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部分

2024-07-04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精选十篇)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 篇1

一、调整实验顺序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这个实验包括三个小实验。若按教材实验顺序, 从学生实际操作情况来看, 时间非常紧张。因为脂肪的鉴定涉及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这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甚至很多地区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使用显微镜机会不多, 即使学过显微镜的使用, 也只不过是在低倍镜下进行简单操作而已, 基本上没用过高倍镜。所以在做这个实验时, 大多数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非常生疏, 更谈不上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了。有的同学还没来得及熟悉高倍镜的使用, 也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 就由于时间的原因, 必须停止该实验而开始做下一个实验, 结果必然使整个实验完成不理想。

为此, 我们把三个实验的顺序做了以下调整:先做“蛋白质的鉴定”, 因为此实验无需加热, 操作相对容易;然后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最后做“脂肪的鉴定”。这样排序, 使实验过程由简到繁, 符合学生的思维定势, 既能保证三项实验的时间, 又会使整个实验过程秩序井然, 实际效果非常好。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完三个实验, 并且有足够的时间熟悉高倍镜的使用。

二、改进材料用具

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

(1) 教材实验用菠菜叶, 研磨液黏稠, 需要过滤, 实验步骤繁琐。 (2) 教材中用丙酮作为色素提取液。层析液成分中也有丙酮。丙酮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 而实验室的通风设施不佳。

改进: (1) 采用革质的植物叶片, 如龟背竹、榕树的叶等。这些观赏植物我校实验室就有, 取材方便, 研磨液不黏稠, 不需要过滤即可直接使用研钵中的上清液。 (2) 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问题, 故改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 93#汽油作为层析液, 效果不错。

2. 制备滤纸条:

教材中使用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滤纸条长6厘米、宽1厘米。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滤纸条长度不够, 影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

改进:将滤纸条改为长度10厘米。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做标记, 并在这一端1.5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细的横线;在滤纸条另一端距纸条边缘1厘米处再画一条细线, 作为色素带的终点。在分离色素时, 当看到最上面的色素带到达该细线时, 取出滤纸条, 此时4条色素带分布效果最佳。

3. 画滤液细线:

教材中采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 画线很难达到细、直、齐、匀的要求。层析后的色素带呈波浪状。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

改进:我们用较薄且干净的盖玻片的一侧边缘蘸取色素提起液印在滤纸条上, 在色素液晾干后再重复印几次, 印出的滤液细线细、直、齐、匀, 比用毛细吸管省时又省力。层析分离后, 色素带分布相对前者较整齐, 实验效果很好。

4.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教材是将3m L的层析液倒入烧杯, 将滤纸条略微斜靠在烧杯的内壁, 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 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改进:每位学生一支长度为10厘米的小试管, 在试管中加入1m L的层析液 (93#汽油) , 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小试管中, 然后用保鲜膜代替培养皿盖将试管口密封, 一段时间后即可见分布整齐的4条色素带。通过改进, 既可节省试剂, 又安全可靠, 而且试验成功率很高。避免了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淹没, 也避免了因没有足够多的培养皿盖而造成的不便。

三、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多次尝试, 我认为教材的实验略有不足。

1. 操作繁琐:

首先要做一个洋葱鳞片的临时装片, 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找到合适目标, 然后取下载玻片,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 L的蔗糖溶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 洋葱鳞片叶表皮就完全浸入蔗糖溶液, 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再用同样的方法滴加清水, 继续重复上述步骤。过一段时间, 才会发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一些不够细心、没耐心的同学, 在这样繁琐的过程中, 往往急于求成, 导致实验的成功率不高。

2. 耗时太长:

按照教材实验的步骤进行, 有时因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而使得实验重复多次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浪费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我将本实验进行改进:只利用一种溶液进行实验使植物细胞既能发生质壁分离, 又能自动复原, 即质壁分离和复原在同一溶液中发生。

为此, 我选择了KNO3溶液。因为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既能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又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同时K+和NO3-都是植物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发生质壁分离后的植物细胞, 随着对K+和NO3-主动吸收, 细胞液的浓度会逐渐变大, 细胞又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从而使质壁分离自动复原。通过对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 (5%、8%、10%、15%) 进行实验。并对时间和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比, 结果如下。

由以上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对比可以证明, 当KNO3溶液的浓度为5%时, 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但需要的时间长;浓度为10%以上时发生质壁分离, 但不能复原, 原因是浓度过高, 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而用浓度为8%的溶液, 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可节省时间, 又可以保证细胞正常的功能, 且实验成功率很高。除此之外, 此实验还可以用10%的尿素溶液, 同样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 篇2

导语: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电学实验 器材和电路 选择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考试中的必考考点,考查形式开放多样,但又源于电学实验本质基础。因此需要切实掌握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原则及方法,并且加以灵活应用,如此才能应对各种形式的电学题目。

一、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原则是器材选用的最基本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器材选用出现仪器损毁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学生要避免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各类仪表读数超出量程以及电阻类元件电流超过最大值等不安全情况。

(二)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就是指电学实验的器材选择必须使用于具体实验,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实验数据精确,实验结果可靠。

比如在进行电阻测量实验时,就可以选用可读变阻器接入电路,通过改变阻值,使被测对象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读值逐步正大。直到其中一个接近最大值,以便精确电阻的计算结果。

(三)方便性原则

方便性是在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使实验操作环节尽量简单方便。这就是说实验器材的选用,在符合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下,要尽量简化实验器材的使用操作。比如滑动变阻器的选用,可以根据电路作用分压或者限流,形成两种接线方法。

(四)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就是指实验结果尽量精准,测量读数误差要小。准确性原则也是所有物理实验的通用原则,只有在準确性原则之下测出的数据,才具备实际参考价值,也可以直接用于相关计算。

