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技术

2024-05-29

综合治理技术(精选十篇)

综合治理技术 篇1

生产实践证明, 抗性棉蚜的综合治理,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策略, 具有预防抗性、提高防效、降低投资、保护环境的良好效果。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治理抗性棉蚜的基础, 也是生物防治、保护天敌的前提。

1.1 棉麦套作或棉油间作

棉麦套作可利用小麦的屏障作用阻止有翅蚜向棉苗迁飞, 同时也便于麦株天敌向棉株转移, 棉田自控作用得到加强, 棉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研究结果表明, 棉麦套作较单作棉田天敌多69.6%, 苗蚜基本得到控制。棉油间作可扩大瓢源, 利用瓢虫治蚜, 蚜虫基本不用专一防治。

1.2 选用抗蚜虫品种

选用形态抗蚜和基因抗蚜的品种, 不仅可大大减少施药次数, 节约投资, 而且可减轻污染, 保护天敌, 实现以虫治虫的良性循环。

1.3 田间管理及人工作业

一是秋季棉杆粉碎堆肥杀灭蚜卵, 对野外越冬寄主植物在春季迁飞前灭除蚜虫, 铲除棉田周围路边、沟渠、田埂上的杂草, 防止成为早春过渡寄主和防治期间害虫的避难所。二是在棉田内种植诱集带, 如甘蓝型冬油菜等诱集歼灭。三是加强棉花田间管理培育壮苗, 特别是控制旺长以增强抗性。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 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捕食棉蚜的天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 在棉田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蜘蛛、草蛉、食蚜蝇、蚜茧峰等, 其中瓢虫是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 且普遍存在, 对控制棉蚜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生物防治棉蚜是防止抗性产生较经济、有效、生态、安全的方法, 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措施。

2.1 开展以瓢治蚜

人工助迁或人工饲养瓢虫, 使棉田瓢蚜比在1∶150以下, 控制棉蚜危害。利用麦田瓢虫虫源人工捕捉助迁至棉田, 调节瓢蚜比例。安阳市安阳县推广以瓢治蚜以来, 苗蚜基本不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治蚜效果良好, 也没有抗性产生。

2.2 营造生物防治环境

主要是推广适合天敌生存的间套作方式和耕作制度, 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得以正常繁衍生息, 达到控制蚜虫危害的目的。生产实践证明, 实行麦棉套种、油菜棉花两熟, 棉田冬耕, 铲除棉蚜越冬场所, 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保护天敌的施药方式是营造生物防治环境、经济有效的方法。

2.3 多措并举保护天敌

保护天敌是生物防治的前提和基础。一是田间管理和农事活动不要伤害天敌, 在机械中耕、追肥等管理时尽量不要把天敌的幼虫和卵抖落在地, 尽量避开天敌活动捕食时进行田间作业。二是在棉田间苗、定苗、整枝打杈时, 要调查瓢虫等天敌的形态和数量, 且不可盲目把大量天敌带出田外。根据市、县植保站多年观察, 麦苗上的蚜虫具有负趋光性和群集性, 一般只有1%左右的蚜虫定留棉株上, 而瓢虫可及时转移到定留的棉株上。如果将间掉的棉苗带出田外, 会损失瓢虫蛹50%、卵74.4%、幼虫47.7%。三是对于直播棉田, 前期通过药剂拌种基本可控制蚜虫虫害40~50 d, 后期可利用瓢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四是当蚜虫发生, 瓢虫发生迟、又缺乏瓢源时, 可以用农药涂茎, 以提高药效, 保护天敌。五是推行优质洗衣粉和植物性土农药如青蒿、苦楝、臭椿叶、辣蓼、马齿苋等300~400倍液叶背喷洒, 效果良好又不伤害天敌。六是施药时要选择对天敌安全的农药, 同时应尽量避免大田漫喷, 以免杀伤天敌。当棉蚜点片发生时, 用双层纱布将喷雾器喷头包住, 开1/3开关使药液滴在棉花顶心上, 可选用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倍液, 防治效果良好。

3 化学防治

3.1 遵循点片围歼原则

加强预测预报, 深入田间调查, 当棉蚜点片发生时, 选择高效、低毒、保护天敌的农药集中围歼, 既可降低田间基数, 又利于保护天敌。生产实践证明, 只要能将棉蚜最先发生的中心株和集中点、片控制住, 就能有效地控制其大面积发生。

3.2 遵循保护天敌原则

化学防治要注意保护天敌。采取药剂拌种、滴心、涂茎等隐蔽或部分隐蔽的施药方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在棉田的使用面积, 既保护天敌, 也提高防效, 又可防止抗性产生。

3.3 科学用药原则

科学用药是防止棉蚜产生抗性的最关键防线:一是选择对路、交替、轮换的农药。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 选择内吸性较强的药剂如烟碱、吡虫啉有利于提高防效[3,4,5]。此外, 无或负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合理轮用或混用不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 还是克服或延缓棉蚜抗药性的有效途径。菊酯与氧乐果, 灭多威与菊酯、久效磷, 抗蚜威与恶虫威、克百威都有很强的负交互抗性, 可以轮用或混用。二是选择最佳时期用药。当棉蚜点、片发生时及时用药围歼, 喷药时间以10:00前、16:00后避开高温时喷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选择科学的施药方法。苗期棉株较小时, 采取小雾滴低压力集中喷洒中上部叶片和顶尖。现蕾开花后要采取高压迷雾喷洒, 有利于着药均匀, 提高防效。

摘要:总结抗性棉蚜综合治理技术, 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内容, 以为抗性棉蚜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性棉蚜,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参考文献

[1]王金信, 潘光明.几类农药防治抗性棉蚜的药效评价[J].农药, 1997 (1) :8-9.

[2]冯志超, 姚丽花.新疆奎屯棉蚜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棉花, 2004 (10) :9-11.

[3]贾海民, 石庆宁.吡虫啉防治棉蚜药效试验[J].农药, 1995 (8) :33-34.

[4]刘润玺, 杜学林.利用负交互抗性防治抗性棉蚜的研究[J].农药, 1991 (3) :1-4.

龙麟宫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技术 篇2

龙麟宫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技术

溶洞治理是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地质条件恶劣、穿越岩溶区、地形复杂,在隧道出口段就揭露一大型溶洞处.介绍溶洞的`发育分部情况,并结合溶洞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该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方案,最后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取得预期效果,对岩溶区溶洞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 者:裴巧玲 PEI Qiao-ling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刊 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年,卷(期):09(2)分类号:U455关键词:隧道 溶洞 强夯法 注浆

浅析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篇3

【摘要】本文介绍我矿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瓦斯综合治理方法,为保证安全生产、高产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瓦斯综合治理;方法;安全

一、矿井基本情况

方山新井属立井下山开拓方式,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压力0.35~1.75MPa,瓦斯含量10.74~12.08m3/t,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6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07m3/min,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二1煤层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二、矿井瓦斯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建树瓦斯治理理念,筑牢安全第一思想

近年来,我矿在许平公司、方山分公司正确领导下,坚持“三不四可”指导思想,扎实推进“三基三抓一追究”管理模式,牢固树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没有抽不出的瓦斯”和“区域措施先行、卸压措施补充”的理念,严格执行“密钻孔、严封堵、强力抽、真消突”管控措施,真正实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二)强化防突知识培训、提升干群防突意识

为加大瓦斯理念和防突知识培训工作,我矿充分利用黑板报、简报、横幅、视频专题片和各种会议、安全文化活动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抓好治理瓦斯和防突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把建树瓦斯治理理念根植于干部职工的脑海中。产管理先进经验进行学习,提升全员瓦斯治理意识和水平。

(三)完善制度,创新思路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如:(1)“四三二一”安全、质量、任务、培训结构工资制;(2)安全罚款现金买单制度;(3)一通三防及防突岗位责任制;(4)一通三防及防突例会制度;(5)安全异常信息快速反应机制;(6)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零汇报”制度;(7)防突打钻验收、监钻制度;(8)防突管理业务科室现场写实制度;(9)安检员、瓦检员现场监督制度;(10)卸压措施周分析制度;(11)防突措施循环评价制度。

