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言语行为

2024-08-17

直接言语行为(精选九篇)

直接言语行为 篇1

Rod Ellis (2000)的一个研究揭示了二语学习者使用请求策略的发展过程。在他的研究当中,Rod Ellis发现比起使用直接请求,本族语说话者更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策略。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请求”常常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本文以“消极请求”和“探询及直接请求”言语行为为讨论对象,从语用角度来比较英汉“消极请求”以及“探询及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异同之处,并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出发点对这两者的异同处进行了讨论解释。

2. 分类讨论及研究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所使用的请求表达句式。例句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一些来自书本中的语言。由于本文作者期望研究能反映语言使用的真实性,例句更为注重的是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的自然性。以下的请求类型是根据Rod Ellis的研究发现,选择对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消极请求、探询及直接请求”进行讨论。

2.1 消极请求

消极请求是一种间接施事行为,言外之力通过慎用类施为动词直接表现了出来。Leech (1983)提出,为了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交际双方要遵守礼貌原则。在日常交际中,尤其是在进行“请求”时,常常需要有礼貌地进行言语交谈。Leech发现,间接表达和礼貌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

在英文里面,为了表示礼貌,大多请求都是间接性的。说话者常常通过消极请求来减轻一些通过使用施事性行为动词进行直接请求所带来的尴尬。带有明显的试探性,旨在说话人不是在尽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而是弄清楚对方的所思所想,让对方自己选择,所以他们较常使用表示间接和试探

的词汇如rather, sort of等。如,Richard:“Could you sort of...puin a good word to Simmon about me?”

然而,在中国,说话者常常使用消极请求来表示一种不确定和需要,而不是出于礼貌。

(1)我很想让你把这个告诉我。

(2)我想让/求你帮我个忙(行吗)?

在这两个例子当中,消极请求言语行为是在说话者的立场上进行的。例(1)表明说话者对事件的关心,但是他并不能确定听话者是否愿意告诉他。与例(1)相近,例(2)同样也表达了一种特别的含意,即说话者并不能肯定听话者是否愿意帮助他。但是,当说话者使用了“行吗”,请求行为就更多地传达了说话者的不确定性,因此转化为在听话者的立场上进行。

2.2 探询与直接请求

英文中大部分的请求是属于这探询类请求。Green (1975:107-307)给出了很多这种类型的句子:

(3) (a) Will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b) Would you take out the garbage please?

(c)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d) Would you like set the table now?

(e) Won’t you close the window please?

(f) Do you want to set the table now?

(g) Why don’t you clean up that mess?

同时,英语本族语者常常使用疑问-条件句来进行探询式请求,如:

(4) (a) I wonder if you were free on Tuesday.

(b) Now one more question, if you don’t mind.How do traditional doctors diagnose illnesses?

这些假问句表面上看是询问对方有无做某事的兴趣或者欲望,实则是请求对方做某事。即使当说话人强硬性和命令性地要求对方做某事时,大多情况下也是使用疑问句式。如:

(5) (a) Can’t you shut up?

(b)你为什么不关上窗户?

例(5b)暗示了听话者所做的行为引起了说话者的不悦(为什么你早该做的事情你却没有做;我没有看见你为你所作的行为辩解)。在英文里,那样的疑问句式可以被用来表达请求,如例(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改变提出请求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所有例(3)里的英文请求例子都会有相对应的中文表达方式。如“why don’t you”结构是一种疑问句型。然而,由于该句型并不要求得到相应的回答,它便被视为一种请求的言语行为而不是一种疑问。在英语里可以是礼貌的请求或者建议,也可以是批评、责备,视具体场合而定。而“Why don’t you”与之相对应的汉语字面翻译“你为什么不……,怎么不……”则变成了反问句,用否定的问句形式表达肯定的祈使内容,多含有疑问、批评、责备之意,说话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下面这个中文例子就含有这样的语气:

店主人:“秋英,怎么不送客?”(《田汉剧作选》)

例(3c)通过使用“would you mind”句型表示适度的礼貌,但是中文却很少有这种回避使用祈使动词的相对应句型以示礼貌。只有受外语深刻影响的某些说话者才会偶尔使用这样的中文句式。专业是英语的中国大学生有可能使用下列句式进行请求行为:

(6)介不介意帮我把这本书还掉?

然而,这种请求方式常常被中国人认为是不必要的礼貌。因此,这种句式往往很少为人们所用。中国人在进行这类请求时往往根据听话者做此事的能力使用“假问题”。

(7)你能……吗?

你能不能……?

然而,英文中的“would you do it”;“won’t you do it”;“do you want to do it”或“would you like to do it”等“假问题”式请求句型在中国却很少见。英文中的这种句式是基于听话者的愿望提出请求,因此这些句式看起来并不像在对听话者提出自己的愿望。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此时,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假如他通过使用与英文“would you like to...please”;“would you be so good as to...”或“would you be so kind/gracious as to...”等句型相对应的中文字面翻译来表达请求意愿,听话者就会感觉非常滑稽古怪。

然而,英语的使用直接请求的形式大多含命令、要求等含义,因此,与汉语说话者相比,英语本族语者较少地使用这类句式,甚至认为它有时比秽语更具有冒犯性。如一个人用英语说出这样的句子:“Mrs.Chen!Please!Sit!Sit!”

在这个例子中,“Sit!”这个句子听起来像命令,很不礼貌,让听者觉得自己像条狗被主人吆喝着。在英语里“请对方坐”有以下表达方式:

Will you sit down?

Won’t you sit down?

可是,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在中文里,通过直接命令来提出请求并不如英文中所认为的那样无礼。汉语里用一个简单的“坐!坐!”就显得非常礼貌,还能表示说话人的热情,适用于一切场合。如果用疑问句式“坐下,好吗?”反而显得生硬。

李颂梅(1994:491)在对中文的关于命令请求形式的研究中提出,中文的说话者在提出请求时一直都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的形式。请求的实现在语言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使用基本的行为动词来直接表明说话者本身的愿望,如使用“带”、“拿”、“给我看看”、“借我”等词。

(8) (a):鲁四凤:太太您吃药吧。

周蘩漪:谁说我要吃药了?

鲁四凤:您忍一忍吧。

周蘩漪:谁要你劝我?倒掉!

(b):周蘩漪:我不愿喝这苦东西。

周朴园:倒了来!

周蘩漪:好,先放这。

周朴园:你最好现在喝了它!

周蘩漪:留着晚上喝,不成吗?

