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

2024-07-14

唐诗宋词选读(精选十篇)

唐诗宋词选读 篇1

一、课程要求

只有深入领会《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的课程要求, 才能有的放矢, 更好地展开教学与学习。

1. 定位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审查通过, 其编写意图是: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 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唐诗宋词选读》既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 也区别于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教学。其定位首先是“选读”, 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 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看好处”、“说门道”;再其次, 如有可能, 则可向“鉴别”方向延展, 能对诗词作品评优劣、判高下。

2. 文本特点

首先表现为经纬交错, 逐层推进。从初盛唐到中晚唐, 从北宋到南宋, 以时间为“经”。由意象意境到格律节奏, 从联想到诗眼词眼, 以鉴赏为“纬”。其次, 《唐诗宋词选读》具有歌咏吟诵、多元解读的鉴赏特点。最后, 《唐诗宋词选读》也给了老师授课更大的个性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3. 教学指导思想

(1) 坚持语文课程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有先进的理念都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语言实践, 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就无法进入到鉴赏的层面。一些“规矩”是需要学生接受的, 如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 但更为重要的是, 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 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学习诗歌的心灵、能够体会到诗歌独特的魅力、体会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

(2) 坚持选修课程的特点———基础性与个性化的统一。虽然必修与选修都强调学生的阅读鉴赏过程, 考查重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审美能力等, 但不同的是, 必修更强调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选修则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评价上必修比较统一, 阅读理解鉴赏、作文等都是常见模式;选修应该加入专题研究, 要有个人小论文等研究成果, 写作表达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依据

在领会课程要求的基础上, 分析该课程的实施依据, 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可避免落入教学误区。

1.“言文合一”

《唐诗宋词选修》课程面临两个误区:唐诗宋词容易误入诗词赏析的训练课;而选修课型则容易让教师泛泛而谈, 误入天马行空的感性空间。只有将两者结合, 才能完全展现出《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的工具与人文相融的魅力。

首先要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它的工具性具有特殊的内涵。一是在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 空间不限, 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 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应包括三个层面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 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其次要正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辨证关系。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两者是相成相辅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 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在实施语文课程时,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和理解透“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两大辩证关系。

再次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文化和情感”作为切入点, 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在文化的氛围中、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在师生和谐平等的情感交流中交替进行,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 最终使其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

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相结合

首先, 从文学接受看诗词选修教学的取向。在教学中, 真正做到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中心应让位于学生中心, 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和“启发———创新”的教学模式。坚持文学接受中的“以意逆志”原则, 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人品、理解作品, 从而把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联系起来, 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 从而得到自己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结果。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各种不同理解, 只要是立足于作品本身, 又不牵强附会, 能自圆其说, 都应该支持其成立, 肯定其“合法性”。这样, 不仅使学生从这种支持与肯定中获得成功的愉快, 更使他的独立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他们的虽不深刻却是自己的认识, 要比虽深刻但却是别人的认识更有价值”。

其次, 落实诗词选修教学, 在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结合。人本主义教学理念铺设诗词选修教学的人文背景,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落实诗词选修实际教学。

三、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 较全面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是避免错误、更好开展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步骤。

选修课打破了原来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 实行流动班级授课制 (有的叫“走班制”、“走课制”) 。从现有情况来看, 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指导学生选课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调整。

由于很多学生对其他班级或年级的老师不是很了解, 只熟悉给自己上必修课的教师, 选课时往往选择原来老师开设的模块。学校应该在开设选修课前提供机会让教师和学生多交流, 便于学生了解教师。

学校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缺乏实施新课程能力, 很难达到既定的课程标准。较为突出的是经费不足, 理科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与新课程要求有差距, 教学资料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小班化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教学组织形式, 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精力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但中国现在的国情总的来说还没有条件都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所以, 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因为学生的人数众多、教师的精力有限而大打折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 教师的权威、职能、角色等都发生变化, 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承受着更大的时间、经济、精神上的压力。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在高中的第一学年开设选修课, 即采取了上完必修课再开设选修课的做法。只有极少数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选修课, 还有的学校开设一个必修模块之后就开设选修模块。选修课的开设时间, 应该根据地区和学校师资、教室等具体情况而定, 不一定采取整齐划一的上完必修上选修的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 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衔接问题。第二, 要考虑所在地区教研活动的安排问题。

目前实验区一些学校选修课程的评价方案中, 选修模块的学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 (占60-80%) , 一是形成性评价 (占20—40%) 。各学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 在形成性评价方面, 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值得思考。第一, 关于形成性评价折合成分数的问题。第二, 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烦琐化问题。第三, 高中语文形成性评价应该关注关键要素, 使评价目的、内容、途径和手段一致, 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实进行评价。第四, 形成性评价力求简洁、便于操作, 以发挥其引导、反馈作用。

此外还面临着将选修课开设成必修课的尴尬。有些实验区的高考方案是根据高中语文五个选修系列设计一定数量的试题, 要求学生选做其中的几道题 (如一个系列出3道题, 一共15道题, 选择其中的5道题回答) 。由于要求选做的题目数量一般不超过两个系列所覆盖的试题数, 一些地区和学校可能就只开设两个, 最多不超过三个系列的选修课。这样的做法当然便于管理和教研, 学校也不必担心教学场地和师资方面的问题, 学生也不用选择, 教师不变、班级也不变, 只要承担不同模块教学的教师轮流来上课。不难发现, 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暴露出了实验区高考方案的弊端和漏洞。未来的高考试卷不应该简单设计成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而应该将必修和选修打通, 充分体现出选修课程的基础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淡化了知识、技能的存在, 提高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出现了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基础教育阶段, 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学段都在热情洋溢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如“研究性学习”。可是至今没有一项研究能够证实这此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 普遍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教学及其质量不免让人担忧。此外评价进展迟缓、过于形式主义也是课程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四、教师主体意识

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 在课程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给予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如何利用这个特点扬长避短更好地传授知识呢?这就需要有目的的增强其主体意识。

1. 教学准备意识

(1) 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地了解学生, 在此基础上更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 备教学内容。这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 或只是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要求教师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取舍、巧妙地调整组合, 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设计;要求教师从参阅配套教参和优秀教案中受到启发, 帮助挖掘教材、拓宽教材、打开思路。

(3) 备自己。一是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使自身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人格魅力上有足够的品位、能力和感召力。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才能扬长避短,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师备课不能千篇一律, 一成不变, 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四是根据能力大小和自己在某一个教学阶段的侧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备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研究教学方法, 必须紧紧依据每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 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2. 教学内容的调控意识

教学内容的处理在难度上和深度上要适宜。

五、教学多元化策略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抓住学生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成果。

1.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基础积累与朗诵欣赏是不可缺少的扎实的基本功。此外还有多样的教学模式, 如整合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趋向自读式教学。整合性教学注意对相同类别的作品、相同诗歌体式的作品、诗歌鉴赏方法等进行整合, 一般采用演绎法、归纳法, 并列式、主次式等方法。个性化教学要引导学生涵泳、讽诵, 诱导学生想象、联想, 指导学生评点、批注, 倡导学生个性言说。趋向自读式教学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 放手让学生自读选修教科书中打*的篇目, 放手让学生自读选修读本《古代诗歌选读》, 从精读和略读的关系角度切入, 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 从深教和浅教的关系角度切入, 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

2. 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在语文工具性方面评价的基础上, 坚持教师本人的评价的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化的统一。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和适当调控教学进程。它的形式有随堂课调研抽查, 活动化、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评比等。阶段性评价主要是检查模块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也可考核教师教学的阶段性效果。它的形式有考试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校评价等。

3. 横向与纵向的课程衔接

(1) 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唐诗宋词选修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引导学生走进理解、鉴赏、探究的世界里, 另一方面, 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创作, 如何写出专题性、鉴赏性、研究性的小论文。

