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结论

2024-08-22

检验结论(精选四篇)

检验结论 篇1

主要根据产品及检验项目确定检验依据。目前各类产品基本上都有相关的产品标准, 在检测时, 应尽量选用产品标准作为检验依据, 而且一个产品只能对应一个产品标准。同时, 纺织品还要求执行GB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所以, 常见的检验依据组成是产品标准加上安全类别, 这也是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四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中要求在产品使用说明中必须体现的两个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检验报告全部或部分项目要求出实测结果, 检验依据可以是包含检测项目的产品标准, 也可以是检测项目采用的方法标准。若项目较少, 只有一项或两项时, 最好采用与试验一致的方法标准作为检验依据, 使检验依据更加清晰。例如检验项目为GB18401-2010全项和纤维含量时, 如果纤维含量不参与综合评定, 那么检验依据可以为GB18401-2010、FZ/T01057-2007和以GB/T2910-2009为主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如果客户给出纤维含量的标准值并要求参与综合评定, 那么检验依据应为GB18401-2010、GB5296.4-2012或GB18401-2010和产品标准 (如FZ/T73025-2013) 。

2 如何准确全面的做出检验结论

先参照标准中的标准值对实测结果进行单项评定, 再综合单项结论做出准确全面的综合评定。需要注意某些色牢度项目遇到深色面料标准值降半级, 纤维含量要求为净干含量等特殊情况。出现需要同时参照多个标准的情况, 采用就高原则, 同一个项目在确定等级和安全类别时, 哪个标准里的标准值要求高就用哪个。另外, 事先规定评定原则的, 如采用CCGF20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纺织品》等规范时, 按照实施规范规定的原则进行评定。

还有, 在涉及到GB18401标准中甲醛含量、p H值、异味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四个项目时, 有些产品标准单独列出了标准值, 有些会直接把标准值规定为“符合GB18401的规定”, 凡是遇到这种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全部按照GB18401的规定执行。以下以委托检验为例将工作中几种突出情况总结如下:

2.1 多标准共同参与判定对检验结论的影响

2.1.1 多个标准共同参与判定, 检验报告结论中应体现所有标准

例如, 检验依据为FZ/T81007-2012标准合格品、GB18401-2010标准B类和GB5296.4-2012标准, 所有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结论应为“样品经检验, 所检项目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GB5296.4-2012标准和FZ/T81007-2012标准合格品要求”。

2.1.2 当出现不符合项时, 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一个项目同时不符合所有标准, 例如结论为“样品经检验, 耐汗渍色牢度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和FZ/T81007-2012标准一等品要求”。

(2) 一个不符合A标准, 一个不符合B标准, 例如结论为“样品经检验, 耐汗渍色牢度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 耐水色牢度不符合GB/T2665-2009标准一等品要求”。

(3) 一个不符合A标准, 一个同时不符合A、B标准, 例如结论为“样品经检验, 耐汗渍色牢度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 耐水色牢度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和GB/T2665-2009标准一等品要求”。

(4) 一个不符合A标准, 一个不符合B标准, 一个同时不符合A、B标准, 例如结论为“样品经检验, 耐酸汗渍色牢度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要求, 耐碱汗渍色牢度不符合FZ/T81007-2012标准一等品要求, 耐水色牢度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B类和FZ/T81007-2012标准一等品要求”。

2.2 标准中的项目设置对结论的影响

以耐汗渍色牢度为例, 此项目包含耐碱汗渍色牢度和耐酸汗渍色牢度, 但是有的标准是区分写 (如GB18401-2010) , 有的没有区分 (如FZ/T81007-2012) , 但事实是一样的, 我们只根据事实评定, 如果只有耐碱汗渍色牢度或耐酸汗渍色牢度不符合, 结论中就只体现出是耐碱汗渍色牢度还是耐酸汗渍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只有两者同时不符合时, 才表述为耐汗渍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类似的还有耐摩擦色牢度中耐干摩擦和耐湿摩擦。

2.3 标准中的项目名称表述对检验结论的影响

以耐皂洗色牢度为例, 其试验方法标准为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但是同样以GB/T3921-2008作为试验方法的不同产品标准, 采用了稍有不同的写法, 例如FZ/T81006-2007中表述为耐洗色牢度, FZ/T81007-2012中表述为耐皂洗色牢度, 在结论中也会出现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两个词语, 这其实是同一个项目, 产品标准应与试验方法统一项目名称。