二、选择实验器材

(一)选择电源

电源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选取,不同的实验内容以及不同的以期设备,对电源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例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电火花计时器一般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而打点计时器一般使用4V到6V的低压交流电源,描绘等势线的实验一般选用6V直流电源。由此可见,电源的选用是存在很多区别的,需要根据实际进行合理选取。

(二)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

选择电流表需要保障流经电流表的电流不大于电流表量程,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也不超过电压表量程。在读数过程中,电流表指针能够偏转量程的三分之二最为适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一是电源参数,根据电源的实际参数进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选择,测量电动势的实验,如果选择旧电池作为电源,那么使用3V量程的电压表就可以满足实验需求了。其次,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电路中存在的最大电流或是电压进行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选择,这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对最大电流或电压进行计算,只要测量仪表的量程稍微大于计算值即可。另一方面,根据电气的额定电流或电压来选择,不少仪器都有额定电流或是电压,对其进行测量时,就可以根据额定电流或电压选取量程稍大的器材。

(三)选择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使用广泛,可以说是一类必备仪器,能够起到调节电流和电压的作用。选用滑动变阻器时,要对被测对象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范围进行计算,确保流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值不会超出额定值。此外,还需根据实验电路的电源参数,选择阻值变化合适的变阻器。如果变化过快,会给电路的电流以及电压造成较大影响;如果过慢又无法起到明显的调节效果。因此,要结合电源参数选择阻值变化合理的滑动变阻器。

三、选择实验电路

(一)分压电路

分压电路的主要实验器材有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电阻、电流表以及电压表。分压电路的接法主要是将滑动电阻和定值电阻进行并联,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变加在定值电阻两侧,但不包含电流表。具体接法如下图所示。

图1.分压电路接线图

图中a、b为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对外供电电压的调节范围是:,电源内阻不计。分压接法一般是在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对滑动变阻器阻值更大时使用。

(二)限流电路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实验器材完全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两种电路接法的基本理念不同。限流电路是将待测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进行串联,电压表加在待测定值电阻两侧,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均在外。具体接法如下图所示。

图2.限流电路接线图

图中a、b是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其电压调节范围是,不计电源内阻。限流电路一般是在待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小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时使用。

两种电路的适用条件不一样,其效用也存在一定差异。分压电路的调节能力较强,限流电路的能耗较小,两种电路都可以在各自的适用条件下有效保护电路,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结束语: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部分,包含了许多知识重难点,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强化学习效果。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要遵循几项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设备和电路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王光毅.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J].物理教学探讨,2010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 篇4

一、中加“物质和化学键”部分习题类型比较

1.《Chemistry 11》习题类型

《Chemistry 11》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署审核通过的高中11年级主流化学教材,供准备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学习。《Chemistry 11》是以化学学科的基础原理、定律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来构建教材体系的,其特点为贴近生活、知识点概括性强、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Chemistry 11》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一单元学习结束会有一个习题测试,大体包含本章节的核心知识和重要概念以及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本文将以SCH3U UNIT1“物质与化学键”的习题为例进行分析。其中,SCH代表science chemistry,3代表11年级,U表示university level,即报考大学的学生需要选修的程度。

测试习题包括了四个部分,即知识与理解、应用、思考、交流(详见表1),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探究题、推理题、写方程式/结构式等题型。每个单元测试题最后会有一个自我评价表(self-reflection),具体评价内容见表2。

2. 中加高中化学“物质与化学键”习题类型比较

本文以我国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周期律”和加拿大《Chemistry 11》模块3单元“物质与化学键”部分内容为例,选择单元习题进行对比。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较为基础的重要内容,我国必修2所讲物质结构内容体现了基础性,后续选修化学的同学将在人教版选修3[4]中学习深化关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知识。

笔者对两个版本教科书相同知识点的习题进行比较,发现加拿大习题类型呈多样性,一些简答题里包含了计算、探究、推理;我国习题题型较为传统。加拿大简答题所占比重较大,说明加拿大的习题设计尊重学生的观念、思想;我国化学习题偏向于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细化知识点(详见表3)。

二、加拿大《Chemistry 11》习题特点分析及比较

1. 着力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考查加拿大化学习题设置,不难发现有很多简答题,这种开放式的简答题需要学生联系所学化学知识,理解后用自己的话语给出解释。这类习题重视学科的科学思维,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比之下,我国高中化学习题与试题中鲜有简答题型,以人教版必修2“化学键”习题为例,按照课标“掌握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与形成”的要求,比较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类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封闭式题型呈现。

例1:(《Chemistry 11》模块3单元1测试Part B应用题第11题)画出每个化合物的Lewis结构式,预测物质是极性还是非极性?并写出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例2:(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气味的气体,电石气的杂质常含有它。它的结构与NH3分子结构相似,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H3是极性分子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D.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

[评介]例1、例2,中学化学强调结构决定性质,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部分都有体现。例1从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在会写Lewis结构式的基础上通过成键情况判断分子的极性,再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四种情况对号入座。这种习题通过让学生自主画出物质的Lewis结构式的过程理解物质的极性,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理解的过程,加深学生印象。例2是人教版选修3的一道习题,该题形式为传统的选择题,已知一个分子结构类比与之相似的另一个分子结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分子结构特点,运用类比的方法解题。

加拿大教学内容较深,偏重于理论部分,重视化学原理的指导作用,更接近大学化学课程,比如分子间作用力、关于分子极性的判断时用到电负性数据,Lewis电子式,查阅溶解度数据等;而分子间作用力在我国人教版必修2中只是作为“科学视野”部分,让有兴趣的学生了解即可,不作考查要求,后续选修化学的同学将在选修3中深入学习。

2. 习题安排符合学习进阶

学科知识均有其系统性,习题作为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查方式,需要关注知识的系统性。而学生在具体学段对学科的核心概念的建构中所显现出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层级,也是必须要关注的。基于学习进阶来统整课程、教学和评价,使得习题设置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模式。[5]加拿大的化学习题有一定的梯度,突出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

例3:(《Chemistry 11》模块3单元1测试Part A思考选择题第4题)下面关于碱金属的描述哪个是不对的?