(四)牢记“三不四可”,强化过程管控

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坚持一切服务于安全、做到“四不生产”,我们的宗旨是以“停、评、措、验”开展采面瓦斯治理工作。“停”即一旦采面瓦斯出现异常、瓦斯浓度变化大、防突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顶钻、夹钻、喷孔、响煤炮等异常现象、连续验证超标、矿山CT报警、区域验证不达标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生产(自主停产6次);“评”即在停产后,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为安全回采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措”即在异常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回采工作面卸压钻孔施工措施或增加工作面风量等措施(先后修订、完善卸压钻孔措施16次);“验”即通过严格执行措施,进行区域验证,待验证指标符合标准后,方可组织生产。

四是强化防突打钻验收管理,在执行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时,视频监钻和专人监钻与矿井值班人员“两个20%”(每天由地面值班人员抽查钻孔数不低于当天打钻孔数的20%,并且抽查钻孔数不低于该巷道施工钻孔数的20%)抽查打钻视频相结合,业务保安科室与安全监察小分队现场抽钻现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监钻、验钻手段,确保了执行措施的真实性;五是加强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对地质变化地段超前预警采取针对性措施,尤其是里切眼往外200m煤层由19m-0.5m既煤层极不稳定地段制定了专项卸压措施;六是实施应急预案演练制,做好了开、复工前和季度、年度避灾演练工作,提高干部职工应急处置能力。

在生产组织上,合理调整作业方式,实现正规循环。随着采面地质条件和季节特点的不同,相继执行了“三八”、“二九一六”、“一二”和“二一三”的作业方式。

在管控措施上,本着“一矿一策、一面一措”的原则,针对二1-11041采煤工作面执行了“密钻孔、严封堵、强力抽、真消突”管控措施,并以抽采浓度验证封孔质量、以增大抽放负压提高抽采量、以抽采量验证钻孔数量、以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的大小验证抽采效果。

在异常信息处置和快速反应上,建立安全异常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对措施执行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处置,确保安全管控到位。

(五)明确施工标准,落实现场达标

一是从卸压钻孔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入手,在对卸压钻孔参数进行设计的同时,对抽放管路的选型、安装和吊挂,打钻钻场安全设施如捕尘设施、防尘水幕、便携、瓦斯探头位置,施工措施管理牌板内容,现场文明卫生标准如灭火器材放置、管线吊挂、煤粉管理,以及封孔联网标准进行明确的要求,规范现场,指导施工;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措施要求开展钻场质量标准化工作,同时跟班干部、安检员、瓦检员现场监督措施执行情况;三是强化上隅角管理,严格上隅角瓦斯抽放和黄泥封堵,规范风障、喷雾使用,杜绝瓦斯聚集;四是实施抽放管路钢性化管理,做到抽放管路吊挂平直,截止阀规范有序、开关及时,确保抽采效果;五是加强钻场文明卫生的动态管理,每天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文明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现场要求整改,同时每天在早班会上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不符合标准的当场缴纳现金罚款,对连续3次出现此类情况的给与录像曝光。

(六)实施“科技兴安”,助推安全发展

引进矿山CT微震监测系统,分别在二1-11041机、风巷接替布置压力传感器和微震傳感器,设置专人观测分析,该系统主要通过监测采面应力变化及顶板活动,依靠能量传递时间差定位震动源及采面应力叠加区域,实现实时动态在线监测采面动力现象,为划分重点监控区域,制定卸压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引进瓦斯巡检系统,同人员定位系统和瓦斯监测系统紧密结合,能够将瓦斯检查点的瓦斯检查情况直观的显示出来,同时利用瓦斯监控系统将井下瓦斯的涌出变化情况和瓦斯巡检系统显示人工检查情况进行比较,避免了漏检和假检现象,杜绝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

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篇4

1 保护层开采

在11采区局部可采的二2煤层中布置了该矿第1个保护层开采工作面11052工作面, 该面倾向长度180 m, 走向长度1 100 m。二1煤层与二2煤层层间距为11.1~25.3 m, 平均16.7 m。通过开采二2煤层, 使采空区岩体应力降低, 透气性增大。对下部的主采二1煤层进行卸压, 并在开采巷道内向二1煤层打终孔间距为15 m的穿层网格抽放钻孔, 以实现二1煤层的区域性保护开采。

2 底板岩巷水力冲孔

在YX001轨道巷、YX002胶带巷施工底板岩巷瓦斯预抽巷。在底板预抽巷内施工钻场, 向顶板YX001轨道巷施工网格式抽放钻孔, 同时进行水力冲孔, 利用高压水对钻孔周围的煤体进行破碎、冲出, 增强煤体的透气性、提高抽放瓦斯量, 为煤巷掘进实施区域防突。

3 水力冲孔增透

3.1 水力冲孔防突技术机理

水力冲孔防突技术机理为:①冲出大量煤体, 为煤体膨胀变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周围煤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了膨胀变形, 使地应力向四周移动, 即起到局部卸压作用。②在冲孔期间排放大量瓦斯, 同时, 由于冲孔后煤体产生膨胀变形, 增加了煤层的透气性, 扩大了排放瓦斯影响范围, 提高了抽排效率, 有效地降低煤层瓦斯含量。③湿润煤体使煤体减少了脆性, 增加了塑性, 降低煤体弹性势能;另外, 湿润煤体后, 可降低煤体中残存瓦斯的解吸速度, 减小瓦斯膨胀能。

3.2 水力冲孔设备及工艺流程

(1) 水力冲孔设备。

钻机:SGZ-ⅢA (原ZL3000HA) 型煤矿坑道钻机;BRW200/31.5乳化液泵;双功能高压水表:SGS型双功能高压水表;Ø133 mm金刚石钻头;喷嘴:2Ø5 mm×60°、2Ø5 mm×90°;压滤机:BMY-60/800-UKG;自制防喷装置。

(2) 水力冲孔工艺流程。

水力冲孔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3 水力冲孔参数及效果

①水力冲孔有效影响半径。以流量考察法、压力考察法分别测定水力冲孔影响半径为7.6 m和8 m。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空白带的出现, 以6.5 m作为水力冲孔有效影响半径 (图2) 。以此为依据, 在每钻场内布置4排14个向上的网格式抽放钻孔, 钻孔控制煤巷两侧15 m, 钻孔见煤点间距为8~10 m。②水力冲孔压力10 MPa。③喷嘴:采用2个喷孔成30°、60°、90°的喷嘴 (30°的喷头用在煤厚为3 m以下钻孔, 60°的喷嘴用在煤厚为3~5 m钻孔, 90°的喷嘴用在煤厚为5 m以上钻孔) , 由煤岩结合部逐渐向上冲孔, 在使用这3种喷头的过程中, 能均匀出煤, 无憋孔现象。

3.4 水力冲孔效果

(1) 单孔冲煤量。

每米冲出煤量为1 t以上, 每孔冲煤量不少于5 t。

(2) 瓦斯浓度变化。

在2#钻场进行水力冲孔时, 冲孔前抽采浓度在0.5%~12.4%之间, 平均6.45%;冲孔后的浓度12.5%~100%, 平均56.25%;19#孔由冲孔前的3.7%增至冲孔后的82.0%;9个钻孔的平均抽采浓度由冲孔前的4.17%增至冲孔后的42.9%。

(3) 单孔瓦斯流量。

在2#钻场进行水力冲孔时, 冲孔前单孔抽采量0.001 7~0.019 9 m3/min, 平均0.010 8 m3/min;冲孔后单孔抽采量0.007 1~0.456 7 m3/min, 平均0.231 9 m3/min;10#孔抽采量由冲孔前的0.011 2 m3/min增至冲孔后的0.456 7 m3/min;1#—6#孔单孔抽采量由冲孔前的0.006 5 m3/min增至冲孔后的0.13 m3/min。

4 网格抽放

FD003工作面、FX002工作面回采前实施网格抽放。在工作面沿倾向方向每隔150 m施工1条预抽巷, 在工作面轨道、胶带巷相向施工平行钻孔, 在预抽巷两侧、沿倾向方向施工深孔钻孔, 使预抽巷抽放钻孔与轨道、胶带巷内本煤层钻孔相互交错, 形成网格状抽放钻孔, 进行抽放, 对工作面回采进行区域治理。已在FX002工作面施工2条预抽巷、FD003工作面施工1条预抽巷。在FX002预抽巷及轨道、胶带巷施工抽放钻孔, 钻孔间距2 m, 通过采用网格抽放, 单孔抽放浓度由0.9%提高到18%, 单孔日抽放量达151 m3。

