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2024-08-04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精选十篇)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篇1

身体意向是个多维的概念, 虽然其是多纬度的, 但是它最常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目前身体自我的满意度 (如体型、整体外观) 。[2]由于对自己身体外形的不满意而造成心理困扰, 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这些影响到个体的自信、交往、学业等。

专业上对外形有较高要求的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在乎外表, 对自我的体像可能会更敏感, 是否会因此其体像和自尊存在相互影响?

本文就该专业学生的身体意向与自尊展开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方法

(一) 测量工具

1. 人口统计学问卷。

人口统计学问卷包含被试的年龄、身高、体重、年级、专业、地区、生源地 (农村或城市) 等。

2. 多纬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 (MBSRQ) 。

本研究采用的是多纬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 该问卷是目前较常用的测量身体意向的工具, 是一项关于个人对于自我身体意向评估的自我报告测试, 由美国弗吉尼亚州老道明大学的Thomas F.Cash教授编制, 包括69项内容。该问卷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8 (Brown, Cash&Mikulka, 1990) , 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91 (Cash, 1994) , 其适用人群为成年人和青少年。[3]

3. 自尊量表 (SES) 。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 (SES) , 共10个项目, 采用4级记分, 1代表非常同意, 2代表同意, 3代表不同意, 4代表非常不同意。总分范围是10-40分, 分值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

(二)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江苏某两所大学及广西某一所大学随机抽取35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专业被试, 收回有效问卷320份。其中大一98人, 大二112人, 大三95人, 大四15人, 服装表演专业学生184人, 非服装表演专业学生136人, 男生162人, 女生158人。

(三) 施测程序

本研究采取纸笔施测的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由心理专业教师指导填写, 并当场收回。

(四)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二、结果

(一)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状况分析

1. 非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比较。

服装表演学生与非服装表演学生在自我体像满意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服装表演学生与非服装表演学生在体表满意度的相貌评估、相貌倾向、健康倾向、疾病倾向方面差异非常显著, 在自我分类体重方面差异显著。

2. 不同性别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比较。

对男女的体象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男生对自己的身体满意度要高于女生。其中, 男女大学生在舒适倾向和健康评估这两个维度上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女生在超重和自我分类体重上都高于男生, 即女生比男生更担心体重的增长, 也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体重。而男生在舒适倾向和健康评估得分高于女生, 即男生感到身体更加健康与舒适, 男生往往比女生更加热衷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以保持并提高自己健康与舒适。

3. 不同年级的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比较。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体像各维度存在组间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相貌评估、身体部位满意度和超重这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在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后发现, 在相貌评估方面, 大四最高, 大三最低, 大二显著大于大一;在身体部位满意方而, 大四最高, 大一最低, 大二大于大三;在超重方面, 大一最高, 大四最低, 大三大于大二。

(二)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自尊的相关分析

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得出大学生身体意向与自尊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与自尊的相关显著。其中, 自尊与身体意向各维度的相貌评估、舒适评估、舒适倾向、健康评估、健康倾向、身体部位满意度这六个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 与疾病倾向因子的相关非常显著, 与超重之间的相关显著;而与相貌倾向和自我分类体重这两个因子相关不显著。这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的高低与他们对自己体像满意度是息息相关的。

(三)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自尊的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见表2) , 体像各维度中只有舒适倾向进入了回归方程, 对自尊的变异有10%的贡献。也就是说, 体像各维度中只有舒适倾向能很好的预测自尊的水平。这个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是0.32, 也就是舒适倾向对自尊的影响是正向的, 对舒适倾向越高, 那么自尊就会越高。

“*”代表p<0.05, “**”代表p<0.01, “***”代表p<0.001

三、讨论

(一)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体像自我满意度总体比其他专业高

研究发现, 在身体意向评价方面, 服装表演专业同学总体上对自己的体像呈乐观态度, 而在是否超重上, 该专业内的学生中存在相对大的差异。一般来说, 合格的模特由三条主要标准:标准比例的身高、合适三围尺寸和有立体感或独具个性的相貌, 总之一定是体重合适。因此, 在对待体重自我满意度这个问题上, 这部分学生必然会更加敏感, 甚至是因此而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 进而影响到自尊。

(二) 不同性别、年级的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自我满意度差异明显

研究发现, 体像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这是因为与男生相比, 女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形体、容貌, 更会为此烦恼。

另外, 在相貌评估方面, 大四最好, 大三最差;在身体部位满意方而, 大四最好, 大一最差;在超重方面, 大一最高, 大四最低。大四对相貌评估最高, 大三的最低。大三可能到了一定的瓶颈期, 面临的任务繁重, 遭受的失败也相对多了, 所以对自己相貌的要求也高了。大四对身体部位的满意度最高, 大一最低, 这说明经过大学四年的磨练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家在改善自己外表的同时, 内心也得到了提升, 变得越来越健康, 越来越自信。

(三)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与自尊的关系

身体自我满意度是个体对自我身体的认知评价, 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 对自我总体价值情感上的评价就形成了个体的自尊。本研究结果显示,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状况与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是整体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 那么越有可能具有比较高的自尊。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的高低与他们对自己体像满意度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两者的关系值得更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比如内隐自尊与内隐的体像自我满意度等。

摘要:为了探讨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意向与自尊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采用多纬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 对江苏、广西来自三所大学的共32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情况比普通专业学生更加乐观, 大部分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对于他们的身体意向更加满意;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年级;大学生的自尊与体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得分高于普通专业大学生。

关键词:身体意向,自尊,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包铭新.时装表演艺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2005:29.

