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读书法

2024-06-07

传统读书法(精选七篇)

传统读书法 篇1

1 中国传统法观念形成的制度性基础

1.1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

从整体上看, 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农耕社会, 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自然经济有其特点:首先, 农业生产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在很大程度上它依赖的是对天时节气的准确把握, 并且这种对时令的摸索、耕作技术的总结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递过程。其次,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 生产本身的特点要求人们在极短的时间把所有劳动人口都集中起来, 统一支配。第三,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最后, 农业社会的生产力低下, 粮食就成为最重要的财富, 积蓄粮食就是积累财富。这一切决定了自然经济的内在、封闭的特性。

1.2 宗法家族的社会组织结构

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是宗法社会。“宗法”, 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 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这样在整个社会上就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树状枝杈的宗法式的社会图景。与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分封制也是按宗法关系进行的。“宗法血缘纽带已获得空前的社会价值, 它是划分统治与被统治阶级, 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权力再分配的标准”。这种宗法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贯穿于整个封建时间, 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角色与权利分配。

1.3 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最好诠释。自秦以来, 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秦统一六国奠定了中国封建时期大一统的格局, 也奠定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学者将君主专制政体的内涵概括为: (1) 君主的终身制和世袭制; (2) 君主地位至高无上; (3) 君主独揽国家权力。前两项非君主专制政体所独有, 而真正体现出君主专制政体的就在于君权不受法律制约, 不对任何机构负责, 不受任何机构和权力的合法反对与制约监督。

自然经济、宗法社会和专制政体作为中国传统法观念产生的制度基础, 三者是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的联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自然会产生宗法的社会结构, 而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又必然导致专制政体的出现。所有行之有效的行政行为、法律制度、道德教化等等, 都从不同方向将个人固定在土地上, 束缚在家族中, 把个人融化在农业生产过程里, 并把个人镶嵌在宗法血缘的网络间。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法观念必然是压抑人、束缚人的, 必然是义务多余权利, 必然是集体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官本位大于权利本位的。

2 中国传统法观念形成的思想性基础

与自然经济、宗法组织结构、专制政体制度性基础相对的是传统法观念的思想性基础。这种思想性基础是对制度性基础的总结、抽象, 从而形成了影响人们的法的看法的思想系统。如儒教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 这些思想在传统上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法观念。

2.1 儒教意识形态与蔑视法的思想

儒教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儒家思想涉及的方面很多, 但主要是围绕着宗法社会的组织结构来进行展开的, 由于他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 主张贤人治国, 因此产生了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礼记·中庸》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说:“为政在人”, “其人存, 则其政举, 其人亡, 则其政息。”认为国家的治乱, 全系于当权者是否贤明, 而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好坏和有无。并且, 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的“人”, 并不是指一般的人。他说:“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显然, 孔子的心目中能够为政的人是那些具有贤能的统治者, 而不是一般的无知的“小人”, 他们只能作为被统治者。他还说:“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用政令和刑罚这种强制手段来治民, 只能使人民暂时免于犯罪, 却不能使人民感到犯罪可耻;只有以礼德为治, 才能使人民有羞耻之心, 而从内心归服。这说明虽然儒家思想并没有完全忽视法律的作用, 但法律与道德教化相比只不过是次要的手段。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孔子不仅把当权者个人置于“法”之上, 而且也把礼德置于“法”之上。

在孔子之后, 随着社会生活和学术思想的变化, 儒家法律传统也发生某些局部的修正和总体的完善。孟子是孔子学术的继承人, 此外他还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 这则进一步为实施教化提供了依据。荀子虽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但他的思想已经跨出了儒家思想的原有领域。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儒法合流、礼法统一的理论, 并且在“人治”理论方面别有建树。董仲舒是研究公羊学的大儒, 他继承了儒法合流的荀子的学说, 并采纳了阴阳五刑的神秘理论, 缔造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础。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贡献是在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基础上, 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因素, 完成了儒家法律思想的哲理化。

在儒教的思想体系中, 孔子和孟子是排斥“以法治国”的“法治”, 强调统治者个人素质的优劣和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荀子以及董仲舒、朱熹虽然都坚持“法治”, 但他们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坚持法家的“法治”, 而只是坚持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同时主张用法律和刑罚来维护“德治”、“礼治”。因此从整体上看, 儒家对法律的态度是蔑视的, 法律这种工具性的作用远远比不上道德教化的精神追求上的意义。

