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

2024-07-07

五读(精选七篇)

五读 篇1

“备教材”是备课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关于教材独到的见解、教法的创新以及教学的看似神奇的预设, 从根本上说, 主要是基于对文本的精心研读与深入理解。可以这样说, 教师对教材的深层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备好数学教材呢?总结多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备课经验, 可归纳为四个字:“五读教材”。即从五个方面研读教材:一是教材的整体结构, 二是作者的编排意图, 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四是练习的教学功能, 五是渗透的思想方法。

一读教材的整体结构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 属于初等数学的内容, 但它却是人类的祖先用一千多年的时间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今天的小学生只用短短的六年时间就能掌握人类的祖先用一千多年的时间才弄明白的数学知识, 这是因为教材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这个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分散难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它既遵循了数学本身的逻辑发展规律, 又符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它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认知方法的和谐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划分为四个领域, 并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小学数学知识在第一、第二学段学习。作为数学教师, 不仅要掌握本年级的教材, 还要掌握相邻年级以及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这样在课时备课和单元备课中才能了解所教的这部分知识是怎样发生的, 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又是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的, 才能自觉地沟通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 自觉地将课时知识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讲授。

例如, “自然数”是数概念的基础, 这个无限数列的内涵非常丰富, 越往后, 数字越大, 抽象程度越高, 要让6~12岁的儿童在短时间内就能理解和掌握这个数列的丰富内涵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教材根据儿童认数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水平,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认数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将自然数的教学划分为四个教学长段, 用四年的学习时间 (1~4年级) 逐步完成。这四个教学长段是:

(1) 二十以内———在一年级上学期

(2) 百以内———在一年级下学期

(3) 万以内———在二年级下学期

(4) 亿以内→概括十进制记数法→亿以上———在四年级上学期

在这四个教学长段中, 十进制计数法始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材围绕这个核心, 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教学的内容、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只有整体把握“自然数”的这个教学结构, 才能在认数教学的各个不同阶段, 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满十进一”的进位制、计数单位、数位、数的改写等重要的知识。

二读作者的编排意图

数学文本的意义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构建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的有效对话, 让学生在对话中将文本的教学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必须深谙作者的编排意图, 成为作者的知音。在“备教材”时就要真正走进文本, 与编者在数学领域的字里行间进行无声的对话, 细心揣摩、体会文本作者的编排意图和设计思路。

要成为作者的知音, 就必须弄清以下问题: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为什么要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学习素材?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学习历程?在表层知识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吗?只有带着这些问题来研读教材, 想作者所想, 思作者所思, 才能弄清作者的编排意图。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这一内容, 我们在深入研读之后, 明白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从生活问题引入———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 (有意将已知的长方形面积和未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比较, 为用转化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作铺垫) ;

应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用数方格的方法) 求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和长方形的长、宽相等时, 它们的面积相等 (隐含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一般方法) ;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寻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感悟转化的方法是将未知变为已知的重要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概括———用文字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感受从个别推出一般的推理方法;

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体会符号的简洁美;

应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思想方法。

教材的这个编排结构, 注重了问题性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需要) 、联系性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 、方法性 (从已知到未知) 、体验性 (人人动手、合作探究) 、概括性 (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概括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和应用性 (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它首先创设一个“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情境, 接着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设计探究、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经历“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全过程, 最终达到既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又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我们认为, 教材的这一编排结构,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 实施教学时, 基本按这个逻辑程序开展教学活动, 只将第一个环节“生活情境”作了些许变动, 实验的效果非常理想。

三读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中起决定作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性质、公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等基础知识。如, “负数”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课, 它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时, 就应提供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素材。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中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以平均身高 (体重) 为标准, 用正、负数记录每个人的身高等等, 通过诸多具体的、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难点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 与原有的旧知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对学生来说, 是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 倍的认识, 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算理、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等。明确了教学难点,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就要弄清学生的认知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已知来学习未知, 还是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 建立关于新知识的表象, 还是兼而有之, 或是采用其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中,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专门的探究活动:

师:你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来说说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区别吗?

生:写法不同。

师:能说具体点吗?

生: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 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师:说得很好。这是在书写形式上的区别。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意义不同。分数表示的是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它既可以表示一个数, 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所以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师:很正确。这是分数和百分数的根本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 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所以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这个环节的讨论和交流, 既有学生的思考, 更有教师的反馈和回应, 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双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学生在这个比较轻松的互动过程中加深了对两个易混概念的理解, 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四读练习的教学功能

