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推拿治疗

2024-08-28

针刺推拿治疗(精选十篇)

针刺推拿治疗 篇1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年龄最大45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1年。均为门诊病例。

1.1 治疗方法针刺:

取主穴关元、双侧三阴交、地机。操作方法:取仰卧位、穴位处皮肤用75%乙醇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斜刺关元,针尖方向朝向曲骨,针感要求放射到会阴部,宜连续捻转手法;再用28号1.5寸毫针直刺双侧地机、三阴交,针感要求放射到足部,宜平补平泻手法。辨证加减:(1)寒湿凝滞:关元用灸法,加灸水道,采用温和悬灸。(2)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次髎,用泻法;(3)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用补法。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留针30~40min。

推拿:出针后用摩、抹、揉、按、擦等手法治疗。操作方法:先抹任脉(自膻中至中极)往返抹之3~5遍;继之摩少腹部(顺摩约5min或更长时间);再用中指按揉气海、关元各1d;拿揉双侧血海、三阴交各1min;然后让患者俯卧,医者立于一侧,用中、无名指按揉肝俞、膈俞、肾俞与八髎诸穴各1min:最后用小鱼际擦腰骶部2~3min。辨证加减:(1)寒湿凝滞:加按大椎、拿风池、按揉曲池、丰隆;(2)气滞血瘀:去气海,加拿揉章门、期门、掐太冲;(3)气血不足:去肝俞,加按揉胃俞、足三里、推并按揉中脘。

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前3d至经后3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后统计疗效。

1.2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以上不复发;显效:疼痛明显缓解,可正常生活或工作;有效:疼痛轻微缓解,仍影响生活工作;无效:疼痛无改善。痊愈7例,占23.3%;显效20例,占66.7%,有效3例,占10%。

典型病例:患者,女,18岁,于2006年1月9日就诊,主诉:痛经2年,行经时小腹剧痛,经色紫暗伴有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经净后疼痛消失,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滑。属寒湿凝滞的痛经。

按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下次月经未再出现腹痛等症状,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多发生于青春发育期或育龄期妇女,由于思想情绪不稳定,加之行经受凉,经期不注意卫生等诱因,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及内分泌紊乱,使子宫内膜经血及循环中前列腺素浓度升高,刺激子宫肌肉强烈收缩,子宫内压增高,子宫肌肉进一步处于挛缩状态而产生痛经。中医学对痛经早有记载,隋朝巢元方《诸生源候论》将痛经作为一个独立病症进行论述,有“月水来腹痛候”。本病发生不仅与六淫为害,七情所伤、起居不慎、经产不洁、多产房劳等因素有关,而且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的特殊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制有二:一为肝气郁结或寒湿之邪客于胞宫致冲任气血失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二为气血虚弱,肝肾不足致胞宫失于濡养而致“不荣则痛”。

针刺的主穴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i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三阴交穴为足太阳脾经腧穴,又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功,能统治三阴经的病症,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是治疗生殖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也是治疗妇科病的第一要穴。地机穴别名脾舍,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阳经循于少腹部,阴经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故能治痛经。

通过推拿手法用抹任脉以通经气;摩少腹则湿经散寒、消換止痛;抹法与摩法在此同用还能调任脉、和气血,用以治疗痛经,恰到好处。推并按揉关元、气海可补虚扶正。膈俞为血会,乃治血病之要穴,与血海同用,更可活血养血;按揉八髎有调胞脉气血之功。擦之则温通之效更著。三阴交乃治妇病之主穴,拿揉则能行气活血。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迎风流泪 篇2

用中实 医药志杂20 07 年1 第 2月0 3 1 卷(O期 总 1第7期 7 )

『 NAR L0 PRFCA ⅡACL R ^ 耵【 D0 ANC 玎 £ E Ⅱ强H I11 S L CI 2腿 012 O 7V0 . N3

坚胶软 治囊疗

服1

5天后 颈痛减 , 颈轻活动较部前明自显。如至服3天 0 , 症 状失 消, 今至 未复 。 随发访

讨6 论 质增 骨生为肝 肾 虚 损 , 不足血所 致。 人 中年到, 气 肝

骨质

增 生 17例 6

文雷 侠张志建 。

(.1 西 安市北 医院 方 ,西西安 7 4 ; 陕 00 31

血肾精衰少 ,髓生骨化源乏 不,能渭养骨筋,故骨 筋弱丽 痿

发生退行性 变病 软坚。胶 囊方中 骨 补 补碎肾强骨 , 伤 止 续

2

西北政 法学大门部诊 。. 陕 西西安7 60) 1 03 【中 图分号类】 49 2 R 7 .【 文1献识码】 B 标 文章[编号】 4 0 2《1 7 01 6 0 18 ―0 4820 )0 3-- 1软

