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2024-05-13

《江城子·密州出猎》(精选七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 篇1

1.备教材: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 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2.备作者:苏轼,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 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 自动请求外任, 创作这首词的时候, 他年已临近四十, 此时正逢西北边事紧张, 西夏多次进攻边境的时代背景。

3.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 词的赏析从九年级才开始慢慢接触, 可以说对词并不陌生, 但却缺少系统的赏析词的角度和经验, 更不用说像品味古诗那样的从容和淡定。所以, 课堂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词很重要, 当然, 教会学生感悟和赏析词作也是这学期当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4.备教学重难点: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与古文积淀水平有限, 所以教学重点为抓住“狂”, 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难点为让学生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课堂展示

第一, 朗读环节。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文体, 吟诵应为其基本的学习手段, 当然也是基本的教学手段。本堂课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 然后对子互读, 学生示范领读, 让学生感受体会后, 再来齐读。因为不理想, 教师又示范朗读一次, 这细致而充分的朗读, 在理解文意与示范朗读方面是有益处的。但细想来, 却又有大缺陷。首先这样的朗读过分集中, 使得本来书声琅琅的课堂, 只在此时热闹了一时, 却并未贯穿始终。这使得朗读的效益大减, 只起到理解文意与为读而读的作用。

第二, 赏析环节。品读是对词的语言、情感及词作者的形象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 这样的分析是为了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深切的体悟词境、词情。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依图索骥, 对文本进行赏析, 之后进行交流、补充及深入。课后想来, 这样的环节设计, 虽然步步为营, 学生有法可依, 但学生所找到的是做题的感觉, 训练了方法, 却少了情感的感受。

第三, 创作环节。学生对于围绕作家及其作品创作对联、诗词曲是本堂课提高拔升的部分。并不希望学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作品赏析积累的层次, 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历代名家的伟大人格和伟大名作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感染学生的人格精神。

三.课后反思

其一, 关于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的思考。这堂课整体呈现出前松后紧的特点, 关键原因就出在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上。介绍作者过于冗杂、混乱, 赏析部分欠缺清晰的思路。就像谢老师所说, 如果赏析部分一开始就高屋建瓴的提出:“为什么老夫要聊发少年狂?”大概整个赏析的过程就不会显得混乱。

其二, 明确教学的对象与目的, 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这一堂课是针对初三年级的以词为教材的阅读示人, 依文解意, 据情品文, 人如其文”的思路去读赏一首词。同时在品析中引导学生复习品析诗词的角度, 而在“典故”这一方法的品味中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往所学的关于自比于古代圣贤的诗、词、文, 同时联系实际生活中对明星的追捧, 引导学生体会这自比后的自信与坚决。而针对阅读示范导学这一目的, 努力发掘可示范的材料、方法和对象, 因此有了众名人经典的评价赏析范例。

其三, 关于阅读示范导学和理解。在课前只简单的认识到文本与教师的示范价值。而在课后, 却发现学生也有相当的示范价值存在。在课堂的许多环节可以让学生示范, 然后再来讨论修改, 再进一步示范。课前仅仅认识到示范就是让学生学习能有模仿的对象, 课后讨论认识到定位与时机也相当重要。面对众多的材料, 教师应对这一材料所拥有的示范价值要有了解, 更要对这一材料及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个清醒的定位。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 如诗如文, 如天地奇观。”本意只在让学生了解东坡词的特点, 但这一则材料更可让学生学一学前人是如何评价一首词的, 用怎样的句式与手法更能将词的特点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而这则材料如出现在整首词学完之后, 如果出现在学生了解文意之后, 引导学生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出猎”入词, 扩大了词的题材, 这也是豪放词的一大特色, 那么这一文本的应用价值会更高。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语言、情感的豪放之美。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

3.学会甄别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学会甄别、运用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课前下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结合苏轼600字的生平资料,用一句话介绍苏轼。)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运用资料、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很强。希望大家在本节课能够充分运用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理解课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走进苏轼的世界。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

苏轼自己对这首词很得意,于是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明确:通过这封信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雄壮、豪放的特点,为指导初读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指导朗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②把握节奏,落实重音。

三、品读课文,体会苏轼之“狂”

(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 1.分析“狂”的内涵

提问: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什么是“狂”呢?(出示《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狂:①狂妄,傲慢。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③发疯。④失去常态,狂乱。

过渡:明代屠隆说:“善狂者心狂而形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而“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不同。词的上阕侧重表现“形狂”,下阕侧重表现“心狂”,这首词中出现的是“少年狂”,少年狂其实就是年少轻狂,是不成熟、不稳重的表现。下面我们齐读上阕,看看成熟稳重的“老夫”苏轼有哪些“少年”“轻狂”的表现。2.分析词中苏轼的“少年狂”

预设:

