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选课系统

2024-08-11

智能选课系统(精选七篇)

智能选课系统 篇1

1.1 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地位作用

近年来,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随之急剧增加。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始实施弹性的选课学习制度,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中完成所有课程(或全部学分)。从而增大了学生选课的不均匀性,使高校教务管理者的工作量日益繁重,手工管理已无法满足学校管理者对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的选课排课管理系统来实现这种功能,选课排课系统只是学籍管理的部分,但却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是否能正常准确运行保证着教学、实验课程的具体实施,目前由于该系统的难度和各学校资源情况的差异,大多数学校实行的半智能化、半手工化的混合管理,这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造成了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工作效率低,甚至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如何更好的进行选课排课系统管理,成为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信息的调查和汇总,对学生智能化选课排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基本上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1.2 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在教务综合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主修课程信息注册;(2)选修、辅修课程的注册;(3)教室资源信息注册;(4)教师资源信息注册;(5)班级信息注册;(6)学年信息注册;(7)选课排课功能的实现;(8)智能化调整;(9)结果输出、校验等九个部分的内容。

为实现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必须调动教师、学生、教室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强业务培训,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选课排课系统实施细则,从而保证该系统的准确运行。

2 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设计

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的总体任务是:实现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管理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系统开发设计的思想是:尽量采用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符合学校管理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满足对学生、教师、教室等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学校管理者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系统功能设计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和系统开发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收集学生、教师、教室、课程等资源的基本信息,以便集中进行管理。因此,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等;(2)学生班级信息管理,包括班级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等;(3)课程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等;(4)教师信息的管理,包括教师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维护等;(5)教室信息的管理,包括教室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维护等;(6)智能化选课排课的管理,包括选课、选课、优先级处理等;(7)系统维护:包括数据查询、修改(调整)和统计、输出、备份等。

另外,还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该系统应在登录窗口对使用者进行身份的识别,加入权限的控制。如使用者是管理员,则拥有修改、插入、追加、删除、保存数据的权利,并可对其他使用本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如使用者是数据管理员,则不能够对其他使用本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而普通用户则只能进行查询、统计等简单功能。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可以将系统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分解,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2.2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最佳的数据库结构会减少数据库的存储量,而且还能使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比较高,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此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实现等。在数据库系统开始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全面,尤其应仔细考虑用户的各种需求,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2.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以后进一步设计打下基础。在仔细分析和调查选课排课管理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得到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

在本步骤中,规范化的构建课程库信息表是最关键的,因为不管是学生、教师,都是以课程为出发点,学生以选某课程为中心,教师以上某课程为落脚点,课程的合理构建,将为年级教学计划、学期开课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此,须将课程进行以下处理:

(1)拆分课程:拆分对所有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如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等,课程代码可相同。(2)定义课程:若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分与总学时等属性相同时(不区分文理科),可归纳为同一课程,系统只需要采集一次。(3)控制课程的修改与删除权限:课程环节是本管理软件基础数据的核心之一,与学生的成绩、选课与排课等密切关联,比如删除或修改课程信息,若系统未关联到位,将直接导致历史的成绩、选课等相关数据丢失,因此必须控制。(4)冗余课程数据处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有很多历史的课程对现在的在校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开设。若直接删除,将直接导致历史数据的全部丢失。我们独特的设计原则是:尊重历史,满足现状,适应发展。对于这些多余的课程,只需要改变该课程的使用状态即可(设置为不可用),系统将自动对这些课程进行屏蔽,但是并不从系统中进行删除。这样不管回溯到哪个时间,都能够准确的查询到历史的状态。

2.2.2 数据库表结构

针对本系统,并通过对选课排课工作管理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该系统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图3。

将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类型,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通过规划,需要设计6个数据表来保存选课排课系统需要的基础信息: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表、班级信息表、课程基本信息表、年级课程设置信息表、教师信息表、教室资源信息表、系统用户表。1个选课排课结果记录表以及其它中间数据表等。

3 选课排课管理系统的实现

3.1 数据库的实现

在需求分析、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后,就可以在具体的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

