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评价

2024-06-22

质量监控评价(精选十篇)

质量监控评价 篇1

国外对高职学生质量的评价大多侧重能力的评价。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英国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北美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缩写为CBE) 和世界劳工组织的“模块式培训”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缩写为MES) 都是重视学生能力的评价。本文以德国和英国的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为例, 与中国的高职学生质量评价进行比较研究。

1.1 德国

德国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的“资格”, 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 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 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 有动手能力。对学生质量的评价也主要看他们的动手能力。

“双元制”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 有两个施教主体, 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

德国高职学生的质量评价,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学校既注意对学生的技能和理论培训.也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 保证今后生产的产品达到高质量, 服务达到高水平, 在社会上具有高信誉, 企业具有高效益。还要求学生德、智、体会面发展, 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学校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注意锻炼。

强调学用结合, 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据悉, 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 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

注重学生在企业培训的质量。学生在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 由企业作为义务来完成, 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要签订合同, 其内容包括时间安排, 培训方法,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要保证培训质量, 并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 学生也要遵守制度和认真学习, 合同由行会或同业公会监督执行。

1.2 英国

英国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将中学毕业生招进企业, 采取企业实际技能训练与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交替进行的方式教学。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英国学生质量评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英国高职院校招生时, 学校不仅看学生的考试分数 (包括大学入学前的平时成绩还包括相应阶段所取得的职业认证资格证书) , 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 (既包括大学入学前在社区服务的经历, 也包括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突出的能力) 。二是英国1997年成立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 (QAA) , 该组织在工作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学术性和权威性。由于该组织成员的广泛和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吸收学生代表关于评价的建议, 而且他们通常是围绕着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种职业能力的人才的目标进行评价, 因此他们基本上可以对学生做到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评价。

三是英国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成绩的等级, 更主要的是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尤其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在实施教育过程当中让老师和学生去共同体验生命历程中的各种情感、态度的生成, 即“以人为本”。

2、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年学生质量评价现状

近几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有较多的研究, 但是对于学生质量的评价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片面, 不是以职业道德、技术知识、职业能力等为重点, 而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重点、以学到理论知识的多少为重点、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为重点, 主要从每学期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操行成绩以及参加社团活动情况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过分重视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考核, 导致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体现“职业行为能力”这一重要素质。

在目前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 对于学生质量的评价尤其应要突出学生的能力素质。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以职业行为能力为核心 (如表一所示)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所任教班级12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评价问卷调查, 从表中可看出, 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强。那么, 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素质, 明确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完整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就很有必要了。

3、借鉴德国、英国学生质量评价标准, 优化我国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德国“双元制”和英国“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与我国近期职业教育评价一个学生主要看智育, 往往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借鉴德国“双元制”和英国“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3.1 课堂上评价学生质量

根据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的专家姜大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中的六个教学步骤: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 今后职业教育中在课堂上评价学生质量可以按照此六个步骤来完成:

(1) 咨讯:搜索、收集、整理、归纳及处理信息的和交流沟通能力

(2) 计划:计划书写、组织策划、团队合作等能力评价

(3) 决策:管理把控、任务规划、语言表达、评判与组织能力

(4) 实施:工作方法、独立实施、控制任务进度等能力

(5) 检查:评价学生自我检查、应急修正能力

(6) 评价:自我批评、驾驭矛盾和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3.2 实训评价学生质量

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一般要完成某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例如,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维修电工;信息专业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改造;模具专业的学生制作一个模具;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对外贸易操作流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模拟聘请一位外籍教师的全过程;文秘专业的一周总经理秘书工作计划等。实训过程中学生质量主要从三方面来评价:

一是看实训过程中是否服从实训老师的安排与指导;

二是实训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实现能力等的体现, 通过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时间来判断;

三是看学生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实训老师交给的任务以及完成过程中所表现的合作能力等。

3.3 整体评价学生质量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和实训过程中直接评价学生质量外, 还要从课堂外的各个方面来整体评价学生的质量, 使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赶超英、德等先进职业教育水平国家的学生水平。全面评价一个职业学院学生的质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自身的质量水平测试, 包括理论水平测试、基本职业能力测试、专业核心能力测试、个性心理发展水平测试、创新能力水平测试和学校奖惩记录;二是来自各个方面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 包括理论和实训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评、家长评价、顶岗实习企业的评价、毕业后单位的反馈意见等。

摘要:本文从分析德国和英国高职学生质量评价方法入手, 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年学生质量评价的现状, 借鉴借鉴德国、英国学生质量评价标准, 以构建完善的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优化我国高职学生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国外,学生质量评价,优化,评价体系,职业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越.德国职业指导的基本概况及其启示,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

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 篇2

2018年10月5日

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质量监控

1、各临床科室或个人可以用书面、电话等方式,把了解或掌握的医疗质量隐患及时反映到医教管理部门。

2、临床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监管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

3、医教管理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医疗质量大检查,深入了解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医疗质量问题当面向科室负责人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通报医疗质量检查结果及考核评估工作。

4、医教管理部门对医疗流程、医疗设施和患者群体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制定安全目标、处置预案和处理措施,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5、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

6、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考核制度,把控质量,提升医疗工作,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大同马应龙肛肠医院

2018年10月5日

二、医疗质量评价

1、临床科室每个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会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管理、医疗技术制度、规章制度落实等,解析评价医疗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教学质量 ; 教学监控 ;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98-01