坚囊胶 北方为 医制院 剂常室 生 产 的年纯 中 药制 ,

痛剂川。辛温芎窜香 上,巅行顶 能 下达血海, , 旁通四肢 外, 皮至,毛为 血行活 气药。之参 、红丹花 经活 通血 ,瘀 止祛 。穿痛甲山风通络。搜血鸡藤血行、补血 通,经活, 络坚骨 舒筋通 络 ,软散 坚, 结搜止痛风全方。 补益肾、肝 养血活 血 、坚软结散 ,故疗较效好 。

临用以床疗各治骨质种生增。者用其笔治疗质骨增 1生 67 例 效显疗著 现,结如总下。 1一般资料 17 例均为门诊6者患 年龄,3 7 ― 0岁 5, 均平5岁,2其 颈中椎骨质生增 9例 , 1腰 骨质增椎生4 6例, 足骨质跟增 生3

推拿针刺拔罐治疗颈椎病 篇3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6-0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30岁以上,男女均可发病,近来发病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颈项、肩背部及上肢部麻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甚理想,2007至2011年笔者采用了推拿针刺拔罐综合治疗,对120例患者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120例患者全为我院门诊病人,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大55,最小25,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天,颈型25例,混合型35例。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0岁,颈型32,混合型28例。

2诊断标准

2.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以及病理分型。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側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2病理分型。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3治疗方法

3.1治疗组。

3.1.1推拿。第一步,肌群放松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拇指指腹或掌根进行推揉.点按颈项部双侧的肌群,然后用滚法或揉法放松颈肩部及背部紧张痉挛.僵硬的肌肉,手法要渗透有力,至肌肉深层,大约10分钟.。第二部,反应点松解法。该部重点对颈后部两侧及肩上部,上臂僵硬的肌肉,结节点及按痛点进行施术,用一指禅推法.拿法和弹拨法,手法轻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约10分钟。第三部。神经根型:上肢酸痛发麻者加用滚上肢,并按揉曲池,合谷等穴。椎动脉型:加用按揉风府.凤池.翳风穴和一指禅推法于上述穴位及后脑;交感神经型:加用五指推拿头顶及两侧桥弓穴.两侧少阳经。

3.1.2针刺。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用左拇指指腹在颈项两侧由枕部及凤池穴处沿着斜方肌的向下到肩井,天宗及肩胛骨内侧缘,寻找压痛点,肌肉痉挛,结节,常规皮肤消毒用左拇指固定患处,右手用直径0.32毫米,长度40毫米针灸针,在枕部及凤池穴由上向下沿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颈肩部迎经脉循行方向刺入,施行快速捻转,平行进出针几次,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后出针。

3.1.3拔罐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进针出用闪火法,进行拔罐操作,留罐时间为10分钟。

3.1.4毫针。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凤池穴,颈夹脊穴,曲池,合谷,患侧取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凤池穴,百会,太阳,合谷,双侧取穴。交感神经性颈椎病:取穴:凤池,百会,太阳,内关,神门,合谷,双侧取穴。常规针刺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天1次。

3.1.5颈椎整复。患者俯卧位,胸前垫一软枕(约20cm)两手放松垂放于治疗床的两侧,使颈部放松,医者站于患者前方,如果患者右侧有压痛或侧弯用医者用左手掌根都豆状骨垂直置于患处,右手掌扶住头部,向右侧逐渐下压,当力线传导至压痛点处(以豆状骨和压痛点融为一体之感为佳)时,右手掌稍加用力,常可听到弹向声,压痛点消失或疼痛减轻,侧弯明显改善。

3.2对照组。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侧背后施按揉于风府、间中俞、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穴,使用滚法于颈肩背部以及上肢部肌肉,再用拿法拿揉颈项部。患者端坐,将头颈转向运动受限侧转动至最大限度,术者一手顶住高起的棘突,其余四指扶住顶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颌,将头尽量向上牵提,旋转,另一拇指用力将棘突高隆处顶住,可听到响声,表示移位的棘突已复位。

以上治疗方法1天1次,10天1个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肌张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之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5疗效评定

两组均在1个疗程后进行观察。治疗组治愈率为93%;对照组治愈率为73%。经统计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短时间内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5.56;P<0.05。一个疗程内治疗组与对照着疗效比较。

6讨论与体会

颈椎病一直以来中西医一致认为是一种中老年疾病,现在由于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的改变,正往年轻化发展。由于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慢性退变,出现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关节不稳,黄韧带肥厚、变性,钩突关节增生及小关节的继发性改变。这种变化在活动范围大、易于遭受外力损伤下颈椎更容易发生。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导致颈椎椎管或椎间孔的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症状。[2]年轻者长期伏案工作,使颈项部的软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软组织损伤,使血管充血、水肿渗出产生炎症介质造成疼痛等症状,由于局部软组织僵硬挛缩,颈椎两侧软组织力度失衡,造成颈椎侧弯、变直、小关节紊乱压迫神经,血管出现临床症状。首先运用推拿治疗,可以解除肌肉痉挛,消除对神经的压迫,消除局部软组织的肿胀,促使血液循环,解除由于无菌性炎症刺激产生引起的疼痛。直接在压痛点、肌痉挛或结节处使用针刺,使压迫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根据不同的症状增加常规针刺,可以达到祛风散寒,疏筋通络。拔火罐,能扩张局部血管,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加强,从而加速体内废物及毒素及时排除,改善局部营养从而使疼痛得到缓解,经过以上方法治疗后,症状好转,使局部的软组织缓解松弛,达到患者机体放松无敌抗,为颈椎整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用俯卧位方法复位优点可以让患者减轻心理紧张恐惧感,在做手法整复时达到到轻松、轻快,准确,整复后,患者即可解除由于小关节紊乱、错位、弯曲、压迫神经,椎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也可以使软组织得到更好的缓解。