5 煤巷条带预抽

2009年8月以来, 该矿对开始施工的YX001胶带、FD003轨道、11轨道上山煤巷, 采用条带预抽区域防突措施。在巷道内每隔20 m (15 m) 施工对口钻场, 在钻场内施工深孔抽放钻孔, 钻孔控制前方60 m (50 m) 、巷道两侧各15 m, 进行抽放后, 待瓦斯含量降到8 m3/t以下时向前掘进, 并采用局部预测, 当指标不超标时, 施工40 m (30 m) , 确保煤巷区域防突措施的执行。

在搞好区域防突的同时, 在FD001工作面、FD003轨道、YX001胶带进行深孔煤层注水, 注水压力8~15 MPa, 单孔注水量15~22 m3, 降尘率超过60%。

6 结语

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结 篇5

—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结

2007年校综治办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在市公安局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坚持以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列》和《关于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的意见》的精神,以“教育发展,安全先行”为理念;以 “抓防范,保安全”为重点;以“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目标”;以“领导带头、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自主创新,整体推进为原则”;紧紧围绕以“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和谐进步”为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积极探索新时期创建平安县市、平安校园工作新特点,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娱乐安全文明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和居民的安全保卫意识,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校内基本概况。

我校是社会各界关注和市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由于学校事业发展,连年扩招学生,人员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跟上变化的形势,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是学员素质差别,教学管理不一,安全教育管理形式不同。二是学生结构差别,防范能力不一,安全保卫措施不同。三是住宿条件差别,有平房、有楼房,学生住宿不集中,警卫配备不同。四是校园面积大,八个单位居民交叉居住,居民居住分散,经营种类繁多,其他单位未设警卫(治安员)治安管理难度大。五是院内有县市弹药库、技校、八中、公安局等单位同住一院,只巡逻小块,不管大园,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安全防范责任不同。

〈二〉校外基本概况。

我校居住郊外,“四校”联成片(技校、实验中学、二市范、党校),出门是耕地,夜间无灯光,商贩四处串,三面是网吧,地理环境复杂,人口流动性大,安全隐患较大。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创建“平安校园”责任感

针对学校安全的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2007年经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其中有:

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消防安全应急突发事件预案

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学生(学员)伤亡 失踪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网络信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成立了应急各类突发事件预案组织机构。保障了“创建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的主题活动,并以此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创建“平安校园”是全面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列》、《关于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的意见》的精神和联系学校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环境的需要,是广大师生员工居民以及学生家长的热切期望和迫切要求。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创建活动中,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认真组织校委会、中心组会、中层干部会,教职工大会学习中共中央一系列稳定工作的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列》等有关文件,将平安建设工作摆到了校委工作议事日程,要求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看好自己人,管好自己门,办好自己事”的工作责任;针对不同时期,提出不同安全防范要求。二是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建平安校园的伟大意义。学校利用橱窗、光碟、黑板报、广播,专题会议、网络、主题班会、班主任周一列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稳定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和安全防范措施,认真分析校园面临的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校园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学习宣传,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因此,必须把安全防范和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中重中之重,做到“两手都要硬”。三是创建安全学校是创建“平安县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事关学校的发展和前途,学校的安全工作同样是学校的生命线,同样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前途。因此,必须把安全防范和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中重中之重,做到“两手都要硬”。四是安全工作是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半生出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使部分人员心理失横被拉下水,从而导致行为准则上的紊乱,给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各级干部重大使命,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使命。五是学校客观实际的需要。近几年,由于学校事业发展,师生总人数剧增,使人员结构、人员素质、人员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跟上变化的形势,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校园不安全因素比以前增多,校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比以前大大增加。这就给学校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通过宣传学习提高了全校师生、员工、居民对校院稳定的认识,为群防群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创建齐抓共管新机制。

学校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分别与各科室、各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市及其他岗位负责人签定治安目标责任书,实行警示制、评先树优一票否决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确保平安校园创建系列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一〉健全组织。学校建立了创建安全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原则,作到个个心中有目标,人人肩上有压力,人人要管事,事事有人管的治安职责。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分管创建安全校园、德育、教学、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中层干部、年级部主任、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工作机构。明确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电大、后勤、培训等职能部门具体抓,使创建安全校园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的管理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肩上有压力,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学校设立创建安全校园办公室,具体统筹、组织、协调学校创建工作计划的落实和创建安全校园工作的日常督查、验收、记载等工作。创建领导小组每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确保“平安校园”工作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开展。

<二>强化责任意识,实施责任追究机制。校长是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的社会稳定全面工作,综治办、保卫科负责全校安全保卫工作,同时负责对全校师生安全教育、管理和周边环境管理、协调工作;总务处、校办室等部门负责人是部门安全保卫第一责任人,负责部门内的安全保卫教育管理工作。其责任明确,奖罚清楚,措施得力,一是把安全工作作为考评各部门、班级和每位教职工的重要条件。二是对中层干部进行考评时安全工作是否合格,是评聘和年终奖金的重要依据。三是对班主任进行考评时,有安全工作专项得分,并和班主任津贴挂钩。同时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实施责任追究制后,各科室、各年级能够经常自觉地在各自系统范围内主动开展自查、互查活动,能够及时协助公安、保卫进行督导检查。

〈三〉坚持“三防”齐抓,健立安全管理“网络“工作机制。

治安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健全安全管理“网络“机制,是预防治安问题发生的重要途径。

在“三防”工作中,学校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防范严密,控制有力,全面预防的要求,在努力提高“人防”力度的同时,全面提高“物防”、“技防”的水平和层次。

1、加强人防“网络”管理机制。一是校委重视内保组织建设。校委一班人十分重视安全保卫组织建设,有一名分工副校长主抓,抽调强兵强将成立了保卫科,把四位专业军人调入保卫科工作,使安全保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对校园门卫、宿舍警卫由原来两人一班,现补充了三人一班,对年龄偏大警卫,进行了调整,增强了安全保卫新的活力,有效地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三是形成网络式督查。由值班校长督查科室领导,科室领导督查班主任及学生治安员,支部督查校园老年巡逻队的值班状况,保卫科和学生会督查全校值班状况的安全管理“网络”工作机制。四是建立周边单位安全管理“网络”工作机制,净化周边环境。以“加强协作,构建联防,倡导文明,净化环境”为目标。坚持联防制度,每周由保卫科登门到公安、周边单位及社区共商净化周边环境。学生会成立了纠察队,重点检查星期六星期日周边治安状况,防止学生斗殴、打架,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三是坚持值周检查制度。每周由一名校长带队,挂牌组成学校值周检查组,对校园夜间治安、宿舍安全、食堂卫生、自习课秩序、出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在中层干部例会上公布评比结果,并在五检一揽橱窗中公布评比结果,并作为部门年终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2、加强物防网络建设。学校不仅注重安全工作的人防,而且注重安全工作的物防设施建设。坚持谁用房,谁防护的原则,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在安全设施上加大投入,对办公室、微机室、库房、财务室、培训楼等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窗。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处安装了应急灯安装了灭火器,改造了消防栓。改造旧电路,做到学生宿舍、教室电路无明线,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所有用电由值班室一个开关控制。

3、加强技防建设。对重点部位按装了警报器,对学校安全防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计划筹磋资金按装监控器,加大技防力度。

四、突出安全教育管理重点,落实具体措施

<一>加强青少年学生教育,创新“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措施。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首先经教代会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施意见》及20多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措施。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懈努力,我校在狠抓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教育过程中,一是社会爱心教育。积极组织参加社会举办的青少年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例如:禁毒签名活动,观看法制教育片,少年犯现身说法大会,利用悬挂治安防范图片,市组织的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等。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党、政、共青、妇、公安等部门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心身健康,例如:外聘公安民警任法制辅导员,与市街道办建立了《关心青少年成长委员会》,与周边网吧签定了《禁止未成年上网责任书》,与迪厅、游戏厅签定了《关心青少年成长责任书》,捐款建立警务点等等全社会携手关心青少年成长。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才有利于祖国的未来。二是学校精心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首先提出市德建设,提出“两个强调”。强调教市队伍要加强修养学习,用情感凝聚学生,用人格教育学生,开展师生交流谈心活动,除粗取精,把精神细粮留给学生。并对教市提出“十八字”要求:善学习、重实践、严律己、多奉献、高素质、高效率。强调学校教职工要具有“三爱”(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三让”(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三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思想意识。对全体教市提出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不管对学生有没有造成伤害,都要对相关老市予以严肃批评和处理。加强安全力度,防止社会青年欺诈学生现象发生。由原来的一个住宿区配两名生活老市,通过平安校园建设增加一名值班警卫,堵绝各类事件的发生。三是家长耐心教育。关心子女成长。建立了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卡,每学期与家长不少于两次沟通,尤其对“双差生”保持经常沟通,请家长近距里交谈,每学年召开一次家长沟通会,听取学校汇报,班主任讲评,家长提意见,达成共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由于工作措施落实,使我校青少年学生的安全防范观念逐渐增强,几年来无一违法案件发生。

