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2024-08-19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精选十篇)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1

因为名著是在世界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百看不厌的, 有意义的,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万古流芳的著作, 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 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 淬练了人类的历史、经验、情感、及精神。它们是我们的光明面, 也是我们的黑暗面;是白日现实, 也是暗夜梦魇。名著具备了其他作品无法替代的意蕴和独特的美。

在《高中语文课标》的“阅读与鉴赏”中明确规定: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 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有人说, 这么多的快餐文化还读什么名著, 其实在经典名著与流行之间的选择勿庸置疑。读经典, 是我们永远需要的, 因为对经典的了解, 都会让我们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不断地内化与升华, 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 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而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 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从小读经典名著, 加以思考, 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 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 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 比人为的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在经典名著与漫画武侠之间的选择也不容置喙。有些同学喜欢看漫画、看武侠、看推理判案的作品, 看这些作品确实很“过瘾”, 但不能代替读名著。读名著, 尤其是读一些外国名著, 比如《简爱》《悲惨世界》《红与黑》《复活》等等, 会让人受益无穷。因为一个人的生活范围很窄, 能够见到和感受的人与事也很少;很难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就不会理解他人, 理解人生。如果阅读名著, 会发现名著给我们提供了人生需要借鉴的许多东西, 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的灵魂与心理;会让人更加懂得人、人生是怎么回事;会有更深刻的感情体验;会更加珍惜生命也更加宽容。而当你用宽容之心去待人,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人, 用深刻的见解去讨论, 用精美的文字去作文时, 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从名著中得到了许多:你会逐渐拥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 有“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略, 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 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 有“腹有诗书心自华”的自信, 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决心。你会明白:源静则流清, 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 形端则影直。

当然, 每一本书的作用不尽相同,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 沙里淘金。”读经典名著也是有所选择的, 因为有的古典名著是历史的奠基, 是创新的先导, 是历史的沉淀, 如名著《红楼梦》就是一本百科全书, 有医学知识、饮食文化、人情百态, 还可以看出当时历史的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的愿望、资本的萌芽等等。有的古典名著里面包含了计谋、军事的运用;成功的秘诀;社会的规律;而且任何年代都适用, 《水浒传》《孙子兵法》等。有的名著本身文笔就很好, 并有励志作用, 看后使人们振奋,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荷花淀》《平凡的世界》。有的思想深邃, 后人难以超越, 如《聊斋志异》《西游记》。有的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 如古老的四书五经等。在读古人书籍, 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 你就会很强烈的感到那些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人多么有修养;在阅读人物传记的时候, 又会感到那些宠辱不惊、淡泊宁静的人是多么有修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又会感到那些平易近人、尊重别人的人是多么有修养!那些修养, 有时就是给学生智慧的心曲;有时是照亮学生思想的明灯;有时是慰藉学生灵魂的美韵。

怎样阅读经典名著呢?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还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借鉴名作, 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 “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2

“语文是工具。”(叶圣陶语)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一、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性质与地位

教育部在2001年所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段话已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人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与知识,帮助个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时刻不停地撞击着人们的大脑,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现在一年的新知识、新发明,往往会超过以往的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知识爆炸”正是对此的生动形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千变万化的世界,读书则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但是,书是读不完的,那么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一日千里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浅斟低唱,轻吟慢诵,去体味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一目十行:成为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讲究方法与技巧,讲究阅读的速度,用有选择的鉴别的眼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选择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阅读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讲的就是阅读能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品位。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瞬息万变的生活窒息了人的情感,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心理压抑、焦虑、迷茫。人们不再满足温饱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阅读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协调发展。在小学阶段就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净化心灵,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尤为重要。

第三、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是人生存、交流发展的重要凭借。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人语言发展的水平往往反映出这个人的整体素质,儿童的成长往往会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跃,学生胸中有了“墨水”,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自然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阅读对发展人的语言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阅读教学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累·运用”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

语文学习必须是先积累、后运用,而积累则主要是依赖阅读教学。小学生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一,阅读教学在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字、词、句是形成语言的最基本的材料,识字、学词是儿童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最基本的环节,是学习文化的开始,识字、学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促进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识字、解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文中的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理解常用的句式、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还要求学生自觉地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形成良好的语感,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第二,在阅读技能训练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朗读、默读和背诵是学生阅读的三种主要形式,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三种基本技能训练。“读,见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朗读是指发声阅读,就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加强语感,以声传情。”(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在小学阶段,朗读应做到读得正确,不读错;读得流利,不拖拉;读得有感情,不平淡。文章要让学生读,而不只是老师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堂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是不正常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实验。在我所带的三年级的一班中有32名学生,由于前任教师不太重视朗读训练,早读课只听到“嗡嗡嗡”的读书声,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发言,课文不能及时背诵。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组,在一节早读课的时间内学习《惊弓之鸟》一课。一组在我的监督下进行大声的朗读训练,先教读,再齐读,单个朗读,最后单个有表情朗读。一节课下来,已经有15位同学已能流利地有感情朗读,占94℅,10位同学已能背诵,占62.5℅。对另一组的同学不作要求,让他们在我的监视下自由读。结果只有5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能流利地读完全文,占31.2℅,有4位同学能背诵,占25℅,效果有明显的差别。默读是无声阅读,它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它省时省力,形式灵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在训练学生的默读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出声,不指读,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背诵是一种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准确记忆文章的阅读方式,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通过背诵名篇佳作,名家那典范的语言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学生的口语表达之中,影响并规范了口语。背诵还被人们称作“记忆体操”,它也是提高学生记忆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在阅读方法方面应达到的要求。阅读的方法一般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精读常见于课堂教学之中的阅读,是对课文认真仔细的研读。应该培养学生认真细读。揣摩探究,咬文嚼字的习惯,而且还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略读常见于课外阅读,只要求概览大绎,捕捉关键信息。陶渊明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又是读书(特别是独一些课外书)不必一下子把每句话都搞得很清楚了,只要能得到关键信息就行了,大的方面早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就留着,有时并不影响已获取到的知识,浏览则适用于查找资料。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这种查找资料的能力。