临床实践表明,推拿针刺拔罐综合治疗颈椎病疗短时间内效好,时间短,见效快。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针刺加推拿为主治疗黄褐斑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 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0~29岁者8例, 30~39岁者1 8例, 40~49岁者4例。病程2个月~1 0年不等。其中有月经不调病史者5例, 右子宫肌瘤者1例, 子宫内膜异位者4例, 乳房小叶增生者2例, 带下者1例。临床表现为色斑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 亦可累及眶周、额、鼻和口的周围, 皮损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 大小不等, 表面光滑, 有时可相互融合成蝴蝶状。

1.2 辩证分型

(1) 肝郁气滞血瘀型:除面部皮损外, 或伴有经前乳房胀痛或临经腹痛、经行不畅, 或夹有血块。平素烦躁易怒、口干口苦, 苔薄质暗或有瘀点, 脉弦。属本型者18例。 (2)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型:除面部皮损外伴面色晦暗无华, 四肢不温, 神疲乏力, 夜寐不安, 经行量少色淡。苔薄白质淡, 脉濡。属本型者12例。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刺

(1) 取穴:面部皮损处。临证加减:属肝郁气滞血瘀型加取合谷、三阴交、蠡沟穴;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型加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 (2) 操作:取l寸毫针, 视皮损大小, 取3~5根或5~10根不等, 用围刺的方法, 在皮损的外围2~3分处向中心横刺0.5~0.8寸, 留针20min。每日1次, 10次为l个疗程。

1.3.2 推拿

(1) 基本治法:以按、揉、摩手法为主, 取头面攒竹、承泣、四白、颧髎、巨髎、迎香、地仓、承浆、神庭、百会诸穴依次施法。对黄褐斑比较明显和比较集中的部位应多加按揉, 以有酸胀为佳。每日1次每次20min, 10次为l个疗程。 (2) 随症加减:若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者, 加掌揉足厥阴肝经, 平推两胁肋部, 以左侧为主, 点揉太冲、行间、期门诸穴;若面色青紫、舌暗右瘀斑瘀点者, 加平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 揉膈俞、肝俞、心俞、血海, 提拿肩井;若面色晦暗无华, 四肢不温, 神疲乏力, 夜寐不安, 大便溏薄者, 加揉足少阴肾经, 揉命门、肾俞、肝俞、三阴交、太溪, 擦八髎、涌泉穴, 以有酸胀为度。

1.3.3 中药处方

(1) 肝郁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祛瘀。处方:炒柴胡6g、青皮6g、广郁金9g、三棱12g、莪术12g、白芍12g、赤芍12g、丹参15g、当归12g、川芎12g、生麦芽12g、熟麦芽12g、焦山楂12g。 (2)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型:治宜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处方:生黄芪30g、党参30g、白术30g、山药12g、茯苓12g、白芍12g、赤芍12g、当归12g、川芎12g、制首乌20g、六神曲12g、生麦芽12g、熟麦芽12g、焦山楂12g。若食欲不振者, 去党参加姜半夏9g、陈皮6g、川朴6g。 (3) 服法:每日1剂, 早晚各1次以餐后1小时服用为宜。在治疗过程中, 弱患者兼证有所改善后, 可停止服药。

1.4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痊愈:色素基本退尽或仅有隐约可见的色素斑, 皮损消退90%~100%。显效:皮损消退60%以上。有效:色素有一定程度变淡, 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皮损无明显改善。

2 治疗结果

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 结果痊愈6例, 占20%;显效10例, 占33%;有效10例, 占33%;无效3例, 占10%;总有效率为90%。其中最短者治疗8次最长者为3个疗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 38岁, 2009年5月16日初诊。主诉:面部色素沉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面部色素沉着, 并有逐渐加深的趋势。平素时感神疲乏力, 四肢不温, 夜寐不安, 经行量少, 色淡。检查:面部色斑分布于两侧颧颊部呈小片状, 色呈黄褐, 边界较为清楚。苔薄白, 舌质淡, 脉细。证属气虚不能行血上承于面, 以致面部行血不畅, 色素沉着。诊断为黄褐斑, 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型。按上述方法治疗3次后, 四诊时面部色素变淡, 苔薄白, 舌质淡, 脉细;继续按上法治疗, 六诊时面部色斑已基本消退, 苔脉如常;再巩固治疗2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4 讨沦

