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化现象

2024-06-28

学生分化现象(精选十篇)

学生分化现象 篇1

一、农村小学生“两极分化”形成原因分析

人的差异性是永恒的, 两极分化问题以前在农村小学也有, 但为什么在新课程中特别突出?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1. 农村小学教师的认知差异。

在新课程条件下, 农村教师指导教学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 教师关注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他们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索、创新, 关注的是师生互动中的新问题。由于课堂的开放, 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学生提出问题的挑战, 于是就无暇按传统方式给学困生以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再就是在练习设计中过多考虑了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综合性, 而减少了基础性的练习, 这些也不利于学困生的发展, 学困生最基本的“双基”就无法得到应有的训练落实。

2. 农村学生个性的差异。

由于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 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多了, 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 探索实际上是给优秀生创造了思维空间, 学困生只是一种形式的参与, 实际收效并不大, 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3. 教材的差异。

过去的教材, 因为有具体的大纲作指导, 教师只是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范围都被限制在大纲规定的圈子中, 加上主要是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 学生学习的内容、思维的方式都受不同程度的限制, 所以学生表现在学习上的差距显得不是太大。而在新课程形势下, 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学生学习的变化, 课堂充满了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助, 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4. 教学的差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目标是“就低不就高”。教师认为学困生掌握了, 整个班级的学生也就掌握了。课改强调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虽然在教学实践中下了很大的工夫, 但如果“探究学习”活动组织不好, 就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愿意去探究, 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他们往往会成为课堂学习的旁观者。笔者还经常碰到一节课可能刚刚探索出规律, 有的学生还没弄明白就下课了的情况。

5. 家庭教育的差异。

农村家长自身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 在农村有为数不少的家长, 缺乏基本责任感, 不能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家庭学习氛围。如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 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有的父母沉迷于搓麻将、买“六合彩”等, 还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 或严厉有余不是打就是骂, 使这类学生的知识求知的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取向发生了偏离。

二、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对策

两极中的一极我们称之为优秀生, 在新课程实施中已经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我们只需要给他们以必要的引导, 让他们飞得更高, 走得更远。那么, 如何帮助那些看起来“落后”的学生、缩短他们与优秀生之间的差距, 尽量阻止两极分化现象的漫延和发展呢?

1. 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的情感力量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去克服困难, 获得学习的成功。传统教学中, 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更是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氛, 教师一见后进生就头疼, 后进生一见教师就害怕。因此, 教师平时应常与后进生沟通, 平等地与他们交换意见, 鼓励并帮助他们解剖自己, 分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 根据实际情况, 探讨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课堂上, 教师还应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多次体验成功, 即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唤起他们为下一次的成功而努力奋战的自信和勇气, 使学习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2. 用活教材,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教材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文本, 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明确哪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 容易理解的, 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 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 替换例子等。

3. 从课堂入手治理“两极分化”中“落后”的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设计一些生活情境,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的趣味教学活动中来,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设计分层训练目标的同时, 还应考虑到有一定的梯度性。既要考虑到必须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更要考虑到给学生搭梯子, 设计坡度, 激发学生努力向上, 达到目标。

4. 重视家庭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提升家长的素质,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作用众所周知。因此,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家时和在校时的情况, 特别是孩子的奖惩情况。要做到知道孩子每一次奖励的原因和批评的原因, 对孩子的奖励应给予表扬, 对孩子的批评先共同找原因, 再进行适当教育, 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教育是出自于对他的爱, 从而虚心接受,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孩子学习上的进步, 哪怕是他平时课堂上不怎么回答问题, 今天大胆发言了好几次, 也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 那么孩子就会信心百倍, 做任何事情都充满了自信。

学生分化现象 篇2

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林小茹

【摘要】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灵活、开放,更生活化、情境化,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但一线教师更发现,学生们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以往更加严重了。我们就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的问题,提出分层教学方式,希望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

【关键词】两极分化 分层教学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新理念、新教材、新的学习方式却让学生们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以往更加严重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跨越式实验班里,我们没有刻意把好的学生放在实验班里,所以学生间的差异现象尤为突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跨越式课堂要求进行学习,往往有些学生是不能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随着不断的学习,中下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更有些中下生连课本要求掌握的知识都学不好,更何况是要求拓展的内容?如何缩小中下生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降低两极分化的情况,成为我们目前要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2造成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分析