一、引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可以保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现状的分析, 提出现阶段高校教学监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监控与评价的新思路。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还不尽完善,有如下几个普遍的特性:

1.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因素认识不到位。教师、学生、课程安排、教材内容、教室环境、教学设备等诸多因素共同组成了教学系统,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任何因素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学校在制定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时,往往缺乏全局性,顾此失彼。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现阶段大多高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 没有调动二级学院, 特别是学科组或教研室教师的积极性。至于在评价人员的选取上, 大多仅局限于选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基本没有教师或管理人员参与调查,还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在信息反馈方面不健全。以上几种缺失导致了监控与评价结果中表现的教学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改进和解决落实,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不完全。当前高校多数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有的教师虽然教学水平不高, 但平时与同学们相处较好, 甚至在评价前请学生客, 或是向学生承诺在閱卷时给予放水,使得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时向这类教师报之以李。相反, 有的教师教学水平较高, 但平时要求严, 还可能对学习不用功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那些不用功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在所有选项中选择“差”的选项。这样会影响监控与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公证性,故不能完全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因此,高校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现在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时期, 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更为迫切。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进行监控管理, 以下提出四种制度共同作用,必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1.“三段式”教学检查制度。即开学初时,以课程安排、教材内容、教室环境、教学设备等为重点的物力准备工作以及学生注册、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进修深造等人力准备工作为重点的教学检查;学期中以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校风建设为重点的专项督查;学期未以考风、考纪考纲为重点的考试检查等。

2.日常的教学监督制度。任命一批校内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富有高度责任感的教授作为教学督导,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各院系也分别设立教学督导组。教学督导组在学院安排下独立运行,负责教学质量的控制和稳步提高,不承担任课教师的行政管理及教育职责。

3.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全院科级以上干部与全院教学管理人员随机性的听课,校、院系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室听课,全面了解教学进程和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这项内容与年终考核挂钩,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良性提高。

4.学生信息员制度。在本科生中任命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配合学校做好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工作,协助学校展开各种教学质量的调查工作。[2]每月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与建设工作会议,分析和提出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鼓励学生提出对加强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内容。

四、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手段创新——信息化激励模式

根据教学基本原理,结合教学实践,再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个适合中国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模式,即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激励模式(简称信息化激励模式)来作为教学质量具体评价的理论框架。信息化激励模式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手段创新。具体的说,就是要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专网。只有将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化,教育的现代化才可以更快实现,教学质量才可以加速提高。

建立信息化激励模式时要求注意以下三点:

1.要在教务网络系统资源基础上,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均能够积极参与质量网络评价与被评价,充分发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借用网络这一平台,尽量采取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测评范围,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增加测评结果可信度,增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作用。

2.根据院系教学工作规律和教学状态,抓住主要的教学质量监测点,包括教学建设、教学秩序、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领导评价、学生信息员评价、专业与课程评价、教材质量评价等栏目,方便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使得学校对院系教学工作的监控得以加强。此外还要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社区,鼓励师生多开展网上评价交流。

3.应有专人对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每学期总结性管理,及时统计数据、收集信息评价结果透明公开地公布在网上,以方便评定职称等采用。

五、结语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是高校发展改革的迫切需要,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而深化,随着教学管理的完善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以正确理解基本内涵为基础,切忌以点带面。高校要根据教学质量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中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除此之外,还要以信息化激励模式作为具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理论框架,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收到应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温静.科学构建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19)

[2]史丽娟,樊静波.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10)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研究 篇4

1 构建系统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 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但一直以来, 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 所以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 重科研、 轻教学的现象盛行。 目前, 很多学校开始重视教学方面的问题, 但着重点仍然放在了宏观层面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 具体对微观的教学过程重视不够, 对学生具体学习层面的重视不够。 如果对于课堂教学的层面的重视不够, 管理者经常提到的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会流于形式, 难以取得实效。同时学校内部缺乏自我主动评估和质量监控的意识, 不清楚究竟在哪些环节还存在问题, 也缺少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以及整改措施。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特别是结合学院2014 年度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建立了一套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流程, 将具体的监控内容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协调一致, 同时在此基础上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设置院、 系、 教师、学生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并利用信息化技术, 开发对应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平台, 使多方数据在这个系统上快速流转, 各个相关方能迅速反应, 从而达到实时监控和实时调整的目的, 及时处理各类与教学相关问题, 特别强调日常的教学信息反馈, 使信息反馈处理更加迅速有效, 通过本系统平台, 旨在实现全方位监控、 全过程监控, 全员参与监控, 建立一个预防为主, 实时调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成

2.1 系统的角色分工

教学质量监控涉及到学院的各个方面, 既有最直接的执行者学生和老师, 还有各类教学的辅助人员, 但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关注的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 系部的学生管理, 后勤部门的生活保障, 基于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围绕学生的思路, 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根据功能角色的不同, 制定了系 (院) 学生信息员、 普通教师、 系部一般督导、 系部督导组长、 院督导、 院督导处长、 各职能部门领导、 系统管理员、 学院领导等10 余个角色, 各个用户根据角色的不同拥有不同的权限, 不同的权限提供功能不同的登录主页, 内容包括最新教学质量监控信息、 常用教学工具、 使用指导、 共享资源等, 如图1 所示。

2.2 系统的主要信息流

系统依托各类信息流在系统中运行, 质量监控系统的运行, 需要各类信息在系统中合理流动, 信息的来源主要分为几大类:

(1) 学生信息员反馈的课堂教学情况、 学生管理情况和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信息。

