园环境不好,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低下,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家长逐渐丧失信心。同时“普九”后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凸显。城市学校对优质生源进行选拔,优质生源流向县城现象严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 城市学校的容量有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城市好学校就读。R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县城小学班额人数每班都达到50多人,有的甚至安排到60多人一个班。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就读,使县城学校面临更大压力。

四、对策

(一)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不断加大、保证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教育重要性,树立城乡均衡的发展观。要在思想意识里树立发展乡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千家万户农民的希望所在。只有加快发展乡村教育,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实现广大农民求知求富的愿望,才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过去的那种“城市中心”偏向,牢固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理解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资源配臵上改变过去的重城市轻乡村的做法,向农村倾斜,保障乡村教育的发展。要克服均衡发展就是搞平均主义的倾向,逐渐消除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合理差距,落实教育平等,在城乡之间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以达到教育平等的目的。

(二)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走规模办学之路。优化学校布局,要统筹兼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全县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一要重视学前教育,赢在起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儿童各种行为、习惯和性 格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及日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办好学前教育,从缩小城乡教育的“起点差距”着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不要在出现农忙时节适龄儿童在田间地头独自玩耍的情景。首先学前教育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县财政要加大对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倾斜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改建成幼儿园。其次是要发挥社会合力办好学前教育。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做大做强民办幼儿园,对各镇(场)中心幼儿园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助,推动中心幼儿园上等级、上水平。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再者要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合理确定生师比,基本达到每班配备二教一保,实现全县幼师学历达标,并持证上岗。二要做好撤点并校,优化布局。撤点并校是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结构。工作中要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我县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学校分布现状等因素。撤点并校工作首先要着眼于科学规划,围绕“一个镇办好一所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的目标,村小、教学点向中心小学集合,村小高年级向中学或中心小学集合的做法,整合和配臵教育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各镇撤并规模小、质量低的教学点。想方设法撤并30人以下的教学点,以规模促效益,以规模促质量,从而达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其次撤点并校工作不搞“一刀切”。对目前校园、校舍条件较好,又具有一定生源的学校,予以保留;对离镇区较远,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小学要保留,并结合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 设、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创强工程等对校舍及设施进行改造,在建立和完善镇中心小学或片完小,形成规模办学的同时统筹兼顾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问题。三要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未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创富的重要途径。县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路子。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职校的范围。同时,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相结合,推行企业“定向式”、“定单式”培养,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还加强对学的就业指导,努力做到“助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臵不均的问题。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教师待遇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待遇,吸引优质师资。按照每年不低于50人的规模,引进补充教师队伍,改变目前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不断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机制,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教师学历提升及素质提高。二是形成稳定的教师农村任教机制,改变农村师资结构。引导新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改变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制定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3年经历的政策,这样,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县人事部门要考虑作为山区县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比例,切实改变山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创新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首先,实施县域内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建立县、镇教师流动或支教机制,每年以10%的教师数进行流动,以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中层领导与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换。其次,充分利用与城市学校对口帮扶的机会,促进学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城乡资源配置 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重大国策。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之一,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众多,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2012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到河南视察时,对河南的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特别提到了河南的义务教育。袁贵仁指出:“义务教育是均衡发展,河南不是普及义务教育最早的省份,但均衡走在了前面。”他对河南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河南城乡特别是豫东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农村学生话语权、生存质量的严重滞后。

一、商丘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现状

商丘市多年来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推进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商丘市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所以,教师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商丘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选择了商丘市两所市区学校(商丘市一中、商丘市实验小学)、两所乡镇学校(夏邑县罗庄乡一中、罗东小学),通过对这4所学校实地调研发现,教师资源配置结构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失衡、校际失衡、科际失衡3个方面。

1.教师资源配置结构的城乡失衡

城乡失衡主要是指农村地区教师资源配置在数量、质量上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商丘市一中现任教师中,中教高级109人、中教一级101人、中教二级116人,本科学历214人、专科学历140人、中专及以下学历3人,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7人、市级18人,特级教师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6人,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150人、市级178人。夏邑县罗庄乡一中现任教师中,中教高级1人、中教一级19人、中教二级11人,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及以下学历23人,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0人、市级2人、县级0人,特级教师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0人,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教师0人、市级2人、县级26人。从这些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2.教师资源配置结构的校际失衡

校际失衡是指不同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例如: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在校学生4798人、教师305人,师生比为1∶16,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有国家级优质课教师2人,省、市级优质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学校开设的课型全面、课时充足,并开设了许多特色课程;教师人均月收入(含津贴)2200元。而夏邑县罗庄乡罗东小学,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生150人,教师10人,平均2个教师负责1个教学班的所有课程,5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仅有县级优秀教师1人;教师人均月收入(含津贴)1563元。显然,处于不同位置的学校校际资源严重不均衡,市区学校师生比低于农村学校,教师平均负担学生数多于农村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形成了市区学校、县区学校、农村学校逐步递减的趋势。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不高、进修培训等方面机会少,这种现状促使农村教师向县区以上学校流动。教师的流动带动学生的流动,学生不断向县区学校、市区学校流动,客观上拉大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形成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不高、优秀教师外流、教育质量下降”恶性循环的局面,使区域内学龄儿童不能充分享受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

3.教师资源配置结构的科际失衡

科际失衡是指不同学科之间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据调查,商丘市中小学教师科际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且农村比城市更为严重。在农村,一些学校不能按教学大纲开设课程,由于专业教师匮乏,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课程不能开齐开足,即使开设,也是由非专业教师授课,无法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目前,农村中小学最为紧缺的是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师。有些学校想招聘这些教师又无人应聘, 以致许多农村学校英语有课无人教,计算机有设备无人会操作,造成资源浪费。在农村教师中,还普遍存在“教非所学”的现象。因此,城乡师资结构中科际失衡依然存在。

二、商丘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商丘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导致优质师资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存在。由于城市经济发达,稍有能力的农民都去城市打工了,农村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虽然打工者可以赚钱补贴生活,但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促进。近年,商丘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具体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工业弱小、财政困难、基础落后。商丘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商丘市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师资的不均衡发展。尽管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但与城市教育发展相比,农村教育的发展滞后。另外,优越的城市经济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着优秀毕业生和骨干教师,农村却成为优质师资纷纷逃离的地方。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导致了优质师资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对基础教育师资的不均衡发展起了助推作用。