我们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的分化这么严重?是智力上的,还是学习方式、方法上的;是心理上的,还是家庭背景方面的;是来自教材的,还是教师方面的?当然也可能这些方面都有,但我们还是要找到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然后选择有效的方法去改变现状。

第一,学生的学习天赋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不强,要反复琢磨词句的意思才能基本理解,有时甚至会出现理解偏差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很难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这样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反之,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学语文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好,就能快速掌握语文知识。

第二,学生的兴趣差异。语文是基础学科,但一些识记类的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如果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往往热情很高,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因而能学得更为扎实,记忆得更牢固;相反,本身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学习语文知识,那么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第三,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一般来说,从小培养了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正确学习态度的学生,语文会学得比较轻松;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总喜欢偷懒的学生大部分是学得比较糟糕的。因此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第四,教师的教学行为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课堂是否能让学生感到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习上就会非常努力。反之,学生就不会好好学习。

第五,家长的教育行为同样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如果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施加压力过大或过于放任等,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抵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3应对策略

对中下生来说,其学习落后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思考解决方法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在跨越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分层教学方式,分别对教学目标、拓展资源和打写内容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让中下生掌握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让优秀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1教学目标分层

在一篇课文中,包含了多个教学目标,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所有的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出色的,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间有差异。例如,四年级上学期的《白鹅》一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

1、能从‘叫声、步态、吃相’中感受白鹅的高傲,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能运用若干好词佳句写话;

3、揣摩作者写作表达方法(比较、拟人、贬义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写作语言。”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第一个教学目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对于第二和第三个教学目标就应该分层。中下生的基础不好,应该以积累为主,先充实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了解作者是如何使用表达方法的。而优秀学生应该要达到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写话的层次,除了要知道作者的写作表达方法外,还要尝试模仿,运用到自己的文章表达中。这样做,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3.2拓展资源分层

跨越式的拓展资源是把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抓紧课堂学习时间,进一步地学习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使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拓展资源可以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读相对简单的拓展资料,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使他们在自我比较时也能有所进步。而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相对加深拓展资料的内容,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面对同样的一篇文章,可以让中下生积累好词佳句,让优秀学生写体会、感受。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可以增强中下生的自信心。3.3打写题目分层

跨越式教学模式中的打写环节,是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写作表达。在此,教师应该多设计几个打写题目,不应该只让优秀学生表现自己,也应该让中下生“有话可写”。例如,可以利用星级题的形式出示打写题目,让题目出现分层。教师要求中下生必须完成星级低的简单的打写练习,如果希望自己要有进步的,可以在完成简单的练习后,再完成一些认为可以完成的任务。优秀学生要完成星级高的题目,因为他们的起点高,所以任务也应该有一定的难度。4小结

小学生的自信大多来自别人的肯定。如果由始至终只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学生可能只有不断体验失败的滋味,不断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出现自卑心理、学习障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用多把尺子来评价他们的学习,原本的失败者可能从另一方面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这样,全体学生就都有可能品味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如习作评价,若只从总体分数等级来评价,中下生多数时间只能重复体验失败;若从进步变化,从创造性等各个方面评价,每个学生都会有闪光之处,都会有被肯定的机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参考资料:

1、《课改实验区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学生分化现象 篇3

一、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优化教学环节,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是控制数学学习分化的有效措施。

1、研析教材,灵活处理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在习题的编排上,层次清楚,图文并茂,创设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教法、学法上予以师生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新教材编写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集体交流时,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方法说出来,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别人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经验。作为老师应灵活把握,如果他们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先通分再比较这样的基本方法也没什么不行。面对新教材,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分析教材设计意图,同时认真分析学情,教学时做到灵活处理,为学困生多行一些方便,这样就能真正做到教与学有效融合。

2、注重衔接,准确把握

学生学习遇到障碍,除了本身认知能力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知识间缺少牢固的链接点。换一句话说,如果老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教学,就可以帮助清除很多学习上的障碍。例如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是以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展开,而这又是四年级所学内容,当时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挺抽象的知识。在教学公倍数,公因数的概念时,教师需通过复习了解学生之前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辅导,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经验,做到新旧知识联系到位,建立合理的知识链,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而这部分知识的牢固掌握,对于后面学习通分和约分,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也能做到有效链接,有助于形成新旧知识网络。