(2) 系部督导反馈的听课情况和日常教学检查和了解到的学生和教师其他方面的信息。

(3) 企业督导反馈的日常的实习生实习已经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建设、 专业改造等方面情况。

这3 种信息进入系统平台, 系统会根据数据产生的权限, 由各个系统的两类主要用户系部督导组长和院督导处长对数据进行最后的处理, 信息可以直接回复或者转发到责任人, 最后形成数据流的闭环。

2.3 系统信息流处理的角色权限

(1) 系部信息员和系部督导发布的信息, 由系部督导组长进行处理。

(2) 院级信息员和院级督导发布的信息, 由院级督导组长进行处理。

(3) 企业督导发布的信息由系督导组长进行处理。

以上3 种处理信息, 反馈人可以看到, 如果系部督导组长或者院级督导组长在处理权限以外的信息, 可以由更高级别的人进行处理。

2.4 听课与评价功能

听课与评价系统是监控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之一, 督导听完课录入听课信息, 听课信息包括听课的时间、 地点、 任务、出勤情况、 课程主题、 课程内容等基本信息, 督导人可以录入听课评价, 在督导组长审核通过以后, 本听课教师可以登录平台, 查看督导对本次课堂的情况的评价与总结。

2.5 系统的信息处理

收集到的信息, 既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也有属于表面现象的, 有的是真实可靠的, 也有虚假不实的, 所以必须经过“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 有些信息可以有角色处理, 所以系统非常重要信息的刷选, 督导组长和督导处管理员赋予了这个权限, 他们能具有对录入系统的信息第一删除的权利。

2.6 反馈信息

督导系统教务将收集来的各类信息加工处理后, 分类进行反馈。 其中教师理论课、 实践课、 体育督导教学评估分数故信息一般直接向教师反馈, 其余信息则公开反馈。

3 教学评价系统的主要角色用户的实现

3.1 学生信息员

如图2 所示, 学生信息员的主界面图, 学习信息员主要由4大功能模块: 用户信息、 信息员信息反馈、 公共信息和退出登录。

在用户信息界面中, 用户有以下具体权限:

(1) 用户可以查看个人信息, 如账号、 姓名、 所属部门、联系电话等信息, 可以修改用户信息、 修改用户密码, 添加电子照片3 个功能键修改用户对应信息。

(2) 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反馈信息, 如果已提交的反馈信息, 对还未通过审核的反馈信息, 信息员具有查看、 修改和删除权限, 对已审核的反馈信息, 信息员具有查看权限。

(3) 在公共信息界面中, 学生可以查看教学督导简报、考试检查情况通报、 学院督导制度与文件、 通知等各类信息。

3.2 普通教师

如图3 所示。

(1) 信息查询。 除公共查询信息外, 教师还可在 “ 听课情况” 中查询自己被听课的相关信息。

(2) 信息反馈。 教师可在 “ 收到的反馈信息” 中查看由管理员和本部门督导组长转发过来的反馈信息。

3.3 一般督导

如图4 所示。

(1) 听课信息功能。 听取本系部或者其他系部课程, 并记录与评价录入的信息需有督导组长或者督导处管理员审核后, 任课教师才能看到。

(2) 督导信息反馈功能。 向系部或者院反馈信息录入的信息需有督导组长审核后并处理。

3.4系督导组长

如图5所示。

(1) 审核本部门反馈信息 (系一般督导+系学生信息员) 。

(2) 审核本部门听课情况审核。

(3) 向督导处反馈本部门信息。

(4) 向督导处反馈其他信息。

3.5 督导处管理员

督导处管理员的主要任务:

(1) 审核反馈信息 (院督导+院学生信息员) 。

(2) 审核院督导听课情况。

(3) 向督导处反馈本部门信息。

(4) 向督导处反馈其他信息

4 结语

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 碰到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多方面的问题, 虽然系统平台已经上线, 很多地方需要总结提高: 比如用户对系统的抵触心理, 觉得麻烦; 比如系统的不够完善, 没有移动端; 比如用户对于各类信息的反馈不够及时等, 这些都需要人们逐步去提高和解决。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指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案的集合, 是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 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手段, 使每位教师更了解自已的教学、 工作情况, 促进师生的相互沟通, 加强教师及教辅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充分发挥自已的优势, 扬长避短, 改进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促进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开展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 加大教学质量监督与控制力度, 增强教学质量监控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实效性成为高等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探索的一个新方向。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我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分别为: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学科教学管理检查、学生学科竞赛。

1.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两开、两增、两减”(两开: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两增:增加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两减: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规范教学用书、规范作息时间。

2.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

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包括: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参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艺术素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3.教学质量目标七、八年级以期末学业水平为评价内容,单、全科及格率占60%(全科及格率和单科及格率各占30%)(及格率按总分的60%划定),巩固率占40%;九年级以中考学科总分为评价内容,优秀率占50%,单、全科及格率占30%(全科及格率和单科及格率各占15%)(优秀率按参评人数的30%切线,及格率按总分的60%划定),三年巩固率占20%。

4.学科教学管理检查

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教科研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

5.学生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指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各学科竞赛,含县举办的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赛、广播体操赛、歌咏赛、小发明小制作、科技成果展等。国家、省、市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学生学科竞赛也属本项评估的范围。

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一)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检查工作计划、总结,查看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询问教师、学生。

(二)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

1、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学生能遵守并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维护公德、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尊重和理解他人。检查有关的活动记录和经验总结。