A.电子亲和能高B.与水反应形成碱性溶液

C.形成+1价的离子D.通常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4:(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周期律习题)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___个,在化学反应中他们容易失去___个电子;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

[评介]例3、例4,碱金属的性质是高中化学必须掌握的知识。加拿大的这道题目的综合性、层次性很强,考查学生有关碱金属的内部结构、化合价等知识。我国对这方面知识考查较为简单,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概念后回答。

3. 习题设计突出STSE理念

加拿大的科学教育中一直强调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保持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适应、决策以及探究与创新能力。[6]我国与加拿大化学习题相比,注重贴近生活实际,通过真实的情境,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技能,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加拿大的习题中渗透着STSE教育理念更为显著,充分展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所学化学知识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增加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及价值观。

例5:(《Chemistry 11》模块3单元1测试Part B应用题第10题)食盐与小苏打中均能发现普通元素钠,但是,在自然界中固体金属却很少发现元素钠,用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来解释为什么钠元素总是作为化合物的部分被发现?

例6:(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复习题选择题第2题)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评介]例5、例6,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食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加拿大考查知识时从食盐出发,引出元素钠的相关性质与元素周期表,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大。加拿大致力于STSE教育理念的研究,其优秀成果值得学习借鉴。教育者应认识到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素材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尊重学生的认知。中加习题体现了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融合,前面告知学生是什么接着问学生怎么做,体现知识的完整性。

4. 习题评价方式灵活多元

《Chemistry 11》在单元习题测试之后设置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学生可以从是否完成该单元内容、是否自主课外学习、是否在家复习该单元、是否有序完成笔记整理、自我评价该单元自己学习情况等方面来对单元学习情况开展自主评价,这种让学生自主评价是一个让学生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这种习题评价方式在我国的高中化学习题评价中是十分缺乏的。

有趣的是,加拿大高中的化学测试,可以用“作弊纸”(cheat sheet)。老师在考前给学生一份半张A4纸大小的空白“作弊纸”,学生可以在上面选择写下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可以用作提示。在加拿大教师眼中,“作弊纸”就是学生的“笔记”,在准备“作弊纸”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单元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梳理,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笔记”。而且,因为习题的开放性很强,所以如果缺乏对知识点综合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仅靠罗列知识点的“作弊纸”,并不能取得好成绩。而这在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考试中几乎不可想象。

三、对我国高中化学习题编制的启示

1. 增加开放性习题

开放性习题就是答案不唯一、有多种可能解答的习题,能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我国的化学习题设计比较重视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习题多以较直接的方式考察概念性知识。加拿大高中化学习题多呈现开放式问答题,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开放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习题类型需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化学的情感的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加拿大注重化学知识的应用性,注重习题背后的内涵和潜在作用,在习题创设上能多方面地做到开发和利用。总之,开放性习题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深化所学习的知识,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

2. 习题情境化,关注STSE理念

去情境化的习题是枯燥的,学生无法理解化学学科学习的价值与意义。高中化学习题的设计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融入一定的情境,从学生生活中寻找素材,并融入STSE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明确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认识化学的利弊。《Chemistry 11》在“物质与化学键”单元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鉴别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意义”,通过习题,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习题的编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要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相结合,使化学习题贴近现实生活。

3. 改进评价方式

怎样评价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发展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评价过程。教育所培养的并非是只会做对习题的人,习题能促进学生复习、加深印象,发展学生智力,帮助教学检查和反馈教学情况。传统的化学学习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加拿大《Chemistry 11》的单元“自我评价”和“作弊纸”,实质上都是学生自我检查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会知道现在所学习的内容的重难点,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情况,教学过程需要给学生这样的“留白”。总之,对于学生评价方式应改变过于重视考查学生知识记忆的做法,要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实现对学生深层次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陆真,杜娟,郁云.加拿大高中化学习题编制的比较分析[J].化学教学,2009(4):52-54.

[2]Frank Mustoe,etc.Chemistry 11[M].McGraw-Hill Ryerson Limited,2001.

[3]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4]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5]王磊,黄鸣春.科学教育的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12-117.

初中科学实验部分 篇5

1:常用的仪器

A BC(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组装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

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组装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错误操作时:“眼高读高取得少”。“眼高”指俯视,“读高”指测量液体体积时会使读数偏大(高),“取得少”指量取一定量液体时所取液体偏少。(仰视时情况相反)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错误操作时:若右物左码,则 药品=砝码-游码

(9)集气瓶(瓶口是磨砂的)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10)广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破裂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

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装固体药品做燃烧实验。

(20)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2: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的容器内)。

A:固体药品的取用

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注意: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试管一般与桌面成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B:浓硫酸的稀释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的洗涤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

B

C

D3、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B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O2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CO(HCl)用NaOH溶液CO(CO2)用氢氧化钠溶液CO2(HCl)用NaHCO3溶液CO2(H2、CO)用CuOCO(O2)用灼热的铜网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6、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8、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1)试管夹应夹在的。

(2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0.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还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银>铜>铝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地核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1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氯化物是氯化氢

17、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部分原始青瓷的化学数据组成分析 篇6

青瓷是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瓷为黏土胎,质坚硬,青色石灰釉,表面有光泽,击之有清脆声,吸水率很低。

高岭土是白色的黏土,略带浅黄或浅蓝色,熔点为1750℃,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化学成份为AI4〔Si4O10〕(OH)8

石英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质坚硬,呈乳白色,有光泽。

氧化铁(Fe2O3)是青釉瓷的着色剂,用还原气氛煅烧,由于窑膛里的气体,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它能起还原性的作用,把釉胎中的大部分氧化铁转化成氧化亚铁(FeO),从而使它呈现青色。