①行为之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明确:苏轼打猎把猎狗和苍鹰这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特别是“牵”和“擎”表明,他没有让猎狗和苍鹰去发现猎物,而是把它们带在自己身边,很明显是为了炫耀。另外,苏轼的穿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带着“千骑”,场面盛大、招摇。这些确实都是“轻狂”的表现。

(学生自由发言的同时品味字词,比如“卷”能否换成“到”“过”“扫”?并适时指导朗读。)

②语气之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明确:这三句话主要让学生体会苏轼自比孙权的口气之“狂”。同时引导学生辨别不同资料对“报”的理解。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

明确:这两则资料中,“报”分别被理解为“酬答”和“告诉”。而“告诉”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因为前者射虎是为了酬答百姓的围观,而后者是苏轼告诉全城的人去看他像孙权当年那样射虎打猎,后者更能体现他的“少年轻狂”。

(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朗读上阕)

方法小结:我们在运用资料的过程中,遇到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要根据词的情感基调来判断,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取舍。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1.比较阅读“酒酣胸胆尚开张”和“鬓微霜,又何妨”,看哪句更能体现苏轼之狂。

明确:前句中“尚开张”的“尚”是“尚且、还”的意思,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而“又何妨”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表现出了他对“鬓微霜”的不在乎,因此后者更能表现苏轼不服老的狂气。

(指导学生从语速、语调、重音方面朗读“鬓微霜,又何妨”一句。)2.结合资料,探究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中苏轼到底是自比冯唐还是自比魏尚。

作者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持节二句:注家向来以为东坡是以魏尚自许,未切,实是自比冯唐……苏轼自比冯唐,一以老,二以筹边远略也。(徐永年、曹慕樊《东坡选集》)

提示:让学生从苏轼、冯唐、魏尚三人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词的情感基调来讨论,看哪种观点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

明确:冯唐一生屡遭贬官,到老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魏尚虽然被贬官,但后来又重新得到重用,而且把云中郡治理得很好,令匈奴人忌惮不己。而此时的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城,因此他更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冯唐那样的人持着朝廷的符节使自己能够像魏尚一样重新得到重用。在宋辽边界之争中,宋国最终割地七百里给辽国,所以,苏轼也希望自己像魏尚一样平息边界之争。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抱负远大,是他“心狂”的表现。因此,苏轼自比魏尚更加合理。

方法小结:对同一问题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资料,除了从词的情感基调进行判断外,还要结合人物生平以及时代背景,仔细研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运用资料,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雕弓”的内涵。

出示资料: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一颗最亮星,在天赤道以南。通过计算,在北京地区,天狼星的最高高度是33度。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密州,北宋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诸城,其地理纬度是36度,那么天狼星在密州所见到的最高高度是37度。因此,密州看天狼星,只能在东南和西南,是绝不会出现在西北方向的。(刘海波《苏东坡看到天狼星吗?——谈天球赤道坐标系》)

提问:天狼星应该出现在苏轼的东南或西南方向,可他为什么要“西北望,射天狼”呢?在学生困惑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晋书-天文志》)

明确:雕弓非实指,而是指天上的“弧矢”星座,即天弓。我们似乎看到苏轼化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拉动了那把“天弓”,射向了控制侵略的“天狼星”。于是,天下太平!这一举动正是他报效祖国的“心狂”的生动表现。

(三)结合资料,体会苏轼的“进取之狂”

投影出示:

有人说:“苏轼既有报国之志,应奔赴沙场,而苏轼却只‘发少年狂’而无行动;为官者,应勤政爱民,而苏轼却打猎消遣。因此,苏轼之狂,是不思进取,是消极之狂,不可取也!”

明确:苏轼被排挤出京城,失去了宋神宗的信任。他虽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因此,“狂”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从词中“老夫”“聊”“尚”这些字也可看出一二。苏轼虽被排挤,受冷遇,但他依然为百姓着想,他在杭州和密州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政绩突出。因此,苏轼打猎时故意表现出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气,是向朝廷证明:自己虽然快四十岁了,虽然是文官,但仍有少年的狂气,可以像武官那样奔赴沙场,英勇杀敌!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重新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孔子说:“狂者进取。”韩愈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所以,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他的志是报国之志!