〈二〉加强流动、暂住人员教育,创新服务管理的措施。

坚持先服务,后管理的思想,调动暂住流动人员维护校园政治稳定的积极性。加强暂住流动人员的管理,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时期以来,对暂住流动人员管理,只注重治安防范,清查登记人口统计等工作,挫伤了外地民工创建平安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两年来我们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管理”,坚持先服务,后管理的思想,帮助解决暂住流动人员就业、法律援助、子女就学、住房、生活等困难服务的问题,按照《流动 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制度》要求,今年对全校暂住流动人员86人,进行了走访了解,帮助了就业11人,子女上学7人,帮助租赁房屋四户。在服务中签订治安责任书31份,法律咨询5人次。协助派出所办证率达到100%。,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学校对暂住流动人员服务到位,措施得力,无一人有违法乱纪的行为。

<三>加强反邪教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时,是放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标题下讲的,也是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部署的。作为各级干部要把反邪教统一到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群众利益,粉碎西方反华势力和敌对势力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见,防邪反邪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深入开展防邪反邪教育的目的就是,增强基层干部反邪教警示教育知识水平,提高防邪反邪工作能力,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干部的摸范带头作用。在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一是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利用一切教学功能提高学员防邪反邪水平。二是 反邪教警示教育“三纳入”教职员工政治教育和党校干部轮训、培训的教学计划之中,积极开展“六个一”“两个研究”“两个严格”的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建立反邪网络教育工作新平台,制做了反邪教栏目版块,让师生网上评论,提高干群鉴别事物的真伪能力,评击国际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煽动邪教,四是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反邪教活动,使各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成为接受防邪反邪能力提高的过程,使广大师生认清了什么是邪教、什么是宗教的本质,维护了县市的社会稳定。

<四>加强劳教释放人员教育 创新服务管理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的帮教转化工作。把被动管理,转变为亲情、爱情服务帮助,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失学失爱等问题的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纳入支部工作日事议程,二是坚持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思想。三是建立帮教转化工作责任制。帮教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及时帮教处理,将会给单位和家庭、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为了提高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探索“帮教转化工作”新路子,落实了“三帮一”的活动,三个党员帮一个,支部书记是帮教第一责任人,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重新做人的信心;同时基层组织为维护社会稳定,减少重新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群防群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奖惩分明。例如新生第一课消防安全教育课,还请了州消防局干警讲消防安全知识现场示范。积极开展”11.9"消防安全的系列活动,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电视、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定期对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安全消防大检查,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逐一登记造册,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损坏的消防器材,进行维修、更新,完善消防设施,保证学校消防工作顺利开展,无发生火灾事故。

<六>切实加强计算机室和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在硬件方面,计算机室装有防火、防盗装置。软件方面,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校园网络管理办法。网管中心与使用校园网的师生签订责任书,对违反规定的取消入网资格。加强学生上网监管,提倡网络文明,保证校园网及其应用系统只能用于教学、科研、学术、管理等活动,不在网络上安装、运行、获取、复制、传播电子游戏、色情及危害网络安全的软件和数据,不在网络上进行危害国家安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学校安排专人进行校园网络日常维护管理,监控校园网络运行情况,搞好校园网络防火墙建设,防止网络病毒、邮件炸弹等侵入和攻击,防止网络地址、上网账号被他人盗用,维护校园网的正常秩序。

六、深入群众,积极做好民调工作。

未雨绸缪,润物无声,积极做好民调工作是“创建平安校园”防患未然的重要途径。在民事调解中,坚持言之以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的说服教育工作方法,坚持小矛盾不出门,大纠纷不出校的原则,调好率100%的目标。一是民调机构健全。我校民调组织健全,有一名副校长分管民调工作,保卫科科长负责民调日常工作,各部门设有民调委员,建立了防激化信息队伍。二是建全了民调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责任。三是加强政治业务培训,提高调解能力。每学期组织一次调解员培训,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提高调解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矛盾纠纷调好率100%。几年来矛盾纠纷上访调解取得了明显效果,维护了校园的安定团结。

七、加强全校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法律素质 减少案件发生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师生、退离休职工、民工、居民的法律素质,是打造边境强市、建设新型团场致富职工群众和构建和谐党校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根据我们学校特点,充分发挥党校的优势,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新方法,着重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规律、适应发展、满足要求、喜闻乐见、形式多样,适应信息时代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变化,适应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的变化,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效果,促进了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发挥党校优势,“一个阵地”“两个熔炉”的作用,将法制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之中。二是发挥科研优势,深入团场调查了解社会稳定、职工矛盾等突出问题,为各级党委提供撰写有指导性的法制建设文章。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师生搭建了普法依法治理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开辟了网上“法制宣传”栏目,专设4个版块,内容包括普法宣传动态、法治经验交流、法制论谈、法律咨询等。同时积极引导开展各级干部网上互动式法制学习交流,2006年点击率达2000多人次,效果明显。四是大力加强对师生、退离休职工、民工、居民法制与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评定五星级文明户工作制度》,建立《校园文明公约》,成立了《安全文明小区建设领导小组》,落实楼长负责制等工作措施,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五是调动教职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努力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学校发展及职工合法权益。“四五”普法以来,学校通过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和制定了《县市党校招待费管理办法》、《县市党校关于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等27项民主管理制度;公示、公开40余项财务、校务、政务、党务等工作内容。使学校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主观走向客观、从随意走向规范,决策管理不断向科学化、民主化迈进,依法治学水平明显增强。

八、基本经验和体会

一是团结的领导班子;二是无私奉限的教育管理队伍;三是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四是严密的安全防范制度;五是创新的安全管理水平;六是平安和谐的校园氛围;七是优美的校园环境;八是完善的教学设施;使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育人环境。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近五年来,学校荣获全国2001——2005《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工会先进单位》、市《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花园式单位》等50多项荣誉称号。

森林鼠害的综合治理技术推广与应用 篇6

关键词:森林鼠害 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全球对改善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随着新造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中幼龄林内鼠害问题不断凸显,危害日趋严重,造林工程形成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经济损失惨重,未成林造林地的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受到严重影响,林木鼠害已成为威胁造林绿化成果巩固和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尽快扭转鼠害发生严重的现状,吸收和借鉴现有的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动员全民防鼠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防治,促进健康。”的方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加大预防性治理力度,走标本兼治、保护环境之路。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生态控制措施

生态控制措施指通过加强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破坏鼠类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抑制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以增强森林的自御能力,形成可持续控制的生态林业。

森林鼠害防治必须从营造林工作开始,要在营造林阶段实施各种防治措施,对森林鼠害进行预防性治理。

1.1造林设计时,首先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要加植害鼠厌食树种,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并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

1.2造林前,要结合鱼鳞坑整地进行深翻,破坏鼠群栖息,将造林地内的枝桠、梢头、倒木等清理干净,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

1.3造林时,要对幼苗用树木保护剂进行预防性处理,可以用防啃剂、拒避剂浸蘸根、茎。

1.4造林后,在抚育时及时清除林内灌木、杂草和藤蔓植物,搞好林内环境卫生,破坏害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控制抚育伐及修枝的强度,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树头、枝、r及灌木枝条等),让害鼠取食。在害鼠数量高峰年,可采用代替性食物防止鼠类危害,如为害鼠过冬提供应急食物,以减轻对林木的危害。

对于新植幼林,营林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发现鼠害要立即对害鼠进行防治。

2.天敌控制措施

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大力保护利用鼠类天敌,对控制害鼠数量增长和鼠害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2.1林区内要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实行封山育林,严格实行禁猎、禁捕等项措施,保护鼠类的一切天敌动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创造有利于鼠类天敌栖息、繁衍的生活条件。