2.2 “法治”:法观念的初醒

春秋战国时期, 以商鞅、申不害、韩非所代表的法家思想在西北的晋国初露端倪, 并最终在秦国付诸实践。法家的代表人物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出发, 针对“为国以礼”的“礼治”, 要求用后天的人为功利代替先天的血缘身份, 并主张将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制订为“法”, 以“法”作为治国和统一天下的主要方法, 所谓“以法治国”、“垂法而治”。“法治”的提出, 实质就在于用地主阶级的新“法”取代贵族的旧“礼”, 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以适应封建制度的需要。

法家“法治”思想的提出就产生的根源来说只是作为一种治国的理论主张, 与我们当下所宣扬的法治思想是完全两回事, 它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法律意义。就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所服务的政治目的来说, 本着打破宗法等级特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目的, 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管理活动、法制建设, 对于秦朝统一中国以及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 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法家的法治思想而且影响了秦朝以后的各朝各代, 对中国传统法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治思想打破了儒家礼治思想的一些弊端, 展现出封建时期法观念的初醒。

2.3 礼法融合:法的双重性格

秦朝以法家的法治思想建立中国大一统的封建格局, 但它的传万世的美好想法, 在传二世的时候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归其原因在于法家的思想理论虽帮助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 但其所建立的封建王权却太过激进。帝王的专制权力过于强大, 忽视了长期以来的由礼所建立起来的传统思想, 加之残酷的统治方式背离了社会的发展模式。汉以后吸收了这种教训, 礼治与法治的对立局面逐渐的走向融合。礼法融合所造就出的法就具有了双重的性格, 它既要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又要维护封建集权政体。在这种法的制约下, 形成了个人-家族-国家三个层面, 个人既要履行对家族的义务又要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3 中国传统法观念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传统法观念制度性基础与观念基础的分析,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轮廓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此, 武树臣先生曾给出过细致的描述,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泛神主义的差等意识; (2) “亲亲”的宗法意识; (3) “尊尊”的权力意识; (4) 静止的私有权意识; (5) 轻法贱讼意识; (6) “混合法”意识。这些就构成中国传统法观念, 笔者十分赞同这些对传统法观念的精辟总结。问题的关键不在中国传统的法观念是什么, 而在于这些观念给中国法律思想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对个人自由与平等的极度抹杀, 个人权利的极度忽视。

3.1 集体本位取代个人本位

由于受到宗法社会结构和专制政体的影响, 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始终是被压抑和摧残的。在宗法的社会组织结构中, 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强调的是对父系族长的绝对服从。个人完全禁锢在宗法体系之中, 维护的是宗法家族的整体安宁。中央集权式的政体的确立无疑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它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格局, 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但是, 个人的权利始终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的, 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绝对不能违背专制国家的根本方向。这就使得个人似乎刚刚脱离的宗法血缘的束缚但同时又陷入到国家集权的禁锢中。

3.2 义务本位大于权利本位

在我们传统的礼法文化中, 法律是孕育于礼的大环境之中的。有道是“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如果一个人抱着为权利而斗争的态度去寻求权利上的保障, 那会认为是扰乱社会的不安定分子, 会认为是刁民。当然, 中国人也并非没有权利意识, 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 但这中追逐权利的行为要符合基本的礼法即是说符合义的约束。权利的能指只是国家权利、社会权利, 为了保证国家权力至高无上, 必然要禁止个人权利, 民众只有服从于法律, 服从于整体, 国家才能安宁、富强, 正所谓国泰则民安, 国富则民强。在国家利益、君主权力面前, 个人是从无权利可言的, 只有永无休止的义务付出。

3.3 体制性的束缚限制创造性的突破

由于长期受到自然经济、宗法社会、专制政体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时期形成了非常稳定的体制性结构。上自天子皇帝下自平民百姓都受封建礼法的约束而无一例外。任何改革和创新都被这种稳定的态势所埋没, 普通的民众也安于这种状况, 除非是遇到灾荒之年苛捐杂税实在压的人民除了奋起一搏别无他路的时候, 这种状况会长时期的保持下去。