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有很多,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INFORMIX,DB2等,各有千秋,根据“选课排课管理系统”对数据量的要求,本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后,就可以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下面是利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软件中的“企业管理器”工具实现student_Info表格创建的SQL语句,其它表格的创建方法与此相同:

其它数据信息表的创建与学生基本信息表的创建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 各应用模块和功能模块的设计

系统的编码实现用到了JAVA中的JSP和Servlet技术。使用该项技术开发出的本系统具有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开发维护简便等特点。

在编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按照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对教学时间(课时)、实践时间(课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使以前某一课程独占某一教学资源(教室)的情况大为改观,即某课程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实践环节时,不使用的教室可继续上其它课程,是资源合理充分的得到利用。

为保证学生的自主选课,系统采用多口径、多层次选课的办法,如可根据教师、专业、学年学期、开课课程等进行自主选课,系统根据教室资源的情况和教学大纲或教学方案以及设定的优先级等进行智能化排课,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教师任课即课时任务的公平化,既保证教授们的授课课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工作量的合理分配,为学校的可持续化发展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结束语

本系统使用JAVA、SQL sever语言等技术完成了基于web的选课排课管理信息系统,不但使系统保持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特性,而且使系统容易在web上发布,做到了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较好的满足了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学籍管理的需求,提高了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摘要: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是学校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为适应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自主选课和学校的日常标准化选课的信息量成倍增长,排课的工作量、复杂程度将随之增大,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求。本文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特性和JAVA开发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较好的满足了学校管理者对选课排课管理的需求,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智能选课系统 篇2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 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从而实现机器智能[1]。人工智能是一门交叉学科[2], 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学、心理学等学科, 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门前沿学科。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召开以来, 在人工智能50多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 人工智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 几乎所有的科学与技术都共享着人工智能领域所提供的理论和技术,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分支, 已成为人类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经济时代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技术, 大量的实践表明, 学好人工智能课程对于更加有效地利用好计算机技术创造性的求解实际复杂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2.《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公选课的意义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 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注人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3]。以《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公选课是符合这一要求的。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 对学生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帮助:

2.1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模拟, 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设计、学习、思考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在人工智能的讲授过程中, 通过强调问题求解方式、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将一些貌似分离的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东西讲通说透, 帮助学生发现隐含在这些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算法背后的问题求解模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水平, 使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能力。

2.2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一般来说, 高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主要用于结构化问题的求解。人工智能是解决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的有效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 可以深化学生对于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求解过程的了解,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提高信息素养。

2.3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会与他人的合作

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 不管是开发专家系统还是人工智能的其他应用, 都需要多人的合作, 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情商, 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2.4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人工智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 应用性很广的外向性学科, 其课程内容内涵极其丰富, 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系统科学、数学、心理学、电子学、生物学、语言学和哲学等等, 几乎所有的科学工作者都可以在人工智能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时课程内容外延极其广泛。人工智能是将整个科学体系作为自己潜在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能够将人类从低层次的烦琐而单调的操作和控制决策中解脱出来, 它将使整个科学体系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通过课程的讲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2.5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的发展

人工智能学科经历50多年的发展, 已获的十分可喜的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其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方面存在几种不同的学派, 引起许多争论, 这些争论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所面对的许多课题人处于探索之中, 理论和技术远未成熟。通过学习,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的发展, 让他们了解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而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学科的兴趣, 树立对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信心。

3. 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 具有知识点多, 牵涉面广;内容抽象, 不易理解;理论性强, 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特点, 导致教师、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显得比较吃力, 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5】: (1) 教学内容陈旧; (2) 课程内容覆盖较窄, 难以适应社会对信息人才的大量需求; (3) 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师生间的交流; (4) 不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协同学习, 学习效果不佳; (5) 考核方法不合理, 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公选课, 以上为题尤为突出, 因此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才能达到开设公选课的目的。

