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2024-07-16

麦积山石窟(精选十篇)

麦积山石窟 篇1

133窟宋佛与罗候罗第

第135窟北周佛

第123窟西魏童男

第123窟西魏童女

麦积山石窟在公元4世纪末和5世纪初十六国的后秦、西秦时期, 开始创建并有作品保存下来。它是佛教艺术从西域大举东进的产物, 其雕塑造像与中国众多石窟佛教造像不同的是, 以泥塑或石胎泥塑著称于世, 各个石窟的造像艺术不仅因朝代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面貌, 而且有鲜明的地方艺术流派以及作者个人的风格特色, 形成了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市东南四十五公里处的山崖中, 因其形状貌似农家麦垛, 故名麦积山[1]。《方舆胜览》早有记载:在麦积山北:“为雕巢峪, 上有隗嚣避暑宫, 亦胜景也。”[2]它汇集了自十六国后秦至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一千六百余年的佛教艺术, 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现存大小窟龛编号为194个, 分布在南崖的有54个, 西崖140个, 除少数窟龛已空无一物, 计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一千四五百年间的泥塑、石雕七千八百余尊[3], 既有高达二十几米的巨像, 又有十几厘米的小像。现藏壁画一千三百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雕塑是佛教从西域大举东渐时的产物, 北魏时期已发展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麦积山石窟艺术的主体是佛像雕塑, 佛像雕塑体现出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由于麦积山地理条件的特殊性, 其山体结构为红色砂砾岩, 石质松软, 从雕刻角度讲, 不易于精雕细刻, 所以麦积山石窟与中国众多石窟佛教造像不同。工匠只能在泥塑上下功夫, 这种特殊性就形成麦积山造像以泥塑或石胎泥塑等著称于世。佛教各个石窟的造像艺术不仅因年代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面貌, 而且因所在地区不同而带有鲜明的地方或艺术流派以至作者个人的风格特色, 共同形成了那一历史时期佛教雕塑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麦积山石窟是佛教艺术, 其主题是与佛离不开的。佛教艺术起源于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佛教在传播过程中, 其教义被化为雕塑、绘画等形式加以艺术表现。在公元2世纪之前, 佛教艺术品中并没有佛的形象, 直到贵霜王朝时期, 才打破这一禁忌, 并创造出两种代表性的佛像雕刻艺术——犍陀罗艺术和秣菟罗艺术[4]。在笈多王朝时期, 这两种艺术相互借鉴、融合, 完成了希腊式佛像向印度式佛像的过渡。在印度的佛教艺术此时发展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而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到了隋唐时期, 印度佛教艺术与汉文化完美融合变成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 这在麦积山石窟中也体现了出来。麦积山现存洞窟及造像, 绝大多数是北魏时期开凿、塑 (及雕) 造的。麦积山石窟的创建时间一般被认为是公元4世纪末到5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佛像面相雄健, 直鼻大眼, 嘴小唇薄, 躯体粗壮坚实。菩萨高冠、披发、袒裸上身, 下着长裙, 体态浑厚。造像题材主要是三世佛、交脚弥勒菩萨和思维菩萨。佛教能够兴起并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成为一种为绝大多数人乐意接受的主导思潮, 这同佛陀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关注世间伦理道德和终极价值关怀的建立, 关注人生的痛苦与解脱, 以及心灵的净化、社会的祥和, 世界和平这一既出世又入世的做法有直接联系。

麦积山石窟全景

麦积山壁画

麦积山石窟造像

麦积山石窟造像

北魏孝文帝虽是游牧民族的领袖, 作为鲜卑贵族, 深知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他也期望佛教为他“敷导民俗”, 决定以汉文化为主导文化。太和18年 (494年) 他下令迁都洛阳, 禁止臣民穿胡服, 提倡汉族服装, 掀起游牧文化的汉化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 麦积山石窟中的一些塑像和壁画 (76窟, 78窟, 148窟) 虽然仍可看到受西域外来文化影响, 保留犍陀罗艺术风格, 但其已逐渐脱离外来影响, 取中原汉式。北魏晚期造像题材、衣饰以及面貌都有自己的特点, 佛、菩萨等造型明显是在这一时期习见的。身躯颀长、面容清秀、神色和悦的“秀骨清像”, 体现出一种超逸潇洒的美, 而它们较之同时代的其他石窟造像, 却显得分外成熟精练, 富有人情味和个性特征。如23号龛的佛像和69号窟的菩萨像不因为强调理想性而失之为概念的符号, 也不因为重视真实感而把人们心目中的外部形貌与内心世界至美至善的神圣塑成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凡人”肖像, 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154窟顶壁壁画伎乐天, 头饰与服装完全是中原打扮, 体态轻盈, 凌空飞舞, 飘带披帛随风翻动, 仙鹤引颈翱翔, 人物神情、手势刻画得细腻微妙, 完全是中原传统绘画风格。塑像取汉人面容, 眉目清秀, 衣幅宽大, 不再裸臂。佛家神态庄重、慈祥, 其神态既像人, 又比人魁伟, 而且更能激发信徒的崇敬之情。虽然麦积山石窟造像是一种佛教程式化美术, 但工匠们在艺术创作时, 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 把现实中的人物形象移植到神像塑造中, 尽量发挥独到的精神, 使艺术更有生活气息, 创作出了不但形象生动, 而且色彩华丽、细节真实、装饰精巧的艺术品。

麦积山123窟的男女侍童, 其手法写实概括, 没有任何过多装饰, 人物的面相由清瘦渐趋丰圆, 这时的佛像由“秀骨清像”变为“面短而艳”[5]即面部丰满多肉, 其艺术风格大异于晋宋时代的“秀骨清像”, 但也不完全和天竺秣陀罗艺术相同, 只有面部和体形丰满似之, 而衣纹的变化并不太大, 是天竺和晋宋时的混合体。其衣纹处理就是几条挺拔而有力的阴刻线条, 就其雕刻技法和艺术风格来看, 其与传统的汉代画像石几乎是没有区别的。整个身体采用大手笔塑造, 概括简结, 造型准确, 着重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内心世界。女童造型洗练, 神情纯朴, 粗看, 通身上下几乎无任何变化;细瞧, 则每一轻微细小的变化及线条无不表现着一种从童真稚气洋溢出的虔诚与自信。其艺术特点与印度佛教艺术不同, 印度艺术在药叉女的塑造中强调女性体态特点——丰乳、肥臀、细腰。中国传统道德主张含蓄、温文尔雅的克制精神。男侍童相对而立, 塑造手法与女侍童相同, 面部憨厚淳朴, 整身躯干处理在一个平面上, 衣服下摆伸开着地, 表现出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其雕塑艺术语言及塑造技法无不显示出雕塑家对现实生活客观对象观察的仔细。

