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信息管理息系统

2024-09-03

设备信息管理息系统(精选十篇)

设备信息管理息系统 篇1

一、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和目标

1. 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

(1) 管理模式效率不佳。企业的设备管理模式仍处在手工状态或半自动化状态。导致了工作效率不佳。

(2) 信息共享程度有限。企业内设备管理的数据以传统的方式保存或者以离散的表格保存到计算机上, 其他部门无法浏览和共享, 设备管理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

(3) 信息滞后、失真。设备信息由人工统计, 无法将原始数据及时、准确传至有关人员, 使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2. 建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1) 规范业务流程, 强化制度管理。实现管理由手工向自动化模式转换, 提高管理数据的准确实时性。

(2) 实现设备管理数据的高度集成, 使投资利润率最大化, 改善产品质量,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管理成本。

(4) 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为资产管理和设备投资提供决策支持。

(5)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浪费, 杜绝各种管理漏洞, 提高竞争力。

3. 设备管理系统建立的目标及前景

(1) 解决问题。

(1) 建立设备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将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集成为一个规范化的体系, 形成规范、高效的设备管理机制, 解决设备管理数据共享程度低、信息滞后、信息失真、资源利用率低、历史数据无法得到充分应用等问题, 提高设备管理工作质量。

(2)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 采集、处理、存储和使用各类设备基础数据和监控动态信息并进行分析, 辅助各级管理部门进行计划与决策。

(3) 将设备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有效对接, 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

(2) 实现目标。

(1) 数据一次采集, 全局共享使用。不同科室部门的基础数据, 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人工输入将现场数据一次采集到系统数据库, 供各层次控制系统共享使用, 在确保信息的唯一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 实现管理数据的分类汇总、加工、分析。

(2) 数据分析加工, 支持企业决策。系统的实施和运行, 使得管理层从宏观上了解设备情况, 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

(3)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 保证基础数据的及时采集和送达, 根据系统预设的条件自动给出提示, 降低等待和停工的资源浪费。同时系统实时记载各班组、各车间以及每个人的工作情况, 从而促进了职工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1. 系统功能

(1) 平台设置。包括系统基础编码初始化、组织机构设置、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组装、系统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

(2) 设备管理。包括各种设备档案的建立、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点检、设备润滑、设备检修、特种设备管理功能模块。

2. 系统特点

界面友好, 操作简便;灵活、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树型结构管理, 各项目一目了然;管理数据的高度集成, 为决策提供依据;统计数据, 图形显示分析, 直观生动;报表精确打印;系统操作日志记录, 保留操作痕迹;方便灵活的系统设置;零客户端安装;保留多个系统接口, 可扩展性强;重要的文件、数据可直接生成Word、excel、文本等格式文档文件, 便于存档和再处理。

三、设计方案及系统环境

1. 设计依据 (见表1)

2. 设计原则

(1) 规范性。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部委制订的有关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方针政策, 遵照国家自动化集成控制相关标准, 达到自动化建设标准化、实用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2)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设计本着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同时, 注重系统的实用化, 使先进的技术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就是通过建立系统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 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项工作需求, 特别针对客户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与建造, 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建成速度。

(3) 可扩充性。采用成熟的、可靠的开发技术, 使系统既能满足现行业务的集成控制, 又能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

(4) 易用性。系统必须尽可能地方便用户使用, 要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准确简明的操作提示、简单方便的操作过程。

(5) 开放性与标准性。系统设计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和支持多种协议的开放式的系统。系统符合有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使系统达到统一。本系统既可独立运行, 又提供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接口, 实现将来ERP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运行。

(6) 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设计注重可靠性, 不仅考虑硬件的可靠性, 还考虑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安全性体现在网络系统的安全设计、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应用系统的安全保密方面。

3. 软件运行环境需求

网络结构设计应用基于Internet。

Web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客户端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98/XP/NT/2000。

数据库系统和环境:Oracle 9i for Win等。

4. 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Web服务器:CPU PIV 1GHz, 512M内存, 硬盘SCSI硬盘阵列, 网卡100M以太网卡, 显卡32bit32M显存1024×768。

工作站:CPU P41.4GMHz, 内存512M, 硬盘40G, 网卡10M/100M以太网卡, 显卡32bit 32M显存1 280×1 024, 显示器17"纯平。

数据库服务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小型机或高档PC机。

外设配置:系统配备下列外围设备以便系统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

打印机、防火墙、三层交换机、磁带备份设备、不间断电源 (8h以上) 、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系统。

四、结语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总结 篇2

一、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2016年上半年对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本次升级主要是针对点检驱动个别电脑不能识别的优化,同时也将系统内通知功能进行了优化。系统升级后设备部已针对本次升级内容,修改了系统培训手册,让全体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了学习。

针对大修技改后

本共计发生3次系统故障分别为:

1、公司外网网络中断系统服务器断开,网络恢复后也不能进行连接,后经现场重启服务器及软件,故障消除。

2、点检标准修改后上传过程中,导致服务器软件卡死系统瘫痪,后经系统技术人员远程恢复。

3、系统软件瘫痪,重启后系统恢复。

二、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情况

截止到2016年11月15日,我公司设备点检人员共计点检1434858项、实点率99.96%,到位点23292点、到位率99.99%,未能达成两项全部100%的原因是3次系统故障所致。缺陷任务共计上挂447项,除19项办理延期处理外,其余全部处理完毕(延期项为大修之后发生项),缺陷共计考核3次,考核原因为缺陷上挂不符合要求没有详细描述清楚。