四、课堂小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 篇3

1.备教材:《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2.备作者:苏轼,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临近四十,此时正逢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的时代背景。

3.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词的赏析从九年级才开始慢慢接触,可以说对词并不陌生,但却缺少系统的赏析词的角度和经验,更不用说像品味古诗那样的从容和淡定。所以,课堂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词很重要,当然,教会学生感悟和赏析词作也是这学期当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4.备教学重难点: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与古文积淀水平有限,所以教学重点为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难点为让学生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课堂展示

第一,朗读环节。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文体,吟诵应为其基本的学习手段,当然也是基本的教学手段。本堂课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对子互读,学生示范领读,让学生感受体会后,再来齐读。因为不理想,教师又示范朗读一次,这细致而充分的朗读,在理解文意与示范朗读方面是有益处的。但细想来,却又有大缺陷。首先这样的朗读过分集中,使得本来书声琅琅的课堂,只在此时热闹了一时,却并未贯穿始终。这使得朗读的效益大减,只起到理解文意与为读而读的作用。

第二,赏析环节。品读是对词的语言、情感及词作者的形象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这样的分析是为了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切的体悟词境、词情。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图索骥,对文本进行赏析,之后进行交流、补充及深入。课后想来,这样的环节设计,虽然步步为营,学生有法可依,但学生所找到的是做题的感觉,训练了方法,却少了情感的感受。

第三,创作环节。学生对于围绕作家及其作品创作对联、诗词曲是本堂课提高拔升的部分。并不希望学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作品赏析积累的层次,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历代名家的伟大人格和伟大名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感染学生的人格精神。

三.课后反思

其一,关于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的思考。这堂课整体呈现出前松后紧的特点,关键原因就出在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上。介绍作者过于冗杂、混乱,赏析部分欠缺清晰的思路。就像谢老师所说,如果赏析部分一开始就高屋建瓴的提出:“为什么老夫要聊发少年狂?”大概整个赏析的过程就不会显得混乱。

其二,明确教学的对象与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这一堂课是针对初三年级的以词为教材的阅读示范导学课。既然受众是初三的学生就应注重教学的深度及积累归纳。为此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文如其人,依文解意,据情品文,人如其文”的思路去读赏一首词。同时在品析中引导学生复习品析诗词的角度,而在“典故”这一方法的品味中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往所学的关于自比于古代圣贤的诗、词、文,同时联系实际生活中对明星的追捧,引导学生体会这自比后的自信与坚决。而针对阅读示范导学这一目的,努力发掘可示范的材料、方法和对象,因此有了众名人经典的评价赏析范例。

其三,关于阅读示范导学和理解。在课前只简单的认识到文本与教师的示范价值。而在课后,却发现学生也有相当的示范价值存在。在课堂的许多环节可以让学生示范,然后再来讨论修改,再进一步示范。课前仅仅认识到示范就是让学生学习能有模仿的对象,课后讨论认识到定位与时机也相当重要。面对众多的材料,教师应对这一材料所拥有的示范价值要有了解,更要对这一材料及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个清醒的定位。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本意只在让学生了解东坡词的特点,但这一则材料更可让学生学一学前人是如何评价一首词的,用怎样的句式与手法更能将词的特点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而这则材料如出现在整首词学完之后,如果出现在学生了解文意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出猎”入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这也是豪放词的一大特色,那么这一文本的应用价值会更高。

纵观整堂课,有亮点,也有遗憾的地方。至于带给我的思考:到底为什么要教语文、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语文课怎样上才算有语文味和厚重感,将会一直指引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也不得不感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一堂语文课,要上得高效厚重,其实远非那么简单。

《江城子·密州出猎》插图指瑕 篇4

该词下面 的第8处注解是:“〔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黄,黄犬。苍,苍鹰。”而插图中的苍鹰却站在人物的右肩上。

肩指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臂指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由此看来,肩和臂虽同属人体的部位, 但还是泾渭分明的。教科书是最严肃的书籍!一篇文章,配以精美的插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知识, 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为正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打下基础。可谓一箭多雕! 但是,如果图文不符,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闹出笑话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改写 篇5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江城子·密州出猎》 篇6

“老夫”是德高望重的年长男子的谦虚自称。现代一般认为60岁以上, 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三四十岁就算半老, 因为古时医疗保健条件极差, 人们的寿命比较短, 七十便已古稀。但仅仅一个“半老”, 就让苏轼轻言“老夫”了吗?颇值得品味, 故而笔者结合苏轼生平及相关资料作了一些探析。

一、特定的心境使然

苏轼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上书反对, 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任职三年, 任满后, 又被调往密州 (今山东诸城) 任职。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 (公元1075年) 冬, 密州任上第二年。苏轼年轻时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的理想是“读书万卷”、“致君尧舜”。然而政治上的排挤打击, 使得理想与现实一下变得那么遥远, 这种遭际不能不使他感慨系之。因此, 尽管他勤政爱民, 每到一处, 都颇有政绩, 为百姓所拥戴, 但他的生活却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忧愁使人老, 长时间精神上的压抑苦闷, 往往会催生出一种苍老的心境。或许正因为经受着痛苦的精神折磨, 正值盛年的他已“鬓微霜”。人未老, 却有苍老的心境, 已届中年的苏轼自命为“老夫”就顺理成章了。这种自命, 有几许无奈, 几许苍凉。