(选自曹禺《曹禺文集》,1978)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以及话语被他人接受的需要对表达请求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朴园在这个家里有着最高的地位,因此他的请求是赤裸裸的、直接的,并且这些请求都使用了祈使动词,显示了他在家中的权力和地位。周朴园的太太周蘩漪是鲁四凤的主人,当周蘩漪面对不同的听话者时,就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提出请求。对四凤来说,周蘩漪的请求是强有力的,并且几乎等同于命令。但是对周朴园来说,周蘩漪的请求就带着一种乞求的语气在内(如使用“您”、“请”、“成吗”)。

事实上,汉语中的疑问句式和礼貌、尊敬语体是没有联系的,因为说话者不需要试图让听话者去做,听话者所被要求做的就可以明确、有力地表达出说话者自己的感情。

4.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笔者发现,不同的文化对如何适当地提出请求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中国人更多地强调社会地位、权威、家庭、团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传统来看,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然而在传统差序格局或等级观念,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取向、他人取向和守本分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必须遵循上尊下卑的法则(贾玉新,1997)。所以中国人表示请求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对方身份地位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请求策略,根据场合使用消极请求或者探询策略,而说话人为了表示权威,往往采取直接请求策略。对于其他国家不同的表达请求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减少文化歧视。

参考文献

[1]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Brown, P.and 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M].London:Longman, 1983.

[4]Green, G.How to Get People to Do Things with Words.In cole.P.&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3Speech acts[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5:107-142.

[5]田汉.田汉剧作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6]李颂梅.Imperatives in Requests:Direct or Impolite Obser-vations from Chinese[J].Pragmatics4, 1994:491-515.

[7]曹禺.曹禺文集 (1, 2, 3, 4卷)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直接言语行为 篇2

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直接型和间接型策略分析

早期对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主要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进行的.通过探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的教师言语行为策略与学生外语习得效率关系.采用一次英语课堂话语交际作为语料,从认知语用角度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外语教师对课堂言语行为的认知语用策略,从而提出促进课堂成功交际的合理性建议.

作 者:陈彩芳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7(1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言语行为   语用策略   直接型策略   间接型策略  

从言语行为角度看成功言语交际 篇3

1 言语交际的含义

所谓的言语交际就是指人们运用言语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从而使对方能够感受到表达人所要表达的言语含义, 所以说言语交际行为是伴随着言语的产生而产生。言语交际行为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沟通社会信息, 它是人类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常常将言语和行为分开, 但是在实际的言语使用过程中言和行往往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听其言观其行”、“言语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所以说行动与言语是分不开的, 在言语交际时就是将言语与行动充分的结合, 从而增加言语的魅力, 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所以说言语交际行为由于言语有所不同, 他除了言语上的表述还有行为与动作上的表达。比如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可以通过语气和眼神来进行交流, 从而让被听着能够了解对方索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准确掌握对方话语的意思。除此之外, 人类在进行交流时还需要根据说话者说话的环境来进行言语的判断。在英语言语交际上也是如此, 所以言语交际它具有一定的共性, 在进行言语交际时需要交际人员充分利用环境、文化以及自身的言语天赋来组织言语, 从而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2 言语的作用

语言和言语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没从而能够保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字是言语表达的一种符号, 比如在英语的26个字母、48个音标中构成了英语言语的基本结构, 而汉语则是由39个韵母、21个声母组成。所以言语的结构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设计好的, 人类在进行言语表达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来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词语, 所以他们的词义也有所不同。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体系, 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是人们运用说话鞋子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而言语是一种个体行为, 它是一个人的言语结合。言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言语能力的好坏决定了社交能力的高低。大方得体的言语形式能够在社交上受到别人的欢迎与亲睐, 同时还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及尊敬。但是在进行与外国人的交际时不仅仅要重视言语的组织还应该重视言语文化的差异, 从而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增加个人的言语魅力, 达到自身的交流目的。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 掌握好言语交流行为, 需要了解国外的言语语法结构以及外国的文化, 从而找到合适的言语切入点, 找到共同的言语爱好提高自身的英语的水平, 增加个人的魅力。

3 言语交际的必要性

我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 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需要准确的应用与斟酌, 因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除此之外, 言语交际还带有个人的特色, 每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言语行为的不同。当我们在进行言语的交流时会根据场合的不同以及自身的喜好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在英语中的”look out!”句话中, 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进行言语意思的判断。如果是在一种危险的环境下, 这句话则是小心的意思, 而如果是在比较常规的情况下则是向外看的意思, 所以在英语言语的交际时也需要对言语环境进行判断。但是在进行英语言语的交流时有时他需要遵循语语法从而来保证言语表达的准确性。比如在使用英语来表达命令的口气时一般都会应用an act in saying something这一表达方式来进行。“许诺”、“命令”、“警告”等词语在英语言语的应用中都属于上一类的使用方法。比如在该句话中In saying“I will bring the book to you tonight”, I was making a promise.则说明了说话者会将这本书带来, 证明了这是一个承诺。

在长期的言语交际中, 由于人们对言语魅力的忽视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败。所以言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人们要想在交际中赢得更加主动的地位就要学会使用言语交际。尤其是在进行英语的交流时, 英语言语更加灵活, 要想增加自身言语的魅力就要掌握英语的言语技巧, 找到英语言语的关键所在。言语交际顾名思义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之一, 在进行言语的交际时人们可以抛开言语自身的限定, 可以动过更多的形似来表达出表达着的意思, 从而增加言语的魅力。但是在进行言语交际时交际人员还是需要一定的交际规则, 这样能够保证言语的可行性, 表达出言语说要表达出的内容。所以在日常的英语表达中, 应该尊重英语的言语习惯, 找到英语句子所要表达出的含义, 组织好英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让语句变得更加优美, 使人们听后感到舒服, 让人感到清新亲切。

人们在进行一般的言语交际时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它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离不开社会群体而存在。人类在言语的交际中能够逐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哲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尊重、自我实现、安全以及相属和爱五个层出的需要。所以人类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实现自我就需要通过言语的交际来进行, 在言语的交际中人们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现自己的魅力,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我, 从而更好的去实现自我。人类在进行言语交际中能满足自身利益, 保证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害, 同时人类通过言语交际行为来追去自身更大的利益, 从而达到交际的某一种行为。所以说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 人们通过言语交际来表达自身的各种情感例如失落、愤怒、高兴、伤心等。言语行的一致才能够更好的达到言语交际的效果, 从而保证言语交际的成功。

4 言语交际成功的方法

言语交际的方法需要遵循不同的方式, 同时还需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进行言语交际。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人要结合实际的交际目的来进行交际, 应用适当的交际方式从而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4.1 间接言语交流