采用天然的瓷土,做成胎坯。表面施石灰青釉,放在封闭的瓷窑内,采用还原焰进行煅烧,经过高温的化学变化,催化胎釉皆产生玻璃质,促使瓷胎烧结,形成胎釉之间的中间层,从而使胎釉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提高瓷的机械强度,增加透明度,使胎骨致密,击之有铿锵声,吸水率低,成为青瓷。

二、原始青瓷

1、青黄釉残瓷器,胎质坚硬,波化程度较强,有光泽,击之有铿锵声。但胎土未经淘洗,有细小的黑色砂粒,还有少量的小气孔,釉面较薄,尚有光亮,还原气氛不强,釉为青黄色,胎为灰白色。

样本采集:仅发现口沿的部分残片,不能复原成形。灰白色瓷胎,轮制,内部留有旋削的痕迹。青黄釉较薄,平面薄转折处较厚。

硬质印纹陶,胎质硬,火候较高,相击有声,但有吸水性。胎土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铁,大概是采用先氧化后还原的烧法,表层呈现灰色,中心为深红色。反应还原性强,灰色层厚,还原性弱,灰色层薄,一般为0.1-0.3毫米。

原始青瓷,胚胎为轮制,未经旋削修坯的加工,表面不够平滑,胎土未经淘洗,有微量的铁色黑迹和白色石英颗粒。色泽纯正,质坚硬,有一定的透明度,击之有清脆声,吸水性低,器皿表面涂釉,底足露胎,釉薄厚不均,釉厚处有小开片纹和小气泡。

三、釉陶蜕变青瓷的过程

釉陶,分为低温铅釉软质的釉陶和高温石灰釉硬质的釉陶,前者属于陶器系统,发展至今,其艺术性虽然很高,还是不能成为瓷。后者属于瓷器系统,逐渐蜕变,发展成今日的瓷器。低温铅釉软质釉陶创兴在后,高温石灰釉硬质釉陶在前。

低温的铅釉,化学组成主要属氧化铅、氧化硅二元系统,氧化铅为助熔剂。氧化铅早在夏商时期,作为助熔剂,冶炼青铜。至汉代借助于冶炼青铜的配料,又被作为助熔剂引入釉浆,以降低烧成铅釉的温度,以配合低温的软陶胎,烧成软质釉陶。这种釉陶的着色剂,为氧化铜和氧化铁,埋在土中,往往经过长久的潮湿溶蚀,起了色泽的变化,有些本来为绿色或黄红色的釉陶表层,而呈现银白色,那是碱性的沉积物反应。

高温石灰釉的硬质印纹釉陶,是在硬质印纹陶(胎的火候,约在1100以上)的表面,加施高温的石灰釉浆,烧造而成。从釉色观察,呈现绿褐色,由此可知釉料中含氧化铁量较高,熔点可能在1100℃以上,胎与釉的烧成温度是相适应的。

四、分析

瓷胎质量的化学组成变化,要取决于所用原料的选择与精炼。因为SiO2和AI2O2是形成陶瓷器的两类主要组成,Fe2O3起助熔作用,AI2O2和Fe2O3含量的多少,与瓷器的质量有关内在的联系。AI2O2含量的增加,使瓷胎可在高温的窑火中烧成,胎骨中产生较多的莫来石晶体,以提高瓷器的机械强度,胎坯不会在高温窑火中变形。所以要提高瓷胎的质量,必须提高AI2O2的含量。

一提一问

问:合肥中普艺术品检测中心公布的数据可以实现古陶瓷现代仿品的科学识别吗?

答:合肥中普艺术品检测中心从事古陶瓷科学研究多年(根据该所网站),分析了约3000个样品的主要成分(Na2O、 MgO、 Al2O3、SiO2、P2O5、K2O、 CaO、 TiO2、MnO、Fe2O3),对中国古陶瓷的烧制工艺、生产技术发展、胎釉配方改进和技术发展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许多成果。在其中心内部资料中公布了约350个(陶器和原始瓷)样品数据和约500个瓷器胎和釉的分析数据。

古陶瓷胎和釉中主要化学成分和微量成分(或微量元素)是由原材料配方和烧制工艺决定的,它所含的成分种类和含量是研究古陶瓷产地属性和年代特征以及仪器鉴定的科学依据,现代高技术仿品难以实现主量和微量化学成分以及外观特征与古代瓷器一致。合肥中普艺术品检测中心公布的数据中给出了10个主要成分的数据,受当时条件和分析方法限制,数据中没有提供一个样品的微量元素(Cl、Sc、V、Cr、Co、Ni、Cu、Zn、Ga、As、Pb、Rb、Sr、Y、Zr、Ba)含量数据,况且不同窑口和年代的古瓷中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现代高技术仿品要实现外观色泽与古代瓷器相近,需要加入高含量的锌(Zn)和钡(Ba),这是目前公认的初步鉴别现代仿品的重要依据之一,实际上还有添加其它化学成分的。

(作者单位:安徽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 篇7

一、检验剂AgNO3溶液的浓度

中学化学教材中Cl-、Br-、I-鉴定都涉及此试剂,过去因受教参建议5%浓度的影响,实验室都统一配制5%使用,此药品500g1200元,而学生在实验时又容易污染造成污染、造成浪费。我们痛惜之余,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把定性检验剂Ag NO3溶液的浓度由5%降至0.1%。

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1主要试剂:

10%Na Cl溶液8%Na Cl溶液%%5%NaCl溶液%%3%Na Cl溶液%%10%Na Br溶液%%8%Na Br溶液%%5%Na Br溶液%%3%NaBr溶液%%10%KI溶液%%8%KI溶液%%5%KI溶液%%3%KI溶液%%5%AgNO3溶液%%1%AgNO3溶液%%0.5%Ag NO3溶液%%0.1%Ag NO3溶液

1.2主要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

2. 实验部分

2.1实验目的。

验证0.1%Ag NO3试剂对Cl-、Br-、I-定性检验。

2.2实验原理。

Ag++Cl-=Ag Cl↓、Ag++Br-=Ag Br↓、%%Ag++I-=Ag I↓。

2.3实验步骤:

2.3 (1)分别取不同的Na Cl溶液1~2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g NO3试剂2~3滴,进行立体交叉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1) 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与不同浓度Ag NO3试剂反应效果比较发现:Na Cl溶液浓度不小于3%,0.1%AgNO3试剂就可满足鉴定要求。

(2)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Na Br溶液1-2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g NO3试剂2~3滴,进行立体交叉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3 (2)不同浓度的Na Br溶液与不浓度Ag NO3试剂反应效果比较发现:Na Br溶液浓度不小于3%,0.1%AgNO3试剂就可满足鉴定要求3.分别取不同浓度的KI各2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g NO3试剂2~3滴,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3 (3)不同浓度的KI溶液与不同浓度Ag NO3试剂反应效果比较发现:KI溶液浓度不小于3%,0.1%AgNO3试剂就可满足鉴定要求

3. 结论

(1)实验结果显示:C1-、Br-、I-三种离子的定性检验,溶质浓度不小于3%,0.1%AgNO3试剂就可满足鉴定要求。(2) Fe Cl3+3KSCN=Fe (SCN) 3+3KCl。

二、平衡移动实验

引言

此实验用来证明浓度对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课文和教参都要求用0.01mol/l Fe Cl3与0.01mol/l KSCN两者混合变成血红色,再做对照实验:向已达化学平衡的混合物中再加入0.1mol/l KSCN溶液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虽然生成了更多的Fe (SCN) 3,但实验现象总不明显,其原因是启始反应试剂的浓度过高,致使平衡混合物质浓度太大,Fe (SCN) 3颜色过深,导致实验失败。

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1主要试剂:

0.001mol/l Fe Cl3溶液%%%0.001mol/l KSCN溶液0.01mol/l Fe Cl3溶液0.01mol/l KSCN溶液0.1mol/l FeCl3溶液%%%0.1mol/l KSCN溶液

1.2主要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

2. 实验部分

2.1实验目的

通过降低反应物的浓度找出Fe Cl3溶液、KSCN溶液的最佳浓度。

2.2实验原理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逆反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3实验步骤

2.3 (1)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0.01mol/l Fe Cl3溶液1-3ml,然后分别加0.01mol/l KSCN溶液1-3ml,溶液呈深血红色。

2.3 (2)取其中2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滴加0.1mol/lKSCN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0.1mol/l Fe Cl3溶液,并同预留对照的一支试管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变化。比较结果是3支试管颜色深浅接近,现象不明显。

2.3 (3)再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0.001mol/l Fe Cl3溶液1-3ml,然后分别加入0.01mol/l KSCN溶液1-3ml溶液呈浅血红色。

2.3 (4)取其中2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滴加0.1mol/lKSCN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0.001mol/l FeCl3溶液,再同预留对照的一支试管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变化。结果显示:滴加0.1mol/l KSCN溶液试管和滴加0.1mol/lFeCl3溶液的两支试管颜色明显加深,呈深血红色,现象十分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该实验最佳浓度0.001mol/l Fe Cl3溶液和0.001mol/l的KSCN溶液反应,滴加0.001mol/l的KSCN溶液和0.001mol/l Fe Cl3溶液。

采用本实验的最佳浓度,现象明显,并可做两种反应物中增加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逆反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全面理解。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但目前, 市场上化学试剂的价格昂贵, 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 所有的实验均没有指明试剂的浓度, 教参也只是简单粗略说明建议参考浓度, 若按教材、教参进行实验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对一些涉及药品的浓度的实验, 都采用了平行对比实验方法, 经过反复实验研究, 找出最佳浓度, 在保证最佳效果的前提下, 药品消耗大大降低。

关键词:平行对比实验方法,最佳浓度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选修部分 篇8

综合上表和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 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

1. 命题的稳定性。一是从命题力度看, 两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 分值一般是15 分左右。二是从命题方式看,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 其中以材料解析题和文字型试题为主。三是从命题内容看, 选修一侧重考查古代中国重大改革以及清末重大改革等;选修二全国卷侧重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实践, 自主命题省市试卷侧重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侧重考查两次世界大战;选修四全国卷侧重考查古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自主命题省市试卷偏好考查近代外国历史人物评说。

2. 命题的方向性。一是从命题特点看, 材料解析题设问一般为2 到3 问, 设问方式主要集中在原因、背景、措施、特点、意义、作用、评价等方面, 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并且设问之间前后关联, 如前一问答不出, 则会影响下一问的回答。二是试题立足教材、高于教材, 涉及的改革在教材上都没有介绍, 但考生可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如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45 题, 2014 年考查“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2015年考查“清末养廉银制度”。三是试题的学术味越来越浓厚。近年来, 把国内外学术专著引入高考历史试题的现象很普遍, 如引用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四是试题命制与现实热点紧密相关, 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7题对二战的考查, 与中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政热点密切相关。

基于上述命题特点, 在复习本专题时, 建议做好以下三方面。

1. 准确定位, 科学选择。据湖南教育考试院对2014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选修部分得分的抽样调查显示, 第45—48题选做人数分别为39 773、11 371、16 846、42 005;平均得分分别为8.02、5.16、5.01、8.87。由此可见, 选择人数和得分率居于前两位的是选修四和选修一!因此, 建议考生, 在参考以上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际, 选择最容易得分的模块作为复习的重点。

2. 整合教材, 用活教材。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看, 选修内容主要通过设置新材料、新情景, 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与必修部分相比, 其立足教材、高于教材。因此,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用好、用活教材。

一是整合好选修不同模块的关系。例如, 考生选学了选修一、四模块, 建议以中外为界, 以古代、近代、现代为序重编教材, 在此基础上再细分时期、整合内容, 如将古代中国部分细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其中整合选修四“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和选修一“商鞅变法”为一个章节的内容, 从而把知识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