[2]CashT.F., &Deagle, E.A.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odyimage disturbances in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A meta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1997:107-125.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篇2

即将挥手告别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即将和培养自己的恩师挥手再见,即将和相知的同学们挥手各奔前程,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候,特举行09级服装表演专业毕业汇报演出,具体演出策划如下:

一、晚会名称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09级表演系服装模特专业毕业汇报演出

二、晚会主题

谢恩师,舞动青春

三、晚会宗旨

将四年所学,四年的青春美好年华做一个完美的展示,以此感谢学校的培育,恩师的教诲,并向社会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四、举办时间

2012年月晚上 19:00 开始

场次:一场(彩排一场)

预计时长:分钟

五、演出场所:

剧场

六、主办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协办单位:(赞助演出单位)

七、预期成果

希望通过此次汇报演出的圆满举办,能很好地展现出我们09服装模特表演的独特魅力,并能得到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的认可。更加希望能有同学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此来扩大专业影响力,树立学院品牌。

八、形式:

以演员走秀,服装展示,泳装展示等为表演形式的大型演出

九、定位:

力求超越自我,超越往届演出,打早高水平演出

十、主体观众:

全校师生

特邀观众(嘉宾):上级和兄弟单位领导、部分校友和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特邀嘉宾包含为演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与赞助者。以及往届师兄师姐等

十一、演员:

以服装模特专业全体09级学生为主体,兄弟班级为辅

十二、主持:

1、主持人是这台晚会的灵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晚会的成败。拟设置4位主持人,男女各2位。

2、要求:外在形象好,气质成熟,普通话标准,音色好;富有激情与感召力,能充分表达出演出的主题;能调动演员和观众的情绪与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还要适时加以引导和总结,以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

十三、节目流程:

秉承发现美丽、完善美丽、展示美丽、绽放美丽、凝固美丽的思维来贯穿演出

1、下午2:00-19:00进行最后彩排,按最终演出流程彩排2、19:00以前,所有演员,后勤人员,技术人员,音响师,主持人,摄影师等全部就位3、19:00准时开幕,首先进行开场演出,以音乐乐队表演为主,所有09级演出人员全体亮相做大体展示,要求展示各自性格和魅力

4、主持人亮相对晚会做一个介绍,并介绍到会嘉宾

5、休闲装展示

6、礼服展示

7、婚纱展示

8、泳装展示

9、为相关赞助商走秀

10、为演出人员做详细介绍,介绍过程中有每位演出人员做背景演出

11、集体舞

12、邀请领导或者专业老师进行颁奖典礼或者是总结

13、谢幕

十四、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1、筹措方式:

学校拨款;

接受单位或个人的赞助;

其他。

2、管理模式

经费筹措之后,直接存入专设的银行帐户,并设立财务小组。资金的使用,一律按照编制预算,再决定是否列支。列支仅限于筹备或演出的直接成本(含纪念品)。

策划人:王艳萍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篇3

一、明确课程目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专业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因此,《舞蹈基础》课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其次,通过对几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学习,让学生提高舞蹈的素养,掌握不同舞蹈的表演风格,丰富自己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就应本着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不求舞蹈动作的难度有多大,而是通过让学生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达到对音乐节奏的精准把握和怎样更好地用肢体语言传达情感,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觉和塑造他们用形体语言表达艺术美的能力。这也是《舞蹈基础》课的教学难点。

对于《舞蹈基础》课我们应注意几项基本要求:(一)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并与服装表演的特点相配合。(二)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为辅、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三)学习成绩评定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实践训练成绩等方面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培养计划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编排进行适度调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优化体系。

二、了解学生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舞蹈基础方面相对比较差,很多学生在此之前没有进行过舞蹈训练,舞蹈知识技能欠缺。通过对一些有深刻主题寓意和独特表现手法的经典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舞蹈的鉴别能力。

鉴于服装表演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施教中选用合适的教材非常重要。目前专门针对高职服装表演专业的教材还很少见,我们可以借鉴高、中等院校专业舞蹈教材,也可以根据服装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根据相关舞蹈专业教材选择和编纂讲义来进行教学。我们结合服装表演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规划教学内容,主要选择了舞蹈教学中的一些基础性较强、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包括:(一)舞蹈柔韧性训练、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组合。(二)成品舞蹈组合。选择一些风格和表现形式迥异的舞蹈,要具有代表性,涵盖面要尽量广泛。在参考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调整,最终选择了印度舞蹈、藏族踢踏舞、现代舞这三种舞蹈组合。印度舞蹈肢体语言表现力强,脸部表情也极为丰富,还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藏族踢踏舞和现代舞音乐节奏感强,对于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有很大帮助,这三种舞蹈对于学生T台表演有很大帮助。

三、掌握教学原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舞蹈基础》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一)因材施教,取长补短

舞蹈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生理、心理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在施教中应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点,例如:有的学生对于舞蹈节奏把握很准确,有的学生身体柔韧性较好,还有的学生形体语言的表现力较强等,那么,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就应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并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环节上做一些示范性训练,这样有利于树立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二)循序渐进,努力提高

在舞蹈基础课的教学中应尽量选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既不能按照舞蹈专业的舞蹈课内容来教学,也不能当作业余爱好来对待。在教学形式上,除了集体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摩舞蹈演出等形式。同时,还将舞蹈赏析的内容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在课堂授课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把舞蹈课程中所学的创编知识融合到服装表演的编创中,创编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体验,达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根据舞蹈基础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实践练习法和示范法。

四、遵循教育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程序

舞蹈基础课主要是在形体训练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同时为服装表演课做铺垫,一定要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舞蹈基础课应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既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又有较高艺术和训练价值的中外舞蹈作品为教材。采用学习与创作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联系相依托的方法制定授课计划,组织课堂教学。

其次,授课中贯彻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心智开发,加强知识整合,培养具有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舞蹈表演者。

最后,坚持重视基础、发挥优长的原则。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表演潜力,引导学生创作、排演作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类比赛,为学习提供实践舞台。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篇4

关键词:身体意向,学业成败归因,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服装表演专业是培养从事服装表演艺术, 具备服装设计、成衣制作和产品宣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名模特, 应当具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归结起来, 可以从体型、气质、展示能力三方面进行评判[1]。体形等外型条件在学生的录取中起着重要作用。

身体意向是个多维的概念, 虽然其是多维度的, 但它最常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目前身体的满意度 (如体型、整体外观) [2]。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对待自我外形的态度是否会关系到其对待学业成败的态度, 且二者是否会产生相互影响?本文就该专业学生的身体意向与学业成败归因展开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方法