3.1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课程的首要任务, 如何选好教学内容, 使学生既能了解本领域的概貌, 又适合学生的基础, 便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公选课, 教学内容除了包含基础理论外, 还应反映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动态, 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因此其内容不能局限于某个领域, 应按照选课学生的专业,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可以以讲座形式开展, 在组织专题时, 内容应涵盖绪论、搜索技术、知识推理、进化计算、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专题内容的组织应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 以起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成果和代表性人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结构进行。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先修课程不同,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应尽量简化枯燥繁琐的数学推导和定理证明, 将重点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思路上。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专业相关, 且包含大量的前沿知识, 符合当代大学生喜欢新生事物的特点,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缺乏交流, 尤其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抽象, 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3.2.1 精心制作PPT教案

由于教学内容是以专题形式组织, 不适宜选择成型的教材, 因此需要制作教案, 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 以利于将各研究领域代表性成果和代表性人物及背景知识讲透。教学过程中, 利用大屏幕投影的优势, 将一些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动态演示的过程作成FLASH动画, 既可以在课堂上演示, 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后自己观摩, 目的在于使人工智能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

3.2.2 提供网络资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 网上资源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人工智能学科的专业网站, 有助于有兴趣的学生更多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目前的典型网站有[4]:

(1) 专家系统网站http://www.expertise2go.com/

(2) 中国人工智能网站http://www.chinaai.org/

(3) 人工智能研究者俱乐部http://www.souwu.com/bitfarmer

3.2.3 引入课堂讨论

组织课堂辩论, 讨论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哲学、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等有争议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明确学习目的。

3.3 考核方式的选择

人工智能作为公选课其考核方式不能沿用以往的方式, 应采用能反映学生能力、知识面的一些方法, 如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 既可以避免死背书的弊端, 又可以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或者采用考试方式, 但考试题目以理解应用的题型为主, 在这种方式下, 学生不需要记忆枯燥的概念, 而是学会应用他们解题。无论什么方法, 都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

4. 结束语

本文对《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公选课的意义及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针对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由于会随选课学生的不同而不同, 没有进一步细化。相信随着教学过程的延续, 这些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通过这一过程将使大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科研素质, 培养一定的应用能力, 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史忠植人工智能[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年2月

[2]李德毅网络时代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 智能系统学报[J]2009年2月, 第4卷第1期:1-6

[3]陈明仁高校院系学科创新教育与新课程设置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7.156

[4]金聪。刘金安人工智能教育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改革设想[J].计算机时代, 2006 (9)

教务实验选课系统 篇3

一、总体设计

(一)逻辑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定义系统中的实体来表现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系统中的用户角色有学生和教师,系统中涉及的实体有实验、班级、作业、通知、成绩。

(二)物理结构设计;

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为本系统设计了10个数据表,下面分别对他们进行说明。1、学生信息表:从教务选课网站数据库导出,选择了此课程的学生名单。需要学生学号、姓名和是否已经注册3列。数据表在学期开始时间有效期内必须与教务信息保持同步。2、学生注册表:存储学生的注册信息,包括学号、注册号、注册时间、注册密码、注册邮箱、注册电话、备注和是否选择了班级8列。只有学生信息表中的学生才能进行注册,所以学生注册表与学生信息表之间需要一个外连接。3、班级学生表:存储每个班级与学生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班级序号、学生学号、座号3列。学生学号由学生注册表得到,而班级序号、座号由学生自己选择。

二、教务实验选课系统的库设计及说明

(一)库文件设计及说明:

*S-ID是外键, 引用student-infor中的S-ID列;SI-ifclass表示该学生是否已经选择班级, 0表示没有选择, 1表示已经选择, 默认是为0。注意:1、据各个实验的成绩可以算出总的实验成绩, 并计算最后的总成绩;2、S-ID是外键, 引用student-login中的S-ID列;3、各项成绩精度为5, 小数位为1位。

(二)学生用户角色功能的设计:

在本系统中,学生可以完成的操作有注册、登陆、选择班级、查看实验信息等。各项具体功能如下:1、注册:只有在学校选课网站上选择了本门课程的学生才可以在此注册。2、登陆:注册后,先登录才能进入系统。3、选择班级:因为事先规定了4个班,每个班的上课时间和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班级,一旦超过选课期限之后就不能改了。4、查看实验信息:查看实验课上课时间、本次实验课的注意事项等信息。

