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困惑

2024-07-28

解决困惑(精选十篇)

解决困惑 篇1

一、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困惑

(一) 缺乏归属感

作为新毕业的大学生都有着对未来事业的无限憧憬和报负,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怕吃苦, 任劳任怨, 甘愿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然而实际情况却与大学生村官的最初设想有所出入。许多大学生村官长期被乡镇或县、区借用,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此前地方机构改革, 人员减少, 工作任务重;另一方面是基层政府和村委担心大学生村官干不长, 不愿委以重任, 导致借用成常态, 到村任职反成特例。【1】另外, 由于许多村官并不是农类专业的毕业生, 对农村了解较少, 农村工作情况又复杂, 有些村民纠纷可能涉及几代人的恩怨, 村民往往信任自己选出的村里当家人来主持公道, 排斥“空降”村官。再加之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不足, 不善于和农民打交道, 遇到村民矛盾往往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许多村官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 缺乏身份认同感

首先, 国家政策规定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 系非公务员身份, 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村民自治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本地农民, 大学生“村官”因户籍不在本村, 自然没有村民的身份。这使得大学生村官处于“非官非民”的身份困惑。其次, 目前选派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应该主要担任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工作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而实际工作中, 许多村官的职责范围大多是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跑腿开会等比较琐碎的事务性工作, 很少参与农村实质工作的决策。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同, 导致工作热情的减退, 很多人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工作。

(三) 缺乏工作成就感

农村的工作往往是细小琐碎的, 需要村干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一些大学生村官由于缺乏对农村工作的充分准备, 往往不愿意从小事做起。再加之长时间找不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使他们产生了对事业和前途的迷茫, 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 无法实现工作的成就感。缺乏工作成就感是造成许多大学生村官不安心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当前大学生村官职业困惑产生的原因

(一)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矛盾

近几年全国“村官考试”持续升温, 2011年北京各区县22872人报考村官, 争取3127的岗位, 录取比例超过7:1, 一些区岗位的录取比例达到了13:1, 报考者中不乏名牌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在如此竞争激烈的考试背后, 一个不争的事实显露出来, 许多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并不是发自内心, 而是严酷就业政策下的“曲线救国”。一些大学毕业生把“村官”当作缓冲或提高未来竞争资本的“跳板”, 只有少数人愿意届满后留着农村继续工作。拥有上述心态的大学生很难对“村官”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服务。

(二) 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 各地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不尽相同。北京的大学生村官享有3万元左右的年薪, 以后考研, 还能有10分的加分。最重要的是, 连续两年考核合格的外地大学生“村官”还能因此获得北京市户口。而一些偏远省份的大学生村官不可能享有这样的待遇。2009年辽宁新民20多名大学生村官已在农村“服务”九年, 新民市政府不仅拖欠每人一万多块钱工资, 还提出要解除大学生村官的“身份”, 改签临时工合同。签临时工合同就意味着随时可以被解聘, 大学生村官的权益根本无法保障。[2]因此, 尽快健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是稳定大学生村官情绪, 留住农村人才的关键。

(三) 村官出路的前途未卜

随着村官的届任期满, 许多大学生村官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道路, 然而, 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不少大学生村官们在届满时发现, 竞聘当地公务员岗位或事业编制, 一直不缺编;考研之路, 虽然有适当优惠, 但首先得在考场上拿到高分, 而高校是否执行还很难说。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不能留下, 而另一方面却继续动员新大学生去农村的尴尬。因此, 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及锻炼期满后的使用, 成为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三、当前解决大学生村官职业困惑的路径

(一) 把好大学生村官入口和出口关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往往软在班子上, 抓好农村党支部的建设是关键。村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地村级政府应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机制, 把好入口关的同时也要把好出口关。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等;对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予以淘汰。大学生村官选拔和退出机制的通畅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 避免人浮于事, 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 重视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各级村镇应重视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大学生村官都是80后, 没有吃过苦受过累, 来到农村较艰苦的环境中产生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3]各级村镇要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变化, 可以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方式使大学生村官尽快渡过适应期。大学生村官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教育。作为大学生村官, 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视为农民的一分子, 虚心向农民学习, 先当“村民”后当“村官”。只有这种信念和追求, 才能够深入农村, 亲近农村, 并深深地热爱上农村。

(三)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保障机制

部分大学生村官不安心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身份尴尬, 有些工资待遇较低, 有些不享受政府的各种津贴, 有些甚至被拖欠工资成为“讨薪族”。因此, 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是调动大学生工作积极性, 留住农村基层工人才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各地区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村级同类干部的标准发放大学生村官的基本薪酬, 办理五险一金 (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 , 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适当发放补贴, 此外, 还要尽力激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效益来提高收入水平, 形成既有稳定的财政供给, 又有灵活效益补贴的收入机制。通过以上方法既有效地解除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也稳定了农村的基层组织,

(四) 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出路

大学生村官思想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人面临着未来出路的不确定。许多大学生村官就像水上的皮球, 从上面看下水了, 在下面看漂在水上。在解决大学生村官未来出路方面, 国家可以采取政府与大学生村官双项结合的办法。一方面, 各级政府要着力拓展大学生村官的就业道路, 根据大学生村官的本人意愿和特长, 有针对性的分类培养。农村基层组织要努力为大学生村官的锻炼提供平台, 为后备干部储备集聚力量, 为上级组织不断地输送素质高、年纪轻、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于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村官, 各地农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本领。另外政府还要适当采取帮扶政策, 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创业立项和信贷方面的障碍, 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官防范市场风险;[4]各地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来解决困难, 鼓励企业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另一方面, 大学生村官要认真扎实地为基层工作, 积累工作经验, 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 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只有政府和大学生村官的双向努力, 才能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这点北京做出典范, 自2009年起, 北京连续两年都有超过九成的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成功完成从“卸任”到“转岗”的角色转换。这些大学生“村官”, 四成以上转岗从事各种“涉农”工作。他们离任不离“农”, 离岗不弃“土”, 成为北京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行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农村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赢的理想之举。当前在创先争优的活动的背景下, 更迫切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 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真正保障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当村官。然而, 这些被称之为“新知青”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困惑, 这极大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困惑, 找到解决路径是当前稳定农村基层组织, 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职业困惑,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蒋秋艳.“大学生村官”实施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9) .139-140.