4.1 关于本病的病因及机理目前尚未明确。

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内分泌失调, 妊娠, 口服避孕药以及患有女性生殖器疾患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辩证大多认为与肝郁气滞、阴亏血燥、肝肾不足有关。4.2在治疗上采用局部围刺的方法可加速血液循环, 增强细胞再生, 促进色素沉着的消退。所取合谷穴为治疗面口疾患的要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针刺之, 能起到肝脾肾三脏经气的作用。蠡沟穴有疏肝调经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取此穴能调整脾胃功能充实后天, 还能起到强壮保健的作用。在针刺的同时, 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 佐以内服中药, 共奏调整脏腑气血、消除面部色斑之效。

4.3 本组30例中, 有3例因患者不愿服中药而单用针刺、推拿治疗亦获得痊愈。

这对针刺、推拿治疗本病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予以了肯定。

针刺推拿治疗 篇5

关键词:针刺 推拿 运动疗法 中风偏瘫【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84-01

中风偏瘫,又称“中风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不仁、语言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推拿、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46例均为门诊患者,急性期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病诊断,并经C7或MRI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病程都在6个月以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头针:取偏瘫对侧的头皮运动区。语言不利加面部运动区,命名性失语加言语二区,感觉性失语加言语三区。运用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局部经常规消毒后,针与头皮30度左右夹角,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所选刺激区长度后,以每分钟200—240转的速度快速捻转,局部有热、麻后留针30-60分钟,期间捻转2--3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捻针及留针期间嘱患者或家属帮助活动患侧肢体。

体针:

(1)取穴:患侧风池、肩井、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等,口眼歪斜加下关、地仓透颊车,语言不利加廉泉。

(2)操作: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进针后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气至病所,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同时用TDP治疗仪照射患肢。其中上肢先刺极泉穴,用提插泻法,可出现手指抽动感,针感传到手后出针。下肢环跳穴针刺时可出现下肢放电麻木感,针感传到足趾后留针。

2.2 推拿。取穴同上,患者平卧位,按揉各穴位5min,患侧肌肉肥厚处,加滚法,擦法、捏法、拿法等来往3-5遍。在患肢各关节处施以摇法、擦法、扳法、抖法等约5min,每日1次。

2.3 运动疗法。

(1)被动操作手法:术者一手固定患肢近端关节,加一手稳固肢体远端关节,做轻柔缓慢的屈伸、内收、外展等动作,从肩部依次做到踝关节。约15min左右。

(2)主动操作手法: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运用bobath方法,让患者主动或辅助患者完成。包括手部五指运动、肘部及肩部伸展,下肢桥式运动,髋膝运动、踝趾运动、床上翻身起坐运动。后期家属保护下可主动完成行走及平衡训练。时间以每次30min为宜,避免过度疲劳。

3 疗效观察

3.1 療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疗效标准分三项。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痊愈16例占34.8%,好转29例占63.1%,无效1例占2.1%,总有效率97.9%。

4 典型病例

陈某,男,55岁,干部,患者半月前突然晕倒,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不利,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脑梗塞”,出院后来我科治疗。现神志清、语言不利、左侧肢体偏瘫,左上肢肌力0及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巴氏征(+)、戈氏征(+)、左膝反射活跃,舌苔黄厚质红、脉弦滑,病属中风偏瘫。遂按上述方法,按照先针刺,再推拿,然后运动疗法的顺序治疗。经治10次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上下肢肌力均明显提高,言语较流利。4个疗程后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又巩固治疗1疗程。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5 体会

偏瘫,中医又称为“偏枯”,是由于中风引起,其病机责之于风痰,瘀血阻滞经络,营卫气血运行不畅,半身失养。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所致。病变致使脑组织缺血、受损。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后,而使大脑的中枢神经对所支配和调解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减弱或丧失,致使肢体偏废不用,肌肉拘挛萎缩,关节不动僵直。

根据祖国医学“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重点取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经穴。通过针刺,达到调和营卫、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目的,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而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能使患者脑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减少,脑血管流量增加,同时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粘稠度,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且头针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神经冲动的传导和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促进皮层功能的恢复。针刺同时配合患肢运动,有利于激发经气并较好的导引“气至病所,抵御病邪”,且能活跃患部肌肉,使沉睡、僵硬状态下的神经觉醒。

针刺后进行推拿治疗,能够直接作用于肌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催气活血,使气血流畅、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由于手法直接渗透作用于肌肉、肌腱、韧带等结构,使之产生纵向、横向或回旋的被动活动,加上通过牵拉扳运等手法,兼有滑利关节等作用。对于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松解拘急解除粘连、防止关节僵直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弥补了针刺的不足,对于肢体的功能恢复极为有利。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增加偏瘫病人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潜伏通路及休眠突触的活化,促进缺血半暗带再灌注,降低神经功能的残疾程度。早期康复治疗还可以杜绝或减轻废用综合症的发生,如压疮、肌肉萎缩、关节痛、关节挛缩、骨质疏松等,并可缩短康复疗程。依据脑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理论,运动疗法的使用,通过反复被动或主动训练,通过输入正常运动模式,促进患者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并且使之固定下来。且能触发本体反射机制,向高级中枢传入信息促进功能重建,从而恢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本疗法属于综合疗法,是以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为主的,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形成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治疗方法。几种方法配合使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疗效明显。有效的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使患者能够更好的回归家庭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国杰.《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6