针对系统故障及硬件故障的避免及维修,我公司与系统开发商签署了维护合同,以保证系统故障的避免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三、下年工作计划

1、首先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年初将要求系统开发商来公司,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修复现存在的漏洞。

2、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解决现场出现各类使用问题。

设备信息管理息系统 篇3

目前,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如设备位置变迁、故障情况、检修情况、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等信息基本不会体现在设备台账上。本文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全省国税部门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的现状,结合计算机类设备管理部门对计算机类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开发计算机类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

二、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

本课题是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结合计算机类设备管理部门对计算机类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并且得到了省市局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2.操作可行性

税务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不仅直接面对使用人员,而且对使用人员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高。该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容易操作的人机交互的窗口界面,功能模块清晰。

3.系统安全性

在安全性能立面,该系统能够设置不同级别用户的操作权限。只有作为管理员用户登录,才能对系统的关键信息进行操作,而且系统管理管理员还可以维护设备代码、岗位角色、税务结构、操作人员、设备和耗材数据等信息。而其他用户则会被拒绝登录。

三、相关技术

税务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基于JAVA技术进行开发,使用ORACLE数据库,系统选用BEA Weblogic Server作为应用服务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兼容J2EE架构;另一方面,它可以完全兼容国税征管信息系统的架构,实现更加灵活的部署。

四、系统相关架构及实现

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分为耗材配件、设备流转、设备入库、设备领借、设备维护、设备管理、查询统计、通知公告和系统维护等模块。部分模块功能的介绍如下:

1.耗材配件

耗材配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耗材配件领用申请。设备使用岗位人员领用耗材配件,并在系统中填写《计算机耗材配件领用申请单》;②耗材配件领用出库。经本级设备管理岗位人员及领导审批通过后,由设备管理岗办理领用出库手续;③耗材配件入库。设备管理岗位人员凭《计算机类耗材配件到货验收入库单》办理设备入库手续。

2.设备流转

设备流转包括设备调拨和设备验收两方面:①设备调拨。在设备调拨前,本单位设备管理岗位人员需要填写《计算机类设备实物调拨单》,经领导审批通过后,在库存信息中筛选待调拨设备,办理设备调拨。接收单位设备管理岗位人员接收到调拨设备后,需要进行设备到货验收;②设备验收。设备管理岗位人员需要查验实物,填写《计算机类设备到货验收入库单》(纸质),并在系统中办理验收手续后实现自动入库。

3.设备入库

设备管理岗位人员依据《计算机类设备到货验收入库单》(纸质)在系统中录入资料,办理设备入库手续,并通报本级单位财务部门,做到账物相符。

4.设备领借

由设备使用岗位人员提出后填写《计算机类设备领(借)用申请单》,报设备管理岗位人员及领导审批,生成设备领借申请文档资料。

5.设备维护

在维护信息中,设备管理岗位人员需按照设备品牌、型号、批次等标准进行分类和汇总,并在系统中填写《计算机类设备维护单》。

6.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领用借用出库、领用设备收回、借用设备归还、设备报废管理、遗失被盗管理、设备捐赠管理、财务对账处理、设备结账处理8个环节,设备管理岗位人员应该根据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做好出库、入库、报废、遗失、捐赠、结账等相关工作。

五、结束语

通过税务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不仅提高了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设备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而且各级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本级现有设备的使用和分布状况,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配置,做到物尽所用。

企业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篇4

目前,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也日趋完善, 并朝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如办公自动化 (OA) 、电子商务 (EC) 、专家系统 (E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本文结合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通过对设备管理情况的实践和探索, 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 将企业中重要的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 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能促进和改进管理流程以及规范化。一方面, 随着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需要用户定义业务流程, 迫使用户进行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另外一方面, 可以将国家规范和本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管理流程和规则引进, 从而促进企业的管理流程和规则规范化。系统将会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将企业中重要的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并促进企业流程和规则的规范化建设, 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2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及关系设计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涉及计划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档案管理等基本内容;涉及设备管理中的计划、维修、归档等设备全部生命周期;规范了人 (使用者、管理者) 、物 (设备、备件) 的关系和管理流程。

系统总体需求用例如图1所示:

计划管理如图2所示:

备件管理如图3所示:

维修管理分为维修计划、润滑管理以及维修记录三部分。计划管理包括设备保养、报修以及改造设备计划管理, 设备润滑计划通过润滑计划来进行管理, 维修计划则通过维修计划进行管理。维修管理如图4所示:

维修计划包括:

保养计划:主要包括:设备保养计划、设备保养记录、本月保养计划、未完成保养清单五项内容, 明细列表均可打印输出。

设备报修:主要是指设备信息, 报修原因, 现象描述。

设备改造:设备改造和更新, 更新改造录入。

维修计划如图5所示:

维修记录是系统的关键, 信息包括维修内容、维修人、维修发生的费用、维修时间等, 如果固定资产原值发生变化, 还需要改变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值。这部分内容参照固定资产国家相关法规。维修记录包括:

故障基本信息表:故障研究, 故障的统计分类及设备在整个使用期内的故障特征。

故障记录:本应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登记和管理, 包括记录移动/查找、打印、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

维修费用分析: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设备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定方法, 确定各故障的预防性维修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的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 在保障设备完好的前提下, 以维修停机损失最小为目标对设备的维修策略进行优化。