第13窟佛与菩萨

第4窟宋力士

第133窟北魏“佛传造像碑”

麦积山石窟雕塑是佛教文化在本土文化中的偶像, 因此, 在佛教造像过程中, 人们将西来艺术中式化, 并且把现实生活中的人间化倾向搬进作品当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佛教造像世俗化。这是因为佛教的兴盛和繁荣离不开现实生活, 离不开社会人群, 其价值不仅是要通过个体的解脱这一出世的方式表现出来, 还要帮助社会确立和完善健康道德体系。积极的人生价值关系, 通过净化人群和社会等方式表现出来。

一般来说, 宗教艺术的基本职能是特定时代的宗教宣传品, 它们首先是一种信仰和崇拜, 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艺术就其职能而言, 带有宗教性, 它是宗教膜拜的一种仪式, 它的美的理想和审美价值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这种宗教膜拜, 要求营造一种与人的日常生活环境不同的、充满象征和超自然力量的特属氛围, 以虚幻的形式去反映现实世界。因而“具有审美效果和宗教艺术形式及其手段, 能使宗教信徒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崇教感情和感受”。麦积山石窟中那些丰富多姿的各种菩萨及弟子供养人等的艺术表现, 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表现了宗教的基本思想, 教化人们去信仰轮回转世, 因果报应的思想, 又不会使人们对它产生畏惧心理, 其造型让我们感到非常熟悉。正如今人王朝闻先生所说:“我们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她。”[6]

第127窟正壁右龛的左右菩萨, 在形体的处理上为了显得更加贴近佛, 避免一套程式化的模式, 右侧菩萨站立动态不大, 左手抬起侍奉主佛, 右侧自然下垂, 形成鲜明对比, 动静呼应。窟前左壁下方的武士骑射图及窟内藻井左披壁画中的狩猎图, 都极为精彩动人。骑士图中的武士马匹皆披挂铠甲, 或奔或止, 动态有力, 绘制上施朱点绿, 赋予整个画面豪迈壮丽而热烈之感。行猎图中数骑前后奔驰, 各尽其态, 表现了画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其精妙的表现技巧。藻井右侧为萨垂那本生, 着重山林的描绘, 与敦煌同类题材壁画表现方法不同。西方净土变场面宏伟, 是国内石窟已知年代最早的大幅净土变。

继北周之后, 隋代佛教艺术发展承前启后, 造像手法朴实, 造型敦厚, 在麦积山开窟较多的有西崖摩崖大佛及37、5、258窟等, 为麦积山较为突出温文尔雅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自唐以后, 虽没有单独开窟, 但也留下了像5窟那样的塑像。宋代再无开窟之范, 大多是在原有佛龛基础之上, 重塑佛像以为功往, 自宋以后至明、清, 亦无开窟之举, 只是重妆彩绘了。

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作用, 日益被现代人们所理解和欣赏, 也日益被世界所闻。麦积山石窟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其艺术特色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2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216页

[2][宋]祝穆.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3

[3]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8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222页

[4]业露华.佛教小百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1.179页

[5]陈传席.陈传席文集 (第2卷)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7.391页

麦积山石窟导游词 篇2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感受麦积山石窟 篇3

重峦簇拥的麦积山,山体形状很像农村打麦场上的麦垛,但它顶天立地,诡奇秀绝。山腰一侧的褐色崖面,展布着从西秦到清所完成的险峻、隐秘而又浩大、宏伟的人文工程,保存着12个朝代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窟龛194个和大小造像7 000余尊,以及千余平方米的壁画和2 500多件馆藏文物。可以说,峭壁、洞窟、崖阁、悬梯、凌空栈道,和四周的苍茫青山、茂林修竹,构成了佛国世界的万般奇景。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广记》这般描写:“其青云之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是神功。”这正是对麦积山石窟生动形象的写照。《太平广记》还这样记载了当时开凿石窟的情景:“自平地积薪至岩巅,从上镌凿其龛室佛像,功毕,旋折薪而下。”这也就是当地民间千年相传的“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之说。另据史料记述,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为追悼亡父,在山崖高处开凿一窟,整整用工40万个。足见建造麦积石窟所付出的惊人代价。

我近观远览,只见层叠横列的大小窟龛和窟外悬壁上的重楼飞阁,像蜂巢似的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南崖绝壁。上下各层洞窟有云梯架通,左右崖石龛有栈桥毗连,一当云绕雾罩,旋即现出“窟竦烟中,龛飞霞上”的神奇景象,这也就是人所赞美的“麦积云烟”。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舍利塔,更使麦积山突现出独拔参天的神秘姿容。毫不夸张地说,石窟的布局、凿造,都表现了古代人的绝顶智慧。

静谧幽雅的麦积山麓,是古代丝绸之路和巴蜀孔道的交汇处,其幽境能赋予人慧根增长和灵性焕发。因此,自十六国后秦起,麦积山便成了开窟建寺,造像礼拜的理想之地。此后千余年间,共出现过六次凿洞高潮,从西域来的大师名匠和来自南面的塑绘高手在此云集,以他们的高超技艺,纷纷留下坚如烧陶、光滑如玉的不朽泥塑作品,共同开创了艺汇南北、技融东西的麦积石窟艺术。就这样,麦积山名播天下,成了昔日出家人的洞天福地,今日旅行者的揽胜天堂和历代学者文人心向往之的历史长河。

石窟的涌现往往和僧人缘深。敦煌石窟为乐 和尚始凿,云冈石窟创建于高僧昙曜之手,比丘慧成是建造龙门石窟的先行者,相传最早来麦积山凿窟兴寺者,乃西秦名僧玄高。他那时隐逸麦积山中,聚集佛徒百余人,开窟修禅,进行观佛三昧的佛事活动,后又同禅师昙弘一起于洞窟悟禅参佛,共修禅业。北魏、西魏、北周三朝更是广凿佛洞,大兴崖阁,造像万千。到了隋代,麦积山南侧崖面已布满窟龛,可谓“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遂跻身于华夏四大石窟之一。

从与石窟研究人员的侃谈中知晓,麦积山属砾岩山体,不利于石刻,因此石窟中的造像,多是泥塑的。其造像时间之长,遗存数量之多,作品题材之广,形象塑造之美,绘彩技艺之高,举世罕见,无怪乎许多学者认为“敦煌莫高窟是富丽堂皇的壁画宫,麦积山是雄伟险峻的泥塑馆”。半个多世纪前,现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就曾断言,“麦积山在研究中国雕塑史的人看来,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塑像宝库”。