2.2在人工林内堆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招引鼬科动物,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保留较大的阔叶树或悬挂招引杆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以利于食鼠鸟类的栖息和繁衍。

2.3有条件的有林单位,可以人工饲养繁殖黄鼬、白鼬、苍鹰等鼠类天敌进行灭鼠。

3.物理防治

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低,不适宜进入规模灭鼠的林地,可以使用鼠铗、铁猫、木猫等物理器械,开展群众性的人工灭鼠,也可以采取控防鼠阻隔沟或在树干基部捆扎塑料、金属等防护材料的方式,保护树木。

4.化学灭鼠

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大,造成一定危害的治理区,应使用化学灭鼠剂进行防治。

第二代新型抗凝血剂(如溴敌隆等)对非靶动物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不产生耐药性,可以在防治中大量使用。但应适当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如添加保护色,小塑料袋包装等等。

5.生物防治

5.1林木保护剂

林木保护剂,是指用各种方法控制鼠类的行为,以达到驱赶鼠类保护树木的目的。常用防啃剂、拒避剂。由于该类药剂不伤害天敌,对生态环境安全,可以在生产防治中推广应用,尤其是在造林时使用最好。

5.2抗生育药剂

抗生育药剂是指能够引起动物两性或一性终生或暂时绝育,或是能够通过其他生理机制减少后代数量或改变后代生殖能力的化合物,包括不育剂等药剂。

该药可以推广应用。

6.防治时间

鼠害防治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天在4月,秋季在10月份。但是,造林地的鼠害防治应在造林前的7 10天进行;未成林造林地和幼林地的鼠害防治,应在霜降上冻后降雪前这一期间进行。实施防治时以林场(乡、镇)为单位。

6.1春季防治

林木被害株率3

10%的地块,可以采用不育剂、拒避剂和招引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

被害株率11 20%的地塊,可采用物理方法、不育剂、拒避剂、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被害株率21%以上的地块必须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6.2秋季防治

标准地调查时,鼠种捕获率在1-4%时,可采用天敌控制、营林技术、不育剂、拒避剂等措施防治。

捕获率在5-9%时,可采用物理方法,不育剂、拒避剂、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青龙湾滑坡综合治理技术 篇7

1 工程概况

青龙湾滑坡因地处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兴隆镇青龙湾处而得名,位于纳叙铁路DK137+490~DK137+570,共80 m范围内。该段路基地处沟槽斜坡地段,地表为粉质黏土层,厚3~5 m,土层较松软,含水量较大,其下为泥岩夹砂岩地层。

该段原设计以路堤形式通过,路堤中心最大填筑高度12 m,左侧坡脚处至路肩最大填筑高度22 m,总计填方量为33 757 m3。基底处理为疏干地表水,斜坡地段开挖平均1 m深×2 m宽小台阶,局部清淤,然后抛填片石。路堤左侧边坡坡脚设干砌片石垛4 m高,片石垛内侧坡度1∶0.5,外侧坡度1∶1,顶宽2 m,底宽8 m。路堤左侧边坡每填0.5 m高,水平铺设土工格栅宽4 m,完工后将在边坡面设置土工网垫植草。右侧边坡设置拱型截水骨架护坡,坡脚设置0.4 m×0.6 m×1.6 m(底宽×高×顶宽)梯形排水沟,采用M5.0浆砌片石施工。路堤断面见图1[1]。另在DK137+549.6处设1~1.5 m盖板箱涵,长59.75 m,共有20节,基底位于强风化泥岩夹砂岩地层上,其承载力≧0.15 MPa,进水口标高为331.2 m,出水口标高为315.1 m,涵洞轴线以台阶式布置。

2 路基施工及滑坡发生过程

2.1 路基施工过程

DK137+490~DK137+570段路基于2008-03开始着手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按原设计要求先行排水疏干地表明水,然后晾晒,并清除部分淤泥,抛填片石,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斜坡地段开挖1 m深×2 m宽小台阶,左侧坡脚干砌片石垛也开始施工。DK137+549.6涵洞作为该段路基内的重要控制工程,也安排专业施工队伍加紧施工,2008-05该涵洞主体完工,仅余进出口排水设施需要完善。路基已具备了开始大面积进行填筑的时间,故备齐挖掘机、载重汽车、推土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按要求每50 cm层厚开始进行路基填筑作业,至2008-07中旬该段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路基施工宣告结束。施工期间一切正常,无事故发生。之后,是路基自然沉降期,故未安排边坡拱形骨架、坡脚排水沟的施工。

2.2 滑坡发生过程

2008-08-30T:07:30发现该段路堤右侧路肩处产生约5 cm的裂缝,随后几天,裂缝持续扩展,至2008-09-02,裂缝宽已达1 m左右,同时左侧坡脚干砌片石垛有鼓裂、错台现象,且DK137+549.6涵洞下游共8节出现滑移现象,沉降缝处出现严重开裂,裂缝最大有20 cm,顶板已有路基土露出。2008-09-05,整个路基已向左侧塌滑,完全掩埋左侧的干砌片石垛,DK137+549.6涵洞下游12节全部垮塌掩埋,上游8节已严重开裂,失去功能。左侧坡脚水田隆起变形,田埂错位。2008-09-07后,该段路基变形慢慢减缓。

事后观察,DK137+510~DK137+560段路基损毁最严重,已成形的路基顶面全部塌滑下陷,滑坡边缘成弧状,约20 000 m3路基填土已滑出路基之外,导致该段路基已基本报废。滑坡断面图和平面图见图1、图2。

3 滑坡原因分析

滑坡发生后,经过现场勘察,发现滑坡体前宽后窄,呈舌状,滑坡主轴与线路前进方向夹角为120°,主轴长度约为80 m。滑坡前缘为沟槽谷地,为天然的临空面,可见水田隆起,田埂错位,两侧边缘滑坡壁明显,后缘可见滑壁高约3~4 m。滑坡体组成物质上部为路基填筑之块石土,下部为粉质黏土,总厚度2~10 m。滑坡体四周未见地下水出露,但滑坡体物质含水量较大,地表水比较发育,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次为后缘山坡沟谷或基岩裂隙补给。经分析,此滑坡属于沿岩层面的推移式滑坡[4]。综合以上情况,分析滑坡发生原因主要为以下2方面。

3.1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原因。从地质资料可以得知,该段路基处于山前斜坡堆积地带,相对高差30~70 m,自然坡度为20°~40°,呈阶梯状,大多为冬水田,地表主要覆盖粉质黏土,厚约3~5 m,其下为泥岩夹砂岩地层。原设计对此地质情况认识不足,仅在个别地段作浅层的清淤,或开挖小尺寸的台阶,在上面填筑路基,致使路基本体与泥岩夹砂岩地层之间,存在一个软弱的粉质黏土的夹层,为滑坡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2 天气条件

天气条件是导致滑坡的次要原因。该段路基施工完成的日期在2008-07中旬,当地正好进入7月~9月的雨季天气。特别是进入2008-08后,雨水比较集中,通过查询气象资料显示,当月共计下雨天数超过15 d。因为要等待路基的自然沉降,故未能及时施工右侧路基边坡的拱形截水骨架护坡,坡脚排水沟也没有成型,DK137+549.6涵洞进口排水设施没有完善,从而使雨水汇集在右侧路基坡脚处,无法顺利排出,导致雨水浸泡路基,并沿岩层面下渗,从而形成沿岩层的滑动面。在上部路基填土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向左侧的推移力,故而导致路基塌滑。

4 滑坡治理方案选择

滑坡治理方案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工期、造价、技术可行性等多种因素[3]。

根据滑坡现状勘测分析,为了确保滑坡彻底得到根治,各方一致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综合加以治理,才能保证日后铁路运营的安全。

4.1 清除路基塌滑体

对以前填筑的路基加以清除,直到原来的路基基底。清除路基塌滑体的部位需要结合整个滑坡的治理方案来确定。

4.2 重新进行路基基底的处理

清除塌滑的路基填土后,必须将原路基基底进行重新处理。将原地表之3~5 m厚粉质黏土层彻底清除掉,直至泥岩夹砂岩地层。然后在泥岩夹砂岩地层上开挖宽度4~8 m不等,深度3~5 m不等的大型台阶,以改善岩层面的横坡,有利于填筑路基的稳定性。