三、结论

本系统基于ASP.NET+Visual Basic+SQL Server2000,提供了授课教师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之间的一个交流平台,实现了学校教务实验课选课系统中课程信息查询、班级选择、作业提交、重要通知查看等基本功能。在可维护性上还有待改进,系统页面设计没有使用统一的模板,而是每个页面的布局都单独设计,这样设计不利于系统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和课维护性。在NET中,所有ASPX页面都有SystemWeb.UI.Page继承而来。只需在ASPX和SystemWeb.UI Page之间加入一层,写一个自己的Class就可以是问题变行简单化,即只需要新建一个类,这个继承SystemWeb.UI.Page的特性,同时添加自己的图片、框架等,然后在项目中添加新的页面值需要继续新建这个类即可实现。

摘要:本系统为学校教务课选课系统, 它提供了授课教师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之间的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本平台, 学生可以进行课程信息查询、班级选择等操作;教师可以进行课程信息输入、班级调整等操作。

关键词:选课系统,ASP.NET,交流平台,SQL Server2000

参考文献

智能选课系统 篇4

不难看出,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必要条件, 因此, 如何确定学分制选课模式是学分制管理的关键所在, 而如何按照这种模式实现学生选课系统是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

一、确定学分制选课模式

1、完全学分制选课的要求

在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 对选课制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必须打破单一专业的培养模式, 打破课程设置的年级和专业界限。

(2) 扩大学生选课范围, 增加选修课程总量;

(3) 增加学生选修课程的自由度, 以实现自由选课;

(4) 要求开设的选修课程结构合理, 允许主辅课程兼选,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对学生选修课程成绩未及格的要求采用重修制度。

2、学分制选课的制约因素

学分制选课在国外已经进人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但在国内还是处于摸索、深化阶段。然而全面选课制度在具体实施中有相当大的困难,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教学资源数量及配置的制约, 另一个是选课管理条件的制约。这里所讲的教学资源, 是指学校教务部门具体编排教学活动计划时所涉及的资源, 包括教师、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甚至于排课时间等;选课管理条件包括选课的网络条件和选课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等。

3、学分制选课模式的选择

根据对选课的制约因素分析, 学生的选课必须在学校教学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 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的选课组织形式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在教学资源比较紧张的高校, 选课应该在可预见和可控状态下进行, 确保绝大多数学生按照制定较科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完成学业, 同时能通过营造适度的教学竞争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而在稳步的基础上加快选课制的推行, 推动学分制改革, 提升学校竞争力。

根据上述要求, 确定了选课模式及流程:

1、注册登记

学生须在学籍日前进行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的要求是已交清培养费, 如未交清, 可申请通过绿色通道方式进行注册登记, 只有注册登记的学生方可有资格进行选课, 从而才能进行其它相应的教学活动。

2、形成开课任务表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生成以“班级—课程—学时”为表现形式的开课任务表。

3、选课指导

各二级学院要组织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

4、预选课

每个学期末, 允许学生预选下个学期的课程, 预选课是让学生在给定的自己班级的课程中, 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情况进行选课。

5、排课

根据预选的情况, 按照选课的人数, 课程性质, 用排课系统进行排课, 安排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将选课人数未达到开课要求的课程取消;排课时就尽量将同一课程安排相同的时间段, 这样方便学生正式选课时, 选修这门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上课教师。

6、正式选课

经过排课后, 课程任务就已经包括任课教师、开设地点、上课时间、周课时数、开课周数等信息, 再设置好每条选课任务的条件, 包括可选对象、禁选对象、是否可选、可选人数等, 将这些信息进行发布, 开放选课权限, 供学生正式选课。

正式选课分为正常选课、提前修读、后续补修、跨专业选课、重修选课等, 正常选课是选择所在行政班级开设的课程, 提前修读和后续补修分别是指选择本专业高年级的课程或本专业低年级的课程, 跨专业选课是选择其它专业的课程, 重修选课是选择已经修过但未能通过、没获得学分的课程, 在选课的过程中会去判别某门课学生是否有权限选, 以及是否与自己已选的课程时间冲突。