3、熟悉新知识,加深初印象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常表现地异常顽固,例如在进行形如482—(82+267)的简便计算时,去掉括号,常有孩子加号不变成减号,这种错误从四年级开始能延续到五六年级小数和分数的简便计算中。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关键的地方就是小孩在最初解决这种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理解。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能重视强化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哪怕对那些理解上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些特殊的记忆方法,如引导他们发现扩号前的减号,就如同一根魔棒,它会使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加号会变成减号,减号会变成加号。这样最初的正强化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至于让一些孩子稀里糊涂地完成简便计算的学习。诸如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总之,在新知识,新概念的引入上,教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准确的表象,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避免最初的不良学习效果对后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4、组织活动,人人参与。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是课堂经常出现的学习形式,但是如果老师指导不到位,将会让合作学习变成部分孩子挑大梁,一些小孩坐收渔翁之利,时间一长,产生依赖心理,怕想,怕动手的惰性使这些小孩渐渐落后于他人。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时,一定要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确保每人都有任务,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间的竞争,使人人都能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孩子在合作过程中都能有所获得。

二、善待差异,挖掘潜能

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如果我们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定能缩小他们数学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

1、加强交流,促进提高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在控制学习分化现象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从内容时间上看,一方面是课堂知识删,另一方面是课外生活,而这两方面又经常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面对学习上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宽容的的笑脸;面对取得一些进步的学生,教师肯定的眼神;面对困难跟前,感到困惑的学生,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师生间沟通地点不局限于课堂,沟通内容的内容除了学习,更多的还有他们成长。

2、延展课外,及时弥补

控制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现象,可以延展到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以此来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让学困生课前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新知识。同时,预习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预见到自己将要碰到的困难,他可以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一方面他可以向老师,同学,家长寻求帮助提前解决将要碰到的困难,另一方面,针对自己的不足,学生课堂上的听讲的目标性更强,课堂效率也跟着提高了。

3、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学科,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让一些孩子感到数学高不可攀,对它敬而远之。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平时教学中需要让孩子认识数学学科特点,更要让孩子们感受数学本身魅力,提高他们对待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开展活泼生动的数学活动,就是重要手段之一。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理念的指导下,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只有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发挥课内外教学资源的积极作用,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控制,甚至避免极端分化的现象的发生,最终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学生分化现象 篇4

1. 让科技结合课堂。

一是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科技,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不断进步, 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 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直接展示出来, 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此外,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活泼、生动, 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热情, 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亢奋状态, 从而更易于与教师互动, 保证课堂教学成果。采用现代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式,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效率, 使学生不仅愿意学习, 更乐于学习。

2. 统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想要实现高效学习, 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在中专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实行小组教学模式, 将班级学生根据学习能力与基础水平进行调节, 从而推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竞争就有压力, 在团体小组竞争模式下, 每组成员都有着一定的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 实行小组竞争模式, 可以促进组与组之间的显性学习竞争, 每个组都不愿落后于人, 必然奋发学习, 组内可以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 团体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

3. 活用游戏模式, 调动学习激情。

兴趣是人类学习的根本动力, 而游戏则是激发兴趣的最好途径, 这点在中专生中同样适用。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依靠教师和书本, 虽然有了教学内容, 但教学方式枯燥无味, 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游戏教学手段, 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而保证教学效率,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实行游戏模式也可以在教学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水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1. 重视学生基础。

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单词是首要前提。作为英语的基本组成单位, 单词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先应要求学生了解基础单词的意思, 能够读准, 熟练掌握音标, 达到看见单词便读出音节的口语水平。另外, 教师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时, 需要引导学生对词汇单词组成规则地了解, 教导学生单词的构词方式, 提高学生词汇表达能力。此外, 加强对单词的结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力, 通过关联法、联想法等记忆手段, 实现英语单词轻松记忆。

2. 提高学生语法知识的了解水平以及运用能力。

作为一种广泛性的语言, 英语有着自己的语法规则, 如同汉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用法。此外, 英语中有些词有着独特的固定用法, 这些词语的组成便出现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只有学生记多了词汇才能熟悉各种词组的性质特点, 熟练掌握语句的构成, 减少语句表达时的思考时间。中专英语教学有着宽广的教学面, 其内包含的单词内容较多, 学生死记硬背是难以学好的, 因此, 要学会灵活记忆。例如将词组分类记忆。根据词组的特性, 词组主要分为三类:介词性词组、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在英语教育发展中, 教师经过总结将其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让学生从中了解英语语句的构成, 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增强自信心。