二是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1) 整合教材。例如, 必修一中安排有“辛亥革命”, 必修三中安排有“三民主义”, 选修二中安排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的斗争”, 选修四中安排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地位”, 因此建议考生以时间为线索, 构建历史框架,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删减教材。例如, 必修一安排有梭伦改革的内容, 选修一中也安排有梭伦改革的内容。为了减少学习的重复性, 此时学习重点应侧重于改革前的复杂背景。

三是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1) 选好模块。选修内容繁多, 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重点选学一个或两个模块是必要的。 (2) 以点带面。选修的每本教材的编排都有一定的规律, 因此重点学好、学精某一个章节是必要的, 用学到的方法自学余下的内容。 (3) 凸显能力。高考是超越教材的, 考生学习不能单纯以记住教材内容为重点, 应该以所学内容为引线, 适度探究新史料、新情境, 培养自身“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的学科能力。

3. 明确题型, 针对训练。文字型材料解析题是选修部分高考试题的主要题型, 高考一般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因此, 第二轮复习选修内容时, 培养方法比过分强调构建知识框架更重要。方法的形成来源于针对性的训练,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 才能掌握模块答题的方法和规律, 提升学科能力。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5 题)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 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 “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 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 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 劣币盛行, “千钱初重二斤, 其后愈轻, 不及一斤”。币值混乱, 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 武德四年 (621 年) 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 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 (或识读成“开通元宝”) , 大小仿汉“五铢”, 称作一文, 亦称一钱, 每十钱重一两,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中, 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 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 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 根据材料, 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提取和解读。第 (1) 问, 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这 (铸造开元通宝) 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即可。第 (2) 问, 从材料“‘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可见唐代币制改革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从材料“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可见唐代币制改革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唐代币制改革有利于避免“劣币盛行”的现象,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1) 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6分)

(2)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 为非金属货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9分)

示例2 (2015 年海南卷历史第30 题) (12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世纪30年代初, 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 抵制改革的威灵顿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 被迫下台, 格雷伯爵接任首相, 组成辉格党政府, 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 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 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 名改革派贵族, 进入上院, 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 辉格党政府总辞职, 威灵顿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 年5 月, 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 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 被迫召回格雷内阁, 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利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主动放弃了抵制。6 月4 日, 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 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1832 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6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提取。第 (1) 问, 从材料“19世纪30年代初, 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被迫召回格雷内阁, 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利党……放弃了抵制”可归纳出答案。第 (2) 问, 结合所学知识, 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从材料“辉格党政府总辞职”“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可归纳出其他答案, 并由此得出和平改革方式是英国民主化的正确道路。

【参考答案】 (1) 议会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主张改革的政党占下院多数;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国王态度转变, 同意改组上院;反对派放弃抵制。 (6分)

(2) 巩固了议会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责任制内阁的运行模式已经成形;贵族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受到削弱,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证明通过和平改革实现政治民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6分)

示例3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47 题)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早在1910年, 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 年4 月, 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 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 年4 月, 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 年8 月, 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 着手研制原子武器, 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 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 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 是内心的感觉, 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 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 年8 月, 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5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10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归纳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第 (1) 问, 从材料“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归纳出答案。第 (2) 问第一小问, 从材料“早在1910年, 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可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 从材料“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并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势, 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 (1) 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美国垄断原子弹;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冷战”氛围逐渐加强, 苏联危机意识强烈。 (5分)

(2) 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 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 (5分)

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 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5分)

示例4 (2015 年浙江卷自选模块第9题) (10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

材料一17世纪“, 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 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 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 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 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上) 》

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 但与其信所谓‘绅士’, 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 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 “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予他们的领袖, 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屈勒味林《英国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 (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 (4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归纳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第 (1) 问第一小问, 从材料一“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到了18世纪, 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可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从英荷战争结果的角度回答即可。第 (2) 问第一小问, 从材料二“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和所学知识可知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第二小问, 从材料二“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 (1) 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 维护英国的商业利益, 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 (4分)

结果:英荷战争爆发, 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2分)

(2) 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 (2分)

标准: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 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 (2分)

【重点突破】

一、选修一知识梳理

(一) 探究改革, 认识规律

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代表的古代中国三次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蕴含着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

1. 从背景看,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在积累的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危机出现的时候发生的, 而改革又成为克服社会危机的有效途径。例如, 商鞅变法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秦国落后更显改革的必要性;经过改革秦成了虎狼之国, 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 从过程看, 改革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 但一般都能克服阻力。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都遭到旧贵族不同程度的反对, 但最终都巧妙地依靠王 (皇) 权打压了旧势力。

3.从内容看, 三者都注重制度创新。例如, 孝文帝实行了均田制等。

4.从结果看, 改革要想获得持久的成功, 必须讲究策略。例如, 商鞅变法由于措施过于强硬、轻罪重罚, 尽管改革成功, 但最终商鞅命运悲惨, 被车裂而死。

因此, 背景、过程、措施等诸方面均是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要取得成功, 必须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契合点,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民主潮流, 燎原之势

公元前8—前6世纪,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雅典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随着农业、手工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 加快了雅典的社会政治改革进程。正是在上述背景下, 梭伦在公元前594 年全面推行改革。

梭伦作为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代表, 遵循的是中庸原则, 他的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但是他顺应民主之潮流,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4—16 世纪, 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这是宗教改革勃兴的现实社会根源。1517年, 马丁·路德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提出了“因信称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36 年, 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 提出了“先定论”。16世纪30年代, 英国亨利八世展开了与罗马教皇的斗争, 最终英国确立了王权大于教权的原则……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 为资本主义民主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三) 文明碰撞, 新旧更迭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 埃及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 社会矛盾尖锐;1798 年, 拿破仑入侵, 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文明, 埃及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外敌入侵, 阿里发动三次起义, 最终取得了政权, 为了巩固统治, 阿里注重引进近代文明。埃及国力增强, 赢得国家独立, 开中东近代化之先河。但是由于埃及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阿里改革最终失败。