宝库中的塑像有泥塑和石胎泥塑,大多取材于佛经,其艺术创作成果,可以说较充分地展现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勃兴、发展和演变过程。以第74、78窟为代表的西秦时期的佛和菩萨的造像,面相丰颐,修眉高鼻,眼角细长,肩宽膀厚,神态威严,着斜领袈裟,袒右肩,作说法状,有着鲜明的印度和西域造像的特征;北魏雕塑数量众多,突出主尊,增加了释迦、多宝二佛的说法像,还出现了弟子、金刚和飞天的形象。其前期受西域影响,造像形体高大,面形方圆,颧面骨高,披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中期的佛教形象出现中国化趋势。晚期走向成熟,与真人大小的塑像长颈削肩,清俊秀丽,着宽袍大带式袈裟、衣裙;西魏塑像注重形神兼备,表现的佛国人物身材修长清瘦,仪态端庄睿智,举止通脱潇洒;北周的题材以七佛为主,造型敦厚、简练,形体饱满,表情生动自然;隋代承袭传统风格,突出人物个性,把人物刻画得更加圆满丰润,形象逼真;唐朝的遗存不多;宋代的作品摆脱了宗教艺术程式的束缚,技法细腻,写实流畅,富有人间世俗情趣。石窟所珍藏的这些佛国形象,包括庄严肃穆的大佛、慈悲大度的菩萨、虔诚恭谨的弟子、身轻婉约的飞天,以及和蔼可亲的供养人,总是体态温柔、表情善良、仪容俊美、风度高雅,颇有中国化、世俗化的形象特征。第44窟的坐佛、第85窟的菩萨、第67窟的力士、第87窟的僧人、第123窟的女侍童和第133窟的小沙弥等,面布微笑、右壁的几双弟子紧紧相依、流露笑意,似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胜似现实生活中的姐弟一般,充满青春活力和亲密情谊;第133窟的高大立佛,头微下俯,右手伸向弟子头顶,手指间流露出抚摸爱子般的情感。这些造像所显现出的更非佛门世界的严峻与神秘,而是人世间的亲情。这些传世佳作,无不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或飞跃腾動的美感,撼动人心,虽历经千年,而仍然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人们可以从这些历史遗存的视觉资料中,浏览千年历史,体味佛界人物的情愫,感觉那岁月凡人的喜怒哀乐的生活气息,更可瞥见古代匠师们在造型艺术上的光辉成就。

麦积石窟给予我的深刻印象是,七佛阁和万佛堂在麦积石窟中的地位最为显赫,也是颇具代表性的洞窟。七佛阁是仿木建筑的巨型窟殿,凌驾在东崖群窟之上,位置最高,规模最大,建筑结构最为精巧,据说在全国凿有窟廊的石窟中,也是最为辉煌壮观的一窟。它凿崖成殿,七间佛龛、八根大柱、30多米长的窟廊和满饰在龛檐上的幔帐及山水、人物浮雕,也全是开凿山崖而成的,非常宏伟富丽。窟廊的东西两端,都塑有力士一尊,威武雄壮。七个大佛龛中,除各塑一佛八菩萨外,四壁上部还塑有千佛三排。窟廊的顶部和正壁绘有几组壁画,壁画中的伎乐天人,有的鸣奏乐器,有的捧炉进香,有的手散天花。画面多已剥落漫漶,但还可以看出这些飞天的丰满造型和动人姿态。因为壁画中绘有天女散花的画面,又因为游人在此处如将色彩缤纷的纸片抛向空中,即会看到这些纸片在徐徐下落后不久,便神奇般地向上升腾,直至山顶而飘下,人们因此又将七佛阁称作“散花楼”。

万佛堂是西崖众窟中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窟中佛像多、藏碑多,所以有“万佛堂”、“藏碑洞”的称号。洞窟既宽又阔,窟内复室叠龛,所有壁面满缀着无数的影塑千佛。窟中除有大量泥塑、石雕外,还保存着一批石刻珍品,其中18块北魏时期的造像碑,刻有千佛、弟子、飞天等 3 000余身,被后世的人们视为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排号为“10”的佛传故事碑,正面用相当于现代连环画的形式,刻画出了佛祖释迦牟尼乘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灌顶、断发出家、降魔成道,佛入涅 等12则传记故事,以及释迦、多宝说法的场面,主题突出,构图精巧,布局精当,画面概括,雕镌神妙,图像中的人物、动物栩栩如生。他们动中见静,静中见动,神情自若,亲切动人,有着极高的文物和艺术欣赏价值,被行家们称为石刻艺术极品。

麦积石窟命运多舛,屡遭厄运。在唐开元年间的一次大地震中,崖面中部山体崩落,使原本罗列成片的窟群,霎时间被分离成东崖、西崖两半。宋太宗年间,人们将震残的造像妆塑一新,且为部分窟龛加修了飞檐梯桥。可是后来的金兵进犯,又使部分崖阁栈道毁于兵燹。明清时候,石窟逐渐衰落,通往窟龛的天梯栈桥大多塌毁,顶礼膜拜者无法攀登。少数人可登临的窟龛,成了流离失所的村夫难民的避难之所,人们随心所欲,烟熏火燎,造成许多塑像断颈折臂,许多壁画毁损脱落,有的洞窟甚至被破坏得一无所存。新中国的成立,才使麦积石窟再显辉煌,1952年,当时的西北行政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麦积山窟进行了勘察。次年,一批知名学者又奉派来到麦积山全面考察石窟。这期间就有新华社的重要贡献。我从麦积山石窟研究所的一份文献中看到如此记载:“战后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以1953年4月15日新华社通讯社的题为《麦积石窟的文化遗产》的电讯报道为开端。”从这时起,国内外关注麦积石窟的人士日渐增多,考察参观者纷至沓来,政府也投入巨资,架设云梯,兴修栈桥,联通东西两崖的群窟,并且实施了为期八年的山体加固工程。据传,在维修通高近16米的摩崖大佛时,还爆出珍闻,工匠们从大佛右眼中意外地发现一份工楷书写的《大光明经》,墨色晶莹,墨亮如新,保存完好,经专家确认,系唐代写本,令人喜出望外。

麦积山石窟 篇4

麦积山石窟, 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 (古称秦州) 东南约四十五公里秦岭山脉西段的丛山环抱中, 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站, 也是出入四川的蜀道与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在众多的石窟艺术遗迹中, 较之其他石窟, 麦积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又是魏晋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内附的重要居住地之一自有其独特之处。