[2]纪树荣.《康复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57例 篇6

关键词: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口眼歪斜”。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方法对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了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7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前均已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因素所致的中枢性面瘫,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的2d,最长的6个月。其中一周内就诊者占85%。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疗法

(1)取穴:主穴取翳风、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太冲。根据病情随症取穴,额纹消失,目闭合不全取阳白、攒竹、丝竹空;鼻唇沟平坦,口角歪斜取迎香、地仓;鼻中沟歪斜取水沟;颏唇沟歪斜取承浆;面颊板滞取颊车、颧髎。足三里、太冲取双侧,合谷取健侧,其余均取患侧穴位。(2)操作:选用30号1~1.5寸毫针,所取穴位按常规针刺深度浅刺,取穴宜少,采用轻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min后取针。

1.2.2 推拿疗法

(1)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擦法、拿法等。(2)选穴:睛明、印堂、攒竹、太阳、下关、迎香、颊车、承浆、地仓、水沟、阳白、翳风、四百、风池、合谷。(3)操作:a.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床头,先施一指禅推法于印堂、攒竹、睛明、阳白、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水沟、环唇至承浆穴,往返3-5遍。其中攒竹、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各推100次以上,同时进行按揉,以酸胀为度。擦患侧面颊,以透热为度。b.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侧后方,一手扶头,一手拿两侧风池穴20-30次接着再拿合谷8~10次,最后按揉患侧翳风穴20~30次。并轻轻按揉健侧下关、颊车、地仓等穴。全套手法约需15min左右。

1.2.3 疗程

每日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面瘫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3个月为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做表情时面部略有偏斜或偶有痉挛,阴天时面部稍有凉、麻等不适感。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2 治疗结果

57例中痊愈51例(占89.5%),显效5例(占8.8%),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平均疗程为3.4个疗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5岁,南京高速齿轮箱厂工人,于1996年4月17日就诊。主诉:口眼歪斜2d。患者于两天前晚上下班受风淋雨,晨起发现右眼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右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歪斜,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口中流涎,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诊为右侧面瘫。治疗按上述方法,采用针刺配合推拿两个疗程,治疗后于5月中旬诸症消失而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4 体会

周围性面瘫多由于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劳累、受寒是发病的常见诱因。由于面部突然因寒冷刺激,使局部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水肿,而出现面神经麻痹;或因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引起面神经受压、水肿,而致面神经麻痹,产生一侧面肌瘫痪的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多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乏源,气衰血少,营卫不调,腠理疏松,脉络空虚,加之起居不慎,风寒、风热之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上窜逗留于面部,侵淫肌肤,入经入络,以致面部、耳部阳明、少阳之络脉阻滞不畅,气血运行迟涩,痹阻经络,经络瘀滞则经筋肌肉失养,颊筋缓而不用,驰纵不收而成呙僻。

治疗上,以祛风和络牵正为原则,兼以培补气血。针刺配合推拿取穴以面部局部阳明、少阳经尤其是阳明经穴为主,循经取穴,激发经络之气,鼓舞阳明经气,健运脾胃以培补气血生化之源,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根据本病由风邪入络引起,配合擦患侧面部能温经通阳,活血祛风。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气血畅顺,营卫和调,脉络充盈,肌肉经筋得到充足滋养,颊筋自利,呙僻则消。故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腘肌损伤30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腘肌损伤患者30例, 其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75岁, 平均49岁, 病程最长6个月, 最短7 d。所有30例腘肌损伤患者全部依据《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1年第7期有关肌损伤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诊。其中左侧患病14例, 右侧患病10例, 双侧患病6例;均诉膝腘窝疼痛, 尤以上下楼梯、爬坡时疼痛明显, 不能完全蹲下。小腿后侧有放射痛20例, 足跟足底部有放射痛3例, 小腿后侧有抽搐或麻木者2例, 跛行明显者5例;腘肌附着处 (横纹下1.5 cm, 偏中线向内约1 cm处) 均有明显压痛, “4”字试验膝痛明显者28例;X线检查19例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有明显扭伤者16例, 血沉、抗“O”均正常, 排除肝肾等重大脏器损伤及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

穴位选取:选取委阳、承山、浮郄、阳陵泉、委中、足三里、合阳、阿是穴等多处穴位。针刺方法:于阿是穴 (腘肌起点、点压痛位置) 毫针点刺, 阿是穴 (腘肌肌腹条索状结节压痛位置) 行斜刺针法 (沿着腘肌纤维斜刺并刺穿肌腹, 注意回避血管和神经) , 委阳、承山、浮郄、阳陵泉、委中、足三里、合阳等其他学位行常规针刺法, 平补平泻, 留针30 min。