(2) 自主开发和选用教材交叉使用。一方面, 积极引导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一方面, 应该鼓励语文教师充分借鉴、吸收这些教材的优点, 特别是专业知识力一面的优点, 以提升自身素质和自主开发教材的质量。

(3) 信息技术教育与诗词选修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 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以形成教学模式, 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 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另外, 《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的开设仍然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资源的配置, 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师兴趣特长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矛盾, 以及如何与现代接轨, 等等。

摘要:《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给了教师更大的个性空间与创新机会, 但是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 它真正落实存在诸多困难,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明确其课程要求及实施依据, 在充分了解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才能实现《唐诗宋词选读》课程开设的价值。

关键词:课程要求,教学现状,实施依据,教师主体意识,教学多元化策略

参考文献

唐诗宋词选读练习 篇2

曹雨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1、云霞出海曙。(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

2、闲云潭影日悠悠。阁中帝子今何在?。

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

4、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江花月夜》)

5、江流宛转绕芳甸。(《春江花月夜》)

6、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

7、昨夜闲潭梦落花。(《春江花月夜》)

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代悲白头翁》)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9、。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

10、鸿雁不堪愁里听。

11、莫见长安行乐处。(《送魏万之京》)

12、。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与诸子登岘山》)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

15、战士军前半死生。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高适《燕歌行》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17、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9、,使我不得开心颜。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22、浮云游子意。挥手自兹去。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6、,但愿长醉不复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27、去时里正与裹头,边庭流血成海水。

28、生女犹得嫁比邻。

29、细草微风岸。星垂平野阔。3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1、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月夜魂。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33、闻道欲来相问讯。

34、欲为圣明除弊事。云横秦岭家何在?。

35、惊风乱飐芙蓉水。岭树重遮千里目。

36、人世几回伤往事。今逢四海为家日。

37、吊影分为千里雁。共看明月应垂泪。

3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

诗国余晖中唐诗

39、江涵秋影雁初飞。

,菊花须插满头归。4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4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3、残星几点雁横塞。紫艳半开篱菊静。

4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45、槲叶落山路。因思杜陵梦。

4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47、小山重叠金明灭。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4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49、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50、独立小桥风满袖。(冯延巳《鹊踏枝》)

51、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浣溪沙》)

52、细雨梦回鸡塞远。(李璟《浣溪沙》)

5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李煜《乌夜啼》)

54、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55、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56、池上碧苔三四点。……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57、离愁渐远渐无穷。

58、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春山。

59、。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60、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6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6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范仲淹《苏幕遮》)

63、沙上并禽池上暝。6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渐霜风凄惨。

65、是处红衰翠减。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66、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梦江南》)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6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68、_____________ __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69、十年生死两茫茫。

70、纵使相逢应不识。71、料得年年肠断处。

72、似花还似非花。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73、春色三分。细看来,不是杨花,是离人泪。(《水龙吟》)

74、,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

75、拣尽寒枝不肯栖。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二)76、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77、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晏幾道《临江仙》)

78、舞低杨柳楼心月。(晏幾道《鹧鸪天》)

79、今宵剩把银釭照。(晏幾道《鹧鸪天》)

80、若有人知春去处。

81、春无踪迹谁知。百啭无人能解。

82、雾失楼台。桃源望断无寻处。

83、可堪孤馆闭春寒。84、郴江幸自绕郴山,?(秦观《踏莎行》)85、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贺铸《横塘路》)86、叶上初阳干宿雨。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87、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8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89、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莫等闲。90、壮志饥餐胡虏肉。(岳飞《满江红》)

9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9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咏梅》

93、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94、青山遮不住。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95、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96、倩何人唤取,搵英雄泪 97、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

98、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9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探索 篇3

一、选修教学准确定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根据课标精神,教学中我们将《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有二:一是指导学生在必修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习得方法,构建起能力。具体讲就是既要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准确解读诗歌作品,准确地了解作家的思想与作品的风格,系统地掌握某一题材的作品主题与表达技巧,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所选择,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具体讲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兼顾学生个人的爱好,教学方法上多进行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二、整合教材,实行模块教学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以话题的形式组织单元,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分为讲读篇目和课内自读篇目,但基本以朝代为序列,分为“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北宋的旧曲新声”、“南宋的乱世词心”四个话题,每个话题以作家作品为单元编排,这样虽然能让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一个总体了解,但这样编排整体感不强,比较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打破了原有专题的框框限制,把教材整合为三大模块。

(一)导学模块

对于诗歌鉴赏,虽然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有所涉猎,但是难免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同时,古典诗歌离学生的生活时代已远,学生要长时间的连续学习,难免会有畏惧之心。因此,教学之初,我们先设置了导学模块,导学模块的教学重点是导之以法,授人以渔;导之以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树立学习诗歌的信心。这一模块的教学以讲解课型为主,教师重点利用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必修课中所学的文本,重点从意象和意境、诗歌特点、表现手法,诗歌鉴赏的角度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梳理常见意象、意境和常用手法;让学生明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鉴赏的角度,从诵渎入手,让学生学会看题目、看作者、看注解、看文本,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意象意境特点、用典、修辞手法、言外之意等,由浅入深全面把握一首诗歌。这样一来,学生初步掌握了诗歌的解读方法,消除了畏难情绪,拥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名家模块

唐诗宋词的璀璨星空里有五颗耀眼夺目的明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这是选修重点讲授和学习的内容。教学中重点以赏析课型和诵读课型为主,重视方法的示范,授人以渔。

一是整体把握这些重点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

这五位大家,分别代表了唐诗宋词的不同风格,每一位大家,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由于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学习李白的诗歌重点引领学生学习他的代表作《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学生体会李白的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性格,以及李白作品中夸张与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学习杜甫重点突出对其诗作风格—“沉郁顿挫”的’体悟,在结合学生先前学过的作品如《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兵车行》和《旅夜书怀》。学习苏轼重点以教材里所选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自读篇目里的《江城子·记梦》为主讲篇目,意在让学生体会苏轼词作豪放的风格和深婉细腻的情感。学习辛弃疾重点引领学生感悟其作品中的爱国思想,教学中重点学习有比较深厚的现实内容且手法圆熟精到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和体现婉约含蓄风格的《青玉案·元夕》。学习李清照则重点学习能够代表其词前期和后期风格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二是讲授重点作品,学会解读方法和诵读方法。

叶老曾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诗歌选修教学也是如此。在引领学生学习重点作品中,让学生学会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先通其词语和句意,玩味意象,描摹意境,品赏手法,体悟其感情,学会在鉴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同时,教授重点作品时,引领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到三读:音读(即读正字音,读准节奏)、意读(即理解诗句,理清脉络)、情读(即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情感,明晰主题)。如以《将进酒》为例,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以悲伤起势,最终归结于“愁”;再读诗歌,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悲—欢—愤—狂。在诵读时要利用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恰切的诠释诗人的情感。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起势“君不见”属客观陈述,所以语气应平缓,“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我们想到滚滚黄河之水从天上一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所以读来应气势轩昂,特别是“天上来”三个字,更应该体现出一种大气磅礴之势,紧接着“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的是时光易逝的感叹,语气应转为低沉,一唱三叹。中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节,句式变得简短,感情也较为欢快,所以节奏上应紧凑轻快。

(三)题材模块

除了重点作家的作品外,对于其他的作品,我们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按题材做了有机的整合,依次划分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5个板块。咏物诗以《房兵曹胡马》和《马诗》为主,山水田园诗以《次北固山下》和《汉江临泛》为主,怀古诗以《泊秦淮》和《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主,边塞诗以《从军行》和《燕歌行》(并序)为主,羁旅思乡诗以《商山早行》和《除夜宿石头驿》为主。