第四,阅读教学在提高小学生作文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学语文就是多读多写。”(施蜇存:《语文教学一定要改》读写应该结合,这为大纲所确认,为专家所认可,为广大老师所拥护。大纲中指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自能。虽然阅读不是专门为了写作,但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的量阅读,研究作者怎样选材,布局谋篇,遣词用语,指导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偶尔产生的灵感和学习生活的感受随手记下,形成读后感或书评。如果说平时的阅读是在积累写作的营养,那么写作就是在运用这些积蓄,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两大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

1、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赵景瑞:《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例有许多是大师级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属于经典作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经得起吟咏和品味;教材中还有一些极具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作品,这些作品则能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可以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上好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2、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单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应有量的保证,提供学生语文素养还要更多地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和检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显而易见,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课外阅读还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完全自由的阅读活动,它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少年时代的陈伯吹捧读《一千零一夜》如痴如醉。正是对童话、寓言及科幻小说的痴迷,触发他非凡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他终于成为著名的童话作家。课外阅读可以使人终生受益。

四、阅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即通常所称的“讲读法”)被介绍到中国。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顺序一路介绍下来,硬向学生灌输,这只能算是肢解课文,是程式化的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能算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自主阅读;这只能算是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而不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学生应该成为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导师,而不是“二传手”或“中介人”。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感悟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努力培养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听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例如大象和小白兔要过河,它们跑来问你:“这条河我们能不能过去?”你该怎么回答?在讨论完后,分组汇报时说出了三种答案:第一组同学根据课文的寓意作出了回答:让它们去试试,亲自实践;第二组同学对寓意进行了扩展,根据小白兔和大象的身体情况,判断出大象可以过,而小白兔则不能过;第三组的同学回答更加精彩:它们俩都能过去,即让小白兔爬在大象的背上,两个不就一块过去了吗?这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其次,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阅读效果至观重要。阅读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语言文字材料的心理过程。阅读时,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掌握所读材料的意思,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地专心地思考的习惯,就会成为和尚念经式的阅读,毫无效果可言。阅读有是一种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过程。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离开情感交流和体验,就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写读后感,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自己的读物上作出记号和批语。毫无疑问,阅读动笔在理解消化作品内容和积累知识方面是事倍功半的。最后,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得丰富,语文素养不得提高。

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 篇3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学生的阅读下了新的定义,并进一步阐明了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鉴于此,笔者在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做了些尝试:

一、提高阅读认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一)转变观念,还阅读以正当的地位

当前,除了家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错误的阅读观以外,部分学生对阅读的误解也不容小觑。他们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没意思,再加上各科作业的压力,考试的压力致使他们无暇阅读,也不愿阅读。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必须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我们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明白 " 一个人学生时期能不能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势和发展 " ,阅读文学名著可以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懂得是非善恶;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助于完善自我。摆正阅读在学生心中的位置,明确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的喜好自然也各不相同。要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必须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由选取阅读方式,对作品的选择可以不受年段的限制,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愿。

当然,学生的年龄有限,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也有限,在选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学生选择刺激的武侠、言情小说,有的学生则选择了新奇的卡通漫画书。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值得理解的,现在视听传媒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老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经典名著与流行的快餐读物之间的本质区别,矫正学生浮躁的心理和行为,提高阅读品味。

二、创造阅读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阅读材料的缺乏,尤其是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经济不够发达。要想人手一本文学名著,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必须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以解决 “ 无米之炊”。

首先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的读本资源,向学生定期开放,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另外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向社会和学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在阅读的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每周抽出 1 — 2 节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诉阅读心得。布置作业时淡化书面作业,以课外阅读为主。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阅读。

三、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

(一)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克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至关重要。计划要细致。分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初一、二学习任务较轻,可利用在校和假期读完《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篇目,寒暑假可自选取篇目阅读。

(二)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将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谴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1、让学生阅读作品前首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2、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3、多种阅读方式融合。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

4、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相机引导、解惑释疑。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切不可放手不管。因为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再加上以十二、三岁的孩子的阅历是无法完全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走入学生中间,搜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个别的指导,对于较为普遍的问题,我们开办了专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指导。

