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学

2024-07-04

电视文学(精选十篇)

电视文学 篇1

电视文学, 既使用电视语言, 又使用艺术语言发掘和展示世界, 因此, 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观众的接受、创造、反应等参与性是电视文学美学的重要特征。电视文学作品在未被观众“看”之前, 是不存在什么意义的, 在观众观看、理解、参与之后, 并加以再创造, 电视文学的价值才得以实现。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雨》的导演孙周说:“在《今》剧的创作中我注重调动观众参与创作, 使观众在审美体验中动脑子思索……”也就是说, 在创作电视文学作品时, 把观众放在第一位, 尊重观众、懂得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并尽力满足, 适应最广大的观众要求, 才能使观众理解、接受我们的作品。

电视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运用审活, 并表达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因此, 它具有社会审美特征。电视传播迅速, 覆盖面大, 为电视文学插上了翅膀, 飞入千家万户, 使其成为对观众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 使它在反映现实生活上更具广泛而丰富的社会审美效能。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的电视文学作品, 不难看出,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视小品、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等, 都充分发挥了电视文学的社会审美优势, 紧扣时代脉搏, 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像《咱爸咱妈》、《中国式离婚》、《血色浪漫》, 它们或提出现代人们关心的人生价值与道德伦理问题, 或反映群众最关心的改革的反腐倡廉问题, 切合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意向, 所以受到观众的认可。

电视文学的传述美学。电视文学既然隶属于电视的范畴, 就要遵循电视的规则。电视是声画合一的, 在审美心理上, 是通过视与听两种感官途径, 从而达到心理感受, 在表达手段和艺术构成上, 电视艺术的审美心理又独具个性。首先, 给人以视知觉的冲击, 电视艺术属视听艺术, 而“视”是第一位, 通过蒙太奇剪辑, 以画面的变化, 直观地表现事物的形态特征, 这是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这种直观可视的视听结构成为电视文学的主要美学特征。其次是声音的真实感。电视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语言、画面、解说、音乐、音响等诸多因素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觉。声音 (解说、现场、音乐) , 可以延伸画面, 使之更富有空间实感, 扩大信息含量, 渲染气氛, 提炼升华主题, 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 使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相匹配的声音效果, 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蕴和思想内涵, 形成非同寻常的审美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广告艺术的美学特征与专供欣赏的纯文学艺术不同, 其独特之处在于功利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功利性是电视广告艺术的本质属性, 离开了功利性, 电视广告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就不成其为广告了;而脱离了艺术性, 电视广告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功利性也就成了泡影。其次是真实性与假定性的相辅相成。真实性是对内容的要求, 假定性是对形式的要求。真实性决定、制约着假定性, 假定性必须为真实性服务。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归根结底, 是电视广告的真与美的关系。三是主题的限定性与形式简洁性的有机结合。电视广告受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主题必须单纯、集中、突出, 这决定其艺术形式必须简洁明快。简洁中求变化, 明快中求新颖, 以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电视文学剧本《大秦第一功臣》 篇2

电视文学剧本《大秦第一功臣》歌颂了像卫鞅那样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畏世俗,敢于打破传统窠臼,勇于破旧立新,开拓进取的实业开拓先驱者;鞭笞了像公孙贾、甘龙之流抱残守缺顽固反动、腐朽堕落的庸碌小人;同时还展示了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君主在历史变革潮流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政治观念,也附带展示了那些在历史进程中或多或少起着推动作用的谋臣将相的政治面貌。既有代表正义善良化身的光明使者形象,又有积丑陋邪恶于一体的魑魅魍魉黑暗势力,既涵盖了血雨腥风的政治博弈,各派正邪政治势力各施手段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又有激烈残酷惊心动魄的沙场厮杀。形象地为人们展示了遥远的战国时期的人文面貌景观,通过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反映出当时活跃在各个历史阶层的历史人物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所反映出的丰富内涵,对于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及今天的人们,无疑是有着极大的启迪性和积极向上的激励现实作用的。

《大秦第一功臣》既有古装历史正剧《雍正王朝》、《汉武大帝》所反映的反腐倡廉、兴利除弊、锐意进取、变法图新,激人奋发向上的主旋律;

——又有《康熙微服私访记》所反映的惩贪除恶伸张正义大快人心的快意篇章;

——同时又兼有推理悬疑剧《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杰》扣人心弦的紧张悬念场面;

——更有《小李飞刀》那哀怨动人荡气回肠的凄美爱情故事;

——展现《孙子兵法》等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博大精髓;

——催人奋进的人生励志传奇篇章……

★———这是一曲讴歌古代改革开拓先驱者的赞歌

★——一部百折不挠的人生奋斗励志传奇

★——一部弘扬民族正气发人深省的钟鼎之音

★——一个鼎盛王朝诞生的奥秘解读

★——一段传诵千古的历史典故

★——一个铸造大秦辉煌帝国的大功臣的人生写照

★——涵盖纵横捭阖、广阔浩大的历史场面

★——呈现千军万马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

电视剧与文学“通”而不同 篇3

“通”而不同 各美其美

文学与影视互相牵手原来就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百年文学与艺术史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说当下有问题,那么一是文学不应以贵族目光打量影视,甚至分个我尊你卑;二是影视不可忽视文学意义的进入。文学对时代、人生的深刻思考,文学在语言、形象、讲故事等方面有诸多长处。理想的目标应是“通”而不同,各美其美。钱钟书先生论“通感”时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是艺术审美的极高境界,是不同艺术形式转换的自由度。单说文学改编影视,缺乏“通感”,便可能犯许多低级错误:如把忠实变成拘泥,把解构弄成曲解。

房地产行业有一句名言,叫作“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意思就是说房地产的物业价值,从根本上说还是取决于它的地段。那么电视剧也具有一种“剧本性”决定着人们习惯评价“好看”“不好看”,主要是看这部电视剧是不是有不落俗套、有足够张力的故事。那么故事是什么呢?是环环相扣的、有因果联系的情节。它包括了剧作家对于生活流的集中概括、编码、重译。它有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故事又是靠人物支撑的。它既是载体又是内容,从故事中才能走出人物,故事是人物赖以生存演变的环境,比如说宏大叙事必须有力挽狂澜又具有人性的伟人和伟人周围的人群以及壮阔的时代背景;而日常叙事是在锅碗瓢盆中写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从一定意义上说,故事也是题材,同时也决定着类型,比如励志、伦理、悬疑、武侠等,以及可以无限可分的类型剧。故事还要有滋味,咸或者淡,悲情而不虐情,励志而不张扬。文学与影视健康发展还有一个批评问题。我们现在批评是以文学为基础创立的。影视的批评话语很弱。如托尔斯泰几页书的心理描写,在影视中可能一个眼神光就解决了,我们的批评能否把这个眼神光解读到位呢?当然不能以小说的批评去应对。文学个人经验较多,影视集体经验为主;文学可以“玩玄”,影视则需“去玄”;文学背后可能没有商业驱动,影视则往往考虑成本收回……诸如此类都需要一种从影视本体出发的批评体系,建立这个体系是文学与影视实现共美的一个关键。