2.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重申了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曾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只承担城市的义务教育经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费用一般由县级政府来承担。于是,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就成了决定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两次税费改革后,县政府已无法承担起沉重的财政责任。因此,农村教师由于待遇得不到保障,就只能纷纷外出打工或调入城市学校,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质量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地财政收支状况的差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尽相同,造成城市学校办学条件较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近年,尽管各级政府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但与城市优质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办学条件的差距必然影响农村学校优质教师资源的配置。

3.城镇学校优质生源爆满和乡村薄弱学校生源不足的矛盾

近年,商丘市城镇优质学校生源爆满和乡村薄弱学校生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矛盾拉大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由于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管理不够规范、师资力量弱、生源持续外流,导致教育资源闲置、教师配备减少、规模效益落后。而城市学校办学条件好、规模大、管理规范、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较优、生源爆满,因此大班额或超大班额的现象十分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又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大,这种人为制造的差距,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这种把学校、学生分为不同等级,为了选拔少数“尖子生”而使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利益受损的恶性竞争,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如此一来,农村学校和市、县直属学校的办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路径

《教育部2012年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课题组在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商丘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继续推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有关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改进中小学新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长期在农村执教。在提高现有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和教学能力的同时,改进农村学校新教师补充机制是实现教师均衡配置的主要途径。首先,可以将现行“免费师范生”政策重心下移,让二类本科院校甚至是三类本科院校来承担这项任务,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应该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其次,适当延长“特岗教师”的服务年限,被聘任教师一旦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协议,否则,“特岗教师计划”就会成为一些大学生寻找工作的“缓冲器”,不能真正解决农村高质量教师缺乏的实际问题。再次,对于新增师资的配置,应该以区域统一配置为主,让师资薄弱学校拥有优先挑选新的优质师资的权利。

继续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近年,商丘市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援和帮助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商丘市梁园区教育局结合实际情况,于2007年就启动了支教工作。2008年,梁园区教育局先后选派城区88名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务实创新的城区教学一线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又把城区学校优秀的教育传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的差距,推进了全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所以,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有效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别的重要举措,应该大力推广。

总之,课题组经过对豫东地区特别是商丘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后认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均衡只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手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师资配置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能实现相对的均衡,而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一定会得到均衡化发展,豫东地区的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城乡资源配置 篇4

国民经济发展呈现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中的重要特征。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革过程,尽管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国民收入的进展,但经济金融领域内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没有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不仅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且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形成了重大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特别是1997年之后,随着国有银行逐步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愈加明显。区域金融发展的失衡和二元结构的特征,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经济金融发展的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后续效应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中心问题之一。

早期对金融结构空间配置差异与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分析,大都隐含于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Gini系数的讨论开创了经济学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度量,Kuznets(1955)著名的倒U型假说指出了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嗣后的许多研究即是围绕着Kuznets的倒U型曲线进行分析与检验[1],但是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空间差异与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研究并未获得长足进展。后续研究的主题都集中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而非收入分配。

随着内生经济增长中金融要素的引入,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逐渐获得重要进展。Greenwood 和 Jovanovic(1990)开创了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分析的一个新的局面,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以及据之形成的倒U型曲线成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2]。但是,对于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间的内在传导机制究竟如何,空间分布差异对传导效率的影响机制等,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空间依赖性(spatial dependence)等特性改变了二元结构下金融发展、收入差距分布的特性,对传统机制提出了重要挑战。

当前以空间计量方法(spatial econometrics)考察金融发展、收入差距等数据的空间分布,探寻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内在机制,已成为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的重要前沿方向。Galor 和 Tsidon(1996)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内含技术进步为内生变量的增长模型,证实了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能够使人力资本投资增高和产出增加,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一个正向的效应[3]。Alberto 和 Rodrik(1994)构造了一个“土地分配的基尼系数”,发现二战之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的地区,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由于土地所有权改革降低了土地分配的不平等,这些地区的经济一般快于未经历过土地分配改革的地区[4]。Deininger 和 Squire(1996)详尽地估计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结构的关系,认为尽管初始的收入分配差距对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初始的土地不平等却是与经济的低增长密切相关[5]。

在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空间计量上,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的影响模式,不同因素与经济增长间的空间经济机制(Ansellin,1988; Getis, Griffth,2002;Rey, Montouri,1999;Ying,2003; Huang, Yee,2002; Fingleton,2001;SandyDall′erba,2005[18];Manfred M. Fischer and Claudia Stirbock,2006[17];Siti Nurazir Mohd Daud and Jan M. Podivinsky,2011[19])。国外文献在考察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效应问题时,多基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背景,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果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二元结构背景下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问题则鲜有涉及。国内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经验分析上。刘易斯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提出开创了不同经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视角,一些文献证实了Kuznets的倒U型假说(万广华,1998[6];杨俊、张宗益,2002[7];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5[8];陈宗胜,2002[9];余官胜,2009;王书华,2010、2011、2012);而另一些文献并未发现二者倒 U 型趋势的证据(王小鲁、樊纲,2005[10];李绍荣、耿莹,2005[11];尹恒、李实、邓曲恒,2006[12];田新民、王少国、杨永恒,2009[13])。

另外,何江、张馨之(2006)考察了中国省区收入分布演进的空间自相关性;孙敬水、马骊(2009)构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16];康继军、陈喆男、王翠(2010)分析了金融市场化对农民收入的空间影响[14];王红亮、胡伟平、吴驰(2010)研究了空间权重矩阵对收入差距空间自相关的影响[15];王书华、孔祥毅(2010)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研究了信贷资源、股票融资、保险配置的空间分布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王书华、杨有振(2011)推理了供给领先式的金融发展模式,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由此可见国内文献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多基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金融结构对调整收入差距的作用,对于二者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是否存在着动态的反馈机制尚待进一步的分析。

总体上看,尽管既有文献在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上,强调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收入分配差异效应,但鲜有文献对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一些对金融结构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少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其溢出的空间效应,而且只是采用多元回归或简单的线性面板方法。因此,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传导机制究竟如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否会对金融发展产生反馈效应,影响的机制如何,二者传导的渠道是什么尚未明确。

