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需生态规划

2024-07-26

绿色建筑需生态规划(精选六篇)

绿色建筑需生态规划 篇1

绿色建筑的含义, 不仅要求在规划设计时, 最大程度上借助生态环境的因素, 以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让人们享受到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此外, 绿色建筑的含义也需要把能耗降到最低。建筑物在生命周期内实现低能耗, 实现与环境和大自然的共生, 是绿色建筑的追求方向。

1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策略

1) 自然通风。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系统是指借助自然环境或智控系统, 提高建筑的通风性能, 使建筑内空气质量达标。因此, 相比常规建筑, 绿色建筑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且优势明显。在智控系统控制下, 为实现建筑空气的流通, 采用的主要方式为借助自动风挡系统技术, 来实现这一目标。

2) 自然采光。借自然光可保证建筑照明环境良好, 比如通窗、中庭或玻璃幕墙等, 在自然通风基础上, 通过采用科技手段, 把自然光引入室内, 从而实现居住环境的自然化、生态化。同时, 通过自然采光, 还能够降低耗能, 减少社会系统的能源的消耗。

3) 智能化系统。遮阳系统智能化在设计过程中,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 实现对建筑遮阳系数的有效控制, 从而使室内外光照达到均衡状态。

4) 降温隔热。认真研究当地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条件, 为有效降温隔热措施提供数据上的保障。比如, 可利用智能化系统对窗帘、水幕挑檐板等进行严格控制, 以此实现对室内环境有效控制, 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让建筑更加宜居。

5) 隔热保温性能的改善。隔热保温措施, 可根据建筑的位置不同加以完善, 比如对热桥来说, 便可加以使用。为实现改善隔热保温性能目的, 可采用双层隔热玻璃系统, 以及房间的百叶设施与设备。

2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植物系统

1) 考虑植物的功能。毫无疑问, 每种植物均有自己的习性, 因此自然环境中各种植物可交互生长。在建筑物内部, 适宜采用绿色植物, 以实现植物系统功能的最大化。

2) 系统性原则。植物系统实现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建筑才可被视为绿色、生态的建筑。因此, 在设计建筑过程中, 需要综合考虑场地、室内环境, 建筑特点等因素, 才可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也才会使建筑更加经济, 更加的宜居。

3) 适地种树。每种植物有着各自的生长习性, 因此在自然环境中能够交互生长。在设计绿色建筑时, 由于建筑区域不同, 则需具备功能也就不同, 在此情况下, 需要根据区域要求, 合理配置生态植物, 从而使得绿色建筑名副其实。众所周知, 植物系统对建筑功效是比较大的。

3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道路系统

1) 交通出行与管理。绿色出行包括自行车、公交车等外出方式, 鼓励绿色出行, 对于降低对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公共交通设施负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完善交通规划, 优化出行条件。对建筑来说, 如具备完善的出行与管理条件, 则建筑生态策略将更加带有时代色彩。

2) 空间与景观设计。在交通规划设计中, 应把空间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而两者结合的实质是对于建筑生态化规划。可根据运营交通系统的不同, 以及绿色生态体系的不同, 使得建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从而使城市更加自然, 在建筑交通规划中, 这应为重点考虑的内容。

4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环境系统

1) 风力因素。对绿色建筑设计来说, 风力环境的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较大, 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来说, 更是如此。因此, 在设计过程中, 应综合考虑风力这一因素, 从而更好开展建筑的布局, 实现建筑良好的风环境。

2) 风对热环境的影响。如果地理位置不同, 则地理环境可直接影响建筑对风的利用。因此, 在建筑设计规划时, 需要考虑不同季节下, 当地的季风因素。比如若当地属于湿热带地区, 则夏季便可借助风因素降温、除湿等, 改善建筑环境;但如果当地属于干寒地区, 由于冬季风较强, 则应使结构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因此, 在设计规划时, 应尽量降低热能损失, 在确保空气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建筑的良好通风。

5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水环境系统

1) 建筑规划与水环境。在建筑小区设计规划时, 应考虑水环境系统这一因素, 而水环境系统主要包括雨水、自来水和生活污水等。比如生活污水的输送、排放和处理, 需要认真规划与设计。此外, 设计时需注意与建筑规划的协调性, 遵循二者协调一致的原则。