[2]大学生争当村官“新知青”下乡来临?[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90731/n265628714.shtml, 2009-7-31.

[3]马骥.80后大学生村官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会论坛, 2010, (01) .30-31.

职场困惑及解决良方 篇2

职业规划就是个人针对自身的性格、能力、特长、兴趣、潜能,根据市场的行业发展与从业准则进行分析和测定,制订相应的职业计划,从而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很多人却很少会考虑到制订这样的计划,以致迷失方向。

分析:

一般来讲,对“职业规划”这个词的感觉往往是――难、复杂、麻烦等,更有些人觉得“那是高级人才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导致职业规划缺乏的原因是把职业规划想得太复杂,就放弃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的管理工具,其核心是“跟自己谈工作、了解自己”。跟自己谈工作的最好办法是“给自己写信”,写信给将来的自己。在信里,自己跟将来的自己谈谈工作情况,还有鼓励、夸奖、批评。信的内容都是构成自己职业规划的因素,信的内容越具体,工作规划也就越明确。信还可以定期写、反复写,因为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跟别人不同,而且规划毕竟还是规划,需要根据情况修改。这就是所谓的职业规划的管理和维修。

第二种: 求职技巧匮乏

整个求职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甄选企业、投递简历、面试过程、试用期,各个阶段都有诸多方法和技巧来提高求职成功率。但据调查,80%以上职业人求职技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简历技巧和面试技巧。对求职过程中第一个及最后一个环节的重视不够,求职技巧也十分匮乏。而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对技巧的技术性研究缺乏创新性、针对性。

分析:

求职技巧缺少,往往意味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存在问题,而这几项技能是打开职场大门的钥匙。

1.跟面试官沟通:对于不善于言谈的人,最好从自己最拿手方面谈起,帮助自己尽早进入状态,避免因紧张而陌生。

2.用技巧沟通:想象考官可能问的问题,自己准备面试的题目。

3.跟应聘职位沟通:确切地说是了解职位,到底该具备哪些技能、素质,包括公司所在的行业位置和发展目标、自己能对这家公司起什么帮助等。在了解职位基本情况后,对照自己,做好准备,以便向考官证明自身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第三种: 职业定位模糊

职业定位是职业人通过对行业发展的充分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出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它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通常面临下列情况容易出现职业定位模糊:

1、选择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不吻合;

2、对目前工作状态不满意,但又不知所措;

3、盲目求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劣势;

4、面临多个选择,或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把握。

如何解决新婚伴侣的困惑? 篇3

但是,事情在三个月之后发生了变化,我依然喜欢纠缠他,他好像不喜欢这样了,他总是求我说,宝贝你让我睡个好觉好吗?宝贝你看你的眼圈都黑了……转过身,就呼呼大睡。而我因为想,因为没有得到回应,老睡不着。因为睡不着,又纠缠他。这样,他就生气了,一点都不肯配合我,还说我太色了。

是我太色了,还是他因为新鲜期过了,没有兴趣了?

问题提出来了,她的信也就写完了。

她上面提出的“是……还是……”的问题,其实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一般来说,新婚的欢爱,会为将来的性爱定一个基调,并因此一生相随,因此显得非常重要。有些人认为两个人随心随性就是最好的,其实正因为随心所欲,就会产生像上面这位读者的问题,好色执著,就是过于沉迷性爱。

新婚期间是夫妻进行性探索的时候,探索的结果就是形成许多习惯性偏爱。如果这些偏爱是积极有益的,那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些偏爱是无益的,甚至是病态的,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就像上面这对新婚夫妻,他们在新婚头三个月每天至少做爱三次,由此而形成习惯。如果有一天不过性生活,妻子就会觉得不舒服,好在她的丈夫停止了这样的“疯狂”。如果持续下去,丈夫迟早会患上不射精的毛病,到那时后悔就迟了。

据调查表明,由精神原因造成的女子缺乏性高潮,男子阳痿,或者性心理出现问题,大部分都是在新婚这一时期形成的。

新婚夫妇在合欢这件事会有很多想法,像有的女子害怕自己的性欲表现出来,出现了性兴奋也要隐忍着;有的人合欢时不仅要拉严窗帘,关闭灯光,不希望对方看见自己的样子,认为很丢人;有的怀有负罪感,觉得做这种事情就好像犯了罪一般,见人连头都抬不起来;有人害怕怀孕,合欢时不肯告诫丈夫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而有的男子听说有人能连续合欢多少次,便认为自己的频率不够,比不过别人,也不管自己有没有性需要,但一定要赶超别人,证明自己很行;有的人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顾一人前行,不顾及对方感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解决这个问题,和很多事情一样,需要一个计划。合欢也一样,制定一个合欢计划是必须的。当然合欢计划,不仅仅只是合欢的次数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包含很多的学习认知计划,生理的,心理的,最好二人一起阅读,相互阅读。

于是就有了一些理论基础,但那些理论只是别人的经验总结,对你们是不是适用?你们还得摸索。就像书上说刺激性敏感区能让人兴奋,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机制不尽相同,对于别人可能很敏感的地方,在你那里没有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那么,你需要寻找自己的兴奋点。