二、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

目前,国外一些文献证实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的存在(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Townsend 和 Ueda,2003;Iyigun 和 Owen,2004),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证实(万广华,1998;杨俊、张宗益,2002;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5;陈宗胜,2002;蔡继明,1998;余官胜,2009;王书华,2010、2011),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典型特征事实之一,然而我国金融资源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仍具有一些特殊的现象。从纵向来看,二元结构下的城乡两部门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存在着扩大趋势;从横向来看,城镇或农村部门内部收入较高的组别通常拥有更多的金融资源。按照经典理论的分析,金融资源拥有率差异引致了收益差距的扩大,这可能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诱因。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城镇居民组与农村居民组内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从图1视角观看,不但东、中、西、东北各经济区域内的收入差距和金融资源配置差距在扩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和金融资源配置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但区域间差距存在着收敛趋势,不同经济区收入与金融资源配置存在“趋同”现象。

图2、图3分别描述了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情况,从数据不难发现区域间金融资源配置极为不均,东部地区的银行存贷款几乎是中、西、东北部三者之和。在保险市场和股票市场上,东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都始终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东部地区的股本融资规模甚至占全国总规模的90%以上。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特征事实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不论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组内部,还是在二者组间,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均存在着扩大趋势,金融资源的配置都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非均衡特征。经典理论揭示了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并推理了一国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我国二元结果背景下,城乡居民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是否也会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倒U型特征,不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是否存在收敛性,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依赖于进一步的数据检验。

三、实证检验与估计

在二元结构下,理论上金融资源配置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资金借贷上的金融资源配置约束致使城乡收益率与收入差距存在着一种先升后降的时间轨迹。因此,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上,收入差距=f(金融资产配置;农户行为;控制变量)。为反映二元结构下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动,本文选取了我国10个市县2005-2009年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与金融资产配置情况⑤,囿于数据的可得性,这里以城乡居民消费之比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以城乡居民金融服务指出之比衡量二者拥有的金融资源的差异。考虑到组内、组间消费与金融服务的相关性,本文构建了我国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动态面板:incit=finitβ+ρinci,t-1+εit

基于Anderson和Hsiao(1981)、Arellano和Bover(1995)以及Blundell和Bond(1998),回归估计的结果见表1,它显示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间的影响。从差分GMM的估计结果来看,金融资源配置差距确实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变量finit的系数检验较为显著。对模型面板自相关的检验表明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不存在误差自相关问题,对过度识别的Sargan检验也证实了工具变量的有效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二元结构的框架下,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估计与检验,证实了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对收入差距的推动作用,基于差分GMM动态面板的估计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资源差异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改善城乡居民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消除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差距有助于缩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通过改变城乡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差异来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键是要找到城乡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差距扩大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居民经济联系隔离的重要原因,消费、流通及金融资源配置均囿于二元经济结构而发生变革。因此,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格局是推动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步骤。只有打破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壁垒,才可以消除资产配置中的门槛约束现象,推动收入差距的缩减。

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城乡经济、金融体制的差异源于多种原因,户籍二元结构的管理、金融结构布局不均、消费流通体制的管理等等均与我国现行的城乡经济管理体制有关,而根源则是对城乡二元格局的思想认知和行政管理体制。因此,推动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革,需要政府从行政管理的体制上打破这种制度壁垒,不根除这种制度根源,而只是对居民工资性收入的调节,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欧美在20世纪50年代的实践为政府调控收入差距提供了重要实验,收入差距的缩减必须从经济制度根源上着力。

此外,以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减,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层面改变当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因金融信贷约束而引发的投资收益差异已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诱因,金融资源配置本身的内在缺陷及其引致的马太效应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而修正市场本身的内在缺陷、打破制度壁垒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的政策扶持。事实上,Muhammad Yunus在孟加拉国著名的乡村银行的实践,即是对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的一种尝试。因此,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缩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从制度根源上打破二者行政管理上的制度壁垒,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以合理地方式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制定向农村地区倾斜的金融发展政策。

摘要:基于二元经济结构框架,本文利用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动态面板,分析了二元结构下城乡金融资源差异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诱因。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倾斜政策。

城乡资源配置 篇5

摘 要: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落实和“五个重庆”的提出,城镇与农村经济差距日趋加剧,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是当下各区县政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继续坚持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加大农村学校“普九”欠债清理;重视师资培训力度;建立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农村孩子与城市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平等、优质教育;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科学、统筹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 研究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助推器;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的粘合剂;是促进人类文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建设“五个重庆”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人才资源的加速中心聚集化,使得城乡经济差距日趋加大。真正实现全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差距。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呢?着眼于长远利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起始之步。实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心是城乡帮扶发展,重点是加快 1 农村教育发展,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肩发展,促进人才的整体稳步推进。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物质、文化、精神的谐调发展。

一、整体认识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中心经济和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结合体,城市和乡村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构建经济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一枝独秀不是春,农民素质不提高,和谐社会难以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农村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2.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精神文明发展之间联系的核心,是教育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之处。

教育资源合理、科学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对高效、科学利用教育资源及国民经济结构整体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3.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农村办学条件。

二、客观认识地区教育发展。

(一)义务教育概况。

近年来,受人们意识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激增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布 2 局不合理、规模效益低、校际之间办学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规模效益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战略在发展“龙头示范教育”上彰显了时代色彩。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城市优先”也表现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农村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并且农村学校数量多、布局分散、生源不均、资源利用率不高是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以边远乡镇最为突出,我市很多县,除镇中心校外,很多行政村都设有村小。且普遍存在校小、班少、学额不足的问题。这些村校大部分平均每班只有十余名学生。虽然解决了学生就近入学问题,但因规模太小,条件太差,不仅投入高成本不划算,而且师资、设施、管理等内部结构难以优化,师资严重过剩或师资良莠不齐,教学设备、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和改善,投入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尚且只能低水平维持。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镇经济的腾飞,人口低地势、高效率的区域流动性加大,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激增,生源向城镇流动的速度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矛盾加剧。一方面,离城市较近的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平均每班学生达六、七十人,最大的班 3 级学生80人左右,远远超过了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40人班额标准。进而增加资源的利用,降低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离城市较远的农村乡村中心小学亦有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趋势,造成师资浪费、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了教学及学校健康发展。

三是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上个世纪90年代,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广泛动员,掀起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热潮。为实现“普九”目标,重庆市2001年开始,各县、乡镇举债建设了大量的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保证了 “普九”目标的顺利实现,使适龄儿童依法享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但是,因为“普九”负债过多,一直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根据当时的政策,政府对“普九”债务的偿还基本上做出了安排,即通过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等方式逐步还清。实施“两基”过程中的学校建设负债,凡属政府行为的,经核实后纳入政府的消赤减债整体规划,实行债务主体转移和剥离,由各地政府负责逐年消除,并要求农村中小学不得举债建设。但由于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从而导致“普九”负债的偿还失去保障。加之各级财力薄弱,政府无力为学校建设还债,县市名义上将债务由学校剥离到了政府,实际上绝大多数债务仍由学校背着,本息不断增加,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债权人只找学校,致使包工头锁门事件屡屡发生,学校债务纠纷不断。