2、参加社会实践。有社会实践的计划,课程内容突出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活动主题由学生选择,做好课程的考核评价,资源、档案管理和指导教师经验交流与推广工作。主要查看社会实践的计划以及有关活动资料。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列入工作计划,从实际出发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配备专职师资和教学辅导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因地制宜建立多种模式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考核评价工作。查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关材料,劳动基地图,劳技教研组有关材料。

4、思想道德素质。98%以上的学生《思品政治》课基本常识考查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绝大多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具有诚实、守信、正直、谦让的品质和分辨是非能力,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查看《思品政治》课程的学生成绩,教育特殊生工作计划、措施、经验总结和事例,近一年学生有无违法证明材料,学生受处分材料。

5、身心素质。学生基本掌握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他人,人际关系好,自制力强,很少失误,很少盲从独断,消极情结能在短时间内化解,注意力稳定、记忆良好,思维灵活,想象丰富等个性品质,体育课及格率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5%以上,每个学生有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学生近视率得到控制,学生年平均视力无下降。查看前一年学生体检登记卡和体检反馈结

论报告,前一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及汇总统计表,体育课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经验总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典型事例,文体、科技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安排及活动内容、出勤情况记录材料、兴趣小组名单,反映学生个性、专长的作品及参展参赛获奖有关资料。

6、艺术素质。音乐、美术课和其他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考查及格率达90%以上,学生具有感受艺术美、欣赏自然美、表现美、鉴别美的能力,有50%以上的学生有一项艺术兴趣或特长。查看音乐、美术成绩花名册及其他有关资料。

7、认真落实《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各项材料填写、收集完整。

(三)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检测的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学期末对七年级、八年级学科进行学业测评,九年级以中考检测学科为依据。

七年级、八年级按单、全科及格率、巩固率的完成指标情况给分。单科及格率达到80%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全科及格率达到70%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巩固率达到100%的为100分,每减少0.1个百分点扣1分。

九年级除按七年级、八年级评估项目和办法评价外,还要对优秀率进行评价,优秀率按参评人数的30%切线,达平均数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

以上学科的检测,只是阶段性评价的形式之一,不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还必须与其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如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数学、英语以外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查。在检测过程中有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特别是有意制造机会、条件让学生弄虚作假的一律严肃处理,同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学科教学管理检查

1.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奖优罚劣制度、导优辅短措施、教学责任目标等。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3名)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20-

17、16-

13、12-9分。

2.教学常规检查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对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是否建立月检查制度,检查是否翔实。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3名)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20-

17、16-

13、12-9分。

3.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导优辅短四方面工作情况。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20-

17、16-

13、12-9分。

4.教科研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

(1)查课题研究情况。至少要有校级课题,承担国家级课题的得10分、省级的得8分、市级的得7分、县级的得6分,有建立校级课题的得3分;课题研究必须要有翔实的材料,制定开题报告或研究方案,且有实施过程记录和阶段总结。此项重在跟踪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看课题研究是否实实在在地开展,看成果是否有效,看记录是否翔实。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10-

9、8-

7、6-5分。

(2)查教研活动开展情况。①查看学校领导听课、评课情况和教师听课情况,听课节数应达省教学常规管理意见规定的节数,要有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看评课记录)。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10-

9、8-

7、6-5分。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研组每周必须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申评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上达标课、拟聘任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上优质课、己聘任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次校级示范课或开

展一次本业务专题讲座。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10-

9、8-

7、6-5分。

若发现有以下现象之一的作为该教学管理检查零分处理:①利用节假日集体上课,特别是检测前突击完成教学任务的;②未完成教学任务情况严重的;③挪用课时现象严重的;④不按省颁课程计划设置课时数的。

(五)学生学科竞赛

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按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教育部门统一安排的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各按单项记分,获国家、省、市、县一等奖的分别得16、14、12、10分;二等奖的分别得14、12、10、8分;三等奖的分别得12、10、8、6分,然后按参赛次数计算出各参赛校平均得分,再按名次排列,第一名到第十一名分别得100、90、80、70、60、50、45、40、35、30、25分(同一学生在同一科次的竞赛中取最高一次的奖项计分)(满分为100分)。以上三项内容的得分分别乘上权重比例,算出最后总评得分。

三、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与利用

(一)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与奖励

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采取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价。

1.综合评价:将各项监控结果累加,成绩优秀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给予奖励。

2.教学质量单项评价:

(1)中考优秀成绩奖:九年级中考学科总分优秀率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别给予奖励。

(2)中考教学成绩进步奖:中考成绩比前一学年有进步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综合教学成绩奖:各年段单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九年级的优秀率(按总分计算)之和,综合成绩优秀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别给予奖励。

(二)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利用

1.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

2.综合评价总分低于60分,要写出整改计划,学校定期督促检查,限期整改。

3.参照本文制定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办法,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发展性评价、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教师考试进城、绩效考核等挂钩。

四、附则: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1.有违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有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情节严重的。

2.有违反国家法律、法令、以及道德品质败坏,或作风极不正派,严重妨碍安定团结,影响恶劣的。

4.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

5.有严重失职或有重要责任事故,造成严重损失的。

6.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县教育局有关规定的。

五、组织实施

以上各项的监控评估由校委会负责,各口、各年级、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具体实施,并制定出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的实施细则,积极参与,合作完成。