故障统计表:主要记录了设备故障发生的日期、故障维修方式、故障类型, 并掌握设备运转状态磨损情况。

维修记录如图6所示。

系统管理主要包括:

人员管理:包括部门和人员的管理。

权限管理:权限设置、登陆权限校验、用户密码管理。

密码修改:个人登陆后修改个人密码。

系统管理如图7所示:

档案管理主要包括:

设备编码:根据管理内容确定设备编码范围。最好能对所有的设备一次性进行编码, 便于保证编码的统一性。过多的编码会影响系统性能。

借用管理:主要分为“借用申请”“借用审批”“借用一览”“归还登记”。借用申请在资产类别表中选择借用的资产所属的类别, 然后填写专用设备借用申请表。必须录入完整的信息才能成功提交系统。

图纸管理:图纸管能够管理图纸的基本信息和为了更好的保障图纸管理的安全性理, 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图纸管理的正常流程。

技术资料:本应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本系统的所有数据表进行打印工作, 从而完成了本系统的数据资料的硬备份。

档案管理如图8所示:

3 结语

运用该系统后, 通过加强计划管理、定额管理, 充分利用库存, 统一调配, 合理储备。

企业备品配件管理, 高度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集中化, 能全面完整地收集、积累、分析数据, 及时传递多项信息, 增加管理透明度。采购人员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比三家, 研究谈判策略, 使在采购时间缩短的同时节省了采购费用。

保证了生产设备正常运行。设备故障率降低, 生产运行良好, 由于库存费用下降, 采购费用节省,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数据的权威性、合理性、准确性、及时性, 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秀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新技术新工艺, 2002, (11) :6-7.

[2]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Robert C.Marti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9) .

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篇5

特种设备作为发电厂的危险源之一, 其安全问题事关重大, 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便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分析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探讨了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 系的建设, 设计了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对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系统架构以及 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近年来随着发电厂对特种设备使用的日益广 泛,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与之相关的安 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 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保证发电厂特种设 备安全, 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设完善的发电厂特种设 备管理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发电厂的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职工生命健康和 国家企业财产安危, 其管理工作已日益受到国家和 各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包括火力发电企业在内的电力行业已有了一整套较 为齐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尤其是在核心设备 和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方面更是如此, 这为企业 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但在实际的发电 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特种设备维修和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片面 性;侧重于追究人员的操作责任, 只抓违章而忽 视了创造本质安全。没有开展预测工作, 没有进行 事前的系统安全评价, 工作重点是处理已发生的事 故, 而忽略了从使用、维修阶段就开始抓安全的工 作。

(2)没有明确的目标。凭经验处理特种设备的 安全问题, 心中无数, 盲目性大。(3)对特种设备监控, 预防事故及减少事故损 失的措施不够完善。在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 目前大多数发电厂对特种设备的整个管理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整个管理职能机构的不 明确性, 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以及对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培训不够完善等, 同时没有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信息化程度不高, 导致发 电厂特种设备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进。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针对现阶段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 在建设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时, 应充 分考虑这些薄弱环节,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设一 个完善的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健全管理网络 发电厂厂部应明确分管特种设备的领导及分管 此项工作的职能处室, 各使用单位配备专、兼职管理 人员。管理网络健全, 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 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厂部每月召开各单位分管 领导会议, 每季召开特种设备专题会议, 职能处室每 月召开设备员会议, 分析通报有关情况, 及时协调解 决有关问题。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发电厂实际, 制 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如可结合厂区实际制定 起重设备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办法等, 从制度上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有章 可循, 规范管理。同时健全其他规章制度, 实行按规 章办事, 严格管理。

(1)严把采购、安装关 凡是发电厂需添置特种设备时, 在认真研究和 确定使用参数的同时, 还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比较, 然后再确定制造、安装单位, 确保特种设备制造、安 装许可证及相关资料齐全, 质量可靠, 不给日后的安全使用留下隐患。

(2)做好普查和登记注册工作 根据质监局的有关要求开展特种设备和压力管 道的普查工作, 建立特种设备台帐, 并纳入动态管 理, 确保特种设备管理没有盲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登记注册, 做到凭证使用。

(3)注重人员培训 特种设备需要特别的人员进行操作。为此, 对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依法送有关部门进行培训、考 核, 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 做到持证操作。在此基础 上, 还可以结合实际, 开展岗位操作技能竞赛, 提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 确保特种设备 的安全操作。

制定应急预案 一旦特种设备发生事故, 将严重危及人民生命 财产的安全。为此, 发电厂应根据条例要求, 对各种 特种设备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并 不定期进行演练。努力做到一旦发生事故, 能紧张 而有序地进行处置, 避免事故扩大, 把事故危害及影 响降到最低。

开发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随着 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计算机信 息和网络技术是实现统一管理、规范行为、减人增效 的有效途径, 故可开发出一套适合发电厂的特种设 备管理信息系统。在该管理信息系统中, 不仅要具 备普通设备的管理功能, 还要针对特种设备的特殊 性, 实现一些区别与普通设备的管理功能。通过对 该软件的开发使用, 实现快速、高效的特种设备管理 信息流通, 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使发电厂特种 设备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系统建设目标 发电厂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将发电厂特种 设备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设备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 联系起来, 达到数据共享, 形成一个完整的特种设备 管理体系。对发电厂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 的各种动态和静态信息进行统计、查询, 为各级管理 部门提供所需的统计查询数据。反映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使用情况 等不同状态的数据, 提供特种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 实现故障报警及应急预案处理。建立发电厂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使特种设 备管理工作在计算机上进行, 各种数据能方便的查 询, 既能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又能提 高工作的效率。