充盈而又适度的文学性

文学对于影视来说是太祖辈的艺术,至今仍然保持着对于一切艺术门类进行归纳和阐释的有效性,电视剧和视听文化成为大众首选精神食粮的时代把文学精神剔除,不仅不现实也不理智。但也应该看到具有一流文学元素的影视剧,往往不是一流的电视剧,甚至在收视上遭遇“滑铁卢”。我们可以责怪市场,责怪观众趣味,但是也有对于影视文学性的偏颇认识。在要求影视剧具有文学性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文学与其承载艺术形式本身美学的平衡性。文学性进入电视剧不是主导,而是服务。这种服务在多数情况下应该构建在影视剧先天具有的规范和功能内。

以改编文学原著为例,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原著的文学性,而忽视影视自身的表达方式,就是原作者亲自改编也未必尽如人意。相反将文学原著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如果充分考虑到后者的艺术特性与规律,哪怕牺牲了部分原著的文学性,也会在影视作品中获得新的属于影视的文学性。

以《红高粱》为例,评价电视剧《红高粱》的得失,好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甚至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我认为这主要是与《红高粱》小说原著和电影版过度比较产生的。在不作比较的前提下,作为一部年代剧、抗战剧来看,它无愧2014年末的国产电视剧的一个重要收获。它的内容大气厚重,具有史诗品格也兼顾了市场。在已有的电视剧基础上,它是一部达到了“三性统一”的好作品。首先在还原年代地域特色上,以民国时期比较贫穷的胶东——高密单姓酿酒家族为出发点,县政权、土匪、高密各阶层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的陌生化叙述比较成功。尤其抗日战争开始,驻扎在青岛的日本鬼子进犯高密所遭遇的抵抗,包括国民党、土匪和抗日民众,完整地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环境氛围。高密民间的历史场景即以酿酒为核心的家族争斗,无论从民族史上,还是家族史上,都做到了叙事流畅,还原准确,结构严谨。第二点就是对主题的提炼,胶东北方民众的义气豪爽,九儿、余占鳌、朱县长、罗汉等人物性格丰满鲜活,构成了作品的正能量。尤其到最后全民抗战,牺牲小家保大家,九儿、朱县长夫妇、余占鳌一一慷慨赴死。尽管赴死的方式稍有些以仪式感代替现实感之嫌,尤其九儿最后点燃高粱地的酒坛炸死日本鬼子自己也牺牲的方式,但不会给观众一种“雷”的感受。第三点是人物——九儿、余占鳌、淑贤、罗汉、俊杰、朱县长等构成了当下荧屏新的人物形象。九儿从一个受人欺凌的小姑娘到成为一个掌管大家的“女汉子”,最后又慷慨赴死,这类形象在这几年的电视剧里是不多见的。第四,电视剧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比较好看。从“红高粱”“三十里香”到“颠轿子”,烧锅出酒,还有人物语言,都突出了胶东地域文化。第五,演员的表演以及制作都比较出色。从这五个方面来看,应该说它是一部具有相当水准的,具有史诗品格的电视剧,是“献给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一件扛鼎之作。硬拿电视剧和小说、电影比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在小说中,莫言作为一个写书者,他的高密东北乡可以神秘和封闭,仅通向作家的想像和经验,红高粱、酒、性都可以成为生命力的隐喻和图腾,电影《红高粱》也可以做到这些。但电视剧作为在大众平台上播出的另一个“物种”,原作中许多主观元素无法表现。

nlc202309040613

电视剧《红高粱》解决了一个非常复杂、被认为难以用视觉艺术重现的经典民间故事的难题,重构人物并使原著“家族”得以体现,并讲好了一个家族淹没在历史文献背后的丰饶历史。作为一部60集的电视剧,要把小说精彩的主观经验落地坐实,必须加入新的人物的前戏和后戏,以及旁枝横弋的情节,从写意的小说变为一部写实的电视剧,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必须这样做。这就是改编,它对得起原著。当然它离经典还有一步之遥。主要是九儿这个人物精神气质不够“野”,加入的人物朱豪三也好,单家大嫂也好,还有九儿初恋情人书生张俊杰也好,他们的出现更多走向了抗日剿匪、内斗和三角恋的桥段。这里除了抗日无可厚非,九儿和单家大嫂的“内斗”,九儿和张俊杰、余占鳌的三角恋,并非抗日的必须,也非小说本来的精神,只不过是现代流行电视剧基本模式的翻版。这里显现出剧作家抗日民国剧的想象力的贫乏,只好采取移花接木的现代的继承与想象去填充,把立体多维的历史建构坍塌为一种扁平的历史图景,在与市场趣味的博弈中缺乏应有的力度。影视剧的文学性的前提应该是承认文学性仅仅是构成影视剧的一部分,只有以荧屏效果为影视创作的最终目的,才可以使编剧将文学性有效转化为视听形态,从而产生优秀的影视作品。一个对于影视艺术形态特质有着清晰和敏锐眼光的编导,应该是具有较高文学素养,且又深知文学如何影视化的艺术家。文学界莫把影视剧创作中例如剧本荒、叙事苍白,思想庸俗等问题归结为文学性因素的匮乏而大声疾呼,却不去认识当代文学记录视听艺术所缺乏的必要基础。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期待在文学改编中实现整体性超越

近几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称“红色题材”的创作一直热度不减。令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作家不再受“新历史主义”思潮的影响,即否定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寻,以偶然性、短暂性、模糊性、荒谬性去解构历史,以各种生命的瞬间感受去颠覆基本史实和历史精神,因而使作品内容严重背离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作家们经过理性的反思,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对待不断解密、解码的革命历史,认识到历史规律是不以人们主观意识而转移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们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真相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有所发现的过程。已经被事实反复证明的重大历史结论不能动摇,但伴随着人们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真相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具体的历史结论可以和应该被突破,被修正,被改写。在这样的创作观念创作态度指导下,创作出了一批具有美学和历史品格的优秀作品如《历史的天空》、《长征》等。但也应该看到,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亲历型”作家为中国文艺留下的那一大批“红色经典”相比,今天由“感受型”作家进行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还期待着一次整体性超越。这种整体性超越意味着通过这一题材改善中国文艺的生态进程、格局和气象。