疃里镇第二中学

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篇6

关键词:图像融合 图像质量评价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一、主观评价

通过人眼对图像的观察,我们可以检查出:融合图像是否配准,如果配准不好,那么融合图像就会出现重影和几何变形;融合图像整体色彩是否与天然色彩一致,如居民点影像是否明亮突出,水体影像是否呈现蓝色,植被影像是否呈现绿色;判断融合图像整体亮度、对比度是否合适,是否有蒙物或斑块;融合图像纹理及彩色信息是否丰富,空间信息是否丢失;融合图像的清晰度是否降低,地物影像边缘是否清楚。

图像融合的主观评价方法就是以人作为观察者,对图像的优劣做出主观定性。

评价。该方法受观察者、图像类型、应用场合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只在统计 上有意义,但是该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对最终的图像质量评测也是十分有用的。 选择主观评价的观察者可考虑两类人:一类是未经过训练的“外行”观察者,另 一类是对图像技术有经验、训练有素的“内行”观察者,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观 察对图像的质量做出相对严格的判断。给出了国际上规定的图像评价的五级质量尺度和妨碍尺度(也称为图像主观评价5分制)。一般人多采用质量尺度,而专业人员则多采用妨碍尺度。为了保证图像主观评价在统计上有意义,参加评价的观察者应足够多。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图像是观察者很熟悉的内容,则观察者就容易挑出毛病,而给出较低的分数,而那些对图像内容不熟悉的观察者给出的较高分数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图像的质量。图像的 MOS(Mean Opinion Score)值即图像的主观评价分值,一般情况下是选用一定数量的专业图像处理人员与非专业人员来为图像打分,再取平均值。用 A(i, k ) 表示,它表示第i 个人对第 k 幅图像的打分值,分值取在5分以内。因为人眼的分辨能力很有限,在五个级别的分值中有时候很难做出取舍,所以可以打半分。

图像融合的主观评价方法(或定性评价),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目测方法。

该方法对一些明显的图像信息进行评价显得直观、快捷和方便,对一些暂时还没有客观评价指标的现象也可以进行定性的说明。例如,在多源图像融合中,主观 评价可以较快的判断融合图像是否配准,图像的边缘信息是否损失,融合图像的 纹理和色彩是否丰富等等。尽管主观评价通过大量的统计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判 断结果,但是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若没有进行大量的统计,所获得的结论可能不 准确。而且目前对人的视觉特性还没有充分了解,对人的心理因素也还没有找出 定量描述的方法,因此不同的评价者其对图像评价的结论差异会很大。尤其是当 利用各种融合算法融合后的图像之间的差异较小时,考虑到主观定性评价方法带 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性,所以往往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判定。

由于图像最后是被人眼接受,由人来对图像做出分析、识别、理解和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图像不仅仅是物理量的分布,同时包含人的视觉心理因素。因此,主观评价结果虽然比较全面,符合图像的实际观察质量,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受观察者、图像类型和观测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评价过程繁琐,加之人的視觉心理因素很难用物理量度量,致使评价结果不够精确,而且加入主观评价后,难以实现自动化处理,不利于图像融合评价系统的设计。

二、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是针对融合图像所提出的一系列质量指标,以及对融合方法提出的量化评价公式,由计算机根据量化评价公式计算融合图像的质量指标,并根据质量指标的统计结果对融合方法进行评价。量化评价能够克服人的视觉特性、心理状态、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目前,常用的客观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信息量的评价

(1)熵图像的熵是衡量图像信息丰富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融合图像的熵值越大,说明融合图像从源图像中保留的细节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2)交叉熵交叉熵直接反映了两幅图像对应像素的差异,是对两幅图像所含信息的相对衡量。

(3)相关熵(互信息)相关熵(互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它可作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性的量度,或一个变量包含另一个变量的信息量的量度,因此,融合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关熵(互信息)越大越好。

(4)偏差熵偏差熵反映了两幅图像像素偏差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两幅图像信息量的偏差度,分别有:单一偏差熵、总体平方平均偏差熵、总体算术平均偏差熵、总体几何平均偏差熵、总体调和平均偏差熵。

(5)联合熵联合熵也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它可作为三幅图像之间相关性的量度,同时也反映了三幅图像之间的联合信息,因此,融合图像与原始图像的联合熵越大越好。

2、基于统计特性的评价

(1)均值。

(2)标准差标准差反映了灰度相对于灰度均值的离散情况,标准差越大,则灰度级分布越分散,有标准差、对数标准差。

(3)偏差度偏差度用来反映融合图像与原始图像在光谱信息上的匹配程度,如果偏差指数较小,则说明融合后的图像 R 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留留F的光谱信息,偏差度通常分为绝对偏差度和相对偏差度。

(4)均方差。

(5)平均等效视数平均等效视数可以用来衡量噪声的抑制效果、边缘的清晰度和图像的保持性。

地震采集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 篇7

关键词:质量,监控,评价

前言

随着地震采集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地震数据的采集能力不断提高, 现在每天正常记录的字节数达到了几千兆字节, 超过1000张地震记录。这就相应地导致了野外质量监控和处理系统计算机容量的增加, 并且勘探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迫切的需要在采集速度提高的同时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实时的质量监控, 确保采集的质量提供给处理单位合格的采集数据。

常规的质量的质量监控包括2个主要阶段: (1) 观测系统合坐标系统得控制及它们与地震数据的一致性。 (2) 通过少量的纵测线、横测线甚至时间切片的初步叠加对整个地震质量进行控制。目前对于质量监控, 出现了第三个阶段, 目的是要通过计算一些属性, 它们将以不同的模式, 如炮点、检波器、面元、炮检距等, 帮助对地震质量进行全面量化控制, 下面就介绍质量常见的方法和方式。