系统建设原则

(1)系统性 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是作为统一整体 而存在的, 因此, 在系统设计中, 要从整个系统的角 度进行考虑, 系统的统一性, 设计规范要标准, 传递 语言要尽可能一致, 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 一处, 全局共享, 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为保持该系统的长久生命力, 要求系统具有很 强的环境适应性。为此,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和结构的可变性。在系统设计中, 应尽量采用模块 化结构, 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 尽可能减少各模块间 的数据耦合, 使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程度减至 最低限度。这样, 既便于模块的修改, 又便于增加新 的内容, 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以及受外 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 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安全保密性, 检错及纠错能力, 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 少系统的开销。一方面, 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 求技术上的先进, 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 方面, 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 各模 块应尽量简洁, 以便缩短处理流程, 减少处理费用。

系统架构设计 采用 B /S 结构。B /S(Brower / Server)模式即 浏览器与服务器模式, 是把 WEB 技术和数据库技 术结合起来, 即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 服务器安装 Oracle、Sybase、Inform ix 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在这种结构下, 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eb 浏览器来实现, 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 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实现, 形成所谓三层 3-t ier 结构。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设备静态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实现发电厂特种设备静态信息的管 理, 便于构建设备信息数据库。不同的静态信息组 合, 映射不同的特种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查询条件, 找到相应的特种设备, 实行管理操作。静态信 息包括: 编号、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制造 单位、使用时间、使用部门、保修日期、备品配件、图 纸、其他相关信息等。

(2)设备动态过程管理 特种设备的动态过程管理是指对设备生命周期 的整个过程的管理, 其管理结构图如图 1所示。图

特种设备动态过程管理图

设备注册、设备校验、设备启用、设备移装、设备 改造、设备过户、设备停用和设备报废等模块, 提供 用户填写相应申请, 应由相应职能部门审核, 并将相 关信息向政府职能部门备案。申请审核模块由相应 智能部门审核用户申请, 审核报告模块显示各类申 请的审核结果。动态跟踪模块提供给用户对特种设 备生命过程进行跟踪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通 信设备与系统联系, 查询或确认某一特种设备当前 所处的过程。

(3)设备维护保养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几个子模 快:(1)日常维护, 涉及的管理内容包括维护保养人 员、委托的保养单位及他们的联系方式、特种设备及 其附件装置、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性维护保养、定期 监察的内容和记录;

(2)保养期管理, 在设备出现故 障申请维修时, 系统自动提示设备是否在保修期内, 对于保修期内的设备, 向服务商报修;保修期外的, 进行内部修理。在保修期满前的一段时间内, 系统 提示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修, 节省维护成本, 实现 设备增值;(3)故障维修记录, 详细记录故障信息及 维修内容, 为今后的故障维修提供历史依据;

(4)维 护成本统计, 将特种设备维修活动成本累积计算, 根 据设备历史成本记录, 可以计算设备发生的总成本, 给设备处理提供充分依据, 从而由此决定设备是继 续维修还是报废;

(5)维修记录动态查询, 用户可以 通过移动通信手段(如手机短信)与系统取得联系, 查询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及时掌握特种设备运 行性能。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建立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必 须保证完整准确, 其包括的内容有: 特种设备的设计 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 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 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 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 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安全 技术档案, 按设备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特种设备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模块提供技术档案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5)定期统计上报 特种设备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运行过程中, 出 现多种记录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关部门提交相 关的统计报告。定期统计汇报的内容包括特种设备 安装、大修、改造前, 使用单位将施工方案等相关资 料向相关部门汇报备案;新增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 使用单位向上级相关部门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定期 检验的结果向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汇报;特种设备启 用、改造、停用、报废等, 使用部门向负责该特种设备 注册登记的相关职能机构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 后, 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6)应急预案处理 应急预案处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在故障发 生时, 发出紧急警报, 并实时的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和 责任人, 给出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应急预案中必 须明确体系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至少要包 含如下内容: 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组织及人员职 责、联系方式和应急原则。其中, 人员的职责必须细 化分工并确定步骤、明确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 与义务。联系方式包括与内、外部机构的联系以及 报警联络的方式、步骤等。其中, 对相应的责任人, 通过移动通信手段(如手机短信)实时发布信息。

结语

设备信息管理息系统 篇6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分析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1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項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现在智能理论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开始被应用于行政管理、医学、金融、商业、工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了医药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银行业、市场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广泛地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当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而且也很难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尽管智能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方式在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却仍然存在着很多推理困难、知识瓶颈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决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解决这些难题,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粗集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故障诊断,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设备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故障诊断的实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该模式匹配和获取的过程。

2.对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模。针对机械故障的诊断来说,首先就应当获取一些关于本机组的一些运行参数,既要包括机器在正常运行以及平稳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应当包括机器在出现故障时的一些信息数据,在现场的监控系统中往往就会存在着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出现故障时的不同运行参数,而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样本库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对故障的模式进行划分时,我们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式,在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关联规则理论,实现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最终得到分类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规则,从而最终达到分类的目的,依据这些规则,就可以对一些新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分类,找出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正确方法。