首先是文学深度的超越。文学的深度指的是文艺作品所应该具有的人文价值。包括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勘查,对生命意义的深层体验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尊重等。红色革命资源对于中国文艺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做好历史传统资源的当代转换,是当代文艺所面临的一个迫切的课题。应当看到,在近百年新文学的历史中,我们在对待历史传统的问题上做得并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虚无主义是占了上风的。当然,传统历史资源的当代转换,并不意味着对历史毫无选择的接受,它离不开在当代语境中对历史传统的重新审视和反思。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负责与尊重,绝不是某些大众传媒为取悦观众的戏说历史,消费历史。它需要作家对革命传统的认同,更需要作家艺术家对历史的多重透视,多次完成。

其次,对这种红色文学资源的借用与改写,除了要承担的历史文化使命,还要在延续性中反映深刻的内在差异。否则也难以超越。事实上,革命历史文学资源的再度开掘,已经对应着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时代语境形态已经是一种全新革命历史想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已经是一种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型意识形态。

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战略将在两个方向上保持平衡:一方面,它仍将维护原有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价值观的神圣性,这关系到执政党自身的合法性,新意识形态无法回避这份精神与历史遗产,仍将强调这种正统继承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在新的市场社会中,执政党的施政理念与社会理想已经出现重大变化,对社会的经典命题如平等、人民民主、资本主义等都有了新的理解。事实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已经部分地转换到经济增长与维护国家稳定下来。在这种意识形态转向的背景下,“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资源在当下语境中的复现必然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它在形式上延续着革命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要清除或淡化那些革命历史题材中与当代不相融的部分。所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必须在上述两种矛盾中思考自己的主题。

说来说去,最主要的期待是作家的“整体性思维”。在卢卡奇看来,总体性或者完整性是判断一部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是一部与众不同具有生活总体性或者整体性的作品。这种总体性概念实际上是要求作家在相互关系中考虑问题。在后现代思想的冲击下,“整体性思维”日渐式微,但是接受后现代理论对总体复杂性认识的修正并不意味着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就必须放弃已确定的追求。特别是对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对整体的认知判断可能是更加不可或缺的、作家无法规避的责任。

(作者为文艺报原总编辑)

电视广告与文学的关系 篇4

广告和文学看似无关, 其实同属于艺术这个大门类, 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点又有着不同点, 文学与广告的关系, 就是一种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的关系。

第一, 文学与广告都是以引起读者的审美反应为目的的, 只是两者的主要手段不同。文学与广告审美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学是情感先行, 后有文字表达;广告是先有镜头语言, 后有情感升华。

第二, 文学与广告同样注重真实性, 但是两者对真实性的要求不同。广告, 尤其是商业广告, 更多的是依赖大众传媒辐射于整个社会, 对它的真实性必须有严格的要求。而对于文学, 真实性的要求就差了很多, 文学本身大部分是虚构的, 所有文学作品的虚构与描写都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 真实、合理。所以,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 真实性的存在可谓是锦上添花, 是高档耐用品, 而对于广告而言, 真实性的要求就是雪中送炭, 是生活必需品, 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第三, 文学与广告都要与受众产生密切互动, 但是两者的互动方式不同。众所周知, 广告是为了推销产品而产生的, 而产品是为不同类型的受众设计和制作的, 比如成人不会用纸尿裤, 女人不会用剃须刀, 年轻人不会戴老花镜。文学作品却是以作者为出发点, 抒己情、达己意, 至于作品要被哪一部分人所接受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了。因而, 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是面向全体民众的, 并没有广告那么强的人群针对性, 也就是说, 文学作品是被受众选择的, 而广告是选择受众的。

广告的根本是被民众接受的大众文化, 而不是脱离了实际的高雅艺术。广告需要创意, 在创意的过程中, 广告不断地向文学借鉴着。文学为广告提供了素材, 广告也借鉴了文学的文体和修辞。

1. 文学为广告提供了素材

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为广告提供了无数素材, 以古典四大名著为素材拍摄的广告, 或让人感到天雷滚滚, 或让人佩服广告策划的想象力丰富, 比如“红楼梦酒”等。

2.广告借鉴了文学的各种文体

如同前面讲到的, 文学的表达体裁可以细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等, 我们认为, 广告也可以分为小说式、散文式、说明文式三种, 这三种广告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1) 小说式。小说式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小故事来阐释商品的核心内涵, 这个内涵可能是产品的最大特点, 也可能是产品生产厂家的企业文化, 这个故事或长或短, 或温暖抒情或搞怪幽默, 让人记忆深刻, 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

2) 散文式。散文式广告最常见于公益广告和高端奢侈品的销售中, 常用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唯美镜头进行串连, 最后点明广告的主题, 它的最大特点就如同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式广告一般都节奏流畅、视觉冲击力强, 给人以美的感受。

3) 说明文式。说明文式广告是电视广告中最常见的广告形式, 一般会主要介绍产品的某一个特点或者列举式地介绍产品的好几个特点, 利用举例说明或道理说明的方法促使观众信服。

3.广告借鉴了文学的修辞

1) 押韵。押韵的修辞在广告语中比比皆是, 为了使广告语朗朗上口为人们所熟知, 押韵的使用自然是不可缺少, 例如“六必治”。

2) 比喻。比喻也是在广告语中应用广泛的一种, 由于它生动形象的特点深受广告创意者的喜爱, 例“清纯如同水晶” (弗斯达啤酒) 。

3) 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广告语较好地表达了广告的主旨, 例如“雪碧”广告。

虽然文学是早已出现的艺术形式, 但是已经不是单纯的广告向文学学习的时代了, 如今广告已经逐步进入到文学当中。

1. 网络上的搞笑帖子

这应该是广告对文学最直接的影响与冲击, 比如两首用广告词填充的《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不侧漏, 好舒爽。锦帽貂裘, 千骑用感康。为报倾城随太守, 王守义, 十三香。酒酣胸胆尚开张, 剑南春, 水井坊。持节云中, 双汇火腿肠。会挽雕弓如满月, 爱生活, 爱拉芳。

十年生死两茫茫, 恒源祥, 羊羊羊。千里孤坟, 洗衣用奇强。纵使相逢应不识, 补维C, 施尔康。夜来幽梦忽还乡, 学英语, 新东方。相顾无言, 洗洗更健康。料得年年断肠处, 找工作, 富士康。