(一) 测量工具

1. 人口统计学问卷

人口统计学问卷包含被试的年龄、身高、体重、年级、专业、地区、生源地 (农村或城市) 等。

2. 多维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 (M B S R Q)

本研究采用的是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该问卷是目前较常用的测量身体意向的工具, 是一项关于个人对自我身体意向评估的自我报告测试, 由美国弗吉尼亚州老道明大学的Thomas F.Cash教授编制, 包括69项内容。该问卷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8 (Brown, Cash&Mikulka, 1990) , 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91 (Cash, 1994) , 其适用人群为成年人和青少年[3]。

3. 学业成败归因量表 (M M C S)

本研究采用Lefcourt等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 (MMCS) , 关于学业归因共24个项目, 采用5级记分:A.完全不同意;B.基本不同意;C.既不同意也不反对;D.基本同意;E.完全同意。

(二)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江苏某两所大学及广西某一所大学随机抽取35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专业学生被试, 收回有效问卷320份。其中大一98人, 大二112人, 大三95人, 大四15人, 服装表演专业学生184人, 非服装表演专业学生136人, 男生162人, 女生158人。

(三) 施测程序

本研究采取纸笔施测的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填写, 并当场收回。

(四)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二、结果

(一)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状况分析

对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进行总体分析 (见表1) , 结果发现服装表演专业的大学在相貌评估、相貌倾向、舒适评估、舒适倾向、健康评估、健康倾向、疾病倾向和身体部位满意度方面普遍得分较高, 表明他们在相貌评估方面对自己的相貌持乐观态度并且都较为满意;在相貌倾向上更在乎自己的容貌, 在容貌上花更多的注意力;在舒适评估方面, 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健康, 生活具有竞争性;在舒适倾向方面, 他们感到健康并且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以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健康程度;在健康评估方面的平均分是最高的, 表明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在健康倾向方面, 表明他们有健康的意识, 并试图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疾病倾向方面, 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不适感觉敏感, 只要稍有不适, 就会去看医生;在身体满意度方面, 他们通常对于自己身体的大部分部位感到满意。而在是否超重和自我分类体重方面得分相对较低, 差异较大, 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的体重适宜, 既不是太重, 也不是很轻。大家在身体满意度和超重方面的差异相对是最大的。

“*”代表p<0.05, “**”代表p<0.01, “***”代表p<0.001

(二)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学业成败归因的回归分析

“*”代表p<0.05, “**”代表p<0.01, “***”代表p<0.001

由表2可知, 自我分类体重和相貌评估进入了成功能力回归方程中, 共解释了成功能力变异的5%;健康倾向、自我分类体重和相貌评估进入了成功努力回归方程中, 共解释了成功努力变异的18%;身体部位满意度进入了成功背景回归方程中, 共解释了成功背景变异的3%;相貌倾向进入了成功运气回归方程中, 共解释了成功运气变异的3%;舒适倾向和自我分类体重进入了成功总分回归方程中, 共解释了成功总分变异的14%;在失败能力方程中, 超重、相貌倾向和舒适评估被筛选进来共解释了失败能力15%的变异;在失败努力方程中, 舒适倾向被筛选进来共解释了失败努力11%的变异;在失败运气方程中, 舒适倾向被筛选进来共解释了失败运气8%的变异;在失败总分方程中, 舒适倾向和舒适评估被筛选进来共解释了失败能力15%的变异。这也就是说体象各维度中, 自我分类体重和相貌评估比其他维度更能预测成功能力;而成功努力则能被健康倾向、自我分类体重和相貌评估很好地预测;身体部位满意则比另外九个维度更能预测成功背景;成功运气则能被相貌倾向很好地预测;舒适倾向和自我分类体重能很好地预测成功总分;超重、相貌倾向和舒适评估要比其他维度更能预测失败能力;而失败努力和失败运气则能被舒适倾向很好地预测;失败总分则能被舒适倾向和舒适评估很好地预测。

从各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 在成功背景方程中, 身体部位满意度为负, 所以身体部位满意度对成功背景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成功总分方程中, 舒适倾向和自我分类体重为负, 所以舒适倾向和自我分类体重对成功总分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在失败能力、失败运气和失败总分方程中, 舒适倾向为负, 所以舒适倾向对失败能力、失败运气和失败总分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他方程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都为正。因此, 可以说, 体象对成功能力、成功努力、成功运气和失败努力有一正向的预测作用, 体象越高, 这些成败归因维度就越高。

三、讨论

(一)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体像自我满意度较高

我国服装表演专业学生要通过两种考试才能录取, 那就是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在专业考试中, 主要考核学生的外在与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包括身体条件和形象条件, 主要通过形体测量、动态展示 (走台) 来评定;内在条件包括考生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乐感、个人素养等, 主要通过才艺表演、自我介绍、口试来评定。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外形条件在学生的录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 相对于普通专业来说, 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自我满意度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对待自我体相的态度与其学业成败归因密切相关

我们的学生是通过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 很多人都怀揣着成名的梦想来到大学服装表演专业, 但是因为对专业的片面认识, 很多人只把兴趣放在了自己的身材相貌及表演技能上, 而忽视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许多人对于模特职业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只要个子高、长得漂亮的女孩就能成为时装模特, 其他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 并且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持怀疑态度。

然而服装表演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特对艺术的理解, 甚至取决于对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认识。学习服装表演专业是以服装表演为切入点向周边艺术门类辐射学习的过程[4]。

由于对自己身体外形的不满意而产生心理困扰, 在现在的大学生当中已经相当普遍, 这极有可能影响到个体对待学业的态度。

(三)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成功取决于全面的素质培养

一个优秀的模特, 不仅仅需要注重自身的形体塑造, 更应该对服饰美有充分的理解, 应当懂得穿着艺术, 且具备美学、心理学、历史、音乐、舞蹈、礼仪等知识, 并且进行严格的形体训练, 才能将容貌、气质、涵养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模特是传播美、展示美的使者, 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 才有能力进一步体会、理解、诠释服饰艺术[5]。