四是失辍学现象有待于进一步控制,贫困地区巩固成果的任务艰巨。随着义务教育及“两基”基本完成,学年初小学的辍学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但初中辍学现象不容乐观,特别是山区乡镇中学辍学的现象有所反弹,乡镇初中三年累计流失的学生儿童尤为严重。流失原因:一是因家庭贫困缺少劳动力、家庭成员长期生病、家庭经济困难;二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认为读书无用、毕业后没有门路找不到工作,家长让子女辍学;三是因学校管理、教育与农村生产生活脱节、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而辍学;四是因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上学交通不便、伙食条件跟不上,有的学生年龄太小要人陪读等困难而辍学。

五是农村师资队伍流失与短缺并存,教学科研能力低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工资待遇相差几倍差距,是造成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强出弱进”的重要原因。现阶段仍存在着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的现象,同时农村学校流出的大多是中高级职称的教学骨干,流进的是较少的新就业的毕业生。“强出弱进”的结果是,增加了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教师队伍分布存在着地区、城乡分布、学科分布不合理现象;有的学校课程开设不全,部分学校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师短缺的同时,存在着县镇以上的学校超编,边远农村学校、小科类专业教师配置不合理现象。从农村学校教师的构成看。

(二)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整体上来说,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差,社会发展缓慢,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农村成人教育十分薄弱,虽然县市职业教育在近几年不断加强。但是,不可否认,当前许多地区的农民扫盲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 5 检查而临时找些识字的人来上课走过场。乡、村农技员并不能真正指导农民生产,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总体来讲,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陈旧。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认识限于传统的观念之中,不能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农民的需要准确定位,未能在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实验。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仍然走着过去的老路子,使农村成人教育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2、政府重视不够。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现普通教育轻视成人教育、尤其是轻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倾向。认为搞好普通教育是国家的责任,而成人教育则是个人的事情,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责任来管理和支持。对于农村成人教育来说,认为农民没有必要进行教育,农民一辈子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能够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出门不要搭错车,分清男女厕所就行了。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非常狭隘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不断进步,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农民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其实,终身学习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各个角落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现实的,社会变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人不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就会变得越来越被动。对于农村地区各级政府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者素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和终身教育的巨大意义,从而对农村成人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

3、职教学生留不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落实,发达地区、城市的经济不断腾飞,就业条件及就业环境不断优化。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放弃了条件恶劣的农村,到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同时,将农村主力军---青壮年也引出到发达地区、城市,使得原本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愈加低水平。

三、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思路与对策

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战略,并作为农村扶贫和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确立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推进“两基”攻坚、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全面提升农村教学质量为重点,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1、继续坚持以农村教育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市级和县级两个层面上继续坚持以农村教育为重点,确保新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得到实施;继续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县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管理责任,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通过各级部门支持和农村地区的自身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普九”负债、公用经费不足、基本建设配套不到位的问题,改变学校布局长远规划不到位、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的缺陷。坚持学校布局规划先行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上级统筹规划的力度,在确保科学论证、决策到位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前几十年,农村地区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设上,使农村青少年、儿童有学上。今后,在继续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普九”成果和提高教育质量上。以区域推进为重点,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 7 程教育设备的利用率,加快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实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2、巩固农村“普九”成果,把控制辍学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地区要把控制辍学工作提高到依法行政,提高人口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在抓好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确立适龄儿童百分之百要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改变目前97%的低标准管理的模式,建立层层控制中小学辍学的工作责任制,县级领导负责到乡,乡级领导负责到村,村级领导负责到户。校长负责学校,教师负责到学生。教育行政部门要选点建立学龄儿童入学情况的动态监测点。乡镇和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的档案,并及时向县乡政府报告学生辍学的情况。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受教育的情况,从投入机制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辍学的问题。县级教育部门要做好返校学生留得住、学得好的返校巩固工作,民政、扶贫部门要做好贫困学生家庭的救助等扶持工作。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

3、适应农村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从文化课和技能培训两个层面来增强农村孩子学习进取的精神,将农村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实力群体。农村地区完成“普九”之后,初中毕业文化的劳动力规模增长显著,接收了义务教育回家务农,能否与同村没有文化的劳动力有所取别,主要体现在掌握职业教育的劳动技能上。在人口较多的乡镇重点办好一所初中阶段渗透职业课程教学的试点学校,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业生产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建议采取区域联合的形式,加大对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贫困学生就读的资助制度。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进程中,争取中央支持,在农村地区的少数贫困县市,实行免费职业教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西部教育发展的最优先的地位,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进一步明确农村教师培养方向和定位的问题,师范院校培养学生要紧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特色教学的主题,明确实践环节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调整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

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待遇,由各级财政出资为偏远的学校修建教师生活周转房,让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完善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的对口支援和定期交流制度,并作为评聘职称、评选先进的考核指标。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任教,采取挂职锻炼、任职交流等措施,培养和培训各类农村学校的管理干部。

在提供专项培训、培养经费的基础上,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一专多能,成为“通才”型教师,同时创造条件吸引优秀青年进入农村教师队伍。

实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工程,采用灵活的培养模式,为师范类学生和在职教师进修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菜单。

5、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城乡资源配置 篇6

【关键词】农村资源配置 城乡一体化 优化组合 资源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36-01

引言

农村资源配置和城乡一体化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山西省大同市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比较突出,主要归咎于山西大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上。

农村资源主要是指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三个方面的资源,农村资源配置也就是指农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这三个方面如果得到合理配置,将会是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如果得不到合理配置,资源的浪费将会大大提高,同时经济也得不到快速发展。文章主要对大同市农村资源配置与城乡一体化进行阐释和研究。

一 大同市农村资源配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大同市农村人力资源大量外流,导致当地人力资源紧缺,从而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受外出打工增强经济收入的影响,大同市农村大量劳动力每年外出打工,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散于东部发达的沿海城市。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资源大量外流,给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人力资源的匮乏。例如,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耕地资源因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土壤不断贫瘠化,农业产品的产出量不断降低。这样下去,将会使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降低和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大同市农村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式开发,给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山西大同市一煤炭资源为主的城市,大同市不少农村地区煤矿资源丰富。由于我国经济建设涨出现在发展阶段,矿产资源市场需求量倍增,这就或多或少地刺激着农村一些矿主,他们肆意开采和无视煤矿开采中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的破坏,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相关环境问题的出现。经济发展所兑换出的代价是历史发展的沉痛的烙印。