2. 影视剧植入广告

相信大家还记得那年夏天的“雷阵雨”。那个夏天, 电闪雷鸣, 不见天日, “你的头发这么好, 应该用蚕丝蛋白调理”, 让无数人撕心裂肺, 拔光了自己的头发;“你懂什么, 我这叫不走寻常路”, 让多少人摔了跤……如今, 这些植入式广告深入影视剧剧本, 已经和影视剧连在一起, 不可分割。

自1853年我国近代广告在香港出现至今, 已经经历了158年, 这些年广告在不断地发展, 然而不论它怎样发展, 广告仍然是视觉的艺术, 它借由文学而发展, 但是必将脱离文学而成熟。我们把当今的广告划分为三类:

1.最上等的广告应该是由画面语言来支撑的, 不着一字, 但是意味无穷, 达到传播的效果。

2. 中等的广告应该是文字与画面相互贴合的, 虽用文字表达, 但画面语言仍可匹配。

电视文学 篇5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的三十天很快就结束了。这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似乎对这份工作有利感情,对这里热情的人们有了感情,对这里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一切有了感情,离别之际,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

电视文学 篇6

作为电视文学《百花冢》的导演,本文度图以主创人员视角,通过对《百花冢》打造精品之路的点滴感悟,探讨电视文学的主题构建和表达手法。

一、 情境讲述,唯美还原,成功实现文化掌故的精心挖掘与精美呈现

(一)堪比“梁祝”的岭南掌故

“百花冢”是明朝广州才女张乔之墓(属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张乔(1615~1633),即张二乔,字乔婧,又名张丽人。其为明朝末年广州一歌妓,工诗琴棋书画,尤善吟诗画兰。虽身在烟花巷,却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奉承权贵,其平生结交多是爱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与岭南诗人彭孟阳暗生情愫,有意缔结百年之好,无奈红颜薄命,年近十九香销玉殒。张乔死后,彭孟阳将其葬于白云山梅花坳。出殡之日,广州骚人墨客前来送葬者百余人,各执一花,环植其墓,并各赋诗一首以寄哀思,于是张乔墓百花环抱,故名“百花冢”。每逢春秋佳日,羊城仕女多莅临吊祭。因年代久远,百花冢早已湮灭,今墓与碑已荡然无存,其旧迹被发现于沙河梅花园某招待所内。

(二)高规格的文艺专题片

电视文学《百花冢》是“史上第一部关于百花冢的专题片,讲述的是‘一位风华绝代的晚明传奇才女,一个四百年前的广州爱情故事,一群灵魂皎洁无尘的花城儿女,一次空前温馨美丽的行为艺术,一段专属云山珠水的风雅往事,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怀念和祭奠,旨在弥合观众和历史记忆之间的断裂”。[2]对于这样一部承载着花城人集体记忆的小作品,我们倾注了他人难于想象的辛劳和汗水。由于作品定位于“文化掌故的精心挖掘与精美呈现”,自然涉及“百花冢”相关史料物证的收集和展示。《百花冢》堪称广东史上最高规格的文艺专题片。百花冢遗址位于军事管理区内,“成品仅15分钟的文学片《百花冢》,从审批到拍摄,牵涉到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市白云区委宣传部、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广州市白云区文广新局文遗办和能仁古寺等十家单位。其中可见我们是花了相当功夫的。”[3]因拍摄涉及国家级文物和军事管理区,审批程序极其繁复,可谓千辛万苦,我们先后拍摄到了省博物馆、广州艺博院、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极其珍贵的馆藏文物,包括张乔书画真迹、遗著善本,其中的国家一级文物之前从未有媒体拍摄过。

(三)文化掌故的成功艺术还原

电视文学《百花冢》选题申报获得频道通过后,主创人员开始收集资料创作脚本,先后四易其稿,最终将作品定位于“文化掌故的精心挖掘与精美呈现”,完成了电视脚本创作。本着打造精品的宗旨,《百花冢》从节目策划创意到拍摄到后期制作可谓苦心孤诣,殚精竭虑。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我们的艰辛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百花冢》荣获2013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文学一等奖,“该片文辞雅达,男声解说,女声吟诵,声韵传情。主创者还特地原创了主题歌,启用了演员情景再现、三维动画再现乃至飞行器航拍等手法,把这位明朝女诗人的身前身后事还原得真实、唯美、感人。”[4]应该说,电视文学《百花冢》对“百花冢”这一历史文化掌故题材的艺术定位和展现是成功的,节目播出后,观众纷纷留言:“拍得实在太美了!太喜欢了!”“想不到脚下的土地居然发生过这么感人的故事”。

二、 提炼升华主题,淬取文化品质,成功打造富有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精品之作

“百花冢”是具有浓郁岭南风格的文化掌故,“之前广州也推出过同一题材的话剧《冢爱》,其定位是‘广州的梁祝故事。我们创作的电视文学《百花冢》,强调了‘大明王朝衰落、满清势力入侵的动荡背景,并突出女诗人张乔与节烈文人们的友情,让片子摆脱了‘佳人才子苦恋的俗套和狭隘,让片子主题更深刻,更具备历史厚重感。”[5]

电视文学《百花冢》高度重视主题的提炼升华与文化品质的淬取,它不是简单地“讲古”(说故事),也不是简单地“啖诗”(品诗),它象精心漫撒一张密细的网,一点点打捞“历史碎片”中储藏的文化基因和人文依归。作品将“‘一段四百年前的广州爱情故事分作双线叙述,一条线是张乔与寒淡书生彭孟阳堪比‘梁祝的凄美情史,一条线是张乔与南园诗社‘忠明反清诸君唱和的文坛韵事,塑造了‘一群灵魂高贵的花城儿女”[6]。因而获得广大观众的高度共鸣。

立足本土文化,探寻本土族群精神归宿是南方卫视近年来打造文艺专题片的一大特色。例如《岭南记忆之粤韵》,站在学术高度将岭南文化梳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大支脉,将“沙湾广东音乐”“潮州工夫茶”“梅州客家山歌”这3个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分别纳入这三大支脉进行演绎,诠释出极富岭南韵味的文化品质和审美价值,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应该说,南方卫视能够连续多年蝉联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文学一等奖,与其电视文艺作品的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有关。

在多屏时代语境下,电视文学创作应树立精品意识,应该关注人类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层面,追求偏于唯美的文化品格,拥有更高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格调,走一条更艺术、更文化的道路,才能提升作品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我们相信,新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完全有足以生存的夹缝空间,这也是南方卫视近年来之所以选择高品位文艺专题片创作常抓不懈的初衷和动力所在。南方卫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富于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电视文艺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发展空间,未来电视文学大有作为。

三、 画面语言媲美大片,细节处处精雕细琢,成功锻造表达细腻与造型惊艳的奢华之作

针对《百花冢》“文化掌故的精心挖掘与精美呈现”的创作定位,我们总体的创作思路是融入情节化的叙事方式、生活化的讲述立场和以观赏为出发点的画面追求。

首先,《百花冢》的文学脚本本身就是一篇精致唯美的文学作品,文辞优美,意境空灵,极富艺术感染力。

例如:“不舍昼夜涌动着浮艳的气息”“火点燃了火,水融进了水”“一个灼灼盛开的传奇”“花海已枯,坟碑已毁,空遗妆台石一方”;

再如:“她是一朵荷花,天性高洁,奈何沦落于淤泥;她是一剪梅,才貌倾城,却孤立于万物肃杀的苍茫天地间;她是那早发的花蕾,先天体弱,如何抵得住命运的倒春寒?”