注释

1[1]包铭新.时装表演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5.29页

2[2]Cash, T.F., &Deagle, E.A. (1997)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odyimage disturbances in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A meta-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22, 107-125

3[3]Sarwer DB, WaddenTA, Persehuk MJ, et al:The Psyehology of cosmetic surgery: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Clin Psychrev 1998, 18:1-22

4[4]郝丽.中国高校服装表演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J].艺术百家2009 (04)

当今服装表演行业存在的问题 篇5

关键词:服装表演;现状;问题

一、服装表演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特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通览各大模特比赛,参赛选手的年龄大多分布在20岁左右,高三学生龙蕾,甚至在2001年取得了全国模特大赛的冠军,虽然模特行业的职业特点限定了模特未来发展的局限性,但是过于年轻化的模特遴选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不可否认,秀场上或妖娆或健硕的模特的确足够光鲜而令人心生羡慕,于是很多青少年学生认为成为模特就踏入了时尚圈,从此光鲜亮丽受人崇拜,便转而投身到模特行业中来。由于之前对于行业的误解,很可能在他们在职业道路上形成阻力,当然也不利于模特行业的发展[1]。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是通过学习的培养和阅历的增加而形成的,丰富的阅历必须要有一定的年龄做基础,太过年轻的服装模特由于缺少时间来系统全面学习的服装知识,在表达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时难免会有偏差,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将设计师的初衷很好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影响了服装展示的效果。

(二)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普遍欠缺

服装模特对于服装表演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将就我国服装模特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认识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人格魅力,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在进行服装表演的时候就更能准确的把握所展示服装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优秀的服装模特应该具备起码的文化素养,藉以提升自我修养和对服装的表现力[2]。目前,我国模特年龄普遍偏低,很少接受过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尚未形成健全的整体全面的审美观和服装表演行为体系,缺乏形体形态、行为姿态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舞台意识尚不明确,身体和自我意识仍有欠缺,即使走上T台也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服装及配饰想要表现的品味与内涵。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在或业已毕业的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确具备了合格的文化素养,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文化教育体制的限定下,走出校门,他们已经成了模特界的“老人”,所以发展前途也不容乐观[3]。由此可见,服装模特极待提升的文化素养与我国模特行业的年龄现状这一对矛盾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服装模特进行评价,归根到底还是要针对他的职业素质来探究,一名模特的职业素质能够最直接的影响服装表演的效果[4]。同其他行业一样,服装模特的职业素养也体现在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面。

专业的模特培训机构能够教授新晋模特系统的模特理论并对其实践进行指导,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每个不同个体的“特色”。模特应当根据特定的服装和自身条件设计自己的表演形态,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把握表情与服装的契合,运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演绎服装设计师的风格意图,更好的表现服装的特点,展现服装的魅力,实现艺术的升华[5]。

因为服装模特每次的表演都会涉及到很多人工和环节,所以严格排练、准时参加活动是很必要的,是服装模特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但是目前服装表演活动中不乏出现临时拼凑演员、随意调整排练时间甚至不按时出场的情况,这些都是欠缺职业道德的表现。

(三)服装表演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

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然离不了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模特行业之所以会超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肆意发展扩张,和在这个行业中缺乏一套协调制约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国家对于模特从业人员设定了职业标准并对模特职业资格认定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模特行业稍显混乱,职业标准对于模特来说是过高的准入条件,因而很少有人通过资格能力认证来进入该行业,模特公司似乎也不是那么看重这项条件,模特从业资格认证形同虚设,却也得不到有效的管制。如此一来,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模特行业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于阻碍重重的市场之上,终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四)缺乏市场细分

服装表演行业一直以来面向的对象都是试图引领潮流的新新人类,但是随着如今服装市场的划分逐渐细微。无论男女老少还是正装休闲,包括特体服装在内,满满的充斥着整个市场,单纯的年轻模特已经不能满足服装市场上日益强大的市场需求。于是,针对不同类别的服装市场,模特的养成也应该实现层次化,跟随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

(五)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

虽说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但是前面提到,由于模特行业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不正当竞争现在在本行业就更加普遍。目前我国的模特经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市场运作、公司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的指导。模特公司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有时还会拖欠模特的薪酬。

(六)服装模特转业遭遇到的问题

服装模特转业的原因大致有二:无法正式进入模特行业而转业和由于年龄原因不适合继续从事模特职业而转业,无论是哪种情况,模特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对模特行业的盲目崇拜,不少青少年男女试图通过T台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认为这是一条“南山捷径”。于是越来越多的模特学校趁着这股潮流建立起来,没有收入的孩子们支付了高昂的学习费用并且接受着艰苦的职业培训洗礼,可是很少有人能在毕业之后正式进入模特行业成为一名职业模特。几经周折之后仍未见起色,这些学生就要被迫转业。可是由于年纪轻轻便投身到模特学习中来,他们很少具备其他的专业知识,直接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所以转业对他们来说就很困难。

然而职业模特转业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模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之前的事业,随着年龄增大,学习能力也不如从前,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千世界,如何选择一份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结语

在之前提到的各项服装表演活动中,各大时装周绝对是每位模特梦寐以求的秀场,伴随着最光鲜亮丽的T台带来的荣誉感而来的是对服装模特的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几近苛刻的容貌、身高、身材比例及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要求导致了模特行业从业人员更替的频率极高,而模特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于是一些问题也就应运而生。探究服装表演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模特行业之中。模特作为服装表演活动中最亮眼的部分,总是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因而模特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一场服装表演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模特的质量对服装表演成功与否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1]戴岗.时装模特表演意识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2(6):19-21.

[2]张丽丽.模特艺术与时尚文化[J].科教文汇,2006(15):34-35.

[3]候珊珊,吴玉文.根深枝叶茂——论文化素养对服装表演模特儿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11(15):174.

[4]王宝环,柳文博.浅谈服饰模特的综合修养[J].辽宁丝绸,2002(1):32-33.