(三)资源优势很难转化成经济优势

大同市处于山西省境内,隶属黄土高原南侧,高原的特点就是千沟万豁,地表支离破碎,大同市农村交通因地理区位条件原因而形成交通不便的问题。这一地理条件的存在,是大同市很多农村地区很难让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的发展成为大同市不少偏远乡村的一大难题。

二 如何实现大同市农村资源配置的优化配置

(一)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支持和鼓励当地乡村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用优厚的经济政策大量吸收当地的自然劳力,从源头上遏止人力资源的不断外流,有效提高当地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当地建立相应的乡镇企业,提高员工工资,使当地员工的薪水高出外出务工人员的薪水,用经济手段和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吸收本地员工,这样就有利于就地取材,同时也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当地老年人老无所养的社会性问题。

(二)合理开发农村自然资源,转化优势发展方向

大力进行交通建设,是想农村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交通建设实现公路村村通,让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和资源的优势互补。

三 大同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一)建立健全相关城乡资源互补制度,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合理利用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

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从而大力吸纳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二)城乡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经济一体化和资源的转化发展

农村资源与城市经济的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互补城市相关资源的缺乏,实现当地资源和经济的优势互补。

结束语

总之,大同市应根据本市的具体发展条件,适时调整城市发展状态,实现农村资源与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配合和长足发展。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

[2] 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

[3] 俞敬忠.如何破解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9(8).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5]易小芳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

城乡资源配置 篇7

一、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1. 体育资源的含义

体育资源,在工具书中的解释是,为保证体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称。任何体育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条件,有一定的人员的来源以及他们服务的对象的来源,这些都与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密切相关。财力、物力的保证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实力。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国的经济实力雄厚,则可为体育提供充足的经费,体育发展就快,反之则慢。

2. 体育公共服务资源

本文提到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是指各级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在其管理或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或负责处置,并且具有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及其个人提供服务的信息的总称。

二、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的价值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发展意味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城乡居民来说具有共享的性质,尊重每个公民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我国的综合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1.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规划完备的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对社会稳定有重要的保证作用,这不仅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更有利于培养群众的健身、康复意识,从不同层面调动群众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2.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

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调整自然资源不平等的基本手段。我国目前的“城乡分治”政策、“城乡分立”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使用制度不仅没有降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而且拉大了公民基本权利如教育、体育锻炼等起点和机会的差距,并由此加速并催化更为严重的自然不平等[2]。

3.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是财政资源最优化的必由路径

社会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的一个主要原因,经济的不平等反过来又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在某种意义上,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的效率意义的直接体现,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把有限的社会资金向财政资源严重不足的农村转移,加大体育公共物品供给投入,加快建设农村体育公共资源。

三、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非均等化的现状

1.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非均等化

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中,农村中所占有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总量就更是少得可怜,城市体育设施比较先进,而农村很多体育设施都是比较粗糙或是从城市里淘汰下来的旧设备。由于管理、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的场地设施对村民的开放程度很小,当地群众认为农村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械远远不能满足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场地的缺乏是造成农村体育活动无法开展的主要原因。

2. 体育器材设施资源的非均等化

虽然近几年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农村大多已设置健身器材,但品种单一,且损坏的器材也得不到及时的修理,任由其坏下去,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其他方式锻炼身体,大量体育器材遭到闲置,严重浪费了农村体育资源。

3. 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的非均等化

目前,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农村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样一个职业。城市占据了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农村居民多数认为农忙时间做农活就已经是体育锻炼了,这说明村民对体育锻炼的了解有限。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很大[3]。

4. 体育经费及信息资源的非均等化

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较大,且各地区开展农村体育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不仅经费不足,而且以往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体育信息化建设不全面,实用性差,建设人员队伍薄弱,开发利用不够,配置机制不合理等问题[4~5]。城市相对于农村所处的环境及所接触的事物较之农村居民面更广,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而农村居民对于体育信息的来源则相对闭塞。

四、实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1.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农村体育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关键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农村群体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以及农村体育资源的状况、体育供给能力,这样才能根据体育的供求来合理配置体育资源。由于各地市场状况复杂多变,地方职能部门要同各部门协调,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内体育市场各类要素,并使计划始终跟上市场的变化,对体育资源配置做出合理调节。如果当地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往往会造成计划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农村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的全面开放

积极利用市场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增收节支,扩大经费来源,鼓励企业、集体或个人参与投资兴建体育场地设施; 规范农村体育经费预算与投入,把农村体育发展经费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并保证落实到位; 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在乡村、集镇兴建简易全民体育健身场所,做到“乡乡有健身路径,村村有健身场地”; 利用田野和空地,适当放置一些适合于当地农民锻炼的体育器械,保证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培养农村群众锻炼的习惯; 提高当地学校对外开放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地方职能部门要积极地、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同地方企业进行沟通,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对支持农村体育的地方企业适当给予税收减免,造福农村群体。

城乡资源流动——问题与出路 篇8

关键词:城乡,资源,流动

一、城乡资源流动的现状

建国初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国家政策方针实施, 控制着资源的流向国家为大力发展重工业。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用低价收购农产品,农民凭票购买的计划经济。而农村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是一个灾难。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渐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但是政府对城乡之间的资源的流动的干预却没有减少,除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时因要素流动者会根据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要素的流动方向。导致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形态的城乡关系。

( 一) 劳动力资源

随着劳动力的投入的增加,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对劳动力的吸纳也是有限的,出现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人口的推拉理论可以看出,一方面农村会将农民往外推,另一方面,城市中的诱惑吸引着劳动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出现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中国不可能将他们都变成市民,只能走农民—市民化—市民的步子。各地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仍旧遭到经济利益、劳动力转移成本以及个体要素禀赋等的多重限制。

( 二) 土地资源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当前中国的农村缺乏主要劳动力,无法进行规模化的大生产,农业耕地未能充分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荒地,农业生产尚处于初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比较大,一方面要保护农业耕地,一方面面临着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呢? 工业发展的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同时工厂的不达标的排污导致了农业用地土地的变质,土壤污染严重,一旦农村的土地被征做城市建设用地,只是城镇土地的价格的1 /3,产值下降在土地流转的环节中,大部分的利润被开发商拿去了,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 三) 教育资源