要想增加言语表述的魅力, 还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进行, 其中间接言语交流就是方法之一。间接言语交流能够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在间接交流时它增加了言语的艺术性, 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在交流时感到舒心。在英语言语的表达中经常会应用间接回答来进行交流, 比如在回答“Can I help you?”问句时, 如果对方不愿去就可以说“Thank you, but I want to try again.”意思就是说“我不想用你帮忙。”在这样间接言语的交流中, 能够表达被帮助人的意愿, 让想帮助者感受到舒心和愉快, 及时被拒绝也感到快乐。间接言语交际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场合以及运用的形式, 提高自身交际言语的魅力, 最后达到自身交际的目的。

4.2 言语理解对方

在进行交际时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所谓的理解就是要理解交际人的目的以及交际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话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能够增加双方的好感, 找到交流的共同言语, 从而提升交流的空间找到合适的交际方式。理解双方还需要了解听话人的爱好兴趣等, 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进行言语的交际时会出现意见的不同, 所以要想抓住被听话人的注意力就需要对方理解你的观点, 从而找到交际的话题。交际人可以通过言语动作眼神甚至是语气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对方能够准确的理解你所要表达语句的含义, 找到双方的交流点。所要说理解是交流的基础, 要想进行言语交际, 最主要的是要学会表达自身的观点, 理解别人的观点, 从而掌握言语的精髓, 找到双方交流的切入点。

4.3 找到共同言语话题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人类因为兴趣爱好的不同, 在进行言语的交流时也会有不同的取向, 所以交流者要想成功的进行交流, 就需要了解被交流人的爱好, 从而找到共同的言语话题。在这样的人群中, 大家的爱好相同, 交流时不会出现冷场现象, 同时在交流时还应该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如果在讨论一个大家都不感兴趣的话题时, 说话人要及时改变话题方向, 避免引起大家的反感。尤其是在英语的交流中, 还需要根据文化的差异来进行, 英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大部分喜欢谈论天气, 所以在与英国人进行交流时应该找到融入他们集体的话题。同时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还需要保证言语的简练与精确性, 从而保证被听人对语句的理解。比如有人问你“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China”这样的回答无疑导致问话人的反感, 因为来自中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在进行言语的组织与回答时应该体会问话人的意思, 找到准确的回答方法。

5 总结

综上所述, 言语交际行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行为, 它既是一门言语又是一门艺术。人类在进行言语的交流时需要了解国外的文化, 同时还要拥有较好的言语组织能力, 提高自身言语魅力。所以说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 言语与见识的宽广性能够更好的为言语交际服务, 增强个人交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金林.由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谈言语交际的认知机制[J].文教资料, 2011, 19 (19) :77-78.

[2]丁厚琴.浅析“恰当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J].言语及应用言语, 2008, 5 (5) :37-38.

[3]刘志茹.言语交际中误解现象研究[J].英语言语文学, 2011, 9 (9) :61-62.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篇4

摘要:批评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言语行为类型。在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较少。本文依据Searl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Brown & 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讨论了批评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和语用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面子保全理论 批评言语 礼貌原则

Abstract: Criticism is a common speech act in daily communication.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is respect.Based on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and Brown &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FST), the paper discusses different types of speech act of criticizing and their pragmatic strategies.Finally, some issue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re proposed.Keyword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FST politeness principle criticism

Ⅰ.引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两大支柱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最早提出,随后由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发展深化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Blum-kulka(1984)曾经实施过一项名为“跨文化言语行为实施方式计划(CCSARP)”,调查了不同语言文化中言语行为表达方式的异同情况,主要研究了请求和道歉等言语行为。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这一理论在中国也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言语行为做过研究,如赞扬(Wolfson,1980), 道歉(Olshtain & Cohen,1983), 邀请(Wolfson, D’Amica-Reiser & Huber1987), 抱怨(Murphy & Neu,1996), 问候(Ebsworth, Bodmen & Carpenter,1996)等,但是对于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学者们却鲜有论及。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批评言语行为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依据言语行为理论,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批评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和论述,通过对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描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

简言之,批评即为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Leech提出将言外行为(即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分成四大类:竞争类(competitive),和谐类(convivial),合作类(collaborative)和冲突类(conflictive)(见Leech,1983:104)。他将冲突类的言语行为定义为“言外功能与社会功能互相冲突的那些言语行为。”依据Leech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批评言语行为归入此类。Leech认为这一类言外行为在本质上是不礼貌的。Leech这一观点不免流于绝对化,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Ⅱ.批评言语行为的类型分析

Brown 和 Levinson(1987)借用Goffman(1967)的面子概念提出了“面子保全论”以解释社会交往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典型人的礼貌行为现象的。他们认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并且将“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两种。消极面子是自主的自由,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不因迁就别人受到别人的干涉、阻碍而使自己丢失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支持和喜爱。言语交际中应当讲究礼貌,减少言语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但是,Brown 和Levinson认为,有些类型的言语行为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它们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会产生威胁,并且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都可能造成威胁,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批评言语行为会威胁听话人的积极面子,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说话人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境和批评目的,选择合适的批评言语行为类型,以取得恰当的交际效果。依据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间接使用语言实现自己的目的时所实施的言外行为分为首要言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言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作为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其首要言外行为无疑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是说话人实施这一首要言语行为却可以通过多种次要言外行为来实现。在对批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时,次要言语行为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标准。宏观层次上,批评言语行为的次要言外行为可以分为:非公开策略(off record strategy)和公开策略(on record strategy)两大类。Ⅱ.1 非公开策略

由于批评言语行为本身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所以交际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常常会出于礼貌的考虑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在次要言外行为方面就相应表现为在许多场合采取比较含蓄、非公开的言外行为。Brown和Levinson指出,非公开策略是减少面子威胁策略中最为礼貌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对于面子的威胁最为间接,且这一策略使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说话者往往不明确提及听话人的错误行为,而是采用暗示、开玩笑等含蓄模糊的提出批评,避免对听话人存在潜在的面子损伤之嫌,也可以得到交际场合中听话人或其他人对自己说话策略的褒奖,满足自己的积极面子需求。非公开策略中,经常利用的次要言外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暗示(hints):暗示使言语与批评似乎没有明显的关联,而借助听话人在合作原则基础上,根据语境、语用原则推断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达到批评的交际目的。例如,(1)大爷,您是不是忘了一个程序就把书往包里装?(2)Excuse me, do you forget something? 这两个例子中,说话人的话语似乎是在提醒听话人,而不是在批评听话人,表达含蓄委婉,照顾了听话人的积极面子。避免了与听话人的直接冲突。

二.表扬式批评(criticism in praise):表扬式批评指借表扬第三方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取得的成绩,来含蓄地提出对听话人在这一方面或领域存在的不足。例如,(3)Look, Billy.See how neat Tommy keeps his room?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并没有直接指出Billy的房间不够整洁,而是借助表扬Tommy房间的整洁,使Billy推导出自己的隐含意义,即“我的房间不够整洁,我应该至少让它像Billy的房间那么整洁。”这种批评给听话人留下了回旋余地,让他判断说话人是否实施了批评的言语行为。这一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避免直接或间接提到听话人及他的缺点错误。三.反语(Irony):反语是一种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很常用的语言形式。反语如果应用得当,能够在谈笑之间使听话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请看下面的例子:(4)顾客(指着汤里的苍蝇):服务员,你们的饭店的青菜汤里还放肉啊?