任何创造和革新在这种状态结构中来都会非常的缓慢。即使是像黄宗曦那样具有锐意进取, 提出多项近似西方近代民主革命主张的人, 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秩序的稳定压倒了一切创造性的动力, 而在这种体制下的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压缩, 创造的思维被体制性的束缚所压抑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摘要:中国的传统法观念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 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通过对中国传统法观念产生的制度性基础和思想性基础进行分析, 在肯定中国传统法观念所具备的借鉴意义和精华内容的同时, 更加侧重于对它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的分析, 以期能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法观念。

关键词:法观念,宗法,权利本位,义务

参考文献

[1]大木雅夫原.东西方法观念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165.

[2]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前言)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113.

[4]邓正来, 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3-462.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123.

[6]公丕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125.

[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1-230.

[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351.

[9]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1-78.

读书技巧—五遍读书法 篇2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讲的课本上的内容预习一遍。只需粗略地看一遍,了解一下大致讲些什么就行了,不必逐字逐句地细看,也不要求把内容吃透。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这时就需要认真仔细地看了。要边看边想,力求把内容吃透。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发问,多想想为什么。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万一有些地方一时不太明白,可暂放下先看后面的,过一阵子再回过头来思索,往往就能明白了。

第三遍,是当书上的每章讲完之后,从头到尾把它仔细看一遍。对定义概念加深记忆,对定理推论看看它们是怎样证明的。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讲完之后,把整本书再读一遍。不要求太仔细,主要是列个表,将各章知识整理一下,找出它们的脉络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对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传统阅读法漫谈 篇3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吟咏他的诗歌,阅读他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这就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和理解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得意忘言。庄子《外物》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需要言词了。这是说要抓住意思,不可拘于言词。且在庄子看来,还是言不尽意的。《天道》中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语言本是用来表意的,但却不可言传,有其局限性。不过言与意之间,又还有一个象,则可立象尽意。

不求甚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就是不强求理解,尤其是眼下超乎能力无法理解的。但读书仍要以会意为主,就是要能领会意思。

披文入情,提要钩玄。刘勰在《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写文章的人是情感激动而发为文辞,看文章的人是由文辞而进入情境,沿着波流追溯源头,即使深奥隐晦,也会使它显露。年代久远,没有谁见过作者的面容,但读了文章,却能窥见其心思。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文章写作无外乎记事记言,而提要钩玄,才便于领会。提要钩玄,换言之就是归纳与概括。

言外之意。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以滋味说诗,认为味在咸酸之外。“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韵外之致,如同味外之旨。《与极浦书》中又讲:“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没有说出来的。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讲:“圣俞常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既要有描绘能力,又要有言外之意。写是这样,读亦然,要能捕捉到言外之意。

熟读精思。朱熹说:“读一件书,须心心念念只在这书上,令彻头彻尾,读教精熟。”“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覆玩味。”“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此等等,是反复强调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此可见熟读的重要。且在朱熹看来,熟读还要与精思并重。“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熟读与精思,要互相配合。若只读不思,或只思不读,就见不出效用来。“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理,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一遍一遍地读,才能做到熟。一遍一遍地思,才有可能领会,读与思互为促进。

涵泳体会。且看宋代陆九渊的《读书》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说读书不可慌忙,那样挂一漏万地读,收效甚微。应当换个心境,让心情平静下来,有涵泳的功夫,才能读解出兴味来。一时间难以领会的,不必强作解人,可暂且放过,留待他日再来读解。但有切合于自身经验的,则要细细地思量一番,才会融入到个人的涵养中去。

传统读书法 篇4

电镀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行业, 并且在各行业分布极广, 但是电镀行业的污染状况令人担忧。据估计, 该行业每年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包括4亿t含重金属废水、50 000t固体废物和3 000万m3酸性气体。在过去几十年中, 我国对重金属废水的末端处理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开发了许多实用的污染控制技术。根据目前国内电镀行业的情况, 基本都是采用末端化学沉淀处理法。近几年来, 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 实践证明, 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可以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下面就传统的化学沉淀处理法与膜处理法进行对比分析。