教育遇到的瓶颈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在1978年- 1998年北京大学的学生30% 来自农村,在2000年- 2011年下降到10% ,清华是17% ,而农村户籍的考生是60%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使得农村的小孩也能获得更多的教资源,可以上更好的大学。 蒋昌建学者曾被问到: “你的新年的心愿是什么,他说我新年的心愿是希望班上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在班上,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这与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差距拉大有关,城市的孩子接受的信息比农村孩子要多。例如自主招生,里面有个题目是千分考,里面的题目是五花八门,例如有个高校出的一题是《星际穿越》中提出五维空间是哪五维,不是带有色眼镜去看农村孩子,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到这些信息。

( 四) 资本

资本要素空间分布不均,当前我国农村处于资本“贫血”状态,而城市处于“富”而难下。四大商业银行撤并县及县级以下的银行网点,农村的资金流入了城市,造成了农村经济不良运行的后果,同时也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水平,使农村长期处于低消费水平状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再生产。一是土地有序流转机制未有效建立。基本处于分散流转和无序流转状态,主要是通过口头流转等无序形式。二是农村的金融体制不健全,尽管存在农业贷款的现状,但是他们一般是高利息贷款,而城镇是基准利率,缺乏对农业再生产的投资。三是资本下乡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财税支持方面,支农、涉农信用担保和金融服务机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减免等财税优惠政策有待落实完善。四是农村基础建设落后,综合服务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由于农业的生长周期长,投资者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对农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影响城乡资源流动的因素

城乡资源流动,一般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资源往往向城市的高效益的产业领域流动,可以获益更多,尽管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引导和干预,但是实际拥有资源的人,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理性选择,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流向城市,人力、物力大量的外流,使农村成了“空心村”,难以进行规模化的耕作,未能使耕地使用率达到最大化。农村中的精英流入到城市,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主要是由于国家体制,市场经济利益驱使,除此之外,和存在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密切相关。农村金融资本的外流,影响了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的基本生活。支持城市资本下乡。

1958年,我国实行了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因为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城市农村截然分开,户籍制度的影响至今存在,将很多农民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到城市的待遇。

从1984年以后,经济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国有体制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国企在股份制改造和重组,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以及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未来的方向,近些年来,户籍制度不断松动,却还没有全面放开。这是未来的趋势。

三、统筹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对策

( 一) 打破城乡二元多等级市场格局,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的流通、配置中发挥主体性作用,重点是疏通城乡资源在市场流动的要道,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流动市场,符合科学发展的需求进行配给,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让资源在城乡之间进行双向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转变以往的过分重视城市而忽略农村发展的思想,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城乡一盘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局面,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二) 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资源流动中的引导作用。 加快城乡产业一体化,提升城乡产业水平,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优势、整合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将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落实到位。李克强总理,应该加大推广远程教育,让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下乡。促进城市医疗资源下乡,农村社会公共物品投资主要由农民负担向公共财政转变,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对三农问题落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

( 三) 创新制度设计,消除制度性障碍

1. 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资源良性互动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破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实现内部增能,降低进城的成本;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剥离在户籍衍生出来的的种种制度差别,为城乡居民创造平等机会,完善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城市技术人员下乡支持农业、 农村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村官给予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他们更好的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鼓励市民下乡,有余钱的打工者回乡创业,今后市民进行规模化经营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资源良性互动新机制。优化土地资源,即将农村的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宅基地、房屋等实行有偿转换,产权明确化,增强农民的经济实力。一是“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达到城乡在空间上的融合、资源优化配置,改变了人们生产的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三置换”,即以土地换股权、宅基地换房、集体资产置换股份。三是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安排、保障,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通过招标,拍卖和实施流通,建立城乡建设用地规划使用和土地收入统筹分配的土地管理制度。四是增减挂钩政策。在保证农村耕地面积不削减、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使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政策。

3. 建立健全城乡信息良性互动新机制。在互联网加的时代,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医疗。优化城乡信息网络系统,使城乡的信息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切实改善城乡之间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了解实时信息。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一方面农民进城,另一方面,要强调城市资源流向农村,让资本、技术流向农村,促进农村服务业和信息化发展,提高农村就业,使得农村经济不断向城镇靠拢,平衡城镇和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姜作培.资源配置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J].福建论坛,2005(2).

[2]田向利.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J].求是,2003(2).

[3]曹飞.统筹城乡进程中的要素整合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3).

[4]超英,刘博.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成都案例.西南金融,2012(2).

论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公平配置 篇9

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促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发展, 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 即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公平, 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 即受教育者的成就均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要内容, 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条件。当然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是一个动态过程, 资本的逐优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均衡———不均衡———均衡”变化周期, 优质资源对优质环境的趋向是遵循价值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人为干预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相对的。

1 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状况

我国的城乡教育存在差距, 资源配置不公平是主要原因, 农村的教学设施陈旧, 教师队伍缺乏, 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学管理落后, 主要表现在:

1.1 占有的教育投入呈失衡状态

随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国民占有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公平愈发呈现失衡状态。2002年我国教育投入经费5800多亿元, 而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所得教育投入仅占23%, 尽管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教育投入, 2004年农村生均预算内事业费1014元, 年均增长超过20%, 高于城市6个百分点。但城乡的生均拨款水平差距仍比较大, 东部的生均拨款为1874元, 西部1017元, 东西比为1.8:1;城乡生均教学仪器配置比例, 小学的为2.9:1, 初中为1.4:1。城乡教育占有的教育投入整体依然不平衡。

1.2 占有教学硬件的不平衡

城乡占有的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不公平。城市重点学校可以得到数千万元的政府财政资助, 而农村学校只能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城市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和体育馆, 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 而农村学校目前首要的问题仍然是解决教室和桌椅等基本教学设施的问题。

1.3 拥有师资的不平衡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 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大批本专科毕业生充实了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 极大改善了师资长期紧缺的问题。但由于城乡条件的差异, 大部分毕业生留在了城市, 回农村的毕业生较少, 优秀生更少。城市学校对教师质量和数量的需求基本得到保证, 部分学校存在超编现象, 而农村主干课程教师比较缺乏, 非主干课程由非专业教师兼任, 艺术类课程无法开课。城市学校的师资结构趋于合理, 形成比较健全的教师队伍和可持续发展的教研梯队,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捉襟见肘, 没有建立合理的师资结构。农村落后的条件不能吸引人才, 培养的优秀教师也在不断单向流入城市。