三、完善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想要提高中专学生学习水平, 减少两极分化, 促进学生多样发展是不可忽视的。英语是一门需要系统性学习的语言, 它有着自己的严谨性、系统性, 在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实现多位一体的教学对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所谓一体, 简而言之便是运用学生多方面感觉器官接受英语。英语是一门语言, 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好的,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 让学生尽量多接触英语, 提高英语使用频率, 从而提高英语基础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此外, 有学就要有记, 想要学好一门课程必要的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认真, 也还是会忽略一些细节知识。此时课堂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可以依据课堂笔记进行完善补充, 加强自己的课后学习, 提高英语知识熟练度与记忆能力。英语不是门简单的课程, 它有着自己的难度, 学生想要学好英语, 减少高低差距, 大量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而且, 许多知识点不是听一遍就能记住、学会的, 因此课堂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根据课堂笔记进行课后练习, 同时, 在提高记忆力与熟练度的同时, 加强英语重难点的学习, 提高自己英语水平, 从而减少学习差距, 缓解中专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问题。

总而言之, 中专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问题是个十分严重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中专英语教学的发展, 限制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和平均水平的提高, 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利影响。所以, 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深入研究, 以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摘要:由于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 难度大、学习不易,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中专第一学年下学期或第二学年上学期。这种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专阶段的英语教学, 同时限制了中专英语教学水平的发展。所以, 对于如何应对中专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稳定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是中专英语教师需要重点研究讨论的问题。

类别卷烟两极分化现象调研报告 篇5

因:

一、品牌整合发展战略与品牌培育规划促使“两极分化”。根据“两个十多个”品牌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国家局关于加快培育全国性主骨干品牌指导意见》,烟草行业正进行品牌的轮换整合,一二三类烟的品牌实力与知名度不断加强,品牌规格数量要求不断增加,20+9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推动销量提高。四五类烟要求以省产烟为主,品牌规格产品逐步减少,促使四五类烟销量也随之减少。可以说,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行业品牌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卷烟协议量紧缺,货源投放节奏放缓,市场需求大量流失。为确保省外烟的快速发展,协议量的消化,推动品牌的切换,加快红金龙(硬虹之彩)、黄果树(硬)、七匹狼(豪情)、黄果树(长征)的销量进度,对主流的雄狮品牌规格卷烟进行控量销售,而市场需求随之在品牌切换中有所流失。09年全市低档烟考核指标为14070箱,其中上半年销售7689箱,完成考核进度54.65%。为保持投放节奏的平稳,同时也对雄狮(红)进行调控。为把握货源供应节奏,使得四五类烟销量出现下降,产生两极分化。

三、考核指标导向,促使一二三类烟的销售成为工作重心。经济运行考核重点从毛利转向卷烟销售金额,使得工作的重心从推荐引导消费同价位的高毛利卷烟品牌,转为引导提高消费档次与价位,增加一二三类烟的销量。货源的协议量签订与供应上,也策略性的增加一二三类烟的货源,减少四五类货源投放。例如:增量中华与红双喜(硬),减少牡丹(软)、大前门(软)。以及对示范店客户供应超高价位的芙蓉王(钻石)、黄鹤楼(硬漫天游)。

四、中高档烟市场需求稳定,卷烟价格行情逐步走俏。全球经济危机并不影响收入稳定的公务员、白领、个体私企老板对一二三类烟的消费。再加之一二三类烟常被使用于婚庆喜宴、送礼、商务交际等特定场合,具有不可或缺性。因此,拥有稳定固定市场需求支撑的一二三类烟销量不跌反而增长。相反,四五类烟务工人员的流失,工薪阶层收入减少,农村市场的萎缩,使得销量随之下滑。

针对类别卷烟的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快引入一二三类卷烟的20+9主骨干重点品牌,完成品牌整合的轮转,建立稳定的品牌格局。进一步丰富品牌规格产品,尤其充实二类烟品牌实力,形成新的主导品牌,扩充市场规模。

二、加强货源投放信息的告知,关注近期市场中华需求的走势,保障供需两端以及市场行情价格的稳定。为加快省外3-5元价位卷烟的销售进度,以及应对雄狮系列品牌规格的紧缺货源,引导推荐客户进行品牌切换,尽量避免市场需求的无形流失。