还比如:“这是一个美丽的葬礼,也是一个神圣的婚礼!爱无关贫富,情不拘阴阳。百花作证,百人献礼,书生与花仙子矢志不渝”“百花冢,何日才能恢复那融化冰雪的花容?这一份花城人曾经的集体记忆,何时才能被那沁人的花香徐徐唤醒?”

……

作品中这些弥漫着深郁文学墨香的文句,伴随着精致细腻的面面,沁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扑面而来。

其次,《百花冢》的电视画面语言堪比电影大片,其造型技巧之细腻与节奏推送之完美令人惊艳。例如:

【特效】“家”头丶,变成泪珠,滑落成“冢”

(黑白镜头)香烟缭绕,蝴蝶翩跹

【字幕】恋有缘无份 婚有疾而终

【情景再现】闪回张、彭水中甜蜜倒影→花瓣落红,倒影破碎→彭仍空揽→骤察佳人不在后→悲怆仰天…

(一组飞快的蒙太奇镜头)

【情景再现】彭低头写诗→翻阅《莲香集》中的《恻恻吟》→

【情景再现】彭随写随扔诗卷→《恻恻吟》从第1首速翻到第50首→

【情景再现】彭奋笔疾书→定格《恻恻吟》第100首

【字幕】彭孟阳悼亡诗《恻恻吟》一百首

第三,与一般同类型作品相比,《百花冢》对主人公作品的展现方式是别具匠心的。《百花冢》呈现了张乔在送黎美周北上诗卷中的题诗、诗作《无题四首寄呈彭孟阳》《采莲曲》《孟阳约予同济泷水为他侣促即解维留诗见意》《妾薄命》《东洲寄孟阳》《漫述》和画作《兰花图》,还有彭孟阳悼亡诗《恻恻吟》一百首等,《百花冢》选择以高清画面方式,清晰呈现了多件国家级文物及古籍善本,包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南园诸子送黎美周北上诗卷》、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的国家三级保护文物张乔画作《兰花图》、中山大学图书馆藏的《莲香集》“张乔墓图”和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的张乔作品集《莲香集》等,当这些珍贵的文物、古籍一一展现在面前时,观众能真切感受到历史沉重的脚步渐行渐近。

第四,《百花冢》的配音解说极为考究。这不单是指特地邀请了国家级的配音解说员参与作品制作,还包括对声音角色的分配方式。男声解说,女声吟诵,厚实的男声画外音解说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柔美的女声诗歌朗诵氤氲着艺术的空灵,刚柔并济,相得益彰,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冲击力。

第五,作为一部电视文学片,《百花冢》专门创作了原创主题歌《百花深处》,并聘请专业歌手演唱(男声、女声各一首),聘请了专业演员扮演张乔、彭孟阳作情景再现,动用了八轴飞行器航拍百花冢遗址白云山梅坳全景,后期制作使用了CG动画摸拟再现百花冢当年姹紫嫣红、彩蝶翩跹景象……等等,基本上影视制作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百花冢》都能找到它的踪影。这对于一部时长仅15分钟的电视文学作品来说,无疑是十分“奢侈”的做法,而正因为如此用心,才实现对“百花冢”这一文化掌故的精心挖掘与精美呈现,成就了《百花冢》这部精品之作。

纵观整部作品,《百花冢》锻造精品的良苦用心体现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这里单举一个例子,片名“百花冢”三个字特意采用了彭孟阳苍劲有力的手书隶体书法,我们特别作了精心的特效处理:“家”字头上的“丶”,变成晶莹的泪点,怆然跌落下来成为“冢”字——悲怆哀恸,撼人心魄,与作品主题相衬托,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结语

电视文学《百花冢》通过情境讲述,唯美呈现,提炼升华主题,淬取文化品质,画面语言媲美大片,细节精雕细琢,成功实现了文化掌故的精心挖掘与精美呈现,精心打造了富有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精品之作。

在电视媒体被娱乐主宰的时代,电视文学在大众狂欢的娱乐浪潮中遭遇了生存危机,“电视文学的‘生存空间和‘本体特性面临被压缩与消解的危险。”[7]南方卫视本着立足本土文化,自觉践行媒体的文化责任,以职业良知和专业水准默默守望,对文学的审美意蕴大胆作全新形式的演绎和扩张,精心锻造符合文学本质和时代特征的精品,努力在娱乐风潮甚嚣尘上的荧屏世界中,突出重围,开拓出一方净土,探寻电视文学在“多屏时代”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4]余瑞金.2013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获奖作品精选点评[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4:36-38,100.

[2][3][5]杨湛.文艺精品是如何“炼”出来的?——以南方卫视的实践为例[J].岭南视听研究,2014(1):101-102,67-68,56-57.

网络文学电视剧改编研究 篇7

一、网络文学电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

(一)限制了影视剧形式

通常网络文学具有较强的再造想象,然而改编后却会抑制受众的艺术想象空间,很难呈现其完整的戏剧冲突和故事情节。例如,《后宫甄嬛传》原著228章,字数总计150万左右,由于篇幅浩瀚加大了转化原著精华内容为视听画面的难度。再加上作品内容冗长,结构松散,而影视剧人物故事的戏剧冲突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展开,因而改编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删减融合。同样以《后宫甄嬛传》为例,虽然影视剧长达76集,基本为原著情节结构,但受到时间和表现的限制,其中仍有部分情节被删减,如安陵容的情感经历,也就没能更好地表现安陵容前后变化的过程。此外,还有人物造型、原著意蕴等转换体现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流失大量的读者。