2) 建筑结构与水环境。对水径流和水质来说, 建筑的屋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响比较大。比如沥青屋面, 由于沥青的特性, 可能产生较大的污染。建筑设计中如果包含屋顶花园, 则在设计过程中, 应当考虑热岛效应这一因素, 降低热岛效应的影响, 同时也需考虑设计本身是否存在缺陷等。

3) 建筑和场地水。所谓场地水, 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水资源, 比如雨水、池水和污水等。在建筑设计规划中, 如何科学合理处理系统中的这些形式的水资源, 是建筑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绿色建筑系统设计中, 水资源处理是重要因素之一。场地水环境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适应, 同时可实现与建筑其他因素的协调, 比如水的位置、水质和形式等均需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4) 园林环境与水环境。在绿色建筑园林景观设计中, 水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主要是由水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众所周知, 水可让园林景观“活”起来“亮”起来, 同时可促进园林中植物生长, 起着美化园林景观的作用。

此外, 植物灌溉也需要水, 因此, 在绿色建筑景观设计中, 应注重供水渠道的设计, 在渠道设计中, 应考虑节水技术的应用, 保证供水的质量。通过优化技术应用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5) 消防系统与水环境。在目前的形势下, 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全国范围内建筑火灾频繁发生, 比如2010年上海某宿舍楼大火, 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即便是绿色建筑, 也应重视消防系统的设计。消防设计中,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水浇灭明火, 成为设计的难点。因此, 在设计中还必须重视消防系统设计与建筑水环境的结合, 通过合理的设计, 保证在发生火灾时, 水资源的调度不受掣肘, 从而把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6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声环境系统

1) 基本声环境设计策略。在再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基础上, 可利用当今时代中的各种高科技成果, 从而消除各种噪音对建筑的影响, 使得建筑环境更加舒适。

2) 建立科学合理的声环境模式。人属于大自然组成部分, 如果可借助各种技术把大自然的声音引入建筑环境中, 引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则建筑必定可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比如借助绿色植物, 降低或者消除交通工具产生的各种噪音。

3) 改善声环境的措施。目前的建筑, 隔音效果不是很好, 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比较大。因此, 采取一定的隔音措施, 比如对墙体采取措施, 提高隔音的效果, 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可通过栽种绿色植物等, 降低交通车辆产生的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资源短缺性局面的加剧,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对绿色生态建筑的关注度持续提高。在21世纪, 在新的形势下, 绿色生态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利用空间较大。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在未来社会, 绿色生态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

7 建筑的节能设计

1) 建筑本身的规划设计。建筑本身的规划设计包括两部分, 一是建筑的朝向, 二是建筑的总体布局。对于建筑朝向, 应根据建筑功能、规模大小等, 合理确定朝向, 而关于建筑的布局, 布局是否合理, 尤其是内部布局是否合理, 关系到建筑耗能。所以, 应通过专业的规划, 优化总体布局。

2) 建筑自身节能设计。建筑的耗能包括自身的耗能, 要降低建筑能耗, 除了做好设施的节能设计之外, 还应做好其本身的节能设计。比如对于住宅楼, 可在其侧面种植爬山虎等, 在夏季可降低建筑的温度, 从而降低耗能。

8 结语

建筑耗能所占的比重在全社会总耗能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因此, 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成为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 成为人们的理想和追求。绿色生态技术, 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同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从生态策略、道路交通系统、水环境和植物系统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绿色建筑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这一命题。

摘要:中国属于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 随着经济的升级发展, 人们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在各个耗能“大户”中, 建筑耗能比较大, 因此, 在建筑工程设计时, 应考虑能源的消耗量。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 可积极推进设计和规划绿色生态建筑。本文即探讨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这一命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规划,设计措施

参考文献

[1]曹伟.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J].新建筑, 2011, 19 (5) :74-77.

[2]陈芸燕.浅析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31 (5) :138-139.

[3]岳耀章, 吕少伟.绿色建筑生态规划与设计措施分析[J].建筑科技, 2013 (22) .

[4]张晓瑞.非典的启示——论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华中建筑, 2014, 32 (3) :55-56.