1.2.2 推拿

用手掌以轻柔手法放松小腿后侧及腘窝, 然后用拇指轻揉腘肌, 点按腘肌肌腹 (平腓骨小头, 大腿后侧中外1/3处) , 力量以患者承受为度, 由轻到重, 点按1 min左右。再次进行放松腘肌, 被动最大限度屈伸膝关节数次, 牵拉小腿1 min左右, 力量以患者身体微动但不滑动为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腘肌功能恢复正常, 活动正常, 能够正常从事生产劳动;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 腘肌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活动正常, 能够从事相对较轻的体力劳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或者加重。

2 治疗效果

本组30例患者, 治愈27例, 好转2例, 无效1例。

3 讨论

腘肌形成于腘窝下部, 呈扁三角形状。腘肌一侧通过强劲的肌腱和股骨外侧髁外侧面相连接, 一侧和胫骨腘线上骨面相连接, 其主要特点是起端为腱性, 止端为肌性。腘肌的作用为屈膝时内旋小腿, 起到解锁的功能。在身体负重状态下腘肌主要作用在股骨上, 有效固定大腿外旋。完成屈曲动作时, 首先使股骨与外侧的半月板向外旋转。再屈膝站起状态下, 腘肌能够有效防止股骨以及半月板脱位或者向前滑动, 在膝关节运动时, 腘肌能够有效维持膝关节伸直以及屈曲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当着凉时造成腘肌血液供应不良, 形成肌肉痉挛或不断地伸曲膝关节造成该肌部分纤维撕裂而损伤[2]。

腘肌因多种原因损伤后, 若剧烈运动常常使已经发生损伤的腘肌、腘肌筋膜出现充血水肿, 致使炎性渗出大量增加, 对紧贴腘肌后部的血管以及腘神经进行刺激, 可使患者局部疼痛加剧, 并且向下放散。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 腘肌损伤属于“伤筋”的范畴, 腘肌损伤后, 局部气血悖逆, 血运不畅, 以致癖血结凝, 筋肉肿胀, 以至于患者关节肌肉活动受限。肌损伤的部位正位于足太阳膀脱经循行的线路之上。《灵枢•经脉》上说:“膀肤足太阳之脉, 起于目内毗……其支者:从腰中, 下挟脊, 贯臀, 入腘中……循京骨至小指外侧。”且腘肌损伤也是足太阳膀肤经病症, 按照“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 选择委中、委阳、浮郄三穴位舒气通经, 调和气血, 以活血祛癖;选择承山、合阳两穴位舒筋解痉;选择阿是穴止痛消肿, 柔筋缓急;阳陵泉为筋会, 能调节诸筋, 滑利关节;足三里为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穴, 补益气血, 使经脉气血旺盛[3]。

通过推拿牵拉改善腘肌供血, 促进吸收病变处水肿以及新陈代谢产物, 从而使病变部位缺血缺氧状态有效改善, 紧张短缩的腘肌纤维舒缓放松, 松懈周围组织与损伤组织的粘连, 使膝关节的张力与应力恢复至平衡状态, 解除发生损伤的腘肌对患者胫神经造成的刺激, 从而达到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迅速消炎止痛治标, 推拿解除粘连、消肿止痛治本, 二者结合, 标本兼治, 是治疗腘肌损伤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剑华.腘肌损伤27例临床分析[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5 (22) :279-280.

[2]陈勇.针刺拔罐治疗腘肌损伤38例[J].中国针灸, 2005, 25 (10) :681.

针刺推拿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 其中治疗组男18例, 女14例, 年龄11~65岁, 平均年龄32岁, 病程1~30天;对照组男20例, 女12例, 年龄16~60岁, 平均年龄38岁, 病程4~27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

有明确踝部外伤史;损伤部位疼痛、肿胀, 伴跛行或有皮下瘀斑;局部压痛;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折或脱位, 并排除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撕裂或断裂者。

1.3 方法

1.3.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3日1次。若患者踝关节扭伤时内翻跖屈位着地, 患者仰卧位, 术者与助手对抗牵引患侧踝关节 (注意术者一手重点拖住患者患肢足跟牵引, 一手握住患肢足背) , 拔伸牵引5~7min, 术者外翻-背伸踝关节, 并保持5~10min。此外, 急性损伤期患者患肢应避免负重, 减少活动;陈旧性损伤患者平时行走保持踝关节外展位行走, 并保持每天踝关节功能练习10~15min, 具体练习方法为:患侧踝关节外展30°位置下保持下蹲位, 身体微前倾使重心移至患肢[3]。若患者踝关节外翻跖屈位着地扭伤踝关节, 则手法治疗为内翻-背伸踝关节, 平时行走及功能练习时踝关节保持内收位置, 其他治疗方式相同[4]。