[5]吴卫刚.时装模特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探析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现状与改革 篇6

一、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现状之反思

(一) 、舞台表现力培养的缺失

服装表演区别于单纯舞蹈表演的核心在于表现力的不同。服装表演的关键是人与服装合一的表现力, 而不是单纯的服装展示。服装设计的过程是多层次, 多角度的。它将美术构图、样式设计、服饰整体与局部审美等要素在服饰中体现出来。一件静态的服饰是不能够完整表达出设计者意图的, 必须配合着表演者动态的演绎。因此, 表演者对服饰的理解直接关系着对服饰的表现, 也就是表演者的表现力。表现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通过服装设计的学习、现场音乐的理解, 肢体语言的分析来不断加强的。但是, 目前的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表现力这一环节, 往往教学过于功利化, 缺乏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关注。培养的学生只是单纯成为“衣架”, 学生普遍缺乏驾驭服饰的张力和表现力。

(二) 、教学模式的固化

首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多数院校只注重舞台展示而不重视人文知识课程。当然, 这与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直接的原因在于长期教学过程中的忽视。其次, 由于服装表演专业的特殊性, 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为重要, 但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困境。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才能是服装表演专业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最后, 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在教学过程中, 功利化的思想往往容易占据主导。“明星梦”、“名模梦”不断涌现。实践中, 真正能够成为明星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多角度的发展才是首选, 服装表演专业应该吸纳更广泛的内容。同时, 随着与国际社会的深入交往, 原有的教学理念存在诸多不合时宜的之处, 新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势在必行。

(三)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服装表演专业这一行业的, 因此造成了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断层。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苏州丝绸工学院首开服装表演专业以来, 这一行业才活跃了二十多年。此专业的大多数老师都是边教边学、不断摸索, 因此造成了理论基础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中, 过分讲究形体训练, 反而脱离服装表演的本体需要;强调经验传授而忽视教学的系统性把握;教学要求和训练评估一直靠个人感觉, 缺乏理性的教学指标或教材的规范等。同时, 在教师队伍中, 科研氛围不浓、缺乏学术传统, 这也不利于服装表演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 、教学定位的立体化

要摆脱低端的教学就要把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服饰文化和服饰审美相结合起来。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布料、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服装款式所表达的不同思想。甚至于不同的发式, 不同的妆容应如何搭配不同的服饰。只有这样, 才能在表演过程中进行完美的诠释。呆板的衣服架子式的培养模式是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的, 也是不受市场欢迎的。同时, 服装表演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但是行业现状表明大多数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艺术知之甚少, 使其不能够最大可能的在表演中进行想象和发挥。要想把简单的服装展示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就必须有服饰文化和艺术的积淀。因此, 在教学中要增加舞台戏剧艺术、中西方文化史、美术史、音乐欣赏等综合类的课程,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 从而提高表演素质。

(二)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教学形式上打破师说生听的模式, 应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且高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尝试, 有导向性的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不再重复单调的走台式的课堂氛围, 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 适应专业划分融合兼并的新走向,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 、个性教学的深入化

纵观各个国际时装周上的名模和超模, 无不是充满鲜明个性和特质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强调个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将自身的个性特质与服装的造型风格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中, 要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个性特质得到释放;要因势利导, 使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和塑造的目的。同时, 由于模特行业的周期短, 大多数人往往是昙花一现。因此, 在个性培养的基础上, 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三、结语

面对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方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在知识不断更新、社会不断前进的要求下, 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人才为大势所趋。因此, 笔者认为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任重而道远, 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丹.服饰表演艺术中表现力与教学法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 2009 (12)

[2]郭宁.对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 (6)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篇7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改革

时代在快步前行, 信息在迅速的更新, 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的未来就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要想使学生能更好的就业,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毕业实习这一过程必不可少, 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毕业实习的过程, 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解本专业工作岗位的机会。因而, 针对服装表演专业的实际情况, 对毕业实习环节进行了改革, 使其更适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迎合学生的未来就业。

一、服装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毕业实习是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最后学习阶段之一, 针对服装表演专业的特点, 合理的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与社会接轨;又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进行实践, 从中可以切身体会和专业相一致的实践过程, 使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得以应用, 专业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构思和撰写,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毕业实习是全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学生能碰到一些实际的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 利用网上资源, 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 把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学年, 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社会, 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 正确面对岗位的选择。

二、服装表演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的改革

为了使毕业实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结合本专业的实际特点, 对毕业实习环节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在实习内容上做了适当的调整, 目标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其独立工作和自主创业的本领。

(一) 体验中国国际时装周

毕业实习时间的安排要具有合理性, 还要有合适的实习地点, 才能使毕业实习的环节更加完整。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地点安排在北京, 主要目的是观看和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展演的服装发布会, 通过亲临服装发布会的现场, 通过视觉直观感受发布会的氛围, 体验在秀场上服装模特对服装风格的演绎, 体会舞台美术的精心设计和模特造型与服装风格的契合。在时装发布会的现场, 学生身临其境, 可以深入了解成功的策划一场时装发布会所应具备的素质, 并了解完美诠释设计师的设计创意的同时, 还要给现场的观众以视觉的冲击力, 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从而产生共鸣, 实现时装发布、品牌发布的最终目的——引导消费, 提升大众的审美。

时装周的出现, 为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搭建了一个平台, 培养学生在服装表演的编导与策划方面的能力, 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现如今, 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范围也更为广阔, 为一些中外知名时装品牌和时装设计师推广形象、创新设计的展示等, 提供了一个专业发布平台, 并且引导着当季服装的流行趋势。在这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舞台上, 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瑞士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设计师和中外品牌举办了新品发布会, 通过服饰品牌和设计师的新品的发布, 可以使消费者更加了解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企业形象, 从而引领时尚, 贴近了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也增强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在时装周的秀场上, 通过观看和身体力行的参与到时装发布会中, 使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并能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 通过实践学习, 可以不断地弥补, 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充电”;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当前的时尚趋势, 了解服装流行的最新动态, 掌握当今形势服装表演的新形式。在这个时尚浪潮中, 新的时尚元素的应用, 使学生开拓了视野, 增强了自信心。