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是拓宽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科书上的练习是怎样设计的呢?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为巩固和发展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吗?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 我们又怎样对教材上的练习进行改造和补充呢?因此, 我们要认真研究每一课时的练习内容, 揣摩每一道习题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如,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几分之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课, 教材共编排了5道练习题, 分两个层次呈现。第一层次是“做一做”, 这是单项的基本练习, 它是为巩固“几分之一”的含义而设计的。这个层次共两道习题, 第1题是直接利用几分之一的含义填空, 第2题是根据几分之一的含义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它们的教学功能是让学生在不同的背景材料中加深对几分之一含义的理解。第二层次是“练习二十二”第1~3题。第1题与“做一做”中的第1题功能相同, 但练习形式不一样, 它是通过涂出“几分之一”来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的。第2题是“变式题”, 用改错判断的形式呈现, 几分之一概念中“平均分”的涵义, 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第3题从形式上看与“做一做”中的第2题大体相同, 但解题的要求提高了, 它首先需要根据几分之一的含义写出分数, 然后通过直观或应用发现的规律 (两个几分之一比大小时, 分母越小, 这个分数就越大) 来比较大小。这3道习题的教学功能尽管仍然是帮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但题型更活, 综合性更强, 对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简单推理的能力很有裨益。

我们认为, 这5道习题层次清楚, 对于加深几分之一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它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的“保底”练习。但美中不足的是, 没有体现弹性要求, 没有设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饱”的练习。因此, 我们根据“让所有的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念, 补充了“提高题”,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我们补充的题是:

(1) 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将长方形纸折、画表示出。想一想, 上述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 将这4条折痕画在同一张长方形纸上, 你发现了什么? (4线相交于一点)

(3) 过这一点任意画一条直线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部分, 每一部分是否是它的?你用什么方法验证?

我们补充这道提高题, 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和思考, 体会数学现象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并以此为载体,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同时感受数学的神奇和中心对称的美。

五读渗透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 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 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而数学方法则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 它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策略。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 因此, 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过程、思考过程。因此, 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同步产生的。只是呈现的方式比较隐蔽, 不像概念、定律、公式、法则那样裸露在字里行间, 而是深藏在字里行间的背后, 不容易被学生发现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时, 要有意识地挖掘蕴含在知识与技能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有意识地将这些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

如,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呈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 通过简单的一些话语的引导, 伴随解决问题的步步深入, 不难看出渗透了以下的思想方法:

“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转化的思想方法, “按顺序列表试一试”———枚举的思想方法, “还可以这样想:如果……”———假设的思想方法, “还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方程的思想方法。

又如,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三个层次呈现: (1) 从一般四边形入手, 让学生画出四边形 (有已认识的特殊四边形, 一般的凸四边形, 凹四边形) , 并分类。给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2) 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一致性。 (3) 用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的关系。这个揭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质特征的过程, 就是应用分类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抽象的方法进行思考的过程, 它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放在四边形这个概念系统中, 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集合的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就不是两个孤立的几何图形, 而是四边形集合中的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子集。

教材上每个知识块甚至每个知识点的背后都蕴含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如能细细咀嚼知识的呈现过程, 是不难发现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方法的。

《古诗教学中的“五读”》 篇2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确,语文有她自己丰富的学科特点和魅力,古诗更有她无尽的内涵和高远的意境,古诗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博大精深,体会诗歌的美妙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获得美的享受和志趣品格、情操等多方面的熏陶,要达到教学目的,却少不了阅读教学。

在古诗教学中,我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五读法”,即默读——寻读——朗读——诵读——默读,在“五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阅读中挖掘不同的美,进而使他们理解诗歌,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下面我以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

一、默读全诗感受美

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接触文本就大声朗读,或者老师要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显然是不够妥当的,特别是古诗学习,都用一类“抑扬顿挫” 的腔调去朗读,其实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在古诗学习的开始,对全诗要有轮廓性的认识,完成对诗歌的初步认识,因此进行从头到尾连贯的默读十分有必要。这是课堂上动静搭配的有效组合,先静——静静读思;再动——书声朗朗,以至议论纷纷,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做感情朗读才可能做到。教学前的默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中的美,使他们“大抵观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开始,我们可以进行这样一个环节: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默读时间后,学生们定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首诗写的是荷花。”“这首诗写六月西湖的美。”„„学生各抒己见,并结合图片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及意境美。默读让学生神情专注,初步品味,感受诗歌美。

二、寻读诗句探求美

在语文教学中,寻读是一种速读方法,也是质疑寻答的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古人言:“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会读书的人,总是在辩难释疑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在阅读课上,当学生对文章有了一般性的理解之后,教师若能抓住值得探讨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的思考并积极阅读,那么他们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和分析问题,这就需要用到一中阅读方法——寻读。不管是篇幅较长的文本,还是短小精悍的古诗,都适合这种阅读方法,因为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能抓住重点,并从阅读材料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课时,我们可以借助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荷花图,在学生对这幅图发表议论完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诗人通过这首诗,写出了六月西湖的荷花,你能找出相关的诗句吗?”很显然,我们要寻读的诗句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下来通过引读、赛读、小组读、齐读等各种方式读出对这句诗的不同感受。然后通过讨论解读诗句中的“无穷碧”和“别样红”来体会诗人笔下的荷花之美。学生们各抒己见,在交流探索中更深刻地感受荷花的美,西湖的美。寻读让学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探求诗句美。