以作品主题归类教学,打乱教材,重新组织,不是对教材的否定,而是对教材的一种创新性利用,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既可以避免“编年体”式的枯燥乏味,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规律及其风格特征,在鉴赏中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又可以赢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学中重点以自主赏析探究课、诵读课和创作课型为主。

《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整合思路 篇4

一.穿针引线法:把握唐诗宋词发展脉络

依据一条主线, 将教材内容再精选、再联系, 从而达到简化内容、高效学习的教学目的。

《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 在具体进入文本教学赏析之前, 可以历史和文化为背景依托, 让学生知道“一代一文学”的原因, 进而了解“唐诗”“宋词”鼎盛的原因。

接下来仍以历史和文化背景为线索, 结合教材专题, 介绍唐诗、宋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的风格特点。如唐代国力强盛, 社会安定, 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 情感豪迈, 反映在初盛唐边塞诗中尤为明显, 就算是到了晚唐, 诗歌流露出的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余辉;而宋代则大不相同, 积贫积弱, 国力衰微的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 在知识分子的笔下, 豪迈之情少了, 悲凉之气多了, 雄伟气魄少了, 家国之愁多了。这样用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引线, 能带领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概况, 还能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

运用穿针引线法, 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弄清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及情况, 同时要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唐诗宋词各自风貌的研习, 切忌随意发挥太多, 否则只会让学生失去抓手, 有违这一环节整合设计的初衷。

二.以点切面法:拎住诗词内容关键点

引导学生借助诗词中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切入诗词中深层解读, 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突出重点。

这是因为, 唐诗宋词有些是短小精悍的律诗、绝句、小令, 而有些诗词, 如歌行引体裁, 慢词、辛词, 由于受体例和风格的影响, 篇幅长, 内容艰深难懂。一句句解读, 学生觉得味同嚼蜡, 统统舍弃不讲那又太可惜。再有, 因教学时间限制, 也没有必要把教材中所有的诗词都向学生精讲, 举一反三对选修教材教学来说, 很是重要。

比如, 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时, 可以由末句“倩何人换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中的“英雄泪”切入。然后以此设置疑问:自古男儿有泪不轻弹, 更何况是一位盖世英雄, 符合常理吗?顺蔓摸瓜, 再由此激发学生探讨两个问题:一、辛弃疾是英雄吗?二、诗人为何而流泪?同时结合诗歌, 解读出诗人因故土未收而流的伤心泪和对朝廷现状不满的愤懑之泪。这样从“英雄泪”切入诗中, 学生既愿意潜入诗中阅读思考, 又能多角度探究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蕴。

像这样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牵一发而动全篇”的问题来深刻理解意旨, 教者需要认真备好课, 以便讲授到位。当时, 更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该方法, 去举一反三。

三.主题统摄法:读出诗词深层文化内涵

以教材为基础, 将教材内外主题相关的诗词进行组合与统整, 一般的依据是相同人文因素的话题、情境等。我们可以将题材、体裁、作者、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主题进行课程整合, 或者与其他必修或选修教材整合, 或者与课外教学资源整合。

同题材作品的统摄。如登高诗, 可以将教材中的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李义山《安定城楼》、赵嘏的《长安晚秋》整合在一起阅读, 一方面体会古人登高望远的心境, 感受胸怀大志之人登临意的豪情;另一方面懂得知人论世, 揣摩不同境遇下登临之意, 探究深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指导学生创设主题, 统摄成怀人诗、怀古诗等, 以便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同风格作品的统摄。可以将“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二) ”与“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统摄, 因为其在风格与内容方面沿袭了唐五代词精神, 以婉约风格为主, 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这样同风格的专题统摄在一起, 看似压缩了教学内容, 实际上帮助学生走进了婉约词的殿堂, 让学生了解了婉约词的由来以及深刻丰富的文化意蕴。

读唐诗宋词选读有感 篇5

(一)

直到上了高中,学了《唐诗宋词选读》,我才感受到那韵味。

如果说现代诗是揭示了现实的黑暗,讽刺社会丑恶嘴脸,是一把尖锐的匕首;那么唐诗是一杯茶。只有淡淡的品茶,宁静的看着茶水的雾气,才能知晓它的韵味,了解美丽与恬静背后诗人的思想与情绪。唐诗纵使带了太多的愤懑,伤感,豪迈不羁,离愁别绪…但在我眼中,它终究是一杯茶,一杯蕴含了无数情绪的茶。

这杯茶里,曾有一位诗人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杯茶里也曾融入了一个诗人的豪迈不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杯茶里暗含着一位忠臣的血泪“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杯茶里也曾因边关的紧急战事而泛过一丝涟漪“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

;这杯茶里也曾包含了太多的叹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已盈满热泪,只有重重的叹息…这杯茶里已融合了太多的叹息,它记录着唐朝的历史,它为唐朝而生,它是唐朝的倾听着,记录者。它让我们懂得了去品诗,感受唐诗的魅力。这杯茶是一位智者,它将那么多的情绪埋藏在心底,只为让我们去了解它内心深处的喜悦,叹息,痛苦,悲伤,秘密…我眼中的唐诗是充满韵味的,它是一位穿着古朴,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风流的文人雅士;它亦或是一位出生在江南古镇的婷婷少女,一颦一笑间有一股难以描述的韵致…这就是唐诗,它可化作千万种景象,千万种情绪,千万种风情。惟一不变的是唐诗骨子里的韵味,让人思索,让人感慨万分。

(二)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以《唐诗宋词选读》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为主,根据备课组的计划,上半学期主要是教学《唐诗宋词选读》。虽然说是选修课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尽可能多的掌握诗歌的.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解答诗歌类问题的能力。但现实是:

一是由于小高考的冲击,语文停课一个月,课时减少了很多,而《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分12个专题,因此不可能对每首诗、词都作详细讲解。

二是因为诗歌不像小说那样有精彩的情节,学生对诗歌教学往往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三是学生认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诗、词,甚至连名句默写都不涉及选修教材,因此这本《唐诗宋词选读》上不上无所谓,反正高考考不到。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这门选修课之前,结合平时考试成绩,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平均得分,让学生知道做好诗歌鉴赏可以拉开与他人在语文成绩方面的差距,多得一分就多了一份胜算。而高中能集中学习诗歌鉴赏,一是现在,另一就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即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但最起码能加深学生对这门选修课的认识。

其次,针对学生诗歌知识薄弱的情况,我初步从题材的角度介绍了诗词的分类,了解各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常见的思想情感等。之后,我和学生一起给专题一和专题二的诗歌进行分类。在停课之前,教学类容主要涉及到“思乡怀人诗;、“送别诗”以及“怀古诗”。如《送魏万至京》、《春夜别友人》两首送别诗,在教学时,从读懂诗歌入手,引导学生积累这类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物象(月、浮云、鸿雁、柳、酒、泪)、时间(傍晚、拂晓)、告别地点(灞桥、长亭)、交通工具(帆、车马)、行为(目送、眺望、牵手、泣下、想象);然后从送别的原因入手,结合具体的诗句,深入分析诗歌中传达的细腻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口吻不一样,李白的《春夜别友人》是朋友之间的,而《送魏万之京》这是长辈与晚辈之间,除了不舍之情,还有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诫勉和殷切期盼之情。

第三,在教学中,不面面俱到,(.)对于设计到的手法,往往只分析最主要的或是最典型的,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一道诗歌鉴赏题。

《唐诗宋词选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有效教学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快餐文化及高考导向等因素影响颇大,从家长到学生,从学校到个人,有诸多急功近利的因素。比如很多人以为诗歌板块难度颇大分值不大提高又不快,与其因小失大,不如花力气于所谓的“有用”板块,诗歌教学因而门庭冷落处境尴尬。

加上江苏高考采用3+2模式,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导致部分教师忙于应对课务,疏于自身语文素养的维护提升,陷身诗歌理性与空洞的说教中而不自知。为教而教,应试而试,诗歌教学的课堂被程式化成一潭没有审美情趣和创新涟漪的死水。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本应是有着一道道精美佳肴的满汉全席,现在却让学生食之无味甚至倒胃,课本沦为仅是名句默写的载体,这样的诗歌教学其有效性从何谈起?可叹可悲!