四、建立阅读评价方案,促进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档案,阅读小组长记录学生平时的阅读表现,收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读书笔记。小组成员之间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另外搜集家长的评价,一月一小结,形成阶段性评价,一并收入档案袋。年度总结再做终结性评价。

另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展示阅读成果。如:开展阅读演讲比赛、辨论赛以及读书笔记展览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是任重道远、责无旁贷。让我们摆脱陈旧的观念、丢掉考试的束缚,借着课改的东风,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荡涤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学生心灵的沃土丰厚了,言语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篇4

一、PISA阅读素养测试阅卷程序分析

(一) 阅卷程序

为保证测试内容的公正, PISA建立了严格的命题、选题、阅卷的程序。尤其是在阅卷环节上, 致力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PISA阅卷环节可以用图1表示:

这样的阅卷程序, 体现的是程序公正的原则。

所谓程序公正, 本义是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条例及其他政策时应遵循公正合理的程序 (流程) 安排, 即“正义不仅要实现, 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将此概念借用到阅卷过程中, 目的是为了体现PISA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 都是可控的, 是“看得见的”。这样的程序公正就能保证PISA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 程序解读

在PISA阅卷程序中, “提供评分标准”和“评分者培训”是整个阅卷环节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首先看评分标准。PISA2009阅读测试的评分标准由检测的能力点 (题旨) 、评分原则的描述、参考答案、其他有代表性的符合要求的答案及错误的答案五部分内容构成。其中“评分原则的描述”是评分标准的核心内容, 不但明确了得分的具体要求, 而且对答案的开放程度也做出了规定。有些难度较高或答案开放程度较高的题目, 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依据评分原则还给出了为什么对或错的描述, 其实际意义是明确评分的临界线。由于评分标准比较复杂, 评分者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研读。只要在培训过程中评分者真正领悟和掌握这一标准, 不同的评分者就能较高地达成评分的一致性。

PISA阅读测试评分标准的形成基础是PISA对阅读素养的界定和水平量表, “检测的能力点 (题旨) ”和“评分原则的描述”由此生成。对于阅读测试来说, 主观性试题对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它可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等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 并且能够给予学生自由表达个人阅读感受的机会, 但这种题目的使用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例如“评分者效应”难于控制便是主观性试题的一大弊端。由于有前测, PISA测试可以在制定评分标准的过程中参考已有的学生答题情况, 并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答案作为评分标准的组成部分, 为评分者更好地掌握评分尺度提供清晰的参照, 从而确保了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

其次是评分者培训。经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推荐和上海PISA测试研究中心的相关测试选拔, 共确定评分专家16人, 最低教龄不少于10年, 年龄上限不超过45岁, 区教研员占80%, 高级职称占60%, 从而确保了评分队伍的高素质。负责培训的专家均在国际PISA会议上经过严格培训。为保证评分质量, 评分严格按照国际规范, 每天评分时间不超过6小时, 每两小时必须休息10分钟。整个评分过程有21天, 而评分者培训的时间就达到6天, 占整个评分时间的近三分之一, PISA对评分者培训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 PISA测试为培训提供了《评分指南》、《国内样例》、《国际样例》和《工作坊材料》四份材料, 按照专有的程序进行培训。培训专家首先带领评分专家仔细解读《评分指南》, 《评分指南》在搜集国际国内体现不同答题思路的数量众多的样例的基础上, 按照“阅读素养的5级水平概述”量表的要求将评分标准分层、细化, 根据不同的层次或角度赋以不同的评分代码, 可操作性强。评分过程中, 《评分指南》的评分标准不可随意更改, 评分专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实际评分时站在考生的角度, 从答题成功的前提下尽量去理解学生的答案。当然, 因为试题来源于不同国家或组织, 各国提供的评价标准在操作时也有不完全平衡的地方, 有的标准严, 有的题目又相对比较松。

《评分指南》解读完毕, 评分专家必须研习《国际样例》、《国内样例》两套练习卷, 前者提供的是国内学生在试测过程所做的回答样例, 后者提供的则是国际学生在以往测试中的回答样例。设计这两套练习卷的目的, 是使评分专家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做出的最通常的回答样例, 以及那些可能接近评分等级分界线的答案, 都能做出恰当和具有一致性的评判。作为培训的总结, 评分专家必须完成《工作坊材料》中的所有例题, 并根据先前所确定的评分标准来检查各自的评分情况, 只有准确率达到80%以上才能参与正式评分。在最终确定的评分标准中, 《工作坊材料》是作为评分标准的重要补充, 它提供了各个回答水平的更加详细的描述和更多的具体样例, 是为了说明所期望的一系列回答以及学生回答主观性试题的最通常的答案。为了使评分者在具体阅卷中对答案有更清晰地认识, 练习卷中的回答样例都有明确的注释, 以此来解释给分的根本原因。

为进一步保证评分的有效性, PISA还设置了多次评分环节。16位阅卷专家依次编号, 编号最后4位的专家参与多次评分。学生答题本的封面上都贴有专门设计的表格, 内容包括评分专家编号、题目编号等, 单次评分与多次评分的题目均用不同颜色标识, 多次评分的题目组约占总题量的三分之一。在终端计算机输入时, 会及时生成某位评分专家的评分准确率, 评分监督会根据统计情况及时决定是否终止其评分资格。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发现, PISA测试在阅卷评分过程中, 非常重视程序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又体现了人性化和精细化, 从而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上海语文中考阅卷程序分析