图1野外质量监控流程图

1 属性计算

为了用全自动的方法计算属性, 有必要首先分离地震炮点中的不同波至, 因此属性计算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震源规则噪音的提取;自动初至波的拾取;以前面拾取的时间自动选取信号和窗口;在这些窗口中逐道进行属性计算;数据存储;实测的属性 (均方根大小、主频和频带范围) 是以所选窗口的自相关的子波来计算的。

注意的是, 该过程只需要极少的几个参数, 如初至波的平均速度、近似双程时间和主要地震反射波的均方根速度。因此, 该逐道处理技术允许以若干分类的方式, 如炮点、检波点、面元或炮检距等, 计算出这些属性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标准偏差, 并把它们已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或输出一个包含所有地震道的指定属性文件, 这些属性或属于某个已定义的段或者超过某个预定义的阈值。根据设计及技术要求可以的判定出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2 野外试验

在勘探初期, 野外试验分析和选择最佳采集参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尽快作出选择, 通常是通过分析有自动增益或无自动增益调整的纸质监视记录来做判断。这往往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对整个区域地质的掌握, 而采用属性计算的方式则处理的记录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辅助手段, 对于部分初学者的帮助作用更大。

3 关于炮点和检波点的自动观测系统比较

在大部分地震采集队伍中, 震源的测量和地震采集的同步保证了震源的位置准确、清楚。而在观测系统描述检波器的位置任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观测系统控制中还无法实现检波器的位置进行同步测量。

通常的方法是基于拾取时间与理论初至时间的对比来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阈值来控制检波器的位置误差。这里的初至时间通过以道头字中的炮点-检波点距离除以用户定义的折射波速度求得的。在勘探地区没有较大静校正量时对比非常简单, 其结果的正确性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信噪比相联系的初至时间拾取的质量。通过对每道的拾取时间加以限制, 剔除可疑拾取值, 自动的统计算法就能够自动地估算出正确的位置, 并可以计算出一套重新定位的x, y坐标和一个置信阈值, 达到评价野外施工质量的目的。

4 含噪地震道的自动编辑

方法的稳健性以噪音与信号的正确分离为基础。窗口限定的波至取决与初至拾取, 因此属性计算结果受拾取的影响较大。

高信噪比数据的自动拾取通常不成问题, 当信噪比计较差时, 计算机的自动拾取常常会出现误差甚至是错误的拾取, 而人则能按照正确的线路进行拾取。因此在进行属性计算时通常要人工拾取部分地震道, 增加自动拾取的准确性, 对于复杂地区应尽量采用人工拾取保证属性计算的正确性和精度。

通过以上方法来确定地震采集质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施工论证工作, 从基础物理参数入手, 对各主要目的层进行分析论证, 结合正演模型确定最佳观测系统;选用高灵敏性抗干扰检波器, 提高高频信号和深层弱信号的记录能力;选用合理的震源, 加强能量的向下传导;对干扰波进行系统调查;适当提高覆盖次数;好的施工质量是得到好的地震资料的保证, 从激发到接收, 都必须严格要求质量, 才能达到好的采集效果。

结论

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好的采集数据, 用于指导和改进实际生产中的不合理的部分, 提高生产效率和减低单位生产成本。上述内容证实了在采集期间控制多个质量属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分析并弄清楚地震数据的不确定性。它也可以在其它方面得到应用, 例如:证实或者调整规则噪声的阈值、突出采集痕迹、计算加权覆盖次数并作图、合理放宽采集参数。实践表明, 运用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可以达到满足质量要求的基础上的日生产量, 还有可能通过合理实时的采集参数修改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缩短勘探周期, 满足不断对采集质量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殿栋, 郑泽继, 吕公河等.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36 (3) :263-271.

[2]杨红霞.地震采集技术进展.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 26 (5-6) :463-468.

[3]崔兴宝.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质量监控.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 (1) :11-16.

质量监控评价 篇8

1. 注重教师 的“教”, 忽略学生 的“学”。近几十年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花齐放的时候,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却依旧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与此相适应的,是“一边倒”式的教学评价。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和中心,教学评价的重点也是评价教师“教”得如何。评价指标过多地关注了教师教学的技巧和规范性,缺少学生对于教学的主观感受,缺少学生对于自己“学”得怎样的审视和评价。

2.注重“他评”,忽视“自评”。目前,中职学校的监控手段主要包括定期听课、检查教案、作业,期中期末两试成绩检测、民意测验、班级日志等几种方式,从而形成教务处评价、学生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3. 注重终结性评价 , 忽视过程性评价。中职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自上而下单向的、指令性的。此种评价对于教师,注重的是最终教学成果,而不是教师的发展成长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注重的是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

二、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标准和方法上既要注重科学性,做到将集中监控和日常监控相结合,常设机构监控和相关部门监控相结合,定性监控和定量监控相结合,校内监控和校外监控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树立人本化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条件,让教师、同行、专家、社会有关人士及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教学质量评价的民主化程度。

2.权威性与公正性相结合。监控与评价结果应与教师的业绩挂钩,使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从而真正激发管理人员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应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尽量减少不公正因素。

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制订评价标准时要采取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质量标准的系统化,又凸显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发展,适时调整评价标准。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的设置,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的生源素质及办学层次而制订不同的标准;既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核,又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