(二)弱化了影视艺术的创新意识

由于网络文学具有一定的抄袭性质,作者缺乏扎实的文学功底,促使影视剧独立创新思维深受影响,原创剧本质量偏低。例如,《花千骨》热播过程中,大量网友对原作者fresh果果抄袭一事议论纷纷,有读者发现原著涉嫌抄袭作品至少7部,然而相关人士却未对此作出明确答复。网络作家淡然面对抄袭问题,一是由于其较为复杂,二是其管理机制不完善,三是创作者不求上进、停滞不前的态度。这种情况也就使得影视艺术创新意识被大大弱化,导致近几年播出的影视剧无论剧情还是其他方面均大同小异。

二、网络文学电视剧改编的研究意义

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已发展为当前的常态,因此分析其改编面貌及发展方向,就必须正视它存在的问题和巨大的影响。将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实际上是作品积累的表现,其产生问题和新现象及改编经验汇聚,是其生产实践形态与理论的内在所需。因此,在关注网络文学改编剧发展的同时,还应追寻两者的发展方向。网络文学承担着一定的审美底色和文学使命,生命力非常强大,但其真正发展尚有待考验。影视艺术同样需要发掘探索具有人文底色的全新发展路径。而从这个方面来看,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必须统一审美和技术,严格秉持诗意的精神原点,才能在审美价值和历史存在方面得到更深的文化沉淀。这更是转化网络文学改编所面临的挑战为其发展契机的关键,有助于推动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健康持续地发展。然而,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生产实践方面来说,两者的发展力度尚处于西方欧美国家之后。由此不难看出,深入研究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剧,能够有效地促进两者的发展。

三、网络文学电视剧改编的发展思考

(一)发挥我国文化优势,大胆创新

网络文学要充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强化艺术想象魅力,避免架空虚构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知识或精神上对受众产生误导,才能使受众的审美需求在艺术真实中得到满足。例如,年度热剧《琅琊榜》大胆地创新了故事主题等相关方面,通过主人公游走国仇家恨之间,与奸佞斗智斗勇并为冤案昭雪的剧情主线,将主题即情谊和谋略完美地向观众诠释出来。相比当下的“神剧”或“雷剧”,《琅琊榜》更能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其不同于寻常宫斗剧,为确保剧情的集中紧凑,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导演删除了原著中诸多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谢绪、景宁公主、佛牙等人物,以及霓凰郡主的另一条爱情线。

(二)提高制作水平,融入先进特效技术

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要突破这一尴尬局面,必须加强改革创新。例如,年度大剧《琅琊榜》和《花千骨》,这两部作品虽出自不同的影视集团,但前者所营造的审美风格低调奢华,不似既往的古装剧影像风格般姹紫嫣红,包括舞美设计、镜头画面都中国风极强,无论图像还是道具均追求精致真实,使受众视觉享受更具画面感,是真正的高水准制作。例如,剧中重要场景之一的琅琊阁,在环境塑造、人物造型及密室设计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也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著的真实画面。而后者其制播打磨时间长达两年多。并历时三个月,选择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这个具有水墨画般原始韵味景色的地区拍摄外景,甚至为使仙境画风如梦如幻,其制作邀请了好莱坞顶级特技制作团队,使视觉效果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三)发挥网络传媒优势,合理定位

网络文学以网络为传播介质,能够吸引大量的忠实粉丝,因此其影视剧改编发展具有极大的优势。只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媒介及文学的推广作用与商业价值,即可实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有效融合。例如,2014年《花千骨》率先在北京电视节上播出中英版预告片,因其画风唯美、人物造型精致等优势与其洽谈海外版权事宜的海外公司高达二十余家;国内密切关注的卫视十余家。当然,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要真正打入国际市场,必须积极树立长远目标,充分吸取经典国产剧的成功经验,根据海外观众的具体审美特点来创作影视剧作品是关键。

四、结语

网络文学改编过程中存在影视剧形式受限,以及影视艺术创新意识弱化的问题,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无疑是促进网络文学和影视艺术发展的内动力。除此之外,还要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大胆创新;提高制作水平,融入先进特效技术;发挥网络传媒优势,合理定位,才能使其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龙丹.论网络女性文学改编电视剧现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134.

[2]王中栋.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如何走向成熟——以《花千骨》和《琅琊榜》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96-97.

电视文学 篇8

关键词:文学修养,电视新闻,后期编辑

当今社会,电视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在新闻传播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目前电视新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许多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出现了口误、乱用典章等现象;播放出来的新闻节目不具有美感。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是新闻节目的最终把关者,对素材的选择、文字与稿件的整理以及声音和图画的编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后期编辑具有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以及较高的文学素养。本文对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效果以及工作人员具备的文学修养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后期编辑文学修养的措施。

1 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之间的关系

1.1 文学修养的概念

文学修养指的是在文学方面的素养、见识以及才能。主要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扎实的文化基础以及艺术方面的技能等。文学修养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提高人们思想文化方面的内涵,对提高精神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2 新闻从业人员在文学修养上的不平衡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人员是信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后期编辑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水平。但是,当今社会中很多广播电视媒体中编辑人员文学素养的缺乏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和发展。

电视新闻后期的编辑人员在文学素养上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专业人民院知识看重专业技术方面的发展,对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少,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学素养的培养。

2 文学与电视新闻的有效融合

电视新闻与文学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闻编辑人员既要学习专业的基础文化技能,也要培养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这两个学科正在不断地进行融合。

2.1 发展中自然融合的结果

文学与电视新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从电视发展的过程进行证明,电影由无声发展为有声,为了增加人们的理解,需要在电影中加入大量的文字和声音,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具有文学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文学与电视新闻的有机结合。

2.2 认识过程以及审美的客观需要

编辑人员创造出的作品需要进行艺术化的描写和处理,创造出近似完美的艺术形象,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文化情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由此看来,电视新闻创作是一个认识和审美的过程,与文学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 提高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今社会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各个媒体之间积极地调动各方面的手段和智能,发扬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很多观众无法从已经获得的信息中得到满足,对电视新闻的艺术性以及文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人员是新闻制作的最后一个把关者,提高文学素养势在必行。

3.1 广泛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学知识

一名优秀的后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以及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电视新闻行业的工作面对着整个社会,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即使工作人员的技术再高也难以满足观众的需要。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人员储备大量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在工作过程中把具体的人物、事件以及问题交待清楚,让观众获得美的感受而不是获得枯燥的说教。

3.2 自觉的培养审美方面的意识

黑格尔曾经说过审美具备一定的解放性质。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审美意识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审美方面主要包括无功利性、创造性、直觉性、超越性或愉悦性等特点。电视新闻从业的人员对客观事物做出评价的过程中会带有一些审美方面的意识。