(一) 阅卷程序

近几年, 上海采用计算机和人工相结合的阅卷方式, 具体阅卷程序可用图2表示:

(二) 程序解读

从程序上看, 上海语文中考也同样制定了“提供评分标准”和“评分者培训”两个步骤, 但在操作的精细化方面还有待改进。

从评分标准看, 2009年上海语文中考卷阅读部分的评分标准只有测量目标、分值分配、参考答案三部分内容。而其中的“测量目标”是直接引用“考试标准”中的表述, 缺乏直接针对题目评分的原则性描述。由于缺乏对不同等级水平的具体描述, 即使命题者有心将评分原则描述得更将详尽、清晰, 也会陷于“评分原则”缺乏依据的尴尬之中。整个评价标准没有一个专门的评价量表, 只在具体的题目后面根据该题的总分值确定本题的评分建议, 对于分值低于5分的题目一般只提供一个参考答案或答题要点, 有的题目可能有部分得分情况出现, 则在参考答案后加以补充说明, 个别分值高的题目虽然也分档次评分, 但档次之间的表述比较模糊。

再看评分者培训, 由于受招生时间节点的限制, 整个中考阅卷的时间只有6天左右, 一般在考试结束第二天即开始, 因此培训时间包含在阅卷过程中, 时间不超过一天。阅卷者都是由区教研员将名额分配给各个学校, 对阅卷者的教龄、职称等都没有严格规定。

就培训过程而言, 由于缺少前测, 培训者和评分者只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测试卷进行培训, 客观上给部分学生带来了评分上的不公平。培训者也不提供相关的评分指南, 虽然在培训中命题者会将命题意图作为评分原则传递给评分者, 但这种口口相传的“评分原则”由于缺乏具体的学生答题情况的参照, 评分者在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时就很难把握评分的临界线, 评分误差在分值较高的主观性试题中就难以避免, 从而造成“评分者效应”难以有效降低, 有损评分的一致性。评分者根据“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在操作时一般采取缺陷评分的思维方式, 实行的是“找错误”的扣分制。所以学生试卷上会出现半对的情况, 但学生很难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所以也会缺乏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三) 对比分析

从图2可知, 除了前两个步骤, 上海语文中考阅卷程序与PISA的阅卷程序相比, 主要差异在于“第二次评分”、“第三次评分”以及计算机参与评分。以下稍作展开。

增加“第二次评分”显然是出于对评分者掌握评分标准的顾虑, 而不是为了检测“第一次评分”的有效性, 而增加“第三次评分”则是为进一步强化其公正性。当然, “第三次评分”客观上还具有求证功能, 即求证前两次评分哪一次的信度更高。但由于“第三次评分”依然是整个评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其求证或检测功能实际上并不存在。

再看让计算机参与评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在上海语文中考阅卷程序中, 计算机可谓“位高权重”。无论试题经历两次评分还是三次评分, 最终都要经过计算机的检验才能生成最终得分。

当设定的阈值为零, 且“第一次评分”和“第二次评分”一致时, 计算机自动生成最终得分, 并与前两次评分保持一致。在这一过程中, 计算机其实并没有起到检验的作用, 检验评分一致性的任务是由“第二次评分”提前完成了。同理, 当设定的阈值为零, 但“第一次评分”和“第二次评分”不一致时, 计算机会请求“第三次评分”, 如果“第三次评分”的阈值同样设置为零, 那么“第三次评分”就自然地承担起检验前两次评分有效性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依然是个“旁观者”。然而, 这正是计算机应该扮演的角色。

当设定的阈值大于零时, 问题就变得完全不同了。“第一次评分”和“第二次评分”的差异在阈值设定的范围之内, 计算机就充当了最后的裁决者, 快速地求得前两次评分的均值生成最终得分。这一最终得分, 既不是“第一次评分”的得分, 也不是“第二次评分”的得分, 而是计算机评出的分。那么, 计算机给出的分是否准确、公正呢?以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2009年上海语文中考卷第19题总分为9分, 如果阈值设定为1分, 某位学生的答题“第一次评分”为8分, “第二次评分”为7分, 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 那么这名学生这一题的最终得分就是7.5分, 这是计算机给的分。这一评分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第一, “第一次评分”是准确的, 在计算机参与了评分之后, 这位学生在这一题上的得分少了0.5分;第二, “第二次评分”是准确的, 这位学生幸运地在这一题上多得了0.5分;第三, 前两次评分都不准确, 真实的得分或大于8分, 或小于7分, 计算机给出的7.5分无疑是在扩大评分误差。

如果前两次评分的差异大于设定的阈值, 那么就需要“第三次评分”。假设上述的同一份试卷中的同一题, 在“第一次评分”中得9分, “第二次评分”中得7分, “第三次评分”的阈值设定同为1分, 在“第三次评分”中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第三次评分”得9分, 最终得分为9分, 同时证明“第一次评分”是准确的;第二, “第三次评分”得7分, 最终得分为7分, 同时证明“第二次评分”是准确的;第三, “第三次评分”得6分, 就将重演上述两次评分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的三种情况;第四, “第三次评分”得8分, 计算机会如何给分呢?是给8.5分, 还是给7.5分?