近代工业文明也冲击了落后的俄国。19世纪中期, 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重重、工业发展艰难。克里米亚战争战败, 宣告封建农奴制无法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抗, 俄国必须改革。1861 年,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二一九法令”。经过改革,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 条件备否, 成败攸关

19 世纪中期, 日本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严重。为了克服危机, 倒幕派发动了倒幕运动并取得了成功, 随后实行改革, 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这次改革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列强集中侵略中国, 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

“学生”日本的成功刺激了“老师”中国。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早在19世纪中期康、梁等人就开始传播维新思想, 1898年, 他们最终获得光绪帝的支持, 变法由思想宣传阶段进入政治实践阶段。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作为施政的纲领, 提倡西学、废八股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但变法损害了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最终失败。

据上可知, 改革要成功关键是改革派必须掌握政权, 抓住机遇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等。

综上所述, 学好选修一, 就必须明确各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主题等方式重新划分章节, 整理知识结构, 通过比较、归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自身的学科思维能力。

二、选修二知识框架

根据上面的知识框架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选修二知识框架以中西为界, 从思想和实践上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人民) 对民主的探索过程, 西方影响了中国, 中国又影响了世界——中国逐渐找到了符合国情的民主化道路, 开创了新的民主模式。

三、选修三——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对选修三的复习要纵横对比。横向上对同一类型的重难点史实进行比较, 如一战与二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等, 以此厘清重难点知识;纵向上以时间为顺序把必修相关的内容插进去, 如在二战后补充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把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部分与必修的“战后政治格局演变”“战后经济全球化”等知识整合) , 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加深对整本教材基本脉络的把握, 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

四、选修四——中外主要科学家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历史人物评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查:时代背景、主要功绩、评价。因此, 要学好选修四, 建议通过画表等方式适当类比, 从三个层次去把握 (知识与能力——具体史实;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评价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 从而归纳出不同人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拓展历史视野, 提升历史思维。

【强化训练】

1.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初年, 有地之家, 田连阡陌, 所输无几, 而贫苦农民或寸土全无或有少许土地, 却与富户同样负担丁银, 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苦乐不均”的现象。……雍正元年 (1723年) , 直隶总督李维钧请求将丁银摊入田粮中征收, 得到朝廷的允许。翌年, 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援引直隶的新例, 奏请朝廷“将丁银并入地粮”, 随后山东、云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督抚亦先后奏请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摊丁入亩”政策从雍正元年逐步实行, 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 经历54 年时间, 除清朝祖宗肇兴地的盛京因“户籍无定”没有实行外, 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摊丁入亩”制度的推行, 把丁银摊入地亩中征收, 这样有地的民户按照土地多寡连同丁银一并征收, 既比较实际, 又比较合理。而无地的劳动人民则不再负担丁税, 这样就解决了他们繁重的丁徭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赋税不均的情况, 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 归纳雍正赋税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9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雍正的赋税改革。 (6分)

2.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关于统治的契约论并不是一种新理论:英国政治理论家约翰·洛克在1690 年发表的《政府论》一书中已系统地提出了这一理论。洛克在这部论著中说, 如果统治者对其臣民管理不当, “他们就会因这种失职行为而丧失早先人民为着完全相反的目的而授予他们的权力, 权力就会被移交给人民, 人民有权利恢复自己原先的自由。……”换句话说, 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但是,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 契约就是人民之中的一个协议。……然而, 从欧洲政治革命的观点看, 重要的一点在于卢梭强调了人民的主权。他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 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洛克与卢梭对“社会契约”的不同看法。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评这两种看法对近代中、英、美民主化的影响。 (9分)

3.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从表面上来看, 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 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 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 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 缔结了同盟, 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 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 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齐世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长久的原因。 (7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8分)

4.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895年, 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 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1901 年4 月, 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 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停止科举, 鼓励官僚乡绅捐资办学, 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民国建立后, 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 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 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 既开阔了国人的经济视野, 又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 郭剑林《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袁总统之为人……综言之, 则新智识与道德之不备而已, 故不能利用其长于极善之域, 而反以济恶。既自顾手执政权者十余年, 天下之大、变故之繁, 无不为其牢笼而宰御, 则益骄视一切, 以为天下事不过如此。于是其手段日以老辣, 其执行益以勇往, 乃至举中国之人物为供奔走, 尽中国国家之所有, 供其政治演剧之材料。某今敢断言于此, 长此不变以终古, 袁总统者, 在世界历史上, 虽永不失为中国怪杰之资格, 而在吾民国历史上, 终将为亡国之罪魁。

——黄远庸《少年中国之自白》

(1) 概括两则材料中对袁世凯评价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其原因。 (11分)

(2) 你认为评价袁世凯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4分)

参考答案

1. (1)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 出现赋税“苦乐不均”的现象。 (3分)

特点:由点到面;时间长;废除丁税等。 (6分, 任答其中2点即可)

(2) 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等。 (6分, 积极和消极各3分)

2. (1) 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 (3分) 卢梭:把契约看作是人民之中的一个协议, 主权在民。 (3分)

(2) 影响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推动了美国1787 年宪法的颁布。 (9 分)

3. (1) 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等。 (7分)

(2) 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分)

影响: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4分)

4. (1) 不同:材料一认为袁世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 分) 材料二认为袁世凯是中华民族亡国的罪魁祸首。 (2分)

原因:材料一认为袁世凯编练新军;奏请废除科举, 发展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材料二认为袁世凯把国家视为个人政治权术的工具。 (6分)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部分的教学研究 篇9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实验课作为一种验证理论的课程内容,全部的实验均按教材要求进行预习,并且对照教材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看着老师做实验,而自己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狭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完善、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 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去难以落实. 比如,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材中关于实验操作的目的、原理、用到的仪器设备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等,已经非常的全面. 然而,在每次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给学生重复上述内容,学生根据现成的实验操作结果简单地取几个数据就算完成实验. 从效果上来看,该种实验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此外,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全班学生一起做相同的实验,而且用相同的方法、仪器设备,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一致的. 学生之间往往相互模仿,甚至有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操作,没有记录数据,也谈不上主动思考和探索. 该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老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然后演示实验过程,最终使学生模仿操作; 第二种则是教师对物理实验简单介绍,放手让学生独自去操作. 从效果上来看,上述做法均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因此,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存在着很多不当之处,因此需要改进和创新[3].