三、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校集中监控与评价。学校集中监控与评价是指教务处作为集中的监控机构来完成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与评价任务。教务处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反馈;检查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监控教师出勤,且对上述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及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和修正。

2.教研组监控与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本教研组科任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反馈教学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辅导和管理。

3.教学督导监控与评价。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有威信、教育思想先进的领导或教师组成督导组,对各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课程大纲的制定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随机性听课,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进行评价;对教学秩序进行检查;收集教师、学生及有关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建议。

4. 教师监控与评价。作为教师,要始终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积极参与教务处和教研组组织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形成教学质量自我监控、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

5.学生监控与评价。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定时统计《教室日志》反馈情况;开展教师授课情况民意测验问卷调查;开通网络信息反馈专栏,收集学生评价的信息等,从多方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环境空气质量保证与质量评价 篇9

1 标准传递

1.1 仪器设备的传递和标定

(1) 对用于传递的分析天平、皂膜流量计、精密电阻箱和标准万用表每年至少1次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和标准传递。

(2) 对标准气象传感器每年至少1次送往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和标准传递。

(3) 对于现场仪器设备中使用的温度显示及控制装置、流量显示及控制装置、气压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 用工作标准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标定。

1.2 传递和标定方法

传递和标定方法包括流量传递、渗透管恒温装置传递。臭氧发生器标准传递。标准物质的传递包括零气发生器、渗透管、钢瓶标准气传递。

2 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

(1) 根据工作需要, 对监测仪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和了解时, 应做零/跨校准。

(2) 监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 应对监测仪器做零/跨和多点校准, 检验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对运行中的监测仪器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多点校准。

(4) 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 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对不含待测及干扰物质的零气和浓度为仪器测量满75%~90%的标气通入仪器进行零/跨漂检查, 并按要求进行对仪器进行零/跨漂调节。如仪器的性能状况已变差, 应视情况缩短检查或调节周期。

3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性能审核

3.1 精密度审核

(1) 对于SO2、NO2、O3、和CO监测仪器, 精密度审核采用向每台分析仪通入一定浓度的标气、标气浓度要求见对于开放光程仪器采用相应的等效浓度, 将仪器读数与标气实际浓度比较, 来确定仪器的精密度。

(2) 对于PM10监测仪器, 精密度审核采用标准流量计测定监测仪器的工作流量, 将流量测定值与监测仪器的设定值比较, 来确定仪器的精密度。

(3) 在精密度审核之前, 不能改动监测仪器的任何设置参数, 若精密度审核与仪器零/跨调节一起进行时, 则要求精密度审核必须在零/跨调节之前进行。

(4) 每3个月进行至少一次对每台监测仪器的精密度审核, 每年每台监测仪器的精密度审核次数不能少于4次。

3.2 准确度审核

(1) 对于SO2、NO2、O3、和CO监测仪器, 准确度审核采用向每台分析仪通入一系列浓度的标气, 标气浓度要求见对于开放光程仪器采用相应的等效浓度, 将仪器读数与标气实际浓度比较, 来确定仪器的准确度。

(2) 对于PM10监测仪器, 准确度审核可采用标准滤膜检测, 或者与经典的重要法比对方式进行。

(3) 在准确度审核之前, 不能改动监测仪器的任何设置参数, 若准确度审核连同仪器零/跨调节一起进行时, 则要求准确度审核必须在零/跨调节之前进行。

(4) 每年对每台仪器的准确度审核至少1次。

4 数据上报审核制度

数据的日常检查与审核工作是保证数据质量的最后措施, 因些必须做好此项工作, 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和可靠性。

5 次污染物的确定

采用污染负荷系数计算, 对污染因子进行统计, 可以县城区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悬浮微粒来计算。

(1) 原因:

造成县城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是总悬浮微粒, 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设施所排放的烟尘、粉尘、交通以及各种因素造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监测值未出现超标现象, 目前对城区大气环境尚未造成影响。

(2) 对策:

搞好城区规划和绿化, 强化炉窑炉灶的治理和改造, 把好新建厂选址关, 搞好集中供热, 多种花草树木, 优化环境。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县城区的大气环境状况。

参考文献

广播质量评估中语音质量客观评价 篇10

广播监测的一项重要业务就是广播质量的评估, 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广播质量评估系统可准确及时反映广播节目播出质量和传输效果, 从而保证广播的有效覆盖和良好的收听效果。

广播语音质量评价从评价主体上讲可分为两大类: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是以人为主体来评价语音的质量, 目前, 国内外广为使用的主观评价方法是平均意见分MOS[1], 它以平均意见分来衡量语音质量, 用五个等级来表示语音的质量等级:优 (5分) 、良 (4分) 、一般 (3分) 、差 (2分) 、坏 (1分) 。

显然, 主观评价的优点是符合人对语音质量的感觉, 是语音质量的真实反映, 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 且灵活性不够, 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 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等。随着监测业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传统依赖计算机辅助人工、由人工值守监听的主观评价方式, 越来越难以满足广播监测事业发展的需要。

为此, 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给出语音质量评价值的客观评价方法, 希望研制出一种灵活可靠的语音质量智能评估系统来自动判别广播语音的质量和效果。

1 语音质量客观评价研究方法分类

语音质量客观评价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数以千计的客观评价方法。这些方法从评价结构上可分为基于输入-输出的评价和基于输出的评价。其中基于输入-输出的评价是以语音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误差大小来判别语音质量的好坏, 是一种误差度量;基于输出的评价是仅根据语音系统的输出信号来进行质量评价。