当今社会,审美意识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意识对生活的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电视是集中人们视觉和听觉为一体,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更加直观具体地反应出来,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条新闻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新闻本身必须具备价值之外,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增加视觉上的冲击力就是增加美感的过程。

3.3 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如何重塑经典 篇9

关键词: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经典

在现在的大部分电视剧作品中, 文学作品已经逐渐成为了其拍摄的剧本。一方面, 文学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在观众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 文学作品与作为影视作品的电视剧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电视剧要想将文学作品中的塑造的人物形象、传达的内涵、创造的意境等准确到位地传达出来,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既需要表达出原著中的内容, 同时还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因此, 电视剧在重塑经典的过程中, 一定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这是电视剧改编的关键所在。

一、文学作品为电视剧改编提供肥沃的土壤

影视界一直希望有好的剧本, 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 而原创剧本很有限, 于是一大批的文学作品便得到了改编, 它是电视剧剧本的一大来源。纵观历年来的电视剧, 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是电视剧再创作的基础, 它为电视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同时也为电视剧获取了很大的价值, 比如近期上映的 《狼图腾》 就是改编自同名的畅销小说, 在上映后赢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又如电视剧 《红高粱》 就是改编自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 堪称是电视剧史上的经典。对文学作品的改编, 能够给电视剧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意, 给电视剧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一部成功的电视剧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一部好的剧本, 然后再加上演员的准确表演和制作水准等多方面的因素。没有好的剧本, 演员即使演得再好, 后期制作和宣传再强大, 也不会成为一部经典影视作品。因此, 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为电视剧的改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如何重塑经典

(一) 忠于原著

电视剧的改编首先就是必须要以原著为基础, 扎根于原著, 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作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它本身就是经过历史检验过的, 是受到大众认可和欢迎的。因此, 电视剧在改编的时候, 一定要保留原本作品中的精华, 这样才能将原著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最大程度地传达出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剧就是对原著的“忠实”和“绑架”, 只是要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 融入电视剧的审美模式

电视剧与文学作品的审美模式是不同的。在阅读文学作品之时,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随时对观看的进度进行调整;而电视剧则完全相反。因此, 电视剧必须做到主线清晰、情节紧凑、语言规范, 这样才能有助于观众的理解。比如《平凡的世界》 就是一个反例, 它就违反了电视剧的审美规律, 是对路遥的同名长篇小说中的情节、任务的简单地照搬, 无法给观众产生深刻的映象。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它是围绕少数的中心人物展开的, 虽然我们不可否认配角在电视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但是还是要以刻画主要人物为主, 千万不能举轻若重, 这与电视剧的审美模式是相悖的。因此, 电视剧的改编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 需要根据电视剧的特点进行经典的重塑和再现。

(三) 忠于编剧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个性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的叙述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其情节吸引着读者。但是我们需要知道, 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塑造出的意境之美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它能引起读者美好的想象, 带给读者精神上的享受。而电视剧则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场景去创造出“实境之美”, 因此电视剧的改编就是一个“由实至虚”的过程, 它需要改编者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其进行重塑, 因此这是一个充满着难度的过程。文学作品的经典重塑需要将其中的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就需要编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修养以及审美, 将原著中最具代表性的人、事、物梳理出来, 然后用适合的镜头语言精确地表达出来。

三、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重塑经典的合理化路径

(一) 规定保护作品的精神权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电视剧不仅作为一种影视作品, 更是一种文化产品, 它具有传达人们精神面貌的特殊功效。因此电视剧对文学作品的精神权利的保护是重塑经典的一方面需求。

(二) 要避免粗制滥造。现在的很多电视剧的经费大部分都花在邀请大牌明星主演上, 而在其编剧和拍摄上所花的费用却很少。这样的比例是不协调的, 因此电视剧的费用要偏向编剧和制作团队以及后期的剪辑, 以保证改编电视剧的质量。

电视文学 篇10

文字与影像, 是互相依存的两种形式, 它们虽各自有不同的视角, 却相互补充, 扩大了经典作品的传播范围。那么, 二度创作应该如何把握, 成了大多数电视剧改编作者最为棘手的问题。对此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弄懂的是电视剧改编需要忠实的对象。

(一) 忠于原著

贫瘠的土地开不出美丽的花, 改编也是一样。创作本身必须扎根于原著, 从原著里汲取营养与精髓, 唯有如此, 才能不偏离文学作品本身想传达的意旨, 更好地完成原著的传承。当然这并不意味必须被原著强制性地进行一场名为“忠实”的“绑架”, 而是忠实原著想表达的题旨, 忠实原著主要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意蕴气象。

2014版《神雕侠侣》自选角开始就受到了极大关注, 电视剧播出后虽然在收视上取得了成功, 但其改编艺术着实受到了很大质疑。在电视剧中, 黄药师和梅超风上演了一场“一切随风”的感情戏, 洪七公也与新增角色“秋意浓”上演大漠虐恋, 就连一向疯疯癫癫的欧阳锋也卷入了叔嫂感情戏。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在于正的改编下成了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都市情感偶像剧, 与原著所传达的意境与精神相去甚远。

(二) 忠于当代主流文化方向

在中国电视剧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电视改编一直是影视剧创作的一种重要途径。从20世纪60、70年代传达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教观”, 到80年代经历过“文革”梦魇的知识分子阶层重拾理想, 引起全社会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的“忠实观”, 到90年代大众文化渗透而导致的“趣味观”, 再到21世纪以来多元文化互动的“融合观”——“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 电视剧改编不是一种封闭自足体, 而是一个与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发生作用的动态而开放的表意过程。50多年来, 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宣教观-忠实观-趣味观-融合观’的演化轨迹, 表明了由一元凸显向多元文本互通、融合发展的总趋势。事实上, ‘改编’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行跨时空对话、交流, 并从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但凡真正美的事物, 都是既符合传统美学意义, 又能体现先进时代精神的产物。

(三) 忠于电视剧的审美模式

电视剧有其独立的审美模式, 由于观众在观看时无法随时调整进度。因此, 电视剧必须主线清晰, 情节紧凑, 镜头语言规范, 才能满足电视剧观众对故事的基本理解。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就违反了电视剧的审美规律, 简单地把路遥同名长篇小说中近八十个人物全都搬上了屏幕, 使观众感到剧中人物来来去去, 很少有角色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视剧艺术是少数中心人物贯穿始终的艺术, 虽然配角同样刻画得有血有肉, 却万万不能举轻若重, 抢了主角的风头。不仅如此, 如果电视剧叙事混乱, 人物时有时无, 镜头之间毫无联系也会影响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和观感。