1.3.1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治疗, 取患侧阳陵泉、昆仑、解溪、足临泣等穴, 施泻法, 留针30min, 每日1次。

1.4 疗效标准

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 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 最高评分100分。优:96分及以上;良:91~95分;可:81~90分;差0~80分[5]。总有效率以优、良、可例数计。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2周后,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 (93.63±3.91)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2.34±3.8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 高于对照组的8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踝关节扭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共分三型:Ⅰ型:韧带受到牵拉, 但没有撕裂, 踝关节相对稳定;Ⅱ型:韧带部分撕裂, 产生不同程度的踝关节不稳定;Ⅲ型:踝关节严重损伤, 一根或多根韧带完全撕裂, 可能造成周围骨折, 踝关节不稳定[6]。本研究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 治疗2周后,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 (93.63±3.91)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2.34±3.8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 高于对照组的8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较好, 可明显缩短疗程, 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踝关节评分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针刺,推拿,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春阳, 杨洪杰, 项晓伟, 等.理筋手法治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0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 (8) :50-5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9-190, 198-199.

[3]秦雪飞, 蒋昊.急性踝关节扭伤分期论治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 (2) :25-27.

[4]余晓慧.针灸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7, 15 (2) :14-15.

[5]李俊梅, 王庆甫, 黄沪.正骨手法与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 2012, 25 (2) :113-115.

针刺推拿治疗 篇9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颈椎病/按摩疗法,推拿/方法

颈椎疾病已经逐渐成为都市生活的高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疾病的8%~10%。其主要临床症状有突发旋晕, 视物旋转, 恶心, 呕吐, 颈项痛, 构音障碍, 四肢麻木等, 病程长, 痛苦大。X线颈椎像可见颈椎锥体、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颈韧带钙化,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TCD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小。笔者2001年6月~2004年12月间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住院及门诊的病人。按随机化原则,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单纯中药组) 50例, 其中男23例, 女27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56岁;病程最长11年, 最短7d。治疗组 (针刺结合推拿组) 50例, 其中男29例, 女21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63岁;病程最长13年, 最短2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2) 排除标准:①脑动脉硬化症, 小脑梗死或出血所致的眩晕;②心血管所致的眩晕;③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④未按要求完成针刺治疗疗程的患者, 或资料不全者不列统计病例之内。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针刺结合推拿组) :

(1) 针刺:取穴:百会、风池、大椎、天柱、C3~C6夹脊。操作:患者正坐位, 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 用30号1.5寸毫针, 夹脊穴直刺1寸, 百会向后顶方向沿皮下平刺1.2寸, 风池向对侧目内眦方向刺1~1.5寸, 大椎斜刺0.5~1寸, 天柱直刺1寸。手法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30min, 每10min行针1次, 每日1次, 10d为1疗程。 (2) 推拿:患者正坐, 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 用拇指末端桡侧沿其颈上部痛性结节内外缘肌束走行或颈后发际下1cm与头半棘肌外缘交界处, 弹拨2~3min, 以患者颈项肌肉放松为度。再用拿捏法于颈肩部, 以斜方肌为重点, 施法3~5min后, 医者一手扶头顶, 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 在此同时, 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最后医者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 往上扶在患者颈背部, 嘱患者头略后仰, 医者力量由轻到重提颈椎,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一般可听到小关节响声。每日1次, 10d为1疗程。

2.1.2 对照组 (单纯中药组) :

(1) 方药:川芎10g、天麻10g、炙黄芪20g、炙甘草8g、潞党参15g、炒白术12g、熟地15g、砂仁6g、当归12g、白芍12g、丹参15g、鸡血藤20g。 (2) 服法:水煎服, 每日1剂, 日服2次, 饭后服用。

2.2 疗效观察

2.2.1 疗效标准:

(1) 治愈:眩晕头痛等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 能胜任一般工作; (2) 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 阳性体征明显改善; (3)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2.2.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 治疗组 (针刺结合推拿组) 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单纯中药组) (P<0.01, P<0.05) 。从表2中看出, 两组治疗后均能较好地改善症状, 但对眩晕头痛、构音障碍、四肢麻木等的改善以治疗组 (针刺结合推拿组) 尤佳 (P<0.05) 。

注:与治疗组比较, *P<0.05, **P<0.01。下同。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 也称颈性眩晕、颈性偏头痛或Barre-Lieon综合征[2]。其发病机制很复杂, 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病变产生的异常应力导致颈椎力学平衡结构破坏, 进而引起颈椎节段性失稳, 尤其是中上段的失稳, 使颈交感神经及椎交感丛突然或持久受到刺激而发生椎动脉痉挛。