3 结语

让结论自然成 篇2

实践一

【教学预设】先让学生自学,弄清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描述】学生自学课本,老师引导:“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却只认准书上把圆通过等分后拼合成长方形的方法。在老师的再三“启发”下,学生才被动地动手操作,把圆通过等分拼合成三角形、梯形……

【课后反思】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或家长的辅导下已经初步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思维形成了定势,而老师要求学生把圆拼合成其他图形时,有个别学生已经在下边悄悄地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了,可见这种动手操作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操作工”的角色。看来应当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入手进行教学,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实践。

实践二

【教学预设】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过程描述】教师提问:圆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学生开始了大胆的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直径有关;圆的面积与周长有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匆忙中,我只好搜集一小部分学生的猜想,“圆的面积与半径有关”,草草收场……

【课后反思】学生的大胆猜想不无道理,而这些猜想与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还要费一番周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師显得手忙脚乱。对学生不同的猜想,又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呢?在这节课的反思下,我又进行了新的尝试。

实践三

【教学预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会用公式的学生动手拼合推导公式;掌握课本的推导方法的学生尝试把圆拼合成其他的几何图形,从而正确理解公式的含义。

【过程描述】教师提问:你对圆的面积已经知道了什么?反馈结果同上。于是老师又问: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个公式呢?学生都说是从书上看来的,此时老师顺藤摸瓜:你还能通过什么办法证明这个公式?学生在讨论后动手拼合,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课后反思】这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有所获。学生通过预习或“道听途说”得来的结论而呈现出来的一种“会”是一种假象,只有经过深层次探究,深入理解,共同验证得来的结论才是经得起考验的。通过对《圆的面积》这节课多次的实践,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结论应当让它自然成。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塔前中心小学)

论手印检验鉴定结论错误的主要成因 篇3

一、手印检验鉴定的意义

手印检验鉴定是应用痕迹检验学原理, 通过痕迹检验方式结合手印痕迹的表现, 检验犯罪现场, 以完成对犯罪人施行犯罪行为的行为还原和相关推断。准确的说是利用了手印的特定性, 用作司法鉴定工作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集中于认定手印人的身份。合格的手印检验鉴定结论是一种合法的诉讼证据, 查证属实将可作为定案依据。

二、产生手印检验鉴定错误的主要因素

(一) 缺乏科学的初步检验基础

进行初步检验需要确定的内容非常多, 包括手印纹线的方位和范围、分辨现场手印痕迹的种类和大致的归属、判断手印的重叠变形情况、分析手印手纹的类型和大致形态、观察手印的形态大小, 因此, 需要综合全面的收集现场手印的观察信息。通常产生手印检验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 是由于缺乏全面细致的科学初步检验, 收集的现场手印资料和观察情况不科学、不完整, 影响到基于现场手印情况的后续判断。

(二) 缺少足够的手印特定性判断

手印的特定性是最为基本的属性和特征, 是一定程度上确定手纹人的断定基础。这需要检验人员在手印检验鉴定过程中, 通过现场手印的采集, 从手纹细部特征的不同找到手纹差异的联系性, 并通过经验总结, 对手纹特定性进行判断, 分析出手纹的乳突花纹、层肌褶纹、纹理皱纹、皮肤伤疤和疮口的纹路。通常是在进行手印的细节特征判断上, 缺乏有主次、有比较的科学分析, 存在一定的细节特征甄选上的问题。

(三) 过分依赖于样本手印特征对比现场手印特征

一些鉴定人员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 妄图从样本手印检验中, 直接导向现场手印检验结果的还原。这在逻辑思路上, 就存在着过分的主观臆断, 往往是需要什么样的鉴定分析, 早已有了定向的检验鉴定偏向。从根本上说, 这种思维方法存在着主观错误, 未能客观精准地检验鉴定。

三、减少手印检验鉴定错误的几点措施

(一) 加强初步检验的准确性

首先是避免对手印的方位、范围定位错误, 减少存在基于残缺手印检验鉴定的结论的判定困难, 避免后续检验结论缺乏科学依据。另外还存在检验立体手印的过程中, 结合科学判断经验, 特别是避免将手印中的乳突纹线和小犁沟纹线相混淆, 有效减少缺乏全面分析判断的错误解读, 这样就会避免产生手印比对上的错误差异点导致分析比对结论的错误。