三、重点关注示范店客户的中华、超高价位卷烟的销售流转速率,以及需求缺口、卷烟调剂收购情况。充分挖掘各类别客户的销售能力,加强经营指导,推动一二三类烟的销量的稳步提高。打击市场烟票的使用,遏制虚拟交易,推动市场的实物烟交易,保障一二三类烟的正常流通,避免停滞。

学生分化现象 篇6

一、注意学生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及时帮助,及时鼓励

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大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对掉队的学生置之不管,这就未能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所以应该及时主动找学生交流,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醒他们的自信,在课堂上给他们安排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对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同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學习效率,防止掉队现象恶化。

二、注意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要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大乐趣。

首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搜集信息。把课文处理到位、讲解得生动有趣,必须要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掌握大量有关的信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学到他们所想学到的知识,逐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其次,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科学合理设计各种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多采用一些诸如:巧设悬念、创设情境、唱英文歌、口语竞赛、编顺口溜等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本能,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充分让学生互动起来,使他们身心愉快,精神振奋,从而放弃偏科想法和胆怯心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游戏中学。在轻松、愉悦又富有激情的环境中学习,特别是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愿、自觉、自动地学习英语,找到自信。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好教材上安排的这些活动,就会发现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好方式。在互动中,学生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增强感情,从而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还有,尽量引申话题,渗透情感教育。通过实际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而且也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极佳方式之一,在教学中相当重要。

三、注意学生的学习情趣,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特别是在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帮助班上的同学改英文名,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意识依靠自己的能力也能了解英语,从而更喜欢学习英语。另外,安排一些较简单的练习,比如一些篇幅较短,内容较简单的阅读文章,学生可以自己处理。总的来说,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成功机会,使他们建立自信。

学生分化现象 篇7

1.两极分化现象的内涵

说到两极分化,这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学生对相同的事情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效果,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中间产生了明显的断层现象, 很明显,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现象,对教育和学生都是不利的。

2.两极分化的表现

两极分化的表现是多个方面的,既有教师方面,也有学生个人方面,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个人表现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

因为数学课本身的抽象性和系统性比较强,在学习上有不少问题,而且每个学生天生的智力的确存在差异,这是情有可原的, 是先天方面的原因。但是学生的两极分化,表现在学习方法的差异,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方法好,学习效率高;自身的学习习惯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学习的效果好。反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却做得不好。

(2)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

教师往往比较喜欢学习成绩好,平时比较听话的学生,这是不可否认的,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师往往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照顾比较多,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解决两极分化的具体手段

近些年我们的新课改革在不断进行着,因此,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而且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教师、专家也在不断寻找解决办法,两极分化,就是大家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小学教师入手,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的许多内容都在变化,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要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找到与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2.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以成绩好坏论英雄

每个学生的智力在先天上就存在差异,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但是教师不应该以成绩论英雄;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促使他们不断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3.教师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无论什么事情都一样,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解决两极分化仅凭教师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广泛动员学生的力量,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开设小组学习,就是其中一个不错的方法, 促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这样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可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两极分化”这一问题,对此要认真研究, 从根本上找到问题所在,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小学教育的顺利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教学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说两极分化,不仅在一些高中或初中学校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小学这个问题就存在了,而且在小学数学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不断寻找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两极分化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要找到解决的办法。

学生分化现象 篇8

两极分化现象, 又叫马太效应, 通常是指在经济、教育、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三年制中职转四年制普通本科阶段学生 (以下简称“3+4”学生) 中普遍存在。

2 两极分化现象成因分析

同样是中考分数超过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 “3+4”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一个学期之后的考试成绩却千差万别。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中考考试科目与“3+4”阶段考试科目的差异性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分段培养项目招收学生中考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当地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学生的中考成绩是七个科目的总成绩。而“3+4”学生的转段升学考试文化科目为数学、英语、语文。他们中有部分学生在中考时除语数外的其他门次发挥得比较好, 所以总分达到了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线。因此, 中考考试门次的综合性掩盖了学生语数外某一门或几门科目的缺陷。这也就解释了“3+4”学生中中考成绩虽然差不多但在进入中职院校的前几次考试中分数差别却很大。