接下来就是相互配合了,这个时候常常出现的情况是,配合不到位,妻子抱怨丈夫粗心,丈夫心里也委屈。在这个时候说出来,或者用暗示的方法会好一些的。一声轻语,一个吻,触碰……比像猜谜语一样的管用多了。

解决困惑 篇4

一、中学生与老师对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感到的困惑

学生所表现的困惑:一碰到语文阅读方面的题目, 就感觉无从下手, 表现出极大的畏难情绪;在平常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范围狭窄, 阅读知识面有局限性, 没有培养出良好的语感, 面对一些阅读知识读不懂, 惧怕阅读;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很缺乏能力, 心里有话不会很好地表达出来, 甚至是言不达意;阅读成绩较差, 得分普遍偏低, 不能从阅读中享受到快乐与喜悦之情, 对于阅读丧失信心, 毫无兴趣。

农村中学语文老师所表现的困惑: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找不到正确阅读的教学方法, 使中学阅读教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老师也只是针对考试大纲及考点进行训练, 使素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得不到发展, 而应试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只能是效果不明显, 成绩非常差;语文老师也往往不重视文本对阅读教学起到的示范作用, 忽略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的最好时机;对于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语文老师本身阅读量少, 对于文章感悟能力偏低, 导致阅读教学成绩上不去。

二、当前解决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方法

1. 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

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作为老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不断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不断地增强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 使学生的课余知识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也更增强了学生阅读方面的语感, 而阅读语感也恰恰是学习语文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积极倡导学生去阅读各种书报, 只要是学生自己喜欢读的、健康有益的书籍, 我们都应该去鼓励他们, 但同时也要提醒学生阅读时的时间安排要正确合理。在数十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许多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手里拿着与学习不相关的书籍, 就是将学生“一棒子打死”, 向学生严明纪律, 不能看一些与学习不相关的书报。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导致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得到遏制, 挫伤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阅读的兴趣也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中学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方面有明确的规定:中学阶段每学年应该阅读2~3部中外名著, 而且阅读量不应该少于260万字。因此, 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美文佳作, 教师要及时推荐, 以免学生不择而食, 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有效地进行阅读。如: (1) 寓言、童话、故事:中外神话传说、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精选等。 (2) 诗歌散文作品: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歌德对话录、朱自清散文精选、鲁迅杂文选等。 (3) 中外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牛虻》《呼啸山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4) 推荐的杂志:《青年文摘》《读者》《世界博览》等。

2. 掌握阅读技巧学会融会贯通

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技巧与方法是很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正确的听、说、读、写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得到逐步形成与提高。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问题, 本人认为, 老师在处理课文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只停留在将课文向学生讲透、讲懂的层次上, 而更应该从课文中找到具体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教授给学生, 使他们逐步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本领。学生学会阅读其实质就是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进行实践, 在实践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提几点阅读的一般方法:结合文章创作时的背景和历史情况, 使学生能够整体掌握文章内涵的能力;捕捉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或者是关键句子, 教授学生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 去掌握文章整体的中心脉搏;通过文章中的人物、故事情节, 去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制订阅读计划推进教学工作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阅读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如果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盲目性, 同时也会使教学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计划, 并使阅读教学工作更加细化、系统化, 使学生在各个阶段在阅读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阅读教学工作也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 立足课堂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本人认为, 在课堂上不能片面地强调讲解, 而应该将更多的阅读练习时间交给学生, 在学生有问题时, 老师要适当地点拨,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 如果想快速改变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是需要我们在农村基层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的,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让我们为农村的语文教学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容问题TOP10 解决女人困惑 篇5

酒精成分不是对皮肤有害吗,为什么还是会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妆品?

答案:合理使用酒精有利于肌肤的健康。

解读:这需要你根据自己的肌肤类型和状况选择。它帮助干燥的肌肤更好地吸收滋润成分;让混合型肌肤看起来爽洁健康、色泽均匀;对油性肌肤而言,它可以清洁毛孔,防止堵塞,有效减退暗疮留下的疤痕。

美容困惑TOP2:

植物护肤品是否都是纯天然的成分不含防腐剂无刺激呢?

答案:不是。

解读:植物护肤品中都有防腐剂。这是因为天然成分的耐寒和耐热性能不好控制,极易滋生细菌,所以大部分的植物性护肤品里都添加了防腐剂。植物护肤品大都为浓缩型,最好不要涂得太多。即使是天然植物,也有可能引起过敏。

美容困惑TOP3:

每天所需要的护肤品应该需要多少?

答案:保证基础保养。

解读:其实在每天护肤程序中,只要保证基础保养就足够了。洗脸产品、化妆水,面霜和特殊保养品,如眼霜或者祛斑霜等等,这四样就足够日常所需要,过多的护肤品会给肌肤造成负担,也容易养成护肤品依赖症。

美容困惑TOP4:

怎样的护肤手法才是对皮肤没伤害的?

答案:要根据产品情况而定。

解读:正确的涂抹姿势和正确选择护肤品一样重要。人的表皮角质层有类似鱼鳞的结构,脸部的皮肤细胞,大致而言由上向下鳞叠。涂抹柔肤水、润肤霜等保养类护肤品时,应由下而上轻拍或涂抹,使之进入细胞缝隙中;而涂抹彩妆品,其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皮肤不利,只需从上向下地涂,让它附于皮肤表面;涂用卸妆品时,也应按照从上往下的姿势。

美容困惑TOP5:

给肌肤补充足水分就是否就等同于保湿?

答案:不等同。

解读:补水是直接给皮肤的细胞注入水分,而保湿是在补水的基础上形成一层防止细胞水分流失的保护膜。有些人补水了觉得皮肤过一会还很干,就是因为没有通过保湿来防止水分的流水。

美容困惑TOP6:

在干燥的季节,保湿产品是不是涂得越厚效果越好?