4.3 涵洞的迁移重建

DK137+549.6涵洞全长59.75 m,在滑坡事故发生后,已全部损毁,失去功能。如果在原址重建,需要在清除路基塌滑体之后进行,而在原址重建过程中,路基后续的施工也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施工。又因此涵较长,原址重建花费将巨大。因此从工期、造价等方面考虑,并结合原地形条件,决定将此涵迁至DK137+493处,涵洞进水口标高由原来的331.2 m提高到335.44 m。此处位于山坡旱地中,基底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涵洞结构的稳定,且提高后涵长缩短为24.24 m,造价大幅减少,工期可相对缩短。同时因DK137+493处位于滑坡体的边缘之外,在施工此涵洞时,可同时着手滑坡的处理,相互干扰不大。

4.4 排水设施的完善

上文提出,天气原因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而在滑坡发生前因没重视排水设施的完善,故对路基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此次滑坡处理之前,决定先在右侧山坡适当位置设置永久性截水沟,采用M5.0浆砌片石砌筑,截面尺寸为梯形,底宽1.0 m,顶宽2.0 m,深1 m。另外因涵洞由DK137+549.6迁移至DK137+493,且进水口高程有所提高,则在涵洞修建好之后,需及时将DK137+493~+550右侧路基低洼处填至涵洞进口标高335.44,并分层夯实,防止地表水下渗。右侧路基坡脚梯形排水沟由原设计0.4 m×0.6 m×1.6 m(底宽×高×顶宽),加大为1 m×1 m×2 m梯形沟。

4.5 加强路基边坡的防护

原设计右侧路基边坡设置拱型截水骨架护坡,左侧路基边坡为土工网垫植草。本次处理方案,决定右侧由拱型截水骨架护坡改为实体护坡,采用M5.0浆砌片石防护,厚0.3 m;左侧增设拱型截水骨架护坡,其拱内设置土工网垫植草。这种方案可有效防止路基在雨季时被雨水冲刷,并防止雨水从路基边坡下渗,有利于日后路基的长期稳定。

4.6 增设抗滑桩

从滑坡的现状看,塌滑面积较大,滑坡方量超过20 000 m3,仅靠上述方式处理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的,因此各方一致认为,最关键的治理措施,是必须在路基左侧适当位置设置抗滑桩。但抗滑桩设置的位置有2种不同的意见,分述如下。

4.6.1 路基坡脚抗滑桩方案

此方案在DK137+500~DK137+560路基左侧坡脚位置,距线路中心41.5 m处,设置抗滑桩11根,桩顶标高321.0 m,桩长10 m、13 m、14 m各1根,桩长16 m、17 m各2根,桩长20 m的4根,桩截面尺寸定为2 m×3 m,桩与桩中心间距6 m,另从桩顶起至岩层面间设挡土板,板长5.5 m,共117块[2]。

抗滑桩设置完成后,在桩外侧设置反压护道,护道高度约5 m,宽20 m,护道顶面与抗滑桩顶同一标高,设4%横坡,边坡坡度1∶1.5,坡脚设M5.0浆砌片石护脚2 m高。具体设置形式见图3、图4。

4.6.2 路基边坡平台下抗滑桩方案

此方案在DK137+505~DK137+559路基左侧边坡平台位置,距线路中心17 m处,设置抗滑桩10根,桩顶标高329.5 m,桩长22 m、23 m、24 m各1根,桩长24.5 m的3根,桩长25.5 m的4根,其中6~9#桩截面尺寸定为2 m×3 m,其余桩截面尺寸定为1.75 m×2.5 m,桩与桩中心间距6 m,另从桩顶起至岩层面间设挡土板,板长5.5 m,共166块[2]。抗滑桩设置完成后,在桩外侧设置反压护道,护道高度约10 m,宽25 m,护道顶面标高326.66,设4%横坡,边坡坡度1∶1.5,坡脚设M5.0浆砌片石护脚2 m高。具体设置形式见图5、图6。

4.6.3 2种抗滑桩方案比选

上述2种方案各有利弊,须从技术可行性、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各方面加以比较,才能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理方案。2个方案的详细比较见表1。

通过比选,可见采用路基边坡平台下抗滑桩方案有明显的造价和工期优势,故最终采用此方案进行滑坡治理。

5 治理方案施工及质量控制

5.1 施工总体安排

施工工期计划从2008-09-15开始,在2008-12-31前主体完工,然后等待路基自然沉降1个月,2009-02完成边坡实体护坡及拱型截水骨架护坡的施工,同时做好路肩石及道床底碴的铺设,从而实现2009-03初达到铺轨条件的总体目标。

5.2 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前,先行做好永久性的截水沟,并完善临时排水系统,以截取及排除地表水。施工过程中,为防止雨水入渗,路基应随填随压实,表面平整无凹坑,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度,确保雨水不聚积。

清除塌滑体后,路基基底平台开挖是施工关键控制点之一,必须严格控制其尺寸。抗滑桩施工完毕,桩身强度达到70%以后,即可进行路堤的填筑施工。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其控制要点为填料的粒径、松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压实度等方面。

5.3 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抗滑桩施工应从桩孔开挖、钢筋笼绑扎、砼浇筑及养生等多方面进行控制。桩孔开挖主要控制桩孔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度等几方面;钢筋笼主要控制钢筋规格、根数、间距、焊接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笼稳定性几方面;砼浇筑主要控制砼所用的原材料质量、砼配合比、坍落度、振捣、养生等几方面。桩身砼经养护达到规定的龄期后,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确保抗滑桩质量。

6 治理效果

通过清除路基塌滑体、路基基底处理、涵洞的迁移重建、抗滑桩的设置、引排水设施施工、路基边坡防护、反压护道的设置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治理,该段路基滑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仅按期完成了治理工作,保证了2009-03铺轨的总体工期目标,而且从后期的通车运营效果看,该段路基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摘要:纳溪至叙永铁路某段路基填筑完成后,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了大面积滑坡,导致已完成的路基和其中的一座涵洞发生垮塌。文章从滑坡原因分析、治理方案选择、引排水措施设置、边坡防护等几方面,对该段滑坡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路基,滑坡,边坡防护,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TB10001—200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S].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申润植.滑坡整治理论和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葡萄病害综合治理技术刍议 篇8

关键词:葡萄病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种植葡萄已成为近年许多农村重点发展的高效农产业。葡萄具有结果早、产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收益快、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但由于大多农户管理粗放, 重植轻管, 对病害治理缺乏认知, 导致葡萄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低。

1 我国葡萄病害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 目前所发现的危害葡萄生产的病害种类超过40种, 为害严重的在10种以上, 如霜霉病、白腐病、黑症病、毛毯病、蔓割病、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等。上述病害除白粉病等少数病害之外, 其发生原因均涉及多雨潮湿天气, 此外, 地势低洼、果园郁闭等因素也是导致葡萄病害发生的原因[2]。

葡萄病害发生比较普遍的是扇叶病与卷叶病, 非侵染性病害则多表现为缺铁黄叶病。其中, 病害发生前期多为重复侵染幼嫩绿色组织为主的黑痘病及害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的穗轴褐枯病。两种病害普遍在葡萄开花前后发生并流行;病害发生中后期主要为害果实 (多为近成熟期果实) 的白腐病与炭疽病, 造成大批葡萄“烂果”。另外, 还有害成熟绿叶的褐斑病, 及在8~9月间盛行的霜霉病;病害发生全程期主要为灰霉病, 其在花期、幼果期及果实成熟期均可严重发生[2,3]。

2 葡萄病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2.1 严格植物检疫

预防葡萄病害的根本性方法是防止危险性病害进入未曾发生的新区。植物检疫是限制人为传播病害的重要技术措施。按照政府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条例, 对种子、苗木、接穗、种条 (包括进出口与国内地区间调运) 进行严格现场或产地检疫。一旦发现带有病原及害虫的材料, 应在病害到达新区前及时扑灭, 或进入新区分散以前进行处理 (如设立观察圃隔离观察) ,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为害区的扩大, 禁止新的病、虫、杂草的传入与传出, 以保障葡萄的生长及发展。