从这两种评价方法各自使用的主要技术 (如谱分析、LPC分析、听觉模型分析、判断模型分析等) 和主要特征参数 (时域参数、频域参数、变换域参数等) 来区分, 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基于信噪比、基于谱距离、基于听觉模型、基于判断模型等6大类方法[2]。

我国在广播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面的研究, 是随着我国广播监测网的日益完善而开始的, 所以起步相对较晚, 直到最近几年才得到重视, 先后有专家学者提出如下几种技术方法。

1.盲信号分离法[3]

该方法的思路是从信号中分离出多种信号, 剔除干扰信号后, 然后对主体信号进行客观评估。由于该方法需要麦克风阵列个数要多于信号源个数, 硬件成本投入较大, 此外受中短波广播噪声影响较大, 所以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技术应用还很不成熟。

2.分类器分类法[4]

从不同得分的信号中提取可区分的音频特征, 如过零率、短时能量等, 然后基于模式识别统计学所常用的一些分类器, 如高斯混合分类器、支持向量机等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 准确率仅能达到70%左右。

3.音频水印法[5]

在发射端的节目信号中加入音频水印, 在接收端对水印进行解码, 根据水印多少判断语音质量, 该方法需要水印编码和解码设备, 成本高, 此外音频水印随着信号在发射传播过程中受电磁波和电离层的干扰破坏很大, 所以评估不是特别可靠。

2 基于特征相似性的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近几年, 音视频智能处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尤其是音频分类技术和音频指纹比对技术, 在很多实际需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7]。音频指纹是音频内容关键特征的一种压缩、紧凑的表示, 音频指纹特征提取函数将数据冗余较大的音频波形空间映射到指纹空间。音频指纹具有鲁棒性, 即使存在由于压缩算法、传输信道的差异造成的信号畸变, 音频指纹特征也与非畸变的特征有极大的相似性。

下面将重点描述我们所提出的一种融合音频分类、信噪比计算和语谱图像匹配于一体的“特征相似性”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该方法的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对混合源信号数据文件进行错误性检查, 主要包括判断数据文件是否可以打开读取、是否符合数据格式、数据长度是否小于预订门限 (如3秒) 等, 如果有错误, 则返回错误提示, 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2:计算数据的信噪比, 同时以1秒为单位, 对数据文件进行音频分类, 并计算其中四种音频类型 (语音、音乐、噪声和静音) 的时长比例。

步骤3:对参考源和混合源信号进行规则判定, 如果参考源信号数据文件无法打开读取或者数据时长较短 (如小于3秒) , 或者混合源信号中语音量较少而未超过预订门限 (如0.30) , 则融合信噪比和音频类型比例综合判别, 给出信号质量分数和置信度, 否则进行步骤4。

步骤4:对混合源信号和参考源信号分别提取音频指纹特征, 计算其匹配相似度, 然后融合匹配相似度、信噪比、以及音频类型比例综合判别, 给出信号质量分数和置信度。

在该算法中, 最重要的是音频指纹的提取与比对技术[8], 该技术的原理是首先基于训练数据, 训练多个自适应的滤波器, 该滤波器组从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信道模型的作用;然后基于该组滤波器, 从混合信号和参考信号中提取音频指纹特征, 通过迭代搜索, 计算两个音频指纹的最大匹配相似距离, 原理如图2所示。

3 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通常以评价相关度和减轻任务量来衡量系统的性能, 前者一定意义上表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一致性, 也就是客观评价的准确性, 后者则表示值班员的劳动强度减少量, 这两个指标的定义分别如下。

假设N为样本总数, 为由客观评价方法得到的高置信度样本总数, Si表示实际主观评价值, 表示由客观评价方法预测出的主观评价值, μS、σS分别为实际主观评价值的均值和标准偏差, 则评价相关度ρ和减轻任务量θ分别定义为:

我们取9个遥控站点各24小时的实际监测数据作为样本, 共7363个, 系统性能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总体上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度约为0.918, 实际减轻的人工任务量则达到84.88%, 充分说明了系统运行的准确性。而从国家广电总局多个广播监测部门实际应用的反馈效果进一步表明, 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音频分类、信噪比计算和音频指纹匹配于一体的“特征相似性”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基于该方法开发的广播质量智能评估系统, 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广电总局多个广播监测部门,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不仅处理速度快, 而且大大减轻了值班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完全满足广播监测实际业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N.Kitawaki, M.honda, K.itoh.Speech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peech-coding system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Oct.1984, 22 (10) :26-33.

[2]陈国, 胡修林, 张蕴玉, 朱耀庭.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 Vol.29, 2001.

[3]周治宇, 陈豪.盲信号分离技术研究与算法综述[J].计算机科学, 2009.

[4]Z.Liu, J.Huang, Y.Wang, T.Chen.Audio Featur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for Scene Classification.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1997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1997.

[5]项世军.稳健音频水印研究[D].中山大学, 广州, 2006.

[6]P.Cano, E.Batlle, T.Kalker, and J.Haitsma.A review of algorithms for audio fingerprinting.In 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2002.

[7]Hongchen Jiang, Junmei Bai, Shuwu Zhang and Bo Xu.SVM-based audio scene classification.Proceedings of IEEE NLP-KE’05, Wuhan, China, 2005.131-137.

上一篇:产品经济核算下一篇:数据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