答案:不一定。

解读:在保湿产品的成分中,含水量很高的凝胶或果冻型保湿品,即使擦得再厚,水分还是会因为干燥的气候而被蒸发掉。因此进入秋冬以后,最好选用一些高质量油脂含量多一些的保湿品,或者在水性保湿品后再用含油量较高的保湿品达到真正的滋润和锁水作用。

美容困惑TOP7:

使用一些美白产品为什么美白的效果看起来不明显?

答案:使用美白产品是为了使皮肤变白,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解读:美白保养品是绝对不可能让黑色素变得看不见的,美白成分的作用是让黑色素分散得更均匀,让色素颗粒分解得更细碎,令脸色因此看起来更均匀、更明亮,因此选用美白保养品能够让你的肤色变得通透明亮有光泽。

美容困惑TOP8:

美白产品适合白天使用吗?

答案:看成分而定

解读:如今美白产品的主要成分有维他命C及衍生物、熊果苷、麴酸及维他命B3等美白成分,此外有一些抗氧化如龙胆草萃取精华及维他命E也能抑制肌肤活性氧生成,间接达到黑色素生成的功效。这些都是眼下流行的美白成分,它们的安全性都比较高,在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使用。然而常用在去除老旧角质的果酸类产品最好是晚间使用,避免在白天因紫外线而造成的刺激。

美容困惑TOP9:

天天敷脸,皮肤是否一定会变好?

答案:要看面膜种类。

解读:虽然很多明星都说天天敷面膜对皮肤好,但大部分面膜(尤其是深层护理面膜和剥离式面膜)是不能够天天连续使用的。经常使用剥离式面膜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令皮肤松弛,毛孔粗大。同时经常性的敷面膜会给肌肤过多的养分,皮肤无法吸收怎么能够变好呢?因此如果肤质很差的话,可以通过连续使用面膜3天进行急救。肌肤状况良好的话还是一星期2-3次就足够了。

美容困惑TOP10:

敷完免洗型面膜,是否需要洗脸?

答案:需要。

解决离散制造业制造环节的“困惑” 篇6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而实现我国工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必须把信息化技术作为其牵引和支持的动力,坚持把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作为重要支撑,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并加快推动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两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建设工业制造软件,这其中,制造执行系统(MES)以其对车间管理特有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并接受,在中国短短20多年的发展使其也具备了鲜明的本土化特色。

然而纵观我国MES系统的应用,离散制造业相比于流程制造业无论从市场占有率还是从应用效果来说都相对滞后。工信部在对17个行业的两化融合评估结果表明,离散制造业MES系统应用面窄,应用整体水平低。

图1展示了2010年度国内市场MES产品的行业结构分布比例情况。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钢铁、金属、化工。烟草等流程行业中MEs产品的应用比汽车、电子等离散行业要高出很多。

究其原因,我们从离散制造企业自身的问题与MES软件在离散制造行业的应用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离散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前工业转型和两化融合大背景下,制造企业无论从规模。产值还是从管理理念、信息化水平上都在飞速发展。但是很多制造企业,尤其是离散型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制造执行管理的角度来看1、生产计划调度十分困难。离散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直接来源于订单,因此具有不均衡性和明显的波动性。而生产计划调度不能很好地对计划做平准化,导致车间任务量波动大,忙闲不均。2、资源闲置与资源短缺并存,能力过剩与能力不足同在。3,产品质量问题没有在车间层面得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责权划分不够清晰、检测手段相对落后、信息系统不具备质量控制和跟踪功能,这些都是在车间层面无法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4,设计及工艺变更较多,影响生产运行和订单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离散制造企业根据市场的要求,定位于产品差异化的战略,这是企业存在设计及工艺变更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设计及工艺变更延长了技术准备周期,影响生产运行和订单进度。5、生产准备不周,工人停工待料。生产准备作业是离散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若该环节无法保证,就不能够及时各好车间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备件,造成车间工人和设备停工待料的情况。6、生产能耗及资源浪费严重。原材料利用率低,水电热能源耗费量多是离散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制造协同的角度来看主制造商与其上下游未建立起协同化的环境,没有做到最好的信息共享,致使企业需求的变动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反应滞后,阻碍资源的传递。

从信息化应用的角度来看1、当前的离散制造业企业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会购置大量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一系列软硬件,但是这些设备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其大规模应用计算能力不足,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较低。2、车间生产计划进度,质量、设备状态信息反馈不及时,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内的生产调度、工艺管理、质量保证、设备维护、物料管理、过程控制等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数据共享,导致相互之问功能重叠、数据冗余与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信息孤岛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在水平方向上断裂,严重制约着企业内各种系统问的协调,降低了信息化的整体作用。3、中心企业信息化资金、人才缺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基础和完善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而目前的状况是这些企业缺乏充足的人力财力去投入信息化建设。

从MES实际应用情况来看:1、离散制造企业采用定制化开发的MES方案,真正满足离散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的标准化MES产品不多。也没有符合各行业特点的相应解决方案。2、MES产品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集成很差,从技术架构和未来发展模式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3、MES系统与上下游信息化系统集成度较差,企业中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缺乏共享。更缺乏作业计划、执行,反馈的闭环控制机制,与计划系统(ERP)和底层控制系统割裂。4、很多MES产品的通用性、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差,即使不是定制化开发,也对很多业务需求和流程的变化不适应,影响系统的推广。

解决方案

为了适应离散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从车间信息化管理层面更好地解决生产制造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简称北自所,下同)规划并提出了一套“离散制造业一体化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应用平台”(简称一体化MES平台)。平台的整体框架如下图2所示。

一体化MES平台分为四层结构,分别是推广平台、方案平台、应用平台和技术平台,四个平台自下至上形成支撑,由上而下完成落地,以下进行简要介绍:

1、推广平台

以“量大面广”的离散制造业企业为服务对象,以解答解决企业制造执行管理疑难问题、提供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方案、提供各行业的国内专家信息,引导企业找到解决问题之道为主要目标,以互联网信息门户的形式提供平台服务。

该平台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我国离散制造业企业对制造执行管理信息化乃至制造业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打造真正的公共服务型平台;另一方面也扮演着发掘真正需求的优质客户、提供深层次增值服务的顾问式营销平台的角色。

2、方案平台

以有真正需求的离散制造业企业为服务对象,以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生产特点、不同应用需求、不同预算水平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为主要目标,以专家团队和完整的知识服务规范的方式提供平台服务。它不但为推广平台的专家知识库提供标准化的理论依据和方案支撑,更为应用平台的设计方向、研发目标提供指引方向。

该平台的运作是整个一体化MES平台核心价值的体现,为客户带来效益突破的关键所在。

平台服务的内容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整体解决方案、信息化方案、也可以是管理改进建议方案;既可以基于制造协同整合的体系,也可以是面向单一车间的软件模块;既可以面向装备制造业也可以面向电气制造业等等。

3、应用平台

以离散制造业企业制造单元的制造执行管理。制造作业协同、信息系统整合为着眼点,以信息化的方式实现管理改进和综合集成,以应用软件平台的方式为方案平台提供支撑。

应用平台由自北自所RSlO-MES产品发展而来,由8个子系统组成,如下图4所示,它完整覆盖了离散制造业企业制造执行管理的主要内容,累积了我国多个行业的最佳业务实践和不同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单元的优化管理模型。

应用平台支持多种车间业务模式(如流水生产、批量机加工、铸锻生产、修理再制造、单件装配等类型),全面覆盖离散制造企业的各种生产制造过程,使系统达到柔性、通用性、可配置性。

如上图5所示,MES系统位于计划与物流管理层(如ERP,SCM等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管理层(如DNC、FMS、FMC、PLC、立体库等系统)之间,通过各种接口交互生产及控制信息,并通过主数据管理接收设计管理层(如PDM、CAPP、CAD、CAM等系统)传输的关键数据和图形。而在其内部,制造执行系统的各功能有机整合,完成了车间制造执行全过程的跟踪与管理。

4、技术平台

既可为高端客户提供可扩展、可伸缩、随需租用的云技术解决方案,也可为普通客户提供高内聚、松耦合的软件模块,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技术平台也为移动计算、智能设备联网、制造集成接口等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是一体化MFS平台的基础设施。

意义及社会效益

首先,提高客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系统的应用,从整体上改善目标客户生产、经营及管理效果,削减企业成本,提升客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近一步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具体体现在:1、提升主制造商的协同制造能力,实现其与供应商之间的互通互联,进行制造知识及制造能力的再分配。2、提供多种生产类型的计划排产模式,解决不同形态的车间管理需求不同的问题,提高车间作业计划的可执行性。3、立足于物流自动数据采集、设备和生产过程的监控,降低生产数据集成的工作强度,减少人为误差,提高生产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解决企业在车间执行层与控制层的管理脱节,加强信息流与作业流的一致和通畅。4、由生产跟踪及生产效能分析,实时了解投入产出,细化生产成本,使企业管理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5、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管理、跟踪,实现质量信息共享,加强全员的质量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促进产品质量提高,解决企业质量管理的滞后性。6、提供生产设备运行信息,使生产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控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生产,及时维护设备,保障生产设备性能最佳,使生产顺利、有序、高产、低耗进行。

第二,行业应用示范作用;

作为典型的离散制造企业信息化供应商,如果能够通过“一体化MES平台”的实施,使其与ERP产品实现有效整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各类离散制造企业带来管理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在行业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标杆作用,为同行业其它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第三,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中等职业教育的困惑和解决思路 篇7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中考的分流,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 他们到中等职业学校来是迫不得已;中职毕业生在普通就业岗位的居多, 工作尊严及稳定性方面较差;学校教学理念还停留在教“好学生”的中专美好时代;校企联合举步维艰, 课改仍在探索实验;职业训练场所缺乏,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矛盾突出;学生厌学, 老师厌教, 班主任工作没人爱做。鉴于此, 笔者想结合实际工作体会谈谈几点看法:

一、职业教育要转变观念

观念新, 事业兴!转变中等职业教育观念, 是现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重。要转变成什么样的观念呢?

1. 知识教育要服从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从事“职业”的教育。职业有很多种类, 中等职业教育一般培养具有一定素养的技术工人或服务人员。它不同于普通义务教育, 在办学方向上主要突出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养成教育, 这种养成包涵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工作道德等。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讲授或灌输, 而职业教育一定要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才能全面掌握。纯粹校园环境中的学习是无法完成真正的职业教育的。

知识是学出来的!职业是炼出来的!职业教育并不排斥对知识的学习, 而是知识学习要服从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在职业教育环境的熏陶下, 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智开启, 逐步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主动激发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

2. 采用多元评价体系, 不纯粹以考分论英雄

好学生?坏学生?如何评价?我们习惯用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一些可能在读书方面差一些、个性方面比较叛逆的学生, 往往与表扬鼓励无缘。这些学生在批评的氛围中度过了懵懂无知的童年, 甚至一些孩子由此而失去了学习信心, 失去了对学校老师的信任。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我们要公正地对待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 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情境教育, 来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考试成绩不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天性调皮好动;有些是思维能力成熟较慢;有些是成长过程的学习动机障碍等。如果我们单凭学习成绩定论, 则有可能无意识伤害到学生的成长, 是另一种教育形式的不公平。

中职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一套以宽容、欣赏、鼓励为主的理念和策略基础上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差, 但在体育、艺术、交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又各有所长。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学生的特长、兴趣都纳入到我们的综合评价体系中, 就能使他们扬长补短, 增强信心。