1 化学沉淀法与膜法处理电镀废水对比分析

1.1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

1.1.1 原理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沉淀, 在沉淀池以污泥的形式分离出去, 废水中的CN-则经氯氧化后以N2和CO2的形式排出, 经此工艺处理后废水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1.1.2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的一般流程

1.1.3 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1) 调节槽:储存由工厂排出的废水, 并均衡废水的水质水量, 调节槽的水泵由水位计控制, 并利用水泵将废水抽至反应槽;

2) 反应槽:该槽中加入Fe SO4并搅拌, 将Cr6+还原为Cr3+, 再溢流至PH调整槽;

3) p H调整槽:p H调整槽1中加Na OH调p H值为8以上;p H调整槽2加Ca (OH) 2调p H值到10~11之间, 使重金属离子析出, 形成金属氢氧化物, 再以溢流方式流至凝集槽中;

4) 凝集槽:加高分子絮凝剂搅拌使氢氧化物形成矾花进入沉淀池;

5) 沉淀池:停留3小时, 使固液分离, 上清液流入氧化槽内, 下部污泥用泵送到污泥浓缩槽内;

6) 一次氧化槽:用Na OH调整p H值至10.5以上, 并以ORP控制器注入Na Cl O, 调ORP控制器在350mv以上, 处理水经初步氧化后溢流至二次氧化槽;

7) 二次氧化槽:二次氧化槽用H2SO4调PH至7.0左右, 以ORP控制注入Na Cl O, 使ORP控制在650mv以上, 主要生成N2和CO2排入空气中;

8) 滞留槽:经二次氧化处理后之处理水以溢流方式流入滞留槽内, 并以搅拌机加以搅拌使其完全反应后再以溢流方式流入中和槽;

9) 中和槽:加浓硫酸使p H=7, 再进行排放。

1.1.4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特点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是现有电镀厂广泛采用的终端处理方法, 具有设备投资省、技术容易获得等优点, 但也具有土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固体废弃物多、还需向厂外排放尾水等缺点。由于这是终端处理方法, 是单纯的为环保达标而进行的处理方法, 并且一经建设, 很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产。

1.1.5 化学法处理电镀污水存在的问题

电镀厂通常不可避免的排放混排废水, 即使电镀厂对各种废水是分别收集并且输送的, 但是由于工厂的工艺条件和生产布局等因素, 存在混排现象, 这样各种离子相互影响, 造成化学法沉淀重金属离子效果并不理想, 出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仍会较高, 无法达标排放。因此, 化学法处理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处理不彻底的情况。

1.2 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

1.2.1 膜原理

膜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通过压差的作用能将料液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薄膜。通过它进行的分离过程称作膜分离。它与传统过滤器的不同在于, 膜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分子筛, 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 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 不发生相的变化和不需添加助剂。膜的厚度一般为微米级, 依据其孔径的不同, 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RO膜。RO膜是为脱盐过程的需求而发展的水处理膜, 它能够截留除了水分子以外的所有溶解性物质, RO膜通常以对一定浓度Na Cl溶液的截留率来表征, 一般在99%~99.8%左右。通过膜系统处理水中的污染物 (如Ag、Cu等重金属离子、CN-等) , 是由膜的特性所决定的, 对于离子来说, 离子价数越高, 膜对它的

截留率就越高;其操作压力一般为1.5MPa~6.5MPa, 主要根据含盐量的不同而不同。RO膜法处理电镀废水工艺成熟, 技术可靠。在膜技术应用极广的西方发达国家, 电镀行业80%达到了废水的零排放, 基本上都是采用膜技术来达到的[1]。

1.2.2 膜法处理电镀废水工艺流程

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Ag+、Cu2+或Ni2+等金属离子, 基本无有机物存在, 所以进行简单预处理即可。本工艺采用5μm~50μm过滤器作预处理, 去除大的颗粒, 预处理后电镀废水进入膜系统截留浓缩离子物质, 膜过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污染物质浓缩的过程, 浓缩到设计的浓缩倍数后, 直接或经蒸发后返回电镀槽。选用的膜对废水中除水以外的离子及其他杂质具有99%以上的截留率, 因此透过膜的水成为了无离子水, 不含有离子、胶体、细菌、有机物等杂质, 可直接返回三号槽再利用, 整个流程成为一个内循环系统。在膜污染发生后 (最长可连续运行3个月) , 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每次清洗只需0.5小时~1小时, 清洗完成之后, 膜性能能够完全恢复。整个流程为全封闭、自动运行的系统, 不但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还减少了新鲜水的用量 (只需补充蒸发的水量) , 实现水工艺的升级改造[2,3,4]。