其次是避免平面手印的乳突纹线存在错误判断。由于在平面手印进行纹路显现的过程中, 手印接触面的颜色变化, 以及手印物质的差异, 产生非常多样的显现方式, 染色方法也对应不同, 基于染色方法的多种提取方法下, 手印的乳突纹线呈现出非常多的变化, 特别是颜色的差异。这些情况下, 都会由于乳突纹线的存在, 影响到最终的鉴定认定结果, 需要尤为注意辨别。

(二) 加强手印特定性判断

加强手印特定性判断需要结合着变形对手印检验鉴定结论影响来分析。由于手印形成过程中, 在不同的受力情况、作用方式下, 处于不同的接触表面, 能够让承痕体上附着的手印发生非常明显的多样形变, 这样手印的细节特征也就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形变, 需要合理断定手印特征和手印特定性之间的联系, 确定符合科学断定依据的检验鉴定细节特征, 排除存在的干扰信息, 甄选出细节特征较为稳定、清晰的组合特征。

(三) 减少手印检验鉴定的主观臆断

一些从现场手印特征中难以断定的鉴定结果, 通常是在一定的主观臆断下, 单凭主观偏向决定的。这是引起手印检验鉴定结果出现谬误的一项很重要的原因, 往往是检验鉴定人员忽视客观性造成的。因此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尊重客观事实, 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检验。

综上分析, 手印检验鉴定过程中, 需要检验人员切实增强自身的专业鉴定分析能力, 进行综合全面的客观分析, 避免主观臆断和认知不足, 特别是需要加强自主的综合判断能力, 针对鉴定结果需要进行反复推敲。只有检验鉴定人员据专业鉴定分析技术手段, 切实按照客观科学分析, 结合全面的辨证补充, 才能有效降低手印检验鉴定结论产生错误的可能性, 增进手印检验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摘要:进行科学的手印检验鉴定, 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是发挥手印检验取证作用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对手印检验鉴定的相关研究, 结合目前多方面针对手印检验鉴定结论精准性的研究, 通过本文详细论述分析手印检验鉴定结论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列举相关可能存在的因素, 并提出增进手印检验鉴定结论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手印检验鉴定,鉴定结论,错误原因

参考文献

[1]蒋超阳, 白先玲.手印检验鉴定结论错误主要成因的分析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2]杨蔚, 徐同祥.变形手印的检验鉴定[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7 (6) .

从现象到结论 篇4

实验就是让学生先对科学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归纳等科学的思维方式,抓住现象的本质,从而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最终形成科学概念。为提高科学实验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了解、研究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即找出学生从现象到结论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在对常用的一些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运用的,在帮助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能得出什么样的有效策略。

一、探索科学的窗口——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观察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课程中有很多实验要用到观察法,如观察蜗牛、观察月相、观察各种化学变化的现象等。

片段1:力是一个重要的、抽象的概念,在整个力学大厦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在引入力的概念时教师往往会做一些实验,那么,教师是如何帮助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出力的概念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运用了哪些科学思维方法呢?

教师演示:提箱、拉犁、推土、压路等实验。

学生观察:对教师演示的实验或展示的图片引起注意,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中所包含的信息非常多,由于注意存在着选择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已有的经验,往往只是对其中部分信息感兴趣,于是这些信息进入大脑进行进一步加工。由于注意到的仅是部分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非关键信息,对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无效的。为提高观察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那些关键信息;所提供的实验具有足够的新型性,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进行仔细观察;告诉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能引导学生去关注哪些现象、信息是应该着重掌握的。

运用观察法,并非仅仅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即止。我们希望通过观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能由此得出事物的本质。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比等思维活动。法拉第曾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观察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科学实验中观察法是探索科学知识的第一窗口。

二、无限而复杂的对策——分析法

观察所得到的信息量大却杂乱无章,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这就需要用到分析法。分析法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片段2: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对现象进行进一步分析整理。

教师板书:吊车对箱子施加了提的作用;拖拉机对犁施加了拉的作用;推土机对土施加了推的作用;压路机对路施加了压的作用。

学生分析:教师提供了很多现象,此时学生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找出这些现象有哪些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提箱、拉犁、推土、压路”等四个实验现象各不相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繁多、杂乱。对这四个现象进行分解时,发现它们都有两个物体,而且物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物体,这些物体间存在相互的作用,这两点就是力的概念的本质。