以上分析只是基于一道分值为9分, 阈值设定为1分, 而且答案相对容易界定的阅读填空题, 如果是分值更大, 阈值设定也更大的题呢?比如“写作”, 上述分析会依然有效, 而其荒诞也更加明显。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主观性试题阅卷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只有评分者才能做到, 也只有依靠评分者才能做得更好, 计算机只能用于处理表示分值的数字, 而不能参与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因为主观性试题评分的公正性需要一个能够“看得见”的程序, 而计算机参与评分会制造出太多“看不见”的东西。

三、结论和建议

(一) 结论

通过对比PISA与上海语文中考的阅卷程序, 我们发现貌似差异不大的程序背后蕴含的却是理念上的明显差异。

PISA重在考查学生通过阅读解决应用型任务的能力, 按照PISA的观点, 应用维度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来阅读文字材料, 所以PISA提供的文本必须具备情境要素。有数据显示:在已进行的三届阅读测试中, 约有45%是要求建构式反应的测试题目, 评分者在给这些题目评分时包含有较多的主观因素, 而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公平公正, 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就必须形成一个切合学生能力水平的科学完善的评分标准, 这个时候一个透明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阅卷程序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 建议

上海的语文教学改革已持续多年, 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果, 但在课程评价领域仍需作进一步探索。随着课改的深入, 母语教学最终应落实到“言语层面”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而语言学习更多的需要学习者自身的主观感悟, 在语文阅读测试中如何对此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PISA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为此, 笔者对上海语文中考提出如下建议:

评价标准方面:

(1) 制定学业水平等级量表, 用描述性的语言具体、清晰地表现各个水平标准。

(2) 评分标准的制定要与命题同步进行, 评分标准在缺乏学生前测的情况下, 可以参考相近测试中学生的表现, 准确把握学生的水平状况。

(3) 适当延长从考试到阅卷之间的间隔天数, 以利于补充具有典型性的评分样例;扩充阅卷中心组人员, 以期在最短的时间里, 在评分者培训开始之前研制出表述具体、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

阅卷程序方面:

(1) 为评分者提供内容具体的评分标准文本;适当增加评分者培训的时间, 丰富培训内容。

(2) 利用计算机阅卷网络平台, 开发评分者评价工具, 用于检验评分的一致性和监控评分质量, 让计算机做该做的事。

(3) 适当增加阅卷时间或增加评分者人数, 有效降低评分者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将“评分者效应”的影响降到最低。

上海的二期课改已历时十年,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信PISA测试的引入会给我们的学业评价探索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本文介绍分析了PISA数学素养测试的阅卷程序, 比较了PISA与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测试的异同, 认为PISA测试在“提供评分标准”和“评分者培训”两个环节上, 使测试结果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并指出上海中考应用计算机参与评分的不足, 最后提出了改进国内语文中考阅卷程序的建议。

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篇5

昭平县马江中学 林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在他的脑力劳动中没有死记硬背,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可是在我们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图书设备不健全,不能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小学生的家庭阅读状况就更差了,绝大部分小学生家庭没有专门的书房或其他专供阅读的场所,私人藏书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是优秀作文选,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另外,有的农村集镇连一家正规的新华书店都没有。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农村小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那么我们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就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以读书活动为主导”的校园文化。

每天早晨,让全体学生朗诵半小时的中华经典、国学精粹以及优秀的新诗篇章;每天中午,让全校师生安静地阅读二十分钟经典童话或教育类文章;每周三篇日记,鼓励学生总结、反思个人的收获与不足,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晨诵——午读——暮省”的学习新方式。在这种共读共写的校园文化气息里,让孩子们开始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热爱读书,这种通过整体环境的提升达到教育目的的育人方式,要远胜于机械的应试教育。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200本;要有图书质量上的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丰富,有益于其成长;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须有健全的制度保证。

三、发挥教师的作用

语文教师首先要勤于读书,在教师自身读好书、好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做好读书方法的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有计划的进行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班级、家庭读书氛围,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四、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

将阅读指导结合教师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落实到每个年级。教师要求学生以背诵诗歌、优秀诗文目标。专门阅读指导老师做到中午与学生一起看书。老师们在教室里布置识字角,让识字帮助阅读,以阅读促进识字。课外让学生以剪贴本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要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除中午为自由阅读时间外,每周还抽一节课为大阅读课,开始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尝试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还按月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共同阅读书目,以便于指导阅读与交流。还要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同时心精心布置教室,营造书香氛围。老师们鼓励学生到校图书室借书。该年段重视读书笔记检查反馈。读书笔记要求非常具体,每周2篇,每篇包括6个好词,3个好句,1个好段,还要写上“我的感想”。老师要不但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动笔,还要把学生作品整理成册。以便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就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向学校要时间,向老师要时间,向家长要时间,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如:成语故事赛、诗歌朗诵、评比阅读之星等。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要求每周3篇。最后要形成阅读反馈形成制度,每天背一首古诗,每两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每月评一次阅读之星。本学期开展一次“读名著,讲名著”主题活动,一次年段课本剧表演,不定期手抄报展示。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自备笔记本,除摘录好的句段外,练习写读后感。