1.2.3 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特点

1) 膜对废水的处理是纯物理过程, 无相变及微生物的作用, 能耗低, 运行稳定;

2) 膜对废水的处理是以相对固定的截留率将污染物进行截留, 所以可以通过多级串联的方式, 提高出水的标准, 将可达到我们所需的任何出水水质要求;

3) 膜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一方面是用其对污染物的固定的截留率来对出水进行最后把关;另一方面是用其对污染物的浓缩作用, 使废水浓缩至所需的浓度, 可直接返回电镀槽进行利用, 资源得以回用;

4) 可以将膜系统与原有工艺相结合, 可以改造原有的传统工艺, 膜系统本身体积极小, 从而使整套处理系统可以极其容易安插在原有生产车间中, 而不占用大片土地, 特别能够支持企业的扩产计划;

5) 膜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高, 能直接用于漂洗槽, 节约了生产用水;

6) 膜系统为全封闭的不锈钢系统, 无泄漏, 不用向系统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不产生污泥和二次污染, 能够实现高自动化程度的清洁生产;

7) 膜在废水中应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能提升企业或城市的环保水平、形象和品牌;

8) 用于处理电镀废水膜的清洗效率高, 经清洗后, 透水量基本恢复, 截留率不变。

1.3 化学沉淀法及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比较

2 结论

随着电镀工业的日益发展, 电镀废水的排放和污染问题, 必将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所以解决电镀废水的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作为一种最有前途的处理方法, 与普通末端化学处理法相比, 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无废渣、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及实现闭路循环优点, 对附加值较高的金、银、镍等电镀废水, 通过槽边闭路循环, 能够减轻或杜绝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做到资源回收,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工艺成熟、技术可靠, 并实现了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 符合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信随着膜技术的日臻成熟, 在电镀行业的应用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5,6]。

参考文献

[1]王亚东, 张林生.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8, 15 (3) :69-72.

[2]罗伟峰, 楼永通, 陈玲芳, 等.膜分离技术在电镀清洁生产中的应用[J].材料保护, 2006, 36 (6) :59-61.

[3]楼永通.膜分离技术在电镀镍漂洗水回收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 2002, 22 (2) :43-47.

[4]楼永通, 陈玲芳, 方丽娜, 等.膜分离技术与电镀清洁生产[J].水处理技术, 2005, 31 (3) :80-82.

[5]马楫, 林振锋, 陈茂林, 等.纳滤反渗透组合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保护, 2008, 404:72-73.

传统静止功架力量训练法 篇5

静止功架力量训练依靠时间的积累来逐渐增加负荷,深度刺激身体的内在机能,从而使整个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其中包括韧带、肌肉、骨骼等。通过强化的训练,使这些部位的坚韧度、力度、硬度等功能有很大提高,于实战有很大益处。下面介绍一下静止功架力量训练法中的卧虎功与铁板桥功。

卧虎功是用双手臂支撑整个身体俯卧于地面上,进行长时间的“静力负荷”积累来增长力量的方法。卧虎功由于是双臂支撑身体,所以主要练习上肢肌肉力量、关节的支撑强度、韧带的坚韧性。

铁板桥功是通过头颈与双脚支撑于物体上,使身体躯干部位悬空,进行静力叠加的练力方法。铁板桥功主要练习身体躯干部位的力量。

一、卧虎功

第一种练习方法:双手臂支撑身体处于俯卧姿势。双手十指斜向前方,虎口相对,间隔距离不得超过10厘米。双臂肘关节弯曲120度至130度之间,不要完全伸直。头项挺直,双眼向下直视地面。双脚并拢,以脚尖支撑于地面。双腿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臀部保持平直,不得上翘或下塌。整个练习过程中,从头到脚始终保持一条直线。如此长时间保持功架不动(图1、2)。