二、旷达情怀的释放

所谓旷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心胸开旷, 想得开”。中国古代文人常具一种旷达的情怀, 从屈原到陶渊明到李白、范仲淹等等, 他们或放逐或归隐或居庙堂, 所表现出来的旷达情怀不能不对苏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朝廷外放的挫折, 抵触“新法”的牢骚, 以及对未来不灭的希望, 这些情愫积压太久需要释放, 此番出猎正是一次痛快淋漓的宣泄。在这宣泄中, 作者不再纠结于过去与眼下的种种不快, 而是应对以达观与疏狂。苏轼在此词写就后数日给他的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 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 猎于郊外, 所获颇多。作得一阕, 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 颇壮观也。”可见这首《江城子》可能是他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他自己也对这种有别于“柳七郎 (柳永) 风味”的“自是一家”之作颇感自豪。其主动拓展词的题材和风格, 对于丰富词的表现内容、提高词的传统品位, 有着莫大的意义。

任密州太守, 是苏轼心情非常沮丧的时期, 但正是生活的挫折, 情怀的旷达, 使得他以“快词”浇胸中块垒, 抒奋发之志,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痛并快乐着”。这词当时便为百姓广为传唱, 令苏轼颇为自得。苏轼具有民本思想, 行猎不忘百姓, 快乐与民分享, 称道“老夫”, 可以拉近与百姓的距离, 使人想像太守老顽童式的可爱。更何况此时的苏轼已“早生华发”, 颇能貌似“老夫”, 于是, 自我调侃, 便在情理之中。没有这种旷达, 苏轼又焉能豪情万丈地自称“老夫”?其后同样写于密州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更具这种情怀。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苏轼“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 把在密州的日子过得癫癫倒倒又有滋有味”, 很是让人认同。

三、艺术表达的需要

密州时期的苏轼虽政治失意, 小遇挫折, 但仍然有一颗积极用世的心, 且未有稍减。情满于心则溢于词, 《江城子》就集中表现了他的入世理想。

此词上阕描写出猎的盛况。起句陡兀,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狂”字笼罩全篇, 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磊落之气。苏轼以“老夫”自嘲, 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的反差, 形象地透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这种情绪既有怀才不遇、年华老去的慨叹, 更有豪气干云般的爽朗和自许。这种情绪郁积得太久, 一旦找到突破口, 便如江河决堤一泻千里。下阕进一步描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 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 意兴正浓, 胆气更壮, 尽管“老夫”老矣, 两鬓已生出白发, 这又算得了什么!“鬓微霜”二字与开端“老夫”照应, 以“老”衬“狂”, 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显示出十足的自信和力量。可见, “老夫”一词在作品中的运用极臻其妙,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无独有偶, 《三国演义》中曹操就常常自称“老夫”, 他在《步出夏门行》中慷慨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来自况。苏轼不惑之岁便就自称“老夫”, 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综合分析, 他的这种自称, 实有“卖老”之嫌, 这“卖老”我们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精神的体现。

《江城子·密州出猎》 篇7

一、同中之异

从内容上看, 两首词都写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生活, 都写到了军事战争, 但前者侧重写梦境, 后者侧重写现实。这是因为, 辛弃疾在政治上屡遭打击, 长期闲居, 报国无门的痛苦使他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 在梦中驰骋杀敌;而苏轼是在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自请外任期间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的, 这时的他似乎更需要通过现实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来向朝廷证明自己的主张。

从主题上看, 两首词都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江城子·密州出猎》多了一份壮志难酬的悲情。同为白发, 苏轼道“鬓微霜, 又何妨”, 表现出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而辛弃疾却慨叹“可怜白发生”, 时不我待, 功业未就, 壮志难酬的悲愤溢于言表。

从表达方式上看, 两首词都进行了场面描写, 都集叙事、抒情、言志于一体, 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通过“剑”、“吹角”、“连营”、“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等军事意象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幅恢宏壮阔的战地场景;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用“发”、“牵”、“擎”、“卷”、“射”、“看”等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声势浩大的出猎场面。

二、异中之同

从写作目的看, 辛弃疾写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为了赠给志同道合的战友陈亮, 与之共勉的;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是苏轼在一次出猎后写下的生活随笔式的小词。但两首词都是为了向世人、向朝廷传达一种政治理想, 这一目的应该是相同的。

从结构上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突破了词分上下片的程式, 而是首尾两句写实, 其余八句, 一气贯通, 描写梦境, 充分体现了辛弃疾在词体上的创新精神;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以“狂”字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由实而虚, 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 进一步写了词人“少年狂”的胸怀及打猎中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但一致的是, 两首词都是上下片内容连贯, 注重虚实结合。

上一篇:室内外无缝定位方法下一篇:指标统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