三、感情朗读享受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特别是感情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更有着独特功能,它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音节、语调、语速乃至轻重缓急的节奏、韵律的感受,还让学生从思想感情进行转化,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外”的意境。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是有效的感情朗读方式。先出示六月西湖景色的图片及荷塘景色的图片,配乐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语言渲染:“西湖固然美丽,但六月西湖的荷花更是西湖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看了图片后,你也来夸一夸荷花吧?”生:“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着,还有的快要凋谢了。”(师:读出荷花的千姿百态吧!)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读出小荷对大自然的热爱吧!)„„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在真切地感受艺术形象、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分别安排各种读的形式,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同桌对读,男女生赛读。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入境,常读常新。围绕“读”引导学生融情入景,巧思妙说,往往能使他们达到情感的升华。朗读让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语感,享受诗歌美。

四、诵读延伸想象美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感情朗读古诗后,我通过让学生诵读的方法来进行想象。我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可朗朗出声地诵读,可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加上动作诵读。想象入境法是一种很好的诵读方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便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情传情,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我们要用自己的情来扣击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接着通过语言再创情境,让诵读成为一首连贯的、抒情的美妙音乐。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杨万里。

清晨,当你和友人从寺中走出,一池娇艳欲滴的荷花映入眼帘时,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微风吹来,一湖的荷花翩翩起舞时,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在阳光的映衬下,忽见湖池中的荷花如此晶莹剔透时,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漫步荷花池边,与友人依依惜别时,阵阵荷香迎面扑来,你会不由自主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此时,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片荷叶,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诵读让学生自主感受,入情入境,想象意境美。

五、默读提升追求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再次回到默读,已“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实现了“感知”与“内化”的和谐,“欣赏”与“感悟”的共生。学生们沉浸在古诗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得到提升。在静静的读书场中,默读让学生们一次次与文本对话,细细咀嚼,领悟诗歌的内涵。然后提升文本,抛出问题:“同学们,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诗人作诗也有走题的时候?你们在静下心来好好默读一番,能说说原因吗?”充分的阅读理解后,学生在静静的默读中有了自己的理解: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也可能觉得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还可能是„„再次默读让学生领悟内涵,追求审美,于无声外听欢歌。

第十五读:获奖照片 篇3

黎:这样的活动好,以后每月举行一次。

宋:下面按顺序放片子,每个人打分,我看看你们近来水平如何。先从小王的照片看起。

宋:怎么全给的90分?

众笑。

宋:一群滑头,拿过来,不要你们打,我亲自打分。

彭:为什么是83分?

宋:艺术不是百米赛跑,本不该有精确的分数,这只是为促进教学的权宜之计。小王的照片构图很大气,瞬间性好,但精确性和编排还有待改进。我感觉给85分高了一点,给83分比较合适,这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其他人肯定会有差别。你们刚才全打90分,我就知道在打人情分。艺术不是1+1=2,而是通过作品唤起我们内心的感受,每个人的人生经验、艺术修养不一样,对具体作品的评价会千差万别,每个人有不同看法才是对的。

孙:这次学院的沙龙摄影比赛我们提交什么样的作品好?

宋:好看且易懂的。

巧:为什么?

宋:一张照片在评委面前只停留几秒钟,太有个性、太深刻的照片反而不易获奖。像布列松、弗兰克的照片,要是参加这类沙龙比赛,可能入选都难,但他们的照片显然比那些所谓金银奖的照片好。

巧:这是不是与评选标准有关?

宋:是的,这就需要搞清楚你参加的比赛是哪一类的,是沙龙、新闻,还是商业的。新闻与商业类的可以称为专业摄影比赛,因为他们的从业人员是靠摄影谋生的。新闻摄影与商业摄影有很强的指向性,而沙龙摄影包容性要大些,谁都可以参加,基本可算是业余比赛。专业摄影与沙龙摄影比赛适用的标准非常不一样。通常,沙龙展是以美为诉求,新闻照片是越“惊悚”越好,而商业摄影则追求新奇。

彭:这么说,“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应该属于专业摄影比赛。那“国展”(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呢?“国展”还业余?

宋:是的,“荷赛”要身份认证,有摄影机构盖章才能参赛;沙龙影展更像摄影Party,只不过全国影展是中国最大的Party,所以吸引了许多专业摄影师参加。在我国影响力颇高,各省都重视。早前在“国展”得个奖,有的省可以奖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就是今天,有的省还会奖五万十万的,这很不可思议。“荷赛”得个奖也没这方面的待遇。

巧:老师写的《摄影八股多平庸》批评的就是“国展”的获奖作品吧?

