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因素建议

2024-08-21

制约因素建议(精选十篇)

制约因素建议 篇1

一、湘茶生产及出口现状

( 一) 生产情况

2001—2013年,湖南省的 茶园面积 逐年扩大,由74. 1千公顷到扩 大到121. 3千公顷,年均增长 率为5. 31% ,增长平缓。湘茶的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01的5. 84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16. 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 2% ,产量增长较为迅速,其中,2010—2013年的年均增速为12. 5% ,近年来湘茶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据中商情报网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南精制茶叶产量逐渐增加,2012年精制茶叶的产量为34. 8万吨,2013年达到47. 5万吨,同比增长13. 9% ,2014年1—4月精制茶叶产量为17. 1万吨,同比增长19. 6% 。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茶叶统计年鉴整理

( 二) 出口情况

1. 出口规模

湘茶出口量由2001年的1. 61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4. 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 3% ,总体增势平稳。2011年出口量与2010年相比,略有下跌。2012年的出口量又增加至4. 5万吨,增长率为22% 。2013年的茶叶出口量突然下跌至2. 34万吨,同比下降了48% 。湖南省茶叶的出口额逐年增加,受2013年湘茶出口量下降的影响,2013年的出口额也由2012年的10700万美元下降至7769万美元,同比下跌了27. 4% 。可见,近年来在湘茶出口规模有所放缓和湘茶产量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湘茶的出口规模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与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茶叶统计年鉴整理

2. 出口品种

湖南茶叶出口的种类有: 绿茶、红茶、花茶、黑茶、黄茶等,其中绿茶是主要的出口茶叶品种。据湖南省茶叶协会统计,2013年湖南省绿茶出口1. 70万吨,占到出口总量的72. 65% ,其次是红茶和花茶,出口量分别为0. 49万吨和0. 07万吨,其中红茶的出口占比为20. 9% ,花茶占比极少,仅为3. 0% 。2010年安化黑茶在上海世博会上受到关注以后,湖南黑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其中黑玫瑰、安化黑茶等被誉为“杯中的美容院”,在国际市场上开始畅销。2013年,湖南黑茶的产量为5. 3万吨,出口金额达到1000万美元,占湖南总茶叶出口额的12. 9% ,黑茶出口在湘茶出口中的地位开始提升。2014年4月,一些湘茶出口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国际食品展销会中加大对黑茶的宣传,进一步开拓了中亚茶叶市场。目前,黑茶成为湘茶出口走向国际市场的领头羊,给湘茶出口带来新的活力,促进了湘茶出口额的增长。

3. 出口市场

湘茶出口市场主要包括欧盟、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以及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其中俄罗斯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占的份额比较大。根据湖南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湘茶出口到俄罗斯的数量占总出口量的32% ,销往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数量占总出口量的18% 。目前,俄罗斯、英国、巴基斯坦、美国为世界上茶叶进口排名前四位的国家,而湖南省主要对俄罗斯的出口量较大,而对其他三个国家的茶叶出口量较少。可见,对于湘茶的出口市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扩展。

二、湘茶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 茶园规模小,优质茶叶产量低

湖南省的茶园面积中,60% 的茶园是20个世纪80年代前发展起来的,良种繁育能力较低,优质茶园建设不足。至2013年,湖南省茶园面积为182万亩,其中优质茶园面积仅为50余万亩,所占比例不到1 /3。在茶园面积上远低于云南和贵州,优质茶园面积也低于浙江和福建等省份。湖南省茶园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比较分散,集中度偏低。加上一些茶园的基础建设落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和标准化生产能力不足,导致优质湘茶产量较低,使湘茶出口难以与浙江、福建、安徽等省份匹敌,也难以和云南、贵州等省拉开差距。目前,湖南省优质茶叶产量低、出口量小与国际市场对优质茶和有机茶需求量逐年增加的矛盾凸显。

( 二) 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

多数湘茶出口企业都是在20世纪7、80年代建立起来的,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很少,大多不具备高科技茶叶生产技术,对茶叶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深加工。另外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少,产量和年产值都不高,整个产业市场竞争力较低。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年度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湖南只有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丰茶叶有限公司、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的企业数量相比差距很大。湖南省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1家,省级茶叶出口龙头企业数量也很少,仅有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怡清源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湖南省三利进出口公司等,虽然这些企业茶叶出口量较大,但带动作用有限。整体看,湘茶出口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低,在出口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 三) 出口品牌竞争力弱

品牌是产品性能、质量、服务等的概括,是企业的信用标志。在湘茶的出口量中,粗茶占比较大,而粗茶的出口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上需求变动的影响,所以要改善湘茶的出口状况,就必须要打造湘茶品牌,以品牌带动出口。据省茶叶协会统计,湖南省的茶叶品牌有近1400个,但是缺少高端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湖南的十大名茶品牌有古丈毛尖、南岳云雾茶、君山银针、高桥银峰、金井毛尖、东山秀峰、安华松针、兰岭毛尖、石门银峰茶、野针王。但这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浙江的“西湖龙井”、福建的“铁观音”和“大红袍”、云南的“普洱茶”等大品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力、较高知名度的湘茶品牌不多。可见优质品牌的缺乏成为湘茶出口的重要障碍,严重削弱了湘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四)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以欧盟为例,作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自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茶叶农残限量新标准后,标准日趋严格。据中国报告网分析,2000年以后,欧盟多次提高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检测标准,导致湖南省茶叶对欧盟的出口量明显减少。2012年4月,欧盟茶叶委员会对茶叶进口的农残检测项目又增加了10个,这对湘茶出口企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另外,我国的农残检测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农残检测能力差距较大,所以湖南省的出口茶叶符合国内茶叶农残标准,但是不符合欧盟等发达地区的要求,使得湘茶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受到阻碍。尽管湖南省积极推行无公害工程、绿色食品等工程和有机茶工程,加强对茶叶农残处理技术的研发,但是要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就目前的能力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困难。

三、扩大湘茶出口的对策建议

( 一) 培育优质茶园,提高茶叶质量

湖南省的重要产茶区分布面比较广且分散,大部分都是茶农专业户种植或经营的小面积茶园,无法发挥规模效应,使得茶园的改造、茶叶的种植培育都难以集中统一管理。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以正确的引导,对茶区的茶叶生产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引进优质茶种,建立一些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和大型的茶园,选择有经验的茶叶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企业管理茶园。并根据当地茶园的基本现状,优化组合比较分散的茶叶基地,建立一些标准化大茶园和标准化示范园区,或者成立一些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加工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合理施肥,解决茶园分散和管理成本高的困境。加大对有机茶园的建设力度,开发名优茶园基地,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大力推广和应用优质茶叶良种,不断提高优质良种比例,从源头上提高湘茶品质,满足国际市场上对优质茶叶的需求,全面提高湖南省茶园整体水平。

( 二) 壮大湘茶出口企业实力

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公布的2013年国内茶叶公司综合实力百强排名榜中,只有3家湖南省茶叶出口企业出现在名单里,这表明湖南省的茶叶出口企业影响力有限,不具备竞争优势。这需要在茶叶市场的引导下,优胜劣汰,对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企业进行倒闭处理或者由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从整体上来壮大湘茶出口企业的实力。同时湘茶出口企业在上游要加大自有茶基地标准化建设,在中游注重提升湘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下游要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形成高效的生产和销售链。实力较强的湘茶出口企业要加强与国际上大型茶叶出口企业的合作,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壮大自身实力。