语文本质的要求是张扬人文精神,有效的诗歌教学应传承诗性文化。如何让诗歌教学活色生香?作为奋斗于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努力探究摸索,且走且吟,期盼踩出一条坚实的实践之路。

一、预设有法

诗歌因其文本凝炼蕴藉的特殊性,课前预设时需深入研究学生的审美规律,预估学生的审美心理与需求,研读并整合教材,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来。

1.储备充分了解

有限的课时里追求教学的高效,势必要求教师上课前对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需要有所了解,了解他们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如已学过的诗词篇目、掌握了的赏读手法、学诗的最大障碍及内心最大期盼等。教师做到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衔接好新旧,架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比如,笔者初上高适的《燕歌行》时,出于对学生能力的未知,设计了两课时,把较多时间用于字面疏通上,结果既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又拖沓低效。后来再上时,我先让学生预习,做到大意了然、难点划出,并将未知的问题在课前进行归类整理,课堂上略讲已知,重点分析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整节课学生一直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因此,备课时备好学生,诊断并分析学生情况,方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2.教材有效整合

《唐诗宋词选读》共辑录唐诗31首及宋词32首, 其中39首要求精读,篇目众多。若以时代为序逐篇单独教学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因此笔者尝试以作品题材或风格等方面整合教材归类编排,便于教学时开展比较鉴赏,达到举一反三的迁移效果。如把《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等整合成“离别诗”专题;而“咏史怀古诗”专题则有《滕王阁》、《与诸子登岘山》、《咏怀古迹其五》、《西塞山怀古》等。

再如学习杜诗时,顺着他人生经历的四个时期——读书游历期、困守长安期、陷贼为官期及漂泊西南期,把教材原本顺序为《兵车行》《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的篇目调整为《兵车行》(751年)《客至》(761年)《旅夜书怀》(764年)《咏怀古迹》(766年),并结合初中已学的《望岳》(736年)和《春望》(756年)两篇,为让学生更形象体会杜甫是怎样因时代变化而由胸怀大志乐观自信而变得忧国忧民沉郁悲愤的。

3.学案精心设计

充分的自主学习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需在精心设计学案上下功夫。

以整合后的边塞诗为例,学案设计如下:(一)预习学案,内容包括边塞诗专题解说、常见意象、主要思想内容及解题技巧。(二)课堂学案:个人独立完成课本篇目学案《从军行》、《燕歌行》,小组讨论完成《兵车行》的鉴赏,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老师对困难之处进行点拨,合作完成拓展训练柳中庸《征人怨》和王昌龄《塞下曲》。(三)拓展学案:总结鉴赏方法,以陆游的《诉衷情》、陈羽的《从军行》和马戴的《出塞》来实战演练,通过层层活动,消除学生学习边塞诗的盲点,有效地达成了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预设都能很完美地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因此及时的反思与修改教学设计很有必要。笔者所在学校有“一课一思”的备课要求,个人觉得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帮助的。

二、生成有味

再得法的预设亦非万全良药,课堂开展是教学的重心所在。它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战斗”,离不开学生的全员驱动。教得有章有味与学得主动有趣二者完美结合,方能形成磁场产生合力效应来。

笔者任教学校是一所农村孩子居多的县级四星高中,学生中能课上认真记老师所讲、课后机械背诵记忆的多,但真正喜好古诗词而主动学习的少,个性意识和自主参与度也有所欠缺。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灵动而有效的课堂,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量。

1.凸显个性,诗意解读,提升课堂掌控度

诗歌教学中,教师自身若热爱诗词有深厚文化底蕴固然是好,但若不是,也只要坚持个性,扬长避弱,一样能上出自己的风格,构建适合自己主导的诗意课堂。

例如课堂之上,长于朗诵之师,可示范吟咏感受音韵体味情感;喜好摄影之师,可图文并茂调动视听营构情境;颇有才思之师,可品味咀嚼推敲词句指导再创;幽默风趣之师可设悬激趣,平和谨严之师可置疑深思,朴实内敛之师可引学生静心体味,睿智犀利之师可领学生评比古今……教师个性意识越强,越有激情与创造力来掌控课堂,敦促诗歌教学的有效推进。

再如,初上《唐诗宋词选读》,就迎来长诗《春江花月夜》,历年来学生难学难背的反馈不绝于耳。教师若停留于强调此乃“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学生未必甘心“卖帐”。笔者在细读全诗后发现了一组有趣的数字,于是课上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nlc202309011644

“《春江花月夜》何以能‘孤篇盖全唐’?老师有个惊人发现,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看全诗出现了几次‘月’?”

“15次!”

“那意味着什么?”

心领神会,齐答之:“十五月圆。”

“‘江’出现了12次,又有什么含义?”

一学生解读:“一年有十二个月,江水月月奔腾不息。”

随后,学生主动发现:“老师,‘春’出现了4次,那就是一年四季;“花”出现两次,那就是意味着花开与花落。”

师总结:“原来不经意的数字背后,有着诗人独运的匠心,难怪这江月能照耀千古,这孤篇能盖过全唐啊。”

2.注重参与,平等对话,激励课堂投入度

唐诗宋词的教学课堂,应是一个注重个性化赏读的诗意课堂。正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体现在关注学生学生精神世界的涵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上。教师需要以注重参与,平等对话的理念来引领,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投入。

如因朦胧诗人李商隐其诗歌主题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上《无题》(相见时难)时,回顾所学《锦瑟》之悼亡说、令狐青衣说、自伤身世说及纯粹咏瑟说等就主题指导学生展开探讨。最终形成答案:一是爱情说,写出了男女双方相见的不易,遭受外力阻挠而分手的无奈;二是“上书令狐”说,是诗人向当时权贵乞怜的阿谀之词;三是阐明人生哲理,抒发自己面对逆境的态度……学生参与进来平等对话多元解读的过程,正是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加深的过程,所以,即使有学生出现“误读”,像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是消极思想的流露,杜甫的《咏怀古迹》是赞扬王昭君对各民族团结的贡献等,也要表现出对学生的个体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的尊重,而后在赏读思辩培养共识。

又如今年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正值雅安七级地震,与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因此设计了“人生无常,感伤一路行走的忧伤”环节,追忆生命中那些温暖过自己又消逝在无情岁月里的人和事。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走进苏轼的亡妻之痛,将真实的生命感动融入词作诵读之中。这堂课上,笔者几度因学生的真情发言而红了眼眶,这种课堂效果相信是再透彻的手法剖析、再前卫的理念引导都无法企及的。

三、拓展有择

刘国正先生曾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有效的拓展衔接了课堂内外,正如海绵的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将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打造得有血有肉。只是必须记得要有所择地拓展。

1.紧扣文本,重点拓展

纵观整本《唐诗宋词选读》,李杜苏辛是重点。正如淮南中学袁夫石所云,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要结合《蜀道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解读《兵车行》要联系《石壕吏》《新婚别》,体味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须探究章氏原词《水龙吟》,鉴赏稼轩词得延引《白雨斋词话》和《艺概》,以增加知识储备,向纵深探究。