选课时, 同一门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 选择不同的教师进行上课, 从而营造适度的教学竞争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7、课程退选和改选

在开课的二周内, 学生经过试听某门课程, 若认为课程内容不适合自己, 可以退掉原选课程, 也可改选其它已经开出的课程。

8、选课结束

在第三周改选课程结束后, 学生可在网上查询课表, 并网上打印课表, 作为已确定的选课依据。任课教师可上网查询、打印选课的学生名单, 作为上课考勤、成绩评定的依据。这时的课程的授课对象已经不再是“行政班级”的学生, 而可能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

9、录入成绩

课程结束后, 任课教师应对学生所选课程进行考试, 并进行成绩录入, 录入成绩的名单, 就是来自学生选课名单。学分制实行的是学分绩点制, 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 学生才能毕业。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是区别学生学习质量差异和衡量学生总体平均差异的标准。

这种模式其所需配置的教学资源量是比较明确的, 并与学校本身储备的教学资源量是相适应的, 其特别适合于教学资源比较紧张的高校。

二、系统的实现

鉴于上述选课模式的特点和要求, 来进行选课系统的实现, 选课系统是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一方面, 选课系统要能提供灵活的选课方式.全面实现在课程安排及课程层次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又要能根据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 引导学生进行选课, 以确保选课的数量和质量。

1、系统结构

选课过程中有两种流程, 一是学生选课时与系统的交互流程;二是选课数据的后台处理流程。对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当, 会直接造成选课时的数据拥塞, 影响学生选课时的速度, 达不到高效、准确的目的。因此,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方法就是采用合理的系统结构。学生选课采用B/S三层结构, 主要方便学生通过Internet完成选课, 查询选课情况和成绩。学生在导师或班主任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段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网络公布的开课计划进行选课。数据后台处理采用C/S结构。把大量的数据分析、统计、报表留给后台, 避开学生选课的WEB页面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 使用数据的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提高选课时的速度, 同时节省服务器系统资源。通过这种方案, 能够快速开发出结构效率高、安全性好的系统。

2、技术实现

系统WEB端采用ASP.NET技术来实现网上选课, 利用.NET框架技术生成和执行动态、交互、高效、稳定的站点服务器应用程序.ASP.NET是由活动服务器页面发展而来, ASP.NET利用Common Language Runtime和服务框架网络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自动化的、可扩展的主机环境。由于ASP.NET不同于ASP, 可以实现业务逻辑和html代码分离, 因此对于系统的编制和维护显得更加的轻松、高效和合理;另外ASP.NET的一个主要优点是, 它支持应用程序的实时更新, 管理员不必关掉网络服务器甚至不用停止应用程序的运行就可以更新应用文件。因此我们采用ASP.NET进行开发, 并使用ADO.NET技术实现对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2005的链接。

三、结束语

依据前述的学分制选课的模式编制的选课系统已在校园网的服务器上进行过一个学年的学分制选课.系统运行稳定、速度快且效率较高、自适应性较强.完全符合学分制管理体制对选课系统的要求。操作界面友好, 操作简单。实践证明, 采用此软件系统。可以大大减轻学分制下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时统计出各种需要的数据, 有力地支持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但正刚:《ASP.NET高级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但正刚:《ASP.NET高级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网络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5

为此,本文对网上选课系统进行研究,集合学生选课平台、教师开课平台、教室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于一体。对教师排课、学生选课等常规工作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排课的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选课的合理性。

1. 系统功能需求

网上选课系统的用户主要有系统管理员、教职员工和学生。系统功能按照操作者来分可以分成通用功能和不同对象已具有的功能。

1.1 系统用户通用功能

(1)系统登录和注销

系统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账户和密码登录系统,在系统中完成相应的操作之后推出系统。

(2)密码修改

为了方便系统用户的管理,除了系统管理员的账户之外,教师和学生用户产生时,都采用默认的密码(身份证后12位),在登录系统之后需要及时修改自己的密码,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1.2 系统管理员操作