( 三) 打造湘茶出口名牌

目前,湘茶的品牌比较多,一部分品牌在国内具备了一定知名度,如湖南十大名茶,但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这表明加大湘茶品牌建设力度已势在必行。应充分抓住国内安化黑茶备受推崇的机遇,努力打造湘茶标志性品牌。推动湘茶的发展,例如举办“湖南茶叶博览会”、“中华茶祖节”以及“中国黑茶文化节”等,同时积极参展国外的农产品展销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湘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扩大湘茶在国际市场影响,共同打造湘茶名片。

( 四) 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开发茶叶新产品

过去在消费者眼里,茶叶的主要食用方式是冲泡饮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生活需求的多元化,茶叶的用途和功能不断被挖掘。饮茶食茶成为一种生活时尚,这使茶业产品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食用的茶产品有: 茶饮料、茶饼干、茶粉、茶月饼、茶蛋糕、茶糖果、茶酒等; 日用化工类有: 茶叶香水、茶叶枕头、茶叶足浴、茶美容护肤霜等; 保健类有: 茶蛋白粉、茶色素、茶多酚、茶氨基酸片等。这些新产品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消费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湘茶出口企业应大力拓展茶食品、茶化工、茶医药等产业延伸,为湘茶走高科技之路提供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应用现代科技对茶产品进行创新、研发的能力,加大茶产业的辐射带动功能,不断优化茶叶及相关产品的结构,适应国际市场上对茶产品需求增加的新形势。

( 五)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认真落实《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茶叶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例如加大对茶园种植户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援助力度,为茶农引进先进茶叶种植技术,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扶持湘茶加工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推动生产设备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湘茶产量和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湘茶企业多出口,出台相关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打造湘茶的销售和展示平台,如组织大型的湘茶展销会和湘茶文化节等,着力使湘茶贸易更加顺畅,提高湘茶知名度,进一步推动湘茶走向国际市场,提升湘茶国际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桂雪.湘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2]徐咏梅.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周琳,何文斌,周浩,谢德华,周晓东.2013年湘茶出口总结与思考[J].茶叶通讯,2014(2).

[4]周正祥.湖南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

[5]曹秋菊,戴娇.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

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和建议. 篇2

[摘要]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实现无疑是一种“多赢”的策略。因此尽快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1.农用耕地减少趋势增强,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全国30个省区中已有12个属于土地资源超载区,8个属于土地资源临界区,这两种地区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0%,加之工业兴起和城市扩建不断占用土地,致使狭小土地上负担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投入,其技术份额的加重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单位面积土地数量有限的前提下,便会产生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力,这也将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

2.产业结构不合理。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第三产业应该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但我国则恰好相反。由于我国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资金密集度高,创造就业机会少,不仅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连城市内部的新增劳动力也难以消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原有的发展优势逐渐削弱,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加之国家向城市倾斜的投资政策,乡镇企业的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积累能力较弱,资金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明显出现资金增密,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3.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带来的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进而导致向城市转移受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而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空间。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将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

5.农村信息化进程建设滞后。信息经济的出现,加剧了城乡信息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使农民无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就业市场信息,而农民自身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给社会。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时,其信息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这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6.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性制度,使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受到一系列排斥和困难,无法融入所就业的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内部,不能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有的城市要求民工进城后要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转换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寻求就业要预先支付将近千元的转换成本是无法承担的,使他们只能望“城市兴叹”了。

7.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在争城里人的饭碗,其结果是引起城市劳动力的不满甚至抵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注入城市进行行政干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就地转移。一是农村内部地域上的转移。即加快城镇化步伐,建设小城镇,使剩余劳动力向农村地区的小城镇转移。二是农村内部产业上的转移。即向农村的非农产业转移,主要是向乡镇企业转移。三是扩大农业内部的吸纳能力。即通过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也是一个重要的转移途径。

2.异地转移。一是向大中城市转移。从可能性分析,大中城市在吸纳外来人口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从必要性分析,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为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降低成本提供方便。二是国际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过去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手段,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补充。从目前劳务输出情况来看,85%以上是自发转移,盲目无序流动情况严重,增加了转移成本。所以,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组织力度,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加强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合作与交流,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加强劳务输出的管理和待转移劳动力的培训。

制约因素建议 篇3

[关键词] 汽车金融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汽车金融是指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或经销商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活动,包括对经销商库存融资和对汽车营运机构及用户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它是汽车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32%和25.13%。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迫切需要汽车金融的支持。然而,近年来汽车金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作为汽车金融主要业务的汽车消费信贷在2003年之后整体萎缩。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839亿元。然而,2004年和2005年在中国汽车产业产销两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却分别降到了1710亿元和1594亿元。分析制约中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推动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发展汽车金融的制约因素

1.个人信用体系欠缺

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能为汽车金融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目前个人信用体系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客户资信信息难以取得。汽车金融机构对汽车消费信贷申请者的信用评价主要依据其家庭财产和经济收入状况,然而申请者提供的资信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又难以得到核查和证实。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系统和合理的个人信用体系可资利用,导致信用评估成本过高、信贷门槛过高、信贷手续烦琐,制约着汽车金融服务的健康发展。

2.风险控制措施不严

截止2004年底,中国汽车消费贷款余额约18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达945亿元,不良贷款率超过50%。这一现象固然有个人信用制度欠缺导致汽车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大的客观原因,但更为关键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汽车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措施不严。汽车消费信贷的坏账问题主要源于“骗贷”。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汽车贷款之所以成为坏账,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或实施有效的授信审批、岗位责任、检查监督制度,使得从业人员有机会里应外合,从而顺畅地骗取车贷。

3.法律政策环境欠佳

虽然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文件为汽车金融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但是其缜密性和完备性不足。以《担保法》为例,一是对一些保障金融债权密切相关的担保方式没有给予法律认可;二是《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也造成汽车信贷的担保抵押适用范围有限,可操作性不强。再以《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为例,汽车金融公司受到资金来源、贷款利率、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等多方面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化优势。

4.汽车金融人才缺乏

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具备良好的金融服务营销知识但缺乏汽车专业技术知识;二是熟悉汽车专业技术知识,却不懂汽车金融服务营销。中国缺乏复合型的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汽车金融的快速发展。

5.电子网络亟待发展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金融的网络化已经很普遍。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开展网上选购、支付、咨询、理财等业务,可以实现汽车金融产业链信息化,进而提高汽车金融企业的运作效率和降低其运营成本。当前,中国对汽车金融电子网络的建设还不够重视,广大的汽车消费信贷者还无法享受到汽车金融电子网络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二、促进中国汽车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1.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信用体系

加强汽车金融服务的信用体系建设,解决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当前最主要是应当建立社会诚信系统、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个人信用查询系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个人信用担保制度。

2.健全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汽车信贷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指标体系,对授信额度、期限、利率进行动态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强化风险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审贷分离,进行定期检查与监督,严格防范工作人员道德风险;建立汽车消费贷款合同的复审工作制度,严肃合同管理,杜绝无效合同;强化贷后管理,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使风险在萌芽初期就被化解。

3.完善汽车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与汽车金融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担保法》、《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法》,《个人信用征信法》等。适时修改《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放松对汽车金融公司资金来源、贷款利率、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法律约束,使汽车金融公司的运作能够与国际接轨,真正发挥其汽车金融服务专业化的优势。

4.培养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

一方面,可以在高校增设汽车金融专业,为汽车金融服务市场输送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汽车金融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

5.推動汽车金融电子网络服务

制约因素建议 篇4

一、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期以来, 笔者听了各学科不同年级的不同类型的课, 分析所听的100多节课, 不乏有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 课堂气氛活跃, 当堂教学目标达成效果良好的课。但是也有部分课不令人满意, 分析这些课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现象:

1.教师对于课程标准陌生。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对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不甚了解, 不少课停留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的层面, 其中有两节比赛课, 从备课上看, 教学目标的设置均缺乏“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从教学实施看, 缺乏学习能力指导点拨。在去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中某些一等奖的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2.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所听之课绝大部分是一言堂, 师生互动少。个别教师目中无人, 有些课教师为了赶进度, 只顾自己讲, 不顾学生反映, 一些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时简单告诉答案就过去了。

3.教和学的方法单一。绝大部分是教师满堂灌, 提问随意且很少具有启发性, 教师讲学生记是普遍现象, 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思维不活跃, 课堂缺乏思考、对话、讨论的机会。

4.教学手段单一。很少课堂使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 致使课堂容量小, 学生对于重难点理解困难。例如, 所听几节高三复习课,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45分钟一堂课连一课时内容都没复习完, 课堂没有练习。

5.教学信息资源不丰富。教学内容照本宣科, 联系、拓展、整合较少, 学科内的联系整合不多, 学科间的渗透联系更少, 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的很少。

6.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大声、学生静悄悄的45分钟是一些课堂的外在表现。

二、主要原因

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制约因素, 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尚未实现。新课程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的主体。新课程还认为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一些课堂中反映出来的照本宣科、缺乏对学生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缺乏师生互动、缺少学生参与等现象, 追根究底就是新课程的理念没有扎根和教师知识面狭窄。

2.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惧怕。习惯了课堂上的霸权, 习惯了照本宣科, 习惯了题海战术, 突然要予以颠覆和扬弃, 心中不免有担心, 担心把课堂还给学生, 秩序会不会大乱, 效果会不会差, 所以宁愿安于现状, 认为一套老的办法最安全:至少别人看到自己工作态度是认真的。

3.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自我更新方面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挥。新课程理念要变成具体的行动, 需要一个孵化器, 这个孵化器就是教研活动。目前的教研活动大多数是简单地就事论事地听课评课, 关注的重点是教材、教法, 而对教师个人的反思重视不够, 因而教研活动效率不高, 教师专业成长不快, 最终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陈旧。

三、创造“高效课堂”的若干建议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媒体。这些要素中, 教师是关键,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能建构起一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多种媒体功能的优势得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得以完整和准确把握的新型教学模式。关键的关键在于教师积极研究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此, 从教师的角度看,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才能突破制约, 创造高效。

1.出实招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要把教师培训内容、形式、考核紧密结合。之前, 虽然有外出培训、专家讲座、联合教研、课题研究等形式的培训, 但是对一些教师观念的转变功效不明显, 原因在于各种培训流于形式的多, 混过场的多。山东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 殊不知山东在新课程培训过程中的要求是很严的, 有多种形式, 把校本培训作为相当重要的教师考核内容。只有把内容、形式、考核紧密结合进行培训, 才能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实实在在推动教师观念转变和行为的跟进。另外, 在培训中还要多让教师接触其他学校成功的案例, 帮助教师增强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信心。

2.追求教研方式的有效性。教研组活动要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则在更宏观的角度对教研组的活动予以理论引领和实践操作的指导, 以及在说课、听课、评课方面健全相关制度, 促进各个层次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营造教学研究的氛围, 推动教学研究的改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研活动中, 如果能以排查和改进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行为为中心进行相关研讨, 必定能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改善。

3.建立高效课堂的抓手。高效课堂的抓手就是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生基础的基础上, 编制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使学习内容提纲化、问题化, 学法指导上具体化。在使用导学案时, 注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注意教师检查、引导、解疑, 学生归纳、总结。同时配上相应的训练和变式训练。对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辅导, 对有共性的问题集体解决, 保证不留尾巴, 不留死角, 不留后遗症, 不造成夹生饭。课堂的高效需要教师的高素质, 如果我们能从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入手, 以研究和促进教师发展作为突破口, 从建立提高课堂效率的抓手做起, 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呈现越来越鲜明的时代特色, 洋溢浓郁的人文精华, 收获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九俊.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 (美) 罗伯特·D·坦尼森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制约因素建议 篇5

人力资源被誉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中女性人力资源是社会总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得到了持续的开发,但开发水平极不平衡,在城市里,女性人力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男女机会趋于平等,但在农村,由于长期受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及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农村女性在接受人力资源开发上遇到不公正待遇,力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且进展缓慢。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劳务输出的较多的省区之一,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广西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儿童、妇女、老人,俗称“613899”部队。人力资源的素质低和人力资本的存量少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有利于维护广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当前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现状和问题

(一)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养不高

广西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根据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广西乡村 6 岁以上女性人口未上过学的比重为 7.61%,小学文化占46.62,初中文化占 40.21%,高中及以上文化占5.56%.而同期乡村 6 岁以上男性人口未上过学的比重仅为 2.46%,小学文化占 39.52%,初中文化占 48.96%,高中及以上文化占 9.06%.可以看出,广西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比农村男性受教育程度要低得多。

(二)政治参与程度不高,话语权不够

农村女性干部在基层公共管理和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广西加强了农村女性基层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担任农村“两委”的女性干部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广西农村女性参政议政的比例仍然不高,女性在基层管理和决策中的“话语权”不够。根据《2013 年度广西妇女发展状况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3 年,广西全区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 18.3%,其中村委会主任中女性的比重为 7.2%;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 44.4%.

(三)身体素质不高,健康状况欠佳

良好的身体条件是农村女性从事生产经营,照顾家庭,培育子女的前提。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广西农村孕妇死亡率 14.7/10 万,高于广西城市孕产妇死亡率 12.9/10 万。有学者近期对广西某县农村育龄期妇女病普查,结果发现农村育龄期妇女发病率高达 37.51%.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女性倾向于早婚早孕,对卫生健康知识缺乏了解,对母婴保健不够重视,影响到她们的身体素质。由于大量男性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承担起了主要的农业活动、家庭抚养和赡养责任,长期以往积劳成疾。

(四)接受培训少,专业技能差

接受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是现代农村人力资源再开发的一种有效形式,然而广西农村女性接受培训的机会和自主意愿不高。据统计,2013 年,广西全区培训农村社会结业人数为 37969 人,而同期相邻省份广东的农村劳动者接受培训人数高达 187219人,大约是广西的 5 倍。在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者中,占主要的是男性,女性比例并不高,据有关学者实地调研发现女性仅占 40%左右。

(五)外出务工经历少,社会经验不足

广西长期是劳务输出大区,根据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广西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 680 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 59.1%,女性劳动力占 40.9%.由此可知,广西的农村劳动力输出主要以男性为主,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机会并不多,这也致使广西多数农村女性的阅历少,社会经验不够,缺少在实践工作里“干中学”的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宝贵机会。

二、制约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分析

(一)自我因素:农村子女自我发展意识较弱

由于广西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中,信息传播比较闭塞,农村女性与外界交往少,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狭窄,造成了农村女性狭隘保守的思想观念,其“等、靠、要”的心态比较严重,在民族贫困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相当多的农村女性习惯于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缺少长远打算,不太愿意挑战和开发自己,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够,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继而影响了她们的个人的就业和创业。

(二)家庭因素: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

当前,男女平等在我国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且得到了法律的保障,然而由于受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贫困文化的影响,广西农村地区家庭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农村家庭的宗族家支观念和刻板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比较强,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例如广西彝族至今还有“缺不得粮食、少不了家支”的男性为主的传宗接代思想。家庭重男轻女思想的盛行,致使广西农村女性有从小就很少的受教育和其它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