五、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加强阅读交流,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班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校黑板报每学期出2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班刊每期须有1/4内容反映阅读活动。

3、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大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评选书香小博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

六、加强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

浅谈阅读与语文素养的关系 篇6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功能与地位;培养与训练;兴趣氛围;评价机制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捡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通过视觉认识书面语言文字符号,感受语境,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立场、观点,从而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

一、阅读的功能与地位

1.培养与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

阅读,是语言和文字相结合的过程。文字是语言的符号,阅读即是识别文字符号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阅读与单凭听觉接受语言信息的不同之处在于:直接阅读,更能借助文字表现出的事物与现象的描述,形成清晰的认识。同时,阅读是以理解为宗旨的,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伴随着积极、艰苦、复杂而又活跃的分析、概括、综合、抽象、比较、分类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而,阅读过程本身,就是培养与增强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

2.促进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充实了头脑,丰富和扩展了知识的储备,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这种探求精神,就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一种精神能源。阅读,可以启迪心灵,丰富情感。好的文章,对学生思想意识完善、道德品质的规范、人格情感的形成、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都会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3.增进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阅读过程是读者感受语言、分析语言、储备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过程。优美、流畅的语句,生动准确的表述,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无论是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还是表达技巧、语言风格都给学生提供了借鉴的范例。学生通过阅读,熟悉构词规律,掌握修辞技巧,了解句式特点,分析布局谋篇,为表达积累了经验,为写作提供了范例。可以说,学生语感越强,语言越丰富,表达技巧越娴熟,阐述思想就越严密,叙事也就越形象,越逼真,越生动。

所以,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阅读能力不仅作用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阅读能力在语文素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尽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文字材料仍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并且这种文字信息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要求阅读者必须及早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捕捉有用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3)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种类与内容都在日益增多,新文体不断出现,阅读能力越来越显示它非同一般的价值。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的实践和运用。因此,它涉及教师、学生、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阅读正受到现代视听媒体的挑战,如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现在,不少“快餐型”读物占据了学生的空间。但这种读物的内容只是为了休闲,达不到促进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语文课文中虽选有不少经典的片段,但由于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把各种不同文章的阅读拘泥于“背景、段意、主题、特点”的肢解模式中,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教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查找资料,探究因果,进行交流。同时,教师应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就会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去阅读。

此外,教师在阅读指导活动中,还应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结合起来,使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应让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写内容提要,改写,缩写,写读后感等。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学校应全面创设阅读氛围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使得基础教育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比如,在硬件建设方面,多数学校特别是示范性学校,图书配置都达到或超过了人均30册的水平。而且,多数学校也都按要求配置了图书馆、阅览室。

虽然有关创设校园阅读氛围的硬件上去了,但软件建设却未能跟上。而且,不少语文教师视语文课本为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视课外阅读为浪费时间。于是,不少学校的图书馆长期尘封,阅览室也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它们真正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更甚。

因此,我们应改变这种情况,使图书馆、阅览室真正发挥作用。具体来说,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开辟校园阅读空间,营造全校的阅读氛围。(2)改革语文课程,将阅读课纳入语文课计划内,丰富语文课的内涵。比如,专门设立语文阅读课,让学生专心阅读名著等书籍。(3)组织阅读成果交流活动,如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就能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

3.尽快构建能够操作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机制

我们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要着眼于读书方法的掌握。即指学生能否摘抄读书卡片,是否会选择读物,是否学会精读与泛读,能否多本书参照,会不会提出问题等。

(2)要确定小学生的阶段目标。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分学期制定阅读的阶段目标,使学生有更为明确的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阅读书籍。

(3)提倡多元化阅读。多元价值取向是客观存在的,如同是读一篇(部)作品,有的学生陶醉于情节,有的学生钟情于语言,有的学生潜心于作品展现的时代,有学生感怀与人物,所取未必一致,但只要言之有据、有理,都是可以的。因此,我们应提倡多元化阅读,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如果我们执著以统一的答案去规范学生的阅读所得,不仅使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还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进行探索,不断寻找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林.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苑教育,2012(11).

[2]雷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J].语文天地,2012(12).

[3] 张雪梅.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8-15.

阅读,培养语文素养 篇7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有效提升

王崧舟曾指出, 语文课, 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 甚至不是课程, 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 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语文课是课程改革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经历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 然后聚焦到“语言文字的运用”, 现在又把研究的目光转向“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那么, 语文素养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这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 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 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1) 必要的语文知识; (2) 丰富的语言积累; (3) 熟练的语言技能; (4) 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深厚的文化素养; (6) 高雅的言谈举止。很多时候也许语文教师本身也未能真正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教师, 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所以教师先要自己阅读, 起到示范作用, 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

一、聚焦语文课堂,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 文本教学

一滴水落在地上并不起眼, 然而落在荷叶上就是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 理想的教学就是甘做荷叶托举露珠的过程。

(1)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教师的教学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底蕴, 而教学素养则来源于阅读。因此,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 更应该将终生阅读定为自己的学习目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开拓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做到读中有思、听中有品, 品出滋味、品出独具匠心。