宋:不全然,是指这类只以“美”为诉求的沙龙展。其实各国的沙龙摄影基本都是这一套,不信你去翻翻每年所谓世界摄影十杰的作品。这类获奖作品在中国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结果引得摄影人疯狂追求,以致摄影表现千人一面。八股文本来是个好文本,作为一个范式,它可能是最优秀的。但若全体文人写文章都这样、只能这样,特别是把它作为取仕的标准,就把一个好文本糟蹋得烂俗了。摄影以美为诉求也没有错,有些人业余这么玩玩也是有益的,只是在中国这几乎成了主流表达方式,众多摄影人沉迷其中,一味在那里渔歌唱晚、搔首弄姿、无病呻吟,这就不对了。

张:我没想到我那张会在学院摄影赛上获奖。

宋:这次评奖还是很严的,有包括省协和高校摄协4位主席在内共9位评委,几百幅作品,得奖不易。你那张照片有特点,一下就跳出来了,又合章法,所以票数就多。这类评奖与投票选举差不多,选票最多的,未必是最好的,只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就好比单位年终评先,民主推荐。被评上的,往往是好好先生。因为有作为的人往往是有个性的人,有特喜欢的,就有特不喜欢的,如果看选票,他们往往不如才能平平而人缘好的人。

发:我就送了一张,没想到也获了奖(武大的沙龙展)。

宋:我当时只让你送一张,因为这一张作为肖像,人物有特点,光线也不错,我觉得有可能得奖。参加比赛,尽量少送作品是一个窍门,送多了,你自己的作品也可能形成竞争。

彭:听说“国展”有一个人送了两千张。

宋:他肯定得不了奖。

彭:是啊。您怎么知道?

宋:首先他不自信,不知道哪张照片是最好的。一个人一辈子都难拍到两张公认的好照片;再则,两千张,别人投你哪一张?就算你的照片都好,有人喜欢这张,有人就会喜欢那张。到评委这个段位,就有口味了,哪怕评委都投了你的照片,单张照片的票数也不可能高,反而被摊薄了。所以送评照片,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精越好。

金:今年“荷赛”的结果出来了,有四个中国摄影师得了奖。有些片子我看不懂,觉得没那么好。

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说得好:“我们不是评最好的作家,而是评一个好作家。”用这样的标准来看获奖作品,就心平气和了。显然这些获奖照片,都是一些好照片。

吴:怎么“荷赛”获大奖的照片年年都是灾难片?

宋:各类评奖都可以说是政治理念的产物,西方的奖貌似公平,其实是按他们的政治观点来的,比如看中国,基本是吓人的污染。把一些个别的污染现象集中在一起看,真的很吓人,但哪个国家能完全杜绝这些现象?先发展起来的国家谁没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新闻奖主要是奖“人咬狗”的事,所以获奖照片一定是非常态的生活。

张:这几年中国人获奖越来越多了。

宋:奖也是跟着钱走的,这世界美国人最牛,历年美国人也是获奖最多的。这几年中国富裕了,各种外国奖就跟进来了。“荷赛”今年有两个中国评委,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巧:美国有个普利策奖,跟“荷赛”的影响差不多。

宋:这两个奖基本是世界新闻摄影年度最高奖。现在中国办了个“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影响力正在提高。“荷赛”与普利策奖虽然都是世界著名的新闻奖,但风格很不一样。“荷赛”注重摄影语言的构建,而普利策奖则侧重内容。所以“荷赛”的获奖照片会比较好看,而普利策奖内容比较打动人。我们平时会喜欢看“荷赛”的照片,但进入历史序列,获普利策奖的照片反而更引人注目一些。像摄影史必提的反映越战女孩被燃烧弹击中后在公路上狂奔的那张(黄功吾的《战火中的女孩》)和美联社记者艾迪·亚当斯拍摄的南越警察局长处决越共游击队领袖的那张,都是曾获普利策奖的照片。

nlc202309022012

巧:听说美国有个推销员获过普利策奖。

宋:好像这话题前面说过,那个推销员叫阿诺德·哈迪,1946年12月7日拍下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旅馆火灾。当时他正好出差住在这家酒店。那天凌晨,他刚刚聚会回到旅店,便听见女人的尖叫以及火灾警报声,于是他抓起相机冲到街上,拍下了一名女子为了躲避大火,正从酒店窗户跳下悬在半空中的照片。

彭:这照片真过瘾。

宋:这本是灾难,但变成照片后常常让人赞叹,这是新闻照片最诡异的地方。阿诺德·哈迪一辈子基本上只拍了这一张新闻照片。后来,除了为家人,阿诺德·哈迪再也没有拍过其他新闻照片。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摄影奖的业余摄影师。正是他那张刊印于全球媒体的照片,引起了人们对火灾危害的关注,甚至改变了美国的火警号码。

巧:一辈子只拍了一张新闻照片,一拍就是普利策新闻奖,太牛了。

宋:摄影有很大的偶然性,我常把摄影比作打麻将。像桥牌、围棋都有国手,八段就是八段,八段偶尔战胜九段就是世界新闻。麻将没有,麻将有很大的偶然性,你手艺再高,也敌不过我运气好碰糊、摸糊了。摄影的现场性,决定了摄影的偶然性,你水平再高,不在场也枉然;你就是在场,没准备好也是枉然。如果阿诺德·哈迪出差没带相机,或者下楼时没拿相机(我们不常常这样吗),也会与这张照片失之交臂。

金:我当年就想到报社实习,拍这样的照片。

宋:你也别遗憾,你学摄影才两年,都出画册了,你拍摄的那些平常的街头影像,连马格南的大师都对其评价极高。这对靠挣工分谋生的新闻记者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吴:新闻照片好像当年火,过后就忘了。