(三)社会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开发的又一因素。广西属于西部地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也就意味着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容纳农村女性就业的人数十分有限。在我国,第三产业一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但就广西而言,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不高,特别是城镇郊区第三产业规模小、力量分散,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这也就意味着广西农村女性在当地实践工作里“干中学”的提升机会不多。

(四)制度因素:农村教育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可以说是影响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农村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民生工程,在短期内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出于政绩工程的考虑,一些落后地区在面对捉襟见肘的财政资金上,往往会减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导致农村教育体系不完善、农村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落后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此外,广西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不够完善,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还不够,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远落后于城市,医疗资源的分布也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广西农村女性卫生健康的需求。一些地方病、流行病、妇科病在广西农村女性群体中比较普遍,还有相当多的农村贫困女性在重大疾病面前因高额的医药费而无能为力。在某些民族地区农村女性由于无法享受到较高质量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或难以承受其高额的医疗成本,在健康问题上过度迷信于巫师法术,致使贻误最佳治疗时期而加重病情。

三、促进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是提升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基础义务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两大部分。在基础义务教育上,要继续贯彻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进一步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适当加大对农村女童的校园生活补贴。特别是要保障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女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努力提高整个广西农村女性受教育年限。职业教育方面,除了一贯的加大对农村适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习费用补贴外,还应该降低农村女生进入职业院校入学的门槛和标准,让更多的农村女生能够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就成人职业教育而言,要依托各地区的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女性的特点和专长,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劳动职业技能素养。

(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制,提高农村女性健康水平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对于增强广西农村女性身体素质来说意义重大。一是要合理分配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充分照顾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加大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乡村基础医护人员在常见病方面的诊治能力,让大多数农村女性能够在“家门口”解决一般性常见的身体健康问题。二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活动,继续扩大母婴健康“两免一补”幸福工程、农村女性“两癌”免费检查项目、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等项目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女性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成果。三是积极促进广西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规范民族医药行业秩序。民族医药是各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创立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在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卫生健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积极推进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组织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工作,规范民族医药行业秩序,坚决打击各种邪教组织的非法行医行为。

(三)营造良好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一是要深化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等方式宣扬男女平等思想,要在广大农村地区解除思想观念的桎梏、突破认识固化的篱笆,破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消除性别歧视的观念,塑造多元的农村女性形象,营造有利于广西农村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激励广大农村女性积极投身于广西经济社会建设当中。二是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各类社会资源向农村女性群体倾斜,建立专门针对广西农村女性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强对农村女性就业和创业的培训与指导,促进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开发。

(四)加强农村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女性话语权

首先,以妇联为代表的妇女组织是政府了解和沟通农村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应进一步发挥其职能作用。广西各级妇联组织应立足于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从农村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农村女性就业服务热线”、“农村女性法律援助中心”等农村女性专项服务渠道,为广大农村女性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其次,应加强农村女性经济组织建设。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形势、市场的需求以及不同民族农村女性的特点,建立形式多样的基层农村女性经济合作社,一方面农村女性可以通过闲暇时间来提高技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继续在农村从事农活,照顾家庭。最后,还应该鼓励农村女性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继续提高广西农村“两委”的女性以及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干部的数量和比例,维护农村女性干部在选拔、任用和晋升上不受歧视,要让更多的农村女性群体广泛参与到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提高农村女性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丽阳。17342 名农村育龄期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营养保健,2012,(10)。

[2]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 2013[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制约因素建议 篇6

一、制约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因素

世行研究小组认为,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正处于转型期。过去,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多数属于地方事务,主要涉及乡政府、村和农村居民;而现在,中央政府正逐步加强参与,并通过制定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设立监督和评估程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专项建设规划等方式,开展工作改善服务的供给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范围。中央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持续关注和努力,切实地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供给得到了加强和改善,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效促进了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发展,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然而,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公共服务需求的迅速变化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上仍然要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质量上,农村公共服务都存在巨大的历史欠账,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需要政府大量投入;另一方面,大量体制机制问题的存在削弱了资金投入的效果,在这些体制机制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问责机制的缺乏,具体表现在:一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问责手段和方式,且自上而下的传导链过长,导致中央政策不能得到完整贯彻落实,中央资金不能得到充分有效使用;二是地方政府与服务供给者(主要是事业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问责机制,往往会降低公共支出效果;三是地方政府和服务供给者与作为服务对象的居民之间的问责关系也很薄弱,多数的农村公共服务过程缺乏居民和社区的实质参与。

(一)利益相关方之间缺乏明确合理的权责划分

一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划分不够明确。现行财政体制对地方各级政府财权事权的配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1994年颁行的预算法仅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责任作出了解释,而将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责任划分留给了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由于地方政府普遍缺乏相关的权责体制,因此基于明确权责划分的问责机制在地方层面就很难建立起来。二是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不够清晰。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责定位,公共权力委托机制不完善,不少事业单位很难从政府附属机构的角色中转换出来,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三是农村居民的角色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和加强。农村居民和所在社区制度性的参与渠道依然有限,无法对公共服务的设计、供给及监督评估的全过程进行有效问责。

(二)政府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

一是政府间转移支付不足和财权事权倒挂使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问责无法有效实施。尽管中央政府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但是现行的政府间财政体制仍然无法从机制上确保向中西部地区的县乡政府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以保证这些地区尤其是贫困县能够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与财政投入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在责任超过资源的情况下,当项目失败时很难判断是项目的问题还是地方政府的问题,也就无法进行明确的问责。大量的支出责任、有限的自有资金以及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支付体系共同构成了刚性的预算管理体制,进而导致地方政府形成较强的扩大自有资金的倾向,并表现为强烈的发展冲动,进而可能与中央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发生冲突。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和筹资渠道多元化削弱了政府对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方进行问责的效果。事业单位为了有效提供服务、维持机构运转和人员福利以及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下派的各种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来自政府财政的投入所占比重相对有限,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必须多方设法筹资,基于市场经济、以服务收费为主、缺乏制约的现行补偿机制分散了事业单位对改善公共服务的关注,加剧了事业单位的逐利倾向。在此情况下,单纯地进行问责显然无法起到改善公共服务的积极作用。

(三)统计工作薄弱,统计体系不完善

首先,政策分析数据库比较薄弱。无法对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绩效作出合理恰当的评判。其次,数据修正机制不健全。尽管通过日常统计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数据之间的出入和差异不可避免。再次,相关统计口径不健全。对农村情况的测算基本上是靠行政部门进行,因此难以确保有关数据的准确性。最后,信息报送和公开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建立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机制,然而与公共服务改善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四)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现行体制下,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一般不会明确配置给某级政府,因此对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绩效考核必须依赖于以个人责任制为主的干部考核体系。个人责任制在执行“约束性”目标如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时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部分地区的改革试点中,也尝试把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指标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但是实际效果有限。个人责任制并不能有效克服体制障碍,当大量责任被个人化后,一旦公共服务目标由于个人以外的因素无法实现时,虚报和伪造数据以改善绩效评估结果就不可避免,整个服务体系面临的风险反而加大了。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迫在眉睫。

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划分,建立规范合理的责任界限

一是简化目标,以少数具有战略性、现实可行的目标为重点,集中配置公共资源,提高服务效果。二是明确责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界限,并使其规范化,从而为建立稳固的问责制提供制度前提。

(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善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相关投入的落实

首先,建立适应公共服务供给需要、权责统一、财事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实现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承担的责任与其资金支撑能力相匹配。在扩大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的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改善资金提供的有效性,整合分散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探索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做好年度预算安排资源,对于国家优先项目,如农村义务教育,中央政府应尽力确保所需的全部资金。