二、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部分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并掌握解题技巧.

1. 欧姆定律

在欧姆定律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知道电学未知量,而且题目中没有功率方面的内容,则通过电路图即可列出基本方程,就能解出答案. 即便是刚看到题目时没有任何的解题思路,只要将欧姆定律方程列出来,就能从方程中看出如何进行解题. 比如,某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在R2上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压表读值范围从5 V到8 V,电流表的上的数值范围从2 A到5 A,求电源电压、电阻R1为多少? 当刚刚拿到这一题目时,此题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无从下手,然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动态电路试题,所以只需列出欧姆定律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组即可. 当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小值时,电流的最大值为5 A,而电压表的数值为最小5 V. U÷ ( R1+ 1) =5 A 1 ;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 8( V) ÷2( A) = 4( Ω) ; 另一个欧姆定律方程为: U÷ ( R1+ 4) = 2 A 2. 联立方程1和2,则可得: U = 10 V; R1= 1Ω.

二、等效电路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含有功率问题的题目,则可将其有效地简化、通过等效电路的方式,对每种状态单独分析、综合考虑,然后求解. 例如,某电路中共有三个电阻,其中R2与R3的数值比为1∶4,电路开关断开,并且将闸刀S1和闸刀S2同时闭合,此时S3处于断开状态,电流为0. 3安. 在此过程中,电阻R2上消耗的功率记为P2; 闭合闸刀S1和闸刀S3,并且将S2断开,这时候R1上所消耗的功率记为0. 4 W,此时R3上所消耗的功率记为P3; 其中P2∶P3= 9∶4,求R1阻值、电源电压. 从表面上看,这一题目属于动态电路图方面的试题,如果将动态电路状态拆分成一些较为简单的电路,则这该题目就会相对比较简单. 当闸刀S2闭合以后,列方程如下: ( R1+ R2) ×0. 3 = U 1; R2×0. 3×0. 3 = P22打开闸刀S2,闭合闸刀S3,此时电流为I3,结合等量关系可得R3= 4R2,如果用R2代替R3,列方程 ( R1+4R2) ×I3= U 3. R1×I3×I3= 0. 4 4. 4R2×I3×I3= 49P25. 上述5个方程中有5个未知数,这样可以解出该试题. 由2式和5式可解I3= 0. 1 A,最终得出结果: U = 36 V,R1= 80Ω.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常见电学实验动态题,表面看非常的难,但实际上却非常的简单. 其中,如果不涉及功率的题目,则只有列出欧姆定律方程就能解题; 如果涉及到功率,则可采用等效电路解题方式将其进行适当的简化,变成静态题目解决就会非常的容易.

高中地理城市部分教学的一些经验 篇10

世界各国划分城镇和乡村的标准很不一致, 最常见的是按集聚人口规模划分城镇和乡村。多数国家以100人~10000人为城镇人口最低界线。有些国家还采用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行政地位等级高低等作为划分城乡的参考指标。

我国现行的建制镇标准是1984年规定的。县政府驻地和有2000以上非农业人口聚居的乡政府驻地可以建镇, 实际上, 现在很多镇的非农业人口规模低于法定标准。1986年, 民政部调整了设市标准, 规定以非农业人口6万人以上作为设市标准, 同时增加了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的指标。

严格地说, 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 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但在很多不严密的情况下, 城市常作为城镇居民点的总称。

“乡镇”中的“镇”, 是指建制镇, “乡”不够建制镇条件。乡行政中心多数具有层次较低的商业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 并联系着周围一定范围的乡村, 习惯上称为集镇, 是介于乡村和城镇间的过渡型居民点, 属乡村居民点。

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城市化 (城镇化) 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很难给城市化下个各学科都接受的定义。

课本也没下定义, 只指出这一过程中几个方面的变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也有多种, 但能被各家接受的是指人口统计学指标, 其中最简明、资料最易得、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在城市化初期阶段, 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下, 剩余农产品有限, 在一段时间里, 人口增长速度不是太快, 现代工业规模较小, 技术落后, 资金不足。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较慢, 如19世纪初的美国和当今部分欠发达地区。

城市化中期, 随着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建设规模和速度加快, 需要大量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 为非农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可靠的粮食、原料和劳动力。营养卫生和医疗技术的改进, 使死亡率明显下降, 人口猛增并向城镇迅速集聚, 城镇人口比重从原来30%~40%猛增到60%~70%, 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如19世纪的英国和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后期, 人口再生产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阶段, 从事农业的绝对人口规模已经不大, 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显著放慢, 甚至停滞。现代工业因技术、管理水平提高, 工业上剩余的大量劳动力调整到第三产业。城市化进入高度城市化后, 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如当今许多发达国家。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课本谈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前者城市化速度超过后者, 除了因为这两类国家分别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和后期缓慢阶段外, 还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工业发展所需的人口增长速度, 即“过度城市化”或“早熟的城市化”。这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如印度在60年代~70年代较典型, 加尔各答住茅屋、草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7%。

中国、东欧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工业发展所需人口增长速度, 有人称为“低度城镇化”, 这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把资源最大限度集中到工业增长上, 造成城市住房、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等投资不足, 而通过控制人口向城市迁移又使投资政策得到加强。

上一篇:室内环保十年磨一剑下一篇: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