练习要点:1?郾整个身体在练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平直,不可出现上凸或下凹。2?郾双手臂伸直,肘关节略有弯曲,但不可过大。腕部韧带绷紧。3?郾开始练习时可在双手下方垫上一本书或者其他软物,不可直接接触地面,特别是水泥地面,以免手指关节受到损伤。4.在练习过程中,应采取自然呼吸,不可以人为控制。5?郾练习时间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第二种练习方法:以双拳拳面触地,拳眼向前,拳心相对,支撑身体俯卧。接着以鼻深长吸气,要缓慢匀长,不可过快。吸满后,自然呼气,快呼尽时稍停。然后突然以鼻腔发力将余气喷出,并发出“哼”的声音。同时双拳用力紧握,猛然下压,全身肌肉随之瞬间绷紧,然后马上放松。接着继续吸气、呼气、喷气发力、双拳用力下压。如此反复练习。

练习要点:1?郾以鼻喷气、双拳用力下压、全身肌肉瞬间用力绷紧要同时进行。在喷气发力之后全身放松,不可过于紧张用力。2?郾喷气时要咬牙怒目,同时由丹田(即小腹)震动发出“哼”的声音,以内部发声来催动内力。3?郾双拳下压只是身体内在用力,不可以在身体外形上看出明显运动。4?郾每次练习不可过多,以30次左右为限。

二、铁板桥功

第一种练习方法:将两把椅子分别放在两边。然后,用手臂支撑身体,先将双脚跟上抬放于椅子上,双脚并拢。再以双臂的力量撑起身体,将头项部位放在别一端的椅子上。身体用力挺直成一直线。双手臂紧贴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如此保持住这个功架静止不动(图3)。

练习要点:1?郾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从头到脚始终保持平直,特别是腰臀部位,不可下塌。2?郾在开始进行练习时,如果力量不够可以将两把椅子放得近一些,以使用肩部与腿部协助支撑。但随着力量的增强应逐渐加大练习难度。甚至可以将重物放于腹部之上。3?郾练习结束时,应先用双手扶地,支撑住身体,将双脚先放下,然后再翻身立起。4?郾练习结束后,不应马上休息,而要抖动放松全身,然后慢走几分钟,以舒筋活血,防止肌肉僵硬。

第二种练习方法:选择一个方凳,凳面要平滑,练功者坐于凳子上。然后身体后仰,双脚并拢悬空,上身后仰悬空,以腰腹之力支起身体两端。双手臂紧贴于身体两侧,自然呼吸,如此保持功架静止不动(图4)。

借鉴传统诵读法开展经典阅读 篇6

一.可以培养阅读能力, 增强语言能力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积淀, 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诵读的内容相当广泛, 内涵深浅不等。先秦的文本语意比较难懂, 如《道德经》《论语》, 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 绝大多数文本语言节奏感强, 音韵和谐, 语流通畅, 易于诵读。如“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入学后有计划地诵读经典, 可以在诵读中增加识字量, 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语言能力。古文的语言以凝练、丰富、言简意赅见长, 诵读日久, 自学古文能力便渐渐提高, 为后期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诵读优美的文化经典, 让这些范文润物无声地潜入脑中, 语言积累日益丰富。

二.可以培养记忆等思维能力, 提高思维品质

研究表明:人脑处理拼音文字信息时, 主要使用语音编码;而处理汉字信息时, 还同时使用图形编码。汉字是表意文字, 形声字占绝大多数, 具有图形编码的特征。人脑处理拼音文字信息主要使用左脑, 而处理汉字信息是左右脑并用。汉字具有促进左、右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 通过汉字来开发儿童智力, 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 如果平均每天背诵五十字, 一年以二百五十天计, 两年内就可背诵二万五千字。每天花二三十分钟时间诵读, 或听赏配乐诵读作品, 还能促进心境平和, 提升静定能力。而心理品质的改善对人的学习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促进人格养成

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的过程, 是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结果。要把外在的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变为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 还要把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变为个体外显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外转化”的关键是习惯。“童蒙养正, 幼儿养性”, 习惯培养要朝夕模仿, 然后才能积久成熟, 进而转化为自成方圆, 并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调查表明, 小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可促进班风、校风好转, 讲礼貌, 讲卫生, 尊老爱幼等基础文明素养也可得到逐渐提高。