(二) 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图书馆中珍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源, 保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 是“知识的宝库”, 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信息, 提供了“精神食粮”。作为毕业生, 应该学会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仅建筑美丽, 而且馆藏也极为丰富, 品类齐全, 能查阅许多与专业相关的资料。还有一些省内图书馆资源, 可以收集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料信息。

借助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学生依据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立意, 收集相关的资料, 并进行分类梳理, 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撰写论文的方法, 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服装表演专业毕业实习的思考

毕业实习环节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进行, 在部分学生眼里, 似乎与找工作、考研相冲突, 这样就出现了有的学生不能专心投入实习中, 有些散漫、烦躁、不踏实, 没有摆正心态, 造成对实践环节了解的不全面,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而且学生不认真对待毕业实习这一环节也不利于毕业后在社会上的立足。

针对这种情况, 指导教师应给予学生恰当的心理疏导, 加强学生的管理, 纠正学生对待毕业实习的不正确态度, 关键点还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实习的内容, 制定与专业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毕业实习计划, 从而改善毕业实习的质量,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积累实践经验, 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 收到预期的效果。正确处理毕业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达到双赢是最终的目的。

对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的探讨 篇8

1 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现状

就目前我国各大院校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情况来看, 教学课程设置单一, 缺乏科学针对性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而言, 多数院校的服装表演专业教学与训练只重视直接的舞台效果的实现, 而专业课程设置仅仅为形体、舞蹈, 音乐、表演技巧等课程, 支撑学生丰富人文知识的课程却少有开设。事实证明, 仅仅通过这一渠道培养出的学生技术单一、呆板, 不能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出现这一状况, 主要有师资和学生两方面的现实原因:从师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因其具有的自身特殊性, 它的师资状况与同类艺术设计专业师资构成有所不同。服装表演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刚刚进入我国的时候, 其教学师资完全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 主要靠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此时大多数院校服装模特儿的教学是由资深的表演和舞蹈老师来担任的, 并以舞蹈教师居多, 而且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资历, 尽管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甚至取得卓有成效的建树, 但对服装表演还是了解不够, 往往会在服装表演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自己的专业内容, 使教学效果变味。

从学生方面看, 一直以来, 我国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和其他艺术类考生一样要求通过两种考试才能录取, 就是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在专业考试的测试中, 主要考核学生的外在与内在条件, 外在条件包括了身体条件和形象条件, 主要考试的方式:形体测量、动态展示 (走台) 来评定, 内在条件包括了考生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乐感、个人素养等, 主要考试的方式:才艺表演, 自我介绍、口试来评定。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外形条件在学生的录取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通过外形测试的学生在服装表演专业招生中已经是占很少的一部分比例。这样, 在有限的生源中进行文化考试, 必然成绩有所降低。而这样的招生方式, 则是造成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不高的原因。

2 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服装表演专业建立20年以来, 从完全没有经验发展到现在比较成熟的阶段,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影响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归纳而言, 主要有两点:

一是生源质量存在的隐性问题, 由于服装表演专业的特殊性, 所以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都比较低, 一部分学生凭借自身的条件, 以艺术类的文化低分进入校门, 使得某些具有深度的课程学生难以吸收。尤其是在英语, 计算机之类的公共课方面, 如美学原理、艺术概论和设计史论等理论课方面, 显得难度重重。

二是社会实践与课程时段相冲突的矛盾, 服装表演专业具有自己的职业寿命, 根据模特职业寿命的特殊性和国际职业模特低龄化的趋势, 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 即18至22岁, 正是模特的黄金时段, 每一位在校学生都希望在校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更多的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 积极地推销自己, 与市场接轨, 这就形成了我国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的又一特殊性。

目前, 就我国各大院校情况看, 服装表演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还不够完善, 虽然有些学校已经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方法来安排学生的赛事和演出活动, 但这只是应急式的临时性解决的方法,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现有的教学中产生的矛盾和模特职业的特殊性, 是起不到根本性的改变作用的。

3 提高服装表演专业教学对策

3.1 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服装表演教师队伍的不成熟, 师资力量的薄弱, 是我国当今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根本问题之所在。正如以上分析所言, 在服装表演的教学过程中, 服装表演教学完全是经验化。由于历史的原因, 一些老师的学历不高, 又不是服装表演科班出身, 因而理论知识面比较狭隘, 在教学中不自觉的会带入自己原专业的感觉。例如, 舞蹈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明显的舞蹈化的倾向, 本身缺乏服装表演的“实战”经验, 使得教学还是停留在技能传授的表层上。

随着服装表演专业一批批学生的毕业和服装表演行业的不断发展, 该专业优秀毕业生渐渐地为服装表演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各个院校自己培养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成为了专业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的优势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自身拥有了比较丰富的服装表演经验, 对服装表演能有更深入更直接的见解。同时, 各个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以及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加强专业教师建设。

3.2 拓展教学内容, 加强科学性和实用性

由于越来越多服装表演专业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和钻研,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因而我们看到, 各大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自编教材越来越多, 这些教材都是高校教师研究的成果,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这些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同时还拓展了教学思路, 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增加了舞台戏曲表演艺术、广告创意表演、摄影艺术、模特市场营销学等有关课程。这些都是服装表演专业框架内的知识, 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要不断吸取学科研究的新成果, 新信息, 做到知识优选优化, 确保学生掌握先进的服装表演技术理论和表演技能。

3.3 构建创新型服装表演的教学模式

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 篇9

1.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

1.1形体训练课程的定义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主要是以人体运动学为基础的形体动作练习, 通过系统性的训练, 改变个体形体动作、身形不合理的原始状态, 提高身体灵活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姿态和节奏感, 增强学生的可塑性和表现力的一门课程。整体课程体系采用多种形体训练方式进行, 从体态、减脂塑形、呼吸法则到整体气质的提升与改变是课程主要围绕的训练方向, 这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2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时代不断进步, 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的变革, 人类的审美观也在一次次艺术的革命中洗礼, 不断地改变和提升, 因此, 服装表演艺术的需求变得更为犀利, 对于表演者的要求随之更为严苛。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秉承着塑造有内涵有体态的综合型人才的理念培育着艺术的人才, 形体课程也就成为最基本最基础的绝对必要的课程之一, 从根本上训练处符合服装表演专业标准的人体衣架。这种具有良好身材和气质的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更能赋予服装新的生命, 利用肢体的语言表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服装的灵魂。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除了响应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之外, 更能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和个人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观。