2.注重实际,强化迁移

比如在上苏轼的《江城子》一词时,为加深学生对原诗作的理解感悟,笔者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模拟苏轼对妻子诉说 “凄凉”。目的通过仿写这一手段,变把课内的“用”延伸拓展为课外的“用”,学会知识的迁移。学生习作相当出彩:“我以为,十年的时间已经很长/长到我能够把你,把你遗忘/可昨日被雨淋湿的那梦一场/却轻易地戳穿了我的忧伤/原来,这十年的时光/只是把我的思念冲刷得越发明亮/我依然记得,那一天,临窗梳妆/我为你贴上的,那最后一抹花黄。”

3.立足本土,活动激趣

笔者所在地吴江,是江南胜地文化名城。借着学习《唐诗宋词选读》的东风,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唐诗宋词里的美吴江”的研究性学习。如赵嘏的《长安晚秋》中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吴江古名“鲈乡”,莼菜羹、鲈鱼脍正是家乡美味;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有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吴江震泽思范桥相传正是范蠡携西施出游的渡口;而松陵垂虹桥更留有姜夔吹箫小红轻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的动人故事……立足本土,联系名人名胜,让学生在可触可感的地域文化中更深入地鉴赏古诗词,感受家乡浓厚文化气息。

当然,不同学生知识储备、性格兴趣等亦不同,故有效的拓展延伸需考虑学生实际,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注重个性,因材施教,方能知识的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点燃思维的火花,走进古典诗词教学,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借着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采撷到的片片,在有效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2.《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参考书 [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肖成全.有效教学[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4.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6.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7.沈茂生.接受的缺失﹕古典诗词鉴赏的文化沉思[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 .

8.马刚.让学生在语文天地里诗意地栖居[J/OL] . http://www.syps.cn/jxyj.

9.袁夫石.《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 A 刊,2009(7) .

浅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鸟类意象 篇7

我认为《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鸟按存在与否可以分为神话中的鸟儿和现实中的鸟儿。如青凤、鸾、鹓雏就是现实中不存在的鸟儿;鸿雁、杜鹃、鹧鸪、黄鹂、燕子、鸟雀、翠禽、鸥等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鸟儿。而现实中的鸟儿又有悲喜的趋向,我们因为鸿雁漂泊,居无定所,杜鹃、鹧鸪啼叫哀伤常把它们看成是悲鸟;而黄鹂、燕子是春天的鸟儿,与明媚的阳光、柔和的春风相伴,人们都认为它们是喜鸟、灵鸟。当然,如果诗句中提到的是鸟雀、翠禽、鸥,那么这些称呼上本身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另外,诗人还会根据需要而使用鸟儿的别名,如把杜鹃叫做子规、杜宇、蜀鸟等;黄鹂叫做黄鸟、黄莺、鸧鹒等。

如果我们把眼界稍稍放大至所有的诗歌,那么我们会发现除了这些形象之外,鹏、鸳鸯、仙鹤、乌鸦、布谷鸟也是常见的诗歌意象。在古诗词中,词人有时不特指是什么鸟,而只以“鸟”来称,不过会在鸟前加一些修饰词来限定,如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望云惭高鸟,临渊愧游鱼”“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温庭筠的“乡思巢枝鸟”等。

为什么诗人喜欢以鸟入诗呢?诗人看重鸟的什么特征了呢?我想鸟儿最引人羡慕的就是它们可以在广阔的天地中翱翔,这会与士子初涉人生,意欲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切合,又会与他们历经人生,愿望破灭形成鲜明对比。而鸟的形体和飞行又会让士子有所寄托。最典型的鸟是大鹏,如李白在《上李邕》中就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鸟自喻,显示出李白的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另外,鸟儿的叫声不一,也容易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如杜鹃声似“不如归去”,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布谷鸟是“布谷布谷,快快播谷”等。可以说,鸟声恰恰道出了诗人彼时彼地的心声,或者说诗人彼时的心境映射到了鸟声上就成了鸟儿有灵性的告知。更何况鸟儿身上有时也含有着一些远古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如杜鹃啼血、望帝啼鹃、精卫化鸟等,这些内容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意蕴美和厚重感。所以说,无论是鸟的自由活泼,形声色兼备还是鸟儿身上承载的文化信息都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趣。

那么,我们能否在鉴赏诗歌时从这个意象入手或多或少地窥探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呢?笔者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诗句为例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表明时间,渲染氛围

古诗中的一些鸟活动的时间比较固定,如燕子是春天归来,黄鹂主要活动在整个春季,布谷鸟频繁地在暮春农历三月、清明之后鸣叫,大雁(也叫鸿雁)是秋初南飞。这些带有鲜明季节性的鸟使得诗人可以不再运用冰冷的月份来表明时间而又能烘托出季节氛围。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一句就以“雁初飞”具体点明了初秋时节;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句中“燕子来时”交代了时节又富有形象感美感。而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一句也是避免直说时节,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烘托情感!

上文说过鸟儿有悲喜感,所以诗人在运用鸟意象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情绪去选择相应的鸟儿,让这种鸟和其他意象共同组成相应的场景,从而对诗人感情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景衬情”。典型的是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这句诗以寒春、斜阳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又以杜鹃哀伤的声音来点染,从而强化了这种氛围特点。而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句,以“燕双飞”的和谐反衬出人的孤独寂寞。此外,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赵嘏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是这样。

三、比喻象征

诗人在运用鸟的意象时可能还有别的意思,常见的是以鸟来自喻或象征某一些人。这在《唐诗宋词选读》中有所体现。如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就是以一个“似”将茫茫的天地之间一个渺小的沙鸥个体和自身的渺小无依和前途的茫然联系在了一起。而苏轼则用“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将“幽人”和“孤鸿”联系起来。

因此,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应该对这类常见意象给予重视。我们从这个意象上或多或少窥探到的大体情况是:(1)诗中的鸟是现实中有的。如果整首诗是悲伤的情感,诗歌中却有喜鸟,我们可以大体确定作者是用反衬的手法;如果是喜悦之情,而出现了悲鸟,此鸟的出现可能是表示季节;如果表达悲伤情感,出现了悲鸟,表达喜悦之情,同时出现了喜鸟,那么此鸟可以认定是起到正面衬托的作用。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有无比喻和象征的可能。(2)诗中出现的是神话中的鸟。以李白和李贺的诗句为例,较多的是反衬了现实的不如意。此外,在看到鸟儿意象时,我们还要注意意象前后的修饰词,用什么样的修饰词就反映出作者看重这种鸟的这方面的特点。总而言之,我们在分析鸟类意象时,既要特别关注鸟儿前面的修饰语,也要注意诗歌整体流露的情感。

既然在鸟儿身上我们就可以揣摩到这么多,那么我们再看下面的题目是否就简单得多了呢?如简要赏析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的最后一句。又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再如,2007年江苏高考题“满林残照见归鸦”在表达技巧上的特点。

摘要: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诗歌复习方面, 笔者整理出《唐诗宋词选读》的鸟类意象并对之进行了粗浅的分类和分析, 认为鸟类意象对交代创作时间、烘托氛围、衬托诗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较为有效地解答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鸟,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唐诗宋词选读 篇8

一、《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目的和现状

笔者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与开设目的。

编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 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 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 (其中39首精读, 24首自读) , 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 突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词大家, 分为“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等12个专题编写。开设目的:通过《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 希望能够使高中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和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与发展。

2.《唐诗宋词选读》的设置情况。

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面临以下时间问题:设定的选修课时相对学习内容显得有限、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选修课学习受到高考专项训练的挤压。二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教师问题:单就《唐诗宋词选读》一门选修课而言, 所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 新内容也很多, 而真正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同层次学校, 师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良莠不齐, 多寡不均, 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选修课的开设发生冲突时, 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 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存在以下学生问题:选修课程分班难、选修课程开课难、选修班级管理难。如《唐诗宋词选读》就是不少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 整年级地进行统一备课与教学。于是, 选修课带来的种种烦恼烟消云散了, 选修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与必修毫无区别了, 而选修课开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3.《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