(2) 让阅读成为思考方式。

阅读必须伴随着思考, 这样才能领悟语言的博大精深、品味语言的妙趣横生。同时, 这样的思考也让心灵得以舒展, 视界得以敞亮, 创意翩然而至。

2. 阅读教学

回味三节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课: (1) 二年级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读好课题, 重点句子加一加、补一补、换一换; (2) 三年级的《理想的翅膀》, 检查预习, 读写结合; (3) 五年级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品位“咀嚼”一词的含义。中国语言博大精深, 我们要学习积累运用表达, 沉下心来品悟思辨, 共同学习语言文字之美、品悟语言文字运用之妙、引导运用语言文字之功。

3. 习作教学

教师在教学“爸爸或妈妈关心我的一件事”主题作文时, 讲评道:语言要充满生活的味道、时代的信息。学生在选材时, 可以尝试“反着选”, 习作题目就像爸爸妈妈给你起的名字一样与众不同。

二、聚焦语文课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 阅读课实践

例如, 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 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 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朗读、交流、质疑……教师与学生一起以读为本, 读思结合;与学生一起在读中感悟, 有理有据;与学生一起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与学生一起练笔, 升华情感。教师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整节课师生情绪高涨, 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 每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语文素养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

2. 习作课实践

例如, 在教学“难忘的事”习作指导课时, 教师旨在突出“讲评也是指导”的教学意识, 让学生在赏、评、改的过程中了解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造成作文不具体的主因。教师根据学情预设了三个环节:领悟—揣摩细节, 发现秘密—低吟浅唱;创作—演练细节, 运用方法—浅滩习泳;评改—推敲细节, 反馈效果—璞玉待琢。这样的写作训练, 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受学生欢迎, 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

3. 师生共同阅读

语文教师最缺乏的便是底蕴和学养, 而提高教师文化底蕴的途径就是读书。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 书读得多, 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不读书、少读书, 是一定没有底蕴的。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关键在于行动, 阅读是行, 上课也是行。

正如王崧舟所说, 因为读书, 我们丰厚了底蕴;因为底蕴, 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因为教学, 我们更加体认到读书的意义, 于是, 这个循环就自觉进入良性运转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贵勇.读书成就名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阅读文学名著提升语文素养 篇8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过去, 学生阅读文学书籍, 被视为不搞好学习看闲书, 更有甚者视之为违纪犯错, 嗤之以鼻。学生在自习课上或课间读文学书籍, 被没收或毁弃的现象亦司空见惯。殊不知文学即人学, 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 情感的历史。很多作品, 历经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考验仍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假恶丑鞭挞的人文思想;包含着自然、和谐、幸福、安乐等社会理想;包含着人的坚韧、尊严、理解、宽容、博爱、勤勉、自由与责任, 权利与义务等人类的美德。鉴于此, 世界许多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给文学作品重要地位”,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文学”等诸多倡导。读文学作品如品香茶, 反复涵咏, 意味无穷;如入圣境, 五彩缤纷, 令人惊喜。所以跟上课改步骤, 需要语文教师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彻底转变观念,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 课内外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二.立足课内, 读深读透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基本篇目大多属名家名篇, 我们应当含英咀华, 帮助学生发掘这些篇目的内在美, 让学生领略美、感悟美, 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要让学生达到那种“每有所得, 则欣然忘食”的境界,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 字字珠玑, 令人难忘。学习这样的文章, 不妨借助朗读, 涵咏体会, 反复揣摩, 领悟妙境。可由字面景的赏析深化到文中情的体验, 又对语言的美进而探讨作者思想境界的美, 也可从结构方面理解文章的巧妙, 顿悟古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妙处。而《背影》一文朴实无华, 大巧若拙, 学习这样的文章, 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深入体验, 要让学生感觉文中父亲背影恍若就在自己面前, 那种无言的父爱至情令人情不自禁, 潸然泪下。像这样的文章, 无需对字面意思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 应重在悟“情”, 这种“情”境才是我们追寻的至高境界。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对名篇的学习应始终抓住特色, 抓住难点, 抓住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争议的地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外拓展, 综合学习

清代学者顾炎武有句名言“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读书和实践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两个渠道, 二者不可偏废。作为中学生, 受条件所限, 实践的机会较少, 读书因此要抓紧。读文学作品, 课本上所选有限,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堂外拓展。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由课本内向课本外延伸, 二是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展。如中学课本上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 可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全书。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这一回本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粉墨登场, 其中对宝、黛二人的刻画及凤姐“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的描写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生先读此一回一定是意犹未尽, 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全书。不要怕费时费力, 不妨开几节文学欣赏课, 让学生尽情欣赏, 痛饮一回古典文学的甘露琼浆。引导学生了解这部小说虽以宝、黛爱情为主线, 但绝不单单是描写男欢女爱的才子佳人式小说, 而是展现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由盛到衰的过程, 同时折射了整个封建社会日暮黄昏无可奈何的凄凉景况。让学生从中体验文学即人学。