(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公共服务部门的治理结构

一是增加事业单位聘用员工的灵活性。改革并逐渐取消现有的事业编制体系,推行全员合同聘用制,防止机构冗员。在中央财政补贴下系统解决公共服务部门改革过程中退休人员养老金等问题。二是加强对公共服务收费和相关收支的财务管理,严禁事业单位利用服务收费为员工发放工资行为。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设计管理工具、增加管理知识、为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资金等方式来提高地方公务员和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四是在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如购买服务的方式,以提高服务效率。五是加强对试点项目的督导和评估,以保证与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目标相一致。

(四)鼓励和促进农村居民和社区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

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强化鼓励居民和社区参与的体制框架,并且通过提高认识和能力建设鼓励地方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可参与性。加大与公共服务供给有关的信息量和透明度。进一步加强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务公开,定期公布有关政策和执行情况,并不断改进报告形式,使其更加贴近居民。在农村地区推广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信息的传播媒介。通过参与式的监督和评估,不仅使农村居民和社区成为信息采集和分析的驱动力,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确定服务需求和提供方式的决策过程。扩大磋商和参与机制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增加信息量和透明度,磋商过程还可以改善预算安排和部门内的服务提供。社区内部的某些服务以社区为主体来设计和执行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公共服务向社区筹资制定有效标准和模式,使公共服务的产出与筹资方和服务对象的决策权联系起来。增加居民和社区对公共资金安排过程的参与。

(五)建立全国范围的公共服务监督和评估系统

中央政府和其它相关利益者可以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的提供标准、政策和规定的执行。该系统可以通过产出目标的比较来评价地方政府的表现,评估政策和其他干预的效果和有效性。中央政府应该根据采集的信息制定成果绩效指标,而信息采集应该改变目前以投入和产出为重点的做法;通过促进各职能部门和机构之间数据的协调和共享,并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监督评估系统更加透明;通过第三方定期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系统地对政策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

(六)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改革财政给付方式

一是不断改善考核激励指标体系。在扩大考核评估范围的同时,继续把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作为重点,增加社会发展指标在有关评估中的比重,并在考核过程中充分反映中央政府的关注程度,使单纯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模式逐渐向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绩效考核模式转变。二是不断丰富考核激励手段。尽可能避免对政府官员和事业单位职工个人采用直接的财务激励手段,逐渐使晋升和职业前景成为关键性的激励措施。三是改革财政给付方式。把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表现联系起来,使财政转移支付成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中央政府应该更多地利用财政转移支付从经济上激励地方政府贯彻农村公共服务的有关政策,如通过给予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或者在资金使用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同样,地方政府可以从经济上鼓励服务提供机构间进行合理有序的竞争。

制约因素建议 篇7

一、高职英语教育特点

高职英语教育有两个重要特征: (1) 相对于本科英语教育, 其教育学时较短。这一特征与高职的学制相吻合。 (2) 高职英语主要强调英语与业务的结合。这一特征是跟高职的职业化教育目标分不开的。基于高职英语教育的特征, 在其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仅限于通用英语教学, 即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教学方法。面对这种教学模式, 高职的学生通常提不起精神。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导致的: (1) 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 其中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更加欠缺, 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 (2) 高职教育学时短, 职业化教育目标明确。高职学生往往会花费相对多的时间在专业课方面, 考虑到这些方面, 当代英语语言教学的另一大分支———专门用途教学, 即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教学方法, 更适合高职英语教学。ESP教学是针对学习者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主要为了使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某个专业领域内的英语知识, 并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ESP教学是将学生的专业需求作为学习的出发点, 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相关英语的运用能力。

二、高职ESP教学的制约因素

ESP教学近年来在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职业化发展。但ESP教学在国内英语教学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 其教学模式、教学材料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其制约因素如下。

1. ESP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中, 虽然大多数学生认同ESP教学能帮助其提高英语水平及英语运用能力, 但仅有少部分学生认同ESP能帮助其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刘晓慧就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为什么学习医护英语课程”这一问题, 有29.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试, 有5.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能为其出国留学提供帮助, 有17%的学生表示对其感兴趣, 有48.3%的学生认为此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

2. ESP教材匮乏。

虽然当前很多学校开展了ESP教育, 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高职英语教育ESP教材, 但各个高校之间尚未有统一标准。面对该情况, 各个高校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 只能选取相应教材进行尝试。同时, 由于缺乏统一的ESP教学管理部门的监管, ESP教材本身质量参差不齐, 更加大了教材选取的难度。

3. ESP教师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ESP教学的师资主要是由两方面组成:非专业课的英语教师和不擅长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 非专业课英语教师在进行ESP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抓住ESP的教学重点, 容易把专业英语课堂变成传统的英语课堂。专业课教师在进行ESP教学的过程中, 虽然能够把握住教学重点, 但其并不擅长用英语教学, 多数会选择中英结合的教学方式, 往往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这两种教学都使ESP教学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4. ESP教学方法落后。

ESP教学的内容包括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术语, 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这就容易导致多数高职英语教育ESP课堂的教学沦为翻译教学。ESP教师会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专业词汇, 并对课文材料进行翻译讲解。这样的英语课堂枯燥无味, 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达到预想的ESP教学效果。

5. ESP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像传统的英语教学一样, ESP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书面考试为主。此类考试考查的往往局限于部分专业英语的知识, 比如专业词汇、翻译技巧等, 且很难体现出ESP教学中所强调的英语教学与职业应用的统一, 更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职ESP教学的发展建议

ESP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有望能够真正地服务于未来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更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然而, ESP教学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如上述提及的多种问题。为此,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制定明确的ESP教学目标。

明确的ESP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明确的方向引导。然而明确的教学目标需以教学需求为导向, 而教学需求又取决于社会对该职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所以在制定ESP教学目标的时候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 专业知识方面。专业知识及社会专业需求应成为制定ESP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向, 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不同职业对该领域人才的英语知识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在制定ESP英语教学目标时不能一概而论, 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而做出适当调整。 (2) 学生方面。学生个人的英语水平、学习经历、学习态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因此在制定ESP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2. 重视ESP教材的编写。

我国教育部门可成立全国统一的ESP教学管理机构, 组织各个重点高校英语专业与其他非英语专业的专家和教授进行商议并编写不同专业的ESP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 ESP教材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编写ESP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参考学生专业课程的教材, 而且还要根据学生专业领域的知识来编写教材。 (2) ESP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一味地追求专业知识而导致教材过难, 使学生失去兴趣。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 突出教材的层次性, 以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ESP教材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 ESP教材要与时俱进。学生的专业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 ESP教材也应该随着其进步而更新。

3. 加大ESP教师的培训以及促进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

作为ESP教学的核心, 师资队伍的优化也成为ESP教学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1) 国家教育机构应给予ESP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选派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和专业进修。 (2) ESP教师也应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通过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 (3) 要促进ESP英语教师和各专业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合作, 共同提高ESP教学质量。

4. 开展ESP教学方法的改革。

ESP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助于提高ESP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1) 在ESP教学过程中, 可以尝试各种优秀的英语教学方法, 例如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2) 在ESP的教学方法改革中要关注ESP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可将ESP教学发展到课堂之外, 结合专业实践活动, 以便在学生的岗位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 ESP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通过这些方式, 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情景, 使课堂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

5. 构建多元化的ESP评价体系。

目前的ESP评价系统比较单一, 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ESP学习情况。ESP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在职业场景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所以应该适当偏重口语的考察, 可在设定的场景中考察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同时, ESP教学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考察方法, 可以采取课堂讨论、小组表演、回答问题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还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ESP学习情况。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社会对于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提供这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来源, 必须注重ESP的教学, 重视总结ESP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积极进行改正并致力于ESP教育改革, 为社会提供能将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很好结合起来的实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慧.高职护理专业ESP需求分析及启示[J].职教通讯, 2015, (24) .