(1)用户信息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系统中教师、学生的基本信息。

(2)教室安排管理

对上课所需要的教师进行安排,尽可能合理的应用教学资源,并且保证教室的安排在时间上不发生冲突。

1.3 教师操作

(1)个人信息管理

可以对教师的个人信息进行查看、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2)课程信息设置

对所负责的课程信息进行管理,例如课程基本信息的设置和修改、课程学时的设置以及课程人数上限的设置等。

(3)课程成绩设置

在课程完毕之后,根据课程评定的结果对给学生评分。

1.4 学生用户操作

(1)个人信息管理

可以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查看、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2)课程信息查看

登录系统之后,学生可以查看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上课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课程教师信息。

(3)最终选课信息查询

在进行选课之后,学生可以查看自己所选的课程,检验所选课程在时间上是否存在冲突,以及所学的学分是否足够。

(4)学分和成绩查看

在课程结束之后,查看课程得分以及一段时间内所获得的学分信息。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结构设计

本文所研究的网上选课系统,采用B/S模式,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5,整个系统采用ASP.NET语言实现。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 数据库设计

为了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快速定位,以及便于系统的维护,在系统设计时,必须要对数据库进行认真设计。网上选课系统中的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的基本信息。

(2)选课规则的信息,由于各学院对于学生课程的要求不同,使得学院有不同选课规则,例如:文理科学生的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范围各不相同;

(3)课程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学分以及学识等信息。

(4)选课信息,存储学生选课记录,包括学生学号、课程编号等内容。

网上选课系统的E-R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根据选课流程,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如下所示:

(1)课程开设

每个学期教师都可以开设授课的课程,教师进入课程开设界面之后,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简介、人数上限、学分、课程类别等信息,保存之后,可供学生选课。课程开设的界面如图3所示:

(2)网上选课

学生成功登录系统之后,点击选课连接,就可以查看可以选修的课程,以及学分、上课地点和时间等信息。在系统界面中,学生可以点击“课程名称”来查看课程简介信息,点击“教师名称”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点击“上课时间地点”来查看上课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在对该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可以点击“选修该课程”来完成网上选课。网上选课界面如图4所示:

(3)已选课程查看

学生在选课完成之后,可以进入已选课程查看界面,查看选秀的课程,再重新查看课程的时间和地点,以免有冲突的地方,并且可以根据学院学分的要求,适当的增加和取消一些课程的选择。学生对所选的课程进行确认之后,可以点击“锁定选课信息”提交最终的选课结果,已选课程查看界面如图5所示:

摘要:网络选课系统可以减轻教务处排课管理的工作负担, 提高排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此, 本文分析了网络选课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对网络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课表编排,网络选课系统,学生选课

参考文献

[1]唐青松, 颜亮.ASP应用开发全攻略宝典[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张春梅.用自适应的遗传算法求解大学课表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崔雪梅.自动排课算法设计[J].延边大学学报, 2010

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6

关键词:网上选课系统,教务管理,B/S模式

1 引言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行,各高校逐步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因管理模式多样化,传统的选课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在改革和需求的推动下,开发了网上选课系统。网上选课可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学习时间。网上选课系统的自主性,灵活性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选课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务管理的效率。

2 网上选课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教务管理需求,系统主要面向四类用户:选课学生、授课教师、教务员、系统管理员,故系统设计一个登陆验证模块,验证用户登陆信息后,根据用户角色信息自动跳转至相应的功能模块,完成相应的操作。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1 登陆验证模块

检验登陆系统用户的合法性,并根据用户的角色信息(选课学生、授课教师、教务员、系统管理员)跳转至不同的页面,不同角色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2.2 学生选课模块

学生登陆选课模块后,可查询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安排,课表、需修读课程;查询修读课程的所有开课信息,包括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可根据学生个人需求自主选择课程,避免课程冲突;在教务员审核前可修改或退选课程。