麦积山自姚秦 (约四世纪) 凿山而修①。始有千龛万像之胜境, 之后造像多毁于北魏太武帝灭法, 现存遗迹均造于文成帝复法之后。石窟开凿依山体西、南、东三面而建, 南崖石窟因历次地震, 造成大面积滑坡, 损毁严重, 现今窟群主要集中在西崖和东崖, 西崖石窟较多, 而且开凿时间较早, 东崖窟龛相对较少, 开凿时间也多晚于西崖, 洞窟之间以栈道连通, 最高处离地面七八十米, 麦积山现有石窟221个, 各种造像3938件10632身, 壁画1000多平方米②, 分别为后秦 (或西秦) 、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开凿或修缮。其中尤以泥塑及石胎泥塑闻名, 塑像除部分为隋唐窟或宋代重修外, 大多建于北朝时期, 其中的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供养人等, 素有“北朝雕塑陈列馆”之誉。阎文儒先生在其《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分期及题材》中写道:“根据窟室题记, ……山寺最繁荣期, 还应是北魏后期、西魏、北周的时代……今麦积山上七佛阁, 以及其他四十多个北周到隋时所开凿的窟龛, 成为麦积山石窟群中, 甚至是玉门关以东全国各石窟群中北周时开窟最多的一处。如果加上北魏、西魏前后开造的三十多个窟龛, 一共就是七、八十所。因而这时就完全可以说是麦积山石窟群开窟造像最繁荣的一个阶段了。”③

供养人像的服饰艺术特点

麦积山石窟北朝造像中供养人像的艺术表现形式较之同时期中国北方石窟寺中的供养人像更加丰富。主要有彩绘、影塑和泥塑三种样式, 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其中泥塑造像是麦积山石窟造像最鲜明的特征, 也是与敦煌、云冈、龙门、大足等中国著名石窟寺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在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中出现了很多非常精彩、生动的, 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供养人像。我们通过这些供养人像的服饰的种类及其演变就能够看出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不断加快, 中原地区宽敞舒适的汉装与北方游牧民族短窄紧凑的胡服相互吸收和融合,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样式的汉化服饰 (如图1.1-图1.4) 。综合麦积山北朝供养人像服饰材料, 可以看出男子服饰方面, 北朝早期主要以胡服为主, 头戴颈后垂有披幅的帽子, 上穿齐膝的交领窄袖束腰袍, 下穿缚口长裤, 脚穿靴。北魏中期前后的首服以笼冠、小冠、合欢帽和巾帻为主, 有的上身穿内夹襦, 外穿交领宽袖短袍, 下着裙, 脚穿尖头履;有的上身内穿短衫, 外穿对襟宽袖长袍, 下着长裙, 腰束帛带, 打结后分两缕下垂至膝 (76、93窟) 。北魏晚期至西魏阶段, 首服以笼冠、纱帽、小冠或远游冠为主, 身穿交领宽袖长袍, 腰束带, 脚蹬圆头履。有的内着圆领窄袖袍, 外穿裲裆衫;有的扎头巾, 上穿交领中袖束腰袄, 下穿缚口长裤, 脚穿尖头履;有的则身穿胡服, 索头辫发, 外穿裘领窄袖长袍, 颈下方及左腹部分别嵌有衣带用以扎束袍服, 下穿宽口裤, 脚穿尖头履 (123窟) , ……北周时期首服以纱帽、介帻为主, 上穿圆领窄袖、翻领窄袖或交领宽袖长袍, 下着缚口裤或长裙, 腰部多束革带, 脚穿高靴或高履。女子服饰北魏早期情况不详, 北魏中期有的大致同男子, 头戴笼冠或合欢帽, 上身内穿圆领夹襦, 外穿右衽长袍, 袖口较宽, 下着长裙 (80、76、93窟) ;有的束发高髻, 上身内穿夹襦, 外穿右衽中袖齐膝长袍, 下着曳地长裙 (76、163、21窟) ;有的束发高髻或戴小冠, 上身内穿圆领襦, 外穿右衽中袖齐膝袍或对襟中袖长袍, 下着长裙 (93窟) 。北魏晚期的女性少数戴笼冠 (142窟) , 多数则束各种发髻, 类型丰富, 如侧髻、螺髻和丫髻等 (131、126、161窟) 。上身内穿夹襦, 外穿对襟中袖齐膝长袍, 帔帛交于胸前, 下着曳地长裙。西魏阶段女性形象更为清秀苗条, 有的头戴方冠或高冠 (127、160窟) ;有的束侧髻, 双丫髻、单鬟髻等 (127、123窟) , 上穿交领长袖衫, 下穿齐胸曳地长裙, 脚蹬鞋履, 样式呈多样化, 有方头、圆头、尖头、云头等 (160、140、127窟) 。北周时期的女性束高发髻、丫髻或戴纱帽, 身穿交领宽袖长袍, 下着曳地长裙, 裙带于腰间打结分两股下垂, 脚蹬高头履 (26、4窟) 。”④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123窟童男童女的形象 (如图1.5、图1.6) 。其造型概括简练, 神情淳朴自然,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这也是麦积山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供养人塑像, 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男童头戴毡帽, 身着很有特色的当地少数民族服装, 窄袖、圆领长袍, 足穿圆头毡靴, 笼袖而立于左壁前部, 体态健美, 面相浑圆俊美, 前额饱满, 两颊较瘦, 浓眉向两鬓高高扬起, 眯缝着双眼向前平视, 嘴角微微翘起, 笑意盎然, 一幅憨厚淳朴的当地农家少年的形象。与之相对的是一个童女塑像, 她侍立于右壁前部。身材窈窕, 面容秀丽, 充满童稚。头部发丝清晰, 绾成环形发髻偏向两边。由此而知她已至及笄之年。眼睛微闭, 眉毛弯曲, 嘴角内收, 双唇半启, 露出甜蜜的笑容, 身穿圆领宽袖衫, 穿长裙, 裙摆落地呈喇叭形, 露出鞋尖, 一手下垂, 一手提带, 姿态生动自然, 是一个典型的当地农村小女孩的模样。作者以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生动、细致、准确的语言形式表现出童女天真烂漫的形象特征。女童塑像尤其为历代名家所称赞。王朝闻先生也曾对这一对童男童女像有过很高的评价:“不能忘怀的第一二三号石窟”里那一对供养童男童女, 也许因为它更不受既成规格的拘束, 更便于发挥创造性吧, 形象具有更充分的人的实感, 虽然他们像侍者一样分立在佛的左右侧, 因为本身很吸引人, 仍不完全依附佛的存在而存在。造型洗练、单纯, 脸型端丽和体态健美的这两个少年, 绝不只表现了他们在佛前的虔诚,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个童女。那种庄重的娇美的愉快的神态很可爱。她稚气、乐天、淳朴。这是泥塑的, 但能够使人忘记是在看泥塑, 仿佛是面对着一个活的人。我们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她。或在人们的思想中闪现过这样的形象, 可是在造型艺术上, 难得看到像这样夸张而又确实的描写。一千三四百年前出现了这样具有高度写实性而又不是机械地模仿活人的形象, 那些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创造才能是惊人的。”④