绿色建筑需生态规划 篇2

1、全镇人口数。其中城镇人口数、各村和各社区人口分布、主要

河流(含流经场镇河流)概况、水库塘堰个数和容量。

2、用地分布情况:林牧用地、耕地面积(各村)、水域面积、场镇

工矿、交通等用地分别数量。

3、全镇森林覆盖率,2011年造林情况。

4、旅游资源概况。

5、镇建制改革,行政区划及人口。

6、交通状况、电力状况、电信状况、人饮供水状况、污水处理状

况及垃圾处理状况、学校情况、全镇沼气池数量等基础设施情况。

7、2011年经济指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8、各产业概况:粮食、经作播面(各村)、种植业产业和养殖业产

业情况(分主要品种及分布介绍)、工业及第三产业情况(含农家乐情况)、全镇已有的产业规划布局(含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

9、目前在建的主要工程情况、已列入计划建设的工程情况。

10、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灾后重

建规划、灾后重建项目清单及实施情况)

11、工业有关情况,包括工业企业名称、类别、规模、产值、环保

浅析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规划;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138-02

“绿色生态建筑”,其真正的含义为在规划设计建筑的时候,尽可能的借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舒适、自然、无害,也不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物本身在生命周期内也可以更好的降低能耗,实现与环境和大自然的共生。

1绿色建筑能源设计之生态策略

①自然通风要充分。借助于自然环境或者智能控制系统改善整个建筑的通风状况,让建筑内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相比于一般的建筑项目来讲,这是一个绿色建筑非常明显的一个方面。在智能控制系统之下,为了影响风在建筑空气中的流通,可以借助于自动风挡系统实现相关的技术目标。

②尽可能的进行自然采光。借助于自然光更好的控制建筑室内的照明环境,比如通窗、中庭或者玻璃幕墙,在这些环境的基础之上,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更好的引入或者阻隔阳光进入室内,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居住环境更加的自然化和生态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耗能,节约整个社会系统的能源。

③遮阳系统要智能化。遮阳系统的智能化指的是在设计的时候,借助于智能控制技术,更好的控制建筑本身的遮阳系数,让室内室外的阳光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④降温隔热措施的有效应用。深入地研究所在地区的气候地理特点,对降温隔热措施予以有效的应用,比如可以借助于智能对窗帘或者水幕挑檐板进行很好的控制,进而更好的控制室内的环境,让室内的环境更加的适宜人们的生活居住。

⑤隔热保温性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可以保温的相关措施按照建筑具体位置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完善,比如对于热桥就可以予以使用,这一目的的实现可以借助于广泛的使用双层隔热玻璃系统或者房间百叶设施。

2植物系统生态功能角度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

①充分结合主要的和综合的功能。每种植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习性,所以在自然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植物交互生长。在建筑系统内部,绿色植物也才能够更加的适宜化,植物系统也才能够最大化自己的功能。

②坚持系统性。植物系统只有更加的与整个建筑相统一,建筑本身才能够被视为更加的绿色化、生态化和和谐化,组织设计建筑的时候,包括场地、外围、室内环境,建筑本身才能够真正融合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建筑才会更加的经济、有效、生态、美好、和谐并且统一。

③坚持适地适树。每种植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习性,所以在自然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植物交互生长。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因为所在区域的不同,就需要具备不同的功能,只有按照区域的要求配置适当的生态植物,绿色建筑会更加的名副其实,植物系统也能够对整个建筑产生更大的功效。

3引进绿色生态策略到交通道路系统设计中

①交通出行及交通管理。绿色出行包括了借助于自行车、公交车等等交通设施外出,鼓励绿色出行的交通理念有助于降低市容环境的污染度,有助于降低公共交通设施的负荷;政府如果能够采取相关的措施,完善交通设计,优化交通物理条件,对于建筑而言,如果具备了这样的生存条件的话,建筑的生态策略就会更加的富有时代的理念性。

②景观及空间设计。所谓将空间、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其实质就是建筑的生态化规划,按照具体的运营交通系统的不同,按照具体的绿色生态体系的不同,整个城市如何能够更加自然、人性、真实的布局起来,这是必须要深入考量的所在。

4将环境系统引入绿色建筑生态设计中

①设计要充分地考量风力的影响。对于整个建筑的设计来讲,风环境的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尤其如此,借助于对风环境的良好使用,可以更好的控制建筑的布局和格局,实现良好的建筑风环境。

②最大化风对建筑热环境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地理位置本身的不同会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对风元素的利用,在规划建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不同季节下所在地区的风因素。比如,如果为湿热带地区,夏天就可以借助于风的因素降温、除湿、改善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如果为干寒地区,冬季强风就可能使得结构要具备很好的保温性能,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降低热能的损失,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控制通风。