2.2 选择抗病品种

在选择葡萄品种时, 应充分了解当地市场, 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以及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 选择符合市场需求、商品价值较高的、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实验研究发现, 抗病害品种间或种间杂交培育抗性较强的品种效果明显。如近年种植面积较大的抗病品种“康太”, 就是从康拜尔自然芽变中选育出来;广受欢迎的巨峰群品种也是从日本引进的欧美杂交种的[3]。

2.3 农业防治

2.3.1 保持果园清洁卫生。

清洁工作在每年春秋季节集中进行。葡萄落叶后应结合冬季修剪, 将剪下的枯枝叶, 清除的架上病果、病叶, 剥掉的蔓上老皮清扫干净, 特别要注意清理白腐病、霜霉病及褐斑病等病害的病变部分, 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 以防止再传播蔓延, 减轻来年的危害。对北方地区的果园, 要求在埋土防寒前将其清理完毕, 再结合埋土防寒, 将各种病残体 (如病果及落叶) 集中清理干净。

2.3.2 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

葡萄架面枝叶过密, 果穗留量过多, 使得葡萄树的通风透光较差, 易发生病害。因此, 要合理密植, 及时修剪, 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如及时绑蔓摘心与副梢处理, 确保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通常离地面较近的果穗最先感病, 可将接近地面的果穗用绳子适当高吊, 防止病害。

2.3.3 科学施肥灌水。

要保证葡萄的优质、高产, 就必须科学地施肥, 及时适量地灌水, 以满足葡萄整个生长发育期对养分及水分的需要。施肥和灌水的时间及用量应根据葡萄具体生长发育的环境 (如光照、土壤肥力等) 决定。肥料一般选用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对采用膜下滴灌的果园可将肥料溶水后通过滴灌系统定点施肥;对地势低洼的果园要注意排水防涝。

2.3.4 除草结合深翻施基肥。

通过除草结合深翻的方式, 将土壤表层病害埋入底层, 下层土壤移到上面, 以减少病害来源。深翻的同时应注意把植株根部附近土壤中的虫蛹、虫茧、幼虫翻出来, 并集中杀死。

2.4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治理葡萄病害必不可少的措施。葡萄休眠期喷40%美砷可湿性粉剂10kg, 配成2%稀释液, 5°Be石硫合剂或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等;发病前期 (4~5月份) 喷布1:0.5:160~200波尔多液, 发现病叶后改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600倍液;发病初期喷布克露600倍液或抑快净2000倍液。

2.5 生物防治

通过以虫治虫, 以菌治菌, 以菌治虫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葡萄病害的治理。如目前应用较广的生物药剂农抗402、农抗120, 在防治白粉病、黑痘病等严重病害方面疗效显著[4]。此外, 可利用昆虫自然天敌的发展规律进行害虫的治理。

2.6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近年来果树病害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通过葡萄病害对温度、光谱等特异性反应及耐受力, 来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目前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对无病毒葡萄苗木脱除病毒, 在果园中安装黑光灯来诱杀害虫等。

3 结语

在葡萄生产中, 病害一直困扰着葡萄种植全过程, 科学合理的病害防治是栽培成功的关键。病虫害将直接引起葡萄枝蔓死亡、产量降低或绝收、果实品质下降, 严重可能导致大面积毁园或是大范围不宜续种的情况, 使得葡萄种植成本大幅增加, 收益急剧减少, 严重损害果农的利益。据报道, 目前危害我国葡萄的真菌性病害约50种, 其中细菌性病害1种, 病毒种类在30种以上, 虫害则高达120多种[5]。目前葡萄病害治理的方法较多, 包括植物检疫、栽培抗病品种、农业防治 (如保持果园清洁、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科学施肥灌水、除草结合深翻施基肥等) 、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根据地区实际, 合理运用上述方法, 可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注意的, 药剂是葡萄病害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见效快、效果好, 但农药易导致化学残留, 危害人类健康, 切忌滥用、乱用, 尽可能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使用频度及剂量, 遵循科学、合理、准确的使用原则。

在病害防治过程中, 管理人员尤其应注意对新发展种植区的防治, 通常情况下新区病害会有5年左右的缓冲期, 但需注意5年之后这些区域的病害就会进入正常发生状态。总之, 在葡萄病害防治过程中, 应坚持以防为主、对症用药、合理混配、交换使用的用药原则, 同时通过植物检疫、改善光照、增加肥水、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以取得理想的病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金萍.葡萄主要生理病害及防治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08, 31 (12)

[2]霍立强, 张建发, 王素娟.葡萄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 2011, 23 (1)

[3]庄乾营, 刘同金, 赵玖华等.葡萄几种病害的药剂防治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 2009, 12 (4)

[4]周嫦清, 郑传辛, 吕丕峰等.葡萄病虫巧防治[J].新农业, 2011, 25 (11)

突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探析 篇9

1瓦斯灾害治理方法

某矿始终坚持抽采治本,不断对过程的抽采方法进行改善,使治理效果不断提升。该矿从1980年开始开展瓦斯抽放工作,三年后构建成永久抽放系统,到目前为止,配备真空泵(2BEC-42型)3台,瓦斯抽采纯量大约处于59m3/min~84m3/min范围内,抽放率超过35%。

现阶段,该矿瓦斯治理主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在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东部采用上保护层沿空护巷无煤柱开采,同时辅助以底板穿层钻孔抽采卸压的基本方法;在没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西部实施一系列的抽采治理方法,历经长期的研究,到目前基本构建起囊括顺层抽采、高抽巷等各种技术的综合立体抽采系统,初步构建起“先抽后采”、“先抽后掘”的治理局面。

1.1底板穿层网格预抽技术

具体来说,主要是按照地质状况、瓦斯含量、预抽时间等各项效果指标来对网格规格进行确定,通常抽采过程中应用8m×8m或10m×10m的网格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机巷、风巷掘进条带与开切眼40 m区间之中,抽采主要是通过5m×5m、6m×6m、8m×8m的网格。

1.2边掘边抽技术

将该方法引入到煤巷掘进工作面,旨在有效弥补区域防突措施的不足,在突出煤层掘进过程中使用的一个技术方法。巷道掘进的时候,当瓦斯涌出量相对较高时,为便于进行抽采,应当沿着掘进方向施工顺层或穿层钻孔(具体内容我们通过图1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法来降低涌出量,并且使施工过程中的突出危险性减小。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以非常有效地将防突问题处理好,有效防止瓦斯超限。

1.3俯伪斜穿层钻孔抽放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对下邻近煤层瓦斯进行预抽,为有效避免首采层初采期底板突出事故与瓦斯涌出量相对较高,利用首采层煤巷布置俯伪斜下斜钻孔来对下邻近煤层瓦斯进行抽放。在开采完首采层以后,这一个钻孔从预抽转变成抽下邻近层卸压瓦斯,这样就能降低首采面的瓦斯涌出量(详细内容如图2所示)。

1.4卸压瓦斯抽采技术

具体来说,这一方法主要涉及高位巷道裂隙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顶板裂隙钻孔抽采等几个方法,目的是有效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通过这种技术抽出的瓦斯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具有相对较长的持续时间,可以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从而使得瓦斯抽采量明显提高。

1.5保护层开采技术

用煤矿东部开采C1、C2、C3煤层上部平均距离大概是23米没有突出危险的B4煤层当作保护层。另一方面,通过底板网格预抽钻孔来对下方煤层卸压瓦斯进行抽采,通过两巷伪斜穿层钻孔来拦截卸压瓦斯,在此基础上,利用保护层无煤柱开采,来对下覆C1、C2、C3煤层中的瓦斯进行释放。这一方法的重点如下所示:煤与瓦斯共采安全保障技术;双向聚能爆破预裂切顶原理与技术、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技术、远程矿压监测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方法。从现阶段实施的具体成效进行分析,开采保护层以后能够有效避免下部被保护煤层掘进与回采过程中的瓦斯灾害发生。

2进一步改善抽采效果的方法

因某矿是极易自燃煤层,其中的瓦斯非常不容易进行抽采,通过过程的抽采技术来进行,无法实现良好的抽采效果,非常易于造成采掘期间瓦斯灾害发生,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

长期以来,某矿在实践中深入探讨了以卸压释放地应力方法来进一步改善抽采效果,例如,水力割缝,深孔预裂爆破,进一步提高孔径,以及降低孔间距等各种方法,改善了抽采量,提升幅度处于0.4~16倍范围之内,同时该矿正着手开展保护层开采卸压。大力实施低浓度瓦斯抽采与缩发电技术等各种方法,优化了瓦斯的利用程度。