结语

在麦积山现存的北朝窟龛中占绝对多数的塑像, 承继了民族雕塑艺术的传统风格, 它所表现出具有世俗化特征的形象, 基本上能显现出纯粹的民族精神和面貌, 很少显现出异国情调和气氛。这一点在供养人像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古代的艺术家们在面对这样一种外来的佛教形式和内容, 是以本民族传统的造型手法和技术经验为基础, 并以本民族的现实形象为依据, 通过对造像的容貌、体型、服饰及情态等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性地刻画出了为广大信众所喜爱的佛的形象。正如史岩先生所说:“纵观麦积山石窟的艺术, 它在北朝前期的艰苦创造, 在中国雕塑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一页。它为中原地区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使北朝后期的佛教雕塑放出灿烂的光辉。它曾成为艺术领导中心, 不断影响着附近地区。……”⑤这也正是佛教世俗化特征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注释

1在麦积崖的开创年代的问题上许多研究专家一直存在分歧, 被大多数专家所认可的观点认为麦积山石窟并非后秦而是北魏一统北方后之作, 其渊源受平成云冈影响。创建的具体年代参见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2经过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1999至2004年五年多的努力, 得出此数据.

3阎文儒.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分期及题材[M].麦积山石窟,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0.

4孙晓峰.麦积山石窟北朝供养人调查[M].麦积山石窟研究,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174-198.

麦积山石窟的自述700字作文 篇5

我国魏晋南北朝,石窟艺术达到一定高度的水平。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都于此时代凿开。而位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那是我唯一游过的石窟景观,领略其石窟艺术。麦积山窟更早始建于先秦。

于是,麦积山窟向我诉说:“我立世上千年,见证了各个朝代的繁盛与衰败。经过不断加工与修建,致使其石窟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精雕细琢,精描细画,勾勒出一笔笔神韵。麦积山窟佛像比较庄重,体现了佛的东方特色,其风格如遗世独立,显现不同时代的交融,并流与发展,绘出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独特民族风格。”

“佛像多屹立于悬崖绝壁之上,处于高耸横绝的崖上,而万物丛生于四周,碧草树木茂密。天地的自然美与人文的汇合共筑自然人文奇观。佛是普渡众生的,是人们的信仰,他给予一些人超态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汇聚于壁画之上,将其最美的一面呈现于人。”

我欣赏麦积山石窟那雕塑美,人文美以及周围大自然带给的勃勃生机。这是大自然与人文共同的杰作。我为这美景啊赞叹,为这艺术成就而高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它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汗水,和其宗教信仰带来的超脱。

麦积山一游,我听到了石窟的自述,他叙述了几千年来的光辉历史,展现了各种时代下的完美结晶。这种艺术给中国人带来了民族的自豪与荣耀感。在那种艰苦环境下,劳动人民不惜辛勤的.去创造着奇迹,这过程中有多少苦与多少难,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多少难题,人们闯过了它,为后世之人留下伟大的杰作。这就是老祖宗给我留下的最好的礼物。麦积山山石窟的自述,也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华民族几千来的发展,以及它在各个时代的精神。

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 篇6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经历代不断开凿修建,东崖西崖共194窟,泥塑和石刻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由于历代增修,风格不同,北魏清逸,隋唐丰满,呈现出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的鲜明轨迹,以险峻的奇姿、凌空的栈道、巧夺天工的窟龛,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群造像除两边摩崖造像以及千佛廊中千佛造像外,其余几乎全是泥塑像,从西秦到宋,历代都有塑像,尤其是隋以前的塑像占有很大数量,而且十分精美。麦积山石窟是世界上惟一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的大型石窟,石窟塑像是中国雕塑史上最好的标本,也是7世纪以前中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崖拔地而起,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每逢春夏下雨之时,薄雾不断向上翻滚,气势如虹。这一蔚为壮观的景象有时可持续几天,使人惊心动魄,流连忘返。“麦积烟雨”由此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历经1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以其绚丽多姿的艺术珍品和美仑美奂的泥塑群像永远向世人展示着她的无穷魅力。现在她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且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寺保护规划》也已通过省级论证,千年古窟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中外游人!

第80窟 菩萨 (北魏)

第87窟 罗汉 (北魏)

第133窟 造像碑 (北魏)

第133窟 弟子 (北魏)

第133窟 造像碑局部 (北魏)

第123窟 童男 童女 (西魏)

第4窟 “薄肉塑”伎乐飞天 (北周)

第121窟 菩萨与弟子 (北魏)

第165窟 菩萨与供养人 (宋)

第43窟 佛与龙女 (宋)

第44窟 佛 (西魏)

第127窟 目炎子本生 (北魏)

第4窟 出行图 (北周)

第127窟 佛背光伎乐飞天 (北魏)

第12窟 阿难 (北周)

第121窟 菩萨与弟子 (北周)

第4窟 上七佛阁全貌 (北周)

第127窟 舍身饲虎 (北魏)

第142窟 飞天 (北魏)

第70窟 菩薩 (北魏)

第74窟 佛 (北魏)

第5窟 踏牛天王 (唐)

第14窟 菩萨与力士 (隋)

第43窟 力士 (宋)

第35窟 佛 (元)

麦积烟雨

麦积冬雪

新修的麦积山瑞应寺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核心区工程规划图

麦积山石窟 篇7

天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约1430米。四周黛峰耸峙,松柏苍郁,景色壮丽,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一座集林、泉、洞、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也是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文物旅游景区。

天龙山石窟是中国十大佛教石窟之一,创始于北朝东魏时期,此后历经北齐、隋、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天龙山石窟主要分为2个区域,即半山腰的石窟主区和山脚的千佛洞区。半山腰共有洞窟25个,开凿在东峰和西峰陡峭的南坡山腰间,东西绵延约500米。洞窟沿崖面自东向西排列,其中东峰有12窟,西峰有13窟,共有造像500余尊,飞天、藻井等1144尊(幅)。千佛洞区在天龙山脚,开凿于河滩北岸的悬崖峭壁上,距河滩地高约20米。完完望去犹如空中楼阁一般。洞窟共有4个,东西向排列,没有编号。洞窟的开凿年代约在明代,雕刻水平并不高,而且风化剥落较为严重。