三、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数据传输功能。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统,而分站系统中的数据是各个子站的一个数据汇总,而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所采用的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专门的通信程序构建起系统与分站之间的联系,将分站上的一些汇总数据传输到故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分析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又能做到不影响原先分站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2.数据的分析功能。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从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整理,能够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归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分类。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查询,例如按时间段、报告类型、设备型号以及单位等进行查询,实现查询后的备份转存等,根据故障信息系统所提供高的数据信息以及本系统库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生产继电保护动作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故障过程的简述、故障切除情况以及保护动作情况等,可以便于继电保护人员直观的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的设备方面都安装了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一些知识获取瓶颈,将数据挖掘系统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故障诊断中的一些困难,事实证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新型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杨群瑛,罗思需,李社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9

[2]李建业,刘志远,蔡乾,赵洪波.基于Web的故障信息发布系统[J].电力信息化,2007,S1

[3]严夏,胡崇晶,汪建余,郑诗木,李强.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系统结构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08,10

油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刍议 篇7

一套信息系统的开发, 大致需要经历3个阶段:确立系统目标、掌握系统需求、进行系统开发。现就每个阶段应开展的工作简要探讨如下。

一、油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在制定系统目标时不可贪图功能多、系统复杂, 要根据油田企业自身设备管理的特点, 制定切合实际的系统目标, 否则, 将会严重影响开发的进度以及后期的使用。

1. 规范设备信息登记

使设备在购置、使用、保养、修理、报废等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能够得到规范的记录, 便于管理和操作人员简单、快捷地查询、浏览、下载所需的设备信息, 并能生成灵活多样的报表。

2. 方便设备信息传递

要建立完整、高效的设备管理信息处理流程, 对备品、材料计划、领用审批等进行全面记录, 实现整个系统数据的高度共享, 确保设备管理各环节工作顺利进行。

3. 提供设备运行支撑

及时反映设备运行、使用及配件、耗材储备等情况, 便于管理者合理调配、采购资源, 避免无故停机等现象的发生, 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 保障设备维修进行

使用户及时掌握设备故障及事故情况, 以便企业合理调度人力及物质资源, 对设备故障、事故进行快速处理, 进一步缩短维修的时间。

5. 具备良好操作功能

首先, 要本着“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简洁大方”的原则, 按照油田企业设备管理特点, 进行系统的页面结构的设计;其次, 要具有合理的系统架构, 便于维护和升级,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 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油田企业对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1. 设备综合管理

将原来单一的设备管理模式扩大到包含设备购置、安装、运行、保养、修理、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管理, 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汇总分析, 得出设备的消耗水平、维修周期等数据。以此为基础, 开展科学的预防性维修、经济化管理等, 全面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

2. 图片档案管理

改变原有设备纸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量少, 记录形式单一等缺点, 将设备的图片信息集成至设备的基础信息中, 实现可视化管理。

3. 备品配件管理

建立备品、配件台账, 及时反映库存、领用及余量动态情况, 实现集中监督、规范管理, 防止流失、堵塞漏洞。

4. 提升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 减少纸张使用, 缩短管理周期, 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智能管理。

5. 加快流程运转

对现有的各项设备管理流程进行全面分析, 进一步优化、补充与完善, 确保其能够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新模式下高效顺畅运行。

6. 实现动态管理

设备各项基础、运行、备件等信息发生变更时, 要能及时进行数据库的更新, 确保使用者及时掌握设备的动态信息, 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 系统结构及开发技术

系统采用当今流行的B/S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在这种结构下, 用户的工作界面是Web浏览器, 能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数据, 这样既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工作量, 又降低了用户的总成本。

系统采用微软公司ASP+IIS+SQL Server技术进行开发, ASP (Active Server Page, 动态服务器页面) 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服务器端脚本编程环境, 用来创建和运行动态页面或Web应用程序;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互联网信息服务) 是一种Web服务器组件, 它提供的服务可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新闻服务和邮件发送等方面;SQL Server 2000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在性能、可靠性和易管理性等方面都表现十分出色, 是目前最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应涵盖设备寿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 应包括以下模块。

(1) 设备购置模块。应包含设备购置计划编制、费用审批、合同归档、验收记录等功能, 是设备寿命周期的开始环节, 对发挥企业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 设备资产模块。应包含设备编码、名称型号、投用时间、资产原值、设备图片、设备报废等设备基础信息登记功能。可根据投用时间、单位分布、现有数量等需要, 进行分类统计, 并生成报表, 以便企业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的基础信息。

(3) 运行记录模块。应包含设备完好状态、运行时间、故障情况、消耗数量等记录功能。经过系统运算, 可生成设备完好率、利用率、故障率、新度系数等报表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企业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保养周期计划与设备点检计划。

(4) 维修管理模块。应包括请修申请、部门审批、维修记录、统计分析等功能。可对设备维修频率进行统计与分析, 自动生成设备检修周期及其他维修记录报表, 便于企业加强维修管理、降低维修费用。

(5) 设备备件管理模块。应包括备件计划、采购、入库、储存、领用等管理功能。可根据使用单位、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等进行分类统计, 在备件储备低于警戒线时, 自动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以便及时进行采购。

(6) 搜索查询模块。应提供多种多样的查询方式, 如部门、类别、日期、费用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方式查询设备的相关记录。其中包括资产信息、运行记录、维修情况等, 可将查询结果以报表形式输出, 并提供打印。

(7) 系统管理模块。应包含管理权限设置、系统参数设定、设备类型定义、用户密码管理、数据备份恢复等功能。通过该模块可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管理, 确保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智能建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篇8