根据选修课的主体性、基础性、自主性、实际性和研究性原则, 选修课在各地各校轰轰烈烈地开设了起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 选修课所期望达到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目的是否能毫无疑问的达成呢。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就看到了困惑的存在。 (1) 教师选修教学中的困惑:选修课成了专题讲座课或活动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无限复制, 如《唐诗宋词选读》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训练的先行与铺垫, 课堂上以练代教。这种以应试为目的、费时费力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 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 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 都由教师“包办代替”。 (2) 学生选修学习中的困惑:首先是学生对选修课的盲目性, 一方面, 兴趣爱好极为广泛的学生面对众多科目无所适从, 不会选。另一方面, 选修课所占比例小, 门类少, 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 又使学生无法选。其次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 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么重要, 只是为学分而选课, 缺少积极性, 而趋向放任消闲。最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审美疲劳, 由于教学计划的紧凑, 教学时数的限制, 教学目标的约束, 教学方式的单一, 《唐诗宋词选读》天天学, 天天读, 天天背, 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 学生不再有新奇感, 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 学生难免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普遍产生审美疲劳。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笔者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

1. 重视诗词诵读, 让学生真正读出声。

诗歌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帮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诗词审美情趣。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诵读策略要注意由以往的教师讲读中心, 逐步往指导学生自读上过渡。《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对教师的素养要求: (1) 转变观念, 以诵读为中心: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 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在鉴赏诗歌之前, 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 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 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通过诵读, 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 用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诗词的声音、作者的声音。这样在复活过程中, 学生就迈进了作者心灵的门槛, 了解了其中真正的情味。 (2) 提高素养, 为范读打基础:首先, 教师要力求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 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只有当教师自身在具备了较高诗词素养的前提下, 再加以突出的个人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教学技巧, 才有可能避免隔靴搔痒, 一味照搬教辅资料, 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教学课堂上充满感情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词的王国。 (3) 加强指导, 融情感于诵读。教师首先, 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其次, 应当创设情景, 指导学生移情地诵读;再次, 应当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4) 愿作听众, 倾听学生诵读。教师应带着一双耳朵进课堂, 多听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带上一双眼睛上讲台, 敏锐观察学生对诗歌的不同反应;带着一个开放的大脑进教室, 尊重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想法。

《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的策略实施: (1) “疯狂”放声读, 即不要管诗的内容、情感是什么, 一概放声读出来, 声音越大越好, 越“疯狂”越好。 (2) 联想会意读, 即遵循着读诗———思景———入情三个阶段, 在做好全文观照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赏析。 (3) 配乐表演读, 即学生在“会意读”的基础上, 自行寻找适合该诗词意境的音乐伴奏, 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表演出来, 学生兴味大增。如柳永《八声甘州》的凄切、苏轼《定风波》的洒脱, 晏几道《临江仙》深情都在他们的揣摩、会意中一一得到很好的展现。此外还有传花接龙读、制造悬念读、博采扩展读等策略, 使学生在诵读中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诗无达诂”,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并满怀激情地用实践去证明着。

2. 创设诗词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 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唤起其情感的共鸣, 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被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认清了问题与现状,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两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端正观念。 (1) 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辅代主, 要始终坚持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 要立足学科需要, 服务课堂教学。 (3) 应用课件时, 必须要掌握使用课件的技能, 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 恰当的应用于课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实施: (1) 音像资料应结合语言品味; (2) 在“亚沸点处”创设情境; (3) 素材运用应紧扣教学目标。以第三点而言, 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 可搜集到的音像资料相当多, 尤其是电视散文《唐风宋韵》、《唐之韵》、《诗歌唐朝》、《唐宋风骨吟》等, 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后备资源。但如果不加选择, 学生成了观众, 教师变身为放映员, 选修课就会被上成了视频欣赏课。教师应当在课前细加甄选, 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 引入有价值的多媒体资料, 甚至可以依据资料发起课堂研讨, 辨一辨是教材说得对, 还是资料有道理, 才真正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 正视诗词难度, 适当鼓励改写与创作。

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诗歌在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细节, 帮助学生唤醒真实情感, 辅助学生延展联想想象。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诗歌特点和篇章联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 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三点: (1) 依据诗词进行改写, 有扩展补充式、巧拟标题式、改换文体式、集句成章式等方式。如集聚成章, 即选取前代一人或数人之诗句, 按照选取者的构思意图组合在一起, 成为一首新作之诗。 (2)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可以采取仿写入手提兴趣、妙用诗词入对联、细致大胆作诗词等形式, 如“仿写入手提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供古代诗词作者改写的实例, 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绝唱, 其实这一联是化用五代时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虽只两字变化, 但境界蕴藉空灵, 远胜原诗。再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借鉴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以及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熔铸而成。学生的创作情绪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 在平时学习与阅读诗词时更加留心了。 (3) 借助诗词提升写作。《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 写作练习既可以是深入品味诗词, 开拓学生视野, 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途径, 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作文构思与写作能力, 有注重角度巧选择、翻用旧题出新意、积累素材精提炼、善用修辞展文采、锤炼语言不罗嗦等方法。如“翻用旧题出新意”, 古诗词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旧题翻新的例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 以地灵烘托昭君的人秀, 正是钟灵毓秀, 窈窕红颜,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奏出胡音的琵琶写出其千古遗恨, 委婉蕴藉。白居易的《王昭君》则虚拟了昭君与汉朝使者相见的故事, 着重描写了昭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表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渴望回归的心情。这两首诗都对和亲持不赞成态度。而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 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借家人口吻, 奉劝昭君安心异域, 不要思忆故国和亲人, 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欧阳修则在《和明妃曲》中提出“耳目所及尚如此, 万里安能制夷狄?”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 比王安石更进一步, 针砭时弊, 直指问题的根源。

总之, 诵读古诗词, 认真总结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 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 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 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 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 谈吐作文, 自然文采斐然。

三、关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思考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迈向深入,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诵读、多媒体及写作等教学途径外, 更多的教师在更深广的领域不断地尝试,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师遵照着新课标的要求, “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之时, 也有一些教师为之困惑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1.《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语文选修课评价制度应引起教育界专家及同仁的注意: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学生的评价制度: (1) 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评价; (2) 评价有利于学生开放中张扬个性。如第二点,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无非是通过让学生分析诗歌意思、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品味语言等方式进行, 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大胆阐发自己不同于参考答案的观点, 鼓励其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采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通过学生诵读诗歌、写作等形式, 记录学生的努力、进步与成果。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教师的评价制度: (1) 课堂教学评价应灵活; (2) 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及发展。如第一点,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当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促成了学生一些重要行为的出现, 应当把教师教学的清晰性、多样化、适当的任务定位、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提问的艺术、对学生的热情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标, 更为灵活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2. 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行, 使得高中学生的阅读面在扩大, 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在相应地增加。但与此同时, 语文教师也应清醒认识到一些客观情形。首先, 《唐诗宋词选读》等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课堂教学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非是万能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选修课教学不必承担也无法承担所有“素质培养”的重任。其次, 《唐诗宋词选读》等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大学语文课及大学汉语言文学课是有区别的。它更多承担的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和积累的任务, 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 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最后, 高考仍然是广大高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调和选修课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方向。

唐诗宋词选读 篇9

师:请大家反复诵读印发资料中的几首诗歌, 总结出它们在题材上和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从题材上看它们都是登高诗, 从写法上看都是寓情于景。

师:好的。登高则可望远, 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 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 每有登临必有诗作。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 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韩诗外传》卷七) 。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 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所推崇的习惯。登高之后眼界开阔, 使人心境开阔, 有指点江山、品评山河的豪情。中国后世知识分子推崇儒教, 儒家先贤的言行自然要竞相模仿。

今天我们就进行登高诗鉴赏的专题学习——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境与心境的交融。首先让我们走进作品, 我想请大家一起诵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

生齐读: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师:请思考: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从诗句当中去找。

生:诗人因为参加永贞政治改革失败被贬, 后来又明升暗降, 被派往远州当刺史。那时候诗人思念友人, 自伤身世, 写下此诗。

师:这位同学把柳宗元两次贬谪的遭遇回顾了一下, 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再补充一下?