5水环境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规划设计

①建筑规划和水环境。在规划建筑小区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水环境包括了雨水、污水、自来水等等,对这些水因素如何进行输送、排放和处理,这需要得到认真的考量,相关的设计必须要能够符合整个建筑规划,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②建筑结构和水环境。对于水的径流和整体的质量而言,建筑屋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沥青屋面就会产生很严重的污染,如果建筑本身包含了屋顶花园,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相应的热岛效应,也需要认真考虑本身的设计。

③建筑和场地水。场地水,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比如雨水,污水,池水等等,如何对系统中的这些水因素进行科学稳妥的处理,在生态建筑系统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场地水的环境一定要能够适应建筑的整体风格,一定要能够与建筑中的其他因素相协调,比如具体的位置,具体的水质,具体的形式等等。

④园林景观和水环境。在园林景观中,一个必须的因素就是水,水不但能够让整个园林景观活起来,亮起来,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园林中植物的生长和美化。植物灌溉更加需要美化供水渠道的设计,在这个渠道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节水技能,还需要保证供水的质量,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技术和思路需要得到更好的组合和优化。

6声环境与绿色建筑设计

①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声环境策略设计。在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借助于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成果,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的声因素予以抑制或者消除,营造更加健康快乐舒适的环境。

②营造科学合理的声环境模式。人本身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借助各种不同的条件将大自然的声音引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建筑必定能够更好地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比如可以借助于绿色植物,将交通工具产生的各种噪音予以降低或者消除。

总而言之,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资源本身的短缺性能也越发的明显。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生态建筑,在新的世纪,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绿色生态建筑必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空间和应用前景,尤其是伴随着相关材质的出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绿色生态建筑必然会成为时代中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曹伟.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1,(9).

[2] 初操,钱宜伦.2000年小康住宅[A].与未来的国内外新型

建筑材料[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3] 曹永康,叶启议.墙的节能和GRC板[A].1965-1999纤维水

泥制品行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4] 张晓瑞.非典的启示——论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华中建

筑,2004,(3).

[5] 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

势[J].陕西建筑,2008,(10).

绿色建筑科技生态规划与体系设计 篇4

1 绿色建筑

解读绿色建筑, 其释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 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 用量最小且效率最高地使用能源, 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 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利于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宜居的可持续建筑物。

2 科学的生态规划是绿色建筑的前提

生态规划学科理论是建立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之上, 通过生态学理论和原则为基础条件, 并运用规划理论的技术方法, 将生态学应用于城市范围和规划学科领域。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组织形态, 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科学地配置与高效分配城市所需的资源总量, 通过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高效的城市运行和降低城市运行费用的目标, 解决好城市的安全健康, 保证符合宜居城市要求的生态系统关系以及生态系统格局的稳定与完整存在, 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支持政府科学的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管理, 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2.1 从总体规划阶段, 主要体现在如何保障

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建构。需要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内容具法定效率低落实到土地利用的生态等级控制、生态安全基础上的建设容量与空间分布, 并基于水资源、植物生物量及土地使用规模的人口控制规模控制, 对生态规划的生态承载指数控制下的资源使用和土地使用容量进行动态管理、评估与释放。针对性地在规划中明确要求建立生态保护、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及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在该阶段可以确定性质、容量规模, 指导绿色建筑选址, 并针对绿色建筑的具体细节内容制定从生态城市到绿色建筑的标准。

2.2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依据生态规划编

制成果、指标进行深化编制, 实现技术合作的纵向深入。在镇域体系与新城发展的规划中, 对局部资源分配与管理使用进行具体控制与落实。这主要是利用整合、调节与配置的技术手段, 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最大、最佳及高效的选择与集成,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的节地、节水、节能、节材, 产业结构和生态结构完整性的法定管理与科学调控。

2.3 从修建性详细规划到城市设计的编制

中, 主要是实现规划编制成果的要求在行为与功能在组织的落实。这其中包括:在大型生态安全框架中斑块, 廊道体系的内部结构与内涵的组织与应用, 要求建立中型和微型斑块、廊道体系;适宜生境的植物群落、种群特点、景观功能的指导, 尤其是生态设施的组织于建设;在人居系统规划设计中强调人的行为控制、人为结果的规范以及空间结构中人与自然交错存在的布局尺度、功能组织与分布效率关系。在此基础上, 研究并提出了城市设计的生态模式, 进行设计要求与规范。该阶段明确生态技术的系统要求, 对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技术进行集成。如推广屋顶绿化技术应用要求, 节能技术的要.求和节水技术的要求等