初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初始阶段j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往往不能立即正确地抓住现象中的本质。为提高学生分析水平,教师可以利用以下策略:提供分析的示例。先对其中一个现象进行示范分析,给学生以分析的样本;提供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在学习的初期,应从典型的、正面的实例入手,待学生熟悉后再分析反例,完善学生的认识。

分析和综合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先是通过分析对部分做周密的研究认识,最后从整体上对部分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达到对力的概念的整体把握。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

三、从特殊到一般的途径——归纳法

学生所做的实验总是有限的、个别的,要从有限的、个别的实验中得出科学结论就要用到归纳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的具体事物的认识中抽象出一般性认识的推理方法和思维形式。

片段3:通过上述观察、分析,学生从这些信息中得出结论。

学生归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四个例子中都有力的作用存在,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产生作用,从而认识到“相互作用”就是力的本质。

教师板书:结论:力是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吊、提、拉、推”是力的相互作用的四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个别的、具体的。归纳就是从这个四个“特殊”的表现形式中得出“相互作用”这一力的“一般”性特征。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虽然学生早就感受到力的存在,但要求他们自己归纳得出一个科学的力的概念或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形成力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是困难的。教师往往要通过很多实验来帮助学生归纳出力的概念。教师要提供足够多的事例,提供的事例越多,也就提供了更多的感性认识,越容易帮助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为帮助学生对本质现象有充分认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过程,如在对吊、提、拉、推这四个现象有充分的研究后,学生得出力的本质就是两事物在相互作用,从而得出力是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归纳是从众多事例中排除无关的、非本质的东西,而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掘出来。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排除无关的、非本质的东西,而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挖掘出来。

四、对象异同的确定——比较法

有些现象非常雷同,学生无法辨别其中的细微之处,这时就要用到比较法。比较法就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其差异点和共同点,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好准备工作。

片段4:“吊、提、拉、推”这样的作用和磁铁对铁块的吸引有何异同呢?

教师演示: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比较:铁块在磁铁吸引下能移动,但两者间并未接触,是否有力存在呢?这样的作用与上面的“吊、提、拉、推”有何异同呢?

学生得出力的概念后,再举磁铁吸引铁块的例子(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这个现象与前面四个现象有明显的不同,两者之间并没有接触。两物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是否也能认为有力的作用呢?这个例子给学生理解造成困难,学生对此感到模糊,迷惑。然

后通过与上面四个现象进行比较,发现磁铁吸引铁块这一现象中也存在两个物体,而且磁铁和铁块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这是符合力的概念的,因此磁铁和铁块之间也是存在力的作用的。通过不同实验之间的比较将表面不同而实质相同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从而扩大了力这个概念的外延。

比较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现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为使学生能较好地进行比较,教师所举例子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差异要明显,差异越明显就越能找出异同之处。同时教师可先行比较一些非本质的差异,提供思维样例,以便学生“有章可循”。

五、通向创新的桥梁——类比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不同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如我们在学习分子的动能时,将它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在学习功率时,将它与速度进行类比。

片段5:学生对电压之类不可见的抽象概念的学习。

教师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用类比方法讲解“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学生类比:将图1冲两个装置进行类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抽水机可心在水管两端产生水位差,即产生水压,从而使得水能在管子中流动,涡轮能转动。现在灯能发光,由类比可知,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

电压是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以前听过这个名词,但不知其本质含义。与力不同的是,电流、电压学生是无法直接感受到的,是不可见的,要通过实验对现象进行转换才能觉察到,进而推导出电流电压的存在。在此类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和用类比的科学思维方法来了解事物的本质。

水压却是学生所熟知的。通过将电压与水压相类比,使得电压这个抽象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为具体。

类比法是要揭示貌似相似而本质不同的实验现象。要使类比法更为有效,可采用以下策略: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类比时,类比项目应具体,如图2中对两个实验进行了多方面的类比;努力帮助学生将新概念与熟悉概念的相似点的关键特征联系起来:此处的关键特征就是电压和水压分别能使电荷和水流动起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检验结论】相关文章:

结论英语04-08

结论04-09

试验结论05-17

结论05-31

技术结论07-02

结论探究07-12

得出结论07-30

结论标准08-13

解题结论08-31

研究结论09-05

上一篇:心理生理学教学体会下一篇:I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