宋:新闻照片被称为管一天的照片,就是获奖照片,影响力多半也只是管一两年,只有极少几张会进入历史,因为这些照片太特别了,而且多数是灾难片,只是很小众的生活体验。

巧:老师吃菜,这家的烧鹅是金牌菜。

宋:这家新开张,总得有一两个拿手菜,不然吸引不了顾客。像“荷赛”、普利策奖的这些获奖照片,首先是要吸引眼球,对照片来说就是料一定猛,就像餐馆的饭菜佐料要重。但偶尔吃吃很可口,常吃谁也受不了。能常吃的东西,一定是味淡的东西。米、面天天吃而不腻,因为它们基本无味,所谓真水无香,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哪个泉水喝出了香奈尔的味道,卖钱可以,天天喝肯定不行。这也是为什么新闻照片都很吸引眼球,但多半只能管一天的原因,因为那是人生的特别状态,而不是恒常的生活,猎奇成份太重,普通人很难从中找到共鸣。

孙:天天应酬,还是家里饭好吃。

宋:我教摄影史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最伟大的摄影家,基本没得过什么奖。被称为摄影史上的一道门、建立了“决定性瞬间”的布列松,仅举办过几次有限的个展,没见在什么综合性影展上得过奖。伟大的桑德,他的作品生前几乎没被承认过,并且还是当时纳粹政府绞杀的对象。前年在美国被发现的保姆摄影家薇薇安,生前就没有发表过作品。但他们的作品,比那些过眼烟云式的获奖作品,要恒久得多。

巧:薇薇安太特别了。

宋:薇薇安可以看成是女桑德、美国式的桑德。他们的风格很像,人物基本在画面中间,神态安祥平和。桑德是想拍遍人类的面孔,而薇薇安只是喜欢街头,我认为她拍照只是为了排解寂寞。她一直一个人生活,没有其他爱好,结果一不小心,拍下了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恒常风貌。新闻摄影平时关注的基本是头面人物和娱乐明星,要不就是灾难, 这都不是大众恒常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桑德、布列松、弗兰克等人的照片能历久弥新的原因。在他们的照片中,能映照出我们自己的生活。

巧:从这点看,越普通的生活越有时代性。

宋:最近听蒋勋讲红楼梦,他极推崇第七回,因为那一回什么大事也没有,全是平常事,通过佣人周瑞家的视觉,曹雪芹把贾府的日常生活铺排得精彩纷呈。所谓高僧只说平常话,真正的好作家是把平平淡淡的事写出意味。好的摄影师,是能把平淡的日常生活拍出精彩的摄影师。

巧:老师得奖多,当然不在乎。我们还刚起步呢,不得奖,谁理你。

宋:我是赞成你们参加各种摄影比赛的,通过角逐,可以明白许多事。作为敲门砖,通过获奖登堂入室,也是条捷径,我如果不是得过些奖,你们谁会听我吆喝?(众笑)

只是你们不要迷失其中,得奖固然可喜,得不着也没啥。比如西方评的一百部世界文学名著中没有《红楼梦》。而他们极力推崇的《百年孤独》所创立的魔幻现实手法,《红楼梦》早就用了,而且出神入化。不是《红楼梦》不好,是西方人读不懂。

遗珠之恨也不只限于文学,而是普遍现象,伟大的作品常常是寂寞的。如果说摄影展评选常常不专业,是因为我们的许多展览不是视觉专家在那儿评,而是按行政职务来,评委老是那几张面孔。这点“荷赛”做得比较好,由知名摄影师牵头,每届的评委构成不一样。那奥斯卡奖总该专业了吧,历史上公认的100部伟大电影,如果第二三名常有变动的话,《公民凯恩》总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然而,当年获奥斯卡奖的电影叫《绿野仙踪》,现在谁还提《绿野仙踪》?不要以为这是个案,《罗生门》、《美国往事》这些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也与奥斯卡无缘。

孙:是哦,得奖固然可喜,拍出好照片才是硬道理。

宋:2012年,路透社评选了 95张“年度最佳照片”。德国摄影爱好者hallbuzz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将这些照片的图像信息进行了统计,总结出拍摄这95张照片所使用的器材和拍摄参数的分布情况,很有趣。Mathiasa还进一步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饼图。不过要记住,这些仅适用于新闻摄影。

英语学习中的“五读”和“六背” 篇4

一、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听、说、读、写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听、说、写的重要手段。阅读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而要读懂、读好就必须讲究读的方法。

(一)预读

学生学习了一个阶段的英语以后,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句式和语法常识,在此基础上应当在老师讲授新课前,利用课本上的生词表和课后的课文注释自己预读课文。预读可以培养自学意识,增强对课文的了解,可以学会自己找重点、难点,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步提高预读能力。

(二)朗读

朗读具有读的因素,又具有口语的特点,是连结阅读和口语的重要手段。因此,课文讲完以后,应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声音清晰、宏亮,带有表情地朗读。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做各种各样的朗读练习,还要通过讲解规则,进行示范,纠正学生的错误,逐步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只有朗读,才能把词、句、文融为一体,记得清楚,记得准确;只有朗读,才能熟练掌握英语的语言习惯;只有朗读,才能融语音、语法常识于句子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听、说训练打下基础;只有朗读,才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泛读