生:从“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来讲, 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凄凉开阔的, 后面会联想到身世, 这样会觉得更加悲苦。

师:很好。我们讲登高见景, 见景抒怀。诗人见到的是夏日里暴雨的景象, 能详细描述一下吗?

生:他见到了“惊风”、“芙蓉”、“密雨”、“薜荔”, “惊风”击打着“芙蓉”, “密雨”侵袭着“薜荔”。

师:“芙蓉”就是荷花, “薜荔”是一种植物, 它们还有别的含义吗?

生:也象征着恶势力对改革派的打击报复。

师:嗯。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比兴。表面上是写见的景, 实际上具有象征性, “芙蓉”“薜荔”象征着美好的芳洁的品德。

我们继续从诗句中来找他的悲愁。“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刚才同学讲到, 他和友人都被贬谪到这么遥远的地方, 音信难通, 家园难归, 所以最后两句抒发的也是这样的悲愁。

通过这首诗我们来把鉴赏登高诗的方法明确一下 (投影) :登高诗歌一般是登高见景, 见景抒情。登高, 提供了一个观景抒情的审美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诗人可与自然、天地、万物对话, 可以审视自我, 发抒幽情。在本诗中, 柳宗元便是通过景物描写, 将一腔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之间。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诗歌, 用声音来传递这种情感。 (生再次齐读此诗)

接下来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诗人登上安定城楼, 纵目远眺, 所见之景通过第一联展示出来:城堞、杨柳、汀州, 景象高远。接下去的诗句呢, 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生:在第二联中, 诗人写了贾生和王粲的典故, 借典故表达自己和他们一样的身世和遭遇。

师: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和诗人的经历又有哪些契合之处才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呢?

生:他们都是怀才不遇的。

师:这个词点得非常好, 有概括性!“怀才不遇”, 满腔的抱负、才能都没有办法施展出来。下面一联用了什么典故?

生:用了范蠡的典故, 诗人表达了功成身退、退隐江湖的愿望。

师:是的。范蠡实施了复国的计划, 携美人归隐江湖, 很惬意。诗人用这个典故想表明自己什么样的情怀?这位同学说到“退隐”, 并不贪慕于什么样的名利。他的想法啊, 非常高远, 就是归隐于江湖要在什么完成之后呢?

生:扭转乾坤, 功成身退。

师:好, 继续往下呢?

生:写了“腐鼠”和“鹓雏”, 讽刺那些党羽势力。

师:对, 他用了什么典故?出处?

生:是《庄子》。

师:对, 《庄子》里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生:讽刺了朋党势力, 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师:鸱鸟以为非常美味的腐鼠, 认为鹓雏 (即凤凰) 也会贪恋, 它哪知鹓雏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借此来指向那些打击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那么李商隐是怎么卷入朋党之争的呢?谁能给我们简单地说一说诗人的遭遇?

生:李商隐二十六岁时, 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 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 后娶其女为妻, 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激烈, 令狐楚属牛党, 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 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 困顿凄凉, 终年四十六岁。

师:很好。那能不能请你再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谈一谈, 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生:他想要建立功名, 但是又遭到压抑, 忧愤国是, 却不被重用, 所以政治上很失意。

师:非常好。请大家思考:诗人登高望远之际, 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刚才我们请同学将三联中涉及到的典故回顾了一下, 要注意典故的运用的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契合。诗人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第二联的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的感伤, 到下面一联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在扭转乾坤之后归隐江湖的坚定想法, 一直到最后这种愤慨的全面爆发, 对朋党势力对他的排挤打压进行了抨击, 讽刺之意很强烈。

(板书:感伤——坚定——愤慨)

我们总结一下:通过品味这首诗的深远之情, 我们看到, 鉴赏诗歌, 不仅要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而且要知人论世。我觉得大家有一点工作做得非常好, 就是鉴赏诗歌的时候把诗人的经历遭遇等做一个整理, 结合诗人身世与时代背景, 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

下面我们走进哲思, 请大家朗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生齐读: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前面的登高诗有什么不同。

生:这首登高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受, 然后又通过登高去缅怀先人, 继承了先人的文化, 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传统的体悟。

师: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它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思考)

师:前面柳宗元、李商隐的诗都是一开头将登高所见之景写出来, 然后再抒怀。那么这首呢?

生:这首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想法、哲思。

师:很好, 你能给我们讲一讲, 首联是什么内容?

生:世事不断地变化, 给人一种人世苍茫的感觉。

师:对, 它其实是给人们揭示一个哲理, 是以议论性的诗句开始的。

生:接下去抒发了对历史的体悟, 用典故写了时序的更替、年华的转换和岁月的流逝, 尾联写对自己前途渺茫的心理, 很有沧桑感。

师:我们看“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尚”字十分有力, 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能不能给解读一下?

生:羊公当初和贤圣之士来此登临, 留下来的碑记还在, 现在诗人登上岘山, 看到这座碑, 心情十分的萧条。 (犹豫)

师:为什么呢?羊公是谁?

生:羊祜, 曾经镇守襄阳。他曾在此山与友人喝酒吟咏。

师:对, 他和羊祜相距四百余年, 现在登临此处, 看到当时的百姓为纪念羊公竖立的石碑还在, 为什么会悲从中来呢?为什么“泪沾襟”呢?

生:我想是一种抚今思昔的感慨吧。

师:是的, 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吊古伤今。那他感伤的是什么呢?

生:他自己不能实现抱负, 心中的悲哀。

师:很好。鉴赏这样的诗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个方法:卷帘而上。从这个尾联的典故入手, 再品读, 咬文嚼字时看这个“尚”包含的思想内容、情感。诗人想到自己死后难免湮没无闻, 再想到羊公, 毕竟是做了一些事情, 不管是为国家, 还是为百姓, 所以才会在他逝去之后, 百姓为他立碑。四百余年的历史过去了, 碑还在, 诗人自然会吊古伤今。这首诗与前面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传达了诗人的一种哲思, 情之悠远是慢慢深化的。

我们借鉴一下程千帆先生的评论 (投影) :这篇诗凭吊家乡古迹, 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 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走进诗人之悠远心灵, 请大家找出其他登高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师:那哲理体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王勃的《滕王阁》后面四句都是带有哲理性的。人生的浮华是短暂的, 只有江水是永恒的, 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 但时间永恒的真理。

师:好的,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讲述了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好。登高抒怀, 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我们来整理一下, 互相补充。

生:写了仕途上的不得意, 还有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还有对社会历史的一些想法。

生:还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生:作者在登临以后, 看到自然景物的开阔, 往往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从而产生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师:好的, 有的同学从诗人个人的角度来谈, 因为前面接触到的诗人有政治上非常失意的, 遭遇贬谪的, 抱负不能实现的这样一种悲愁。

师:我们发现, 我们的选修教材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来编排的, 当我们把这几首诗串联起来的时候, 看到诗人通过作品来反映出时代精神, 体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李商隐的作品是“落日余晖”中的一部分, 即使是落日的余晖, 他依然有着崇高的理想。把个人放在永恒的时空之中, 把自己的命运融于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命运中去思考。这是一种大情怀。

(投影) 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整理:

个人:

国家:

时代:

从个人角度看思归思乡之情、不得见用之愁、贬谪之苦;从国家这一角度看感怀时事的诗篇, 凭吊古迹、伤感于今;时代盛衰无常、世事变迁, 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整个大的环境联系到一起去。