(四) 忠于编剧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个性

小说最有魅力的地方, 不仅在于故事的深刻隽永, 更在于语言所描述出的“虚境之美”, 读者可以无数次重拾书页, 用想象去补充小说中的意境, 产生“由虚到实”的审美升华。而电视剧根据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创造“实境之美”, 观众根据个人审美的差异再“由实至虚”。虚实之美并无高低之分, 但电视剧改编作者需要以己之力重塑原著中的世界, 仍然困难重重。同时, 在有限的时间与镜头里, 电视剧无法把小说的丰厚内涵淋漓尽致的诠释出来, 要求编剧者具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 筛选梳理原著中最有代表性的人、事、物, 严苛挑选最适合的表现方式, 善用镜头语言重现原著场景、情节、人物。

二、电视剧翻拍——“不破不立”的再建构

(一) 人物的再建构

(1) 人物形象从抽象到具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抽象而富有想象空间的, 但改编电视剧作品时, 影像的具象性让导演必须让书中虚拟的人物活生生地走出来。因此, 创作者必须尽量丰满人物的形象。前些年热播的谍战片《潜伏》原著仅一万余字, 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寥寥几笔。例如, 对余则成的描写:“余则成是个老实的知识青年。因为老实, 年轻, 而且有知识, 上司便喜欢他, 将许多机密的公事和机密的私事都交给他办, 他也确实能够办得妥妥当当, 于是上司越发地喜欢他, 便把一些更机密的公事和私事也交给了他, 他还是能够办得妥妥当当。”原著甚至没有描写余则成的外貌特征。对于如此精悍的篇幅, 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编剧的加工下,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余则成:与未婚妻左蓝相爱至深;对待工作有魄力;表面老实, 私下里却非常机智对翠平带来的麻烦也总有应对的办法……正是编剧的锦上添花, 使观众对于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看似木讷的余则成有了更多的喜爱。

(2) 新增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电视剧《潜伏》中, 余则成的未婚妻左蓝是编剧增加的人物之一, 她在剧中产生了联结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具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在左蓝的推动下, 余则成从一个国民党人成长为一个共产党人并开始进行了“潜伏”卧底工作。其次, 余则成在卧底的过程中, 左蓝以军调“中共军调人员”的身份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余则成与左蓝不得不每每擦肩却要佯装陌路, 同时双方暗地里联手开展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最终, 左蓝的牺牲也是剧中的一个小高潮, 是余则成与翠平的爱情正式开始的转折点。在编者的创作下, 左蓝成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 她的出现使余则成进入共产党成为卧底变得顺理成章, 为余则成与翠平的爱情故事埋下伏笔, 也通过与翠平的性格对比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突出。

(二) 情节的再建构

(1) 故事情节的适当增减与润色。在《潜伏》的改编过程中, 相比原著开门见山地交代余则成当下卧底身份, 电视剧不仅交代了余则成加入中共的过程, 还浓墨重彩地表现了“谍战”的部分, 使得《潜伏》真正成为观众心目中具有“潜伏”特质的谍战片。翠平也在故事中逐渐成长, 从最开始随时叫喊着拿手榴弹炸人、脾气火爆口无遮拦的游击队长, 渐渐变为机智冷静的卧底, 甚至在诱捕左蓝的阴谋中, 在安众目睽睽之下假意和余则成吵架, 巧妙地塞给他一张红中, 保护了革命同志。余则成更是一直与各个反派周旋, 在站长、谢若林等人一次次的试探中全身而退, 并设计让反派陆、马两人互相猜疑, 渔翁得利躲过了许多次危险。大量的细节建构, 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 人物的思想脉络和斗争也更为明显和激烈, 尤其是人物之间钩心斗角, 增添了戏剧的血肉, 也凸显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质。

(2) 准确把握情节节奏与强度。电视剧是商业化产物, 受众是否买账, 成了编剧的一大难题。在目前电视剧市场上, 电视剧改编层出不穷, 其中不乏索然无味或者“虎头蛇尾”的电视剧作品, 究其原因, 都是因为没有抓住电视剧的商业模式, 情节强度设置有待加强。为此, 电视剧必须要有自己的情节强度和节奏。情节的紧凑跌宕是电视剧的必然要求, 若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热情,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一集中每15分钟就完成一次反转, 为之后的戏剧冲突埋下伏笔, 层层堆叠, 到每集的后面出现本集高潮并戛然而止, 通过人物矛盾冲突造成观众的情绪落差, 给观众意犹未尽的观赏体验。

(三) 表现方式的再建构

名著之美, 在于其深刻的文学性和哲学性, 很多名著以悲伤、苍凉甚至残酷的情节作为结尾, 却因此成就了较高的文学造诣。但在电视剧改编时, 需要考虑受众接受程度及市场容纳度, 适当削减悲剧化的戏剧效果, 增强大众性与娱乐性。张爱玲的小说文集名为《传奇》, 但她的小说却大多都是批判人性的阴暗丑恶、反映人生无尽的悲哀。虽然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性, 但是电视剧改编却要考虑当下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 大多都提亮了原小说的灰暗色调, 消解了原著浓重的悲剧色彩。

电视剧改编, 是文学作品从“阳春白雪”到“下凡入世”的转变过程, 阳春白雪要想被大范围地传播, 适增加大众化情节是必经之路。受众观看电视剧的目的主要是放松心情, 所以我们需要在保持原著精髓的基础上, 尽量贴合俗世的生活和审美, 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

三、结语

电视剧改编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它要求小说和电视剧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碰撞、整合、再创新。在电视剧改编时, 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小说的叙事方式, 也不能完全抛开原著进行天马行空的个人创作。只有在完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改编者的素养和审美, 于扣人心弦处延伸故事, 于余音缭绕处戛然而止, 再运用电视剧语言对小说进行合理的编排、拍摄、剪辑, 产生的艺术形式才能被大众和时代所接受, 产生不负原著的优秀电视剧作品。

摘要:如今, 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电视荧幕。文学作品以影像的方式传播, 无疑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 但电视剧改编不是简单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电视剧改编, 本质上是一个将原本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并推陈出新的过程, 在此再建构的过程中, 既需要坚持原著作品内容, 也需要坚守电视剧制作的创新,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是电视剧改编的关键。

关键词:电视剧改编,文学作品,影像

参考文献

[1]吕静.电视剧改编的陷阱与诱惑——以张爱玲作品为例[J].新闻爱好者, 2011 (16) .

[2]仲呈祥.应当“忠实于”什么——从《豪门惊梦》谈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J].当代电视, 2003 (02) .

[3]刘彬彬.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电视剧改编观念的演化[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8) .

上一篇: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下一篇:接地阻抗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