1.3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教学特点

高校中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有别于其他专业或社会上的形体训练的教学, 相比而言, 高校中的此课程格外严谨和系统化, 在配合饮食、舞蹈课程等多方面的结合下训练课程更显成效。形体课程因其以肢体语言为基础,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其教学手法主要采取的是示范性教学为主语言讲解为辅, 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动作的形态和要求。例如训练中讲求站立的时候要“气成丹田”, 语言的表达甚至肢体的动作示范都不一定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理解以完成正确的动作, 很多学生在站立时对于呼吸位置和身体用力位置都不能很好地把握,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类学生的错误动作以“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协助性疏导和纠正。除此之外, 每个人体的骨骼、肌肉块、脂肪含量都有所不同, 所以课程训练重视因材施教, 在基础训练课程的集中训练之后, 教师需根据学生个体特征进行局部的训练量的调整, 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课后作业, 以达到快速的良好的塑形效果。

2.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主要从柔韧性、减脂、塑形、增肌、综合调整等方面多个学期进行系统化教学。

2.1基础拉伸训练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首先在新生入学之后的第一学年着重训练的学生的柔韧度和气质, 所以多采用芭蕾基础训练作为支撑, 多种拉伸训练、组合训练为辅。芭蕾的基础训练有助于拉伸肢体的韧带、拉长肌肉的线条、增加肌肉力量, 是提升人体挺拔度和整体气质的最有效的方法。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会使身体原本不合理的状态得到改善, 本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舞蹈基础且年龄段已是成年人, 尤其是男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韧带相对较紧, 所以课程的训练是从基本的把杆拉伸、芭蕾基本手位脚位到跳跃等脱把的地面动作, 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使零基础的学生能够适应训练强度。由于是零基础, 因此基础拉伸训练的教学时间较长, 贯穿了本专业授课的整个第一学年, 围绕着“开、绷、直、立”为核心训练, 学生由此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 并使之学会意念上、肢体语言的空间延伸感增加人体的修长感, 增强人体线条的美感, 可以在今后的服装展示中利用其自身的气质更好地演绎服装的内涵。

2.2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

有氧训练是采用中小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供给为基础的长时间的运动, 例如跑步、跳绳、骑自行车、跳操等都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 并有着良好的减脂作用, 在形体训练的课程中安排了一学年的韵律有氧操和搏击操的有氧训练课程。采用韵律有氧操和搏击操的有氧训练, 是较为年轻有活力的训练课程, 可以在减脂塑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同时跳操时快节奏的音乐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韵律有氧操的强度相对较弱, 安排在前, 以持续性、节奏训练为主, 训练肢体的灵活度;搏击操的强度相对较大, 对于四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和肢体爆发力的训练有很大帮助。两者一柔一刚相结合相对比, 增添了学习乐趣, 快速地将个体体内的脂肪转化为糖类供给整个训练活动, 以达到快速减脂、减重、塑形的效果。

有氧运动可以快速地消除脂肪, 但是现今的服装表演不仅需要的是骨瘦如柴的衣架子, 更重要的是具有修长柔和的肌肉线条才能撑得起衣服, 驾驭得了时尚, 这就需要无氧运动来帮助训练个体的肌肉线条。无氧运动是在氧气摄入量非常低的时候进行的速度多快爆发力过猛的运动, 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给, 且无氧运动在短时间内能够消耗掉人体巨大的能量是很好的代谢途径。但是无氧训练主要是增强肌肉的耐力, 促进肌肉的生成, 增加肌肉和脂肪的比率, 增强皮肤的弹性, 使人体的体制转化为不易发胖的个体, 运动量过大时易造成肌肉的损伤和加大乳酸的产生造成身体酸痛的训练后果, 所以无氧运动的训练量在整个形体教学的过程中的每次训练量较之其他相对较少, 但是训练的持续周期时间安排得较长, 以此避免运动的损伤。无氧训练在课程的教学中辅助于有氧运动的训练, 目的在于锻炼局部肌肉线条, 由于服装表演的需要要求表演者的躯干和肌肉线条相对修长, 在教学的训练中以训练修长的肌肉块为教学目标, 无氧训练的力度与强度在课程的教学中受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样以免学生形成圆形肌肉显得人较为粗犷矮胖, 走入追求壮硕大肌肉块的训练误区。

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相结合是塑造形体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 前者重在减少多余脂肪, 后者能够塑造肌肉线条, 在教学中将两者相结合, 使之相辅相成已达到减脂塑形的教学效果。

2.3内环境训练

在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最后一个学年中选用瑜伽进行形体训练的教学内容, 因其具有调整人体内环境身体体系、控制呼吸、提升身体柔韧度、强化肢体力度、促进内分泌平衡和洁净人的身心等功效。瑜伽的训练能够练习如何控制呼吸, 呼吸的调整能够很好地改善紧张烦躁的心理状态, 在服装表演和比赛的过程中也是对临场的发挥有益的。瑜伽的训练能促进身体内脏器官得到锻炼, 从而增强人体各部位的机能, 教学的过程中配合安逸缥缈的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 使之情绪得到舒缓, 同时音乐配以流动的姿势拉伸身体的各个部位、唤醒身体的意识、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激活深层的肌肉、塑造完美的身材。所以说最后一部分内环境的训练即瑜伽课程的教学是一项较为综合的课程, 学生从身体柔韧度、控制力、力量、平衡能力到呼吸、体内内脏整体环境都得到了有机的锻炼。