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讯网络系统, 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1]。而传统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对建筑设备实施综合管理, 主要通过设备监控系统监测建筑内重要区域的环境参数及控制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由于系统是封闭的, 它从设计、供货、调试到维修、保养、升级等一系列工作只能由厂家左右, 如此以往, 业主最初的投资将得不到有效保护。本文针对传统建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分散、孤立和封闭的现状, 提出并构建了基于OPC、ODBC及WEB技术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方案, 力求达到全局化、网络化的智能建筑设备管理需求。

1 建筑设备管理

通常来说, 建筑物一经投运, 就必然面临着经营和管理的问题。建筑物本体以及其中各系统的设备都是有寿命的, 根据设备寿命周期的“浴盆曲线”[2] (如图1所示) , 对设备进行定期测试、诊断并及时维护、管理, 不仅会降低其寿命周期成本, 延长使用寿命, 而且可以使物业在这段周期内增值。

设备管理系统是实现设备管理的各种功能集成的系统。其目标主要是减少与设备管理相关的总费用, 同时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组织机构的办事效率, 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的同时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

其发展现状:从凭经验的定性分析管理转向通过数学模型求解的定量分析管理;从传统的作坊式的维修转向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故障诊断的社会化维修 (远程维修) ;从手工记台账到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 再到维修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的维修决策支持系统。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设备管理后, 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相比, 存在如下优势[3]。

(1) 经济效益:

应用信息技术后, 实现网络化办公,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人工成本, 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2) 运转效率:

应用信息技术后, 大大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各种信息均可共享, 企业的运转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3) 显性效益:

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是为管理服务的, 在开发此类系统时应首先考虑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实施透明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科学化决策等。

(4) 隐性效益:

杜绝各种漏洞, 特别是管理上的漏洞, 减少因虚假数据而增加的成本, 减少过程费用, 加强各部门的联系, 提高内部信息查阅效率, 减少事务性的工作及繁冗的统计汇总工作, 转移管理的重心等。

根据建筑设备运营的现状, 运用设备管理的相关理论, 结合信息网络相关技术, 智能楼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将为智能建筑实施有效的设备信息管理作有益的尝试。

2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2.1 系统构架

智能建筑的三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 、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 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 即3A系统, 作为构成了网络化的智能楼宇实时监控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基础。系统集成对象是楼宇自控系统 (BAS) 、综合安防系统 (SMS)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CTV) 、火灾报警系统 (FAS) 、停车场管理系统 (CPS) 、IC智能卡综合应用系统等[4]。

通过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可以实现智能建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与实时监控自动化系统集成和全面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源包括实时监控自动化系统, 以及人工录入 (经由通信、办公系统传递或直接录入信息系统) , 信息数据流向关系如图2所示。

两者的集成数据交互是关键, 其基本要求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实现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避免过多的数据接口和转换。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实时监控自动化子系统存在接口数多, 且数据量大, 所以采用标准OPC协议作为一种通用的数据交互方式。

通过这两种信息源, 可以更为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现场机电设备的健康状况, 从而实现设备维修自动化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体系通用结构图如图3所示。

系统采用B/S架构, 用户无须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 可通过Internet随时随地获得运维状况;服务器通过OPC协议和监控系统的上位机 (或多个) 相连, 通过接口技术 (如JAVA本地接口技术等) 获取设备实时数据, 同时通过其接口回调技术实现数据更新通知;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SQL等平台, 逻辑存储结构主要采用表和表空间构成;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通用的ODBC技术, 服务器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 Server 2008。

2.2 系统功能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设备信息为基础, 包括设备信息管理、设备运维管理、文档报表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其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

(1) 设备信息管理

1) 设备基础信息。包括设备类别、设备型号、设备信息等基础数据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 (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备件、新进/出设备等) 的各种静态信息 (名称、类别、型号、生产厂商、安装位置、使用部门、图纸、技术资料等) 进行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管理操作, 采用通用的编码方式, 并可对设备信息进行多条件、任意组合查询[4]。

2) 故障报警信息。手动/自动生成的包括事故类别、事故原因、故障类别、故障原因、重要级别等信息。

(2) 设备运维管理

1) 实时数据与统计。设备实时运行数据主要由实时监控自动化系统提供, 包括: (1) 设备相关部位的当前运行数据, 如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以及转速等等; (2) 设备动作次数; (3) 设备故障次数; (4) 设备运行时间累计。方便及时地发现设备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一些问题故障, 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或避免问题的出现。

2) 设备诊断维护。建立设备状态参数数据库, 随时查询设备的状态及其劣化趋势;实现重点设备状态查询、重点设备历史曲线查询等。当发现设备当前的累计运行时间超过了设定的维修时间, 或者开关动作次数超过了设定的开关动作次数, 或者其他智能诊断方法分析设备运行趋势, 产生维修信息, 自动生成故障编码, 产生标准故障报告上传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处理。同时结合传统的故障检修方式, 针对不同情况的设备制定对应类别的维护计划, 再根据计划定期对相应设备进行巡检、润滑等日常维护, 保留计划维修和被动维修的传统实现手段, 如人工录入方式等。