3 绿色建筑的生态体系设计

绿色建筑不是孤立于城乡及生态系统之外的设计, 也不是各种技术的堆砌与拼凑, 以往的建筑设计由现实条件、环境限制出发, 选择方式是基于人对建筑本体的依赖于需求而决定。对于绿色建筑而言, 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 绿色建筑是要符合并成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 自然系统与建筑构成的建筑运行使用体, 达到符合绿色建筑定义和要求, 并实现绿色建筑量化标准指标。因此, 绿色建筑强调建筑绿色因子的选择, 绿色要素的组织关系, 绿色功能系统集成的体系构成。从城市规划, 场地规划阶段为绿色建筑选址, 规模容量提供依据;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阶段不断深入, 具体落实到绿色建筑的场地, 并在城市规划的指标控制下进行生态设计, 成为单栋绿色建筑的设计前提。步骤是:

a.依据城市规划要求的规模容量, 进行绿色建筑体系规;划, 确定生态景观设计的体系结构, 功能布局, 体现其生态功能。

b.绿色建筑的场地生态体系设计。

1) 土地的集约使用:即高效利用土地, 在空间上形成人与自然交错存在的布局、尺度、功能组织与相互关系。2) 生态景观体系的建立:建立保证生态功能的植物体系、湿地水系统等;完成具有适宜生境植物群落和景观功能植物体系。3) 场地的生态技术的集成:包括场地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水资源技术、环境材料技术等。4) 场地污染的控制。5) 注重场地的文态体系;保护与利用场地中具有历史文化的要素。6) 生态交通体系的建立:包括高效的交通体系和生态道路设施的建设。7) 重视生态基础设施:发挥绿地、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净化功能。

c.约定绿色建筑的社会行为模式, 对使用提出要求。

绿色建筑前端的生态规划是量化的规划, 它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原理通过建立因子-关系-系统-逻辑的体系进行规划, 并落实在绿色建筑的生态体系设计中。

4 绿色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 建筑是由建筑材料构筑的。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灵魂, 即使有再开阔的思路, 再玄妙的设计, 绿色建筑必须通过绿色材料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所以绿色建材作为绿色建筑的材料系统是建筑的核心支持系统。选择绿色建材要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4.1 该材料在环境中是否有效

多数材料都有一个最佳工作范围, 找出适合所在地环境的材料。例如, 在北京的温和气候中工作的良好材料未必能抵抗黑龙江的严寒气候;在东部沿海气候表现优良的材料, 在西部沙漠地区无情的烈日下的表现就会大打折扣。

4.2 该材料是否安全, 是否有利于健康

对于居住在现代建筑的人来说, 材料和产品必须是安全、有利于健康的。例如, 油漆中的甲醛, 墙材中的放射性氨气等。最重要的是材料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必须不能对地球产生不利的环境影响。如臭氧消耗、全球变暖、栖息地消失、不可替代资源枯竭等。

4.3 该材料是否耐用, 易保养

在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期选择耐久性和自洁性较好的材料。实用耐用的材料节省了替换材料, 减少了废弃物处置问题, 降低了费用;使用无需保养或很少保养的材料, 可以节省时间、劳力和金钱。

4.4 该材料是否可有效地使用

该材料的加工是否在当地?运输产生污染, 所以运输越少越好。该材料是否极易加工成型, 或仅需很少的加工。该材料是否有多种用途, 因而无需其它材料。该材料是否充分使用了原材料。

4.5 当地是否有该材料, 承包商是否可会使用该材料

产品的生产使用了资源丰富的材料。有效地利用了可再生资源。产品是环境影响值最低的。产品可循环再生, 再生材料的环境影响一般都比新材料小。产品具有长寿命, 循环再生既消耗能源又要排放造成环境负荷的物质, 所以需要产品具有长寿命。产品安全、健康, 应尽能不使用有毒物质。

据统计, 美国建筑业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6%、耗电量的65%、温室气体产生量的30%、原材料使用量的30%。在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 此外, 我国人居耕地只占世界1/3, 而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 污水回收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30%。因此, 有效地降低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 减轻建筑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将建筑业这个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 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浅谈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 篇5