师:请诵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和杜甫《登高》, 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我们来读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生齐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师: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体会一下登高诗文化之长远。先看一段评论, 说到这首诗传达出来的三种意识 (投影) :

穿越古今的历史意识

俯仰天地的宇宙意识

于一声浩叹中表达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评论用的是“浩叹”, 不是“悲叹”, 不是“哀叹”。陈子昂就像一位巨人, 站在时代的顶峰呼唤。

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有这样一种评价 (投影) :

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 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

《登鹳雀楼》是个人登高即景然后抒怀, 但这里蕴含了诗人的智慧, 引起了后人的普遍共鸣, 带给我们一种哲理。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杜甫的《登高》。

生齐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 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愁苦的复杂情感, 沉郁顿挫, 动人心肺, 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雄浑高远。

请大家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巡视指导。)

生 (代表1) :杜甫的诗先写景, 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 然后抒发了一种哲理, 人生渺茫、宇宙永恒的哲思。抒发自己的情感, 就是自伤身世。

师:你把杜甫的《登高》赏析了一下, 能否比较一下呢?

生 (代表1) :陈子昂是直接抒发感慨。王之涣是先描写一种壮阔的景象, 然后表达对人事的思考。

师:好, 那杜甫呢?

生 (代表1) :杜甫是借景抒情, 然后把他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师:好, 感谢第一位发言的代表。接下去。

生 (代表2) :《登高》这首诗, 前半首写景, 后半首抒情。首联刻画了杜甫在登高时见到的景物。描写了秋天特有的景物, 表现了秋天那种肃杀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一生漂泊的情感。

师:好的, 请再推举一位代表。

生 (代表3) : (走上讲台, 在黑板上写下“形”“意”两字) 如果从作画的角度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卓越的写意诗, 重意不重形, 讲求以意御笔, 以笔写意, 一气呵成。是情感自然的勃发, 灵魂恢弘的喷薄, 表达出怀才不遇, 怀璞玉而不为人所识的惆怅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凸显一个“形”字, 极注重格律与平仄, 中规中矩, 井井有条。再加上诗人先写景, 再写情, 情景交融的写诗技巧, 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论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卓论, 体现出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 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然而, 到了杜甫, 则显其并能, 将陈王二人的长处交融, 达到统一, 并进一步发展。王诗为五言, 而杜诗为七言, 七言较之五言在抒情上表现得更为丰满有力, 并且杜诗更为精雕细琢, 从格律的角度上看简直无懈可击。再者, 此时杜甫已步入暮年, 在苦难的锤炼下, 显示出比陈子昂更为成熟、沧桑和强大的情感, 令人感动、震撼。因此, 情感因格律而升华, 格律因情感而洗尽铅华, 不再古板和生硬。首联、颔联描写了江边的深秋图景。随着诗人视角的变换, 描绘了天上地下的秋景, 有声有色。首联有听觉的肃杀, 有视觉的悲壮。颔联由“无边”、“不尽”将有限之小天地扩展为无限之大时空。颈联、尾联将诗人他乡作客的艰难困苦之情层次分明地倾诉出来, “年老志衰霜满鬓, 一腔愁苦独登高”, 一种极强烈的悲剧感撼人心魄。读罢《登高》, 我实在不忍心去称赞杜子美在诗中表现的破碎的尊严和坚强。请大家珍视这种悲壮的高贵。 (师生鼓掌)

师:感动于你用心灵与伟大的诗人对话, 对诗歌的鉴赏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走进诗人。请大家看一看: (投影展示一) 登高题材也是有传统的, 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 便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 建立牢固的形象, 他的主题被时间笼罩, 并且是悲观的 (独怆然而涕下) 。而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 他的主题被空间笼罩, 并且是乐观的 (更上一层楼) 。然而杜甫的《登高》, 以更强大的力量和姿态, 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

接下来是有关比较的内容。

(投影展示二) 杜甫的《登高》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 又注入了个人身世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时与空, 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静止的远景, 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 并且不断转换视角, 使诗写得丰富而复杂。

师:最后咱们来再进行一下整合。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 (《韩诗外传》卷七) 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 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 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 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 (登) 和旷茫无边 (高) 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 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优秀登高诗的常态。这个登高的“高”已经不是一个物理的高度, 它应该也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

下面欣赏名家谈登高诗鉴赏。 (投影)

生齐读:

(登高诗) 从空间的广阔, 到时间的深邃, 不仅是视野的广阔, 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 有浑厚之感。

在登高的场景中, 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 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由高而低, 由历史到个人, 由空阔到逼仄, 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分析要开放, 最好把作品放在系统中, 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 结论才有可能深入。

师:大家课后也可以阅读一下当代学者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 让我们对作品的鉴赏更加深入、细致、丰富, 贴近自己的心灵感悟。今天我们通过登高诗鉴赏专题的学习, 来感悟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 让生命色彩更加丰富。大家课后复习诗歌的时候也可以用分类别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 加强诗歌题材分类的意识, 如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惜别诗、咏史怀古诗等, 通过整合, 整体把握类别的特点,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今天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下课!

思路解说:

这节课是我在南京市开设的选修教学探究课, 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选修与必修打通, 将选修教材内部各专题打通, 真正体现选修的特点。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按照文学史的脉络, 以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风格为依据进行专题分类。在实施教学时, 要在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和目标最优化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把《唐诗宋词选读》初唐诗专题中的《滕王阁》、盛唐诗专题中的《与诸子登岘山》、中唐诗专题中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晚唐诗专题中的《安定城楼》和《必修四》中杜甫的《登高》等篇目整合起来, 设计为“登高诗”专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注意了以下问题:一是注意单篇教学的落实, 课前布置学生充分的预习未接触过的诗篇, 温习已学过的诗篇, 以提高课堂整合的效率。因为是在外校借班上课, 事先我将所有课上要涉及的必修、选修诗作印成了一张讲义发给学生以加强诵读与理解;二是注意板块流程的顺序安排及问题设置的斟酌, 能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分”与“合”的组合学习;三是强调古诗词鉴赏方法的归纳整理, 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由学生诵读登高诗导入;2.走进作品 (景之高远) :通过对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问题探讨明确鉴赏方法———抓住景与情的关系;3.走进诗人 (情之深远) :通过对李商隐《安定城楼》的典故探讨明确鉴赏方法———知人论世,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4.走进哲思 (心灵之幽远) :比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 并交流其它登高诗中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 从个人、国家、时代三方面总结登高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慨;5.走进传统 (文化之长远) :比较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登高》。分组讨论交流: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教师提供名家谈登高诗鉴赏以供参照;6.明确诗歌题材分类学习意识。

我爱唐诗宋词 篇10

唐诗宋词融化在我们的童年中。在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便用稚嫩的童声和妈妈学背“锄禾日当午”。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在傍晚散步的街道旁……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便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了。

唐诗宋词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看,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白鹅正向我们游来。一个“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蓬头稚子正坐在岸边垂钓呢!还有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田园风情,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唐诗宋词让我们领略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凄凉和失意;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更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悲愤和仇恨……

唐诗宋词更寄托着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孟郊的《游子吟》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成为千古传诵的母爱绝唱。还有“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等等,不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吗?

唐诗宋词语言精练,含义深刻。一首诗可能是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也可能是一句历经推敲的至理名言。如果我们能把古诗中的佳句巧妙地嵌入文章中,那一定有画龙点睛之妙,为作品增光添彩!

唐诗宋词,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它虽历经沧桑,却依然璀璨夺目,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它将滋养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茁壮成长。我爱唐诗宋词!

(指导教师郑立军)

教师点评

上一篇:无痛临床干预下一篇:学困生作文辅导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