诵读中学生会逐渐体会先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博爱尚贤、仁义礼智、诚信和平等等美好的品格追求, 在生活实践的特定情境中会心有所悟所动而回应、而共鸣、而践行。长期经过经典文学的审美熏陶, 学生的品位、内涵自然提升, 身心自然健康。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格教化当是经典诵读最大的价值。

经典诵读以诵读为核心, 实际是继承古代传统诵读的方法, 这些方法看似机械, 却仍然是富有智慧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蒙学的背诵记忆法

古代蒙学, 往往采用一日一句或一日四字方式。前一天学的, 第二天要背出来, 写出来, 日积月累, 用两年时间掌握2000到3000个常用字。《三字经》800字, 《千字文》1000字, 《百家姓》600字, 三本书大约2500个字, 相当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识字总量。教学中主要是采用读和背, 即背诵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应儿童的记忆特点, 注重记忆的稳固和技巧的熟练, 对字词义不进行讲解, 也不讲解汉字知识, 对字词义的掌握就是通过读、背、写。“口而诵, 心而惟”, 通过眼、口、耳三种器官, 独立地阅读, 进而“熟读成诵”。“熟读”是“成诵”的准备, “成诵”是“熟读”的结果。“熟读”可采用多种阅读方法, “成诵”要借助于反复朗读, 最后脱离文字, 凭记忆朗诵。

2.诗文的涵咏教学法

古人品鉴诗文, 主张熟读成诵, 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 通过朗诵, 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 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 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如李白的《静夜思》, 语言自然朴实, 情味深厚, 但其中明月与思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特点, 没有行役羁旅的经历实难有深刻的理解, 也不便解读。熟读成诵, 随年龄增长、阅历渐广, 理解便会自然加深。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字面的意义并不深奥, 但蕴含的人生道理也并不是少年儿童能方便理解的。然而, 这并不影响儿童诵读这些诗歌, 涵咏法完全可以搁置深奥而暂取诗文之声形, “不求甚解”。我们不要求学生字字明意, 句句通晓, 而是通过讲解大概的意思, 让学生粗略感知、熟读成诵。古人吟诗, 或摇头晃脑, 或如痴如醉, 或心驰神骛, 其实也是一种涵咏。人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诵读的价值。

3.习经的讲诵教学法

讲诵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诵读以达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目的。曹魏名儒在教授弟子习经时, 就让学生先读百遍, 使其义自见, 然后再稍作讲授。弟子熟记和背诵是首要的步骤。新课程标准借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这种成功的经验, 提出少讲、精讲或不讲, 偏重于学生个人的感悟和体会。古代语文教学偏重于“读”, 现在偏重于“讲”。重“讲”能够节省时间, 能够加速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重读”, 能够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加以点拨, 或只对某些词句略加解释, 即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听懂与读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己下功夫读懂的、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更牢固的、可靠的, 才可能是”真知”。讲诵法重视儿童自己读书、自己体会和感悟的做法, 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看, 还是从培养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来看, 是有教育学意义的, 也是值得借鉴的。

指导现代学生诵读当然要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础上进行, 即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第一, 使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声韵调及语流音变, 熟练掌握诵读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第二, 尽可能正确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 进入角色与情境之中, 激发共鸣。第三, 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新诵读的具体方法, 维持和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这里包括描述目标、保证时间、家长配合、多媒体辅助、故事引导、配乐、表演、定期评比、开展竞赛、读写结合等。

作为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 要想使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或班级教育中发挥更重要、更长远的作用, 还需要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或班级的工作规划之中。要构建以经典诵读为途径或特点的校园文化, 搭建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平台, 制定详实的经典诵读的计划, 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 使知行合一, 使内省养成。如此, 经典诵读才不致于流于形式, 才真正起到传承文明、浸润人生的作用。

摘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培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有着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应将其纳入语文教学和学校教育之中。要借鉴传统诵读教学的方法, 并将经典诵读与推广普通话、与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让传统的讲述法焕发生机 篇7

【关键词】讲述法 全面 重点 锤炼语言 历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在各种教学方法中,讲述法受到的争议最多。有人认为讲述法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过时之物。然而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讲述法仍然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法有着多媒体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当然,要使讲述法发挥最大作用,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完善、补充、创新,赋予传统讲述法以新的生机。