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中, 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采取了高度重视的态度。在发展要求之中更是指明我们应该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之中更多的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质量, 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衡量评价体系, 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绿色。对于建筑和城区规划的监督监管要更加的严格, 工程建造要越来越体现绿色建设的理念。这些都说明, 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是大势所趋, 因此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我们就要做到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在工程的总体设计还有具体实施的过程之中都要力求精确精准, 尽可能的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有害无知的排放。在规划的过程之中需要对建筑、能源使用还有交通管理以及市政规划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 一级开发商要对建筑规划过程和施工过程之中的交通、市政还有能源等几个方面负责并且落实, 保证这些方面的质量过关有保障, 此外, 还需要二级开发商在具体精神的引导之下有意识的进行绿色建设施工, 尽可能的排除不稳定因素和污染环境等因素, 确保规划能够更加的绿色和环保。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要一以贯之严格执行, 在有关方面的土地出让、规划还有使用等阶段严格把关, 只有在审核之后才能让项目上马。在工程项目结束之后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 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建立健全严格的检查监督机制, 确保没有漏网之鱼。所以说对于二级开放商的要求要更加的严格, 检查检验方面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的真正绿色环保, 而不是简单的喊口号和装样子, 真正促进这些计划的落实和科学化、系统化和合理化、规模化。

要像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就必然要有一定的章程和政策, 确保具体实施阶段做到有理有据, 不能胡乱实施。但是当前我们还没有科学合理并且成系统的规定, 这就造成了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在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相关规定和实施标准不够具体和科学, 对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的具体划分标准模糊不清楚, 有的甚至就是简单的设定一个目标或者完全照办官方的要求, 这些要求对于具体的实施工作不仅不会起到指导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具体的规划设计, 即便设计完成了也会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技术操作可行性、经济方面等种种问题。其次是比较空泛造成的没有针对性。现有的标准并没有针对某些内容进行必要的明确规定, 有的就是纸上谈兵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最后是各干各的完全没有统一领导的思想, 跨度太大又直接影响到了下一次的工作内容。

2 如何实现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

结合上面的一系列分析, 笔者认为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是好的, 虽然存在有一些问题但是却都是可以克服解决的,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静下心来下功夫那么肯定会去的比较可观的效果的。那就是我们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之中不能泛泛而谈, 而是要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去。绿色理念不仅仅是在具体的边边角角之中, 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之中给予相对应的支持和指导, 保证后续工作能够成功开展。因此笔者建议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科学引导, 让绿色建筑和生态城轨规划设计走上正确的道路。

2.1 具体分析项目

想要真正做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工作, 首先我们就必须要做好具体的项目分析工作。俗话说得好, 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有做好项目分析工作我们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有意识有选择的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具体分析项目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分析理解项目, 主要包括有上位规划、资本剖析及规划愿景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要求我们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控制规划, 此外其他方面的规划工作也需要找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和讲解, 使得我们对于项目建设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还有资本条件等等情况进行同意综合的分析理解。这么做是为我们的后续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了解到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之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且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同时对于项目最终的定位和建设理念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解和把握。

2.2 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

在解读完项目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这是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是目标规划部分, 第二是布局规划部分。这两部分的工作都需要以国家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明确的方针为指导, 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意识的修改和添加, 对于项目涉及到的各种问题都要进行预案设计和准备。对于建筑项目的绿色环保程度的确定与评价需要在有关科学指导之下进行。同时项目运行的定位还有功能性质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也要给足足够的重视并体现在规划设计方案之中。

2.3 具体设计方案

在上面两个方面的之后接下来进行的就是具体的设计方案的制定。在具体的设计方案的制定之中我们需要根据规划方案制定的一些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细化和控制, 保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之中能够将方案圆满的实现。具体设计方案就是从规划方案之中将关于建筑和周围相关方面的内容择出来并且继续进行细化, 将具体设计方案作为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的指导。地块施工过程之中出现的更加的具体的问题我们也要提前做预案, 让建筑过程之中能够一个点一个点的进行, 这样能够确保施工的质量和速度。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将要点进行量化, 责任具体分配, 让二级开发商上交方案并进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同时对于方案特别好的我们也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2.4 确保方案得到有力执行

在做好规划设计之后我们还需要确保方案得到具体的强有力的实施。总结起来就是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检查和审批制度,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之中按照既定方案进行, 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3 实际规划设计案例