(5)Thank you, Jim.You are really my good friend.(Actually, Jim has done wrong to him.)在例句(4)中,顾客表面上表扬饭店的汤里放肉,但是实则是间接委婉的指出饭店的卫生问题堪忧。这么做可以避免令听话人尴尬的结果,不与听话人发生对峙,也可以借委婉表达不得罪其他在场顾客,达到了礼貌的效果。在例句(5)中,说话人也是借助反语指出了听话人的错误。四.先扬后抑(stroking):在中国文化中,礼貌是社会交际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在批评他人时,说话人也常常尽量做到礼貌,避免唐突。因此,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广为使用。例如,(6)小张,你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的,你今天不舒服吗?文章中有这么多错误。

说话人通过肯定听话人的成绩,给听话人一定的预期时间,增强了话语的缓和度。这一批评模式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应用尤为广泛。在英语社会中,这一批评形式也是一种有效地提出批评的手段。例如,(7)Gee,your work is always so accurate.But the work you did today is not what I expected.五.开玩笑(joking):开玩笑是一种积极的礼貌策略,可以使说话人取得批评的目的的同时,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这也是批评的一种常用模式。

(8)Perhaps you forgot that you placed a book in your bag and meant to pay for it on your way off the store?(9)小姐,下次小心点,我饿了,但我的大衣可没饿呀。

六.借用规章和道德规范(regulations & morals):这种批评模式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情况。说话人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通过陈述规章或道德规范来达到批评之力。例如,(10)In our company, promptness has special importance.(11)好孩子不撒谎。

在例(10)中公司领导和在例(11)中的孩子母亲都没有直接批评下属或孩子,而是通过陈述公司规章和社会的道德标准,让听话人自己去推导说话人的隐含语义。这种模式并不直接指出听话人的错误和问题,从而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

七.非人称指向(depersonalization):这种批评模式把重点放在听话人所犯的错误或错误造成的后果上而不直言不讳地批评听话人,从而保留了对方的面子。例如,(12)Parent: Someone’s eaten the icing off the cake.Child: It wasn’t me.(13)这篇文章好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例(12)中的父母和例(13)中的说话人都巧妙地借助非人称指向,在保留听话人的面子前提下,批评了听话人的错误。Ⅱ.2 公开策略

公开策略是指说话人直接对听话人公开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明确指出听话人所犯的错误。公开批评行为又可以分成缓和策略(the mitigated strategy)和非缓和策略(the unmitigated strategy)。(Katz, 1987)一.缓和策略:缓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使用模糊限定词(hedges)如 maybe, kind of等和前语(preface)来缓和批评的语势的策略。例如,(14)有件事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但是我又不能不说,请你们以后放东西动作轻点儿。

在使用前语缓和语势的句子中,说话人会用前语给自己的批评做个铺垫,表达批评的善意性,让听话人有个心理预期,降低批评的唐突性。二.非缓和策略:非缓和策略是指说话人没有使用任何模糊限定词和前语,不使用委婉表达,认为无需照顾听话人的面子,直接发出批评。这一策略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因此在使用时,应当谨慎。例如,(15)你们也太不象话了,整天上班时间聚众赌博。不想干了就回去!

这是领导批评下属的言辞,由于二者的社会身份,权势不同,所以说话人没有顾及听话人的面子,直接批评了听话人。Ⅲ.结语

批评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值得引起说话人的重视,以便选择恰当的批评策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对于批评言语行为,听话人有多种应答策略,因篇幅所限,本文未做探讨。批评的言语行为还体现出跨文化差异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选择批评策略与不同批评策略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不同人群在选择批评策略时也大相径庭。这些领域值得研究者进行进一步探讨和阐述。

浅述言语行为理论 篇5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奥斯汀 (Austin) 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 其学生塞尔 (Searl) 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语用学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把语言分为三个层次, 即认为在说什么时我们可能以三种基本的方式在做些什么。能把这三层意义的做些什么分别称为“以言表意行为” (locutionary act) 、“以言施事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以言取效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

(一) 以言表意行为。

奥斯汀把最为通常意义上的“说些什么” (saying something) 的行为称作“以言表意行为”的实施。在谈到以言表意行为的几个地方说法基本一致, 都主张以言表意行为的基本特征是有意义, 即我们以言意指事态或者事实。这样, 我们的言语就存在着与世界中的事实是否相符的问题, 因此它是有真假的。奥斯汀对这一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他认为, 即使在这种最为通常的“说些什么”的意义上, 我们也可以区分不同层次的“做些什么”。

(二) 以言施事行为。

从字面上看, “以言施事行为”指在说话中所实施的行为, 即在说话中实施了言外之事。这种行为, 奥斯汀用如下公式做了解释“In saying X, I was doing Y”。需要指出的是以言施事行为仍然是一种言语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

(三) 以言取效行为。

以言取效行为是指说话者在说了些什么之后通常还可能对听者、说者或其他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之产生不是以言施事行为, 因为它不是在说话中所实施的行为, 而只是言后之果。但它毕竟与以言意行为和以言施事行为有关, 是经由说话产生的效果, 因而也是一种言语行为, 实际上是收言后之果。

三、塞尔言语行为理论

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观点, 在同意奥斯汀的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这一基础论断的基础上, 他进一步指出, 说话者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是塞尔的重大贡献。塞尔认为, 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 而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又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句话有可能具有多种功能。Searle指出, 实施言语行为最简单的方式是说话人说出一句话, 确切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这种情况下, 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吻合, 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可称作为直接言语行为 (direct speech act) 。但更多的时候, 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 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 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indirect speech act) 。用于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句具有两种语力:字面之力 (literal force) 和言外之力。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

四、结语

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已成为语用学中的基础理论, 无论是对语用学、语言研究, 还是对社会语言学、语言交际学以及语言的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使语言的作用更为突出, 可以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相当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Austin, J.L. (1996)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eorge Yule.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Searle, John R. (2001) .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5]顾曰国.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 (1) .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7]束定芳.言语行为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1989 (2) .