[2]张丹, 李春光.我国ESP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24) .

[3]李然, 谢威.大学英语ESP教学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6) .

[4]汪芳, 郑晓玲.ESP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老师的发展[J].知识经济, 2015, (18) .

制约因素建议 篇8

1、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立法。

目前, 我国港口物流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较严重的条块分割的现象, 没有专门的产业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一方面, 在立法上, 由于尚未彻底打破行业、地区界限, 不管是宏观上的市场准入规定, 还是规范服务主体行为的规定均无统一的法例。另一方面, 由于未形成港口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各自为政发展, 导致一些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不明确、布局散乱。各个部门工作难以协调一致, 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施效率低, 缺少一个机构统一规划整个港口物流, 统一安排, 协调发展。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内河港口物流业进展较为缓慢, 成因还在于政府没能有针对性地、适时地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 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 港口物流领域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部门垄断和地区市场分割的状况, 其中以运输服务为甚; (2) 在如何加快物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支持新技术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和推广上, 各级政府并无有效具体的政策措施; (3) 涉及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文件缺乏可操作性, 执行力差; (4) 各部门工作协调性不够, 牵涉的职能部门较多, 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特别是解决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困难的工作推进力度不够。

3、综合服务能力较弱。

目前内河港口物流业不管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 其标准化程度都不高。内河港口物流基地布局建设进度还须加快, 综合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各地的物流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已经建成并运营的物流园区在服务功能上范围狭窄, 功能单一, 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许多企业单位都有各自的仓储配送体系, 在物流资源上没有得到有机整合, 造成物流成本高、效益差、效率低的局面。码头泊位虽然有了较快发展, 但是集约化的公用码头比重较低, 作业效率受到了限制, 宝贵的岸线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4、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内河港口物流的发展, 从事物流的人员数量开始增加。但是, 港口物流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物流工作的经验也不足, 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意识, 影响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在物流人才培养上力度不够, 造成了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特别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是缺乏, 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5、物流企业缺乏竞争力。

大部分内河物流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仍停留在原始状态, 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意识, 对于增值服务、质量标准化、信息化运作等先进物流方式的认识不足, 港口物流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难以达到高效的衔接, 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缺乏有效的竞争优势。

二、优化内河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 国家、省、市都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进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而交通部也加大了对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和内河水运建设资金安排力度, 这些都为港口物流提供了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内河港口物流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切实推进内河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1、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发展的法制环境。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环境, 尤其是法律环境, 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要通过立法改革我国的物流运输法律环境, 通过制定一套有利于我国现代物流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法律环境体系, 使物流企业在法律环境下平等竞争、有序经营、规范管理, 从而推动物流业发展步入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物流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将使相对混乱无序的物流市场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为物流业的腾飞创造一个广阔的舞台。

同时, 要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应废除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由部门或地方制定的地区封锁、行业垄断有关规定, 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监管, 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并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2、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是抓好已经颁布的各项物流支持政策的落实。近年来, 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对于推进内河港口物流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各级政府对已出台的物流支持政策, 组织人员进行专项督察, 检查落实情况, 切实推进各项重点政策和专项资金的落地, 真正有效的促进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

二是在土地政策上向港口物流倾斜。建议各级政府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契机, 预先调整、优化好港口物流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 保障港口物流快速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争取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土地政策, 把港口物流建设用地列入工业用地范畴, 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 减免航道、港口公用码头项目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和水土保持补偿费, 以减轻港航建设资金的压力。

三是制定鼓励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税收倾斜政策。包括对从事内河集装箱业务的港口物流企业减免营业税, 对建造内河集装箱专用船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等, 鼓励港口物流企业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 重点扶持集装箱内支线, 拓展港口物流服务内容, 进一步推动内河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四是进一步扩大港口物流企业差额征收营业税试点范围。落实和扩大重点物流企业享受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港口物流业与其他服务业一样, 对企业重复征税的现象比较多, 因此可以通过试点和扩大范围, 为更多符合要求的港口物流企业减轻税负负担。

五是参照服务业的优惠政策来扶持港口物流业。运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 加大对社会公益、城市运行、技术改造等物流项目的支持力度。

3、进一步加强以港口为中心的市场环境。

制约因素建议 篇9

(一)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加入WTO后, 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额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13年2840.7亿美元, 增长了4倍多。201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11.4%, 约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2.4%, 贸易顺差达2570.8亿美元。其中, 天然纤维类产品出口23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4.3%;化纤及工业用纺织品类产品出口4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9.4%;服装及饰品类产品出口209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 达214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75.4%, 说明我国纺织品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的方式转变, 出口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出口1773.4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62.4%, 首度超过60%, 同比增长17.7%;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出口同比增长3.3%, 三资企业出口仅增长1.6%。

(二) 传统市场平稳回升, 东盟增长最为迅速

随着欧洲经济逐步复苏、美国经济温和回暖, 我国对这两大市场的纺织品出口有了明显起色, 出口额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东盟已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场, 我国对东盟市场的出口表现依旧强劲, 增长最为迅速;日本市场依然不振, 成为唯一出现下降的传统市场。与前两年相比, 2013年, 欧美市场订单转移的步伐略为放缓, 我国产品在欧美市场所占份额没有出现明显回落, 但日本市场情况依然不乐观。

(三) 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出口产品中, 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进度迟缓, 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中低档产品往往又出现过度恶性价格竞争, 导致内部竞争激烈。纺织面料质量低、种类少, 国内纺织企业无法生产许多国际流行的新面料, 不能满足服装生产需要, 尤其是高质量的化纤制品的研发技术落后, 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依赖进口面料。目前, 我国引进了部分新型纺织设备, 但生产高精尖纺织品的机械设备研发生产技术仍然跟不上国际步伐。此外, 服装出口多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缺乏自有品牌, 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环节。

(四) 生产设备陈旧, 劳动生产率低

目前, 我国仍有2/3的棉纺设备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生产水平。发达国家纺织业所使用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约为50%, 而我国却不到1/3;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平均占有率在90%以上, 在我国仅占32%和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 电脑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 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 加上管理水平较低, 导致劳动生产率与纺织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如棉纺织, 发达国家万锭用工60人左右, 有些企业已达到万锭用工30人的水平, 我国万锭用工水平是300人左右, 生产成本过高, 劳动生产率底, 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 订单减少, 利润降低

近年来, 国内纺织企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靡, 采购商不断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饱和导致国内纺织企业同行间不正当竞争加剧, 搅乱了原本利润就很微薄的纺织品市场, 使我国纺织业雪上加霜。再加上东南亚纺织业凭着更为低廉的人工成本迅速崛起, 使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几年人民币持续升值, 仅汇率变化造成的损失已让中国纺织企业苦不堪言。在订单萎缩情况下, 我国政府虽然上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 由11%升至16%, 为出口企业让出一定的利润空间, 但国外采购商据此进一步压低价格。面对激烈的竞争, 一些出口企业为了争取新客户、维护老客户不得不调低产品价格, 因而利润被客户拿走, 企业出口利润依然在下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国外订单仍然很不稳定, 客户需求仍在减少, 还将订单的交货期拉长, 将一个大单分成几个小单分批次交货。如果企业持续低价出口将不排除欧美对我国纺织服装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 我国纺织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 缺少创新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