四.品味文学, 体验情感

重视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语文的课外阅读中去。

1、情意感召法。即经常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

2、发掘教材,借课文激趣。语文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一篇课文,也不是教一册语文教科书,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3、交流展示法。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方法,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在课堂教学时可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如“ 一人一条新闻”、 “ 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等来展示各自通过课外阅读学到的新的知识。

4、评比激励法。我们的评比激励的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读书笔记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发布会或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以激励学生继续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学中创设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在课外阅读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等这一深恶痛绝的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并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通过这样会让所有的学生都喜出望外,他们并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教学,选择自己爱看的书后,个个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互相欣赏,口头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评点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又动脑。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要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

三、语文教学中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

新课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古诗文不少于80篇。”这为学生的大量阅读明确了方向。倡导广泛的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新课改的特点之一。余秋雨先生也说过:“只有书籍能把辽阔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最好的概括。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认识历史、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课外阅读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还要指导多角度的阅读,善于在读书时质疑和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在定期开展的交流会上,要求每个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认为最好的书,并介绍这本书,说明推荐的理由;其次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也是课外阅读必须抓好的内容;再次在课外阅读中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引导有效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篇10

然而, 我国农村中学生阅读素养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课外阅读教学常常热衷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 而不愿进行深层的理性思考, 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 语文综合素养偏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已经迫在眉睫。现对多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进行总结。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的分析

据调查, 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时间少、内容窄、品位低的问题, 也明显存在着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习惯不佳、效率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农村缺少书源。

平时极少数学生曾向老师反映“因为没有机会得到名著, 所以少读”。确实, 如果书籍来源难于解决, 那么其阅读机会则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为没有足够的课外书源, 当然就无法尽情地进行课外阅读了。

2. 家长不够重视。

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期望值, 最终破坏了学生阅读的心理环境和家庭环境, 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与“质”。

3. 教师督导不力。

名著作为一种历史沉淀, 往往具有丰厚的内蕴。如果缺少了老师的及时引导, 则学生对名著只能是慢慢疏远。特别对难读、难懂的名著更是嗤之以鼻。现在学校对语文老师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其中教学评估标准中占很大比例的就是“作业批改”和“学生成绩”。大部分语文教师根本无暇指导学生阅读那些所谓的“闲书”。许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4. 外界因素干扰。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手机的普遍使用, 网络的日益丰富, 学生的注意力向数字化转移, 那些谈生活、谈学习、谈励志等方面的书籍对他们也失去了吸引力。

二、引导农村中学生有效阅读的几点思考

1. 引领提携, 阅读路上师生同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 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重教书, 又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 教师自己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 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 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 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 供学生传阅。

2. 激发兴趣, 阅读路上以书为友。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 学生只有真正产生了阅读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 通过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有效的教学组织, 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名著节选的机会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的内容提要、历史地位, 以及作者的相关作品, 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选择一些写得优美的短文, 通过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赛读等形式, 体验诵读的愉悦, 得到美的享受;可以进行“课前3分钟”的演讲活动,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述出来;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或者录像, 让学生与原著进行比较, 探讨二者的优劣, 等等。

(2) 通过组织活动刺激。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举行阅读成果展示, 组织交流、评比、竞赛等,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使那些对课外阅读原本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受到影响, 产生阅读兴趣。为此,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阅读笔记展览”、“辩论赛”等活动, 让学生集中展示一个阶段的读书成果, 从而在班级里营造人人乐读、善读的浓厚读书氛围。

(3) 通过活动阵地熏陶。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条件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 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 不断提高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档次和水平。同时, 语文老师也要积极发动学生共建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把家中珍藏的好书拿到班级来共享, 引导学生把零花钱运用到买书上, 不断充实完善图书角, 从而使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们向往的“乐土”、心灵的“家园”。

3. 培养习惯, 阅读路上一起成长。

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 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学生播下一种正确的阅读思想, 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1) 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 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 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作批注, 如在句下用“———”标出重点句, 用“═”标出关键句, 用“﹏”标出精彩句, 用“?”标注不明白处或异议处。也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见解、疑惑等;还可以归纳写出段落章节的要点并夹上纸条做上记号, 等等;通过做批注, 我们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的好习惯, 将阅读引向深入。

(2)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 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就能发现问题, 提出疑问, 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 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找出疑难问题, 并允许学生提出与作品相反的观点和意见。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 学完全文后, 我顺势说了一句:“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 如果有请大胆地提出来。”有一个同学说:“桃源人与外界隔离了好几个朝代, 为何还会‘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我认为不够合理, 让人费解。”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我首先表扬了他,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再各抒己见, 并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只要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想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 培养学生精选多读的习惯。我们读书不能拿到什么就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是一个弊病, 特别是中学生更应该注意。现代社会信息多元, 书海茫茫, 学之不尽, 所以中学生的阅读一定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严格筛选。语文新课标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 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诗词, 这些为我们指明了阅读的范围和方向。但并不是说只要读这些书, 其实读书应该杂一点、面广一点, 如中外文学名著《红岩》、《三国演义》、《童年》、《简·爱》、《伊索寓言》……还可以涉猎一些法律、经济、自然科学、历史等不同领域的书籍。广博与方向有机结合, 有目的、有选择地多读、广读, 这样才能文理兼通, 全面发展。

上一篇:组织人力资本下一篇: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