广告语言与言语行为理论 篇6

广告一词源自拉丁语, 意为“警告或唤起注意”, 其目标为认知、理解、说服与行为。它旨在引起人们关注并使其对企业及产品产生好感, 进而产生购买行为。为达到其特殊交际目的, 广告用语在内容表达与句法结构上均有独特之处。本文拟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等语用学原理, 并结合实例, 对典型广告语言加以分析。

二、语用学相关理论

1.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交际的基本单位是一定行为的完成。说话人通过说话执行一个或多个行为, 其行为的实现能给听话人带来某些后果。该理论最初由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认为完整的言语包括三种不同行为, 即言中行为 (用声音组词, 联词成句, 并用正确的语调说出来) 、言外行为 (话中带有用意所体现的言者交际意图) 和言后行为 (言语对听者产生的影响) 。后Searle将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与之联系, 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等概念, 丰富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使之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2.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1) 合作原则与直接言语行为

1967年, Grice提出:在言语交际时, 为相互了解、配合及使谈话顺利进行, 人们应遵守合作原则。它包括四个范畴, 即量准则 (不多说, 也不少说) 、质的准则 (说真话) 、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 和方式准则 (要清楚明白) 。即应采用最直接最切题的方式真实地表达交际意图。这常要求使用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形式。

(2) 礼貌原则与间接言语行为

但语言学界逐渐注意到人们在言语交际时常常违反合作原则, 如使用间接而非直接的言语交际方式, 让对方曲折意会而不坦率言传……等等。为解释这类现象, Brown, Levinson及Leech等在Grice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益补的礼貌原则, 核心是:言者应自己多吃亏而给人方便, 令对方感到受尊重并获得其好感。据研究, 对同一话题, 越直接的表达方式越不礼貌。因此, 遵守礼貌原常体现为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形式。

3.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理想的言语交际状态是尊重对方, 与人方便, 同时又直接快捷地表明说话意图, 即同时遵守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但实际应用中却少有这种情况。事实上, 人们常常牺牲合作原则来遵守礼貌原则或牺牲礼貌原则来赢得合作原则。选择直接或间接的表达方式取决于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和交际目的。

三、语用学相关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实际运用

1. 广告语言的语用特点

商业广告涉及广告商、广告受众和广告商品三个方面。首先是由广告商制作、发布广告语言 (言中行为) , 其言外行为是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或服务, 以达到促其自发购买的言后行为;而受众则凭借个人的认知和经验对广告语言加以揣摩、完成理解并采取相应的意向或倾向 (受或不受广告影响) , 从而完成广告的交际过程。为顺利实现其劝说目的, 即执行推销产品的言外行为, 并进一步促使广告受众购买的言后行为发生, 商家必须采用有效的言中行为。因此, 广告成功的关键在于新颖独特的言中行为。

2. 广告商灵活处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关系

一方面, 广告商理应为受众提供最为直接、关联和适量的信息, 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及让对方以最小的努力换取最大的语境环境, 这本身即是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但另一方面, 广告交际要求受众购买产品或服务, 本身属于指令性言语行为。因此, 要严格遵守合作原则, 广告商就应直接陈设其交际意图;然而, 这对受众是极不礼貌的, 反而不利于交际目的的实现。

在此情况下, Leech提出广告语言应将礼貌原则作为第一性, 合作原则作为第二性。他认为, 对广告受众无礼将使交流的大门关闭, 消费者将会不愿付钱购买, 广告商就无法获得收益;因而, 为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 广告商应有意识违背合作原则诸准则, 通过遵守礼貌原则来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为此, 广告商应隐藏真实交际意图, 大量运用婉转间接的手法和礼貌的言辞, 将指令性言语行为变为承诺性言语行为, 最大限度地体现礼貌原则, 尽量夸大受众所能获得的益, 使之觉得物有所值, 从而自愿花钱购买, 最终实现其交际目标。

3. 具体运用方式举例

(1) 违反量准则

如:Wwwhat's newww?At www.landsend.com…www.landsend.com gives you even more ways to explore land's end with even more ease, comfort, confidence and security.So, wwwhat are you wwwaiting for?广告中多个“w”明显多余, 违反了量准则, 这种变异拼写的使用意在引起受众对该网站的注意。

又如夸大产品性能以强调消费者可受的益:For real brainscalding, colon-burning taste, try Joe’s Atomic chill.Made from100%animal by-products and just a dish of diesel fuel.It's a burst of flavor that will make your tongue turn black and drop to the floor quivering in fear.So for a true gastro-intestinal assault, try Joe’s…广告用词夸张, 对辣酱的描述诙谐生动, 仿佛热辣辣的琼辣酱就在受众眼前, 令人神往。

(2) 违反质的准则

为增强广告效果,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广告商常使用反语、隐喻等修辞手法。

例如美国癌症协会广告: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 don't listen…They'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吸烟预警广告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看到警示后停止吸烟, 但如直接警告“stop smoking”容易引起反感。广告有意识地使用反语来违背质准则, 幽默委婉地表达了规劝警告意图, 意味深长。

再如:An extra rich and robust blend of Premium beaus, specially roasted to bring out all the flavor and aroma you expect from a gourmet coffee.广告采用了隐喻手法, 便于受众深刻理解蚕豆的风味并产生购买欲望。

(3) 违反关系准则

广告有意识违反关系准则, 借用似乎相关的名人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而非强调产品质量本身, 即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以其熟知但与产品不相关的事物来提升产品地位, 满足其虚荣心。如销路很好的“李宁牌”运动鞋及服装就利用了对明星的崇拜心理来增加产品竞争力。

(4) 违反方式准则

为避免直接劝说的不礼貌, 不少广告违反方式准则, 使用双关手法以引起联想, 间接劝说消费者购买。

如在伦敦某机场一免税店前的广告:“Have a nice trip.Buy-buy!”广告用动词“buy”替换了同音异义的招呼语“bye”, 意在劝说游客在离开前买些免税产品, 亲切自然。

又如:She's the nimblest girl around.Nimble is the way she goes.Nimble is the bread she eats.Light, Delicious, Nimble.广告中Nimble一语双关 (面包名;聪明敏捷的) , 暗示Nimble面包使人聪明、行动敏捷;而该词的重复令人印象深刻, 无须刻意吹捧即达到了其交际目的。