一、注重全面与重点的统一

教师讲授新课前,必须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学情,确保在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使讲述的内容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有增有删,增删有度;有深有浅,深浅适宜”。

同时,教师讲授的内容逻辑性要强,并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与比较。在讲课中,通过教学示范,充分展示教材,讲深讲透某些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全面要建立在重点突出的基础上。要加大重点讲述内容的比例。全面主要是针对内容广泛而进行的相对简略的覆盖。重点突出与全面覆盖的统一主要集中在内容的比例与搭配上。重点是核心内容,教师可以以专题形式花较多时间讲解,尽可能细致全面;对于次要或者较为边缘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了解大致脉络即可,不需要深入、细化讲解。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具备连贯性与全面性才能了解整个全貌,达到知识点的衔接,因此知识的全面性较为重要。但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的局限、内容重要性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兴趣点不同等原因,需要对次要内容与重点内容进行划分。

二、合理把握讲述环节

首先,要注意历史教学的导语设计。凡是富有艺术魅力的讲授,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这就像一个高明的琴师,“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上课的导语,要求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探求新知识的情景。但导语要提炼精当,不可冗长而冲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学会不拘一格,因课而异,创新导语设计。比如用影视材料设计导语,借助广告、谜语、史论、故事、诗歌名言等来设计导语。教师设计导语时,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为完成教学任务创立良好的开端。

其次,要注意用好结语技巧。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头难起,尾难落。”就课堂教学而言,“口”之所以难“收”,“尾”之所以难“落”,是因为它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如果课堂结尾草草收场,就会影响课堂的整体效果,甚至功亏一篑。所以需要意味无穷的“终曲”,从而使课堂教学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达到浑然一体的妙境。

再次,要创设良好课堂情境。讲述法比较鲜明的缺点是缺乏师生交流,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而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弥补办法。

最后,要增强课堂的有效互动性。以师生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讲课要善于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感、韵律感,张弛有度,让每个知识点的传输充满趣味,让学生在兴趣点与闪光点的激发下不断提升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可以把每个环节设置成起承转合的形式,让知识点的推进有悬念,有韵味,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意犹未尽之感。教师要了解每个环节中学生关注最多的地方,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提前预设好下一环节,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对课程节奏的整体把控。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把控好各环节的授课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各环节内容,并依据学生课堂的反馈效果进行灵活调整,而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

三、精心锤炼讲述语言

课堂语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改进创新传统的讲述法,就需要教师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一是要做到语言的准确性。在讲历史概念时,要做到准确无误,科学规范,不用臆想代替历史的真实。

二是要做到简练性。即运用尽可能少的词语表达尽量多的内容,避免出现拖泥带水、言不及义的情况。

三是要做到情感性。历史教学的语言,描述要生动,要充分发挥出语言魅力,富有文采,饱含情感,以言感人,以情动人。

四是要做到历史性。教师在讲课中恰当引用古人原话与古籍原文,能够凸显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之,讲述语言一定要力求语言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四、要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整堂课都讲解,否则,即使是最好的演说家也很难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应把讲述压缩在最短的时间内,只在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上下功夫,即所谓“精讲”,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学生在思想就出现了问题。”因此,教师应将讲授与观察、讨论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穿插使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新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人物、场景、建筑、地图、漫画等图片,作为辅助性的教学内容,其特殊作用不可忽视。比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笔者刻意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插图,然后让他们谈谈感受,最后用控诉的语气和悲愤的语调讲述:“侵略者焚毁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久久不散。大大小小的灰尘,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悲痛和愤慨,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历经清朝前期五代150年建造的‘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你看那高耸的门柱和断壁残垣,那满地的荒草和碎石瓦砾,似乎都在无言诉说。昔日的辉煌与遭劫后的惨景的鲜明比照,说明一个腐朽的王朝是多么无能,侵略强盗是多么可恨!这幅图片不正昭示国人‘勿忘国耻,奋起直追吗?这才是一个真正有自尊的民族应有的态度。”笔者运用这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

讲述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历史教学的根本特性决定的。然而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知识是有血有肉、有情有节、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在历史舞台的表演活动中是不能重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除了借助历史图片、历史实物或复制品等直观教具以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外,语言讲述绝对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马维林.论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01):80-85.

上一篇: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下一篇:质量标准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