祖国医学多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入“眩晕”范畴来论治。眩晕一症, 有痰浊中阻、气血不足、风阳上扰、肝肾阴虚之分, 但根本在于髓海不足, 为本虚标实之症。故针刺选穴百会、风池等以调补髓海。研究表明[3], 针刺颈部穴位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高流速血流速度异常状态有明显的即刻效应, 如针刺风池穴具有扩张椎-基底动脉的作用, 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病损脑组织的血流供应, 使血管弹性增加, 血流阻力减少[4]。针刺颈部的不同的穴位组均能以双向调节的方式有效地改善椎动脉的供血强度, 从而纠正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 与全身脏腑经络存在着广泛联系;其下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和相应的动静脉丛。针刺可以畅通督脉及太阳经气, 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根、椎动脉等无菌性炎症的消散和吸收, 缓解颈部肌肉的劳损收缩、痉挛, 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 增强颈椎的稳定性, 以减少上述因素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 从而有效的改善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状态, 达到消炎镇痛、纠正锥体移位的目的。

推拿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调和气血, 疏风散寒, 疏筋通络, 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 促进新陈代谢, 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及水肿, 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 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推拿治疗能通过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 恢复颈椎活动, 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加宽椎间隙, 扩大椎间孔, 整复椎体滑脱来解除神经血管的刺激与压迫,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收到舒筋活络, 解痉镇痛的效果。且痛苦小, 简便易行。

笔者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治疗发现: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是取针刺和推拿疗法的长处, 互补其短, 用针刺治疗其功能障碍, 用推拿治疗其器质性病变, 二者并重, 器质性病变的治疗为功能障碍恢复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 功能障碍恢复, 又加速了器质性病变的消除。故能消散反应物, 缓解肌肉僵硬和经筋痉挛, 消除疼痛, 恢复并保护颈椎关节功能, 防止和延缓颈椎病的发展。二者互为因果。且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36.

[2]胡维铭, 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 (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24.

[3]苏稼夫, 周文强, 黄聪阳, 等.以TCD观察针刺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影响 (J) .中国针灸, 2004, 24 (2) :1154.

针刺推拿治疗 篇10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推拿 后溪【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85-01

颈椎病是推拿科的常见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项部不适,肩臂疼痛或手指麻木,颈椎棘突偏歪,椎旁压痛等。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手机等工具广泛使用,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首发年龄越来越小。笔者运用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1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占45.2%,女17例,占54.8%;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4年。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方法及取穴。取穴:后溪穴。针刺方法由后溪穴向合谷穴方向透刺,刺入深度为0.5~0.8寸,以颤法行针,至局部有酸麻胀感,若酸胀感逐渐向上肢放射更佳(不强求),然后嘱病人活动颈部,幅度由小到大。每5min行针一次,留针1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针刺的同时配合颈部推拿治疗。

2.2 推拿手法治疗。

2.2.1 松解手法。患者俯卧于有呼吸孔的治疗床上,嘱患者全身自然放松,用四指推、按、揉、拿等手法松解颈椎棘突两侧软组织及肌肉,自上而下操作5分钟,然后用滚法放松患者项背、肩部肌肉5分钟,遇有条索状物,施以弹拨手法。

2.2.2 整复手法。采用侧卧位颈椎侧屈微调扳法[2]:患者健侧卧位,垫以平枕,术者站于床头,一手拿住患者颈部并以拇指抵住偏凸之颈椎棘突,另一手托住其下颌并用前臂托住面颊部,先将患者头颈向上侧屈至30°,然后两手协调,以突發而有控制的力量,一手扩大侧屈幅度3°~5°,另一手拇指向下顶推棘突,即可整复。

2.2.3 结束手法。患处及周围施以点按、拍打、弹拨等手法。以上手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治疗结束。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制定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4 结果

31例患者治愈18例,占58.1%;好转12例,占38.7%;无效1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

5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病因是肝肾亏虚,或风寒侵袭,或外伤劳损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而疼痛麻木。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长时间伏案工作,不正确的工作生活姿势,外力损伤,过度疲劳等因素,使颈椎生理屈度改变,肌张力增高,椎间盘退变,出现颈肌痉挛、椎间隙变窄,钩椎增生,从而使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患部肌肉产生无菌性炎症、颈椎关节紊乱。推拿手法治疗直接作用于颈项背部,是为近治,能增强患处局部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和气血运行以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能改善并恢复椎体正常解剖关系,解除神经、血管受压和肌肉的牵拉状态;并能刺激机体组织,提高局部的痛阈。而针刺后溪穴则为远治。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常被用于治疗疼痛性病症。后溪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而阳气具有温煦止痛的功能。从经络流注看,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相衔接,膀胱经“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正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督脉、膀胱经都循行于颈项部,远刺后溪穴治疗本病上佳。另外现代医学亦证明,手部穴位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灵敏度强。通过刺激释放神经递质可使大脑皮层抑制,降低大脑皮层对疼痛的感觉,从而提高疼痛阈值,阻断痛觉的恶性循环。达到镇痛的目的[3]。综上,推拿手法结合针刺后溪穴远近结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金宏柱.推拿学临床[M].南京: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35

上一篇:乡土资源整合下一篇:世界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