2.3 教师信息查询模块

教师登陆教师信息查询模块后,可查询本人授课基本信息并查看修读本课程的学生信息、打印学生名单。

2.4 教务员审核模块

教务员登陆教务员审核模块后,可查询本院系学生选课情况;修改或退选学生所选课程;审核学生选课数据;统计并打印学生选课结果。

2.5 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登陆系统维护模块后,可设置所有用户权限;对课程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备份、还原数据库。

3 系统设计及体系结构

为了兼容现有教务管理软件,并共享其数据库中部分数据,系统采用B/S模式设计,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底层数据库,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Active Server Pages作为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VBScript作为脚本开发语言。

系统运行结构如图2所示。

4 系统实现及关键技术

4.1 基础数据与教务管理软件数据库的同步

由于现有教务管理软件数据库与本系统均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故可使用SQL Server 2000的“快照发布与订阅”完成本系统数据库中基础数据表(含课程基本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教师基本信息表)与教务管理软件数据库的同步,降低系统维护工作量。具体实现如下:

1)数据发布服务器(教务管理软件数据服务器)与数据订阅服务器(网上选课系统数据服务器)分别建立两个隶属于Administrators组、用户名与密码一致的Windows用户。

2)在发布服务器上,新建一个共享文件夹,做为发布的快照文件的存放文件夹,通过权限设置,保证第一步中创建的用户具有对该文件夹的完全控制权限。

3)设置SQL代理(SQLSERVERAGENT)服务的启动用户(发布/订阅服务器均做此设置)。

4)设置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解决连接时的权限问题(发布/订阅服务器均做此设置)。

5)在发布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上互相注册,对于只能用IP,不能用计算机名的,为其注册服务器别名。

6)快照的发布:选择复制节点,右键本地发布→系统弹出对话框看提示→直到“指定快照文件夹”→在“快照文件夹“中输入快照文件的存放文件夹(指向步骤二所建的共享文件夹)→选择发布数据库→选择发布类型→选择要发布的数据库中需要同步的表作为快照发布到订阅服务器上(单向传输)→根据情况决定执行发布的间隔时间,如每天每20分钟执行一次→快照代理安全性,设置连接到发布服务器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写发布名称。

7)快照的订阅:选择复制节点,右键本地订阅,选择发布服务器→选择订阅方式(选择推送订阅)→添加订阅服务器→选择代理计划(一般选择连续运行)→其余选择默认项。

4.2 ASP连接SQL Server 2000的方法

在ASP脚本中可以通过三种实用的方法连接数据库:通过ODBC DSN建立连接,通过OLEDB建立连接和通过Driver建立连接。本系统使用第三种方法即通过SQL Server Driver建立页面与数据库的连接,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建立DSN数据源,可快速的建立页面与数据库的连接,并能方便的实施系统的部署。连接语句如下:

4.3 学生选课的实现及关键代码

该模块设计一个表格,列出该学生需修读的课程及每门课程详细的开课信息,包括课程的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每门课程中各条详细信息后设计一组单选框,禁止学生同一门课程多次选择。关键代码如下:

实现结果如图3所示。

4结束语

随着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增大,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务管理工作日趋繁杂。传统选课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网上选课系统的使用为学生选课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提高了教务管理的效率。经过四个学期的实践检验,该系统不断修改完善,操作更加人性化,能根据高校不同的选课模式进行调整,满足各种不同的选课需求。

参考文献

[1]邹天思,孙明丽,庞娅娟.ASP开发技术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宣华,蒋东兴,郭大勇,等.高校教务管理技术支持的创新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3]顼宇峰.ASP+SQL SERVER典型网站建设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教学选课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篇7

1 需求分析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所管辖内的教师基本信息、课程的科学管理和安排、学生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在教师管理模块中可以根据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方便快捷操作。当该名教师产生人事变动或离职时, 操作员根据主管领导的指示可以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对教师员工的职称评定情况进行录入, 方便统计和查询。