说的再多不如实际应用一次, 所以笔者打算以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再分析。现在有一个项目A, 首先我们进行项目的具体分析。这个项目总体面积在7平方公里左右, 其周围交通比较发达。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之中主要目的在于打造活力城市, 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突出其交通便捷、智能化还有富有文化气息, 服务对象包括金融、居住、商品贸易还有旅游等等。其次我们进行科学的规划方案的设计工作。为了更好的突出A项目的特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 我们可以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进行切入, 坚持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放在第一位, 突出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可以重点讲解A项目所在城市的经济情况和自然环境情况以及资源情况, 在社会、经济还有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协调。将A项目与环境的共生进行重点突出。重点打造低碳项目。再其次就是进行具体的项目计划设计, 我们可以设定这样六个标准, 即“宜居环境、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低碳交通、公共配套与社会和谐、能源资源利用和可持续性经济”。最后是确保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环保标准, 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够进行项目建设和后续施工以及最后的验收, 在招商的过程之中就要有意识的控制将绿色建设作为一个投标条件。

总而言之, 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一定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真正的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孙桦, 韩继红, 汤鹏.绿色生态城区中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与实践[J].建设科技, 2013, 16∶51-53.

绿色建筑需生态规划 篇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环节中, 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住宅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地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 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 加强绿化生态住宅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先做好设计规划。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摒弃原有落后的环境, 着重注重生态及景观设计, 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绿色生态住宅规划设计

1. 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自然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居住环境, 体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

2. 生态住宅小区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

保护自然水系、湿地、山脊、沟壑和优良植被, 可有效地防止受到地质和气象灾害的影响。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应尊重和发掘本地区的建筑文化内涵, 小区建设应具有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3. 尊重自然地貌,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自然资源

不宜深挖高填, 不应对小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建筑密度高层建筑应≤20%, 多层建筑应≤25%。

4.道路交通顺畅便倢, 分级明确

应与城市道路衔接合理, 与外界联系方便, 形成无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道路。

5.生态小区内60%以上建筑的主要开窗面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宜使居室朝向南偏东15°至南偏西15°范围, 不宜超出南偏东45°至南偏西30°范围。

二、生态绿化

生态住宅小区环境绿化、生态景观设计与建设应尽量保留有利地形地貌, 注重自然资源的组织、自然降水的收集利用、自然水系的生态性修复。以调节小区气候, 净化空气、水质、降低噪声, 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必须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乡土植物。注重生物多样性的重组、生态系统的重构与景观多样性的营建。

生态住宅小区景观应注重地域历史文脉的有机传承, 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生态住宅小区绿地率应不小于35%。绿地配置要合理、位置适当、布局有序, 绿地内植物种植面积 (含水面) 不小于绿地面积的80%。

植物配置要合理, 乔、灌木树种按4:6比例搭配;常绿树与落叶树树种按1:1比例搭配;乔木量不小于3株/100 m2绿地;复合层次种植群落占绿地面积不小于20%;草坪面积占绿地面积应不大于20%。

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它硬质铺地宜采用透水地面, 并应采用大树遮荫。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不小于45%。

三、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

1. 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

被动式节能建筑的设计思路是从当地气候、建筑围护结构和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入手,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技术手段, 通过规划、建筑和围护结构设计为建筑节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热舒适要求。

建筑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气候要素, 如太阳辐射、风、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水。并且利用建筑朝向获取最适宜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烟囱效应来形成自然通风;利用植物和水体的蒸腾和蒸发作用调节微气候;利用水的自然蒸发来降温;利用自然通风除湿等。

在建设生态住宅中, 合理布局和建筑设计要满足住宅节能标准中的一般规定的设计和围护结构的规定性指标。如建筑物的选址和总平面规划要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同时, 也要合理布局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居住建筑的体型系数、不同朝向窗墙面积比。窗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也应满足国家标准和项目所在地现行执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规定, 并应有建筑热工计算书;如不能满足, 则应进行建筑能耗动态计算, 并应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其计算结果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另外, 外门窗的热工指标选择应采用 (门窗气密性与开启方式相关) 外墙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及热工指标, 如图1、图2所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已成为现代建筑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生态建设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还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现状。因此, 在建设绿色生态小区时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探索。并且积极运用生态城市建设的观点, 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 满足市民们的生活环境需求。以便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促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摘要:本文以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为探讨重点, 希望能够加强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建设。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发展规划,绿色生态环保

参考文献

[1]方鸣.浅谈生态小区的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 2006.

[2]贾铁军.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住宅的建设[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下一篇:切实强化学校体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