3. 突破职业教育人事体制旧框,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要求, 尤其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 必须懂行, 即熟悉自己所教专业领域的职业特征、技术要求和工作环境。唯有在实际环境中干过的人, 才能有效地领悟到什么是专业岗位能力, 什么是企业真正需要的知识技能, 什么样的学生才最受企业欢迎。

由于客观历史因素及现有人才机制的制约, 职业教育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型的教师极为缺乏。我们需要解放思想, 不拘一格, 按照中央的人才精神,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以实绩论人才。在职业教师队伍中, 扩大选才思路, 向社会企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高级技师或工程师, 来充实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这不仅能有效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师资矛盾, 而且校企合作的僵局也会由此突破。

种种现象和事实证明:我们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我们的人才评价机制与职业教育的真正要求不符合;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不能引导职业教育正确的前进。

二、职业教育要体现职业特色

职业教育要强调职业特色, 并包含以下意思:

1. 教师要有职业特色

教师要有职业特色, 是指从事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师, 不但要掌握专业岗位的技术, 还要熟悉企业实际情况, 深刻领悟所从事专业岗位的职业精神, 简言之就是要懂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生产经验, 都有各自鲜明的职业特点, 例如化工行业生产要求“严、细、求、实”和“三不放过”的工作作风等。教师的职业特色, 就是要求能够把这些关键的职业要素和职业精神传授给学生。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就是要符合这种特色的要求。

2. 教学要体现职业的特色

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要突出职业特色, 既要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 又要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熏陶。

专业技能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接触和了解专业技能的实际状况, 而不是凭空想象。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上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对职业环境的认识, 边干边学, 任务驱动, 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更受社会和学生欢迎。

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能够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 使劳动者具有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能力是劳动者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能保证学生就业渠道更宽。

3. 学校要有职业特色

职业学校在办学方向上要立足行业职业特色。如果中等职业学校能够得到行业协会的支持, 开展校企联合, 学校的职业教育特色就会有依靠, 办学的方向必然更加明确和坚定。

因为职业种类很多,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特色, 例如化工学校, 就要有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的特色。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资金技术密集、生产过程不允许跑冒滴漏, 对纪律、协作、安全、环保等的职业意识要强, 因此, 化工学校就要尽量营造有利于培养化工行业职业特点的职业养成教育氛围, 以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因材施教, 重视有效教学;尊重规律, 避免速成教育

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教学的广度、深度、进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 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能, 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发展, 实现有教无类。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说过一段话:“我觉得最好的教学方法, 就是去启迪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思考模式的人, 怎么去唤醒人的智慧, 发现孩子的强项, 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未来最大的挑战, 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教育上面需要找出来的巨大创新。”

任何教育都要讲求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更要重视有效的教学。中职学生由于受到思维水平、学习风格及学习动机等因素影响, 学习成效相对滞后, 但不等于他们将来不会成才。所以, 我们要通过鼓励、承认、欣赏给人以动力, 让每位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中充满欢乐和有所成就。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应有的职业技能培养, 而且要让学生的个性能力也有发挥的空间, 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获得积极进取的勇气。

中等职业教育不是速成教育, 切不可揠苗助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智还未成熟, 对有些知识或技能的理解有不同差异, 甚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有的要走出校门后, 经过一段的实践工作才能掌握。中等职业教育要尊重职业技能培养的规律, 要考虑学生现状和所学专业难易, 要从培养职业兴趣入手, 从树立信心方面入手, 从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入手, 让学生职业养成有的放矢, 符合规律。

四、职业教育也是教育, 不应忘记教育根本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概括教育的宗旨是“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职业教育也是教育, 所以离不开教育的根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对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培养要求, 也是把职业道德摆在首位。我国的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就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 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 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 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 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只是习其句读, 教些技巧, 那是“小学而大遗”。

中职学生厌学、叛逆、难管等是事实, 应试教育不改变, 这种现象还会继续下去。中等职业教育是为这些学生而存在的, 我们有责任在职业教育阶段上, 帮助他们点燃心灯, 照见光明, 看到前途。我们不能只看到中职学生不好的一面, 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积极闪光的一面, 例如忍耐、好动、胆识过人等, 这些恰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必备要素。所以, 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生价值, 证明人才成长有不同途径, 中职学生也是社会人才结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是具有天赋和灵感的, 我们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 人人皆可成才”的思想, 通过多元手段, 循循善诱, 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 学有所成,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摘要: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者, 如果能正确认识各类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多种形式, 改变我们曾习惯教“好学生”的方法, 通过多元手段, 循循善诱, 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学有所成, 使他们成为社会人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观念,特色,人才规律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8) .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Z].光明日报, 2006-06-12 (第1版) .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社会能力[M].人民出版社, 2008 (1) .

贫困大学生的困惑及其解决途径 篇8

一、贫困大学生“困惑”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1. 学习方面的“困惑”

进入大学后, 面对学习, 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调整自己适应新的学习变化, 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常常拿过去的学习经验来处理现在的学习问题, 以“经验自我”的形象来展现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而这种“经验自我”的展示与大学及社会对大学生“超越经验”的学习要求不相适应, 导致许多贫困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压力出现茫然焦虑。进而产生心理困惑, 主要表现为贫困大学生对学习的效果忧心忡忡, 既害怕考试失败, 对不住父母, 也担心知识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找不到好的工作, 整天愁眉苦脸、六神无主。另外, 由于学习效率低, 以及学习任务繁重, 贫困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消退, 总想逃避学习, 而面对无法逃避的学习事实又会带来心理的痛苦与抑郁, 强烈的学习厌烦情绪因此而产生。