这里的泛读,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读课文是不够的,还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阅读材料难度要适中,要比每个阶段的教材容易些,内容则应广泛些。泛读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可以进一步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习惯;巩固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可以提高独立阅读、直接吸取知识的能力。阅读面越广,知识面越宽,越能较快地提高写作能力。

(四)通读

这里的通读,指系统复读。每隔一个阶段,要对所学过的课文进行通读。通读,即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融会贯通。这样,就能做到纵向条理清楚,系统性强;横向扩大知识面,视野更开阔。纵横交错,就能加深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的网络和关节点,为实际运用做好准备。读完一本外语书,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这本书时肯定会比第一次理解得更透彻。

(五)重读

这里的重读是重点复读。每次考试后,学生总会发现学习有所缺陷,深感知识不足,或认为考题和课本脱节了。通过重读,复习巩固,触类旁通,可以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和运用能力。多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读的次数多,读的方法多,对提高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学生一定要加强阅读,多读书,巧读书。

二、背诵的方法

背诵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因人而异。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一)传统背诵法

传统背诵法只要坚持也会有效果。只是中国学生背英文,必得先记中文内容和顺序,而后才依据中文背英文。如此事倍功半,实际上加重了负担。更主要的是,这样背诵的东西由于理解不深,较难运用于听、说、读、写中,而且容易遗忘。实践证明,此法虽有效,但有一定的弊端,可以运用,但不能依赖。

(二)以练促背法

学习英语不同于学习数理化,它需要理解的地方比较少,但需要记忆的地方比较多。学习英语重在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只要能听会说,能读会写,就算达到了目的。因此,教师可归纳出所学单词、短语以及其它知识点,在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短语及造句的训练,对典型句子要进行替换单词、短语的强化训练。这样,变背为练、以练促背,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

(三)以用促背法

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至关重要,而兴趣和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以致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利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他们主动运用英语,效果往往会更好。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可把学过的单词、句式编成情景对话或小故事,为增强趣味性,不妨编得离奇一些、荒诞一些,让学生根据情景排练。这样,以用促背,以背促用,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长期坚持,所学知识极易掌握且很难忘记,以后使用便能触景生“语”,脱口而出。这是一种可以受益终身的方法。

(四)以译促背法

故事性很强的文章,背起来比较容易。知识性强、社会背景不太熟悉的文章,背诵难度就较大。此种文章宜先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把每句中的单词和短语之间的语法关系,每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段落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都弄清记熟,并且由笔译到口译,由英译汉到汉译英,反复进行练习。学生只要能迅速准确地把应掌握的内容译出来,也就能较容易地背诵下来,并逐步学会运用。

(五)选择背诵法

背诵是重要的,但是必须有所选择,应当精选重点课文、段落和句子背诵。通过有选择的背诵,可以培养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同时,这种方法也能把学生从“苦海”中解放出来。此法不仅有背诵技巧的意义,还包含有“感情投资”的成分,效果很好。

(六)休闲背诵法

在课堂上背诵是必要的,但不宜安排过多。过多了,学生很可能当作任务而勉强应付,即使背诵下来,也是一种短期记忆行为,所背知识不一定牢固。可以把重点句子、段落及精彩文章译成汉语,抄在袖珍本上,随身携带。一有闲暇,就看着所抄中文想英文、念英文、背英文、写英文,我们把这种叫做休闲背诵法。这样做,不但学起来方便轻松,记忆牢固,而且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五读(教学论文) 篇5

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信息的运用。吸收和运用是密切相关的。我以为语文教学要想真正获得大面积丰收,首先应强调读,下面主要就一堂语文课中如何运用泛读、听读,感读,美读,展读这五种方法作一浅析。

一、范读领路

泛读领路,摹仿入境。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孩子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到一位特级语文教师上《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他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感受到了大堰河这个人的形象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二、听读感悟

听,其实也是读,是读的另一种形式。读接触的是无声的语言,听接触的是有声的语言。读的对象是直观的书面语,听的对象是抽象的口头语。两者形式不同,实际上是殊途同归,最后的目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听也就是注重读。听诗文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配乐诗文更能让人陶醉。例如:在上高尔基的《海燕》时,教师首先放朗读录音泛读,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的一些特点。听完后让学生展示听到的内容:文字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的这种特点。这说明学生在听读时已经初步感受到课文的情感和气势,这一点教师一定要重视,

三、感读探究

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以口。让同学们在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一文时,老师让同学们在听范读之后自己感读。首先感受江南和朔北两幅雪景图。然后再感受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的不同。同学们感受到: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互相粘连,蕴含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温馨,江南雪的色彩丰富:他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

北方的雪,冰冷坚硬,如粉如沙,腾飞的朔雪有着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使同学自然感悟到作者在那黑暗的岁月里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