(3) 文档报表管理

1) 文档管理。对设备操作手册、设备管理规定及其他类别的管理规章制度等文档资料进行统一归类管理, 方便管理员人员及维护人员随时调看, 实现规范的文档管理功能。

2) 统计报表。包括设备状况统计、部门设备统计、设备运行/停机时间统计、物料消耗统计、设备润滑情况统计、设备维修情况统计、设备维修实际费用统计等。具备对设备维护、维修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功能, 可生成相应报表, 为设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提供经验历史数据;具备资产折旧历史数据管理功能等。

3) 计划任务。按照维护计划定期生成维护任务, 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时也能自动产生维修任务。包括计划与任务的添加、录入、查询及短信邮件提醒等主要功能。

(4) 系统管理

1) 用户管理。设定并管理部门类别、岗位类别、人员信息及其他内外部用户信息。

2) 权限管理。设定并管理系统角色。按用户职能进行角色分类, 为每个角色授予不同的权限;设定用户分组, 并将角色授予用户组或者用户。

3) 日志管理。系统自动记录用户的登录和操作日志;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用户日志;系统可设置定时自动清除过期的用户日志功能。

2.3 应用实例

达实智能大厦是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节能技术, 按照美国《绿色建筑评价LEED标准》金级认证为标准, 对自用办公建筑大楼进行全方位节能改造后的成果, 成为深圳市建筑节能示范大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厦的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使得该建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规范了管理流程, 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及公司的整体形象,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冷冻站的管理界面如图5所示。

3 小结

随着设备的集成化、高速化、精密化和自动化发展, 基于OPC、ODBC及WEB技术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不断完善设备维护技术、管理模式、系统功能, 从而规范设备管理流程,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满足日益提高的设备管理需求, 为实现动态、精准、高效的智能建筑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手段。

摘要:针对传统的建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基础信息分散、孤立和封闭的现状, 结合智能建筑技术, 构建了基于OPC、ODBC及WEB技术的智能建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力求达到全局化、网络化的智能建筑设备管理需求。该系统集成建筑实时监控自动化系统, 在达实智能大厦管理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备监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2]沈永刚.现代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王永茂.石油工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9.

[4]方炜.智能楼宇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篇9

1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管理环节多,涉及采购、入库、出库、验收、档案、维修、计量质控、报废等一系列环节,工作流程琐碎复杂;(2)生命周期较长,一般在5~8年,管理环节涉及的信息多且有重复;(3)法规要求严,国家及军队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做到科学化、安全化管理[1]。

2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系统以我院医学工程科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涵盖医疗设备管理各环节,实现医疗设备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设计了信息采集、信息浏览与查询和信息统计三个功能模块。

2.1 信息采集

系统的信息采集窗口分两部分(图1),上方的数据窗口采集一台设备的固有信息,下方窗口用一个标签控件对这台医疗设备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采集,共设置“基本信息”、“验收”、“使用”、“维修”、“计量”、“报废”和“档案”7个标签页。点击不同标签进入相应信息采集界面,各采集界面简洁明了、风格一致。数据采集完毕后,均点击右下角“保存”按钮存入数据库。

2.1.1 医疗设备出入库及验收信息采集

当一台新设备到位后,出入库及验收管理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第一个环节。点击“基本信息”标签控件进入入库信息采集,主要采集的数据有设备经销商、设备价格等。点击“使用”标签控件进入出库信息采集,主要采集的数据有使用科室、管理人、启用日期等。设备出库的同时工程师要对其进行验收,点击“验收”标签控件进入验收信息采集,主要采集的数据有验收人、验收日期、售后服务联系方式、验收情况等。点击左下角“验收报告”按钮,即生成验收报告单,打印即可。点击右下角“设备标签”,打印后被粘贴在设备机身上[2]。

2.1.2 医疗设备档案信息采集

良好的档案管理对于支持设备购置科学决策,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乃至保障医院权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点击“档案”标签控件进入档案信息采集界面,主要采集设备档案的编号、名称和图片等。

2.1.3 医疗设备维修信息采集

在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医学工程师不仅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也积累了大量的维修数据。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促进维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选择。点击“维修”标签控件进入维修信息采集界面,主要采集的数据有维修工程师、维修日期、更换配件、主机故障、附件故障和维修处置记录等[3]。

2.1.4 医疗设备计量质控信息采集

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直接影响诊断和治疗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做好设备计量质控管理,是确保医疗质量,可避免因使用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点击“计量质控”标签控件进入计量质控信息采集界面,采集的数据有检测编号、检测类别、检测日期、检测结果等。

2.1.5 医疗设备报废信息采集

医疗设备报废是指在设备失去使用价值或修理价值时,医院对医疗设备采取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是规范报废管理、避免随意报废、人为报废。点击“报废”标签控件进入报废信息采集界面,采集的数据有鉴定工程师、鉴定日期、鉴定记录等。

2.2 医疗设备信息浏览与查询

随着医疗设备各种信息的采集,系统数据库积累了全院在用设备大量宝贵的数据信息。对设备信息进行分类浏览与快捷查询是系统的另一大应用特色。浏览及查询界面如图2所示,以“使用科室”、“设备价值”、“启用日期”、“品名型号”等关键词实现分类浏览和快捷查询,浏览和查询的信息以列表的方式展示。

2.3 医疗设备信息统计

对医疗设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更清晰、更全面地掌握设备整体对比情况和趋势变化状况,从而为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统计以图形方式展示数据,主要有“资产统计图”、“台件统计图”、“维修统计图”等。图3所示为维修统计图,包含全院每年度维修费用、工程师每年度维修设备台次、各科室每年度维修费用等三类统计数据[4]。

3 小结

本系统运行将近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现了对医疗设备全程、动态管理;(2)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3)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设备信息和技术资料,为科学决策和日常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4)在人员更换或不在位等情况下,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的连贯性。该系统的应用,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朝着高效、精确、直观、统一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尚长浩,杨风辉.医疗设备动态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33(5):383-385.