四、小结

总之, 商品广告的交际目标在于促使广告受众消费。广告商灵活应用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原则, 有选择地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来遵守礼貌原则, 以间接的表达方式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最终劝导其购买广告商品, 成功地实现了交际意图。

摘要:广告成功的关键在于新颖独特的言中行为及即广告语言。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角度出发, 结合实例对广告语言的语用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广告语言,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付红桥:汉英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1 (4) :23~25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3]Levinson, S.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4]郑建凤:浅析广告语言的语用基础[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8 (1) :109~112

[5]丁俏蕾:广告语言中的幽默现象及其语用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 (1) :114~117

[6]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1983

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的研究 篇7

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说出一句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 而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我们在生活中常会看见有人给老人让座, 老人会说“谢谢”表示感激。这句“谢谢”就是一种感谢言语行为。简单地说, 感谢言语行为就是说话人对使其受益的行为施事者表示感谢或感激, 其属于表达类言语行为, 即说话人在表达话语命题内容的同时表达某种心理状态①。

二、感谢言语行为实现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出一句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 要保证这个行为成功实施, 需有一定的条件。根据塞尔的观点, 语言使用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行为。他通过研究, 归纳出实施言语行为普遍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基本条件。下面分析感谢言语行为实现需要的 条件:

1.命题内容条件 :致谢者对受谢者表达感激的前提 , 即受 谢者过去做过一件事情A。 例如:

(1) 谢谢你开车送我回来。

(2) 我代表灾区人民, 对来自祖国各地人们的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例 (1) 中, “我”感谢的是某人开车送我回来这个行为, 而这个行为早已发生过。同样, 例 (2) 中灾区人民之所以表示感谢, 是因为祖国各地人们对他们进行了帮助, 而帮助行为也已经完成。

2.感 谢 的 准 备条件 :受谢者过去的行为A使 致谢者受益 , 并且致谢者相信A使自己受益。 例如:

(3) 我得好好谢谢他, 电脑里的资料全不见了。

例 (3) 中, 因为受谢者所做的事并没使致谢者受益, 反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所以这是个不成功的感谢言语行为。一个成功的感谢言语行为必须满足准备条件, 即确保受谢者所做的A使致谢者受益, 并且致谢者本人也确信这一点。典型的例子有:

(4) 多亏了她的悉心照顾, 我的病才好得这么快。

(5) 要不是你提醒我, 我都忘了明天还有考试。

3.感谢的真诚条件:致谢者因为A而心存感激。这个条件与人的感受和意图有关。真诚感谢必须是致谢者明确表明自 己真实的“喜悦”或“感激”, 否则就是言不由衷的。例如:

(6) A:再来一碗吧。

B:不了, 已经饱了。

A:再来一碗吧, 别客气。

B:好吧, 谢谢。

(7) A:我帮你拿上去吧。

B:谢谢, 真是帮了我大忙啊。

显而易见, 例 (6) 中B在说“谢谢”时是言不由衷的, 并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感谢言语行为。而例 (7) 则是满足真诚条件的真实的“感谢”。

4.感谢的基本条件:致谢者打算表达感谢或感激。如果说不遵守这个条件的话, 感谢言语行为就无从谈起。试想当一个人在得到他人的帮助, 并没有心存感激时, 也就没有所谓的感谢言语行为。

三、感谢言语行为的分类

1.直接感谢 和间接感 谢 :在生活中 , 当我们听到“谢谢”、“太感谢了”等词语时, 会很清楚这是一种感谢言语行为。因为这样的词是感谢言语行为中的专门词汇, 其是否出现可以将感谢言语行为分为:直接感谢和间接感谢。

直接感谢, 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话语中包含专门的感谢词汇。可以很清楚地使人意识到说话人在实施感谢言语行为。 例如: (8) 谢谢您的配合。

间接感谢的话语中没有专门的感谢词汇, 人们需要通过字面意思进行深层思考, 从而得到深层次的语用含义, 即感谢的含义。例如:

(9) 太好了, 你帮了我一个大忙。

(10) 幸好有你, 不然真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以上两个例句中均没有专门的感谢词汇, 但人们通过字面意思, 还是可以推断出这两句话表达的感谢意义。如在 (9) 中 , 某人做了一件事 , 使“我” 受益 , 而“我” 也确信自己受益, 于是用“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报你”这样一句话表达感谢。

2.及时感谢和延迟感谢:根据受谢者是否在场分为 :及时 感谢和延迟感谢。 例如:

(11) A: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B:去趟超市。

A:正好, 我也去那边, 我开车送你吧。

B:那真是太谢谢了。

在这个情景中, A使B受益, B当着A的面, 及时表示感谢。也就是说致谢者在“受益事件”正在发生或刚刚结束时, 在受谢者依然在场的情况下所实施的一种感谢行为。

与此相反的延迟感谢是致谢者在“受益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内, 受谢者早已离去, 致谢者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延后向其表示感谢的行为。例如:

(12) 这些都是好心人捐给我们的 , 有机会一定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3.主动感谢和被动感谢。这是从致谢者角度进行的分类。有时别人对你的帮助是你需要的, 你心存感激并主动表示感谢; 但有时你并不需要帮助却得到别人的帮助, 虽然你没有“受益”但你依然对其表示感谢。这种情况下的感谢行为可以说是言不由衷的、被迫的。 例如:你手机坏了, 请专业人员帮你进行修理, 结果不仅没修好, 情况更糟糕。

(13) A:怎么回事啊, 刚才只是没声, 现在怎么连图像都没了?

B:不会啊, 我帮你重新装了系统。

A:哦, 那真是谢谢你了, 我可以换台新的了。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被动感谢行为, A的感谢只是表面, 其真实意图是通过这个被动的感谢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抱怨。

四、感谢言语行为的交际效果

语言使用总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 不仅如此, 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性别、学识等也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具体的环境下感谢言语行为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外, 还能达到其他表达效果。

一是表委婉的拒绝。在交流中, 我们有时会拒绝别人提供的帮助, 应避免直接拒绝带来的尴尬, 人们往往会先表达感谢, 并同时说明拒绝理由。这时感谢行为实际上就是委婉的拒绝。例如:

(14) A:需要帮忙吗?