在课程管理模块中, 可以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和每课程一学期所要安排的课节数进行科学的学生选课功能。选课后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查询所选课程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 在查询所选课程的过程中, 还可以查到相应的教师信息和上课地点。在学生管理的模块中, 可以插入新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按类型删除学生的信息[2]。例如, 一个班级的毕业, 那么通过一次次的删除学生会显得很麻烦, 那么通过班级类型的选择进行学生信息的删除会提高效率, 带给系统管理人员方便快捷的操作。在查询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样选择不同的类型进行有条理, 有规矩的查询。总体功能简洁明了,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数据快速准确及时可靠地输出, 同时节省人力和时间, 不但实现数据的共享, 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课程选择的各种情况, 以此达到综合管理的科学化。

2 功能模块分析

2.1 管理员登录模块

主要功能:通过该模块检测用户身份是否合法, 这是整个系统的登录页面。只有键入正确的帐号和密码才可以被系统识别并进入具体的系统管理部分;当不键入密码时, 系统窗口会给出提示;当键入错误密码时, 系统不会有任何的页面跳转, 并由窗口弹出提示“帐号或密码错误”消息。

2.2 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主要功能:此系统模块为管理员提供了新教师的信息添加, 教师的信息修改, 教师的信息删除, 查询教师信息等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来实现对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

(1) 教师的基本信息添加:管理员通过填写表单的形式往数据库中添加教师的基本信息。在添加的过程中, 通过对提取数据与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存在该名称的教师, 那么系统给予管理员已存在该信息的提示。

(2) 教师的基本信息修改:管理员可以通过键入要修改教师的名字来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修改, 在修改的过成中, 界面会将数据库中已存在该学生的信息读取到文本框中, 根据所要修改的内容进行重新写入, 通过确定修改按钮, 提交给数据库, 同样也是通过表单操作。

(3) 教师的基本信息删除:管理员可以通过表单提交要删除教师的姓名来完成对数据库中该教师基本信息的全部删除。在删除的过程中, 可以按照所提供的类型进行按类型删除。在系统提示确定删除后再提交给数据库删除信息。

(4) 教师的基本信息的查询:管理员通过选择查询的方式和类型来查询全体教师信息或是有针对性的查询某个具体的教师信息。

2.3 学生课程管理模块

课程管理系统模块, 即学生选课系统, 通过此功能实现对学生选课的管理和统计。

(1) 通过键入学生号和个人密码可以针对该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管理。在选课的过程中, 如果再次选择了已选课程, 便会有系统提示并要求重新选课。并且, 限制每人每学期的选课数不得超过规定数。

(2) 备选课程:罗列出数据库中存在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信息, 包括授课教师信息和学分等信息的统计。如果已选择了该课, 那么系统就会提示给用户此课程已被选择, 返回选课界面。另外, 在选课的过程中, 如果选择课程错误, 可以在查询自己选择的课程列表中进行删除。

(3) 已选课程:可查看有登录的学生学号对应的学生的选课情况以及计算出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也可以在此界面进行所选课程的相关信息查询。

(4) 选课查询:可通过课程编号或是教师姓名等信息有针对性的查找课程情况及课程的上课地点等信息。

2.4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管理系统, 即学生的班级管理, 通过此功能实现对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

(1) 学生的基本信息添加:管理员通过填写表单的形式往数据库中添加学生的基本信息。在添加的过程中, 通过对提取数据与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存在该名称的教师, 那么系统给予管理员已存在该信息的提示。

(2) 学生的基本信息修改:管理员可以通过键入要修改学生的名字来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相关信息修改。在修改的过成中, 界面会将数据库中已存在该学生的信息读取到文本框中, 根据所要修改的内容进行重新写入, 通过确定修改按钮, 提交给数据库, 同样也是通过表单操作。

(3) 学生的基本信息删除:管理员可以通过表单提交要删除学生的姓名来完成对数据库中该学生基本信息的全部删除。在删除的过程中, 可以按照所提供的类型进行按类型删除。在系统提示确定删除后再提交给数据库删除信息。

(4) 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查询:管理员通过选择查询的方式和类型来查询全体学生信息或是有针对性的查询某个具体的学生的基本信息。

参考文献

[1]叶核亚, 陈立.Java2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勘查区域布局下一篇:数学兴趣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