2. 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

人际交往问题是贫困大学生感到最困惑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面对新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一些贫困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他们既渴望又害怕, 一些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或者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 不敢主动的和陌生人交往, 有时甚至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有时在交往中不是很自然、很协调, 而是很自卑。一些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经济贫困极为敏感, 担心自己不被他人和社会接纳, 所以不敢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心、与社会接触, 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掩盖起来, 经常内心产生一种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致使其交往难以维持和发展下去。另外, 有些同学总是抱着功利化的动机去与人交往, 在交往中只强调自己的利益, 却很少去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思想单纯, 渴望人间真情, 非常珍惜友情。所以, 在结交朋友的标准上过于苛刻, 将交友理想化, 认为只有相知、患难与共才是真正的朋友。然而在大学生活中, 他们又常常感到不能如愿, 于是他们又常常感叹“知音难觅, 知己难求”, 为找不到真正的知己朋友而困惑苦恼。

3. 经济贫困和就业方面的“困惑”

经济上的贫困给一些贫困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常常给他们带来挥之不去的“困惑”。对贫困大学生来说, 生活费和学费已经压得他们回不过神来, 另外加上贫困所带来的自卑感、焦虑感, 更加使他们感到失落和抑郁。如果贫困生不能得到物质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怀, 很容易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近几年, 由于社会竞争激励, 就业市场不容乐观, 就业机会不公平, 贫困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这对许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来改善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说压力更大。一些贫困大学生一想到自己将来事业不能有好的发展前景, 理想不能实现就对大学教育产生困惑、对专业提出疑问、对社会和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同时, 由于就业过程中不公正现象仍然存在, 面对就业的不公平, 贫困大学生感到无可奈何。

4. 情感方面的“困惑”

在大学校园的情感交往中, 除了友谊的缔结外, 还有以“谈朋友”为核心的男女交往。一些为爱情所困的贫困大学生因情感爆发心理困惑。一些情感丰富而缺乏理智的贫困大学生误把友情或同情当作爱情, 单相思致使双方不能真正情投意合后内心所出现的困惑;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恋爱的盲从性和功利性带来了严重的情绪困扰, 一旦失去爱情就无法正常生活, 丧失了继续学习和交往的兴趣。少数性格内向, 自尊心过强的学生还容易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的出现, 甚至还可能因此而认为人生无味而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二、贫困大学生“困惑”的解决途径探析

1. 培养创新、自信、自尊、自制、求实意识与创造优良的学校育人环境相结合

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当使他们充分意识到, 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创新、自信、自尊、自制、求实的道德意识。自觉调控自身心理和行为。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对以上道德的内化和践履是他们心理困惑得以缓解的关键和根本。因为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心理困惑, 别人无论如何做工作, 还需要学生自己来解决。如果自身没有这种抵制困惑的道德意识和能力, 外界的力量再大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 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 应该切实发挥学校环境育人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中的主导作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调查中和咨询中发现, 对贫困大学生来说, 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 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环境, 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 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那么对贫困作用。

2. 把政府物质关怀与完善就业机制相结合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困惑, 政府必须把物质关怀与完善就业机制结合起来。首先, 要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和基本需求。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就业渠道, 为困难群体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 使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体系, 为困难家庭解除后顾之忧。在社会制度和政策方面向困难家庭倾斜。只有解决了家庭的困难,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惑, 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 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与完善用人机制的建设。要科学制定选拔人才的标准, 要以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及思想觉悟水平作为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标准。有关部门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应严格监督, 建立健全人事考核制度, 真正做到“能者上, 庸者下”。从而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这样才能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 进一步增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信心。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有效地缓解和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 就必须把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上, 教育工作者要求学生只有认清人生意义, 树立远大志向, 才能高瞻远瞩, 不受制于一时的困难, 才能经受各种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由于他们思想尚未成熟, 容易受外界影响, 对许多复杂问题看法不全面。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眼前暂时的困难, 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与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当然, 针对贫困学生的困惑, 高校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 还必须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推动此项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这是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困惑的一个重要保证。首先, 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改善工作条件。确保资金投入, 以利工作的开展。其次,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自觉运用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另外, 高校还要建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 进行系统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完善个性, 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交往、就业、情感方面的“困惑”反映出贫困大学生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 他们虽然感受到压力, 但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调适方法。这些困惑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缓解和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困惑”, 要将培养他们创新、自尊、自制、求实意识与创造优良的学校育人环境相结合;把政府关怀与改善就业机制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使他们健康成长, 顺利成才。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困惑,解决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杨林香.大学生“郁闷”心态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2) :81.

[3]黄东阳.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7 (5) .

高效课堂实施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 篇9

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看出, 教师通过导学案, 把新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习题中, 把新知识的巩固体现在练习中, 实现知识习题化。学生一节课, 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达成三维目标。而教师只是起到巡查发现问题, 尤其是发现共性问题, 再抓重点、难点, 易错点作出点拨, 体现“知识是学会的, 不是教会的”理念。

一、高效课堂中存在的困惑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 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 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是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困惑,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新课程已实施十来个年头了, 听了很多专家的课, 上了很多交流课, 课堂模式尝试过很多种, 但都是浅尝辄止, 收效甚微。现在,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们的课堂中到底该如何具体操作?是照葫芦画瓢吗?“精髓”在哪里?拿捏不准。

2. 我们的课堂确实是“教学时间+汗水”式的一言堂、满堂灌。为求心理平衡, 不敢放手, 更害怕完不成各种任务。高效课堂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实现兵教兵, 兵强兵, 教师则少讲, 甚至不讲。这样在单位时间内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如果继续尝试下去, 教学质量下滑了又该怎么办?

3. 小组学习我们经常用, 公开课上用的更多, 其实有时是流于形式。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是“一帮一”对学和“一帮四”群学, 使学不会的与不会的学会。在实践中, 感觉组长不会组织成员, 组员不会合作学习, 效率低, 更有甚者是“差生把优等生拉下岸”, 而不是“优等生把差生拉上岸”。所以怎样做, 才能让组长负起责、会组织、能讲清楚;成员会听, 我要听, 我会了?实现优势互补, 使不同的想法能够不停地交流与碰撞, 由分歧到一致, 由一致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共识, 使小组学习不要回到那种“热热闹闹”的作秀的形式中去?