一、简述天龙山唐代石窟

天龙山石窟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龙山石窟以娴熟的雕刻技法、精深的佛教内容、鲜明的时代牲和丰富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是石窟这种外来艺术形式逐渐中国化的典型实例,尤其是唐代菩萨像神态高雅、姿态优美、体态丰盈的牲,被称为“天龙山样式”,对以后的佛教造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龙山石窟群大小不同,结构各异,各个洞窟的开凿时间不同,其中唐代石窟最多。唐代开凿的洞窟数量多达19座,占洞窟总数的2/3以上,是天龙山开凿石窟的高潮期。其中以唐代第9窟漫山阁的摩崖大佛龛最具代表性,其它的通常规模都比较小,但雕刻却十分精致。唐代洞窟的形状和隋朝前期的洞窟有明显的改变。洞窟通常采用无仿木式的前廊,某些洞窟虽也设置了额枋和斗拱,实际上也是在前廊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所以,天龙山唐代洞窟形制一定程度上受洛阳龙门石窟的影响。除了椭圆形、穹隆顶窟外,天龙山唐窟还有一种平面方形,三壁三龛窟,这种窟形仍然是东魏、北齐洞窟形制的延续,表现出天龙山固有的传统,也表现出唐代洞窟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二、天龙山唐代石窟造像的审美特征

唐代是一个积极开放、进取的社会,对种种外来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天龙山唐代这种婀娜多姿的造像形象正是继承和发展前朝塑画风格而创造出来的最佳实例。总所周知唐代以胖为美,唐代盛行的绘画形式也是以丰满的人体造像。石窟的审美特征是社会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社会会审美的情况又于社会发展和思想的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唐代的石窟中,因为传统的政治与佛教紧密联系的原因,佛像宣扬出当代是会的统治情况。天龙山的唐代佛像具有形体美的特征,雕刻者把佛像的服饰设计为出水状的罗纱衣,运用写实的刀法很好的展现出造像的形体美。天龙山唐代石窟的优雅站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好的诠释出造像的自信的姿态,诠释出独特的气质美。这一系列的美,让观看者达到情感的共鸣,进而引发很大的审美兴趣。唐代时期崇尚丰满人体的造像风格,人物形象一反魏晋时代盛行的秀骨形象。唐代的石窟佛像浓重艳丽,服装绚丽多彩,姿态端庄、雍容华贵。天龙山唐代菩萨像最富有活力,菩萨所梳的发髻是唐代妇女通常所梳的高发髻,眉毛眼睛又细又长,嘴部成樱桃形状,面部丰满圆润,让人不禁联想到杨贵妃丰腴肥美的形象。衣纹成“U”字形,衣服有轻飘之感,像出水芙蓉一样优美、婀娜多姿,这很好的诠释了画家和雕塑家们联手称赞的“曹衣出水”的风格。雕刻者不仅很好的描绘出唐代女性的容貌、体态、服饰等外貌美,很好的展现出她们的气质、神韵。唐代石窟的运用写实的创作手法,以现实的精神为基础,运用宗教来展现人们对于现实的态度,成为唐代艺术的美学基调。

三、唐代石窟造像艺术的共性

天龙山的唐代佛像大都坦胸,菩萨袒露上部身体,表现出均匀丰腴的体格,给人一种艳丽的映像。有些雕像衣薄透体,衣服自热规律的下垂或飘扬,可以很好地配合雕像自身的运用形式。所有的雕像大多端坐垂足,菩萨的雕像要么站立,要么垂足盘坐与莲花之中,身体稍微的倾侧或转身,神情自若、体态自然,变化万千。所有的菩萨雕像不论站立或是盘坐其身体的中心线都不是直线,会展现出多种姿态,通常的面部表情是酣睡或冥想的状态。这些雕像技术或许不算成熟,但是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进行准确的雕刻,衣服自然垂下或飘扬,展现出雕像的真实性和装饰性。如图1

四、比较唐代石窟与其他时期石窟的差别

各个时期的石窟各具自己时代的特色。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创建的,北魏经历过一系列的民族文化的行动,从根本上刨除了鲜卑族原有的旧制,在进行佛像雕刻的工艺上仍然一原先的云冈石窟为例,在进行佛像雕刻的时候还会存在胡人的影子。北魏石窟都在龙门山,展现着形式各异的中国艺术,以宾阳中洞的佛像为代表的佛像,佛像面带微笑,是更好的展现中国艺术的佛像。雕刻的佛像的特征为鼻挺眼傲,神情凝重,表现着胡人特有的特征。东魏造像同北魏晚期造像一样,注重表现造像的精神面貌,表现手法以线条刻画为主,强调衣纹动感和韵律感。这个时期的造像都透露出清秀飘逸的艺术风格。佛像消瘦的脸庞,微溜的双肩,身体显得单薄而瘦弱。菩萨像同样如此,头束高发髻,眉清目秀,身材修长。宽宽的披帛从双肩搭下,在腹部交叉穿环,或相交于腹下部,下身穿着长裙子,双脚赤裸,丫在莲花座上,仿佛在凝神谛听佛祖的教诲。唐人评述东魏时期人物形象为“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北齐造像与东魏造像的艺术风格完全不同,北齐造像一改东魏“秀骨清像”的清秀风格,而追求表现人体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手法,造像的立体感更强了。佛像头顶肉髻低而平,面相浑圆,身体健壮而丰满。佛像的发式采用了螺发样式,服装也不再是褒衣博带式袈裟了,而多采用袒右式袈裟。菩萨像头戴高高的花蔓冠,长长的冠带垂在肩上。脸庞宽而丰满,披帛绕着双臂下垂,上身袒露,腹部微微凸起,显得十分硕壮。下身着紧身短裙,赤足立于莲花座上。唐人称这一时期的造像风格为“像人之妙,张得其肉”。隋代的造像艺术风格与北齐造像差别不大,是北齐风格的延续。比如佛像头顶的肉髻低而平,面相丰满圆润,双肩宽,身体健壮。佛像的服饰,除了袒右式袈裟以外,还有双领下垂式袈裟,是从北齐佛像、服饰发展来的。总体上看,隋代造像承袭了“张得其肉”的塑画风格。唐代石窟最盛的时期为盛唐时期,唐代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胖为美,天龙山的唐代造像雕刻水平极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多数的唐代佛像在设计的时候,佛像脖子之上都会存在三条运用展现胖的线条,在其他时期的佛像脖子之上不会出现这三条线,必须用心观察。天龙山的唐代菩萨造像丰腴富态,衣饰写实,合理的表达了柔薄的质感。形态也是健康丰满,佛像的造形,也有着庄严典雅的展现,神情更接近人间,表现出亲切的感觉。