2 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当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城乡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市场因素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则等因素都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2.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市的自然条件优于农村, GDP优先发展的思维导致了过分注重效率而忽视了公平, 优先发展城市的“工业化”政策使城市获得了的优惠的政策, 较多的优质资源, 较好的发展机遇。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不断输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期存在, 结果城市获得了长足发展, 而农村经济畸形, 时至今日城乡发展水平不可同日而语。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经济发展必然带动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的整体进步, 而教育的投入必然建立在经济发展所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了教育资源总量上的差距, 尽管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但历史形成的城乡资源配置不公平的惯性在短期内仍无法削除, 严重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

2.2 市场介入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

资源具有稀缺性, 市场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优化配置资源, 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我国经济体制改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里有一个前提, 就是对私人产品而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市场逐步向教育领域渗透, 就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进步而言, 属于公共产品, 根本无利润可言, 借用发展经济的思维来发展教育, 必然引发教育领域的分化, 在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方面, 居于优势地位的城市必然强于农村, 重点学校必然强于普通学校。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 制度建设相对不很健全和规范, 优质资源的有限性为掌握权力的人提供了权利寻租的机会, 权力演变为逐利的工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吁使父母亲在孩子学校教育的选择上大费力气, 一旦被拒之门外, 便不惜举重金达到目标。这种行为助长了了重点学校的潜规则, 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2.3 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则因素的影响

自科举制度开始, 读书为社会阶层自下而上的流动开启了大门, 起到了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却引发了很多问题, 中考、高考的升学率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 高升学率就可以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 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教育投入, 优越的条件能吸引优秀的师资, 优秀的师资又可以保证更高的升学率。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造就了一批重点学校, 教育主管部门助强扶优的政策,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断向重点学校集中, 而农村教育则以低投入勉强维持, 长此以往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3 解决资源配置不公平的思路

要解决目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教育公平的缺失, 笔者认为:

3.1 坚持以中央政府公共财政保障农村教育发展

教育经费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面, 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农村地区历史欠账太多, 在一段时期内必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总量, 才能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80.61%, 改变了农村教育由农民负担的状况;2004年中央政府总计投入10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约64亿元, 用于中西部300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1440万名学生, 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因此, 必须依靠政府公共财政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3.2 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农村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 明确了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责任, 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移到“以县为主”, 即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统一调度教育资源。这一政策解决了乡镇收入有限, 无法保障教育经费的问题, 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欠发达地区一个省的国民收入仅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县的国民收入, 靠县级财政负担教育在某些贫困地区也只能停留在政策层面。鉴于此, 应该因地制宜, 建立由中央、省级、县级财政共同承担教育投入机制,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 合理确定中央、省级、县级财政分别承担的比例, 可以考虑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由县级财政, 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的财政。

3.3 建立省级教师资源统一调控机制

中央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国家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 旨在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到最需要教师的基层, 以便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结构, 提高师资水平, 提升教育质量。但农村还没有形成较合理的师资结构、稳定的教师队伍, 其主要原因是: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过大, 农村不能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较好的发展机遇。因此, 需要建设省级教师资源调控机制, 在一省范围内统筹考虑各地、各校的师资结构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人事制度, 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省内各级、各类教师资源, 本着教师本人自愿和统一调配的原则, 为各地、各校配备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 所有教师变单位管理为教育系统内管理。改革分配制度, 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定教师薪酬标准, 普通和重点学校、城市和农村学校均实行同级别管理, 同级同酬, 同工同酬, 特别对边远农村地区从事教育的教师发放地区补贴, 教师工资由省级财政保障。改革评优选优制度, 在评定职称、选优推优的过程中, 要把城乡工作、普通重点学校工作经历作为重要方面。

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源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因此, 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 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发展条件,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有效的双向流动, 才能实现城乡教育更高水平上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林方略.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J】.理论前沿, 2006 (19) :17-19.

【2】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R】.2006-02-23:831-832.

【3】周波, 赵雪梅.社会公正取向下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7 (9) :685-686.

【4】陈玉华;慕彦瑾.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4 (4) :41-43.

【5】汪开寿.论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5) :15-17.

城乡资源配置 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策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当前,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策略意义重大。

1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379万人,乡村人口72750万人。该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的3.32倍。显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从宏观上改善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营造适宜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实施的一种先导式的需要。当前,研究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重点应放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方面。

1.1 政府指令性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配置人力资源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倾向于采用政府指令和制定计划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改革开放之后,则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市场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性的生产要素,通过配置这一过程,与物资、技术、资本等其它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1)计划配置,也称行政强制性配置,即依据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城乡劳动者,将人力资源配置到城乡各部门、各机构;(2)市场配置,即通过市场机制,通过报酬杠杆互相选择、调节城乡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实现城乡劳动者与企业、部门的相关配合。市场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的再生和配置,都是通过市场途径来实现的;(3)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型配置,它是一定计划机制条件下的市场配置,或一定市场机制条件下的计划配置。其中计划配置中的关键是要做好对城乡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与规划;市场配置中的关键是要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在统一的计划下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是高度统一的政府职能部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自主权。这种配置形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集权性与高度统一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由单一的国有制向国有、私有、集体所有、组织所有与地方所有以及外国所有的多元化体制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经济实体。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也由过去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单一型向多元型分化。人力资源配置主体的分化,进一步促使了配置主体的独立化与个性化,使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更加复杂与尖锐。

1.2 城乡一体化统一方式配置人力资源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在地区、部门、行业、职业间进行配置,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1]。

城乡人力资源配置模式还可以分为自由配置、争夺配置、统筹配置和交换配置。资源的自由配置就是人类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获取资源。前提条件是:资源供给相对需求充裕,供给方不需要付出成本;这类资源没有私人储备,只有自然储备;对资源具有认识能力;具有自由索取和使用的能力和手段。资源的争夺配置就是不承认资源的产权,靠武力获得资源。争夺配置的条件是:资源稀缺;没有产权概念;争夺的成本小于交换成本;武力可以达到统治者的目的。资源的统筹配置是站在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全面考虑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统筹最合理的分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统筹的基本形式是计划管理。资源的交换配置亦称市场配置。是建立在资源所有权受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的互通有无来实现资源转移、占有和消费。资源配置应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这是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存量丰富且不具有排他性的资源,提倡自由选择;对于稀缺资源提倡统筹配置和交换配置,反对争夺配置。在资源配置中防止追求效率忽视和谐,资源配置应尽可能地利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市场配置失效领域发挥统筹的作用,使资源配置成本最低化,资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2]。