4. 每单元、学期末整理复习基本上是题海战术, 学生确实做得多, 可效率低。而高效课堂复习要求选好题, 精选题, 这对于优等生来说非常适合, 而对于差生来说, 拔高了一节, 如何处理好这两个矛盾?

二、解决策略

高效课堂主张先入“模式”再出“模式”, 因为没有“临帖”就没有“破帖”, 没有“继承”就没有“生成”。所以, 直面困难与困惑, 需要注重以下几个策略。

1.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 牵着学生走, 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我们要转换角色, 转变观念, 进而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逐步解决忽视学生三维目标实现的问题。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 让教师轻轻松松应对教学, 使“课堂高效”落到实处。

2.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 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我们应该认识到, 教师对新课标、教材教法的研修还处在外力施加阶段, 没有成为自我教学的第一需要, 这就影响和制约了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 造成了课堂的低效。所以要开展以学课标、研教材、促方法等形式的校本培训, 将研修活动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研修中改进教学, 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基铺路。

3.由于学生长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 形成了惯性, 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为“等、靠、要”。因此, 要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培养其与高效课堂相适应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们要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学生的生命体验, 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学生生命发展的奠基石。

高效课堂当然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 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 并生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4. 小组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抓手, 必须要建设小组, 培训小组长, 训练组员合作技能, 形成合作能力, 发挥合作优势。每节课坚持做到: (1) 调控好小组展示汇报过程。 (2) 培养认真倾听、及时质疑和补充的好习惯。 (3) 落实好对子间的帮扶工作。 (4) 加强课堂的当堂检测。 (5) 及时评价各小组的表现。只要我们坚持落实好每一个环节, 教学成绩不会下降, 合格率将会有大幅度提高。

5. 高效课堂的复习课要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复习时在学生个体对基础知识进行认真快速识记、理解的基础上,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学习、检查彼此的掌握情况, 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由教师点拨拓展, 最后完成达标练习, 提升能力, 这样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有效的复习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的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复习的方法与方式很重要。

解决困惑 篇10

地理学具有广阔性、综合性、地域性等特点。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牵涉的范围很大, 仅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就有大气、地质、水文等等, 而地图恰恰将这些地理信息浓缩, 直观地展现出来。在地理学习中, 地图所起的作用, 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替代的。恰当地运用地图, 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将知识“活化”。经常运用地图, 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在多年的一线地理教学中, 我通过自制“小地图”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效果显著。“小地图”即地图的缩小版, 是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来设计的简图, 也可由学生自己来绘制;图幅设计通常只有手掌大小, 便于使用。

那么, 小地图的使用有哪些优势呢?

一、结合教学内容, 类型多种多样

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大, 因此, 教师在课前根据每一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选取和设计的小地图类型就多种多样, 有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省区分布图等。如八上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内容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地理课标中对此内容的学习要求也较高, 即“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针对本节难点, 我印制了“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空白的小地图, 人手一张, 便于学生练习检测。在学生复习“中国的河流”一节内容时, 则印制了“黄河和长江干流示意图”。在课堂上, 让学生跟着老师在自己的小地图上绘制出河流的支流并填注河源地、注入的海洋及上中下游分界地等内容, 小地图渐渐充实了, 孩子们的头脑中的知识也丰富了。 (如下图)

二、便于多种形式的使用

1. 新授课。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方法。新授课对于学生的读图引导和训练很重要, 训练有效,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越扎实。每节课, 我几乎都会准备小地图给学生练习, 小地图不同于课本上的图, 它内容简单, 去掉了很多干扰的部分, 一目了然, 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的印象。

2. 复习课。

复习课容量大, 传统的复习方法是教师在前面逐条地列举重点内容, 学生被动的读、写、记忆,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毫无学习欲望。在复习课上恰当运用地图, 可将知识高度浓缩, 避免了文字表述的累赘和枯燥, 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 形成知识体系。人人一份小地图, 边想边填, 学生动手又动脑,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在复习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时, 教师可让学生每人课前绘制一张小的空白中国轮廓图, 课堂上带领学生边填注边复习。在这张小小的地图中绘制北回归线后, 归纳中国的纬度位置;填注中国的领土四至及经、纬度, 进而分析春节时, 黑龙江省是冰天雪地, 海南省为何春意盎然等问题。

在复习课上我经常带领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复习, 一座座山脉、一条条河流在同学们的笔下显示出来, 学生因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3. 作业。

地理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 因此我认为地理作业内容不能采用单纯的文字填空或选择题等题型, 而应该将读图练习作为重点。有些老师犯难了:图怎么解决?有些地图如等高线地形图、全球海陆分布图都很难绘制, 怎么办?这时小地图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图幅小, 便于张贴在作业本上, 规范、统一、美观, 也便于教师批改纠错。

4. 课桌张贴。

对于一些重要的地图而短时间学生很难全部记住或易忘记的, 如“全球海陆分布图”, 学生对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及轮廓特点通过一堂课甚至两堂课都不能完全掌握, 我通常建议每一位学生在课桌的一角张贴“全球海陆分布”小地图, 这样学生就能经常看到, 时间长了,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轮廓自然就印入了学生的大脑, 想忘记也难了。

三、有助于学生建立心像地图

地理小地图经过新授课、作业、复习课、课桌等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反复呈现, 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在头脑中形成了地理事物的分布印象, 建立了自己的心像地图, 彻底解决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惑, 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同时培养了学生地理记忆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创新能力等, 达到了新课标对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

上一篇:产房医护人员下一篇:时尚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