虽然国家鼓励纺织行业加快自主创新, 但大多数企业却缺乏资金支持。如上海的一家企业在纺织服装中加入椰碳技术, 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但未能从政府部门获得任何资金扶持。此外, 我国纺织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动态信息知之甚少, 行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好。按照WTO的有关规定, 每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量不能超过上一年的一定比重, 但很多企业对此都很少了解, 行为茫然。随着配额时代的结束, 纺织企业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协调并提供国际纺织行业的最新政策、市场信息, 但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组织却没能有效发挥这一职能。

(三) 绿色贸易壁垒加大出口阻力

目前,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 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国, 倾向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追求高质量绿色健康产品, 因而绿色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同时, 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角度, 贸易保护措施伺机而动, 往往凭借自身在环保和技术方面的优势, 对纺织产业制定过分苛刻的环境准入要求, 并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注册、认证、检疫等规章制度, 使得纺织品的进入门槛不断提高, 造成我国纺织产品进入这些市场的阻力不断加大。我国纺织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技术水平较低, 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必须支付相关高昂的费用, 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 企业往往捉襟见肘, 入不敷出, 被迫提升产品价格,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之下降。

(四) 汇率风险侵蚀纺织业利润

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大量外汇资本流入,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自2005年以来, 在美国等国施压下, 人民币大幅升值, 而且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 随着国外很多纺织企业倒闭, 大量工人失业, 许多国际工会纷纷要求本国政府采取措施, 将矛头指向我国。这些情况无形中也给人民币增加了升值压力。在这一形势下很多纺织企业不敢接受国外长周期订单, 因为仅汇率一项的波动就会让纺织业的利润蒸发, 一旦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甚至超过利润值, 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我国纺织出口企业无法承受损失。

(五) 新兴国家纺织业崛起挤占市场份额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主要依靠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 吸引了很多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薪酬福利制度日益完善, 工资标准不断提高, 使得我国的用工成本优势大打折扣。目前,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缅甸、老挝的用工成本大约是我国沿海城市的1/3, 他们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中低端纺织品市场迅速崛起, 很多跨国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 正把许多工厂迁至东南亚国家, 很多外国公司的订单还分流到巴基斯坦、印度和印尼等国, 极大地挤占了我国纺织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三、进一步推动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措施

(一) 实施贸易方式多元化

针对国外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贸易方式, 如在一些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 从靠出口产品发展到以出口产品、投资设厂和技术输出并存的多元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东道国的廉价的原材料及劳动力优势来降低成本, 还可以打造全球供应链, 同时还可以避开贸易壁垒。

(二) 提升产品档次, 推进产业升级

目前, 中国的纺织品技术含量低, 贸易依然局限于低附加值的中低档产品。对此, 我国纺织企业既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 更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 采取新技术新工艺, 推动纺织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 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争取进入中高端产品市场。注重“生态产品”的生产, 并争取获得绿色标志及国际认证, 开发潜在市场,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也有效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三)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由于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状态, 加强品牌建设是中国纺织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纺织品出口要打破“有规模、缺品牌”的困局, 首先要加强商标申请注册, 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如果没有商标专用权保护, 质量越好的产品, 将越有可能在市场上受人排挤或扼杀, 使企业多年的艰辛努力“前功尽弃”。纵观竞争激烈的国际服装市场, 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 无不以其独具特色的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要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设计水平。同时, 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 以知名品牌为“龙头”联合重组。另外, 在巩固中低档产品国际市场的同时, 加快开发深加工高档精细产品。

(四) 灵活选择结算方式, 用好现代金融工具

纺织出口企业应灵活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能有效抵抗风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采用一篮子货币结算。对在美元区采购的出口企业来说, 可通过“对冲”的方法来减轻美元下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即收到美元的货款不急于兑换, 而是用美元直接在美元区采购原材料, 以减少货币兑换的手续费, 也将美元贬值的潜在汇率损失成功转移出去。随着人民币升值及新的汇率制度日益完善, 企业应积极借助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 如远期合同、掉期保值、保理业务、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等。若能灵活使用这些金融工具,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汇率变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五)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我国纺织行会协会应根据纺织产业发展的要求, 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国际纺织市场的公共信息服务。帮助纺织出口企业拓展信息渠道, 挖掘信息资源, 针对国际市场业务的要求, 建立定向的信息采集, 为纺织行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料、产品、技术装备、价格等行情信息。二是制定行业标准, 加强行业自律。对于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应该采取价格协调和增强行业自律性等措施, 监督进出口企业的守法经营情况, 以保证纺织品出口企业内的公平有序竞争。三是推进纺织品专业市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交流。我国的纺织企业与发达国家比较在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所以多开展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纺织企业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 扩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交易渠道, 提高国际竞争意识。四是制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相关协会要根据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情况和外贸敏感度对纺织行业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保、劳动保障等情况, 在商务部支持下, 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国际上认可的行业标准, 规范企业行为, 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纺织品呈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传统市场平稳回升, 东盟增长最为迅速, 技术水平较低, 产品附加值低, 生产设备陈旧, 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纺织品出口正面临市场需求疲软, 国外订单减少, 利润降低, 缺少创新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发挥协调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加大出口阻力, 汇率风险侵蚀纺织业利润, 新兴国家纺织业崛起挤占市场份额等困境。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 应实施贸易方式多元化, 提升产品档次, 推进产业升级,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灵活选择结算方式, 用好现代金融工具,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

参考文献

[1]孙恒有.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导向[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2]周曙东, 吴方卫.国际贸易中战略性贸易保护的博弈分析——兼谈反倾销、特点保障措施和绿色壁垒[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0) .

[3]王虹.21世纪初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研究, 2001 (10) .

[4]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5) .

[5]杜强.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J].亚太经济, 2003 (2) .

[6]施用海等.应对新贸易壁垒[J].宏观经济研究, 2003 (3) .

[7]陆燕.非关税措施创新发展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国际贸易, 2006 (10) .

[8]高文书.贸易技术壁垒经济分析[J].财贸经济, 2003 (9) .

[9]刘朋飞, 李海燕.技术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11) .

[10]董素玉, 王攀, 吴涛.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危及中国产业安全[J].中国经贸, 2010 (11) .

制约因素建议 篇10

1 现状与问题

1.1 基本情况

近年来, 在省市植保部门的大力推进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盐都区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主要表现为:服务组织数量逐年增加。截止2013年底, 盐都区有专业化防治组织63个, 比上年新增8个, 其中经工商、民政登记注册的植保专业合作社24个, 比上年新增3个。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目前, 盐都区从业人员3167人, 其中持证上岗数398人, 较上年新增108人。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拥有各式喷雾药械2973台, 比上年增加153台, 其中大中型药械43台, 新增4台。作业能力明显提升。盐都区专业化服务组织日作业面积达3800hm2。2013年, 盐都区建立1个666.67hm2、4个333.33hm2全承包示范区, 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累计面积13.152万hm2次, 稻麦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覆盖率平均57.4%, 其中小麦56.2%, 水稻58.5%。

1.2 运行模式

1.2.1 全程承包防治

植保专业社与农户签订病虫防治合同, 明确防治目标, 农户一次性交纳防治承包费用, 合作社负责农户某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的病虫害防治。如大冈镇好兄弟植保专业合作社, 2013年稻麦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420hm2, 其中水稻全承包面积620hm2。

1.2.2 代防代治

即根据农户临时性防治需求提供防治专业服务。在病虫害防治适期, 由农作物病虫防治组织传递信息, 做好宣传,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机动喷雾器, 农户在市场上自己购药或机手带药农户购买, 由专防队员实施防治作业, 代防代治防治费用由需防农户交纳, 一般收服务费5~7元/667m2。