[2]杭建金,吴向阳,张超群,等.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3):75-76.

[3]吴向阳,张超群,杭建金,等.医疗设备维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7):25-27.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篇10

当前, 由于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种类日益增多且分布不够集中, 很大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无论是在设备的采购方面, 还是在实际使用与保管方面, 很多煤矿企业都没有设置一套高效、有序的管理程序, 根本无法有效地掌握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 也无法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 由于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对于现阶段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不够透彻, 因此, 在有部门申请购买新的机电设备时无法及时给予正确的指示。以上种种, 不仅对产品生产的运转造成了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企业发生经济损失。

设备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 它是确保企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有效连接的重要桥梁, 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企业设备还不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诸多设备管理方法都是在设备采购完成后, 对设备的基本情况及有关信息做一下登记存档, 然后保存档案, 但却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日后的档案维护工作, 从而导致了档案散乱复杂、查找困难等现象的发生, 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前端开发软件主要采用的是VB.NET, 后台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SQL Server2000, 开发出的高效管理信息系统可全面地整理、维护、保存煤矿机电设备信息。

1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基于VB.NET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数据库技术, 程序制定完成后可通过计算机方式对各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处理, 是对煤矿企业很有用的一种管理软件。如果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分析, 这一系统实质上就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一种信息仓库。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已经为用户统一规划了具体的信息存放处, 编制了有效的信息处理方案, 这不仅使得用户输入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同时, 输出信息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设备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有助于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它不仅是使企业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的基本保障, 同时还为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手段。

设备管理系统将信息化设备技术信息与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了起来, 它是在生产部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管理软件, 主要根据生产管理者的具体要求, 对设备档案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生产管理者可以将各种信息输入系统中, 诸如设备基本状况、设备库存管理以及厂家信息管理等, 然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统计报表, 以便生产管理者及时查询与打印。生产管理者在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时可以采用动态的管理模式, 而设备管理系统则为生产管理者全面、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料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 系统模块功能的设计

首先是登录模块的设计。从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上看, 要想确保设备的采购管理工作有效完成, 就必须制定完善的设备采购计划, 收集设备厂家信息, 统计库存目录及公司每月采购报表。为了使得管理工作更加便捷, 在设计系统登录模块时, 通常涵盖了一级安全性与二级权限, 前者的作用主要是有效防止系统中的资料被不法用户看到, 只有在该系统登记过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方可进入到系统中;后者赋予普通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权限, 操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系统数据库的记录进行添加、修改以及删除, 管理人员不仅具备了系统数据库记录的添加、修改与删除权限, 同时还具有人员与密码设定及修改的权限, 而且还有权浏览每月报表。管理人员的权限是最高的, 这一职务一般由公司或者部门领导者负责。要想进入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内部, 就必须在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称及密码验证身份, 如果是合法用户, 那么就可顺利地登录成功。

其次是信息系统模块的设计。设备采购的管理信息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几方面:设备采购计划、统计库存目录、设备厂家信息、公司采购月报表。该系统还可用于设备采购信息的查询。

2.2 后台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在设计系统数据库的过程中, 必须全面分析系统要存储的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E—R图的形式对数据库整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 具体表示出来如图1所示。

2.3 窗体的设计

在记录所有设备时都应以表的形式进行存放。在设计窗体的过程中, 应将每一个记录的字段同时汇集到同一对话框中, 5个记录应设置5个对话框。由于5个记录表中 (下转第125页) 主要记录的都是设备的实际情况, 因此, 完全可以采用相同的查询条件来查询设备采购计划、厂家信息、库存信息以及设备采购报表。也可将查询条件放置到一个主对话框之中, 在对查询条件进行设置时, 应以设备名称与厂家名称为主, 将5个记录对话框同时安放在一个主对话框中。

3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在开发该系统过程中, 为了确保其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 就必须对系统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同时, 由于现阶段的机电设备采购管理工作都采用人工抄写、记录存档的运行模式, 我们对怎样才能将手工计算出的账目融入新开发的机电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最后决定采用并行的方式实现系统转换的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其主要存在着操作速度慢、查找不便、复杂等诸多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并增加了企业成本费用, 降低了企业生产力。要想改变这一局面, 就必须研发新的、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使设备管理工作实现计算机化的管理模式, 从而全面提高设备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效率。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属于一个子系统, 它不仅具备企业管理系统的性质结构, 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质。设备是生产的重要载体, 决定着企业能否正常生产。本文所论述的内容还不够全面, 只是对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介绍, 还需与其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完善的设备信息管理模式。

摘要:主要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前端开发软件主要采用的是VB.NET, 后台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SQL Server2000, 开发出的高效管理信息系统可全面地整理、维护、保存煤矿机电设备信息。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VB.NET,SQL Server2000

参考文献

[1]邵雷.基于.NET的口岸现场查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2]何航校.基于MES的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兰州交通大学, 2006

[3]常西坤, 黄冬梅, 温兴林.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煤炭, 2006 (9)

[4]郭凯彬.基于.NET技术的可定制公文流转系统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006

[5]夏芸.Apla-VB.NET自动程序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野生蔬菜资源下一篇: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