四、美读品味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能够使学生精力专注,走入诗文的意境,体悟诗文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收到美的熏陶。美读教学特别能够尽情的展现古典诗文的美感。语文教材中体现自然之美的诗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古诗文的文字排列组合和音节的和谐让人赏心悦目。美读古诗文,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灵种下美的种子。现在多数教师还是津津乐道于讲授专家的赏析,学生只有“听欣赏”的份儿,是到了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五、展读评价

注重展读评价。展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展读评价时,使学生读中求新。当一名学生展读完后,另外让一些学生公正的给予评价。如:教学《海燕》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展读评价训练到位,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读法,以上五种读法只是比较常用,所以我列出来做一浅析,不妥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五读地图,构建地理思维骨架 篇6

一、读图——以图释文,理解课文

读图就是将文字表达形式转化为图像语言的过程,而以图释文就是根据图像上反映出的地理特点、规律、成因等感性知识“印证”课文内容,“核实”课文内容的过程。从课文中获得一定数量的地理知识后,就要不失时机地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感性材料的图像。例如,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先阅读课文内容,了解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的名称及特点,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界限的山脉名称。然后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在我国三级阶梯上的分布特点,即平原主要在第三级阶梯上,自北向南分别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高原自北向南分别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分别为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四川境内的四川盆地;而第一级阶梯分别只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这样,通过读图把主要高原、盆地、平原的空间分布特点在脑海里建立起来,形成心理地图,再通过教师的指导、讲解归纳、填图练习,以及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地形的景观图,四大高原、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就很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在应用时随时从脑海里调取知识都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以图释文的目的在于认识课文,解释课文,增强理解能力,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图像化。

二、析图——以图思文,深化课文

析图就是根据对地图上显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纵横分析,把地图上的地理知识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经过思维“加工厂”加工、处理,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影响特征规律产生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和来龙去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时,首先脑海里应建立有影响气候的四大因素即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因素,然后结合地图逐一分析:纬度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南北温差大;地形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降水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洋流影响多在沿海地区;海陆因素即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使我国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大而产生气压差异大,导致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形成季风。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的影响。这样通过结合地图分析,不仅从地图上直观地复习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纬度因素直接影响气温,海陆因素直接影响降水的气候规律的新知识,从而加深了对气候因素的理解与应用。再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时,应以地图为框架,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过程,找出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笔描出等降水量线后,仔细观察上述每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析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达到以图思文、深化课文的目的。

析图不仅能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分析和综合说明图像的技能技巧。这样,学生善于分析学得的知识必定是完整的、有条理的、系统的;每分析一幅图像总会有知识“新意”的涌泉喷发,求知道路上经常引发对知识的新鲜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会与日俱增。

三、疑图——以图索文,活化课文

创设问题的情境,从疑难问题开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揭开学生的探索心扉,继而将疑问转移到图像上变为疑图,通过疑图启迪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错综联系。活化“死图”的同时,更活化了“死”的地理知识,使思维的发展水平推进到更广阔、更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层次。

例如讲埃及、澳大利亚的气候时,教师适时出示埃及、澳大利亚的地形图、轮廓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埃及、澳大利亚国土内都有大面积的沙漠,说明当地气候是干燥少雨的,但从这两国的海陆位置来判断,埃及两面临海,澳大利亚四周环海,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沙漠呢?通过这样对比、引导、启发,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展开了大讨论。这时,教师利用两国轮廓图及时进行点拨,学生们很容易发现,这两国在纬度位置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有回归线穿过,教师再出示《世界气压和风带示意图》,学生对问题则迎刃而解,原因是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而形成大面积沙漠。为了证实这个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再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因有回归线穿过而出现沙漠呢?学生们找出了非洲南北(尤其撒哈拉沙漠)、中东、南北美洲都因有回归线横穿而出现沙漠。从而得出:凡是有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读图,善于用图,从地图上找原因,有部分学生很快提出“我国也有北回归线穿过,为什么南方地区气候不干燥”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善于疑图,偏向于“索理于文”,根本无法提出这样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四、用图——以图代文,运用课文

通过对图像“语言”的再忆联想,进而默述课文内容,借图忆文、忆图述文,表述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然后随机变通灵活运用,根据图文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形成原因,并据此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形成整体的人地关系,提高地理素质。

学生长期在读、析、疑图的认识环境中熏陶,久而久之,地图就会被一幅幅地输入储在大脑内,构成大脑图像知识体系,形成“见文生图,胸中有图”。积累一定数量的图像,并不能说明知识很丰富,关键看有无管理使用的本领,善于使用,“死”图可以变“活”图,“哑图”可以能说会道。不善使用,用不了多久地图痕迹就会从大脑中悄然消失。因此,熟记各类图像,目的重在随机变通、灵活应用。用图学习、用图记忆、用图思考,这种图文转换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高境界;当提及某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形成原因时,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准确自然地显现出一幅幅“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地图,通过对地图的再忆联想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例如当提起板块构造学说,脑子里立即“复印”出一幅“六大板块的构造示意图”,六大板块的边界范围、分布轮廓清晰地呈现;当提及我国汶川5.12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时,依据六大板块脑图,即能迅速说出四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极不稳定,导致火山地震的产生。再问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地中海面积为什么在缩小时,只要紧扣细思一幅脑图,正确结论不难得出。