1.2.3 集体统防统治

即在粮棉高产增效万亩片, 于病虫防治适期统一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通过统一采购农药, 统一时间, 由专业化防治队统一开展防治, 由项目实施单位和农户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1.3 主要成效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及缺少劳力家庭的后顾之忧;提高了防治效果, 专业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相比, 对路农药使用率达100%, 防效平均提高11.67%;降低了防治成本, 在水稻病虫防治中实行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防平均减少农药防治1.64次, 平均节约农药、用工成本25元/667m2;加快了新型植保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少了农药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 保护了生态环境, 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1.4 存在问题

1.4.1 组织数量少

目前, 盐都区经工商登记的合作社仅24个, 远远低于省市要求, 尚有张庄、盐龙、新区、冈中、北蒋、滨湖、北龙港等7个街道没有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服务组织。

1.4.2 组织规模小

除好兄弟、宏彬等几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外, 其余组织在硬件投入及人员配备上都达不到省“五有”的要求, 日服务能力在33.33hm2以下, 服务以代治为主, 开展全承包服务的组织较少, 进行合同管理的更少。

1.4.3 管理滞后

部分组织机构虚设, 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无专门管理人员、无管理制度与财务制度、成员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完备等。

1.4.4 无认定标准

社会化服务组织认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服务规范未出台;从业人员劳动保护、安全防护、人身保险等无标准;服务双方遇到纠纷时没有评价依据。

2 制约因素

2.1 效益低

因大部分合作社牵头人管理能力不适应大面积全承包服务需要, 损耗大、效益低, 甚至亏本。据对4个合作社5个机防队重点调查, 水稻全承包收150元/667m2服务费, 平均共进行防治8.2次, 支出药剂成本67.6元, 用工工资45.1元, 机械成本10.5元, 管理成本4元, 合计支出127.3元, 毛利润22.7元, 与农药销售商零售利润差不多。如果算房租、财务成本、合作社基本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好兄弟合作社丰乐机防队、永益合作社界河机防队2013年就亏本。

2.2 风险大

2.2.1 安全风险

现有机手以老人、妇女为主, 身体素质较差, 水稻打药高峰期大多处在高温时期, 长时间连续打药, 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毒。

2.2.2 防效风险

好兄弟植保合作社丰乐机防队, 在2013年水稻全承包服务时, 遇个别农户因播种量高, 田间纹枯病大发生, 与正常密度田块比, 防治效果下降, 农户认为是稻飞虱为害, 要求机防队加大对后期稻飞虱的防治, 多用药1次。永益合作社界河机防队在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时, 防效差的田块补治了1次。

2.2.3 经济风险

好兄弟合作社戴伙机防队今年承包33.33hm2水稻病虫防治, 收服务费1.3万元, 另有6.2万元由村委会担保, 少数农户因少报面积或密度过高造成纹枯病防治效果不好, 导致余款收不回。永益合作社界河机防队也存在少数农户不交服务费现象。

2.3 装备差

2.3.1 自动程度差

目前, 打药机械仍以肩背手拉为主, 劳动强度大, 防治效率低, 防治质量无保证。

2.3.2 机械质量差

据了解, 好兄弟、宏彬两合作社2010~2011年购买的11台手推式喷药机目前只有2台能用。机械损坏不但增加了维修成本, 浪费人力, 还严重影响防治进度, 影响防治效果。

2.3.3 维修难

乡镇无专业维修点, 机械坏了要到盐城买配件, 找人维修。

2.3.4 成本高

大冈好兄弟合作社2012年添置、更换、维修机械的费用达到43380元, 折10.5元/667m2。

2.4 留人难

2.4.1 收入低

大部分农户农田面积小, 田块零碎不连片, 服务效率低, 1人1d的服务面积1.33hm2左右, 一个虫期最多服务3.33~4hm2, 每天纯收益70元左右, 与承担的责任、付出的劳动强度极不成比例。同时, 由于病虫害防治有其特殊性, 每年就那么几次, 机手虽专业但不能成为职业, 大部分时间机械闲置没活干。

2.4.2 工作苦

大热天机手要背30kg的机械在水田中作业7~8h, 一般人吃不消, 青壮年不愿意干。

2.4.3 不安全

由于经常和农药打交道, 安全没保障, 不如外出打工。因此, 目前机手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妇女较多, 人员也不稳定, 发展后劲差。

2.5 矛盾多

农户少报面积现象普遍, 核实难度大, 遇到病虫大发生时田块间防效差别大, 纠纷多;少数群众比较挑剔, 不能有一点小毛病, 导致有的机防队打药次数比其他农民还多, 为降低成本, 机防队只能选择普通药剂;有的农户想得到服务, 又不愿意交费。有的农户怕交了钱得不到按时服务, 或怕防效不好。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行政推动, 构建服务网络

农作物病虫害属自然灾害范畴,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适应现阶段农业农村生产实际, 提高防灾、减灾效果的重要措施, 不仅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 而且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组织+技术”的社会化服务行为, 是农村社会化服务重点内容之一, 发展初期政府除进行政策扶持外, 针对性地引导和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关键。政府除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考核措施外, 在购机、用工、保险、燃油、药剂、培训、宣传等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乡镇政府更要主动作为, 结合联耕联种, 制定具体推进措施, 同时明确村委会及村级综合服务社的责任, 在规定时间成立植保专业化防治合作社或防治专业队, 通过3~5a努力, 构建起覆盖盐都区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网络。

3.2 加快土地流转, 统一作物布局

当前土地分散种植的模式, 不仅田块零碎, 不利于大机作业, 同时由于每户种植作物品种不统一、栽培方式不统一、生育期不统一, 不利于搞统防统治, 严重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通过流转, 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集中, 实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有利于统一作物布局, 有利于病虫害综合防治, 也有利于大型喷药机械作业, 对推广植保专业化防治必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加速药械更新, 提高防治效率

加大植保新药械购买的补贴力度, 将机载大型植保机械等先进植保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鼓励合作社投资购买先进植保机械, 提高防治效率。在各镇建立植保机械定点维修点, 方便合作社和农民进行维修。强制淘汰老式低效、跑冒漏滴手动喷雾器, 可采取以旧换新等形式调动农民更新植保机械积极性, 提高高性能新式喷药器械的普及速度。

3.4 推进农资连锁, 提高用药档次

借鉴苏南等先进地区做法, 组建区级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站, 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程序, 选择优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 零差价配送到各连锁网点, 供应给农民, 提高高效优质药剂的普及率, 减少用药次数和农药污染,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利润实行政府补贴。

3.5 加强培训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合作社使用的农药品种必须是优质对路的药剂品种, 原则上为省市区植保站推荐品种, 有条件的机防队可由区站统一配供。加强机手的录用和培训工作, 从事植保专业化防治的弥雾机手必须身强体壮, 身体健康, 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道德、病虫防治技术、安全用药知识、机械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规范服务行为。合作社实行全程承包服务的, 必须与农户签订规范的承包协议。出现药害造成经济损失或未达约定防效的, 应由责任人和机防队赔偿实际损失。建立防治标准、效果评价制度和收费管理制度, 农业部门需制定统一的最低防效及农户的投诉处理程序和统一的最高收费标准, 使服务双方遇到纠纷时有一个公正的协商解决依据。

摘要:通过对植保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 总结了近几年盐都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重点分析了制约植保专业化服务发展5大主要因素, 分别为效益低、风险大、装备差、留人难、矛盾多等, 并提出了强化行政推动、加快土地流转、加速药械更新、推进农资连锁、加强培训管理等5条对策和建议。

上一篇:饰面板施工技术下一篇:活检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