2 金融危机对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及就业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经济形式、法律形式、行政形式、思想文化形式[3]。四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侧面对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方法与手段。

进行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必须首先了解我国的人力资源与就业现状。目前我国约有2.3亿农民工,其中外出务工者约有1.3亿,他们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末对10个省市的调查,农民工提前回流量占农民工总量的6.5%,全国外出农民工有780万人提前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加剧、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可见,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对于缓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比2008年有明显增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届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相当大的就业压力。据介绍,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而2007年则达到了144万人。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恶化,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大。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面临的这一困境要求,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探索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新的策略和路径。

3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3.1 实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工程

当前,应全面落实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市场信息网络,为就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体系,努力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水平,形成部、省、市数据中心局域网互联,省、市、县、街道(社区)市场网互通,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全国查询,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失业监测、预警和城乡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市场供求预测、信息公开发布体系,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推进就业服务手段现代化。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的信息化的措施是:(1)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网络的建设。使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传媒自由地获取招聘和求职、工资待遇、劳动法律法规等信息,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2)积极发展互联网就业信息服务。鼓励和发展各类网上自助式就业服务。建立全国性的就业服务网站,与有条件的联网城市实行链接,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实施网上求职招聘提供信息服务。(3)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促进就业服务各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建立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制订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管理办法,做好网络维护,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研究制订网上招聘求职的规则,规范网上招聘求职行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公开发布系统,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发布就业信息,消除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信息的人为分割和封锁。(4)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测分析制度。劳动保障各行政部门要共同对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从而建立起一套新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和预测分析系统。

3.2 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

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城市及非农产业对进城农民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缺乏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实现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必要条件。目前,要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应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机制,制定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培训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部门教育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采取政府投资,各部门实施的方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使农民工转变择业观念。同时,应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4]。

3.3 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双向互动

(1)积极培育和发展促进城乡人力资源互补的自主组织。农民自主组织主要有宗族组织、维权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农村公益性组织等,此外还有维护公共利益的慈善性组织、文化宗教和学术性质的组织、文化性的利益集团等。农村中新兴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村公益性组织在组织成员的权益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现代型农民组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民利益型组织的空缺,起到在农户与政府之间的中介者角色。培育农村现代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农民最大弱势群体处境的重要途径。

农村自主组织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职能的补充。市场的外部性使市场无力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而出现市场失灵,同时由于政府对农村所需公共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政府机构和官员对公共产品投入上价值取向的不同,政府缺乏竞争机制和足够的利润动机,以及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都使得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上出现低效率。现有的农村民间组织,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资金、技术、信息等问题显示出了简便、灵活、高效、低成本运作的优点。这些特点在一体化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中可以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互动,实现城市人力资源农村配置,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自主组织还可以参与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过程中的决策、实施、监控等,体现、实现农民的意愿[5]。

要实现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对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资源进行整合,正确定位它们在市场、社会中的作用,实现其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升级,克服其在管理中松散的弱点和服务的单一性所导致的高风险,增强它们在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中的决策咨询、民意表达等方面的作用,灵活、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的服务,有效增加农村福利,减轻政府负担,降低政府运作的成本。

(2)城市人才资源农村远距离使用。城市人力资源总体表现为脑力劳动的特征,这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农村远距离使用提供了可能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特征区别之一就是脑力劳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劳动地点与劳动者所在地点分离,这种方式、手段就是当前蓬勃发展的通信、网络技术。当前科技的发展使脑力劳动受到的地域限制越来越少,从而也使城市人才资源的农村远程使用前景可以期待。城市人力资源的这种远距离配置、人岗分离配置是城市人才资源愿意接受的方式,这使得城市人才资源远程使用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农村也需要城市人才资源的远程使用。目前农民收入较低,全国农民数量大,急需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行网络培训,所需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农民能够在农村本地就地培训,时间上也可以灵活选择。

3.4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制度与法律体系

目前,农民工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1)农民工工资低。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各类矛盾的焦点。在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下,国家在最基本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上没有给予农民工与其他公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农民与农民工的工资收入、福利水平的增长远远没有跟上社会平均涨幅。(2)农民工应当享有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时间长,劳动保护差。(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后顾之忧严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没有得到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待遇[6]。为此,应迸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广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立法。统一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强化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建立有力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7]。

3.5 积极创设城乡就业岗位

(1)积极鼓励与支持创业。(1)积极扩大创业规模,改进创业培训手段,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实现培训、创业、就业三者的良性互动。创业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积极为创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向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担保资金和低息贷款、或以贷款贴息的方式促进创业。

(2)改革税收政策。(1)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行政收费减免优惠等,以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税收政策要继续鼓励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的目标。(2)政府通过直接扩大财政支出,直接拨款以补贴的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财政政策。这种财政补贴政策,主要用于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提供财政补助,以弥补因社会失业人员增多而形成的经费缺口,同时也用于职业培训和转岗培训、职业介绍等的补贴[8]。

(3)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当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旅游、现代物流和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3.6 建立政府工作人员城乡互动轮岗制度

通过公务员轮岗交流,为公务员搭建实践的平台,可以加强公务员的实践锻炼,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干部轮岗换岗也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对干部的培养。通过轮岗换岗可以给干部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不同岗位的经历,可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加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为工作带来新思路,增添新活力;轮岗也有利于调节人事关系,树立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公务员城乡轮岗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在于:(1)使城市公务员的社会资源用于解决农村问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公务员掌握着较多的信息资源,同时他们相对于农村公务员具有更高的知识管理技能,实现城乡公务员的轮岗将使农村可用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倍增。(2)农村基层公务员应直接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城乡轮岗可以使城市公务员体会农民的需求,使立法机构能更多地反映农民的声音,维护农民的利益。(3)最大化公务员的效能。当前高素质、高技能的公务员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公务员急需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城乡公务员轮岗使城市公务员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提高农村公务员的行政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M].成都:巴蜀书社,2003:80-86.

[2]张建伍,朱琪.宏观劳动力配置[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74-78.

[3]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1):49-54.

[4]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5-44.

[5]王惠.转型期我国农村地区农民自主组织行为分析[J].湖湘论坛,2007(1):43.

[6]袁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7):75-76.

[7]陈明立.人力资源通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2-110.

上一篇:铁路变形下一篇:外观质量缺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