3.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形体训练课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训练过程, 整体课程历时三个学年不免枯燥乏味, 在课程的体系设计中已考虑到这点, 势必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训练, 这样不但顺应了训练课程的需要, 更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长期训练的应付、倦怠之感。其次, 从课后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配合饮食习惯的养成, 可以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增强学生训练的主动性, 训练有成效之后良好的训练效果优美的身形更是能增加学生自我的信心和训练学习上进心。例如学生的饮食范围有合理的界定, 以“低热量、多纤维、少淀粉”为基本的健康饮食为原则, 学生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记录每天的饮食记录, 教师采取查看饮食记录对体形有走样的学生进行饮食结构的针对性调整, 这种按照个人喜好的合理餐食可减少避免学生对于塑形产生厌倦, 而且将课程结合到生活中, 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热爱度。再如, 在有氧训练的教学中, 运用让学生自我编排有氧操的方式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组合创造新的动作顺序结合音乐的选择彻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学生也可就自我的个体特征编排局部锻炼强度较大的个性化有氧操, 这样将被动的“教”与“学”转化为主动“学”, 不但能起到有效的塑形作用, 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 提升了其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失为提高学生兴趣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4.结语

以上是对在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中日日积累不断改善形成的一个课程体系的一些拙见, 力求在结合健康的饮食的基础之下, 以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塑造学生良好的体形姿态、优雅的气质、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节奏感以及强健的体魄, 为现代高校培育具有良好外形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现代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已显而易见,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也是不断增加, 高校对于美育的发展更应提升到一个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崭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吴勇.浅谈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2]粱雪霜.浅谈形体美与形体教学和训练[J].琼州大学学报, 2004.05.

[3]张臻.高校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体验浅谈[J].华章, 2013.02.

[4]王颖.高校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艺术科技, 2013 (12) 352.

服装个性设计与角色表演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服装个性设计;角色表演

一台好的演出,一场成功的T台服装表演,并不仅仅是有了模特的完美的自身的走秀以及华丽的服装就行了。更是需要模特通过自身的角色表演来很好的诠释每一件衣服其不同的个性,因为每一件衣服在设计时都被设计师赋予了不同个性。模特与设计师只有很好的在演出前进行协调和沟通才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一台最华丽、最完美的表演。

1 服装的个性设计

所谓服装的个性,就是服装本身所具有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以及通过服装所展现出的一种鲜明独特的,属于每一件服装自己的感觉。

而服装的个性设计就是设计师再设计每一件服装时都会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生活的阅历和创作的灵感,赋予每一件服装独特的样式和款式,从而体现每一件服装的不同的个性。例如设计师再设计一件泳衣时,他可以将衣服设计为内敛、奔放等多种样式和颜色,从而通过这些款式的不同、颜色的不同组合最终让衣服呈现出不同的个性,让每一件衣服仿佛都拥有了自己的灵魂以及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设计师也通过每一件服装所展示给人们的不同的个性,来表达其希望在设计时所赋予的每一件服装本身的设计理念。

2 模特的角色表演

每一件服装在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以后,如果希望能够进一步展示给观众那么就需要模特的加入。如果我们将一场演出定义为一场电影的拍摄的话,将模特定位整场演出的主角,那么决定模特在时装表演中所要扮演的人物性格、形象、特征就不是电影中的导演了,而是服装表演的主体——服装,服装风格便是模特的角色表演需要表达的内容。每一位模特在舞台上将不再是其台下的人物,模特应该根据自己每一次走秀时所穿着的不同的衣服来决定下一各人物应该如何表演,这就是模特的角色表演。模特通过其对每一件衣服的理解或者是根据设计师对于每一件衣服的个性的不同诠释,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将每一件衣服的个性很好的表达给观众。通过模特儿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使观赏者对其设计意图有所领悟,从而体味到那种浓郁的独特意蕴。模特儿以表演动态的倾向性,赋予服饰动感和情感指向,以至表现出服饰的风格特色。

3 服装个性设计与角色表演的关系

每一件衣服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样的每一位模特也有其独特的气质以及不同的外在形象和特点。因此,每一件衣服给人们的感受也不同,每一位模特所展现给人们的感觉也大相径庭。有人或许会说,演出的主体是服装,服装的地位应该更重要;也有人会表示质疑认為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作为表演者得模特的地位更加的重要。笔者认为上述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准确的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件衣服虽然有其独特的个性所在,但是也需要有模特通过很好的角色表演来诠释;同样的一个模特即使拥有很好的舞台表现能力但是如果没有一件合身的契合其舞台形象的衣服,那么再好的舞台表现力和完美的气质其作用也将会大大折扣。因此,每一位设计师和表演的负责人,在针对不同的模特进行表演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模特所展现出的气质以及模特自身的形象等全方位所展现给人的一种感觉来决定应该给其搭配上哪一种款式的衣服。当然,设计师也可以针对每一位模特的特性来为其量身打造相同个性的衣服。

此外,模特在进行每一次的演出前都应该仔细针对不同的服装来思考其表演时所应该采取哪些肢体语言,而非是对于每一件衣服都千篇一律的采用一种肢体语言或者是以永远一样的眼神与场下的观众交流。只有服装的个性与模特的角色表演真正的契合到了一起,才能够让整场演出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最终给观众一次完美的享受和体验。

4 结束语

从上面所述,很显然如今的演出已经不再仅仅是强调模特其自身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同时也需要模特能够有很好的表演天赋或者是要加强每一位模特在表演方面的训练,模特需要通过自己的角色表演来很好的将设计师所设计的服装的理念和想法传达给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因此,未来的服装表演将会对模特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模特与设计师在演出前要很好的沟通与交流,模特要针对不同的衣服搭配来设计不同的舞台上的肢体语言,从而能够用自己的角色表演很好的诠释出设计师的意图。所以,在每一次表演之前,表演的负责人都应该精心挑选对模特以及其所要穿着的衣服进行很好的搭配和组合,从而保证将每一件服装的个性与模特的表演很好的契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达到演出的目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一场完美的演出。

参考文献:

[1] 吴茜.当代服装设计的“中国服饰语言”探析[J].美术大观,2011(01)

[2] 王国桓.服装设计中的灵感[J].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1995(01)

[3] 金晨怡.浅谈面料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江苏纺织,2004(12)

上一篇:疲劳恢复下一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