B:谢谢, 我自己可以完成。

二是引起对方注意。这种交际效果的实现往往在服务业中, 如购物时, 当你要离开一家店, 营业员会说:“谢谢惠顾, 欢迎下次光临。”其目的是引起客人注意, 使他们感受到优良服务, 经常来店购物。

三是表不满或讽刺。这种效果我们在上文分析过, 主要是针对一些帮倒忙的情况。别人提供帮助本应使人受益, 可有时却产生相反情况, 引起他人的不满。虽然看到受助者实施了感谢言语行为, 但是其本意并不表示感谢, 而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讽刺。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对汉语中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分析, 对其实现条件、分类和可能产生的交际效果等进行描述, 以便人们对其有更深的理解, 减少交际中的摩擦与误会, 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

[2]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孙淑芳.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 1999.

[4]孙淑芳.言语行为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 1998.

汉英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篇8

1.抱怨言语行为

1.1言语行为的概念

言语行为作为人类语言交际中最小的单位, 起到巨大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某些人或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然后通过语言的表达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些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完成的事情就是言语行为[3]。

1.2抱怨言语行为的概念

抱怨言语行为在我国文化中的意义较为狭隘, 它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指说话人心中对某事物或者某事件有不满的情绪, 并且将这种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国外, 有很多学者对言语抱怨行为作了一些明显的界定范围, 他们认为抱怨语是向听话人直接传达自己心中不满意的状态和不赞同或否定的情绪, 而这种抱怨言语行为的出现必须由听话人负责。就国外学者的上述观点来说, 其虽然已经概括了抱怨言语行为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但是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阐述, 而不是准确的定义, 他们只是把人作为抱怨言语行为的施展对象, 并没有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因为许许多多事情产生抱怨言语行为。因为抱怨言语行为常常和指责、警告、威胁等言语行为交织在一起, 所以抱怨言语行为不能用非常绝对的概念界定。

2.汉英抱怨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分析

我国文化传统的内涵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和“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就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只是融入了现代化社会的元素。我国传统文化在对人方面讲究尊人卑己的原则, 而且无论是做事还是交流, 都尽量采用委婉和迂回的方式进行。汉语言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以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为发展方向, 并且我国尊崇和谐的社会关系, 与人交际时用语含蓄、温和。英语文化的特色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英语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个人利益不可侵犯。英语文化国家尊崇竞争、对抗和展现自我, 与人交际时用语简单、直接。

汉语言国家和英语言国家在文化内涵上的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双方在对待冲突时的态度与风格。汉语言文化使用者在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 有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把彼此的公开对抗看做是一种令“我”没面子的行为, 我们以感情为重, 不愿意做公开的对抗。英语言文化使用者会把矛盾中的事情和人分开来对待与处理, 他们认为公开对抗只是任务的去向导致的, 在这件事情之外, 我们依然是亲密无间的伙伴和朋友。抱怨言语行为在国际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 它作为言语行为特征, 在表达形式上一定会带有浓烈的文化特点, 与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有着直接的联系。对汉英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分析, 要从抱怨双方地位和抱怨策略选择两点上进行研究。

第一, 抱怨双方地位。汉语文化比较重视双方的地位, 对老人、对长辈、对上司采取抱怨言语行为, 会相对于英语文化圈的频率较少, 而且言语相对平和。若晚辈对长辈、下属对上司直接抱怨, 则会让长辈或者上司感觉非常没有面子, 这是很失礼的行为。在英语文化圈, 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即使对长辈、对上司, 也会发生很多抱怨言语行为。而且相对于汉语, 英语抱怨言语行为的使用和策略选择受到双方地位的影响小很多。

第二, 抱怨言语行为的策略选择。汉语文化中, 人们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尽量不伤及被抱怨人的面子, 有时候会选择放弃抱怨或者间接抱怨, 其总体来讲是为了维护双方之间的和谐。中国人一般情况下在抱怨行为上采用的力度较轻, 多使用暗示表达不满, 甚至为了顾及双方之间的关系, 采取不抱怨的策略。英语使用者会选择直接抱怨和警告威胁的策略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 这种策略的力度较大。英语文化圈中, 人们认为人人平等, 面对冒犯行为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个人的利益和权益不受侵害, 所以会直接明了表达心中的不满和不快。中国人把人们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 一般情况不作公开对抗, 因此在研究和调查中发现, 汉语言的抱怨比例明显低于英语语言使用的抱怨比例。

结语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 在汉语文化中, 直接抱怨是一种严重的面子威胁行为, 为了不伤感情、不伤面子, 人们很少采取直接抱怨, 而且言辞相对平和。英语文化中, 抱怨言语行为频率相对频繁, 言辞相对激烈。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抱怨言语行为上的不同, 本文采用的较为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文化中抱怨言语行为作了总结, 希望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国际交流场合中理解和使用抱怨语有所帮助。

摘要:学术界将言语行为研究划定为语用学范围, 国内外学者对于言语行为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跨文化语言的使用研究是主要焦点。本文所介绍的抱怨言语在听话人看来是一种带有面子威胁色彩的言语行为, 不同文化的国家因受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抱怨言语行为的表现上也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抱怨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找出抱怨言语行为中的差异和使用策略, 希望可以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国际交流场合中理解和使用抱怨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言语行为,抱怨,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潘自意.中美学生汉语直接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祝小军.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 2011 (10) :93-96.

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研究 篇9

基于对传统的、以真值理论为代表的语言观的根本弱点的认识, 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家约翰·兰索·奥斯汀在他的哲学名著《论言有行为》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1962) 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奥斯汀认为并非所有的陈述 (statement) 都是用来表述或描述事实的, 他进而提出了施为句 (performative) 和叙事句 (constative) , (Austin, 2002:3-6) 。奥斯汀将言语行为分为三个部分:言内行为 (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从狭义角度来说,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言外之力方面进行研究, 也就是言外行为 (perlocutionary force) 。

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舍尔 (J.R.Searle) 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他将言语行为分成了五类:1) 陈述类 (representatives) , 如预告、描述、主张;2) 指令类 (directives) , 如请求、命令、提议等;3) 承诺类 (commissives) , 如威胁、许诺等;4) 表达类 (expressives) , 如欢迎、感谢、道歉等;5) 宣告类 (declarations) , 如结婚、解雇、任命等。请求言语行为是发出一系列指令的言语行为, 通常会使听话人的面子和行为自由受到一定的威胁。请求的表达方式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

2 请求言语策略

在请求言语行为中主要有三个类型:强加型、习惯性间接型和非习惯间接型 (暗示) 。在这三种类型中强加型的表达最直接, 其次是习惯性间接型, 而非习惯间接性则是通过暗示来表达的。

2.1 强加型

强加型是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常句子不添加任何的修饰, 而是以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让对方了解你的请求, 一般情况, 也不会征求听话者的意见, 而是直接把某事强加给某人。通常是上级对下级的或者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命令。在强加型请求里, 祈使句、行为句或陈述句最为常见。通常在这种情况下, 说话人会处于支配地位, 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例如:

1) 把门锁上。

2) 下午之前把作业交上。

3) 在我眼前消失。

4) 把教室打扫干净。

2.2 习惯性间接型

这种类型在人与人交往中尤为常见, 通常说话者会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向受话者提出自己的请求。一是考虑到听话人的面子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二是考虑到如果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接受也不会伤及自己的颜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 经常会顾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子。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 (Brown&Levinson, 1987:61) 。通过与他人的交际, 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 保持或增强。他们认为每个交际参与者都具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 (positive face) 和消极面子 (negative face) 。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 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 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 (Brown&Levinson, 1987:62) 因此, 在采取请求这项活动时, 大多数人喜欢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 都通常采取这种表达方式。

Leech (1983) 提出, 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 如果想与人顺利进行沟通, 尤其是发出“请求”时, 不可避免的要有礼貌地与人交谈, 听话人与说话人双方都要遵守礼貌原则。在研究中, Leech发现间接表达想法意见与礼貌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

在英文中, 人们经常使用习惯性间接表达方式。例如:

1) 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

2)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the phone?

3) Could you possibly answer the phone?

4) I wonder if you could answer the phone?

在汉语中, 人们常用到陈述+附加问句的形式, 如人们经常在陈述句后加“好吗?”“行吗?”“可以吗?”“你看如何?”等表达方式。例如:

1) 我们今天下去去逛街, 好吗?帮我把门关上, 可以吗

2.3 非习惯间接型 (暗示)

非习惯间接型是指说话者含蓄的发达请求, 听话者并不能直接的判断出说话者的用意, 有时候需要借助具体的语境对言外之力进行推测。这其实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请求的含义。人们以暗示的方式发出请求, 实际上市不愿意以直接的方式对人发出指示, 让听话人根据自己对说话人所谈及的事情的关心程度而做出自己的解读;还有的一种情况就是听话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需要采取的动作行为, 这个时候说话人只需陈述时间或条件, 因为具体要做什么或者是由谁来做, 交际上方都很清楚。

例如:女儿:妈妈, 电话响了。

妈妈:我在做饭。

很显然女儿说电话响了虽然只是简单的陈述句, 但它是一种暗示, 她希望妈妈能接听电话, 妈妈回到她在做饭, 显然她明白了女儿的暗示, 其次也表明了她也没时间接听电话, 她在做饭, 其实是暗示女儿去接。

又如如丈夫一进门就说“渴死我啦。”妻子:“我一点都不渴”, 其实丈夫是在暗示妻子能给他一杯水, 是一种请求, 而妻子的回答或许她没有明白真正的含义, 暗示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 听话人没有明白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许多误会就是在暗示没有取得应有效果时产生的, 有时候会产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这是夫妻之间的对话,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妻子在抱怨, “我一点都不渴, 你要是渴就自己去喝水”。

总之, 说话人的目的并不是由句子字面意义所决定的, 在一定情况下是受语篇或语境等制约的, 也不能由一些经常使用的语法或语义手段来传达强制性的请求 (weilman, 1993) 。

3 英汉请求策略的差异性原因分析

英汉请求策略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主要是由于语言形式, 社会因素, 以及文化因素的不同所导致, 了解其间的差异性及其原因更能促进交际的顺利完成。

3.1 英汉的语言形式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形式有所差异, 英语是形和语言, 而汉语是意合语言。这一原因会导致英汉请求策略存在差异。英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达到请求的目的, 如:“would you please...”, “why don’t you...”, “I wonder if you...”等等, 这些都是一些规约性的请求言语行为。而汉语则是通过词语与意思的传达来实现的。汉语中请求言语行为往往是通过直接的请求言语附加一些礼貌用语以达到礼貌与尊重的效果, 如:“打扰了”, “麻烦您”, “请”, 等等。这是由于英汉语言形式的不同所产生的请求策略的不同。

3.2 英汉的社会因素差异

英汉请求策略的不同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所影响。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社会, 长幼尊卑长有有序体现的很明显, 做人做事往往要符合自己的社会身份以及特定的社会地位。因此, 由于地位高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地位高者没必要向地位低者委婉请求, 相反, 如果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或幼者向长者发出请求, 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往往要通过委婉的暗示以及间接的表达, 通过冗长的解释使请求看似合理。

与中国社会不同, 西方社会主张自由民主, 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赋予其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 在西方社会, 无论是子女对父母还是上级对下级都要尊重其权益, 任何命令式的言语都会被看成侵犯。如果想对别人发出请求, 必须遵循得体原则, 维护积极面子, 减少消极面子的影响。

3.3 英汉的文化差异

英汉的文化存在差异性直接影响了在请求言语行为上产生了不同。英汉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深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与人伦, 轻视个体与自然, 因此, 在请求言语行为中就形成了以他人的取向为先的思想。与之不同的是,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的影响下的西方社会更注重个人主义, 他们相信自己, 不依赖他人, 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 因此在请求言语行为中形成了个人取向的思想。

4 结论

在人际交往中, 大多数的句子是不能以真或伪来判断的, 语言除了用来陈述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的, 比如我们文中的请求功能。一般说来, 请求的目的的类型、受话者的年龄、对话双方的熟悉程度以及相对的权势是决定人们选择直接请求还是间接请求以及间接性程度的重要因素。说话人考虑各种因素对听话人发出适当的请求, 不同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选择最能使听话人接受的策略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而听话人也要依据对听话者的了解, 对听话者的语言进行判断, 有些时候不能简单的只听表面, 还要进行判断, 也就是所谓的要听出弦外之音, 而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也应有不同的交际策略, 这样才能确保交际的顺利完成。

摘要:以奥斯汀和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 分析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分析了请求言语行为的三大策略, 分析英汉请求言语策略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请求策略, 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请求,策略,差异性

参考文献

[1]Brown P, Levimon S.Politeness~Some Un/tm'sa/s/n Usage[M].ia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Austin J I.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Leech G.Principle of Pragmatic[M].London:Longman, 1983.

[4]Searle J R.Speech Ac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5]付习涛.论言语行为的性质[J].语言学研究, 2005 (4) :81-86.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7]何自然.语用学及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8]贾玉新, 李洁红.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能力[J].外语学刊, 1997 (2) :7-10.

[9]黎晓伟.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及其差异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6) :163-165.

[10]武瑷华.谈国际礼貌原则[J].外语学刊, 2004 (6) :53-58.

上一篇:面源污染行为下一篇:一体化教学下电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