在具体的实践中,该矿切实加强抽采钻考核管理,促使抽采效果不断改善。制定了抽采钻孔质量“四级”制度。上述各种方法以及规章制度为进一步改善钻孔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矿还构建起相应的监控装置,以进一步规范抽采单位,使得单位的抽采积极性明显提高,煤矿的钻机台数已经从刚开始的五台提高至现在的十一台。

3结论与建议

某矿在具体的实践中,切实加强对瓦斯的综合治理,引入了一系列抽采技术与手段,治理效果非常明显,瓦斯抽采纯量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煤与瓦斯突出次数明显减少,目前矿井已经杜绝了突出事故发生;除此之外,瓦斯超限次数明显下降,已经从原来的15次/年下降至现在的2次/年,减小幅度达到86.6%。

该矿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开采保护层和区域性抽采为主的技术,配合以局部抽采方法,积极主动的探讨如何改善治理方法,在实践中收效非常明显。今后该煤矿会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引入新技术,打造一个安全的矿井。

(1)不断提高抽采钻孔的工程量,使抽采率不断改善。

(2)始终坚持开采保护层,循序渐进,实现大面积抽采,从而将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妥善解决。

(3)进一步提高瓦斯利用率,不断对煤矿中的瓦斯利用管网系统进行改造,进一步减小漏损量,从而使其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现场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对重灾矿井瓦斯治理技术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某矿在实践中应用瓦斯抽采技术的实践与具体成效。瓦斯治理的根本方法是选择以瓦采为主的综合治理,某矿在实践之中引入诸多不同的抽采技术,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突出矿井,瓦斯治理,抽采

参考文献

[1]王建民,等.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成套技术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6,03:29-31+35.

[2]刘玉.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57-59.

[3]李晓华,等.近距离煤层群高瓦斯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煤炭技术,2014,06:46-48.

[4]张飞,等.高瓦斯矿井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煤炭技术,2014,08:32-34.

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篇10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 低产低效井比较集中的出现在开发时间长, 设施不完善, 水利设施不先进, 主采井网的系统不完善。低渗油田从地理和地质方面来看, 如果要想开采出更多的原油, 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加大开采力度, 这样做不仅增大了开采成本, 也对油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开采加大了难度。而大量的文献调研也在说明同一个问题:低产低效井已经占据了油井的一大部分比例, 如何提高开采效率, 更好的开采原油, 将油井充分利用, 开采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关注的首要问题。

有调研说, 目前国内外陆上储油量较大的油田已经在投入开发,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了油田的利用率不断下降, 使原本利用率比较高的油井也逐步变成了低产低效井, 这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 也使得原油的利用率大大下降。

这些油田虽然地处不同的区域, 有着不太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地理环境, 但是这些油田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从地理环境来看, 是因为地层的供液能力不足, 即供不应求, 我们总是大范围、大面积的去开采原油, 造成地质产油能力下降;从设备管理来看, 现在用于开采原油的开采设施并不完善, 也没有一个系统合理的监管体系, 用于开采原油的设施比较落后, 效能低, 效率低, 泵出率比较低, 耗能较大, 造成了原本的有效益井逐渐变成无效益井甚至变成亏损井, 而如何解决低产低效井就成为了现在相关人士想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低产低效井的形成原因

当开发进入到中后期的时候, 油井的含水量不断增加, 使得原有的原油被稀释, 产油量会急剧减少, 从高效井变为低产低效井。

从地理分布来看, 低产低效井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发时间比较久的油田, 主要是因为, 在不断开采的过程中, 开采量远远超过了地层的能量供给, 使得原油量只减不增, 将原本的高产高效的油井变为了亏耗严重的低产低效井。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污染, 可能会造成近井的地方被堵塞或者被污染, 使得原油的生产率下降, 从而导致原油的被开采率大大下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棵生长在大自然的参天大树, 突然被禁锢了, 被人移植到了花盆里, 就会慢慢变得瘦弱甚至失去生命。原油开采也是类似, 原本需要吸收大地的矿物质, 需要时间慢慢锤炼才能得出的原油, 突然就被中断了矿物质的吸收, 会降低原油的再生产率。如大家所知, 地理位置不同, 地质层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从地理的角度来说, 低渗性油田储层物性差, 岩性变化比较大, 孔隙结构复杂, 给原油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低渗透油层注水井吸水能力比较低而启动压力比较高, 注水井附近地层压力很大就会导致注水困难, 注不进水, 而根据现有文献的参考和一些最近的论文观点来看, 现有的低产低效井大多也都是因为注水困难而不得不被迫停止开采或者是关闭已经成型的油井来另行开采。

当然还有一些观点说造成低产低效井的原因还有:储层的物性条件, 连通条件, 构造条件等, 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开采设施和注水设施比较落后, 不先进, 而且对于一个即将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油田的地质构造和可开采率可利用率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规划, 盲目的开采, 利用。利用不了就丢弃, 能利用就将所有的资源都开采完, 即便是自我恢复也需要更久的时间。

3 浅谈对低产低效井的综合治理方法

针对参考文献和相关论文的一些综合治理方法, 笔者认为不仅仅可以通过转注治理储层剩余可采储量少成因的低产低效井、掉剖或堵水治理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形成的低产低效井、细分或调剖治理储层层间均质性强形成的低产低效井、加强注水治理低压区中的低产低效井, 还可以通过完善开采系统, 开采前对相关地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会减少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比如, 在开采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在此处打的油井适合抽油还是捞油, 适合使用压裂、堵水还是转注。而且要注意在开采过程中不能大量注水, 以免造成新油井快速变成低产低效井。提高和完善注水系统, 使注水不再那么困难, 就可以相应的提高油井的开采率, 但却有可能因为注水过多造成原油的损失和浪费, 所以, 如果可以根据地质的特点来研究相应的注水系统, 避免注水过多造成的原油浪费, 将大大提高油井的效益和利用率。

国家可以相应的采取一些奖励相关技术方面开发的措施, 来增加相关人员对改善注水, 增加原油开采率的技术开发, 那对减少低产低效井也会起到一个很大的推进作用, 成为减少低产低效井的助力。国家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实验基地, 供相关人员实验、改善, 从而能找到更好的措施来减少低产低效井的数量。

3.1 高含水井压裂

对于个别层或层内高渗透部位水淹严重的影响, 导致部分井高含水, 而其他层或层内的低渗透部位含油饱和度高。为充分发挥这部分井层的潜力, 我们开展了高含水井层的压裂试验, 即在压裂选层时避开高含水层。

3.2 薄差层压裂

这项试验主要针对那些由于层间矛盾较大主力油层已经水淹严重, 而非主力油层为得到动用, 而存在剩余油的产量很低甚至不出油的井。针对这类井实施多裂缝压裂及单卡单压, 并适当增大加砂量来延长裂缝长度。

3.3 注采系统调整

由于部分井开采时间较长, 采出程度高, 措施余地已很小, 但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影响, 这类井周围不同程度的存在剩余油区, 或者由于注采关系不完善而导致区块供液能力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 可采用注采系统进行调整。

3.4 油井堵水

为了解决层间及平面矛盾对区块开发效果的影响, 我们对高含水井采取堵水措施, 以改变液流方向、加强受效差方向上的储量动用, 控制了高含水的主产液层, 充分发挥接替层的潜力, 见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3.5 油井压堵

这项工作是对高含水井压裂与堵水技术的结合, 从而改变低产低效井的现状, 增加储量动用程度。

3.6 油井补孔

由于长时间的开采, 已射开油层见水甚至高含水, 为了接替油井产能, 提高最终采收率, 射开其它层系或分析认为含水相对较低的层, 以改变液流方向, 减少层间矛盾, 提高最终采收率和采油速度。

4 结论与认识

随着相关专业人员对于如何改善低渗透油田, 减少低产低效井的数量, 笔者认为可以在设备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 通过调整注水, 转调压, 利用地理条件和地质缺点来相应的调整开采计划, 使得油田效益最大化, 低产低效井数量最小化, 节省原油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油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毕生.特高含水开发期低效井治理方法探讨[J].河南石油, 1999年05期.

上一篇:加强科学课的阅读下一篇:扩大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