五、结束语

麦积山石窟 篇8

关键词:邯郸响堂寺石窟,保护,修复,崖面,壁画

佛教东传后, 中国的佛教文化通过雕琢石窟进行传播。这些石窟大多散布在黄河流域, 如邯郸响堂寺石窟、榆林石窟、龙门石窟等。其中响堂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 (鼓山) 上, 分南北两处。黄河流域的气候和水文特征独特, 导致了黄河流域的石窟保存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虽然如敦煌干燥的气候有利于保存石窟中的经卷, 但是干燥多风的气候, 风沙对于石窟中的佛教壁画和佛教人物塑像就有很大的侵蚀作用。因此, 石窟的保护和修复自北凉时代已经存在了。古代对于石窟的保护和修复虽然不如现当代技术先进, 但是对古代石窟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 有利于掌握了解古时人们保护石窟的方法, 从而对现在的石窟修复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这方面的研究也将填补中国技术史上的空白。

一、古代石窟面临的威胁和保护修复的动因

从北凉时代开始, 中国人对于石窟的修复和保护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因为人们发现, 石窟所面临的威胁有很多, 有自然的, 也有人为的。所以, 当石窟完成整个雕塑绘画过程后, 石窟每一天都面临着很多挑战。石窟之所以会被修复, 原因有如下几点:

1、石窟的崖面问题

邯郸响堂寺石窟是石窟崖面问题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响堂寺石窟建于北魏至唐代, 期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其洞窟是在崖面上掏空排列, 从现存石窟来看, 保存最完整时并不止这么少的石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后来出现的崖面断裂问题。因为响堂寺石窟大多在设计上会掏空石壁, 并且营建一个宽阔的前室, 随着崖面上掏空建设的洞窟越来越多, 密度越来越大, 导致崖面的结构不稳定, 从而增加了崖面大面积塌方的几率。如果遇到一些大型地震或者其他地质活动, 就会引起对洞窟的危害。

2、自然风沙的威胁

前文也谈到石窟主要散布在我国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风沙较多, 导致很多洞窟的残破、里面建筑结构的风化。由于古人建筑佛教石窟的时候, 难免需要使用少部分的木结构, 木结构在长年的风沙侵蚀下, 往往会腐朽损坏, 这些都需要重新进行维护。

风沙吹进石窟中, 清理石窟中的积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建筑石窟的时候掏空崖壁内部, 因此石窟内部的承重有限, 如果不及时清理石窟中的风沙, 石窟也会出现塌方的严重情况。

3、带有宗教意识的修复

石窟的宗教性质不言而喻, 而因为宗教意识, 石窟在很多时候也会进行修复和保护。这种类型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因为前期石窟还没有完工, 后期进行修补。邯郸响堂寺石窟所处的地区在北魏时期战乱频繁, 而很多不同的政权所持有宗教价值观也不同, 这样就影响到很多旧窟并没有完工。所以, 每当战争停歇, 有些人也会进行修补, 因而会出现多种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之间同在一个石窟内, 也出现了一些石窟内建筑和绘像等设计理念没有统一的关联。

第二种是前期已经完工, 但是后期还进行加工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些是家族洞窟的情况, 后世的子孙出于为家族增加功德, 对家族中前人所修筑的石窟会进行修复和保护, 莫高窟的营建, 除了树立功德之外, 也为了显示出家族的权势。

二、古代石窟的修复保护技术探讨

1、石窟的崖面壁画

邯郸响堂寺石窟的崖面危机上文已有讲述, 而石窟的崖面壁画大规模出现是在北魏至有唐一代, 那时候的政权对于佛教比较推崇, 所以在石窟上有很多功德主出资绘上了很多壁画。无论他们出资什么样的目的, 但是在石窟上的崖面绘画这种行为到最后还是对崖面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邯郸响堂寺石窟的崖面结构是砾石组成的, 如果表层曝露在外头, 经年地日晒风吹和风雨侵蚀就会引起石窟的自然风化, 而石窟崖面的外层有一层壁画的保护, 因为古代绘画的颜料都较厚, 因此防止了砾石结构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此外, 人们为了保护壁画而在露天壁画的上端简易做成的阻挡风雨的结构, 也对保护崖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2、平台建筑的作用

因为地质活动例如地震一类的频繁, 再加上石窟建筑本身承重的问题, 导致石窟在建成后百余年间也产生了一些损害, 例如某些洞窟的塌方, 或者洞窟的壁画沉降到下一层, 这些都影响到壁画的保存。大约在明清时期, 人们从底层开始修建一二层的平台, 这些平台俗称古汉桥, 因为平台建筑而让整个石窟崖面得以支撑和保护。

3、改扩建主室并加固缩小甬道

因为邯郸响堂寺石窟出现一些崖面塌方、残破风化, 或者是出于功德等宗教需要, 在很多石窟上都有多种形式的重修、改扩建、加固等工作。后世的人们对邯郸响堂寺石窟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重修, 主要是对甬道的缩小和加固, 这些后期修复和石窟的前期整体设计其实是不协调的。但是, 这些加固、重修、加建窟檐的举措, 使到阳光不能直射进入洞窟, 减少了日晒雨淋和风沙的吹入, 对保护洞窟整体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4、土坯墙等加固方式

从现存的石窟崖面上, 我们都可以发现很多地方用土坯墙的方式对松动或者塌陷崖面进行加固的情况, 另外在其他的崖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到很多用草泥皮的方式进行加固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加固在石窟崖面上广泛存在, 这种建筑方式无疑也能对整个石窟的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

5、水利上保护石窟

南响堂寺石窟位置在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 滏阳河北岸, 在历史上, 滏阳河水是在紧贴石窟底层部分的崖壁河床中流淌的, 古人认识到石窟之下所流过的河水会对石窟的主题建筑起到破坏的作用, 根基不稳会让整个石窟建筑出现损坏, 底层也会有凹陷的状况。因此, 很多僧团都进行了史书称为“修堰”的一系列活动, 目的就在于防护石窟的底层, 避免受到河水的冲蚀。

参考文献

[1]、孙冀东:响堂山石窟造像略论, 美术观察, 2010.6

响堂山石窟 篇9

88 AUTOSHOW 2014.7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 分南北两处, 相距约15千米。因石窟群在山腰, 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 故名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造型生动、装饰华丽而闻名于世, 它现存16窟, 大小佛像多达4300余尊, 并有大量石刻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开三面开龛塑佛之先河, 精美绝伦,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赞曰:响堂山石窟可与龙门、云冈石窟相媲美。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的佛教造像艺术, 是短暂的北齐王朝留下的最大的艺术宝库。响堂山石窟