2.2 认识错误

“3+4”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经历了中考的洗礼, 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即将到来的三年中职学习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具体表现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受到招生老师和班主任的招生宣传影响, 认为一旦进入了“3+4”的中职院校, 就可以毫不费力气地进入本科院校。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进校时对“3+4”的前景不甚看好, 无法适应自己的角色从中学生到中职生的转变, 在心理上出现了自我否定甚至自暴自弃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现在属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不必像中学一样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上面。事实上, “3+4”学生进入普通本科就读需要遵循过程考核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 他们的平时成绩与最后的转段考试的成绩都要满足相应的要求。英语既是转段考试的科目, 又是学生在大学时学习的重点课程, 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 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懈怠, 进而表现为上英语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 课后不完成作业, 甚至还经常有无顾旷课、进网吧等违纪现象。

2.3 对于教学模式的不适应

在“3+4”学生进入中职院校之前, 他们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了7年左右。这种教学模式与中职学校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课时安排上, 以英语为例, 作为中考的重点科目, 中学阶段每天都会各安排一节英语课。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 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 最晚不超过2天, 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在这一阶段, 学生前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往往会在第二天得到复习和巩固。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课时安排往往是以次为单位, 每周两至三次, 每次两课时。虽然从总量来说英语的课时并不比中学阶段少, 但课时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教师在授课时不得不一次性让学生接受大量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听懂了, 可是课后没有及时地巩固复习整理, 一两天后再一次在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时, 原有内容已经忘记或者大部分忘记, 新旧知识无法产生有效地联系。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厌烦或者畏惧的心理, 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监督, 那么两极分化现象将会在这些学生中出现。

3 两极分化现象对策分析

如何预防和解决“3+4”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夯实基础, 查漏补缺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规定, “3+4”专业对于学生的中考分数要求达到当地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但根据2013年、2014年、2015年这三年的录取结果来看, 大部分“3+4”学生的中考分数仅仅是刚刚达到分数线, 甚至有的专业还出现了降分录取的情况。笔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在通过小测验, 当堂默写等方法对所教“3+4”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之后发现———有大约3/4的学生的词汇量在800词以下, 大约2/3的学生无法根据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初中学习过的一些基本时态都已经忘记。这时如果教师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这一实际情况而继续教授学生新的内容时, 那么就会造成这部分学生逐步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拉大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此, 教师应该放缓教授新知识的脚步, 将学生初中所学的教材进行整合并划分为几个部分, 再利用开学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初中内容的复习。这样既可以使基础薄弱的同学能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重拾信心并为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教师在授课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充分了解, 尤其是与新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善于把握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认知发展水平, 积极促进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旧认知结构的同化。一般可以通过课前测试、诊断性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 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同样要利用“3+4”学生中职类教材和初中阶段教材内容之间的新旧联系, 例如在设计环节导入时, 不仅要考虑设计的活动能否吸引他们的兴趣, 还应该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迅速回忆并进入状态。

3.2 加强认识, 培养危机意识

“3+4”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学生对于如何在新的环境里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概念。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 部分学生受到招生宣传的影响, 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观念, 例如上了“3+4”就等于直接进入了本科;进入了职业学校就和其他中专生一样, 不用在学习上花费太多的精力等。怀有这种错误认识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后逐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使得他们的成绩每况愈下。因此, 对于“3+4”学生来说, 他们的班集体需要的不是中考之后的放松氛围, 而是末位淘汰的紧张感。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上, 班主任就应该让学生明确———3年后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进入本科就读的, 能否进入目标的大学取决于学生的平时成绩, 转段考试的成绩以及德育综合评价。班主任需要对平时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重点关注。当然, 仅有学校的督促是不够的, 班主任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及时地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向家长反映。

3.3 分层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是否有效主要在于学生能否取得进步。如何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取得进步, 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着学习兴趣;二是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三是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因此, 教师如果能创设一个表面宽松, 但又有竞争氛围的学习环境, 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共同取得进步,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3+4”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前, 他们已经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 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与江苏省高考不同的是, “3+4”的转段考试是一种过关性考试。它的本科录取率要比普通高考高得多。如果教师能够使后进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掌握所学内容基本的知识点的话, 这部分学生同样能够进入对口本科院校就读。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方法, 促进他们有差异的成长, 是对孔子“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名言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开学一段时间的了解以后,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两组。A组组员为基础较好, 听课注意力集中, 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B组组员为基础较差, 听课效率低下, 课后无法有效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A、B两种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上课要求、课后作业上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既能让A层次的学生享受到挑战的乐趣, 又能让B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逐步缩小他们与A层次学生的差距, 化解两极分化现象。

摘要:两极分化现象, 又叫作马太效应, 通常是指在经济、教育、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三年制中职转四年制普通本科阶段学生 (以下简称“3+4”学生) 中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中职转普通本科阶段学生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行分析, 就如何化解两极分化现象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3+4”,两极分化,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南方论刊, 2009 (5) :101-101.