五、绘图——以图忆文,概括课文

绘图既可以摹画也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把有关地理轮廓描绘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强化知识的过程,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和巩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一边用眼观察,一边用手绘图,既加深了对图形的印象,又启动了大脑的思维活动,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绘制的地理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认识过程产生质的飞跃。如学习“地球仪”时,教学生绘制地球仪,学生不但理解了经线、纬线、地轴、回归线、极圈等地理名词的含义和特点,还牢固地掌握了东西经、南北纬的判读规律,对一个点的东西半球位置的准确判断也迎刃而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时,指导学生用直线、折线、几何图形等来勾勒七大洲的形状,自绘“七大洲四大洋”示意图,既让学生明白了世界的海洋分布,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各大洲、各大洋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分界线。一节的书本内容只用一幅示意图就概括了,既准确又牢固,同时还为今后区域地理的 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则让学生绘出大洲、地区、国家、省区的轮廓后,再用相应图例填绘出海洋、山脉、河流、地形区、重要城市等地理事物,这就更进一步加深巩固、回忆、概括课文内容,使纷杂众多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牢记脑中,学生运用起来一定准确、高效、得心应手。

五读苏教版小学数学之“根本” 篇7

如何突破认识瓶颈走进教材,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采用五读法,真正走进小学数学教材。

一、一读教材说明

通过教材说明思考教材中教什么,重建数学知识的结构。在新课程中明确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实际运用中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呢?前提是教师必须要走进教材,弄清楚数学教什么。如果教师连教什么都没弄清楚,又怎么去教呢?实施上,教材说明中对需要思考的问题做出了很恰当的注解。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8页中“认识11—20各数”,教材上明确表示:当学生认识10以内数并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时,采用读数、数数活动来认识计数单位“+”与“-”,理解十个一和一个十相等,从直观上去感知11—20各数的顺序与大小。和后续教材说明联系起来,就能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1)认识10以内的数(昨天),数数与读数(今天),写数、数的组成(明天),计算10加几(后天)。(2)通过数数与读数等各种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与“-”。让学生数10根小棒捆成一个小捆,从操作中认识到十个一就是一个十,就能够直观感受到11—20间各个数的大小与顺序。通过这种活动能够解决“数”和“形”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低年级学生也易接受。

二、二读教学建议

通过读教学建议,就能够思考怎样做,进而构建出教学思路。事实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构建教学思路不仅仅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还要遵循数学知识存在的逻辑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有效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依然以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8页中“认识11—20各数”为例,教材中教学建议写着:对例题教学时,在人数活动上组织成三个层次,第一层要认识十个一就是一个十;第二层次要认识十二;第三层次要认读11—20各个数。这就在宏观上提出了教学思路。

三、三读教学情境

通过教学情境思考怎样指导学生观察,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新课程苏教版小学数学编写教材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样的思路编排的。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成为了新课程中的一大亮点。怎样才能够创设情境,笔者认为:其一要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其二要思考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本文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39页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为例。书上有一幅图,教师应该这样引导学生:(1)图上都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从图中能够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第一个问题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明白图中情境是两位小朋友到玩具店购买玩具。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将思维回归到数学信息上。该图中显示了小汽车、小火车及面包车的单价,是显性数学信息,隐蔽的条件就是男学生和女学生买玩具,这些都给学生提问埋下了信息基础。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据这些信息发散学生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只要遵循了开放信息、封闭式引导、开放式引导原则,做到引导得法、收放自如,就能够增强提问质量,实施有效教学。

四、四读教参

苏教版教材都配套了相应的教学用书,该书不仅仅从微观上进一步解读了教材中的每个环节,为构建教学思路提出构思,同时还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给数学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对于上面认识11—20各数,教参书就明确提出:(1)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小棒”与“捆小棒”过程,亲身感受十个一就是一个十。(2)将12根小棒摆出来,让学生知道左边1捆小棒与右边2根小棒合成12根小棒,1捆即为一个十,而2根即为二个一,二个一和一个十合在一起成为12。通过教参提示给教学指明方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该教师讲就必须让教师讲,该学生操作就必须让学生操作。这样才能够实现教与学的整合,增强教学质量。

五、五读练习

对于苏教版数学教材而言,并没有将应用题独立安排成一个章节进行教学,将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问题情境之中引入计算问题,从计算学习中形成解决数学问题模型,最后利用模型解决疑难问题,实现从解决问题中掌握计算,从计算中学会解决问题。比如,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71页的“8的乘法口诀与用乘法口诀求商”中,总共安排12道题,1—3题目的在于巩固8的乘法口诀,8—11题是为了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所设计的练习。

总之,教材是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一定要注重对教材的解读。对于苏教版而言,教师只要从教材说明、教学建议、教学情境、教学参考及练习几个方面入手,高度重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五读】相关文章:

上一篇:新型会计下一篇:环保行为艺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