中国石窟艺术 篇10

一、第一次造像高峰: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 但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却没有停滞不前, 并在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佛教的盛行, 不仅使这一时期的雕塑、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还为后世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石窟艺术, 包括堪称世界奇迹的甘肃敦煌莫高窟。 魏晋南北朝是个大举兴佛的时代, 而且许多皇帝和王公贵族也信仰佛, 为了表达对佛的尊崇, 北朝的一些皇帝下令到处开山凿窟, 雕塑佛像, 因此形成了石窟艺术。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需要强调的是, 上述地区的早期洞窟受到新疆石窟艺术的强烈影响, 因此, 探讨中国石窟的渊源和艺术传承就必须深入了解新疆石窟。此外, 早期的佛像雕刻受印度影响, 有着古希腊人的面貌特征, 波状发纹、高额、尖鼻、薄唇, 眼窝深陷。到了后期, 则呈现本土化倾向, 佛像面貌已然具有了中国人的特征。

1.新疆石窟

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 目前发现石窟遗迹的有四个地区, 由西向东依次为古疏勒区 (今喀什) 、古龟兹区 (今库车、拜城) 、古焉耆区 (今焉耆) 和古高昌区 (今吐鲁番) 。 从建筑形式上来看, 新疆石窟比较多的是中心柱式塔庙窟、塑立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供僧人日常起居的僧房窟、供僧人修禅打坐的禅窟以及不同形式的洞窟组合, 也有少量的禅窟群。5世纪以后, 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 还出现了中央设坛立像的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常有在洞窟前接砌土坯前廓或完全用土坯砌筑的洞窟。这些不同形式的洞窟中常绘有壁画, 原先多数还有塑像 (现多数已毁) 。6世纪以前的雕塑主要是释迦牟尼和弥勒像。

2.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的云冈石窟建于北魏和平年间, 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十六窟至二十窟, 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它主要洞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云冈石窟东西绵延一千米, 现存主要洞窟45个, 大小窟龛252个, 石雕造像51 000余个,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佛像最高者十七米, 最小者仅几厘米。石窟以气势宏伟, 内容丰富, 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凿石开山, 因岩结构, 真容巨壮, 世法所稀, 山堂水殿, 烟寺相望”, 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其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 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敦煌莫高窟——千佛洞

莫高窟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鸣沙山东麓断崖。相传前秦时, 一个叫乐樽的和尚经过敦煌东南的三危山, 天至傍晚, 突然三危山上发出了灿烂的金光, 万佛在金光中闪现, 乐樽于是化缘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后来又有一个叫法良的和尚来此朝拜, 开凿了第二个石窟。南北朝时期, 越来越多的和尚来此朝拜, 并开凿了更多的石窟。 莫高窟绵延南北近两公里, 分上下五层洞窟, 这些洞窟高低排列, 错落有致, 非常壮观。洞窟佛像以泥塑为主, 一般以前为圆塑, 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 经过历朝修建, 到唐朝时, 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 因此, 又被称为“千佛洞”。现存石窟为492个, 其中南北朝北魏时所建的石窟有32洞。北朝时期的石窟以中心塔柱式的洞窟形制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 就是在洞窟的中心竖立一座通顶方柱的洞窟, 象征着佛塔的内部空间。这种窟形是从古印度的塔堂窟发展而来的, 这时石窟中主要的佛像是释迦佛或弥勒佛, 主像两侧是两个随侍的菩萨或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

4.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 其中北魏和唐代兴建规模最大。现存窟龛共2 100多个, 佛塔40余座, 碑刻题记3 600多块, 全山造像十万余尊。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是当时代表性的洞窟。

二、第二次造像高峰:唐朝

1.龙门石窟雕塑

龙门石窟中的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气势宏伟, 雕琢精湛, 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 (公元675年) 完成, 为龙门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而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石窟。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 面容丰满秀丽, 双目宁静, 嘴角微露笑意。两旁迦叶肃穆持重, 阿难温顺虔诚, 菩萨端严矜持, 天王蹙眉怒目, 力士雄强威武。奉先寺群像形象生动, 各具情态, 体现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万佛洞建于唐高宗李治永隆元年。因洞内南北壁上满刻着小佛, 共约15 000余尊, 故称万佛洞。正壁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 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 结跏趺坐在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 一手贴身斜举胸前, 一手抚膝, 后人有称之为“说法印”。后壁雕刻有54枝莲花, 每枝莲花上坐一菩萨或供养人, 形象别致。南北壁的壁基上刻有伎乐人, 舞者衣带飘扬、婀娜多姿;奏乐者手执乐器, 形像生动。洞外南壁观世音菩萨, 左手提净瓶, 右手举麈尾, 比例匀称适度, 体态动静都刻画得非常自然。木塔建造在高大台基上, 台基高四米多, 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台基和月台各角, 都有角石, 从角石上突起的狮子来看, 雕刻风格古朴, 应是辽代的贵物。木塔总高67.31米, 其中塔刹高约10米。塔平面八角形, 底层直径为30.27米。塔有5个明层, 各层间又夹有暗层, 实为9层, 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 故塔的外观为6层屋檐。塔的整体比例适当, 其外形也显得稳重而庄严。

2.敦煌石窟雕塑

唐代时出现了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 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 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 其规模极为宏伟, 表现出了天国的壮丽图景。

3.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城东, 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上, 为凌云山临江的整片石壁, 全靠人力开凿凹進石刻而成的坐佛像, 高71米, 头高14.7米, 耳长6.12米, 鼻长5.33米, 肩宽24米, 手指长8.3米, 脚背宽9米、长11米, 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这尊大佛像, 双手抚膝, 神情肃穆, 目视着莽莽大江。它不仅体型巨大, 而且雕刻技术高超, 结构匀称, 比例适宜, 线条流畅。头部身上还巧妙地暗藏着排水系统, 以避免水流冲击, 减弱风化。在佛窟左面岩壁上, 有一条与大佛同时开凿的险峻栈道, 因其盘旋九曲, 故名“九曲栈道”。从栈道可下到大佛的脚底处。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开元初年, 历时90年方竣工。

三、第三次造像高峰:晚唐至两宋时期

重庆大足县境内, 自唐宋以来石刻造像100余处, 6万余尊, 总称大足石刻。其中以北山、宝顶山摩岩造像规模最大、最集中, 最为壮观。北山摩岩造像, 位于县城西北一公里, 创于晚唐, 历经五代、两宋, 雕刻诸佛、菩萨等, 造像近万尊, 以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唐代人物形象端庄丰满, 气质浑厚;刻工精湛, 人神合壁。

摘要:中国文化灿烂辉煌, 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石窟艺术最早源于古印度, 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每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

关键词:石窟艺术,佛教,造像,雕刻

参考文献

[1]陈丽萍, 王妍慧.中国石窟艺术[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体验激情与速度下一篇:路灯节能技术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