初中地理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篇9

一、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学 生 态 度 不 端 正

不管学习什么课程,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是必不可少的[1]。在地理课程学习中, 学生要记住很多地理分布情况及地区民族风俗习惯, 如果学生态度不端正, 就会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长久下去,就会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睡觉、玩手机及不认真听教师教学等,从而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更严重时可能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自己不听讲,而且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

(二 )理解能力 不 够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地理时,不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无法准确把握分析地图的能力,从而死记硬背书上的内容,记住知识点却不懂得如何灵活应用, 无法对这些知识点做到真正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不仅无法做到有效学习,而且会使得学习变得事倍功半[2],给学生带来 巨大的学习压力,不但学习没学好,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三 )教学 观 念 落 后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一些地理教师上地理课时,学生看着老师上课,就感觉看着一个复读机在不停地转着转着,提不起学生丝毫的上课兴趣。如果教师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上课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3]。相反 , 如果教师 的教学呆板 陈旧,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不利于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改变现有教学理论,从现代化理论出发,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可以与学生融洽相处,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二、对两极分化现象提出的对策和措施

(一 )培养 学 生良好 的学 习习惯

在学习地理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地理的重要性及这学期的教学任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这学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地理与人类的生活有紧密联系,小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 大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文本知识,更应通过图像和实体地球仪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 )摒弃 传 统的教学 理 念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要以传授文本知识为教学方法但是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的神奇。比如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看星图,看那壮阔的宇宙场景,看完之后不免让人心潮澎湃,一个个关于星座的传说,让学生听后更是生出万千感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并感受宇宙的神奇和造物主的鬼斧神工[4]。

(三 )选 择 合 适 的教 科 书

现今的地理教材,主要有人教版、星球版和湘教版三种教材。而在这三种教材中,人教版教材和星球版主要以世界地理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等,了解世界地理分布、气候条件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等。而湘教版教材更注重的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通过穿插大量的图片及表格,与知识点进行紧密联系,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在看图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看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不同教材的选择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三、结语

浅议杜绝初中英语的两极分化现象 篇10

一、培养持续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阵地,教师应该不断改进与提高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且易被学生接受。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同时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营造语音和现场环境,插入游戏、表演等活动,并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快乐、兴奋、奋发向上的气氛中学习,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持之以恒。

二、超前关注与帮助潜在的后进生

保持良好的兴趣,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但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慢慢地和其他学生拉开距离。这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找出可能掉队的学生。教师应多关心记忆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引导他们学会笨鸟先飞。教师还应经常关照那些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让他们多在集中注意力方面下工夫。对动口能力差的学生,教师更应多安排会话练习。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习能力较弱、缺少恒心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并培养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在外打工,或父母离异的子女,学习上的波动相对会更大,教师对他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多加关怀,防止他们掉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而造成的英语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教师除了关爱他们之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找到帮扶对子。

三、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好的英语教师,从接受一个教学班开始,就应重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即学习单词、词组、句子与文章的方法。

首先,单词是基础,学生必须读正,默出,记住释义。为此,教师应尽早教会每个学生掌握音标。在教学音标前,我给学生讲清48个音标对将要学习的单词的重要性,保证每个学生学会音标,能用音标读出单词,以解决读单词问题,并教会学生字母与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以利于其记住单词的拼写即默出单词。

其次,英语单词往往有特定的用法。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大量词组,学生必须背出这些词组,但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词组。教学中,我把大量的词组主要归纳为三种:介词词组、名词性词组和动词性词组。我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名词性词组的前置与后置定语,动词性词组的动宾结构加状语。在掌握了词组的内在结构后,再长的词组也就很容易能掌握了。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看似复杂的英语句子,实际上也很有规律。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要利用课堂,提供给学生听、说的机会,要让学生们明白,只有会读会说才能进一步学好英语。

上一篇:识字教学有妙招下一篇:林业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